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身心健康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校2013级入学大一本科新生4975人,其中男2683人,女2292人,年龄16~27岁,平均19.7岁。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分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校21个专业学院中,随机抽取2个学院2013级大一新生参与研究,选定机械学院461人作为健康促进组(促进组);经济管理学院602人作为常规教育组(常规组),比较分析两组调查结果。
1.2.2研究方案健康教育活动开始前,先对促进组及常规组同学进行了健康知识技能摸底测试。健康教育活动开始后,常规组仅采取常规课堂授课模式,未施加其他任何健康促进干预。促进组则在常规教学基础上,采取了如下健康促进干预:①争取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支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改善大学生的饮食起居、运动锻炼、娱乐学习、医疗保健等方面的环境状况。②安排校医院专职医生定期走访促进组学生宿舍,开展健康咨询及心理咨询服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③促进组各班选取学生代表利用课余时间来校医院观摩学习,以便充分发挥同伴教育效果。④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络、报刊杂志及宣传资料等媒介,开展多元化的健康教育促进活动。⑤加大促进组学生主要学习生活环境区域及周围社区的餐饮服务行业卫生监管力度,以加强社区支持。健康教育活动结束后,再一次对两组大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技能测试。记录两组学生两次测试成绩,分析比较。
1.2.3评价指标健康知识技能测试成绩等级: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0录入所有数据并初步统计,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健康促进组和常规教学组两组学生在健康教育活动前后健康知识技能测试成绩比较结果显示:健康教育活动前,两组学生健康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活动后(χ2=1.429,P>0.05),两组学生成绩均有显著提高,促进组学生成绩优秀率(40.6%)明显高于常规组学生(10.8%),两组学生成绩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336,P<0.05)。
3讨论
目前我国大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的亚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健康问题[1]。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和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重任的大学生群体,其身心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探索大学生健康教育佳径,培养大学生树立现代科学的健康理念,共同创建和谐健康学校环境,以有效促进、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是目前高校健康教育工作人员重要的研究课题。"健康促进学校"的理念是指在学校社区内的所有成员为促进学生健康而共同奋斗,给学生创造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积极提供适当的健康服务,支持鼓励更广泛的社区成员参与,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只有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大学生健康教育要求,不仅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培养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科学健康行为的行为习惯。那么如何使大学生健康教育基础上长久保持健康的行为习惯呢?这是"健康促进"要解决的问题。“健康促进”在健康教育基础上,解决健康行为保持的问题。行为学家认为:行为的出现和保持与环境支持分不开。健康环境可以促进健康行为养成、巩固、发展;反之,不健康环境将诱发各种危险因素滋生。
大学;学生;卫生教育;课程
高校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环境,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是创造知识的场所,也是师生相遇、交流、创新的舞台,这里的特定人群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进校的第1天起就意味着他(她)们离开往日父母的照顾,开始相对独立的学习和生活,且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有自己应对不了的事情,包括怎么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如何照顾好自己,更重要的是卫生知识的缺乏,这在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某些传染病的预防及特殊情况下的自救和自我保护方面尤为凸显。所以作为校方很有必要为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课程,由此来弥补学生卫生知识的匮乏,使其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保健常识,防患于未然。
1高校在校生现况
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1],就读于高校的大学生进入之前不同的生活习惯及生长环境,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中也缺乏自我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加之学校是一个特殊的机构,人口集中、流动性大,易造成传染病扩散甚至于蔓延或爆发,进而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给家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大部分学生认为在高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是很有必要的[2],并希望自己由此获得自我保健及疾病预防等相关的知识。
2国内高校健康教育情况
在1990年国务院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3]中明确规定“学校应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至今高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层次不齐,就北京高校而言,大部分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展了健康教育课或相关的讲座[4],为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新生入学时进行健康体检,并详细分析体检结果,同时对异常者实施跟踪、监督、指导,举办与体检结果异常有关的讲座;但也有少数高校没有开展此课程,仅以偶尔讲座或保健课、宣传栏等形式进行;也有高校将健康教育课程已经纳入到常规的教学工作中,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在高校大学生中,部分学生有不良生活习惯,如盲目节食、偏食导致营养不良;经常进食过冷、过酸食物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有的学生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导致营养过剩、肥胖;也有不少大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又缺乏与老师、同学及亲戚朋友的沟通,导致抑郁状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出现;作息时间不规律,通宵上网玩游戏等,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缺乏自我保健方面的知识。总之目前高校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5],作为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
3健康教育的意义
健康教育可使人们增长健康知识,懂得一些基本的医疗保健常识,养成良好的科学、文明及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能适应周围环境,愉快地学习、生活,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及时预防疾病,提供自我保健、简单的自救及救助等相关知识,消除社会、环境以及自身行为不当所造成的伤害。作为高校应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譬如: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意外伤害、艾滋病及肺结核等传染病的预防能力,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及有关急救、保健知识的普及工作,从而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4健康教育的作用和特点
健康教育是社会性和公益性较强的一项工作,是集保健、教学于一体,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不可轻视。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健康教育课,使学生获得医疗相关知识,自觉地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其核心是教育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健康地学习和生活。而健康素养又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获取或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从而维护并促进自己健康的一种能力。现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尤其是常见病、多发病及传染病预防素养欠缺,在紧急情况下的急救知识素养水平低下甚至一无所知,缺乏类似于结核病及慢性病等疾病的相关知识的认知[6],患有结核病、慢性病的学生不及时就医,延误治疗,甚至带病上学从而造成此类疾病在校园内的扩散或蔓延,影响他人健康,所以在大学生中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和健康讲座愈加凸显,对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更应加强[7]。
5开展健康教育课程的具体措施
从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形式来说应该建立健康教育课程的长期机制,因其涉及面广,不是仅凭一两次或偶尔几次讲座就能解决的,所以为了满足在校大学生获得健康知识的需要,可以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选修或必修课列入常规教学计划,明确规定健康教育的目的、原则、任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使健康教育走进大学课堂。课程可由高校医务人员主讲,并邀请有资质的上级医院的专科医师进行临时专题讲座,双方内容互补。就开展的途径而言应不单拘泥于于课堂,也可以通过在校园内设置专家咨询,并由专家进行某些专科疾病的答疑,同时建立“互联网+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利用新媒体及自媒体的便利性和即时性进行公众推广有关知识。对于大学生尤其学校红十字会成员,可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升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有紧急情况时的急救能力。还可在全校师生范围内,开展如传统的中医养生、健康保健等理论讲座,使学生从多途径来了解相关疾病的保健知识。就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方面思考如下:⑴首先应涉及到心理方面的知识,大学生入校后,开始了“自理”式的生活和学习,如何与老师及同学和睦相处,怎么独自应付一些以前从未遇见过的事情等,加之可能遇到的学习、恋爱、生活等各种压力,所有这些压力均有可能导致焦虑状态、抑郁症等的发生,从而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同时给家庭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负担,如果高校重视大学生的健康教育,通过此课程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实际而又典型案例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使学生从中感受很多事情只要通过积极应对和良好的沟通,就有可能得到解决,就可以使他(她)们看到阳光的一面,进而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应对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由此可见借健康教育课程之际给学生讲解心理方面的常识很有必要[8]。⑵其次涉及到生理方面,大学生缺乏自我保健、疾病预防等相关的知识,尤其女生生理期不懂得如何保健,更不知在此期还要避免淋雨、避免超负荷的剧烈运动以及如何合理饮食等。如果能通过健康教育课程的讲解,则可提高学生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能力。⑶再次可涉及到传染病的预防方面,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校内外人员流动性大,在传染病方面易造成流行或蔓延。通过健康教育课程使大学生获取传染病方面的知识,可提高学生预防保健知识,尤其在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极不稳定的生长期,有时很难抵御某些诱惑,大学生也是感染和传播的高风险人群,故在大学生中开展传染病特别是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9]。⑷最后还可涉及到其他常见疾病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发生在学生中的常见、多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急诊急救等相关内容,教会学生在紧急状态下简单的急救、自救知识,提高在校大学生预防保健、防病治病、基本的互救及自救等能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与否,关系到其未来能否健康阳光的走向社会,良好的适应社会,承担相应的工作。故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开展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健康教育的内涵、意义和作用有高度的认识,意识到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正常教学程序中的迫切性。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大学生接受卫生知识的健康、绿色的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等多途径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救助及自救能力。
作者:李琴兰 单位:北京印刷学院综合门诊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9-2013年)[R].
[2]林见鑫,姚卫光,张茹茹,等.广东省大学生健康教育现况与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7):1292-129.1298.
[3]教育部.学校卫生管理条例[S].1998.
[4]李海红,常玲,童颖.北京市高校健康教育课现状及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2):1503-1504.
[5]高晓辉.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选择情况的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9(3):62-63.66.
[6]刘存根,王天明,彭再如,等.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2,28(23):2864-2866.
[7]黄杰.长春市某高校学生急救知识现状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11(6):62-64.
[论文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体育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而高职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具有健身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起健心的重要责任。因此,体育教师应注重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拓创新,合理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体育教学的优化研究及实践活动,以进一步促进高职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和前提,只有正确认识和分析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通过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保持身心健康,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生。
1.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症状的发生情况,笔者曾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随机调查及统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明显低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也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水平;高职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男生,且在躯体化、焦虑、恐惧症状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来自农村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镇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且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高职高年级毕业生存在中等以上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数要大于高职新生,差异主要表现在抑郁、偏执及强迫症状上;高职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检测率为21.51%,其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偏执、强迫等症状。
2.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当代高职大学生不得不面临来自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经济、择业等多方面的压力,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显得更复杂、多变、具有独特性。从调查中得知,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紧张的人际关系。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由于性格上的缺陷,如以自我为中心、自卑、怯懦、偏执等,在社会交往中容易产生恐惧、愤怒、嫉妒,从而造成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进而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其次,自我调控能力较低,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遇事不冷静,易感情用事,带有明显的生理早熟、心理滞后的特征,这个阶段很容易形成身心发展的失衡现象。再次,学业问题也是困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原因。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业压力过大,自信心降低,甚至产生失落和自卑感,继而引发精神紧张、失眠、考试焦虑等心理问题。此外,就业竞争压力过大、家庭经济困难、生理缺陷等也是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方面。
二、体育教学优化与高职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鉴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影响因素,以及体育教学的学科优势,我们要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优化体育教学,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的干预,以期促进体育教学改革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协调发展。
1.体育教学目标的优化与高职大学生发展水平的协调。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预见体育教学活动可能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及身心发展方面达到的目标,不仅要体现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而且也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然而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许多情况下教师习惯于把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作为唯一的目的和任务,从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目标。因此,在设定目标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科学合理地制订,把体育教学目标优化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而且其每个方面都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水平的协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的优化与高职大学生身心现有水平的协调。为使体育教学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有序地进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学生现有的身心水平、实际情况,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改造和创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选择那些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发展、注意特点、意志表现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如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内容的开发,增设体育心理训练及拓展训练内容,注重传统体育养生理论的融入等。与此同时,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水平、年龄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方式习惯等,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合作学习、模拟训练、创设情境等。
3.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与高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协调。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和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需要来进行组织、安排和设计的。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良好心理环境的营造。而心理环境的创设主要在于体育教师能动性的发挥,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要创设良好的生生关系,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打开心胸,释放个性,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协调。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饮食;问题调查;对策探讨
营养为人类的物质基础,所以大学生必须有良好营养的状况和健康饮食的行为,从而能够较好的在社会竞争中发挥自己的能力,但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饮食行为和健康知识上的总体评价尚可,能够保持规律饮食,荤素的营养搭配,且能够正确对待营养。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大学生的饮食行为不健康。主要有过少的摄取主食,忽略早餐,不平衡的膳食,挑食等,这些与健康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认知水平有一定关系。为清楚大学生这方面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具体的饮食行为和影响因素,包括学生性别、地区差异对饮食的影响,并采取良好的对策,使其得到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并促使健康水平的提高。
1 调查对象和内容
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患调查,其中女生104名,所占比例为52.0%,男性96例,所占比例为48%,29例大一学生,所占比例为14.5%,53例大二学生,所占比例为26.5%,93例大三学生,所占比例为46.5%,25例大四学生,所占比例为12.5%。在哦调查问卷中有大学生的基本资料、饮食习惯、饮食行为、营养知识的了解情况、饮食消费、食品的安全意识等。
2 大学生饮食存在的问题
2.1 饮食行为和习惯
部分学生习惯性的不吃早餐,主要原因有没胃口、时间不够以及控制体重等,且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学校食堂就餐,有少部分的学生在宿舍做饭或者学校周围的小吃店进行就餐。在饮食行为上有6.5%的学生会出现暴饮暴食的现象,30%的学生从不暴饮暴食。而且在食物的选择方面,首先关注的为食物味道,其次为营养,然后是价格和外观。在饮食的健康知识方面女生比男生的了解度稍高,但都有待提高。
2.2 学生食品的安全意识欠缺
无论在食堂还是学校周边的餐馆,都存在学生打包的普遍情况,尽管在食堂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的饭盒会收费,但依然有很多学生都打包,这种饮食习惯不仅使白色垃圾增加,且高温饭菜在一次性的饭盒中,会出现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且很多学生平时的就餐场所没有基础的消毒措施,甚至很多小店根本没有卫生许可证,由此说明大学生缺乏食品的安全意识。
2.3 食堂的对食品安全意识的不足
在调查问卷中很多学生都表明不满意食堂的饭菜的保温情况,有些学生反应到下午放学后,很多饭菜都已经凉透,特别是冬天,促使学生到校外的小店区就餐,或者到在宿舍冲泡面吃。而且食堂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服的穿戴方面,75%的工作人员可达到每天对工作服的良好穿戴,而25%的工作人员不能做到每天穿戴,因此学校食堂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
3 促进大学生饮食健康的对策
3.1 学校加强饮食健康知识的教育
新生在入学时,各系主任和辅导老师要专门给予健康饮食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使其保持良好饮食的习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讲解和说明,包括早饭的重要性,以及不吃早饭的危害,有条件的学校可释适当组织学生跑操,这样可规范学生的作息时间,使其有时间、有食欲吃早饭,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并针对季节的特点,告知学生适宜食用的食物,鼓励学生在食堂用餐,尽量减少去学校的周边小店,因为那里的卫生条件较差,饭菜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尤其在夏季,食用变质食物后,很容易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也可成立,并定期召开健康饮食的讲座,对学生给予该方面知识的讲解。
3.2 加强学生的健康饮食
学生要明确认识到饮食健康的重要性,保证营养摄入的全面性,避免偏食,每天摄取人体所需要的能力即可,避免暴饮暴食,造成肥胖等疾病,部分患者喜爱吃汉堡、薯条等油炸食品,要使其减少油炸食品的食用。并在进食中保持定时定量,这样可使血液中的营养物质维持稳定,使人体可进行正常活动,一般两餐之间间隔5小时最佳,而且每餐的餐量尽量保持一致,避免暴饮暴食。在周边小店吃饭时,尽量选择环境较为安静的。
3.3 加强餐厅管理
因为学生最主要的就餐环境为餐厅,因为为保障学生得到卫生健康的饮食,一定要使餐厅的饭餐和环境都达标。
关键词:危机;心理健康 ;大学生;应对
一、校园突发危机事件的概述及影响
危机原指疾病的转折点,如今,人们常常把突然出现的、较大的、令人忧虑且中断了连续生活进程的事件称为危机。而所谓突发危机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对社会公众生命财产、身心健康等造成严重威胁的重大事件,包括恶性事故、人为灾难、自然灾害等。例如08年 5月 12 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特大地震; 11年7月23日发生的高铁追尾事故。危机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重要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各种现象的敏感地带。近几年,许多学校发生了一些波及面广,危害性大的突发事件,比如校园自然灾害、集体食物中毒、校园自杀、暴力事件等。校园突发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时间要求紧迫性、影响广泛性和危害严重性等特点,当事人很难用寻常解决问题的手段应对,许多人会感到焦虑、无助、不安甚至恐慌、产生重大应激。心理学研究证明,不适当的、过度的应激反应,不仅会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造成学生身心健康危害,还可能导致一些非理性行为,对社会的安定造成威胁。
二、突发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分析
同样是面对突发危机事件,不同学生心理反应迥异,甚至截然不同。有的学生头脑冷静、行为沉着;有的学生急中生智,想方设法摆脱困境;有的学生则表现为知觉狭隘,思维紊乱,恐慌、悲哀甚至绝望,盲目行动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产生心理危机,不仅取决于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还取决于他对自己应对困难情境能力的评估,由此可见,心理危机是大学生个体对自己所经历的困难情境的情绪反应状态。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的自身因素
当代大学生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过分得溺爱和保护中成长,缺乏优秀的心理品质,在遭遇突发危机事件时,意志品质差,缺乏变通性和灵活性,不知如何寻求他人和社会援助,利用有利条件去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同时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后期,这一时期的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自主性、活跃性和敏感性,但又具有轻信、偏激、冲动等特点。作为这一独特的群体,大学生在应对突发危机事件时,更易表现出怀疑、无措、茫然、惊慌甚至绝望。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的环境因素
首先,从学校层面看,很少学校重视大学生的危机教育、应激教育甚至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知识掌握和技能的提升上,造成学生对突发事件的知识了解甚少,缺乏应对策略。当危机来临,他们往往不知如何应对。08年北京某网吧发生火灾,当场死伤几十人。事后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人并不是被火直接烧死的,而是一大部分在惊慌逃命中被挤踩致死,另一部分是被烟熏致死的。换句话说,这些学生是被自己的无知和无能致死的。
其次,从家庭教育来看,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存在偏差。一方面,他们非常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学习成绩如何,但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精神状况则不予重视;另一方面,有些家长自身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和较强应激心理素质,这就使得孩子缺乏优秀的心理品质和危机意识,更缺乏危机事件的应变和心理承受能力。
三、大学生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主要措施
虽然突发危机事件的每一具体事件都表现为一个较小的发生概率,但各种突发事件的总体概率并不低,相当多的危机是可控、可防的。为此,学校要切实加强日常管理,消减甚至规避危机发生的可能。
(一)应对危机,教育是关键
危机教育是指使学生具有危机意识、防范意识,了解相关知识,具备应变处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才能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危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才能使他们自如应对危机。这就要求学校切实加强日常性的危机管理,广泛宣传教育。
(二)应对危机,人员是保证
应对危机,大学生除了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还必须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一方面,学校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适合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形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强身健体,健壮体格,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对危机的应变和承受能力。
(三)应对危机,组织是基础
学校危机管理必须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要求管理部门职责与分工明确,学校组织结构设计优化,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机制高效、动态、持续。这样才能保证危机到来之际,最大程度地降低危机造成的损害,同时对及时有效地规避各种危机,也具有极端重要性。
(四)应对危机,沟通是捷径
应对突发危机事件,有效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从沟通角度入手,首先要得到学生、家长、老师的积极配合;其次要保障校内信息渠道的畅通,一旦出现危机苗头,要迅速上报,层层反映,以便学校的管理层迅速决策,将危机控制在初始阶段。最后,面对社会危机,学校可采取坦诚的态度,不回避问题,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用一种负责任的姿态,实施有效沟通。
(五) 应对危机,环境是重点
关键词:大学生; 体质下降;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44-001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状况也有所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本应得到提高,然而,近年来的国民体质监测显示,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呈下降的趋势,对高等教育的开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为此,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二、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影响大学生体质的因素众多,但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两个方面,主观因素包括体育意识、知识、能力、行为等;客观因素则包括学校体育教育、社会环境等。任何事物变化发展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因此,对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我们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主观因素
1.1运动健身意识淡薄。当代大学生健身意识比较淡薄,多数大学生虽然有较强的高水平竞技体育的愿望,也关心体育领域的人和事,但没有直接参与身体锻炼的要求。从浅层次分析是大学生运动健身意识的弱化,但实际上是中小学阶段盲目追求升学率造成的恶果。
1.2身体锻炼知识缺乏。大学生身体锻炼知识缺乏,多数同学对竞技运动知识比较了解,但对身体锻炼知识的了解不够,掌握的很少。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同学们主观上对身体锻炼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猎取这方面知识的欲望不强,更不愿花费精力、财力和时间去系统地掌握身体锻炼知识。身体锻炼知识的缺乏,导致了身体锻炼效果不佳,对运动健身的意义产生怀疑,从而造成身体锻炼能力较弱,身体锻炼实践活动减少。
1.3身体锻炼能力不强。大学生身体锻炼的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不够和身体过程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多数同学在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掌握上有一定的优势,在个别项目上还有自己的特长,运动能力也不弱,但掌握了体育运动的技术不一定就能完全达到运动健身的效果。
1.4体育行为不坚定。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不坚定,主要表现在缺乏身体锻炼积极性。当代大学生群体从生理和心理发展、情感和意志品质方面都存在着未成熟的一面。缺乏“不良刺激”的逆境锻炼,缺少艰苦环境中生存以及体力劳动的磨练,经受挫折和锻炼的机会少。
2.客观因素
2.1学校体育教育的因素。多数高校偏重学生的智育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德育、体育等方面的培养。我国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部有关学生体质健康的法规,甚至规定了如果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不合格就不能毕业,目的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而在政策的落实上,许多高校体育工作只流于表面形式,造成对学校体育的资金投入不足,学生活动场所和设施缺乏;部分高校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了体质健康等相关素质课程的开设和相关知识的普及,缺乏对学生的管理引导,忽视培养学生吃苦的精神,致使许多学生养成了许多不良生活习惯,对体质健康构成威胁。
2.2社会、家庭的因素。一直以来,社会都很重视大学生的体制逐年下降的问题,同时针对学生健康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如《体育合格标准》以及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等等。这些都说明社会对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的重视。但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已经颁布十几年,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一直在持续下降。分析其原因不难看出是在执行的环节上,没有专门的监督机构,没有专门的执行并认真履行职责的部门。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的压力对大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迫使大学生努力学习知识,从而减少了走进体育场所锻炼的时间。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缺乏正确的体质健康观和教育观,普遍具有重文化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文化素质轻心理素质的倾向。
三、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学校体育是开展大学生体育的主渠道,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体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机制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加大对群众性学生体育活动的宣传报道,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形成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学校体育应该将目标定位在“健康”上,从学校体育入手,加之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完善体育与健康知识内容,实现提升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2.学校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学校应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也可以尝试利用引资的办法,以解决目前高校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也可以利用社会的场地器材,充分保证场地器材的使用时间,以满足大学生提高健康体质的要求。
3.转变体育教学体系和模式
改革体育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多样的、灵活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养成提高健康素质的习惯。在开设体育锻炼项目上,要尽可能符合大学生的兴趣和特点。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它成为大学生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
4.积极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建立高校体育课内、课外一体化和学校、社会一体化的体育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大学生自己的聪明才智,组建各种课余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协会。合理开放体育场馆,为学生参与锻炼提供高质、廉价、快捷的服务。
总之,要想方设法调动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加强运动技能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体育锻炼是保障学业、就业的基本条件。终身体育,健康为本。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大学生;生殖健康;问卷调查
恋爱、结婚、家庭是传统婚恋人生的三步曲,但是它在现代社会时尚观念的冲击下正在发生变奏,这种婚恋观念的变奏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现在的大学生性意识开放,行为表现大胆。在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13%的人坦言有过性行为,其中以男生居多[1]。由此引发的大学生在道德、心理及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为了解包头地区大学生生殖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对包头地区三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包头市3所不同类型(工科、医科、师范)大学,按照整群随机抽样原则抽取1 589名在校本科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医科学生719人(男316人,女403人),工科学生366人(男244人,女122人),师范学生428人(男146人,女282人),年龄21.21±3.05岁。
1.2 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调查形式。调查问卷参考国内有关研究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生殖健康知识、相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本次调查采用统一问卷和指导语,组织学生填写后统一收回。共发放问卷1 589份,回收有效问卷1 513份,有效应答率95.2%。
1.3 统计分析 以原始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大学生生殖健康及安全性行为知识知晓情况见表1。各院校学生的回答正确率经卡方检验总体上是有差异的,相比较医科院校学生回答正确率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较为复杂,大多是通过报纸、书刊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获得。其中,通过广播获得的占47.8%,电视48.9%,报纸书刊78.1%,录像24.1%,同学朋友42.4%,老师23.1%,家人10.2%,其他16.0%。
表1 生殖健康及安全性行为知识应答正确率(略)
在问及未婚男性与其女友发生性关系时,有30.3%的男生和65.2%的女生表示不赞同;问及未婚女性与男友发生性关系时,有39.1%的男生和73.9%的女生不赞同,并且上述两项的男女生的不赞同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在被调查者中,有121人曾发生过性行为,占被调查人数的8.0%,其中男92人(13.3%),女29人(3.6%)。在这些发生性行为的大学生中仅66.9%的人在性行为中使用过安全套,有13.9%的男生和3.6%的女生认为自己结婚前肯定会发生性行为,只有14.7%的男生和53.2%的女生回答肯定不会,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不同院校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比例有所不同,见表2。医科学生中性行为的发生率最低,工科学生的发生率最高,差异(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三所院校大学生性行为发生情况(略)
3 讨论
从大学生对生殖健康及安全性行为知识的知晓情况看,如何导致怀孕、发生性行为感染AIDS和最佳生育年龄这3个问题回答的正确率较高,达到普遍知道的程度。而对于安全套的作用、人工流产的时间、体外排精避孕、月经周期避孕和安全期避孕这5个问题的正确回答率都很低,表明大学生对安全性行为知识很欠缺。这对于大学生非婚性行为增加引起的意外妊娠、性病等不良后果是一极大的隐患,并严重威胁着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相比较而言,医科院校学生由于专业上的优势,在某些问题回答正确率较高一些。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性观念较为开放,而生殖健康知识却较为缺乏。他们对生殖健康、安全性行为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无法适应当今大学生群体对此方面知识的需求。主要原因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学校教育对他们的需求重视不够,相应的知识传授没有跟上。因此,大学生只有向书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求教。而目前这类途径都有大量的信息不正确,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
大学生对非婚性行为的态度方面,男生表示不赞同的人数约占被调查者的1/3,而女生表示不赞同的人数约占2/3,表明男生比女生的性观念更开放。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非婚性行为发生的比例为8.0%,这一结果低于孙建萍[2]、曾琳娜[3]的调查结果,考虑到部分同学对此敏感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估计实际情况可能要多一些。本次调查中医科学生中性行为的发生率较低,可能是由于医科学生对于非婚性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更清楚些,这与王玲[4]的研究结果一致。
随着生活物质的丰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的今天,由于性观念的开放与大学生生殖健康的安全性行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步,而导致由此引发的意外怀孕、性病等不良结果严重威胁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当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并有针对性地加强道德、生殖健康、安全性行为等方面的教育,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使大学生安全渡过大学阶段。
参考文献
[1] 余玉花,许磊.道德人格与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J].思想教育研究,2007,(3):11-14.
[2] 孙建萍,孙建红.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调查及健康教育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645-646.
1.1大众文化影响了体育健康价值观
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自身的锻炼虽然要比普通大学生频繁,身体也更加健康。但他们也免不了受到流行音乐、电影、电视肥皂剧、通俗小说、漫画、报纸杂志、网络文化等大众文化的影响。[2]逐渐沉迷于享受精神与肉体上的娱乐,而慢慢忽略了健康的生活习惯,许多学生常常数个小时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导致年纪轻轻,颈椎腰椎都出现了问题。而手机更是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吃饭,睡觉都玩着手机,影响了睡眠和饮食的质量。上课也不认真听,无法很好的接受与吸收体育专业的健康知识,或者直接抛诸脑后,沉沦于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体育健康价值观,更不用提将来为下一代传递正确的运动与健康理念。
1.2大众文化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职观
一些大众文化明星的迅速走红,导致一些大学生异想天开,幻想一夜暴富的、充满利欲的价值观念,充分表现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误区。而某些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看到明星台前的闪耀,却忘记了他们背后的辛酸。从而成为投机取巧之辈,不在埋头肯干,常常进行着无聊的幻想,这与他们所接受的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体育价值观背道而驰,也不再重视他们所被赋予的将来作为体育教育者的使命,直接导致他们的职业就业观的不良发展,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我,对自我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产生了“职业看不上他,他看不上职业”的现象。
1.3审美价值取向上的感性化与世俗化
由于大众文化的干涉影响,有一部分青年大学生在审美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变得低俗化且缺乏理性。而大众文化对与媒体影像的追捧更是直接导致了青年大学生变得重视对文化的直接体验,而缺乏理性的思考,从而使得他们的审美观念越来越感性。而体育专业教育的大学生一旦审美出现偏差,不但对于自己的外观和心理的认识产生不正确的看法,还会在他们将来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时给青少年学生树立不良的榜样,影响他们的审美价值观,形成恶性循环,而不能够完成体育教育者的正确的育人工作。
2大众文化影响下树立正确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对策
2.1加强个人的锻炼以及体育健康知识的培养
近年来,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好的身体对于未来人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必须加强自我的锻炼。而作为体育专业大学生,除了自我锻炼,还要好好学习专业的知识,因为他们肩负着为下一代青年的健康任务,因此学好专业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2.2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职业价值观
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不断鼓励着人奋勇向前,不断地指明人奋勇向前的方向。人活着不仅仅是追求充足的、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内心世界平和快乐是非常重要的。而一个人的职业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方式与过程,作为将来要从事体育教育相关工作的在校大学生,必须好好利用在大学的机会,增长专业知识和其他各种技能,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不能“眼高手低”,无论是教育小学生,还是高中生,都应该充分发挥出自己所学的内容,尽心尽力的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2.3增强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修养的培养
学校应强化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从而减弱大众文化产生的不良影响。指导他们多多了解体育价值观,历史体育精神。同时开展一些当代体育问题的研讨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看待大众文化。同时当代高校生应追求健康的审美观,加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以树立阳光健康积极的形象,乐观积极地看待生活为美。
3结语
关键词: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大学生;心理健康;生活质量
1引言
大学生如何才能保持身心健康,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实现健康化,是全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应该说是达成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健康教育”和规范化的“体育锻炼”为干预手段,探讨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年龄介于18-25岁之间的男性大学生;(2)身体健康。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恶性肿瘤、严重精神病等重大疾病,无智力缺陷,(3)自愿参与本研究并且能保证在研究展开的一年之内能够按照“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的要求服从安排。
经过初步遴选,确定210名大学生作为本研究之研究对象。根据研究要求,按照人口统计学资料(年龄、家庭状况、经济状况、知识结构等、)将这21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四个组。在为期一年的研究过程中,有多名研究对象因为各种原因,退出了研究。最后,用于统计分析的研究样本数为:实验一组(健康教育)50人;实验二组(体育锻炼)50人;实验三组(健康教育+体育锻炼)50人;对照组(无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50人,合计200人(平均年龄19.42±2.38,最小18岁。最大25岁)。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现场实验研究。具体措施如下。
2.2.1 健康教育
对实验一组及实验三组的大学生实施健康教育活动,主要教育形式为健康讲座、阅读指导、讨论与咨询,每月2次,共计25次。主要内容包括:一般健康知识、大学生常见慢性病防治、自我护理技能、心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知识等。
2.2.2 体育锻炼
对实验二组及实验三组实施体育锻炼干预。研究样本中的大学生都是在操场活动者,他们在研究开始前都从事着某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主要活动内容为跑步与打篮球等)。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不能确定。本研究所设计的体育锻炼的标准是:固定某一项目,持续坚持,每次锻炼达到某一运动量。根据大学生的身体机能特点,确定以跑步为锻炼内容。要求:每周不少于5次,每次不少于一小时。一小时的跑步包括6分钟活动关节11分钟自然走,36分钟的跑步,7分种放松走。36分钟的跑步过程中,要求参与者匀速跑,尽量保持一定的速度。跑步距离在2000米左右,最高心率以不超过110次/分钟为佳。
2.3 评价方法
以“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评价大学生运动量,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状况;此三种问卷都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评价时机分别为实验开始前三天、实验结束后一周及实验结束后三个月。
3 研究结果
3.1 运动量分析
实验前各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运动量均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运动量组别之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观察实验后各组间运动量均数发现,实验二组和实验三组均分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四个组实验前后自身对照分析发现,实验二组和实验三组大学生运动量实验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运动量明显高于实验前,其它两组实验前后运动量无显著性差异。
3.2 实验前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水平分析
实验前,三个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在“SCL-90”及“GQOLI-74”两个问卷各测试指标上的得分经F检验,未发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3.3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比较分析
如表1和表2所示,实验结束后一周和三个月,三个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在“SCL-90”之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及卷总分和“GQOLI-74”之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问卷总分经检验,发现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结合分析各组各因子均分,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SCL-90具有显著差异的因子得分和总分较对照组低,实验组GQOLI-74具有显著差异的三个维度均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实验后实验组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
3.4 实验组实验前后比较分析
如表3和表4所示。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实验一组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五个因子及问卷总分上实验后一周和三个月比实验前得分低,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二组和三组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
表1 实验结束后一周SCL-90及GQOLI-74方差分析
表2 实验结束后三个月 SCL-90及生活质量方差分析
表3 实验结束后一周与实验前 SCL-90及生活质量比较分析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敌对六个因子及问卷总分上实验后一周和三周比实验前得分低,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经过一年的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都有明显提高。
生活质量方面:三个实验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生活质量维度和生活质量总分上实验后一周和三个月都比实验前得分高,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经过一年的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参加实验的大学生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改善。
表4 实验结束后三个月与实验前SCL-90及生活质量比较分析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3.5 交互作用分析
以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作为自变量,以实验后一周SCL-90总分和GQOLI-74总分作为因变量,根据实验设计的2×2因素(无健康教育与有健康教育×无体育锻炼与有体育锻炼)实验模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心理健康方面,健康教育的主效应显著(F=58.250,P0.01),体育锻炼的主效应显著(F=77.951,P0.01),而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872,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健康教育的主效应显著(F=11.389,P0.01),体育锻炼的主效应显著(F=24.864,P0.01),而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323,P0.05)。说明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彼此独立起作用。
4 讨论
针对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健康教育,制订相应的健康对策,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水平。有研究者发现,大学生最喜欢以阅读和听讲座两种形式来获取知识。本研究借鉴前人的经验,采取讲座、咨询与讨论的形式展开教育活动,同时辅以相关内容的知识读物与参考资料供参与者学习阅读。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健康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结束健康教育三个月具有显著意义的相应结果说明,健康教育的作用比较稳定。
日益增多的研究显示,身体锻炼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田质全等运用元分析手段发现,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群体与不参加锻炼的大学生相比,在心理健康综合评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胡纪华等人研究发现,长期参加篮球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其它人,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心理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高。吕少华采用跑步的锻炼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指导与研究,结果表明,强度适中,持续时间较长的跑步能有效地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研究结果也充分支持诸多文献资料揭示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这一观点。本研究采用跑步这一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锻炼方式对确定的样本人群实行干预。干预结束后一周和三个月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诸多测试指标具有显著性意义,表明干预效果明显且稳定。也就是说,长期坚持跑步这一运动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提升生活质量。
本研究以志愿人群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为基础,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被试分为三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有效地控制了无关变量的干扰。交互作用分析表明,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是独立的,没有交互作用存在。
研究前后对所有被试大学生进行运动量评定,旨在精确地分析科学锻炼方式的价值。实验前测试显示,他们的运动量的均值都在小等级范围内。深入分析发现,他们参与运动具有自由、随意、无定量、无定时特点。针对这种状况,本研究采用跑步运动方式,规范样本人群的锻炼模式,定量、定时、有序,富有规律性和可操作性。实验后测试表明,实验二组(体育锻炼组)和实验三组(健康教育+体育锻炼)两组大学生的运动量比实验前以及比实验一组(健康教育)和对照组有明显增加。体育锻炼的干预富有实际意义。
采用SCL-90评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九个不同侧面和总体水平的研究结果发现,为期一年的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症状总分比较敏感,实验组实验前后出现明显的差异;“偏执”、“恐怖”、精神病性”相对不敏感,实验前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差异。这种结果似乎揭示,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对于促M“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心理症状的改善更有价值。
以GQOLI-74四个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功能)和问卷总分五个方面来评价实验前后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之“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问卷总分在实验前后出现出现明显差异,“物质功能”则没有出现明显差异。比较而言,个体的物质生活状况在一年之内出现明显变化的可能性较少,大学生尤其如此。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对物质生活的影响不起作用符合客观实际。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对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种生活质量维度比较敏感,展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途径。值得一提的是,GQOLI-74每一个维度都包含了五个因子,20多个个因子涵盖了生活质量相关内容的许多层面,详细分析健康教育和体育对锻炼对这20多个因子的影响肯定有益,限于文章篇幅问题,本文在此没有做进一步深入探讨。
5结论
5.1 根据大学生身心特点开展的健康教育和规范化体育锻炼(跑步)能够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提升生活质量,影响作用比较稳定。
5.2 健康教育和规范化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是独立的,没有交互作用存在。
5.3 选择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健康教育模式和体育锻炼方式,是实现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大学生开展健康知识指导、加强保健意识、丰富生活内涵,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健身活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树勋 洪泰田 曹志发.《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王汝英等.《运动训练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出版.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4]左成.21世纪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接轨的思考 [J].体育科学研究.1999年.
[5]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M].中国协和儿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年.
[6]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7]田质全等.《大学生体育与健康》〔M〕.冶金出版社.2013年.
[8]候光文.教育评价概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9]廉永杰.转型期高校德育新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