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流行业市场调研范文

物流行业市场调研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流行业市场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流行业市场调研

第1篇:物流行业市场调研范文

一、汽车物流定义

汽车物流是指汽车供应链上原材料、零部件、整车以及售后配件在各个环节之间的实体流动过程。广义的汽车物流还包括废旧汽车的回收环节。汽车物流在汽车产业链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二、汽车物流行业特点:

1、技术复杂性

保证汽车生产所需零部件按时按量到达指定工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汽车的高度集中生产带来成品的远距离运输以及大量的售后配件物流,这些都使汽车物流的技术复杂性高居各行业物流之首。

2、服务专业性

汽车生产的技术复杂性决定了为其提供保障的物流服务必须具有高度专业性:供应物流需要专用的运输工具和工位器具,生产物流需要专业的零部件分类方法,销售物流和售后物流也需要服务人员具备相应的汽车保管、维修专业知识。

3、高度的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性

汽车物流需要大量专用的运输和装卸设备,需要实现“准时生产”和“零库存”,需要实现整车的“零公里销售”,这些特殊性需求决定了汽车物流是一种高度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

三、汽车物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中国2018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标志着中国在2018年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汽车业产销双双夺冠。从刚刚出炉的2018年1-4月数据显示,汽车产销611.8万辆和616.6万辆,同比增长63.8%和60.5%,据此预测,中国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700万辆,产量分析图如下图所示。

中国汽车物流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1、汽车物流业市场发展空间增长快

我国汽车2018年的保有量为4975万辆,2018年达到6300多万辆,到2018年底,最晚2018年就能达到7500万辆的规模。据保守估计,中国未来汽车保有量将达到4.9亿辆左右,届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为中国汽车物流带来成倍的增长空间。

2、汽车物流外包已成为趋势

目前汽车生产厂家一般都是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运输的。据调查,在车辆运输总量中约有五分之四的是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的,公司自身完成的只有五分之一。通过第三方物流,汽车生产企业能够集中主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能节省费用,减少库存,发挥了资本的效率。

第二节汽车物流的市场调研分析

中国现代汽车物流发展的过程已进入从整车物流为主、向零部件入厂物流以及零部件售后物流方向延伸,形成了一主两重(以整车物流为主,以零部件入厂/售后物流为重)的现代汽车物流的新格局。

一、汽车物流行业发展的配送模式

汽车行业物流配送的主要模式有市场配送模式、合作配送模式和自营配送模式,其中市场配送模式是我国汽车行业的主流配送模式。

第2篇:物流行业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五年高职 物流营销 行动导向

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需要,国内很多高职院校相继开办了五年制物流专业,但作为新学兴科,物流专业教学水平总体上还处在实践与探索的阶段,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和成熟。高职院校如何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五年制高职物流人才,是很多学校探究的一个课题。在五年高职物流课程中《物流服务营销》作为物流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以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将市场营销学科应用于物流领域,并以研究现代物流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的专业基础类应用学科,是从生产实践中发展成长起来,同时又直接为生产服务的专业基础课,所以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基于此本文对于五年制高职课程中的《物流服务营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一、五年高职物流专业目前现状

1、五年制学生现状

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入学时多为初中毕业生,虽然经过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但因基础知识大多比较薄弱,所以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于学习专业课程的目的性不够明确。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由家长做主选择的专业,基本上入校前对所要学习的专业一无所知,更不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

(2)对于整体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强。学生以前的学习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强制性,因此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被动性。他们通常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机械性作业,但自己很少学结。

2、物流专业现状

物流专业的教育在我国起步相对比较晚,所以在教学中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机械地忠于教材,甚至照本宣科,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方法比较乏味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更新较慢,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与前沿性不足,教师主要在教学上以教材的内容顺序来讲解,学生以固定思维模式来学习。

(3)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薄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物流服务营销》课程中的应用

1、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在近几年从德国引进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目标是培养人的行为能力。也就是这种教育以行为为目标,教学以行为为导向,教学是学生积极参与的全面的教学, 学习过程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来进行学习的过程。行为导向教学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为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使用“ 行为导向教学法”,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最终达到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2、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内容设计

成功的关键是确定合适的任务,任务的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与行业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水平,不仅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要有可操作性,以课程中的物流市场调研内容为例:

(1)任务背景。某快递公司位于××路,其周围300米内的距离分布着三所学校,有在校生5000余人的某高中学、3000余人的某职业学校和万余人的某综合大学。为了充分利用好优势,快递公司决定与一个快消品公司联手打造校园快消品快递业务。但销售哪些种类可以取得更好效益,学生能接受的快递费用范围为多少呢?

(2)任务内容。为该快递公司制定合理的调研方案,内容包括调研的对象、时间、地点、目的;采用的有效调研方法;调研的内容等;根据调研结果提交完整的调研报告。

(3)考核方式。与传统教学考试不同的是,行动导向教学法提倡形成性考核,各任务的完成情况、口头表达能力、平时表现等都列入考核的范围。对于任务成果展示与评价要提高透明度与参与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竞争的精神与自主意识。

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市场调研任务耗费的时间较长,不能在上课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以,应在前一个任务结束的时候就将其公布出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上只做成果展示和评价。小组分工时要求将任务分解到各活动小组的每个成员,做到取长补短、分工协作。实施任务前由各组制定工作的步骤和程序,便于管理和控制任务实施的进度。这是活动成功与否的一个决定性环节。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转换为引导者,学生则为活动的主角。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以及相互间的讨论,指导其借助各种媒介寻找相关信息,对学生分进行层次辅导,并且对相关知识点、技能点最后进行总结。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物流服务营销》课程教学中实施建议

1、选择合适的任务,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2、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参与任务的积极性。

3、尽可能的采取情境教学,并设有主题。

学生在行动导向应用的课程中不仅会主动参与、探索创新、自主协作, 同时还能够解决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任务。这样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也注重学生的个性与主体性的发展, 同时能面向社会实际需要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知识,也能获得必要的技能, 可以更快实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兰. 浅议项目教学在物流人才培养中的运用[ J] .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2007, ( 14 ) .

[2]徐涵. 行为导向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换[ J]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 4 ).

第3篇:物流行业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高职教育 培养理念

高职学生的培育重在培养学生具有实际从事作业的能力,尤其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而言,更要重视和加大实践教学的环节。我们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物流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进行改革探索。

一、课程开发设计思路

1、以职业发展为目标。结合物流企业工作特点,以及高职学生就业的方向,将来从事的岗位要求,注重对学生毅力、学习能力、刻苦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构建职业生涯发展的通用能力结构。

2、以专业能力为基础。根据物流行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专业技能需要的知识体系提炼专业能力,作为知识培育的切入点和考核点,重组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

3、以工作结构为框架。整个的学习构架以工作结构为基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框架,构建学习机构,安排在学校三年要进行的课程结构,以团队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4、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围绕工作流程而展开。让学生进入专业初始就对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流程有清楚的认识,根据工作过程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安排课程教学内容。

5、以工作实践为起点。完成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工作者,变被动填鸭式教学为主动吸取,学生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去探索去追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采取物流专业课程开发角度是面向整个物流职业,而不是单纯面向职业岗位能力,见图1。

该构架模型中层面划分基于物流理念、物流活动、物流过程、物流流程、物流信息、物流决策、物流分析及物流优化。层面的递进针对学生认知规律而设定,能带上去的同学尽可能推送到比较高的层面,带不上去的则力争在较低层面有所收获。每一层面有相对应的出口(岗位层面和岗位类型)。不论哪一层面教学,均以现实物流活动及应用为导向,构建有内容(数据、案例、项目、任务等),有方法(调查、建模、演绎、归纳),有工具(project、excel、word、PowerPoint、flexsim),有成果(方案、模型、分析报告)的多维、但清晰的教学空间。

二、培养理念革新

让学生了解熟悉自己所学专业的行业、企业背景,了解将来走向社会工作岗位时可能从事的职业是什么,为了完成这些职业需要掌握一些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师和学生都应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解惑者,必须要让学生贯穿到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来。将“爱”、“懂”、“会”始终贯穿于学习中,让学生因为爱这个专业,这个行业而去不断探索,寻求发展这个行业的新的领域,为了发展就要求懂,这样自然就会不断的遇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再是老师提问,而变成学生提问,在这种反复提问,不断总结的过程中,许多的知识就消化和吸收了,从而达到会,自然就想去应用,整个培养过程从校内实习、实验室实训转向企业现场实习,自然而然从一个学生转为一个物流行业的从业者。

三、课程的设置

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结合学院1+4+1的培养模式设置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一年级学生安排如下。

1、讲座和参观。作为课堂教学的一大延伸,一方面邀请企业界物流从业人员走进来,另一方面带领学生们走出去,现身说法,身临其境地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物流企业、职业和行业,开阔视野,激励学生学好专业。

2、社团活动。由学生组建物流专业社团,由教师引导以项目小组形式开展物流市场调研、企业联络、培训考证等活动,推动学生更近的认识物流行业与企业;推动物流专业持续建设。

3、市场调研。一方面设计有关物流岗位分类与要求、物流业务类型、物流市场状况等有助于认识物流业的课题,促进学生自主的去认识物流;另一方面在物流专业社团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承接社会需求的市场调研课题,锻炼学生的做事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对物流企业岗位,作业过程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按照工作过程开设课程实训,分别设置运输模块、仓储模块、配送模块的实训环节,利用校内实训室通过软件模拟操作,完成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课程的设计及解决作业方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脑,熟悉常见物流硬件,能应用物流信息系统模拟相关业务流程。

在二年级时,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将课堂知识与实际操作联系到一起,三年级则以实际企业为背景进行应用与创新实习,完成毕业设计。

4、企业实习。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开展不同类型的实习。早期安排短期的企业认识实习,带领学生走访多家不同类型的企业,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不同企业的不同的物流业务和岗位,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后期则安排较长期的顶岗实习,每个学生选择一家企业为宜,实际承担岗位职责。在整个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努力尝试各类实习工作,以锻炼基本素质和能力。目标在于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多了解社会,提高活学活用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工作岗位。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多年教学实践中的反馈和经验总结,我们已在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解决教学难点、重点。课前提问上节课内容;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注意知识点,每次课都设计出重点和难点,还要保持内容的完整,注重知识的一贯性,课后总结。不断的变换切入问题方式,使学生感觉新颖有好奇心,想要去探索答案。

2、“案例和实务操作”法。 根据物流市场的实际需求,注重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物流人才,在课程教学中引用大量物流作业的实例,通过案例分析解释基本概念,通过物流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实训软件,将现场作业引入课堂,实现一对一的技能训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紧紧相连。

3、互动教学法和激励机制法。课程教学按照学生的感知性、运动性、思维性、记忆性的学习过程,循序渐进地诱导、启发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主动发问,主动参与课堂内容的学生给予奖励,允许答案的发散性和非确定性从而增强学生分析判断力和留给学生思考与讨论的空间;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不是灌输知识,从而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现场认知加视频及图片法。在教学过程安排物流市场调查、物流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环节,走进工作现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将书本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增加感性认识。

第4篇:物流行业市场调研范文

从不起眼的城镇到高楼林立的一二线城市,那些售卖廉价饰品的路边摊、10元店总能在不经意间被看见。尽管它们从不缺少客流量,但却很少有人能记得住这些店铺。

位于广州市康王北路的和业广场一栋大厦的25层,是“哎呀呀”在广州的三个办公点之一。叶国富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衬衣,很随意地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略显疲态。1998年中专毕业后,叶国富从老家湖北省丹江口市,带着一个编织袋只身来到广东。27岁那年,叶国富在广州将一桩不起眼的生意,做成了一个国内知名的饰品品牌“哎呀呀”。如今,他已拥有数千家连锁店,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

今年5月28日,“哎呀呀”在广东宣布获得达晨创投1亿元投资。在给媒体提供的资料中,其将此次投资描述为“中国饰品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商业融资”,并宣布计划明年登陆A股市场。

叶国富说,做成今天的规模,并没有多少神秘性。对于连锁企业,品牌、培训、物流,这三驾马车要“玩好”。而后两项,也是为品牌而服务的,“品牌是消费者的管理,物流是货的管理,培训是店的管理,连锁企业能做到这些,你的品牌就行了”。他觉得品牌是“哎呀呀”的命门:“做好(品牌)才能赚钱,才能养家糊口,做不好我连饭都没得吃。”

以加盟占领市场

13岁到26岁、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女性是“哎呀呀”的目标消费群,其中18岁到22岁的女性是核心消费者,客单价约20多元。叶国富说:“这个收入和年龄层面的女性群体更愿意花几十块钱去买便宜的流行饰品。买的时候不心疼,丢的时候也不可惜,这就是‘哎呀呀’要做的事业。”

叶国富很难具体捕述这个行业市场规模究竟有多大,他觉得社会上中低收入的人占大多数,这就代表了整个市场的需求很大。“所以,我可以在这里面发挥最大的价值。”叶国富说。

专注于女性营销的咨询机构——尚道公司的创始人张桓,从2006年至今一直是“哎呀呀”的营销顾问。他回忆,2005年叶国富尚在佛山,做了12家直营店,同时在广州也有了首家连锁店。遍地可见的小摊小贩让张桓觉得,这个行业有不可估量的市场生命力。

张桓在与“哎呀呀”合作伊始就带领团队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青岛等城市做过为期3个月的市场调研。在市场调研中张恒发现,整个饰品市场非常零散,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把它当做一个事业、品牌去经营。

张桓记得,当时已经出现的饰品连锁店,首先是股权结构分散,股东意见常常不能统一;其次是不够专注,很多经营者认为饰品这种小生意只能小富,因此到一定规模赚到一些钱后,便转而主攻餐饮、服装等行业。

在这样一个行业背景下,“哎呀呀”的第一个重大战略是从2006年开始大规模发展加盟店。“不追求单店利润,只追求店铺数量、能见度,此举对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年以后,“哎呀呀”从原来12家直营店做到了200家加盟店的规模。

叶国富认为,连锁经营有不同的业态,像“哎呀呀”这样的城市品牌,只有发展加盟商才能占有市场。“我们90%以上是加盟店,而且单店经营的效益会更高,加盟商自负盈亏,责任心会更强。在饰品行业,我们现在的规模比排在后三位的总和还要大,目前是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叶国富说道。

2009年,“哎呀呀”成立了股份制有限公司。张桓告诉记者,意识到要通过发展商,进行渠道下沉,“仅通过总公司做渠道是不够的,商能开拓当地的店铺、人脉、团队等资源,他们比我们下沉得更深。”当年,总公司办了一个“封城演义”特训营,选出优质商,把一座城市交给他们去经营。在发展了一批商后,“哎呀呀”在这一年的店铺数量已达上千家。

渠道下沉到三四线城市

“哎呀呀”致力于“微笑曲线”两端,一端是产品设计,另一端是渠道、服务。生产环节则交给代工工厂,目前,企业共拥有数百家供应商,一部分在广州,另一部分在义乌。

“之所以走轻资产的模式,是因为饰品的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我们只专注最核心的环节——产品、渠道、服务,把最核心的力量用在最核心的部位。”叶国富说。

“平价连锁+快时尚”是“哎呀呀”锁定的商业模式。所谓的快时尚,品牌总监王勇的解释说,规模、速度、设计、价格。“哎呀呀”在亚洲、欧美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都有买手团队,时刻关注世界最新潮流变化,目的是让产品设计保持在最新、最流行的风潮前沿。其规模庞大的设计团队,每年开发的新饰品数量多达上万种。

同行推出新品的周期最快要12天,但“哎呀呀”只需要一周,此举巩固和吸引了一大批新老顾客,“一些老顾客每个星期都会来店里看看,这个星期又来了什么新品。”叶国富说。

除了产品设计,“哎呀呀”另一个发力点便是销售渠道。品牌总监王勇告诉记者,虽然连锁经营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在人口三四万的小城镇便可以开一到两家门店,但并不代表它的市场空,间仅仅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像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有很多城中村,它同样符合我们的渠道条件;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以外,也有二线、三线、四线商圈,也总能见到一些小摊小点,这是这个生意的生命力所在。”

据调查,在上海宝山区大华路这样的地方,开一家40平米的加盟店,除去房租、店面装修费以外,大约需要14万元人民币。费用支出包括向总部缴纳品牌权益金、履约保证金各1.98万元(一线城市),以及每月300元的品牌管理费、3000元的装修保证金。一间40平米的加盟店,首次进货需要达到4.6万元,剩余的钱便是流动资金了。

第5篇:物流行业市场调研范文

作为一家拥有成熟物流行业经验和先进科技开发能力的智能物流企业,宏图智能物流不断致力于在更广阔的物流相关领域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多年累积的客户资源和在业界卓越的影响力,目前正是介入物流保险业务的最佳时机,巨大的货运保险业务就像一片蕴藏着非凡潜力的蓝海,起航正当时,保险业务的巨大发展潜力能够让公司如虎添翼,锦上添花,未来的发展不可估量。

二:目的

1:整合行业资源,用最刚需的产品去拓展市场。

2:为公司创造新的盈利点,促使保险业务板块在公司创造价值。

三:优势

1:资源优势:拥有大成都内3万+运输行业企业名单资源。

2:产品优势:拥有上游保险公司较优的产品费率政策(已经做了较为细致和长期的市场调研,产品优势明显)。

3:人员优势:保险销售专业人士公司已储备,具有多年的保险营销实操经验。

四:实施规划方案

1:招聘规划:

从方案通过后,着手进行人员招募,拟招募2人(男性、28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有事业心和有强烈挣钱欲望、吃苦耐劳),预计2周内人员可以招募到位。

2:培训规则

培训工作,预计2周时间,从行业现状、职业规划、产品方案、销售技巧、面谈技巧、话术通关等涉及到保险业务的方方面面,全系统培训(已和保险公司达成共识,可由保险公司出一部分培训支持)。

3:实操规划

通过培训结业后,达成独立销售能力,匹配相关资源,用保险活动量的方案进行结果管理,例如(当月预计产能保费2万元,一个客户件均保费2000元/件,即要10个签单客户,按照1:10的面谈成功客户比例来看,即要100个可面谈客户,又按照1:10的可面谈概率来看,即要1000个有兴趣客户。按照这个活动量方式,即可推出电话量30次左右/天)。

4:会议规划

经营好晨夕会,晨夕会作为保险业务必不可缺少的会议经营种一个关键要素,晨会经营主要起到鼓励、做当日计划作用,夕会主要起工作总结、“抚慰疗伤”作用。通过晨夕会来规范销售行为,推进销售计划落地。

五:预计投入及产出:

1:预计投入:

(一)工资:预计按照每人4000元/月底薪进行招募,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内无社保及公积金。

(二)场地: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

2:项目提成方案:延用公司之前颁布的《保险利润分配办法》执行,保费差额及保险返佣金额计入项目利润,利润分配比例为公司40%,项目60%。

3:预计产出:按照市场反馈情况来看,货运险普遍费率在万分之二左右,和上游保险企业约定费率为万一,佣金20%,如每月保费5万元,既费率利润2.5万/月,且佣金收入0.5万/月,总体收入3万/月,按照活动量要求执行过程管理,按照一个客户2000元/月保费情况预估,5万保费需要25单,即一个销售人员促成12单/月,按照保险基本法正常产出规律看,预计此产出会在项目建立3-4个月之内完成。

第6篇:物流行业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是我国中高等教育中关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计划性和执行性的文件,涵盖了专业学习的全部内容、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各专业都需针对行业发展变化和学生的学业背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新方向,通过中高职衔接可以打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中高职衔接教育面向的是中职学校毕业的一部分学生,他们有意愿在学历和职业知识技能方面进一步深造,通过教育部门统一的招生考试被高等职业学校录取。高职学校针对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应该制定出有别于高中毕业起点高职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重点研究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核心问题。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过程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在新生入学前制定好,在每一届学生的整个高职教育阶段使用,原则上不允许在实施的过程中修改和调整,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一定要科学、严谨,经得住社会、行业和教学的检验。为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要经历一个科学、系统的过程。

1.1专业市场调研与分析

专业市场调研包括对行业企业、毕业生和兄弟院校相同专业的调研。

1.1.1对行业企业的调研

对行业企业的调研首先要对行业企业进行分类,如物流行业有多种物流业态;其次选择出各种物流业态中对毕业生需求量较大,且在行业内规模较大比较典型的物流企业。调研重点是各企业安排中高职衔接毕业生的主要岗位的技术技能、文化知识、职业素养。

1.1.2对毕业生的调研

毕业生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检验者和实践者。当他们离开学校、走进企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企业和岗位的工作,在校所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技能能否帮助毕业生应对当前工作要求并在职业上升通道中有一定帮助。

1.1.3对兄弟院校的调研

兄弟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是我们的同行者,因此也需对开设同一专业的兄弟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和就业的调研,重点是进行个性化切入,了解他们的特色和亮点。

1.2生源结构调研与分析

生源结构调研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生源结构调研包括对生源的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和基础态度的调研与分析。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生源结构的特点主要有:初中毕业后就读中职学校或高中毕业后就读自考中专班,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是很扎实,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学习态度不积极等。

1.3无领导研讨

无领导研讨又称头脑风暴法,是在无领导即无权威情境下的一种畅所欲言的研讨方法。研讨的内容重点是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专业知识、核心技术技能和核心职业素养。

1.4形成基本内容框架

在上述系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框架。基本内容框架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素质教育与人力课程、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专业素养与能力课程、创新创业教育。

2制定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2.1人才培养方案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跟进

中高职衔接不是基础教育,而是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各行业、各企业也在这种变换中兴衰交替,因此作为承载职业人才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不断调整、完善和优化,这样才能不断跟进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要尽力做到三个“适应”。

2.1.1适应学生需求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最终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和广大的群体,有其自身的成长规律、认知规律和方法习惯,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所成长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例如,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都是“95后”,有的有高中学习经历,有的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他们的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习程度不同,在物流相关课程中要充分考虑这种差异,采取与高职学生差异化的培养方案,教学的深浅程度也可以有所区别。另外,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与高职学生也有差别,因此专业课中的理论知识够用即可,并可增加实训课程和实习课程的比例,也可以实训实习课程和理论课程穿行,让学生在实训和实习中深刻体会理论知识的内涵。例如,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安排了具有一定弹性的教学计划安排,在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的“现代仓储管理”课程中,理论课程的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学生的实训可以到京东、1号店等电子商务企业进行2~4周。

2.1.2适应社会需求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要考虑是否适应社会需求。充分考虑社会对专业的技术技能要求,职业素养要求和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要求,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技术技能上对社会有贡献,在职业素养上利于社会、企业和个人发展,在社会公德方面展现良好面貌。因此,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注重加强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2.1.3适应服务面向物流业属于国民经济的第三大产业,其实质是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因此在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中要体现产业发展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让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变化。

2.2突出系统设计、整体构建四个板块的特点

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的制定要突出系统设计的理念,并整体构建出素质教育板块、基础学习板块、专业能力板块和就业创业板块四个板块。四个板块的特点分别如下。

2.2.1素质教育板块

素质教育板块要“实”。素质教育板块由十门左右课程组成,占总学时20%左右为宜。

2.2.2基础学习板块

基础学习板块要“够”。基础学习板块一般十门左右课程,占总学时15%~20%。

2.2.3专业能力板块

专业能力板块要“强”。专业能力板块最能体现专业核心教学内容,一般20门左右课程与专业实训,占总学时57%~64%。2.2.4就业创业板块就业创业板块要“真”。就业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教学板块,此部分的教育在中高职衔接的物流管理专业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虽然仅占总学时1%~3%。

2.3完善保障条件和机制建设,突出实效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和执行需要保障条件的建设,这其中包括软件、硬件和机制建设。

2.3.1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属软件建设,但在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中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其次,教师要对各种类型的物流企业非常熟悉,并且要有在物流企业工作、顶岗或调研的经历,熟悉物流企业里具体岗位对中高职学生的要求;最后,中高职衔接教师要熟悉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标准,注重中职与高职的紧密衔接和提高。

2.3.2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物流理论知识,同时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根据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理论课程的学习无须过多的增强,理论知识够用即可,应该加强实训和实习教学环节。在中职学校中的实训主要是对物流设备的操作实训,而几乎涉及不到流程方面和运营管理方面的实训,因此应该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使更多学生从中受益。

2.3.3运行机制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很大不同,为了保障方案的顺利实施,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物流学院需要在校企合作、教学管理、资源共享等运行机制上进行全面协调。

2.4重视实施成效检验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得是否科学、实施效果如何均需经过检验,以此来保障成效。其成效检验可通过“遵循”“理解”“评判”“反复”四个方面来进行。

2.4.1遵循人才培养方案

遵循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忠实于最初的设计,不可随意调整和改变,如确需调整和改变的,也不宜改变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和内容,可以在不影响整个教学计划和教学秩序的情况下进行微调。

2.4.2充分理解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教学团队对总方案和每门课程的共同理解和认识,因此整个教学团队要解读具体任务与目标,形成共识,保障人才培养方案达成目标。

2.4.3科学评判人才培养方案

评判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得是否系统科学,不仅要检验实施的结果,还要检验实施过程,通过对过程的管理和保障,使人才培养方案沿既定方向有效实施。

2.4.4人才培养方案要经历必要的反复过程

人的理解和认知是有一定规律的,往往受时代背景等大环境的影响,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和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也脱离不开当时的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背景,往往局限于当时的情况,因此人才培养方案难以一蹴而就,往往要经历必要的反复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认识。

3结论

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保障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过程要科学严谨,重点和突出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好,最终目标是使人才培养方案为中高职衔接“立交桥”教育的成功保驾护航,并且能够落地生根、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3).

[2]朱雪梅.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11(3).

[3]范爱民,张晓雷,覃岭.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4).

第7篇:物流行业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物流园区;互联网平台;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Logistics park is a logistics hub in the industry, in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logistics activities and reducing logistics cos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ased on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logistics park, such as single profit mode, high park vacancy rate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taking the trend of internet platform industry into account and learning from foreign mature logistics park development experie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ogistics park operating mode from the internet platform perspective and expect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logistics park.

Key words: logistics park; internet platform; operational mode

0 引 言

随着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行业供应链管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贸易网络辐射能力的日益增强,现代物流逐渐成为第三利润源。目前,国家频繁出台物流行业政策方案,一系列促进物流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的举措接连出炉,如:国务院《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出台,物流行业的降本增效将以更高的效率支持新常态下国民经济发展。

物流园区在物流行业中至关重要,发挥着集散枢纽的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中,物流园区是指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即物流园区的本质是物流参与者进行物流活动的聚集场所。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成为国民热词,“互联网+物流”、“互联网+物流园区”将成为国家战略背景下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平台型经济例如APP STORE即是基于平台而产生的盈利模式,实体的房地产交易所、虚拟的阿里巴巴等都是平台经济的产物。在互联网繁荣发展乃至物联网方兴未艾的背景下,行业网络化平台化成为创新突破点。但是,目前互联网平台型物流园区的确切概念和运营模式都不清晰,本文将通过传统物流园区与互联网平台型园区的比较,探讨物流园区互联网平台化的运营模式,期待为物流园区平台化运营提供新思路。

1 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1.1 国内外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1.1.1 国外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国外物流业起步早发展快,作为物流活动的发生场所,物流园区逐渐出现并在物流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日本的横滨港、德国的不莱梅物流园区以及荷兰位于鹿特丹港内的诸多园区发展迅猛,成为世界货物集散转运中心。物流园区在提高物流活动整体效率,使物流活动向着集约节约方向发展,带动园区周边区域经济发展,降低物流成本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促进物流业、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物流园区的概念首次出现是在日本,被称为“物流团地”[2]。二战后,日本工业制造业快速发展,由于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原材料以及商品货物的运输量骤增,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交通混乱、环境污染等问题相继出现。进行城市功能的重新划分,合理规划物流集散场所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物流园区建成使用后不仅缓解了交通压力,而且由于规模经济效益使社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且带动周边餐饮、汽修护理等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继日本之后,德国首先进行物流园区的建设,并被称为“货运村”,其中,不莱梅物流园区是德国的第一个物流园区。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整合零散的物流和配送中心,以德国为中心,将园区网络延伸到欧洲甚至是世界各地,在推动德国物流业发展的同时,联通世界各地物流中心,成为世界物流园区的标杆。

1.1.2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我国2015年7月的《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我国包括运营、在建和规划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1 210家,比2006年的207家增长484%;与2008年的475家相比,增长155%;与2012年的754家相比,增长60%。物流园区分布情况如下:北部沿海经济区(17.85%),长江中游经济区(17.43%),黄河中游经济区(14.46%),东部沿海经济区(12.89%),南部沿海经济区(11.16%),西南经济区(10.90%),东北经济区(9.17%),西北经济区(6.11%),北部沿海经济区以及长江中游经济区分布较多(如图1所示)。从物流园区数量上看,我国物流园区数量增速快,处于运营阶段的园区数量高达857家;从物流园区分布比例来看,布局于节点城市的数量较多,并且增速快。

我国物流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日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从供应链角度进行整体优化以提高竞争力和盈利水平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充分发挥物流园区的资源整合作用十分重要,我国大中型城市都将发展物流园区作为促进城市经发展、缓解交通压力、规划城市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首要策略。

1.2 我国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分析

我国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模式总结为政府主导、企业引导、政企联合开发三种[3]。物流园区的建设一般分规划、布局、建设、招商、运营和管理六个阶段。在园区建设之前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进行园区建设可行性分析,进而才能进入建设阶段。在规划阶段,要合理定位物流园区的功能,将物流园区合理划分为交易区、仓储区、零担区、信息服务中心、零担区、停车场、生活配套区等模块,并选取全部或若干模块进行科学组合,合理布局,投入建设。建设完成后要进行招商,吸引物流公司入驻。影响招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价格因素、硬件设施和营销手段等。招商完成后进入运营阶段,物流园区开始盈利,此后综合的物业管理也开始发挥作用。

物流园区对于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在促进相关人才培养、加快物流企业发展速度以及提升物流行业整体运作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的物流园区发展相较于国外领先物流园区还处于起步阶段,盈利模式比较单一[4]。粗放式发展导致了空置率高、资金浪费严重等问题,基于调研,具体问题如下:

第一,盈利模式单一。主要利用基础功能来盈利和依靠土地增值获利。主要集中在园区物业管理费用、土地增值、国家政策优惠等方面,缺乏利润创新点,发展往往停滞不前。

第二,粗放式发展,缺乏系统规划指导。在政府促进物流园区发展的政策背景和优惠下,出现了大量缺乏规划和管理的园区,甚至是利用园区进行“圈地”,园区中入驻物流企业数量少,园区空置率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行业集群效应,造成园区、车辆设备、人员以及基础设施等物流资源的浪费[5]。

第三,同质化竞争趋于严重,客户粘性降低。物流园区之间同质化竞争现象日趋严重,区域范围内园区的盈利水平上升会引发周边不规范的仓库甚至是普通民居改造的门面房加入到物流企业的争夺。不规范园区缺乏政府监管,设施不健全,但由于低成本往往以低价吸引物流企业租用。同时,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园区内的物流企业往往业务重叠和服务空间范围重叠,相互之间采取低价竞争策略抢夺货源,利润空间逐渐下降。

第四,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低。虽然物流园区交易大厅的出现促进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发展,但是国内很多物流园区仍保留原始粗放式运营方式。由于园区运营关系的存在以及园区入驻企业追求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所限,基于博弈心理,物流企业不具有共享货源的主动性[6]。由于缺乏调动企业共享货源的激励机制,交易大厅发挥的信息共享作用微乎其微,园区、专线公司、货主、车辆之间的信息孤岛仍旧存在。

2 物流园区互联网平台的架构及运营模式探讨

2.1 物流园区互联网平台的架构

平台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虚拟的,更可以是实体化与虚拟化相结合的。对于物流园区来说,将实体的土地资源、专线车辆与虚拟的信息资源网络相结合更能发挥平台的集成共享作用,在互联网甚至物联网的基础上,形成线下基于实体园区、线上基于数据库资源共享的物流园区互联网平台。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企业、客户、辅助组织的平台,线下由于地理区位因素将以上资源聚集整合,综合考虑区位条件、市场需求、商品流向、资源环境和交通条件等建立高度流通的物流园区网络。充分利用物流企业、客户以及辅助组织(特别是政府机关)的互动机制,孵化物流园区甚至物流行业创新业态。基于供应链的运营结合车联网系统,相关数据可以迅速反馈到货主企业,实现线上车货快速匹配、手持终端路线实时优化、实时可视查询、自动结算等功能。

在供应链角度深入分析物流行业中的“客户”,客户不仅是委托发货方,收货方同时也是潜在可被发掘的发货方,进而成为物流园区平台的客户,因此,基于对阿里系模式的研究[7],物流园区互联网平台的基础架构如图2所示:

图2中双向箭头表示两者间具有组织联系关系,二者之间的两个单项箭头示意期间存在的转换关系。发货方可能成为平台的收货方,收货方可能转换成平台的发货方,从而不断的扩大平台。物流园区互联网平台在会员制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平台结算代收货款,从发货方发货到收货方收货的运输时间差,可产生资金沉淀。物流专线企业、政府行政部门、金融保险服务在物流园区的平台上,通过共享的信息数据,将线下实体运输与线上虚拟交易结合,发挥平台的整合作用。将重点节点城市的园区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形成巨大的物流园区生态网络,综合运用物流大数据、云计算等,以网络干线运输带动物流配送到门的最后一公里[8]。

2.2 物流园区互联网平台的运营模式探讨

2.2.1 运营模式分析

物流园区互联网平台的运营,依靠线下资源整合以及完善的流通网络,线上开发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设计良好的用户交互界面,设计高效运行的信息管理系统。物流园区互联网平台构建了企业入驻选择、停车收费智能管理、信息管理、车货智能匹配、甩挂调度管理、客户服务质量管理、第三方保险金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主要应用场景可以概括为四通一共享。

第一,会员通。注册会员后,全国互联网平台物流园区通用,会员信息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其他园区共享,实现园区门禁车辆进出通行自动认证,停车收费、餐饮住宿以及车辆养护优惠共享。平台的不同服务模块付费后即可使用。在平台统计企业营业收入达到额度以后,对该企业新增业务提取一定的系统维护费用。

第二,信用通。通过平台实现异地联网,园区间入驻企业以及车辆的服务质量诚信信息共享,入驻企业车辆诚信以及服务质量评分过低在联网园区内的货物承运、服务优惠、园区准入等方面将受到制约。

第三,配货通。物流货物资源联网平台内园区企业共享,基于互联网的车货信息双向流通平台,实现货源车辆迅速匹配,实现园区的协同作业,线上线下双向提速,提高配送效率和客户服务质量。

第四,金融通。平台内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联合银行、保险公司等为平台内企业货主实现线上支付,物流企业累计额度平台统一提现支付,发货至收货的时间差以及额度累计的时间差,给平台带来巨大的资金沉淀,在平台货源较为稳定或者稳定变化的情况下,利用沉淀资金进行金融运作。物流企业线上购买保险,线下进行货损货差认定,线上进行理赔。

第五,共享性。平台的突出特征在于其共享性,如物流园区平台内货源共享,跨园区的车辆入驻企业信誉共享,结算体系共享,认证货源的利润共享,还可在更深层次上的数据联网共享。

2.2.2 盈利模式分析

互联网平台视角下的物流园区盈利模式较传统物流物流园区有很大不同,除了基础的土地增值、园区租赁费用以及物业管理收费等利润来源外,对应以上运营模式,对入驻物流企业与挂靠运输车辆收取会员费;收取平台各种功能模块的服务费用,比如提供的即时配货服务、金融结算服务等;收取运输公司与客户形成订单的平台运营服务费用,根据交易额提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最后,在金融通服务的基础上,园区提供第三方支付结算服务,除了为园区增加模块服务收费外,可以形成一定规模的资金池,进行企业投资,进而形成多渠道盈利体系。

2.2.3 推广分析

物流园区互联网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既是聚集物流企业的平台,也是物流园区互联的平台,即平台的平台[9]。当平台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基于产业聚集理论以及模经济效益,物流园区互联平台将产生巨大的行业效益,进而产生社会效益[10],因此物流园区互联平台的推广尤为重要。据在调研过程中的了解,物流园区平台的推广模式可初步划分为园区互联平台初创期及成熟期两个阶段。

在初创期,主要通过加盟合作,迅速打开市场,占据市场份额,采取低盈利甚至零利润的方式迅速抢占市场,吸引物流专线企业入驻,特别是物流行业内资产雄厚的企业入驻,从而形成招商宣传方面的优势;利用政府关系寻找潜在客户,依托政府进行宣传推广,增强目标物流企业以及园区的信任度。

在成熟期,物流园区互联平台已经初具规模,规模经济效益较为明显,货源充足,入驻企业盈利增加,对其他园区以及物流企业具有吸引力,此阶段可以发挥示范型标杆作用,利用口碑传播的途径进行物流园区互联平台的推广宣传。

3 结 论

物流园区互联平台的出现可以利用互联网数据库云计算等科技手段解决园区粗放式发展带来的货源车辆不匹配、同质化竞争、空载率高等一系列问题,提高物流企业响应速度,提高服务水平。对线上线下资源进行整合,以“四通一共享”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平台视角的物流园区运营对于提高园区运营效率、改善客户服务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物流园区互联平台仍然有待改进,首先,物流园区互联应用平台主要面向对象是入驻物流企业以及车辆车主,如何将其更好地纳入平台系统进行管理,提高客户对于园区内物流企业的忠诚度,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金益秀. 试论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 企业导报,2011(8):140.

[2] 韦达. 对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的几点认识[J]. 现代交通技术,2014(4):76-79,87.

[3] 戴航. 基于博弈分析的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4] 汤珏,孙有望. 国外经验对我国物流园区建设的启示[J]. 中国储运,2008(4):104-106.

[5] 王战权,杨东援. 物流园区规划初探[J]. 系统工程,2001(1):79-83.

[6] 欧江涛,马祖军. 区域性物流园区竞合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J]. 运筹与管理,2016(2):98-103.

[7] 王晶. 基于平台战略视角的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研究[J]. 物流技术,2015(18):93-96.

[8] 石荣丽.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建设[J]. 企业经济,2016(3):134-138.

第8篇:物流行业市场调研范文

政策护航 家电电子商务乘风破浪

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将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这将加速释放各阶层的消费潜力。政府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包括促进信息消费、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等。国务院副总理2013年年底在京东调研时强调:“电子商务是综合性、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对扩大消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要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2013年阿里巴巴和长虹集团提出了“家庭互联网”的概念,由这一张“网”引发的争夺战也随之拉开序幕。2013年的最后一个月里,海尔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接着又传出格力集团总裁董明珠与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的10亿元豪赌……如此几大新闻恰恰勾勒出今天传统的家电制造企业与新兴互联网行业的融合与碰撞。然而,只有经过不断的碰撞,才会最终走到最有高度和深度的融合之境。实际上,在家电这个传统的制造企业里,这样的融合与碰撞已经开始,拥抱互联网,拓展大平台,实现新跨越。

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传统的商业和物流模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和变革。电商平台基础条件的完善和市场需求的出现,为家电电商的适时登场做足了准备。如在其他行业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和家电行业内先驱品牌效应的推动下,传统家电品牌在线上也开始逐次发力。海尔、海信、格力、长虹、创维、奥克斯、TCL、康佳、美的、荣事达、三洋等制造企业也由此进入电商的新时代。家电已在电商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销售增幅已远远超过传统的渠道。据权威部门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额达到18,500亿元,同比增长4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其中3C家电网购市场规模占到了整体网购量的19.4%,年增长率达到50%,远高于3C家电销售的整体增长率,也高于整体网购市场的增长速度。2013年我国B2C家电网购市场规模(含手机、平板电脑)达到1332亿元,其中,平板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四大类大家电产品约占25.9%,达到345亿元。家电产品的推陈出新,一直是增长的驱动力,新产品的推出不断满足着消费者的需求。据了解,2013年小家电市场零售额为1144亿元,而30%以上来自网购,手机产品则达到786亿元,因为天气雾霾严重而快速掘起的空气净化器产品网购达28亿元。网购市场力量不可小觑。

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1.34万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约1.1万亿元,同比增长33.4%。而2014年上半年我国B2C家电网购市场(含移动终端)规模达830亿元,同比增长56.6%。其中平板电视88亿元、空调67亿元、冰箱45亿元、洗衣机30亿元,同比增长67%;移动随身终端440亿元,其中手机406亿元,同比增长35%;小家电160亿元,同比增长80%以上。经过两年的适应和蓄势,传统家电产品在线上市场呈现出更大的爆发力。

“第二届中国家电网购高峰论坛”于2014年3月5日在京举办。与会专家分析认为,2013年家电电商无论从市场规模、产品类别、产品档次、用户关注度,还是物流水平来看,都进一步成熟,已经成为家电市场极其重要的一股力量,市场呈现出规模扩大化、渠道集中化等特点,这对于消费体验是一个极大地完善。网络化和电商化一定会成为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渠道和品牌企业对网民需求的进一步挖掘,也随着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深入,将出现越来越多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网购家电产品,定制化势不可挡。专家预测,2014年中国家电网购市场(不含手机、平板电脑)的销售额占整体家电销售额的比例将达到13%,到2015年家电电商渠道占15%市场是值得期待的。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电商经济的发展,包装与物流是最大的挑战,而且也为包装行业彰显了空间巨大的发展前景。

家电电子商务

求解“包装与物流之困”

2013年和2014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家电网购高峰论坛”会上,专家认为,在电商发展中对于家电,尤其是大家电网购市场环境来讲,实际上还有很多与之不匹配的因素。比如包装、物流配送是关键环节,这是个最大问题,是目前大家电网购所遇到的最大瓶颈。电子产品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尤其是大家电产品在配送过程中,由于体积大、单价高、重量重,容易损坏,还必须轻拿轻放,不同于一般日用小商品小包裹可以通过集体运输和批量操作,进行优化配送。家电产品对物流的要求很高,所以导致目前用户对“大家电最后一公里服务”抱怨颇多,物流是网上家电销售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专家建议,要进一步做好物流整合,包装与物流专业化的服务水平提上日程,“安全、快捷、环保、低成本”是其最终要求。不言而喻,家电电商市场较传统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2015年家电电商市场规模将占到整体市场的15%。

现代物流是将物质的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多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

面向物流环节,包装时时刻刻存在,在整个物流运行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发展将更加凸显包装的真正价值。“包装的成功,可化为惊人的财富,包装的失策,会导致可怕的亏损。”这是企业家们的深切感受。

在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的今天,也催生了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包裹件需要通过快递物流从客商转送到消费者手中,快递物流不同于传统物流的操作方式。传统物流一般都是大宗,单一物品的集合运输,然而快递运输更多的是小件物品的混合运输,目前来说快递物流的操作方式还是处于人工转运转送的初级阶段,且周转的环节一般不少于5次搬运,故在操作运行过程中,时有发生不同程度破损现象,导致客户直接拒收或退货,从而引起经济方面的纠纷,这其中也有包装方面不到位的问题,这足以说明包装在电商物流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电商行业在物流配送中对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四大原则:首先是要求包装可靠性、安全性、可操作性,以满足货物的保护,减少破损;其次是要求包装箱应更加轻便,便于搬运、装卸和配送;其三是降低成本,采用通用包装,着力将原有包装进行回收再利用,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废弃物,不污染生态环境,这也是绿色环保的一个需求;其四是外包装应时尚、美观、整洁,以提升消费者的体验价值,对电商的好感和信任度。

电子商务、物流和包装是新兴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在市场引导、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中形成合力,加快融合渗透,深化物流行业的应用。本人认为当前需要采取以下四点措施:

首先是电子商务公司、物流公司、家电制造企业和包装生产企业共同参与物流和包装的革新。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依托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依靠科技给力,优化包装结构,推陈出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优质服务为主题,挖掘市场需求,坚持应用先行,有序推进,努力将高端技术与设计融合进来,以满足家电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需求。

其二要完善标准体系。当今时代,标准已成为企业制定“游戏”规则,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对规范行业运作具有深远意义。

但是目前在电子商务方面相关标准还是缺位,仅靠企业的自律很难避免引起纠纷事件,因而需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流通运输测试标准。

运输、包装设计与实验室检测和实际物流相结合才能做到最合适、最经济、最安全。测试标准规范化有利于指导和改进运输、包装设计,实际物流是检验运输包装设计的唯一途径,只有这三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物流过程中出现的货损。与此同时,标准的出台,不仅规范企业行为,而且约束物流行业,从而达到标本兼治。因此,只有企业抢占了标准制订的制高点才能找准着力点拥有话语权,这实质上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又是规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制度,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怎样制定严格科学的标准,把标准上升到法律层面还要付出艰辛努力,电商立法值得期待。

其三是推进整体包装服务。近年来,通过包装技术咨询服务和市场调研的不断实践,目前,包装原材料价格、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包装材料及其制品质量有所下降,产需链衔接服务等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家电包装质量和物流需求。因此,家电制造商通过业务不断实践及家电包装和物流的需求,提出了产品整体包装服务的新概念。

产品整体包装服务新概念,有的还称之为包装集成服务,该项业务是包装供应商向用户提供从包装设计、包装生产标准制定、供应商甄选与控制、包装现场制作、包装材料与产品附件(辅料)供应到物流仓储全过程的“多、快、好、省”一整套包装服务解决方案,已受到业界的广泛推崇和客户的欢迎。

产品整体包装服务能改变某些包装企业目前所存在的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产品整体包装服务是加快企业生产环节的技术创新步伐,是提高生产制造过程中附加值的战略抉择。产品整体包装服务应用推动企业精益生产、精细管理、绿色制造和节能减排,促进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这不仅给企业带来双赢,而且更重要的是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家电包装和物流供应链发展方式的转变。

其四要加强基础建设,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提升物流专业化服务水平,规范物流分拣和配送作业,杜绝抛、扔、摔等野蛮操作,努力改善物流环境,进而降低包装防护等级和配送成本。

第9篇:物流行业市场调研范文

配送企业普遍缺乏合适的配送工具,多数是三轮电瓶车或者摩托车.圆通、申通、韵达等快递企业采用的都是电动三轮车,顺丰快递多数是摩托车.由于车辆速度慢、车型小、装载容量很有限,效率低下,安全性也不高,尤其是在雨、雪、雾等恶劣天气里行驶,货物损坏的风险更高.

2物流配送企业用工难

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人员难招,人员工作不稳定,员工频繁跳槽换工作.由于工作的环境和时间特性,需要配送人员大部分时间都要自驾车送货,劳动强度大,工资福利待遇不高,很多从业人员难以长时间坚持下来.从业的大都是80后、90后的年青一族,他们多数来自于农村,没有从事过繁重体力劳动的经历,且对于福利待遇的期望过高,因此造成了配送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3配送人员的素质不高、服务意识淡薄

配送企业在货物到达目的地的物流网点时,多数快递企业没有及时短信或者电话通知收货人的具体收货时间,而且送货人员派送前也没有提前通知到收货人,造成送货人到达目的地时收货人不在的现象,多数配送人员派送货物时,没有按照公司规章制度要查验收货人的相关证件,造成冒领、错领的事件.在二、三级的中小城市的配送人员不能进行“门到门”配送,不给顾客送货上门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服务质量较低.

4电子商务背景下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对策

1)电商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要切实增强对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重视程度,提高快递配送每个环节、每个阶段的服务质量.合作企业间要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相互合作和扶持,解决企业经营遇到的各类物流配送问题,提高企业合作的利益共同点.

2)政府要合理规划城市街道,取消货车的通行证制度,在政策上积极扶持,还原物流行业的市场性.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核心,努力提升行业的整体实力,加强区域合作.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专家评估,指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解决配送车辆进城难、停靠难、装卸难等一系列问题,提高配送车辆的配送效率.

3)建立公共的社会配送管理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配送企业间的联系和合作,推行共同配送模式,降低配送成本.城市的区域配送要形成社会化、区域化、网络化、集约化,使得每个快递企业的配送资源能够整合,减少浪费,提高配送质量.

4)提高配送企业的服务质量,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必要时进行流程的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配送前及时通知收货人收货信息,并通过移动终端系统把信息发送到收货人手机上,企业用户要进行专人电话通知预计的送货时间.配送企业要加强对最后一公里配送人员的绩效考核,把服务质量、每天完成派件率等指标纳入到绩效考核内,盘活薪酬政策.

5)加强配送人员的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增强其服务意识.从顾客的利益出发,及时通知收货人,对于不能及时收货的要做好信息记录,并不断地进行跟踪,以便及时掌握货物的派送最早时间.对待客户要礼貌,注重礼仪,业务规范,防止错发、漏发现象的发生,定期的进行业务培训工作,提升企业形象.扩大员工的招聘范围和提高福利待遇,吸引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加入.行业和企业的不断发展要靠人才的推动,要采取多种举措,及时不断地更新员工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本文来自于《石家庄学院学报》杂志。石家庄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