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亚洲金融危机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汇率制度的概述
1.汇率制度的基本含义。汇率,又称外汇利率,它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对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而汇率制度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2.汇率制度的分类。汇率制度可以大体分为三类,即钉住汇率制(即使本币同某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比价)、中间汇率制(即以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值作为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即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决定)。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过程
我国从1994年与外汇市场的官方汇率与调节汇率并轨(即1美元兑8.7元人民币)之后,汇率制度的调整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994年1月~1997年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2005年7月期间则是以人民币与美元双边汇率稳定为管理汇率的依据,其结果是导致事实上的单一盯住美元;2005年以后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长期高速、稳定的发展和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如图1所示),人民币迫于升值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从2005年7月21日起又一次开始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亚洲金融危机简述以及其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一)亚洲金融危机简述
在危机爆发前,东南亚国家普遍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美元弱势的时候,这样的汇率制度极大促进了出口,带动其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美元的走强,东南亚国家货币也随之走强,在这一形势下,这些国家贸易出现严重的赤字,短期外债快速上升。本国居民和外国投资者对于政府维持固定汇率的信心开始动摇,出现大量的资本外流现象。金融投机家索罗斯两次大量抛售泰铢,形成泰铢贬值之势,泰国央行开始干预金融市场,即通过大量卖出美元回笼泰铢,损失了近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从此泰国政府失去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不得不在1997年7月2日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泰铢贬值的影响下,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继放弃原有的汇率制度,允许汇率的自由浮动。亚洲各国货币纷纷贬值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亚洲金融危机从此爆发。
(二)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与这些国家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所以下文主要从经济增长、贸易依存度和经常项目占GDP比重这三个宏观经济指标,对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五个亚洲国家(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韩国)与中国近期宏观经济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希望可以从中得到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1.经济增长。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五国在危机爆发之前基本上都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增长,1990~1997年间的年平均GDP增长率为6.88%。在危机开始之后,这些国家都出现了负经济增长,1998年的平均GDP增长率为-7.46%。
一方面,与这些国家一样,在2004~2013年期间我国也经历着高速的经济增长,甚至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GDP增长率仍然达到9.6%。但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相比亚洲五国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长更为平稳快速。
2.贸易依存度。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而贸易依存度则为进出口总额占GDP比例。从图3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贸易总量比较大。从图4可以发现,经历2008年经济危机前后十年的我国与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五国一样都具有较高的贸易依存度,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在之后几年的依存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特别的,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五国的外贸依存度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进出口总额超过了GDP的总量。
3.经常项目余额占GDP的比例。在20世纪后期亚洲五国都实行了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美元弱势的时候,这样的汇率制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出口商品的成本。但是90年代美元的再次崛起,使得他们的货币出现严重高估(货币升值),货币高估直接导致了其经常账户的赤字。1995年上述五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余额占到了GDP总量的5.35%。危机后,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使得赤字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相反,在我国则是经常账户的连年盈余(图5)。
经过以上三个宏观指标得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我国与亚洲金融危机前的亚洲五国都有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贸易依存度较高,但这两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我国的经济增长更加的平稳快速,贸易依存度显著低于亚洲五国的平均水平。另外在经常项目上由于亚洲五国币值被高估,所以经常项目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而我国则处于顺差状态。
三、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汇率改革的启示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很多亚洲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它们的经济发展,而这种结果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它们的汇率制度,所以通过分析可以从它们的失败上为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上找到一些启示。
首先,在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上,对于一个融入国际外汇市场的国家来说选择浮动汇率制度对于固定汇率存在优越性。如在以上的宏观数据比较中,21世纪初实行浮动汇率体制的中国可以很好的通过浮动汇率的自由调节机制使经常项目实现平稳顺差,相对来看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亚洲五国的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会因为美元升值而其币值被高估,从而会导致经常项目出现逆差。当本国货币出现贬值的压力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国内利率来缓解货币贬值的压力,但是这一举措给本来就脆弱的银行和公司带来更大的打击。如果允许汇率贬值又会使得以本币表示的外币负债额度急剧上升。政府部门想要维持固定汇率制度,但是又不能运用利率这一手段,随着国际储备的耗尽,对汇率的投机性攻击将最终成功(就像索罗斯阻击泰铢一样)。因此,固定汇率制度会使得金融危机的破坏性更加严重。
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的背景
大型商业银行的改革是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当四大专业银行转为商业银行还没有完成的时候,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大型商业银行的很多负面情况暴露出来,很大程度上将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的不利因素变成了有利因素。一方面,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提高了中国社会各界对银行体系稳健经营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了决策层推进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的决心。另一方面,中国顺利度过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实现了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及其所带来的资源优势,为大型商业银行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改革的可行性。另外,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提示监管机构和大型商业银行自身开始高度重视当时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尤其是不良资产比例问题。
当时很多国际国内主流媒体对中国金融都有非常严峻的描述,比如“中国的金融是一个大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中国的商业银行技术上已经破产”。当时,大型商业银行报告的不良资产率是25%,市场的估计基本在35%~40%。还有一些人指出,如果按照贷款的科学分类,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可能超过50%。这很大程度上使得国际国内很多人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比较悲观,失去了信心,外资也不敢进入中国金融业。
根据调查分析,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历史形成主要还是来自政府干预、法律环境薄弱、大型商业银行客户群管理不善等原因,与当时的信贷文化有密切关系。当然,大型商业银行自身公司治理不规范、经营管理不善、金融压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外部监管不足、考核机制不健全等也是重要原因。
具体来看,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约30%是受到各级政府干预,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干预导致的;约30%是对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所形成的;约10%是国内法律环境不到位、法制观念薄弱以及一些地区执法力度较弱所致;约有10%是政府通过关停并转部分企业进行产业(包括军工产业)结构调整所形成。总的来看,20%的不良贷款是大型商业银行自身信贷经营不善造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因素在亚洲金融危机后都得到了重视,在一些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首先,对大型商业银行的行政干预大大减少,政府部门已经从法律角度明确了商业银行决定贷款的自主性。其次,大型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开始多元化,早期要求大型商业银行必须对国有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做法被逐步放弃。人民银行2003年的调查统计显示,大型商业银行所发放的贷款中,超过50%的贷款是向非国有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以及居民个人(包括住房抵押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发放的。再次,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并取得一定的进展,一些国有大型企业逐步成为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也为商业银行解决不良资产比例过高的问题带来了可能。此外,金融生态不断改善,有关法律法规,包括《破产法》《证券法》和《公司法》等也都在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之中。
总体来看,当时虽然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体规模较大,但是比较而言,由于大型商业银行自身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比重并不过高,各种外部制约因素也在不断改善,改革是有希望的。
改革的系统设计和主要内容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下定决心进行改革。同时,既然问题是多方面的,就需要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全面的考虑和设计,需要对不同领域的改革有务实的策略,以确保金融改革有组织地、分步骤地实行。
大型商业银行改革在改革中所处的次序问题,始终是一个改革的战略选择问题,需要历史地分析。改革早期,我们拿出财政和金融资源,优先使用到农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对外经济改革方面,通过让利方式促进上述领域的改革。各个领域的改革需要消耗相当多的资源,当财政资源很紧、体制上又缺少灵活性时,主要就是金融业承担了改革的成本,其后果之一就是在银行业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同时也使金融改革滞后。无疑,当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我们就应该把改革的重点转到金融行业,解决这些历史包袱。
在改革的节奏上,亚洲金融危机加大了中国金融改革的紧迫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但还要有所区分,有些是快节奏的,有一些则是慢节奏的。对于慢节奏的事物,就是不能“拔苗助长”。那么,哪些改革不可能指望太快见效呢?比如说,像信贷文化的转变、机构投资者的培养和成长、投资者教育和投资理性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等,都需要较长的时间。
【关键词】汇率制度 货币攻击 汇率稳定
2016年初,索罗斯在达沃斯论坛声称,全球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并且看空美国股市的同时也在做空亚洲货币。1月20日,港币和港股双双下跌。观察此次香港汇市与股市的突然下跌,可能原因是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预期传导至香港市场,但更大的原因是国际货币投机者利用固定汇率的低风险高收益的优点,趁机恶意做空香港市场,从中牟利。
一、泰国案例分析
(一)内部环境
1997亚洲金融危机由泰铢贬值开始,随后蔓延至整个亚洲,波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导致东南亚许多国家出现经济衰退的现象。泰国在1990年打开资本市场,实施资本市场自由化,同时允许泰铢在小范围内波动。这种固定汇率制度成为了国际投机者优先攻击的薄弱环节。1996年泰国国内已经出现资产价格泡沫、国际收支经常账户赤字等问题;另外,泰国银行短期外债较多,短期外债通外汇储备比例为128%。种种因素表明泰国内部金融环境不稳定越发明显,国际投机者窥探已久。
(二)攻击手段与应对措施
1997年2-3月,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从泰国银行买入150美元的远期泰铢合约,随后多次抛售,5月,国际投机者再度打击泰铢,泰国央行进行干预,但由于外汇储备有限,7月,泰国被迫宣布放弃和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泰国央行做出三项抵抗措施:首先在远期市场做出反向操作,大量卖出远期美元,买入泰铢;其次联合亚洲其他国家货币当局在即期市场买入泰铢;然后发出规定禁止国内银行把泰铢拆借给国际买家,同时大幅度提高银行间同业隔夜拆借利率。
二、香港案例分析
(一)内部环境
香港与泰国相比,财政稳定,经济健康增长,官方外汇储备充足,债务较少,香港市场化程度完善,内部金融环境稳定度高,联系汇率制度信誉良好。但随着美元升值和泰铢等东南亚国家危机的相互传导,香港的汇率稳定存在严重压力。
(二)攻击手段与应对措施
尽管香港的经济基本面要好于其他东南亚国家,但是危机之间相互传导的机制也使得香港受到了猛烈的货币攻击。香港金融市场受到了多方面的攻击,投机者获利方式主要依靠股市下跌,通过做空港币造成了股市、汇市、利率的恶性循环。投机者通过发行债券筹集港元;同时,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大量卖出空方头寸;并且耐心等待,到达适当时机抛出之前筹集的港币,推高利率,引起股市的大幅波动。8月13日,香港政府突然出手干预,毫无预兆的利用官方储备强行干预股票和期货市场。同时,伴随着一系列政策出台,限制抛空港币;限制股票和股指期货的交易期限;降低股指期货的杠杆率;增收期货投资者高额的保证金。
三、对中国启示
在危机来临时,市场化调节方式显然效果有限。泰国政府采取措施在远期外汇市场买入泰铢,香港政府直接救市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出台相关政策,禁止抛售港币等。港币在此次货币战争中得以保存,联系汇率制度防守成功,是东南亚经济危机中仅存的获胜者。面临货币攻击时,攻击手段多在汇市、股市集体做空,因此,危机防范需要在外汇和股票等市场上同时进行。危机应对过程中,市场常常失灵,所有市场化干预手段可能被市场曲解,非市场化手段资本管制和救市等方法往往奏效。
汇率是两国经济的相对实力对比,传统的固定汇率制度能够维系,需要两国短期经济处在同一周期内运行,需要面临两国经济潜在增速、通货膨胀水平、国际收支情况大致相同等压力。克鲁格曼三角形的“三元冲突”的基本目标包括,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自由流动。货币当局需要在不可能三角形中找到平衡点,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汇率逐渐降低压力,同时实行适当的资本管制。尤其中国现在处在增速换挡时期,汇率制度需要保持高度的灵活性,观察两次危机得出货币危机通常与固定汇率制度有关,特别在国内经济不稳定时,易暴露出其他风险,僵硬的汇率制度无法充分反应一国的经济实力,存在高估或低估的可能,给投机者提供做空套利的机会。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较快,拥有全球最多的美元储备和黄金储备,外债占比低,经常项目出现顺差,资本项目开放不高的情况下同样出现顺差,国内金融体系健康,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低,并且不具备国际投机者货币攻击的内在环境。但在供给侧改革的宏观背景下,须尽快化解房地产泡沫,隐性不良,重工业产能出清存在潜在风险点等问题。一国的内在环境稳定是对外开放的根本,内部推进结构调整,解决失业压力才能为人民币全面国际化、开放资本账户等改革奠定基础。同时采取管制资本账户的手段加以配合,防止出现国内资本大幅度外流和被国际游资恶意做空等问题的出现。中国能够避免亚洲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主要因为中国金融体系对外开放有限,一旦打开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四、结语
国际游资之所以敢于与各国央行为敌,进行货币攻击在于其低风险高收益,并且,一国经济体内部的金融脆弱使其通常面临内外目标难以平衡的冲突。通过泰国和香港的经验表明非市场化方式成效显著。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在面临美联储加息,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等一系列复杂的国际问题时,必须稳定货币政策,强化国内金融环境监管,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合理控制国际资本的流动,稳定人民币汇率。
参考文献
[1]管涛,谢峰.重温亚洲金融危机期的泰铢阻击战和港币保卫战:从技术角度的梳理.国际金融[J].2015(11).
[2]余永定.中国应从亚洲金融危机汲取的教训.金融研究[J].2000(12).
随着经济数据的好转,不少经济界人上认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见底,美国经济正在回暖。而在经济学家沈联涛看来,美国经济的实体危机一半已经过去了,但结构性的危机还未完全结束。
“究竟何时结束,我也不能预测。经济走势应该是‘x’型,即谁也不知道走势会怎样”沈联涛解释说,“从美联储6月份最新的第一季度资产负债表来看,家庭部门2008年亏损了11万亿美元,但在2009年一季度仅亏损了1.4万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家庭的资产状况正在好转。但从企业部门来看,2008年全年亏损1.4万亿美元,而2009年仅第一季度就亏损了5000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家庭选择了储蓄,而这并不会刺激企业业绩的增长。”
十年轮回
上周末,沈联涛应远东出版社、《理财周刊》和第一理财网的邀请,来沪做了题为“金融危机:故事还没有结束”的报告,同时他的新作《十年轮回: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也出版面世。
沈联涛曾经担任过香港金管局副总裁和香港证监会主席,现在还担任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和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司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马来西亚总统经济顾问等职,他还足马来西亚大学访问教授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作为金融界的资深人士,沈联涛亲身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
对于亚洲金融危机,在亚洲地区政府身居要职的人几乎毫无关于这场危机的著述,而沈联涛第一次以一个亚洲地区金融监管者的角度来回顾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各国的遭遇和危机发生前后的经济金融状况,以及国际金融界的许多重要人物在历史重要时刻的言行,并深入探讨了会融危机的形成机制。
沈联涛回忆起1996年的夏天,当时的形势看上去好得令人难以置信,证券市场和房地产价格创造了最好的纪录,全世界的流动性充足,风险溢价降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沾沾自喜的情绪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危机却悄悄降临东亚,开始影响这个上多年来处处呈现高增长和低通胀的繁荣景象的地区。东亚一些创造经济奇迹的国家和地区受到了猛烈的打击,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
就像亚洲金融危机一样,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几乎是悄无声息地慢慢引起全球关注的。2007年夏天,以美国房价下跌起始的次贷危机像脱缰野马。2008年夏天如同火山突然爆发,每个月都有金融机构出现危机的事情发生,其规模和强度在不断升级。
这不禁令人想到这样的危机“十年轮回”是不是一个偶然?
沈联涛认为,没有一次金融危机是完全相同的,但它们有着共同的因素,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且缓和下一次危机。一国的危机与国内市场、政策和制度的失败相关,而全球危机则与在网络化世界中通过各同经济相互依存而传导的失败有关。
沈联涛表示,我们一直未能及时察觉危机的出现,因为我们在社会行为准则、政策制定及实施上,在思想、法律和行政体系上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在起作用,每一方面都自盲点。如果这在一个国家里是很糟糕的事,那么它在全球范围中就是灾难性的。
三大问题值得关注
在《十年轮回》一书中,沈联涛指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亚洲各经济体成长中的痛苦,是亚洲为了进入新阶段而付出的代价;而从2007年开始的这场次贷危机可能也是世界为进入全球化的新阶段而要付出的代价。
从这个角度来看。2007~2008年显然标志着全球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此,他提出了3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一,这是不是全球资本主义盛极而哀的标志?至少有一件事是肯定的,目前这场危机给“美国梦”画上了问号。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力拥有想拥有的一切,这种梦想对美国人来说有可能实现,因为他们的总人口不足世界人口总数的5%,CDPP却占全球总量的25%,并且每年可以消费相当于CDP6%的净外部资源。不幸的是,全球的资源环境却无法支持占世界总人口37%的中国人和印度人也实现这种“美国梦”。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在大萧条年代还不是新兴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但今灭,像中国和印度这样快速发展的国家必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的可持续问题,这不仅是为了保护其自身的健康,而且也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
亚洲人必须找出自己的发展模式,把“GDP热”(疯狂追求快速增长)弃之如敝屣,寻求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速度,既提供就业机会,又不破坏环境。
第二,如果印度和中国每年都以8%以上的速度增长,而G3(美国、欧洲和日本)每年增长率不足2%,那么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的相对实力将会显著改变。安格斯・麦迪逊曾预言,到2018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印度则名列第三。到2030年,亚洲(包括日本在内)GDP将占世界总量的53%,而美国和欧洲只占33%,如若其然,全球会融体系必将与今日大相径庭。
亚洲在未来10年内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场,这只需要亚洲继续实现金融深化,亚洲货币对美元和欧元相对升值。这意味着亚洲某一种货币或几种亚洲货币的组合很可能到那时扮演全球储备货币的角色。
第三,亚洲是否准备好扮演这种角色了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过去,新兴市场一直依赖发达国家的市场和资金,亚洲国家地区的顺差角色是新近发生的事,亚洲人还没有适应。
亚洲之所以不得不把多余的储蓄投资到西方去,正是因为它自己的金融系统还不足以承担对这些储蓄的配置使命。亚洲的监管结构尚待发展。要在国际货币秩序中有所作为,亚洲的政府官员们既缺乏国际意识,在心理上也准备不足。
会否重蹈日本覆辙
对于此次政府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救援行动,沈联涛表示出一些担忧。他举例说,日本是战后时期第一个经历了资产负债泡沫和通货紧缩的重要经济体。在政府大规模注资刺激经济、经历17年以上的通货紧缩和低增长之后,日本用占GDP195%的公共债务泡沫替代了股市和房市泡沫,但是仍然没有解决许多结构性问题。由于提高利率会造成债务市场突然崩溃以及使日元进一步受到压力,所以要把财政状况合理地维持下去,只有执行零利率政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零利率竟迫使储蓄率很高的老龄化国家消费止步不前。
而今日本的零利率政策在美国如法炮制。也许其他国家也会迅速跟进。日本从其艰辛的经历中懂得了,当你把货币价格定为零时,则经济中所有其他的调整都需要通过其他价格(例如汇率)来量化。现在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而不用实施某种汇率管制,因为大量的利差交易将从任何把提高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内容之一的尝试中获得利差。
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政府会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同样利用零利率和政府财政注资等手段,使经济再通胀到旧模式中去?
市场开放需要投资者成熟
在报告会后记者见面会上,沈联涛表示,经济是否复苏不能仅看几个指标,更要从历史、宏观、微观等多方面去分析。分析最新美国的资产负债表,可以感觉美国的结构性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我是会计出身,更相信实际的情况。处理这场危机的难题在于不是一个国家就能解决的,而是通过国家之间的博弈来解决这个难题。”他说。
他坦言,目前暂时还没有看到能够替代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其他货币,如果美国调整好了,美元也不是不可以上升的。
1.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
①美国的宏观调控政策。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由于担心可能发生的通货紧缩,加上高起的储蓄率,联邦基准利率被维持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作为衡量银行风险定价重要指标的存贷款利率差降至历史低点。美国的房地产业格外繁荣,同时带来美元的持续疲软,通胀压力增大以及流动性泛滥,宏观经济风险例如通货膨胀,房地产价格扭转在这段时间内被显著低估。为此从2006年,美联储不断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5.25%,同时贷款利率升高,房地产贷款违约率升高。
②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以及无数新的衍生金融工具在金融机构中广泛应用。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一些银行利用金融市场迅速扩张贷款的规模。这些银行把放出的贷款进行分类归集并打包出售给一些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例如SIV,SPV等),SIV再将这些贷款在资本市场上抵押发行债券。通过这样一系列行为,银行不但摆脱了对储蓄存款的绝对依赖,而且将贷款移除资产负债表表从而转移了风险。这种起初为了摆脱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限制的业务模式逐渐被银行界广泛采用,并逐渐扩散到欧洲的银行业。
③风险信用评级机制。信用评级是按照评级者的信用风险归类评价的,由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对象”没有很好的资信记录和抵押资产,而且贷款规模小,因此采用信用评级软件进行设计,前期成本较小,但事后违约率较高。因此贷款机构选择资产组合的方式去分散风险,为此增加贷款的数目,这样很容易引起过渡贷款,造成房地产的泡沫升级。但是一旦宏观经济状况出现逆转,金融机构的资金链很容易断裂,个别风险和系统风险会同时增大。
2.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
亚洲金融危机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25年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金融贸易自由化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发生的。
①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对金融的连带作用。全球经济相互依存、合作、竞争和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也在加深。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金融出问题,必然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它国家,造成地区性或者全球性的动荡。
②金融自由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资本跨国性的转移愈加频繁,规模日益扩大,迫使西方国家不得不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扩张的速度大大超过经济贸易增长的速度。国际金融交易的基础原本是国际贸易,但是数以万亿计美元的巨额资金活跃在股票、债券、外汇和黄金市场的投机交易中,这些热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除去其自身的内因,则与国际资本的快速、频繁大进大出,兴风作浪不无关系。
③对外资的过分依赖,经济结构失调导致经济泡沫。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分依赖外资,而这些资金主要投放在非生产性的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上,利用率很低,加剧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经济的泡沫成份。利用外资盲目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导致结构性生产过剩及经济泡沫是这场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特别是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又进一步造成了出口贸易结构的失调。
3.从两次金融危机发生背景的比较分析来看,金融系统都扮演了很关键的角色
当它正常运转时,可以将拥有闲余资金的人的资金导向需要资金进行生产性投资的人。金融系统圆满完成这项工作的主要障碍是信息不对称,即金融合约的其中一方与另一方得到的信息存在差异,这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如果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来理解金融危机,则可以将金融危机定义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不对称信息问题严重恶化,使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发挥有效性。促使不对称信息问题恶化并导致金融危机的关键影响因素是资产负债状况的恶化,特别是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状况。
在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一方面,次贷市场的存在保证了次级按揭贷款市场的繁荣,为标的资产和衍生资产的定价打好基础,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另一方面,次级债市场的过度竞争,以及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信息不对称,难以保证市场的有效性完全发挥,更无法做到信息的准确和风险定价的无误,这必然会引起系统性风险传染加大,造成更大的损失。
这两次金融危机又都是在金融创新日益频繁以及流动性过剩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宏观调控政策和现代微观金融市场资配置方式之间产生了“有效性冲突”。一方面,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放大了货币流动性,从而引起宏观经济层面上的波动。例如,通胀率的急剧上升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的迅速膨胀等,都会迫使政府采取力度比较大的宏观调控政策,从而造成宏观调控的成本提高。另一方面,针对宏观经济指标的调控措施的实施(比如因通胀上所引起的持续加息等),很容易改变市场对金融风险的定价能力,甚至可能会造成市场参与者支付交易能力的急剧恶化,从而引起像“次级债风波”那样的“系统性风险”,使监管部门不得不放弃针对宏经济指标的调控措施而被动地执行反向操作————投放流动性。
二、两次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及表现
1.美国金融危机的三个发展阶段及表现第一阶段: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次级抵押信贷市场风险出现,2007年7月以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已经刮向欧洲、亚洲和澳洲。
第二阶段:2008年9月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再起,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AIG集团陷入危机,强烈震撼了美国金融市场,并在国际金融市场掀起滔天巨浪,旷日持久的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严峻的世纪性金融危机。
第三阶段: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2008年之后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下行风险逐步加大,前景更加不确定。欧美的企业倒闭、裁员、减薪已经屡见不鲜,消费和对经济的信心都大幅下降。目前的情况并不是简单地降息或者注入资金所能解决的,风险厌恶情绪的高涨也已经充分地表现在全球资本市场之上。
具体表现:①世界各地股市剧烈震荡,自2007年2月到2008年10月,美国的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幅33%,NASDAQ跌幅31%;欧洲的法兰克福指数跌幅35%,巴黎CAC40指数跌幅35%;韩国指数跌幅24%;日经225指数跌幅37%;我国香港的恒生指数跌幅36%,我国内地的上证指数跌幅29%,期间还曾创出6124.04的历史以来最高点位,如果从最高点计算的话,短短一年时间跌幅达60%。②对金融机构产生巨大影响,大量的金融机构破产。2007年3月,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2008年3月,贝尔斯登猝死,2008年9月,美国政府出手接管两房,雷曼兄弟破产,美国银行收购美林,AIG国有化,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③对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金融危机导致欧美国家的社会失业率持续增加、市场需求萎缩、企业融资困难、个人信用消费减少、许多人由于无力偿还信用债务而导致资产被收回。④各国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欧美国家联合行动应对次级抵押贷款信贷危机,为缓解美国次级债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所造成的过大压力,欧元区央行和美联储于2007年8月9日、10日先后发表声明,宣布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并迅速付诸行动。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欧盟共同降息50基点,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动用五千亿英镑。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规模庞大,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幅度为16年之最。中国也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2.亚洲金融危机的三个发展阶段及表现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日元的大幅贬值,使得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欧美国家股市和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
其主要表现为:①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剧烈动荡。②大批企业、金融机构破产和倒闭。③国际资本大量外逃,据估计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私人资本净流入由1996年的938亿美元转为1998年的净流出246亿美元,仅私人资本一项的资金逆转就超过1000亿美元。④受东南亚危机影响,1998年日元汇率剧烈动荡,6月和8月日元兑美元分别跌至146.75和147.25日元,为近年来的最低点,造成西方外汇市场的动荡。⑤危机扩散蔓延,1998年5月俄罗斯爆发了股市、债市剧跌的风潮,卢布大幅度贬值,资本大量外逃。造成美国、欧洲、日本乃至拉美的股市动荡。⑥1998年9月,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在这场危机中兴风作良,出现巨额亏损,后由美联储出面组织大商业银行出资相救,才免于倒闭。⑦1999年1月巴西雷亚尔大幅度贬值,资本大量外逃,股市和债市都大幅度下跌,对拉美和美国经济造成很大冲击。⑧除了直接影响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使得一些国家出现负增长之外,还造成全球经济增长放慢。⑨受危机影响的国家由于自身无法摆脱困境,不得不向国际金融机构求助。泰、韩、菲、印尼、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向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协议总额接近2000亿美元。
无论规模和范围,还是深度及影响,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都远远超过了10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首先,当前的金融危机波及面广,已演变成了世界金融危机,不仅波及到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波及到了部分新兴发展中国家。而亚洲金融风暴受害的只是发展中的新兴市场国家。其次,影响深度深,美国的这次金融危机先后影响了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而且对很多国家的实体经济的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近几年的经济衰退已成定局。而亚洲金融危机并不是它的实体经济出现问题,而是制度模式的局限性造成的。
三、中国在这两次危机中的表现
1.中国在美国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①美元资产的价格暴跌,造成我国财富量的缩水,我们现在的外汇储备主要购买的是美国的国债以及美国的一些企业股权,由于美元的贬值和部分债券的违约,我国遭受了不少的损失。如果美国金融危机持续恶化,我国将遭受的损失将更加难以估算。②我国的出口拉动效应减弱,我国外贸对美国的出口占我国外贸的1/3,美国经济的衰退必然引起我国出口的减少从而导致国内企业减产、工人失业,企业大规模亏损。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升会导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持续收到冲击。
③外资的撤离。由于不少外国金融机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巨大,因此不得不抛售海外的资产回收投资来救急。外资的撤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性,我国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来阻止股市和楼市价格的下滑。
2.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①由于中国有四道防线:外贸顺差(1997年为400亿美元)、外债结构以中长期为主(87%)、外汇储备较多(1997年底1400亿美元)、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等,中国在这次亚洲金融风暴中未受到直接冲击,人民币没有贬值。
②中国是亚洲的一部分,与亚洲经济的关联度相当高,因此,中国实际上已经间接受到影响:GDP增长率降低,进口增速,出口减少,盈余收窄;内部消费疲软、失业率上升、通胀增幅不大,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加速,利率处于历史低水平,但仍高于国际利率水平;外汇储备在1400亿美元的基数上增长幅度会大大放慢;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中国政府多次表明人民币在两年内不贬值。从这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来看,中国国际化程度已经非常高,贸易份额占全球的7%,外汇储备居世界之首,金融危机一旦发生,中国都难免会收到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四、两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1.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监管和适当利用
美国等西方国家金融创新使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这有利于分散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也容易招致金融风险甚至危机,随着我国对外金融开放力度的加大,更多外国金融部门及衍生产品将进人我国,对此我国应加快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筑好金融衍生工具的防火墙。同时,有选择地运用金融衍生工具为我国分散和减轻相关金融风险。我国需要通过发展本国的证券化和金融市场结构,使金融市场从结构和品种都得到深化,从而利用各种金融手段,妥善安排好未来的风险。
2.有效利用外汇
在这场由美国次级债危机所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为美元资产,导致我国的财富量缩水严重,因此我们必须调整好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和规模。要有效的使用外汇储备,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外汇留存比例,鼓励国内企业利用外汇资金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当一国货币贬值时,如果该国的外债负担过于沉重,可能引发企业偿债危机甚至金融经济危机,因此适当地降低外债水平可以降低该国的外汇风险和金融风险。
[关键词]次级贷款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 风险防范
一、引言
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在泰国爆发,并逐步扩大到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和韩国、日本。亚洲金融危机给人们带来的阴影尚未散去,在10年之后的美国爆发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百年不遇的次级贷款危机,美国经济严重衰退,并且华尔街风暴最终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证券市场也经历了从2007年10月的6124点跌至2008年10月的1665点的最大涨跌幅,众多投资者遭受严重打击。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如此巨大的危害,我们应该认清其本质,找出其根源,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
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它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又应如何应对?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张亦舂(1998)基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形成,并对亚洲模式进行反思。谢桂兰(2010)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三大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夏斌(2009)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观点。余永定(2000)认为要防范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中国必须健全和完善金融体系,保持汇率稳定性和灵活性,加速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调整。邹瑶琪(2009)和刘晓南(2009)针对如何防范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学者们对国际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做了细致的研究,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文献,首先分析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然后分析它给全世界、尤其是中国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应如何防范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分析
本文以2007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例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原因进行分析。为刺激经济复苏,进入新世纪以后,美国金融机构对信用比较低的人提供了大量住房贷款,这类贷款一般称为次级贷款。金融机构用次级贷款作抵押发行大量债券,从而形成风险巨大的房地产和金融泡沫。2004年下半年以后,美国提高利率,导致大量贷款过期,贷款人纷纷售房还贷,引起房价大跌,造成一系列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危机直到宣布破产,进而导致实体经济严重衰退。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积极采取救助措施,对金融稳定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针对美国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可以从以下四个视角来分析:
1、金融监管缺失
美国历来主张市场经济,主张少监管,甚至不监管。这次美国金融监管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对金融常新产品管理过松,尤其是次级贷款;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杠杆率过高,对场外交易的信用违约掉期等衍生产品,既无机构监管,也无标准约束,最终为危机爆发埋下隐患。
2、宏观经济政策不当
2001年到2004年期间为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不断降低利率,导致利率过低,形成房地产泡沫。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破灭。2004年6月起,美联储开始转变低利率政策,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利率调高后,联邦基准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准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扩张性政策的完全逆转,这提高了购买房屋的借贷成本,因而产生了抑制房产需求和降温房产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的下跌,以及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3、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体制
美国全国储蓄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9%左右下降到近几年接近为零。美联储报告表明2008年底美国家庭房屋抵押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债务合计为13万亿美元,相当于税后收入的123%。2008年美国财政赤字近5000亿美元,债务总额10万亿美元,人均负债3万美元。贸易赤字连续3年超过7000亿美元。由此我们可以认为,金融危机产生原因部分来自美国通过输出美元来透支消费的经济发展体制。
4、国际货币体系不合理
国际货币体系不合理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最重要根源。2008年全球经济总量为62万亿美元,美国占23%,并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用美元作结算货币的贸易额却占全球贸易总额的80%,各国外汇储备的60%以上是美元。美元既是美国的本币,又是国际货币;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向全世界输出美元,实质上成了全世界的中央银行。美国发生大量财政赤字、贸易赤字,发放大量美元,却不受世界监督。美国之所以能够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放松乃至放弃金融监管,实行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方式,归根到底是因为美国和美元垄断了国际货币体系。
也有学者指出,美国金融危机不仅是技术与管理层面的问题,而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表现。金融危机与技术管理层面的问题有关系,但技术层面的因素只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在于新自由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而其深层次原因还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
从金融方面来看,我国的金融机构虽然受到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由于我国的金融体制、银行制度经过改革,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质量比过去大大提高,加之我国政府对金融活动较为严格的控制和较为有效的管理。因此,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系统的破坏还不是非常严重,我国的金融系统运行良好。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我国加入WTO后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而美国则是我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的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导致财富缩水,居民消费减少,企业投资下降,导致进口减少,进而对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制造业出口产生重大影响,而出口下降又导致整个制造业生产的萎缩。在我国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地区,特别是广东和浙江等地,由于外需的萎缩,很多企业的经营已十分困难,不少企业已经倒闭或面临倒闭。作为制造业大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不仅是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劳动岗位大幅度减少,失业率上升,就业困难。
四、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外汇储备已超过2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例超过三分之二,与全球经济联系紧密。因此,在防范国际金融危机时,要树立世界眼光,从国情出发,在综合分析、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几年全球经济一直处于低速增
长的状态,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但与此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扩大内需,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外汇储备充足,全球物价较低,有利于更好地运用国外战略资源;三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改革。
2、改善社会资金结构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应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今后的金融体制改革,除了推进金融企业综合经营外,最重要的是扩大直接融资,改善社会资金结构。具体措施有:规范股票市场发展,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
3、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对外经济活动而产生的国际货币的收支,为支付进口贸易、偿还外债本息、防范投机性攻击、稳定外汇市场,一个国家必须有一定的外汇储备。我国外汇储备较多,有利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但适当压缩外汇储备并合理使用,既可提高我国资金使用效益,又可防止人民币升值。因此,外汇管理应从“宽进严出”改为“宽严适度”,争取实行贸易项目下意愿结汇,推进国际资本有序、双向、有效流动,使外汇储备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
4、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推进人民币可兑换,进而使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实现人民币可兑换要分四步走:第一步是经常项目可兑换;第二步是资本项目可兑换,这需要我们放宽对境外企业在中国直接投资的限制,逐步开放金融业;第三步是解除外汇管制,实行人民币可兑换,这还需要解决许多管理技术方面的问题;第四步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要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就要使人民币要在全球的贸易计价结算中、在全世界外汇储备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5、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金融越来越开放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加强与发达国家合作,防范国际金融危机于未然。
五、结论
本文以2007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例,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形成原因,对我国经济、金融所带来的影响,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防范措施。由于全球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本文所做分析及结论只是针对当前经济形势,若全球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则国际金融危机及其防范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亦春.如何正确认识亚洲金融危机[J].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1998(4).
[2]谢桂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产生三大原因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0(5).
[3]夏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J].党建研究,2009(1).
[4]余永定.中国应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汲取的教训[J].金融研究,2000(12).
[5]邹瑶琪.论国际金融危机及防范[J].商业文化,2009(6).
关键词:东亚;货币金融;合作
一、引言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为刺激本国经济增长,欧美国家普遍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这意味着向以美元、欧元作为其外汇储备的国家征收通胀税。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美元储备,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对美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对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不满再次引发了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热烈讨论。本文在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过程进行反思和对已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东亚货币金融合作面对的新形势、新问题,试图探究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新路径。
二、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已取得的成果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各经济体普遍认识到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以及其对美元的过度依赖,欲寻求区域货币合作成为东亚各经济体的共识。1997年,日本提出组建总额为300亿美元的亚洲基金,用于解决危机发生时的资金短缺问题。2000年,在“10+3”共同努力下,关于东盟各经济体间的货币互换协议——清迈协议(CMI)签订。货币互换的总金额为10亿美元,为进一步的货币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001年蒙代尔基于最优货币理论,提出建立亚元。2003年初始规模为10亿美元的亚洲债券基金(ABF)正式启动,2004年扩大亚洲债券基金二期的20亿美元。2008年,“10+3”达成了CMI多边化协议。2009年,“10+3”特别财长会议发表了《亚洲经济金融稳定行动计划》, 扩大了“清迈倡议多边机制”( CMIM) 共同储备基金的规模,此次会议还要求建立独立的区域经济监控实体。2009年5月, “10+3”财长会议公布, 将于2009年底前完成总值1200亿美元的区域外汇储备库的筹建。在发生金融危机时, 储备库以借贷方式向出现流动性困难的成员国提供资金帮助。
三、关于东亚货币金融合作路径设计的思考
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究竟能不能“脱美元化”,合作的目标是什么,构建的思路是什么?
(一)需考虑“美元体制”的持续性
20世纪,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强劲的经济增长趋势,使得美国成为了以出口为导向的东亚各经济体的最终市场提供者。东亚各经济体为发展经济,反过来又稳固了“美元体制”的地位。在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美元的比值稳定的前提下,这是一个相互促进和相互依赖的过程。即便是在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美国广泛采取量化宽松政策,肆意将金融危机的损害转嫁到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国家的情况下,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依然没有改变。原因主要有:首先,国际货币体系的变更都是以国际关系格局的变更为前提的。目前,“一超多强”的国际关系格局虽然已经形成,但是短期内仍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取代美国成为霸权国家,美国通过其强势的进入霸权实现了对那些向美国输入商品和服务的国家的绑架;其次,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取代美国作为东亚地区的最终市场提供者。近年来东亚各经济出口产品中美国所占的比重总体上虽有下降趋势,但美国依旧是该地区最大的最终产品市场提供者。因此,东亚地区在短期内难以摆脱对“美元体制”的依赖。再次,美元依然是强势货币。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即使是在人们一直讨论美元长期贬值趋势的情况下,每当全球性或局域性危机爆发时,不论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地点,美元依旧是各国政府和投资者资产保值和规避风险的最终选择,这里就有对选择美元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美元依旧坚挺的预期。欧元诞生后,也没有改变这种状况,特别是在欧债危机爆发后,强势美元的性子更加凸显。从2008年8月初到2009年5月初,美元指数上升接近15%。而且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房地产和其他资产价格暴跌,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但国际资本向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入并没有停止。2008年,投资于非美国政府债券的其他债券的规模出现很大下降,但投资美国政府债券的规模却达到约5080.65亿美元,远超过2007年2303.30 亿美元的水平。2008年,美国资本账户仍然出现5465.90 亿美元的顺差。因此,现阶段推进东亚货币金融合作最重要的背景就是“美元体制”的可持续性。
(二)需改变现有的合作路径设计思路
一直以来,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路径设计的思路主要针对如何解决和防范东亚经济体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次金融危机轻而易举地击溃了既已取得的成果,原因在于两个危机的作用机制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产生原因不同。东亚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东亚个经济体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以及金融体制建设的滞后和金融监管力度的不足。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过度的依赖出口拉动,采取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当出口竞争力下降时,为避免本币贬值,普遍采取提高利率的做法,引发了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从而催生泡沫经济,当泡沫爆炸时,外资大量流出时,本国外汇储备不足以维持本国汇率时,本币大幅度贬值,金融危机产生。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新金融衍生品监管的有关的制度创新未能赶上金融衍生品创新的步伐,忽视了对创新使用新的金融衍生产品以获取暴利的金融部门的监管,金融监管系统漏洞难以及时发现,影子银行过度膨胀,当资产价格下降时金融体系就变得十分脆弱。其次,影响造成的结果不同。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是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支付能力;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的是东亚各经济体资产价值的严重缩水。再次,应对之策不同。针对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其应对之策主要是如何解决东亚各经济体流动性不足和支付困难的问题,清迈协议(CMI)以及之后的清迈扩大协议(CMIM)可以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针对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此次金融危机的应对之策主要是各国、各地区应加强其金融体系的监督和管理,注重金融监管制度建设的及时与完备,这是东亚货币金融合作既已取得成果所无法解决的。当然,全球层面的相互合作是度过此次危机的必然选择。最后,危机发生时外部环境不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 美国经济正处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时期, 这也是东亚各经济体走出1997年金融危机的重要的外在条件。而此次金融危机是由美国引发的,欧美经济都处于近乎停滞的状态,这对以出口为导向的东亚各经济体走出金融危机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方向应是危机的防范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合理、准确地设定合作目标
迄今为止,对于东亚地区货币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已毫无争议,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人们就已达成广泛的共识——东亚地区的货币金融合作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目标并不仅仅在于直接的应对经济危机,更应该是谋求东亚地区经济的共同繁荣与持续、稳定发展。鉴于东亚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的历史文化、要素禀赋、经济结构的差异,各经济体对于危机的应对之策是不同的。所以,这种以直接应对金融危机为目标的合作机制不仅不会促进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进一步推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将阻碍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进程。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危机是非常态的,经济的发展、综合实力的增加才符合各经济体发展的要求。因此,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最高目标应该是东亚各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共同繁荣与稳定发展”。
于此同时,本文认为那些把“脱美元化”作为东亚货币金融合作路径设计时的一个重要目标的做法也是不合理的。如上所述,“美元体制”在现阶段是不可能消除的。历史上所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是一种霸权更替的结果。目前,东亚各经济体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军事上都还不具备直接变革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能力。因此,若将“去美元化”或者说变革“美元体制”作为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目标会严重阻碍东亚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因此,“美元体制”的持续性仍将是现阶段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大背景,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目标不应该是变革“美元体系”,而应该是在“美元体制”的可持续性下努力避免和消除美元体制对东亚地区发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谋求东亚地区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路径设计
东亚各经济体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决定了短期内该地区不可能具备“最优货币理论”的前提条件,即共同的文化传统与政治意愿和相似的经济发展结构与发展水平。所以,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体系的建立必须是一个分步骤、分阶段、多层面进行的过程。
第一阶段,建立、健全危机防范体系。
继续扩大和强化“清迈多边扩大协议(CMIM)”取得的成果,建立制度化的金融机构即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主要负责设定共同基金执行标准、提供和管理区域性的紧急救助资金、评估和监督执行效果,各国的出资份额与该国在组织内表决权和可以申请的经济救助资金之间挂钩;建立一套早期预警指标,以便于及时发现和协调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东亚各经济体整体对危机的防范能力。同时,为实现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繁荣,可以依照财富基金的模式建立一个主要投资区域内金融资产的多国合作投资基金。此外,组建2个独立于东亚货币基金组织的国家评级的非政府机构评级机构,这样既增加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又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第二阶,组建东亚次区域地区的汇率联动机制。
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结构相似性相近的次区域构建一个共同货币篮子。在已经开启东盟自由贸易的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中国,构建分别盯住各自共同货币篮子的制度,实现次区域内的汇率联动,限定东亚各经济体币值对中心汇率波幅以防范价格不稳定带来的投机行为。次区域货币篮子的构建以“亚洲货币单位(ACU)”作为主要参考目标。这既可以增强整体区域对外汇率政策的协调性,又可以避免价格环境不稳定造成的区域内各经济体间非良性竞争。
第三阶段,建立东亚地区的共同货币篮子制度,组建东亚中央银行。
首先,在次区域范围内,实现货币的一体化,即用比较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度替代共同货币篮子制度。接下来,建立各次区域固定汇率与ACU的关系,形成东亚地区统一的货币联动机制。最后,随着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东亚汇率联动机制的稳定运行,依据最优货币理论(OCA),就可以建立统一的东亚中央银行,实现单一货币——亚元的构想。
这将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按照“充分协商,平等互利”的原则,分阶段多层面地进行,其最终结果还有赖于东亚各经济体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敏.最优货币区理论视角下构建东亚货币区的可行性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0).
[2]郭媚.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实践与展望[J].财政金融,2011(15).
[3]李晓.“美元体制”的可持续性与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路径选择[J].学术月刊, 2010(06).
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各国意识到,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独善其身是困难的,区域金融合作是保证亚洲各国(地区)金融安全与金融利益的必然选择。为了加强亚洲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使亚洲资本在亚洲得到有效配置,亚洲各国(地区)相继提出了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建议。
(一) 亚洲债券市场倡议的背景
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表现出传统金融危机的征兆,它既非财政赤字引起,也非宏观经济诱因造成。理论界普遍认为,金融结构不合理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危机国家金融体系的普遍特征是银行占据融资主导地位,并且政府为与其有裙带关系的银行提供各种隐性担保。这种担保使它们可以很容易地以较低的利率从国际市场上借入外币资金;同时,这种担保也增加了银行机构道德风险的可能性,使得它们有很强的动机过度放款于股票、房地产等高风险投资领域,这导致了巨大的资产泡沫。最终,资产泡沫的破裂导致这些国家发生货币与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后,理论界重新审视了东亚金融结构。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 为防止金融危机再次爆发,亚洲各国(地区)需要大力发展各自的债券市场:①债券市场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披露,从而改善资金的分配效率;②债券市场能够为银行提供管理流动性风险的工具,使银行在遇到流动性压力时,无须停止贷款或提前收回贷款;③债券市场能够为非居民投资者提供分散风险的有效选择,改变非居民投资者在危机中一味抽逃资金的局面。
此外,亚洲金融危机还引发了亚洲对地区资本流动的关注,一些观察者发现,亚洲地区的资本没有在地区内得到有效利用:一方面,一些国家(地区)在地区外成熟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借入短期外币资金;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地区)又在地区外成熟金融市场上大量购买长期政府证券。这相当于亚洲向地区外出口安全性金融资本,同时进口风险性金融资本。为什么不能将亚洲的资本用于亚洲?一些倡议者提出,通过发展一个地区性债券市场,将地区内资本充裕国家的资本转移到地区内资本缺乏国家,以此促进亚洲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提高亚洲地区投资者收益。
随着清迈构想的实现及拓展,亚洲对地区金融合作的信心逐渐增强,关于亚洲债券的讨论也因而也日益热烈。目前,5个地区性金融论坛已将亚洲债券问题提上了工作日程:在ACD(Asia Cooperation Dialogue),泰国、香港、巴基斯坦共同组建了一个金融合作工作小组以建立亚洲债券市场发展指导原则;在APEC FMM(APEC Finance Minister Meeting),泰国、香港和韩国提出了在亚洲建立证券化和担保市场的建议,并计划在两年内实施;在EMEAP( Executives Meeting of East Asia-Pacific Central Banks),金融市场工作小组已经开展了亚洲债券市场的可行性研究;在ASEAN+3,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合作工作小组委托泰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为2003年财政部长会议提供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建议;在ASEM(Asia -Europe Meeting),亚洲与欧洲经济合作研究工作小组已开始了加强亚洲债券市场与欧洲债券市场联系的前期研究。
(二) 亚洲债券市场倡议的范畴
目前,亚洲债券的定义没有统一规范。学术界比较认同的看法是,亚洲债券是亚洲地区的国家或公司在亚洲发行的由亚洲投资人持有的债券。按照上述定义,亚洲债券市场就既包括亚洲各国(地区)的国内债券(境内发行,居民持有的债券)市场,也包括亚洲区域债券(亚洲地区内跨国或地区发行的债券)市场。但是,由于讨论是在金融合作框架下进行的,因而,当前亚洲债券市场发展建议主要集中于区域债券市场的发展问题。
目前,亚洲债券市场发展建议形式不同,重点也存在较大差异。概括地说,这些建议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关于亚洲债券市场的基础环境;二是关于亚洲债券金融风险的技术处理。
1.亚洲债券的基础环境
为了在地区内创建一个高效率债券市场,就必须有一个使投资者和发行者都愿意参与的基础环境。亚洲债券的倡议者们就此在信用担保、评级系统、信息披露、清算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在一定收益水平下,亚洲债券投资者愿意承担的风险可能高于债券的实际风险,这是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潜在障碍。倡议者们提出,有必要利用担保来缩小信用差距:①有效利用当前担保体系。鼓励ADB、各国政府、各国政府机构为发行亚洲债券担保; ②建立地区性担保机构。为弥补当前担保机构的局限性,可以考虑建立地区性担保机构。此外,地区性担保机构还可以承担货币互换、证券化和造市功能。倡议者们还指出,随着亚洲债券市场发展,为减少道德风险,公共部门应当逐步退出担保体系。
国际评级机构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的表现已经证明,由于对亚洲地区的经济、社会情况不熟悉,现有的国际评级机构不能真实反映地区证券的价值。亚洲债券的倡议者们提出,要发展熟悉亚洲经济、社会情况的债券评级机构:①鼓励亚洲各国(地区)评级机构展开合作。在ADB的帮助下,亚洲评级协会于2001年9月在马尼拉建立,亚洲15个评级机构目前已经开始在评级方法方面广泛交换意见;②由于各国(地区)评级机构目前还没有涉及跨国债券的评级业务,有必要建立地区性评级机构为亚洲债券发行、交易服务。
鉴于亚洲地区一些高等级公司并没有被地区内投资者所熟悉,亚洲债券的倡议者们提出,有必要建立一个信息披露网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些表现良好公司的经营情况以及相伴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都可以在这个网络上公布,这能帮助亚洲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并能增加亚洲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与深度。
由于跨境交易费时长、风险高,亚洲债券的倡议者们还提出,有必要在健全的法律和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在地区内协作建立一个更有效率的债券清算系统:①加强各国债券清算系统的建设,关键是要加强债券支付与资金支付之间的联系性,各国都应建立DVP(delivier versus payment)债券清算系统;②各国清算系统都要便于国际连接,以利于创建一个地区性清算系统。
2.亚洲债券金融风险技术处理
为了分散、转移亚洲债券的金融风险,使亚洲债券的风险收益特征符合亚洲投资者和发行者的需求,亚洲债券的倡议者们还提出了各种金融风险的技术处理方案。
在ASEAN+3“培育亚洲债券市场”高级研讨会上,韩国学者Gyutaeg Oh和Jae-Ha Park提出了通过证券化和信用增级技术来发展亚洲债券的全面性建议,并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方案提出,亚洲债券市场的目标是动员亚洲资本充裕国家的资本在亚洲流动,提高发展中国家政府和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该方案的具体思路是:亚洲资本缺乏国家(地区)政府、公司用本国(地区)货币发行债券,从而消除发行者的汇率风险;在资本充裕国家建立SPV (中间商,Special Purpose Vehicle);亚洲资本缺乏国家(地区)政府、公司将用本国(地区)货币发行的债券转移到SPV;SPV依托这些债券在资本充裕国家用该国货币发行债券;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充裕国家的政府或地区组织可以提供担保与货币互换。
(三)、亚洲债券市场倡议的实践进展
多方面的努力与合作使亚洲债券市场发展在实践中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2003年6月2日,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EMEAP)新闻公告,宣布与国际清算银行(BIS)合作建立亚洲债券基金(Asian Bond Fund)。
亚洲债券基金是由EMEAP各经济体从其官方储备中出资建立的一个共同基金,它将投资于EMEAP成员(除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外)发行的一篮子和准美元债券,以增加该类债券的流动性,由此推动其它投资者进入亚洲债券市场,促进这一市场的发展。由于目前亚洲各国的债券市场发展不尽完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为使该基金尽快投入实际运行,并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EMEAP各成员一致同意先期建立以美元计值的亚洲债券基金。同时,为防止对亚洲地区的美元债市场造成不必要的冲击,该基金初始规模限定为10亿美元。此外,EMEAP还将继续就亚洲债券基金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投资于本币债券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切实发挥亚洲债券基金对于本地区债券市场的推动作用。总得看来,对区域债券市场建设和未来亚洲金融合作而言, 亚洲债券基金的启动均具有重大意义。
二、 中国亚洲债券市场发展战略
在亚洲债券市场发展问题上,中国方面的基本看法是:中国将积极推动国内债券市场发展,并在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力所能及地促进亚洲区域债券市场发展。
(一) 国内债券市场势发展战略
从中国目前的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看,大力发展国内债券市场势在必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结构特征是:在融资体系中,银行体系占据主导地位,股票市场的地位迅速上升,公司债券市场的作用微乎其微,基本处于萌芽状态。与占据融资主导地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商业银行体系资金配置效率却相当低下。一方面,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贷款问题已十分严重,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上半年统计数据表明,1996年底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重在20%以上。另一方面,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贷款还存在明显的市场扭曲。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部门所占比重已经远高于国有经济部门,1994年该比重为62.66%,2001年该比重为76.67%1;与此相对应的是,在金融体系短期贷款中非国有经济部门所占比重却远远低于国有经济部门,1994年该比重为 24.4%,2001年该比重为 33.1%2。
我们认为,发展国内债券市场能够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的资金配置效率,并减轻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首先,公司债券市场的资金约束强于政府控制的商业银行信贷市场,通过发展公司债券市场能够增强整个社会债务融资的资金配置效率。其次,中国国内债券市场能为商业银行体系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资产选择空间,并进而降低商业银行体系的风险。为了迅速推动国内债券市场发展,中国应在债券市场基础建设方面加强与亚洲其他国家(地区)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二) 区域债券市场发展战略
我们认为,在亚洲区域债券市场发展中,中国有能力发挥重要作用。首先,中国能够为亚洲提供资本。从1996年开始,资金过剩的现象在中国开始有了明显、系统、而且多方面的表现:银行存差持续增加,2002年底存差总量已达到43585.58亿元人民币;从1996年5月1日开始,中国货币当局已连续7次下调利率,目前商业银行法定的1年期存款和贷款利率分别调低至2.25%和5.85%;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很快,2003年3月底已经达到3160.10亿美元。这些现象都说明,中国已经摆脱了资金短缺,中国能够给亚洲资金短缺国家提供资本。其次,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货币价值的坚挺都决定了,中国能提供有吸引力的人民币资本。目前,中国具备相当的经济实力,在2000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6位,对外贸易总量跃居世界第8位,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2位。此外,目前中国的货币价值很坚挺,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就一直保持稳定,与此同时,中国通货膨胀率迅速下降,最近几年持续呈现通货紧缩显现。
【金融危机论文英文题名】FinancialCrisisComparisonandEnlightenment
【金融危机论文作者中文名】张静;
【英文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崩溃;资本流动;危机预期;汇率制度;
【金融危机论文英文关键词】FinancialCrisis;Collapse;CapitalFloating;PsychologicalExpectationsforCrisis;SystemofExchangeRate;
【论文中文摘要】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的今天,我们对经济的迅速发展不能采取全盘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而是应当认真研究其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尽量防范并消除其消极影响。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中国家陆续开始推行结构性的经济自由化改革和宏观经济稳定计划,以试图打破传统体制的僵化,并保持国内通货的稳定。但所有的这些尝试都未曾在短期内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问题,这些国家的宏观经济绩效、国际收支状况与国际外部经济环境之间表现出日趋复杂的关系,特别是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地区性的危机通过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传递迅速向全球扩散,给国际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发展造成冲击。人们不禁要问:金融危机因何产生?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透彻地进行金融危机的因素分析---资本流动自由化的利弊、待机而动的国际投机资本、经济基础的衰败、国内居民对危机的心理预期。接着将分析和叙述的方法相结合,着重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英镑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等发生过的金融危机事件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从案例中归纳总结出结论:危机最初表现为固定汇率的瓦解,而后呈现出外汇市场、银行、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出现崩溃的复杂症状。最后根据前...
参考文献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