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 要】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预后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6 例阑尾炎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儿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甲级愈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显著小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儿的甲级愈合率、护理满意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阑尾炎手术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 阑尾炎手术;人性化护理;预后;护理满意度
阑尾炎是指阑尾因多种危险因素导致的炎症反应,阑尾梗阻、感染、血流障碍及粘膜损伤等危险因素均作为阑尾炎的病因[1]。手术切除治疗早期的阑尾炎,可显著降低坏疽性或化脓性阑尾穿孔、肠梗阻或弥漫性腹膜炎发生的风险。由于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阑尾炎手术患儿的耐受性差,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此,本研究将探讨阑尾炎手术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预后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 年6 月~ 2014 年6月期间,治疗的86 例阑尾炎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43 例,其中男患儿22 例、女患儿21 例;年龄范围为1.2 ~ 13.5 岁、平均年龄(6.9±2.6) 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9 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5 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9 例;对照组43 例,其中男患儿23 例、女患儿20例;年龄范围为1.6 ~ 13.8 岁、平均年龄(7.2±2.5) 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8 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4 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11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利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清洗,双氧水对伤口表面进行消毒;术后24 小时内禁食及处于半卧床,对伤口进行局部性热敷或理疗;利用医用无菌纱布对伤口进行包扎;而观察组患儿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动态监测患儿的病情、生命体征、定时为患儿采取常规检查,综合判断患儿的身体状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护理方案;根据患儿的心理紧张、焦虑及惊恐状态,及时为患儿提供心理干预措施,疏导患儿的不良心理,消除患儿的应激心理状态;积极主动与患儿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儿积极接受治疗护理,提高患儿接受治疗护理的依从性;为患儿提供舒适、已灭菌消毒的住院环境,提供清淡、高营养及均衡的饮食。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甲级愈合率及护理满意度。
1.3 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 进行数据分析,采用X2 检验计数资料,P<0.05 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显著小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儿的甲级愈合率、护理满意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贯穿于围术期,通过动态监测患儿的临床状态,及时给予行为干预,可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提高患儿的治疗护理安全性。心理护理消除患儿的创伤性应激心理,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患儿接受治疗的配合度,提高患儿接受护理的依从性,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风险[2]。阑尾炎手术患儿术后的机体恢复状态与患儿的住院环境及饮食方式密切相关,通过人性化护理,可显著降低患儿发生医源性感染的风险,促进切口的愈合度。胡玉燕[3] 研究证实,人性化护理干预与阑尾炎手术治疗护理阑尾炎患儿具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显著。本研究,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显著小于对照组;提示人性化护理可巩固阑尾炎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而观察组患儿的甲级愈合率、护理满意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表明阑尾炎手术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彭霞, 孙瑛, 刘琴.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儿预后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4,21(23):1945-1946.
[2] 王春香.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4,33(12):88-90.
[3] 胡玉燕, 蒋美萍, 李莉, 邓刚.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膀胱癌围术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5,07(15):134-137.
【关键词】开腹手术;急性阑尾炎;护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32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67-02急性阑尾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病,其病发率位居多种急腹症之首,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以及转移性右下腹痛等属于常见的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急性阑尾炎病情变化无常,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对其进行手术治疗。为了保证急性阑尾炎患者更快痊愈,我院对开腹手术后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了术前及术后等多种护理措施,其护理效果尤为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72例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在18-60岁,平均年龄(30.12±10.25)岁。研究中所选取的72例患者均是在硬膜麻醉下进行阑尾开腹手术,其手术切口分为探查切口与麦氏切口两种,探查切口22例,麦氏切口50例。
1.2手术方法在进行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之前,应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工作,如果采取全麻的麻醉方式,则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安置胃管,并留置导尿管。开腹手术开始时应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右下腹麦氏点位置行切入腹中,将患者腹腔内的积液吸出,同时再可利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对患者阑尾及肠系膜进行常规处理,以8字包或者荷叶包的方式将患者阑尾的残端包埋,并用甲硝唑溶液将其腹腔清理干净,用渗有盐水的纱布将患者腹腔内部的渗液全部吸出,而后做常规缝合切口,缝合完毕后对切口进行彻底消毒操作并将切口包扎好。
1.3护理方法
1.3.1术前准备医护人员在开腹手术操作前应进行全面的术前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开腹手术方案,并针对开腹手术中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危险状况及可能由手术引起的并发症进行探讨,从而制定出良好的应急措施。另外还要跟患者及其家属之间有一个良好沟通,并在术前签订手术相关协议书。患者在开腹手术前的12h内要禁食,手术前的6h要对患者禁水[1],以此来减少肠胃蠕动,利于开腹手术的成功操作。手术前还需要使用静脉补液维持患者的能量与水电解质需求,在此期间要时刻观察患者病情,若病情加重需要对其进行急诊手术将阑尾切除。术前禁止服用泻药,禁止灌肠操作[2],以此来避免患者阑尾穿孔的状况。
1.3.2术前心理护理手术患者对手术都有一定的惧怕心理,这是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这些消极的心理因素会引起患者在术前失眠、焦虑等不安情绪,对开腹手术十分不利,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积极引导患者正视开腹手术,消除患者心理顾虑,帮助患者树立对开腹手术成功的信心。
1.3.3术后常规护理患者术后需要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术后患者应低枕平卧,同时每隔1h应对患者的脉搏、血压进行测量,连续测量3次以后处于平稳状态即可[1]。若在测量中发现患者血压下降或者脉搏加快的现象,患者的切口极有可能会出血,在这种状况下应及时观察患者伤口,并采取相应措施。手术当天的患者应禁水禁食,第二天视患者肠蠕动恢复情况可食用少量软食,第三、四天方可进行适量进食。手术后经过24h后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手术患者可以做一些轻微运动,以免患者肠粘连。
1.3.4术后切口感染护理术后切口感染是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一般情况下患者感染部位多在皮下。患者在术后切口疼痛加剧、有脓性渗出液或者周围皮肤有波动感,这预示着患者手术切口有可能被感染。在感染早期应对患者局部切口进行引流清洗,对患者进行定时换药,以免切口再次感染。术后患者体温过高应采取药物降温及物理治疗的方式[1],总而言之发生异常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汇报患者实际情况。
1.3.5术后疼痛护理术后疼痛是开腹手术患者在术后的主要临床症状,术后疼痛不仅会给手术患者带来一定的不良情绪,例如抑郁、焦虑等,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缺氧、缺血及水肿等状况[2],对患者伤口愈合十分不利。面对患者术后疼痛这一状况,应遵循相关医护人员的指导给予患者适量的止痛药。
1.3.6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以免病情复发,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出院指导,叮嘱患者注意适当休息,出院后在半个月恢复期内不宜做重体力劳动或者剧烈运动,应保持一个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在此期间可以进行一些强度不大的适量运动,并合理食用膳食,按照复诊日期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检查。2结果
72例患者住院时间3-15d,平均痊愈时间(7.0±4.3)d后患者临床痊愈出院,术后并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为期6个月的随访也未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状况。3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病发率较高的外科病,一般情况下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方式,本院在传统手术资料的基础上在术前术后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这些护理措施对治疗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对手术建立信心,使其用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面临手术;在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能够有效避免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提高了开腹手术效果,降低或者说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参考文献
【关键词】 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
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该病会让病患觉得疼痛难忍,给病患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目前,阑尾炎在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术后给予病患必要的护理干预必不可少。现对我院48例阑尾炎手术病患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接受阑尾炎手术治疗96例病患,按数字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干预组各48例。观察组男36例,女12例,年龄1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1.8)岁。干预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18~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2.8)岁。
1.2 方法 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在给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干预 对病患的腹痛状况、排便情况、体温和脉搏的相应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在册。让病患多休息,放松心情。不过,对于特殊的伴有腹膜炎的病患还应半坐,用热毛巾敷在病患疼痛难忍处,此方法能够达到促进炎症更快消失的目的。
1.2.2 术后护理干预 (1)护理人员应该根据病患手术的实际情况来为病患安排最舒适的,当病患的血压、脉搏水平等各方面都正常后可取半卧位休息。(2)对于病情较轻的病患手术后当天不能进食,第二天可以也仅能食用流食,第三天可以食用半流食,三天之后可以食用一些普通食物,但是忌过于油腻。对于术前病情较为严重的病患在手术后禁食工作要做好,需待排气、肠蠕动功能完成恢复正常后才能够进食,在此期间都需要为病患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入营养液。
1.2.3 功能锻炼活动 护理人员应该尽早鼓励病患下床活动,避免出现肠粘连,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手术当天就可以适当地下床活动,对于病情较严重者,还需在床上多变换,疼痛感有所缓解之后,也可尽早下床活动,有利于伤口的恢复。
1.2.4 并发症护理 手术后的伤口感染是病患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情况下,阑尾穿孔病患出现伤口感染的现象较多,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是在手术过程中伤口污染、有血肿与残留物质在伤口上。倘若病患出现伤口感染,会在手术后2~3天内被发现,病患会有明显的高烧、伤口处疼痛、跳痛等现象,部分病患还能够感觉到伤口处肿痛、灼热、有波动感,倘若遇到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可帮助病患进行伤口局部热敷、理疗;对于部分伤口化脓的病患,最可行的处理方法是将伤口处的缝线拆掉,作引流处理。一般情况下,腹腔内出血多是由阑尾系膜结扎线有脱落现象造成,病患出现这一现象会在手术后24小时内症状明显,其表现形式为病患感觉腹痛明显、腹胀感较强、面色苍白、血压逐渐下降、脉搏细数。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现象的病患都是由临床医生在手术时对病患造成的损伤,出现阑尾浆膜炎症而导致。出现术后并发症现象的病患可以通过非手术方式治愈。针对观察组和干预组的实际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通常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χ-±s),对计数资料实行t检验,对于观察组和干预组之间的差异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出血情况对比 对两组病患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效果优于观察组。(P
2.2 两组病患并发症情况比较
对两组病患并发症情况比较后,结果显示干预组切口感染、腹腔内出血、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的人数少于观察组(P
3 体会
护理人员在病患手术前对病患的相关情况做详细的记录,主动性较强,能够针对每位病患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并在术前安慰患者,让患者适当休息、放松,做好所有的术前准备工作,在手术后,密切监测病患的康复状况,给予病患鼓励,让病患更加积极地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让病患更加舒适,早日康复。在本组资料中,干预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优于观察组(P
参考文献
[1]王夏红,宋景贵,穆俊林等.心理干预对阑尾炎患者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18(11):779.
关键词 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护理;临床效果
化脓性阑尾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腹部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因为化脓性大肠杆菌合并厌氧菌感染,导致患者的阑尾出化脓或者穿孔,容易导致患者腹腔或者切口感染,因此该疾病的主要的并发症是切口感染。导致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比较多,例如患者的年龄、性别、切口的长度和形状、手术时间等。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治疗才能够愈合,且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即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又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如何预防患者切口感染和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成为了医院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分析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行阑尾炎手术患者200例,将所有入选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治疗组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18.5~67.5岁,平均(42.3±6.5)岁;对照组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19.2~68.4岁,平均(41.9±7.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而治疗组在手术后采用大量的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患者的腹腔,然后利用吸引器将冲洗液吸引干净,经过3次左有的反复冲洗后,缝合腹膜,然后采用生理盐水对切口进行冲洗,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切口细菌的密度,手术后放置引流管,将切口缝合。手术后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方法:①向患者讲解宣传化脓性阑尾炎的相关知识;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及时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少不良情绪滋生;③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下运动,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④时刻观察患者手术切口的情况,是否愈合、是否出现红肿、波动等,定时对切口进行消毒和更换敷料;⑤定时观察患者的体温以及血象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再次治疗。对于治疗组患者手术后的护理,除了进行和对照组一样的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对患者切口引流的护理,主要包括:①观察患者的引流管是否畅通,是否发生异常,例如阻塞、扭曲、脱出等现象;②对于敷料渗出液体的颜色、多少以及性质进行密切的观察,如果发现引流不正常后立即进行处理,在特殊的情况下需要对引流管进行更换,如果引流发生不畅,容易导致血液和组织液发生积聚,从而增加了细菌生长繁殖的可能性,最后导致患者发生切口的感染;③要根据患者引流液的多少以及性质等,确定引流管的拔管时间,一般患者拔管时间在手术后5d左右,如果发生特殊情况,引流管需要延长l周后拔出。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切口的愈合状况,主要包括I期愈合、轻度感染以化脓;两组患者平均住院的时间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统计学方法:本次试验主要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结果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对比:经过手术治疗后,治疗组切口I期愈合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发生轻度感染和化脓的例数显著地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生切口感染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对比:经治疗后,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关键词】 阑尾炎 手术 切口感染 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153-02
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能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术后感染,对患者病情的愈后有直接关系。目前, 应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是国内控制术后感染的主要手段。然而,有些抗生素价格昂贵使患者难以承受,加之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使得大量应用抗生素不利于人类长久的健康。
2007-08~2009-11我们分别对两组阑尾炎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力求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术后抗感染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阑尾炎患者87例,男54例,女33例,年龄15~54岁。入选标准:(1)以下腹疼痛为突出症状者;(2)经诊断后确诊为急性阑尾炎者;(3)须尽快手术切除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16~52岁;B组43例,其中男26,女17例,年龄15~54岁。按住院先后次序入组。两组性别、年龄、疾病性质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术前准备和阑尾炎术后常规护理,术前1d下腹部及会备皮,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水,增加护患沟通,减轻患者焦虑,使患者充分休息,术后去枕平卧位6~12h,禁食水6h,给予营养液静脉滴注,切口换药,术后1d鼓励、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刀口愈合。
1.2.2 特殊治疗及术后护理 A组患者术后不禁止探视和陪护,病房做好一般清洁工作;常规联合使用头孢拉啶、庆大霉素、甲硝唑液1周,广谱杀菌。B组术后2d谢绝探视,病房平均1~2例/间,由护工作好病室清洁工作,每日晨开窗通风换气,并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消毒空气1次/d;针对引起阑尾炎的主要致病菌(肠道内的各种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仅使用甲硝唑液静滴。
1.2.3观察记录 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天数、切口感染例数,拆线天数和住院总天数。体温测量方法:术后3d测体温每8h一次,即:8:00~16:00~20:00。3d后测体温1次/d,即:16:00。切口感染判断标准:术后2~3d体温升高,切口肿胀或跳痛,局部红肿,压痛等[1]。
2 结果
A、B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3 讨论
3.1 良好的病室环境对于手术患者恢复的重要性清洁整齐是必须条件。(1)空气消毒:保证空气的流通是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在有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2)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采用湿式清洁法,并且所有情节后的物体表面、地面应保持干燥。其次,安静清洁的环境能减轻患者的烦躁不安,使之身心闲适地充分休息和睡眠,同时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而言,手术本身即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应激源,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术后如加上不加任何限制的躁声,即会给患者增添新的应激因素,使其产生多种潜在性危害或不良的生理,心理影响[2]。所以严格控制探视、陪护的人数和时间,不仅可以避免空气污浊而引起伤口感染,还可以大大减少躁声的来源,使患者充分休息,促进康复。
3.2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性抗生素应用过度,会增加医院内微生物生态压力,加大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危险性[3]。因此,要扭转这种现象,应在查清病因或进行细菌检测和药敏实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在此项研究中,我们针对引起阑尾炎的主要致病菌(肠道内的各种革兰性杆菌和厌氧菌)而使用甲硝唑液静滴,这种用药方法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医院感染率为2.33%,和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感染率(2.27%)无显著性差异,既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养活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又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3.3 其他因素此外,提高护理质量,协助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加强营养等对手术后患者的康复也有很大作用。术后切口换药的质量与切口恢复有直接关系。由于此项操作直接接触易感部位,稍有不慎即可使细菌直接侵入切口处而引起感染。所以严格无菌操作是关键,只有从根源处养活易感因素,才能使控制感染达到最好的效果。手术后协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一般为手术后第1天。早期活动有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6.
2中医对阑尾炎的认识
阑尾炎中医病名肠痈,痈疽之发肠部者。出《素问·厥论》 本病多由进食厚味、恣食生冷和暴饮暴食等因,以致脾胃受损,胃肠传化功能不利,气机壅塞而成;或因饱食后急暴奔走,或跌仆损伤,导致肠腑血络损伤,瘀血凝滞,肠腑化热,瘀热互结,导致血败肉腐而成痈脓。《素问·厥论》曰:“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
《外科正宗》卷三:“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于小肠而成也。由来有三:男子暴急奔走,以致肠胃传送不能舒利,败血浊气壅遏而成者一也;妇人产后,体虚多卧,未经起坐,又或坐草(胎产)艰难,用力太过,育后失逐败瘀,以致败血停积肠胃,结滞而成者二也;饥饱劳伤,担负重物,致伤肠胃,又或醉饱房劳,过伤精力,或生冷并进,……气血凝滞而成者三也”。
3治疗方法
3.1西医疗法: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施行阑尾切除术。早期手术系指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就手术切除,此时手术操作较简易,术后并发症少。如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再手术,不但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会明显增加。术前即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
3.2中医疗法:《金匮要略》:“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治宜活血化瘀解毒之剂,除此以外,还有针疗法分阶段治疗、分部位治疗。
4护理
4.1西医护理
4.1.1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1)卧位:给予半卧位。
2)饮食和输液:病情轻者,可进流质饮食,重症病人须禁食,禁食期间静脉补液,防止水、电解质失衡。
3)控制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腹部的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电解质等),综合判定病人病情程度。必要时,考虑急诊手术
4.1.2手术后护理
1):手术后回病房,应根据不同的麻醉安置不同的,待血压、脉搏平稳后给予半卧位。
2)饮食:轻症患者术后当日禁食;禁食期间静脉补液,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后1日,进流食,术后第2天半流食,术后3~4天可进普食。重症患者须禁食,待排气,肠蠕动恢复后,进流食。
3)早期活动:阑尾炎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以防肠粘连,轻症患者手术后当天即可活动,重症患者也要在床上多做翻身运动,待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床活动。
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切口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阑尾穿孔者,切口感染发生率要高于未穿孔者。多因手术时污染切口、存留血肿和异物所致。表现为术后2~3天体温升高,切口局部胀痛或跳痛,局部有红、肿、热、痛或波动感,可局部热敷、理疗,形成脓肿者,应剪去缝线,充分引流。
腹腔内出血: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所致。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口表现为腹痛、腹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数,放置引流管者,可有血性液体自引流管流出口腹腔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膈下、肠间隙等处。常发生于术后5~7天,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或下降后再度升高,伴有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及直肠膀胱刺激症状。以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术后者为多见。
粪瘘:原因较多,如结扎线脱落,术中误伤盲肠等。一般经非手术治疗后瘘可以闭合自愈。经久不愈时,可考虑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因手术损伤、阑尾浆膜炎症影响等因素。多数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4.2中西医结合护理
4.2.1一般护理:保持病室整洁、舒适、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病人应卧床休息,术前观察病人腹痛的部位,性质,注意有无腹肌紧张、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术后观察生命体征、腹痛、伤口愈合情况。
4.2.2情志护理:应了解病人情志活动变化规律,有的放矢地对病人进行情志护理。病人入院后,对医院的环境和医务人员陌生,对疾病不能正确认识,护理人员通过健康教育,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病人进行认识疾病,了解每项检查、治疗,护理的目的、作用和方法,取得病人的配合;指导病人如何自我调节情绪,向病人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及患病期间需注意的事项,正确认识疾病,解除病人心理负担。
4.2.3辩证施护:根据病人的证候让病人注意休息,适当活动,根据病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肉汤、藕粉;禁辛辣、油腻、生冷食物。恢复期宜进鱼、肉、蛋、奶及新鲜蔬、水果,病人腹胀者,针刺足三里、天枢、阑尾等穴,伴恶心、呕吐配内关、中桡,伴腹胀配大肠俞,手法用泻法,留针30min.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急性阑尾炎;效果分析
在医学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为最常见的急腹症。临床表现多见于上腹疼痛性转移,且维持时间高达8h[1]。一般情况下,疼痛时间多与患者阑尾炎发病的情况有关。如果急性阑尾炎患者不及时进行治疗,则有可能导致阑尾情况恶化从而引起其他严重性疾病,危害患者生命。当前,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手术室护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积极的护理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保证治疗效果。现将本院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2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1例。研究组中男13例,女8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41.3±10.1)岁。参照组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42.5±10.2)岁。患者及家属已了解此次研究的相关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包括术前访视、用药指导以及心理纾解等。研究组行手术室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心理辅导,在手术前,患者多会出现心情紧张、过度焦虑等情况,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安抚患者的情绪,对患者讲解关于手术的效果以及成功治愈的病例,加强患者的治疗信心。②基础检查,行常规的检查有利于监测患者的病情[2],如对患者的血液检查,能够及时保证酸碱均衡[3],防止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休克的情况。③术中全方位护理,护理人员要保证手术室的环境清洁,帮助患者行仰卧位,为了保证阑尾位置完全暴露在外部,可将枕头放置在上棘连线的中外1/3位置[4]。根据手术情况,护理人员应继续帮助患者保持头低脚高的,加强护理配合,对手术室的设备、温度以及准备情况及时检查。做好麻醉后,护理人员要及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是否异常。⑤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在术后30min内观察患者的体征,让患者保持平躺的,进行低流量吸氧,当患者清醒后,合理进食。
1.3评价标准
制定护理满意度问卷表,在患者出院时进行评分,其中问卷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应用VAS评分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价,10分为最高分,代表痛感极强,0分为最低分,表示无痛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
参照组患者非常满意5例(23.8%),满意7例(33.3%),不满意9例(42.9%),满意度为57.1%;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12例(57.1%),满意8例(38.1%),不满意1例(4.8%),满意度为95.2%。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χ2=8.400,P<0.05)。
2.2VAS评分
参照组评分为(6.34±0.79)分,研究组评分为(1.35±0.21)分,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t=27.97,P<0.05)。
3讨论
一旦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为最有效的方式。阑尾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且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也极为少见。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室护理方式,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还增强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为手术做好准备,护理人员与患者加强沟通,有利于患者信任手术治疗,以及对阑尾炎疾病的预防和发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术中全方位护理[5]是指护理人员除了对患者进行精心照顾外,同时强化自身的护理技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失误发生率。另外,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室护理时,除了为患者打造干净的手术环境以外,也要配合好医生做好常规准备,进行手术器械的清理,传递手术器械、及时麻醉、监测生命体征以及止血等基础护理措施。在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要及时检查手术的相关物品是否齐全,避免手术意外。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达95.2%,参照组满意度为57.1%;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室护理,予以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对疾病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杰,高俊娈,白洁,等.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中国中医急症,2011,20(5):856-858.
[2]顾巧丽.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手术36例护理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7):891-892.
[3]黄晓祎.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探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176-1177.
[4]李美花.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0):3338-3339.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180-01
2006-08~2010-10我们分别对两组阑尾炎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力求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术后抗感染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阑尾炎患者87例,男54例,女33例,年龄15~54岁。入选标准:(1)以下腹疼痛为突出症状者;(2)经诊断后确诊为急性阑尾炎者;(3)须尽快手术切除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16~52岁;B组43例,其中男26,女17例,年龄15~54岁。按住院先后次序入组。两组性别、年龄、疾病性质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术前准备和阑尾炎术后常规护理,术前1d下腹部及会备皮,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水,增加护患沟通,减轻患者焦虑,使患者充分休息,术后去枕平卧位6~12h,禁食水6h,给予营养液静脉滴注,切口换药,术后1d鼓励、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刀口愈合。
1.2.2 特殊治疗及术后护理 A组患者术后不禁止探视和陪护,病房做好一般清洁工作;常规联合使用头孢拉啶、庆大霉素、甲硝唑液1周,广谱杀菌。B组术后2d谢绝探视,病房平均1~2例/间,由护工作好病室清洁工作,每日晨开窗通风换气,并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消毒空气1次/d;针对引起阑尾炎的主要致病菌(肠道内的各种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仅使用甲硝唑液静滴。
1.2.3 观察记录 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天数、切口感染例数,拆线天数和住院总天数。体温测量方法:术后3d测体温每8h一次,即:8:00~16:00~20:00。3d后测体温1次/d,即:16:00。切口感染判断标准:术后2~3d体温升高,切口肿胀或跳痛,局部红肿,压痛等[1]。
2 结果
A、B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x±s)
3 讨论
3.1 良好的病室环境对于手术患者恢复的重要性 清洁整齐是必须条件。(1)空气消毒:保证空气的流通是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在有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2)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采用湿式清洁法,并且所有情节后的物体表面、地面应保持干燥。其次,安静清洁的环境能减轻患者的烦躁不安,使之身心闲适地充分休息和睡眠,同时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而言,手术本身即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应激源,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术后如加上不加任何限制的躁声,即会给患者增添新的应激因素,使其产生多种潜在性危害或不良的生理,心理影响[2]。所以严格控制探视、陪护的人数和时间,不仅可以避免空气污浊而引起伤口感染,还可以大大减少躁声的来源,使患者充分休息,促进康复。
3.2 合理使用抗生素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过度,会增加医院内微生物生态压力,加大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危险性[3]。因此,要扭转这种现象,应在查清病因或进行细菌检测和药敏实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在此项研究中,我们针对引起阑尾炎的主要致病菌(肠道内的各种革兰性杆菌和厌氧菌)而使用甲硝唑液静滴,这种用药方法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医院感染率为2.33%,和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感染率(2.27%)无显著性差异,既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养活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又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3.3 其他因素 此外,提高护理质量,协助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加强营养等对手术后患者的康复也有很大作用。术后切口换药的质量与切口恢复有直接关系。由于此项操作直接接触易感部位,稍有不慎即可使细菌直接侵入切口处而引起感染。所以严格无菌操作是关键,只有从根源处养活易感因素,才能使控制感染达到最好的效果。手术后协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一般为手术后第1天。早期活动有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6.
【摘要】目的:探讨经脐无瘢痕腹腔镜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15例复杂性阑尾炎行经脐无瘢痕腹腔镜治疗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体温恢复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60~80min,术后排气时间10~23h,进食时间24~36h,体温2~3d恢复正常。结论:该术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壁无瘢痕,安全可行,护理有其特点。
【关键词】经脐;无瘢痕腹腔镜; 复杂性阑尾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5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122-01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中的优势已得到公认,但在复杂性阑尾炎中的应用还存在争议[1]。我院小儿外科于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采用经脐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1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临床资料: 本组15例中男6例,女9例。4岁~28岁,平均12.5岁。阑尾穿孔8例,坏疽性阑尾炎5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术前有持续高热不退等严重中毒症状。常规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物治疗。术前留置胃管、导尿管。术后禁食期间采用全静脉营养(TPN)。
1. 2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行经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WLA)。患者取头低左斜20度位。沿脐轮缘各做长5mm、3mm、5mm3个独立小弧形切口,置入相应Trocar。气腹压力10~12mmHg。置入腔镜和改进后的操作钳、超声刀。吸净脓液,分离影响手术视野的粘连。沿结肠带寻找阑尾根部,分离根部后结扎,超声刀切断, 处理残端。逆行游离、裸化切除阑尾,清理局部脓肿和粘连。针对脓液所在区域,用生理盐水和甲硝唑注射液定点区域性冲、吸清洁。经Trocar取出阑尾和粪石(二者过于粗大者经换置10mmTrocar取出)。[2]术后予抗感染治疗。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除按腹部手术术前护理常规外,在护理上重点做好脐部清洁,以及术前排空膀胱、开塞露导便等。
2.1.2 心理护理。由于多为急诊手术,手术准备时间相对较短,加上患者腹痛难忍,进行心理护理时,使用安慰性语言,充分利用术前准备的时间通俗易懂地给患者及家属介绍腹腔镜的相关知识, 消除患者和家属心中的疑虑,取得配合。
2.1.3 术前留置尿管、胃管。对需要留置胃管、尿管的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置管成功后固定好,并保持其通畅。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苏醒期的监护与。手术完毕,将患者送麻醉复苏室监护,麻醉清醒后送回病房。注意监测呼吸频率和深度,预防高碳酸血症。术后常规吸氧4~6h。患者清醒平卧8小时后,给予改半卧位,防止形成膈下脓肿,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2.2 腹部体征的观察和脐部切口的护理。术后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腹痛,以及是否伴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剌激征,防止内出血;本术式术毕予金霉素眼药膏涂抹切口,脐眼纱覆盖切口,所以注意观察脐部切口敷料是否固定,有无渗血等情况。术后第二天开始予微波治疗右下腹部或脐部切口。本组病例术后1~3d内出现腹泻有5人,均为解黄色水样便,考虑有残余感染,继续静脉应用头孢菌素或联合应用甲硝唑抗菌、补液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1~2d后,腹泻症状缓解。
2.2.3 术后体温的观察。术后3天内常规每天监测体温4次。有文献报道若术后5~7天患者体温下降后又升高,且伴腹痛、腹胀、腹肌紧张,提示腹腔感染或脓肿。我们观察发现:大多数术前高热患者,术后体温曲线呈逐日下降趋势,2~3d后体温可恢复至正常。
2.2.4 留置引流管的护理。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时,护士固定好各类留置的管道,防止牵拉或松脱,并保持引流通畅,并观察引出液体的性质、量及引流速度。如腹腔引流管引出的液体变清亮,且量少, 可考虑拔管。本组留置胃管和尿管有8例,经脐部切口放置腹腔引流管有5例。腹腔引流管一般 1~ 2d拔除,胃管、尿管一般术后1d拔除,如出现腹胀,未排气,可延迟拔胃管。
2.2.5 术后禁食期与恢复期的饮食管理。由于复杂类型的阑尾炎病程较长, 术前消耗大, 体质相对较差。为此,在术后禁食期间给予患者全静脉营养。以保证患者在术后不能进食的情况下,提高免疫力和促进伤口愈合,平稳地度过危险期。同时,也有助于免除或减轻饥饿、疾病等所致的不安、烦躁等负性情绪。本组病例术后予静脉营养3~5天。胃肠道功能恢复后进流质饮食,次日改为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至普食,患者恢复良好。
2.2.6 静脉营养输注的护理。本组病例选用外周静脉进行输注。选择上肢弹性好、管径较粗的静脉,避免使用下肢静脉。因为下肢静脉瓣最多,血液回流最慢,营养液滞留于下肢静脉,容易诱发血栓形成。其次注意输液速度。输液时均匀输入,葡萄糖的输入速度应<5 mg/(kg・min),20%脂肪乳250 ml约需输4~5h,停用高营养液前用5%葡萄糖过度。[4],每日更换注射部位,减少刺激,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2.2.7 术后早期活动指导。由于腹腔镜对腹腔干扰小,术后清醒8h后可床上活动,适应后第2d可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并防止术后肠粘连和肺部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残余CO2排出。
3 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时间60~80min,无需脐外切口辅助或中转开腹。术后排气时间10~23h,恢复进食时间24~36h。5例经脐切口留置引流管,术后2d拔除。术前高热病例,术后体温逐日降低,2~3d体温恢复正常。所有病例术后4~8d痊愈出院。患者满意度均在95%以上。随访2~1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经脐入路腹腔镜手术(TUES)是指经脐部这一人体自然皱褶部位置入器械进行手术,以达到术后腹壁无可见瘢痕,更加美观、更加微创的目标。其技术的优点为较好的美容效果和减轻腹壁肌肉穿透的损伤,从而减轻手术伤口的疼痛。脐部重建后腹部也无可见的手术瘢痕。同常规腹腔镜手术相比,TUES是难度比较大的手术,[5]对手术医师技术要求更高。
4.1 本术式的优势。首先本术式设计脐孔是唯一的手术入路,所以患者体壁神经和肌肉免遭切断, 同时也减少对肠管的牵拉翻转,故患者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 腹腔粘连减少;其次能充分利用腹腔镜视野广的特性, 彻底地吸净腹腔隐匿部位的残余渗液, 做到彻底冲洗及通畅引流, 最大限度地清除了感染灶,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排气时间缩短, 住院时间更短;再者术后切口隐匿于脐轮内,腹部外观无明显瘢痕,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患者易于接受[2];术后切口感染率低。对于复杂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 颜松龄等[3]报道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6%、14.1%,王小林等[4]报道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8%、10.5%。本组病例无切口感染发生。
4.2TPN在复杂性阑尾炎术后机体恢复的作用。静脉营养液是将机体所需的糖类、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营养物质按需要及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由于分解代谢反应在创伤或手术后会大于单纯的饥饿所引起的反应。如果机体未能获得维持生理需要的能量,就会动用储存的脂肪、糖原和蛋白质等来提供热能,从而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修复力明显下降,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蔡慎等[5]研究表明:使用TPN<5d和5~14d的患者营养改善状况最佳,分别为52.94%和33.61%。本组病例使用TPN≤5d,患者术后恢复快,所以在复杂性阑尾炎术后应用TPN,效果很好。
综上所述,经脐腹腔镜手术在复杂性阑尾炎中的应用,安全可行,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同时也为临床护理带来了诸多便利, 特别是术后, 患者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而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 田鹏, 王旺河, 张超, 等.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268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18(8): 849~850
[2] 伍端友,黎君君,罗博文,等.复杂阑尾炎经脐无瘢痕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1(15):852~853
[3] 郭羽,许颖,霍晓鹏,等.经外周静脉营养支持并发静脉炎的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29(15):3083
[4] 朱江帆.腹壁无瘢痕手术:微创外科医师新的追求[J].腹部外科,2010,1(23):7
[5] 颜松龄,张道建,吴锦城,等.复杂性阑尾炎术式的抉择[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8, 13(2):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