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范文

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

第1篇: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范文

首先,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者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者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监管或管治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际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固有的内容,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恐慌,更是以严重的金融危机为先导。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首先发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可见,金融危机有其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危机。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存在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的货币信用机制,一旦金融活动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表现出来。以金融活动高度发达为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是高风险经济,包含着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又一重大特征。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超国界发展的最高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之间商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在经济上更加互相依存,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国际间的频繁流动,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表现得更加鲜明。金融活动的全球化是当代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和经济落后国家与地区跃进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但国际信贷、投资大爆炸式地发展,其固有矛盾深化,金融危机必然会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环节爆发。综上所述,现代市场经济不仅存在着源于商品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危机,还存在着由于金融信贷行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过度与资本市场投机过度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市场运行机制的危机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和激化。金融危机不只是资本主义国家难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现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金融体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动的失控是金融危机的内生要素。正因为此,在当前我国的体制转型中,人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切实搞好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特别要花大力气健全金融体制,大力增强对内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

总结: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对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指出了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刘诗白则进一步指出深层次的原因,即现代货币信用机制导致危机的爆发。只要现代市场经济存在,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只不过,它只是发生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国家。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也不例外。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健全金融体制来防范金融危机,刘诗白又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防范金融危机之路。

其次,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一般表现为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最后,金融危机的往往表现出如下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造成经济危机;影响深远,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革。

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2篇: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化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一、金融危机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至少经历了六次较为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危机。当时的经济学家李嘉图、萨伊等人从资产阶级立场出发,否认危机的发生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宿命论的经济学家,在理论上对他们所谓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否定方面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正如资产者在实践中对他们赖以取得财富的无产者的疾苦漠不关心一样”。[1](P153)与此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在危机中看到“每次混乱对全部文明都是一种威胁,它不但把无产者抛入贫困的深渊,而且也使许多资产者破产”。[1](P236)正是对广大受害者尤其是赤贫的无产阶级寄予深深的怜悯和同情,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2](P617-618)这就是金融危机理论确立的主、客观原因。

金融危机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尤其是金融制度的详尽考察后认为,金融危机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俱来的一种现象,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产生金融危机的“基因”。

认为,在货币产生前的以物易物的时代不会出现金融危机自不必说,即使在货币产生后单纯为消费而生产的自然经济或简单的商品经济形态中,也都不会出现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出现,就形式而言,是商品买卖分离和货币支付错位所导致的;就内容来说,同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货币增值紧密相联;归根结底的原因则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家要想通过商品生产实现一次简单的货币增值,就必须经过这样三个阶段:第一(流通)阶段,他必须用手中的货币到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和原材料,使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第二(生产)阶段,通过雇佣工人的劳动,将生产资本转化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第三(流通)阶段,他必须把生产出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拿到市场上销售出去,使商品资本转化为增值的货币资本。这样一个个以货币增值为中心的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构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在这些过程中,就包含着出现危机的可能性,原因即在于:首先,商品买卖的两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相互分离的,与之相应,货币支付也是错位的。即“卖出商品取得了货币的人,不一定立刻购买,这意味着货币退出了流通,而商品却在市场上等待。这种买和卖的分离或独立就使商品生产和价值实现过程包含着中断或危机的可能性。危机是使两种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过程强制统一的形式”。[3]其次,商业信用的出现为商品买卖中商品与货币在时空上的分离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更进一步加强了货币支付矛盾的积累,这就使得社会支付链条上的中断点大大增多,一旦普遍的社会支付中断成为现实,就会出现货币支付危机,而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货币支付危机。

以上只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分析,认为,这还不足以说明金融危机何以实现,金融危机产生的现实条件必须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竞争和信用中引出。

最大化地榨取剩余价值是所有资本家从事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资本家之间的残酷竞争迫使单个资本必须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到社会价值量以下出售才能获胜,而在竞争中能否获胜关系到资本家——“资本的人格化”的生死存亡,这是从自然界加倍疯狂地搬到社会中来的达尔文的个体生存斗争;要想在这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通过资本积累使资本有机构成合理化,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劳动成本;实现快速资本积累的前提是要有充分的信用发展,商业信用通过发行以股票为代表的各种有价证券广泛吸收社会资本,从而突破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企业自身积累的局限,加速积累过程,以此来满足资本家的贪欲。

第3篇: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范文

    (一)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加快,传播范围广

    在二战前,金融危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偶然性的,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影响,其发生频率也是有限的。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是仅有的一次波及范围较广的金融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金融危机频频爆发,美元危机使固定汇率制受到威胁,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债务危机开始兴起。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更有加快的趋势。从传播范围看,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传播到全世界。它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明显不一样,亚洲金融危机是在泰国爆发的,然后传播到东南亚、俄罗斯、东欧中亚及拉美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即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除日本所受的冲击较大,以及欧美股市受到波动,它们几乎没有遭受什么损失。相反,美国在这次危机中获取大量的利益。墨西哥金融危机也是从墨西哥迅速蔓延到阿根廷、秘鲁、巴西、智利等国家,而这次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不仅影响了全球的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二)金融危机的非周期性和突发性

    传统的金融危机表现为周期性的金融危机,是由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引起的,并伴随着经济周期波动而出现高峰和低谷。然而,当代金融危机似乎脱离了经济周期的轨道,随经济证券化、国际化、虚拟化的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经济运行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当经济运动的泡沫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导致危机,首先在金融领域爆发,使当代金融危机的超前性、突发性加强,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前兆。

    (三)金融危机的蔓延性加强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也使得金融危机蔓延和传染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一旦重要国家内部爆发危机,就将迅速的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演变成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四)外汇对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日益严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由上述可知,拥有一国一定数量的外汇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控制了该国的经济。当外汇的剧烈变动时肯定会影响一国经济的稳定,轻则经济衰退,重则出现金融危机。同样的,国际游资也可以引发金融危机。国际游资是以套利、套汇从而获得高收益为目的的投机资金。近年来,大量短期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是造成国际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实质上充当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

    (一)加大各个国家之间的金融协调与合作力度

    当今社会,各国之间的合作力度加大,金融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但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常因信息分散与金融衍生工具增加而使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从而是国际货币运行处于高风险状态。为了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国经济的稳定,只有通过各国加强合作与协调,才能有利于信息集中和有效监管国际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二)建立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机制

    鉴于以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提出国际金融风险的七项预警指标: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比例失调、巨额经常账户逆差、消费比例过大、预算赤字较大、资本流入的组成中短期资本比例高、汇率定值过高、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相对应于这七项预警指标,必须尽快建立起配套的金融危机预警组织和监督机构,并健全法规形成预警制度体系,形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预警网络。同时,更需要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防患于未然,把危机扼杀在萌芽之中。

    (三)提高金融衍生物市场的监管水平

    在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金融衍生工具及其交易市场得以快速的发展。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在给投资者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如果大规模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发生信用危机,将极易引发外汇市场或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引起国际金融风险与危机的连锁反应。因此,加强对国际金融交易活动的监管,提高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水平,是避免发生金融危机所必须的条件。

第4篇: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范文

先总体上谈一谈我对如何诠释“泰铢风波如何触发亚洲金融危机”这个问题的思路:首先,我认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外部诱因是当年国际炒家的疯狂投机。第一部分中我将归纳总结导致外资大量流出流入泰国的深层次的原因,我是从三个层次理解,第三个层次即是阐述国际炒家的三种操作手法,即国际炒手是如何利用泰铢来打击泰铢,也就是所谓的以本币打击本币,从而获取巨额投机利润,以及由他们的投机行为又是如何牵动危机的产生和蔓延的。另外一方面,如果泰国没有任何破绽,没有给国际炒家机会的话,他们也不会疯狂地让资本进出泰国,因此,泰国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和外汇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才是触发危机的内在原因,也是根本原因。本文的第二部分,具体阐述泰国汇率制度、金融开放政策、当时的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这些导致危机的根本因素如何发生作用的。

关键词:泰铢风波;国际金融炒家;金融开放;亚洲金融危机

一、亚洲金融危机外部诱因——国际炒家的疯狂投机

总的来说,泰国金融监管从严到宽,金融开放给了国际炒家投机机会。我们回顾历史的踪迹,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为止,原本保持着较高经济增长率,维持着较为稳定的物价增长率的泰国,还采取着比较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对对外直接投资更是严格禁止,对居民外汇账户、对外汇银行的外汇头寸、对国外借款都有着诸多限制。

但是,进入90年代,泰国开始金融开放之旅,同时也无形中开始酝酿1997年才浮出水面的那场震惊世界的亚洲金融危机。

要说这场危机不得不说泰国的金融开放,所以先谈谈泰国的外汇自由化改革的一系列举动,资料显示,泰国连续4次即1990年5月、1991年4月、1993 年5 月、1994年1月实行外汇自由化改革,其主要目标之一是将曼谷建设成为印度支那融资中心。这些外汇自由化改革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是有巨大而深远意义的,首先使得外资流出入总量的增加,并且各种外资形态变化有差异,短期资金比重较大,同时,资金的来源与流向主要表现为泰国私人部门对外借款的来源国别或者地区分布70%以上源于新加坡与香港地区,其余主要是英国、美国及日本。

外汇自由化改革推动了外资的流出和流入,但事实上如果无利可图,外资是断然不会进入泰国,或者说泰国也不愿积极地引进外资,所以这里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导致外资大量流出流入的根本原因。我认为,可以从证券投资、银行借贷及国际炒家操作手法三方面来分别叙述比较清楚。

根据查阅的资料,再通过我的归纳总结外资大量流出流入的原因为下面三个层次:

第一方面,上个世纪80 年代末,泰国掀起了证券投资的,企业筹资的资本化。

第二方面,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泰国维持了长期的经济高速发展,国内资金需求扩大、利率上升,导致存贷利差扩大。

第三方面,具体谈一下国际抄手攫取暴利的操作手法:经营离岸货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从泰国本地银行借入泰国株,在即期和远期外汇市场以看空泰铢形式在泰国市场上设法攫取巨额利益,也就是所谓的以本币打击本币的投机获利方式,以本币打击本币是国际炒家的惯用手法,就是以被打击国自己的货币为投机对象来打击该国货币。

泰国的金融开放,国际炒家积极活动,游资充斥泰国,泰铢贬值后又迅速抽离,这是正式泰铢风波触发亚洲金融危机的外部诱因,也是一个导火索。

二、亚洲金融危机内在原因——泰国的金融开放以及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等

第一方面,上个世纪80年代末泰国经常项目逆差持续恶化和庞大的财政赤字导致币值不稳。

第二方面,在对外贸易方面,泰国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导致出口减缓,对外贸易逆差。

第三方面,上个世纪80年代泰国严禁对外直接投资,但是90年代开始却实行金融开放,大量吸引外资进入,但是随着泰国难以维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一天天动摇,直接投资的资本流入开始减少,而外国短期资本流入增多。

第四方面,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泰国银行普遍存在违规操作,金融监管不严,使银行经营风险加剧。

第五方面,原本在上世纪80年代经济还高速发展的泰国,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开始出现不景气,而且通胀率也开始上升。

第六方面,更宏观地讲,是由于政府当局政策失控。在经济金融出现问题,通胀开始出现的时候,泰国政府未及时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同时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未配套,使利率难以发挥调节作用。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停止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时,泰铢瞬间贬值16%。

所以,简单地说这次泰铢危机的直接起因在于国际炒家的投机资金在泰国放弃固定汇率制之后外逃及外逃引起的抢入升值的美元抛出贬值的泰铢的激烈举动。不得不承认,泰铢的危机,一开始是以泰国银行呆帐、烂账的急增和相当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不抵债为形式而表现出来的。但泰国的货币银行危机,却深刻地反映出泰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所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所应该深刻思考的。

综上所述,泰铢危机到泰国金融危机,再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外部诱因是国际炒家的疯狂投机,而就内部原因而言,包括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泰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国内高生产成本的状况下的对外贸易赤字,严禁对外直接投资的同时大量不顾后果不顾国内经济承受能力的引进外资的行为,金融机构的种种违规操作行为,已经到后来为维持固定汇率制度而大量使用外汇储备操作致使泰铢贬值,通胀出现,经济开始不景气,政府又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正确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应对,以及综合以上各因素最终导致泰国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进而引爆危机的恶果。

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不动用一兵一卒,却能够对一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不亚于一场战争的创伤,在全球日益开放的今天,危机防不甚防,因此有必要从危机的根源入手,研究触发危机的原因,危机发生的脉络和表现,从而总结出防止危机再次发生的经验教训。

第5篇: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8)09-0003-04

2007年起源于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束,近年蓬勃发展的越南经济在2008年也爆发了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危机重新成为被关注的问题,对其讨论的文献众多,角度各异。本文从更一般的视角对金融危机提出一点看法。

一、关于金融危机的相关事实

金融危机指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新帕尔格雷夫大词典,2001)。金融危机类型主要有商业银行的危机,或者货币危机,或者商业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双危机的同时出现。在考察、研究金融危机时,有以下五个相关事实值得注意。

(一)金融危机的历史很长,并时有发生

Charles P.Kindleberger (2000)列出了1622年至1998年近四百年西方发生的金融危机,包括1622年神圣罗马帝国发生的危机至1997年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发生的金融危机。1997年以后发生的金融危机主要有1998年俄罗斯危机及相关联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财务困境、2001年至2002年阿根廷金融危机、2007年引起全球金融动荡的美国次级贷危机及2008年的越南危机。

(二)金融危机出现的概率没有表现出减少的趋势

以26个国家为样本,Michael Bordo(2001)对四个时间段①的金融危机情况对比分析表明,1919年至1939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概率最高,1945年至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金融危机爆发的概率最低;与1880年至1913年期间相比,1973年至1997年期间金融危机爆发的概率增加了,也就是在当代金融危机爆发的概率并没有减少的倾向。

(三)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爆发金融危机

Michael Bordo(2001)的分析结果表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近年来特别容易爆发货币危机、货币及银行双重危机;但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达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更为严重,他们实际上比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更容易发生货币危机、货币及银行双重危机。最近二十年发达国家也经常爆发金融危机,主要有:美国二十世纪80年代的储蓄贷款协会的危机、二十世纪90年代包括挪威、芬兰和瑞典三个国家经历的货币及银行双重危机、日本金融危机,1998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危机及2007年美国次级贷引起的全球金融动荡。

(四)引爆金融危机的并不仅限于管理不善的公司,以管理良好著称的公司也有可能

一般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因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到位,出现财务困境;如果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良好,不会爆发金融危机。不过,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情形中,并非仅仅风险管理不善的商业银行出现问题。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创立者John Meriwether以前为Salmon Brothers工作,其他合作人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Myron Scholes、Robert Merton及美联储前副主席David Mullins。在美国次级贷危机中,损失惨重的机构反而是诸如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摩根大通、美林、花旗集团、汇丰控股、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遭受挤兑风波的英国诺森罗克银行等世界上著名的大公司。

(五)所有类型的经济中都可能发生经济危机,但只有在社会信用发展到一定阶段,金融危机才可能爆发

在计划经济中可能发生经济危机,但没有发生金融危机的说法;在一个没有债权、仅有股权的金融系统中也没有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只有存在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的经济体中才有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

关于金融危机的这些程序化事实是考察、研究金融危机问题的出发点,相关理论都不能和这些事实相悖。

二、商业银行自身能够避免金融危机吗

(一)商业银行不能完全规避破产倒闭的发生

风险(risk)和不定性(uncertainty)现象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对两者没有特别的区分,但在经济学上两者存在一定差异。奈特(1921)最早对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了区分,认为如果经济单位对所面临的事件的结果不能够以具体概率值表示,这种事件涉及的是不确定性;如果一个经济单位对所面临的随机性事件能够用具体的概率数值表示,这种事件涉及的是风险,在经济学、金融学中,涉及的风险都是这个涵义。从不确定性和风险差异的角度看,在金融风险管理中,金融机构对运营中面临的不确定性是无能为力的。

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②主要从事吸收公众存款和发放贷款业务,其职能可分成四个主要类别:提供支付系统、资产转换、风险管理、信息处理和监督借款人。显然,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在没有中央银行、公共存款保险机构和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时代,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有很大的激励约束管理风险。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商业银行股东选择好的商业银行管理层,市场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商业银行管理层最优化地管理商业银行风险,商业银行债权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行为和对经营不善的商业银行的反应行为也将对商业银行股东、管理层形成很强约束。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相互制约的博弈行为达到一定均衡,使商业银行管理微观风险的能力得以有效发挥。

不过,作为经营管理风险的企业而言,商业银行并不能完全规避破产倒闭的可能,更准确的表述是,商业银行管理金融风险不到位而倒闭的概率是大于零的。这个现象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1. 作为经营、管理风险的企业,商业银行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经营,对于不确定性而言,商业银行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这里的不确定性主要指商业银行自身的非系统性风险,这种非系统性风险来源广泛。正是这种非系统性风险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破产倒闭,著名的巴林银行倒闭就是一个例子。

2. 由于摩擦的存在,金融系统是不完备的。在完备的金融系统中,所有的风险都得到有效配置,商业银行能够把所有的风险进行对冲保值,风险和收益对称,商业银行破产倒闭的概率为零。在不完备的金融系统中,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得到对冲,存在风险暴露。因此,商业银行破产倒闭的概率大于零。

3. 经济环境是复杂多变的,而信息具有不完全性,更为重要的是,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因此,商业银行经营者在管理金融风险时并不能完全做到规避破产倒闭的发生。

(二)商业银行在规避系统性风险方面无能为力

单个商业银行的倒闭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并非想象中的那么严重,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因为那些风险管理不善的商业银行退出市场,提高了金融系统配置资源的能力。不过,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金融系统中的存款人很难区分好的银行和差的银行。当存款人发现其他商业银行有大量提款现象时,由于担心商业银行倒闭,最佳策略是提取其存款。这样,经营良好没有流动性问题的商业银行也可能由于存款人对商业银行丧失信任而面临大规模提取存款,当这种行为扩散时就是银行挤兑。当存款人提款超出商业银行预期的流动性需求时,则会导致正经历流动性短缺的商业银行的声誉受损,并可能由于流动性不足而倒闭。当由于一家商业银行的倒闭(无论是经营良好的商业银行的倒闭,还是经营差的商业银行的倒闭)而存款人对商业银行体系缺乏信心时,就可能出现商业银行恐慌,使所有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演变为商业银行危机。这使商业银行的信用分配职能弱化,对支付体系和宏观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这就是宏观层面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指在商业银行系统,或者金融市场,或者支付结算体系,或者三者同时发生的一系列可能会导致金融机构市场价值大规模损失或经济单位丧失对金融系统信心并可能对宏观经济造成显著不良影响之事件的风险。系统风险是一种规模非常大的冲击,会影响系统中许多甚至所有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乃至整个宏观经济;在一些情况下,对一个经济单位的负面冲击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这种效应对商业银行来说尤其明显,因为商业银行之间通过银行间存款、贷款及支付清算体系而紧密联系在一起。

总之,单个商业银行既无法避免破产倒闭的非系统性风险,也无法完全规避系统性风险。

三、政府部门参与金融系统能够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吗

作为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完全垄断了法定货币的发行,这使中央银行成为社会流动性的最终提供者,在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问题时,中央银行有能力和手段避免商业银行破产倒闭。中央银行管理货币的特殊职能有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宏观方面,维持币值的稳定,促经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微观方面,最初是维持商业银行体系和支付体系的健康发展,目前演化到维持包括商业银行、金融市场和支付体系等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当一家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问题时,只要中央银行及时援助,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并不会传染。不过,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是一种含蓄的、间接的存款保险方案,中央银行的保障具有选择性,是否援助、援助到何种程度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对于商业银行清偿力的判断和稳定金融系统的考虑;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保证是不可预知的,存款人事先很难判断中央银行的决策,这样中央银行对防止商业银行挤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存款保险制度在二十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中首先在美国出现,其后加拿大、日本、德国、英国等也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公开的、直接的存款保护方案,对减轻存款人对其存款安全的担心更为有效,在防止商业银行挤兑风险和商业银行危机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由于商业银行的股东、管理层等商业银行内部人与外部的存款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内部人很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商业银行的债权人都是小的储蓄者,尽管他们有理由监督商业银行,但由于监督成本、监督能力等原因,他们对商业银行的监督和干预管理缺乏激励,更多的中小存款人存在搭便车行为,他们对商业银行不良行为的反应是撤走储蓄资金,而这种影响会从一个商业银行扩展到其他商业银行,这就存在对商业银行股东和管理层监管的外部需求(Dewatripont,M. and Tirole, J.,1994)。历史上政府很早就对商业银行进行了管制和监管,其一般目标是保护中小存款人的利益,保持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目前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主要是保护中小存款人的利益,关注的是商业银行的微观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更加强调三大支柱(资本充足比率、外部监管、市场约束)。

理想的情况是,在有效的市场中,股东要求更高的资本收益率,债权人要求高的风险补偿的利息率,资本市场上的并购、兼并和接管促使商业银行管理层尽心尽力地工作,市场激励约束机制在微观层次上保证商业银行规避破产倒闭的风险。中央银行为遭受非预期到的流动性困境的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救助,金融监管机构代表中小储蓄者防止商业银行股东和管理层的欺诈行为,存款保险机构为中小储蓄者的存款提供保证,防止挤兑风险的出现。但考察金融危机的历史,在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金融监管机构代表中小存款人监督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机构为中小存款人提供保证的情况下,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并没有明显减少的趋势,这和三个方面的情况有关。

(一)政府机构参与金融系统运转,影响了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管理微观风险的激励约束机制,引致了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

在政府机构对商业银行负债存在显性和隐性担保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发生了变化。由于政府机构保证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困境时能够避免破产,商业银行股东、商业银行管理层等在制定经营管理政策时,倾向于将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视为一个依赖因素,使商业银行敢于为弥补较高存款成本而在业务经营中冒更大风险。对商业银行存款支付的保证降低了存款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存款人没有积极性区分好银行和坏银行,并且不关心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这样,那些资金实力弱、风险程度高的商业银行往往从存款保险中受益,而那些实力雄厚、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会在竞争中受到损害,不能体现竞争优势,不利于优胜劣汰。当中央银行承担最后贷款人职能和存在存款保险制度时,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对微观风险的管理实践远非有效。

(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监管者和存款保险机构的工作效率

理想的情况是,商业银行监管者和存款保险机构实施监管制度,追求商业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与高效率,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或者通过贴现窗口向有清偿力但暂时流动性不足的商业银行发放紧急贷款。但纳税人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监管者、存款保险机构之间存在委托问题。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以救助好的商业银行,然而由于或者商业银行或者其他政府机构游说等原因,中央银行在很多情况下救助了不该救助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监管者也有个人目标,他们会受到或明或暗的利益影响,而导致监管无效和监管目标的短期化。例如,商业银行的短期稳定可能酝酿商业银行长期的不稳定,或者在长期内为促使商业银行体系稳定而付出更高成本,因为商业银行体系的问题只有在长期才容易发现。二十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贷款协会的危机就是明显的例子。

(三)政府机构避免金融危机爆发的能力也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从系统性风险的角度看,如果仅是流动性问题,中央银行等政府部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然而,金融危机仍然一如既往地出现和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政府部门在判断单个商业银行风险状况方面不具有能力上的优势,即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知识集是一样的。二是政府部门在判断金融机构风险状况方面也不具有信息优势。现代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金融体系日益复杂,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相互联系,政府部门对这些信息的处理需要时间,对商业银行风险状况判断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困难。三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具有一些先兆,政府部门也建立了一些预警指标,但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市场各方参与者集体行动的结果,具有突然性,政府部门仅仅能够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参与其中,减少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四、对于金融危机,我们能够做什么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提出完全消除金融危机的良方,对其爆发也没有很好的预警方式,人们仅在每一次金融危机爆发后提出这样、那样的原因。考察金融危机的历史,二十世纪30年代以前,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危机,经济学家把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归因于市场失灵;规避金融危机的主要思路是政府干预,这促使了对商业银行监管的逐步强化,及中央银行、公共存款保险公司的建立,其中最极端的政府干预方式是商业银行的国有化。1975年至今,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仍然和二十世纪30年代一样,金融危机主要是货币危机、商业银行危机。这些年把金融危机爆发主要归因于错误的宏观经济政策,或者由于政府参与而引致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例如,对于美国次级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其中一个说法是美联储在2001年至2004年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规避金融危机的思路主要是减少政府参与,发挥市场自生的约束激励机制。从这两方面看,规避金融危机的方式是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参与在金融系统中的良好作用。问题的关键是,划定市场机制和政府参与在金融系统中的界限并没有一个可遵循的框架,这和具体的政治、经济制度背景有关。

发挥市场对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合理配置金融风险的基础,也是降低金融危机爆发概率的关键。当社会信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消除和规避的;唯一正确的方式是在金融风险承担者之间合理配置、分担金融风险。正如降低人类患病的概率需要通过增强人的体质一样,降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倒闭概率的手段是增强商业银行自身管理风险的能力,而发挥市场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增强商业银行管理风险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对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金融业更是如此。

在重视市场失灵的同时,更要关注政府参与金融系统中的低效率行为。随着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创新,金融系统日趋复杂,金融系统中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上升,金融监管架构必然相应调整。这种调整对经济金融的发展都有正面或负面的长期影响。从管理金融风险的效率看,政府机构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具有优势,而商业金融机构管理非系统性风险更有效。因此,在金融监管架构调整过程中强调政府提供金融系统中公共产品重要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政府在管理微观金融风险时的低效率和政府参与金融系统引致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行为。

中央银行等政府部门如何在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的同时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这是一个科学的决策,更是一个艺术的操作。因此,提高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等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效率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注:

①1880年至1913年的金本位时代、1919至1939年的两次世界大战时期、1945年至1971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和1973年至1997年。

②涉及到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都有风险管理问题,以下都用商业银行来代替。

参考文献:

[1]彼得・纽曼等:《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词典》,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6篇: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在理论框架下,对美国次货危机爆发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虚拟资本的生成与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运用理论分析研究金融危机的意义三方面来时这场金融海啸进行解读。

从2007年夏美国开始爆发次贷危机,到2008年秋全面恶化,独立投资银行模式在美国消失,金融市场几近崩溃。虽然美国政府实施了规模空前的救助行动,但并未消除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优,危机进一步向其他国家蔓延,一步步演变成如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笔者认为,除了从操作层面来描述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技术性失误和政策性弊端以外,还应当运用观点来分析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和实质,即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来加以认识。

1.金融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货币的出现,生产过程之前和之后的交换产生了时空上的分离,一旦这种分离导致商品卖出受阻,商品价值不能实现的危机就会发生。马克思认为,正是由于商品和货币在价值形态上的对立和必须相互转换,资本运动过程中才出现了经济危机和货币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首先,商品买卖分为两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分离,使货币与商品转化出现随机性、不确定性。因为卖出商品取得了货币的人,不一定立刻购买,这意味着货币退出了流通,而商品却在市场上等待。这种买和卖的分离或独立就使商品生产和价值实现过程包含着中断或危机的可能性。其次,随着信用的发展,商品买卖中商品与货币不是同时出现,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出现在未来。如果一个企业依托信用所发生的商品交换的债务债权不是恰好在同一时期内相互抵消,而且它所获的进款不能清偿债务,就出现了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

2.虚拟资本与金融危机的发生

虚拟资本的运作直接表现为分配和交换关系。虚拟资本并不直接进人生产领域,也未直接用来消费,它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中间环节。一般来说,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是没有生产成本的,其价格取决于人们在市场上对它的估价,也就是取决于人们对这类资产未来收人的预期。因此,可以将这类资产的价格看作是由人们观念支撑的价格系统,包括地产、证券、无形资产等,构成了虚拟资本系统。虚拟资本积累,在通常情况下是可以与实体资本积累相脱节的,即虚拟资本积累反映的价值符号可以与实体资本的真实价值无关。虚拟资本的量与实体资本的量不一致,且信用经济越发达,虚拟资本的量就可能更多地超过实体资本的量。一旦超量过大,交易主体的预期和信心就会受到冲击,虚拟资本量相应会急剧缩小,这就可以直接引发金融危机。据马克思分析,虚拟资本市场的过度膨胀和银行信贷的过度增长,就是货币金融危机发生的基础和条件。在这种金融系统超常发展条件下,只要证券市场的资本注人停顿、银行收缩信用、金融投机者或金融机构失败,都会直接触发金融危机。在这一理论框架下,我们可以接触到金融风暴产生的深层原因,即处于交换和分配领域的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相脱节以及生产和消费领域存在的严重矛盾。实际上,引起此次金融危机的美国次贷市场问题,就首先表现为住房信贷的虚拟资本与建筑业实体资本的脱节,而这种脱节又源自于生产、消费领域的不理性行为和贫富两极分化。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华尔街银行家们不计后果大玩“绕过生产过程来赚钱”把戏所造成的。马克思早已明确指出,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无差别劳动。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之草”,催生泡沫经济,造成经济的虚假繁荣。在华尔街危机爆发过程中,次贷危机只是起到导火索作用,深层原因则在于虚拟经济的严重膨胀,使得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失衡,资产价格泡沫化,并导致虚拟经济累积的系统性风险集中爆发。它同上个世纪20年代末发生的经济危机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生产过剩危机。只是在上次古典金融危机中,生产过剩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商品卖不出去,最终引发金融动荡,股市崩溃;而在此次现代危机中,生产过剩不再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现为有效需求旺盛,甚至表现为有效需求“过度”—由消费信贷推高的消费能力。从古典危机演变为现代危机,只不过是把皮球从供给方踢给了需求方,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的爆发从现在推到了未来。

第7篇: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房地产行业;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一、金融业与房地产行业的关系

从次贷危机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房地产与金融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房地产行业与金融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从某种意义上是对孪生兄弟,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兴衰成败直接影响到金融业,房地产行业的波动风险会直接演变为金融风险;同样世界金融危机也会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中国,而房地产行业无疑会受到显著的影响。

二、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世界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中国,我国房地产行业也受到显著影响。无论是居民的消费能力还是消费意愿,在金融危机中都出现大幅度下降,我国房地产业受到宏观调控政策积累效应和金融危机波及效应的双重打击。

(一)经济调整将危机传导到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行业中市场预期很重要,在经济上升期,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会带来明显的财富效应,人们手中的资产都会显著升值,购买力和变现能力都很强。在乐观的预期下,房地产价格和成交量都处于稳步上升阶段。然而当宏观经济增长减缓甚至停滞时,人们的消费预期不足,资产价格萎缩,财富缩水。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成交量不足是最大的问题。

(二)外资撤离中国楼市直接影响房地产行业景气。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华尔街大批投资银行或者倒闭,或者被托管,很多与此相关的外资机构也在2008年9月份前后开始抛售上海高档物业。外资出售在中国的房产物业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金融危机使这些外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流动性出现问题,需要从亚太等区域回收资金;二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销量明显下降,部分区域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下跌,各方对后市分歧严重;三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子放缓。

(三)失业和减薪降低住房消费能力。宏观经济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了较大的减速,这必然导致失业率上升、职工收入下降和居民消费意愿减弱。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大量规模以上企业倒闭,其中有很多用工规模达到几千人的大型制造业企业。国家统计局的社会需求指数和社会收入指数显示,2008年这两个指标出现大幅度下滑,其中收入指数下滑更加严重,已经接近1992年以来的最低点。

三、房价稳定于合理价位的意义

近三年来国家实施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最直接的目的是稳定房价,在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推动市场房价回归理性以保持房价稳定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近期国家采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已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不少城市商品住房成交量有所回升。而房地产市场要得以发展,重点还在于让房地产市场由投资为主导的市场向以消费为主导的市场转移,而在这个转移过程中,房地产价格回归理性是根本所在。只有在此基础上,房地产内需扩大才能够产生效果。

(二)有利于重建购房者的信心。2008年,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烈,而调控只是一个手段,是否能唤醒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最主要的还是要看调控是否能让一直处于观望的购房者,重新建立起购房的信心。

总而言之,高房价是不能救中国经济的,保经济增长不是保高房价。中国高房价的理性回归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必须建立在广大老百姓、尤其是占权重最大的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有效需求的基础之上。只有房价理性回归,稳定在合理价位,才能给购房者乃至整个行业、整个国家带来较多利益。

四、金融危机下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下,中国房地产行业如何走出困境呢?我国政府、房地产企业纷纷采取了哪些措施或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以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呢?

(一)政府:提升市场信心是关键。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拉动钢铁、建材及家具用品等产业发展举足轻重,对金融业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应落实和完善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下阶段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要方向仍然是提升市场信心问题,而提升房产市场信心可采取“组合拳形式”的政策来调控。1.连续降息。在全球经济发展放慢的环境下,如果政府要保证经济平稳发展,就要对房地产信贷资金捆绑放松,从而刺激资本市场信心。2.二套住房限制的松绑。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贷款需求,金融机构可在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上按优惠条件给予支持;对非自住房、非普通住房的贷款条件,金融机构适当予以提高。

(二)房地产企业:提高危机意识,适时调整。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光有政府的政策和行动是远远不够的,我国房地产企业也要积极行动起来。1.适应市场需求开发房地产,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优化。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发展中国家,正常的商品房市场应呈“金字塔”型,即底部是广大老百姓消费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中间是有较高要求的白领阶层,最顶端是能消费高档豪华房的小部分人,而我国是倒“金字塔”式发展。为了改善我国现阶段房地产的供求状况,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适应百姓的需求,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促进我国房地产结构的优化。2.提高危机意识。金融危机下,尽管很多房地产企业采取降价销售,但目前仍有人高喊房价还要上涨,所谓“物极必反”,房价短期的快速上涨,终将对整个行业的长期发展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房地产开发商应提高危机意识,考虑购房者的疾苦,不应一味追求房价高升。房地产企业应认清市场规律意识到“保增长不是保高房价”。3.密切关注国家政策,适时作出调整。当前,配合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降价是房地产商应对市场变动的首选策略。

参考文献:

[1]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第8篇: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范文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庭提交破产保护申请。伴随着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依靠政府的救援勉强维持,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金融巨头纷纷倒下,美国股市也不断创下近年来的新低。全球股市迎来仅次于“9・11”的黑色星期一。这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却不仅仅局限于美国。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系统性的金融危机。为什么说这次危机是金融危机,而不说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甚至经济衰退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而且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目前发生在欧美大规模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倒闭就是明显的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主要是指经济基本面发生极端恶化,大量企业倒闭,社会经济陷入极端萧条中。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而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改革的机会成本。

经济衰退指经济出现停滞或负增长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衰退有不同的定义,但美国以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为衰退的定义被人们广泛使用。经济衰退可能会导致多项经济指标同时出现下滑,比如就业、投资和公司盈利,其他伴随现象还包括下跌的物价(通货紧缩)。当然,如果经济处于滞胀的状态下,物价也可能快速上涨。经济衰退表现为普遍性的经济活力下降,和随之产生的大量工人失业。严重的经济衰退会被定义为经济萧条。毁灭性的经济衰退则被称为经济崩溃。经济衰退与过量商品存货、消费量的下降(可能由于对未来失去信心)、技术创新和新资本积累的缺乏,以及股市的随机性有关。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历史上最糟糕的经济衰退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失业率大约是25%,也就是说4个人中就有1个人失业。

由于目前发生的金融风暴只是集中于金融企业的倒闭,并没有引发经济基本面的极端恶化,因此目前的危机只是金融危机。但金融危机可以发展为经济危机,如1929年出现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就是由最初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引发的。而经济危机的爆发又会造成长时期的经济衰退。

第9篇: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范文

作者:耿传辉 单位:吉林大学学院 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

美国金融危机与金融伦理缺失

在这场危机中首当其冲的投资银行更是面临着整个业务全面萎缩乃至消失的危局。受到金融业的影响,美国和欧洲的股市纷纷发生大幅度的下跌,各股指连续跌破历史纪录。金融机构与股市的糟糕表现对实体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从事汽车、建筑、房地产等行业的企业纷纷出现大规模的亏损与破产,其他各行业也都受到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如今,美国的次贷危机、欧洲的债务危机已经从单纯的债券市场危机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很多国家因此受到波及和影响,经济陷入衰退。各国开始联合行动,试图找到解决危机的办法,但是到今日,这些行动和方法还是乏善可陈,没有对危机的缓解起到决定性作用,金融机构的风险依然巨大,投资者的信心依然在冰点之下。是什么使得花样繁多的欧美金融衍生品被不加限制地滥用?是什么让无数金融界的精英敢于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持续追求超乎想象的高额利润?是什么使得本应该坚不可摧的法律与规则在这场危机面前变得脆弱不堪?答案也许有很多,但其中长久以来有一个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就是金融伦理的缺失。从金融伦理的视角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在金融服务行业、金融创新与金融衍生品、政府机构监督与干预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金融伦理缺失问题。(一)金融服务行业的金融伦理问题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金融市场委托——关系中的人,金融服务行业的金融伦理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和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由于金融服务是以一种合同关系提供给客户的,大多数的伦理难题都与公司对客人的义务有关。在这种客户与服务提供者的关系中,有些做法与实践显然是不道德的,甚至是非法的,有些则具有相当的争议性,并且每种做法与时间都有一个灰色区域。在这个灰色区域内,可接受行为与不可接受行为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而正是这些模糊的灰色区域,成为金融市场中最危险的地带,并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在金融市场上,金融服务行业可能出现的违反金融伦理的行为有很多,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虚假与误导性声明;欺诈;隐瞒相关重要信息;炒单;不进行合适性推荐与风险公布。这几种行为违背了金融市场对于金融服务行业基本金融伦理的要求。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主要的金融机构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上述一种或多种违反金融伦理要求的行为,并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3]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导火索是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崩溃。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美国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上。在房市火爆的时候,银行可以借此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不必担心风险;但如果房市低迷,利率上升,客户们的负担将逐步加重。当这种负担达到极限时,大量违约客户出现,不再支付贷款,造成坏账。此时,次级债危机就产生了。自2005年四季度以来,美国的住房市场出现低迷,新开工量、新建房和存量房的销售量开始下降,房价也开始走低,住宅市场的周期波动不仅影响着美国经济,也给银行和金融业带来不小的冲击,其中,次级债危机成了引发美国及全球金融市场危机的导火索。[4]商业银行作为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者,在贷款发放之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次级抵押贷款可能存在的风险,也没有向自己的存款人及投资者说明这种风险的存在。商业银行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利润与收入,完全没有按照委托——关系中的要求保护委托人的利益,而是将委托人的资产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下。这种风险在不久之后随着以投资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的不断进行,各种基于次级抵押贷款的新型债券的发放与销售,使这种风险迅速传至美国的信贷市场。近年来美国旺盛的信贷需求使金融机构的整体风险意识普遍淡化,为提高收益而忽视操作风险的倾向在业务扩张中亦不断强化。违约事件集中暴露后,许多金融机构陷入了不良资产激增、抵押品赎回权丧失率上升和资金周转紧张的困境,加之对美国经济增长预期放缓,一些金融机构提前催收可疑贷款的措施进一步增加了违约事件的发生。信贷资产质量问题的暴露又很快传导至资本市场。在上面整个过程中,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共同基金乃至保险公司的各个金融机构都对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负有金融伦理层面的责任。这些金融机构违背了自己在委托——关系中的义务,在委托人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将委托人的资产大规模地投入到具有高风险的次级抵押债券及其衍生品市场之中试图赚取高额利润,而当最终信用泡沫破裂时,委托人的资产均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保险公司,作为为金融市场中可能存在的违约现象提供保障的金融机构,美国的保险公司为了获得高额的利润不顾投保人的利益,将大量的保险金投入到次级贷款及其衍生产品的市场,通过为这些产品提供担保来获取利润。而当危机爆发,借款人无力偿还时,巨额的保险赔偿直接导致了大量保险公司的破产和投保人利益的损失。以美国最大的保险服务提供者美国国际集团(AIG)为例,据AIG2007年底的数据,在CDS产品上,AIG担保的总金额高达5273亿美元。也就是说,在最差的情况下,这是AIG要赔付的最高金额。除了AIG的金融产品部门“贩卖保险”以外,AIG的人寿保险部门还同时购买了大量的MBS(房贷证券化)产品和CMBS(商业房产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据AIG2007年年底数据,整个2867亿的投资包里,CMBS占4%,MBS占了27%。以此计算,AIG人寿保险在这两块资产上的风险敞口也达到近890亿美元。如此巨大的风险敞口已经将曾经的保险业巨头AIG一次又一次拖到了破产的边缘。[5](二)金融创新与金融衍生品的金融伦理问题在这场由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的金融危机中,金融创新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衍生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次级抵押贷款所衍生出来的各种债券的爆炸性的运用最终导致了资本泡沫的形成。所谓金融创新是指变革现有金融体制,增加金融工具,目标是获取现在无法取得的高额利润。金融创新一般要借助金融深化来实现,目的是为了提高金融运营效率,其手段是通过银行运用货币乘数效应和金融市场效应,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货币供给,加快财富的积累速度。在这个过程中,宏观上是金融组织、金融制度的创新,微观上主要是金融工具的创新,根本目的是节约资本量的使用,加快资本的周转,实现风险的缓释、对冲和转移。这个过程是通过使用金融杠杆、金融产品来实现金融市场间风险的转移。但金融杠杆若被随意、过快放大,且风险的转移和传递得不到有效监管,就极易导致金融泛滥,这正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创新、创造新的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同样要受到金融伦理的制约。首先,从委托——关系的角度来说,作为委托——关系中的人的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创新、创造新的金融衍生品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委托人的利益。一次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衍生品是否可能为委托人带来过高的风险,这种衍生产品的运作方式与风险情况能否被委托人所理解和掌握,委托人的利益是否会因这种衍生产品的广泛运用而受到损害,这些都应当是金融服务行业所考虑的内容。而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这样的考量显然被金融机构所忽视了。具有较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以及由其衍生出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DS)、住宅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及相应的保险服务等各种金融产品不断地被设计出来并投放于市场之上。这样的行为本身已经违反了金融伦理对人义务的要求。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这种不负责任的过度金融创新与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也导致了整个金融市场风险的增加和不稳定性的提高,对公共利益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金融衍生品既有分散风险功能也有放大风险作用,极具两面性。华尔街投行对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事实上是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和波动。次级抵押贷款、CDS、MBS等一个又一个衍生产品以追求高利润为目的被创造出来,这种过度的创新与形式上的复杂化,导致了金融衍生品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使得整个金融市场结构变得脆弱不堪。尽管如此,把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作为这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未免太过苛责。真正应该为金融危机负责任的,是开发和买卖这些衍生产品的人,他们违背了金融市场中金融伦理对他们的要求,过度追求短期内的高额利润,而忽略了这种行为可能对委托人和整个市场带来的影响。因此,在加强对金融创新与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同时,也应当重视金融伦理在金融市场中所起到的作用。(三)政府机构监督与干预的金融伦理问题政府机构作为金融市场上法律与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机构在金融市场上的参与主要分两个层面,其中政府监管是基本形式,也是最主要的形式。它是政府借助一系列市场制度设置,引导市场发展方向,规范市场行为,实现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也是政府矫正市场失灵与调控市场发展的重要渠道。除了政府监督外,政府干预是政府介入市场的特殊形式。它是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隐患或金融危机时,政府对政府监管失效或监管失败进行的补救行为,即通过政府采用的特殊方式和手段,使金融市场由非常规运行回复到正常有序的发展状态。作为金融市场的成员之一,政府机构同样也受到金融伦理的制约,这种制约主要体现在危机爆发前的监管与危机爆发后的干预两个方面。[6]在政府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督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金融伦理问题就是效率与公平的取舍。效率与公平的取舍是金融市场上金融伦理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作为规则的制定者政府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找到最佳的公平效率均衡点,并依据此制定出相应的法律与法规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正是美国政府以及相关的机构偏离了金融伦理的要求,过分偏重效率在金融市场上的作用而忽略了公平的重要性,才导致了衍生品市场上监管的缺失。政府监管的缺失导致了金融市场信息失真,市场参与者行为失范与市场运行失序,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抑制与削弱了市场机制的活力和作用。这些都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与深化的原因。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立刻开始积极地介入金融市场,进行政府干预,所使用的主要干预手段有两种,一是修正相关的法律与法规,重建金融市场的秩序;二是对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打击的金融机构给予救助。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机构依然面临许多金融伦理问题,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则是政府救助的公平性问题。由于此次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非常广,受到影响的行业除了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行业外,许多实体经济行业如建筑业、房地产业和汽车业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尽管美国政府拿出数千亿美元对金融机构进行救助,但是对于大量处于破产边缘的金融机构来说仍然远远不够。而每一家金融机构都代表了众多投资人、存款人以及投保人的利益,因此,在政府救助的过程中,难免会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是政府救助的公平性问题。事实上,在政府救助的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获得救助的金融机构对于整个金融市场和国家经济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政府屡次斥巨资救助美国国际集团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进行救助时不得不以公平性为代价,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保持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从而使金融危机得到缓解。

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目前,对于这场金融危机爆发的分析大多集中在技术层面,如次级贷款的泛滥和贷款标准的恶意降低;衍生金融交易过度发展和缺乏监管;信用评级机构缺乏内在约束机制,将大量按揭贷款资产评为AAA级,误导投资者;金融机构杠杆比例过高;金融机构资产和债务期严重错配(以短期债务来发放长期贷款和购买长期资产);金融机构过度扩张;华尔街盈利模式存在问题等等。而这些技术层面的弊端,其实都是全球金融制度安排内在缺陷的结果。制度层面的原因主要有四个:(1)所谓“华盛顿共识”导致许多国家不顾本国需要和监管能力,实施金融开放和资本流动自由化,导致短期债务急剧增加和国际投机资金到处冲击各国金融体系,这就是金融全球化的巨大弊端;(2)美国首创的股权激励机制导致企业高管片面追求短期盈利和不惜一切手段推高股价;(3)美联储2002-2003年的错误货币政策(连续降息)直接导致信用泡沫和资产价格泡沫、埋下了祸根;(4)国际货币体系的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体系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其中的核心是美元本位体制和浮动汇率体系,这个霸权货币体系的本质是让全世界为美国的错误买单。[7]金融伦理的缺失是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服务行业人士对于委托——关系中人义务的违背、以追逐高利润为目的的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对于金融市场公平性的破坏、金融市场上普遍的金融伦理问题导致信用链条的断裂、政府监管过程中对于金融伦理的忽略成为金融危机出现和发展的原因。而从更深层的方面来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制度和国际货币体系所蕴含的金融伦理问题——不公平性,才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尽管在较短的时间内,重建国际金融制度和货币体系并不是一个现实的选择,但是对于金融伦理的忽略却必须得到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重视。无论是从整个市场层面,还是以金融服务行业作为整体,抑或是作为个体的金融人士来说,金融伦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于金融市场的另一个重要参与者——政府及其相关机构来说,无论是政府监督还是政府干预,金融伦理都应当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内容。当前,美国金融危机未见缓解,欧债危机已经越过意大利大有蔓延到法国之势,整个欧元区面临着解体的考验,而金融领域的危机已开始向实体经济传导,这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也是长久而深重的。中国金融业当务之急应重视并大力加强金融伦理建设,全面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