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教学现状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GIS;高中地理教育;现状;对策
GIS技术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将其融入地理教学的时间也较短,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还处在摸索阶段。很多r候,GIS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没有发挥辅助教学的效果,还将其本身较为灵活的教学内容变得十分死板。因此,我国应当对GIS技术展开研究,改善该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缺点,充分发挥其自身优点,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地理整体教学水平。下面笔者就对GIS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阐述。
一、GIS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教师应用GIS的水平有限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中地理教师中了解GIS技术的不足两成,绝大多数的教师对该项技术都不是很了解。并且,在这两成地理教师中能够根据地理教学内容数量应用GIS技术的更少,所以地理教师GIS水平的缺乏是阻碍GIS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缺乏对GIS的认识
高中地理教师缺乏对GIS认识,没有意识到GIS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是导致GIS技术一直没有得到普及和应用的重要原因。调查实验发现,被调查的地理教师中没有一个教师认为GIS对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地理教材中涉及GIS内容,也只是简单地对其进行介绍或是直接略过,没有充分发挥GIS在地理教学中的价值。
3.缺少软硬件设施
计算机和软件系统不仅是GIS技术的基础设施,也是发挥GIS作用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能够满足GIS应用基础设施的高中还很少,即使有些高中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已经达到了要求,但是在软件上却存在很多问题。当下所使用的GIS软件有一个较为相似的特点,就是软件功能较多、专业型较强,软件的安装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成本,因此不适合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二、GIS融入高中地理教育的有效对策
1.对地理教师进行培训
各地高中应当对本校地理教师进行GIS培训,待培训完成以后地理教师应当针对教材中能够应用到GIS技术的内容进行设计,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并且,不同高中之间应当加强在GIS技术应用方面的交流,从而实现资源的相互共享和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针对一些使用GIS技术取得较好效果的高中,应当为使用效果较差的学校做好成功的示范,以提高这些学校GIS技术的使用效果。此外,我国高中还可以借鉴国外在GIS技术上的使用经验,以提高本校的GIS应用水平,提高地理教学水平。
2.高中应当加强与师范高校的合作
为了充分发挥GIS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效果,应当加强与师范学校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关系,可以让师范高校中熟练掌握和应用GIS技术的学生去高中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实习,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师范高校学生的实战教学经验,还能够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师GIS技术的应用水平,是一项双赢措施。
3.高中应当加强软硬件的建设
一般情况,重点高中和经济水平较高地区的高中在硬件设备上已经达到了GIS技术的使用要求,然而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高中学校在这一方面则有所欠缺,需要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给予其一定的支持,完善这类高中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而在软件上,则需要各地教育部门同软件开发企业进行合作,根据当地高中的具体情况研发出具有针对性、比高的GIS软件,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4.提高教师与学生的认识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中地理教师和学生在GIS技术的应用缺乏一定的认识,甚至认为该技术是无用的。并且,还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地理并不是高考必考科目,不必地将GIS技术应用到地理教学中。因此,高中学校应当改变学生和教师的这一观念,充分认识到GIS技术的重视性,充分发挥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高中地理教学中,GIS技术是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较为理想的。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GIS技术一直都没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普及和应用,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根据该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订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促进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从而为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贺晓慧,朱丽,卫海燕.GIS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6):112-114.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双语教学 维吾尔族教师
1.调查的实施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新疆各地区进行地理双语教学的教师。调查发放问卷回收率95.45%。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对地理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
重视双语教学是提高地理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以下表2-1调查结果表明,新疆维吾尔族中学对地理双语教学是比较重视的。
表2-1 学校对地理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
2.2教师汉语水平等级。
由问卷统计得出,汉语水平达到8级和8级以上的教师占61.91%,说明地理双语教师的汉语水平不太高。
2.3教师对地理双语教学的认识。
表2-2 教师对地理双语教学的认识
2.4教师在地里教学中的语言使用情况。
由调查结果得知,47.62%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汉语为主、维语为辅的形式,33.33%的教师采用汉语和维语各占一半的形式,全部用汉语教学的教师占14.29%。双语教师普遍认同教学过程大多数内容用汉语讲,比较难的知识点用母语的双语教学模式。
2.5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
从表2-3可以看出,教师希望学到更多双语教学技能技巧及地理专业知识。
表2-3 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
3.维吾尔族中学地理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1地理教师的汉语水平不高。
被调查教师中,只有61.91%的教师达到8级和8级以上的水平。被调查的教师的HSK(国家级汉语水平考试)过级率较高,但是很多在职教师的汉语表达能力达不到用汉语授课的水平。维吾尔语学校的教师都是学习母语的大学或中专毕业生,双语教学的教师汉语不熟练,发音不准,无法用纯正的汉语表述、讲解所授课程的内容,这就影响了双语班学生的学习。
3.2对地理双语教学目标的认识不完全。
关于地理双语教学目标,只有19.05%的教师认为首先是地理学科目标,其次是语言目标。在学科双语教学中,首先应确保学科教学目标的落实。“决不能以降低学科教学质量为代价来换取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1]。
3.3地理课外活动的组织不理想。
地理课外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52.38%的地理教师表示几乎没有组织过地理课外活动,28.57%的地理教师表示很少组织地理课外活动,说明没有有效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3.4教学研究的不足,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调查发现,只有47.62%的教师表示“经常”或“偶尔”进行双语教学研究。加强双语教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4.提升维吾尔族中学地理双语教学的对策建议
4.1努力提高维吾尔族教师的汉语表达能力。
双语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专业的知识,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语言水准,以在任何时候用第二语言授课。所以应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加大赴内地和疆内各培训学校进行挂职学习力度,让更多的少数民族骨干教师获得深造机会。充分利用各学校自身力量,加大民汉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力度,组织有一定潜能的民族教师到本县市汉语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进行培训、观察,学习优秀教师的备课方法、教学方法和经验[2]。
4.2重视双语教学工作,正确宣传双语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调查显示,维吾尔族中学比较重视地理双语教学,为了达到双语教学的最佳效果,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继续高度重视双语教学的实施。深入实际,找出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教师对双语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要有明确认识,应确保学科教学目标的落实,不要以降低学科教学质量为代价换取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4.3积极组织各种地理课外活动。
中学地理课外活动是学生在地理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地理实践活动。地理课外活动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而且能满足学生对课本以外知识的追求。教师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积极组织各种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刊物,观看地理影片或电视节目,条件允许的话,带学生参观博物馆、展览馆、气象站等。这些课外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获得知识的经历,增加学生的学科知识。
4.4加强对地理双语教学的研究。
加强双语教学研究是推进双语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地理双语教师应该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双语教学研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摘要: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人们越来越重视那些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知识,忽视了能够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社会科学知识,比如历史知识。历史教学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无论是内地还是,历史教学都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在山南地区桑日县中学的实地调研资料,进一步阐明历史教学的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的对策,引起大家对历史教学的重视。
关键词:桑日县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对策
历史教学是在记录、学习、解析、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增强人们的文化与技术、影响人们的道德修养的教学活动,自教育之始就存在。历史学科就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在内的综合性学科。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教育在不断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山南地区桑日县中学的全面调查,进一步解析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教学在桑日的现状,剖析所存问题,寻求解决对策。
一、 桑日县中学基本情况分析
(一)桑日县教育基本情况概述
桑日县位于自治区山南地区东部,全县国土面积263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7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高,尤其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期间,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截止2014年桑日县共计中小学8所,幼儿园15所,学前教育覆盖全县各个地区;教师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截止2013年,各级各类专任教师共计237人,基本满足桑日县教育事业对教师的需求。①从财政局获得数据可知,全县总财政收入的20%-30%投入教育部门,将来还会继续增加。②
(二)桑日县中学基本情况简介:
桑日县中学建于1996年,占地面积125亩,是桑日县唯一一所现代全日制寄宿初级中学,地处雅鲁藏布江河畔,校园绿化成荫,环境优雅怡人,教学设施一流,拥有一支忠诚于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教职工队伍。学校秉承爱国、感恩、健康、向上的文化精神,以“有教无类重人才,和谐发展办教育”为办学理念,本着“为学生成人成才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的办学目标,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书香性、和谐型、法制型、文明型和美丽型的“五型校园”,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目前,桑日县中学共有三个年级,15个班,630人,其中,七年级有五个班,共214人;八年级有五个班,共207人;九年级有五个班,共209人,全部住校。学校专职教师68名,1名行政编制人员,共69人,其中以本地的藏族教师居多。新课改以来,学校定期派教师去陕师大、北师大等地学习。学校共15间教室,2013年到2014年间,刚装完电子白板,除了一些老教师,青年教师经过学校的培训之后都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灌输式教学的形式。另外,学校还有自己的活动,每年都会举办校园文化节③,展示学校的文化特色。④
学校有两名历史本科专业毕业的教师,但没有执教历史,而是执教汉语。目前担任历史教师的是二名藏族老师,都不是历史专业出身。学校同时使用历史课本和历史填充图,历史教材是人教版,汉语版本,内容是讲授中国历史,从先秦到近现代。人教版教材图片和文字搭配适当,课后题较少。初一、初二每班一周两节课,一共十节课,一节课40分钟,一个教师带一个年级,使用汉语普通话授课。另外,为了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会定期放映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比如焦裕禄等。⑤
二、桑日县教育及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桑日县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结构不合理。首先,青年教师少,占总体教师的40%,中老年教师较多。其次,教师学历水平普遍较低,高级、中级职称的教师没有,仅有少数初级职称者。第三,教师分布地区不平衡,多数专职教师都在桑日县城,农牧区教师在数量上比县城教师少,在质量上比县城教师差。
(2)优秀教师流动频繁。据当地教育局透露,由于教师待遇不合理,医疗保险、补贴优惠等政策不够明确,很多教师不愿意留在农村或牧区,甚至有教师放弃工作岗位,外出打工。
(3)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专业不对口、质量不高,非师资教师较多,到岗位后没办法胜任教学工作。比如,初中历史教师很多是学校内部转行,或者主课教师的兼课教师,亦或年老体弱即将退休的教师。这样的不稳定的师资队伍,制约了桑日县教育的发展。
(二)桑日县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笔者通过抽取七年级一个班,八年级一个班,共60人,发放问卷60份,进行问卷调查,使调查资料及数据更加真实,进一步了解桑日县历史教学现状,以便发现存在的问题。
(1)多数藏族学生和内地学生一样,比较喜欢历史。
初中同学对历史学习抱有兴趣,这是历史教育在学校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决定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桑日县中学学生对历史表现出较高的兴趣,愿意主动学习历史,对历史没有抵触情绪,认为学习历史不难,这至关重要。同时,高年级的同学没有低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感兴趣的多。⑥
(2)教师能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
首先,学校都是藏族同学,很多同学都希望老师用藏语教学。⑦历史教师是藏族,在课堂中可以以汉语为主,同时使用双语教学,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毕竟,在地区,主要使用藏语,但是,就国家教学情况来说,规定统一使用普通话教学。藏族老师使用双语教学,帮助同学更好的听懂历史、理解历史,保证历史课堂的顺利进行。其次,同学们对历史教师的要求各异,⑧没有固定格式,只要老师教学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个老师就能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就能保证历史课堂的顺利完成。最后,新课程改革有一定作用,使得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部分同学有良好的学习历史的习惯。
在历史课堂中,53.3%的同学表示会很认真的做历史笔记,另外的同学偶尔做,没有不做笔记的同学。这说明同学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学习。同时,愿意主动回答问题,提高自己的能力。⑨ 另外,大部分同学对历史故事、历史图片、历史影像资料都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枯燥的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正确引导,在讲述历史故事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⑩
(4)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同学们遇到的困难各不相同。
问卷统计显示,46.7%的同学对学习内容不理解,41.7%的同学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学习,11.6%的同学表示得不到老师的帮助,这些导致学历史有难度。B11另外,导致对学习内容不理解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比如本学校采用的是与内地相同的人教版教材,都是汉语,很多藏族学生对课本内容不理解,对中国历史不理解。同时,教历史的是藏族教师,由于藏族教师与汉族教师对中国历史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带有个人色彩,对学生学习内容的讲授也不同。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很有必要的,因材施教,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每个学生学习进步。
(5)通过学习历史,同学们受益匪浅。
通过历史学习,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B12有的同学通过历史学习,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状态,对他们们将来生活学习有帮助;有的同学通过历史故事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了解藏族史;还有的同学了解很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了解了中国的发展历程,同时被我们的先辈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感染,为成为他们的后代子孙而感到骄傲自豪。同时明白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只有吸取经验教训,虽然强大的中国也曾经经历过落后、贫穷,但是现在努力建设,会更加富强。此外还了解到历史上的战争时代,让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6)同学们能够基本掌握历史知识。
问卷结果表示,由于没有升学压力的强制,同学们都是基本掌握历史知识,对课本内容也有自己的看法。B13比如,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八年级同学基本能够掌握改革开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加快,生活水平提高,改变了中国落后的面貌,开始与世界接轨,融入世界。这表明,中学历史教育对学生还是很有成效的。
总的看来,初中历史教学在桑日县中学有一定的成效,同学们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提高了文化素质和修养,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民族团结理念扎根心中,同时做到以史为鉴,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2、据教师和学生的反应,在历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少数学生对历史课程不感兴趣。教师课下和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有些同学对历史表现出比较淡薄的兴趣,历史并非中考科目,认为学习历史没有用处,甚至认为作为藏族学生,了解藏族史是必要的,对中国历史不需要浪费太多的精力去学习,不需要太多的关注。在课堂上,少数同学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在乎历史课堂。
(2)学校对历史教学不够重视。在初中开设的课程中,对于历史学科的价值与功能的认识上,历史无用论思想严重,这种轻视历史教学价值的滞后思想观念严重影响着初中历史教学。[1]历史课还是被挤占比较多的课程,很多时候多会被语数外等大课占用。另外,历史课程的课时安排较少,一周只有一到两个课时。学校安排的历史教师也较少,不会对历史教学投入太多的精力。
(3)历史教师自身的问题:首先,很多历史教师自己本身对历史课程不够重视,认为历史不被列为升学考试的科目,也就没有必要去认真的学习。其次,有些历史教师并不是历史专业出身,没有做到专业化,对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不利。最后,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把自己定位在学生之上,能力有限,总是在填鸭式的教学,教学手段单一古板,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没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 关于桑日县历史教学发展进步的对策建议
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智慧。历史教学就是在不断探索中寻求最佳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2]为了应对桑日教育及历史教学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深思熟虑,找到解决的对策:
1、 重视人才。
建设,人才是关键。真正的人才必须有奉献精神,为奉献,为桑日奉献,为教育奉献。政府对于这些人才,必须提高待遇,让其在桑日这片土壤生根发芽,培养更多的继承者。
2、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桑日县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不断投入,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更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
3、提高教师待遇。
政府、学校等要关心教师生活,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努力留住优秀教师。比如,尽量解决教师的住房困难,解决医疗保险,加大对教师的优惠补贴及福利待遇等,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才能让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教育。
4、 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应从历史课程的特点出发,全面、准确地贯彻和落实课程理念,把新课程理念与历史教学改革实践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初中历史教学,就其课程来说富有思想教育素材,应该充分利用开展教育活动。[3]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参观古迹、纪念馆、博物馆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历史知识与社会活动恰当结合。
5、历史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历史教师要合理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创新型教师,[4](P62-66)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不断完善以历史专业知识为主体的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二是注意保持历史专业知识结构的活跃状态,避免僵化。
在历史课堂中,历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比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利用合作学习,加强讨论交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精心提问,以问激发学生思维;使用主流史料资源,[5](P87-88)了解历史的真实性等等,都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6、加强汉语学习。
藏族学生要加强汉语学习,而学习汉语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看汉语频道电视,收听汉语广播,阅读汉语图书等,创造学习汉语的情景,在日常生活中多说汉语,提高汉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汉语水平的目的,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同时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调查中,虽然发现在山南地区桑日县历史教育存在种种问题,但是应对问题的措施也在不断地出台和实施中,虽然现在效果甚微,但是我们仍然相信改革的力度会日渐加大,收到的效果也会随之增大。我们的历史教育仍会被重新重视,因为历史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忧患意思,增进民族凝聚力,而且可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教育。
本文受民族学院研究生高水平人才培养项目支持
注解:
①访谈时间:2014年7月11日;访谈地点:桑日县教体局;被访谈人:YXDW,LSCC。
②访谈时间:2014年7月14日;访谈地点:桑日县财政局;被访谈人:MMDZ。
③校园文化节:一种文化、艺术的节日,班里表演节目,展示学年取得的成绩,包括家长会、运动会在内,对家长、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同时出黑板报,主题多元,有新旧社会对比、安全、时政、感恩、学雷锋等。
④访谈时间:2014年7月14日;访谈地点:桑日县中学;被访谈人:LHKG,汉族,语文教师。
⑤访谈时间:2014年7月15日;访谈地点:桑日县中学;被访谈人:ZXDJ,藏族,历史教师。
⑥由调查问卷第1、3个问题的数据整理得出。
⑦由调查问卷第2个问题的数据整理得出。
⑧由调查问卷第5个问题的数据整理得出。
⑨由调查问卷第6、7个问题的数据整理得出。
⑩由调查问卷第8个问题的数据整理得出。
B11由调查问卷第9个问题的数据整理得出。
B12由调查问卷第11个问题的数据整理得出。
B13由调查问卷第12―16个问题的数据整理得出。
参考文献:
[1]唐瑜.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与建议[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4).
[2]王玲.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
[3]姜秀艳.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3).
关键词:教师;实践教学;原因;现状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216
1 概述
地方应用型高校一般是指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努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省属高校。高校要保证和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围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体系,同时重视培养能满足和适应实践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1]。
2 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1)高校师资队伍中实践教学教师相对偏少。目前,教师队伍中理论和实践教学结构不合理。理论教学教师偏多而实践教学教师缺乏。高校存在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辅助的观念,在安排实践教学师资时,将不能胜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或学历低的人员安排到实践教学岗位上,导致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尤其在实践教师队伍中,既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又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的学科带头人更少,容易造成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脱节。(2)年轻教师普遍缺乏实践锻炼。近年来,新进的高校教师多数为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从高校直接到高校,虽然接受了系统的理论学习,但缺乏社会工作实践,在组织实践教学时面临许多困难。(3)实践教学内容和过程方面的设计能力不够。目前高校在实践教学设计时缺乏系统性,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衔接不上,实践教学各个环节之间衔接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不能吸引学生。在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没有注重适应个性的教学[2]。(4)实践教学评价经验不足。由于很多年轻教师在硕士、博士毕业后,没有实践工作经历,直接由学生角色转换为教师,一时还没有很快适应,容易出现实践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教学效果评价不到位等情况。
3 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的原因分析
3.1 培养和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制度不完善
(1)高校在教师引进的制度方面规定不够明确。目前在教师资格认定标准中,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方面没有做出明确要求。高校在教师引进的制度方面也未作出具体要求。高学历、高水平论文和科研成果等被作为引进师资时重点考察的内容,对于实践动手能力则关注较少。这样往往造成了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不能被引进高校,而这些企业人才恰恰是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紧缺的资源。(2)在职称评聘和人事考核制度方面。大多数高校在对教师职称评聘、人事考核方面,都规定了学历、教学年限、教学工作量和科研成果等硬性考核指标,而实践教学水平方面则没有细化要求和评判标准。(3)国家相关制度规定方面。各级地方政府没有规定企业必须参与高等教育,政府或教育管理部门没有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让企业接收高校教师参加一线生产实践锻炼,高校及其教师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也较淡薄,认为做好学校本职工作是第一要务,而忽视实践锻炼,致使实践教学能力难以提升[3]。
3.2 教师自身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积极性不高
高校教师习惯于课堂上的书本知识传授,对于通过到企业生产车间进行实践操作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积极性不高,原因在于:
(1)教师个人经济利益的考虑。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追求经济利益,在实践教学上要衡量时间精力的投入与经济利益是否成正比。要上好实践课程,教师的备课量与上实践课时花费的精力远远超过理论课,教师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综合性强,承担的风险大、责任性高。但是课时量反而比理论课要低,结果挫伤了实践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大多数教师的实践锻炼的动力并不强,缺乏强烈的投入到实践教学的自主意识和自觉行为。(2)在实践教学能力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存在误区、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能力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对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动力,与理论教学相比,其激励作用明显不足。(3)绝大多数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难以保证有其他时间进行实践锻炼。目前很多高校对教师教学工作量及科研工作量的考核都明确规定有量化指标,例如每周课时量至少达到十几节以上,课程门数多,内容变化快,增加了备课量。教师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各种教学资料,确实难有充足的时间保证从事实践锻炼[4]。
3.3 缺少针对实践教师的考核标准
高校实践教师应该达到怎样的水平,由于没有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专业标准而难以规定。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差异较大,指导学生实践时的要求和规范就不一致。例如,在指导相同层次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生的商务谈判实践课时,学生能够在实践课中达到的能力与教师的水平直接相关,又与该专业的标准相关。如果高校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严格的专业标准,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就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从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3.4 高校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求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大量的硬件投入,教学成本高,而政府支持的资金总量不足,造成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明显不足。
3.5 校企合作缺乏实效
虽然应用型高校基本上都与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产学研校企合作,但多数为学生实习基地,作为教师实践锻炼的功能不强。企业在接纳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5]。
参考文献:
[1]徐艳.职技高师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6(11).
[2]詹晶.浅析高校经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J].高教论坛, 2014(02).
[3]杨春梅.提高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路径及措施[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06).
[4]范玉红.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3).
[5]应克荣.应用型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 现状 原因 措施
中学地理是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二者相互关系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本身有着综合性、实践性、地域性、开放性等方面的特点,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它旨在让中学生掌握地理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随着我国考试制度的改革,地理教学工作逐渐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但在中学实际教育过程中地理教学现状依然令人堪忧。作为地理教师,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析了地理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希望能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一、地理教学现状及原因
长期以来,因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的升学压力,学校对初中地理这门课程的要求逐渐简化,而仅仅将其作为一门了解性的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师、学生整体对地理的“教与学”缺乏足够重视,归结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教育政策影响。初中地理作为一门文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在考试中分数与其他主要科目相比较低,或者在中考中不被列入考试范围,从而导致学校对该课程的要求逐渐简化或忽略,教师对该课程的要求降低。第二,教师资源匮乏。学校中有很多地理教师并不是地理专业出身。这样就会出现教师教学水平不足,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听课或者讨论与地理知识无关的话题等问题。第三,教学资源有限。主要表现在学校将大部分资源分配到那些对于考试有利的主要科目上,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地理学科的资源分配。第四,教学方法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师生缺乏互动,学生主体意识淡薄,缺乏创新精神。第五,学生缺乏兴趣。由以上政策、教师资源、方法等问题导致了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度不高、兴趣不足,他们习惯于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浅尝辄止,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二、提升地理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加快教育政策改革。教育政策改革会直接影响到教育部门对学校下达的教学目标,也直接影响学校教师、教学资源的重视和分配,影响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要求。只有将地理教学正式纳入到中考科目,才能够让学校真正从教师、资源及方法上重视起地理教学,才能够让学生从主观思想上重视地理知识的学习。
2.合理分配教师资源。将地理教学水平一般的教师进行合理调配,安排足以胜任的、专业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强势专业,深入挖掘和钻研地理教材,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地理科学中渗透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等环节,保证每个环节有序地贯穿着在课堂教学中,从根本上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3.合理分配教学资源。保证教学资源的平等分配是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合理分配是非常必要的,充分运用电脑、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资源,不但能增大教学容量,还能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同时,这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使他们以精神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讲授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无法保证学习质量,只有在地理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与时俱进,结合多种渠道及形式综合进行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前课堂中普遍为地理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景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兴趣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5.在国情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地理知识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来认识地理课程中各个环节的现状和重要性,从而激起学生对国家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课外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获取地理资料,通过直观考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奇心,并把资料进行整理、宣传、展览,增强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兴趣。
总之,改善地理教学现状,不仅需要从教育政策、教学资源等客观方面为地理教学提供保障,明确地理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还需要广大地理教师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地理教育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教学过程中找到更多、更好地开展地理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最终不断提高中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长青,冷疏影 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06).
[2]山西省初中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总课题组.山西省初中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1).
[3]段梦晓.初中地理教学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
[4]毛晓红.对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学周刊,2014(1).
[5]李慧.浅谈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3(11).
[6]回爱珍.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微[J].学周刊,2014(1).
[7]景国雄.对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试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2).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实践活动
新时期下,新课改的进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教学体制改革越来越要求教育工作者注重各阶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各项新的教学方式改革应运而生,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完成国家要求的素质教育的伟大目标。事实证明,在中学地理这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中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带来了显著的效果。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决策者尤其应注意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为国家未来繁荣富强输送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一、中学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就全国范围来看,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在新时期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其中仍然存在着某些问题。从某一个层面来说,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现状表现为缺乏实践活动。很多中学地理教师往往专注于对地理课本理论体系的讲解,一些学校甚至连简单的地图、地球仪都不曾配备,对于学生的学习只是强调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笔者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学校教育者对地理学科不够重视所引起的。其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学生虽然知道自然灾害、自然气象等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但到了现实生活中却一概不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被教师等教育工作者所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地理学习的难度也因缺乏必要的直观经验积累而大大提高。
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的作用
1.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树立自信心
很多高中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后,普遍表现出学习缺乏积极性、开创性以及动手能力较差的现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入适当的实践活动往往能够锻炼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这对于培养个人独立性以及树立地理学科的学习自信心有着很大的作用。具体举例来说,通过天文现象的观察、观测,如月相变化,日食、月食现象,寻找北斗星、北极星及北极星附近的星座等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认识天体运行规律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这在深化学生知识解读的前提下,还给学生的继续学习带来了兴趣。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对于解决学习自信心不足的问题有很大帮助。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实践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包括地理学科,往往重视对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能力的关注。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学校教育尤其应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对于中学地理这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尤其如此。具体举例来说,如调查自己家乡人口流动或环境污染情况,从而对地理人口问题以及地区环境问题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熟记,更是在内心产生了想要实现地区更好发展、环境更加美化的美好愿望。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实践活动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3.转换教学主体,加强动手能力
地理教学实践活动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局面,实现了教学主体的转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其间仅仅是一种引导者的身份。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在学中做更是在做中学,这对教与学两方面的贡献都不可忽视。如人教版中学地理课本“探究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性规律”一节,学生在深刻理解月相产生的机理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月相的变化,描绘月相的形态,得出月相变化的规律等环节,不断地记录、描绘以及制作调查报告,锻炼了其动手能力。
4.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创新意识
单调乏味的理论知识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厌烦情绪,中学地理这门学科由于其某些特殊的性质本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包括教学模式的陈旧和学生个人的因素。如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学地理的学习兴趣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如野外地质观察与岩石标本的采集,使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完成学习任务,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应注重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比较开放的模式,没有成熟的路径可走,所以对活动的选取和设计教师要分外谨慎,活动方案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由于活动场所和方式的多样性,教师要有预见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能力,活动前做好充分的预备。实践活动应先以调查问卷、搜集资料为主。另外,实践活动不能过多、过频,使学生轻易产生厌倦感,甚至喧宾夺主,动摇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产生负面作用。
总之,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发展以及学校教育事业的壮大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其所具有的指导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对国家未来的教育事业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 现状分析 改革策略
为了迎接21世纪的竞争和挑战,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旨在提高全民话的素质,培训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昆迫任务应该是走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培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目的。在此形势下,如何认识地理教学,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扭转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摆脱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使之尽快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成为中学地理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特别是在农村的地理教学。
一、当前中学地理教育的现状
1.师资力量薄弱
据对马山县四所县属普通高级中学,三十二所乡(镇)初级中学进行调查,总共有地理教师约62人,其中专职15人,兼职约47人。专职教师不到任教教师总数三分之一。在六十多位地理教师中,受过地理专业教育的13人,不到总人数的六分之一。
2.受应试教育的误导
虽然地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的独持地位和作用,但目前,我国的课程设置使中学地理与升学无缘,在应试教育的导向下,中学地理教学现状令人担忧。
3.教学严重脱离新教钢要求
因为本学科得不到重视,主要是应对会考而已,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只重视传授感性知识而轻视理性认识。以上这些现象使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这三方面任务得不到全面的落实。
二、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策略
1.培训提高地理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
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目前教师这一职业还非常清苦,低的收入,这对份事业要有深刻的理解和高度的责任心,是做好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
其次,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两方面,除各级教师进修学院(校)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与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外,各学校要互相经常交流探讨,共同提高,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理论,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教改经验和有关的教育政策法规等。
3.严格贯彻落实新的教学大纲
新编的地理教学大纲,是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法律”文件。认真贯彻执行新大纲是推动中学地理改革的关键。因此,中学地理教师首先必须认真学习领会精神,把握实质,并在教学中认真贯彻落实。
4.努力更新知识,不断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新的形势
广大地理教师必须知识形势,加强学习素质教育的理论,尽快摆脱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地理是副科)的束缚,从而实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认识的转轨。进一步加紧对地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5.不断增加教学设施配置,加强管理
在教学经费专款中拨一定数额经费来购置地理教学的所需的各种挂图,及其他地理教学演示仪器。有条件还应配置一个地理教学多媒体教室。另外在仪器管理上应建立完善的专人管理。
“一张挂图,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是对传统地理课的写照,教师的冗冗长言,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学生。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及进行教育现代化的今天,加强地理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一股洪流。因此要求教师注重地理学科的学术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业务上精益求精,始终站在地理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前沿。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推进,广大地理教师要尽可能地将电教,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实践应用,发挥出其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如学“地球运动”这一难点知识时,可以通过播放利用计算机制作的模拟演示教学软件: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有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配上简洁的解说词,再辅以一些形成性练习加经巩固,学生的注意集中,印象很深,学的兴趣十足,掌握的也比较牢固,这种效果是过去洋洋万言的描述,用地球仪演示去所无法取得的。同样学“我国降水的分布”时,播放了自己制作的我国不同时间锋面雨带的动画软件,学“地球在宇宙中”时,放映一段宇宙的录像,等等。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极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教学语言,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高中地理学习也是一个探寻真理、获取知识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使学生自身学习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一方面,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不同,思维品质不同,生活的感性经验不同,因此几乎不可能找到一种能适合所有人的最佳学习操作模式,学习方法的具体操作方式只能是因人而异;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掌握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外,要特别注意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因为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只有针对学科的特点来讨论学习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参与式教学模式成为国际化教学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我国新课改提出的教学新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地理知识应该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及生活当中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新《课程标准》的实现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观点,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的正确观念,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全面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更加注重教学的设计方法改变。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以往的高中地理课程更加注重教学的结果,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忽略培养学生的过程,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参与式教学与地理的结合能有效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
一、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新课程的改革已经全面实施,但是教学任务却没有得到落实。据调查分析,多数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理念,即使认同新课程改革计划,但却很难将全新的教学工作切实应用,导致教学方法仍然存在陈旧观念,教学模式变化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很好的实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学利用讲授法进行“满堂灌”,导致地理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将失去对地理课程的积极性,严重情况还会出现厌学态度,不利于学生提高地理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符合现代教学的需求,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地理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点点滴滴积累,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因为学生只有提高自主学习的意愿,才能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有关地理知识的内容,全面展开参与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受益匪浅。
二、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为参与式教学提供条件
高中地理教材已经全面改革,更加注重地理现象的分析过程,而不是直接表明结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促使思维方式的正确形成。每个单元的教材内容更加注重过程的分析,如生产过程、形成过程、自然地理过程等,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地理教师在课后还可以设计相关的活动,安排学生在进行下一次课程前期,搜集相关的课外地理知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本上学到的地理知识,有机地联系在生活实际中,通过不断的探究、分析、发现地理知识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通过学习地理观测、地理调查、地理实验等技能,促使学生能够独自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高中地理教材逐步完善后,教材内容更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生动的文字及内容,带动学生好奇心理,让学生更加愿意注重接受地理教学内容,改变地理教学的形式。将地理的技能分为专题形式,为学生提供自学活动空间,增强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新教材以这些特点促进学生运用参与式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高中地理参与式教学设计方式
目前,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还没有具体的统一方式,但是可以根据教学设计的概念,进一步完善现代高中地理教学的设计方式,围绕地理教学的统一概念实施教学任务。(1)教学过程形成系统化教学流程,系统化教学主要包括:教师、学生、资源、条件、学习方法、情境模式等相关因素。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方式,应该采用系统性及科学性较强的设计,优化教学的全过程。(2)教学设计方式符合学生为主体出发点,明确学生的需求,通过实践活动过程分析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及方法。(3)将教学设计方案与教学理论知识紧紧相连,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地理教学采用参与式教学设计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地理教学的科学性,为学生引导正确的教学理念。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下,过程与方法、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情感的释放与价值观成为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更是地理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四、营造参与式教学氛围
营造轻松学习气氛,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导致学生愿意主动参与教学的因素很多。地理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尊重与关爱,平等待人,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实物,播放录音、录像节目,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方式共同沟通地理的学习内容。用望远镜观察水星、土星、木星、火星、金星及太阳的活动规律,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活动,采集岩石、矿物、化石标本,营造生活化情境模式,让学生更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需要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促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学习地理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91-0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立足于高中课堂,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发挥地理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未来教育应该关注和深思的问题。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地理教学是一个随着时代变化很快的学科,必须结合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更新相关的地理知识。但是传统的地理课本在知识的更新方面还相对欠缺,尤其是对当展较为迅速的高科技技术的探测数据,都未及时更新。这样,学生一方面接受着传统的地理知识,另一方面又通过报纸,互联网获取新的地理知识,当二者之间产生冲突的时候,就容易对传统地理知识的权威质疑,时间久了,势必丧失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丰富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也相对比较被动,记忆,背诵是常用的方式,这种死板的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开发其创造性和培养其真正热爱地理的兴趣。这样就形成了学生厌学,老师难教的恶性循环反应,严重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开发。
3.教学理念不够先进和人本化
传统的地理教学是典型的以知识教知识,讲授的是一种单纯的知识,而未能将发掘学生的潜力和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过分的强调知识的学习和考试的分数,而不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对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和教师之间也很少实现真正的平等,更谈不上感情的交流,种种理念上的滞后制约着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和改善高中地理教学的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才能有效提高和改善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1.加强合作学习观念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其实质是利用人际交往对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主要是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实现的。针对地理学习中内容较多且易混淆的知识,可以利用此种方式增强学生的记忆。如对“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的学习,涉及知识和内容点较多。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组,然后对内容进行分工布置,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自身负责的内容钻研透,钻研深,最后所有成员进行资料的汇总和相互的交流,同时老师对相关的知识点和考试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查阅,组织,辩论等形式,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的深刻记忆。同时,这一过程也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真正的将新课标的理念贯穿到了学习的细节中。
2.引入范例教学,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
范例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以典型地理事物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让学生在了解个性的基础上进而推出普遍性的规律。引入此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对高中地理必修 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教学讲授中,就可以采用范例教学,选择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为例,然后利用多媒体形象的方式,横向、纵向比较我国和泰国水稻种植的景观图以及所在区域的分布图,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掌握季风对不同经纬度的水田农业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并明白其各自的生产和生存条件。
3.实践探究式的地理方法,深化地理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先设置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围绕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地理的神奇与实用,将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以实验的形式演绎,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问,自己思考,自己查阅知识,最后解决问题。通过这一过程的不断循环反复,既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其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影响都非常大。只有秉承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促进学生知识发展为核心,不断深化和改革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互动教学,才能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愉悦的学习气氛,才能不断挖掘学生潜在的实力,激活思维,探究创新,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刚.激发主动性,轻松学高中地理[J].中学政史地(高中地理),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