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

第1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2006年11月,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名下的Cascade投资公司和沙特王子阿勒瓦利德名下的王国国际酒店集团斥资37亿美元联手收购加拿大著名的四季酒店,这是私人股本公司最新的一次大动作。这条并购消息成为当天推动纽约股市上涨的主要动力。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目前全球已有数千家私人股本公司,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入到私人股本领域。而私人股本公司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却一直没有得到外界足够的认可。德国《商报》日前报道说,20世纪80年代,私人股本公司在德国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由此可见,私人股本公司的历史并不长。但它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和合理化的行业,其中不乏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

目前推动私人股本行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良好的全球经济发展前景、大公司中的部分业务出让、低利率以及资金的高流动性。欧洲私人股本协会的数据显示,自1980年以来,该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10.3%。另外,自2002年以来,私人股本公司在欧洲企业兼并市场中所占份额基本稳定在19%至22%之间。有资料显示,黑石、凯雷、KKR及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4家实力最强大的私人股本公司近来已募集了约530亿美元资金。考虑到杠杆效应,如此规模的资金相当于价值超过1500亿美元的交易。

私人股本公司的运作方式基本上是:先低价买入一家公司,然后对公司进行结构重组,待有利可图时再以高价转手卖出,从中获利。私人股本公司收购企业时,所需资金有1/3来自自有资金,其余2/3通过借债方式获得。收购一企业后,它们通常会经营该企业4至5年的时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对2005年被私人股本公司重新卖出的欧洲最大的100家公司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从买入到卖出这段时间,投资者所拥有的股份价值翻了一倍。

私人股本投资风险很高。私人股本公司收购的企业涉及各种行业,交易金额在逐年攀升。它们的胃口也越来越大,通常收购的目标以中型企业为主,现在已开始瞄准大型上市企业。

第2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商务工作会议精神,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市商务工作会议。分析掌握当前面临形势,谋划布置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推进我市商务经济再上新台阶。刚才,洪波同志回顾总结了市“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商务工作,分析了当前商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安排了2011年的商务工作,讲得很好很全面,完全同意,希望同志们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全市商务工作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我市商务经济发展成果

也是自2005年4月市商务局组建以来,商务经济规划发展的第一个完整的五年,同时也是形势变化最快、政策变化最频、经受考验最深的五年,更是商务工作得到各级领导重视最多、各方支持力度最强、社会关注水平最高的五年。五年来,全市商务经济在市、区(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经过全市商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商务工作各项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成为我市经济发展中推动增长、增加税收、带动就业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十分突出的重要贡献。十一五”期间,市酒类产业强势崛起,销售收入及利税等主要指标总额连翻两番,年均增幅超越40%一举奠定了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的重要地位,十一五”期间是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国家的一系列中心和活动在建立举行;市场体系建设效果显著,商贸物流中心初见雏形,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已初步形成;对外贸易逐步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亿元大关,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入驻;商务经济发展内在动力继续增强的同时,市商务工作各项指标也在快速增长。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0年,全市商务战线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打造成渝经济区、建设川南经济区的重大机遇,切实落实酒类产业、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促进外贸增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现了全市商贸工作的快速发展。酒类产业继续坚持较快增长,累计完成产量98万千升,同比增长16.4%实现销售收入352亿元,增长40.3%实现利税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9%主要指标几乎占据了全省酒业的半壁河山”酒业集中发展区顺利实现产值和服务性收入100亿元目标;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02亿元,同比增10%实现税收56亿元,服务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达57.7%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市场消费呈较快增长势头,累计实现社消零259.3亿元,同比增长18.5%居全省第七位;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西南商贸城等市场建设,生猪定点屠宰换证规范工作效果突出;进出口总额达1.32亿美元,入口1.05亿美元,增幅均超过60%实际到位外资3051万美元,同比增149%外经合作、民生工作等工作也有序推进。

取得的效果令人鼓舞,回顾“十一五”市商务工作效果显著。市委、市政府对商务部门的工作是满意的对所取得的成果是充分肯定的这些效果不只为我市“十二五”商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我市商务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贵经验和宝贵积累。效果既可喜可贺,也来之不易,既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通力协作、拼搏进取的结果,凝聚了商务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辛劳。借此机会,代表市政府,向大家取得的突出效果和受到惩处的先进集体、先进单位、优秀品牌表示热烈祝贺,同时也向一年来辛勤工作在商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准确掌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是严峻挑战前所未有,当前我省商务发展形势面临两个“前所未有”一是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但总的看,商务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商务工作机遇大于挑战。要抓好“十二五”时期的商务工作,就必需正确认识和掌握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商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但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的趋势不会改变,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继续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形势不会改变,市的区位、资源和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依然存在从宏观层面分析,今年我市商务经济面临四大机遇。一是整体经济形势回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从急剧滑落到缓慢复苏,世界贸易出现局部改善迹象;从国内看,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形势向好。二是市场环境趋优。国际产业转移重新开始活跃,外资向中国流动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尤其是具有较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的高层次产业,一)准确掌握当前我市商务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尽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速度也呈现出继续加快趋势,这对区位和综合商务利息优势突出的市极为有利。三是宏观经济政策向好。今年,中央将坚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重点在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特别是首次把拉动内需放在三驾马车”首位,为商务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四是成渝经济区打造启动。省委、省政府“一极一轴一区块”发展战略和成渝经济区整体打造全面进入了实施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推进,为我市对接川南经济区,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壮大区域经济提供了有利时机。

今年经济发展环境总体向好,但形势依然严峻。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稳定,多数国家经济出现回升主要依靠强力政策安慰,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明显缺乏;国际金融领域风险尚未完全消除,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难度加大,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仍不稳定。从国内环境看: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科技效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需要一定时间,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条件尚不具备;世界各国贸易维护呈现升温趋势,引进来”和“走出去”面临多方面制约;通胀预期强烈,企业投资意愿和消费者信心缺乏,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趋缓,坚持国内消费快速增长的难度明显加大。从自身看:纵向比拟,开放型经济一年一个台阶,商贸物流发展一年一个突破。但横向来看,市开放型经济总量与周边地市相比仍然偏小,商贸行业组织化水平仍然较低,二)深刻认识当前我市商务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新型业态发展仍然较慢,继续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

今年我市的商务工作,可见。机遇与挑战同在优势与劣势并存。商务战线的同志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对经济工作的决策布置上来,切实增强做好商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敏锐的视角、抢抓的意识和只争朝夕的精神捕捉发展机遇、赢得发展优势、扩大发展效果,不时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我市商务经济“高位求进、加快发展”

三、围绕重点工作精心谋划

刚才同志在工作演讲中已经进行了具体布置,关于今年的商务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这里不再重述。对于下一步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包括商务经济在内的第三产业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肯定趋势和推动一、二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我市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的比重还不够大,还需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同时,与周边乡村相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非常小,离区域中心乡村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这就要求我要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弥补经济结构中的这块短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发展,连续出台了加快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意见,今年将继续加大力度促进商贸业发展。各级各部门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奋力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商务工作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引擎,更要挑起发展第三产业的大梁,承担更多的任务。

强势推动酒类产业发展。省委、省政府对白酒产业一直高度重视。并将出台《省酒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同年6月,奇葆书记莅临视察时,也特别要求我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中要有所作为。要继续强龙头、培巨人,建名酒名园名镇名村,实施品牌战略,走优质高效之路,做优做强做大酒业。要加大对老窖、郎酒两大企业的支持力度,优势资源的配置上尽量倾斜,促使其健康运行、加速发展,真正成为酒业发展的航空母舰”要加快酒业集中发展区南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白酒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实现园区产值和服务性收入年年超百亿元,成为全省品牌“百亿园区”要加快二郎名酒名镇建设,打造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名镇。要继续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品牌酒,积极引导原酒企业向瓶装品牌和名酒企业股份合作转变、瓶装品牌向知名品牌转变,着力发挥“酒”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效应;大力实施品牌振兴计划,继续鼓励酒类企业争创品牌,全面提升泸酒品牌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要加大名酒知识产权维护和酒类企业的监管力度,促进泸酒产业优质高效健康发展。

着力推动商贸物流业发展。构建川滇黔渝结合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出台了进一步加快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今年的工作重点是继续加快西南商贸城建设,以培育白塔商圈和商贸龙头企业为重点,完善商业功能空间布局。要认真研究白塔商圈各个商城的发展定位,实行错位发展,防止过度的同质化竞争;要认真落实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汽摩下乡”等促进消费政策,不时活跃城乡消费市场;要完善城乡市场网络,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扩张市场能级;要加大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方面有所突破。

努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当前。仍是当前我市商务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需坚持以大中型入口企业为龙头,以衔接产业转移、硬件设施建设和保税港区打造为抓手,积极培育我市入口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要大力支持协助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轻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和泸县中小企业守业园区衔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项目,着力把园区培养发展成为开放型经济产业园区。当前,要紧紧抓住产业转移契机,推动与长三角的战略合作;要做大做强赫克力士天普化工、南方硝化棉、天宇油脂、长江起重机、邦立重机和老窖等大中型入口企业,切实增强龙头带动作用;要加快建设港集装箱码头二期续建工程,力争建成进港铁路专用线,推进港集装箱码头围网、仓储等硬件设施建设,力争完成保税仓建设,积极申报保税物流中心,为建设保税港区奠定坚实基础。

四、强化工作措施。着力营造商务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

职能重要,商务工作关乎百姓利益、关乎经济建设、关乎社会发展。责任重大。但是市商务部门又是新组建部门,随着国家“稳外需,扩内需、调结构”等若干政策出台和我市“四个四”战略的推进,商务工作的任务将会越来越繁重。推进商务事业发展,单靠商务部门一家还不行,必需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和商务企业的支持和参与,这样才干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为此,也借此机会提三点要求:

充分认识商务工作在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全市重大战略实施和保证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商务工作。日常工作把商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着力解决机构不健全、职能不到位、人员不落实等问题,确保机构、班子、人员、经费的保证落实。

第3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变革

[作者简介]肖雯,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国际法专业在读硕士,重庆400031

[中图分类号]DF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2-0122-03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西方学者西奥多・莱维特提出来的,然而,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却众说纷纭,到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来局限于各个不同国家疆域内的诸多经济活动、制度正在冲破国界的局限而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全球化是自由市场、民族国家和信息科技前所未有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这就要求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法必然受到其一定的影响,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国际经济法变革的几大动力

(一)国家

国家是国际经济法的制定者,在当今它仍是国际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经济全球化要求尽量扩大市场规律的作用范围,尽量减少政府对国际商业交往的限制,这就使国家行使的范围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某些在传统上一贯被认为属于各国国内法管辖的事项进入了统一的国际经济法规则调整的范围。例如GATI和WTO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通过谈判来降低关税并约束关税,这无疑就是一种国家经济的让渡。其次,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扩大,将越来越多的各国国内政策纳入其视野。WTO协定从货物贸易拓展到服务贸易、投资措施就是国际经济条约调整各国国内政策的表现。最后,经济全球化导致单个国家无法单独对某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借助于国际性组织协调管理,这样政府间国际组织特别是WTO的作用日益凸显起来。

诚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的确在向市场让步,适当放松了其对国际商业交往的管制。但是,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也不能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如果缺乏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资本的扩张不一定能带来综合的社会发展,相反地,会使财富的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这是不利于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的。因此,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要积极探求建立某种有效的调节机制,以减少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还应当意识到,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其在国际组织的发言权也不同。一般说来,国民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总是要求最迅速、最广泛、最强烈地推进贸易、资本、人员、服务流动的自由化。如果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则会处于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境地。

(二)商人

在目前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商人中影响力最大的无疑是跨国公司。经济的全球化实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那么商人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为了追求最大的商业利润,商人会冲破各种限制,将价值规律推向全国,进而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法向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商人可以编撰统一的商事规范并使其得到普遍运用和政府的承认;另一方面,商人还可以借助国家的力量,推动国家创设他们所需要的法律规则。为了保障他们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影响国家赋予其更加优惠的投资条件,进一步放松对商品、资金和人员流动的限制,并对本国商人的海外利益给予更为严格的保护,要求本国政府对来自国外的竞争加以限制。

(三)非政府组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非政府组织也得到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在国际层面上协商和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公共利益及不同群体的利益。于是,代表着国际社会中不同群体利益的非政府组织,为了使这些全球化问题的解决能反映其利益和愿望,就在国际社会上作为“压力集团”来发挥其影响,特别是在国际人权、劳工权利、环境保护等方面。

三、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尤其是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的国际经济法,必须作出相应的回应,有新的发展。

(一)国际经济规则统一的进程不断加快

经济全球化首先意味着跨国经济交易的增多。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保障预期利益,就需要为跨国交易设立规则,特别是推动世界范围内规则的统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首先,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主体的商人(尤其是跨国公司)通过自己的机构创设或统一了大量的商法惯例。国际商会近几十年来,主持修订了各种商事惯例,它们将商人们实践中所形成的习惯做法确定化,成为统一的商事惯例,来便利商人们所从事的跨国交易。

其次,各国国内商事立法的趋同,一些国家制定出与多数国家相一致的商事法律规范,也推动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国在普遍选择实行了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内也先后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以市场经济作为国内经济运作的基础。这种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尤其是有关涉外经济法制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减弱,而趋同性增强。

最后,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还借助于调整跨国交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的迅速发展。最初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涉及国际货物贸易的政府管理问题,而且主要是规定关税问题。但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总协定条约体系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至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世界贸易组织条约体系已从国际货物贸易扩展到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在贸易管理措施方面,已具体到反倾销、反补贴、政府采购、海关估价等各个领域。同时,WTO已经开始新的“千

年回合”谈判,新一轮的多边谈判可能涉及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和竞争政策等议题,从而可能导致上述领域内新的国际统一规范的形成。

(二)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弱化

规范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法律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这部分法律规范在过去几十年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的管理呈弱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商人的跨国交易的限制在不断放松。其原因主要是:(1)商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要求市场规律突破国家疆界的限制(事实上是各国的管理措施的限制)而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2)各国政府认为扩大的对外经济交往从总体上是有益于本国的发展的。

(三)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矛盾更加激烈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财富在大量增加,但财富的集中程度也大为加速。据统计,1960年全世界20%的最富有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占人口同样比例的最贫穷国家的30倍,而30年后,这一差距已扩大到60倍。由此可见,未来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需要首先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的巨额债务负担、贸易条件恶化和外部援助匮乏等紧迫问题,改革现存的造成南北经济发展失衡的旧的国际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盛,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只有最终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才能使经济全球化在一个平衡稳定的环境下发展o

(四)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法的挑战

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直接进行交易,从洽谈、签约、交货到付款均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新的交易方式必然会带来新的法律问题,由电子商务所产生的合同的成立与履行、电子货币与网上支付以及税收征管、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法律问题,各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和有关的国际条约均缺乏相应的调整手段和规范措施。因此这种新型的经济活动,在改变传统的生产、销售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对现行的适应于传统商业交易活动方式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

第4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中原文化虽然是一种地域文化,但在南宋以前它又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把中原文化放在世界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化的框架下去观察,我们认为,中原文化虽然是一种传统文化,但在当代仍然具有巨大的精神价值。即是说,对全人类而言,中原文化精神依旧有着其独特的价值,仍然闪烁着独特的光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仍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亨廷顿在《西方文明:是特有的,不是普遍适用的》一文中指出:“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既不需要、也不会造成西方化,相反,它们将促进本国文化的复兴。”我们相信,在中原文化思想里,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先民们面对各种挑战所生成的原创性智慧,对于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正确处理“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处”有着重要的启示。我们坚信,这种对中国文化传统、对中原地域文化的传承,将会极大地增强中国的“软实力”,将会极大地推动河南实现“中原崛起”,从而推动中国实现“和平崛起”。“让中原告诉世界”,就是表明文化传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中原文化“有容乃大”的宽容意识对于正确处理“文明的共处”有着巨大的意义

中原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原地区为各民族文化的汇聚地: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都曾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为各民族文化甚至是异域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融合并最终形成中原文化所特有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气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孔子视“宽”为“仁”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庸》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对于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对于弱势文化和强势文化之间如何和谐相处,中原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具有可资借鉴的重要价值。由此出发,中原文化还主张一种“无为”的治理思想,主张对于事物的发展过程不干预或尽量少干预。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老子的眼光来看,所谓“文明的冲突”正是由于一些“新帝国”奉行“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文化霸权造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老子的“自然”思想对于消解“文明的冲突”,消解“新帝国论”也是具有意义的。

中原文化“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中原是中国农耕文明达到较高生产水平最早的地区。与其他生产方式相比,农业生产对自然的依赖性最强,依赖关系最明显。这决定了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原人很容易与大自然、与天地产生亲近感和一体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则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平等思想。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矣,百物生矣,天何言哉?”这种物我一体、人天同构的“天人合一”精神,与西方社会的“天人相分”的文化理念具有极大的不同。“天人相分”,意味着一种“主客二分”模式,它造成了科技理性的诞生,对西方社会的历史性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也导致了人心的堕落和对自然的空前破坏。因此,尼采主张一种“自然的人生”,海德格尔主张“人诗意地栖居”,马尔库塞反对“单面人”的存在。而中原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自然价值观,虽然还有“笼统”和“模糊”的局限性,但它对于正确处理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膨胀、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建构生态文明,显然不乏意义。例如,河南以占全国1.74%的土地,承载着全国7.1%的人口,人均土地资源不及全国的1/4,人均水资源不及全国的1/5,如此捉襟见肘的资源状况决定了我们经济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原文化所包含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能力、竞争能力的优秀品格,对于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启示

中原人在长期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在长期坚持不懈的劳作中养成了韧性品格。中原战乱所长期上演的惨烈而又悲壮的历史活剧,又强化了这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文化心理。对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文化心理,老子思想概括为“柔弱”,“柔弱”就是“柔韧”,“柔弱胜刚强”。黄河文化体现的就是这种中华民族“九曲不折”的民族韧性。从《易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愚公移山”,都体现出这一文化意向。河南林县(现林州市)的“红旗渠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中“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这种精神仍然是中华文化发展、复兴的伟大动力。

中原文化中的“中庸”理念,“和谐”、“兼爱”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时代感

儒家的“中庸”、“和谐”,是我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伟大智慧。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墨子认为诸多社会矛盾纷争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猜忌和争斗,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兼相爱、交互利”。同时,他还极力反对兼并战争,认为国与国之间的纷争应该通过和平外交的途径予以解决。墨家以“兴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为目的,要求“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后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及“精忠报国”的意识,都反映了中原文化中的这种价值取向。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种族、地区冲突不断,霸权、强权主义思想还无法消除的严峻形势下,中原文化中所倡导的“和为贵”、“中庸”、“兼爱”、“非攻”等思想应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要准则。

中原文化所特有的凝聚力、向心力,对于中华民族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保持独立性具有特别的价值

凝聚力、向心力是把中华民族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并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内在力量。在中国“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中,血缘关系和割舍不断的亲情是产生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精神纽带,它集中表现为对故土、亲情、故乡、家园的依恋,表现为报效国家、故土的强烈愿望以及落叶归根的情怀。“故土难离”、“血浓于水”,这是中原文化所特有的民族凝聚力的表达方式。虽然中原文化“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中有分有合,但却是以和为主的。因此,与美国文化中的“移民文化”不同,中原文化中“常回家看看”的心理意向是十分强烈的。

中原文化关于“和而不同”的认识,对于我们正确地处理文化、文明的共处问题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孔子曾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老子则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这里,“和而不同”不仅仅是指君子的为人、交友之道,更是正确处理世界文化发展中相互矛盾的文化关系之道。显然,我们所谓的“和”,指的是“文化全球化”趋势和“文化的共处”问题。我们所谓的“不同”,则是指承认事物的差别和个性,肯定不同民族、地区和国家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的发展历程表明,不同文化之间虽然不时会发生碰撞和冲突,但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与相互交融却从未间断,并成为文化进步的巨大动力。在当前的国际经济社会新形势下,坚持“和而不同”的伟大原则,尊重文明文化的多样性,鼓励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包容共处,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安全,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原文化是一种“天下”文化

第5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关键词]商旅服务集聚区;模式路径;江苏省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154

现代商旅服务集聚区是以商业旅游服务产业为主体的、服务产业相配套的、产业特色鲜明的、空间相对集中的、具有资源整合、产业集群、服务集成功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达到一定水平的区域。现代商旅服务集聚区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也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商旅服务集聚区涉及众多的行业与部门,是由很多不同的企业、行业以不同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他们不仅围绕商业旅游的活动提品服务,而且彼此也既联系紧密又分工明确。明确的专业分工,既提高了商业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降低了成本和费用;又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所以在产业分工明确的基础上,通过产业集聚能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从而提供能满足商业旅游需求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商旅集聚的动力主要来自集聚带来的三个方面: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反映了商业旅游产业集聚内的全部企业,都能从产业集聚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又会刺激更多的企业向商旅产业集聚,从而成为推动商旅产业集聚的强大动力。

商旅产业集聚所形成的产业链,降低了使用专业性、辅助服务和信用机制的交易成本,并且吸引了不少服务供应商和专业人才,大量人才的流动和知识外溢效应,促进了商旅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并带动了运输、电信、教育、卫生、金融等行业的发展。商旅产业集聚使得形成产品的要素和产业链较集中,从而可迅速形成区域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江苏省商旅服务集聚区现状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处于中国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江苏商贸流通业实力强,对外联系广泛,投资环境好,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江苏省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交通非常便捷,交通运输网络全方位、立体化,是华东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通信网络设施优良,实现了热点地区无线宽带接入全覆盖。

江苏省是旅游资源的高富集区,山水园林、名胜古迹和旅游城市高度集中。江苏也是中国旅游业标杆地区。目前已形成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供给丰富,产业规模庞大,产业体系完备、效益持续增长,发展水平领先的整体旅游格局。江苏商旅服务集聚区分布还很不均匀,出现苏南、苏北、苏中递减的态势,省内的商旅集聚区,苏南地区在个数上均拥有绝对的优势。

江苏商旅服务集聚区一部分的形成原因是市场导向。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之下,有一些企业自发的向区内集聚。这就是市场机制下的自发过程,是按市场的需求自发集聚,然后是通过市场化运作自我完善的。这样的集聚区包含很多因素,如市场需求、运输成本等。集聚区的发展满足市场的需求,符合市场规律,交通条件好,综合配套完善,集聚区内的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也高度集中。

江苏商旅服务集聚区的形成还有一部分是政府导向。政府相关部门划出一块区域统一规划,集中资源发展产业,集中资金建设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吸引著名企业。政府主导的集聚区先行规划、合理布局、发展充裕空间,储备了后续建设用地,功能定位明晰,在土地批准、行政审批等各方面具有政策优势,推动了产业群的形成,有效地协调了各部门的关系。建立了良好的管理体制,设立发展的专项资金,为集聚区的发展保驾护航。

还有一种方式是市场主в胝府引导相结合。两者结合是集聚区形成的另一种方式。市场主导自发形成的集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开始引导参与到发展和完善中。政府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产业升级、功能定位、建设公共配套设施,从而提高集聚区规模效益。

江苏商旅服务集聚区的管理制度日益规范,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目前已具有统一的行为准则和竞争规范。竞争从以价格竞争为主变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竞争,出现正式和非正式合作的企业。互补型和同类企业之间都有合作,这些企业在采购、培训以及营销等方面联合行动,从而带来了极为可观的规模效应。此外,产业重点日渐明晰。各集聚区细分产业、错位竞争,产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均大大增加。还有,商旅集聚区的平台建设不断加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已陆续建成并发挥作用,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2江苏省商旅服务集聚区存在的不足

与其他省份相比江苏商旅服务集聚区的发展优势比较明显,但与先进国家和地区比,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发展定位不明确。把商旅服务集聚区等同于传统的特区。传统特区企业之间缺乏分工协作和经济联系,商旅服务集聚区要求结构合理、配套完整、集聚发展,能体现不同产业的相互延伸和大、中小企业的结合以及生产销售、服务、员工生活的相融合。不少地区在建设集聚区时,仍按照老的模式,注重企业数量规模的扩大,不注重产业的关联性。

第二,科学的发展规划缺乏。没有完善的规划编制,对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和详规编制不重视;一部分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一些具体规划等各类规划没有充分衔接,更谈不上空间对接。不少地区重视产业的功能,轻视居住和服务的功能,以为建设集聚区就是安排建设用地,不少集聚区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医疗、养老保险等机构不健全,其他社会配套服务、公共服务管理体系不完善,更不用说将集聚区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相结合。

第三,发展层次低。科技创新水平和智力支撑能力不够强,没有能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集聚的层次还很低,重点企业的带动能力不足;没有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创新不足。商旅服务集聚区的管理应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不能以传统的理念、方式来管理。要强调政府的作用,不少集聚区没有体现精简、高效的原则,与当地经济和发展状况脱离。开发机制不健全,投资主体单一,民营企业投资的能力不强,没能有效吸纳国内外资本。

3江苏省商旅服务集聚区建设的模式与路径

服务业发展,商旅服务集聚区作为载体,可以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效应,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其他行业提供多方位服务,推动经济发展。培育商旅服务集聚区,不仅是简单地上项目,而且是使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主要在体制、政策、管理、人才等诸多方面有所提升。

第一,加强政府调控。政府的作用要利用市场机制,尊重市场规律,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避免用行政手段干预。政府可加强指导,明确目标,做好具体的规划。

第二,做好政策保障。要制定战略性的政策,把集聚区的发展纳入宏观经济的发展规划中,出台财政支持、税收支持、融资支持等特殊经济政策。在规划、环保以及高端项目等方面,给予特别支持。政府也要在项目支持、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形成相互联动、协调配合的合力。集聚区要有适宜的环境支撑,政府主导可以创造良好的集聚环境,吸引经济活动、企业和人口的集聚。环境包括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出台有效的环保政策、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等;基础设施环境包括抓好道路交通、加大环境规划、发展信息通信、做好城建规划工作等方面。

第三,体制创新、管理升级。必须要以体制的创新为前提。培育集聚区须打破原先的小而全、小而散的格局。要在集聚区内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产业的,能高度整合资源、覆盖产业要素、统筹协调发展的管理机构。管理就是生产力,商旅服务集聚区需要实现管理的转型升级。首先根据“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集团化经营、现代化管理,实现要素市场化;其次要推进法治建设,按照先行先试、特事特办的思路,构建集聚区发展的法治体系;最后要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实现管理升级。

第四,加强人才建设。加快集聚区发展,主要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储备优秀人才,吸引海外人才,支撑持续快速发展。可把集聚区作为创新人才体制的试验区,人才是关键,打造成人才的富集区,并为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提供人才做支撑。制定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创新人才培养、加大财政投入。在集聚区里要实行特殊的人才政策,引进、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战略投资和管理人才,激励各类人才在集聚区创业兴业。

第五,品牌塑造、产业融合。深入挖掘江苏的吴越楚汉文化、江城名胜、海岸风光的资源价值,以创新为手段,以项目为重点,以特色为灵魂,塑造和提升名牌,以苏州工业园区和河西新城为核心,创造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和特色商旅休闲度假以及获奖旅游产品,尤其要重视文化型、生态型和体验式产品的创新性开发,努力把江苏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旅目的地。

着眼大产业,积极推动商旅与文化艺术、体育、地产、工业、生态农业等相关产业的有机融合和互动发展,大力发展秃闲筒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注重现有产品的休闲化提升及以商旅休闲为导向的新产品开发和新业态培育,在国内率先实现集约化发展。建设优质商旅目的地,增强商旅吸纳、扩散和辐射功能,在实现向长三角区域高端商旅基地转变的同时,成为具有很强吸引力的重要商旅目的地。

按照商旅产业的发展要求和“要素整合,突出重点,集聚发展”的发展思路,以效益提升为目标,以空间结构优化为途径,以产业关联带动为纽带,以商旅集聚区、城市综合体和特色街区等核心吸引物为中心集聚相关要素,强化商旅休闲旅游功能,形成规模效益,构建富有旅游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商旅产业新增长空间,打造融合发展的商旅集聚区。

参考文献:

[1]陈曦,吕斌中小城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4)

[2]王雪峰河北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战略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8-9

[3]厉无畏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先行区上海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4(3):1-6

[4]杨远中国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9):6-9

[5]魏艳河南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30(4):60-63

第6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综观近现代世界历史与现实,一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主要表征为工业化、城镇(市)化的推进过程及其结果。目前,我国已开始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也迈入了加速发展时期。面对“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与新使命,借鉴国外城镇化的成功经验,把握当代城镇化的阶段性特征,创新城镇化发展战略与路径模式,对于推进我国现代化、实现富民强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国外城镇化进程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考察世界各国推进城镇化的历史过程,把握蕴含其中的客观规律与主要特征,吸取其长期积累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我们科学推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1.近现代大工业的发展是推进城镇化的强大动力

发端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城镇化,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进经济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与社会结构转型的积极动力。18世纪60年代,肇始于英国工业革命,导致了划时代的全球连锁性社会变革,机器大生产替代传统手工业,不仅促进了生产技术的大跃迁,而且推动并主导了城镇化的发展。大工业、新技术、泛市场的不断兴起导致了商品制造方式的本质变化及其地域空间的全面拓展,更成为了社会资源集聚的强劲吸引力和城市发展的强大推进器。个体分散性的家庭小手工作坊让位于高度集中的社会化机械大生产,城市伴随工厂的增大而成长。

工业革命不仅使城市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张,而且使城市功能、地位和作用发生质变。工业革命前,乡村是社会生产中心、经济生活中心,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城市只是依附于乡村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宗教中心与商业中心,工业革命后,城市与乡村的地位发生逆转,城市逐渐取代乡村成为社会生产中心与经济生活中心。工业生产的集中促进了城市前所未有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经济日益繁荣,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驱动力的作用日趋凸显。

2.阶段性分异走势是城镇化演进的一般规律

从各国发展情况看,城镇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差异性。城镇化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第一是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城镇发展比较缓慢;第二是加速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至70%之间,城镇高速发展;第三是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超过70%,城镇进入稳定发展期。

因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不一,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也存在差异。1801年,英国城市人口比重为33.8%,到1851年已达50.2%。19世纪以后,发达国家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市人口迅速膨胀,村庄向城镇演变,小城镇向大城市发展。20世纪初期,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其中英国达到高度城镇化。1920年,法国城市化率为46.7%,美国为63.4%,日本为28%,德国为63.4%,英国为79.3%。20世纪中后期,主要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1970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城市化率均超过70%,日本也达到64.5%。2000年,美国已达94.7%,日本也达到77.9%。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1950年至1985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由17.3%增加到31.7%。据联合国预测,从1950年至203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将由4.46亿增加到10.15亿,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则由3.04亿将激增到40.2亿,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此外,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城镇,其经济社会的结构形态、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与区域影响力直至国际竞争力均显现出迥异的分异性特征。

3.大城市集群的崛起是城镇化高级阶段的主体形态

大城市聚集效应明显优于一般城市,城市规模大,聚集效应高。各国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超前增长现象十分明显。全世界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1850年只有3座,仅占城市人口的6%;1900年13座,占城市人口的13%;1950年115座,占城市人口的31.6%;1980年达234座,占城市人口的40%。从1900年到1980年,大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等于全世界人口增加的3倍,等于城市人口增加的1.5倍。世界城市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大城市的资源集聚功能强于一般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一般城市。

20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大城市人口增长特别快,城镇化发展的速度极其迅猛。1950年,人口达800万以上的大城市只有纽约与伦敦,1970年增加到11个,其中发展中国家有5个,1994年,在22个人口过800万的大城市中,发展中国家就有16个。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人口的20%,集中在78个人口超过400万的大城市里,在这78个城市中,有一多半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同样存在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大城市的超前发展,促进了城市集群的形成,标志着城市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群首先在美国以大都市区的形式出现,到1920年美国就形成了58个大都市区,1940年,大都市区增加到140个,并开始成为美国“全国所有地区的主要发展模式”和社会生活的主体空间。20世纪50年代,戈特曼正式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并对世界六大城市群进行了论述,当时我国的大上海城市群就已在其列。时下,我国的城市群发展正呈蓬勃鼎兴之势,全国已形成了10个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的大型城市群。

4.人力资源的规模流动是城镇化释放的带动效应

城镇化表现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人口自由迁移或者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城市化发展的人本基础。世界各国实践表明,劳动力自由流动加速了城镇化中期阶段的发展,同时也彰显出城镇化的巨大的集成带动效应。如英国在工业革命早期,人口流动受到法律和交通条件限制,法律允许居民在收获季节暂时流动,但限制长期流动,当时城镇化发展就相当缓慢。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工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政府也多次修改法律,放宽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形成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英国城镇化水平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列。美国在南北战争前,北部已基本完成工业化,城市发展较快,南部盛行农奴庄园经济,劳动力流动性不大,城市发展较慢。南北战争后,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城镇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5.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是城镇化提质的内生活力

产业结构变化必然影响城镇化的进程。世界城市与产业发展规律表明,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为主渐次过渡到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成中的比例越高,城镇化水平就越高。随着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与升级,城镇化由粗放低速走向提质增速阶段,产业结构的演变成为驱动城镇化发展的内生活力。

美国五大湖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产业结构演变下的城镇化发展规律。19世纪初至19世纪的上半叶,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城镇化进展缓慢。1850年,第一产业所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达到50%左右,城市化仅为9%。1865年南北战争之后,五大湖工业区成为重工业完整的区域,工业重型化促进了人口增长,赋予了城镇化活力。1865年到1890年,芝加哥的人口增长10倍,其中制造业就业人数增长了30倍。1870年,五大湖工业区城镇化率达到30%。1920年,拥有的大城市占全国10大城市的一半,镇化率达75.7%。1920~1985年,五大湖区工业发展走向衰退,逆城镇化的郊区化开始显现。1985年以后,产业结构由工业型升级为服务型,中心城市制造业外迁,很多大都市区成功地由制造业中心转变为管理咨询、商务、法律、贸易、旅游等服务业中心,如底特律为汽车业研发中心,芝加哥为会展中心等。

6.新锐文化的不断繁衍是城镇化发展的永续魅力

一座城市没有文化,形同于人没有灵魂。文化引领城市向前,先进城市文化繁衍推动着城市长久、健康、持续发展,并散发着永续魅力。西方许多国家城市的发展,与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分不开的。文化的繁荣常常表现在城市文化产业、创意、活动等文化载体上。19世纪,在欧美的大都会如伦敦、巴黎和纽约,现代意义的大学、博物馆、歌剧院和音乐厅渐渐出现并发达起来,为城市内涵与精神的扩展提供了物质载体。至今,这些文化设施与条件仍然是对欧美城市文化魅力的延展。

在世界城镇化过程中,发达国家走过了一条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的发展道路,实现了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也给我国城镇化带来了许多有益启示。一是必须注重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工业化推动、引领城镇化,城镇化支持并促进工业化;二是必须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特别是大城市集群的带动作用;三是必须破除城乡二元分割,实现劳动力城乡自由流动,加速城镇发展;四是必须增强城镇竞争实力,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五是必须不断探索创新个性化的文明范式,激扬城镇发展的旺盛生机。

“十二五”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十二五”时期,不仅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提质加速期,而且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中国将全面迈入城镇主导时代,并将呈现出五大阶段性特征:城镇化领先工业化加速发展,城镇化带动效应深度释放,城市群结构形态趋向稳定成型,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城市由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

1.城镇化领先工业化加速发展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般而言,一国处于工业化程度低、经济欠发达水平时,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农业部门,人口也累积在农村地区,城镇化发展也会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服务业调整,产业向城市聚集,人口向城市迁移,城镇化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由于行政、经济体制等原因,我国城镇化曾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导致城镇化落差较大。1949年至1979年,我国工业化水平由12.6%上升到43.8%,增长了31.2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由10.6%上升到18.9%,只增长了8.3个百分点。1999年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分别为49.7%与30.9%,两者差距仍然比较大。

但近年来这一局面得到根本改变,城镇化与工业化差距不断缩小,到2009年城镇化率为46.6%,工业化率为46.8%,两者差别不大。十二五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与城镇化作用不断增强,我国城镇化将领先工业化实现超前发展,城镇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与支持作用更加突出,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实现国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2.城镇化带动效应深度释放

我国城镇化进程起步相对较晚,城镇化进展也相当缓慢。数据表明,从1950年到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发展中国家也由16.2%上升到30.5%,而我国仅由11.2%上升到19.4%,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达到26.2%,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城镇化率已达到36.1%,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

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经验,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达到30%以后,城镇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提高到46.6%。2008年为45.7%,2009年比2008年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逐步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表明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当然,我国的城镇化还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尽管有些地区城镇化还滞后于工业化,但在十二五时期都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预计在未来五年,随着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性瓶颈不断突破与行政功利的逐步消解,城镇化的带动效应将在进一步放大增量人口集聚规模的同时,更加加快受辐射区域基础设施覆盖、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度城镇化,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的现代经济社会集群体将不断涌现和崛起,农民工市民化和失地农民市民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我国城镇化水平将继续保持每年约0.8至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预计在2013年将超过50%,步入城市时代。

3.城市群结构形态趋向稳定成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以及中心城市聚散作用的增强,城市间的经济合作逐渐深入,空间对接日益紧密,城市规模化集群竞相兴起,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比较成熟的城市群以及成长中的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一批新兴城市群。十二五时期,这些城市群将继续快速发展,其空间结构日臻稳定,集群形态逐步成型。

一是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全面加快。2007年,随着京津开通城际高速列车,长江三角洲建立城市联盟,珠江三角洲拓展城际公交网等,成为城市群一体化的重要表征。这一现象将在十二五时期得到不断加强,如中部地区城市群的轻轨发展将使其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许多城市已经意识到,推进并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发展必须相互依赖,需要相互协作。

二是城市群快于其它区域发展。各地为抢占先期机遇和赢取发展优势,纷纷奋力构建城市群,将城市群作为新的经济发动机,无论数量还是规模,在不同层面的城市群将日趋激增,尤其中西部一些密集的城镇地区,其城市群化发展进程与成就将更加令人瞩目。

4.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城市不仅是人口与信息的聚合中心,而且是产业和财富的聚集中心。城市经济蓬勃发展,城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与增长速度上,以及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上。仅到2008年,地级以上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6万亿,占全国的62%。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6万亿元,占全国的71.4%。中西部地区城镇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中部地区6个中心城市的GDP,也由2005年的6468.5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7090.6亿元,是2005年的2.64倍。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经济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但城镇间的经济联系将呈现出异质性、错位性与层级性的竞合现象。

与此同时,城市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伴随我国国际经济政治地位的快速跃升,受国际经济分工与资源成本市场的选择性影响,具有一定基础性竞争优势的大中城市甚至部分个性鲜明的小城镇将更多地走上国际舞台,其对外开放程度与层级水平进一步提高,友城缔结日益活跃,国际城市主体多元合作更加密切与宽广,国内工业品、服务品、文化品等影响力空间继续伸展,城镇软实力逐步增强,但多层面的贸易纷争将同步增长,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国际话语权与优势产业行业性主导控制权的争夺也将倍加激烈。

5.城市由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

城镇发展品质理念日益强化,城镇化由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向同时关注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方向转型。国家正在推出并将继续不断完善一系列保障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政策举措,如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物权法等,社会保障覆盖面大幅增加,医疗保险取得突破进展,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保障力度加大。有条件的地方已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在逐步完善。

推进“十二五”城镇化的战略创新

国家的成功在于城市的成功。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仅能够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有效需求,而且随着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国内消费需求的水平会有更大幅度的提高。所以,我们建议在“十二五”期间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国家的主导战略,并在未来20~30年中,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这将为中国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增长提供保障。借鉴和吸取国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城镇化的现况与特点,十二五时期应着重推进五大战略。

1.推进城市群化带动战略

城市群是城镇化发展高级阶段的表现形态,是人类历史上经济总量规模最大、人口密度最高和国际竞争力最强的区域空间,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手段。城市群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它们处于门户位置,具有枢纽功能,发挥区域集聚与辐射作用,已成为发达国家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数据表明:美国对外竞争的实力主要体现在它的大都市区,美国经济的67%集中在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和大洛杉矶区三大城市群。同样,日本经济的70%集中在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群。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党的十七大要求“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打造若干城市群,实现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多极带动,发挥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扩散效应。既要保持城市群落中每个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又要打破行政区域的分割与封闭,组成紧密联系的社会经济网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协调发展。

城市群引领推动的城镇化不能完全由市场驱导,政府必须实行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必须从我国人口密度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要求、服务业成长要求、国土利用效率要求以及经济全球化要求出发,适应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有序推进。

2.推进新型工业化支撑战略

城市因产业空间集聚而产生,城市因产业不断发展而壮大。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不仅追求工业增加值,而且兼顾“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等社会综合效应。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现代化的同轴双轮,相互促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以新型工业化支撑城镇发展。

产业是现代城市经济的支柱,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重大推进力量。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迅速转变,产业结构又影响到就业结构的变化,并作用于城市化进程,从而带动着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和集中。因此,工业集中推进资本、工厂、技术、人口、服务、贸易等集中,推进城市交通发展、功能完善、体系健全,直接促进现代城市扩张。

3.推进经济区划主导战略

在城镇化进程中,行政力量和经济力量是强大的双重驱动力。现实情况表明,我国城镇化进程更多地受到行政区划体制或行政治理体制的制约和影响。两个资源禀赋相似的邻近城市,因属于不同行政管辖范围,容易导致同质性区域经济结构的异质化。因而,必须彻底更新传统的行政区划的观念,树立以经济区划为主导的城镇化战略,大力推进城乡资源与同质区域资源的统筹,强化地理区划功能与空间设施配置的优化布局,加速构建大经济板块区、大城市绵延带、大空间人才与财富集聚高地。

“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进步趋势,科学规划城市空间与区域主体功能,充分发挥邻近城市、城乡之间自然、经济、社会属性的整体效应,防止因行政区划体制限制城市化发展。按照经济发展和区域城镇发展的内在需求,合理调适行政区域范围,尽快形成以经济区划为主导的城镇化新格局。

4.推进低碳生态宜居战略

“当今中国,低碳城市转型和低碳城市建设,不仅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也是为了能源安全,更是为了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成功,是实现经济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与方向。“十二五”时期,城镇化必须坚持推进低碳生态宜居发展战略。

低碳宜居城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城市,是在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十二五”时期的城镇发展,应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以节能减排与生态宜居为重点,创新以碳中和技术为支撑的绿色发展模式。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低碳生态宜居城镇发展,必须推进低碳城市规划、低碳产业政策、低碳考核体系的制定与宜居功能体系建设。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设施创新,加速产业转型,厉行节能减排与低碳消费,不断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最优化与协调化发展。

5.推进城镇个性创新战略

城市个性即城市的特色,是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城市的自然与人文特点。挖掘城市的潜力、寻求城市的亮点、塑造城市的特色,对于提升城市的表现力、吸引力,增强市民的忠诚度和自豪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城市发展各有千秋,应该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独特形象和个性,没有个性的城市就没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也就没有活力、没有品位。

由于多种原因,当前我国的城镇发展模式与风貌特征普遍雷同,如马赛克、玻璃幕墙、摩天大楼……,另外,我国城镇化率虽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9年的46.6%,每年提高将近1个百分点,但城镇发展品质悬殊。如在6.22亿的城镇人口中,事实上将近1.67亿人仍属于农业户籍人口,其中主要是农民工,城中村的不完全城市化现象尚十分普遍。区域城镇化水平不平衡,城镇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也面临威胁与挑战。

第7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雄厚基础和强大动力,站在“十二五”开局的起点上,如何抢占先机,乘势而上,不断把上海跨越式发展的形势推向更高层次,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经济正在给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以及传统的贸易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改变了商务模式,带动了经济结构的变革,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巨大影响。本次调查希望通过客观数据的调查,分析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状况,总结近年来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为政府部门确定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电子商务规划等提供决策参考,也为企业寻找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查问卷设计及概况

本调查问卷设计为五个模块,共68个问题:

(1)能力模块,考察企业电子商务的吸收、转变、开发能力。

(2)影响力模块,考察企业电子商务的人力、模仿、强制能力。

(3)管理因素模块,考察企业电子商务的经营理念、管理参与、管理人员的IT知识状况。

(4)技术因素模块,考察企业电子商务外部流程集成、内部流程集合、技术兼容性、标准化情况。

(5)运作因素模块,考察企业电子商务的竞争强度、销售影响、采购影响、内部操作影响等方面情况。

调查问卷的统计方法主要采用了均值法。均值法的区间为[1,7],7表示“非常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本文反映了17种能力的值,每个数据为每四个小指标的均值。本次调查主要采用走访企业和在线问卷两种形式,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58份,去除无效问卷31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27份。被调查企业涉及我国1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各种规模、经济类型及行业的企业。本文主要分析不同行业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状况。

三、调查数据分析

从所属行业类型来看,企业可分为四类: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在下表中分别由A、B、C、D来表示。四种行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和程度各有不同,本报告着重分析电子商务在四种经济类型中的应用状况。(参见表1)

(一)能力模块

能力模块主要考察企业的吸收能力,转变能力,开发能力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中,纵向比较得出,各个企业能力中都是开发能力最强,转变能力其次,吸收能力最后。从行业划分角度分析,流通行业和服务行业在该模块的分值明显高于制造业。可以得出,流通业更易于接受电子商务,也善于将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电子商务运作中。服务业有较强的开发能力。而制造业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有一定的困难。(如表2所示)

(二)影响力模块

对迫使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人员影响力、模仿影响力和强制影响力。纵向比较来看,企业受到强制影响力的因素较大。即企业在竞争中,受到行业或者其他竞争因素的影响,“被迫”应用电子商务的因素很多。横向对比四个行业在影响力模块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影响力方面流通业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流通业使用电子商务的环境最好,使用电子商务的驱动力最大。而制造业的外在驱动力相对较少。(如表3所示)

(三)管理因素模块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经营中,经营理念、电子商务的管理参与及管理人员的IT知识等管理因素对于决定一个企业是否应用电子商务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纵向比较,在管理因素模块的三个因素中,经营理念在各种规模的行业中得分都较高,管理人员的IT知识得分其次,而管理参与的得分最差。由此可以看出,在经营理念方面,各种规模的公司都相信电子商务会给公司带来正面的影响。而在管理参与方面,也就是在应用电子商务方面,各公司的高管还做的不够。横向比较,在企业的日常管理经营中,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管理因素方面流通业高于其他行业,制造业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流通业得高管人员更愿意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使用电子商务,而且高管人员以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如表4所示)

(四)技术因素模块

电子商务的应用在技术方面要注重外部流程集成、内部流程集成、技术兼容性及标准化四个因素。这四个技术因素有利于企业内外部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是电子商务进一步推广的基础。从数据分析结果看以看出在技术因素方面服务业略高于流通业,制造业居于最后。服务业具有天然的技术优势。但其运营模式更易于受其商业伙伴的影响。(如表5所示)

(五)运作因素模块

运营因素模块主要是从竞争强度、销售影响、采购影响、内部操作影响四个方面来评价企业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情况。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流通业和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而言具有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电子商务对流通业销售影响较大,因为流通业的经营情况(销售收入)易受到其服务对象的影响。(如表6所示)

四、结论及建议

不同行业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状况如图1所示: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反映了我国不同行业的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有如下特点:

(1)不同行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状况呈现明显的阶梯状分布,流通业在各个模块都处于领先地位。流通业整体居中,具有技术优势,但其使用电子商务的情况易受到其合作伙伴的影响。制造业在几个行业中相对落后,具体表现为接受能力较弱,技术高层人员对电子商务重视较少,行业使用电子商务的气氛也较差,但其认同电子商务会对其运作产生较大影响。其中管理因素模块流通业比制造业调出7.8%,影响力模块高出9.5%。

(2)目前,企业在技术因素模块做的表现有待提高,企业在外部流程集成方面做的较好,但在技术兼容性和标准化方面还要提升。在基于电子商务的需要重新设计自己的商务流程方面也不够积极。这将成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障碍。

(3)电子商务对企业运作因素模块影响目前还不是很突出。即使是应用状况较好的流通业该模块的均值也比其他模块低7%-8%。表明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吸收能力和转变能力的培养。将员工学习电子商务技术纳入日常工作方面有所欠缺。

第8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一、国内木制展销柜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对高档展示柜带来机遇与挑战,随着外资企业大量涌进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随着企业的不断增产扩容,企业的仓库规范化、效率化也自然而然的提到日程上来了。货架是仓库现代化和提高效率的重要工具,因此货架行业也就应运而生了。

而木制展示柜由于其历史悠久和坚固耐用,在货架行业中占据关键地位。木制展示柜在货架行业中的应用可以由此追溯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国和香港企业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集中在南京设立仓储设备公司,主要生产仓库货架,投资方渐渐看到了木制货架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随后瑞士企业陆续在上海建立货架公司,货架制作技术在国内自此发展起来。随着我国本地的货架制作技术的逐渐完善,为了节约成本,更多的外资企业选择了采购本地货架,我国的货架行业相应产生了。

我国木制展示柜行业的产生得益于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技术引进,外商带来了货架技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不断地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建厂、增资扩容,带来对货架需求量的不断扩大。第一批货架企业培养了一批本地的货架技术人员及货架销售人员。

二是行业需求,我国加入wto以后,各行各业均要与国际接轨。如:国家规定医药行业进行gmp认证,就是对仓库管理规范化,必须使用货架,托盘等仓库配套设施,以保证卫生、安全,提高效率。各行各业均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

三是技术的推动,各行各业在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硬件设施的配合。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崛起就是仓储管理软件与货架、托盘、叉车等物流设备的综合运用。

二、国内木制展示柜的现状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木制展示柜行业渐成规模,越来越多的货架企业出现,发展速度之快可想而知。从木制展示柜行业的企业规模来看,中等规模贸易型企业占大多数。在北京市场上,仅有三家货架公司堪称大型,具备自己的生产工程,完善的销售、生产、包装、运输体系。大多数的货架公司都是零库存的销售公司,所接到的订单由与之合作的加工工厂进行加工。货架销售方与货架制作方为合作关系。

从货架的技术上看。货架制作技术单一,虽然地域不同,货架制作技术大同小异,区别不大。在销售模式上看,所有木制展示柜行业均是以电子商务为主要销售手段,辅之以邮寄公司样本的销售模式。行业竞争呈现区域性。由于木制展示柜行业具有一定程度的集中度,因此,这一行业的竞争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在其集中密集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业间竞争。但从市场需求看行业竞争,仍处于供不应求阶段,所以说木制展示柜行业的竞争不明显,同行业间还有互相扶助的性质。在信息传递方面,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介绍货架、仓储产品的书籍和杂志。针对此现状,每家货架公司,基本上都通过网络来推广自己的公司和产品。物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象沿海地区的广东、浙江等地都是借助发达的流通发展起来的。过去我们讲市场,主要强调生产,而对流通有所忽视。通过大市场来整合各种资源,来形成良好、快速的资金流、商流,才能使区域经济这盘棋下活。而物流业就是为这种大流通提供后台支持的,所以,江浙一带目前是货架需求量最大的区域,原因就是此地的外商投资企业多,企业运营规范化,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必然要求仓库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因此对货架等物流配套设施的需求就非常的大。

随着中国入世的过渡期满,世界知名的物流企业,物流配套企业,木制展示柜行业也纷纷登陆中国。尽管木制展示柜行业目前在中国还处于启蒙阶段,但是随着国外同行业的进驻,必然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目前我国木制展示柜行业的技术单一,而且没有形成相应的行业规范,行业区域相对集中,需求单位只有选择不同货架供应商的机会,而不存在选择不同货架的机会,因为全国范围内的木制展示柜行业产品都一样。而国外同行业进驻后,必然存在着货架产品质量的差异。那么竞争必然会很激烈。

其次,随着外资更多的注入我国市场,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规范经营,提高效益就要从物流这第三利润源泉着手,越来越多的人会逐渐认识到货架的必要性,各个企业对货架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

再次,全面的开放,必然带来需求的分散,全国范围内都有,因此必然导致木制展示柜行业由目前的集中逐渐向全国扩散。

目前国内对于木制展示柜行业的认识程度还不高,有很多地方比如东北和西北地区,并不了解货架,也不懂得货架,还处在不知道自己需要的阶段。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人对于物流了解的越深,对货架的需求也就会与日俱增

三、我公司的现状及优势

四、B公司的现状及优势

五、我司和B司合作的前景及达成的目标

我司是国内专业木制品展示柜生产知名厂家,在国内有一百二十多家加盟店,帮国内美的,海尔,宝洁等厂家制作展示柜,B司是美资企业,是国内知名的金属展架厂家,实力雄厚。双方能够强强联手合作,必定能够使得木制展示柜在货架行业成为最强劲的一匹黑马。

第9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关键词:苏州古运河;滨水工业区;遗址;改造修复与再利用

Abstract: Taking Suzhou ancient canal river as an exampl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how the city waterfront industrial sites in the rebuilding and reusing, how at background of promote th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city space, city function, the integration of historical heritage protec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ilding and city image shaping of many aspects problem, realize traditional waterfront old industrial area of renewal and rejuvenation.

Key words: Suzhou ancient canal; waterfront industrial area; site; transformation of repair and reuse

中图分类号:K878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0-0020-02

正文

0前言

“京杭大运河”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中国古代的经济区大多依靠大运河这条经济长河发展而来。又在苏州古城,苏州由于地处水网密布的太湖流域,水源充足的地理环境和科学发达的农田水利,使得当地先人在与水的周旋中造了独特和杰出的水文化。

但是苏州运河周边工业的发展、经贸的繁荣、人物的流动,在给运河滨水区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建设失控、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诸多新的问题。许多运河滨水区的环境容量和生态载力不堪重负,由于过度地追求功利的开发,优美的水岸线被破坏,人与水疏离,滨水工业区变成遗址也走向荒芜。

在城市发展中,滨水老工业区长久以来是容易被人遗忘的角落,是城市发展的边缘地带。然而,在苏州城市规划与开发的时代背景下,滨水老工业区的再开发也越来越被重视。加强对古运河滨水工业区的改造和再利用,对城市空间的重构、城市功能的整合、历史遗产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城市的形象塑造都有着重要意义。

1江南古运河的历史特征

江南运河不像山东济宁以北的京杭大运河,更不像隋唐大运河,这两段运河都已死了,凝固了;它,江南运河,却真正是活的。这种“活”,是随处可见的,似乎不用特别费力去寻找,遍地都是,四通八达,发达得很。从某种义上说,有江南运河,才有新长江三角洲,这是一点都不夸张的,那里的高楼大厦,高耸入天,而且林立,通通源自运河船上的石材、沙料。天天运、时时运,直到现在还在运。

江南自古多水,长江三角洲,原来就是沼泽地,是水的天下,那里有众多的江河、湖泊、溪流、沼泽、湿地。它的结构是人类的文化积累和传承,利用自然水系为主,必要时在一些节点上,在拐点上,在关键部位上,挖凿一些贯通一气的运河,形成一张水道大网。这恰是江南运河独一无二之处,和北方的运河一点都不一样,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

在江南水乡中,以河代路是它的另一特点。在古代船是主要交通工具,所以江南是船和桥的天下。桥多意味着水道发达。 在不太远的过去,这里家家有船。城市中如此,乡村更是如此。那时船的普及度,宛如后来家家有自行车,和现在许多家有汽车一样。河就是路,路就是河,运河就是江南的路。

江南运河是活的,其另一个活的标志就是变,它不断地变化,甚至变得面目全非。江南运河的变又有自己的特点:明显向着两个互相背离的方向在变化着。第一是改道,就是远离闹市,想法绕到城外去。另一个是向小里变,由于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兴起,导致一般的水道衰退,或被填死,或废弃不用,水网不复存在,桥大多被拆除。那些穿城而过或环城的运河也不再有运输功能。这两种互相背离的变化,让江南运河的面貌在短短二三十年之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苏州古运河滨水工业遗址现状

基地1选择的是地处素山桥与西环路高架交汇处,北面不远有苏州体育馆,靠近苏州市残疾人康复大楼。(见图1)原是一化工厂,现在废弃无人问津。周边有金色花园等小区,以及一所中学。随处可见破旧景象,及简陋民房。(见图2)

基地2在福运路与南环路高架交汇口,两面都是运河。(见图3)可以说是道路交通和河道交通的纵横交叉形成的孤立地块。曾是工厂的仓库遗址,靠近运河便于运输。现在也成为了废弃之地,失去价值便无人管理。

图1 图2图3

(1)水污染严重,河道功能遭到破坏

苏州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但是,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和严重的水质污染之间的矛盾,使得水资源丰富的江南水乡仍然沦为水质型的缺水城市。虽然近年来,苏州关停并转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但内城河水质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反而有继续恶化的趋势。每天大量排入河道的生产污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船舶废油等。虽然现在因河运的衰败,工厂都迁移出去,但还是留下了古运河水质污染的问题。这也是我们需要一直关注的根本问题。它一日不解决,那么苏州乃至整个运河体系联系的整个河运体系,都会一直面临着水质以及生态河道问题。

使用功能退化、物质环境恶化

古城苏州人民的生活与水系密切相关,河道密集的地方也是居民区最密集的地方,而随着滨水河道的交通运输功能由优势转为劣势,原本依赖水运、水力的工业搬迁,许多码头、货运仓库等相关设施也废弃不用,滨水产业岸线也逐渐衰退。河道污染、市政设施落后、整体居住环境较差,加之可以提供的就业量较少且层次偏低,与现代城市生活、工作需求差距较大,滨水区已不是市民居住的宜人地段,传统的使用功能不断衰退。

(3)原留工人安置和桥洞文化等遗留问题

在工厂从古运河边搬走后,留下的不光光残破的工业遗址,还有那些本在工厂工作的打工者。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些遗留人员在被工厂抛弃后无处可归。于是一个个简易的破陋小屋出现在废弃的工业遗址上,它们向我们述说着运河交通的衰落所带来的种种破败。这些原留工人应得到新的安置,对地块的再利用也有着深刻意义。同时在基地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文化生产,就像桥洞文化。我称它为桥洞文化,是因为它们通过桥洞给我们表述着城市的那些漏洞和土地利用的可悲。还有种种问题,这些都可以看出解决城市滨水工业遗址的复杂性。

(4)运河文化的保留与土地再利用的冲突

在工厂搬走后遗留的工业废墟,残破不堪,但不可否认它也是运河遗留的文化遗产的一部份。在现代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加强的大背景下,运河文化的保护也被放上桌面。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做出巨大贡献,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但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必然之路。现代服务业以其专业化、信息化、知识化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它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更新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如何很好的处理文化遗址保护与土地再利用的冲突,一直是被关注的改造关键问题。

3苏州古运河滨水工业遗址改造措施

(1)关注水污染的治理,恢复古城水文

“先治水,然后规划,然后建筑”,贝聿铭先生这句话阐明了治理水污染与滨水区开发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城市污染调查认为,大约90%的城市排水系统和暴雨季节的污水溢出导致了河流的污染,古城内雨、污水系统合用且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排水方式,将雨污合流制改为雨污分流制,通过对雨水和污水的分流处理和排放,截留进入河流的大量污水,削弱对古城河道的污染。在运河滨水工业区可以建设公园、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在给市民提供休闲绿地的同时,也可充分发挥植被绿化在蓄积雨水、减少径流、自然排水和水域净化等方面的自然能动性,实现简单、高效、结合自然的污水处理方式。

滨水空间绿色再生,与城市空间的重构

苏州古运河滨水工业区周边原有绿化较少,河道两岸历来是重要的绿化场所。一些滨水绿地的建设局限于工程的要求,以简单的人工绿化代替河岸自然植被,大面积的人工草坪覆盖河堤,整齐划一的行道树沿河排列,样性和结构稳定性,不利于滨水区域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因此,要实现滨河绿化生态功能的高效发挥,就必须注意绿化的生态建设。首先,完善绿化空间的结构、提高绿化景观的多样性,只有保证绿化结构的合理搭配,才能实现绿化生态功能的高效发挥。要舍弃那种整齐划一的、精心修饰的、以视觉观赏为主的纯美学设计,而应以生学理论为指导的生态设计。另外,绿地的布局十分关键,一般滨水区的绿地常沿河道等宽设置,既单也不能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而与相同面积的带状绿地相比,块状绿地由于集聚效应,更能充分地发挥绿地的生态作用。所以,在滨水区的空间布上,如果能优化平面布局和空间的组合形式,适当安排局部放大的块状绿地,将能更好发挥绿地的态效应,实现滨水绿地效益的最大化和空间形式的最优化

(3)文化保护与产业升级、工业改造同时进行

老工业区的改造以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快工业区改造步伐,特别是工业厂房的改造力度,建设大型公共设施,增添城市的活力,实现城市功能的调整和环境的改善。而古运河滨水工业是城市发展、运河演变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风貌的一部分,有些具有永久保存和利用的价值,利用好会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德国鲁尔地区是重工业区(见图4),曾经有许多废弃的工厂和设备。利用废弃的熔炼炉、厂房、仓库、铁轨、行车等布置娱乐、运动、文化场所,把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保留城市的历史轨迹,又形成了新的景观系统,通过改造建成了如今有名的杜伊斯堡北区公园。

在更新改造中最关键和难处理的就是保护问题,及被保护设施的利用问题。保护工作往往与近期经济效益、短期的政绩产生冲突,结果往往牺牲的是保护。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合理的、适度的利用是最好的、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在上棉八厂区域范围内,相传民国10年(1921年)前后建有二层砖木结构、呈条状的楼房11幢,是原永安二厂职员住房,即现在的二纺老工房。其建筑形 式独具一格,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上棉八厂滨水区域的魅力所在(见图5)。上棉八厂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滨水工业地块,对有历史见证意义的工业厂房建筑进行再开发利用,同时也对二纺老工房进行保护性改造,开发传统工业文化展示与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

(4)因地制宜,多样发展,各有特色

因地制宜是要我们调查每块基地,对其本质和条件以及周边现状,做出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每块基地都有其特殊性,相同模式只会带来单一性,有时甚至会变得不合理。合理的对每块地进行分析讨论是每个设计师应有的素质。在对基地1,2进行选择时,我们就选择了不同地理环境的两块地。在调查问卷后,我们对数据进行总结。发现周边居民对于不同区域的用地要求有着不同的想法。(图6)

多样发展是要求我们要多方面的利用好地块,它不光可以做公园,也可以做市民广场或者商业街。在市区用地紧张,市民广场很是紧缺。而在郊区,少的则是商业交流。把绿色生态,商业发展,文化保护,市民活动等统统综合的全面设计,才能合理的可持续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每块用地的文化特色,这对城市的形象塑造和文化影响力都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特色化的设计更能体现出运河文化的多样性,运河文化才能一代代永不衰竭。

4结语

在这次对苏州古运河滨水工业遗址的研究调查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滨水区才是城市中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形态,在城市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我们要在在保护和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坚持立足于地块现有的史文化内涵,并融合当代时尚与艺术,营造后工业时代的滨水地区新环境。同时影响到城市空间的重构、城市功能的整合、历史遗产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城市的形象塑造等重要问题。所以,对城市滨水区工业遗址的改造与再利用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宝山区地名志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2.哈尔滨传统工业城市的更新与复兴策略 ,2004

3.上海市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2005-2020

4.美国城市设计案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张庭伟.冯辉,彭治权.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