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篇: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活动 存在问题 改进策略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视。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的综合型的人才,这对于培养人才的各级各类的学校也提出巨大的挑战。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各个学科都在稳步进行着,其中一门必修课地理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已然成了高中地理教学进步的一道绊脚石。本文介绍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动态及所存在的典型问题,浅析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育发展的基本动态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目的在教育理论系统化、基础科学化等方面表现出综合为一体的趋势。在高中地理上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学生方面,不仅要求其掌握人与地理协调发展的一些基础知识内容、了解人类生存环境,让学生自由发展的地理空间,还需满足学生动作能力,让他们参与到地理设计与发展之中,培养他们积极的思想“今天是学生,明天是公民,未来可以使用地理知识来指导行动。”在整个知识系统方面,空间结构是构成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符合现代教育观中的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表现在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想品德全面发展上,培养学生“生态保护”意识也是高中地理课堂的目标之一,所以,学校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将思想品德教育纳入高中地理教育之中。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教师教学理念依然老旧

虽然教育改革在不断进行与发展,一些教师也知道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但是许多教师对此仍不够重视,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没有将新的理念应用于课堂之上,没有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到课堂中去。有些教师没有意识到高中地理教学的本质,依然是“输入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得课堂效率极为低下,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没有主动学习,会导致学生厌学、偏科等严重问题。很多老教师没有树立起终身学习理念,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一味进行传授知识,没注意到学生的需求。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焕发出学生潜在的才能。高中的地理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处在比较尴尬的位置,它既有较深的理论,也有实践知识,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可是反观现如今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师几乎忽略了地理学科与实践联系,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基础知识理论,并没有去深入剖析所学地理知识背后的意义。例如,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有些教师也就仅仅教荒漠化的防治以及西北地区荒漠化,教学知识单一,没有将知识内容扩展衍生,仅限于书本内容,学生就会对此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对地理学科渐渐失去兴趣。

2.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之间衔接不紧密

高中地理知识与初中地理相比有两个大的不同,高中的知识内容结构与初中知识内容结构有很大的区别,既从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在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有很大程度的加深;在能力方面,高中地理的学习对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思维方面一般有: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分析综合能力及自学能力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对高一学生进行地理教学时要把握好衔接,有些教师没有把握好衔接内容及要求,没有及时转变学生们对于地理学科的看法。

三、解决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重点突出必备知识。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衔接,并不是所有的内容一定要有衔接。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复习的内容。如学生对于地图的掌握可以说是一个空白,学生不会看图,不知道怎么看图,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有几大洲,各大洲的具置更不用说了。初中学生也没有更多的机会看图,只是教材上的几幅图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使用挂图而已。在读图时,学生没有空间概念,拿到一幅地理分区图,不知道这是地球上的哪个地方或者说这幅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也不能很好的理解,不能灵活的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和解答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知识衔接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在高中阶段,应该让学生每人都有一本地图册,平时培养学生读图、认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用图能力。

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弥补,例如,我在讲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时,我把初中的有关经线、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通过地球仪演示及板图画出来,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等,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样在讲述地方时和区时的时候,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在讲述的时候能知道在哪些地方适当加深,做到心中有数。

第2篇: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问题对策教学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23

高中阶段是学生记忆力最强、学习最有效率的时期,加强高中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人文情怀和科学的地理观是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理是高中阶段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学科,它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兼容的特点,学好高中地理对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三维目标难以掌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三维目标的把握不是很容易。一些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仍然使用原有的知识体系以及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许多新教师对于新课标还没有理解透彻。

2.教学模式不新颖。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不新颖等问题,很多教师依然秉持传统的教学理念,主张采用填鸭式的方式进行地理教学。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对地理学科缺乏兴趣,甚至对高中地理课程产生了厌倦的情绪。

3.教学内容枯燥。高中地理教材受到篇幅和表现方式的制约,部分教师就教材讲教材,教学内容枯燥、不够生动,所蕴含的知识信息难以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课堂教学的信息生动性与丰富性都不足,很难形成学生热爱学习的氛围,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4.课堂评价机制缺乏。现阶段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仍然沿袭传统的评价方式,仍然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指标,轻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也忽视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这样的评价机制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降低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成效的对策

1.贯彻落实“三维”目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三维”目标之间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应当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统一起来,不失时机地促成“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的推导过程,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教会学生如何总结归纳出知识要点,并着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以便学生掌握正_的地理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应在课堂提问、课后作业以及试题的编制过程中渗透一部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应的试题,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成为一种可测量的目标。

2.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现代化的教育理论武装丰富自己,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体系,认真备课,努力提高专业水平,结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地理教学的趣味性,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分层教学法、学案导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开展地理教学工作。

3.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现代化教学媒体较传统教学手段具有人机交互,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大大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单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教学内容,而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地球自转的过程,学生可以直观观察想象,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关于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昼夜交替现象等内容学生能轻松理解掌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制定出一整套合理的评价机制。例如,可以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测试结果、努力程度、学习动机强度、课外实践能力等相应指标,为每一位学生制作成长记录袋或档案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效结合起来,综合测评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时展的步伐,难以满足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需求,更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地理教师要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成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59

当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初中地理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具体有:教学理念转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转为探究以及合作的模式。就课本的知识内容来划分,初中地理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以及区域地理,其中的自然地理部分和高中阶段高一的地理课程有很大的关联性,而区域地理部分则在高考试卷中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初中地理在整个地理的学习中至关重要。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专业的地理教师。

因为过往的教学原因,地理曾经被列为边缘学科,不仅是中学阶段的地理教学时间短,另外高考也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考察地理,所以导致了地理教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专业的地理教师数量也非常有限。当前,由于地理教学的进步要求,不少专业的地理教师都调到高中进行地理学科的教学,造成了许多初中地理教师并非专业的情况,进而致使初中地理教师无法进行深层的教学活动,只能进行基本地理现象以及常识的讲解,不具备专业的地理理论根基以及素养。这样不仅严重限制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抑制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

2.教学手段陈旧。

不少学校的地理教具十分匮乏,挂图等辅助教学设备相当破旧,更有甚者整个学校都没有一张最新的世界地图。尽管不少教师都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可是真正可以灵活应用的只占很小一部分,能够制作出精良教学课件的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教师基本上就是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非常初级的图片或者文档,这些都表明当前初中地理教学手段非常陈旧,先进的教学技术并没有得以良好的利用。

3.教学方法守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发学习与探究,这里我们所说的探究与被动接收知识是完全相反的,提倡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就要改变过往的那种接收学习、硬性记忆、反复做题的教学,转为让学生自发参与、勤于探究、勤于思考的教学,这无疑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过遗憾的是,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可是初中的地理教学基本上还是沿用着过去的接收式模式,探究学习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推广。

4.缺少教研活动。

尽管很多初中地理教师有做科研的积极想法,可是实际的科研能力仍然非常薄弱。很多教师并未亲身参与过任何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的相关论文也很少,不少地理教师几乎从未认真阅读过专业的地理期刊以及杂志。因此,初中地理需要进行更多的教研活动,推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升地理的教学质量。

二、初中地理教学不足对高中的制约

1. 拖慢高中地理的教学。

比如在初中地理中学习的气候这一节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明确判断各地区的气候种类,等到了高中阶段再研究为何各地区会存在不同的气候以及气候形成的原因。如果学生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没能掌握良好的气候类型判断能力,那么在进行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时,高中地理教师还需要对该知识进行重新的详细讲解,并安排相关的练习,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这样必然会拖慢高中地理的教学进度。

2.加重高考的复习负担。

如果学生在初中阶段没能良好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比如区域地理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中国以及其他国家所处的位置、自然条件、气候变化等,这就一定会使用到地图分析技能。区域地理部分的内容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在这部分丢分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地图的分析技能不足。因此,在进行总复习的时候,高中地理教师就必须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区域地理技能的补充教学。

三、改善初中地理教学的对策

1.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初中的地理教师不仅需要拥有丰富专业的地理知识,还需要注意拓展和地理有关的其它知识;不仅拥有普通的教学能力,还需要拥有将先进教学方法和地理教学新要求相融合的能力,安排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探究学习以及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不少初中地理教师都期望可以提升教学水

,基于这种情况,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有效的措施,构建出让专业和非专业教师能够进行自由交流的教学大环境,提前定好需要解决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安排合适的时间与地点,让教师交流各自的教学,进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另外,还可以安排权威的专家、优秀地理教师组织讲座,到教学成功的学校听课学习等。,让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得到最好的推广。

2.正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教师队伍不够专业、缺少教学辅助设备、不具备职称评比优势,是地理学科得不到足够重视的重要原因,其它的还有:过去的课程设计十分不人性化、未能充分体现出地理知识的价值、教学方法陈旧、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等。因此,我们不仅应该正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改变初中地理教学不理想的现状;也应该进行自我反思,由我做起,转变当前初中地理不受重视的现状。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地理学科的教学,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当中,不断钻研如何更加有效的进行科学教学,从而改变人们轻视地理学科的现状。

3.创设生动的地理课堂。

第4篇: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育;素质教育;对策;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122-01

只有抓住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注重理论教育,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积极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总之,造成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常处于被动的角色。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普及,在新课改环境下,对学生的主动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地理学是一门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地理环境意识,并且对地球、环境等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让初中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地理常识。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加强对初中地理教学的认识

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对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学校对初中地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初中地理教育属于可有可无的文科教育,安排的课时不多,只是按照大纲目标进行简单的教学,而且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因此导致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比较落后,使得初中地理学习成为学生的负担。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应该要加强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将提高学生的初中地理实践能力作为初中地理教学的发力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的利益和发展为根本,对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改进。要加强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应用,并且对地理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计,使得地理教学工作可以有序推进,从而不断提高地理教学水平。比如传统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初中地理课程的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对教学资源的选择面十分狭窄。对此,应该要对教学素材进行丰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

二、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地理课程教学是一种填鸭式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素质教育倡导要对初中生实行人性化和柔性化教育,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地理教育应该要结合初中生的个性特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1、加强教学情境的设置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全部用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加强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导入有多种方式,比如事例导如、问题导入等,地理教师想要导入一个初中地理课堂情景时,前期的准备必不可少,地理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创造多样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形式,让学生根据地理教师设置的各种情境,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融合到课堂上,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比如在课堂上利用图片创设丰富的画面情境。具体形象的画面构建,是初中地理课堂情景设置的重要方面,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各种初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就必须要借助多媒体,加强对图片、视频文件的播放,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从动态的图画中了解到更多关于初中地理学科的知识。比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些各国的名族特色异国风情的一些特质进行教学的引入,比如在课堂开始之前首先给学生放一些其他国家的气候、风景、人文等方面的图片,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对初中地理课程更感兴趣,地理教师也能从这些内容中找到全新的教学切入点。

2、注重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强生活化教学

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地理教学素材,比如每天的天气情况、城市的地形条件等,这些都是地理课程中可以讲到的知识点。学生往往对自己的生活有很强的熟悉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生活化教学,将地理课堂延伸到课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加强对各种生活素材的累积,比如学生对很多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因此在学习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为了帮助学生累积更多的学习素材,可以从布置作业开始,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生活进行发现,通过给学生布置课题探究任务,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积累地理知识的习惯,从而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各种植物的观察,在讲解植物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带着自己从自然中挖掘的植物来到课堂上,分析在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时期,这些植物会有什么变化。

三、提高初中地理教师的能力素养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只有双方配合良好,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必须要对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进行提升,培养更多双师型教师,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进行实践教学,用身边常见的现象来解释初中地理现象,让学生能从生活中体会到初中地理的奥秘,从而加深对初中地理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学习水平。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以及效率是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加强对课外教学的重视,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郭利英.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1(10)

[2] 李学义.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网友世界,2014(01)

第5篇: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理念;考核评价

高中地理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习到的地理知识。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高中地理教学中出现一些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本文将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未来地理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

高中时期学生的性格和智力水平都各不相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一些差异。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单一的教学方式,那么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本身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会出现明显的挫折感,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动力。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都不同,对待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式也各不相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自己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就会明显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厌恶学习。

2.教学理念落后

我国实行的应试教育理念使得教师完全依照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教师没有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只是盲目地完成教学任务,仅仅教授学生考点知识,导致很多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只知理论,不会运用,失去了教学的应用价值,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地理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是很严重的问题。

3.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

当前对高中生地理科目的考核主要是考试成绩,教师片面地追求分数,使得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局限于传统的僵局之中,很难进行突破。因此,如果高中地理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就完全违背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典型问题的解决对策

1.因材施教,丰富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之一就是依据学生的需求采用合理多样的教学方法。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分层教学,教师依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比如,在进行教学时,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可以让其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去总结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并搜集课外知识充实自己;中等层次的学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而基础知识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耐心讲解,树立其学习的信心。

2.创新教学理念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理念的革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明确教学的意义,提高自身的素质,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师在教学中不应盲目地追求分数,要将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科学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有助于激励教师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丰富其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的意义是培养高素质的地理人才。科学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不应该仅仅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而应该在教学中开展各种类型的地理竞赛,提高学生对地理的认知和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编制题目,让学生在趣味的比赛中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新对教师考核的标准也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地理人才。

4.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当前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设备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但是在一些学校依然没有应用先进教学设备,可能是由于经费的问题或者是教育观念的影响。这一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因此,国家应当对教育机构给予足够的支持,完善先进教学设备的应用,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与目前教育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提高教学质量,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学校对学生的教学和培养方式会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提高教学的质量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会影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质量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降低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依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不同层次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不断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改善高中地理的教学现状,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燕.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学周刊,2017(12):59-60.

第6篇: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初中地理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政策影响下,初中地理课程在初二年级进行会考以后就全部结束,不被列入到考试项目中。因此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将地理教育处于一个次要的地位,学校与教师在初中地理的教学方面也缺乏更多力量的注入,使得初中地理教学一度成为真空状态。加之农村地区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薄弱之处,所以农村初中教学的现状更是令人堪忧。基于此,笔者从分析当前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并且提出一定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提供相应的可行性参考。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问题分析

1.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农村师资力量不足是长期以来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地理学科方面更是十分匮乏,甚至有的农村地区的地理教师根本不懂地理知识,教学过程也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因此无法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本无法发挥,学生也无法有效的提升地理学习的质量。

2.教学设施配备不足,影响教学有效性

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在教学设施的配备方面也稍显欠缺,大部分的农村中学都无法按照教学需要配备足够的设施,而通常将经费运用在必须的设备配置方面,对于地理教学所需的模型、资料以及实验室等设施也就更加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只能依靠教材和简单的教具,即使有一些教学设施也是十分陈旧,无法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相媲美,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3.对地理学科和地理教师缺乏足够的重视

由于地理不是中考科目,通常在初二年级进行会考以后,学生便不需要再接触地理。因此很多学校开设地理课是为了完成义务教育,一旦会考结束就相当于完成任务,所以对于地理学科和地理教师都缺乏必要的重视,这也极大的打击了地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教学科研活动少,教师的水平无法获得有效提升

农村中学在地理方面的教研活动是少之又少,除了上级主管部门定期举办的一些教研活动,学校自身几乎没有自行组织的教研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获得新知识的输入,对学生的教学活动也只能维持原状,没有任何更新与发展,久而久之使得学生也对地理学习失去了兴趣,就容易造成学生不爱学、教师不爱教的尴尬局面。

二、提升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策略

1.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首要的教育目标,而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前提,便是理解和尊重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地理科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学生充满求知欲,教师则必须要端正思想,更新观念,用丰富的知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转变教育观念

地理学科不被重视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农村中学地理师资力量缺乏,教学手段单一,所以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校、教师、学生都不重视地理教育。对此,我们必须要以新课改为指导,转变教学关念,对于地理教育给予更多额重视,从资金的增加、师资力量的配备等多个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采购更多的教学设施促进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拼图、谜语等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都能够从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使地理课堂更具趣味性和生动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增加硬件设施一个国家的进步,就要有创新精神,这是国家的精髓、国家发展的动力,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由于农村中学硬件设施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在行教学时,实施创造性、创新的教学。由于电教设备的缺乏,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地理教学。

4.各级教研部门及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地理教研工作

在新时期,教师已经逐渐由以往的传承知识转变为研究知识,教师的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通过科研活动促进教学成果的提升,通过教学活动践行科研结果,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因此各部门以及学校都要充分重视地理教研工作的开展,通过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突出不同章节知识之间的连接点,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升,也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地理教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应当不断的提升。尤其是针对农村中学地理教育,更加要注重师资力量的注入以及相关经费的投入,不断的促进农村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以此促进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实现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金艳.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3(01)

[2]陈亚辉.对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一点意见[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上旬),2013(01)

第7篇: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多媒体;误区;对策

一、备课过程中的多媒体误区及解决对策

(一)误区表现

1.在备写教案时可以把教学内容充分展示出来,但是通过课件就不能够展示出要讲课的内容,无论多媒体课件做的多么丰富,总是达不到自己预想的效果。

2.地理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只是在内容上呈现了大量的地理素材,不能够在教学课堂上灵活地展示给学生,造成了课堂的死板生硬,并且多媒体课件只是对于众多素材的积累,不能够像板书一样,可以随意把各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上课的内容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只是机械地显示讲课的内容,不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

3.有的情况下受到多媒体课件的限制,教师不得不根据多媒体课件来备课,但是这样一来,教学就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二)采取的对策

1.教师在进行多媒体的备课之前,应该对所要准备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这样才能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清晰的思路来对课程目标有所把握。然后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多媒体素材。这样才能够对多媒体素材的搜集和使用起到为教学内容服务和科学使用的效果。

2.教师应该多研究多媒体的操作技术,那么老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熟练的技术和多样的手段来制作课件,这样才能够把想要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内容都展示在多媒体课件中,才能够让课件成为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品而不是制约课堂的生硬形式。

二、在多媒体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

(一)误区表现

多媒体的优点是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而且展示内容的速度快,还能够直观生动。但是这些优点利用不当还会出现很多误区。

1.因为在多媒体教学中,涵盖很多的知识容量,这样教学内容就会增多,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够快速掌握这些内容,就造成了学生接受不了的效果。

2.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往往只注重形式,学生对这种灵活的形式产生兴趣,从而过多地注重形式教学,而忽略了教学内容。这样就只能把教学内容存放在于有趣的层面上,而达不到有效的层面,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采取的相应对策

1.在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相结合,做到会用多媒体但是不依赖多媒体。可以和板书或者模型等工具结合使用,这样就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

2.地理老师应该注重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只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并不是彻底的改革,在教学一些需要老师板书或者画图再或者需要老师创设情境的内容时,仍然应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的配合,才能使课堂的效率得到提高。

3.注意多媒体课件的内容量。多媒体涵盖了多项内容,其中包括图片也包括文字,但是知识一些不必要的文字或者图片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或者在潜意识里会增加学生的内容量,因此,就需要把一些不必要的文字或者图片删减,从而使课件简洁明了,重难点突出。

三、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误区及解决对策

(一)误区表现

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对教学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多媒体综合了声音、图像、色彩等诸多元素。但是教师在多媒体的运用中大多采用这些元素的混杂或者运用这些元素的时候采用静态的文字图片,成为资料的堆砌,这样的多媒体运用就不能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刺激。未经过灵活运用的多媒体图片或者文字,突出性和主动性都不强,效果当然也无法呈现。

(二)采取的对策

加强老师对多媒体运用的灵活性,通过技术和对教学内容的改变,对资料进行活处理,按照突出性原则、重复性原则、重难点分开原则,把地理素材突出、动态地呈现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定向的感官刺激,使地理要素与空间形态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为地理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在多媒体的实际应用中存在各种弊端,不仅体现在多媒体的备课过程中,也体现在多媒体的课堂使用和运用效果中,这些都需要不断地制定对策,使多媒体地理教学走出误区,真正地把多媒体教学融入传统的地理教学的过程还是需要不断磨合的,如何利用多媒体而不丧失传统教学的优点,才是真正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第8篇: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地理 案例教学 创新

新课程改革课程目标要求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具备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地理知识,更要使学生掌握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等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素质教育目的。因此把案例教学方法积极引进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并系统研究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将对贯彻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我国高中地理教育水平都有着现实而直接的意义[1]。

1.地理案例教学的特点

1.1浓厚的趣闻性

地理教学中选取的案例来源和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来自于报纸杂志的文字资料,也可以是来自于电视网络的视频音频形式。丰富的地理教学案例可读性强,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通过阅读分析教学案例,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地理知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的实践性。地理教学案例的选取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真实实例,可以有加工补充,但不可以是虚构杜撰,并且教学案例要突出强调依托客观生活实际来表现相关地理知识。因此,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研究和探讨从而发现其中蕴含着的丰富地理知识,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会越来越高[2]。

1.2较强的综合性

选取的地理教学案例本身内涵丰富,它是包括基本地理事物、地理特征、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地理背景资料。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来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筛选,更需要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以获得问题本质的所在。经过案例教学的不断训练,使学生筛选、提取、整合加工有效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

2.1案例要富有时代感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的重大地理问题。因此,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时代性和适用性,选择那些来源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案例,真实可靠,具有说服力。

例如: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的海岸附近海域处(38.1° N, 142.6° E)发生了 9.0级地震。震后30分钟紧跟着发生的特大海啸让日本损失惨重。截至到3月21日,大地震及海嘯已造成8649人死亡,12877人失踪。大地震及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2号、3号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4号反应堆出现火情,使日本及太平洋地区处在核辐射的阴影中。

本案例可在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人教版)地质灾害章节中得到运用。本章节介绍地震、火山爆发等地质灾害,课堂设计可借助以上案例设置地震爆发的原理成因、破坏程度、如何做好防灾减灾、灾后重建及联系我国地震地质灾害情况等问题。

教学要紧跟社会的发展变化,一方面必须及时反映客观现实,与时代进程合拍,同时使用富有时代气息、新颖的案例引导学生更好地关注现实社会,培养奉献社会的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看到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和地理教学相关的时事要闻都可以及时整理、收集并加以处理,结合教学进度作为新颖的案例适时地展示给学生。

2.2引入乡土地理,使案例生活化

学生本乡本土的家乡地理环境称之为乡土地理。乡土地理反映的地理问题是直观而具体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对此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从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中挖掘搜集乡土地理素材作为教学案例在实践教学中进行运用,不仅补充了教材内容而丰富了课堂教学,同时更加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主动参与意识,最终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明显提高。

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挖掘乡土地理案例,能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让学生通过对家乡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典型案例的分析来理解知识原理,既促进了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同时又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育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以桂林地区为例,桂林市位于我国华南地区,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一直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由于桂林市独特的区位地理优势,桂林当地很多的乡土材料都可以选为地理教学案例进行使用。

2.3鼓励引导支持学生发掘搜集案例

案例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引导支持学生自己通过社会调査、参观学习等实践活动去发掘搜集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作为教学案例。学生自主发掘的案例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以主角身份进入案例,获得最直接的切身感性体验,较之于间接获得的材料印象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发现教学案例素材的做法,不仅能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更加能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来源,知识的具体应用,同时也到达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高中地理(人教版)"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内容教学中,以桂林漓江景区为例,组织学生到漓江附近展开课外教学活动,亲身实地的了解目前漓江景区幵发现状与当下存在的问题,并组织学生们拍摄照片,并做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从而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总结出开发旅游的经济效益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矛盾,再回归到课本内容让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兴趣盘然,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要点。

3.结论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又不是完美无瑕的,它除了自身独特的优点之外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与不足,案例教学法亦是如此。比如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有限、案例教学传授知识的系统性不足、以及案例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高要求等等。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一种方法贯彻始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定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只有客观、理性的使用地理案例教学,才能充分展示地理案例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第9篇: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中地理;衔接策略

在中学地理课程中,高中和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联系十分密切,然而高中和初中教学衔接的问题却一直是困扰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着力解决高中和初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探究并建立和完善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沟通与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对高初中地理教学脱节的原因及衔接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高中和初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

1.师资配置的问题

调查发现,目前初中地理的师资力量不容乐观。由于受传统思想及初升高招生考试要求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初中学校对初中地理教学不重视,初中地理被认为是副科,使一些初别是乡村学校往往缺乏地理学科专职教师,常常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上地理课,即使是大学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也千方百计想改行教其他所谓的主科。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低下,使初中学生地理基础较差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同时,由于受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和初中教师对整个中学地理课程缺乏了解的影响,使初中地理教学较难把握初中、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导致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从而直接影响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2.课程内容及要求的差异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地理课程,主要内容是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重在对作为案例的某些区域内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的描述,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内容较为浅显,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差,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初步了解、认识、学会,能力要求层次比较低。而新课标高中地理的三个必修模块和七个选修模块,主要属于系统地理,重点讲授自然地理的理论与原理、人文地理的理论与方法、正确的人地观念等内容,强调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分析,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的要求在初中基础上,更加强调了理解、应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倡学以致用、实践调研、论证探讨,培养地理学科思维能力。因此,学生在初中即使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的地理知识,也往往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存在较严重的脱节现象,需要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顾及学生的基础,做好衔接工作。

3.学生年龄特征的差异

初中生的心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不成熟,也不稳定,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趣味性较强的知识较喜欢并易于接受,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显得较为重要,许多初中教师也正是这样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心智逐渐得到了发展,他们在学习兴趣、学习目的与动力、逻辑思维、学习能力等方面也在不断增长和提高,但仍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成熟和不稳定。因此,高中地理教学较强的理论性和较高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使相当部分高中生不能很快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

4.课程设置在时间上的脱节

按照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教学安排,初中在一、二年级开设地理课,并在初中二年级学年结束时完成学业水平测试,学生在初中三年级不再学习地理。长达一年时间的学习中断,必然导致学生初中地理知识的大量遗忘,从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高中地理的知识基础。这是造成初高中地理教学不能很好衔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二、高中和初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

高中和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脱节现象,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制约了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因此,高中教师必须采取对策,让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实现与初中地理的顺利衔接、平稳过渡。

1.关注学生,因材施教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新课改中,虽然更加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是不能忽视的。在高中、初中地理教学衔接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主导地位,摸清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特点,重视不同年级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多层次、全方位地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给高中生弥补初中地理知识与能力的缺陷。同时,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分析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定期进行总结和分类,及时解决问题,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

2.把握课标,研究教材

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增强生存能力,并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同时,要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强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由此可见,初中、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但由于考虑学生年龄特征的差异,高中地理课程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比初中明显要高。

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本着课程理念的要求,认真研究和处理教材,全面挖掘高中教材中需要初中知识作为支撑的内容,在教学前先对初中知识进行强化复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观念。同时,要注重课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密切结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地理对生产生活有用,使学生保持对地理学习兴趣的持续性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中、初中地理衔接的难度,从而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3.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在智力和心理上都比初中生要成熟一些,因此,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要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1)空间思维能力

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在学习地球运动、地图知识、等高线、区域地图等内容时均有较大困难,学生对于这些地理事物的空间形态、组合结构等理解不到位,掌握程度较差。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一方面要照顾学生的知识基础,强化对这些内容的补充教学;另一方面,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概念。

(2)读图析图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涉及了大量的图像资料,但受知识和智力发展的限制,初中生对地理图像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较弱。高中地理教学应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各种地理图像观察和分析的训练,使之学会从地理图像的图形语言中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地理信息,并调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与分析、描述与阐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提升图文转换能力。

(3)理解记忆能力

初中生学习地理,更多习惯于形象思维,对知识习惯于机械记忆、死记硬背。由于高中教学目标要求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求提高,既要重视基本知识的记忆,更要重视对基本原理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学生已有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来记忆,着力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

4.改进教法,优化教学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体现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方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做好与初中教学的衔接工作,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

(1)多元导入,引疑激趣

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往往来自感性认识,比如一些地理奇闻轶事、地区风土人情等就成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内容。高中生的学习动力除了来自理性的认识外,也需要感性认识的不断激发和强化。为此,在高中课堂引入时,可以用图片、视频、热点话题、生产生活问题等创设情境,引发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以避免学生产生高中地理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错误认识,从而顺利适应高中教学。

(2)活动探究,激发思维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必须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活动教学,积极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形成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多种媒体结合,加强教学直观性

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高中生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矛盾结合体,一方面保留了初中生习惯于形象思维的传统,另一方面又缺乏地理空间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形态、地理分布、动态过程等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这就要求教师把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加深对抽象地理动态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对区域地图的掌握对相当一部分高中生来说,可谓是一件难事。为突破这一难点,一是教师应在课堂上对一些重点区域图边讲边画,并要求学生跟着仿绘;二是教师要经常使用教学挂图进行教学;三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区域地图,辅助教学。这样通过多种途径、长时期的教学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对区域地图逐渐熟悉起来,为高中地理的学习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1]雷解民.试论“高一现象”的成因:初、高中衔接教育研究之一[J].教育科学论坛,2008(06).

[2]牟哲富.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初探[J].地理教育,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