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范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

第1篇: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 大学生 心理健

康水平 提升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051-03

心理健康是21世纪的主题之一,接受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保持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深切渴求。实践证明,系统学习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大学生,一般都能够更自觉和有效地调节自我心理进行心理保健。但因种种因素制约,在心理健康课程尚未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必修课的现实状况下,高校课程结合自身特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并因材施教,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特别重要。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体育课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但同时它又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体育课本身亦肩负着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任。本文拟探讨以体育课教学为平台,发挥体育课特有的优势,从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从提高体质方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一方面,身体健康影响心理健康。身体无疾病,机体活动正常,内分泌平衡,更易使人生活愉快,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反之,身体虚弱,体质欠佳,经常患病,必然会引起心理或行为变化,使人生活中承受更多的烦恼甚至痛苦,降低学习、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影响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良好,就会食欲旺盛、精力充沛,而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以引发一系列劣性生理机能的改变,进而导致便秘、失眠、消化不良、心率失常、月经失调等症状。体育课是直接育体的课程,在高校所有课程中,它是了解和掌握学生身体健康最直接的途径,也是通过促进身体健康进而推动心理健康最有效的课程。体育教师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大学生体质,进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身心关系、强化锻炼意识

一般来说,大学生都能感受到身心健康紧密相连,但大多数人却无法准确道出二者具体的关系。认识是行动的指南,认识上的不足是导致大学生群体对参加体育课和增强体育锻炼的集体忽视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应致力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身心关系、强化锻炼意识。

首先,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利用各种有利时机,从理论上向学生讲清身心健康的关系,例如: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体育爱好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非体育运动爱好者。其中从事集体运动项目的体育爱好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从事个人项目的体育爱好者。以此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二者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其次,每个人每一天都会因为各种原因或多或少地受到不良情绪的干扰。不良情绪是一种负能量,它不仅损害身体的健康,而且降低学习、工作的效率。祛除不良情绪的方式很多,其中体育锻炼无疑是一种既科学经济又简易有效的方法。在医学界和心理学界,体育锻炼已经成为公认的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体育运动能促进大学生身体发育,为其心理健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还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但是,科学的锻炼才能获得最大的心理效应,只有上好体育课,科学地指导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对心理健康积极促进的作用。此外,大学生迷恋网络、沉迷游戏、借烟酒解愁等是消除不良情绪的具有危害性的方法,大学生只有及时地采取体育锻炼等有效的方法宣泄或转移不良情绪,才能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保持自身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锻炼意识。

(二)掌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的工作。教育部等多部委在2000年印发《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在2004年《关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结果和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从2000年开始会同有关部委每5年对中国公民进行一次体质健康监测。按照文件规定,体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并且自2007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每两年组织一次对各地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的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实际上,我国高等院校每年都根据要求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而且按照要求录入和上报数据,同时接受上级教育行政机关的专项检查。

在国家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各高校应掌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努力做好大学生体质测试工作。主要可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一是高度重视体测工作。各高校领导及体育课教师应高度重视体测工作,要求自己也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完成该项工作,避免弄虚作假或者应付了事。二是了解体测工作功能。各高校每年测试后上报的数据最终进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按各种要求进行统计、分析、检索的功能,它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在线查询和在线评估服务,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身体健康诊断,使学生既能够准确地了解自己体质健康状况,又能够查询到针对性较强的运动处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锻炼;该系统还可为各级政府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供翔实的统计和分析数据,使之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三是全面掌握体测数据。体测结束后,任课教师应通过测试数据,结合教学情况,充分了解自己授课班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避免过去将数据束之高阁的现象,充分利用体测数据的价值。

(三)因材施教提高大学生体质

教师直接掌握着学生体质测试数据,所以应该针对授课班级体质测试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还可以引导学生依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的、实效性强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通过体育课亲身实践,大学生可以最直接地感受到,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锻炼身体,提高体质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从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般而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教师难以通过目测作出判断,当然也不能强迫大学生采用量表进行较为准确的测试,更何况,学生本人一般也不愿主动向老师提及(除极少数心理健康状况差而导致严重影响学习、生活的学生外)。那么,体育课教师如何更直接、更简便、更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呢?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际关系能够直接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体育教师而言,这一科学规律既提供了分析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依据,也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对此,体育教师应注重三方面工作。

(一)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与高校其他任何课程相比,体育课具有极其开放、极富动态的课堂,学生在较为广阔而自由的空间里,其一言一行常常源于真情流露,因而教师在教学活动别容易观察到,并对授课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出大致准确的判断。例如,那些乐于亲近老师、与同学合作融洽,即使与师生产生矛盾冲突也很快冰释前嫌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至少在良好以上;那些与师生关系不冷不热,既不亲密也少冲突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往往一般;而那些独来独往沉默寡言,难以与师生合作,或者经常发生言语甚至肢体冲突的,冲突之后明显长时间不言不语、郁郁寡欢或是耿耿于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一般不佳。

(二)帮助学生认识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时机,将这一心理学规律告知学生,使学生懂得运用这一知识判断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况,并且掌握这一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在体育活动中与人交往,在交往中增加共同语言,促进心灵的沟通,既使自己有机会了解别人,也使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从而帮助自己获得可靠的社会支持系统。独处只会使自己更加孤独心理更不健康。

(三)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

在轻松、愉快、活泼的体育课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那些个性突出、自我意识较强、与人格格不入的大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个性导致无法与他人团结协作。体育锻炼能发展人的个性,而体育课又是特别强调合作意识的课程,在游戏、比赛、练习中,教师可以发动那些活泼、开朗、热心的学生带动和帮助那些内向、沉默的“惰性气体”,同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进而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使其心理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例如,篮球、排球、足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能够督促那些孤独、怪僻、不合群,不惯于或者难于与同伴交往的人逐步适应与他人的交往和交流,培养友爱、互助的集体荣誉感;游泳、单双杠、跳马、平衡木等项目,可以使那些平日腼腆、胆怯的学生不断地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害怕、恐惧等各种胆怯心理;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以及跨栏、跳高、跳远等项目,可以使那些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学生逐渐克服或摆脱犹豫、徘徊的心态;慢跑、长距离步行、游泳等缓慢持久的项目,能帮助遇事易急躁、感情易冲动的学生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可以使遇事过分紧张,容易发挥失常的大学生在形势多变、紧张激烈的危机中学会冷静沉着和发挥自身优势。

三、从树立正确的“三观”方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实际上,在所有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中,最根本和最有效及最持久的方法就是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三观”恰恰是大学生最感抽象的内容,也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未能真正掌握的知识。但毋庸置疑的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为大学生的人生提供导向,也为其心理活动提供‘定位系统’,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同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直接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程式、规范,能够使同学们在困难的时候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转逆境为顺境,化阻力为动力。因此,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坚定信心,并产生悦纳自我的价值情感体验,在积极进取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获得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

高校各类课程中,体育课是学生普遍接受、逃课率较低的课程,体育课教师如果能够抓住教学契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于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无疑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当然,要求体育课教师系统、完整地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确较为勉强。但是,在“三观”中,由于人生观居于核心的位置,教师能利用时机使学生明确正确人生观的内容也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正确的人生观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高尚的人生目的,为人民服务(通俗地说就是为他人着想),大学生为他人着想,做人有动力做事有冲劲、心中坦荡心理更健康、更利于养成约束自我的习惯更容易取得学业和事业的成功。其二,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认真即明确自己目标并且承担自己的责任,务实即从自己实际出发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进而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目标,乐观就是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困难中看到希望,进取就是有勇于挑战困难的冲劲,解决人生中的矛盾和问题。其三,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因为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所以应树立“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这一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虽然体育课教师无需承担思政教育这一专门的职责,但是大学阶段却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观念、行为可塑性极强的时期,更是良好心理习惯的形成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体育课教师能认真发掘学科中所蕴涵的健全的人格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与涵育,那将是学生受益,教师受益的事。

【参考文献】

[1]任长顺.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张烁.全国学生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下降[N].人民日报,2012-04-21

[3]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2013年度项目(2013JGB420)

第2篇: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范文

一、提高高校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就高校管理者和教师来说,必须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要澄清两种认识误区与偏差:其一、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或仅将其作为应付检查和评估而设置的浮动项目;其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没有必要再另外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建设

鉴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高校应在“宁缺毋滥”的总原则基础上,将硬性要求(如专业、学历、科研成果等)与弹性要求(如综合素质、从事心理工作年限等)结合起来,选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接受系统规范的培训,并将之纳入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这种培训,不仅要在岗前进行,还要在实施过程中常态化、定期化,要重视对班主任、辅导员等相关人员、教师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知识、技能培训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保障。

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一)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帮助学生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学生的心态得以正常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完善及人的全面发展,此目标应包含两个层面:发展性目标和预防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而预防性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健康心理,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积极健康的情绪。

(二)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内容是目标的载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一般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压力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人格心理、生命教育、学习心理、恋爱与性心理等内容。其中,生命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尊重、珍爱生命,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健康地提升生命质量,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与扩展。

四、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形式

(一)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

首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为全体学生开设规定学分和课时的统一的或有本校本地区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传授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心理调适技能。这是课程建设中最有效的途径,它具有系统、干预面广的优势。其次,还应开设依据年级采取“分层目标”的选修课,不同年级各有侧重点。此外,每所大学所处的地域文化特点、历史传承、招生群体都有很大差异,这些特色都可以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资源。

(二)多种教学形式―理论讲授课、活动体验课、网络教学课和热点讲座相结合

在教学中需将学生“知、情、意、行”有机结合,除了传统的理论讲授课外,还应创设各种情境性的活动课程,如人际交往中的“盲行”,使学生体验信任与被信任,体验“用心”交流,让他们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其次、挖掘丰富的网络资源,创设师生、生生间互动平台,进行广泛的立体化教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网站,开展参与式的特色活动、专题讨论、网上答疑等,拓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行为训练法、小组讨论法及角色扮演法等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但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对课程的参与、体验与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日常生活或热门影视剧中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阐述和讨论,注重案例教学模式多样化;通过心理游戏、素质拓展、团体心理辅导等行为训练,如在时间管理中创设“拒绝他人”的情境,让学生学会说“不”,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自我;鼓励学生就共同关心的话题畅所欲言、展开讨论,实现师生和生生互动,使学生更具有多元思维和包容心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模拟、心理剧、案例再现等活动,使其形成正确认知,塑造正确行为。

第3篇: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范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湖州师范学院自2012年秋季学期,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6个学时,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实加强课程教学管理,学生处、教务处和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科联合成立教研室,山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具体负责教学组织、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教师资源主要有: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并承担学生口常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任教师,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辅导员。

教研室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形成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课件等课程资源;组织教师公开课,课程组集体点评、交流教学经验;分教学专题拍摄视频资料,利用网络媒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经过两年的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效果,受到了领导、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在广泛的评价主体中,学生评价至关重要。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和内在的学习动力,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过程的体验、掌握的方法,转化为实际的心理成长和行为变化,即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心理素质提升。

二、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笔者经过两年的教学经历,积累相关学生评价数据,主要分为四大块:教务系统中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布置作业《自我心理成长报告》收集学生课程学习后的感悟,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累的学生评价,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经过对采集数据的梳理分析,发现教务系统中90%教师的学生评价分数在90分以上(满分95分),近70%教师在各下属学院教师学生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列。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心理课程总体是满意的。

(一)对课程内容的评价

关于课程内容,学生有这样的评价:总体很好,感觉很放松,不必拘谨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在生活中会想起课堂上老师教过的知识,能帮助自己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惑。有关建议,学生提到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更多地分析与大学生相关的案例来吸引学生降低课程内容的重复度,能突出重点,传授在现实问题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的方法建议在大三时候再增设心理课。

综上所述,学生对心理课程是比较欢迎的,普遍认为课程内容有趣、丰富,与现实生活有联系,但希望在课程内容安排的时间、层次、与生活的紧密性方面能有所改进。

(二)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在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中,学生提到最喜欢上活动课,理论课对心理测试、互动游戏和心理电影等更感兴趣,有学生提到教师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个人成长经历,对自己启发很深;有学生评价教师单纯教授心理学知识时,学生容易走神、玩手机等,对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更不喜欢教师道德说教式地教导学生。学生对心理课程的期望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希望在活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中,掌握更多自我认知、情绪控制、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技能。

(三)对师资队伍的评价

在分析学生评价中发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谈及对教师的印象比较多。有提到遇到最好的心理课老师,我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有人格魅力,上课很有趣老师幽默、自信、大度、温柔,我们喜欢老师上课认真负责,对我们有耐心。在学生的评语中,基本都是对教师的积极评价,授课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三、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基于以上学生评价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心理课程是受到学生欢迎的,学生们期望经过课程学习,了解自我,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哈佛大学幸福课是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成功案例。笔者借鉴现有文献成果,结合自身研究,对课程优化提出一些建议。

(一)课程目标注重发展性

心理课程初衷是普及心理知识、预防心理问题及疾病,课程目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设置。实际绝大部分学生心理是正常的,但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比如自我认知偏差、情绪失控、人际冲突等。心理课程目标应从传统的预防性模式转向发展性模式,重点在于从正面引导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意义,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促进个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课程教学目的应使学生达到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统一:在知识层面,学生要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基本知识,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在技能层面,学生要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自我认知技能、压力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情绪管理技能等;在自我认知层面,学生要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课程内容注重针对性

根据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安排应减少对问题人格和人格形成消极因素的关注,加强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和人生态度的研究。借鉴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人把所有的力量都运用到极限而问心无愧的人生态度,它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世界,拥有快乐和幸福。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构建心理课程的内容,总原则是以多元学科背景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素材,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做一个懂得幸福、创造幸福和传递幸福的人。在具体内容安排时,要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主观幸福感的形成、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等;要和学生分享形成积极人生态度的方法和技能,如养成读书习惯、坚持运动锻炼、旅行增长见识等;要结合学校实际生活展现典型人物故事,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启发学生。课程内容要有理论的指引,更要有与口常生活相联系的鲜活实例来将理论具体化,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三)课程模式注重主体性

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心理课程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性,所以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从积极心理学提出的积极情绪体验受到启不,具体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

积极情绪体验应用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视角解读口常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口常生活,最终实现积极改变。在知识的教学中要采用双向的、互动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尝试把课堂模拟成团体咨询的场景,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沟通,学生在师生互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中积极改变认知;丰富课程内容展现形式,通过案例、视频、心理测试、时事新闻等传递信息,将微信、微博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媒体带进课堂;增加活动课的比例,活动课的场地可以安排在专门的团体辅导室,也可以设在室外,在自然环境下,学生通过肢体、表情等非语言形式传递信息,增进感情,特别有助于人际交往、团队建设、恋爱等教学专题的教学效果。

(四)师资队伍的培养注重积极性

第4篇: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范文

【论文摘 要】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新的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心理教育模式,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体验式心理教育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并通过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分享和交流达成共识,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最后积累为自己的认知理念,并把它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它由五个密切关联的环节组成: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学生可以在体验式的互动中达到心理教育和心理预防的目的。

体验式心理教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教育中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理解学生的感情,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处于决定、控制、指导学生的地位,而是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是学生的倾听着和帮助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实质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思考感悟,在体验中成功。体验式心理教育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发挥。

教育专家普遍认为,体验式心理教育是一种与传统式心理教育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传统式心理教育以理论的讲授为主,教师比较主动,而体验式心理教育倡导的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经验是学习的重要资源,学习的提供者关键是给学生创造一种情景,在这个情景当中,学生能把过去学习工作生活当中的经验焕发出来,在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常识,并在一定层面上得出总结、提升和整合,最终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所有潜能为日常学习工作生活服务。体验式心理教育不是通过理论灌输的方法,而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来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具有强大的教育情境意义且优于传统式教学。

二、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的功效

(一)体验式心理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形成乐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心理教育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没有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缺乏能够让所有学生直接感知体验的过程,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学生普遍感到厌烦,学生的创造性也就很难激发出来。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则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通过各种体验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这种互动的教学模式,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能够在体验中学、在感悟中学,这样学生上课就愿意并且很自然地学到知识,教师也能够轻松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知识。

(二)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有利于创设和谐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无视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纯粹当“观众、听众”,是一种“师”为教育者,“生”为被教育者的生硬师生关系。而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体验”共置于一种情境和氛围之中,通常表现出师生的共同参与、互动、共享以及沟通、理解、感悟,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感受新知,一起领悟情感,相互取长补短,这一切都使教学双方在心理上拉近距离并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的人格魅力,从而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学友型师生关系,使得教师和学生成为一种和谐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

三、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应尝试利用体验式心理教育的方法,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们在各种“体验”中获得知识、感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活动情境

体验式心理教育要求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设计、构建适合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活动情境。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体验式心理教育有效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操作上要做到:其一,创设出一个安全自由的空间,在此空间里,人人得到尊重,尽量不进行价值判断,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壁垒和疆界才能在亲切、互助、坦诚的氛围中逐步消融,每个学生才会投入进来,用自己的方式坦诚地表达自己。其二,教师要在平等的位置上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要与学生平等交流,不能居高临下,要以尊重、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态度对待学生,在班级形成信任、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毫无顾虑地展示内心世界,进行自我教育,达到自助,提高教学效果。

2.情境活动的创设可多种多样。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影视片断,也可以创设一种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

第一,以图片、影视片段、音乐等多媒体手段设置教学情境。例如,我们在进行“挫折应对”主题教学时,播放了残疾人舞蹈作品《牵手》,这是讲述两个不幸遭遇肢体残缺的青年相互搀扶、共同奋斗、超越自我,重新找到生命尊严和幸福的故事。通过具体、生动的残疾人舞蹈启发学生思考,并达到情感上的震撼。在“人际交往”主题教学时,让学生欣赏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并带领他们做手语操,让学生们伴随音乐舞动身体,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让内心充满了感恩、信任,幸福。

第二,创设活动情境。设置一定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创设活动情境时,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主题鲜明。情境活动的设置应与教学目标统一,防止将活动孤立起来,为搞活动而搞活动,不能跑题。

教学案例:在进行大学生人际交往主题教学时,我们让学生采用心理剧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宿舍内的人际交往问题呈现出来,学生可亲自参加演出和扮演,也可作为旁观者去内省问题的根源。例如,现在有些学生晚上睡觉比较晚,有的讲话聊天、有的打电话、有的玩电脑等,影响了其他同学休息,还发生争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找学生做角色扮演,以心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大家发现,换位思考是多么重要,同时,情绪表达需要讲究艺术,情绪表达要正确。首先,要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其次,情绪表达时,不要埋怨,不要损害对方的人格尊严。最后,要告诉对方你希望对方怎么做,否则只是为争吵而争吵,没有达到沟通的效果。

同时也可采用游戏的方式,说明人际交往中的沟通问题。例如,我们曾经采用“你说我画”游戏:教师让学生自然分组,10个左右一组,让每组的第一个人到讲台前,教师给他们看一幅画一两分钟。然后,让他们回到小组中,要求他们尽量小声(耳语),快速、准确地把他所看到的那幅画的内容讲给各自小组的第二个人,让他根据所听到的画图,第二个又把自己所画的图告诉第三个人,让他来画,依此类推。期间不能有任何交流,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最后,请小组的成员都展示他们所画的画,这时大家发现每个人画的画都大相径庭。教师再将那幅画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经过不同人的传播,画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异,同时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二)交流分享感受

交流分享感受是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能使学生挖掘到活动与自身间的共同点,并通过分享交流,吸收别人发现的共同点,大大拓宽了经验。例如,在“我说你画”游戏结束后的分享中,一位学生感言:我看到大家都画得“离题万里”时,我感到很惊讶。感觉自己说得很清楚了,为什么后面的同学都理解错了呢?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在不准有任何交流和沟通的情况下,每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画图,当然就“千差万别”了。看来,除了自己表达不够清楚外,没有沟通是关键。在交流分享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分享自己的体验,使感受更清晰,从而强化体验。

体验的分享一般先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每一个小组选一位组长来组织本小组的交流分享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亲身感受认知周围的事物,学会主动探究。

小组分享完后,可让学生在全体同学面前分享,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体验的成果。一般采用学生的自我评述、学生之间的评述和教师的评述方式,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述为主。要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体验内化应用

将体验内化应用是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这个环节,能使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感悟内化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应用本身也是一种体验,学生可以在“体验—应用”的循环中不断进步。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但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花费时间较多,需要教师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银星严.高校心理课体验式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5)

第5篇: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 心理健康 大学生

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商学院首创的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它是指运用一定的教学案例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现代许多专业教学中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使用我国最早可在《史记》《春秋》等著作中发现,作者会借助一些经典的、生动的民间故事来阐述事理。我国《教育大辞典》中认为案例教学法是:“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在大中小学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课程教学计划,以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调节能力,促进人格的健全。贵州大学也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主要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知识性的课程教学有所不同,心理健康的教学包含了大量内隐性的知识和社会技能,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应该提倡的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中的优势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案例教学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优势,它弥补了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的不足。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内化

案例的呈现能够为大学生创建一种寓教于乐的真实情景,案例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大学生先看到教师设计好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问题情境,运用他们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去理解案例情境中的现象和问题,教师逐步引导大学生形成对一些心理健康相关概念的认知,然后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些问题,这对提高大学生探究自省能力的同时可加深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深层理解,达到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内化。

(二)促进大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由于具有课堂教学的观察者和旁观者的角色特点,善于及时捕捉学生需要解惑的情境,从多个角度引导大学生进行思考,使他们对心理问题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在大学生阐述某些心理学观点时,应尽可能留些思考问题的空间,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意见。如果发现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较大的观点时,师生可一起进行分析研究。由于调动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更有助于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融洽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允许展开热烈的课堂讨论,在讨论中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双向和多向的互动与交流。这种对话讨论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同时能增进师生的合作,协调师生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弱点,从大学生那里获得大量感性材料。师生之间的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也是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二、精选与慎选心理学案例

选择一个好案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案例时一定要精选和慎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学案例的典型与普遍性

教师所选的案例要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映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大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迁移到实际环境中。贵州大学地处西南,四季如春,但冬天阴冷潮湿,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的同学在生活方面很不能适应。其次,贫困生在贵大有一定的比例,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可小觑;最后,许多外省的高分同学调剂在贵州大学后心理落差很大,建议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前应该进行相关的心理案例调查,使课程中所列举的案例更接近贵州大学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案例具有典型性与普遍性。

(二)心理学案例的真实与时代性

案例应来自大学生真实的日常生活,不同时代和地域背景下的案例会反映出不同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所关注的社会热点等都会发生改变。以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为例,虽然失恋、暗恋、如何表达爱、性与爱等是大学生困惑的问题,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其内涵有很大的改变,同性恋、网恋、裸婚、婚前、闪婚已是当代大学生实际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案例不与时俱进,不能体现时代性与真实性,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好。

(三)心理学案例的丰富与多层次性

由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不同年级上存在一定差异。据对贵州大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表明:从大一到大四依次表现为:适应问题、人际交往与恋爱问题、学习问题、情绪调节问题、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等等。这表明大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心理需求既有共同的问题也有个体差异。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分配不平衡所产生的贫富问题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中也较突出,通过丰富的案例教学会大学生对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四)心理学案例的慎选性

大学生智力发达,思维敏捷,喜欢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心理变化,同时观察仔细、善于分析,但由于专业知识不足加上阅历还浅,往往对心理学中的某个概念误解,喜欢往自己或某个同学身上贴标签。例如在讲到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强迫症”或“抑郁症”时,许多同学会根据症状的描述往自己身上贴标签,班上一下子会涌出很多“抑郁症”和“强迫症”。所以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一定要讲清楚是“强迫症倾向”或“抑郁症倾向”,阐述清楚该症一定要通过专业机构的鉴定,要注意症状的程度、时间和对工作生活的影响程度等许多因素,否则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增加不必要的烦恼,没有心理问题上了心理学课以后反而有了心理问题。

三、多媒体在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无法完成的要求多媒体却可以,许多视频、音频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也需要电脑完成。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可以直观形象的展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便于大学生思考和感悟。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案例教学的课堂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多媒体案例的课前准备

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有关视频时可以包括情景剧、专家讲解,以及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和技能。有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类的多媒体案例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一般来说,一段视频在10-20分钟左右,学生讨论时间10-15分钟,教师总结时间大约在5分钟作用较为合适。例如,在“大学生心理挫折及应对”的案例教学时,首先

(二)课堂中多媒体案例呈现

在呈现多媒体案例之前,应该向学生简单介绍多媒体案例,要先对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有所了解,知道本次课的内容,也就是说不要马上呈现多媒体案例,而是教师还需要设定课程相关的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基本原理。例如,在“大学生心理挫折及应对”的案例教学时,首先教师对挫折、升华、退化、幻想等概念做专业的讲解后才呈现多媒体案例,否则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解读案例,起不到以新的思维来提升心理素质的目的。

(三)在案例学习中提升迁移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传授人的身心发展的常识、关于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心理健康的维护等专业知识,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一定要注意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样才有助于将课堂中案例中的技能广泛迁移到现实环境。以“大学生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可以图片或故事的形式,列举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2-3个不同处理方式呈现,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大学生由于对人际矛盾的认知不同,处理方式也会不同,从而造成了不同的人际关系结果。为达到此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要多样,教师可以同时穿插讲授、提问、讨论等多方式进行,在呈现多媒体案例采用幻灯、教学录像、图片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心理学案例的讨论与反思

大学生的分析讨论和教师的总结是案例教学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总结可以是讨论进行中进行阶段性小结,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结束时的总结小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一)学生的分析讨论

看完相关的心理学案例之后,教师应就案例并结合教学目标,给出题目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题目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能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脱节。在小组讨论中,要求每位同学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并通过讨论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集思广益,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教师的总结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尤为关键。

(二)教师的小结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将理论知识和案例联系起来,但由于学生的已有认知不同,导致学生会依据自身的主观经验来理解案例,如此每个学生的结论就会存在差异。教师在总结时应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对学生讨论观点的视角正确与否,对学生讨论之后所形成的共识进行的概括、理论知识的提升,归纳案例中获得的启示、方法和思路,以及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处理类似的问题等内容作为重心,这是对学生知识内化和提升的一个关键。

(三)教师总结能力的培养

整个课堂教学总结许多教师不做是一个失败点,但总结能力驾驭不好更会影响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教师要想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成效,就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丰富课堂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

综合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可以用下表表示:

当然,案例教学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主要是选出的案例只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个别不典型但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反映出来。其次是教师由于能力问题把握不住案例教学的时间。最后是在讨论阶段容易陷入个别同学参与而大多数同学无事可做的局面。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课,完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世纲,李枭鹰. 论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 教学与管理,2004(16).

[2]解春苓,金永涛;创新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探析[J]. 教育探索,2005(08).

[3]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4]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第6篇: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范文

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对心理健康却很少注意,实际上只有体(身体)魄(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当代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身心发展有突特性,在家庭或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极易形成许多不健康的心态。九年义务阶段学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危险期”。本文主要是探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的大课间等体育活动对学生健康的促进作用,着重地分析适当的体育活动对心理情绪的积极影响,希望能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通过体育锻炼行为来调节自己的心理,真正的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一)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的变化的过程,不可能存在极端的健康,因为那是精神的完美状态;而极端的障碍是精神病的状态。绝大多数人都是处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殷恒蝉等在阐述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时认为:人们在确定心理健康标准时常常具有完善性,指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心理健康的标准只是反映了社会对个体良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境界。学者张长力等认为心理健康的要点包括:(1)正确的自我意识;(2)正视现实,适应社会;(3)和谐的人际关系;(4)智力正常;(5)情绪自控;(6)积极的人生态度;(7)人格完整统一;(8)个人能力能得到发挥;(9)适当满足个人需要;(10)心理行为符合年龄、性别特征。必须指出的是,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它具有时效性、特殊性等等特点,因为人所要面对的问题是复杂而又不断在变化的。

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为了弄清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增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决策提供参考,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湖南省常德市对全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即对常德市9个区县(市)52所中小学的11342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测试与调查。结果表明:①4—6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25.84%,与全国同类研究比较相对较好;但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9.21%,比全国同类研究检出率要高。②7—9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30.01%,比4—6年级相对要高;7-9年级学生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86%,比全国同类研究检出率要高。③小学生、初中生内心最大的渴望是“被尊重、被理解”,“减少压力”和“多一些自由空间”。因此,“健康第一”思想已成为肩负培养高素质人才重任的各级学校的指导思想。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应该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发挥体育锻炼特有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四、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个健康的人进行体育活动,从生理上来看,能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从心理上来看,能陶冶情操,使不良的情绪得到疏导。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状态的改变密切相关。

1、体育锻炼可以疏导情绪,缓解学习压力,学者彭蕾、刘永奇等人研究发现体育锻炼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使人得到放松,缓解紧张和不安,控制人的情绪,能使学生情绪稳定,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体育运动可以疏导情绪,缓解因学习、生活等带来的紧张,使精神状态达到平衡,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自我认识和评价。一个人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体育运动有助于自我教育,在运动中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挖掘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对自己的不足努力克服,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3、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学习、进步、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体育锻炼对任何人都是完全平等的,站在同一起跑线的位置,是生活当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无论是什么规模,不管是什么地方,由什么样的人群参与,只要是体育,就能体验到体育的健身和运动带来的快乐。

4、体育锻炼能锻炼意志品质。体育具有强身健体、娱乐,教育、政治、经济等功能。专家贾明俊、黄泽文等研究认为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强烈的情绪体验的活动,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获得奋发进取精神的有效手段。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改善学生人际关系,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大课间提议活动的开展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能有效调节学生的情绪,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彭蕾.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7篇: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范文

关键词:艺术类;心理教育;课程改革

艺术类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群体,他们既有当代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特征,比如,有朝气、有理想;感情丰富,热情洋溢;思维敏捷,富于创造力等等,同时又由于专业特点及家庭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又具有这一小群体学生的特殊性,比如情感波动大,自我意识过强,心理脆弱,完美主义倾向过重等。所以,在了解和分析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动态的基础上,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准确的定位,对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素养,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一代艺术人才很有必要。

本文结合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试从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作实践上的初步探讨。

一、教学理念创新化

在教育理念上,形成了建设以人为本,育德为先,育心为重,为全体学生服务的 “心理、艺术、社会”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想。该体系是一个以课程建设为龙头,融教学、科研、服务为一体的,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为主要目标,同时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三级目标(发展性目标、预防性目标、治疗性目标)和多种工作机制(如教育机制、辅导机制、互助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外援机制、保障机制等)在内的立体型工作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基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现实问题需要(针对性)与未来实际工作需要(实用性)采用专题式教学,突出各种自助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专题化

在课程内容上,构建了以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为目的、针对大学生心理成长中的主要问题解决的课程理论体系,有计划、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运用发展性教学模式,开展专题性教学。主要专题内容依次为:新生心理适应、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概念与发展、人际关系心理、恋爱与性心理、人格健康与塑造、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危机干预与就业心理辅导等。课程的实施围绕专题展开,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科课程的学术性,也不要求有严密的逻辑和系统,而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分别提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方法上,根据艺术类学生情感丰富,自我表现欲强的特点,我们运用发展性的丰富有趣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避免单纯的知识教学和为活动而活动的教学形式,即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以心理问题为课程的切入点(案例引入),以活动课(测验、讨论互动、影音赏析等)或心理训练(团体训练)为课程支点,辅以心理知识的讲述与学生课堂实践(角色扮演)开展教学。

(1)讲授教学法:这种方法是教师通过讲述、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传递系统的心理教育中相关的理论和概念、原理,形成学生心理教育的初步知识。如心理学理论流派、挫折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等都可以采用此法教学,但同时要结合其他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进行,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和理解心理知识,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2)讨论互动法:通过引入的话题或现实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得情感释放与良好的人际和谐,建立积极正确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达到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

(3)团体训练法:通过主题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各种游戏活动和拓展训练活动中获得体验与感悟,比如音乐治疗,通过放松来引导学生处理自己消极的情绪,纠正并消除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

(4)角色扮演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创设某种情境指导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用表演方式来完成特定的任务,并在扮演结束后组织大家展开讨论,以各自对某一个扮演角色的看法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启发学生对一些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自我状况等有所认识的一种方法。

(5)案例教学法:是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生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案例导入、小组讨论交流、引导总结”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心理测评法:心理测评可以在课堂内外进行,教师向学生介绍自我测评的方法,并提供心理健康测验(SCL-90)、适应性测验、自卑或抑郁测验、职业个性与兴趣测验等,学生可以随时检测自己,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开展自我分析,了解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调整与改进。

(7)影音教学法:在运用好常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前提下,要尽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对各类心理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如心理电影、自己拍摄的教学录像、电视台所拍的教育类专题节目节选以及影视剧中相关片段,通过剪辑和使用,定期展示给学生观看,从而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甚至造成一定的震撼力,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现实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手段有别于其他课程囿于课堂之内的外在形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心理健康之于学生如露水之于绿叶,拥有健康的心态,大学生才能更为和谐的融入生活,艺术生命才会永葆青春,学校也才能更稳定的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谓任重道远,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是我们要继续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会一直努力。

参考文献:

[1]汪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价值及其实现[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3).

[2]熊宝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科技信息,2007(32).

第8篇: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也是大面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但目前开设系统化的、全面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较少。一些高校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但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评价、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和讨论。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必要性

本研究选取了自我概念问卷(SCT)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以咸阳市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所高校为实验组,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课程教育体系,授课内容涵盖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生活能力、与婚恋、人生与创造、职业准备、自我成长等方面;另一所高校作为对照组,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研究结果表明,有无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两组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前在自我概念指标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讲授心理健康课之后,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成绩。并且在参与调查的625名学生中有89.9%的学生认为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很有必要。

又有研究发现,通过公共选修课、讲座等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名额有限,教学课时数少,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面窄且不深入,系统讲授知识难;大班授课、教学形式很难灵活;学生不重视,稳定教学秩序难等。因此,高校只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才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才能真正起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建议与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涉及到与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评价、师资队伍等均提出了要求。

(一)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在她的著作《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谈到:“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要达到“让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两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师主导性。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能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改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消极心态。

(二)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最关注的心理健康知识依次为: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意识、压力管理、恋爱与性等。这与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基本吻合。因此,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紧密围绕这几个方面。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课程,讲求知行统一,认知和技能并重。遵循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从教学形式上,应变传统的单向讲授为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变传统讲授为主向学生体验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既要采取常规课堂教学,为学生讲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形式,比如团体训练、情绪宣泄、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案例讨论、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等。

也有研究表明,“体验活动”和“案例教学”是大学生最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形式,分别占38.7%和27.2%;行为训练也是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授课形式,比例为24.5%;课堂讲授虽然只占到9.6%的比例,但在心理健康课程中不应该忽视“课堂讲授”的重要作用,它是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基础。

(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目前高校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考试和考查两种。几乎所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高校针对本门课程均采用了考查的考核方式。此次调查中作为实验组的高校也是采用了考查的方式,具体是课堂表现(占30%)和团训心得体会(占70%)。

本研究认为,心理健康课程的考核方式应灵活进行,即学校将这门课程设定为考查课,但就如何考查不做具体要求,由任课教师自由选择,任课教师应结合所带班级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考核,与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相对应。比如可以让学生书写或者口述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方案,针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具体案例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就心理健康电影、团训活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撰写心得体会等等。考核还应侧重平时的课堂表现,占70%;期末考核占30%。

(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有调查表明,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资质按照从高到低分别为: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高水平的授课技能、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学历。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1)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经验,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实际。教师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也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分享,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分享真实案例需注意保密学生真实信息。(2)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者接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专业性课程,任课教师需具备相应心理学知识才能做有效讲解。目前一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德育工作教师、辅导员兼任,他们未接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对于课程的意义不能完全理解,降低了课程的有效性。(3)具有较高的授课技能。这项要求不仅仅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但凡作为教师,都要有采用适当授课形式表达课程内容的能力,因为授课技巧的合理运用会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9篇: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工作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我们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建设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维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全面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构建“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1.落实领导体制,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为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于2005年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中心,于2007年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小组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工作的规划、部署、协调和督查,并负责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考核、奖惩机制,以确保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发展、落到实处。学校定期听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汇报,研究部署工作任务,解决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以上举措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健全规章制度,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完整、成熟、合理、科学、先进的制度,反映了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理念及工作机制,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的思路、模式与方法,同时也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境界与综合水平。我校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实施办法》《心理咨询中心工作制度》《学生心理档案管理规定》《心理委员工作手册》等系列工作制度,为做好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制度保障。

3.加大经费投入,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学校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心理咨询设施、心理咨询场所建设上给予充分的保障,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目前,中心有预约等候室1间,个体咨询室2间,沙盘治疗室1间,团体辅导活动室1间,心理测评室1间。同时配备了瑞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管理系统,箱庭(沙盘)治疗设备、心理减压训练系统、情绪宣泄(调节)系统等先进的管理软件和管理系统。良好的环境和先进的设施,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注重队伍建设,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人员保障

队伍建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校对此始终高度重视,在政策、制度、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力求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首先,加强专职队伍建设,发挥咨询中心专业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其次,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关键作用;最后,加强学生骨干和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二、构筑“五维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1.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构筑“教育”维度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立足正面教育,主要围绕“四学”开展了以下工作。

(1)课堂牵引规范学。2005年,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所有新生入学后必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我校还面向学生开设人际交往心理学等系列公共选修课,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

(2)主题教育引导学。自2007年以来,我校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为契机,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站、校报、板报、橱窗、网络等宣传媒介,广泛开展多项富有创新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并蕴含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特色活动。

(3)新型媒体拓展学。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职能,巩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阵地,心理咨询中心利用网络等新型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网上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从心理专题、心理测评、心理知识、趣味心理等多个角度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在校报开设“心理氧吧”专栏,刊登相关指导性文章;在校广播站开辟“心灵有约”栏目,畅聊大学生心理话题。通过对新型媒体的充分利用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学生的关注,成为学生学习心理知识的新平台。

(4)课外实践锻炼学。2004年,我校学生自发组织成立了“舒馨心理协会”,心理咨询中心一直给予协会很大的支持,让其成员协助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积累经验。经过几年的发展,“舒馨心理协会”不断成熟、壮大,在学生中的影响日渐深远。

2.坚持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有机结合,构筑“咨询”维度

心理咨询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最具体和最直接的工作,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特殊的作用。我校多年来坚持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服务,及时化解潜在危机。

3.坚持三级工作网络有机结合,构筑“服务”维度

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走专兼职人员相结合、咨询师与辅导员相结合、教师与学生骨干相结合的道路。近年来,我校一直着力构建三级工作网络,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级网络:心理咨询中心;二级网络: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三级网络:学生“心灵使者”“心理委员”。三级工作网络的建立不仅弥补了当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数量的不足,更有助于实现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的转移,真正过渡到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矫治性为辅的工作目标。

4.坚持心理普查与危机排查相结合,构筑“排查”维度

为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我校始终坚持心理普查与危机排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问题,并实施动态监控,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干预,防患于未然。

5.坚持理论研究与问题解决相结合,构筑“研究”维度

我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始终坚持政策上倾斜、经费上支持,鼓励教师开展心理学相关课题研究。2007年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共承担相关课题17项,公开60余篇,获奖成果3篇。同时,在教育教学研讨方面,咨询中心每周进行一次专题讨论,每位教师将各自工作中的特殊案例、上课心得、中心活动等方面的收获进行交流和分享。

多年来,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心理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结合时展特点及当代大学生心理变化特点进一步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与方法,努力开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真正把广大青年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2]陈丽云,樊富珉,梁佩如.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中国文化与团体心理辅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