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年级语文教学进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带领全体备课组成员积极学习新课改理念、新课标以及学校研发的尚美课堂五步教学法等,以理论武装自身,便理论为实践,全面提升三年级语文组的整体语文素养。
2.积极开展丰富的语文相关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3.抓好集体备课,尤其是单元集备,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增强教师阅读的观念,并且统一作业布置、批改方式。
4.开展老带新活动,促进新晋教师的快速成长,积极为新教师的学习、培训创造有利条件,提升整体语文组教师能力。
5.精心打造自主有效课堂。通过写教学随笔、个案积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创出佳绩。
二、主要工作
1.配合教研组长,做好本学科组的备课和教学活动。认真抓好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明确形势发展要求,学习新课程,在思想上树立新课程意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2.严格执行和落实教学常规,强化教学管理。教学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批改与辅导、学生评价、教学研究以及教师读书笔记和教学随笔的撰写等方面。本学期要抓好教学常规的执行与落实,确保每一次的集备与听评课有效开展并达到预期效果。每个月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常规的检查。
3.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优化教育教学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把学校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
4.抓紧抓好集体备课工作,备教师要根据年级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好教学计划,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位。
5.组织好学科单元测试,负责试题的编选和质量分析。对本学科成绩全面负责,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生的成绩,注意学生能力和治理的培养,协助教研组长安排好学科竞赛辅导工作。
四、活动安排
九月
1.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2.研读小学语文教学常规、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安排。
3.组织参加语文新教材培训。
十月
1.作业批改检查。
2.教学常规检查。
3.开展互学互研、互帮互助活动。
十一月
1.期中考试及质量分析。
2.教学常规检查。
十二月
1.教学进度、备课、作业检查。
2.组内观摩课、评课。
一月
1.常规检查、总结。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课外活动 教学成效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情感丰富的特点,教师可以运用语文课外活动拓展教学空间,将课堂教学中无法完成的活动放到语文课外活动中来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开展竞赛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服务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出发点应该与语文教学相配套,为课堂教学发挥补充与完善的作用,深化课堂教学成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与教学进度同步,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写字竞赛、朗读竞赛、作文竞赛等,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升。如针对学生识字学习基础不牢固、错别字偏多的现象,我在每一单元教学活动结束之后,都组织1—2次的默字竞赛,要求学生将本单元的生字正确书写出来,采取这种竞赛的形式,克服以往单纯强化记忆的枯燥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为学生营造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在学生的眼里,这些生僻字不再是那么难写,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竞赛促进教学的成效。针对小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唱读”、感情不丰富的现象,我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朗读技巧的基础上,定期举办朗读竞赛活动,对学生开展分组竞赛,将朗读基础与水平基本上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编成一个学习竞赛小组,开展竞赛活动。在竞赛激励机制的引导下,学生相互之间卯足了劲练习朗读技巧,通过一段时期的强化巩固,整体朗读水平明显提升。为了克服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我通过开展口头作文竞赛、作文片段现场命题竞赛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为深入开展作文教学营造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结合内容理解需求,开展主题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仅靠课堂教学40分钟的时间和课堂空间,在一些教学内容的教学与组织环节,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空间来实施整个教育教学理念、方法,难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外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创设浓厚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内容后,为了深化教学成效,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我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学”主题活动,要求学生仔细回忆、认真思考与父母、朋友、同学在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寻找感恩的闪光点,在班级主题活动中进行交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感知中提升思想教育成效。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内容后,为了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要求学生课后自行搜集有关描写祖国各地美丽景色的语段、图片,带到班级进行交流汇报。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有的学生找到了丰富的图片资料,有的从网上下载了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资料带到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结合作文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生大多在三年级接触作文教学活动,对作文写作活动存在着畏难情绪,作文教学成效低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模式陈旧的方面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生活感知体会少,缺乏足够的作文写作素材。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作文写作,生搬硬套文章内容,虚构生活事实,这样的途径写出来的文章,严重缺乏真情实感。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各种机会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广阔的社会,在实践活动之中积累写作素材,增强真情实感。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要求学生参加小记者报社与学校记者站联合举办的“感动中国—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采访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圈子,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采访活动。有的学生采访的是一些老党员、老,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学生采访了社区老同志,听老人讲述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发生的前后变化,让学生增强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理解,激发自豪之情;有的学生采访了清洁工、白衣天使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敬业奉献楷模,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了优秀的品质。通过这样的丰富活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充满真情实感。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团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了解社会,多增加生活积累,为作文教学积淀深厚底蕴。
四、结合学生学习爱好,开展兴趣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活动;课堂教学
1结合内容理解需求,开展主题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仅靠课堂教学40分钟的时间和课堂空间,在一些教学内容的教学与组织环节,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空间来实施整个教育教学理念、方法,难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外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创设浓厚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内容后,为了深化教学成效,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我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学”主题活动,要求学生仔细回忆、认真思考与父母、朋友、同学在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寻找感恩的闪光点,在班级主题活动中进行交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感知中提升思想教育成效。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内容后,为了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要求学生课后自行搜集有关描写祖国各地美丽景色的语段、图片,带到班级进行交流汇报。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有的学生找到了丰富的图片资料,有的从网上下载了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资料带到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2结合作文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生大多在三年级接触作文教学活动,对作文写作活动存在着畏难情绪,作文教学成效低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模式陈旧的方面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生活感知体会少,缺乏足够的作文写作素材。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作文写作,生搬硬套文章内容,虚构生活事实,这样的途径写出来的文章,严重缺乏真情实感。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各种机会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广阔的社会,在实践活动之中积累写作素材,增强真情实感。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要求学生参加小记者报社与学校记者站联合举办的“感动中国―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采访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圈子,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采访活动。有的学生采访的是一些老党员、老,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学生采访了社区老同志,听老人讲述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发生的前后变化,让学生增强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理解,激发自豪之情;有的学生采访了清洁工、白衣天使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敬业奉献楷模,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了优秀的品质。通过这样的丰富活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充满真情实感。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团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了解社会,多增加生活积累,为作文教学积淀深厚底蕴。
3结合学生学习爱好,开展兴趣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具有强烈的兴趣,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教师要统筹均衡推进教学活动,不一定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差异性学习需求,此时就需要教师通过开展课外兴趣活动等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如针对学生对朗读兴趣浓厚的特点,我在教学之余开展了朗读训练小组活动,将班级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集中起来,给予针对性指导,并吸纳更多的学生加入其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再比如,针对学生的文学爱好,我开展了文学社活动,利用文学社这一课外组织,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近年来以小草文学社为单位,先后吸纳100多名学生参加,许多学生通过文学社这一载体实现了提高作文技巧、激发作文兴趣的目标,三年来先后有26名学生在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和文学刊物组织的竞赛中获奖,10多篇学生作品在刊物与报纸刊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
上半年,我担任高三年级两个文科班的课。能备课,钻研高考大纲,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上的缺漏,分析练习题的特点及其对学生的作用,有性地学生备考复习。在教学中,课堂,课堂教学,不占用学生的课下,让学生有较多的自主学习的。在最后的考前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解决学生的应考。两个文科班的高考平均成绩为585分,在济南市排列为名。对成绩,我满意的。我对的工作也有很不满意的地方,这,有几个平时语文成绩优良,语文也较高的学生,在高考中理想的成绩,甚至是成绩很不好。我考虑,这是我的教学工作着问题。我在很长一段里费心地想问题的根源,也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直到,我还能让满意的答案。
下半年,我担任了高一年级两个班的课。是新大纲、新教材、新学生,我在备课上花费了较多的。备大纲,的教学思想理念,的教学要求;备教材,从量和质两个教学内容,安排好教学进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备学生,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维特点,学生的习惯和个性特征,从而使的教学为学生服务。这半年,我还和高一备课组的老师一起在写作教学上作了些改革尝试。,采用了大作文全年级写作、内容、要求,选出范文,印发给学生,再分班讲评的教学;,在周记教学中尝试着把学生平时的习作情况量化评价,并把量化评价分数记入期中考试成绩中,使学生能时时的写作,在平时养成踏实的学习习惯,习作;条件一允许,马上开始上“课外阅读课”,学生的知识,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半年来的教学,现在还很难成败优劣的论断,我将在恰当的时候另作总结,以利于今后教学工作的。
二、学校日常学习、工作、活动
情况下,一年来,我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工作、活动,如政治学习、学习、升旗仪式、听专家讲座等等。对教研组的活动也能按时参加。,我与附中,与同事,与社会,与时代较紧密的。我认识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认识到在学识、能力还远远达要求,认识到学许多老师,是组里的许多老师的许多是值得我学习的。,我就了在各努力学习,工作,既不自以为是,也不自惭形秽,从容自然地做附中的教师。
年中,也有特殊情况。上半年,我母亲先生病后病逝,对我。其一,我在上半年,因要照顾病人,学校在下午的会议,就参加;其二,母亲的病逝,也使我产生了人生无常、行乐的情绪,一度要求不高,工作也像是了动力,生活毫无条理。
三、学习
一年来,我通常只能零星的,阅读专业类的书刊一点专业的新知识。常读的有《语文学习》、《语文月刊》、《中学语文教学》等。专业的特点,当然个人爱好,我还抽读了几本小说,读了一点文学评论类文章。下半年,新的教学大纲列出了高中生必读书目,有我读过的三本,我以较快的速度把能够买到的两本读完了。非常幸运,下半年我参加了校长带队的赴参观学习的团队,到华师大二附中、七宝中学去学习了两天,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受到多的启发。
故事再现——“局长来了”遭遇“老大难”
那个清晨,秋高气爽。刚迈进校园,我便被这个“老大难”将了一军——教务处紧急通知,局长视导,第一节课(20分钟后即上课)听我的作文指导课。我的教学进度没有到作文,学生没有准备,我没有准备,要在20分钟内准备一节作文课,难啊!
20分钟里我只来得及选定了主题——《习作4:走进秋天》,制作了执教以来最为简单的课件(内容为秋天的图片),确定了粗糙的教学框架“三部曲”:(一)投影出示一组秋天的风景画,你找到秋天了吗?(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例文《山坡上》,说说冯长柱同学在山坡上看到了哪些景物,围绕“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景物描写出来的,你能找出他的秘诀吗”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自主体会描写景物的方法。(三)你在秋天里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它们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在草稿纸上列出提纲)哪些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一想这些景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自己准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修改提纲后口头作文。
我忐忑不安地走进教室时,并没有想到,如此粗糙的设计,却并未让我在课堂上“饱受煎熬”。在秋天组图的引领下,学生发言积极,妙语如珠,消除了我的紧张,调动了我的热情。课后点评中,局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课堂随想——开源导流,推波助澜,作文不再难
“劫后余生”的我静下心来却百思不得其解,今天在作文这个“老大难”面前,学生为什么能小脸通红,小手高举,敢说,乐说,甚至让遭遇局长的我消除紧张呢?桌案上朱熹的《观书有感》帮我找到了答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流程不正是如此吗?
一、开源,让学生有话想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三年级的习作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到生活中积累素材,因为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生活素材”撷取得好,习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
本课教学前,我是这样导人的:“伴着阵阵秋风,秋姑娘来了,你知道秋姑娘在哪里吗?”富有感染力的导语,让孩子们一下子进入了习作的情境,有效地唤醒了学生的“回忆”,大大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有话想说。接着出示一组秋天的风景图,让学生亲眼看看多彩的秋天,架起生活和习作的虹桥。有了这些景象资料,学生的视线就不会只停留在“蓝天、白云、落叶”,难道秋天只有这些吗?不。出示一组图片后学生的话题明显丰富了,因为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已经在孩子们的心灵安营扎寨。所以在习作前,一定要引导学生着眼生活,体验生活,写真观察。这一环节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说的能力,又为下一段写提供了素材。
遗憾的是,这节课只来得及临时在电脑里搜罗了一些简单的图片,制作了简单的课件,如果在课堂上我能大胆地带孩子们到教室外面的小操场上走一走,看一看,嗅一嗅,摸一摸,那么孩子们的语言必会像例文一样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二、导流,让学生有话会说
三年级是写话到习作的衔接过渡阶段。经常有家长抱怨,孩子不会写作文,怎么办?其实,正是因为不会,才要老师教呀,都会了,还需要教吗?不会就教他怎么写,把方法告诉他。就像婴儿学步,一开始是需要大人领着走扶着走的。三年级学生习作刚刚进入起步阶段,他们的视野还不够广阔,思维还不够灵敏,虽然有习作热情,但是在选材描写布局等方面的能力仍然有限,往往在习作中容易遇到困惑,眉毛胡子一把抓,所以扶着他“走”一段“路”是有必要的,在这之后他才会“走”,甚至“跑”起来。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例文都是编者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口头作文前我先引导学生在例文中走个来回,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感悟描写景物的方法,即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就使学生从“有话想说”到“有话会说”,从“想写”到“会写”。
三、推波,让学生有话乐说
叶老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定型。任何人说出来的口头语言和写下来的书面语言都是他心里所想的,想的过程就是语言形成的过程。蒙眬的思想是不清不楚的语言,清澈的思想是有条有理的语言。课堂上我引导他们尝试列出提纲,旨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其说出有条有理的语言。他们对照提纲,回想脑海中的秋景图,调动平时的阅读积累,于是口中的秋天便有了金黄的田野、累累的硕果、湛蓝的天空、怒放的秋菊、火红的枫叶……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将思路打开,相互启发,体验并分享习作的快乐,为下一步写作奠定了基础。
文章的生命在于交流,在于读者的阅读。学生的习作不是写给老师看的,而是为了交流、沟通,给一切想看的人看的,而畅通的思绪、流畅的表达,再辅以积极的评价,无疑会给他们更多的自信。当写作活动成为他们多彩生活的延续,那么学生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
下面分三个方面谈谈我在这一年中的学习和工作情况。
一、教学工作方面
上半年,我担任高三年级两个文科班的课。能做到认真备课,钻研高考大纲,了解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和知识上的缺漏,分析各类练习题的特点及其对学生可能起到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备考复习。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占用学生的课下时间,让学生有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最后的考前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解决学生的应考困难。两个文科班的高考平均成绩为585分,在济南市排列为第一名。对这个成绩,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我对自己的工作也有很不满意的地方,这就是,有几个平时语文成绩优良,语文水平也较高的学生,在高考中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甚至是成绩很不好。我考虑,这一定是我的教学工作存在着问题。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费心地想问题的根源,也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直到今天,我还没有得到一个能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下半年,我担任了高一年级两个班的课。由于是新大纲、新教材、新学生,我在备课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备大纲,调整自己的教学思想理念,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要求;备教材,从量和质两个方面确定教学内容,安排好教学进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水平,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维特点,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特征,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为学生服务。这半年,我还和高一备课组的老师一起在写作教学上作了些改革尝试。首先,我们采用了大作文全年级统一写作时间、内容、要求,集中选出范文,印发给学生,再分班讲评的教学方式;第二,我们在周记教学中尝试着把学生平时的习作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并把量化评价分数记入期中考试成绩中,使学生能时时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在平时养成认真踏实的学习习惯,提高习作水平;第三,条件一允许,马上开始上“课外阅读课”,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半年来的教学效果,现在还很难作出成败优劣的论断,我将在恰当的时候另作总结,以利于今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学校日常学习、工作、活动方面
一般情况下,一年来,我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学习、工作、活动,如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升旗仪式、听专家讲座等等。对教研组的各项活动也能按时参加。通过这些,我与附中,与同事,与社会,与时代有了较紧密的联系。我认识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认识到自己在学识、能力方面还远远达不到要求,认识到我们学校的许多老师,尤其是我们组里的许多老师的许多方面是值得我认真学习的。这样,我就做到了在各方面努力学习,工作,既不自以为是,也不自惭形秽,从容自然地做一个附中的教师。
这一年中,也有特殊情况。上半年,我母亲先生病后病逝,对我影响较大。其一,我在上半年,因要照顾病人,学校
在下午召开的一些会议,就没有参加;其二,母亲的病逝,也使我产生了一种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情绪,一度要求自己不高,工作也像是没有了动力,生活毫无条理。
三、业务学习方面
一年来,我通常只能利用零星的时间,通过阅读一些专业类的书刊得到一点专业方面的新知识。常读的有《语文学习》、《语文月刊》、《中学语文教学》等。因为专业的特点,当然也是因为个人爱好,我还抽时间读了几本小说,读了一点文学评论类文章。下半年,由于新的教学大纲列出了高中生必读书目,其中有我过去没有读过的三本,我以较快的速度把其中能够买到的两本读完了。非常幸运,下半年我参加了校长带队的一个赴上海参观学习的团队,到华师大二附中、上海七宝中学去学习了两天,开阔了视野,增长了一些知识,受到多方面的启发。
另外,上半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师电脑培训学习,使自己使用电脑的能力有了提高。下半年,我较多地听了本组几位老师的课,向他们学到了不少东西,对我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随着时间的匆匆而过,一个繁忙的学期又结束了,一段紧张的教学活动又划上了圆满的句号。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如下总结:
首先,按教学要求完成本册的识字和写字任务。认识并能够正确地运用所学生字词。在继续学好钢笔字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学好毛笔字,在学写毛笔字的过程中,感受祖国文字特色的魅力,感受中国书法的无穷奥妙。在写字过程中成功地运用“我们的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书法,有效地刺激了学生对毛笔书法和钢笔书法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书法的热情,涌现出一批书法爱好者,同时展出了不少的成功作品。
第二,继续训练学生的自读能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运用“范读——默读——品读——朗读”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感悟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理解好词好句在文中的作用。并能够自觉地把这些好的词句积累起来。同时体会关键词语所表达的含义,及对人物的思想品格的塑造作用。
第三,继续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随着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本册范文所含有的习作方法。学生学会了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描写画面内容。学会了按一定顺序写一处建筑物、能写出一种水果或蔬菜的特点、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貌和习性,还学会了以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精神。
第四,继续训练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适当地展开小组学习或分组讨论等多中形式,让学生在小组中
发表见解也倾听别人的见解。同时利用多层次的口语交际课,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品质。并培养在小组中互相协作互相补充互相学习的合作精神。
第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精神。在传统教学的影子里,学生们仍然习惯于老师的讲解,在做习题的时候,有不懂的或年会的还想等待着老师的标准答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惰性,不利于学生的开拓创新素质的养成。因此,在阅读之后我首先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各种问题出现时,又鼓励显示去自己解决,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途径。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并促使他们去为自己的见解到处去努力寻找相应的材料。无论对与错,只要是自己找到的,自己通过任何渠道获得的都得到表扬和鼓励。在一个学期的能力只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相应的增长。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呢?
三年多来,我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定位要准;第二、要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第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条件对活动内容积极地进行筛选或调整;第四、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及整理;第五、重视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指导;第六、面向全体,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第七、鼓励学生自我总结、评价。
关键词:合理指导
激发兴趣
正确评价
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这套教材,它把“综合性学习”课程设计成每单元后一项内容:“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或者“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例如七年级上、下册:
我们不难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突出的主要特征是“综合”和“实践”,它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以语文学科为主并综合了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强实践机会、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是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的整合和发展。是语文新课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语文学习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为语文教学和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是语文教学的新举措、新突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的特点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目标。
这一门新课程的目标和特点告诉我们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扎扎实实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然而,在近几年我校的教学实际中,这项教学活动开展得不是很理想,其原因如下:
第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新课程,活动时间长、活动过程和形式稍复杂,师生活动的工作量大,不少老师都不太理解、不重视,往往为了追求教学进度而忽视了活动的开展,平时形同虚设,或将“大综合”变为“小综合”,或将“小综合”随便应付一下,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流产”或“断种”。
第二、活动安全问题令人担扰。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开放性”,要求学生走出校园,接触大自然、大社会,在经历的实践过程中获得发展。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综合性学习设计所在地更自由些,却更多地遭遇着“安全问题”的严峻考验。无论哪一种活动,指导和参与者,首先要将安全工作排在第一位。安全工作出问题,就实行一票否定制。因此,“少活动,只有在校内活动,甚至不活动”成为时下许多教师消极对待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负面策略。
第三、部份农村家长不支持或无法支持。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 ,涉及大量的参观、调查、访问、外出接触社会、自然、包括制作、实验等这样一些活动环节。这些活动不少是在课外开展的。由于受地点、时间、人力限制,老师不可能总是能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有些活动需要家长的配合。但实际活动中,家长与学校的配合受到挑战。首先是社会、家长对学校活动的价值判断很难与分数、排名、升学放到同一平台。然后安全问题又成为社会解释追求分数的理由。其次,我校绝大多数学生生活在农村,而农村家长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把自己子女送到学校就算尽到义务教育责任了,有的连自己孩子在哪个班,班主任是谁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参与子女的综合性学习。
第四、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难。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条件,搜集资料便也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尤其农村孩子遇到的困难更多。我校大部分学生家庭没有电脑,平时父母亲、学校又不让他们进网吧,信息课上计算机老师也不随便让他们上网,更不知上什么网站查。学校图书室藏书册数少得可怜,阅览室又难得向学生开放。城里的图书馆、新华书店离家太远根本不方便。部分学生星期六、星期日还要上特长班,没时间查。学生怨声载道,教师发火连天,资料搜集难,难于“上青天”。
另外,课程内容的设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戏曲大舞台,学生不喜欢,与这几年农村地方戏曲面临失传的边缘有关。还有活动器材、实践基地的问题、教师专业化的问题、课程评价问题、合作小组的问题,个人指导和集体指导的关系问题等等。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设计他们的课题,在开展实验研究时,遇到的很多问题,可能是教师自己不能完全进行正确指导,给学生们一个满足的答复。基于以上原因,综合性学习开展得不好,那么,怎样克服这些困难,有效地开展这项活动呢?经过近三年的教学总结,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开展这项活动:
第一、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定位要准,要高度重视这一新生事物,充分认识到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千万不要怕工作繁重,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流产”或“断种” 。
第二、要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要利用家长会或其它形式向家长介绍新课程的情况,介绍综合性学习的一些理念,使家长知道探索、创新、实践、责任感、良好品德以及人性张扬对孩子的重要性,转变家长认为只要学好语文知识等考试内容的旧观念,重视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另外,充分利用一些综合性学习设计“亲子”互动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心思,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献给母亲的歌》一活动,要求学生在家中采访母亲生儿育女的甘苦;收集母爱的各种表达方式,并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去理解这些母爱的表达方式;根据采访母亲的相关内容,评价自己的母亲;搜集与母爱有关的诗、词、美文、格言、俗语等。为鼓励学生,并激发他们的热情,对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或评比、或展示、或交流心得等活动,同时进行延伸活动——以“母爱”为话题的写作训练。通过活动,增进了母子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孩子变得更加理解母亲了,更加懂事了,而母亲在欣喜的同时,也领悟到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当然也更加支持活动的开展了。还可以在家长会上进行成果展示,诸如手抄报、实践日记、活动图片、生活作文等一一给家长们看,赢得家长的支持和肯定。总之,家校合作是语文综合性学习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保障。
第三、为了保障学习的正常进行,教师要对各项活动认真地进行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条件对活动内容积极地进行筛选或调整,如:七年级下册的,“去剧院看戏、访问剧团”我们没这个条件,我就删掉了这一内容,改为通过多媒体欣赏戏曲,了解我国一些著名的剧团,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条件不足的困难,使活动得以正常开展下去。另外还要对活动时间进行灵活处理。又如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听听我的足音”,要求学生在不同时空谛听雨的声音,深入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各个角落去采集雨声,用录音机录下来准备在课堂上播放并描述给同学,这不是几天可以完成的。“读读我的韵味”收集关于雨的知识和文学作品,也难以在短期内做得系统、丰富。因此,在学期一开始,我就把这项活动布置了下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留意、多方收集,如不这样处理,这项活动就不会开展得深入、成功。
第四、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及整理。
活动内容多,可让学生分组分工收集、整理资料,做到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让学生明确搜集资料的途径很多,如看其他书报、上网、看电视、听广播、实地考察、观测、调查采访、请教相关老师等。选择最佳查找方法,活动前通过看书、上网、阅报所得,活动中主要经过自己的动手、动脑、用眼看所得,根据家庭、学校、社会的可能条件来选择。同时,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如通过购买、复印、打印、摘抄、下载、剪贴、借阅、写观察日记等方式将其占为己有。最后要求学生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首先指导学生按资料呈现形式将资料归类;再是每一大类下面分小类,并在卡片库上简单注明。对所读资料做上特定的符号、标记,写上自己的看法、解释或质疑。还要标明搜集处理者、时间、地点等。
第五、重视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指导。虽然每次语文综合性学习都有活动的主题、大方案,但大多没有细致的操作性强的过程计划。而初中生正处于心智成长、求知的阶段,知识结构尚不完善,还不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往往会使活动陷入盲目的状态,甚至导致整个活动的失败。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二部分“妈妈(爸爸、老师、朋友……)少年时期的烦恼”中,如果教师不指导学生事先设计好访谈的问题,调查就会缺乏针对性,往往会无功而返,甚至导致整个活动的夭折。2007级2班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1)妈妈(爸爸、老师、朋友……),你们在少年时期有过烦恼吗?能不能说来听听呢?(2)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些烦恼的呢?(3)通过这些经历,你有什么要告诉我们的?可见,教师应时刻记住自己的“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但不要过多介入,主要起组织、关心、指点和评估的作用。重点在调动所有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第六、面向全体,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综合性学习启动的起点和实施的基础。因此,要从尊重学生的个体情感、个性思维考虑,最好是变教师的激发为学生的自发,要让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到这样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更自主的活动而乐于参与。面向全体,形式多样就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如:
(1) 竞赛 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比如:查字典比赛、成语串联、朗诵会、现场作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等。
( 2 )表演 初中学生很愿意模仿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课本剧或童话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如:《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都可以改成课本剧,九年级下册的戏剧单元都可以进行表演。
(3)辩论 中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常常为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根据这一特点,常常在课上开展一些小小的辩论会,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为了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辩论前积极准备资料,编写提纲,辩论中唇枪舌箭,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如:九上,就可以围绕“追星的利与弊”而辩论。
(4) 游戏 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如:“角色体验”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口才。
(5)赏析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可以开设一些赏析型活动课,由各个小组确立一个主题,分头搜集资料,集体展示。如:“诗海遨游”、“神游水浒”、“秋雨诗意”都可以设计成赏析课。
(6)研究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教师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尤其到了初中高年级,我们更应该倡导这种学习方式。例如:在初中三年级,我们就可以开展“九年级学生在校学习状况”、“住校生每周生活开支情况” 等社会调查活动。
第七、鼓励学生自我总结、评价。
综合性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评价、总结的能力。每一次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学生,评价对象也是学生,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体会、谈收获、谈不足。在学生自我评价基础上还应对同学进行评价,评出本次学习活动的优秀。为了便于考查,可以采用记分办法。对学生的其他成果,如手抄报、图画等,教师可给予定性评价。一定要采用多种方法和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力求评价成为激发所有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调动积极性的手段,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过程。开展了《黄河,母亲河》这个活动后,我们举行了手抄报比赛,学生通过上网找资料,自愿组合办报,比比哪组做得既快又好。做完后,学生把作品拿到班上展示,学生参与评价,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并要他们交流自己办报的经验,小组成员之间点评作品,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应该怎么修改,必要时加上老师的评价,这样,同学们在学习别人的长处的同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提高自我鉴赏、总结、评价的意识,同时,通过这种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以上观点只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肤浅认识,也许有很多不成熟之处,仅供大家参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独特优势已逐渐显现,现时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已列入了考试必考内容,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分值也较重, 作为语文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投身于新课程改革之中,以新的眼光来看待综合性学习,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而且应以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添砖加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添柴加薪。
参考文献
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页。
一、抄写词语的初级阶段
通常老师们的做法是先抄写后默写,以默写来检验抄写的效果。这一模式中也有几种不同的做法:
(1)老师确定抄写内容,也就是根据教师经验判断抄写词语的必要性。好处是教师能结合现有学情,比较有针对性地选择;不足是因为老师仅凭个人判断,缺乏个性和灵活性,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起被捆绑起来,高耗低效。
(2)学生自主选择抄写词语,给了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能结合个人情况有目的地练习、识记,但是也有放任之嫌。事实上的确有一部分学生钻了空子,有甚者就挑“大山”“小路”这类词语以应付,根本达不到抄写的效果。
(3)老师指定必抄的词语若干,学生再自主选择一小部分,达到规定的数量。这一方法好像克服了前两种的弊端,但学生仍然缺乏选择权,尤其是一些学习效率高的学生,抄写词语对他们来说仍有浪费时间之嫌。
以上方法也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反复尝试的,三年级基本上还是由老师确定抄写内容,四年级以上可以有部分选择权。不过,抄写词语仍是一项基本固定的作业,也成为了一种模式与思维定势,从没有学生质疑过。但是,从实际默写情况来看,效果也保持在原有的状态,未见明显提高。
二、抄写词语的升级阶段
我反思,抄写词语的目的是什么?肯定不是为了让这本“规定要有”的本子上密密麻麻,以此来证明教师的教学进度,最终目的是学生掌握了,不写错了。那么,抄写就是一种手段,希望通过多次重复来达到记忆的效果。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认识,没有更好的方法,没有识记的动力,抄多少遍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才有了老师们讨论抄几遍的问题。
我觉得,即使不抄写,只要能默写正确就行了。记得我中学三年最骄傲的就是没做过英语作业,当然不是我一个人不做,而是大家都不用做,可是班级的英语成绩总是年级第一。其实,虽然没有抄写单词、课文这样的机械作业,而我在背诵上花的时间远多于抄写,因为每堂英语课都要听写单词、词组、句子,还要被点名检查预习情况,天天如此,谁也不敢大意。由此我想,在语文学科抄写词语上是否也可以借鉴?
(1)进一步做法是彻底放手,划出一部分词语,让学生自己决定要不要抄写,但是默写内容绝不限于此。选择先默后抄的,当默写全对后可以得到双倍的奖励,即抄写本和默写本上同时得到“大拇指”,当默写有错后除去必要的订正,抄写本上补做词语抄写;选择先抄后默的,若默写正确不再奖励。因为我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选择不抄写,鼓励自主学习,能提前准备,不光要有挑战的勇气,更要有解决的办法,比如读书更注意细节,对形象不够清晰的字词能做针对性的巩固复习。
调查显示,40人中有26人觉得喜欢这个方法,并且19人觉得较之以往正确率有提高。认同的学生觉得,这给了他们很大的选择空间,他们不但能根据实际掌握情况来确定是否抄写,甚至可以根据当天的作业量情况进行一些调整,以减轻一点负担;并且因为没有挑战次数的上限,即使默写有错了,还能继续尝试,没有压力,不受打击。但是不足之处是,部分学生缺乏挑战精神,即使有能力也放弃尝试,这一方法对这部分学生没起到促进作用。
(2)先默后抄。为了让一部分没有勇气的学生也体验到不抄写的“”,我对之前的抄写方式又做了改革。这个做法彻底颠覆了原有的顺序,不管愿不愿意都要提前准备,以默写后结果为是否抄写的标准,且以默写内容为抄写内容。这让有能力没勇气的学生感受到了好处,认识到了自己的水平,觉得被推了一把,很欣喜,但同时也挫伤了一些“冒进”的学生,觉得准备没了方向,不知从何着手,加大了难度。调查中也有“不领情”的学生,他们觉得自己很被动,事实上他们是很愿意抄写的。调查显示,40人中有23人赞成这一方法,13人认为正确率有提高,主要反映失去了选择的自由。更多的学生喜欢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就像自助餐总是受欢迎一样。事实上,就我批改的情况来看,这两种方法的效果差别不是很大。
我认为,决定正确率的不是先抄或后抄,而是态度与方法。回回没有进步的挑战意义不大,有能力却不敢挑战的进步有限。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向学生讲解了以上两种做法的出发点,帮助学生一起分析默写错误的原因,提出一些提高默写效果的方法。不论哪种方法,想要获得成功都离不开前期的充分准备,比如:默读不能完全取代大声朗读;读书时要眼和口配合,一字不落地看和读;对字形印象不够清晰的要着重复习,也可以自己抄写。
三、抄写词语的转型阶段
不管是抄写还是默写,我觉得单一的听写词语只会让学生又回到最初机械的状态,因此在默写的内容上要有转型。
通常,我除了挑选学生易错的词语进行听写,还会提出些小问题,如:课文作者、出处,作家的代表作,写出某个词的近(反)义词,用文中的词语概括人物,写出作品的写作手法等。回回都有意外的默写,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学习是综合的、全面的,知识的掌握也应该是融会贯通的。在经常性“出难题”后,不少学生变聪明了,他们不再是单一地关注文本,能结合课堂学习和笔记做一些简单的知识整理了。每一次默写都成了一次知识梳理。
四、关于抄写词语的一些思考
(1)兴趣是个好老师。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有了兴趣的引领,学生就能较为容易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并保持较长的注意力。从前面对不同抄写方式的调查中反映,虽然学生对方法的认同有差异,但是大多被调动起来了,参与到对方法与结果的关注中,乐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想法。调查讨论本身也是对学生情绪的一种调动,学生看到老师对这一细节的重视,引发了好奇,主动要求加入实验的队伍里来了。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起他们的兴趣、热情是很有必要的,让他们感到学习有挑战,有创意,就会投入进来,即使是看似简单的抄写词语。
(2)竞赛是个好方法。
有兴趣,还要保持住。利用多数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顺势引导到学习竞赛中,保证人人都有能力参与,给予大部分学生成功的可能性。平时根据实际默写、抄写情况给予“大拇指”认证,期末统计给予“大拇指”总数,向保持前列的部分学生颁发有特殊意义的奖品。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奖励,没有几个会不心动的。也正因为有了竞争,才能在集体中营造向上的学习氛围,不断促进学生全面的提高。
(3)明确目标很必要。
奖励是较低层面的追求,如果学生能逐渐明确了学习真正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学习动力的后续。因此,在前面两项措施的实施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层面的目标。而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如同山顶飘动的红旗,引领着一群登山者向上攀登。在阶段总结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大拇指”的数量转向其意义,看到这些获奖同学取得的进步,收获的成功,帮助一小部分学生认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