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差异关系
目前,我国已对不同的地区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即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以期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由于我国发展起点的差异和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同,地区发展的绝对差距仍呈现扩大的趋势。本文将我国31个省份分为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进行分析比较。根据有关数据和资料,各个地区的GDP每年都在增长,但东部和中部、西部地区的差距仍然相当大,2005年,东部地区人均GDP是中部地区的2.57倍,是西部地区的2.77倍。
为什么经济在增长,但地区间经济差距仍在不断的扩大呢?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增长,从而影响地区经济差距呢?各因素是怎样影响地区经济增长?本文将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数据主要参考2002-2006年的统计年鉴,对地区经济增长和经济差异的变化进行较完整的论述,并就如何缩小地区差异得出结论。
各因素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一)从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005年,投资总体运行状况良好,GDP增长也快,但是,GDP高增长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粗放型经济的格局。根据表1,我们可以知道,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是不断提高,且投资效果系数下降。
(二)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
2005年,全国各地合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958.7亿元,同比增长24.81%,各地区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均比较高。通过和2004年的有关数据对比,我们可以得到各地区的增幅差距(如表2)。
(三)从财政收支分析
2005年,中国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国的财政收入增幅呈增长趋势,且占GDP的比重继续提高。从表3可以知道,2004年全国财政赤字合计为8899.4亿元,2005年底全国财政赤字根据统计合计为10270.1亿元,增长了1370.7亿元,低于年初预算的3000亿元的规模,赤字率继续下降。从各个区域看,仅有西部地区的2005年财政赤字的绝对数低于2004年的数字,其它地区均高于2004年的财政赤字数字,可以看到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从对外贸易分析
2005年,我国出现贸易顺差达到1020亿美元,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加了23.19%,但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同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从表4中的数据看(商品进出口目的地/货源地),东、中、西部出口增幅均比较高,其中东北地区增幅最高,达到了31.73%,出口占比仅有中部地区下降(0.5个百分点)。从进口格局看,东中部均出现上升(分别是0.4和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基本保持不变,而东北地区略有下降(0.4个百分点)。
结论和建议
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地区经济间的差异,对于这些差异不能回避,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逐步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一)结论
1.地区经济增长和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地区经济能否协调发展,关键看市场的力量,政府只能起到辅的作用,只能尽量去缩短这个过程。
2.地区经济增幅差距有所缩小。由于国家提出的发展战略、产业格局有所转变,加上宏观调控的影响,估计这些地区的经济增幅回落幅度要略小于东部地区,这样,各区域经济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
3.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且并没改变粗放型增长格局。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且投资效果系数下降。
4.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增幅高于财政支出增幅,财政赤字没有突破年初预算。
5.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差距进一步缩小,居民消费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城市消费呈现多元化,农村消费增速翻番。
6.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实现经济增长,东部地区外资拉动所占比重仍然较大。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投资金额相比于2004年略有下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投资增长过快所带来的压力。
7.2005年来,我国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贸易进口速度减缓,贸易顺差屡创新高,到年底,贸易顺差近1020亿美元。
(二)建议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整个投资工作,把提高投资效率和质量作为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逐步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格局,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针落到投资的一切领域和环节,发展循环经济,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产的产业发展。
2.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保持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方面的独特功能。继续加大对社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基础教育、人员培训、文化、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缩小地区差距等方面的投入。
3.把人均GDP作为衡量经济差距的重要指标,政府要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各个地区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产业发展方向和规划,进行产业布局。要避免产业同构的现象出现。同时,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注重区域经济合作。
4.改革科研体制,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区域间的人力资本存量方面存在差异,但更大的差距是中西部科技成果市场化程度低,严重影响人力资本的生产率。因此,改革科研体制,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对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生产率和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
5.给予落后地区更多的资金扶持和优惠政策。东部地区长期以来享受来自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是导致经济差异的一个原因。现在我们要让落后的地方经济赶上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合作。
6.完善区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立开放公平的国内市场,加强区际横向联合,加大和改善财政转移支付。
参考文献:
Key words: investment in higher education;spillover effects;relative factor productivity;two-sector model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186-02
0 引言
“十二五”期间,教育依然是重点,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增起着一定作用。教育投资可以分为内部作用和外溢作用,外溢作用在改善经济活动环境的同时也促进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由于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薄弱,科技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与经济发展需求失衡,导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高等教育部门与非高等教育部门的两部门模型对高等教育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外溢作用进行实证分析,找出高等教育投资存在的一些问题,最终提出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教育投资的经济增长作用引起了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舒尔茨(Schultz,1961)通过余值法计算出了美国1929年到1957年的经济增长有33%归因于教育的发展[1]。丹尼森(Denison.1962)利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计算出了美国1922到1957年的经济增长中教育的贡献率占20%。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们基于教育类似出口的思想,认为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促进非教育部门的生产,这正是因为教育部门对经济增长具有外溢作用。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很多研究探讨,并且将研究领域扩展到了高等教育。崔玉平(2001)采用丹尼森的算法对1982-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489%[2]。接玉芹(2012)采用部分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对2001-2009年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外溢作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整体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外溢作用系数是0.23,低于国际水平[3]。
综上所述,大多数文献主要集中研究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而对于教育投资外溢作用对于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很少,并且很少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因此,本文利用教育类似出口的思想,基于Feder提出的两部门模型的思路,运用1998-2010年面板数据对于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部门对经济发展的外溢作用进行实证分析。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我国西部地区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99-2010年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生产总值、从业人员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根据区域划分,本文按照大多数文献和统计年鉴的划分方法,将西部地区概括为以下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分别是:重庆、四川、广西、贵州、云南、陕西、新疆、宁夏、青海、甘肃。
本文设定估计模型为:
G■=αI■/Y■+βG■+[θ/(1+θ)-φ]G■H■/Y■+φG■+μ■
2.2 检验结果与分析 本文在使用面板数据模型时,先要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从而决定是使用随机效应还是固定效应。首先假定在没有自相关和异方差的情况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研究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计量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可知,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更好。由于高等教育对经济其他部门的外溢作用是由系数来反映的,而对经济发展的全部作用则由来体现,所以由前面分析可知,它既包含了教育对非教育部门的边际贡献,也包含了两个部门间相对的边际要素生产力的差异,而在方程中可以估计出教育对非教育部门的边际贡献。因此,方程进行估计后,利用估计得到的和值,就可以求出值,也就可以知道教育部门与非教育部门间相对的边际要素生产力的差异。本文对方程估计结果见表1的估计结果,此研究主要分析变量系数,因此就不列截距项值。
由高等教育部门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外溢效应值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外溢效应是0.2740,即高等教育支出占GDP比例每增加1%,非高等教育部门的产出就提升0.2740%。
②相对于蔡增正[4]对国际资料相关分析中得出的值在0.27-0.42的范围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相对于国际水平还是比较低的。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以可以看出高等教育部门与非高等教育部门的相对要素生产力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负相关。
3 结论与建议
由计量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外溢系数为0.2740,高等教育部门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溢出效应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负相关。从实证结果可知,高等教育投资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教育投资的波动与地区经济增长的波动密切相关,必须正确处理好高等教育部门与非高等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需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提高高等教育部门支出的比例。尽管高等教育投资对地区经济产生的外溢效应需要较长的周期,但是高等教育发展培养出的高素质劳动力对于提高该地区的人力资源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将高等教育部门与非高等教育部门的支出比例处理好,会促使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加良性循环。
(一)全国文化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近几年蓬勃发展,其在经济中的地位不可估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里提出了“文化圈”模型,其中揭示了文化的再生产理论,讲述了文化的循环发展五个阶段:创造、生产、传播、展览/接受/传递、消费/参与。在高树生如何认识文化产业中提出了文化产业经济分析模型,即将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周而复始的延续过程视为文化再生产,其包括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四个类别。
(二)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
我国国内旅游的经济总量远高于国际旅游,可以看出国内旅游带来了经济效益,其供给面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而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部分,也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体现为: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文化旅游地区建设—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循环的促进过程。
(三)南锣古巷现状分析
南锣古巷是北京市政府确定的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也是北京市胡同肌理保存的最完整的棋盘式传统居民区。对南锣古巷的SWOT分析,如下:STRENGTHS:历史悠久,地区特色使商业化和古老的北京胡同融合一体;WEAK-NESSES:较高的商业流给附近居民出行造成不便;OPPORTUNITIES:文化商业街定位既很好利用了南锣古巷的历史人文气息,也方便吸引投资激活当地经济;THREATS:商业开发和古城特色保护的平衡,过度的开发则导致古城特色不在,开发力度不够便无法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研究思路
(一)地区发展路径构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南锣古巷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文化遗产丰富,利用文化资源我们在城区范围内进行文化再生产,从而达到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在南锣古巷地区投入产出是一个循环促进的过程,通过不断促进本地区文化建设中以获得进一步的收益,使得经济发展循环上升到更进一步。
(二)文化作用的实证研究
通过文化旅游投入产出的流程图,来设定投入产出模型,先忽略它的循环效益,把经济建设的初步成果看做是一个静态的投入产出的过程。由此可知,在地区的范围内,文化产业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一个循环受益的过程。
(三)地区发展的路径研究
除了主要的投入外,经济效益的获得还来源其他因素,在投入产出中体现为间接消耗。在南锣鼓巷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除去最开始的对其基本设施的建设,中间产品的产出以及投入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步的文化创造对经济、人力、资本和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形成此类中间产品的发展,对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而中间产品的发展和壮大又对文化的建设发挥重大的作用,进一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结论及建议
(一)文化旅游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化旅游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利用文化的投入产出分析得出,文化产品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成为一个产业,可以形成一个文化再生产过程,其涉及面广,辐射力度强,具有较好的带动作用,这样可以使得地区的人、财、力充分的利用,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循环发展圈。
(二)利用文化遗产可以带来地区的繁荣
文化的再生产过程给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思路,部分地区由于具有丰富文化遗产的优势,利用其发展经济一方面是对传统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可以免去再寻其他路径发展所耗成本,因此,地区的发展可以利用文化的再生产过程循序渐进的发展,不断开发并发展文化旅游产品,以此来吸引游客,加深游客对传统和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吸引招商引资来促进经济发展。
(三)地区的特点决定其发展方向
利用历史文化是南锣鼓巷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其SWOT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是此地区的重要优势,而与历史文化相关的旅游产业也是经济发展不可估量的一部分。南锣古巷作为重点保护区,历史文化的传承十分重要,因而地区发展以保护和还原原有面貌为主,以此设计旅游产品,带动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增加旅游人流量,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四)注重商业的开发和古城特色保护的平衡
关键词:高速公路;区域经济;建议
20世纪90年代初,高速公路在我国发展起来。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的通车,极大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显现出了高速公路的优点:车速快、行车安全、降低了运输成本、降低了能源消耗等等,更重要的是,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临沂市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高速公路缩短了临沂市与发达地区的距离,在促进该市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高速公路的相关概念阐述
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中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由于高速公路的行车速度是普通公路的一倍之多,所以对路面的要求也高于普通公路,比如:都是双向四车道,路面平缓。同时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高速公路中间一般都采用绿色植物作为隔离带。并且在公路两侧都设置路标以便于驾驶员选择线路。为保证夜间行车安全,还安置了夜光灯便于车辆夜间安全行驶。此外,为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严禁行人及非机动车辆进入高速公路。
二、地区经济发展与交通的关系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从古至今,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就和该地区的交通状况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从历史上看,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港口城市及其周边一般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比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凭借其优越的水运交通在公元前四世纪就成为了地中海东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还有中国的上海乃至港澳地区,都是利用其港口城市的优越地理位置,为其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随后火车的出现,也促进了铁路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如临沂,1986年临沂火车站通车,不仅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也加快了该市和其他地区的商品物资的交流速度,成为了“中国商贸物流之都”。此后,飞机的出现让交通运输达到一个高峰时期。如今,建有机场的城市,都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城市。不仅仅是机场建设本身就拉动了经济增长,更主要的是空运速度极大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高速公路是在汽车业不断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的客观要求下应运而生的。与普通公路比,它的行车速度、运输效率、降低安全事故、节约土地(它的运输能力是普通公路的10倍以上,与普通公路比,每建100公里高速公路,可节省土地400公顷),以及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在现代运输业的地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交通运输系统的主力军。在临沂地区,预计到2015年,高速公路将突破600公里,基本建成“三纵三横贯鲁南”的高速公路网,实现全市县县通高速,市区至各县都有一条便捷的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相连接,实现市与县、相邻县与县之间“一小时生活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提供坚强有力的公路交通支撑。
三、高速公路对临沂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高速公路改善了临沂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
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而交通条件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高速公路作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快捷、便利、安全等优点,它缩短了物流、人流以及信息流的周转期。高速公路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富得快,高速公路带”,形象说明了高速公路对地区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临沂市自济青高速公路通车以来,工业增加值完成了320多亿元,从2011年以来,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从十五期末增加到500余户,增长接近60%。试想,如果没有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在地区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么多企业来落户,基本是不可能的。可以说,高速公路为临沂市的经济发展引进了人才、引进了企业、引进了资金,最终推动了该市的经济快速发展。
(二)高速公路推动了临沂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临沂地区作为革命老区,不但红色旅游产业突出,而且自然风光秀丽。临沂市也是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绚丽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资料显示,几条高速公路在临沂市通车后,极大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仅2012年,全市接待游客接近800万人次,旅游收入,由2004年的1亿余元增加到了接近5亿元。2013年,全市接待游客1700万人次,是2005年的5倍之多,旅游总收入达到了150亿元,是2005年的近10倍!同时,高速公路的发展也给该市的农民带来了实惠。红色旅游、避暑胜地、欢乐农家游等特色旅游形式,吸引大量外地游客通过高速公路来到该市。不但活跃了各景区的经济,也带动了旅游地的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仅2011年,临沂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收入接近3亿元。高速公路带动了该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该市的经济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
(三)高速公路拉动了临沂地区宏观经济的投资
高速公路对临沂市宏观经济的拉动,主要表现在缩短了与其他地区的时空距离。从时空概念上,使人们觉得以前不可能的东西成为了可能。高速公路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拉动了投资、融资及第三产业。首先是投资,比如建设过程中的征地补偿、拆迁重建以及大量施工队伍的入住等对投资的拉动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其次是融资,建设过程中的工程款,在银行的借贷、存款,会发挥货币乘数效应,对解决当地资金紧缺,增加有效信贷产生积极的作用;第三是第三产业,建设过程中的大量用工会极大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建成后的物流、人员往来等,会给旅游、三产等带来更多的商机,刺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政府应充分保障高速公路的健康发展
目前,临沂市的高速公路建设在省交通厅、省公路局和省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发展态势良好。但是,由于高速公路建设起步比较晚、投资比较大等原因,所以还存在总里程较短、密度不大、存在断头路等问题,所以,还需要国家进一步对高速公路建设加大扶持力度,以促进临沂市高速公路的更快发展。
首先,进一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为切实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就要使其持续协调发展,从而进一步满足经济领域的各方面的关系。完善规划,有利于指导高速公路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临沂地区参照《规划》,做好本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
其次,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根据前面的论述,高速公路建设已经大大促进了临沂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群众的收入。但目前我市高速公路建设,受资金的影响,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生产以及商贸流通的需要,这就希望国家从资金上给与大力支持,进一步满足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
再次,加强高速公路路政队伍建设。在此方面,首先要进引人才,为路政建设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要加强对现有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通过业务比赛等形式,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最后,要加强路政队伍思想道德教育。领导干部一定要注意职工的思想动态,发现不好的苗头及时加以引导,确保路政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结语
总之,高速公路对一个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显而易见。临沂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贸物流基地和文化旅游基地,高速公路对其影响更为直接。下一步,临沂市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兼顾,把必要性和可行性紧密结合起来,建设起高标准、高效率的高速公路路网结构,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灏.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研究及实证分析[J].华东公路,2003(03).
[2]彭利人,李先锋.成雅高速公路建设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J].2012(09).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国民经济;建议
所谓区域经济差异,指的是在国家的内部存在着部分地区比其他地区有着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更强的经济实力等;其还会表现在人口的素质、教育的水平、市场的发育等等许多方面的差异。区域经济差异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对其进行研究同时要更加全面的看待这一点。
我国政府向来重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力求在保证东部地区良好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减少东西差异。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极化效应”不断占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地位,我国当前的区域经济仍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
在我国的自然条件、历史背景以及社会发展的程度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下,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便表现得越发明显。首先表现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由均衡性的区域发展转变到了非均衡性的区域发展;这便导致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越来越大。其次,就区域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文化的水平而言,东部地区的发展状况远远高于西部地区。最后,就我国各区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所有制结构导致的差异而言,我国东西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在逐渐扩大,其中西部有多个省市的人均收入水平甚至低于全国人均收入水平;同时,东部地区的企业多为非国有企业,而西部地区则恰恰相反。
二、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
(一)区域总体的竞争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我国东部地区无论是在地理位置、基础设施、人才素质,还是在市场的开放程度、产业结构、规模上等许多方面较西部地区存在着更大的优势;即东部地区较其他地区更具竞争优势。同时,我国政府在对外开放方面的许多优惠政策更倾向于东部地区,给东部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外资、劳动力等;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开始的时间较晚,开放的地区也十分有限,开放对象的经济发展程度不高,这样便进一步加大了东西部地区竞争力原本便存在的差距。
(二)^域消费能力的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较其他地区高;其消费习惯、观念、环境以及心理等都与其他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在西部等大部分地区的人民仍然停留在对基本需求阶段的时候,东部地区人民已经进入了财富型的消费阶段。由此可见,我国区域的消费能力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消费可以极大的推动经济的发展,由上述情况可预见,仅靠市场来驱动资源在区域间的平均分配、推动经济的发展对极大的经济差异而言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等来同时进行。
(三)区域企业素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以非国有企业为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依靠其地理优势、政府的优惠政策,效仿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理念等促进了其经济的飞速发展。而西部地区开放得较为缓慢,目前仍然普遍存在有经济效益低、社会负担重等许多问题,导致了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得较为缓慢。总而言之,我国中西部企业结构中的非国有经济发展得十分缓慢,经济效率相对不足,以致中西部经济在当前开放的竞争机制中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三、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差异对我国国民经济而言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区域经济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又给其的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就其利弊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适当的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首先,适当的区域经济差异将会使有限的资源得到集中使用,先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在较短时间内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后合理得运用税制来有效得转移支付,以帮助经济落后的地区。其次,适当的区域经济差异在积累财富、创造经验的同时又能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产生一种示范、激励效应,从而激励落后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的脚步。再次,适当的区域经济差异将加强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如经济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进入发达地区,不但缓解了发达地区提高工资的压力还解决经济落后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问题;促进各个区域共同向前发展。最后,适当的区域经济差异还可以不断优化全国的资源配置,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的有效发展。
(二)区域经济差异过大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
适当的区域经济差异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区域经济的差异越发拉大时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想要使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健康得发展,就必须要协调各个地区的经济关系,谋求各个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一旦区域经济的差异较大便不能令生产要素得以很好的优化配置,也不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更严重的是将会使我国通货膨胀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失业的人口越来越多;进而导致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稳定,同时加剧了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化。除此之外,如果区域经济的差异长期过大也将导致公平得不到实现、社会公众的积极性下降、生产效率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甚至会引发民族矛盾等;这些最终将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四、建议
为使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得以缩小,现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调整我国区域经济产业的结构
在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可以有效吸收劳动力且关联度大的第二产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有效的配置剩余劳动力,避免劳动力的浪费。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资金投入,提升其工作水平。
(二)我国政府需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支持
我国政府需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适当放权给当地政府,使其灵活得运用财政支配权力,努力促M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异。
(三)进一步优化中西部的投资环境及资源配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的内涵日益丰富,其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一切来源,可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进一步吸引外区域的资本人才等要素,且有效得对所有资源进行配置,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财政在教育、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的投入。同时,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等。
(五)进一步加强经济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
我国政府要加倍重视中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落后地区技术教育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当地居民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的能力,从而提高落后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程度,增加落后地区人民的人均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五、总结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虽然我国当前的区域经济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我国也由此政府越来越重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力求在保证东部地区良好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由此可见,在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问题上,国家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各个部门以及各界人士也都积极主动得参与其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因此而松懈,还需要对今后国家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统筹经济发展政策等进行下一步的谋划,集合各界力量一同为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以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 张继哲.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路径选择[J].时代金融旬刊,2016(9)
[2]曹海波.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3
[3]赵佳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应对[J].辽宁师范大学,2011
[4]曾小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因素以及政策机制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1,6(05):35
[5]李冀,严汉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演进趋势分析[J].经济问题,2010(12):14-18
[6]曲鲁宁.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发展态势分析[J].北方经济,2008(8):59-61
[7]蔡P,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2000(10):30-37
关键词:人口流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贵州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094-02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断扩大,于是许多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利益,纷纷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流向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贵州作为中国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经济基础较为落后,民族地区外出打工现象较为常见,因此大量的人口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人口流动状况
(一)人口流动概念
人口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它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改变。人口流动按照人们居住地的性质可分为人口城镇间、城乡间、乡村间和市内间等几种情况 [1]。本文中所提到的人口流动主要是指户籍未发生改变,然而生活或工作地发生了改变。
(二)贵州民族地区人口流动特点
1.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减少。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加大,许多人为了寻求更好的经济利益纷纷外出打工。从2011年贵州省人口普查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外出省外的719万人口中,少数民族有326万人,占外出省外总人口的45.35%,比省内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比重高 9.24 个百分点,因此民族地区人口流动现象较为普遍。
2.民族地区外出农民工素质明显提高。与“五普”相比,“六普”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贵州人民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在2010年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为2840.03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 310万人,占总人口的81.74%,比2000年提高9.96个百分点 [2]。
3.民族地区人口流动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据相关数据显示,贵州民族地区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以自发结伴外出为主,投靠亲戚邻里介绍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然而通过政府统一有计划组织外出仅占很少的一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贵州民族地区外出打工的农民仍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4.贵州民族地区人口流向具有不稳定性。在改革开放初期,沪惠等东南沿海地区因其改革较早、发展较快、经济较为发达且距贵州较近而吸引了大量的民工流入。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内地基础设施得到了不断完善,贵州民工流向逐渐由以东南沿海为主转向以贵州本省和周边省市为辅的多元流向发展。
二、人口流动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流动受动机、距离、规模、流向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因此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和流入地影响是多方面的,即人口流动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一)人口流动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1.解决民族地区人地矛盾。在历史上贵州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等负面印象。贵州少数民族多居住于乌蒙山区的崇山峻岭之间,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因此,在经济较为落后的时期,开山采伐成了许多村民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大量的人口外流有效地减轻了民族地区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有利于把剩余劳动力资源转化为资本,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资金。这对于民族地区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中“落叶归根”、“安土重迁”、“荣归故里”等传统思想非常严重,因此只要他们有条件都会选择回到故里 [3]。农民工在外出打工过程中学得一些先进技术,然后回到家乡创业,从而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提高了当地的人均收入水平。贵州民族地区收入水平长期低于发达地区,流出人口的收入水平要高于留守于本地的居民,这正是许多民族地区村民选择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大量的人口流出,一方面可以增加家庭生活的投入,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工业的发展促使工业反哺农业,进而改善当地的生活环境,提高民族地区居民收入水平。
4.有利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断假说”论认为,人口流动导致生育数量减少。他们认为影响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流动可能会导致夫妇的分离,从而减少与配偶的机会[4]。从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贵州近年来人口出生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中断假说”论不谋而合。据笔者了解的情况,在贵州民族地区人口流动后,许多农村妇女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她们的生育观念会趋同于流入地的生育观念。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讲人口流动有利于国家计划生育的实施。
(二)人口流动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1.人才流失。根据国际惯例,能够主动选择流出的人口都是素质较高的人才。贵州民族地区流出人口多以青壮年为主,他们具有较强的劳动能力,大量青壮年的流出必然造成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影响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贵州民族地区大量青壮年的流出一方面使得农业劳动力出现老龄化,从而减少了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影响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大量的儿童由老龄人来抚养加重了老年人的负担,导致大量“留守儿童”出现,从而影响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2.农村地区经济风险加大。农民外出打工赚取的大量收入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家乡的建设,但同时也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民族地区经济安全。当出现金融危机或民工流入地产业升级时,这些农民工可能会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因此依靠“输血”来发展民族的地区经济具有相当大的风险性。
人口流动加速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从流出地来说,还是从流入地来说,人口流动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作用会越来越大。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民族地区来说,人口流出虽然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也不失为一种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最为有效的办法。权衡两者关系,人口流动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利大于弊。
三、协调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1.发展教育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从 “六普”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为2 840.03万人,比“五普”增加 310万人,占总人口的81.74%。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贵州民族地区教育普及程度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对于发展民族地区地方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
2.促进合理人口流动解决剩余劳动力分配。人口流动有效地缓解了民族地区就业压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5]。因此合理的人口流动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一部分外出务工先富起来的农民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引导着农村劳动力的再次转移,进而促进民族地区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调整民族的地区产业结构。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将影响着该地区人口的流动结构。贵州民族地区传统农耕种植业占有很大的比重,产业结构较为单一,需要的劳动力有限,于是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入珠三角或沪宁杭谋求发展。然而随着东部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导致大量裁员,从而影响到民工的就业与生活收入,最终将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借助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及其与之相关的特色产业,从而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实现民工本地就业以促进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4.加大对贵州民族地区的援建力度。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仍处于欠开发欠发展阶段,因此外界对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造血”和“输血”都显得尤为重要。(1)加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贵州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于丛山之中的小盆地,大山阻隔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的交通、水利建设,尤其是与民族群众生活相关的公益事业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援建民族产业,解决当地就业问题。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产业,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缓解民族地区的人地矛盾问题,以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3)完善法律制度,建立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制度。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都处在生态保护的核心地带,当地民众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付出了一定的经济代价,因此对于受益区域或单位就应该支付合理补偿给当地居民,以此鼓励当地居民为保护生态环境所做的贡献。
综上所述,如何使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是中国当前和今后解决民族地区农村人口与经济问题的重要课题,它关系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繁荣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因此,正确认识民族地区人口流动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实现新农村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陈慧琳.人文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6.
[2] 贵州省统计局.2011年贵州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 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69-85.
关键词:高速公路;区域经济;哑铃现象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 A
高速公路最早建设的动因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最初是为了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减少交通事故,随后高速公路也被赋予了国防战备任务。而真正推动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高速公路能够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快速发展的经济功能,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几乎都把发展高速公路作为交通建设的工作重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主要以改善地区交通状况、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为目的,为了促进区域间经济的联动发展,在这些经济带之间修建了高速公路大动脉,与铁路交通大动脉一起,加强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一、高速公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形成新的高速经济产业带,优化了产业结构,拉动地方GDP增长
高速公路的建成,地区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使若干个“点”形成一种区位优势,吸引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这些点位聚集,逐渐发展为资金、技术、人才汇集的密集点,拉动了高速公路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优化了地区产业布局 [1]。沿高速公路纵向发展和沿高速公路连接线横向发展,以高速公路为轴线的经济活跃的带状区域正在形成。高速公路在拉动当地GDP的增长方面,京珠高速公路对沿线地区经济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8%,大运高速公路共对GDP贡献份额为27.8%。
2.促进增长极城市周边大都市圈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高速公路通过便捷的交通和往返城镇时间的缩短,扩大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的经济辐射区域,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从而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近年来,高速公路沿线相继出现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中小城市,非农业劳动人口的比重逐步上升[2]。高速公路的贯通,乡镇企业迅猛发展,打破了由城市向农村辐射的传统模式。高速公路的投入使用,带动了一批新的城市群体的出现。我国已建成的高速公路经济带中,一般距高速公路出入口处10至20公里左右[3],可形成一定的经济圈。
3.高速公路成为区域内发达地区城市拉动边远内陆地区经济的大动脉
高速公路通过哑铃效应,加快了内陆偏远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通,极大地改变山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时空观念,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在高速公路带动下,区域内形成相对发达的轴线。这些轴线一方面可以产生扩散效应,激活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产生集聚效应,吸引区域内其他地区的要素,经济活动向此聚集,在原增长极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增长极。
4.促进商贸零售业的发展
由于高速公路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实行全封闭,安全性能大大加强。其交通量是一般国道汽车交通量的2倍多,运行时间节约50%以上,运输成本比普通公路节约30%左右,带动了地方商业物流的发展。沪宁高速公路的无锡地区,依托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形成了道口商业圈,不足1平方公里的用地面积吸引了5亿美元的国内外商业资本,很好地将便捷的交通优势转化为流通优势和经济优势,加速了无锡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
二、我国高速公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道路关卡过多,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同世界还有一定的差距,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体制都不是很完善。高速公路总量不足,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到目前为止所修建的高速公路仅满足了我国所需高速公路的30%多,对高速公路的需求相当突出。管理手段滞后,还没有形成智能系统,高速公路的智能化管理及交通事故快速预警、恶劣天气引航、调度救援、违章提示、路况信息、车辆定位、车辆紧急呼救等功能还不健全。收费过高,关卡过多,影响高速公路全国性的便捷交通,高速公路的规模效应还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
2.哑铃现象影响地区经济的均衡互动发展
高速公路对沿线县市经济的发展是辩证的,一方面高速公路带来的便捷交通条件,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由于高速公路改善了两极城市的交通,导致中间城市资金投入减少,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哑铃现象”。哑铃现象在促进资金向从高速公路一端城市向另一端城市流动的同时,也造成了整个高速公路经济带发展差距持续增大,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改善,则会影响整个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我国部分高速公路经济带已经出现明显的哑铃现象,资金与技术、人才向高速公路增长极城市分化的问题比较突出。
3. 部分地区高速公路配套交通设施不完善,导致地区高速公路经济边界偏窄
决定高速公路经济边界的因素主要包括高速公路连接支线的质量、出入口数量及其分布、高速公路交通枢纽纵深以及高速公路的通车时间、运费等几个方面的因素。由于多种因素限制,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经济边界偏窄,影响到高速公路对地区经济的辐射与拉动作用。济青高速北线的经济影响边界,最宽的为济南历城区,经济边界为32.7公里,最窄的邹平市高速公路边界仅为3.09公里,相距甚远。
4. 投资软环境配套不够完善
高速公路通过对沿线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并促进地区一体化发展,但是高速公路只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硬条件,相比之下,投资软环境的改善对招商引资、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更加重要。从国内相关的学术文献和地方经济发展报告看,过度重视高速公路在经济发展增长中的作用、忽视地方投资软环境改善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进步、政府工作效率和人才培训等配套条件还不够完善。
三、 我国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对济青高速南线的借鉴意义
济青高速南线2007年12月正式通车,全长307.8公里,双向六车道,设计日车流量在6万到8万辆,设计时速为100-120公里。济青南线的建设,可以缩短济青两地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促进公路沿线地区资源整合,对半岛城市群和城市经济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济青高速南线的拉动下,沿线地区经济、旅游事业、矿产等资源开发等方面将得到较快发展,带动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对加快济南市东部产业带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大大满足济南市的东南向出行需求,缓解济南市城区出口紧张局面。行车条件的改善,有利于旅游及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济青高速公路南线的贯通,加快资金、技术与人才向济南、青岛2个增长极城市以及淄博、潍坊、莱芜3个亚增长极城市聚集,影响到济青高速南北线之间经济区域的均衡发展,拉大城市发展速度。同时,济青高速南线工程沿线横跨鲁中山区,地形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在复杂地段修建高速公路还会造成高速公路出口及连接线质量不高,沿线经济影响边界偏窄,出现通车但不通资金、技术的哑铃现象。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卿,谢孝荣. 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5,3:32-33.
内容摘要:作为经济落后与生态脆弱的重叠性区域,西部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将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的巨大矛盾和冲突。如何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推进生态环境重建,是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两大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发展中重建、在重建中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必由之路。实践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为根本、以科技进步为核心、以西部地区协作为关键点、以法制建设为保障,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重建;科学发展观
西部地区既是国土广袤、资源富集的地区,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既是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地、流域生态屏障区,又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生态脆弱区。作为经济落后与生态脆弱的重叠性区域,西部在一定时期内将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的巨大矛盾和冲突。如何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推进生态环境重建,是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两大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一、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
西部开发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经济社会开发,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开发。五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进展,但在实施可持续道路上,西部地区仍然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两大难题。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将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惟有如此,才能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属于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压力大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中国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都生活在西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五年间,西部12个省市区经济发展速度都超过了自己的历史最高水平,各省经济在绝对量上都有所增长,尽管如此,东西部差距仍在继续扩大,西部地区仍然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从gdp增长率差距看,1998-2002年4年间,西部与东部的增长率都有很大提高,但西部与东部增长率的差距却由2.54个百分点扩大到8.39个百分点。从人均gdp看,西部人均gdp2002年比1998年增长33%。而同期东部人均gdp却增长41%。从外贸和吸引外资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尽管西部地区实际吸收外资连续4年保持平稳增长,但与1999年相比,2003年西部地区在全国进出口和实际吸收外资中的比重分别下降了0.5个和1.4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意义。西部地区惟有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才能为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将地区差距扩大的幅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促使其朝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
2.属于生态脆弱地区,生态重建责任重
西部地区大多处于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关键地区,既是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敏感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区,也是国家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在西部这样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区内进行开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新的环境破坏,使生态环境更为恶化。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看,已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及退化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土地退化现象严重;植被稀少、森林草原大面积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而恶化;生态景观单一、缺少生态屏障,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逐年增加、影响范围逐年扩大等。
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是制约西部地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大大降低了环境容量,缩小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限制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西部地区处于我国的江河源区及其上游地区、西北季风的发源地或上风口,对我国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跨区域性影响。因此,加强西部地区生态重建,不仅是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仍然面临着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必须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根本和切入点,努力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在发展中重建、在重建中发展”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必由之路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类社会关于发展问题认识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无论是全面、协调还是可持续,都要落脚到发展上,没有发展,其他一切都谈不上。科学发展观,是要以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才能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其他各个领域共同发展的关系,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的双重重任,如何实现二者的协调、有序和共同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西部地区来说,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过程中的矛盾,实现二者的协调、有序和共同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就必须树立“在发展中重建、在重建中发展”的思想。“在发展中重建”要求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和支撑,通过经济发展带动生态环境重建;“在重建中发展”要求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切入点,通过生态环境重建促进经济发展。“在发展中重建、在重建中发展”深刻的把握了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是西部地区真正意义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坚实根基,也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必由之路。
三、以科学的发展观促西部地区发展与重建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促进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实践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为根本、以科技进步为核心、以西部地区协作为关键点、以法制建设为保障,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
其一,科学发展是根本
科学发展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根本。科学发展的基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可持续发展本质出发,转变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努力:一是从片面强调数量和规模转到强调质量和效益上来,注重经济发展的内涵和质量;二是从依赖资源、资金、人力的投入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创建学习型社会;三是由资源高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和高效利用,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增长方式转变体现着新形式下工业化道路和城镇化道路的重新选择,增长方式的在转变将从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上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
其二,科技进步是核心
依靠科技进步,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核心内容。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以及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都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一方面,依靠科技的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如提高植被的成活率,植被恢复的免灌技术,植被恢复中的虫害、鼠害防治等,以提高生态建设的效果。因此,西部地区要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具体而言: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从基础研究、发展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多层次的科研网络,为大量科技成果的脱颖而出,从组织上、制度上提供保证。同时要重视人才资源开发,重视全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技、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
其三,西部地区的协作是关键
西部各省区的协作,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关键环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是西部地区向现代化建设目标推进过程中的两大基本问题,也是一个各方面都看重和敏感的问题。在战略开发和产业发展中,必须先解决好这些问题,尤其要处理好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历史上的客观原因、地方观念的差异以及行政区划分的割裂,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生态重建的协作上还有诸多矛盾。在实践中,因为利益分割、市场竞争而引发对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破坏的例子并不鲜见,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使得经济发展缺乏后劲。为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西部各省区要从自身的比较优势出发,加强分工与协作,摆脱狭小的局部利己意识,特别是不同行政区划内的毗邻地区,在资源的共同开发、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上要从大局出发,搞好协调、谋求共同发展,以促进西部整体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支撑平台;辽西五市;区域金融中心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是金融支持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辽宁经济发展最大的欠缺在辽宁西北部地区。辽西北地区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全地区包括三个地级市--阜新、铁岭和朝阳,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834万,有两个民族自治县,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五个省级贫困县(全省一共有六个)。金融支持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不仅仅要为辽西北地区提供更多的金融资源,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一、辽西北地区金融市场发展的问题
1、创新解决发展问题的能力不足
辽西北地区发展面临如何满足金融产业发展对金融资源集聚、金融要素流动和金融人才的需求等问题,必须创新,引导并推动商业银行从同质化经营、粗放式管理,向差异化经营、精细化管理转型。鼓励金融机构加快经营创新和转型,注重培育优质客户,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地方金融资源的集聚能力和配置效率。大力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民营金融机构,积极支持金融组织创新。大力推动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敢于向上争试点、争创新的产品,不断激发金融发展的活力。破解民间资金投资难和中小企业融资难并存的"两难"问题,采取积极措施,推动经济金融良性互动,促成经济金融共发展的格局。
2、融资手段过多地依赖传统模式
银行贷款仍然是企业发展中最常用的融资渠道,政府财政支持也是重要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从银行贷不到款的更多是采取民间资本渠道,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占比较低。还有部分企业由上级企业直接注资,或采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等方式,总体来看,融资渠道比较传统,相对单一,应加快扩大社会融资的步伐,创新地解决融资瓶颈,用足用好政策,推动企业上市,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社会融资规模。
3、资金外流现象依然存在
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金向有利于自己增值的方向流动,资金外流是由市场经济规律和地区自身发展落后造成的。对于辽西北这样欠发达地区,不仅外部资金不易流入,而且自身积累的资金也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等渠道流向发达地区。另外,由于现代金融机构经营目标所追求的资金运营规模化和安全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导致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应鼓励邮政储蓄银行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同业存款等方式将资金更多用于辽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完善辽西北金融市场的建议
长期以来,辽西北地区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从而导致这一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严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相互作用又进一步加剧了辽西北地区与辽东南地区的发展差距,完善辽西北地区的金融市场体系可以有效解决这种差距。
1、完善地方性金融服务体系
辽西北地区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还不多,新型金融业态发展还未真正起步,地方性金融机构作为植根于当地的机构,应该承担起支持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相对于引进的金融机构,地方性金融机构更能发挥支持当地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三农"经济的作用。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要求,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应大力引进外资银行,鼓励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辽西北设立分支机构,设立科技银行,开展科技金融业务,大力发展地方商业银行。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保险总部、国际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健全农业保险体系,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使地方性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类金融机构与保险类金融机构与引进金融机构协同发展,共同促进辽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2013年6月25日,盛京银行朝阳分行正式开业运营,这是盛京银行在辽西北地区设立的首家分行,对于支持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2、完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
金融支持辽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不断完善金融机构类型、增加金融机构数量和促进金融市场发展。辽西北地区要在促进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同时,力争大力发展证券、保险、金融租赁、基金管理、再担保等金融机构。适应城镇化发展需求,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发展村镇银行,强化农村金融机构建设, 结合辽西北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机构在辽西北批量设立村镇银行。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发展,大力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形成功能齐全并且竞争充分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融资环境,更好地服务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主体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多渠道利用国内各类场内、场外市场做大做强本地区优势产业。
3、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