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范文

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

第1篇: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范文

(一)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1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 1 )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3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生产关系

2 .经济规律

( 1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和类型

( 2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二)商品和货币

1 .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 1 )商品的二因素

( 2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 3 )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2 .商品的价值量

( 1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2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 3 )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

3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本质

( 1 )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 2 )货币的本质

4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

( 1 )货币的职能

( 2 )货币流通规律

5 .价值规律

( 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实现形式

( 2 )价值规律的作用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

1 .货币转化为资本

( 1 )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

( 2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 3 )劳动力的买和卖

2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 1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 2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

( 3 )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规律

3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 1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2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3 )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4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 1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 2 )工资的形式

(四)资本积累

1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 1 )生产和再生产

( 2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 3 )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 4 )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几个因素

2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

( 1 )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

( 2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 3 )相对人口过剩

(五)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1 .资本循环

( 1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形式

( 2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的统一

2 .资本周转

( 1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

( 2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 3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 4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六)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1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

( 1 )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 2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 1 )社会总产品实现过程的三大交换

( 2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 1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 2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 3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 4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4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 1 )经济危机的现象和实质

( 2 )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直接原因

( 3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

( 4 )战后经济危机的特点

(七)剩余价值的分配

• 利润和平均利润

( 1 )利润与利润率

( 2 )利润平均化与生产价格

2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 1 )商业资本的形成

( 2 )商业资本的职能作用

( 3 )商业利润

3 .借贷资本和银行利润

( 1 )借贷资本的形成、本质和特点

( 2 )借贷利息和企业利润

( 3 )利息率

( 4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4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地租

( 1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地租

( 2 )级差地租

( 3 )绝对地租

( 4 )地租、地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八)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1 .垄断的形成

( 1 )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转变

( 2 )垄断组织的形式和实质

( 3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 4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2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 1 )银行业的垄断和银行的新作用

( 2 )金融资本的形成

( 3 )金融寡头的统治

3 .战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 1 )垄断程度不断提高

( 2 )垄断组织经营方式日趋多样化,“混合联合公司”广泛发展

( 3 )金融垄断集团统治的新变化、新特点

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1 )经济危机的实质

( 2 )经济危机的形成机制

(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 2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持续迅速发展的原因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 1 )国有垄断资本

( 2 )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

( 3 )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

(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必要性

(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政策措施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两重作用

(十)国际垄断和经济全球化

1 .国际垄断组织

( 1 )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 2 )国际垄断组织的本质

2 .跨国公司

( 1 )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

( 2 )跨国公司的主要特征

( 3 )当代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点

• 经济全球化

( 1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

( 2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 3 )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考试题型 :

• 单选 30%

• 判断 20%

• 简答 27%

• 计算 13%

• 论述 10%

主要参考教材 《政治经济学》刘熙钧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9 月第 3 版

第二部分:《西方经济学》( 150 分)

(一)导言

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1 )资源的稀缺性。

( 2 )选择与资源配置。

( 3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1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 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3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1 )实证分析法。

( 2 )规范分析法。

(二)需求、供给、价格

1 、需求理论

( 1 )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 2 )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 3 )需求定理。

( 4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2 、供给理论

( 1 )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 2 )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 3 )供给定理。

( 4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3 、价格理论

( 1 )均衡价格的形成。

( 2 )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 3 )价格机制如何调节经济。

( 4 )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三)弹性理论

1 、需求价格弹性

( 1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及计算。

( 2 )需求弹性的分类。

( 3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2 、弹性理论的运用

( 1 )需求弹性与“谷贱伤农”现象。

( 2 ) 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四)消费者行为理论

1 、欲望与效用

( 1 )效用的含义。

( 2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

2 、边际效用分析

( 1 )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含义。

( 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3 )消费者均衡。

( 4 )边际效用与需求定理。

( 5 )边际效用与消费剩余。

3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

( 1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 2 )消费者均衡。

(五)生产理论

1 、生产与生产要素

( 1 )生产与生产要素。

( 2 )生产函数。

( 3 )短期与长期。

2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要素合理投入

( 1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 2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 3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3 、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 1 )规模经济。

( 2 )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 3 )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4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 1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

( 2 )等产量线的含义及其待征。

( 3 )等成本线。

( 4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六)成本与收益

1 、短期成本分析

( 1 )短期七种成本。

( 2 )各种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2 、长期成本分析

( 1 )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 2 )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关系。

3 、收益与利润化

( 1 )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 2 )利润化原则。

(七)厂商均衡理论

1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 1 )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 2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 3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 4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 5 )对完全竞争市场的评论。

2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 1 )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 2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 3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 4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 5 )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3 、垄断均衡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 1 )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 2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 3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4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 1 )寡头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 2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5 、各种市场结构经济效率的比较

(八)分配理论

1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 1 )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 2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求。

( 3 )生产要素的供给。

2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

( 1 )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 2 )利率的决定。

( 3 )地租的性质和地租的决定。

( 4 )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

( 5 )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九)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1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

( 1 )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 2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 3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含义及其关系。

( 4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 5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的缺陷

2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 1 )生产法。

( 2 )支出法。

( 3 )收入法。

(十)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 1 )总需求的构成。

( 2 )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 3 )消费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 4 )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 5 )乘数理论。

2 、 IS — LM 模型

( 1 ) IS 曲线。

( 2 ) LM 曲线。

( 3 ) IS—LM 模型及其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应用。

3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 1 )总需求曲线。

( 2 )总供给曲线。

( 3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 4 )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 5 )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十一)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 、失业理论

( 1 )失业与充分就业。

( 2 )失业的类型。

( 3 )失业的影响。

2 、通货膨胀理论

( 1 )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 2 )通货膨胀的原因。

( 6 )通货膨胀的影响。

3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十二)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

1 、经济周期

( 1 )经济周期的含义。

( 2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2 、经济增长

( 1 )经济增长的含义。

( 2 )经济增长的源泉。

(十三)宏观经济政策

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 、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3 、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考试题型 :

• 判断题 20%

• 单选题 40%

• 计算题 20%

第2篇: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比例失调论;比例失调问题;政府职能转变

一、 引言

西方的无政府主义导致唯逐利是图的资本主义生产比例失调,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那么在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中国,比例失调这一问题是否存在呢?本文将在“比例失调论”思想指引下,选取投资-消费比例失衡、第二、三产业内部比例失衡、经济增长的供给结构内部比例失衡等三个方面,对中国社会生产劳动总量分布比例失调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文章最后一部分根据经济学思想指导,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 中国经济内部“比例失调”问题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无论哪种社会形态无论在何时代,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各大部门之间的分布比例只有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协调,才能使社会各大部门内成员的劳动价值顺畅地交换,才能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如果比例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经济活动不能顺畅进行,就会爆发经济危机。 经济学者认为,引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劳动总量分布比例的失衡。

中国30年经济增长的奇迹世界瞩目,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适应了快速扩大经济总量、实现经济起飞的客观需求,但现在该模式所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正在加剧,社会生产比例失调问题日趋严峻。目前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政府过多的干预企业和市场,导致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张维迎指出,“目前很多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都是由过去的产业政策导致的”。例如为了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大量补贴积极鼓励兴办光伏企业导致目前严重产能过剩,企业纷纷倒闭,再次重蹈过去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覆辙,这是社会劳动总量分布失衡的典型案例。投资-消费比例失衡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长期存在的矛盾,是比例失衡的典型代表。另外,本文还从投入结构角度选取了第二、三产业内部比例以及经济增长的供给结构内部比例两大方面,对社会劳动总量分布比例失调问题进行说明。

1. 投资—消费比例失衡。扩大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从1978年开始经济改革,前十年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比重为36%,20世纪90年代的年均投资比重比80年代有一定提高。2003年~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量年均54%来自投资的推动。从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数据对比来看,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由1980年的71.8%下降到2012年的49%,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则由1980年的26.4%提高到2012年的48%,货物与服务净出口贡献率由1980年的1.8%上升到2012年3%。自1978年~2012年的34年里,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50%的有18个年份,低于60%的有21个年份,21世纪以来,消费贡献率只有2001年(50.2%)和2011年(51.6%)超过50%水平,其余年份贡献率均低于50%,在35.8%~47.6%区间内徘徊,甚至包括2012年。而世界平均水平是最终消费支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71%~75%之间(时间跨度为1960年~2009年间)。另外,中国家庭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极低,2008年~2010年3年的时间里,其比重都维持在34%~35%区域内,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低的,即使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美国,家庭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依然为79%,家庭消费比重更合理的代表是2007年,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比重为63%,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中的印度,比重为56%。

2. 第二、三次产业内部比例失衡问题。对于第二产业,以投资驱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使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弥补中国工业化程度低的缺憾,长期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导致人民日常需要的日用工业品十分短缺,因此必须进行轻重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经过几十年发展,轻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43%上升到1985年的47.4%,从1986年到1996年间,轻重工业的比重一直在50%左右相对稳定波动,但到20世纪末,中国工业结构又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重工业发展趋势,在1999年~2011年的13年间,轻工业产值由41.9%下降到28.1%。重工业由58.1%上升到71.9%,2009年至2011年3年间重工业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比改革开放前还要高。这种变化一是源于我们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二是源于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刺激了钢铁、水泥、石化、船舶、能源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旺盛的投资需求让不少技术落后,原材料消耗高,浪费严重,管理水平低,经营不善的企业存活下来,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很难。另外,“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仍处于粗加工阶段,产品基本处于低附加值阶段,而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制造业比重过高,高技术产业的机器和运输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偏低,中国产品技术密集程度和附加值偏低”。

虽然中国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逐年增加,但其内部比例关系存在失调现象。按照不变价计算,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指数从“六五”期间的平均指数110.3到“十一五”期间的平均指数为108.6,一直处于缓慢的下降状态,库兹涅茨根据对57个国家地区的有关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1978年以来人均收入水平上升的总体趋势和世界其他国家大体一致,但是具体统计数字的差距依然差距很大,并且中国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明显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 。金融保险业产出占第三产业以及GDP比重在2001年~2006年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按当年价计算,均在10%以下,2007年后有所回升,但比例仍然很低,2011年比例为12.2%,这背离了世界第三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国际经验看,第三产业内部产出结构往往有如下变动趋势:当人均GDP水平较低时,商业、旅馆和饭店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发展较快,其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较高;当人均GDP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金融保险等生产业的产值比重将快速上升。

3. 经济增长的供给结构内部比例失衡。供给结构主要是指要素投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构,具体包括:一是劳动和资本两类基本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二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中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经济增长中除去劳动、资本要素投入贡献后的“余值”部分,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 。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不仅能反映技术进步情况,更能反映中国经济增长中制度、政策、信息、对外贸易环境等各项因素综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若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加,那么其经济增长方式多为粗放型或数量型;若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那么其经济增长方式多为集约型或质量型。通过对1978年~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供给结构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变迁特征分析发现,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资本要素投入增长所推动的,并没有伴随明显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特征。数据分析显示 :(1)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2008年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足5%;(2)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998年以后作用进一步强化,2003年~2008年间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高达61.6%;(3)全要素生产力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变化幅度较小,基本稳定在50%以下,此外,存在着经济增长率与全要素生产率错位运行的现象,与1983年~1985年、1992年~1996年两个时期的全要素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值相比,2003年~2008年的全要素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值普遍偏低,出现了经济增长率高位运行与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偏低并存的现象。这从侧面反映了近几年的经济增长中并没有伴随经济增长质量的显著提高,经济增长中属于制度优化、政策优惠、科技生产力及对外贸易环境改善等因素综合贡献的力量依然有限。

三、 政策建议

如何衡量社会总劳动分布比例是否失衡以及它的失衡程度?根据思想提示,各行各业产品在市场交换中实现的交换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吻合或背离程度,就是衡量社会劳动分布比例是否失衡或失衡程度的一个合适尺度。在此思想指引下,本文认为,预防危机的发生应该重新科学认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此时的调控不应再像凯恩斯主义主张的那样,仅以弥补投资需求不足作为主要目标,而应该以矫正遭到破坏的社会劳动分布比例关系为主要目标。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理论有一大假设前提也是其理论的重大缺陷,即假设政府是理性的,而实际情况是政府并非理性,政府失灵常有发生,所以当下政府的改革目标应该真正朝“小政府大市场”努力。本文建议如下:

(1)改进投资效率,优化投资领域中的政府职能。在高投资率下的中国,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尤为重要。要优化投资领域中的政府职能,政府投资占比较高及其投资辐射效应、政府对于投资项目的宏观调控、政府对于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投资的干预使得投资领域中的政府职能优化对于提高投资效率至关重要。首先,合理界定政府投资的领域,政府投资主要用于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市场配置效率低下的的民生领域和公共事业社会领域,而不宜涉足市场竞争性领域,对于政府投资项目要健全决策和风险机制,对于一些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应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尝试引入竞争;其次,加强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全社会投资进行间接调控,通过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重点扶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信息通信等对未来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产业,严格设定投资的市场准入、行业准入条件,适度引导民营企业投资方向,减少市场化投资的盲目性,合理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最后,禁止政府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直接干预,淡化经济调控职能,强化基层政府服务性质的行政管理职能,从根本上杜绝地方政府为谋求GDP地方政绩,以各种方式干涉投资活动,积极落实协助民间投资活动的各项政策措施。

(2)积极引导三大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提高农业领域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在满足农业发展就业需要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剩余劳动力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适度发展第二产业,转变单一加工工业的模式,促进新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建设,将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工业联系起来,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降低能源消耗量,减轻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部门的需求压力。

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和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有效结合起来。积极重视对商贸流通、社区服务、文化娱乐、休闲保健、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工作,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与城镇化建设相关的产业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部门,包括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多个领域,第三产业各项服务业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城镇化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带动并促进城镇化的合理、科学建设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城镇化是工业生产和服务业需求的最大源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已经验证了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

(3)提高要素供给效率,缓解经济增长供给结构内部比例失衡问题。以强化教育与培训为手段,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提高综合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缓解经济增长供给结构内部比例失衡问题。基于教育周期长、产出效益具有间歇性和滞后性的现实,国家财政须义不容辞的承担教育投资的主要角色,可以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压缩对物质资本的投入,切实加强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让所有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进一步重视教育资源的配置改革,努力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各级市、县区、农村之间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与发展,缩小教育资源的地区差异及城乡差异。合理调整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的投资比重,中国提高人口整体教育素质当务之急在于提高农村人口的教育素质,包括适龄儿童的基础教育问题以及成年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育问题,只有这样,从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才能真正适应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适应国内经济发展以及产业行业需求变化的要求,教育资源的配置应当适当向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倾斜。

参考文献:

1. 王勇.再论比例失调.社会科学.2010,(9):41-48.

2.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结构变革与金融危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64-370.

3. 尼古拉斯·拉蒂. 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54-59.

4. 陈佳贵.改革以投资驱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经济体制改革,2012,(4):10-13.

5. 万晖,饶勤武.转型时期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困境与出路研究,经济问题,2012,(5):33-36.

6. 谢琦.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供给结构视角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6-95.

7. 约翰.伊特维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北京:经济学科出版社,1996.

8. 崔朝栋.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危机根源理论的创新.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2010.

重点项目:南京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技术进步、结构升级和中国经济增长——跨越增长率‘驼峰’的路径选择”(项目号:2013cw03)。

第3篇: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宏观调控;财政

1 金融危机的影响

(1)背景。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日本、欧洲一些国家都出现了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悲观的情绪在市场上蔓延,国际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使中国经济正经受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全球经济步入寒冬。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由于我国经济长期依赖的出口需求的萎缩,我国经济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2)国内影响。金融危机引起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对外依存度高,我国出口占GDP比率约为40%,外贸依存度约为70%,世界经济衰退会降低世界市场需求,使得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增长面临下行的风险。危机从外部增大了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压力,显示了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经济涉足美国经济程度毕竟不很深,中国金融体系相对独立和稳定,中国工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内需强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部困难不少,经济持续增长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毕竟美国是巨大的经济体,对华尔街危机的影响还要继续观察,现在,华尔街危机对我国影响有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势头。所以,要办好自己的事,强身健体,提高警惕,谨慎应对,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稳定社会经济发展预期。

2 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财政政策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环境下,我国经济正面临一个短期经济快速下滑的风险,长期面临经济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非均衡发展向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巨大压力。为了防范经济景气指数持续下滑,也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创造有利的条件,最近政府各部门高强度、高密度地出台了大量的宏观调控政策,其中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外贸政策、价格政策、农村政策、就业政策、区域政策、经济改革政策。其中动作最为明显的可以简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财政政策及时掉头。众所周知,1998年之前宏观调控基调是“从紧”,不仅财政从紧,货币政策也从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政府为拉动内需,当机立断改行积极(扩张)财政政策。

其次,适度放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最重要的两大政策工具,在宏观经济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和较大滑坡风险情况下,国家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内涵而言,实际上是适度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以此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最后,稳定人民币汇率。上次亚洲金融危机后,周边国家货币一边倒,纷纷贬值。而中国政府一诺千金:人民币不贬值。当年朱总理说,人民币不贬值,一是中国要担负大国责任;二是中国的出口结构不同于周边国家,出口会受影响,但无大碍;三是可迫使国内企业实行产业调整与升级。现在看,朱总理做得好,完全对。设想一下,要是当时不稳住汇率,让人民币贬20%,那么现在就得升50%,大量投机热钱涌入,局面恐怕更难应付。

3 策略的弊端

(1)弊端。首先,政府没有及时减税。经济学说,刺激投资应有两个重点:一是政府采购订货;二是为企业减税。财政发债增加政府采购,无疑可减少企业压库,但中国的企业多,而政府采购有限,鞭长莫及,政府不可能关照到所有企业。所以对多数企业来说,减税更管用。可遗憾的是,国家虽允许出口退税,但主体税率却未作调减。其次,把物价问题看得太重。物价事关民生,不论东西方,政府都重视物价,没有错。但如果把物价看得过重,则势必会影响政府的大政决策。想当年,为把CPI控制在3%以下,政府始终不敢放开物价。不料后来物价负增长,通货紧缩,令原本疲软的消费市场雪上加霜。其实,消费者有个心理,买涨不买跌。商品涨价就抢购;降价则持币观望。最后,没有大幅加薪。平心而论,朱总理当年是有意加薪的。记得2000年秋天朱总理来中央党校演讲,正好我在场,那天朱总理说,三年内要给公务员涨工资,涨三倍。可结果呢?还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我想过,之所以会如此,是政府没法给职工涨工资。官涨民不涨,必引发社会矛盾。另一层原因,政府未减税而加工资,会加大企业成本,抑制投资。 转贴于

(2)改良措施。第一,义无反顾地减税,刺激民间投资。实际上,只有民间投资才能显现出中国经济的真正活力,在央企利润好转的情况下,应把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的重点放在民企投资上,全面减税。只有减轻企业负担,才能释放企业的活力,尤其是民企。同时,这也是鼓励民企投资的重要手段。第二,放松信贷与利率管制。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应当是降低对于行政管制措施的依赖,逐步引入市场化的调控措施,巩固前一阶段主要通过行政管制措施取得的调控成果。第三,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曾说过多次,相对10%的GDP增长率,消费物价涨5%不算高,关键是工资增长要跟上物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还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倒逼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有益。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要渐进地、不断地进行;要综合考虑物价、经济增长等各方面情况;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监管,保证落到实处。

4 迎难而上——抓住危机中的最佳机遇

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GDP的6%增速,虽然与全年8%的增速有一定的距离,但在全球经济负增长的环境下,中国经济的这一增速仍然是令人振奋的。虽然全世界都在鼓吹未来中国将是新的救世主,中国也毫不掩饰自己是负责任的大国,然而此时,中国却是“有心无力”。中国现在紧要的问题是面对“楼市寒冰难融”、“港口业将遇十年低谷”、“中国外汇储备面临双重风险”、“严峻就业形势”、“外贸出口压力增大”等种种经济难题,也急需寻找医治的良药。

中国经济复苏的速度和质量要想突围,不但与国际经济危机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国内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和力度。从内部和外部经济环境综合看,处于世界“金融恐怖平衡”一端的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需求,外部是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全球经济增长格局的调整,及由此形成的外部需求下降,内部则是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失衡带来的转型压力。

第4篇: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范文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强调货币和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关注金融化背后的宏观经济条件,其对于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多方面解释受到了普遍关注。本文就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梳理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从兴起到危机的发展过程与内在逻辑,以理清金融化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金融化问题提供借鉴。

 

一、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金融化研究方法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一些学者在对凯恩斯的理论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学流派,对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产生较大影响的代表性人物有: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理查德·卡恩(Richard Kahn)、尼古拉斯·卡尔多(Nicholas Kaldor)、保罗·戴维森(Paul Davidson)以及米哈尔·卡莱茨基(Michal Kalecki)(Hein、Dodig、Budyldina,2014)。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之上的主流经济学认为,在市场出清的情况下,现实经济是“物物交换经济”,因而忽视了货币和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认为,现实经济是“货币生产经济”,货币和金融对于经济运行都有着实际影响。

 

后凯恩斯主义分析经济运行的基本原则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即实际产出、就业水平和经济增长等现实经济实际变量都是由社会总需求决定的。在此基础上,后凯恩斯主义强调,包括货币金融体系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会影响投资、消费和收入分配,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最终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而影响制度安排的更深层因素是社会权力的分配。社会中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社会权力的分配会影响社会产品和收入分配的结果,不同群体对于分配结果要求的冲突会对经济造成损害,因而需要制度安排以缓和冲突。

 

后凯恩斯主义对于金融化的研究即建立在这样的原则之上。金融化表现为金融部门的规模扩张和收益增加,其深层原因是社会权力分配的变化导致的制度安排和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变。金融化的产生建立在食利者社会权力增加的基础上,金融化的发展是一系列制度安排维护社会总需求和食利者社会权力的过程,金融危机的爆发则根源于金融化过程对于社会总需求的抑制效应。因此,基于后凯恩斯主义视角,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有了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

 

二、 金融化的兴起:社会协议的瓦解

 

金融化的兴起开始于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终结。“黄金时代”是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直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资本主义经济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势头,产出、投资和劳动生产率维持着高增长,就业充分,通货膨胀率维持在低水平。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基础是资本、劳动和国家之间的“社会协议(Social Bargain)”(Hein、Dodig、Budyldina,2014)。国家将充分就业作为政府管理的基本目标,采取积极措施对社会总需求进行管理,并为雇佣团体和工会之间的集体谈判创造指导条件;工人和工会组织追求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及实际工资的提高,放弃了推翻资本主义的目标;资本家追求对于企业的控制并进行管理工作,接受了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以及劳动者工资的提高。以“社会协议”为基础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解除了大多数国家就业和增长的主要约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条件。在需求方面,政府积极的需求管理政策使公共支出迅速增加,工人实际工资保持着和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提高,增加了消费需求;在供给方面,复员军人参加工作、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的转移、妇女劳动参与度增加、移民等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公共支出以及战后特殊的国际政治形势促进了技术进步;在通货膨胀问题上,“社会协议”避免了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冲突造成了“冲突性通货膨胀”;在国际收支方面,欧洲复兴计划实现了美国向欧洲的资本和技术转移,欧盟支付同盟也解决了欧洲内部经济失衡问题。

 

然而,由于“社会协议”内部矛盾的不断积累以及外部环境的改变,“黄金时代”在70年代终结。“黄金时代”持续的高就业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日益将高就业和高增长作为社会规范,不断提高对于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预期。当人们对于经济增长和工资增长的期望超过了生产率的提升,就产生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为经济重新带来了通胀约束。随着资本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提高生产能力所需要的投资量不断减少,投资需求进而减少;富裕国家边际储蓄倾向降低,削弱了社会总需求、产能利用率和投资增长;欧洲国家与美国之间技术差距缩小,赶超战略带来的生产率高增长也开始消失;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价格提高带来通货膨胀上涨,对未来技术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Steindl,1979)。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导致了黄金时代的终结。

 

伴随着黄金时代的终结,作为其社会基础的“社会协议”也开始瓦解。在黄金时代,实际利息率被货币当局控制在低水平,刺激了生产领域的经济活动。同时,实际利率仍然维持在零以上,食利者能够维持其金融资本的价值(Smithin,1996)。然而,20世纪70年代的高通货膨胀率导致了实际利率为负,虽然有利于产业资本家和工人,但食利者积累的金融财富在贬值,严重损害了食利者的利益。20世纪70年代后期,食利者集团开始在政治上发起反击。 1979年沃尔克当选美联储主席,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欧洲货币体系和汇率机制建立。这些重要事件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以货币主义为原则,关注低水平通货膨胀、政府预算平衡和稳定汇率的经济政策,牺牲了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的总需求管理,其最终都是为了重新恢复金融资本的实际回报率。

 

这些政策转变标志着金融化的兴起,反映了社会权力从产业转向银行,从非金融部门转向金融部门。金融自由化在全球的发展,带来了银行等金融部门权力的增加。资本市场的放松管制,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加速都导致了工人谈判力量的降低。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的解体解除了企业和政府对于社会主义的担忧,进一步削弱了工人力量。新自由主义开始兴起,其特点是政府干预的减少、市场放松管制、国家福利削减。与黄金时代的社会协议相比,食利者的社会权力增加,工人和企业的社会权力减少,国家对于经济运行的干预也不断减少,新的社会权力分配格局开始形成。

 

三、 金融化的发展:从企业金融化到家庭金融化

 

在新的社会权力分配格局下,新自由主义制度支撑着资本主义经济不断金融化的过程。资本主义金融化发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金融化阶段和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家庭金融化阶段,直到2007年次贷危机的出现。

 

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主要特征是企业的金融化,其本质是食利者通过其社会权力使企业管理者服务于自身利益的过程。企业金融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企业融资手段的金融化,企业通过大量借贷支持杠杆收购等活动。在金融化之前的黄金时代,企业能够维持较高利润,企业主要依靠内部资金积累来获取融资资金。然而,在金融化时期,企业开始大量借贷,融资手段从主要靠内部融资转向了外部融资。企业通过大量借贷,在为投资计划提供融资的同时满足了食利者的需要,同时减少了工人对于企业收入的索取权(Palley,2009)。第二,企业管理的金融化,“股东价值导向”成为了公司普遍的管理策略(Lazonick & O'Sullivan,2000)。首先,80年代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发展以及机构投资者活动的增加使得收购行为频繁进行,公司不得不通过提升股价来避免被收购。其次,在金融市场日益发展的同时,公司开始普遍对高管采取同公司股价挂钩的期权薪酬制度,将公司管理者的利益同股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使管理者更倾向于在短期提升股价的策略。最后,主流经济学的委托理论受到支持,推动了股东价值导向的普遍采用。第三,企业投资行为的金融化,非金融企业不断增加金融投资(Krippner,2011)。在高利率、高借贷和股东价值导向的共同推动下,非金融企业开始不断增加金融投资,或开设金融附属机构,以应对不断增加的融资成本,并获取短期金融收益。非金融机构越来越像金融机构,越来越多的企业想成为食利者。

 

企业金融化过程是食利者社会权力提升在企业层面的反映。通过企业的金融化,食利者阶层将公司管理者的利益同自身利益联系在一起,使企业服务于食利者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同食利者结成同盟,工人成为了唯一的受害者。然而,工人工资的低下抑制了消费需求。同时,由于非金融企业投资行为的金融化,投资需求也在减少。这些影响导致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消费金融化。

 

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家庭金融化开始迅速发展,消费者负债开始繁荣,一直持续到2007年的次贷危机。家庭金融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普通家庭开始普遍参与金融市场,股市繁荣和房地产价格提升带来的财富效应增加了家庭消费,同时增加了家庭负债意愿。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创新的加速以及伴随着金融市场繁荣的资产价格提升,信贷标准不断降低,低收入家庭更加容易获取贷款。

 

家庭金融化是维持金融化条件下宏观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其本质则是维持食利者社会权力的手段。资产价格提升带来的财富效应以及家庭借贷的增加共同促进了家庭消费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工人实际工资下降带来的收入减少,支撑着社会总需求。金融化通过资产价值升值的财富效应将家庭利益同金融市场联系起来,进而将家庭利益同食利者的利益也联系起来,这使得食利者的社会权力更容易获取家庭的支持。

 

通过企业金融化和消费金融化,公司管理者和家庭的利益与金融市场和食利者的利益联系在了一起。这些变化同新自由主义政策一起推动着金融化的不断发展,形成了金融化条件下债务支撑的宏观经济均衡模式。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不断发展,债务的积累最终导致了这种均衡模式的崩溃。

 

四、 金融化的悖论与金融危机

 

金融化对资本主义收入分配、投资、消费和国际经济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Hein,2012),这些影响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金融化对于收入分配和投资的影响都造成了社会总需求的减少,进而带来了经济增长停滞的系统性危机。在收入分配方面,金融化一方面影响功能收入分配,导致了国民收入中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另一方面影响个人收入分配,导致了工人和管理者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在投资方面,金融化造成了股东权力相对于公司和工人增加。管理者偏好在短期获益的金融投资,减少了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的实体投资,同时增加了分红和股份回购,以提高股价并提升股东价值,减少了公司可用于实体投资的内部资金。因此,金融化的收入分配效应会减少消费需求,金融化对公司的影响也会减少投资需求,两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社会总需求的不足。

 

然而,金融化时期家庭负债的增加以及资产价格的提升,支撑着社会总需求。股市和住房价格泡沫都增加了国民财富,提高了家庭借贷意愿。金融准则的改变和金融创新的加速,使信贷标准不断降低,低收入家庭更容易获得信贷。这些都促进了消费超过实际收入水平的增长,进而稳定了社会总需求。因此,家庭金融化是金融化得以维持的重要力量,抵消了企业金融化以及金融化的收入分配效应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利影响。家庭信贷的增加促进了消费,增加了总需求,促进了短期经济增长。

 

然而,家庭负债的增加不可持续,在长期会带来对于总需求的负面影响。随着家庭债务的不断积累,债务存量的增加导致了家庭利息支付的增加,造成了收入再分配,使得实际收入从高消费倾向的负债家庭转向了低消费倾向的食利者,导致了消费的减少,进而影响了总需求。当家庭债务超过一定水平,就会带来不稳定效应。在债务支撑的金融化时期,债务从最初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转变成了经济增长的负担。这便是“金融化的悖论”,最终造成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金融危机的爆发最终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这与资本主义金融化发展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密不可分。在金融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美国、英国、西班牙、爱尔兰和希腊等国家主要依靠增加家庭借贷的方式刺激消费,以应对投资下降以及金融化的收入分配效应对于总需求的不利影响。与之相对应,澳大利亚、比利时、德国、荷兰、瑞典、日本和中国等国家主要依靠净出口来推动总需求,并维持着全球贸易的均衡。然而,当美国由于家庭过度负债导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危机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因此,金融化对于收入分配、投资、消费和国际经济的长期影响,是导致 2007年~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五、 结语

 

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使得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社会协议瓦解,食利者社会权力的增加带来的一系列新自由主义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在 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通过20世纪80年代企业金融化和90年代之后的家庭金融化过程,一系列制度安排使企业和家庭的利益与食利者的利益趋于一致,维护着食利者的社会权力,共同推进着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发展。金融化对于收入分配和投资的影响都减少了社会总需求,但通过增加家庭借贷和资产价值升值促进了消费需求,进而维持着社会总需求。然而,家庭债务的不断增加最终带来了金融危机,并通过贸易和金融渠道造成了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对金融化过程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终结。金融危机造成大量金融机构倒闭,政府开始对金融部门进行更加严格的规制,金融部门的行为受到了政府的约束。然而,由于社会权力分布并没有根本性变化,经济金融化倾向没有得到扭转。政府对于金融部门的救助行为实际上是在用公共债务支持金融系统,通过将企业和家庭的负债转为政府负债来维持社会总需求。政府债务不断积累的过程同样会带来从债务支撑到债务负担的转变过程,当政府试图削减债务时,必然会带来社会总需求的不足,进而造成经济的长期低迷。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新兴经济体可能出现国内经济金融化倾向。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为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在国内工资水平很低的情况下,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出口成为了维持新兴经济体社会总需求的主要手段。金融危机对全球消费需求造成了巨大冲击,新兴经济体出口需求出现剧烈下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社会总需求,新兴经济体有很大可能走向金融化发展道路,通过提高资产价值和增加家庭借贷的方式促进家庭消费。因为与收入分配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相比,金融化发展道路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容易操作的(Palley,2009)。然而,新兴经济体金融化发展同样会带来深层次经济风险。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第5篇: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安全;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水利工程行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其施工管理的好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任务,主要是通过对施工合同和工程质量进行管理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确保在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建成满足其功能要求的水工建筑结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其本身也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本文在分析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中寻找出一些规律性的管理特征,以及就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同行探讨。

1、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管理问题:只要体现在施工现场安全机构设置、安全检测仪器及装备的配备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安全技术措施经费投入过少,以及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着问题。

1.2工程质量问题:水利工程存在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对于工程质量没有充分重视;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竣工验收时对工程质量检查把关不严;同时,建筑原材料的质量问题也会影响到工程的最终质量。

1.3成本控制问题: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问题通常体现在以下方面:在项目投标环节,由于建筑施工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企业对投标报价的风险不断加剧,投标费用难以控制;对项目成本核算的基础技术性工作水平一般,成本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的约束执行力度不够等。

1.4其他问题:施工企业单位在内部管理制度、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严重缺乏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等。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特征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系统,其组成相对复杂、影响因素多变,只有找出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主要特性,才能在实施项目管理过程中进行科学、周密的管理计划,完成项目施工管理任务,具体说来其主要特征如下:①管理涉及面广、涉及学科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通常会涉及到工业、农业、水利、交通、环保等诸多领域,同时还将涉及到地质、法律、经济、管理等不同门类的学科;②涉及的法律、法规种类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将涉及到《合同法》《经济法》及其他与水利、交通、土地、城建等有关部门相关的国家及地方、行业性法律法规;③不确定性强:对于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诸多因素,如地震、洪水灾害以及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社会动乱、战争等社会灾害等影响因素,都将导致水利工程施工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④地区差异大:全国各地在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内容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实施期间的施工管理和项目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措施,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主要是形成以项目法人(或业主)、施工承包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三方相互制约和管理,并以施工承包单位为管理重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水利工程的主要施工管理内容为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并严格按照合同内容控制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投资、施工工期和质量控制,并充分协调好参建各单位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关系,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3.2施工阶段的工程项目管理主要任务,主要包括项目法人(业主)做好各项开工准备;选择并最终确定项目施工承包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并提出相应的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和材料、机械设备的调配计划等;执行工程项目承包合同,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行业技术标准和相关的工程施工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工程合同内容和设计要求监督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检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分阶段检查核实已经完成的工程量及施工质量,并收集整理好相关的技术档案资料。

3.3工程项目施工完工后,应组织相关领导进行内部检查和验收,通过后在组织并配合相关管理职能部门进行整个项目的竣工验收。

4、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4.1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4.1.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监督体制,坚持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各级管理人员应逐层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使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做到依靠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约束施工,利用制度来管理施工的责任制管理体系。

4.1.2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贯穿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工程项目部的所有相关人员均应参与,并重点培训新进场的新员工,他们安全知识相对缺乏、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也相对淡薄。

4.1.3场地安全检查:通常情况下,场地安全检查可分为综合性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它是水利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4.2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4.2.1加强合同预管理:所谓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合同预管理,就是在签订项目施工合同前,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立项、编制并严格审查相应的招标文件等,是工程项目合同签订后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

4.2.2规范合同签订程序:水利工程项目的每一份施工合同在签订之前,合同内容都应经相关业务部门检查会审,在双方进行平等协商的前提下,就重要及细节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4.2.3严格按照合同施工: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施工,对施工质量、进度、造价等控制管理目标,都应严格遵从合同约定的内容;对于由于设计变更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施工费用增加,应根据合同内相关条款约定的方法进行处理。

4.2.4完善施工合同清算工作:当水利项目实施完成,施工合同履行结束后,应依次对施工分包合同和总合同进行清算和结算。

4.3施工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涉及到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等各参建单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抓好以下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

4.3.1编制施工组织计划: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在符合国家、地方及行业技术标准和规程的前提下,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技术水平等因素,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并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程执行。

4.3.2在水利工程项目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对工程项目分阶段按施工规范规定及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实施过程中每项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各阶段都必须履行了相应的合同约定内容,才能进行后续施工工序。

4.3.3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复杂综合性管理工作,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管理效率的提升还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建立相应的项目信息数据库,通过对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资源进行汇总分项,及时为施工管理决策提供必要及时的信息资源支持,同时,还可以在施工现场安装相应的实时监视系统和预警系统,使现场施工在实时监督下更安全。

4.4环境保护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还应充分重视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防止环境污染,对施工场地涉及到的重要水源地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注重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5、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除了需要不断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及其有关知识的学习之外,还要善于协调与项目施工相关的各方面关系,注重专业知识与工程管理经验的积累,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各项措施得到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靳思东,陈文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水利科技,2004.

[2]裴云峰,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科技信息,2009.

第6篇: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范文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家的经济建设就已上升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而加强国际之间的贸易合作显然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强国之路。因此,与各国的贸易往来逐渐成为我国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发展对外出口贸易有极其便利的条件。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国自身的产业也都趋于饱和。在相对较为严峻的大环境下,农产品外贸发展过程中诸如金融危机等影响因素,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基于此,本文对亚洲金融危机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农产品外贸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帮助作用。

关键词:

亚洲;金融危机;农产品贸易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提出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出口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我国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规模快速增长,并且在出口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开辟了我国走向世界的国际化道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农产品贸易规模将会在今后继续不断扩大,我国也会继续发掘自身优势来全面提升新的贸易增长点。本文对亚洲金融危机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形成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亚洲金融危机下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机遇,提出促进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扩大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规模的对策建议。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形成因素

对亚洲的金融危机而言,其主要是起源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所形成的泡沫经济体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是大部分依靠外资纳入,并且注重劳动密集型方面的产品进行贸易。东南亚的国家对科技教育方面的事业资金投入量相对来说较小,其管理与教育方面的人才却比较匮乏。近年来,由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受到限制,东南亚的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依赖较为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所生产的大部分都是低附加值的产品,所以出口贸易也主要针对这个方面。并且,在产品出口方面,产品十分单一。对外资过分依赖,致使经济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由此产生了泡沫经济的发展模式。同时,部分国家的宏观调控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欠缺,由此导致了金融危机的产生。

二、亚洲金融危机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产生了极大影响,甚至造成出口下降。1998年的1-5月,我国的农产品主要针对亚洲进行出口,出口金额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与1997年进行比较,下降了13个百分点。其中,对菲律宾口总额出口下降12%、日本出口总额下降16%、泰国出口总额下降46%、香港特区出口总额下降13%、新加坡出口总额29%。并且,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还有很多,如因为一些农业相关产品的出口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样的现象直接导致国内生产企业有效利润产生下降趋势,且这些企业的出口订单受到影响,一些已经商谈完成的合同无法签定;还有一些国家的客户或者是企业,将东南亚国家由于金融危机导致货币发生贬值现象作为理由,所以就要国内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对其出口的商品进行降价,不然就换其他的进口渠道,令我国的农产品外贸企业在国际化的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进而降低了我国的农产品外贸出口获益。

1.对贸易方式的影响针对我国对进口材料及原材料需求较大的相关经营企业和单位来说,在材料出口及加工业务需要进一步整合贸易出口方式。我国很多对外出口贸易企业实行的都是亚洲出口贸易模式,即对出口数量更为注重,对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成本较为轻视,且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针对东南亚地区来说,我国原材料的购买力大幅度下降,对产品的需求度明显降低,变化程度最为明显的即为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商品。由于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很多东南亚国家对我国出口企业高附加值的产品需求一减再减,同我国出口度最大的1997年及1998年相比,在对来料的加工出口比重中,亚洲地区的出口份额下降了24%,不同的是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出口份额增加速度明显加快,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2.对出口商品的影响首先,由于受到货币贬值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产品所需原材料的进口成本得到了很大提升,为企业生产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就会对产品的市场需求产生消极影响,造成需求量大大降低。同1997年相比,在1998年的上半年中,以我国的水产品为例,针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量分别下降了7%和28%,造成很多出口贸易企业濒临破产边缘。并且,以冷冻家禽产品为例,针对东南亚地区的产品出口量与往年相比下降了41%。在全球肉类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亚洲金融危机对其影响能力较小,影响范围仅局限于全球局部地区。就算如此,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能力依旧不容小觑,给货币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并导致其贬值。受货币贬值的影响,亚洲农产品中的肉类大部分被销往亚洲、非洲等国外市场,同时逐渐呈现扩大化趋势。国际肉类市场由于受这种趋势的影响,致使其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亚洲金融危机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特别是对油料和奶制品采取抑制措施,致使市场需求减少,同时由于食用糖不是其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进出口产品,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市场供求状态基本持平。东南亚地区的油类产品出口量将大幅度增加,尤以印尼和马来新亚为主。

三、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农产品贸易的机遇与对策建议

(一)农产品贸易在金融危机当中的机遇

1.对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变化十分有利西方一些国家以及IMF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亚洲各国家的金融援助策略方案,都是将“开放贸易的改革”作为基础的条件。如此一来,就会加大这些亚洲受援国家的农产品贸易量。例如韩国,把对大米和牛肉的价格保护在一定范围内,小幅度下降,泰国将贸易过程中的关税降低措施等。一旦我国加入了WTO(worldtradeorganization,世贸组织),那么我国的贸易环境将会在一些地方进行有利改变。并且,对我国而言,存在着地理优势,劳动力成本相对来说也比较低,由此就会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方面带来更多的效益。

2.有效带动了农业的技术进步亚洲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的农业设备及技术“供大于求”,造成了该方面的市场需求不足,令一些新研发出来的农产品相关的技术和设备价格下滑,如新型种子、饲料、添加剂及新型播种机器设备等。所以,一旦我国对这些技术设备进行引用,我国就能有效带动农业的技术进步。

3.提升了东南亚地区龙头企业的进入概率亚洲的金融危机导致亚洲大部分国家的股市出现下跌现象,大部分的企业出现了破产倒闭的现象,并且进行了设备拍卖,如此就致使地区性的食品和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的整体资产产生贬值。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更加容易对国外企业进行兼并,提升了东南亚地区龙头企业的进入概率,同时也为我国收购倒闭企业的二手设备提供较好的条件。

(二)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发展策略

1.将农产品生产产业化,优化贸易环境从传统的农产品发展水平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打破原始农产品发展的瓶颈,只有将农产品发展产业化才能将农业发展一体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省农产品生产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他产业快速全面发展,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做好坚实后盾。并且我国政府需要对世界各国的不同贸易壁垒特点对农产品行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条款进行有针对性地制定贸易准则,并采用谈判和协商的办法,与产品进口国进行协商,旨在突破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从而有效维护合法权益,降低亚洲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2.建设农业基础设备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建设农业基础设备,提升农业基础能力,进而提高金融危机“抵抗力”。用以前的旧观点来定义农业,就是靠天吃饭的产业。现如今,农业生产设备更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还适当建设了大量的农业耕地设施,如近几年水库和发电厂陆续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在种植农产品上面遇到的水、电,耕地等难题,在根本上抓好农业基础设备的建设是提高农产品水平的根本保障,为现代农产品发展打好基础。并且需要政府进行从中协调、律己,进而营造更为良好的农产品贸易环境,有效预防了金融风险。

3.培育特色的农产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常规的蔬菜水果进行特色农产品培育,在相关国家政策法规的规定下,建立优秀的农业生产工业产园,将传统的蔬菜水果进行更加系统化的管理和培育,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加大研究力度,尽可能发展特色农产品,在保证农产品生产水平的同时,为以后的农产品发展奠定好坚实基础,如将传统的水果山楂做成美味的山楂饼等,形成多样化的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贸易在亚洲金融危机当中的“存活率”。

4.大力支持和发展绿色农产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我国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客观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出口贸易产业的进行。随着国际贸易对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加大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和开发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绿色成为现代我国农产品贸易进出口的主要色彩,健康无害、营养丰富是绿色食品的主要特征,绿色食品逐渐成为国际化食品进出口的主要发展方向,绿色食品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农业发展良好的生产环境和规范的生产技术,在食品加工时需要安全无污染,通过提高工艺水平提升相关产品的生产质量,在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条件下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全方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经济的发展,有效降低了金融风险。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贸易产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国际贸易的增长每年呈现递增趋势,自由化和灵活性是其主要特征。根据近几年的相关文献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进出口贸易的重视,新的政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农产品出口的现状,为我国外贸产业提供了最新挑战,也是当前局势的全新机遇。首先,在提高自身农产品质量和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应时刻关注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走动趋势,在维护旧市场的同时,开展新的客户群和开拓全新的国际市场,将我国农产品的优势发展到最大。另外,对国外农产品局势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农产品选择上的优势,这样的优势在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将大大提升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生存力及竞争力,避免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提升国有产值。

参考文献:

[1]张玉兰,姜雪忠.试析金融危机影响下农产品出口困境的应对策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3):65-71.

[2]祝伟民,刘永.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机制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7-52.

[3]米运生,邹海英.农业相对脆弱性与金融危机对伙伴国农产品贸易的非对称性冲击[J].农业技术经济,2012(2):28-38.

[4]王瑞,王丽萍.我国农产品贸易流量现状与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4):39-48.

[5]黄红心,曹卫平,刘红娟.金融危机背景下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原因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2(6):3-4.

第7篇: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改革;后金融危机时代

引言

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许多企业面临经营危机,世界经济市场大环境严重低迷,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面临巨大生存压力,订单数量锐减,产品严重积压、滞销等情况普遍存在,企业经济效益极度降低,企业发展严重受阻。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企业亟需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来适应新时代经济的发展需求。

1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主要特征

1.1企业经济管理呈现出综合性趋势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趋向于对内部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综合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对产品的成本预算、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管理,试图恢复以往的生产效益。

1.2企业经济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工作联系更加密切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要想迅速走上正轨,企业经济管理人员需联系各个部门进行管理工作,这就必然会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人员与资金的调配。企业只有实现内部协调,才能为自身经济运行提供良好氛围,收到良好的管理成效。企业的所有工作都与经济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管理工作涉及企业所有员工和部门,与个人收入、企业效益紧密相连,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规划。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密切联系,有助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1]

1.3企业经济管理直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企业的经济效益体现在财务指标上,企业管理者通过月度、季度、年度各个阶段的财务指标获取企业发展动态情况。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对企业发展计划进行阶段性的调整,进而制定合理的企业经济管理目标。

2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改革的必要性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经济出现了较大波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处于不景气状态,发展较为缓慢。我国企业当前所处的经济环境,决定了我国企业必须面对现实,通过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在金融危机的重创下,全球经济经历了负增长时期后,企业在下一阶段发展中力图突破金融危机造成的束缚,这就造成了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间对于优势资源的争夺也更加激烈。为了适应经济发展规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得以生存,我国企业应该摒弃落后的经济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在竞争中争取更多的优势。[2]在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企业发展举步维艰,曾面临严重的经营危机,也因此暴露出诸多弱点。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我国国内企业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企业人才分配不合理,内部管理失调,技术水平较低,技术设备落后,科技创新实力较弱,员工综合素质不高。因此,我国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能很好的面对经济危机。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企业需要努力改革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而逐步恢复企业经济实力,转变竞争中的不利局面。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应立足现实,对原有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不断探索自身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途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把控企业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寻求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3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改革途径探究

3.1更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

更新经济管理理念,是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前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理念的指导。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的管理者和普通员工都应该更新观念,改变对经济管理的认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立足现实,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做出正确判断。企业管理者应首先摆脱固有观念的束缚,积极将危机管理意识、企业发展意识等重要理念引入到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来,以新的理念为指导进行企业管理工作,并通过对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来传递管理理念,使企业少走弯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尽快走上正轨。企业在更新自身经济管理理念后,应适时引进新型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技术,积极总结,努力探索,最终确定符合本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3]

3.2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信息科技发展迅猛,为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实现多元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起独特的财务管理系统,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远程操控,实现异地审计、远程数据传输,第一时间发挥财务工作的应有功效。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于实现领导对财务工作的实时监管,促使财务工作更加透明、更加严谨。另外,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财务数据库,集中管理企业财务。财务数据库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使财务管理工作排除人为因素干扰,实现严谨化;另一方面,利用先进技术可以使财务数据更加精确,更新数据更加及时。先进的财务技术软件还能为企业经济管理者提供财务分析报告及数据发展趋势报告,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及时评析和预测,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在促进财务管理多元化的同时,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支出的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完善财务支出管理制度,实现对财务支出情况的规范化管理,让企业的各项费用在支出与报销时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应保证制度落实到位,例如公车使用、人员接待、差旅费等的支出等都须按照规定办理。[4]企业财务支出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控制资金流向,确保企业资金合理利用,帮助财务人员做好预算,切实实现企业开源节流。同时,财务预算工作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企业应该予以足够重视。基于国家当前的财政政策,企业应建立起科学的预算体系,帮助企业评估市场风险,做好预防工作,保证企业更好的适应外部市场,在新形势下平稳运行。[5]

3.3创新企业经营策略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应该加强对经营策略的掌控与创新。企业经营策略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经营策略的转变包括组织结构、经营观念等方面的转变与创新。企业应该不断更新经营策略,积极推进组织结构重建,多采用柔性的组织结构,增强管理工作的弹性,加大企业经营观念建设幅度。企业经营的核心策略包括加强企业联盟和提升品牌意识。加强企业联盟是指,企业可以与同类型企业在生产技术、生产方式、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合作,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和联系,建立稳定的经营联盟关系,摆脱企业孤军奋战的经营模式,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增强企业抗风险、抗危机的能力。同时,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创新品牌理念,提升品牌意识,努力树立自身特色品牌,运用品牌效应,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扭转不利局面,促进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3.4创新企业协同合作模式

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形式下,协调合作是形成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与包括供应商和经销商在内的外部业务伙伴的有效协同合作,可以促进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协同合作可以使企业的人力、财务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协同力量,积极推动产业链建设,发挥产业链竞争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是企业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保障。

4结语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企业只有积极推进经济管理模式改革创新,利用科学的手段对企业内部经济进行管理,才能平稳度过缓冲时期,恢复经济增长态势,在竞争空前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实现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柯楠.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改革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6(14):29-30.

[2]黄欣.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10):4-4.

[3]杨艳.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探讨[J].时代金融旬刊,2016(9).

[4]屈展.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5):57-57.

第8篇: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范文

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关注亚洲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转型的压力主要来自美国主推“可持续和均衡增长框架”以解决世界经济失衡问题,而动力则来自亚洲国家日益清醒地认识到,在现有的发展模式下难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亚洲经济奇迹仍将继续

亚洲地区是不断创造经济奇迹的地方。大部分亚洲国家都具有一定基于儒家思想的共同价值观,比如提倡节俭和量入为出、集体主义、家庭和睦、和谐共处等,再加上相同或相近的经济基础和条件,决定了亚洲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共性。一度以来,亚洲大部分地区相比美欧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消费层次、消费能力和意愿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全球化把这种经济落差,转化成为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亚洲地区强调面向美欧地区出口为导向的低成本生产,充分发挥了亚洲地区阶段性的要素禀赋优势。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潜力不断引起世界惊叹。

但随着这种模式的长期发展,弊端不断显现,经过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小波折后,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海啸再次敲响了警钟。财富的增加给亚洲国家带来的也不全是繁荣。正如有人质疑:财富真的像海水一样,喝得越多,就越口渴吗?

首先,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模式,使得亚洲国家经济发展易波动,依附性高。其次,亚洲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缩小了与美欧市场的差距,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凸显,外驱动力下降。再次,低成本劳动力优势的另一面就是民众消费能力的低下,国内消费市场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必须要用创新等形成的竞争优势取代成本优势。最后,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以及民众环保意识的提升,要求过度消耗资源的发展模式必须适可而止。

由于长期重视国家和民众的积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有“充足的弹药”来抵御经济衰退,在此轮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历次经济危机中都没有的现象。以往都是发达国家首先经济复苏,进而带动其他国家复苏。而现在世界经济要依仗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经济拉动。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指出,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成为拉动全球经济走出危机的重要力量。亚洲国家率先复苏,并积极寻求经济转型,也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抢占经济制高点创造了良机。在美欧等国捉襟见肘、以债养债的困窘中,亚洲经济奇迹仍在延续。

亚洲经济转型关键在中国

日本和韩国等国经济地位和作用的提升,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东西方比重的失衡,而中国的崛起真正引发了世界格局向东方的倾斜。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也渐趋理性和客观,从“中国崩溃论”、“中国”到“中国责任论”,中国在作为世界经济治理主要平台的二十国集团中成为重要成员。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亚洲经济转型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中国能否顺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

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达到8.7%,而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9%;而通过对外经贸合作和“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亚洲地区的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利支撑。2009年,中国在战后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根据世贸组织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已超越德国而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世贸组织统计数据传递的更重要信息是,2009年中国还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大量的进口中包含了相当比重的用于制造出口产品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但中国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转型的方向已经明晰,中国经济转型所拓展的发展空间将为中国本身和世界带来巨大的商机。

在中国之前,曾有三个国家被先后冠以“世界工厂”的称号:英国、美国、日本,成为世界工厂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必经阶段。而中国目前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阶段,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要特征的世界工厂初级模式,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解决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力就业,提高其收入,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化拉长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层次的经济转型。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中国用了5年,日本用了11年,德国用了15年。2009年我国人均GDP接近37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的低限水平。而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人均GDP都已经超过1万美元,达到了中等发达收入水平,并成为消费热点地区。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消费热点地区对京津塘、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带动和联动效应更加突出。中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经济转型的方向将重在承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梯度转移的产业。

中国政府也开始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方面加大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如同铁路、公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建立健全,将加速推动中国成为“世界市场”。无论从市场容量和消费潜力,中国国内市场必将成为世界级的市场和面向世界的市场。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最大的新车市场,还仅仅是开始。

美国要明白远水难解近渴

奥巴马担任总统后定下了一系列的目标,一件一件地,奥巴马在兑现他的承诺,并继续书写美国历史的奇迹。奥巴马作为一个“新科总统”,却实现了以前历任资深总统们所无法完成的使命,我们很难将其完全归因为幸运。但当奥巴马试图施压亚洲地区和国家经济转型扩大内需增加进口、进而配合美国经济由消费推动型转向出口推动型时,部分评论指出,这回奥巴马无法达成目标是正常的,而实现承诺也许只能靠运气了。

在2009年匹兹堡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奥巴马推出“可持续和均衡增长框架”,试图将金融危机归因于全球经济失衡,并设计了平衡增长框架下的成员国经济政策相互评估机制,借此推动相关国家扩大进口。奥巴马把经济不平衡涵义简单地描述为部分国家经常项目赤字或盈余的扩张,并刺激了美国民众对主要贸易盈余国的对立情绪。他指出,我们不能听任中国、德国等国把一切都卖给我们,我们背负“一打信用卡和房屋贷款”,却没卖给他们任何东西。在顺风顺水的时候,美国利用其金融优势尽享便利,默认并支持世界经济失衡局面;一旦形势发生不利美国的变化,美国立刻站在世界经济整体利益的道义制高点上,摆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态,指责别国,这种有失公允的做法早已引起多国的反感。

第9篇: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复杂金融;系统工程;风险管理研究;新进展

金融市场属于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局部随机性、整体执行性相结合的统一体,它需要和改革开放进程、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全面推进,用系统观点、整体观点看待金融的创新和发展。这样一来,才能取得一定的进展,提高我国金融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保持金融能够高效稳健地运行。下面先讲一讲金融系统的特征以及复杂金融系统风险现状。

一、复杂金融系统特征及系统风险现状分析

1.高风险性

复杂金融系统具有的高风险性产生于自身的介稳性以及复杂性。虚拟资本内在的不稳定性使其价格变动很大,加上金融市场里交易品种的增多、交易规模的增大,使得其价格变化的更加复杂。人们预测市场以及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不能较好地预测预期收益,致使经济决策出现失误。

2.周期性

复杂金融系统进行的演化有周期性的特征,包括实体经济的增长、泡沫经济的产生、信用与货币的慢慢膨胀、资产价格的上扬、乐观情绪的扩散、房地产与股价的上升、外部环境变动致使经济泡沫的破灭、金融指标的下降、实际资产与金融资产的大量销售、实体经济的负增长或减速阶段。复杂金融系统这种周期性不是简单的往复循环,而是复杂的螺旋式推进。

3.复杂性

复杂金融系统复杂性的表现特征是:规模巨大、透明度低、耦合度高、动态开放,组分间有相互的非线性和系统自适应性。其中的各个成分间彼此作用,证明这些有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不单单受到单方面影响,也受到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方面的影响,由此就可以体现出非线性本质。复杂金融系统的虚拟资本规模大,开放型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中,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内部层次,受到人类决策行为的重大影响。复杂金融系统各个组分间非线性的作用能够表现出不稳定的随机状态,由于复杂金融系统的自组织,内部结构还会形成稳定性以及有序性。

4.金融系统的风险现状

我国目前的复杂金融系统风险大多集中于银行系统,在银行系统里的风险大多来自于银行信贷的不正常,逾期积压贷款额度几何数增长。虽然最近几十年来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促使政府部门调整、防范了金融系统,银行信贷环境慢慢改善提高,有时政府直接收购了大银行不良的资产,但制度方面的原因致使国有四大银行的金融系统还不是特别健全,和国外发达国家的金融巨头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复杂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新进展分析

1.宏观经济金融方面

在宏观经济金融方面,杨晓光、程课、刁思聪构建出了VAR模型,它能够对房地产市场数量、信贷资金流数量进行实证性的估计,通过VAR模型估计出的最终结果,过去我国经济中出现的重要现象就有了更直观的解释。还有学者探讨出了银行信贷同房地产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结合上海、北京、深圳、香港这四个城市的实证分析,讲解了我国金融中心城市主要特征以及这些城市同一般城市在房地产市场方面的差异性。根据研究结果,金融中心城市的银行信贷同房地产价格有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对于影响商品住宅市场因素的分析后,构建出北京商品住宅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仿真的实证研究对这种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并得出有效性。该动力学模型能够综合预测模拟不同情况下北京的商品住宅市场指标。李斌等人把104个国家地区的数据当成样本,借助于引力模型框架对动态面板模型、静态面板模型进行了估计,研究出国内出口信用保险同出口之间的关系,得出出口信用保险能够显著地促进我国出口,其中短期内出口信用保险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最明显,长期内出口信用保险向发达国家出口最明显。

2.行为金融方面

在行为金融领域,刘海飞等人建立出了人工的股票市场,模拟真实股市研究羊群效应的形成机制以及羊群效果在股市中的影响,得出短期里股票市场羊群行为水平和收益率相互最优,让股票市场产生变动,长期里股票市场羊群行为水平同三个因素有正相关的关系,其中三个因素指的是不知情交易人员比例、交易人员重视外部信息的程度、市场流动性的不足。根据结论还能够得出我国股票市场里的羊群行为比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股票市场羊群行为更严重,致使我国股票市场的股价以及收益率有更大的波动性。严建辉在异质性假设基础上,通过行为金融理论,于计算实验平台实现了一种模范策略,得出单一股票条件时,股票市场显著羊群行为会存在股票价格变动,异质假设投资人员模仿就能成为羊群行为构成的机制,这能够明显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股价。王冀宁构建了股票市场投资人员羊群行为模型,并作出新羊群行为模型的测度法,刻画出股票市场中小投资人员羊群行为的内偏离程度以及非线性特征,也能够基于上证指数得出动态模拟方法、思路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思路。

3.金融风险管理方面

对于金融风险管理,基于行为投资组合基础上,结合多心理账户理论,改进了传统VAR计算模型,使得能够反映人们风险态度以及风险预期的主观参数加入,给出了投资比例优化法以及基金投资风险预警法。周勇等人对ES模型两步、一步估计以及经验估计进行了比较,实验得出两步估计不能降低ES模型的估计方差,反而是增大了ES模型的估计方差,借助于计算机模拟也证实了这个理论结果,同时通过了沪深城市封闭式的基金实证研究。在VAR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检验极端风险情况下的一种统计方法,借助于这种方面研究美国的道琼斯平均指数,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在极端风险条件下,市场反应不是理性的,有心理作用。通过研究28只主要的全球股票指数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收益率情况,得到t分布类型的优度比正态分布要高,t分布里参数能够得出股票指数风险于金融危机阶段的风险大幅上升,t分布曲线也有产生性质上的改变。

三 总结:

随着世界上金融危机的频发、金融体系复杂化的加深、体系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加,需要我们用系统观念审视复杂金融系统工程的发展与创新,从系统工程与复杂系统科学理论角度出发,对复杂金融系统内在机理、金融产品创新、金融系统风险管理等领域进行同行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构建出完整、成熟的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永巧,刘诗文. 基于时变Copula的金融开放与风险传染[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04)

[2] 汪寿阳,张维,张宗益,刘星,余乐安. 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的一些新进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12)

[3] 刘晓倩,周勇. 金融风险管理中ES度量的非参数方法的比较及其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04)

[4] 张戈,程棵,陆凤彬,汪寿阳. 基于Copula函数的程序化交易策略[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