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短篇散文精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黄源深 成才的"瓶颈" 虞建华 "知"与"用"
中国大学的扩招,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看似英语人才有些过剩,实则“小才拥挤,大才难觅”。英语教育已经陷于纯粹的口语、词汇、句法等基本功教学及应付各种等考试,专业知识课,如文学课,只在高年级开,也似乎成了可有可无。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中文水平历来被公众诟病。笔者有幸参加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宁波举办的中国英语教学方法高级研修班,从中受益匪浅,在这与各位同仁分享。[1]
研修班上,黄源深教授集中探究了英语专业学生成才致命的“瓶颈”: 英语写作基本没有过关;中文掌握不够水准;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欠缺;思辨能力薄弱。英语写作基本没有过关表现在:辨不清口笔语文体差别,通篇简单句;语感弱,中文腔重;词汇量小,酷似小学生的写作;只会描述,不会说理。而只会说几句,不会写,充其量可做个导游,相当于一文盲,却难以胜任众多其他工作。中文掌握不够水准一向是外语专业人的恶名,中文水平直接影响对外语的理解、表达和翻译能力。“几年前上海的一次翻译大奖赛,一个新加坡人战胜了几百个有专业英语背景的中国人,拔得头筹,而令人惊讶的是他不是赢在英文水平上,而是在中文表达上”(前言)。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欠缺同样直接影响外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翻译能力。外语学生和老师在学和教中,多只见语言的字词句,忽略语言传递的信息和存在的文化。思辨能力薄弱体现在:写文章长于描述,短于立论,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缺乏观点、分析和论述;听讲座提不出问题,更难有论点的交锋;讨论会甘当听众,无法贡献自己的见解;头脑空空,没有想法。结果是,“走上社会后,善于复现相关语境,却难以贡献独特见解,缺乏创造力。他们也许能适应模仿性工作,亦步亦趋跟从别人,却无法独当一面,闯出一片天地来。”[2]
有鉴于此,黄教授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精挑细选编写了一部针对性很强的《英汉散文比较欣赏》,不失为一种局部性补救尝试,以期提高英文写作水平,提高中文水平,提高思辨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之所以说是“前所未有”,是因为“已有的英语散文教材都是基于一国一语编写的,唯《比较赏析》打破了这一传统,把两种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时代的名篇佳作按照其“契合”之处予以匹配并进行比较赏析。”(秦秀白,2012:105)针对性强是指黄教授身为教师多年,洞悉英语专业学生的长处和短处,毕业生的成功和问题所在,有鉴于学生成才的“瓶颈”,独辟蹊径,精选历代英汉名家各20篇,以散文的形式和内涵的相似行成对成单元。秦秀白教授认为每单元的英汉散文具有至少两个契合点:“题材相同或相近”和“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手法相近”。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教育、艺术等重大题材,也包括洞察世情、感悟人生、咏物明志、追求理想、修身养性的抒情随笔” (2012:106)。《比较赏析》的另特色是编者在选用的英文文本和汉语文本上都标出了重点段落,要求学生细读或背诵。这些英文散文都是正式文体,可让学生辨明口笔语文体,学会使用地道的标准的简明的句式,及篇章写作的逻辑性和说理,减少中文腔。而相对应的中文散文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和对英文的透彻理解,也有益于学生的中英互译水平的提高。中英散文对比学习,也因其题材多样和内容的深刻,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比较欣赏》是“一种局部性补救”,是指这本书对突破英语专业学生成才“瓶颈”的一个突破性的开端。要克服英语专业学生的弱点,决非一部教材、一朝一夕所能为,需要全方位长时期治理,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不怠不惰,坚持不懈,才能逐步打破“英语专业人的恶名”的魔咒。[3]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虞建华教授在探讨高等院校文学课的“知”和“用”时,提出了三对相对的命题:无用和有用,工具学科和人文学科,学以致用和学以致知。目前的英语文学课教学所遭遇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用型的大学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外国文学遭到冷遇,受到轻视,甚至忽视,大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喜爱近年来已经几乎降到了冰点。”(刘波、罗承宁,2003:86)“英语”专业,各高校对其定位不同,态度不同:多数将它当作“应用专业”,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要手段,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少数将它当作“人文专业”,以人文内涵为主要内容,培养国际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科定位的模糊性,带来了实施教学方面的混乱。以语言应用为目标的专才教育成为主导,学生通适性能力的培养、文化视野的开拓、健康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陶冶遭到忽视,毕业生总体上呈现“小才拥挤,大才难觅”的状况。[4]
英语文学课的有用性,回归人文学科,当学以致知是有充分理据的。老清华、北大和解放前的西南联大英文系除去专门把文学当专业学习外,在语言习得方面也以大量的文学阅读为主,然后配以写作训练。在国际上,外语本身从来算不上大学的一个学科,外文系设置的专业和学科决不是听、说、读、写的技巧训练,它们的外文系就如同中文系在中国,而是英美和西方文学、文化和语言学等。抗战时期教学条件极差但人才辈出的西南联大的英文系,语言能力课(相当于现在的精读、泛读、听力、写作等课程)只占年总学分的不到16%,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诸如散文、英诗、西洋戏剧等其他课程来实现的(刘意青,2010:1-2)。“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大学校园里曾出现过人人都在读外国文学名著、人人都在讨论外国作家、场场外国文学讲座都座无虚席的盛况。”(刘波、罗承宁,2003:86)。目前国内一些重点院校,比如北京大学英文系,已从一年级就开设出英语文学、语言学、文化和文学理论等各种课程,并把这些课程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语言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刘意青,2010:1-2)。黄源深教授建议大幅度调整课程结构,语言技能课应控制在25%以下,文化知识课,包括语言学、文学、欧美文化等,比例应占60%左右,知识可用英语授课。英语专业应该回归到人文学科本位,其意义在于,“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王守仁,2002:11)”。虞教授以一段生动形象的视频来展示文学语言的魅力。一个乞丐手身边放着一块牌子,写着:I’M BLIND. PLEASE HELP ME,但人来人往,施舍的寥寥无几。后来,一个女青年把牌子翻面,重新写上:IT’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T SEE IT,结果,很多行人开始不断地施舍。这两句话,意义上没有太大差别,但深层次上,却有天壤之别。前者是事实陈述,直接请求,以乞丐为中心,而后者是诗一般语言,个人叙事,事实的陌生化,以行人为中心,叙事空白得以填补,乞丐的目的不是直接请求而是暗含其中等。虞教授还提到,曾被一名外籍教授请求回答一道“选择题”:“Professor Yu, which would you prefer: a student who can only stutter out his ideas or one who speaks fluent English but has nothing to say?”这一问题,不得不令人反思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存在的弊端。[5]
鉴于文学课对于英语专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虞教授借鉴了以往英语短篇小说编写的经验,特编写了《英语短篇小说教程》,以期“知”和“用”的紧密结合。虞教授的选材的依据是,语言浅显易懂,又是名家大家作品;一定要短,在短时间内能读完;蚕食空间,让学生发散想象空间;脱离文学史,使短篇小说自成体系。名作的浅显和短可让学生不会花太多时间就可以读懂,参与讨论,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避免学生无时间阅读,老师自我陶醉地对文本赏析,老师热,学生冷。脱离文学史,可避免老师和学生花太多的时间去了解文学史,没时间研读、分析、赏析文本,本末倒置。虞教授编写此教材是期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可以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地了解英语民族诸方面的文化因素”,学生“不仅要有熟练的外语运用技能,更需要提高人文造诣,对语言对象国家要有更深的文化浸润,对其历史渊源、、思维方式、习俗礼仪等诸多方面要有更透彻、更细致、更广博的了解,以获得更多异域文化的体验,提升进行深层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根本上讲,文学中涵容的人文精神,要比文学文本反映的语言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编码于文学作品中的精神文化方面的东西,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底蕴,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6]
终上所述,两位教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究了因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功利性教育的影响,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教育偏离了人文学科的正常轨道,导致了学生成为大才的“瓶颈”和文学学习“知”的缺失。两位教授有针对性地编写了《英汉散文比较赏析》和《英语短篇小说教程》,无疑会对目前的英语专业教育改革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7]
参考文献
[1] 黄源深,徐凯,周小进.英汉散文比较赏析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English and Chinese Essays) [Z].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刘波,罗承宁.高校外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华南理工大学学报[J].2003 (2).
[3] 刘意青.序[A].方岩.英语短篇小说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秦秀白.在散文鉴赏中感悟中西文化的契合与碰撞――《英汉散文比较赏析》评介.中国外语[J].2012(3).
[5] 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J].2002(2).
1982年9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宝姑》,作者王莹。先生为之作序《不能忘却的纪念》,强调作为作家的王莹“好学深思,文思敏捷”,半年以后,病中的施蛰存先生同样强调王莹的“文学趣味极高,评论看过的作品,也多中肯的意见”。和施蛰存,一是左翼文学的掌门人,一是现代派文学的翘楚,不约而同地称赞王莹的文学创作,这就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上世纪90年代,笔者指导中国现代文学硕士时就曾安排学生搜集整理王莹“青年时代的抒情小品”,但始终未能成书。15年后的今天,夙愿终于得以实现。《衣羽》就是王莹30年代短篇小说、抒情小品、电影随感和报告文学的精选集,世人或可借此重新认识这位差不多要被遗忘的女作家。其实,王莹绝非寂寂无名。她是30年代大为走红的中国电影明星,影名大大超过文名。虽然当时也有论者认为:“王莹在电影上,也许还没有她在文学上的成就。”
原名喻志华、又名王克洵的王莹(1913―1974)是安徽芜湖人。家境贫寒,当过童养媳,后进湖南湘雅医院护士学校求学。她自小性格倔强,富于正义感。1928年秋,历经颠沛的王莹来到上海,开始她有声有色的海上10年文艺生涯。王莹喜欢文艺,先后入上海中国公学文学部和复旦大学文学系攻读,又先后加入艺术剧社、复旦剧社和辛酉剧社。她主演了《炭矿夫》、《西线无战事》等话剧,表演才华由此得以崭露,很快成为上海左翼话剧界的新秀。
一九三二年“一・二八”后,王莹拓展戏路,踏入上海电影圈。她进入有名的明星影片公司,大显身手,连续主演了《女性的呐喊》(沈西苓编导)、《铁板红泪录》(编剧)和《同仇》(编剧)三部电影,以声情并茂、真挚自然的表演广获好评,从而奠定了她电影明星的地位。还有论者专门撰文讨论女电影明星“王莹型”出现的可能,预测“过去的女明星是杨耐梅型,现在的明星是胡蝶型,也许将来会有王莹型的”。著名戏剧家洪深写《一九三三年的中国电影》,在介绍影坛新人时,王莹的大名又与费穆、沈西苓、汤晓丹等导演相提并论。
然而,当时的电影圈充满陷阱和危险。1934年2月12日,王莹的好友、同样才华横溢的女明星艾霞自杀,震动上海滩,连鲁迅都在《论人言可畏》文章中提到。一个月后,正直而洁身自好的王莹远赴东瀛深造。在离沪之前,她接连发表《没有和艾霞说最后的一句话》和《卸除了一件五色的外衣》两文以明心迹。
和施蛰存文中都提到王莹喊出的口号“冲出黑暗的电影圈”,但遍查已找到的王莹当时诸文,未见同题之作,也未见文中有这句振聋发聩的名言,也许他们的记忆有所出入。但是,在《没有和艾霞说最后的一句话》中有如下的话:
同是被生活扔到了这黑暗的电影圈,在这可怕的圈子里,比较能够说说的,只有艾霞。
在《卸除了一件五色的外衣》中又有如下的话:
我,怕了这熟圈子,熟圈子!换了一颗奋斗而且坚苦的决心,奔到那遥远的天涯去投陌生。临行,我要抖一抖衣襟,抖去那无由的爱憎。
与王莹成为电影明星同步,她的文学创作也渐入佳境,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新星。当时女明星涉足文学的不乏其人,最为出色的就是王莹和艾霞。可惜艾霞是一闪即逝的彗星,而王莹则越写越好。她的作品不但出现在《现代》、《申报・自由谈》、《东方杂志》等大型文学文化刊物上,更在《时代电影》、《电通半月画报》等电影专刊上频频亮相。从“动人而可爱”的《春雨》、《剪秋萝》到带有自传色彩的《衣羽》,王莹的抒情小品、表演札记和短篇小说,无不充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影剧艺术的追求。文笔总是那么清新,那么缠绵,那么想象瑰丽,那么爱憎分明,把一个新女性内心的情感波澜展露无遗。就是她当时与另一位文学青年英子的通信,也都直抒胸臆,文采斐然。
一年以后,王莹重返上海,加入电通影片公司,主演电影《自由神》(编剧),同样大受欢迎。1936年11月王莹主演的名剧《赛金花》,“轰动了上海文化界一直到最落后的小商人”,而蓝苹()争演主角赛金花未成,种下了王莹在“”中惨遭迫害的祸根。
抗战爆发,王莹积极投身抗日洪流,以主演街头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而闻名海内外,最后以1943年春应邀进入美国白宫为罗斯福总统演出而达到。郁达夫在新加坡重见王莹,就曾赞叹“她的政治见解,她的文艺修养,以及她的阅世经验”的“惊人的进步”。
在烽火连天中,王莹仍笔耕不辍。《日记一页》、《征途》等文就是明证,在保持明净优美风格的同时,又增添了些许慷慨激昂。1947年夏,女作家赵清阁编选《无题集―现代中国女作家小说专集》,远在纽约的王莹应邀写了追溯往事的《别后》,被赵清阁誉为“近年来读者所不易见到的杰作”。
关键词: 中学作文评价 作文文体教学 驾驭文体能力 内容效度 效标效度
一
高中语文人教版“表达与交流”模块对高中写作教学无疑具有指挥棒的作用。由五本课本中“表达与交流”内容编排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注重什么淡化什么。具体为必修一: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必修二: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想象世界学习虚构。必修三: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理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必修四: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必修五: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
不管从标题上,还是从篇目内容及课后练习上,认真分析比较,我们都可以归纳出“表达与交流”的三大内容:一谈如何写好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二谈“虚构”与真实,侧重虚构,三谈好文章的四项指标――深刻、充实、文采、新颖。没有涉及它们与文体的相关,更没有涉及文体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指导。必修教材的“表达与交流”忠实地执行了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并不特别强调文体,小学以叙述文为主;初中有明确的文体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普通高中只要求综合运用记叙、说明、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并没有明确的文体规定。这反映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文体意识的价值取向。
美国高中作文教学却与我们不同,文体教学在美国高中作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在作文教学的几大模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如在作文教学纲要和指导观念里,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和写作基本能力训练与表达方式的训练共同组成美国的写作教学的三大内容。这三大训练有多种训练体系,有单向的也有综合的。“文体”意识和实际指导在这些体系中随处可见,如“思维―表达训练体系”主要进行思维和文体写作的训练,其他还有一般文体写作训练体系、实用文体写作训练体系。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公立学校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写叙述文、文学评论、研究报告、劝说文、技术性文章及常用应用文,对每一文体都有明确规定。
在实际教学操作中,文体教学得到了同样的重视。
如三册《美国语文》(2004年同心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以下简称《美国语文》)是中国大陆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著名中学语文教材。文体类型(除编译时由于篇幅关系删去的戏剧、诗歌外)统计如下:
文体类型具体类型举例:
(1)小说:短篇小说、科幻小说、长篇小说;
(2)散文:分析散文、讽刺散文、说明散文、思考性散文;
(3)其他类:日志、神话、传说、故事、叙述文、布道、自传、劝说文、演讲、格言、书信、通告、游记、回忆录等。
课后写作练习文体训练类型举例:
(1)想象、娱乐、感受类:神话、短篇小说、科幻小说、电影情景、人物传记、日记、续写、改写、广告、网页制作、格言等;
(2)通告、阐释、描述类:通信、通告、新闻报道、报告、描述性信件、摘要、讣告、课程描述、竞赛公告等;
(3)劝说、建议、说明类:说服性的短文、给校长的建议、建议专栏、收藏者指南、提议、有说服力的信条等;
(4)分析、评论类:文学分析、社论、批判性回应、说服力评价、比较研究等。
与淡化文体教学对应的是中国作文评价标准是面向文学性、诗意和哲理性很强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通用标准;与注重文体训练对应的是美国评价标准鲜明地体现为分文体定标准。这种分文体制订评价标准的做法是较为严谨的。它能充分反映评价学生驾驭不同文体的能力,较之抽象地评价内容充实否、结构完整否、符合要求的“通用”标准否,更能起到实际的评分指导与规范作用。
我认为美国作文教学对文体教学的重视,是美国作文教学卓有成效的原因之一。在美国教学中最令全球教育界惊奇的事就是美国人普遍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只要受过普通教育的美国人,都能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在纸上且表达清楚,同时尽可能遣词造句,使意义更准确。而这种情况,反映的正是美国高中作文评价有相当高的效度。
美国作文教学之所以卓有成效,注重文体教学和注重效标效度的分文体制订评价标准的作文评价功不可没。这样的结论不是主观臆测,而是通过客观分析得出的。了解美国文体教学与分文体制订评价标准的作文评价,并对评价效度进行分析,我国作文评价的效度问题亟待解决。
二
怎么改进甚至改革高中作文教学呢?作文成绩与写作能力是否成正比呢?
举个比较绝对的例子,假如高中作文教学只有新诗教学,作文练习与测评题只有新诗形式的测评题,有这么一个可能结果,老师抱怨作文难教,学生抱怨作文难学难写、没东西可写、太多束缚不自由……还有一个可能结果是,作文测评成绩不错的高中毕业生在社会上不会写读书笔记,不会写文学评论,不会写报告,不会写社论,不会写计划书,不会写基本的商业策划,不会写比赛公告……作文测评成绩不好的高中毕业生在社会上却成了新兴作家或者公司的文案高手……于是作文教学改革呼声四起,兴起了半命题写诗、话题写诗、材料写诗、漫画写诗、不定题材写诗、生活化写诗、心灵化写诗、学生诗作互评、多就少改诗、总评诗、面评诗、每日一诗……
当然,上述是一个较为绝对的例子,可事实是,这个绝对例子与当下高中作文教学内容的关系只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别。高中作文教学中并未有更多样的文体介绍和指导,在大部分学生的脑海中,他们知道的文体就只有文学性质的记叙文、散文、论点论据论证式议论文、诗歌和戏剧,就在这有限的三四个文体中选择,较之于事实上丰富多样的文体而言,“文体不限”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体不限么?脑海中根本就没有多少文体概念知识,何谈文体不限的选择呢?在记叙文、散文、论点论据论证式议论文、诗歌和戏剧范围内分文体定标准的作文评价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分文体定标准作文评价呢?如前文所示美国中学文体训练类型涵盖了工作岗位上大部分的文体写作,培养了美国人而不是美国学生普遍良好的写作能力,而大部分接受过高中作文教学的中国高中毕业生,在进行工作岗位上基本的文案写作时一般都是初次接触,能力匮乏。这不仅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文体教学缺失造成的后果,还反映了对应于淡化文体教学的淡化文体评价的作文评价的低效度。
任何测评都涉及效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在作文教学中或者在升学考试中指作文测评的分数反映学生作文真实能力的程度。在判断作文测评是否有效性时,在考虑到测评的内容效度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效标效度。
内容效度最容易理解,它关心的是测量的内容。比如某一个学段进行诗歌写作教学,内容效度就会考察诗歌写作测题是不是与这个学段教授的诗歌写作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正相关。
效标效度稍微复杂些,是指当前一项测验结果与作为效标的资料或数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效度的高与低,需要有一定的参照点加以考查,尤其是能力的测试。实际上能力都是无法测量的,因此我们只能确定一个或几个能反映能力的标准,然后做间接的比较。这种人为确定的效度标准简称“效标”。效标效度关心的是测量结果和另外一个效标(criterion)的符合程度。比如,据说微软公司招人的时候会考一些类似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像“纽约有多少个水井盖”之类。考察者并不真的关心答题者是不是真的知道纽约有多少个水井盖,他关心的是答题者以后的工作业绩(相当于效标)。那么考题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预测工作业绩呢,或者说这些考题和工作业绩的相关程度到底如何呢,这就是效标效度。比如,在美国高中作文教学进行的同时,进行多种文体的训练与测评,这个测评,除了关心测评题与教学内容的相关程度外,更关心学生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写作能力及发展。测题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预测写作能力呢?或者说这些测题与日后的写作能力的相关程度到底如何呢?这就是效标效度。
内容效度和效标效度的区别首先是调查者(investigator)的观察的取向(orientation)不同。使用内容效度的调查者,关心的是测量的得分。比如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测验,那么学生在这张试卷上的得分正是教师所关心的。使用效标效度的调查者,他关心的是效标的得分。比如上面举的招聘的例子,公司并不真正在乎你在招聘试题上的得分,他在乎的是你以后的工作业绩(相当于效标),上面举的作文测评的例子,教师还关心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写作能力(相当于效标)。
这是两种效度在观察重心上的区别,另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推论(inference)的程度的不同。对使用内容效度的测量者来说,基本上不存在推论。还以作文测题为例,作文成绩高分就说明这学生作文能力好,教师不需要进行推论,作文成绩得分直接说明问题(如果要引申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就是在进行推论了)。在效标效度的例子里,推论是很明显的。招聘试题上的得分真的能预测将来的工作业绩吗,诗歌写作成绩好真的能预测将来生活和工作中的写作能力吗?局限于记叙文、散文、小说、论点论据论证式议论文和诗歌的写作成绩好,真的能预测将来的写作能力吗?这时候推论的意味已经很强烈了,实际上效标效度就是用来衡量这种推论的可靠性的。
测量者关心的是测量得分时,用内容效度;测量者关心的是效标得分时,用效标效度,也许还需要解释一下,这两种效度并非只能用于不同的作文测题,而是取决于测量者如何使用作文测题。比如,同样是一套或一系列作文测题,两种效度都可以用来考核它,这取决于施测者如何使用这套或者一系列作文测题。如果施测者只想从中知道学生对相关的写作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那么他应该关心这套或这个系列作文测题的内容效度如何;如果施测者想以此推断学生将来工作生活中的写作能力,那么他应该关心这套或者这个系列的写作测题的效标效度如何。
在关注效标效度时,不能忽略了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它们是在时间上对效标效度进行的分类。它们的区别是时间上不同,同时效度的效标和原测量工具是同时施测的,而预测效度的效标是在原测量工具之后施测的。比如学习期间正式进行的作文写作测验的同时效度的效标是与这些测验并行的学生写作练习成绩和老师观察评价等,而预测效度的效标则可以是期末考作文成绩,高考作文成绩和生活工作中的写作能力。
前文已经说道,效标效度的使用者真正关心的是效标上的结果,因而待检验的测量工具其实是作为效标的替代物出现的。为什么要使用替代物呢?其理由在预测效度这里很明显,效标是作用于将来的,我现在要知道结果就必须使用替代物。比如要知道学生在将来正式高考时的可能成绩,那么我们需要使用有较高的预测效度的模拟试卷。又或者要知道学生将来写研究报告的能力,那么教学时应该使用有较高的预测性的作文测题;这两个例子里的模拟试卷和写作测题都是为了实现预测的目的而必须使用的替代性的测量工具。
结合以上关于内容效度和效标效度的分析,我国作文教学和作文评价的现状如下:高中作文教学模块“表达与交流”有三大内容:一谈如何写好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二谈“虚构”与真实,侧重虚构,三谈好文章的四项指标――深刻,充实,文采,新颖。作文评价对应于这三大内容的评价标准。那么从理论上说作文评价已有了较高的内容效度。可是内容效度高并不代表作文评价的效度高,并不能真实反映作文教学的成效如何,是否科学合理。在作文教学中,文体教学的严重缺失,文体意识严重匮乏导致学生日后生活中自由写作思维极为狭隘,没有可供自由选择的文体写作,驾驭文体能力相当乏弱导致学生日后无法快速应对丰富多样的文体写作,这反映了我国高中作文教学评价相当低的效标效度。
事实上,高中毕业后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开始社会生活、走上工作岗位后,没有多少人会继续进行我国高中作文类型的写作,例如写文学性、诗意、哲理性很强的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反而是当下高中作文教学所淡化的形式规范性很严格而且思维能力要求各具特色的其他文体写作特别是实用文体写作成了很多人的日常写作,可是在作文评价过程中,忽视对效标效度的分析,并没有把驾驭这些文体的写作能力当做预测效标来分析和重视。缺少这种效标效度分析的作文评价就无法发现当下作文教学成效低微,学生应对生活与工作的实际写作能力低弱的真正原因。
参考文献:
[1]黄全愈.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追问[J].全球教育展望,2005(5).
[2]陈文中.外国大学入学作文考试的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2004(4).
[3]周鸾飞.近五年我国高中教学作文评价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4]贺义廉.高考备考作文训练的现状与误区[J].当代教育论坛,2008第5期.
[5]王选遨.构建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写作教学新思路[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05(3)
[6]朱晓斌.西方写作教学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1,VOL24(4).
[7]张娟.我国高考作文命题及评价回归生活的诉求[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8.9.
[8]黄全愈.“高考”在美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瞿宝奎.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0]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摘 要] 《吉祥如意》是新世纪诗化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优美隽永的笔调描述乡村的优美隽永,净化着我们日益浮躁不安的心灵”而荣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作家用诗意唯美的文字细腻书写端午节的风俗人情,诗情而生动的娓娓讲述更强化着传统节日的文化蕴涵,也是对文化传统的诗意守护。同时,作家还借助儿童语言和心理动态来透视人性本真的善良和爱心,主人公们淡定的生活态度和朴素的生存哲学,既深触人性的仁善之端,也在呼唤着人性的返璞归真。
[关键词] 郭文斌;文化传统;诗意守护;人性的温情;返璞归真
[中图分类号] I20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1)05-0123-02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62[本刊网址] http://省略
郭文斌的短篇小说《吉祥如意》曾荣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会高度评价它“以优美隽永的笔调描述乡村的优美隽永,净化着我们日益浮躁不安的心灵”。《吉祥如意》典型地代表了郭文斌小说的诗化风格和美学追求,散发出纯天然的真、不做作的善、超功利的美。这样的作品宛若优美隽永的乡村牧歌,自然清新,纯净澄明,淡泊宁静,让人陶醉和感动。作家用蘸满诗意的文字还原西部农村的乡风民俗,守护民族文化传统;用饱含温情的语言再现家乡人的质朴单纯,呼唤人性的本真。
一、文化传统的诗意守护
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发展,外来文化、新潮文化以强劲的攻势挑战和抗衡着传统文化。而文学对这种文化观念更新和时尚因素往往更为敏感,也更易于接受。但郭文斌“于纷繁中守持宁静”,诗意地耕耘着传统文化的一方净土。这首先体现在作家对民族传统节日和独特地域风俗的关注上。《吉祥如意》就是一幅端午风俗画,一首端午文化诗。作家用诗意唯美的文字认真细致地叙写着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并与传统文化产生感应和关联,凸显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小说的主人公五月、六月是姐弟俩,小说开篇第一句就是“五月是被香醒来的”,这甜蜜的香气来自娘蒸的热气腾腾的甜醅子。它揭开了喜气的端午节风俗画的序幕,也奠定了作品诗意的书写基调。接下来作家依次勾画出家门上插柳枝、花馍馍供神、磕头、吃供品、绑花绳、上山采艾的图景,还穿插了端午节前买香料、缝香包的场面。这一系列乡风民俗经由作家的娓娓讲述,更见其诗情画意和生动有趣,并且蕴含着浓浓的传统文化韵味。小说描述的节日习俗对我们来说既是陌生的又是熟悉的。说它陌生,是因为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已经忽略了许多道风俗习惯的程序;说它熟悉,是因为它触动和牵连着我们传统文化的心理基因。我们跟随作家诗意的文字重温传统节日的文化蕴涵,也是让我们的心灵在这醇厚的风情中得到一次净化和升华。
作家用“端午节”这面传统节日的镜子来映照我们的传统文化,为我们开起了一扇洞见传统文化内在意蕴的窗子,那就是“吉祥如意”的美好祈福和祝愿。正如小说题目所示,作品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温暖祥和的审美体验,一种文化传统的亲近感和共通感。小说中写到,爹向天点香,往地上奠米酒,然后极其庄重认真地念了祝词,以示对天地及其孕育万物的虔诚祈颂;五月告诉六月,采艾叶时,只有天的儿子太阳蛋蛋和地的女儿露水蛋蛋两人全在时,采到的艾才叫“吉祥如意”。可见,小说中的人们对天地始终心怀仰慕和敬畏,他们执着坚定地认为天地有吉祥如意而不言。这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内涵在作品中的生动体现。作家借人物语言传达自己的温馨祝福;他希望“处处都吉祥”,把吉祥如意的祝福感融入艾中,融进太阳蛋蛋和露水蛋蛋里。这样,“吉祥如意”所代表的深层文化心理和祝福感,就在字里行间弥漫开来。
在郭文斌看来,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神秘”和“巨大的审美上的紧张”,因此他对传统文化始终怀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崇尚和敬畏,就像《吉祥如意》中六月的爹在上供时那样庄严和虔诚。阅读《吉祥如意》,我们会获得关于传统文化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进而对传统文化产生更多向往和怀想。
二、人性本真的温情呼唤
沈从文曾长期致力于在他的文学世界里搭建供奉着“人性”的希腊小庙,从这个意义上说,郭文斌或许可称得上“当代的沈从文”。《吉祥如意》就是郭文斌怀着赤诚之心搭建的一座希腊小庙,里面供奉的同样是本真的“人性”。
小说叙事以两个童男童女的视角展开,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和心理,使作品清澈空灵,字里行间透着“人之初”的喜悦。姐弟俩对什么是“童男童女”各抒己见,姐姐五月说童男童女是“铜做的”,弟弟六月说童男童女是“没有当过新娘和新郎的人”。童男童女一起采艾时,六月觉得大家每一个人都是美好和可爱的,包括平时憎恶的人,节日的喜庆让他发现“怎么现在就看着地生不憎恶呢”;白云对“蛇不咬善门中人”的笃信,让六月情不自禁地取下自己的香包送给她,并大方地说“喜欢就送给你吧”。天真烂漫的儿童的对话,自然而真实地流露在作家笔端,清爽至极,动人至极。这样干净透明的语言投射出人性原初的至善和大爱。如六月采艾时下不了手,因为“一刃子下去,就会有好几个太阳蛋蛋死掉”,六月“觉得这露珠儿太可怜了”。作家通过对儿童心理的生动刻画,展现人性的善良和悲悯,深触人性的仁慈之端,唤起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
除了借助儿童的语言和心理描写来透视人性本真的善良,作家还通过其他方式传递着简单的生活态度和朴素的生存哲学,呼唤人性的返璞归真。小说中的人们物质生活简单甚至贫困,但他们知足常乐,心怀感恩和珍惜。他们感恩生活,发得好的甜醅“就像是好日子一样”;他们珍惜生活,一年才能吃一次花馍馍,却“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在这里,作家着意于展示生活的美好和值得珍重,呈现给我们“一种动态的宁静和安详”。这种动态的宁静和安详应该指向人心最现实的满足感:懂得珍惜拥有的,不去抱怨失去的;对得到的心怀感恩,对得不到的不去奢求。正如六月的娘所说:“有些东西啊,恰恰自家人占不着,也不能占。给了别人家,就吉祥,就如意。所以你奶奶常说,舍得舍得,只有舍才能得,越是舍不得的东西越要舍。”这是一种淡泊物欲的生活态度,一种没有机心的生存哲学,也是作家希望传达的人性本真的理想。
郭文斌认为,人的成长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复杂环境的污染,而他要在写作中“反污染”,以此来“接近生命本意”。“生命本意”可以理解成本真的人性,它会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加而日渐离我们远去,就像露水蛋蛋一样,被成长的手给摇落。正因为这纯美的人性本真是脆弱的,易受污染,所以才需要珍惜、呼唤和挽留。在《吉祥如意》中,郭文斌用平实而诗意的语言,赞美着天真、淳朴、满怀爱心的五月、六月,善良淡泊、乐观豁达的爹娘,描摹着他们那简单、朴素、如世外桃源般地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同时作家更是在用温情的笔调,呼唤人性的本真,“寻找并且挽留住原本属于我们的却早已丢失的原初的生命的丰富和生动”。阅读《吉祥如意》的过程,也是净化人性的过程,是接近生命本意的过程。
《吉祥如意》牢牢地扎着文化传统和人性本真之根,没有浮,没有飘,让人读来感到特别踏实和安稳;这也使得小说具有清新脱俗的气质和感人至深的力量。作家在小说结尾深情地写道:“他们的脚步把我的怀念踩疼,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而我想说,郭文斌的《吉祥如意》把我们的怀念点燃,也把我们心中的吉祥如意点燃。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人性本真,在作家诗意的守护和温情的呼唤下重新被审视和认识,我们旅行已久的心因《吉祥如意》而找到回家的路。
参考文献:
[1]郭文斌.郭文斌散文精选[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7.
[2]晓章.行走在纸页上的快乐――访郭文斌[J].黄河文学,2006(3).
[3]郭文斌.回家的路:我的文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425.
摘 要:本文认为迟子建的文学作品具有民间立场。以《亲亲土豆》为例,本文分析了小说中的民间生命意识、民间生存状态及民间风土人情。迟子建的人生经历促使她站在民间的立场书写,成为民间的代言人。
关键词:民间立场迟子建生命意识
作者简介:
赵西芝,女,(1984-)硕士研究生,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国现当代文学。
梁辉,男,硕士研究生,长沙理工大学,古代文学专业。
迟子建是当代文坛著名的女作家,写了很多描写底层生活的小说。目前评论界从各种角度对她的小说进行评论,如底层写作、苦难意识、人文关怀和生命意识等。但是从民间立场对其作品进行的论述还不多,本文主要以《亲亲土豆》为例分析迟子建的民间立场。她出生在北方的漠河小镇,从小跟随姥姥生活在偏僻的农村。所以农村的文化氛围让她生成了强烈的民间意识,影响了她以后的文学创作。她的创作突出了对底层社会的关怀,表现的是原始的民间生活状态,显示了她坚实的民间立场和民间情怀。
1994年陈思和先生用“民间”的视角来研究抗战以来的中国文学时,不仅把以往被忽略的一个文学史空间发掘出来,而且为文学研究和批评注入了新活力。韩东认为:民间立场就是支持独立精神和自由创造的品质。民间是陈思和先生说的三大文化空间之一,有自己独特的存在形式和特征。陈思和先生认为:“民间是与国家相对的一个概念,民间文化形态是指在国家权力中心控制范围的边缘区域形成的文化空间。”,“它的活动背景往往是国家权力不能完全控制,或者控制力相对薄弱的边缘地带。”①民间是相对于官方而言,远离政治、自由自在的边缘文化形态。本文认为民间立场就是用民间的信仰、道德、人情等视角来看整个世界,即站在民间的立场用民间的眼光书写。本文从民间立场对迟子建的小说进行分析,希望能较准确的解读作品,接近作者。
迟子建的作品大多是中短篇小说,也有很多散文。她的作品主要描写农民远离政治和现代社会污浊的田园牧歌式乡村生活。她的小说忧伤而不绝望,温暖而优美。我们从她的小说中可以发现她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对自然生存方式的留恋和赞美,对原始生命力的钦佩。原始生命强力是维持民间生存的真正力量。虽然民间也有苦难和愚昧,但是人们那善良、隐忍、勤劳、乐观的人生态度驱散了不幸,让民间充满了更多幸福。民间文化空间具有生存意义,也有审美意义。向往美好的生活和追寻健康的人性是人们永远的憧憬和追求。从她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她的作品在不自觉的接近民间,她已经是民间的代言人了。
迟子建的作品在主题、题材、价值观等具有民间的特征。《亲亲土豆》描写的是一对夫妇共同面对死亡时的镇定和乐观。男主人公秦山是一个很爱吃土豆的人,他对土地和土豆有一种特别的爱好。但是他也嗜好吸烟,所以得了肺癌。他们面对死亡的威胁,平静、幸福的生活。我们被他们的豁达、开朗、乐观感动。从民间立场的角度分析这篇小说,本文想透视它的生命和审美价值。
小说虽然不长,但弥漫着一种自由自在的氛围。死亡存在主人公的心中,但是他们还是坦然面对,幸福地过着每一天。小说刚开始就让我们走进了大自然,远离了尘世的浮华。人死了也能闻到土豆的花香,也想传达对亲人的思念。这是民间的纯真亲情,也是民间和谐、自然的生活。他们相信亲人在另一个世界和自己生活在一起。所以他们并不惧怕死亡,而是坦然地面对死亡,幸福地生活。
秦山一家人去田地劳动的情景充满了田园牧歌的美,“他们去土豆地干活时总是并肩走,他们九岁的女儿粉萍跟在身后,一会去采花了,一会又去捉蚂蚱了,一会又用柳条棍去戏弄老实的牛了。”②农民对这样的生活感到满足,也让人羡慕。他们无忧无虑,自然地存在着,远离了政治和功利弥漫的尘世。民间的自由状态很自然地从作者的笔下流露,显示了作者的民间文化立场。
礼镇的人们都喜欢土豆,但秦山家的土豆最多。所以土豆刚熟的时候,乡亲们就会去秦山家的土豆地里摸土豆。秦山用信号让摸土豆的人知道他来了,装作不知道。这能显示农民的善良、风趣和乐观。他们没有功利主义的自私,也没有庸俗的打骂、记仇,而是默默的表达对乡亲的宽容。这是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让我们感到轻松和愉快。在搭乡亲的车看病的路上,秦山和乡亲们没有看病的沉重。人们冷静、坦然地面对这个世界,没有大悲大喜。秦山的检查结果出来以后,妻子用“这是他的本命年,本命年总不太好”来安慰自己。他们相信命运,相信命运无法改变。
李爱杰天真、纯朴地相信大城市能治好自己男人的病。来到大城市,她很羡慕这里的一切,总和自己的家乡相比。秦山认为:“如果自己的病是治不好的,他宁愿回家等死,陪媳妇逛逛大城市,买双牛皮靴,再买个开长衩的旗袍。”③这是一个农民的最大愿望,多么简单、朴实。他们的民间文化意识,让他们有了这样平和、健康的心态。面对死亡,他们是这样的坦然,追求着力所能及的幸福。秦山对妻子和孩子充满留恋,但他没有表达太多的个人痛苦,只是默默地承受自己的悲剧。秦山爱土地,也爱土豆和亲人。他想为自己的亲人省钱,让他们过更好的生活。正是因为作者具有了民间立场和民间情怀,她才能细腻地观察、描述这样纯美的民间生活。
小说中除了表现人们乐观的生命意识外,还表现了他们纯朴、善良的民间风土人情。秦山夫妇去哈尔滨看病时,把自己的家和女儿托付给邻居照顾,表现了民间相互信任的文化传统。人们之间互相帮助,没有尔虞我诈的玷污。秦山在医院里担心家里的土豆,老婆安慰他说:村里的人不会让他们家的土豆烂到地里的。这表现了邻居之间的互相帮助,非常自由、和睦的生活着。李爱杰要回家寻找丈夫的时候,从旅行袋里取出自己一条舍不得穿的裤子,送给一个贫苦的女人。她在自己丈夫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还不忘帮助别人。李爱杰在丈夫去世的最后时刻,平静地给他做饭、洗衣、铺床。这里的一切都平静、自然的存在、发展着。人们是乐观、镇静、向上、充满爱的善良的劳动人民。
当然这只是对迟子建的一部小说的分析,她的《北极村童话》、《五羊岭的万花筒》、《福翩翩》、《鬼魅丹青》、《向着白夜旅行》等也具有民间立场。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作更多的分析。总之,迟子建是一个具有民间立场的当代作家,值得深入研究。
注释:
[关键词] 自欺欺人;社会悲剧;善意的谎言;社会现实
【中图分类号】 I20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141-2
有人说,如果说鲁迅的文字有一种苦闷,毫不客气地朝自己抡鞭子,让无知识无意识的民众担当起拯救国难的责任;那么白先勇则擅长生动地讲故事,叙述完毕,悄悄隐没了自己,留下读者孤单垂泪,或者令他们不由得自己去寻鞭子。白先勇的文字正如他说的是写给那一群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徘徊街头无所依归的孩子们。
一、《金大奶奶》:被欺骗感情
《金大奶奶》是白先勇的处女作,讲述了一位被欺骗了一生可怜女性的悲剧。作品中的金大奶奶有两次婚姻,第一次婚姻葬送了她的青春,前夫逝世,让她成为一个有钱的寡妇,被外表体面内在只爱她的钱的金大先生欺骗结婚后的悲惨命运。从一开始金大先生娶她的目的,就注定了结局,婚后的虐待也是一种必然。金大先生的欺骗造成金大奶奶的悲剧,金大奶奶的形象是封建社会的遗弃物,与金大先生和全家都充斥着不和谐。金大奶奶被欺骗不仅是她落后愚昧的思想所导致,也反映出金大先生从装束谈吐似乎摆脱了旧社会思想约束,骨子里却是把对旧社会的厌恶发泄到旧社会中的不幸者身上。金大奶奶最终以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结束了金大先生对自己的情感虐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在第二次婚姻里她葬送了自己的生命。金大奶奶曾经每天在脸上涂上一层厚厚的雪花膏,描上一对弯弯的假眉,其实在她心里期待着得到金大先生感情上的回报。对金大奶奶最后死亡惨象的强调描写也是对社会和人性的发泄,越是狰狞越是残忍。这触目惊心的场景与金大先生的道貌岸然,金二奶奶的刻薄恶毒,以及小虎子不符合年龄的畸形嘴脸形成对比。
欺骗这件事本身不好定义,也许像金大奶奶一样被骗的没了地契,没了房屋,没了地位,更没了自己。 最后在金大先生结婚当天以死亡的悲剧结束自己的生命,金大奶奶选择在这一天离去,不仅是因为自己将被赶出金家,她不能忍受就这样被扫地出门,宁可遭受,所有人的辱骂和白眼,她一个旧时代裹着小脚思想落后的这样一个妇女,却有一种信念守住自己最后的东西,这个“家”,这是她唯一的归宿,就算死也不肯离开这里。或许在另一方面,金大奶奶选择在这个时间死亡,也有她自己的私心,新婚时有人死亡是一件多么不吉利的事情,她似乎在利用这件事进行她唯一的报复。白先勇通过对金大奶奶死亡时的样子进行描写和容哥儿生病恶梦来反应金大奶奶是带着怨恨离开的,可是对于她真正想报复的人金大先生却没有任何的反应,没有悲伤,没有负罪感,似乎在他们那群人中心里是欢喜的,是真正的解脱,金大先生在一开始欺骗金大奶奶的目的到了这一刻才算是真正的实现和圆满了。金大奶奶这个旧时代的可怜人用她落后自以为是的报复换来了那群失去良心的可笑之人最后的解脱。就像没有人记得金大先生对金大奶奶感情和财产上的骗局一样,也没有人会记得曾经金家的大奶奶是一个裹着小脚相貌丑陋的可怜之人。
二、《我们看去》:善意的谎言
欧阳子认为,“白先勇才气纵横,不甘受拘;他尝试过各种不同样式的小说,处理过各种不同类式的题材。”白先勇讲述故事的方式很多,《我们看去》的小说情节是从人物对话中引出来的。文章中的“我”和“姐姐”,自小两人一起长大,感情深厚,之后姐姐精神有病,“我”骗他说去看把她送进医院接受精神治疗。其实这个故事并不是偶然,就在这篇小说发表的前5年,白先勇的三姐白先明因患精神分裂症从美国回到台湾。他的散文《第六根手指》就是纪念自己的亲姐姐白先明。明姐,多是一个人的生活,孤独,缺乏家庭温暖,异乡孤独症患者,不及五十岁就耗完了生命。明姐没有前两个姐姐才貌出众,与母亲热情自信的个性不相类,她掩盖在三位出类拔萃女性的阴影之下,她们的光芒,是一种莫大的威胁。姐姐白先明从小就心地善良,和白先勇相处时间最长,姐弟两人的感情也最深最融洽。白先明的得病,对白先勇无疑是个极大的打击和刺激,使他始终难以释怀。白先勇写到“明姐在昏迷中,突然不停的叫起“妈妈”来。母亲过世二十年,明姐从来没有提起过她。是不是在她跟死神搏斗最危急的一刻,她对母爱最原始的渴求又复苏了,母亲逝世对明姐没有给够的母爱。
三、《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欺骗与现实
故事中的另一个女人朱凤所发生的,让金大班回想起许多,似乎朱凤就像年轻时的自己。朱凤被骗情骗色,怀了孩子,最后被男人骗还依旧相信那个男人会回来找她。她爱上他了,金大班叹息,要是这个小真的爱上那个小王八,那就没法了。这一切让金大班想起了自己的过去,替月如怀了孕,却被迫把已成形的男胎打掉,所以当想起这些,金大班并没有劝朱凤打掉孩子,因为她知道那有多么的痛苦。金大班和月如的分开,是身份地位的悬殊,家人的阻挠造成的,他们也无法逾越这世俗的观念。金大班想替月如生一个儿子,一辈子守住这个男人。或许是欺骗,或许是无可奈何,最终月如还是离开了金大班。幸福是幻影,是痛苦,是年轻人的“傻念头”。若被人打了左脸,再伸过右脸让其同样施为,只是可鄙的恶性循环,但她最终成为风月场中迎战八方风雨仍能岿然不动的“大班”。白先勇没有交代原因,让我们去联想月如可能无力对抗家族的反对,也可能是他最终改变了,自愿离开。这段感情中不知道算不算欺骗,一开始没有,到后来谁也说不清了。朱凤的遭遇和金大班类似,唯一不用的是这段感情,一开始就只有欺骗,而她却深陷其中。最后金大班遇到了仿佛是又一个月如,害羞,眉清目秀,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她才觉得自己在活,认真的在活,不像行尸走肉一般,在他们身上才能感觉到自己像一个人,这段感情中除了爱他人,也是在爱自己,爱像一个一样活着的自己。最后一段引人联想,和年轻男人一起跳舞,金大班想到了月如,想到了这一样让人爱怜的男子,让她似乎依旧相信爱情。故事以这个结尾,没有再交代金大班和年轻男子的后续故事,只结束在优美的舞蹈中“一、二、三――”“一、二、三――”这段故事不必开始,因为可能只是又一段月如和金大班的故事,就让它结束在最美好的开始。让我们联想到好的方面,也许认为这一次不同,这一支舞蹈就一直跳下去,金大班在这个年轻男子身上得到了真正的圆满。
四、《谪仙记》:自欺欺人
“谪仙”顾名思义,本应是天上的神仙,却被贬下凡。常常形容有才华却不得志的人。《谪仙记》主要讲了四个女人年轻貌美才华出众,尤其是李彤,然而她们无法摆脱生活中的空虚和庸俗,无法避免爱情的失败与幻灭。
故事的叙述者是四位女主角之一慧芬的丈夫陈寅,他以从妻子口中听说到的和后来自己见到和接触之后对李彤这个人的印象贯穿了整个故事。文中很多地方直接运用大量语言形容李彤的美艳,还穿插了很多的细节上的描写。见到李彤是在他和慧芬的婚宴上,之前就听到李彤家里出了事,父母罹难,家当淹没,李彤在一段沉默后虽说是恢复了往日,但变得不讨人喜欢了,事情发生之后,李彤一样谈笑,一样生活,但她的内心一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却只有她一个人知道。她本身就是一个不愿表明内心故事的人,明明心里是喜欢的却依旧高傲,嘴硬不肯说出口,到头来一直孤身一人直到最后的死亡。李彤是一个有些自欺欺人的人,她让自己傲慢异常不仅是因为外表的美丽,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她的内心一直在欺骗自己,隐瞒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内心的苦痛。亲人的离世让她一直躲避,欺骗自己,总不断告诉自己不悲伤,不流泪,不真正放开自己的心,藏着所有苦楚,全部由自己承担,到后来即使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她依旧没有说出口,她是一个要强的人,就算是在最好的朋友面前,她一样展现出来的只有开心,就像她们四个最初的样子。当朋友们纷纷都结婚了,她形单影只,她对朋友真心的祝福表现的很彻底,说明她的真心。把很珍贵的戒指送给慧芬的女儿也毫不吝惜,但对于她自己,她却编织着不同的谎言自我欺骗着,骗了自己那么多年,什么也没有换来,父母离她而去,感情上也没有找到最终的归宿。不管是周大庆,邓茂昌还是最后的那个美国人,李彤的情感飘渺的没有安定下来,对于感情她似乎从来不愿拿出真心去爱谁。朋友们一个个都结婚各自忙,很久不见面了,回纽约的那次偶然相遇成为了慧芬和陈寅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见面。
李彤的最终离开让很多人无法相信,她们不知道什么原因让李彤选择了这条路。她选择最后的死亡是她最后一次真心表达自己的意愿,也许只是她心中不想再这样自欺欺人下去了,不想假装自己过得很好,假装自己不孤单。在朋友都有了归宿之后,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她们,因为这一生中她唯一没有自欺而勇敢表明的就是她对她们几个的感情,是一辈子让她珍惜的情谊。故事的最后白先勇有着更深层次的诠释,朋友们听到李彤死亡的消息后的沉默,被一声婴啼冲破了渐渐浓缩的沉寂,又恢复了喧闹。她们在重复李彤的自欺欺人,假装自己不悲伤,继续打麻将,继续吵闹着,吵得更热烈了。其实是这个噩耗对每个人的打击太大了 。亦舒说过能说得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当真正痛彻心扉的时候已经什么也说不出了,只能重复着之前做着的动作,自我麻醉。走出屋外,慧芬发髻松散了,坐上车,打开了车窗,天气很冷,陈寅和慧芬因为车窗这很小的争吵打破了这种自欺欺人伪装,慧芬哭了,一双眼空茫失神地直视着,泪水一条条淌出来,慧芬从来没有这样憔悴过,她一向心性高强不在人前失态,此时的那份悲哀是无法用话语慰藉的,这一刻她所需要的是孤独与尊重。
参考文献:
[1]白先勇.第六根手指[M].广东:花城出版社,2004.
[2]白先勇.寂寞的十七岁[M]//白先勇.白先勇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