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地理教学理念范文

高中地理教学理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地理教学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地理教学理念

第1篇:高中地理教学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教师;教学方法

新课改理念为高中地理课堂带来了许多创新,高中地理课堂发展的策略都是以新课改理念为重要指导思想制定的。新课程改革不仅有效地促进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而且对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等等。这些理念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达到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寻求一种较好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地理教师必须摒弃教育旧观念、弘扬教育新理念,在教学理念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通过自己“与时俱进”的转变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那么,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要如何进行有效转变呢?

一、教师授课要以新课标为基准

现有的教材和过去不一样,过去的高中地理教材只有一个版本,而现在多个版本并存。版本的多样化,导致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加迷茫。有的老师备课时参考了各个版本,导致备课时间加大,授课内容增加,最终老师累学生累,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就是对《课标》理解不到位。新课改明确规定了老师授课要以《课标》为准,我们只要认真研究《课标》对该知识的要求,然后通过某一个版本落实就可以,没有必要把所有版本中有关该知识的内容都灌输给学生,那样会造成多而不精。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运用地理教材进行教学,教学大纲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通过课堂教学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考虑教材以外还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新课标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只提出教学要求而没有明确的系统性,强调的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教师不仅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还要不断学习地理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好课标要求。

三、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同样的教学内容,观念不同,其教学效果自然不同。不仅要更新内容,而且要更新课程观念上。新课改下,教师不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能把主要精力花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要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在问题面前,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的道路上要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地理授课过程中,要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为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四、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

教师应在不断学习课改理念、理解课程标准、熟悉地理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好教学方案,让每次地理课堂教学在精心预设中都能体现出教学目的:从情境创设引发问题,进而到问题的解决、知识的小结、拓展和延伸,都应贯穿其中。如创设的情境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预计到能生成什么,能否生成,将引发出怎样程度的生成。一节课中的问题应设计成问题系统,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梯度,解决前一个问题,为后一个问题的解决作铺垫。教学设计的优化,应以教师扎实的基本功为基础,这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五、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授课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上就是教师认真“讲”,学生专心“听”、勤奋“记”;形式不够灵活,知识的单向传授多,师生互动少。新课改明确要求教师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学生能主动、有效掌握所学知识为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基于地理教材的特点,宜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启发式学习法

启发式学习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水平和知识掌握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是具有个性的人,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放下“权威”思想,进行角色转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由演员转变为导演,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培养学生学会阅读、观察、总结、思考和创造,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精神。教师通过传授方法,让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却终身受益的技能知识。

2.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扮演倾听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要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当学生出现因知识学习有限思维受限或其他条件所限不能深入的情况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消除障碍。

第2篇:高中地理教学理念范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地理教学的理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学习有用的地理,这样有利于凸现地理学科的价值;有利于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利于增强生活能力。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是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同时学生也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一、新课标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1.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

高中地理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需要教师在熟悉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要对自身教师的角色上进行反思,教师不光要有扎实的地理专业知识、教学理论,而且要有充实的教学实践知识。这样才能有基础把学生教育好。当然,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绝对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是不亦乐乎,但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接受了多少缺从来也没引起教师的关注,教学中只关注老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使教师成为了“讲师”,而学生却成了听众,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知识的结论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而是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以自身为主.利用教材和图册等必要的学习材料,围绕问题,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独立思考,协作讨论,教师点拨,最终得出问题的结论,获得新知识。

2.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好功课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调动一切因素,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渴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问题,寻求知识目标,用自己潜藏的内在动力去突破重点、难点,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的预设上下功夫,如何把这堂课的内容先吸引学生的眼球,也就是如何精彩的课堂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多将课本中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贴近生活,让学生找到自身和课本的切合点,把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引入到教室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原来课本中的地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样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也比较容易。

3.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预设

3.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前就要明确所要讲授章节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必须在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上下功夫,深入钻研高中地理新课标和新版本的教材,把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无误的具体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3.2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以及突破策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明确教学重难点,这样才能做到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同时还解决了疑点,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又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堂课中教师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疑点,教师讲解时简明扼要,提问时富于启发性,使学生思想有所悟,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3树立终生学习意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新课改实施,不光要改变教师的“教”,同时也要改变学生的“学”,教师应该倡导学生由以往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转为积极的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当然,这也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知识,这样才能使课堂的效率大大提升。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新课改实施中不能放松地理知识的积累

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我们教师也不能步入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因为“重过程”而忽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能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不能以忽视地理基础知识的积累为代价。因为地理基础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地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科学,提高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2.注意克服探究和讨论学习方式的泛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探究式和讨论式是高层次的学习活动。活动难度大,必须精心设计。就地理学科内容来看,涉及实践性、社会性、现实性和综合性强的地理知识,才适宜引导学生探究。在设计探究讨论学习活动时,必须把握好它的量和度,要防止课课都有探究,节节都搞讨论,克服探究活动次数过多,讨论走过场,频率过快,问题肤浅等泛化现象。

3.合理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它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更不能代替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师生间的交流。多媒体代替“粉笔+黑板”不是课改。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水平,合理地整合各种教学手段,淡化“装饰”效应,使教学工具与教学主体相适应,不能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4.注意加强学习过程的评价

第3篇:高中地理教学理念范文

关键词: 生本教育 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研究

本次统计学生的问卷总数为500份,经过筛选,选出有效问卷476份,其中男生243人,女生233人,基本实现性别平衡比例。

(一)大多数高中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高。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于地理的感情,对地理比较喜欢的比例为32%,不讨厌的比例为47%,明确表示不喜欢地理的比例为21%。由此可见,对地理多多少少有一些喜欢的学生是占大多数的,明确讨厌地理的学生还是小部分的,喜欢地理的学生是我们实施的生本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所做的是让喜欢地理、不讨厌地理的学生更喜欢地理,同时那些讨厌地理的学生,要弄清楚他们不喜欢地理的原因,对症下药,让他们改变对地理的印象,进而喜欢上地理课堂,最终提高地理成绩。

(二)大多数高中生参与地理教学的程度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如今的课堂,仍然77%的以老师讲课为主,而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课堂和师生互动的课堂只占23%。86%的学生很想要自己参与课堂,喜欢与老师互动、与同学合作的这一种教学模式。

综上分析,学生不喜欢地理课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地理课没意思;老师讲太多;我不能参与其中。既然知道学生不太喜欢地理课的原因,老师就要加以改善。因此,为了教学更有效果,老师应该及时改变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老师应当和学生多加沟通和交流,多多接触,这对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会有所帮助。

二、打造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探析

高中地理教师在打造生本课堂时要重点用好以下五项教学策略:

第一是面向全体策略。所有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整个过程师生都必须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第二是互动探究策略。这一教学策略是教师“授之以渔”,而不是传统的“授人以鱼”,这样做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互动探究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三是因材施教策略。因材施教,是指老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班级课堂教学中,由于不同的学生存在如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智力因素差别的问题,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只有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学生实施有差别性的指导,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负责,精心设计教学,设置不同的发展目标,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辅以必要的个性化辅导、练习、作业等,使教学真正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和成长。当然,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也要注意有效补接受式教学的不足。

第四是概括总结策略。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向活动过程中,要实时进行沟通及信息传递。老师不仅能够全面巩固和加强学的和所获得的技能知识,同时能掌控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最新动态,当堂调整教学行为,更有针对性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也要及时记笔记并且及时总结,记笔记有助于学生观察时集中注意力,增强鉴别力与思维的敏捷性,及时记下当时自己的思维活动和捕捉到重要信息,有利于学习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有助于课后复习,是温故知新的助推器。

第五是多元评价策略。多元评价策略是指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激励、肯定、鼓励和赞扬等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取尊严、自信和胜利的经验;积极的鼓励、多元化的评价不仅具有指导作用,还具有教育和激励功能,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多元评价,跟踪系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成就,而且要发现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才能,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发展自信,塑造良好的个人品德,培养拥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新一代素质人才。

多元性激励评价策略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非常安全的心理氛围,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同时进一步挖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创造性潜能。

三、结语

在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要以生为本,采取多种策略帮助学生总结、整理知识;或者包含重、难点知识的问题,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引导他们一步步攻克难题。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合适地运用各项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教育机智。这不仅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旨,而且是生本课堂教学的关键。一切都要基于高中生需求的发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华而不实,让学生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第4篇:高中地理教学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通俗地说,有效教学就是要提高学习效率,将教师教的方法转化为学生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方法;就是要提升学习体验,让学生乐于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方面得到协调发展。鉴于目前地理学科地位和特点,要真正落实好课程目标,有赖于教师从教学实践的层面,认真探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对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很多老师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一些再思考。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兴趣是成就学业的沃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向活跃状态。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的实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而又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创设的情境必须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情境中要充满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自然科学问题。例如,我在《热力环流》一节的教学中,首先做了一个小实验:在玻璃罩子里放一盘水和沙子,然后用晶莹的灯光照射它们,再用温度计测量沙面和水面的温度,让学生观察温度的变化和差异,再放一根香,问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围绕实验中的现象来探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课尾,引入唐代李商隐的诗词《夜雨寄北》,追问为什么会出现“巴山夜雨”的现象。

二、转变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要由传授型为主的教学向探究型为主的教学转变,创设培养自主探究、开放教学的良好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转变教学观念,关注高中新课程的教学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它往往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过程,传统教学所追求的是课前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课堂教学按部就班,以“案”定教、定学,教师难以发挥教学智慧。真实的课堂往往会出现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应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动态生成,既要预设,更要生成,以学定教,达到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三、精选、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是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要害因素。教学内容的精选、整合过程中应留意以下几点:

1. 认真钻研教材。

认真钻研教材是精选、整合有效教学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分析教材所渗透的地理学思想、方法,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2. 科学使用教材。

新的教材观强调要按照学生的情况进行教材整合,科学的使用或“再度开发”,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3. 合理整合可利用的地理教学资源。

在“课程资源”视野中,有效教学既包括对教材的“再度开发”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也包括“网络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利用;还包括“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

人生来具有认识外部世界,求知于外部世界的本性,乐于自己去追问,去探索,去创造。培养问题意识就可以顺应人的这种本性,从内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第5篇:高中地理教学理念范文

备好课是上好一堂的前提,备课时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基本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每个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指与它相关的对象范围。例如“梅雨”这个概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夏初梅子黄熟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连绵阴雨叫“梅雨”,还要使学生理解梅雨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完整的“梅雨”概念,应包括梅雨的时间、地点、成因、天气特点、名称由来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利弊等。

二、讲解透彻

在地理教学中,讲解概念必须注意概念的完整性。在讲解地理概念时,要根据本学科特点,充分运用景观图、课本插图等具体图像使学生在获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逻辑思维的方法,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区别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逐步由具体的地理表象形成抽象的地理概念,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地理事象的规律性。皮亚杰的知识结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生动的生活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一些抽象的概念,为避免照本宣科,笔者采用实地观察方法,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教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香樟树、“碧螺春”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圆形,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判断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种?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1.帮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笔者指出,地球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教师只要讲清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即陨星就不是天体。在教学环境合理容量这个概念时应抓住“最适宜的人口”这个关键词。

2.归纳总结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列的两个属性: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例如,闪电和地震虽然有自然属性,蕴涵巨大能量,但在目前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并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所以它们不属于自然资源。例如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资源”和“能源”两个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自然资源不全是能源,因为有的自然资源能够提供能量,而有的自然资源不能提供能量。如阳光是自然资源,也是能源,而耕地、铁矿石是自然资源却不能直接提供能量,因而不是能源。从能源获得的途径分类。能源有的是一次能源,有的是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因而属于自然资源,而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来,因而不属于自然资源,如阳光是能源又是自然能源。而煤气是能源却不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因此不是自然资源。

3.类比地理概念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1)关于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等都属近似概念,很容易混淆。又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是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二者不可调换。

(2)关于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等。这类概念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循环再生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二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例如煤炭、石油及各种金属矿产等,而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3)关于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分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4)关于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有些概念,由于时间、空间范围不同,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时应抓住概念的时间、空间差异找出“广”和“狭”的原因,确定适用范围。如水资源,广义水资源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狭义水资源仅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包括海洋水、大气水。这样,从空间范围看,“广”和“狭”非常明显,同样道理可区分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广义沿海和狭义沿海。在运用以上方法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坚持“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教给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在学生形成概念时,不仅要使学生背诵概念的词义,而且要使他们会论证、会运用这些概念。教师设计一些习题,在分析概念后及时练习,这样既可检查学生对概念理解是否完整、准确,又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通过联系消化概念培养能力

第6篇:高中地理教学理念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难题 措施

自从高中地理推行新课程后,就整体而言,课堂教学方面呈现出良性发展,教师们树立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改革了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效果。但是在地理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困难,需要我们解决。

一、高中地理教学常见困难分析

(一)地理教学理念过时

对高中地理教学来说,地理教学理念过时是极具代表性的问题。由于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的存在,导致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根据教学大纲实施教学,对素质教育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教师只注重加快地理教学的讲课进度,全方面地向学生强调考试要点,背离了地理教学的育人理念,导致学生对地理这一学科的学习均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未能真正掌握“地理技能”。地理教学中那些针对学生全面素养提升的要求被置之不理,盲目地追求地理高分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对地理知识实现活学活用,从而令地理教学丧失现实意义。

(二)教学方法过于简单

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智力发展均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以及接受能力方面都有天壤之别。假如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全部学生均采取相同的教学模式,实施同一的教学目标,势必会造成学生彼此间知识差距日益扩大,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呈现失衡发展。同时还将导致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承受更大压力,这些后进生将越学越吃力,失去面对困难、挑战困难的自信心,进而慢慢丧失学习地理学科的信念和动力。

(三)教W考核评估体制不科学

就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来看,其考核评估体制极不科学,其基本评估标准定位在学生的地理考试分数,单一性的考核评估体制阻碍了教师创新教学思想的提升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师在不合时宜的考核评估体制中一味地谋求高分与成绩,导致地理教学走向守旧、僵化的死胡同。

二、解决高中地理教学常见困难的应对措施

(一)变革教学理念

对高中地理教学而言,变革教学理念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条件。变革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增强自身素养,明确地理教育的实际含义,不再一味地追求高分,不再培育分数高、技能低的学生,而是借助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知晓地理教学的社会作用,把地理教学知识应用至社会生活当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运用水平。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知识时,教师当借助全新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晓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强化其地理学习意识,促使其自主地积极地学习地理知识,同时把学到的地理知识科学地运用到具体生活实践中去。

(二)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

为了督促学生自主积极地开展地理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教师应采取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其中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分层教学。教师在教授地理知识之前,应对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技能情况做统筹评估,同时将其划成三个层次,之后再针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因材施教,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在教学实践中需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

比方说在教授“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对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倡导其自主学习与研究,把握并归纳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搜集课本外的知识以补充教材中所缺乏的知识。对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当在教学前列出部分问题,之后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别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学习教材里的知识,去证明自身的想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的指引。对低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求其全面地理解与把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同时教师需认真仔细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借此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创建适宜的教学评估体制

创建合适的教学评估体制可以全面刺激教师变革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手段,以培育高素养的地理人才。创建合适的教学评估体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立足于学生成绩和分数的考核模式,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举行评估学生地理认知和地理运用技能的比赛,针对生活情景给学生出考题,使学生依照有意义的比赛,全面展示自己对地理知识的把握和运用技能,以此作为地理教学的评估标准,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的主动性,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确保地理教学的品质,为社会培育更多的高素质地理人才。

三、结语

总之,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学校对学生的培育对将来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所以,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需针对具体教学情形与各层次学生的具体需求,科学地调整教学方案和制订教学计划。尽管当前高中地理的教学还有不少弊端,不过作为高中地理一线教师,我们理应重视自身的教学效果,积极进行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更好地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高伟之.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4).

第7篇:高中地理教学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理念课程;高中地理教学;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也给教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去不复返。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大胆尝试,了解学生,注重实际,运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从而打造全新的高效课堂模式。

一、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一言堂”。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课堂上,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变教师讲授为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共同探究、合作交流,发挥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最满意的课堂效果。

二、创设情境,设计“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精心打造高效课堂

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创设一个个有趣且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他们共同参与、合作探究,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既探明了我们身边自然现象的规律,又掌握了课本的学习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达到了高效教学的目的。

三、高效课堂导学案教学模式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有力尝试

导学案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制订和设计的学案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和全体同学及老师进行相关的交流和合作,最终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探究能力,学生积极发言与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总之,导学案可以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四、搞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第8篇:高中地理教学理念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理念;考核评价

高中地理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习到的地理知识。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高中地理教学中出现一些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本文将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未来地理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

高中时期学生的性格和智力水平都各不相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一些差异。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单一的教学方式,那么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本身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会出现明显的挫折感,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动力。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都不同,对待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式也各不相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自己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就会明显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厌恶学习。

2.教学理念落后

我国实行的应试教育理念使得教师完全依照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教师没有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只是盲目地完成教学任务,仅仅教授学生考点知识,导致很多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只知理论,不会运用,失去了教学的应用价值,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地理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是很严重的问题。

3.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

当前对高中生地理科目的考核主要是考试成绩,教师片面地追求分数,使得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局限于传统的僵局之中,很难进行突破。因此,如果高中地理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就完全违背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典型问题的解决对策

1.因材施教,丰富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之一就是依据学生的需求采用合理多样的教学方法。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分层教学,教师依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比如,在进行教学时,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可以让其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去总结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并搜集课外知识充实自己;中等层次的学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而基础知识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耐心讲解,树立其学习的信心。

2.创新教学理念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理念的革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明确教学的意义,提高自身的素质,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师在教学中不应盲目地追求分数,要将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科学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有助于激励教师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丰富其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的意义是培养高素质的地理人才。科学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不应该仅仅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而应该在教学中开展各种类型的地理竞赛,提高学生对地理的认知和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编制题目,让学生在趣味的比赛中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新对教师考核的标准也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地理人才。

4.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当前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设备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但是在一些学校依然没有应用先进教学设备,可能是由于经费的问题或者是教育观念的影响。这一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因此,国家应当对教育机构给予足够的支持,完善先进教学设备的应用,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与目前教育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提高教学质量,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学校对学生的教学和培养方式会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提高教学的质量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会影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质量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降低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依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不同层次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不断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改善高中地理的教学现状,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燕.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学周刊,2017(12):59-60.

第9篇:高中地理教学理念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典型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394-01

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查发现,其主要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课堂教学气氛沉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长远学习也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典型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解决,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1.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的典型问题分析

1.1 教学方法单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而这也是普遍存在着的问题,该问题具有典型性[1]。导致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单一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创新教学理念,依然秉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主张采用填鸭式的方式进行地理教学,导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非常被动,无法高效率的学习地理知识,也无法与教师进行密切的配合,甚至部分学生出逆反心理,严重的影响到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1.2 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从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来看,由于很多教师没有注重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导致教学过程非常枯燥和乏味,学生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增强学习感受,对学生的地理学习非常不利[2]。而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没有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讲述,缺乏新意,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1.3 课堂教学气氛沉重。众所周知,地理是高考的重点考察项目,并且地理教学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重,教师为了赶进度、增强课堂教学的容量,为了给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会争分夺秒,进而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学生处于此种状态下无法高效率的学习地理知识,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水平,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效果[3]。

2.解决措施分析

2.1 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进一步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通过积极的学习,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确保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4]。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分层教学法、学案导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开展地理教学工作,有助于全面的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水平。

2.2 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在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过程方面,具体教师应做如下2个方面的努力。①对高中地理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设计多个教学趣味点,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地理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②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计划的实施,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确保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5]。

2.3 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气氛的沉重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策略进一步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氛围。教师可以运用轻松幽默的教学语言、与学生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或者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趣味性的地理资料不断的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地理教学中,实现最佳的地理教学效果。

3.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的典型问题及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多种教学问题的发生,教师应该对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策略解决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确保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立伟.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J]. 高考(综合版). 2015(01)

[2] 纪懿芯,林媚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析[J]. 课程教学研究. 2014(02)

[3] 王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种变化[J]. 学周刊. 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