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学科教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期,研读了于永正、王兰、窦桂梅等名师的多年前的低年级教学课例,依然感受到当时课堂的活力与魅力。置身名师的课堂,时时刻刻感受到的是“有趣”和“有情”,积极的情绪体验始终伴随着课堂。他们的课堂以趣味化、活动化、个性化、激情化吸引着孩子,给我们带来感动和温馨。
一、教学设计趣味化
【经典课例】
于永正老师执教《草》的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把这首诗背给妈妈听?(学生纷纷举手)现在,我当妈妈好吗?
师:(学生背完)好!我的女儿真聪明,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注意哦。
……
师:一岁一窟窿?
生:是“一岁一枯荣”。意思就是:春天,草儿长得茂盛;到了冬天,草儿就干枯了。
师:哦,奶奶懂了。孙女多厉害啊!
【片段赏析】
于老师在这个片段中,把生活请入课堂!首先,于老师改变了常规背诵检查的方式,扮演不同角色,让学生和自己面对面地交流,学生感到非常新鲜。其次,根据不同角色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检查内容,层层增加难度,学生感到有趣。其三,于老师充分利用角色优势,彻底摆脱年龄、身份等外在因素的约束,以幽默的指导与评价,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此刻忘记了传统学习的诸多规矩,像是参加表演一样积极,又像是回到家里那样轻松。
二、教学过程活动化
【经典课例】
窦桂梅老师执教《落叶》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现在你们就是可爱的小动物。我说一个词语,你们就用动作表现出来。
师:蚂蚁“爬”。(学生表演)
师:小鱼“游”。(学生表演)
师:小鱼“藏”。(学生大多钻到桌子底下)
生:燕子“飞”。(学生表演)
师:真了不起……还想再表演一次吗?现在比谁做得快!我只说一个字。
【片段赏析】
从以上教学片断中,我们感受到低年级孩子在课堂上最需要什么,那就是“动起来”。窦老师把孩子当孩子,和他们一起做小动物的动作游戏。在充满创意的、笑声的游戏中,学生进入了课文的情境,理解了这些动词,特别是“躲”和“藏”还是一组近义词。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游戏中真的感受了“落叶”给小动物们带来的快乐,小动物们与“落叶”的友好情谊。
三、教学指导个性化
【经典课例】
王兰老师执教《太阳、地球、月亮》教学片段:
师:这是三球仪,这是太阳,这是地球,这是月亮。它们怎么转的呢?你们看看,地球自己在由西向东转,同时它还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教师边说边演示)。
师:这几个字认识了,怎么把它写好呢?先写“阳”,在田字格的上面先写拼音。好,写一个“阳”,写完了和黑板上的比一比,再写一个。
【片段赏析】
个性化的教学指导一定是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能切中学生理解的难点和关键点的,能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顿悟、提高的一种指导方法。王老师的教学片断,正是在准确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智力发展基础上的富有个性化的指导过程。小学低年级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用眼看,用手转,用笔写,这样的经历才能给孩子留下清晰的印象。她把三球仪带进课堂,让学生观察,直观地演示它们的运动轨迹,这样的经历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非常必要。个性化的指导还包含有宽容、细致、耐心之意。由于低年级孩子观察粗枝大叶、表达词不达意在所难免,教师一定要养成不厌其烦的教学品质。
四、教学语言激情化
在低年级课堂上,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语言的吸引力,使得师生之间情相通、意相连、思相接。
【经典课例】
窦桂梅老师执教《落叶》一课的过渡语:
师:让我们亲眼看看,一棵树的叶子落下来的情境。(学生边看动画,边朗读)
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叶子都落到哪里了呢?快读一读。(教师随机在黑板上画简笔画)
师:可惜这些字宝宝(词语卡片)迷路了。谁来帮助他们,把他们送回家?
【片段赏析】
“看动画——读句子——读词语——贴词卡”,学生这一连串的学习行为,被窦老师这么一组织,显得那么从容、连贯、不着痕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形象地认识了生字新词,同时借助教师的简笔画理解了“地上”“河里”“沟里”“院子里”这几个词语。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具!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流程一般为:研究地理课程标准分析地理教材分析学生特点确定课堂教学目标选择地理教学方法选择地理教学手段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和学习评价修改完善。
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有科学的指导思想。首先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教学不是将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通过自己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活动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信息的独特理解、感悟和加工,建构知识意义与价值理念的过程。所以在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应尽量让知识化,问题层次化,并能结合学生自身体验,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例如在教学《世界人口分布》时,教师先不直接让学生学生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而是先进行一系列的设问:①同学们认为气候寒冷干燥、炎热潮湿和温暖湿润的三种气候相比较,哪一类气候更适合人类居住?②同学们认为是地形平坦的地方还是地形崎岖的地方更适合人类居住?③在同一个城市里,城区和郊区相比较,哪里的人口更为稠密?通过以上设问,学生很容易归纳出人口的分布不但受到自然环境还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再让学生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图,学生就比较容易归纳出世界人口最稠密和最稀疏的地方是受什么自然因素的影响。
其次,要把学生始终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设计地理课堂教学时,始终要以一切教学活动为了学生的指导思想来安徘教学活动。①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时间参与训练,并且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②要让学生主动去探寻知识规律,在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自求解答。
此外,要优化组合教学方法与手段。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缺点,把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组合,达到整体最优化,从而发挥整体的教育功能。教师要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加工、变化,通过新的形成反映出来,如叙述比较性内容可变化成图表、图解等形式,规律性的内容可总结成曲线图、口诀等,深奥、抽象的内容可通过直观教具等形式形象地反映。在地理教学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对板图、板画使用的设计,板图、板画是地理教学的语言,它可以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简单明了化,它便于提示地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给学生全新的认识和感觉,也扩大了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开阔学生的思维,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流程中,最为核心的是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它是对前几个流程的综合体现。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首先要设计如何导入新课,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够紧扣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根据不同的目的,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如:复习导入、演练导入、“生活”导入、直接导入、设疑导入等。复习导入设计主要用在所学的新知识跟前面以有知识之间有紧密联系的教学中,例如在学生学习长江的知识后,老师可以问学生:长江的长度、源头、(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段开发和治理?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那黄河的情况呢?从而引出“黄河”的教学。如天气与气候、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农业这些内容教学的导入,就可以采用“生活”导入。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学生熟知和亲身体验的事物跟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联系。
其次教师要设计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首先要优化课堂结构设计,做到①结构严谨,过渡自然。②层次清楚,及时反馈。③教学同步,讲练结合。④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应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1)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或浅显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学。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应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2)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迁移类比――诱导学生学。我们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诱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为迁移而教”应该成为我们备课时处理教材的出发点。(3)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学。对于一些稍难一点的内容,可以适当创设机会,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4)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学。“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的结果”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所以,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指导他们怎样与同伴合作。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乡土地理;地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231-02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可见生活化的地理教学至关重要。
一、基于生活化地理教学含义
基于生活化地理教学则是指在地理课堂上,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生活背景提取其生活经历,结合实际阐述地理知识,将地理问题生活化,体现“地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地理的视野去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生活化地理教学的理论基础:教育学理论基础: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地理教学理论基础:《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记录和文献考察为辅。问卷在结构上分为四部分共计16道题。
三、调查过程与结果
锦州市共有5所公立高中,有83位地理教师,总体样本的选择考虑各高中的差异,采用整群抽样法,从各个高中的中抽取15名地理教师,共75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2016年1月至5月期间,通过纸质问卷与网络问卷的形式,共发放了75份针对老师的调查问卷份,回收75份,回收率100%为,经筛选,剔除无效问卷1份,有效份回收率为98.6%。对问卷结果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主要应用频次分析与百分制来进行分析处理。调查对象基本包括了各个学校的地理教师,具有代表性,调查是真实、有效、可靠的,基本上能够反映锦州高中生活化地理教学总体现状。调查情况如下
1.教师素质情况。教师素质主要从学历、专业、职称、任教年龄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在学历上,有56.76%的老师为本科,32.43%的老师为硕士;在专业领域上,有63.51%的老师为地理相关专业,而36.49%的老师专业与地理无关;在职称方面,初级教师占13.51。中级教师占67.57%,高级教师占16.22%,其他职称的教师占2.7%;在任教年龄方面,14.86%任教年龄为2年以下,21.62%任教年龄在3―5年,44.59%任教年龄在6―10年,18.92%任教年龄10年以上。通过调查问卷反映出:锦州地区的高中地理教师学历、专业领域、职称、教龄等专业素质普遍不高。
2.教师行为情况。针对教师行为情况主要从生活化地理教学态度、生活化地理教学准备、生活化地理教学过程三大方面准备。在生活化地理教学态度方面,对地理的新课改了解但不熟悉占74.32%,听过不太了解占5.41%。认为教学中地理生活化不是很重要占47.3%,认为比较重要的占40.54%,非常重要占12.16%。教师们对生活中遇到地理问题的态度非常关心的占44.59%,一般的占52.7%,不关心的占2.7%。在总结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的态度方面,经常总结占16.22%,一般占35.14%,偶尔占36.49%,极少或从未占12.16%;在生活化地理教学准备方面,教学中使用的素材常来源于教材的占74.32%,来源教学参考书的占20.27%,来源日常生活仅仅占5.41%。地理课堂中经常更新例子的情况,经常联系且经常更新的占8.11%,经常联系但不更新的占21.62%,偶尔联系且会更新的占63.51%,偶尔联系不更新的占6.76%;在生活化地理教学方面,教师导入新课的方式,44.59%复旧课导入,33.78%以教材情景导入,21.62%列举生活实例导入,有59.46%的引入新课时进行生活化教学,14.86%讲授新课时,6.76%例题讲解,14.86%课外作业。教师们对课外实习活动的态度,10.81%认为很有必要,14.86%认为有必要,74.32%认为没必要。通过调查问卷反应如下问题:(1)锦州高中地理教师对生活化地理教学不重视;(2)教学案例来源狭隘;(3)教学内容守旧,与生活有所脱节;(4)生活化教学形式单一,不能贯穿始终;(5)少有实践活动,教师不够重视。
3.教学环境情况。老师们对学校能否提供网络机房和与地理相关的图书资料的态度,40.54%的能,但数量较少,59.46%不能。通过调查问卷反应出:学校方面应完善地理教学环境,开发更多的地理课程资源。
4.教学建议情况。教师们认为阻碍地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最终因素围绕在地理课时少、现行高考体制、教师的教学观、领导的办学观、自身素质和能力不足、教学设施六个方面。对于教学生活化教师们认为急需要提高的是相关理论知识、教学设备、课堂教学能力,应需提高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教育评价制度。通过调查问卷反应出如下问题:(1)地理课时安排紧张;(2)教学评价机制亟需改进;(3)相关培训讲座应该有所增加
四、相应的对策
1.加强教师生活化教学意识,开展相关培训。从结果来看,大部分的高中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生活化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他们虽有意识去增强课堂的实践性、特色性,但是由于所能参考有实践意义的理论稀少、没有接受的相关培训导致课堂效果不理想。因此,教育主管部T还需要大开展相关培训的力度,保证培训能够提高教师相关理论知识。另外,学校也应多鼓励地理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供本校教师与校外专家学者之间交流的机会,聘请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有关生活化教学的讲座或报告。
2.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针对课堂案例陈旧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搜集共享资源,如此不仅可以节省教师备课的时间,而且极大促进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在整理教学资源供本学科教师共享的过程中,也是老师对知识进行内化重组的过程,从而体现出了教师教学的创新能力。就目前而言,学校方面可以尝试建立课程资源的共享机制,社会方面也应建立地理教育教学资源库,便于资源利用者获取和集成地理信息。
3.合理使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地理课程资源。乡土是知识之本、创造之源。家乡的地形、土壤、河流、气候、风俗民情、历史沿革都可以纳入地理学习的大课堂。乡土地理更贴近学生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地理概念,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4.固定生活化教学模式。通过逐步地探索完善达成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实践活动生活化、教学评价生活化,最终形成完整且系统的生活化地理教学模式。地理教师根据此作为依据进行教学活动,检验教学成果。
五、结语
1.高中地理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升,部分教师缺乏对生活化地理教学的重视,对相关理论不熟悉,模糊了解《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势必会造成对教学目标的模糊认识或曲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知识的理论性忽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地理教师的课程资源观落后;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单调,没有充分地开发利用;学校官方支持力度不够,大多数的教师安排课时少,工作压力大。因此有关部门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宽松地理课时,并且在生活化教学方面有针对性的培训政策。
参考文献:
[1]安桂清.论学情分析与教学过程的整合[J].当代教育科学,2013,(22):40-42.
关键词 项目教学 CDIO 机械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1.061
Teaching Practice of Optimal Design of Machinery Course Based on CDIO
LI Keqi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experiencing the huge changes, CDIO education concept is gradually accepted by people. And optimal design of machinery is a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DIO education concept, introduced in the teaching, make student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explore the essence of optimization algorithm, practic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 To select two project instruction teaching 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project instruction; CDIO; optimal design of machinery
1 CDIO概述
CDIO①②③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2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体系架构
随着设计过程的计算机化,自然就要为设计过程能自动选取最优的设计方案建立一种迅速而行之有效的方法。机械优化设计④应运而生。优化设计借助计算机能进行大量的分析计算,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选出一个既满足设计要求又使设计指标最好的最优设计方案。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体系大致有四部分:一是优化设计数学基础;二是无约束优化方法;三是约束优化方法与工程应用;四是现代的优化方法与工程应用。当然部分教材只有三部分:优化设计基础;基于导数的优化方法;非导数的优化方法;而现代的优化设计方法的内容极其丰富并在进一步发展完善中。目前的教材以介绍优化基本理论占相当大的篇幅,而缺乏结合优化商品化软件包运用来介绍优化设计的内容,导致学和用的脱节。
3 CDIO和项目教学在机械优化设计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MATLAB④⑤是当前最优秀的科学计算软件之一,也是许多科学领域中分析、应用和开发的基本工具。MATLAB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功能全面的软件,几乎可以解决科学计算中的所有问题,使得MATLAB在机械工程、通信、控制和信号处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3.1 CDIO项目教学案例之一
CDIO教育理念别强调项目教学和实践。案例一的优化数学模型如式(1)。
() = + + 4
() = + 2 ≥ 2 (1)
() = + 1≥ 0
() = ≥ 0
() = ≥ 0
在MATLAB软件环境的CDIO求解过程为:(1)构思,先将优化数学模型的约束条件转化为适宜MATLAB求解的标准形式;(2)设计,如何利用MATLAB软件工具;(3)实现,编写MATLAB程序;(4)运作,调试MATLAB程序并分析优化设计的结论。
优化数学模型的约束条件转化为适宜MATLAB求解的标准形式如式(2)。
() = + 2 ≤ 0 (2)
() = + 1≤ 0
() = ≤ 0
() = ≤ 0
在MATLAB软件环境中求解过程略。
表1给出了求解运行的结果;图1为优化案例中的目标函数值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变化趋势示意图。
3.2 CDIO项目教学案例之二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优化设计⑥及其MATLAB实现。
如何让其设计的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在现有的条件下实现输出最大、重量最轻或其它目标?这些疑问,可以在机械优化设计课程中得到满意的解决。
案例二的具体要求: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优化设计问题。要求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使其体积最小,以达到其结构紧凑、质量最小的目的。其输入参数:给定传递的功率 = 6.3kW、总传动比 = 31.5、输入转速(高速轴) = 1450rpm,齿宽系数 = 0.4。大齿轮:45钢正火187~207HBS;小齿轮:45钢调质228~255HBS。总工作时间不少于10年。图2为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简图。
案例二是一个机械工程实际问题,在MATLAB软件环境的CDIO求解过程为:(1)构思,利用先修课程,将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问题转化为优化数学模型,即转化为适宜MATLAB求解的标准形式;(2)设计,如何利用MATLAB软件工具;(3)实现,编写MATLAB程序;(4)运作,调试MATLAB程序并分析优化设计的结论。
MATLAB的求解程序和优化结果略。
优化设计结果分析与处理是很重要的一环,也是CDIO和项目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
4 结束语
CDIO工程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项目教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最近几届的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中,尝试引入MATLAB软件包,贯彻CDIO和项目教学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项目带动,设计应用的技能得到强化。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工程实际运用能力有较大的提升。
注释
① The CDIO Syllabus v2.0.An Updated Statement of Goals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C].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DIO Conference,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Copenhagen,2011.June :20-23.
② 顾佩华,李N平,沈民奋,等.以设计为导向的EIP-CDIO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3,4):47-49.
③ 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6,9.
④ 王国强,赵凯军,崔国华.机械优化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简笔画技法;物流地理;行动导向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55-02
对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而言,物流地理是一门以全国物流产业整体结构和发展及各产业发展状况与物流产业关系为主要描述对象的选修课程,其内容涵盖物流节点布局、农业物流地理、轻工业物流地理、重工业物流地理、运输业物流地理、商业物流地理、港澳台物流地理和国际物流地理八部分内容。该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突出了当前物流管理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经济发展规律的学习,理论性和全局性要求较高。
根据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一般为结束了物流基础知识学习的二年级学生,他们对物流类课程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即将展开物流各职能模块(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相比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明晰、理论和实践一体教学方式,物流地理课程存在着明显的教学难题亟需破解,具体表现在:物流地理涉及到基础的地理知识,中职生普遍基础相对较差;物流地理涉及产业分工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学生缺乏兴趣;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对图讲解”,学生参与度低的
局面。
为破解这一教学困境,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通过教学实践,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引入简笔画技法,将美术课程的部分技巧巧妙嫁接到物流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来,有效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教学应用实践效果明显。总结起来,其成功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熟练掌握物流地理课程标准,找准简笔画技法学习的切入点
简笔画,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洁大方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的绘画。其特点是通过活泼而个性化有创意的图文设计,达到简化图形描述的作用。主要表现手法是通过简单的点、线、圆、指示线等组合成整体来展示效果。该技法因简单明了、清晰可视,在需要图示、范例来展现内容的课程效果明显。同时,在规则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创造性和趣味性,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物流地理课程对地图的识别和展示是其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重视对地图的实景展示,认为物流地理是一门以常规地图知识学习为基础的课程,强调对出版地图的图上作业。对缺乏必要知识储备和学习动力的中职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几近于枯燥,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要求。
两相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只要能找准简笔画技法与物流地理课程的结合部,借用简笔画技能,突出物流地理课程要求,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又能突出课程要求,完成物流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对比简笔画教学和地图识图教学,避免相互混淆
具体到课程的实际教学,应当清晰地认识到,简笔画作为一项简单使用、有一定操作规则的作图技巧,与要求严格、制图规范的地图绘制技巧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对物流地理这门课程中,哪些地方是可以发挥简笔画的形象性、创造性,哪些地方要使用规范的识图技巧,要有明确的认识,做到相互对照,区别使用。其次,要注意把握好两部分内容在受众中的具体内容。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对简笔画和地图识图要把握好重心,对使用频率较高、表现力强、容易掌握的小技巧、技法,可提高课时量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来使用;对于那些相对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掌握的综合性技法,不要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来处理,简单介绍下或忽略不讲。简单地说,把握“实用、够用”的原则,审慎选择简笔画和地图识图技法教学内容。
三、使用行动导向法组织课堂教学,解放学生思维模式,鼓励学生创造力
行动导向法是指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其目的是针对职业工作不断提高的技术复杂度和教材抽象性,通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工作情境中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范式。具体做法有:
(一)课堂组织小组化,搭建团队竞争平台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具有速度快、质量高、印象深、趣味性强等优点。组内成员间可通过互相讨论,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既能加快学习速度,钻研知识,提高学习质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同时又不致太过枯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按照“同组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将授课班级学生划分为相对能力均衡的不同竞争小组,为课程学习中的竞争性任务的实施创造组织条件。
(二)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搜集和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实践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物流地理课程中简笔画技法的运用,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教学实践,我们将简笔画主要运用在简笔画物产绘图、物流结点绘图、简笔画绘地图等方面,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以小组或个人任务的方式,发挥个人优势和组内互助的优势,破解学生的畏难情绪,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三)突出作业展示环节,激发学生参与活力
关键词:八年级地理;教学生活化;探讨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八年级地理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地理教材中很多内容都与生活相互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与生活结合,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生活,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八年级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当前,在初中八年级地理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落后,仅仅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信心逐渐丧失,最终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八年级地理教学与生活存在很大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生活实际,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一些学生身边的事物,以此来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将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有效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来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八年级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在八年级地理教学中,要想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思考和观察中不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从自身所了解的地理开始,对学习的知识产生亲切感。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环境进行观察,以便于让学生养成多看、勤看的习惯。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进行“风向”的内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学校旗杆上的国旗进行观察,以此来了解国旗飘扬的方向,之后学生可以根据所观察的现象来查阅资料,不断加深自身对知识的理解。
2.将教材知识进行生活化的变动
在八年级地理教学中,为了有效促进教学生活化,教师要将新的知识进行生活化的转变,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经历、学习状态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将生活中的内容有效融入教材中,以此来不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引导学生产生新知识。
3.利用图像代替语言讲解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化情境,可以利用图像创设情境,不断代替语言讲解,以此来丰富教学形式,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整理地理知识,创设出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对生活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利用语言进行教学,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生动的图像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以此来利用生动的图像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有效运用表演形式
教师可以有效设置情境表演模式,以此进行教材的模拟以及生活化,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有效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让地理知识生活化促进学生学习与进步。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进行锋面雨的内容讲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形式,将教材讲解的锋面雨形成做成动画,动态模拟锋面雨的形成,以及锋面雨带的推移,这样将会促进教师的讲解,方便学生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在八年级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教材内容,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带动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本学期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使课程改革顺利推进:1、继续组织初中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把握“课标”,用新的理论指导地理教学;2、组织高中新教材、新大纲的学习和培训,组织高中地理教师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高中课程改革的方向;结合课程改革、高考改革,用好新教材,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迎接高中地理课程改革。
二、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与实施,深化教学改革。组织教师学习地理学科教学常规,使XXX市地理教师的教学能按照教学常规进行。继续组织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努力探索提高地理课教学实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本学期主要研究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情感、备手段等,征集教学设计典型案例,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为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1、重点抓好七年级地理的集体备课,组织研究课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活动;2、通过实施初二会考提高初二年级的地理教学质量;3、组织高一、高二教师研究教材,开公开课,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4、组织高三教师学习新的《考试说明》及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有关文件,明确高考导向与试题改革的特点,组织好苏、锡、常、镇模拟考试的命题、阅卷及评价工作,分析、总结前一阶段学生复习情况,召开XXX市市高三地理教学专题复习研讨会,研究下一阶段复习教学策略。
三、切实进行课题研究,引导“新课程改革指导小组”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地理课程资源建设”的课题研究,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深化“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提高课课堂教学效益;引导教师开展“改善学生学习方式”问题的研究;运用新课程理念,修订了《XXX市地理》,进行乡土地理教材建设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整体研究;本学期将组织部分地理教师研讨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四、根据学科基地发展规划,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向全市学科教师展示学科基地研究情况,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学基地的建设。
五、做好“XXX市教研——地理”网页的维护工作。
具体日程安排:
二、三月份:
1、高三期末试卷分析,交流高考信息、教学方法及教学进度。
2、召开部分教师座谈会,研讨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研究性学习方法。
3、高三地理研究课。
4、完成高三一模试卷阅卷及分析评价工作。
5、七年级地理新课程培训。
6、完成《XXX市地理》改编工作。
7、地理课程资源建设研究正式启动。
四月份:
1、召开XXX市市高三地理教学专题复习研讨会;高三地理研究课。
2、七年级地理研究课。
3、组织高三教师认真学习《考试说明》。
4、高一地理研究课。
5、初二地理研究课。
6、组织部分教师外出交流高考信息。
7、暑假作业编写。
五月份:
1、完成高三二模试卷阅卷及分析评价工作。
2、高二地理研究课。
3、组织高三教师交流复习教学经验,讨论下阶段复习教学计划。
4、相关年级期末、会考试题的命题工作。
六月份:
1、召开中学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议。
关键词:结构力学;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35-02
结构力学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它以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为基础,是学习结构设计、结构抗震方面的专业课程之前必须掌握的基础课,在教学中起着沟通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桥梁作用,其教学质量决定了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各高校纷纷制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背景下,对以培养应用型卓越土木工程师为主要任务的地方本科院校土木专业而言,如何使《结构力学》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当前“卓越计划”的需求,成为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
一、《结构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结构力学》的内容可分为两个模块:第一个模块为结构静力学部分,主要研究工程结构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状态,以此引申出结构优化的原理,是结构力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基础;第二个模块为结构动力学部分,主要研究工程结构对动力载荷的响应和性能[1]。通过近年来对多所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反馈意见的总结和对学生考试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地方院校土木工程结构力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1.理论化教学与应用能力培养割裂。结构力学作为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力学课程,通常都是将其直接作为一门纯理论课程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以理论讲解为重点,实践环节缺失。学生在完成结构力学课程的学习后,纵使掌握了对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却不知如何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无法将理论分析时简化的刚架、桁架等典型结构和实际建筑联系到一起。而且随着计算机性能日益提高,工程结构形式日趋复杂,电算取代手算成为结构分析、设计与优化的首选。走向工作岗位的土木毕业生是否已经掌握或已经具备了迅速掌握结构分析程序的基础已成为就业的重要砝码。但目前在地方本科高校大多将结构力学知识的教学局限于传统课堂,对结构设计软件单独开课,两门课程开课时间往往相隔一个学年,学生在学习设计软件时往往只着眼于如何使用软件,而不是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软件,理论与实践难以融合到一起。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难以毕业后快速成长为能够胜任工程结构设计、施工等多种岗位技术工作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
2.固定教学模式与创新意识培养的矛盾。传统的结构力学教学以板书、教科书为载体,并采取口授方式进行教学,在承载信息的种类和能力上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学模式枯燥单调,理论表达形式抽象,推导公式过程繁琐,重复性、机械性工作较多,效率低下。尽管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但是如果舍弃板书教学,只采用多媒体,授课时间教学信息量大,学生没有充分时间理解授课内容,重点难以把握,学生难以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这与卓越计划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相矛盾。
3.师资力量与卓越计划执行的矛盾。除少数开办土木工程专业时间较长的老牌地方高校外,多数地方高校的土木专业都只有数年历史,都相对比较薄弱,尤其结构力学的师资往往都是力学专业出身或者从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直接研究生毕业的年轻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而在教育部构建大土木专业的要求下,结构力学在土木专业的授课对象往往要涵盖房建、道桥、岩土等多个方向的学生,青年教师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与“卓越计划”培养在工程现场从事相关工程技术的现场应用工作的人才这个任务相矛盾。
二、《结构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备一定结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基础扎实的工程应用人才[2]。因此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不足进行的改革也应该围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牢固基础这个核心任务,进行思考和探索。
1.与“卓越计划”匹配的教学内容研究。土木专业应用型“卓越计划”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获得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能力、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3]。结构力学教学首先要保证能够有效地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让学生得到足够的基本训练,逐步培养创新能力。结构力学教学的核心是理论分析背景下的数值计算,尽管教材中涉及的计算方法多样,但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力的平衡方程、变形的几何连续方程、应力与变形的物理方程这三类基本方程进行分析计算。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将对三类基本方程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确保学生掌握问题的核心。而且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际工程中已经用电算代替了手算,所以作为电算理论基础的能量原理、结构矩阵分析也是需要加强讲授的内容。并且必须要考虑到地方院校生源质量,和学生在之前大学课程中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的掌握程度,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深入浅出地解析,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些知识点的作用。
2.结构力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在教育部大土木规划和应用型“卓越计划”背景下,实践课程大为增加,而结构力学的学时则一再压缩。传统的板书教学速度太慢,难以在有限的课题时间传授清晰教学大纲要求的所有知识,而多媒体教学则讲解速度太快,由于结构力学计算都比较复杂,学生需要思考时间,很容易产生学生学习进度与教学进度脱节的情况。所以在进行授课的时候,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结合的办法,对理论讲解使用多媒体,利用图片,视频让学生对理论能有一个直接的认识,在讲解习题的时候使用板书教学,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循序渐进地分析题目。而且在课堂中还应该增进与学生的互动,可以采用让学生口头回答问题或者上黑板做题的方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3.结合实践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结构力学实践教学研究。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该以土木工程行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为导向,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整个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工程意识、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设计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与能力训练建设为教学改革主线,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工程创新能力训练。结构力学虽然是理论课程,却依然可以加入实践教学内容,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计算是连接结构力学与工程实践的桥梁,计算也是学生最头痛的问题。所以可以在结构力学课程中设置配套的计算机实验课时,每教授一章知识点,就安排学生上机实验,学习使用结构力学求解器,分析简单结构,并与手算内容相对照。在结构力学课程后期还可以增加对结构设计软件PKPM中PK模块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对简单排架结构的分析,发现工程中实际使用软件和教学软件,以及手工计算的异同,启发学生对理论应用的思考,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于立足于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结合地方高校特色,将结构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建立力学模型,选定合理计算方法,掌握先进计算工具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活跃学生的工程思维,增强工程创新意识,为学生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未来成长为卓越土木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廉锟.结构力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龙驭球,包世华,袁驷.结构力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周臻,陆金钰,尹凌峰,缪志伟.面向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结构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4):74-77.
关键词:地理教学 现状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221-02
地理教育对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国民素质教育意义深渊,为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满足信息时代人才需求,强化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初中地理教育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对农村初中地理教W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农村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仍处于劣势地位,教师资源匮乏,硬件设施条件不尽人意,教学效率低下,学校重视度不够,难以贯彻落实地理教育,加强地理教育改革至关重要。
1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1 学校不重视地理教学,学科社会认可度较低
地理学科的社会认可度极低,大多数人认为地理学科并不重要,实际教育意义不大。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和教师认为只需要在结业前突击即可获得优秀成绩,不重视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地理知识技能的提高。许多初中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将地理学科边缘化,地理学科课时少。
1.2 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农村初中学校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仍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没有灵活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侧重于灌输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相应地理知识技能,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条件的制约,缺乏开展多媒体教学的物质条件,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课堂教学甚至没有展示基本的挂图和模型,单纯的理论和概念讲解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效能较低。另外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教师评价过于传统,过分注重教师教学过程反馈,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教学评价方式手段单一,仅凭试卷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方法过于片面。
1.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处理不到位
尽管新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活动探究内容和阅读资料,但是教师对教材处理不到位,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教材知识内容的教授,对需要学生收集信息、分析整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的教材内容忽略不提,忽视了新教材编排中体现的素质教育思想,未能充分整合教材内容,发掘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中习惯于照本宣科,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处理较为粗糙,甚至只将考试考点勾画出来供学生回去背诵,或者组织学生使用题海战术进行练习而忽略教材内容学习。
2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产生的原因
2.1 农村初中学校整体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地理教师资源匮乏
当前我国农村初中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不到位,整体师资力量不足,存在教师学历偏低、年龄结构老化、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大多数农村初中专职地理教师数量稀少,地理教师基本为兼职教师。兼职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往往把地理课视为副科,有些学校甚至启用主要负责行政教务工作的教师兼顾地理学科教学。
2.2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基础设施和资料不足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落后,缺乏现代化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等,难以使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甚至缺乏相应的教学道具和教学辅助书籍,校内课程资源相对匮乏,不利于优化地理教学质量。
2.3 优秀的教育成果未能及时运用于教学工作
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攒了相应的教学经验,在实践中领悟了一些教学手段,获得了一些优秀的教育成果。但是这些教育成果难以得到认可,学校对地理学课的不重视,并不关心作为辅修课的地理课教学质量如何。再加上教学基础硬件条件不够理想,使得这些优秀的教育成果难以及时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来,难以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2.4 学生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依赖性较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自我学习觉悟不够,习惯于被动接受式学习,习惯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开展地理学习,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地理学习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新课标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学习方式有待转变。
3 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相应对策
3.1 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中需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意义重大。教师应改变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讲解初中地理湘教版教材中有关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名称和空间分布内容时,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行政单位名称的记忆口诀。最后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口诀最好记,教师可以适当奖励获胜的小组,开展小组竞争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例如,在人口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必要性和控制人口增长的对策,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归纳总结完毕之后教师再进行补充,鼓励学生开展探究式、合作式学习,锻炼学生搜集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地理学习离不开对地图的应用,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空间地域概念,在讲解中国地形特点有关内容时,教师应教会学生从地图上分析地形特点而不再是死记硬背,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简略地形图画法。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3.2 坚持地理教学为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坚持地理教学为生活服务的理念,鼓励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去,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在讲解中国气候类型一节时,应侧重于讲解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提高对地理学课的重视度,帮助学生树立农业发 展需因地制宜的观念,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农业生产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关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环境污染类型一节中,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问题的严峻性,鼓励日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学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3 加强专业地理教师队伍建设
地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对教学质量,为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必须加强专业地理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丰富自身地理知识储备,积累教学经验,加强自身的教育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富有教学热情、高素质的地理教师才能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始终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当前我国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存在较多问题,学校不重视地理学科,地理学科被日益边缘化,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不重视地理学习。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学校应加强专业地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应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坚持生活的理念,鼓励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牛峰.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上旬,2014(5):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