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范文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第1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高技能;高素质;重发展

一、明晰高职培养目标

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工作的起点,不走样的去实现培养目标,是学校工作的总和。“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曾有过多种表述,首先是‘较高级技术员和相应层次的技术、管理人员’,其次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接着是‘高技能人才’,后来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最近是‘技术技能人才’”[1]。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培养的是“一线人才”,对此认识基本一致。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培养满足企业一线人力资源需求的社会组织。培养“生产制造、内外部物流、销售与服务等活动中一线操作人员是主体,他们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主要对象”“满足企业一线需求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命力所在”[2]。高职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对此也多数认同。课程改革之“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等均是强调高职学生动手能力要强,高职教育要重实践技能培养。关于“高素质”的提法亦一直统一:中职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高职教育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无论何类型何层次皆要求高素质,不会有培训低素质之说。可见,“一线、技能型、高素质”作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理论层面并无多大争议。但在实践层面上却普遍存在着:技能型之高突出不够,对高素质把握不到位,重发展常被忽略等偏离培养目标现象,严重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明晰高职培养目标,把握住高职培养目标之高技能、高素质、重发展三大要素,才能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满足我国产业发展对高职人才日趋旺盛的需求。

二、把握高职培养目标三要素

(一)培养规格高技能

技能型人才在技能层次上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高技能人才在人才范畴中层级较高,包括一线技术工人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备精湛操作技能的高技能人才。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在“应知”的理论知识方面应该达到技师的要求,在“应会”的技能水平方面应该达到中、高级标准,在一线岗位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的操作性难题。然目前在高职教育的实践层面上仍然存在:一是偏重理论教育,忽略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不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教学模式上都没有突出其培养技能实用型人才的特色,即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与本科院校没有实质性的区别。”[3]殊不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高校,即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和技能。”[4]二是矫枉过正,甚至与“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等同。一入学即期待着进入企业打工的机会,以至于学制被冠之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做中学”“顶岗实习”而变相削减。“些许高职院校把对学生的要求降得太低,根本不能发挥高职院校教育应用型人才的作用,更没有明确高职院校应有的教学理念。”[5]仅囿于技能型而忽略层级之分,对技能型之高突出不够,降低知识要求标准,反与中职甚至培训机构同质,严重制约高职教育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高职教育必须突出高技能之高,才能确保高职教育质量,实现高职培养目标。

(二)目标要求高素质

关于高素质,释义很多:有人认为高素质人才的“高”是指理论基础宽厚,理论素养程度、职业技能和技术熟练程度高;也有人认为高素质人才是指企业核心岗位上最称职、最合适的员工,懂得怎么样为人处世,有与时俱进的头脑,适应社会的高科技发展水平等。一般来说,素质的基本要素是: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包括了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基础,道德素质是核心。因此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志在2010-9全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共性要求;要针对高职毕业生主要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行为规范。”然目前在高职教育的实践层面上,仍然存在模糊高素质的内涵,把握不住实质,云里雾里不作为,甚至忽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才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才会创造性的解决各种问题,才会使自己的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高职教育在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彰显高素质特征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并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所谓‘素质本位’就是人才培养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6]

(三)教育本质重发展

第2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1003-2851(2009)12-0070-02

一、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社会宏观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仅在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对反映和促进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2000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中、初级专门人才。”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总理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教育部周济部长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能人才。

二、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号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用人单位对一线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和制定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

(一)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要求。根据有关调查统计资料显示,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态度要求标准如下: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要求(多选)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安全生产意识、工作责任心、法纪观念和注重质量、效益的意识方面要求很高。对积极好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合同任务的能力、对技术资料的记录、归档、评估和技术表达的能力、对设备的操作和器具的使用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协调、合作能力、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较高。

(二)用人单位对6项职业素质重视程度的排序为:职业道德与工作态度;专业操作技能; 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态度; 相关专业知识;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组织协调能力

(三)突出强调实践技能

针对“今后学生应更多地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的问题,用人单位突出强调了实践性技能的重要性,有93%的单位把它列为重要项目,其次是专业理论知识占62%。

用人单位对教学工作的建议(多选)

三、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根据以上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和态度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一方面应侧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要注意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人才的服务或就业方向。

(一)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从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来看,素质教育的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中提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当使其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视继续学习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因此,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因此,在中等职业教学的课堂中,更应该建立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

(二)充分考虑对专业技能或职业能力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人才观的核心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也应以社会和企业的需要、用人部门对学生的要求为核心。教学过程中,要突破原有的、不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采取“双向介入”,到企业实习、实践、模拟实作等方式来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校如何进行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离校后能否具备直接上岗和后续发展的能力,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职业分析人手,以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科学地确定各专业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科学构建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程时,要克服“学科化、系统化”的倾向,使所设课程精干顶用,重点突出。

教学方法上,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主体教育为宗旨”的方针,一方面,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从属为主体,积极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总结,主动地学习知识。把先学习、后摸拟实习的做法改为边学习、边实习、边操作,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同步进行,每个学期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贯穿全程教学的始终,从而确保实践课的顺利进行,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另一方面,突出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完成知识向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转化。一是要让学生“走出去”,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生产建设第一线去实地参观考察,了解第一手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二是“请进来”,即把相关专业的专家请到学校里来,现身说法,传授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使学生学到最实际的具有操作性的知识;三是实行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四是充分利用校内设备条件,抓好模拟实验、实践、上机等环节的教学。

(三)培养目标要明确培养人才的服务或就业方向,适应市场要求对人才的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反映了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密切关系,说明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明确培养人才的服务或就业方向,适应市场要求对人才的需求。“实用型技能人才”反映的是中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典型特征。定位于技能型人才而不是技术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区别于高等教育的关键。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市场要求,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赋予职业教育的重任。具有一定的“终身学习能力”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中更具有现实意义,社会职业的发展使得职业种类变化迅速,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化,各种分工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复杂,由于职业种类的迅速变迁,同一职业对从业者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还必须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培养人才的服务或就业方向,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以使学生走出校门后更好地适应职业变化和个人职业需求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孙琳 .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8,(6).

第3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范文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1、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三种观点。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三种观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铸造人格。其实这是国内学者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总结出来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和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所谓知识本位,是指以传授经验、知识为主,并注意培养某种职业技能的培养模式。它的特点是以学科课程为主,辅之以一定的技术课程与实践训练,追求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轻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课程体系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构成。

能力本位是指以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为目标而设计的培养模式,它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为目标,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分解为若干部分,组成多个模块,进行课程开发和培训,从而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本职业的能力。能力本位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被称之为模块教学,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

人格本位以完善劳动者个体人格、提高劳动者个体素质为目标。它认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道德,面对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急剧增加与变化,用终身化的教育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去对待和迎接现实的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是知识、能力和人格三注一体及辩证统一,即职业本位。

“知识本位”,是高等教育机构诞生之初就附带的,是高等教育当然也包含职业教育的应有之意。能力本位,在上世纪70年代兴起干北美,典型代表是加拿大的CBE模式,其后,无论是世界劳工组织提倡的MES、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还是澳大利亚的TAFE,都是依此原则开发创立的职教模式。而且,至今他们基本上还都是恪守当初的原则,只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逐步改良。人格本位的提法,最早出现在日本1986年的《审议经过概要(之三)》中,目前在美国的职业教育中也渐渐得到重视,近几年逐渐为我国学者接受。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模式的建立都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驱动的。能力本位产生时的加拿大,当初人均GDP约4000多美元;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人格本位观念时的日本,人均GDP已超过20000美元。而2005年我国人均GDP才大约1700美元。当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只就GDP而论。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还不富裕,老百姓的物质文化水平还相当低下,发展的不平衡性仍相当严重绝大多数老百姓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

基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现实,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仍然也必须植根于知识本位、借鉴能力本位原则、汲取人格本位理念精华,将三者辩证地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职业本位原则。

职业本位教育,也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职业素质培养与全面发展培养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是职教领域里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二,全面发展涉及诸多方面,职业素质教育,包含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概括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把国外形式上孤立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有机地辩证统一起来。第三,职业素质是各行各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是从业者职业生涯中稳定的、持久起作刚的内在品质结构。职业本职教育提出了潜在性教育门标,指导教育者定位于职业教育、植根于技能培养、着眼于素质养成,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引导受教育者苦练内助、增强内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个核心,培养模式也应是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个核心而设计的一个体系。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构想

1、当前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设计的因素。(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对高职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现阶段社会经济所急需;另一方面目前培养此类人才在我国尚无成熟的经验、无现成模式,是一项开创性工作。(2)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市场,在这个进程中,高职教育受到的影响最大。高职教育必须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第一线,根据岗位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整合教育执学体系,构建新型的高等职业培养模式。(3)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给高职教育带来了生源质量相对下降和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在此情况下,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与大众化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培养理念,并力争创造出有特色的一流教育。

2、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构想。(1)在全面贯彻党在新世纪的教育方针前提下,坚持职业本位教育,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坚持职业本位这个核心,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着眼于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需求,突出人才培养的地方性、行业性。根据不同地区、行业和类型的学校、不同专业—的培养规格差异,在遵循基本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制定符合行业和社会需求及学校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2)改革现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调整现行课程教学体系。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应当是根据社会及本地区、本行业对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职业本位的培养目标,牢牢抓住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教育这个核心,拟定培养模式片予以实施。

现行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实习或实践课”培养模式,实质是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机械改良,既无高职教育的特色,又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突破原有培养模式,调整现行课程教学体系,改为“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实践课”,其中基础课包括:语文、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及与专业有关的基础课,占25%的学时;专业技术课包括:与专业有关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占25%的学时:实践(实习)课占50%的学时,真正实现理论为实践服务,将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落到实处。

3、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着重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设置动态化。因为市场需求是变化的,专业设置也应是动态的,除按专业目录设置专业外,还可将若干个相近专业设置为宽口径专业,在目录名称后加专业方向,设置窄口径专业或交叉型专业。这样,既可以做到专业口径宽窄并举,还能够动态地适应社会职业需求热点的变化。

(2)、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多样化。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社会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差异体现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就要使课程体系多样化适应不同区域经济的需求。

(3)、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实用化。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强调实践在教和学中的地位,以培养能力为根本,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和考试的实效性。

第4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 定位

一、当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阶段

孕育时期:我国真正的高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80年代初,江汉大学、无锡职业大学等13所短期职业大学诞生,开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先河。这些短期职业大学在改革开放初期解决因人才短缺制约经济增长问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82年教育部的《中国短期职业大学和电视大学发展项目报告》中指出这种短期职业大学是“使学生将来可担任技术员的工作”。这是第一次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在“技术员”,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基调定位在“技术”这一领域。

探索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对高职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在不断的调整,更科学合理。199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第一次提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技术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同年,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意见》,该文件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1995年原国家教委印发《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大学的人才培养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部分中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到90年代中后期,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继续延续在前期的“技术”领域,然而比前期更具体全面,将培养目标从原来单一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向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方向变化,从“技术员”到“技术性强”到“高级(部分中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的变化,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种类、规格和要求日益明确。

成型时期:2000年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将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涵盖了工程技术,也包括了管理和服务,不仅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要求具有综合的素质。这明确了21世纪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从“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转变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笔者认为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大进步,对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高技能”就是“高等技术应用能力”,“高技能型人才”就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1]

深化时期: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2012年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再次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出发,区分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进一步深化,且具有连贯和不断递进的关系,明确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性。“高”是“高端”,不是前面提到的“高级”,“高端”是处于技术和能力的顶尖,“高级”只是相对“中级”而言。而且高职人才不仅具有高端技术,还具备应用和创新技术的能力,是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复合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第一次变化;到21世纪初又经历了第二次变化,从培养技术型人才到培养综合型人才,再到培养高素质人才,一次比一次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来思考,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从“着眼现在”向“现在与未来并重”的方向调整,眼界更加宽广,要求也更高。而到了2010年,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注重“现在与未来”,同时还对“现在与未来”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具有顶尖的技术,还具有对未来进行革新与创造的能力。应该说每一次培养目标的转变都对高等职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彰显出了高职教育的独特性,与普通本科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日益明显,真正体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衍变的思考

(一)社会经济发展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

可以看出每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都是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拐点时出现的。1979年我国推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发展经济成为全国工作中心。最早的短期培训大学正是在经济发展最活跃地区出现的,大量的乡镇企业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以劳动密集为主的第二、第三产业,传统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社会开始向工业化、城市化方向迈进。这一时期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经济需要熟练的技术员,当时的职业大学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坚持以地方经济的基本组成即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为自己的服务对象。这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初探索,开始显示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性、应用性、实用性的特点。

1992年我国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这一时期是高职教育蓬勃发展时期,其人才培养目标也进入不断探索、深化的阶段。在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主要以劳动集约型经济为主,技术水平不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集中在中高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WTO将我国的高职教育推向全球竞争与发展轨道,推向了国际大市场。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1999年高考扩招,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从象牙塔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职教育也逐渐从重视扩大规模和数量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致力提高质量与效益的内涵式发展。在加入WTO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扩大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各行业,人才素质包括了德、智、体、美全面综合的发展。

当时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期,正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在这新的发展阶段,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技术投入是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产业升级是先进设备、先进工作、先进技术、先进材料和先进管理方式的运用,企业必然需要大量受过系统训练,具有高端技能,具有持续发展能力,能在岗位上进行技术、方法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培养高端技能型、发展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自然而然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人才培养目标价值取向的转变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20多年来,一直将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服务地方、立足地方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原则,培养的人才以应用、实用、够用为主。高职教育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作为最终目的,并因此而实现它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高职教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味地强调人对技术的适应能力,突出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强调人对技术的适应与服务。杜威也曾指出:“就是有一种危险,把职业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解释为工艺教育,作为获得将来专门职业的技术效率的手段。”[2]

然而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除了技术教育之外,还应关注人的发展,在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实现基本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教育要“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3]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从最初注重技术培养逐步转向掌握技术与全面素质的发展,强调学生持续学习、生活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当前技术与知识不断更新,“专门化的职业教育将难以适应技术发展要求,必须拓宽人才培养基础,加强通识能力培养以应对技术变化的要求”,[4]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

(三)人才培养目标逐步体现高职教育的属性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和一个类型已成为定论。然而,从高职培养目标的衍变可以看出其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规格的要求经历了一个从错位、越位到逐步清晰、明确的过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介于普通本科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一种教育类型,在培养目标定位中容易将两者混在一起。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容易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工程型人才混淆。工程型人才主要在企业或研究所从事某一领域新产品的开发、新工艺的设计、新规划的制定等研究工作,他们也需要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但他们主要从事的是工程设计、规划方面的研究工作,因此需要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的是技术性管理、服务的经验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从职业岗位上看,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工人或一般技术性岗位的熟练工人,而高等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高职逐步从普通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中明确自己的定位而显示本身的属性,即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并且在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中承担起引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任。

三、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首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得最密切的教育类型,目前国家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没有实现良性循环,是高职教育发展面临危机的根源。在目前劳动力结构中,中高级技术人才比例仍然较低,劳动者素质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只剩下6年时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越来越紧迫,培养具有高端技能、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其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对其人才培养活动采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包括教育理念、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评价等要素。高职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既突出高职教育的技能性、技术性,又注重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即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均衡发展,将全新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评价中去。高职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区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学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加强与企业的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

【注释】

[1]彭腾.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34~335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15

第5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范文

[关键词]:任职教育 岗位 岗位群 绩效评估

科学确立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推进办学转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确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凝聚智慧,采取科学方法,保证高质量完成。

一、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分析

与学历教育目标相比,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指向性强

从专业面来看,学历教育强调学科性、理论性,注重打牢学员的专业基础,培养学员对专业的适应能力,知识面相对宽一些,但对岗位的指向性不够强;而任职教育则十分强调岗位的指向性、针对性,将学员在校期间的院校培训和将来在部队的任职岗位直接挂钩,中间不再需要任何转化环节,培训好就可以直接上岗工作,形象地说是一种点对点式的教育培训。对生长干部首先满足第一任职需要,对在职干部首先满足现任职务或拟晋升职务的需要。一般而言,一个专业可以对应多个相关岗位或岗位群,因而学历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知识面要宽于任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但从岗位胜任能力来讲,单纯学历教育要明显弱于任职教育。

2.实用性强

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角度来看,学历教育强调理论性、迁移性、概念性;而任职教育强调实用性、动态性,突出贴近部队、贴近岗位、贴近实战,以岗位关键能力所需的知识、经验为主要内容,将最直接、最管用、最顶用、最实用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员,并加速推进学员从已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等向具体岗位任职能力的转换,从一般的认识能力向特定领域的特殊认识和实践能力的转换,突出解决岗位任职能力。它不是一种全面素质教育,而是一种阶段性教育,其有限的、阶段性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各级岗位任职能力。

3.时效性强

从教育的效果来看,学历教育强调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而任职教育突出直接性、时代性、时效性,具有快速反应和短平快的特点,学了之后就能尽快用上。强调时效性,正好适应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适应了新的武器装备、新的战法训法、新的军事思想的应运而生,适应了部队勤务自身的不确定性,体现了任职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否则,就可能学了大量的东西,到了部队用不上,影响培训效益。

二、利用现有条件科学确立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1.保证足够的信息量作支撑

保证足够的科学的信息来支撑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靠学历教育的加减运算,也不是靠少数人经验的简单堆砌,更不是靠凭空想象,而是来自于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见,开展调查研究,既是军队院校确立培养目标的工作方法,也是必须经历的程序。了解任务部队对人才需求的信息,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任职教育工作。

2.广泛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来参与

确立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只是某个学院领导和机关的事情,而是每一个院校全员性的工作。要集全院之智慧,举全院力量,形成院领导、机关、专家、教员和群众相结合的全员参与的运行机制。确立以学员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坚持面向部队、服务部队、满足部队需求的理念;确立彰显优势、强化特色的思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调动各层面的积极性,组织方面的力量集中攻关,突破目标定位难点;采用试点先行的工作方法,推广典型专业确立目标的经验和成果。

3.依托上级部队领导带领和专家指导

军队院校在确立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时,除了依靠自身力量外,还要充分依靠各任务部队力量实施联拟联审,这是由任职教育贴近部队、贴近实战、贴近岗位的办学原则和要求所决定的,也是合力育人才,实现院校与部队间“供”、“需”接轨的实际步骤。在人才使用上,上级部队领导和专家对任职教育人才培养有直接的、充分的发言权,邀请他们参与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过程,有利于增加其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每所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邀请上级部队领导和专家共同参与,确立适合本院校特点的培养目标运行机制。

三、制定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避免的问题

1.避免与其他类型教育衔接的偏差

任职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它与学历教育有机呼应,以学历教育为前提,其自身也有类别和层次,也是逐级分阶段实施的。一是避免夸大地方院校科学文化和专业基础内容的差异。二是避免过分强调任职基础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复性地设置学科性痕迹较强的科学文化。三是避免级间衔接上的偏差,要清晰地区分初级任职教育与中级任职教育的差别,尤其是在专业前沿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上,要避免上下一般粗的倾向。

2.避免动态可变性的不强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动态可变性,这是由任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培养对象任职岗位不同,所需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也不同,同一培训层次培养对象个体间的差异,也表现出目标定位和培训任务的不尽相同;部队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建设的动态发展,导致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随之动态变化;新装备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岗位任职能力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要体现这一特征,要避免由于将人才培养目标定的过死,而造成的教学实践留出调整空间过小和教学资源的浪费的现象发生。

第6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范文

【关键词】 会计; 本科教育; 教育理念;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新的会计教育环境下,在科学的发展观引领下,如何正确确立会计本科教育的理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会计本科教育的改革,对于促进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的办学水平,提高会计本科教育的质量,使所培养的会计本科人才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乃至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会计教育事业、提高整个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均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我国会计本科教育应确立的理念

理念是愿景及方向的指引原则。科学的教育理念能够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明确教育的方向。会计本科教育理念决定着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的模式、教学的课程体系与内容以及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明确教育的理念是进行我国会计本科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根据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的所处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会计本科教育应该确立五个方面的理念。

(一)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理念,这里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我国会计本科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诚信危机与本科教育大众化环境下,确立素质教育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会计的产品――会计信息直接影响着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分配,而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的信息系统,尽管这一系统的运行受到会计规范即会计准则的约束,但仍然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了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当前诚信危机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尤其需要强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其次,会计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需要与有关利益方进行沟通、质询与解释,对于出现的新的经济业务需要进行思考、分析与推理,对于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业务需要作出判断等等,要求所培养的会计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

(二)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理念认为,通过一次本科教育不可能就获得享用终身的知识。为此,需要通过一次本科教育获得能够学习的能力,从而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获得终身享用的知识。这一理念也就是我国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仅供数餐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在当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知识经济时代,新的问题在不断出现,新的知识在不断形成,任何人都不可能经过一次学习就掌握全部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更不可能掌握未来的知识。如果缺乏终身教育的理念,忽视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单纯地传授知识,尽管学生在校期间给予了完整的专业知识,但学生跨出校门就会感到知识的局限,对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感到不相适应。这些年来,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规范从部门会计制度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协调、趋同与预期的等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受过会计本科教育的会计人员感到知识的不够用与不适应,原因在于缺乏终身教育的理念,在会计本科教育中重视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在反思会计教育的有效性时,提出了“为日益拓展的会计职业界作准备”的会计教育目标,认为会计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要让学生在刚刚从事会计职业时即已成为专业的会计工作者,而要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美国对会计教育的这种认识是正确的,也是值得借鉴的。显然,终身教育理念是一种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接受本科教育期间着重掌握工具性的知识,掌握继续学习的技能,使学生能够适应变化极快又趋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三)创造性教育理念

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性环境下,通过创造型教学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创造性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主要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书本知识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把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会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面对不断变化的会计环境,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需要具备创新的能力。具体表现在根据经济业务的发展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变革与创新;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改善、创新经营管理与内部控制等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能力在会计人才能力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创造性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可以认为,继承式教育属于低层次的教育,创造性教育属于高层次的教育,会计本科教育必须建立起创造性教育的理念。

(四)人本教育理念

人本教育认为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即人的应有地位、作用和尊严;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即每一个人都存在的与生俱来的潜能;教育就是发展人的个性,即每一个人都具有的独特色彩的个性。人本教育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出发,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与认知、情感、兴趣、动机以及潜能的发挥,使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人本教育理念在会计本科教育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计是一种在准则引导下依赖于会计职业判断的一种职业,往往有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与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需要会计工作者具有多思性、多问性、开放性与综合性的思维能力。为此,在会计本科教育阶段,就应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问题,敢于质疑问题以及能够解决问题的习惯。

(五)国际化教育理念

在包括资本市场全球化、经贸活动全球化以及企业收购与兼并全球化在内的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其国际化趋势日益显现。会计规范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从降低本国会计规范的制定成本、降低本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筹资成本与交易成本、助推本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以及国际收购与兼并、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代表的国际会计规范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与遵从。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后,会计市场已超越国界,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已迅速占有我国注册会计师业务的相当份额,但我国却鲜有会计师事务所到国外进行会计执业。为此,我国的会计教育应该顺应会计规范国际化与会计执业国际化的趋势,按照会计国际化的要求来进行会计本科教育,加强其在国际范围内从事会计执业的能力。

二、进行会计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路

我国会计本科教育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根据教育的理念来实施改革。具体的思路是调整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整合会计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与内容,创新会计本科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调整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着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直接影响着会计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与内容以及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最终制约着会计本科教育的质量。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根据会计本科教育的理念来进行调整,具体可以分四个层次来确定。

1.从本科学生的培养层次明确会计本科学生培养的总体要求。这一作为本科学生培养的总体要求,应该在所有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之间是大致相同的。会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这一层次的要求可以描述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符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基础性人才”。这里“基础性人才”是试图根据本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将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与高职高专层次的培养目标、研究生层次的培养目标区别开来。

2.从财经类本科学生的培养层次明确会计本科学生培养的要求。这一作为财经类本科学生的培养要求,应该在所有的财经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之间是大致相同的。会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这一层次的要求可以描述为:“具备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一层次的目标要求表明着所有的财经类本科学生作为专业基础应该具备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等方面的知识。

3.从会计本科学生的培养层次明确会计本科学生培养的要求。这一作为会计本科学生的培养要求,应该在不同高等学校的会计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之间是大致相同的。会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这一层次的要求可以描述为:“具备会计职业的能力”。这一层次的目标要求意味着作为会计本科学生应该“为日益拓展的会计职业界作准备”,这一层次目标也可以被认为是会计本科学生在会计方面的“通才”教育。各高等学校会计本科学生的培养要求可以到这一层次不加拓展,也可以根据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及本校的教学资源与特色作进一步的拓展,这样就构成了下一个层次的培养要求。

4.从会计本科学生具体的方向培养层次明确会计本科学生培养的要求。这一层次的培养要求,应该在各高等学校会计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之间是有差异的。会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这一层次的要求可以描述为:“擅长财务会计(或管理会计、审计、电算化会计、金融会计、物流会计等)”。提出这一层次目标是试图构筑在会计本科学生在会计方面“通才”教育基础上的某一会计领域的“专才”教育模式。根据这一层次的培养要求,会计本科专业方向可以按会计学的内容体系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来设置,也可以按会计的职业如注册会计师、企业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等来设置,还可以按行业如制造业会计、金融会计、物流会计等来设置。是否对会计本科专业设置专业方向,应视各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实质上,我国目前为数不少的高等学校在会计本科专业中已经设置了具体的专业方向,说明了有必要提出会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这一层次的培养要求。

从目前我国会计教育的环境看,一些高等院校根据会计本科人才的需求情况与自己的教学资源设置会计专业方向进行这一层次人才的培养是可取的。首先,我国会计本科教育规模如此之大,有必要有差别地进行会计本科人才培养;其次,根据会计本科人才的需求进行某一会计领域人才培养,可以提高会计本科教育的效率;再次,根据各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尤其是优势教学资源以及办学特色有重点地进行某一会计领域人才培养,可以形成各高等学校会计专业的办学特色;最后,从教育主体来看有利于实施人本教育,尊崇会计本科学生的个人发展。

(二)整合会计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与内容

会计本科教育的理念与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体系与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来实施的。根据上述所确立的会计本科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需要对会计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与内容进行整合。

会计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按培养目标层次要求的整合框架如图1所示。

本科公共课程指高等学校应为所有本科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满足本科学生培养的总体要求,包括政治理论类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艺术与体育类课程、外语类课程、数理类课程、计算机计算及信息技术类课程。其中在人文社科类课程中应专门设置“伦理道德”与“科研方法”课,用于对本科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计算机计算及信息技术类课程中应专门设置“计算机应用原理”、“管理信息系统”课,用于对学生计算机操作与信息处理技能的培养。

财经类公共课程指高等学校应为所有财经类本科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满足财经类本科学生的培养要求,包括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财政学原理、税收学原理、金融学原理、理财学原理等课程。

会计专业课程指高等学校应为会计本科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满足会计本科学生的培养要求,包括会计发展史、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国际会计、行业会计比较、财务报告分析、会计制度设计、会计理论、会计科研方法、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

会计专业方向课程应根据具体的专业方向进行设置,主要满足某一会计领域会计本科学生的培养要求,包括内部控制制度、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税务会计、制造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农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物流企业会计、外币折算会计、重组合并会计、法务会计、计算机会计、计算机审计、会计准则专论、审计准则专论、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战略成本管理等课程。具体实施中可以按会计专业方向在这些课程中进行选择与整合而构成一定的课程模块。

根据会计本科教育的理念,会计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及其内容是应该相互交融与促进的,需要从会计知识掌握、会计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会计诚信品格塑造、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形成、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养来进行整合。其中会计知识掌握主要以“会计学原理”课为起点,从各门会计课程的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展开;会计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以属本科公共课程的“科研方法”课、属会计专业课程的“会计科研方法”课以及学年实习与学年论文、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为主线,并融合在有关会计专业课程与会计专业方向课程中来实施;会计诚信品格塑造以属本科公共课程的“伦理道德”课、属会计专业课程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课为主线,并融合在“会计学原理”以及各门会计专业课程与会计专业方向课程中来实施;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则应从“会计学原理”课着手,融合在各门会计专业课程与会计专业方向课程中来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养则以属本科公共课程的“计算机应用原理”、“管理信息系统”课,属会计专业课程的“会计信息系统”课为主线,融合在各门会计专业课程与会计专业方向课程中来实施。会计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及其内容按会计知识掌握、会计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会计诚信品格塑造、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形成、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养整合的框架如图2所示。

(三)创新会计本科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体系及其课程内容确定以后,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来实施教学,是体现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的关键。

首先要创新会计本科教育的教学方法,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拓展会计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自主性,实现会计本科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多样性。具体的途径可以有:改进案例教学方法,关注“会计事件”特别是证券市场上发生的“会计事件”,根据其来编写案例,不仅具有典型意义,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讨论兴趣,通过组织与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实施团队教学,通过一定的选题,由团队协作分工,每一位参与的学生独立承担某一部分内容的思考,进行团队研讨,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进行问题导入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会计专业知识讲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对所学知识的前因后果理解得更加深入等等。创新教学方法要体现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即要了解学生的求知需求,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新的探索式、研究式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主动地去寻求知识、拓宽知识领域,逐渐形成独立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习惯。

其次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网络为依托,以计算机为载体,通过制作和开发会计教学软件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案例分析、问题导入式教学等进行融合,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构建由网络支撑的师生互动系统,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服务。除此之外,通过网络系统,实现与国家教育网络乃至国外教育网络的链接,充分利用精品课程等各种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

显然,我国会计教育改革任重道远,进行会计本科教育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如何通过模块式教学、如何通过学分制的改进、如何通过副修专业、如何通过产学研基地、如何通过引进国外课程体系、如何通过建设一支具有正确会计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等来实施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都是值得探讨的。只要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下,借鉴国外会计教育的成功经验,总结我国各高等学校会计教育改革的经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就能够不断提高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的水平,培养出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一流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俊杰.大学理念与校长遴选[M].台北: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出版,1997,(P122).

[2] 王冀生.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1999,(1).

第7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范文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明确体育人才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其核心在于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基本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发展。我们应该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精髓,根据素质教育目标,重新确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高校的定位和服务方向,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热爱教育事业、懂得教育规律的基础教育师资和热爱技术应用职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这两种人才的基本培养规格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在这个目标规格系统中,要突出质量要求和综合素质要求,切实针对基础教育的需要和区域经济的需要,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在知识构成中,要特别强调基础扎实和知识面宽广;在素质要求中,要特别强调职业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在能力培养中,要特别强调适应工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的教育,创新教育实质上是强调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综合能力。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的教育。由此可以认为,创新教育是在素质教育的层面上的一种超越性教育和健全人格的教育。在当今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培养模式是高师院校为了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而实施的培养方式,它是一个包括课程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诸多内容的动态系统。因此,改革现行的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1.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是教学系统中的实质性因素,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优化应尊重下列原则。

(1)目标性原则。要根据规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的全面素质来确定课程体系的基本组成门类,每门课程都应找准自己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明确对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所承担的任务。(2)科学性原则。课程体系要符合学科专业自身的内在规律,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3)适应性原则。课程体系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适应人才就业市场的需要。(4)特色性原则。课程的整体结构体系,要反映学校的办学层次、专业特点,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安排上:一要加强基础课程。要根据基础扎实和知识面宽广的规格要求,调整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的门类和比例。要使基础课少而精,专业课广而约,选修课多样化。二要加强能力课程。根据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规格要求,强调理论知识课和实践训练课的门类和比例,压缩理论知识课,增加实践能力课和创新能力课。三要加强素质教育课程。根据培养较高综合素质的规格要求,增加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课。文科学生要修读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经济管理类课程,体育学院学生必须修读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各科学生都要修读一定的身心素质课程和艺术课程。

2.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深化教学改革必然涉及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新。体育课要剔除陈旧内容,保留传统内容的经典,适当增加应用内容。专业课的内容要按注重针对性和应用性的要求进行重组,适当压缩理论性内容,增加应用性内容。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积极吸收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把体现当代体育科学特征的、多学科之问的科学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

教学方法改革应该立足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根据这样的主导思想,要改变过去把学生仅仅当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做法,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3.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手段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广泛地应用于教学领域。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带来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的变革。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和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切实做到讲课艺术化、教学手段多样化,以期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个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个性和精神风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教风建设是指教师要有崇高的师德修养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学风建设是指养成学生勤奋向上、积极努力、敢于创新的学风,重视班集体建设,营造富有竞争的学习氛围。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中,一要抓好精神文化建设,二要重视物质文化建设,确保为传播教育和文化知识提供物质基础。

三、在教改中促进高等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是一种“持续性”的发展,没有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的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始终是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核心问题。高等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同整个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的,因为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就大教育系统而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人、教育、环境的有机结合,是不同水平、不同层次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包括教育投资、教育组织、教育内容与活动、教育质量以及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其关键问题是高等体育教育为未来社会提供什么样的体育人才和精神,提供什么样的科技服务。

第8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范文

一、注重个体素质的整体性

人的素质包括思想、知识、身体、心理等。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考虑个体素质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个体素质的每一个方面的发展和提高是相互影响的,因此,个体素质的每个方面的发展和提高必须是协调的,如果某一方面突出,个体素质的其它方面就会处于相对劣势,就会产生个体素质的不均衡,造成个体素质发展出现畸形。因此,落实素质教育,只有从整体着眼,才能切实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

二、注重个体素质提高的稳定性

个体的整体素质及其各个方面是在不断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中提高的。这种培养和训练必须是长期的,如果仅仅是短期的培养和训练,那么个体素质某一方面的提高就不稳定,也不能巩固。因此,素质教育是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必须是长期的,教育过程比教育结果更为重要。

三、注重系统性

每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并在它所处的环境中受到其它相关事物的影响。素质教育是总结、纠正由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适应时代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不是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而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手段、教育内容及评估标准等,虽然有其各自的独立性,但必须是统一的、协调的、一致的。因此,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四个一”的口号,即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一节课都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规范学生家长的每一个教育计划,不让一个学生辍学,由此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社会化途径。

四、要有创新意识

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两者并不是矛盾的。素质教育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目标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当说两者是一致的。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

那么,什么是创新素质教育呢?根据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定义,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新的规律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作为基础教育来讲就是为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这样界定好创新素质教育,一是明确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为创新教育定了位,即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在素质教育中有机进行。既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又把创新摆到了突出位置;二是强调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即要在全面发展素质基础上,突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素质,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上下工夫。这样界定从规定上注意科学性、规范性、整体性、操作性,既避免了片面性,又明确了有机结合的方向,使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获得到和谐有效的落实。

五、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性

良好的审美素质有助于学生追求真理、发扬善性、增进健康,从而促进学生各种素质的发展,是学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以前我们把美育看得可有可无,认为美育搞不搞对学生没有什么影响。我认为美育搞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美素质的教育:①对学生加强美的知识技能教育。学校要坚持上好音乐课、美术课、手工劳动课,成立兴趣组,让学生掌握美育知识和技能。②对学生加强美的鉴赏能力的教育。学校通过音乐、舞蹈、美术比赛和欣赏课,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③对学生进行美的表现方面的教育。学校对学生要加强“五讲四美”的教育,把学生的行为美、仪表美、语言美列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检查。

第9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范文

关键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创新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启动实施面向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医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医学教育的高度重视,也是新时期医学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卓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人文素质是卓越医生的必备条件。“卓医计划”视阈下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是高等医学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创新是适应新形势和完成新任务的需要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医疗卫生行业日益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所面临的客观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之一: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要求。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人类疾病谱发生重大变化,健康的概念从身体上的完好状态,转变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传统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现代医学模式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这就要求现代医学需要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来综合考察人类健康和疾病。这些都对医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具备过硬的现代医学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关注疾病本身的同时,还要关心疾病背后的人。因此,医学教育应该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变化之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医疗卫生行业的服务对象是一个急需救助的特殊群体。这就要求广大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但是,近年来受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竞争等影响,少数人医务工作者缺乏责任心,救死扶伤的思想淡漠,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增强他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将有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创新是“卓医计划”目标的应有之义

“卓医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基层需要的具有优秀道德品质,兼具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拥有终身学习、科学思维、社会适应等综合能力,具备行业引领潜质及创新意识,掌握较为扎实的医学理论与临床基本技能,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并能适应新的医学标准要求的临床医生。[1]这一目标决定了卓越医生的培养,更加重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然而当前的医学教育却存在重医学知识的传授和临床技能的训练、轻人文素质的培养等现象。这是与卓越医生的培养目标相悖的。

四、观念创新是“卓医计划”视阈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创新的先导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卓医计划”视阈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观念创新不是凭空臆想,它必须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长期以来取得的基本经验为基础,以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卓医计划”新目标以及大学生的新特点为依托,树立新思想、新观念。第一,行为化观念。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侧重于说教。其实,思想诱导可以改变人,行为感化同样可以改变人文素质教育如果只注重理论,只说不做,或者说得多做得少,忽视行为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就难免事倍功半。同时,过多的说教还会引起人的逆反心理,甚至产生对立情绪。所以,倡导行为化,可以使人文素质教育由以说为主改为说做并重,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将人文精神与医学实践结合,在知识传授与自身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第二,人的全面发展观念。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自身的实践等多种方式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心理、修养,并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在一般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人文知识的获得、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将人文精神与医学这一特殊科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将医学生培养成人格和谐、健全,全面发展的人,并在未来的医学职业生涯中能够对患者实现人文关怀。因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中,一方面既要立足现实,又要高于现实,从现有的条件出发,贴近现实,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要高于现实,根据未来卓越医生必须具备的条件,不断提高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融合发展,当今应对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的关键是科学与人文知识、医学与人文精神融合发展,这也是卓越医生必备的条件。第三,时代化观念。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直接对象是医学生,对他们的教育,更要突出时代性。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传承性,如果否认了这一点就割断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脉络,使创新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人们也必须看到时代性的重要价值,时代感鲜明的内容是使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永葆青春的良方妙药。今天,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大路上,青年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波澜壮阔而又意气风发的时代,属于这个时代的一切闪光思想都会影响他们,同样,属于这个时代的负面问题也会“纠缠”他们。因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创新上要体现时代性,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时代中采撷亮点,为我所用。

五、内容创新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创新的核心

“卓医计划”视阈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创新,包括教育观念创新、工作环境创新、方法手段创新等一系列创新环节。在这些创新环节中内容创新是核心,其他环节的创新都要围绕内容创新而展开。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创新是方法创新的前提基础,新的内容通常需要新的传播方法、新的讲解方式、新的媒介手段。总之,方法要为内容服务,方法围绕内容产生,新的内容是方法创新的源头活水。第一,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完整地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高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就抓稳了对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转化为每一个大学生的精神自觉,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激发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第二,继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和生活样式等内容,其中的核心思想、基本价值原则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一方面,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拥有的丰富的医学文化,汲取医学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医学文化,涵养着医学人文精神。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奠定了医者仁术的人文基础;儒家“礼”的观念,确立了医德追求、良好医患关系的目标和规范;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奠定了医学“整体思维、辩证施治”的基础;另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同时,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自信与自觉。第三,努力抓实生命价值观教育。当今社会,医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有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等道德情操和敬业精神,在现实生活和医学实践中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通过生命意义教育,引导医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引导医学生善待自己和他人,尤其要善待患者,以“仁”为本,关怀患者,维护患者的权利和尊严;通过生命理想教育,引导医学生提升生命的价值。医学生在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在今后的医学实践中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命价值,守护人类的生命健康;通过生命体验教育,加深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识。医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在医疗实践中体验和谐医患关系的美好,培养人文关怀精神,为今后走上医疗工作岗位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形成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奠定基础。第四,大力培养诚信职业精神。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维系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规范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道德保障。而诚信道德对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也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在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养成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融入现代医学职业精神的建设中,加强医学生的社会公德、医德教育,自觉培养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专业精神,将专业义务上的诚信上升为自觉的责任。[2]在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养成中,积极创造条件,让医学生参加医学社会实践,亲身体验、感受,最终形成价值评价,认识医患双方的充分沟通以及以诚信为基础建构的医患关系,在医疗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机制创新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创新的保证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工作机制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管理实践而形成的人文素质教育管理结构及配套的实施策略,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组织形式。“卓医计划”视阈下创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机制,就是要揭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主动性。第一,“一枝动,百花摇”——加强领导机制。一所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与领导机制的完善与否有着直接联系。领导机制健全、富有实效,则全校上下就会形成“一枝动,百花摇”的良好局面。其一,坚持在党委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从思想上、行动上克服那种重学校改革和事业发展,轻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重医学教育,轻人文教育;重医学主干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培养,轻人文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重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轻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等片面认识;其二,建立领导干部自身学习制度。领导干部既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又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学习者。领导干部的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卓医计划”这一新的培养目标下加强领导机制特别要加强领导的自身学习。同时,加强学习还可以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更有效地领导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第二,“网络的启示”——完善运行机制。韦伯的组织理论认为,一个组织赖以生存的关键,是具有能提高组织活动效率的机制。虽然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并不完全符合韦伯的模式,但是许多观点还是值得借鉴的;其一,根据制定的工作程序,建立规范的运行制度。建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工作程序就是要综合运用各种要素,协调各种关系,建立起上下一致、前后连贯、左右协调、环环相扣、有条不紊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行制度。每级管理组织、每个任务都要服从有关规章和控制,这些制度可以保证组织内的协调一致,连续稳定;其二,完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组织机构。建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专门机构,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领导有力、机构健全、管理完善的良好局面;其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者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把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结合起来,[3]在医学课程中融入相关的人文社科内容,在专业教学中融会人文精神教育,从而有效地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第三,“整分结合”——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既是一个实现目标的过程,又是一个管理的过程,目的是把原来由少数人负责、学生受教育的传统体制转变为专门机构负责、全员参与的新体制。目标制定得既有一定的难度,又要通过努力能够实现;既要有长远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长远目标是培养既有智慧又有德行,既有医学精神又有人文精神,既掌握精湛医术又懂得人文关怀的医学创新型人才;近期目标就是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医学技能,又有较强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医疗纠纷的处理能力等医学人文技能的医学专业人才。

七、方法创新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创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