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典爱情文章范文

经典爱情文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典爱情文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典爱情文章

第1篇:经典爱情文章范文

关键词:《单身男女》;爱情喜剧片;多元化解读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6-0095-02

《单身男女》是当下华语电影中一部有突破性的爱情喜剧片,它以浪漫喜剧的形式“揭示了爱情的真谛,表现了人们对真爱的渴望与执着。”[1]从而比我们通常所见的充满了矫情虚华的同类型电影流畅轻灵许多,同时无论在票房还是在口碑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这部电影进行多元化的解读。

一、人物形象

本片三个主角都是精英阶层。高圆圆是一个处于“情感摇摆”中的都市白领,古天乐是一个帅气且花心的公司总裁,吴彦祖则是一个有点落魄且执着的建筑师。三位人物的形象塑造都相当精彩,但相较于其他两位男主角来,女主角高圆圆的形象更具有典型意义。与以往杜琪峰电影中充满个性的女主角不同,她有点过于简单、传统,所以高圆圆的形象比较符合这个女主角的定位。高圆圆扮演的灰姑娘是影片中唯一能让人有代入感的角色,当然也仅限于女性观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这种代入感带到现实中来,也不要去想如果你自己是程子欣的话会如何选择,因为首先你不是女主人公,其次也不会有那么两个梦幻先生来眷顾你平凡的人生。其实程子欣也是《单身男女》中唯一一个有塑造难度的角色,因为她一直在摇摆,同时她也是观众借以审视这两个符号化人物的眼睛,因此高圆圆需要让观众去认同她的优柔,这个度的把握还是挺难拿捏的,否则观众有可能会对这个在感情上享受齐人之福的人物产生基于羡慕嫉妒恨之上的反感。而她无论选择了哪一方都必有另一方受到伤害,但任何一方受到伤害都不是观众希望看到的。高圆圆对这一人物的诠释不同于以往我们所看到的《好雨时节》、《无人驾驶》等影片中知性冷美人的形象,从方法上赋予了人物更多的外在元素,这对于习惯于收着演的高圆圆来说是个突破。

二、文本语言

由于文化语言上的差异内地观众接受香港爱情喜剧片并不是很顺利,前不久的《神奇侠侣》就是这样的范例。“香港的地缘文化影响着香港电影的精神内涵和叙事模式,形成香港文化独特的人文景观,也正是因此,香港电影才得以在世界电影帝国中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姿态。”[2]但如何在不失这种“姿态”的前提下,适应并突入到内地语言文化和观众审美经验中,对于许多香港编剧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韦家辉编剧在《单身男女》中依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浪漫爱情片所能获得的突破应该说完全不比动作片容易,而《单身男女》依然有许多浪漫、新鲜的桥段,即办公室隔空传情,而且还传错了情,这个细节算是整部影片中最有趣的,也是感情关系走向另一个方向的关键点。而整个故事看完,回味开头你或许可以体会到,导演在一开始就决定了女主角的感情归属,女人最需要的是安全感而不是浪漫,虽然浪漫在你追求她的过程中不可或缺。古天乐表白桥段最有创意,虽然最后的大楼求婚有点将浪漫刻意化,“浪”得过火,变魔术霓虹灯两帅哥斗智层层升级,但最有创意的桥段还是古天乐爬进屋里瞬间准备好各种求婚细节,这种在短时间内表白的段落,真正打动了女主角。韦家辉的编剧功力可见一斑,包袱抖的恰到及时,虽然是童话里的爱情故事,但是看了还是让人很想有种好好恋爱的感觉。

三、故事情节

《单身男女》上演的正是这样经典的两男追一女的办公室三角恋故事,一向玩世不恭的金融才俊帅哥张申然(古天乐),恋上来港专才的苏州女孩程子欣(高圆圆),但劲敌方启宏(吴彦祖)却是活在火星上的绝世好男人,三人春风沉醉于中环这片金融地,在咫尺相对的摩天商厦你追我逐,构成宏伟壮丽的爱情迷宫。故事整体结构并没有多大新意,但难得的是在情节上的设计,这种有着过多的巧合和高度的假定性情节,造成了故事始终在一种梦幻般的完美形态下展开。古天乐和吴彦祖这两个人物尽管在开始人物属性的设定上有差异,一个是财富阶级的,一个是情趣阶级的,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两个人物实际上是在趋同的。

《单身男女》戏剧本身节奏感处理得很好,且充满都市爱情片必须的梦幻感、都市感。女人都爱看,因为真有了梦幻的感觉,虽然影片很写实。在影片中,《单身男女》给观众出了道爱情难题:一个是会犯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但激情四射且浪子回头的“地球男”;一个是为爱苦守、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的“火星男”。古天乐饰演的“地球男”是典型的香港男人,会讨女生欢心但有一点点花心。吴彦祖饰演的“火星男”是才华横溢的建筑师,虽然略显无趣但对感情十分专一。巧合的是,二人都喜欢上了高圆圆扮演的女孩,并为此各出奇招展开追女大战。于是各种追女孩的经典技巧与情节被一一展现:魔术表演、便签传情、隔空约会、爱心午餐、角蛙牵线、偷录视频、豪宅香车、量身建楼、亮灯求婚……面对两大型男的浪漫攻势,女主角左右为难。但最终在这种实用的爱情与浪漫的爱情比较中,实用爱情笑到了最后。

四、叙事游戏

杜琪峰的电影中,处于预置设定之下的人物动机和走位无论是飘忽还是实凿就都具有特定叙事体系下的合理性,如《暗战》、《枪火》、《大只佬》等,它们所呈现的一个重要的特质就是强烈、刺激的游戏感,这种被观众接受的设定很重要。连枪战都是小Case的杜琪峰,真真拍出了充满了“枪战”味和火药味的“求爱大作战”。三位主角在两栋写字楼间遥望,站位、气场与杜琪峰的枪战片如出一辙,甚至让人怀疑下一秒,三人就要重现《枪火》中踢纸团的经典画面;古天乐、吴彦祖追女时的针锋相对,如两军对垒,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分明又是一部《暗战》。

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主人公出场时可以选定职业,但无论是圣骑士还是魔法师,其职业属性只有在开始阶段充分显现出来,当最后级别足够高的时候,这种属性差异会逐渐模糊,骑士也可以元素攻击,法师也不惧肉搏。无论是送玛莎拉蒂还是把楼盖到老家去,都属于极具杀伤力的大招了,再加上不计后果平均分配的各种情深意重,最终将观众和编剧一起送到被纠结得不知道怎么收场的境地。电影的叙事本身或者就一场游戏,在这个荒谬甚至有点离谱的游戏中我们不禁反问:如果只有在高昂的物质代价面前才能追到女孩的话,那么所谓的执着的爱情还有什么意义吗?

五、喜剧幽默

杜琪峰和韦家辉的“男女都市喜剧”向来在香港喜剧电影里自成一派,而两人多年来更是通过《孤男寡女》、《瘦身男女》等电影挖掘出一种都市OL特有的“神经质”喜感,而此次两人携《单身男女》北上,更是把这股“神经质OL病毒”传染到内地观众的身上,笑翻了当日到场的所有观众。现在都市的中许多男女都敏感、纠结,面对选择时常常无所适从,女主人公这次略带神经质的、有点“2”的性格,其实在许多都市女性身上都能看到。而这种“2”的性格在影片中呈现出来的就是这种别具一格的喜剧感。

六、风格类型

杜琪峰的《单身男女》延续了《孤男寡女》、《瘦身男女》系列的爱情轻喜剧风格类型,但此次的风格更加得到强化,故其水准也比这两部片都更出色,虽然浪漫元素在后半部分增加到夸张。这种强化版的风格类型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原创性较强。它不是纯香港式的爱情喜剧片,也不是完全内地化的爱情喜剧片,而是二者兼具,其较高的原创性完全具备和好莱坞爱情文艺片比较的资格。二是迎合大众化口味。与杜琪峰的男性作品系列比较,《单身男女》并没有那么具有个人风格。三角恋剧情、两大帅哥比浪漫,应该说是一个普通观众都可以接受的故事。但切入现实的主题让该片超越了一般的爱情喜剧片类型,这正是市场急需的爱情电影,不做作、不虚伪、不故作深刻,在目前内地可以上映的浪漫爱情片种类型中,《单身男女》确立了一个华语浪漫爱情片应该达到的标杆。

七、意义价值

与导演杜琪锋《孤男寡女》《瘦身男女》相比,《单身男女》更大意义在于这是杜琪峰真正“北上”为内地市场所拍的一部作品。和以往拍了以后任由审查制度宰割的《黑社会》系列作品不同,《单身男女》的意义和价值是安全上映,并且追求内地观众的共鸣。大陆观众的观影趣味和心态与香港观众有着明显区别。大陆观众喜欢看的影片不仅是一些插科打浑的低级享受,而且除此之外还能让他们“想”到点什么,要让他们回味、思考,或是生活的,或是人生等等。虽然《单身男女》这个爱情童话并不触及什么爱情本质的思考,因为一般的爱情电影都是要在主人公面对爱情的取舍之间传达某种爱情观的,而《单身男女》最后造成的局面是:无论如何取舍都是合情合理的,但另一方面它也让所有的男人都反思自身。

当今社会女性的压力普遍增大,“缺爱”成了都市男女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出轨成了一种见怪不怪的畸形现象。编剧无疑也是看准了“让爱情救赎孤单”这个契合当下的主题。《单身男女》反映的就是都市白领们身处大都会的孤独、面对选择时的彷徨、内心的焦虑不安,这些“似有还无的暧昧缠绵演绎着或幻想或真实的爱情,用以填补俗世男女历经沧桑而空虚寂寞的内心世界。”[3]

现代社会正在一点一点消磨掉人的意义,而唯有情感可以抚慰与拯救。电影要讲今天年轻人的感受,而这种最真切感受便是都市男女对真爱的彷徨、迷茫,以及不知应该如何的选择,这也是单身男女越剩越多的原因。但固执的女主人公,帮她找到“十个男人九个坏,还有一个在作怪”之外的“第十一个男人”。其实,影片的女主人公在两个男人之间摇摆不定,也是多数恋爱中人都会经历的选择――我爱的人还是爱我的人?选择激情还是甘心回归平淡?虽然浪漫和激情在很多女人那里不是件小事,有人甚至可以因为一个浪漫的夜晚而甘心忍受几十年如一日的柴米油盐。也许电影要传达给当下正纠结的单身男女们这样一个的信息和道理:地球上的花花草草虽好,火星可能活得更自在,生活与爱情就是 “平平淡淡才是真”。2011年的春天,香港爱情喜剧片接连在内地电影市场上演,其中在口碑和票房上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单身男女》做为其中的成功之作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多元化的解读。

参考文献:

[1] 蔡圣勤,马欣.英美浪漫主义影片的特点及人性本源漫议[J].电影文学,2007(15).

第2篇:经典爱情文章范文

一是,郭敬明率“郭敬明军团”(“THENEXT文学之新”新人选拔赛四强作者及旗下《最小说》7位人气作者落落、七堇年、苏小懒、消失宾妮、王小立、林培源、猫某人),在西单图书大厦举行读者见面签售,7小时签出15,768册的天量,创造了北京图书大厦签售的历史新纪录。

二是,郭敬明指责老东家《萌芽》杂志的“新小说大赛”抄袭自己举办的“文学之新”,《萌芽》则辩称藉此再现“新概念”的辉煌,推出几位优秀的年轻作家。

这两个事件,在青春读物的商业出版史上到底意味着什么?

或许,它意味着一个“转折点”的到来:假若以“十年”作为纪元,青春文学或许正面临一个旧的商业出版和阅读周期的终结(郭敬明军团的签售纪录意味着青春文学十年1.0的巅峰时代),而另一个新的商业出版和阅读周期正在酝酿中蹒跚到来(两个在赛制、奖项、流程等方面都近乎百分百类似的青春文学大奖活动,都像凤凰涅一样寻找着自我的超越和突破,这是对青春文学十年2.0新阅读趋势的萌蘖作出焦虑不安的呼应。)

这种青春文学的周期性转折是什么呢?我把它概括为青春文学从“轻小说”到“硬文学”的嬗变。它们都遵循着“日本动漫小说――台湾/韩国青春影视剧――大陆本土青春文学”的内在文化传播和影响路径。

也就是说,以上述两个事件为标志,我认为,在日本少年热血漫画读物的影响下,通过台剧或韩剧的传播影响,青春文学可能会从日本少女动漫影响下的“少女文学”或“轻小说”时代,转向在日本少年热血动漫影响下的青春“硬文学”周期(概念我没有想好)的萌芽与发展。

这种“硬”的青春文学,其作品都不再以爱情为主线,不会再是“校园恋情”的故事,而是融入了庞大的世界观,告诉年轻一代该如何面对困难,如何生活,如何选择,如何追求实现梦想、成长、责任、友情、团队、冒险……

而这,有可能会开辟未来十年大陆青春文学新的商业出版和阅读周期,并会带来新一轮青春文学的“泡沫化繁荣”。

青春文学发展的趋势轨迹

剖析十年青春文学的出版和阅读史,会明显地发现,大陆本土青春文学具有一种典型的“日本动漫原型思想与元素――台湾/韩国青春偶像剧――大陆本土青春文学”的阅读传播和商业出版模式。

在整个青春文学题材中,大面积地存在着这种一种创作循环模式:从人物的心灵渴求(而不是他们真实的情感状态)出发,去寻找日本动漫的原型思想,借用韩剧与台湾校园青春剧的讲故事模式,来编写自己的言情文学作品,以此来求解人物的情感满足(满足心灵渴求)方程式。

日本动漫提供了很多原创的思想,比如主题、人物、情节、细节等,也渗透并影响了大陆本土年轻一代的接受美学、阅读心理和兴趣口味。

台湾和韩国很多青春校园连续剧,就是根据日本动画和漫画改编而来的。

大陆本土的原创青春小说,很多都可以看到“向日本动漫”和“向韩剧致敬”的影子,比如说在郭敬明的作品中见到《娜娜》的痕迹;落落的《尘埃星球》,整个就是日本动漫的口吻与风格;晋江上面《我的老婆未成年》原型也是日本动漫,小妮子系列轻小说的理念、风格和情节,糅合了相当多的日本动漫的畅销元素……

因此,我们可以作如下两个判断:

大陆现在所谓的青春文学作者多是受到日本少女动漫的影响。现在大陆市场上大量充斥的青春文学多是以校园恋情为主;当然也不乏一些打着奇幻类的幌子,其实设定全然不符合严格的奇幻意义上的“龙与地下城”的规则,只是讲述着少女类爱情故事的作品。游素兰的作品应该算是这样的。而校园恋情故事的代表人物,应该还是饶雪漫,其文字的驾驭能力算是众多作者中最出色的,而且加之又是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掌控故事全局的能力也游刃有余。

无论是哪种风格、哪种类型的大陆青春文学,都可以在早期的日本少女动漫中找到影子。比如所谓的穿越类,早就有台湾的十六岁少女根据日本经典少女漫画《魔幻游戏》而写的小说,还美其名曰地是原创。而随后文坛中涌现的众多穿越类作品,也或多或少都有日本动漫作品的影子,应该说是“或多”,而不是“或少”,直接拿出来照搬的大有人在。写穿越到埃及的少女遇见了王子,日本则早就有了经典漫画《天是红河岸》;写公主与王子,或者普通女学生与富家英俊少爷,日本类似的少女漫画更是不计其数,甚至说,随便把哪个少女漫画的短篇改编成文字版本出来糊弄学生读者都可以……

轻小说周期

由于上述阅读传播和商业出版模式,决定了大陆青春文学的第一个商业出版和阅读周期,是以“轻小说”的泡沫化繁荣为特征和标志的。

从郭敬明到落落,从小妮子到郭妮,再到《最小说》所聚集的郭敬明军团都是受日本少女动漫影响的一代,因此他们的青春文学受其影响并形成“轻小说”或“少女文学”的创作类型。

直至90年代早期,日本动漫一直是少女漫画占据主流地位,也涌现了一批为我们所熟知的少女漫画家,比如《美少女战士》的武内直子;河内尤加利,CLAMP,斋藤千惠,新条真由,吉住涉,渡赖悠宇,武内昌美……

加之90年代中后期我国动漫资讯志的出现,带动了一批早期关注,热爱日本动漫的青少年的动漫风潮,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那时GBA也已经盛行,所谓“ACG不分家”(amine,comic,game),于是因日本动漫游戏而在我国形成的所谓小圈子已经初具规模。

因此,伴随着日本少女动漫长大的年轻一代及其创作的青春文学,就会带有其典型的“轻小说”或“少女文学”风格;郭敬明是中国本土在日本少女动漫影响下创作本土青春文学的“最早吃螃蟹的人”(他的成名作《幻城》就改编自CLAMP的《圣传》);由于受郭敬明《幻城》的成功影响,很多人便有意识地开始按照日本动漫的方式通过文字来表述自己的思想与故事;于是,自郭敬明开始至今,在青少年时代更多受到日本少女漫画影响的青春派作家,在创作自己的青春文学时,无论是哪种风格,哪种类型,都可以在早期的日本少女动漫中找到影子。比如说,由郭敬明一手带红的落落的《年华是无效信》、《尘埃星球》。

从小妮子到郭妮,更是将其作为一种商业出版的模式系统而持续地发掘,“轻小说”的商业出版由此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泡沫化繁荣:小妮子系列,郭妮的《天使街23号》系列,美娜的《校园大魔咒》,朵朵的《见习丘比特》《亲亲我的野猪王子》,轻寒的《爱情甜甜圈》,胡伟红的《1年3班恶男军团》等……

并由此衍生了一系列新少女文学期刊,如《火星少女》、《光年纪》、《漫Girl》……

阅读者即创造者

“轻小说”通过青春文学期刊、影视剧和互联网,培育并影响了一批受日本少女动漫影响的作者和读者,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阅读者即创作者”的互动写作模式:即,今天阅读青春文学的读者,明天可能会成为青春文学的创作者。

《漫友STORY100》是典型的以爱情与华丽的文字为典型,然而这样的作品毕竟不属于一个好故事所具有的――优秀的剧情。

《新干线小说》早期虽然刊载过一些国内优秀的小说,但多是短篇,而且由于发行量问题,日后逐渐缩水,现在已经不再发行了。

《小说贩》则靠着翻译日本的小说勉强支撑……

《最小说》的卖点依然是人气作家。

可以说,这四本小说类刊物中,《STORY100》与《最小说》卖点为人气+插图;而《新干线小说》与《小说贩》的卖点则是故事性强的文章+日本小说。而显然后者不敌前者。于是“人气作家”的创造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其他大量青春文学期刊如《新蕾》、《南风》、《花溪》、《漂流瓶》、《美少女》、《许愿树》、《许愿草》、《太阳雨》、《风铃草》、《薰衣草》、《浪漫》……都成为“轻小说”作者和作品的阵地。

硬小说周期

“日本的动漫不是现在已经成为硬派的天下了吗?所以既然大陆现在的青春文学都是模仿日本的,那么也迟早会变的。”

日本动漫现在流行的便是“硬派”,即少年热血动漫,如《火隐忍者》、《ONE PIECE》,而且大陆受了最早日本硬派动漫影响的年轻一代已经长大了,开始进入大学校园即所谓90后阅读者和创作者的强势崛起这种人口周期的变化,迟早会推动现在的青春文学向“硬小说”变迁。

日本的流行潮流从“少女漫画”到“少年漫画”。就在我们还以为校园文学就是校园恋爱,或者说,校园文学等于恋爱故事时,日本动漫的风格早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已经从90年代初期少女漫画主导,逐渐变为现在的少年漫画主导。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动漫是细分得很精致的产品,而不像我国那样笼统而定。

这些作品都不再以爱情为主线,甚至加入了庞大的世界观,吻合当下90后青少年成长阅读的“补钙”需求。毕竟,现在这样开放的年代,对于青少年而言,与其关注爱情多些,不如关注自身,关注周遭多些。所以这类作品多是通过一个人的视角来看他所处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往往脱离现实,要么是完全脱离,比如《圣魔之血》,要么是作者文字颇具幽默色彩,使得主角属于“半脱离”状态,比如《凉宫春日》,但都不再是局限在某个校园的爱情故事,或者以爱情为主线的四不像的奇幻故事。可以说,这类日本的轻小说都属于所谓“硬派”。

大陆下一代青春文学作者、作品和阅读群必定会在日本少年动漫的影响下诞生。因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也是我们的正常逻辑,既然受到日本90年代初期少女漫画影响的青春派作家现在写的青春文学(校园恋爱类)能广受欢迎,那么下一个风潮,自然是受到现在“硬”动漫所影响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读者与作者。

现在的青少年更喜欢这类动漫作品,那么那些校园恋爱故事,或者无病的爱情故事,很快就会被这番浪潮所席卷,亦如当初校园恋爱故事席卷青少年文坛一样。既然都是借鉴于日本动漫,那么只有掌握了日本动漫的发展规律,大陆的青春文学才能有其发展规律――总之就是照猫画虎的发展。所以既然现在日本的动漫已经是“虎”,大陆的青春文坛“猫”风格也迟早会开始改变。

这种由轻变硬的青春文学阅读新趋势及其商业出版前景,很可能会深刻地改变当前青春文学读物、青春派期刊以及互联网原创网络文学的未来竞争格局。

谁,会是下一个领头羊?

第3篇:经典爱情文章范文

[关键词] 文学性;中国文学;中国动画

“动画电影”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一般情况下要称其为动画电影至少要符合以下三点要求:其一,有逐格的拍摄并连续播放的技术基础;其二,以一定的美术形式作为内容载体[1];其三,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事物看起来像有生命一样运动的表现形式。基于这三点特质,使动画区别于其他视觉叙事形式而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门类。中国最初是没有“动画电影”这一概念的,对于这一艺术作品形式,中国人统称之为“美术片”,这是中国人在世界动画史上所创造的一个新名词。(因为社会语言学或者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人们对这一视觉艺术形式都统称“动画电影”,为了叙述的方便,以下也沿用这一称谓)如果分析一下这一冠名的文化内因,则无疑对理解中国动画电影的早期发展提供了一个线索,只要稍稍了解一下美术的定义或内涵,则可探知中国人对“动画电影”的文化定位和诠释方向。

自中国动画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如果简单回顾一下中国的动画史,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首先是模仿期。对于一个文化舶来品来说,模仿是必经之路,且是学习的重要手段,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也不能例外。接下来就是创造,以前的模仿就是为了后来的创造,虽然这两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其中隐藏着必然的因素,这个因素既是内因又是外因,它随着实践者的能动性发生转变。创造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但对中国动画电影来说,没有创造的存在是无意义的存在,尤其是威尼斯儿童电影节更让中国动画人认识到独创性对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迫切性。能够称得上比较完全中国意义上的创作的当是1956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骄傲的将军》。“影片不仅在人物形象、背景设计等方面具有民族化风格,而且人物性格、动作、习惯及语言等,都有中国民族的特色。骄横跋扈的将军及奴颜婢膝的食客,采用中国京剧脸谱的造型方法,这样,既有中国的艺术风格又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在人物动作上,又吸取了戏曲艺术中程式化的表现手段,使他们更有中国古代人物的风貌。”[2]自此,中国动画电影逐渐摸索出了一套中国独有的且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动画艺术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更以鲜明独特的中国风格震惊了国际动画界。尤其是拍摄于20世纪60年代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彩动画电影《大闹天宫》,该片不仅在造型、布置、用色等方面成功的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及民间美术的特色,同时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完美融合其中,显现出独立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这部影片“解决了中国动画片民族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将以音乐表演为核心的戏曲艺术的程式化表演,成功地移植到以叙事为核心的动画电影中,使其成为中国动画电影民族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成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电影)叙事体系与(戏曲)表现体系的融合,同时也在于它能够使那些不具备戏曲程式语言修养的观众顺利的欣赏”[1]。尤其值得今天动画人注意的是:这部影片使不同艺术体系的借鉴融合成为事实!这个事实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但遗憾的是现实中这个事实的巨大意义被人们习惯性地忽略了。而造成这个忽略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人们忘记了戏曲(戏剧)属于文学的范畴或者说为其门类之一。

按照一种比较普遍看法,一般提起文学,似乎就使人想到小说或散文等,不会想到文学会和音乐、戏曲等有什么联系。这是对文学的狭义理解,其实文字只是文学得以留存及传播的工具之一。曾有位学者说过:“文学是思想的文字的表现,通过了想象情感及趣味,而在使一般人们对之容易理解并且惹起兴味的那样非专门形式中的。”[3]这是近代有力的文学定义,可谓甚是中的,比较精密且无偏狭或广泛之失。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其实最早出现的就可以说是口头文学――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比如在中国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就是孔子搜集整理的《诗经》。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既然中国的动画电影可以与中国戏曲融合,那么,为什么不能和其他的文学门类融合呢。这话说起来很容易,但操作起来肯定是有难度的,并不是让动画人物在剧中吟诗或者读文章,而是让动画电影从此具有文学性。

“文学性”是一个比较笼统广泛且难以言传的概念,存在于形象思维之中。多义性、暧昧性是文学性最基本的特征。这些特征为艺术家们(也包括动画电影创作者)的形象思维和创作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其实在早期的中国动画电影中,就有这种“文学性”的动画实践,比如说很“文学”的、极具诗意的水墨动画《牧笛》。在这部动画中,几乎没有一句台词,故事的结构也极传统和简单。说它传统,是因为故事结构就像是中国五代时期画家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画中人在下棋,画里屏风中的人也在下棋。这部动画中,牧童睡着梦见牛丢了,于是吹笛把牛找回,梦醒之后果然牛走丢了,试吹牧笛然后牛长鸣回应,就和梦中发生的一样。说它简单,是因为故事的情节确实简单,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但通过把这个“简单”空间重置,简单又变得不简单了,这就是有诗意了。有点类似“醉里挑灯看剑”,或者“对影成三人”;又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又像“别中还梦别,悲后更生悲”的意思了,很难说清但又有另一番意味。另外,这部影片就一人一牛,没有语言的交流甚至一句对白也没有,使影片与观众之间的交流理解摆脱了“言传”的普通电影模式,而是用过音乐与画面的有机融合与观者达到“意会”的心灵交流。此后,另一部水墨动画《山水情》也有异曲同工的妙处。把动画电影与文学关联起来并不仅仅是这种诗意化或者文学化,这其中肯定包含了不同层面及程度的各种各样的融会贯通。也许,动画创作者只要能够抓住其中的某一点,就能有所增益于自我的创造及动画电影的发展。再比如说创作于60年代的仿真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就并不是上面所谓的诗意化的,而是根据动画电影的内容采取相应的叙事语言及图画形式。这部动画源自一部报告文学,并且,剧组人员直接面对面采访了人物原型,深深地被她们及她们的行为所感动,从内心深处产生并激发了歌颂这两个小姐妹的强烈愿望,于是就有了另一种具有崇高既神圣的诗意化。这种诗意化是出于创作者心灵及精神上的迸发,更或者是灵魂深处的某些东西被触动激越。无论如何,在当前语境下的动画电影的发展,其文学性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也是未来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

正如同“中国画”这个概念是为了区别于西洋绘画而产生的一样,中国文学也是为了和西方文学厘清关系而诞生的。其实这些个称谓无关紧要,关键是各自的核心及精神必须保有且不能遗弃,因为这些是存在的惟一的合理理由,对任何一方都是如此。中国文学除了因为汉文字语言具有自己的特征以外,还有其独特的文学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所支配,这是一个必然的事实,不能否认。其思想渊源有基于儒家学派的道德观念为核心的入世思想,给中国文学带来了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但同时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道、释三家的思想体系是互为补充的,分别给予中国文学以不同侧面的影响。尤其老庄哲学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更是巨大的:揭示了艺术中虚和实、无和有的辩证的方法论与认识论,这些对于形成中国文学含蓄精炼的表现形态的特点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故中国文学讲求中和之美,不把情感表达得过分热烈,大都感情节制且思想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文学乃至其他艺术门类都极强调以虚写实、以静写动的表现方法,没有纤毫毕现地直接描述,而是把艺术感觉和想象的空间留给观者去品味遐思;同时,更强调自然的纯素浑朴,因此中国的艺术家一直以来都把技巧与不露凿痕的无技巧境界结合起来,所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是也,这是大多数中国艺术家毕生梦寐以求的艺术境界。故此,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相比,大体上说,西方文学显得直截了当、率性任真、锋芒毕露又深刻广大;中国文学则委婉曲折、含蓄深沉、机智微妙。按照唐君毅(1909―1978)的说法,中西文学的理念分野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中国文学重视诗歌散文及中国文字文法之特性;其二,中国自然文学中所表现之自然观;其三,中国文学不长于英雄之歌颂及社会之写实,而尚豪侠以代之;其四,中国小说戏剧,不重烘托一主角之性格与理想,而重在绘出整幅之人间;其五,中国人间文学中之爱情文学重回环婉转之情及婚后之爱;其六,中国人间文学范围,包含人与人之各种关系及人与社会历史文化之关系;其七,中国文学重两面关系中之一往一复及超越境之内在化;其八,中国文学之悲剧意识有超越性,有虚与实、悲与壮。[4]而西方文学正与之相反相左或不相干。也许这两者之间可以有所借鉴,但却是绝对不可以替换的,而自近时代以来,这种替代的倾向越发的明显。托尔斯泰(N.Tolstoy)有句名言:“艺术与科学,同是人类进步的两个机关。”[3]中国人在接受西方科学技术的时候,为什么总以为另外的这个机关也把握在西方人手中呢。

“中国动画之所以成为中国动画,正因为其特质就是无论从形式或内容上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图像表现。这个文化的独一无二就决定了表现这个文化的动画独一无二,这才是中国动画区别于世界其他动画艺术而存在和发展且能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5]同样的道理,中国文学也有类似的情节,但相对于动画来说,中国文学的发展情形要复杂得多,这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社会及文化诉求的需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里无法展开详述,只是强调一下,中国文学的发展有源有流,无论外在的形式或者内在的内容怎样的变化不定,但中国文学的精神是不会变的。如果变了,就不能再称其为中国文学。从这一层面讲,中国动画与中国文学有同一性:即这两者的存在理由的同一,也就是说,它们的特殊正是由于都具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属性。(关于中国动画之特殊性论述,详见拙作《中国动画电影形式建构的文化渊源》电影文学2010年第18期)这里试述一下中国文学的特别之处,当然这个特别是相对西方文学而言的。同时要指明的是,这个特别之处正是当前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可资借鉴融合的特质。

[参考文献]

[1] 聂欣如.动画概论[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2-183.

[2] 张松林.创造富有民族风格的中国美术电影[A].中国电影年鉴•1981[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176.

[3]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6.

[4]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3-263.

第4篇:经典爱情文章范文

高中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素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当顺应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的潮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人文教育,全面发展素质,这充分体现出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传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基础教育的高中语文教育,必须面对现实,进行重大改革。那么,怎样在课程标准引领下,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本文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作了以下一些思考。

一、强调“双基”,促进学生语文科学素养的养成

语文中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单来说就是“语言逻辑”和“读写听说”,但课程改革以来,很多教师往往讳言“双基”,似乎一说“双基”就是“传统”,就是守旧,至少也是不那么时髦。与此相匹配的是讳言“训练”,似乎一谈训练就违背了“生本”,就是教师中心论了。其实,语文教学的“双基”是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伴生物。必须承认,“五四”运动推广白话和白话文是十分成功的。现在的华人世界里,都使用白话交流,而不再是“之乎者也”了,国人学习文化的门槛就此降低,大众文化得以普及。而如今的语文课却不像语文课,实际上根子就在淡化“双基”;淡化“双基”必然不像语文课,而像表演,像游戏,像娱乐活动,可以像一切不是语文的东西。难道不是这样吗?

由此,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科学素养,强调“双基”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但在实践过程中有两个观念需要更新:(1)强调语文“双基”教学,不只是为了高考需要,还要考虑到学生毕业后未能升学,参加祖国建设和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初步的语文科学素养;同时课程标准提出的“进一步学习”也不单指“高考”,还包括在实际工作需要时,以中学语文知识为基础,对语文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如自学或业余进修等。(2)课程标准在提出要重视“双基”教学的要求之后,紧接着就强调语文“双基”教学必须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想方设法使学生了解语文知识的重要应用。实质上中学是基础教育,是“不定向”教育,它的根本宗旨就是使学生掌握较为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的素质基础。

二、拓展课程,开辟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的天地

“应试教育”最大弊端就是课程设置单一,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密切接轨高考指挥棒,使得教学视野囿于封闭、狭隘之中,忽视学生的个性特长与终身发展,最终导致所培养的人才畸形发展,而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一生发展与终身发展,构建大语文教学,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发展,使培养的人才多样化、多层次。

虽然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的渠道,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效益,依据课程标准,为学生的一生成长创设较为宽松的学习氛围,保证必要的时空。同时,还有必要积极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选修,搭建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平台,诸如参观、讲座、调查、实践等,促使课堂内外教育教学活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的完美融合,拓宽学生运用语文的天地,多方面、多渠道地开发学生潜能。其实,学生的语文能力,归根结底是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培养听说能力还是读写能力,都必须以一定的内容为基础,否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褚堂乡屈庄村李庄组村民李国喜,2012年1月17日,在去上夜班的途中因勇救痴呆儿落水者而英勇牺牲,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一次辩论课上,我设计题目让学生展开辩论,正题是“李国喜救痴呆儿值得”,反题是“李国喜救痴呆儿不值得”。正反两方各执一词,唇枪舌剑,争得面红耳赤。我肯定了两方在辩论方面的长处,统一分析了问题的视角,学生深深地认识到,李国喜的生命换痴呆儿的生命看起来确实“不合算”,而实际上,李国喜的精神正浇灌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之花,其意义和价值远远超过了生命本身。像这样的训练,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能给他们思考人生,思考社会的机会。

三、学会审美,激荡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动力

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在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意义深远。“马无夜草不肥”,语文中虽有丰富的美学资源,但对于卷帙浩繁的文学作品而言,那毕竟是沧海一粟。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人格与理想形成的奠基时期,教师需要以课文为例子,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交给文学鉴赏的方法,然后放手让他们到文学世界的原野上纵横驰骋,去体会深邃的智慧,无私的心灵,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忘我的劳动,艰巨的斗争,壮烈的献身,从中启迪思想,陶冶品格,并进行美的联想与创造。

当然,高三必须面对高考,不可能有较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因此,我在高一高二阶段就采取了这样的原则:保证课外阅读。一是以课文为核心向四面辐射,学了《祝福》要求看《彷徨》,学了《欧也妮·葛朗台》要求接触《人间喜剧》;二是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一学期交一本厚厚的读书札记;三是一星期设一节自由阅读课,一个月设一节文学鉴赏与创作课。同时,我还将诗歌和音乐引入语文教学,使学生欣赏到语言的意境美、节奏美,培养了学生人文修养。为了促进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我不断鼓励学生多动笔,记下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有时可能是课堂上讨论过的一个话题,有时可能是对所看过的作品的体会、评论;有时可能是对一次集体活动或任务完成的记录等。题材、体裁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写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等,可以是诗歌、散文、短剧、故事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八仙过海。另外,如何客观地评价学生也非常重要,否则难以脱离应试教育的桎梏。看一个学生,不能只看他的学习成绩,还要看他的学习态度;不仅要看他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要看他的学习方法;不仅要看他的学习方法,而且更要看他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状态,努力防止“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认知偏差的干扰。

四、强化阅读,力求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语文素质教育实际上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获得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其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因为一个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恐怕大都来自阅读。精神食粮给予学生的,除了知识,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毋庸置疑,高中教材中有相当多的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如《论语》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审美观;《离骚》、闪耀着爱国激情的火花;《岳阳楼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生死与忧乐;《出师表》情真意切地抒发出忠孝气节;《送东阳马生序》语重心长地倡导了刻苦学习精神;《训俭示康》大张旗鼓地颂扬了俭朴廉洁的中华美德,而《红楼梦》、《复活》、《老人与海》本身就是一种真善美的杰作,可以启迪人生,熏陶品性,净化心灵。这些都是教育青少年一代不可多得的素材。学生通过精读深思,加之以教师的动情点拨,于潜移默化中滋养了学生,让学生获得了知识,提升了情趣。

但仅限于这几十篇文章肯定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继续扩展,不断拓宽阅读视野。这是由于如今知识处于大爆炸时代,知识信息量猛增,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浩如烟海、纷至沓来,而学生倘若以获取信息,或以应试为目的进行阅读,往往是零碎分散,一鳞半爪,虽然来得短平快,可惜也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急功却难得一利,因为它缺乏的就是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而经历日月熏陶的经典名著,却能穿越时空隧道,以其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受益终身。

有人评论,“目前最热闹的是语文界,最悲哀的也是语文界。”这话不无道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总有教师担心实施素质教育会影响教学质量,降低学生高考成绩。其实这是杞人忧天,因为素质教育的本身就包含了文化素质,它是一种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教育为终极目标,而应试教育只注重培养应试能力,忽视其它能力的培养,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结果,导致学生的发展不全面,能力低下,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养成了懒散、被动的不良习惯。可见,改变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当务之急,素质教育时不待我。但我坚信,假以时日,只要语文教师着力改革、不懈攀登,素质教育定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迸发瑰丽色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9.

[2]王北生.教学艺术[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