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教学技能范文

地理教学技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教学技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教学技能

第1篇:地理教学技能范文

【关键词】地图;地图学习;地图技能

地图基本技能是地图学习,甚至地理学习的关键。在教学中首先应加强读图、析图、记图、绘图等地图基本技能的学习。

1.读图技能的练习

学生在地图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往往是缺乏读图技能。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读图的基本程序,以培养学生读图技能。读图时要注意图名、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对地图要有目的、多角度的分析,提炼出地理特征、规律以及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准确理解地图内涵,灵活应用地图信息。

(1)掌握正确的读图顺序

在阅读地图时,先强调地图的名称,再熟悉图例。此外,不同类型的图形在阅读其内容时,具体的顺序也不相同。①对于表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图形,如政区图、地形图等,可以按地理事物的空间顺序读图。②对于表示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和特点的图形,如地球运动图、人口增长图等,可以按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顺序读图。如,在阅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时,从春分开始,依次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顺序阅读。③对于表示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图形,如地理特征图、模式图等,可以采用按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逻辑顺序读图。

(2)掌握图形的基本特点

不同的图形具有不同特点和用途,掌握图形特点,不仅有利于读图,也是学生正确绘图的基础。例如,在阅读三角坐标图时,需要把握几个关键:一是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例”或“比重”。二是各构成要素的比例总和为100%。三是构成要素只是三项,不可增减。四是三项要素的数据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掌握了这些关键点,原本复杂难懂的图形变得简单明了,读图也就轻松自如。

(3)具体图形应灵活阅读

不同类型的图像有不同的读图顺序和方法,所以应根据具体的图形,结合上述方法灵活的阅读,而不能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去读千变万化的图形。

2.析图技能的练习

要读懂地图,就要深入分析地图,即析图。析图是在读图的基础上,力求找出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将所获得的地理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处理,用来阐述与图形有关的地理特征、地理规律等地理核心理论。

(1)地理图形要素的综合分析

地理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形成综合的地理图形,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由多个具有相互联系的地理要素构成的综合图形。因此,教学中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要引导学生找出所给图形中标出或隐含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二是要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例如,分析某区域图时,先要在图中找出各个地理要素;其次,要说明这些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如纬度位置与气候的关系。

(2)地理图形要素的想象延伸

想象延伸就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一个区域中的地理要素及其要素之间的关系延伸到相邻或相似的其它区域中去。第一是空间分布延伸:①从交通干线方面的延伸:区域中主要交通干线向外延伸,通过的主要城市、大江大河、地形区、工业地带……②从河流方面的延伸:区域中主要河流向外延伸,通过的主要地形区、省区、注入的河湖海……第二是季节变化延伸:①从气候延伸,分析本区域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②从水文特征延伸,分析区域不同季节的河流水文特点;③从植被、外力作用等其它方面进行延伸。

(3)地理图形要素的对比分析

对比有三个要点,一是差异性,二是共同性,三是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关系。如对西欧与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对比分析,就应该从共同性和差异性两个方面去分析。

3.绘图技能的练习

绘图是图形记忆和理解的过程。绘图过程就是学生模仿、记忆、想象的过程,能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较短的时间里构建比较完整的地图系统。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关键是要给学生提供机会。例如:在学完地图三要素后,可以让学生画一张学校或家庭的平面图。学生绘图的过程中,教师应多加指导,及时纠正错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绘图习惯和绘图技能。

4.记图技能的练习

在利用地图掌握地理知识时,通常需要记住地图的轮廓形状。在教学中常采用象形记忆、绘图记忆等形象思维进行记图练习。

(1)象形记忆法

象形记忆法就是指将简单的图形通过用类比、联想的方法,发挥想象将某些地理事物与其相似的事物形象比拟,运用形象来记忆的方法。例如,黑龙江省像只展翅欲飞的天鹅(天鹅的故乡);陕西省像一个蹲着的兵马俑(秦兵马俑出土之地);云南省像只开屏的孔雀(我国著名珍奇动物孔雀产地);世界的大陆部分形似倒置的三角形;巴西和印度的轮廓是三角形;山西省似平行四边形;吉林省如三角形等。

(2)分解组合法

对于复杂的图形,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而熟悉的部分,便于发现其地理事物的关联性与差异性,也便于学生对图形的记忆与分析。例如,非洲大陆可分解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的组合。

(3)绘图记忆法

在地图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直接在空白图上填写地理事物外,更要学生以空白图作为底图,先绘空白图,然后在图上填写内容。这种先绘图再填图的练习方法不仅能牢固地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也能帮助记忆区域轮廓。

5结语

第2篇:地理教学技能范文

【关键词】 高中地理;地理教学;地图技能;培养能力

从历年的广西高中地理会考看,其读图题都保持在 35 %~45 %的比例。今后,随着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地图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将会与日俱增,地图的优势必将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历年来每次会考读图题失分率都偏高,归类分析发现,这些同学多为后进生,能力基础较弱。

一、地图的强大作用及现阶段地理地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教学环境限制

教具少、地理挂图内容复杂、清晰度差,很多教学挂图上的符号、注记在4米外(约第三张坐位)就看不清了。上课时,老师指图,学生揣摩。有时,真正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地理挂图死板、呆滞,地理教学内容中那些发生发展中的生动形象的地理事实、地理过程,在挂图上无法连续表现,只呈现为零散的图片,叫电脑时代的学生如何对这些感兴趣?

(二)教学方法落后

学生被动地进行接受学习,传统地理学习方式刻板,教学方法陈旧,教师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控制着教学过程,学生缺乏学习的自,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教师走,不会"跟"或"跟"不上的学生容易发生学习困难。在学习中,这部分学生因"难"而怕,因"怕"而"厌"。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学习,读图能力怎么得以提高?

(三)教学内容与生活脱离

地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较少,学生缺乏实践和应用,阅读和使用地图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巩固。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培养学生读图技能的策略

(一)培养读图兴趣

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应贯穿在平常的教学中,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把图和文字紧密结合起来,尽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知识落实到有关图上,使图上内容与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即一方面用图使文字具体化与形象化,另一方面用文字使图上内容规律化与系统化,从而使"死"图"活"起来,"静"的文字"动"起来。

2、要培养学生养成经常读图和用图分析问题的习惯和对地图的兴趣。培养学生看图用图的习惯这是关键,而兴趣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用图的动力。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图的态度、用图的技巧和艺术都对学生形成用图习惯和培养对地图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首先用好图,然后才能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和兴趣。

(二)注重读图训练,在图中学习地理知识

1、看图。在教学过程中,把看图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相关的地理知识尽量让学生在地图中获得,通过直观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2、画图、教学中,能用简图表现出来的,尽量在黑板上直观的画出来,为了加深印象,学生也动手画,并自己在图中找出相关地理事物名称,和相关的知识,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

3、讨论图。利用挂图或板图,教师进行细致地讲解,并让学生讨论图。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思维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课堂上总用地理挂图上课,就显得课堂上比较枯燥,乏味。我校利用了北四网校的资源,每一课时都有很好的课件,课堂上利用课件,图文声并茂。不仅学生的兴趣提高了,重点知识落实的也扎实了。学生也愿意学习地理了。

1、利用地图培养学生"抽象化"的形象思维

如新教材中还增加了大量的景观图、素描图、示意图、剖面图、动态图、漫画等,它们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各种地事事物的表象,大多数情况下进行的是形象思维。同时,地图中又有大量的抽象符号,如矿藏,城镇。动态图反映地理事物发展的趋势等等,它们都是对地理事物概括的结果。因此,在使用地图时,均可进行大量的抽象思维活动。

2、动态地图课件设计

设计动态演示型课件,营造使学生有身临其境感觉的动态地图上,这样,学生很兴奋,跟着老师认识地图,学习效果也不错。

3、创设问题情境与学习策略

(1)先导学。在高一年级,教师要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让学生逐步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教学策略定位在"导"。教师把读图的基本规则、要求,设计成一系列导学题,与比较简洁的地图相配合,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地理思维的脚手架,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学习。

(2)然后探究。阅读地图不能只停留在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深入分析地理事象的技能,逐步养成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我们的设计目标定位在"引",教学策略应用"探究式"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最后发现与创新。填绘地图是运用地图的初步实践,我们应该把部分填图设计成学生发现与创新的实践过程,把设计目标定位在"发现与创新",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鼓励学生思维的创新。

(四)在教师讲图基础上进行填图、绘图

当图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印象后,可通过填充图册练习填图,也可以让学生在纸上描绘出相应的地图轮廓,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以巩固所学,接着教师在黑板或多媒体课件上示范填图,学生在纸上模仿并独立填图,最后通过投影展示效果,通过相互比较,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作品",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会读图的同时,模仿绘图,学会学习。

1.教师绘图讲解。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简笔画这种教学手段,边讲边绘图,能绘出比较标准的祖国疆域图、河流、山脉、交通图、示意图等。

2.让学生亲自动手指一指,画一画,要尽可能让全体学生指图回答问题,做到边说边指,手口相应,这样,枯燥的地理知识才能具体化、趣味化,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掌握地理知识的技能。

总之,平时地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地理教学技能范文

一、掌握地图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初中地理地图知识的基础知识是哪些呢?地理教师教导的第一步应该是使学生学会一些阅读地图的一般基础知识。比如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拿到一张图要教会学生首先看这三个要素。比如下图

应首先找到三要素:比如图中出现指向标,所以判定方向的时候,就不能很随意的认为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中方向N明确向右上角,所以判定方向为“右上为北左下为南,左上为西右下为东”。

二、从地图形状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地图外形想象能力

比如,《中国行政区划图》这张图,在这张地图上,利用形状记忆法,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事物。

图中青海形状如兔子,山东像老鹰,四川像五角星,重庆如锤子,广东如大象鼻子等等。

想象的方法可以较多的运用相似联想。相似联想是一种用于一类相似的地理教学内容的联想。还有比较联想,这里主要比较各个行政区划的外形轮廓与地理事物的相似性。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以上图形的联想的基础是来源于生活以及经验,所见所闻等。地理图像教学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而应该是比较有趣的生动的教学,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图形教学的出发点就在于此。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启发学生的思维,更加明确的记住图形的大致蜿蜒曲折,为记忆图形打下良好的基础。

又如中东地图,此图乍一看,看不出什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循循善诱。利用富于启发性的语言启发学生,可以从最简单的阿拉伯半岛看起,先想象出阿拉伯半岛的形状样貌,像什么?有学生会说如一只脚,继而联想到脚长在人身上,在看中东全貌。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

可以把中东想象成一个奔跑的小巨人,阿拉伯半岛为一只脚,埃及为另一只脚,小亚细亚半岛为一只手,伊朗高原为另一只手,大高加索山脉为人头。其中的关键在于引导,教师要适时适度的加以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才会积极的响应教师的提问,得出想象的结果。这一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注意把握教学节奏,由学生自然而然得出结果。把呆板的画面想象成生动的事物是地理教学有效的教学手段。

三、在地图外形想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图像记忆能力

第4篇:地理教学技能范文

【关键词】教学技能 地理教学 地理课堂 训练策略

1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含义和意义

1.1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含义

地理教学技能是每一位地理教师所必备的基本职业技能,是地理教师在课堂内进行有效教学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规范。“地理课堂教学技能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依据地理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手段,顺利达成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是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的综合体现。” [1]

1.2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意义

新课程强调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地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与塑造;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积极开发和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相结合的评价等。因此地理课堂教学实施改革是地理课程改革的前沿,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由此可见地理教学技能是地理教学实施的支撑系统,它对新课程改革有重要意义。

2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分类

我国学者对教学技能的分类研究大致有两类即广义的划分方法和狭义的划分方法。广义的划分方法将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分为四类,它又有两种划分方式一种是将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分为“课堂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指导学生学习技能和活动技能和教学研究技能”[2];另一种是将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分为“学习指导技能、基本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和教学观察和评价技能”[3]。狭义的划分是强调微格教学的发展,可以称之为狭义的划分方法它是从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过程要素,主要包括“教学语言的技能、板书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演示技能、提问技能、导入技能、强化技能、组织教学技能、试误技能、结束技能 ” [4] 。

3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策略

3.1语言技能的训练策略

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地理教师所具备的课堂语言技能显著影响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影响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地理课堂语言技能由口语表达、书面文字表达和体态语言几个要素构成。

地理课堂语言技能由口语表达和体态语言两要素构成我们也从这两个方面阐述它们的训练策略。

首先,口语表达的训练策略。字正腔圆的语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科学准确的词汇、生动形象的语言。在教学中语音的基本要求是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使用普通话,让每一个学生听清教师说的每一句话。抑扬顿挫的语调,在教学中有重要作用,在讲解重点、难点时说话要慢点语调要高点以引起学生注意并有思考记笔记的时间。快慢得当的语速,语速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语速过快学生对收取的信息会遗漏、积压,语速过慢则易导致学生精力涣散。科学准确的词汇。在地理教学中,要做到地理空间地域解释准确无误,地理原理阐释直观严密,因此语言的运用要科学、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地理教学中要把只是讲的通俗易懂、直观形象,形成一种地理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逻辑清晰的概括。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逻辑性,还要注意自身语言的逻辑性,一环紧扣一环地剖析地理事物,从而达到对地理知识的建构。

其次,是体态语言、面部表情与眼神交流的训练。教师的身体动作主要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走动和身体局部动作。走动要自然大方,有控制,不可过多、过快,否则易分散学生注意力。身体局部动作,主要指头部和手部动作对地理事物的描述通常要借助手势来更生动形象的表现。面部表情与眼神交流的训练。面部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特殊作用。教师要面带微笑的走进教室,让学生在微笑里感受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要注重于学生之间的眼神眼神交流。

3.2组织技能的训练策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课堂目标的行为方式,称为教师的课堂组织技能承转技能” [5] 。

教师在备课中已经提出对策,然而对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情感层次在课前是把握不准确的,教学组织技能是课堂教学的“支点”,是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它不仅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与学生思想、情感、智力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时刻组织学生的注意力,训练教师的应变能力正确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管理好课堂纪律努力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达到预定学习目标。

3.3导入技能的训练策略

地理课堂的导入技能是指地理教师针对教学目标,在一项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开始之始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教学内容的教学行为方式。

导入的方式可分为复习导入、情境导入、故事导入、观察导入、练习复习课导入。复习导入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承上启下强化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情境导入是从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出发,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导入新课或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故事导入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观察导入即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又能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练习、复习导入,采用“提示回忆法”作为复习练习的导入,启发学生回忆与练习有关的旧知识。

导入技能要求有目的性、趣味性、启发性、艺术性。目的性是教师要紧密结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一个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使学习内容以鲜活的形式出现。启发性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课堂导入设计的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艺术性要实现导入的艺术性,就是导入的设计要自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3.4讲解技能的训练策略

地理课堂讲解是一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教学技能之一,它是利用语言对地理知识进行描述、分析以及揭示地理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本质,从而使学生把握地理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的教学形式。

讲解技能分为地理事实性知识的讲解和地理概括性知识的讲解。地理事实性知识的讲解是指在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事实性知识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事实性知识包括地名知识、地理分布、地理演变的外部表现、地理景观等。地理概括性知识的讲解 反映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培养学生各种抽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直观方法,辅助讲解、提供丰富表象,充分感知、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语言要条例分明,措辞准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运用直观方法,辅助讲解时,要充分运用各种地图、模型、地理图表及揭示地理事物之间联系的各种示意图帮助讲解,教师边讲解边引导学生观察。提供丰富表象,充分感知。地理知识的所涉及的空间广泛性和时间延续性因此要使用大量的事实或事例,从多个角度说明,容易比较、区分各种具体事物的不同特征,便于学生充分感知。

3.5提问技能的训练策略

地理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阶段等设计要提出的问题,通过师生间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提问技能的作用。首先,可以检查和巩固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掌握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其次,有助于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作好准备,有利于顺利实现对新知识的建构。再者,它还可以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提高教与学的质量的作用。

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类型主要有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和分析提问。理解提问时学生对所学知识思维加工的过程运用,运用提问是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和已有的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分析提问是要求学生识别地理问题的条件与原因,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问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问题的设计、问题的提出、必要追问、问题评价和引导学生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明确、清晰、连贯。问题的提出,有导入阶段、陈述阶段和介入阶段,要求有节奏的步步深入。追问,追问可以避免课堂满堂问、随意问现象的出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引导学生提问,有助于在解疑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学生提问,要求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素养通过讲解由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知识。问题评价,是教师对的学生回答做出反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

3.6地理教学“三板”技能的训练策略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三板”指的是板书、板图和板画,它是一个合格的地理教师必备的地理教学技能。地理板书技能是指地理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利用黑板以凝炼的文字语言、图表和符号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三板”技能它可以辅助口头语言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突出重点难点,揭示知识的内在体系,启发学生思考,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便于学生课堂记录课后复习。

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板书类型,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是体现地理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内在联系的重点、难点、中心和关键的板书,是能反映地理教学内容的结构及其表现形式的板书。副板书是对主板书的补充和辅助,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板书可以分为纲目式板书、结构式板书、表格式板书、图示式板书和综合式板书。板书的设计要根据地理知识的特点其宗旨是要让学生更好的构建本节课的内容。

板图是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结构特征和变化过程时,地理教师用简易的笔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地理过程和地理分布,边讲边用线条图迅速绘制成简略的黑板图。

板图技能分为几何略图、折线图和曲线图,这几种板图方式的主要目的就是抓住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板画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迅速画出地理事物的素描图,它要求线条流畅、简练、清晰、富于表现性。板画有形态画、过程画和动态画。形态画是以素描的形式表现主要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外部形态;过程画主要表现地理事物在演变过程中发展变化的各个阶段;动态画是用简易的笔法显示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要边讲边画出事物运动的过程。

3.7强化技能的训练策略

“强化技能是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心理学原理,采用各种肯定,鼓励或纠正错误的方式,促进和增强学生的正确反应,使教育信息刺激与所期望的学生反应之间建立稳固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保持学习动力,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行为方式” [6]。

强化技能的方式有语言强化、动作强化、标志强化和活动强化。强化技能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联系性,既可用于教师的讲解过程,也可应用于学生讨论、阅读和作业练习当中。特别是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运用强化技能来实现更有助于教学的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强化技能,善于在课堂中运用板书、语音语调、身体动作和布置作业是强化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掌握。

3.8结束技能的训练策略

结束是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结束让学生回忆、整理、联系已学过的知识体系,是学生知识进一步同化和网络化的过程。结束的技能是教师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或活动时,为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所采用的特定的行为方式。

结束技能的运用有助于教师教师强调这一节课的重点和知识点,教师是通过结束技能的运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延伸扩展学生能力,还有助于教师了解教与学提高教学技能。

地理课堂教学中结束的类型有归纳总结、区别对比、竞赛活动、练习巩固和悬念存疑。这几种结束方式要根据这节课的特点而定也可以将这几种方式综合地运用起来。

3.9演示技能的训练策略

“演示技能是教师在传授知识信息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实物、标本、挂图、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进行实际表演、示范操作,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6]。

演示物要有足够的尺寸、演示物应放在一定的高度上、演示物要有适宜的亮度、对演示物的指示要确切、操作要规范,具有示范性、复杂的实验应利用图解帮助学生观察、语言讲解要与演示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胡淑珍.教学技能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

[3]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4]荣静娴.微格教学与微格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5]刘恭祥.地理微格教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159.

第5篇:地理教学技能范文

一、地理技能的具体表现

(一)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技能。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地理分布,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而这一切,都需要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

(二)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技能。学习区域特征常常需要通过运用比较方法;掌握地理成因则又常常需要进行分析和综合。

(三)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自然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地理学科经常涉及的教学内容。

二、地理技能的培养

(一)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技能。

1.培养读图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正确的示范性讲解,同时注意站立位置要适当;指图要规范化、准确无误、快慢适中、讲指一致;合理使用指图杆等。学生则根据教师的示范,在地图上找出相应的符号和注记名称、图表上相应的数据等。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读图要有明确的基本要求;第二,读图要有计划性,注意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的结合;第三,不能急于求成,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读图要注意部分和整体结合、多图结合对照。例如,在世界地理教学中,各国家的地图与其所在的大洲图结合;在中国地理教学中,各省区的地图与全国地图相对照,如此有利于加深对整体和局部的位置关系的理解。

2.培养用图技能

用图技能与读图技能是有所区别的,它是建立在读图的基础上的。读图停留在对地理事物的识记上,用图则要运用地图和图表分析现象,综合概括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地理事物的成因及地理区域特征及地理的规律性。

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用图技能,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结合不同情况采用读图、指图、描图、绘图等方法。学生在课堂中经常绘图,有助于诱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将文字转绘成图,使内容条理化。培养学生经常看图、用图的能力,在日常训练中鼓励学生不使用课本文字内容,而只使用地图和图表来解决问题。

地理图像系统是地理课本的两大内容之一,它和教材文字系统之间紧密联系,贯穿教材的始终。可以说地图是许多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图像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由此可见,地图和地理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它们之间是骨和肉的关系,没有地图就不可能开展好地理教学。

地图对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十分关键,运用地图教学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空间概念。地图还可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形态,并使学生对地理事物形成比较形象、直观的印象,不仅有利于学生记忆,而且符合地理教学的特色。

(二)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技能。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能发现,有些区域特征有相似之处或相反之处,有些地理成因有相似之处或相反之处,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综合能力时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将不同区域特征从每一个方面和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出各区域之间的相同特征或相反特征,总结出它们的共性和特性。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要点。

在每一堂地理课堂教学中,都要注意通过联系把知识加以综合,使学生习惯于对知识进行综合的思路。在对各层次知识进行综合时,教师要以一定的方式将知识的综合性表达出来,如图解、表格等,给学生做出示范。这一过程中,一定会有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强,对知识的综合较为全面,表达的形式较为合理。

(三)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地理课堂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多用数据、景观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了解,包括目前地球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现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的程度。让学生进行讨论:这种情况将对人类生存、地球存亡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进而使学生树立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并思考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具体措施,从而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

三、地理技能的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一)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例如,为使学生掌握在南极洲地图上判别任意两地间方位的技能,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经线上两地的方位,再使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纬线上两地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学会判别任意两地之间的方位。

(二)善于发现难点,突破难点。

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技能,一般涉及若干步骤,其中某一步骤可能是整个技能学习的难点。例如,关于地球上任意两个时区的区时换算,学生一般都知道“相隔几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时”,但搞不清楚从一个时区的区时换算为另一个时区的区时时,到底是加上时区差还是减去时区差。可见,这一步骤是整个区时换算中的难点。有教师给学生总结出一个计算口诀,即在时区分布图上,不过日界线,“自西向东算,加上时区差;自东向西算,减去时区差”,即:“东加西减”。学生熟记此口诀并据此进行计算,结果基本上都掌握了区时换算的技能。

第6篇:地理教学技能范文

【摘 要】课堂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高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且从“解读新课标”“熟悉新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准确定位自身”四个方面论述了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设计能力;能力培养;策略

地理教学中,“教师如何教,为何教,教什么,要达到什么要求”已经成为目前地理教育科学研究的重大发展课题,也就是说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迫在眉睫。“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以及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成为了改革的核心目标。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教学设计的定义

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现代教学与学习、传播学、教育技术学等理论基础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设计并试行解决方法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最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2.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就是指地理教师依据一定的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内容和学习者进行分析,确定恰当的地理教学目标,选定合适的地理教学方法、媒体,设计地理教学评价,从而形成的设计地理课堂教学方案并对其评价修改的能力。

二、影响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因素

1.课标把握方面有所欠缺

地理课程标准是国家地理课程最基本的纲领性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各个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地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对于地理教师全面理解地理教学要求,明确了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目标等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可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地理老师没有课程标准,大部分地理教师即使是手头有课标,也不会刻意的花很长时间去研读,在课标的把握上不尽人意。

2.教材开发不够彻底

高中地理教材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更是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托,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桥梁和纽带。通过调查问卷和与老师的交流中,笔者明显的感觉到,很多老师“唯教材是瞻”,可是却没有对教材进行足够的利用和开发,只是为讲教材而用教材。仅仅是把教材的内容和盘托出,教材的深入开发和再开发做的不够到位。

3.对学情分析不够重视

学生是地理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特点,才能达到应有的地理教学效果。而每个学生由于本来的学习能力,以及相关知识水平的差异性,在上新课之前,要对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有大概的把握,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可是多数老师只是把眼光聚焦到成绩优秀和偏上的学生身上,没有足够的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情,这是新课改后所不提倡的,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4.教师自己的不足

每一位地理教师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后,就应该肩负起应有的责任,自己的学识水平要不断的充实与提高,固然有些老师只是满足已有的水平,不屑于学习了,认为学习是学生理所当然的,还有一部分老师积极性和热情都已不似刚踏上岗位的时候,出现了很严重的职业倦怠情绪,在“混日子的状态下”等待退休。

三、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策略

1.解读新课标,引领课堂教学设计新变化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多数的地理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重要作用,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对地理课标的理解和解读,以及他们所领会的教学理念直接对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解读新课标,是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必然选择,只有精通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与指向,才能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全面准确的传输给学生知识、方法和能力,才能适应新课改的大环境与大形式。

2.熟悉新教材,把握课堂教学设计之重点

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把握是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分析和组织高中地理新教材内容的主要依据是教学目标,要解决具体“教什么”的问题。教材则是教学的蓝本,具体的知识都是通过教材引申和扩展而来的。地理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综合考虑各个部分的衔接,大到目录章节的联系,小到知识点和教学因子之间的关联,因为教材的每个组成部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学内容。

高中地理老师要对地理课本进行精细的研读与探究,只有根据课标的要求熟悉和吃透课本上的内容,才可以对教材进行再开发,挖掘教材上粗略涉及的内容,补充一些接近生活和高考所需的内容和知识,才可以给学生们恰当的展示应该掌握和学习的相关地理知识。

3.全面了解学生,重塑课堂教学设计之依据

首先要了解学生是不是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可以有据可依,不同的学生应该有梯级的教学目标设计。

其次,还要分析哪些是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知识,哪些是需要老师进行点拨和引导的,需要老师创设情境把远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知识转化到接近学生生活实际上来。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的实际的知识经验水平,还能很好的联系新旧知识,做到知识学习的连贯性,提高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准确定位自身,完善课堂教学设计之保障

教师是实际教学过程中联系“教”和“学”的纽带。新课程下确定的培养目标和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关注学生的终身成长,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以新的姿态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自身扮演的角色和应起的作用。

例如,“地球的运动”内容一直都是地理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这一节内容被编排在必修一教材(人教版)的第一章第三节,学生刚对宇宙中的地球有了一点了解,老师在讲授这样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把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调动起来。以“地球自转”这一知识点为例,老师在讲解时可以先给出概念性的知识点,然后组织一个小活动。

活动:地球自转方向

①请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旋转地球仪,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借助地球仪的旋转,请同学们以地球的侧面以及南极点和北极点上空三个不同的视角下为观察点,说出地球的运动方向。

②请同学们动手,找三个代表在黑板上分别画出地球的侧视图、南极俯视图、北极俯视图视角下的地球自转方向,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③在活动中老师应提醒学生画出重要的经纬线,以及区分经纬线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画法区别,如果学生的初中地理知识基础薄弱的话,老师应该画出并进行一定的讲解,标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时候要求学生标在正确的位置上,掌握“北逆南顺”的规律。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对教学结果的量化和和学生的评价方式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地理教师应该更大程度的去拓宽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架构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战经验,不断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增加砝码,积累方法。

参考文献

[1]邵俊峰.地理课堂中“学案、情境、任务”型教学策略的实践——以人教版“山岳的形成”为课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11

[2]黄文娟.地理课堂教学提效四要点[J].新课程(综合版),2010,6

第7篇:地理教学技能范文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高中地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08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48

高中地理的课程目标是根据新的三维目标来制定的,要求是在加强基础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怎样在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前提下,来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是高中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 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经常存在着这一现象,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考试的能力,比如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地理知识结构的了解等问题,而很少站在发展的角度去教学,很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样做只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创新的能力。

(二)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学形式单一,最主要的教学形式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很多教师把教室作为教学的唯一教学点,这样就导致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激发不出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此外,很多的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不与学生进行互动,只是照本宣科,从来不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下课后也不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就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高,创新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有趣、民主的课堂氛围,能够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能够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地理教学创新的特点是教师教学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能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保证。

2.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春秋时期的《论语》中,讲学习的三层境界,有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合格的高中地理教师,我们要让学生主动进入“乐学”的境界。首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地理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利用现代教学的一些工具和手段,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能够集中,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其创造能力的目的。其次,我们要充分利用具体的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方法,比如,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观看录像、进行演讲比赛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这样一教学理念:“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为了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从各个角度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主动参与意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创新的重要意义。创新是时代的需要,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思想。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提出问题、发现委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和学习,结合理论和实践更好去进行创新,为国家地理事业做出贡献。

(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功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是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教育理论,把关注学生的需要作为目标的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地理教师以间接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确立,使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趣味化和民主化,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自由发挥,思维发展,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的锻炼和培养。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就是要采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很多的实践都证明,开展多种的学习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形成独立的人格。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时,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活动方式进行地理教学。(1)地理游戏,比如组织猜地理谜语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调查,比如组织学生分小组对周围环境进行调查。(3)合作学习,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来进行学习和谈论。(4)进行地理体验,可以组织班级出去参观一些历史悠久的地方,进行直接的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时要随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在与学生互动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带有创造性的问题来进行情境教学。比如在讲授地球自转与公转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出:假如黄赤交角为零时,那么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昼夜长短、温度带的范围、气候等将有何变化。通过此类的问题,引导学生去积极的思考、大胆推测,然后通过学习找出答案。

3.用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新课改的地理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讲如何治理环境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考察周围的环境,通过对实践的考察,提出相应合理的治理方案。

三、结语

在高中地理课上,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把二者结合起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提出新的、具有创造性价值的问题,为我国地理知识的研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冯林.浅析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29).

第8篇:地理教学技能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三板”技能;地理课堂

地理教学中的“三板”指的是板书、板图、板画。地理“三板”是地理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调控教学进程的技能和手段。板书有利于学生理清课堂教学主要知识体系和逻辑思路,板图是对地图的提炼和加工,却又比地图简洁凝练,板画则直观形象,使地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师运用“三板”技能,实现其联系师生互动纽带的功能,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三板”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突出重难点,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信息的主要方式,但它不便于长期牢固记忆。而“三板”是教师教学语言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它高度概括、层次分明地展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直观形象的结构造型、简明扼要的语言信息、丰富的色彩标志和文字符号,传递视觉信息,弥补了有声语言表达的不足。学生在对照“三板”整理笔记时,既可以掌握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又可以加深记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梳理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从新课改的理论要求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的模块和内容来看,地理知识是纷繁复杂的,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那些零碎的知识点,根本无法适应新课改和新高考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要求。围绕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而设计的“三板”,其主要意图就是呈现给学生一个主干知识框架,然后经过学生的精心修饰和雕琢,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一个知识网络体系,为深入学习、提升能力奠定基础。

3.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地理技能

“三板”上的各种图像信息是地理课堂教学的第二语言。教师运用“三板”进行知识的传递,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一种转换知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例如,在学习“洋流的分布规律”时,学生通过“三板”不仅能理解洋流的成因,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而且还能分析出洋流对沿岸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运用“三板”技能,在拓展学生地理思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迁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留有深刻印象,便于课后复习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通过有声语言来传递知识,无异于学生在旅游过程中走马观花,课后对所学知识记忆很少,甚至在短时间内完全遗忘。而课堂教学中运用“三板”对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进行艺术化的概括,学生根据板书进行记忆、整理,即使过了很长时间,也对所学内容记忆犹新,使课堂情境历历在目,重点知识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二、新课程背景下“三板”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地理板书的运用策略

(1)书写规范,主副分明 一堂课的板书一般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一般占黑板的1/2至3/4,副板书写在黑板两边。地理课堂教学有时需挂地图,会占据一定的黑板面积,所以教师应考虑周全,事先设计好主、副板的内容。做到板书工整,书写规范、准确,以便于学生做笔记。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地理教学内容有较强的层次性、逻辑性和连贯性,所以要求板书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主线清晰。教师所选择的板书形式应与地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一致。重点内容包括:便于学生记忆、联想的内容和能贯穿学生思路的内容、问题的核心点等。好的板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清课堂教学的主要知识体系和逻辑思路,全面系统地理解教学内容。

2.地理板图和板画的运用策略

(1)强化互动,愉悦课堂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这就要求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应当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积极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例如:在学习区域地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好区域图,让学生仿照在笔记本上画出,并在图中用相应的图例标出该区域的地形、河流、资源、城市等地理要素,然后老师用多种方式检查落实,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

(2)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地球运动这一部分内容一直以来是令老师和学生头疼的内容,由于大多文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弱,所以学习起来特别吃力,好多地理原理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应该把有些抽象难懂的立体图转化成直观易解的平面图,如:在学习日出日落方位问题时,教师可以把抽象难懂的太阳视运动图转化成平面的侧视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原理,突破教学难点。

(3)吸引注意,激发兴趣 有效学习理论主张,学习内容对学习者越有价值和意义,其专注力越集中,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根据这一理论,教师运用“三板”展开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要努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充分感受地理的魅力,产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乐于记忆和掌握所学知识。

(4)创新教法,促进教研 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地图辅助下的教师讲解,因此地理教师应改变满堂灌或过多板书的呆板教法,充分运用板图板画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将图、画、讲相结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围绕如何有效运用板图板画,展开丰富的教研活动,实现板图板画的有效利用,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第9篇:地理教学技能范文

一、打比方记忆

如太阳系行星,按照它们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要很快记住他们实属不易,既使勉强记住了,也会很快忘掉。但是,如果通过用木柴烧开水的现象来打比方加强记忆,就容易得多了:“水”下是“金”(金属的锅),“金”下是“地”(圆形的锅底像地球),“地”下是“火”,“火”下是“木“(木柴),“木”下是“土”。学生通过想象,一下子就能按照顺序记住“水、金、地、火、木、土”六大行星,另外再加上“天、海”就行了。再如,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位置特别难记,同样可以通过联想,使之便于记忆:火将木柴燃烧后在它们之间留下了灰烬。如此记忆,妙趣横生,寓教于乐,我想,学生恐怕一辈子也忘不了。

二、谐音记忆

有些知识点可以借助谐音,连成一句诙谐有趣的句子,同样能收到很好的记忆效果。如可用“内心清晰”来记中国的四大牧场:内蒙、新疆、青海、;用“内心极黑”来记中国的四大甜菜基地:内蒙、新疆、吉林、黑龙江。有时我们也可从谐音的便利出发,对记忆的材料进行适当的剪裁处理,使学生好学易记,产生兴趣。如利用谐音记忆我国的14个邻国,可以编如下顺口溜:月娥姑娘真腼腆(越南、俄罗斯、缅甸),蒙着布单披三毯(蒙古、不丹、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度过尼泊去朝鲜(印度、老挝、尼泊尔、朝鲜),吧唧吧唧一声汗(巴基斯坦、阿富汗)。不过应用此法一定要在熟记每类事物真实名称的基础上。

三、口诀记忆

如能把有关知识编成口诀,使之朗朗上口,也能起到变难为易的功效。如学习《我国的疆域》一节,结合课文和地图,可以编成一首口诀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中国像只大公鸡,迎着太阳喔喔啼,(北)头顶黑龙江主航道,(南)脚踏曾母暗沙岛,(东)口喝乌黑二江会合水,(西)尾巴翘到帕米尔高原上,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居第三。

四、象形记忆

例如在记忆中国的陆地和各省级行政区时就可以用到此法,中国像一只东方雄鸡,黑龙江省像一只曲项向天歌的天鹅,青海省像一只可爱的兔子,台湾省像一只香蕉,陕西省像兵马俑,山东省像一头卧着的骆驼,山西省像一个平行四边形,重庆市像毛笔写的人字,黄河是个巨大的“几”字形。又如亚平宁半岛象一只伸入地中海的靴子,南极大陆像一只蝌蚪。又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曲线可想象成“单峰驼式”,而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则可以想象成“双峰驼式”。如此记忆不仅有助于当堂消化和智能的培养,而且印象非常深刻。

五、手势辅助记忆

如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状况可以利用左右手定则,具体做法是: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表示气旋时掌心朝内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的气流上升,弯曲四指表示水平方向上气流的运动方向。表示反气旋时掌心朝外半握,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的气流下沉,弯曲四指表示水平方向上气流的运动方向。又如:地转偏向力导致沿地表进行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规律――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无偏转,这一规律就同样可以利用物理学中的左右手定则,具体做法是:观察者面向运动方向,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四指指向物体初始的运动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就是物体运动方向的偏向。实践证明运用手势辅助的方法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们情绪高涨、积极参与、个个动手,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能够很快地掌握相关知识。

六、借助古诗记忆

利用古诗来帮助记忆,也能收到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快速记忆的效果。如讲梅雨天气时,借用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黄河下游“地上河”引用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讲山地垂直气候,引用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时引用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等,借助这些诗句,既能使学生全面深刻理解相关地理知识,又便于记忆、提高能力,同时在激活课堂、活跃气氛、拓展知识乃至陶冶情操等方面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七、编故事记忆

在学习长江、黄河流经的省区、直辖市时,因为长江流经“青、藏、川、云、鄂、湘、赣、皖、苏、沪”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以可以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清(青)朝有一个藏族人,他穿(川)过云南时饿(鄂)了,于是他想(湘)干(赣)一碗(皖)“苏沪”酒。根据黄河流经“青、川、甘、宁、内蒙、晋、陕、豫、鲁”九个省、自治区,可以编成另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愚蠢的国王叫青川,他甘(甘肃)愿把宁夏、内蒙古拱手送给别人,仅(晋)剩(陕)下豫(河南)鲁(山东)二省。本来枯燥难记的内容也就变得生动有趣,便于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