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度过金融危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金融危机;存款保险制度;银行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当地大部分银行及金融机构都陷入危机,相继倒闭,同时导致很多存款人蒙受损失。如何预防金融风险,如何在金融风险发生时采取安全的防范制度,如何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吸取更多经验,是我国目前金融领域最应探讨的问题。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保障存款人利益的制度,它的建立不仅可以加强存款人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还能够在金融危机下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因此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行加快了市场化利率,促使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并确保了金融机构的稳定性。
一、金融危机下推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
建立并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对存款人的存款业务建立相应的保险,金融机构通过定
期缴纳保险费用来弥补金融危机下储户的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金融环境的国际化发展,金融危机对于我国金融环境的影响变得更加客观化,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能够在此时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
(一)保障储户正当权益
在受到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金融机构中,储户的资金会出现一定量的缩水,此时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充分保障储户的权益,建立储户对金融机构的充分信任。从金融市场这个大环境来看,任何一名金融活动的参与者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金融风险,例如因为不了解市场及具体行情而进行的错误投资、由于消息接收失误引起的存储失误等等。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他们在开展放贷业务时也可能因为风险评估不充分而导致放贷失误,从而引起资金回收困难等,这些问题都可能为金融机构的运行埋下隐患,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金融机构陷入破产局面。
(二)有效缓解并救治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可以为金融危机下的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保障。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多家大型银行濒临破产,联邦保险公司以“成本最小化”原则对银行进行收购或承接,通过这种方式有效保障了银行储户的利益需求,除此之外还通过各类稳健型金融活动来降低破产机构的风险,对破产后的经济进行有效处置。另外,针对一些资产损失较严重的银行机构,采用“过桥”手段进行预先自营,随后再选择好时机出售。当处置成本超出赔付成本时,则开启存款保险基金来降低风险。
(三)缓解银行之间的信任危机
存款保险制度是基于信任而实施的。只有建立了充分的信任才能确保金融业持续稳定地发展。而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主要是为了缓解因信任危机而造成的金融风险。众所周知,与贷款人一样,各银行之间存在信任关系,一旦所建立的信任被破坏,很容易导致银行债务及不良资产存在风险。如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时,美国政府为了进一步建立公众对银行的信任,宣布了一套前所未有的担保规划,主要针对某个时间节点之前的银行债务进行担保。与此相同的是,在美国花旗银行陷入经济危机时,美国联邦保险公司为3000亿美元的不良资金提供了高达100亿美国的担保数额,加快了各银行间的资本循环,保障了银行的金融安全。
二、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策略
根据目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情况,传统的隐形保险制度正朝着显性保险制度发生着改变,这一转变引发出了一系列问题,如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我国在积极学习国外存款保险制度时应有选择性地学习,并预先识别出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隐患,以制定解决对策。
(一)建立良性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环境
根据我国现阶段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来看,政府必须加强金融大环境的营造造,以此推动金融市场的改革,特别是针对非国有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提升方面,因重点关注对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全面监督,要求银行及金融机构对自身经营状况的充分把握,识别潜在的经营风险,推动金融市场化制度的建立。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对于存款资金最高可以给予高达50万人民币的补偿,这一补偿制度有可能导致存款资金的重新整合,使资金持有量较大的投资者流向大型银行;而一些中小型投资者则会更倾向于中小型银行,从而推动了金融机构合理规划的进程。而政府作为金融机构的监督责任部门,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公正的竞争环境,必须从制度着手,建立一系列有利于储户利益的制度,加强储户对银行及金融机构的信任。
(二)促进利率市场化,降低储户风险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过程中的重点任务,因此对目前存款利率的管制也是我国近几年逐渐放开金融环境的重大举措之一。随着金融业改革工作进程的不断推动,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所在,而一套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充分促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实施,为中小银行的储户提供可靠的存款保障。另外,针对存款保险制度中的保险费率标准及其他关联问题,因费率不稳定而引起的投保机构流动,严重影响了利率市场化工作的进展。因此,务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构建一套与金融机构改革相关的制度与法规,为银行储户提供一个可靠、安全的存款环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银行储户的合法权益、缓解救治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消除银行间的信任危机,进一步梳理政府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们必须尽快制定策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适其与目前的金融环境相匹配,共同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文韬.金融体制改革视角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D].长安大学,2013
[2]聂娜.浅析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中国外资,2014(01)
[3]恽力达.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局限及完善途径[J].现代商业,2015(24)
[4]聂娜.浅析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中国外资,2014(01)
关键词: 金融危机;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对策;江苏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155-02
0 引言
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波及全球,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作为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江苏省,更是首当其冲,尤其是对于中国开放窗口的酒店业。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在这次危机中也备受考验。很多酒店企业在这次金融海啸中纷纷裁员或减薪减福利或放无薪假……一时间,酒店劳工界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然而,减薪、裁员并不是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唯一出路,寻求改革方案才能让企业在经济危机中逆流而上。
1 金融危机下的江苏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1 酒店人力资源危机,尤其是高管人才危机 当前,我国酒店企业的首要问题是人力资源危机,江苏也不例外。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酒店经营、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同时培育资源的投入也不够;二是酒店高层管理人才缺乏。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酒店要想度过金融危机是比较困难的。如何用好职业经理人?如何建立有利于酒店稳健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最有效、什么样的约束机制又最有力?酒店如何让人才与事业共同发展?这些是摆在许多酒店管理者面前棘手而紧迫的问题。
中国酒店业相对于西方酒店业来讲,起步比较晚,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尤其是危机管理的经验不足。相比于掌握危机管理知识,更难的是提高实际的危机识别和危机处理能力,因为后者更多的是基于实践经验,而这恰恰是中国酒店管理者当前最缺乏的。如何在正确危机管理理念基础上提高实际的危机识别和危机处理能力,是酒店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1.2 酒店效益下滑,普遍降薪、裁员 金融危机导致江苏省酒店业的出租率普遍下滑,盈利空间缩小。金融危机使酒店业的客源市场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酒店企业的经营效果。2007年全省旅游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为62.3%,2008年全省旅游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58.2%,比上一年下降4.1%。2009年全省旅游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55.6%,比上一年下降2.7%。数据显示,国际化程度较高、出口依赖性较强的地区,如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
面对客源减少,酒店入住率降低,酒店收入降低,酒店冗员的困境,裁员成为大多数酒店的第一选择;员工上班时间减少,工资锐减,对前途感到茫然,不安和躁动的情绪必然会反映到工作中。劳资的对立和矛盾在经济危机中被激化。在生死存亡之际,身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人力资源部无可避免的被推到风口浪尖。
1.3 企业培训支出减少,员工培训机会减少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多酒店为了降低成本,都减少了培训费用,有些酒店取消了原计划的员工培训,外出学习的暂缓派出,内部必须培训的压缩课时。企业在培训的费用变得能省则省、能不支出就不支出。导致员工对工作前景失去信心,充满迷茫,对公司的忠诚感降低,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甚至各有打算,暗地寻找能为自己发展提供更好机会的公司。
2 金融危机下江苏酒店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研究
2.1 临危不乱,沉着应对 金融危机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酒店企业应该冷静沉着面对,而不应抱有鸵鸟心态,贻误企业应对危机的最佳时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要让员工知道企业面临的各种形势,所处的内外环境所存在的威胁。让员工能够体谅企业的一些做法,跟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充分发挥员工主人翁的责任感,与企业共度难关。同时,在金融危机这样的背景下,大多数员工只想保住工作,不想跳槽,很容易做到配合企业的全局战略决策,形成上下一致,同舟共济的局面。
金融海啸,一年多来冲击着世界各方各土、各行各业。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亚洲贸易枢纽的香港,此时又怎能不牵动中国的心?香港旅游市场是否转冷,香港旅游业采取何种手段应对金融危机?就这一系列令人关注的问题,我们采访了香港旅游发展局中国内地总监叶贞德女士。
商务旅游:就香港而言,目前金融海啸对香港旅游市场的冲击体现在哪些方面?
叶贞德:旅游零售业可能会是香港最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之一,但从目前看来,香港旅游业整体没有受到太明显的冲击,酒店业、会展业、餐饮业、娱乐业等都影响不大。因为香港旅游业一直以来主打短途市场,特别是两岸及东南亚、日韩等地的游客和商旅人士是主要的目标人群,Mass旅游是香港的重点。
商务旅游:我们获悉香港旅发局将于11月底斥资2500万港元打造为期6周的“缤纷冬日节”旅游推广活动,这一举措是否是为香港旅游市场度过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的今冬所做的短期准备?那么长期来说,香港旅游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方略会是什么呢?
叶贞德:其实,这个“缤纷冬日节”也不能说是完全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而做的努力,它应该属于香港旅游市场的一大特色,就像我们每年都会有“夏季购物节”、冬季会推出圣诞节促销活动来吸引旅游一样,所以说这样的推广活动已经像是香港旅游的品牌一样。那么,近日我们香港旅发局宣告成立的“香港会议以及展览拓展部”(“Meetings and Exhibitions HongKong”,简称MEHK)是很值得大家关注的,这亦是为了深化会展旅游业的推广,维持香港在全球会展旅游业当中的竞争力。
商务旅游:能不能具体给我们介绍下MEHK?
叶贞德:其实这个策划早在金融危机以前我们就有想法了,只是全球金融危机后,我们觉得应有更多的付出,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做不一样的群体旅游。当然这个会展旅游我们更多的也是看到游客有会展方面的需求,而香港在此方面是具有很大优势的。我们会通过启用“名人大使团”来进一步促进这个方面,让不同行业的专家来促进各行业的会议在香港举行。我们深化专家制度,亦是考虑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需要更多方面的专家来引导,香港已有10年左右的专家制度了。
商务旅游:面对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想各地的旅游局都会有相应的措施出台,说不定也会有某个旅游局打出会展旅游的王牌,香港旅发局面对这样的竞争或者说是挑战,又会如何处理呢?
叶贞德:我想我们对此的态度是:各地不光是竞争,一定还要有互助、互通、互动以及合作。共同面对,创造新契机。竞争亦会是好事,会刺激我们想更多的方案。比如我们每一年在旅游业的推广活动都创新不断,06年我们推出迪斯尼,07年亦有新项目,而海洋公园这样的老品牌亦有2期、3期的项目推出,今年我们还特别推出了“万圣节一起到香港”的活动,让近邻的游客们都能在香港感受到真正西方的万圣节。又比如这次MEHK的成立,我们在企业会议及奖励旅游方面作出努力,为来港举办会议的团体,奖励免费酒会、Party,每年我们投入3000万的资金专用于奖励各地来香港举办会展的团体。
临近年底,《新财经》记者走访了十几家民营企业,听听他们的故事,或许我们会有所感悟。有些问题,原本是存在的。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原本存在的一些问题更突显出来了。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走访的几家企业或多或少都是存在的。安徽一家砌块厂,因为从银行贷不到款,错过了最佳生产期,最后因业务萎缩,不得不停产。民企老板原以为能从“4万亿”中分得一杯羹,但现实并不像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走访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境况不好,其原因并不都是因为金融危机。一家做了十年的眼镜连锁企业,因部分员工辞职,让老板突然觉醒,重新审视自己企业的管理问题,并进行了调整,因此,使企业更具有了凝聚力,提升了抗风险能力。
当然,金融危机还是让更多的企业备受打击,一家男装品牌――依文服饰公司,在年初做了一场主题为“零度”的服装秀,“零度”让这家企业感到了阵阵寒意,同时,“零度”也表达了“归零”的意义,遇到挫折,我们可以从头再来。
一年来,“零度”让很多企业产生了共鸣,但更多的企业并没有在“零度”时凝固,而是在艰难中自救。危机与转机往往是一步之差,金融危机让更多的企业懂得了改变,让老板们开始思考企业自身的问题,以企业微薄的力量在困境中突围。
由此,我们认为,经济调整恰好是IT的机会。IT行业的成长,不一定完全依赖客户投入和预算的增加,而是找到一个能驱动客户业务发展的最佳途径、方法和解决方案。在金融危机之下,只要我们的IT能帮助企业开源节流,节省成本,带来业务增长,恰好可以成为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救生圈”,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机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经济气候变化是一种机遇
一项新的调研结果显示,全球范围内,3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认为现在的经济形式正是改造IT环境的良好时机。在当下采取积极的技术策略提升效率和改善成本,将帮助他们率先摆脱经济下滑的影响,在竞争中取得优势。69%的受访者认为在当今的经济局势下将业务目标与科技更好地融合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应用科技维持现有的或开拓新的收入流,以及为业务部门提供整合的资源及支持。
而惠普中国企业计算及专业服务集团高级技术顾问陈武胜先生则表示:成功的CIO会将精力集中在降低战略成本和支持长期业务增长两个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投入得更多:关键是他们能够战略性地投入和优化技术投资。惠普自2007年正式提出“业务科技”战略及理念之后,就致力如何保证技术能够降低业务风险,创造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业务增长。在金融危机之前,很多企业从惠普业务科技中受益。而在金融危机之中和之后,也会同样如此。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描述我们的美好明天――在金融危机之中,各行各业的企业,借助IT创新,找到最合适的策略、方法和工具,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效率,促进业务的发展,从而达到了开源节流的目的,成功经受金融危机的考验,并由此脱颖而出,建立竞争优势。而正因为如此,IT行业的创新也获得了回报,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共同创新,明天更美好
经济低迷,企业面临的直接和紧迫的挑战,就是如何节省成本,促进业务增长。企业的IT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其一,压缩IT开支,这是很多企业已经采取的举措。其二,利用IT来提升效率、科学决策,促进业务的增长。而这两种变化的核心,就是IT必须为企业业务的成长提供驱动力。特别是在IT开始压缩的情况下,更应该有所作为,成效显著。这需要企业在IT策略进行大的调整和变化。
其实,此前,我们很早就关注到惠普提出的业务科技战略及理念。它希望帮助用户在技术和业务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工具和衡量标准,为用户的业务注入活力。在技术和业务不断融合的趋势下,技术不再只是业务的支持要素,而是更积极的业务运营伙伴,是推动业务发展的动力。
事实上,在金融危机之前,我们就了解到,惠普业务科技已经帮助很多企业获得了业务成长的动力。而在金融危机之中和之后,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只要企业成功调整IT策略,进行创新,就可能度过危机,甚至建立竞争优势。
关键词:金融;货币;稳定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普及,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就导致了如果有一个国家发生经济危机,货币急剧贬值,那么其它的国家也会被波及,轻则物价上涨,货币贬值,重则经济崩溃,大部分的银行、企业破产,都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如何在世界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改变我国的货币政策,维持我国金融界的稳定,保证货币的稳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值得人们深入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吸取经验,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
一、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的关系
1.最新观点
由于维持金融稳定和货币稳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有许多的学者专门的研究金融学,一生都致力于研究如何才能保证在维持金融稳定和货币稳定的基础上,快速地发展经济。现在许多的研究金融学的学者认为维护货币稳定的货币政策不但可以降低金融不稳定发生的概率,同时也会降低金融不稳定的严重程度,也就是说,国家要制定相对稳定的货币政策,在稳定的货币政策下可以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的几率,而且还可以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良好的环境,减少因为货币政策不明确而出现的经济纠纷,保证企业在跨国进行物品交易时不会亏损。而且有利于保持较低的利率不匹配的风险,从而有利于保持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的稳健性。
国家在每隔几年就会生产一批货币,填补由于大量的跨国生意而造成的我国货币缺少的现象,因此,这就体现了制定一个稳定的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只有在生产货币之前估算出我国具体需要多少货币,才能保证金融界的稳定,否则,如果生产的货币比实际需要的多,就会造成货币贬值,人们花费与以前同样的金钱却买不到与以前一样多的货物,后果就是人们所赚的前越来越不够用,最后导致人们工资越来越高,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越来越多,如此就进入了一个生产的货币越多需要的就越来越多的恶性循环,反之亦然。所以国家制定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货币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始终要保证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不多不少,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2.原始观点
研究金融学的人自古就有,而金融稳定和货币稳定的概念也不是近几年才被人们提出,许多金融学者最原始的观点是认为金融稳定和货币稳定二者之间存在一致性,他们认为稳定的货币政策能够促进金融发展的稳定,从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可以得出许多金融危机发生的规律,金融危机通常都出现在,由持续的通货膨胀迅速转变为通货紧缩这样的价格水平急剧变化的环境中。因此,货币不稳定确实对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有影响。
3.未来预测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发展经济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许多的金融学者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预测,金融学者将之称为新环境假设,新环境假设的所持有的观点正好与现有的传统观点不同,持有新环境假设论的金融学者认为,以实现货币稳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造成了金融体系的动荡,加大了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不利于金融稳定。现在大部分的货币政策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维持金融界的稳定,通过稳定货币政策进而稳定金融的发展,但是新环境假设论的支持者却认为,这样的货币政策对金融界的影响过于大,容易给原本稳定的金融体系注入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从而增大金融体系的风险导致金融体系动荡,但是由于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所以,虽然新环境假设论的提倡者大力推崇这种假设,但是具体未来的发展还是要人们通过未来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
二、维持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之间的矛盾
1.金融稳定影响货币政策实现
金融稳定和货币稳定有着一定的一致性,既稳定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保持金融的稳定,但是金融稳定和货币稳定也存在着矛盾性。我国的货币政策规定如果企业机构陷入经济危机可以向国家进行求助,国家会根据调查看这个企业机构有没有继续发展的可能,从而决定是对其进行资金投入,帮助机构度过困境,还是直接选择让其破产,但是对陷入困境的机构的救助可能使通胀率偏离目标,从而使在问题出现时货币当局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如果要对濒临破产的机构进行援助,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国家为该机构注入资金,但是如此就会增加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总额,最终使得货币贬值,而如果不对其进行援助,就会导致机构破产,大量的人员失业,同样会导致经济问题,因此金融稳定严重的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现。
2.现有的货币政策不利于维持金融稳定
金融稳定和货币稳定之间是相互制约的,金融的稳定影响货币政策的实现,同样的稳定的货币政策也不利于金融的稳定,保持货币稳定以及低通胀的货币政策可能使金融体系面临流动性短缺的难题,从而造成金融机构经营困难,引发金融不稳定。我国每年生产的货币的数量都是一定的,但是如果遇到金融危机,货价大幅度上涨,那么就会造成市面流通的货币大量的减少,从而导致金融界不稳定。如果遇到这种状况,我国会提前计算好保持金融稳定的货币数量,然后在加急生产所需的货币,并且尽量的压低货价,维持金融稳定。
三、结语
金融的稳定和货币稳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金融的变化和货币价值的变化也是通过日常生活所表现的,金融稳定和货币稳定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互相都存在有利的影响,但也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当金融危机发生时,最主要的措施就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维持金融稳定,才能度过金融危机这个难关。
参考文献:
[1]施华强.国有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调整因素和严重程度:1994-2004.金融研究,2005(12):25-39.
关键词:金融危机;人力资源管理;次贷危机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当金融风暴袭来时,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也难免会遭到冲击,其影响在慢慢地扩大和表现出来。中国对外出口的产品中,纺织品、服饰、生活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此次在广州召开的秋季交易会上,以前占中国出口比例较大的欧美客户2008年大大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对外的出口量。另外,由于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元疲软和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不再,从而导致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歇业与倒闭的阴影正在像瘟疫一样蔓延着,威胁着中国的中小型企业。
二、中国企业现状及发展要求
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在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企业的创立和规模过度地依赖客户当前的定单数目需求。在生产过程中,片面追逐当前的高利润,盲目拓展生产规模,还未实施和实现产品的创新、技术的提高、服务的创新、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未能发现未被发现的需要和未被满足的需求。这将严重制约该类企业的成长壮大,当经济危机来临时,这些企业将面临灭顶的危险。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金融危机是实体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真实反映。全球经济每10年经历一次大规模调整,如10年前的亚洲发生金融危机,2008年爆发的金融风暴。危机终究会过去,全球经济也将会回复平稳,但如何度过寒冬,去迎接春天的到来是企业目前的关键,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次重大挑战。
企业的发展要求企业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其中创新精神、市场定位、技术革新以及良好的人才管理策略。
企业创业、生产过程的中心是创新精神。如何发现未被发现的需要和未被满足的需求,如何不断寻找潜在的市场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是成功企业不懈的追求。只有将创新性的商机发现、创造性的产品构思结合起来,并付以有计划地、完美的执行,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自身的市场定位也很重要。重点发展哪个层面的技术,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在产业链中的位置进行实事求是的选择。在当前外向型经济受到影响后,我们便可以根据政府政策性的调整转向内需市场。中国13亿人口和庞大的内需市场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改革重点再次转向农村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再造也是一个重点。除此外,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启动,国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少商机。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技术含量的革新也是必不可少的。实现用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等新技术手段将传统的手艺转化成一个科学流程,对创业、生产过程中的创新价值的追求和产生。开发新产品,合理安排种子业务、成长业务、成熟业务和机会业务,使得企业在保生存的同时更具有竞争力。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充分利用和管理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非常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做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努力维系企业与员工利益最大化,这是每位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当金融风暴袭来时,人力资源管理者该如何协助企业做好以上各方面工作,度过寒冬,迎来春天呢?
三、金融危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在金融风暴中,如果安抚员工,如何确定裁员名单,如何补偿,遇到紧急的情况如何处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心,企业的再发展力量的培养也迫在眉睫。首先应该做好以下方面:
第一,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员工明白当前的形势,鼓励员工与企业共渡难关。在金融风暴影响下,不断更换工作已经是不现实的了,很多公司的自愿离职率都会下降,员工的危机感也在不断增加。只有向员工讲明当前形势,才能安抚员工。
第二,目前很多企业在考虑缩减费用,抓好管理来渡过难关。由于中国内地新劳动法的实施,劳动力成本有所增高给企业带来一定压力。再加上金融风暴的影响,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企业员工转型或裁减是在所难免的,目前除鸿海集团外,包括eBay、雅虎、惠普等全球大型科技企业都已经纷纷宣布大规模裁员。在裁员过程中,如何想办法留住技能较好的一线操作工是关键。可以通过过去人员考核结果和企业新发展方向选择人才。尽量留住技术全面、特别是多元化人才。在裁员实施中,做到考虑周全、合理合法。尽量做好被裁员工的思想工作,避免因操作野蛮而导致冲突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也影响在岗员工的归属感。
第三,根据市场重心的迁移,结合企业转型的发展趋势,挖掘适合自己的人才。在金融风暴中,由于国内外公司的倒闭,一些华人精英踏上了归国之路,形成大量优秀人才的回流,给企业招聘和补充技术性人员带来很大的选择性。寻找杰出人才不仅仅是个人或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为了打赢争夺人才的战争,招聘工作必须发动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鼓励有天赋的创造型人才加盟企业,全面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第四,制定公司自己完善的规章体系、追求目标及价值观和准则,培养员工的个人素质,建立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企业文化是没办法复制的,也是企业所特有。最好的品牌不仅仅创造独一无二的产品,而且创造以企业为中心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个性和卓越的服务上的,如日本的三菱公司文化。人们往往低估了在一个组织的核心意图、企业文化与获得顶尖人才的能力之间的联系。即使高层管理人员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一个主要优先考虑的事情,但是要保证有人才来实现这个目标,仍然需要培养吸引人的工作环境。强大的经济利益固然能够有力地刺激员工,但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员工期望得到金钱和精神上的双重回报。领导潮流的公司意识到,他们的员工受到很高的激励水平的吸引,这种激励来自于一种超越利润或获取财富的使命或理想。没有一个超凡的使命,个人就会丧失勇气和决心来年复一年地追求挑战和目标。鼓舞人心的使命描述了一种对员工、客户或者更大范围的社会贡献。激励来自于与超越自我兴趣的理想的结合,这是一种真正崇高的理想。
第五,组建民主的科研、科技革新团队,集思广益。在适当的时间,有必要主动收集客户、批发商、供货商以及战略联盟成员的观点。再根据企业发展思路,招聘、召集最优秀的人才。将这些学术训练、工作经历、职业关系、熟悉客户的程度以及年龄和文化关系各不相同的人才聚集起来。组建企业自己独特的科研、科技革新团队,使企业产品永远具有市场竞争力。麦当劳的持续成功可以归因于独特的决策团队,包括选择开店地段、快速而可靠的食品准备系统、食品销售网络、供货商关系、特权许可、全球性品牌战略以及符合年轻人习惯的娱乐。要想与麦当劳竞争,我们就必须拥有相应的团队,甚至更强的决策团队。
人力资源管理是复杂繁复的,可能我们永远都没办法做到最好,但我们坚信我们每次都可以做得更好,为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做到最大化,使企业可以战胜金融风暴,在来年的春天独占鳌头。
参考文献:
君不见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已经过去,各大品牌反应市场惨淡,加之楼市持续低迷,成交量和房价持续下跌,诸多建材家居卖场可谓“门可罗雀”。让家居建材业寒意更甚,不得不感叹:冬天来了! “不要冬眠要冬泳”
楼市的持续低迷,销量减少了很多,各大家居企业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了。蛋糕小了,诸多品牌和商家在冬天来临时选择了“冬眠”,收缩了发展脚步,开始不对外拓展业务了,开始力保现在的业绩。
曾经有个经典的营销故事是这样的:甲乙两人向孤岛推销鞋子一样,孤岛上的人从来不穿鞋子,甲给公司反馈,这里根本不穿鞋,没有市场机会,而乙恰恰相反,给公司反馈信息,这里市场容量极大,很快便成为销量最好的市场之一。
乙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中,快速判断出市场机会,凭借自己的实力和胆识去“冬泳”,在冬天里找到商机,形成优势。
经销商已然学会做“行商”,传统坐商心态已经被逐步淘汰,行商心态实质上是一种主动营销的心态,事实上,已经有一批橱柜企业像他说的那样,悄然通过各种创新营销活动去拉动销量。除了以动人的价格赢得顾客欢心,还通过广泛渠道展开营销手段,来完成目标销售。
主动营销是厂家首先要和经销商一同去面对和解决的心态问题。厂家向经销商传达的理念和思路,在冬天的时候尤其关键,是关乎生死存亡的,思路决定出路,用叶茂中的话说:不去战斗就去死吧!
面对金融危机的寒冬来临,这个冬天有点冷,处在房地产下游产业的建材家居行业,如何过冬?
一、 开源节流,增加销售渠道
某些品牌在省会城市动辄3-5个店,主流销售渠道集中在零售、工程、家装及分销等,一方面是省会城市建店已经接近饱和,销售已经平稳,另一方面在三四级市场,销量却成倍增长,建材家居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城镇以及农村市场。几年前就着手铺设三四级市场的建材家居企业都已经尝到了甜头,而今这块市场成为他们的利润之源。
中低端市场可能成为橱柜企业度过严冬的救命稻草,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经适房、保障房成为各个品牌竞相拼抢的焦点。这块市场往往是坐商和各个品牌容易忽视的,但是蛋糕却是异常的大,建材家居企业要紧跟宏观调控政策,抓住每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不仅如此,随着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带动,农村新增楼房增加,农村市场对建材家居的需求也日趋旺盛。这部分消费者成中低端市场的重要消费力量。虽然此类消费群体消费“质量”并不算高,但是企业和经销商如能拿出利润,亦可在农村等低端市场“分一杯羹”,亦是渡过难关的好渠道。 开源节流,是一个企业盈利的不二法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建材家居品牌在不断开发新渠道进行扩张的同时,一定要节省内部开支。 二、不要冬眠要冬泳,金融危机下更显企业实力
建材家居市场本身竞争就十分激烈,面对金融危机的今天,各厂商成本剧增、市场需求缩小,投入大,产出小,导致企业的利润大幅减少,一些实力欠佳的品牌企业,在此时采取了收缩策略,为了生存,企业除了裁员、减薪、收缩投资项目,部分企业更是没能逃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逐步缩小,员工流失大,企业生存举步维艰。
寒冬时刻,当其他品牌收缩,正在冬眠之时,恰是主动营销的企业凸显其实力之日。正是金融危机的到来,诸多一线品牌及领先品牌采取了收缩策略,这是常规经营思路,但处于后进及地位尚不稳定的企业,这恰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搜狐张朝阳在近期接受采访,当被问及如何与新浪微博进行抗衡时,坦言:“一失足成千古恨。晚一步就晚十步……只能等着竞争对手犯错误。”
金融危机部分品牌的收缩恰给对手留下了极佳的超越机会,可能是千载难逢的反败为胜的机会。往往这个阶段才是更能体现品牌竞争的关键时期,收缩型企业的裁员、减薪,导致大量人才流失,攻击性企业正好将人力资源好好深入整合一下;收缩型企业减少广告、促销及渠道的投入,主抓内部管理,攻击性企业恰好利用这个机会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在推广方法、终端促销、渠道推广及扩张上只需略微加大投入,便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此,可快速奠定品牌地位,并极有可能超越对手。 三、价格创新VS价值创新 众多企业想到了降价来拼抢市场份额,金融危机时刻尤为突出。中国各个品牌企业的竞争仍然一味采用价格战,殊不知此种降价销售是对品牌的极大伤害。 当今市场上,降价大战打的可谓昏天黑地,拿马桶举例来说,国产卫浴行业第一品牌箭牌卫浴连体马桶,惊爆特价已经出现了499元一只的“大牌特惠”,将市场竞争直接提前进入“白热化”状态,诸多二三线品牌价格相继跳水,纷纷表示箭牌令其“无法生存”。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著名品牌TOTO卫浴,一个有着近100年历史的日本经典品牌,其认为,价格战是最无力的销售模式,他们从不打价格战,目前的分体马桶仍然保持着千元以上的价格,通过一系列科技创新,TOTO近年来推出的SMA恒温龙头、水力发电感应龙头、EcoMax冲洗系统、超漩式冲洗及智洁技术在全球卫浴科技保持领先,其价格的坚挺保证了国际品牌的形象,并在市场竞争,特别是一线市场中,无论零售、工程还是分销,路子越走越宽,权威调查显示,国内五星级酒店绝大部分被进口品牌,尤其是TOTO、科勒所占据,令国人不得不叹服。
以上对比,我们可清晰的看出品牌策略,走价格创新,必然可以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但却在品牌建设上一输千里;部分品牌走价值创新,通过科技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金融危机时,苦练内功,强化科技形象,运用新技术导入产品及销售活动中,不仅很好度过难关,并且在长远的市场竞争中“步步为赢”,成为笑到最后的“大赢家”。 冬天正是内练基本功,外决品牌战的最好时机。价值创新可快速过冬并能长远决胜。 四、充分重视网络营销,绝不输在起跑线 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营销模式,网络营销越来越成为新宠。家居建材行业近年来的网络营销呈暴风骤雨急速增加之势,中国市场诸多成功的鲜活案例,验证了网络营销推广的独特魅力。 如果说在资金人才实力管理等各方面已经逊色,几乎到处都是短板,网络营销推广则不一样,建材家居企业绝不能错过这颠覆传统的全新营销模式,绝不能输在新兴的网络推广的“起跑线”。
TATA木门,这个年轻的公司和清一色80后的团队,正用网络营销改变着传统的销售渠道,在成立短短几年时间,快速建设了近千家终端实体店面,通过采用线上大型密集创新的活动,开创了网络营销的新兴模式。其独创的“总裁封笔网络签售”,到“限时限款秒杀”,“一句话换一樘门”,在终端一度火爆至极!封笔签售甚至曾创造了一天近一亿的销售额,对终端拉动巨大,也让TATA夺得木门行业最受关注的黑马。
“过冬活动”正热门
继“百元周”活动风靡之后,“过冬”类活动也吸引了网友的广泛参与。日前,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社区互动百科发起“学好知识过暖冬”活动。金融危机下,如何省钱,如何避免减薪和裁员以及紧缩过冬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过冬话题吸引了网友的广泛讨论。记者登录互动百科“学好知识过暖冬”页面()发现,网站设立了“过冬测试”,在这里网友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测试自己“是不是经济小白”或“是哪种过冬动物”。而在“过冬秘籍”栏目里,像“金融危机”、“国十条”、“网络省钱秘籍”、“过冬十戒”、“百元周”等热词均引起网友的极大关注。
在新浪社区,网友则发帖晒出自己各式各样的“”过法。一位网名叫“我爱一枝花”的网友说,最近她就从淘宝上批发了几十个帽子和荧光棒,在圣诞节和元旦时在人流密集的地铁口兜售,希望自己利用假期挣点钱并看看自己是否具备“过冬”的本领。另一位网友“歪了巴叽”则无奈地表示,因为公司已明确今年不发年终奖了,即将到来的春节期间他只能窝在家里跟电脑玩了。如果套用互动百科的说法,那就是今年的春节成了“春劫”了,从商家到个人,很少有人能免于“劫难”喽。
“充电过冬”也流行
眼看着自己的钱包越来越瘪、年关越来越近,颇具自嘲精神的白领似乎也找到了独特的减压方式,他们不再在网上玩“抢车位”、“打沙袋”、“涂鸦”、“朋友买卖”这类有点“自欺欺人”的游戏,而是开始了如何“过冬”的充电,学习讨论网友“晒”出的各种“过冬”秘籍,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省钱办法。
在QQ上,网友“小叮当”向记者自嘲道:“参与了‘学好知识过暖冬’活动后,从‘百元周’、‘网络省钱秘籍’、‘账客’等过冬知识中确实学到很多很好的点子,觉得这些知识很实用,给自己提供了一些省钱的好方法。这些办法以后一辈子可能都会用得着,所以说这样的学习真的很好,很及时。”
知名博主“殷北风”在参与活动后撰写了《经济危机时最雷人的十大省钱方法》博文,迅速热传于网络,受到网友的追捧,两天内点击量超过十万。他表示,“仅根据互动百科的百科词条,盘点了目前网络流行的热门省钱现象,没想到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应该是写出了网友的心声,让网友心有戚戚焉”。
“成熟心态”成关键
危机年年有,今年格外多,可能是时下白领们体会最深的感触。不过,知名心理咨询师吴娟认为,金融危机是全球大环境,单靠个人无法去改变,但是完全可以主动去适应它。很多事实证明,“危”和“机”总是同时出现,如果能化危为机,对个人来说反倒是很大的提升。对于白领上班族来说,这个阶段在将本职工作做好的基础上,抱着平稳的心态,业余时间应该给自己充充电,提升业务能力,这些都是一些积极的“过冬”措施。
为此,记者采访了互动百科CEO潘海东先生,他认为,经济大环境激发了网民的创作灵感。自去年夏天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国内部分行业经济低迷,网友的关注点、内容创作方向也随之变化。从互动百科这段时间维客词条编撰和搜索浏览方向看,更偏重于经济、生活类。这也说明网友现在已经开始主动去了解经济知识,以应付危机了。
事实也是如此,所谓的居安思危也好,居危思安也罢,只要大家真正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并采取恰当的措施“自救”,相信危机过去就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链接:
“学好知识过暖冬”在线知识问答活动
日前,互动百科特别面向网友推出“学好知识过暖冬”在线知识问答活动并编写了“过冬测试”,通过汇集网友编写的“过冬百科”,帮你度过一个暖融融的冬天。
活动时间:2008年12月20日~2009年2月28日
活动规则:参加活动只需三步:
第一步:参加“过冬测试”。选择你想参加测试类型,例如“你是那种过冬动物?”、“你是经济小白吗?”系统将根据你的答题即时评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