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第1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4-0044-02

一、引言

俄罗斯远东与布里亚和国、外贝加尔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简称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总面积占世界各国面积总和的5.37%以上,人口占世界人口的0.16%,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14人。该地区人均拥有2.7公顷农业用地、1.3公顷耕地和26 400立方米淡水,分别是中国同类指标的6.5倍、13.7倍和12倍。该地区因拥有丰富的土地、水、石油、天然气、煤炭、铀和黄金等自然资源和辽阔的野生资源区,而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亚太地区国家的关注。

但是,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的资源潜力还远远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今天,亚太地区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用全球化的观点重新审视这个大区在俄罗斯长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依靠大自然赋予的资源潜力和先辈们积累的实力,从其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出发,着眼于亚太地区国家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正在制定地区发展的任务、目标、方法和原则。

我们普遍利用的方法和原则有:资源效益、附加值链条最大化、利用地区过境运输条件、全球发展的创新性、基础设施的超前发展、建设示范发展区和选择性地引进劳动力。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专项发展目标已经得到俄联邦总统的批准。实现这些目标的机制和主要方向是:在超前发展交通运输、能源和社会基础设施的条件下,落实发展示范区项目。必须指出的是,每个示范区都要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做支撑,都需要劳动力的保障。每个项目都应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吸引劳动力,即引进劳动力的数量及其专业水平均应视需要而定,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地区吸引劳动力和移民的做法。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融合不断加强,争夺燃料能源资源,首先是石油和天然气的趋势加剧的形势下,作为一个各种资源富集的地区,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的作用将更加突显。

但是,这个大区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自身的制约因素:缺少足够的劳动力,特别是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资源产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开采和精选资源需要专门的技术工艺,而俄罗斯的公司往往缺乏这样的工艺;交通运输和能源基础设施落后,必须根据项目的要求发展相关基础设施。

在通盘考虑该地区发展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时,可以将该地区战略性的任务概括为:在全球经济中,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大区,为实现俄罗斯各族人民和本地区居民以及全世界人民的利益,该大区应遵照俄罗斯法规和国际竞争原则,发展国际合作,实施利用自然资源的项目。

二、发展构想要点

迄今为止,俄罗斯已经明确制定了加快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发展的国家政策,同时,这项政策还有大量资金予以支撑。为了明显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国家预算正在向社会领域注入资金,但仅仅依靠这种资金来源是不够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提高本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工程,不仅我们,而且我们的后代都要参加这项工程。

如果能够制定现实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战略,那么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燃料能源、土地、水、野生资源、矿产和有机物等各种具有世界意义的资源,就能成为提高俄罗斯地缘作用和保证其居民及其后代能过上体面生活的关键因素。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点如下:

(一)资源的开发应遵循俄罗斯的法规,维护俄罗斯和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并坚持以下原则:

资源效益最大化原则。只有在资源开发效益很高的情况下,才能着手开发。如果资源开发效益很低,其结果将对我国的环境和长远经济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在着手开发资源之前,应创造条件保证相关效益指标不低于全俄平均水平。总之,要尽量利用新技术工艺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资源节约最大化原则。着手开发自然资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采用环保性能最佳的技术设备,实施监测人类生产活动的生态安全综合纲要,修改现行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予以补偿的有关条款。

最大限度地考虑俄罗斯利益的原则。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是,应实现俄罗斯及其联邦主体的最大利益。在相关领域创办经济实体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应参与发展基础设施。

附加值最大化原则。这项原则要求把本地区资源加工程度提升到生产具有最大附加值产品的程度。

全球竞争原则。该地区经济的开放,它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互利合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国财团和公司在开发自然资源方面的相互竞争,恰恰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利用本地区过境运输条件的原则。燃料价格的急剧变动以及运价更有利于发货人和收货人的趋势,有助于俄罗斯把这些因素变成竞争优势,重新占领世界交通物流系统的领头羊地位。

(二)全球创新原则有利于发展国际合作,实施全球创新项目,造福全人类。

这方面的主要条件有:

合理利用各种海洋条件――开采海洋大陆架的碳氢化合物、利用生物资源、潮汐发电等。

建立自然资源利用和再生综合系统(森林、江河、湖泊和矿山体系)。

从便于开采的资源中提取含量低的有益成分,例如开采铂砂。

新技术应该在改造经济方面发挥特殊作用。

必须鼓励获取外国的最新技术,但是更主要的任务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着手实施开发工业新技术的大项目。只有在国家的全面支持下,发展与私人企业的伙伴关系,推进与外国的合作才能开发和得到最新技术。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现有的科技实力雄厚,加之自然资源丰富和人口稀少,因而实施上述大项目的前景非常广阔。

必须制定开放政策,鼓励高等院校和实际部门开展国际合作。科研和创新领域的多边国际合作无疑将成为保障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和整个俄罗斯稳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作为创新地区在推进国际生态合作中具有特殊的吸引力。生态领域的课题研究很可能成为当地发展国际合作,实现科技突破性发展的一个平台。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发展先进技术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制药业的前景非常可观,要借鉴毗邻的中国的传统经验。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的科学和教育中心主要位于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发展地带上。除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三个主要中心外,还应该加上雅库茨克,它拥有强大的科学、教育和工业基地。除这四个城市外,乌兰乌德、赤塔、布拉戈维申斯克和比罗比詹也有科学和教育中心。另外,还须强调的是阿穆尔共青城、阿穆尔斯克东方航天城附近在建的科学中心,那里有强大的应用科学和创新研究中心。

(三)创造现代化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吸引劳动力到具有竞争力的新岗位就业。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的制约因素是交通运输和能源基础设施落后,最主要的是人口稀少,因此实施大型发展项目的劳动力不足。为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必须鼓励人口流动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首先涉及一部分项目的建设,如建设铁路、公路、海港、机场、输电线、社会基础设施和工程基础设施。目前。仅已开工的项目所需要的建筑工人就超过了5000。

不仅仅在狭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地区存在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该地区应该实行多元化保存和扩大人力资本的政策,即应根据三个基本居民群体制定不同的政策。

首先是当地居民,必须抑制当地人口的外流。只有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达到我国欧洲部分的水平,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同时,还应鼓励当地居民在以下领域兼职:

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新矿区需要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开发领域;

利用创新、高效和节约工艺开发自然资源领域;

生产深加工制成鼎领域;

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领域;

交通运输业、捕鱼业、服务业、生活保障和农业领域等。

第二个群体是指来自其他地区和外国的专业人才,他们到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来的目的是参与东部地区大型项目的实施。为了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应该为其建立先进的生活和工作基础设施,提供新的住房。

第2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1.推动建设现代社会

当前,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主题,合作、共赢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世界各国皆致力于发展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的现代化国家。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受教育程度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要想解决好现实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不仅要通过经济、法律、政治等手段,更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实现。但是,公民不可能终身在学校学习,因而,加强成人教育刻不容缓。成人教育可以提高公民道德素养,有助于提升公民遵纪守法意识,有助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总之,加快发展成人教育,对于推动建设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逐渐向终身化、多样化发展。面对社会发展的波云诡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筑教育“立交桥”,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制度,为全体公民提供多层次的教育服务,已是当务之急。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建立全方位、开放的教育体系,有助于推进传统教育体制改革,有助于充实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二、当前我国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1.可持续性发展缺乏指导和规划

目前,国家在成人教育方面的管理缺失。主要是:管理体制缺失。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教育机构改革中,成人教育司被分解,以致成人教育专门管理机构缺失,使得成人教育陷入自由主义的泥潭;整体规划和调控缺失。至今尚未出台专门针对成人教育的规划纲要,以致從教育主管部門到地方政府、高校对成人教育的态度是随其自由发展,出现问题再临时“抱佛脚”。正因如此,在教育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成人教育却日渐萎缩。

2.对成人教育的认识滞后

长期以来,人们对成人教育不屑一顾,使得成人教育尚未被纳入国家、学校发展规划。不少人对成人教育的认识仍然停留于旧观念,即业余教育、补习班、扫盲班等,使得人们轻视成人教育,不能正确认识成人教育的作用。很多高校仅仅把成人教育视为创收的途径,不重视师资投入,不重视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正是因为认识的滞后,使得成人教育的空间被挤占,成人教育规模不断缩小。

3.办学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当前,成人教育的办学目标错乱,很多学校把其当作创收的途径,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忽视教学质量,轻视教师队伍的沉淀与打造。鉴于高等教育的大扩招,大部分高校都把物力、财力、精力投入到全日制本科教育和二级学院方面,成人教育被丢弃在“最小的角落里”,师资、教学设备等资源十分紧张,使得成人教育被日渐边缘化。这不仅打压了成人教育的发展空间,更严重影响了成人教育的质量。

三、以成人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成人教育关系教育事业整体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成人教育快速发展,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从制定规划、转变观念、师资培训等方面,探索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制定规划,健全成人教育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的成人教育管理体制,是推进成人教育快速发展的保证。一要加快制定《成人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成人教育的重要性、目标、指导思想,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可操作行和前瞻性,把成人教育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二要健全成人教育管理体制,优化整合成人教育资源,不断完善正式、非正式教育结合的制度,打破各类教育相互封闭的旧格局,突破学历至上的旧式教育,创建开放式的成人教育,建立成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三要突出成人教育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加快推进岗位培训教育,深入开展社区成人教育,持续扩大成人教育的覆盖面。

2.转变观念,全面推进成人教育发展

进一步转变思想,是推进成人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一要转变政府观念,增强对成人教育的重视,加大对成人教育投资,完善成人教育的基础设施,为公民提供多样化的成人教育,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二要转变社会观念,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打破全日制教育至上的旧观念,探索成人教育办学新思路,在全社会营造终身学习良好氛围。三要转变个人观念,从学校教育的思维出走出来,树立终身学习的新思维,通过成人教育补充知识、了解新信息、增长本领、开拓视野,实现工作实践和理论学习的有机结合,以适应工作发展的新要求。

3.加强培训,提升成人教育隊伍素质

第3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财政政策;职能作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38-02

财政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党的十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的举措之一,就是是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财政,必须努力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以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财政职能转变的战略任务。

一、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及分类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如预算、税收、国债、补贴、财政收入和支出。中外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二)2008年以来,我国连续五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蔓延和演变至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搭配格局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这两种搭配,总的倾向都是扩张,是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只是扩张的力度和结构有所不同而已。

(三)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的新特点

在连续实施5年的扩张性操作之后,相对于以往,2013年的财政扩张性操作至少有三点不同:

其一,在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扩张性操作的效果有所下降。即使再采用类似2008年那样的大规模经济扩张措施,其扩张作用也不会达到当年的程度;

其二,在扩张性经济政策自身规律的作用下,粗放型扩张对于结构调整的负作用有所显现。较之危机前,今天面临的结构调整压力更大、任务更重,也更加紧迫;

其三,随着全球经济持续震荡和我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真正意义上的复苏不可能在现有的经济结构基础上实现;要使经济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的重点

概括起来讲,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内容主要落实到三个方面,即增加赤字、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

一是增加财政赤字。财政赤字的规模及其边际效应直接决定财政扩张力度的大小,考虑到2013年的经济走势和实施财政扩张以及其他方面的需要,包括结构性减税具有滞后效应,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但财政刚性支出增加,特别是要增加保障改善民生支出,保持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国家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2012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

二是减少税收。减少税收主要通过民间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非政府直接投资的增加实施经济扩张。这一政策的实施,既有助于实现逆周期调节的稳增长目标,也有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避免粗放型扩张,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对于推进结构调整的作用。2013年国家减少税收的重点是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适时地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

三是扩大政府支出。在以往的宏观经济政策格局中,扩大政府支出曾作为主要载体而立下汗马功劳,才能够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率先走上回升向好轨道。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重要变化,宏观经济政策格局已经作出重大调整,特别是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需要已经日趋凸显。2013年,扩大政府支出向优化支出结构转变,一方面,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另一方面,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

二、充分发挥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

我们先谈谈财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财政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辩证关系,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过来影响经济。经济社会发展水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及国民生产总值相应就多,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起着基础性的约束作用。财政作为一种分配形式,与经济各个环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生产、交换、消费等环节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财政更深入的支持。仅就资金而言,以现代农业为例,支持可以优化劳动、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组合,使农业形成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使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大幅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危地支持;农业科研有赖于长期的资金支持。

为了落实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必须不断增强财政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并围绕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职能作用的着力点。

(一)逐步增强财政调控能力

我们知道,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这是指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从而优化全社会的资源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主要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者,也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者。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既包括对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资源的直接分配,又包括对全社会资源的间接调节。要通过完善税制,增加政府的有效财力,要把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管理,以形成综合财力。

要通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较高的就业水平、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等目标的实现。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相机抉择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政府税收,扩大总需求,防止经济衰退;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政府税收,抑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时,实行趋于中性的财政政策。

(二)优化财政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公平收入分配。在政府对收入分配不加干预的情况下,一般会根据个人财产多少和对生产所做贡献大小等因素,将社会财富在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初次分配。这种市场化分配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容易造成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过大,从而需要政府对市场初次分配结果实施再分配调节,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通过税收调节、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手段来实现。同时,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的重点,要保证用于科技、教育、农业等方面的支出。

第4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162-03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皖北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关系到能否夯实皖北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人才基础。皖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拉大了本省地区间的贫富差距,阻碍了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职业教育融入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子系统进行协同研究,探索职业教育与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探明职业教育与区内各行业、企业发展之间的运行规律、运营机制和实现途径,建立系统结构更加科学、功能更加协调的工作机制,以推动皖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快速发展。

一、皖北地区概况

皖北地区是安徽省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皖北地区是指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县市以及跨淮的县市,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市以及沿淮部分凤阳县、寿县、霍邱县。国土面积约占安徽省的1/3,总人口约占安徽省的一半。当前,加快皖北发展已经成为全省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战略支点,皖北地区整体经济进入了厚积薄发、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后发优势显现。但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省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制约皖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特别是在皖北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凸显以后,职业教育问题就表现得非常突出。

二、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定位

(一)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驱动价值

党的十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强调了“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明确要求“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结构转型,人才先行,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既是现实需要,更是战略决策。目前皖北地区同周边地市相比总体上属于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也相对滞后。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已刻不容缓。

(二)职业教育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价值

首先,职业教育是培养区域经济建设主力军的重要阵地。从就业去向来看,绝大部分职业院校毕业生选择本地就业,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而普通高中毕业生随着升学、留学,选择在外地发展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职业院校学生。因此,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其毕业生素质直接影响到区域社会发展水平;其次,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的主要手段。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技能,低收入人群改善生活状况需要技能,产业转移、企业倒闭导致的下岗工人再就业需要技能。有研究表明,经过转移培训的就业人员月收入比未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要高出38.3% [1]。职业院校的专业教育和社会培训为所有需要掌握一技之能的人提供了丰富选择,提高了人们的就业能力,实现体面劳动,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从而保障了民生,促进了社会稳定;再次,职业教育是帮扶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手段。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不断显现,大量农民工陷入原籍农村不愿回去、城市生活又难以融入的尴尬境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适应城市生存的技能,化不稳定因素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是职业教育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三)职业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提升价值

终身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精髓。一方面,职业教育培养内涵已从单一技能拓展为复合技能。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当前职业教育承载的责任越来越重,现代的职业教育,关注的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依然强调技能本位,但技能的内涵已经有了本质的深化,不但包括专业技能,还包含了创业技能、职场技能、公民技能、生活技能等要素,属于复合型技能,涵盖了人的全面发展所 需要掌握的必备知识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外延也在不断拓展,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形态日新月异,新知识、新产品层出不穷。社会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现新进步。人们适应新变化的通用技能在新的社会生存状态下尤为重要,否则就会在社会中寸步难行。

(四)职业教育对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具有支撑价值

“有教无类”的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多样化特点,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特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创新性特性。职业教育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在各类教育事业中独树一帜,并对其他教育类型产生积极的推动和完善作用。一是职业教育发展有助于普通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有助于转嫁社会对高考的关注度,并为普通教育素质拓展提供更多的参照;二是职业教育发展有助于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人才需求。职业教育可以根据经济社会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专业,灵活设置课程,针对社会需要培养适用人才,及时解决专业人才供给不足、技能供求不匹配的矛盾,弥补其他教育类型的不足,从整体上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推动教育体系协调发展。

三、皖北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达600多所,在校生90多万人。高等职业院校60多所,在校生40多万人。此外,职业学校每年还为社会提供培训总规模达130多万人次,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职业教育发展来看,皖北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尚有差距。由于历史、资源和环境、传统观念等因素制约,皖北地区职业教育曾因长期和市场经济联系不紧密,与全省平均水平尚有差距,不仅不能满足该地区发展的人才需求,反过来又影响职业教育办学发展。具体来看,皖北地区职业教育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社会舆论环境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

在国人的固有观念中,“学而优则仕”,为“仕”而学,而非为“工”而学。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并未达到应有的高度,认为职业院校是低层次的教育,只有高考和中考没考好的学生才进职业院校,认为职业院校是低人一等,差生聚集的地方。这些年,我们的社会、家长和各类传媒都把更多的眼光聚焦在那些名牌大学身上,往往忽视了理应得到重视的职业院校。从长远发展看,这种落后的社会氛围将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

(二)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现有办学条件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

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看,安徽全省的职业教育仍处于发展的脆弱期,办学经费不足仍是主要矛盾。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学条件有限,学生在实习实训方面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教师也得不到应有的学习深造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受财政能力限制,各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有限。多年来,安徽省职业院校的生均财政拨款在全国一直处于落后地位。二是职业院校的学费收入有限。2006年在财政支持十分有限、高职办学成本逐年上升的情况下,省物价局还下调了高职教育收费标准。职业院校办学经费不足的现状,将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最终将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三)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面向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没有行业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不是科学的职业教育。然皖北地区的现状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脱节现象。企业希望获得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却又缺乏参与合作办学的热情,只想用人而不愿意培养人。这就迫使许多职业院校不得不关门办教育,造成专业设置不能与市场对接,在教学方式上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示范,使人才的实用性得不到保障。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如没有指导校企合作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没有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准则和指导手册;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考核奖励办法。

(四)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切实保障

职业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检验职业教育成败的标准是就业,是劳动者的职业能力。这就决定了职业院校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双师”,即教师和技师。但实际情况是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都是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非常薄弱,尤其是一些刚毕业的高学历教师,更是缺乏生产、管 理、服务一线锻炼的机会。这种情况导致了有知识而无技能的教师大量存在,严重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此外,由于这几年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但有些地方对职业院校师资编制控制较紧,加上教师待遇有限,造成职业院校师资不足,难以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

上述这些问题,都是皖北地区乃至全省职业教育在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都是可以逐步加以解决的。

四、发展皖北职业教育,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

(一)“搭车”国家战略,尝试改革试验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安徽省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五市及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被纳入规划范围。建议在皖北地区建设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在全国率先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帮助皖北乃至安徽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淮北市农工党员王志良曾提出《关于在淮北建设豫东皖北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议》。① 2011年,淮北市委、市政府提出“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战略,把建设职教园区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引擎,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职教园区的建设,不但可以服务淮北城市转型,而且还能够带动淮北东部新区发展,提升淮北城市品位。安徽淮北市职教园区建设第14次调度会议,确定了该市职教园区的概念性规划。淮北市职教园区总投资20余亿元,占地1 800多亩,建成后将成为皖北领先的综合现代化职业教育基地 [2]。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民职教育发展

逐步实现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费接受教育,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各级政府设立民办职业教育奖励资金,选择一批办学基础好、学生就业率高、社会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民办职业院校给予重点扶持,支持它们扩大办学规模。对民办职业院校,在建设用地、项目安排、评先奖优等方面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在经费补贴、银行贷款、职称评定等方面一视同仁。非营利性民办职业学校,享受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的有关优惠政策。职业院校依法接受捐赠,按有关规定对捐赠的纳税人给予税收优惠。中等职业学校可依法以捐赠者姓名、名称命名学校的校舍或者其他教育教学生活设施,经省直有关部门批准,可以捐赠者姓名或名称作为校名。

(三)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扩大职业学校自

依法保障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确定招生规模、学籍管理、开发校本课程与教材、聘任教师、等方面的自。推进职业教育招生体制改革。构建省、市、县(市、区)三级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平台,打破地区分割、部门壁垒。改革职业院校人事制度。严格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资格条件,实行校长职级制和聘任制,推进校长公开选拔制,促进校长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层管理岗位实行公开竞聘;推进教职工岗位聘用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岗变薪变。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建立教产合作对话协作机制,着力推进校企一体办学。联合有关部门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和兴办职业教育,落实有关优惠政策。支持行业企业参与组建职教集团,加强职教集团内涵建设,发挥行业企业作用。淮北市实施初中毕业生全员升学工程,开展“职业教育进课堂”活动。推广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培养模式,推动“专业+企业”的无缝对接;强化精品专业建设,围绕该市几大主导产业,建设职业教育专业群和实训基地,重点提升食品、电子、煤炭、机械、医疗、计算机、旅游与酒店管理、服装设计等行业[2]。

(四)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理顺教育管理体制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皖北地区与全国一样,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必须大大加强。政府重视职业教育,就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要把职业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部署职业教育工作,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依法治教,科学管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把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紧密结合起来,依法维护职业学校及其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职业学校的办学行为。简化职业学校审批程序,加强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审计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五)健全长效投入机制,统筹城乡均衡发展

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建立职业教育多元投入机制。另一方面,拓展职业教育融资渠道,积极探索职业院校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办法,各级政府要建立信用担保平台和贷款贴息制度。对职业院校校园基本建设,减免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收费。制定相应税收优惠,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举办职业教育和培训。要重视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各级地方财政 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六)统筹整合教育资源,吸取借鉴外省经验

一是要加强省政府的教育统筹,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体制,促进省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争取国家下放、授权教育方面的审批核准等权力。二是学校要去行政化,回归学术权力。三是可借鉴外省经验,统筹整合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加快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可以考虑区域内若干本科院校要转型为技术型学院,优秀高职学院可培养本科生或研究生。

参考文献:

第5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工业企业;循环经济;管理;发展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规模逐渐扩大,经济增长与资源、能源的供应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均拥有的资源量远远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的环境污染现象也比较严重,因此,采取“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工业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及资源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也称资源循环型经济,是指通过生态学规律来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加以指导的活动,其核心为资源的循环利用,基本特征是消耗低、排放低以及效率高。循环经济的实质是利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及最小的环境代价来实现发展的最大效益。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一定的原则:首先,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是指尽可能地减少产品生产及服务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和产生的废弃物等,将最小化的资源投入作为根本目标,核心是最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其次,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则,是指为了使产品的使用周期得到进一步延长,可以将产品进行重复多次翻新后再利用,以便能最大程度地节省生产这些产品所要消耗的资源。最后,循环经济的再循环原则,是指最大限度地将废弃物多次回收,并将之变为可再次利用的资源,从而做到实现废弃物最小排放的要求。

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是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的保障,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企业化道路,就是依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实际需要,建设生态企业,发展绿色经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其中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充分利用是发展的核心。近些年,我国通过建设新型循环经济型企业,来践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实施清洁生产,建设企业生态文明。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采用了大量的创新产业手段,加强产业技术,对资源的循环利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大节约了资源,改善了以往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该模式中,努力创新,积极寻找可替代的新能源,将有毒有害的原料替换掉,不仅使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还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企业生产中排放的废弃物进行了回收处理和综合利用,减少了排放,缩短了生产周期,为生产的顺利、高效运行起到了积极影响。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发展模式植入到企业决策、企业管理、企业生产全过程中,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旨,拓展产业链。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还应注意开展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对企业的生产和运行进行监督、管理。

三、工业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

工业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依据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实施资源循环利用,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以清洁生产为核心,降低污染程度。

(1)遵循循环经济原则,与国家整体战略保持一致。工业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其基本原则,也应注意适应国家整体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与国家整体战略相协调。工业企业不能只注重自身的发展,要加强与周边产业的紧密联系,或是通过自身发展,带动新的产业兴起,拓展产业链。在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降低污染,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综合利用的同时,也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使其趋于合理化。在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全局意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到底。另外,电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加强措施之间的联系与配合,使循环经济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2)调整产业结构。工业企业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清洁生产。例如浙江巨化电石有限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探索。根据循环经济理论,企业将一个生产过程的废料、垃圾变成另一种生产过程的生产原料,“垃圾”在循环经济的“食物链”中变成资源,能增加企业收益,最低限度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石企业将在发展电石生产循环经济进行探索,首先对现有内燃式电石炉进行密闭化改造,一是利用收集来的煤气采用气烧石灰窑生产电石原料石灰;二是将原料筛余物焦粉、石灰粉成球回炉;三是将炉气净化产生的粉尘等工业废料制砖;四是利用气烧石灰窑窑气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以上四项均为利用电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料发展循环经济较典型项目:一是可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二是减少物料在环境中循环的量,也减少占用环境的容量,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3)加强企业生产创新技术的应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要从各个环节入手,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例如,电石企业炭材环节,采用新的烘干节能技术,降低炭材烘干过程中的炭材破损率,进一步降低电石生产能耗,促进电石企业高效节能生产。在电石出炉环节,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装备,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出炉机,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可以积极探索电石深加工项目,开发电石下游产品是电石生产企业向前一体化,促进产业升级,分解目前电石市场供大于求,生产运作质量不高有效途径。电石行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行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步伐,不断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工艺和设备,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是电石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通过创新技术的升级,一是可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二是减少物料在环境中循环的量,也减少占用环境的容量,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垃圾污染程度,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现象,最大限度地控制环境污染。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4)从实际出发,尊重科学与自然规律。发展企业循环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持续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矛盾,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工业企业又与这两项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在工业企业生产中,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非凡的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工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基础之一,因此,工业企业在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时,一定要尊重实际、尊重自然与科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工业企业改革的重大问题。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稳步前进。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改革中,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是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改革,同时也是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以工业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为突破口,通过工业企业的变革和创新,来带动其它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尊重科学与自然规律,要遵循循环经济原则,与国家整体战略保持一致,要积极调整电力结构,加强企业生产创新技术的应用,以清洁生产为核心,降低污染程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耗费,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积极采用各项创新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最大限度地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效能与价值。

参 考 文 献

第6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城市用地、理性扩展、对策建议、重庆市

城市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城市化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潮流。土地非农化是城市化的客观需求和必然结果,城市用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空间,成为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重庆市作为中西部唯一直辖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内陆开放高地,城市发展速度迅猛。重庆市主城区,作为重庆市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较大,特别是直辖以来,城市建设用地高速扩展,区内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引导城市用地合理增长

重庆直辖以来,主城区新增城市用地效益并不高,仍存在城市用地的闲置和浪费现象,因此建议应建立健全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制度,科学设立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评价标准,以提高城市土地的人口和经济承载力,提升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土地资源管理的动态化和信息化要求,利用在日常工作中累计的土地资源管理数据和项目用地信息,把土地利用绩效评估结果与用地供给相挂钩,对土地利用绩效高的项目优先供地,对土地利用绩效低的项目不予供地。

根据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用地当前扩展特征来看,相对于城市人口增长,主城区城市用地扩展过快,因而建议将以增加城市用地为主的“外延式粗放扩张”方式,逐步与以挖掘存量城市用地内部潜力为主的“内涵式集约用地”方式结合起来,参照主城各区城市用地扩展的核心驱动因子,结合各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引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对城市用地增长的合理调控,推进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二)合理引导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重庆市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城市直辖市,主城区城市用地扩展主要受非农业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社会经济因素的驱动,其中非农业人口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城市用地扩展正相关,是促使主城区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子,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市用地扩展负相关,反映了城市用地集约利用程度。集约化程度越高,说明城市外延扩展越缓慢。产业结构升级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措施,以增强主城区作为重庆市市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价值。目前重庆市主城区的产业结构表现出“三、二、一”的格局,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持续上升,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持续下降。基于主城区作为重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核心地位,主城区应继续推进“退二进三”战略,让高效益的第三产业逐步代替污染重效益低的第二产业,让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

(三)推进城市用地置换,优化城市用地布局

城市土地结构不合理是阻碍土地集约利用的隐性原因,而城市用地置换通过把不适宜留在城市中心位置的,与城市最佳功能布局相违背的用地,通过土地置换方式,实施迁出或合并压缩其用地规模,来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用地效益。城市中各个地块都有其自身的区位优势,只有按照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优地优用,才能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土地置换可以重新配置城市土地资源,不仅有利于促进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而且也有助于盘活企业资产,救活企业;同时,还有助于改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促进旧城改造和城市社会经济功能的合理重组与战略性结构调整。

通过级差地租和税费杠杆等的作用,调整土地利用方向,提高土地利用的结构性效率,运用级差地租原理重新配置城市土地资源,盘活企业资产,改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重建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功能,通过“退二进三、“退市进郊”等措施,挖掘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用地,通过合理置换,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率,使黄金地段真正发挥黄金效益,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促进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四)按紧凑型城市要求,挖掘城市存量土地资源

目前,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用地效益不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且城市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而建设“紧凑型”城市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对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上,紧凑城市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利用强度高、容积率高和建筑密度高。一是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方向。重庆市主城区主要沿长江、嘉陵江两岸分布,介于中梁山与铜锣山之间,直辖以来,主城区城市用地空间扩展已经形成了一条东北-西南方向的轴式扩展格局。二是对旧城区建设用地进行再次开发。旧城改造是挖掘城市现有用地潜力的有效手段,可以引导城市用地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和集约型转变。三是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国际经验表明,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尽快开展地下空间资源普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尽早实施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规范地下空间的建设行为,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突破传统的二维规划模式,向三维规划发展,由平面规划向空间规划转变。

(五)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

当前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空间布局、扩展方向等主要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的控制和约束,两规的水平直接影响城市土地管理工作的落实、土地利用效率、城市用地结构等,因此应科学编制“两规”,保证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时效性。第一,通过编制主城各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合理确定土地利用分区和土地用途,强化土地的用途管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土地管理,保证城市化过程中,农地转用的合法和有序。第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应该结合主城各区的现实,城市用地指标也不能搞一刀切的政策,而是根据各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其城市用地规模,选择合适的用地布局模式和功能分区,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第三,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的衔接,应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用地规模,合理编制城乡总体规划,严格圈定城市建设用地范围,防止城市用地的盲目外延扩张。

参考文献:

[41]郑新奇,孙元军,付梅臣,等.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结构合理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5):4-10.

[2]林坚,祖基翔,苗春蕾,等.中国区县单元城乡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3):46-53.

第7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协调;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號]F124

宏观调控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展开社会经济控制,维持社会再生产协调状态。区域经济反映了各区域经济水平、状态、规律。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差距悬殊,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有责任、有义务协调区域发展。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政府宏观调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展开分析。

1 宏观经济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1.1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政府采取宏观经济管理主要作用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指导、促进作用,优化分配,完善生产资源,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稳定国家经济。而想要保证社会市场稳定还需通过市场自发调控与政府宏观调控,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百花齐放,增加社会就业率、推动企业发展。同时,还有助于调动政府参与主动性,对促进经济体系完善起到间接性作用,使社会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水平。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宏观调控也存在管理失效风险。宏观经济是以计划指导为目标,对今后经济发展趋势的预见,政府根据经济预测展开宏观调控,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主客观影响如:决策依据信息来源真实性、准确性,决策人员专业水平,政府反应要落后市场发展变化,成为宏观调控最大影响因素。所以,及时对政府行为科学引导保证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1.2 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区域经济协调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政府想要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工作目标,也是区域经济协调有效方法。首先,社会经济总量稳定。经济总量指的是某个阶段国家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反映,宏观经济活动指标的集中体现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宏观调控短期目标即是维持社会供给与需求稳定,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这也是区域经济协调重要途径。其次,社会经济发展。基于长远角度分析,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长期建设发展的战略性指导,及时排除经济隐患,促进国民经济进步。区域经济协调具体而言,就是城乡、城市区域的统筹协调,要求两者必须保持同步状态。

1.3 宏观调控是稳定区域经济的根本需求

首先,宏观调控的基础前提就是计划手段,要求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短期、长期计划,适应宏观经济管理计划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经济计划。以间接形式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间接管理指的是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而是以市场为媒介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发展主要变量施加影响,通过市场传导引导微观经济行为,确保达到宏观经济管理标准。区域经济属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内容,以宏观调控形式进行区域经济协调。最后,行政方案。行政方案指的是行政单位利用行政权力干预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单位以宏观经济形式综合人力、物力应对宏观经济问题,如利益问题,都要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控制。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发展问题也随之暴露,尤其是区域经济失衡问题。现如今,我国经济水平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特别是长江、珠江、京津冀,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看呈高密集状态。但是,想要通过高经济水平地区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存在一定限制,进而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影响社会总体经济进步。现阶段我国主要劳动力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改革初期得益于上海工业与江浙区域农工相辅,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的乡镇工业和家庭工业发展迅速。此后,汽车、石油化工、船舶产业迅速兴起,使长三角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3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想要通过宏观经济控制保持区域经济平衡,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第一要素是政府以宏观经济管理为方法,发挥着横幅作用。综合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优势、问题,从而创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蓝图。相对于个体控制,宏观经济控制更能够规避市场风险、进行市场控制,通过扩大投资、吸引优秀人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稳定区域经济,有助于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经济水平提高。

3.1 促进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就是扩大投资,鼓励科技创新、扶持第三产业。首先,推动区域经济朝市场化发展,开放市场、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和市场制度、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保证产品、生产资料等走进来、走出去,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同时,要求政府打破行政性贸易壁垒,发展多元化、互补性的区域市场。其次,鼓励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政府综合有利产业资源,健全指导机制与产业制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在原有产业资源下以财政刺激形式带动企业走向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最后,扶持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含各类服务和产品,有助于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应在制度政策上给予帮助,为第三产业谋求更多福利优惠政策,并进行劳动力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生产效率。

3.2 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

关于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应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其中,留下来是将区域高学历、年轻劳动力、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人留下来;引进来则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资源。具体措施:首先,加强与金融、贸易、投资战略的互动,尤其是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贸的互动。“一带一路”建设既是现代社会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也是推动留下来,引进来的双向互动。其次,为外来人才提供更多福利政策,将优秀人才放在重点开发区,有助于达到人才流动的聚集效益。再次,政府应加大子女教育、公共卫生、就业支持,尽可能缩小与高经济水平区域在卫生、教育、文化、医疗方面的距离。最后,发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3.3 国家战略与地方战略协调

首先,秉承着产业承接和吸收同步、环保、产业技术适度的原则,选择利用适合的产业和技术加以承接。其次,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与自贸试验区建设协调,创建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重塑沿海开放高地优势。“一带一路”地区与自贸试验区叠加,全面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国内大环境下实现双向投资协调发展。最后,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以政策为导向使本土产业和转移产业实现融合,避免出现转移产业同质化问题。此外,长三角区域政府推动本土产业转向中西区域,基于宏观经济调控下创建优势互补的经济开发区。

第8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问题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所面对的重要问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主旋律的把握,是新闻传媒与社会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的必经之路。[1]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要素,经济的和谐发展是发展国家经济效益的保障性因素。市场经济的活跃度是社会发展情况的主要衡量指标。市场经济的分配不均是公民之间利益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与人有关的因素成为了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从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来看,全面协调可持续成为了我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是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建设和完善,是促进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措施。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和协调性要求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对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行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合理性的主要表现。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国家未来的发展需求。[2]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新闻媒体需要对现代社会的真实情况进行反映。信息宣传和传播任务是新闻传媒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对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新闻传媒的发展情况来看,维护公平正义、坚守社会道德,是新闻宣传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二、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与新闻宣传的共生关系

(一)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撑作用

新闻传媒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的重要连接纽带。新闻传媒的宣传导向作用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新闻传媒需要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性的、具有代表性的信息进行播报。[3]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环境下,新闻媒体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互联网行业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可以为新闻传媒的资金因素和资源要素提供一定的保障。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可以为新闻传播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信息发展渠道。因而,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和社会大环境方面。

(二)社会经济对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制约作用和引导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传媒业的整体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与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性的关系。[4]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水平是新闻传媒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可以为新闻媒体和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基本条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分工的细化和生产部门之间联系的强化,让人们开始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关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让信息加工条件和信息采集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为了使产品的生产成本、交换成本和流通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工厂开始向道路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集中,这就为工业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我国新闻传媒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受众市场、资本市场、广告市场和新闻来源市场在相关报纸媒体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从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市民阶层是在社会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个社会阶层,他们可以为报纸媒体提供一个广阔的读者市场;市场经济繁荣,可以为新闻媒体提广告市场;城市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和多元化特点,为社会新闻、文体娱乐新闻提供了来源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则为新闻传媒提供了投资市场。于是,新闻来源、读者群体和投资市场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素。这样,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成为了新闻传媒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改革开放来,我国专业财经媒体的纷纷创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创刊的《市场报》可以被看作是我国当代财经类传媒的开端。20世纪80年代末创刊的《中华工商时报》等刊物则是国家出于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而创建的财经传媒,其后《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国际商报》等报纸和广播电视财经频道的出现,让财经媒体在专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进入新世纪后,《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和在互联网兴起以后所出现的一些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中的财经证券频道,成为了宣传财经新闻的重要载体。传媒的产生与发展,是市场经济全面推进的产物,也是在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产生的。

(三)新闻传媒及宣传对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影响

新闻传媒自身具有一定的价值。由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功能与社会经济现象传播过程中的舆论导向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因而对新闻宣传工作经济价值的量化分析工作并不是对其最终价值进行衡量的有效方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社会大众的需求声音是新闻媒体关注的三大重要内容。新闻媒体对一些热点事件的持续关注,可以让这一事件得到有关部门的妥善处理。新闻宣传工作是对居民生活需求进行转播的重要方式,可以让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得到有效提升和拓展,从而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新闻传媒的广告传播行为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就让新闻宣传工作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新闻传媒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行业。社会民众对传媒产品的消费情况和企业广告的支出情况也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因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传媒产业经济的繁荣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传媒产业经济的繁荣也会让新闻宣传工作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现代经济领域,广告可以被看作是传媒产业发展状况的反映。因此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新闻媒体的广告总额也表现出了高速增长的特点。信息沟通在社会经济系统的整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经新闻宣传对经济信息的传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在经济领域对市场经济所涉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要素产生积极影响。新闻宣传机制对社会经济的热点和焦点的传播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些与社会热点有着密切联系的经济报道是促进传媒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只要新闻媒体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新闻宣传工作往往可以达到相对较好的传播效果。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敏感问题,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工作可以发挥出信息预警的功能。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企业也可以对经济活动的未来进行了解和预判,进而在对自身发展战略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提升经济效益。传媒产业与地域经济系统之间的融合,可以为某一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与新闻宣传有关的传媒组织和一些与新闻媒体相关联的创意组织已经在一些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表现出了集群现象。从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这种集群趋势在我国也已经有所体现。对于与新闻宣传有关的传媒业和文化产业而言,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和物资流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是这些产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基于地缘因素的信息体系与知识因素和资源要素之间的融合,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区域内各个产业相关要素之间的不断作用与融合的过程,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传媒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融合,既可以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帮助,也可以在对区域空间的契合度进行提升的基础上,推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

三、新闻宣传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对新闻传媒发展模式进行创新

新闻传媒发展模式的创新主要设计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闻宣传硬件设备的更新;二是新闻宣传内容的创新;三是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新闻宣传工作中,媒体的硬件设施设备的更新,可以让新闻信息的宣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对和谐社会的经济传播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让新闻宣传在时展要求下进行内容和形式的不断转变。值得重视的是,新闻传播形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是新时期新闻传媒的重要传播媒介,应加以有效利用和善于利用。

(二)对新闻宣传的自身价值进行重视

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价值。和谐的社会声音可以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舆论保障。新闻宣传就是发挥这一保障作用的重要方式。从新闻传媒的宣传价值来看,它可以在借助新闻宣传向人们传递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发挥出对普通百姓的思想进行引导和保障的作用。在对我国媒体行业的现状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对新闻传媒自身价值的重视,可以让新闻宣传成为对各种价值进行协调的工具,这就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遵循国家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成为了新时期新闻宣传中所要遵循的原则。[7]

(三)对平民情怀进行展示

在新闻媒体领域,平民情怀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在对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行关注的基础上,对广大普通民众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平民情怀是新闻媒体从业人必须秉持的工作态度。在自身利益的影响下,不同阶层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会表现出差异性的特点。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不同阶层人民的声音的倾听,可以让国家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新闻传媒是对平民阶层的信息进行传递的重要机构,新闻宣传工作也是对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进行展示的主要方式。平民情怀的展示,对新闻传媒的长远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出发点。新闻宣传在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在充分了解新闻传媒及宣传工作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谢国勇 单位:万州区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许琳.论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J].新闻传播,2016(01):110-111.

[2]孙见泰.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共生关系探讨[J].中国报业,2016(14):22-23.

[3]潘骏晖.新闻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资讯,2014(32):210.

[4]孙超.基于和谐社会视阈的新闻宣传创新路径探究[J].理论月刊,2007(09):85-87.

[5]姚江龙.论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6):51-53.

第9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 经济发展 推动作用

前言: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关系和劳动的发展规律,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悠久,并且与较多的经济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劳动经济学的核心旨在追求以最少的劳动资源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进步,也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平稳运行。在劳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劳动经济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策略、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供理论支持、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经济现象,也可以有效发挥劳动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给予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支持。

一、为劳动经济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策略

一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劳动者和劳动管理间的协调程度有着较大的联系,所以要想使国家的社会经济得到快速稳定发展,需要努力协调劳动者和劳动管理之间的关系。劳动和经济的问题贯穿于人类整个生命过程中,劳动者的经济活动必然与劳动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劳动经济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将社会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且合理分配劳动者的经济报酬,才能促进劳动关系的更好发展。由此可见,劳动经济问题得以解决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一套系统的、合理的、科学有效的、有实践意义的劳动经济学理论体系。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理论的一大分支,发展时间较长,并且有着丰富的实践,因而其理论体系较为完善。因此,加强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索出有效的方法策略以解决劳动经济问题,更好协调劳动者和劳动管理间的关系,优化劳动力资源和合理分配劳动者的经济报酬,以有效发挥劳动经济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促进作用[1]。

二、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物质资料生产,而劳动者通过劳动进行生产产品和劳务供给,促进了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也满足了更多人的广泛需求。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应该积极充当经济管理者的角色,通过出台经济政策的方法而规范社会发展,并且对社会发展中的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有效发挥经济管理职能,以促进社会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在国家充分发挥经济管理职能时,需要制定一些有效的劳动经济政策,但政策的制定必须依据一定的理论。劳动经济学理论来源于一定的科学原理和研究实践,进而可以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作用,既可以规范国家的经济发展,又可以促进国家经济政策的不断完善。科学制定劳动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仅可以维护劳动者的基本经济利益,以促进劳动者在社会劳动中有效发挥创新能力和主观意识,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国家依据劳动经济学而制定经济政策,不仅能够促进劳动经济学更为广泛的应用,而且也能使经济政策制定更加合理[2]。

三、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供理论支持

加强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可以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科学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劳动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而科学理论在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探索到突破点,进而形成有特色和实践意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以理论为重要指导,广泛研究劳动经济的现象和深入分析劳动经济的问题,以解决劳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使社会主义发挥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经济,而劳动经济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劳动关系,所以处理好劳动和经济的问题,需要有劳动经济学作为理论支持[3]。

四、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注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而发展社会主义。历年来,我国党和政府都重视劳动和经济的问题,并多次进行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尝试,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国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计划,和实施社会发展的计划,需要有效解决劳动问题,在完善我国经济制度和推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方面,劳动和经济的关系更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对劳动经济学的广泛研究和探索,不断寻找劳动问题和经济问题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而针对具体问题而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平稳发展。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层领导,不止一次强调过劳动方面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重要性,并且我国通过建立和完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运行机制,为解决劳动问题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加强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4]。

五、结论

总而言之,进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效解决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劳动经济问题,而且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针对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的我国而言,加强对劳动经济学的深入研究,更加明确劳动与经济间的关系,能够促进我国对劳动经济学有正确的认识,并推动我国不断探索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经济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华.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对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

[2]常永智.经济区域竞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