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危重病人护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

第1篇: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危重病人护理;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2-0048-02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医疗的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病人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由于急危重病人病情变化相当迅速,病情极复杂,并发症较多,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大,心理承受力也差,情绪较容易失控,在急危重病人风险管理中,护理管理员也承担着很大的风险。为了保障急危重病人的安全,减少护理纠纷发生,我院制定了一系列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及应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护理风险管理指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分析,寻求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1 危重病人护理中的风险管理:

1.1感染风险:危重病人自身免疫力低下,多在ICU,病种复杂,感染源又多。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仍然存在。护士缺乏院内感染知识和慎独精神,无菌技术操作技术执行不严,意识淡薄。

1.2技术操作风险:护理人员因观察病情不仔细,忽略重要病情变化,延误患者治疗或抢救。处理或执行医嘱错误,“三查七对”不严。个别年轻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及技能相对缺乏。抢救技术掌握不熟悉,遇抢救不知所措。

1.3仪器设备使用风险:测量参数不准确,操作不恰当、感应器接触不良等。新的仪器设备在使用欠熟练。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无登记,常规消毒和维护不到位。多数参数设置不合理。

1.4转运风险:护理人员未履行告知义务,未充分说明病人在转运途中有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和风险。转运前未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抢救设备和药品准备不充足。转运路途中监护措施落实不到位,护理人员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延误抢救时机。交接班时病情交接不清楚。

1.5用药风险:抢救药品管理不够完善:抗生素类药物,血管活性药物,静脉通道的管理。

1.6非计划性拔管:和置管不适,管道固定方式欠妥,病人对管道的耐受性差。使用镇静镇痛剂不到位,未有效约束,护理人员宣教不到位。医疗护理操作技术不恰当。

1.7病历书写:与医疗记录时间不统一,内容不相符。护理记录存在涂改现象多,缺乏专科特色。重要病情变化、护理措施不完整,甚至无记录。

1.8护患沟通:未履行告之行为:侵入性操作、剪去衣服、取出患者贵重物品、约束带的使用等。履行告知义务不足或沟通技巧缺乏带来的风险。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时间少、宣教不到位,造成患者及家属误解和不满,不接受护理和治疗。

1.9检验输血:执行检验医嘱不及时,结果汇报不及时。采集标本、标本处理不正确。输血存在相关问题。

1.10病人管理:常见风险常见风险:1)误吸:咽喉反射减少,护理操作不当。2)压疮:危重病人病情危重,大多存在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皮肤抵抗力低下。胃肠道功能。3)坠床:病人意识障碍,护理不当。4)突发事件。

2应对措施

2.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各种管道的感染控制,保持引流通畅,预防感染,及时发现,积极处理。

2.2提高危重病人观察能力,快速扑捉病情变化信息,及时给予处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理人员学习业务相关知识,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常用抢救技术,提高个人心理应对能力,抢救中做到稳、准、快。

2.3提高护理人员合理使用仪器设备的意识,不完全依赖仪器设备所提供的数据,做到主观与客观判断相结合。提高护理人员仪器设备使用能力,完善仪器设置管理登记制度,做到“五定”,使之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4告知其家属可能发生的风险。护送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根据病情予以充分的准备。通知所到科室做好接待准备,电梯等后勤保障应准备到位。护送时,备齐必要急救药物及用物,如氧气袋、简易呼吸气囊、口咽通气道、监护仪等。防范转运途中有可能发生的意外,如管道扭曲、移位等。患者转科时按规定与病区护士交接清楚。

2.5抢救药品数量、品种齐全,有效期内。抗生素类:必要时做药物试验。血管活性药物:准确计算药物输注速度(单位的换算),根据病情变化的遵医嘱随时调整输注速度。合理选择输注通路,尽量选择中心静脉输注。

2.6评估意外拔管的危险因素:病人的意识状态、管道固定情况、耐受程度、肢体约束是否得当。选择适当有效地导管固定和约束方法:每班检查其刻度,气管插管可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规范护理操作程序,严格操作。做好心理护理和病人的镇静镇痛工作。加强工作责任心,及时发现并阻止患者自行拔管行为。监测和急救,及时处理,尤其是使用人工气道管者。

2.7规范、统一护理病历书写。书写护理记录时要做到及时、客观、准确、完整,禁止出现遗漏、涂改。应与医生的记录相符,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更改。

2.8严格执行操作前告知制度,保护病人隐私权,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学习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护患沟通能力。严格执行一日清单制度。医保病人自费的治疗项目一定要告知家属,征得家属同意并签字。

2.9及时执行医嘱,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正确采集标本,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及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2.10常见风险:1)误吸:应评估病人吞咽功能、咳嗽反射及意识状态。鼻饲后30min尽量不吸痰。确定胃管位置正确,监测胃残余量。常规抬高床头>30度,预防返流。2)压疮:护士做好皮肤护理与监测评估,预防压疮发生。因病情特殊有可能避免的压疮时,应在病历上做好记载,并填写压疮预报表报医疗部备案。院外带入或院内发生压疮,须及时填写压疮报告表。发生压疮时,应将疗效及病人的转归填写在压疮报表上,以便进行追踪管理。3)坠床: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于24小时内向医疗部报告并予以登记。及时查明情况,包括事情经过、原因、受伤部位、伤情。妥善保管造成坠床的各种器物。4)突发事件。

通过加强危重病人护理中的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危重病人的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证,病人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护士对护理危重病人的责任感、自信心、成就感、主动性有了明显提高。护理缺陷与纠纷明显的减少。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将要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危重病人管理,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工作。

参考文献

第2篇: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危重病人   压疮   护理 

        1  对压疮的认识

        压疮最早称为褥疮,来源于拉丁文“decub”,意思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实际上,压疮常发生于躺卧或长期坐位(如轮椅)的病人,而并非仅由躺卧引起。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压迫而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故称为“压力性溃疡”更妥当。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过久或者长期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缺损和破坏。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不是原发病,它大多是因其他的原发病未经很好的护理而造成的损伤。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痛苦和经济压力,也会增加护士的工作负担,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引败血症而危及生命。绝大多数圧疮是能够预防的,但并非全部。例如严重负氮平衡的危重病人,因营养不良,损伤后自身组织修复较困难;急性期大量脑出血的危重病人,需严格限制翻身,用现有的护理手段难以预防压疮的发生,造成难免压疮[2]。因此不能把所有的压疮都归咎于护理的不当。危重病人的压疮护理质量可直接反应一个科室,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专业水平[3]。危重病人是院内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

        1.1受压   对病情危重的病人需给予各种治疗和仪器进行监测及治疗,这些治疗性管道和检测导线可能限制病人躯体活动和变化,使病人活动能力下降,造成病人皮肤长期受压。压疮不仅可由垂直压力引起,也可由摩擦力和剪切力引起,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

        1.1.1垂直压力   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组织受持续垂直压力,Cinsdule提出,在9.3kPa的压力持续2小时以上,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化,这提示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减轻压力的必要性[4]。

        1.1.2摩擦力  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

        1.1.3剪切力  如危重病人平卧抬高床头时身体下滑,皮肤与床头之间出现平行的摩擦力,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剪切力的产生,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 

        1.2 潮湿  在潮湿的环境下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会增加5倍[2]。

        1.3 年龄  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50岁以上病人较50岁以下病人发病率高出7~8倍[5]。

        1.4营养状况  血球压积小于0.36和血红蛋白小于120g/l是较好的化验剪切点[6],对压疮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筛选预测作用。

        1.5 吸烟  吸烟者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升高。吸烟者足跟压疮是非吸烟者的4倍[7],吸烟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1.6认知功能  意识不清者较清醒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增高。

        1.7 药物   危重病人长期使用镇静剂、类固醇导致机体抵抗力及活动能力下降也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1.8 高热   皮肤压疮与体温的关系密切,根据文献报道昏迷病人在20小时内发生压疮:发生压疮病人平均体温大于38.5℃;未发生压疮病人的体温平均小于37.5℃[8]。有研究表明:体温上升1度,代谢率增加10%,因此体温过高也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1.9 体重   消瘦者较肥胖者发生压疮的机率高[9],但肥胖的危重病人脂肪组织血液供应相对较少及活动困难,在床上翻身时易被拖拉,而导致压疮的发生。现已证明,压力大小与压力作用时间呈抛物线关系,既较大压力产生压疮所需时间比较小压力短[10]。

        2  危重病人压疮的护理

        2.1正确评估危重病人

        把积极评估病人情况作为预防压疮的关键步骤,要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的有Braden压疮评分法,已在世界各医疗机构广泛应用。 

        2.2 压力  各种减压设备的应用

第3篇: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肠内营养;并发症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7-1056-02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营养支持治疗在危重病人治疗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正常实施直接影响到病人的预后,妨碍肠内营养支持实施的常见原因是肠道并发症,其发生与病人的自身病情及实施者的操作有关。我科于2005年对全体ICU护士进行规范化护理培训,现将培训前后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观察组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龄20~80岁,平均53.7岁,为2004年11月~2005年12月住院病人,均实施规范化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龄12~81岁,平均54.3岁,为2004年1~11月住院病人,仅予常规护理。两组病人均诊断为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肺炎以及重度颅脑外伤,采用机械通气,留置胃管。两组在年龄、疾病分类、病情程度、治疗措施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方法:营养液均采用荷兰Nutricia公司生产的“能全力”,启封后低温保存,24小时内用完并保持无菌。持续管饲者应用复尔凯800型肠内营养泵。观察组与对照组持续管饲率分别为42.4%与35.1%。

1.3 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培训:内容为理论知识和操作培训,包括肠内营养支持的理论、病人的评估、管饲技术和肠内营养泵的使用。重点是营养液的配制和输注、实施中的护理与监测。培训完毕组织理论和操作考核,制订管饲操作流程与质量标准。培训率达100%,考核掌握率100%。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规范化护理培训:目前ICU肠内营养的实施由护士操作,操作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从表1中看出,经培训后实施规范化护理,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共培训ICU护士15名,培训前理论操作综合成绩81~90分5人,占33.3%,90分以上2人,占13.3%;培训后考核综合成绩90分以上14例,占93.3%;有1名低年资护士考核成绩86分,1周后再次考核成绩90分以上。因此,规范化护理培训对防止肠内营养并发症和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有重要作用。

3.2 病人的评估量每4小时1次,可能存在反流误吸的危险者选择经小肠管饲,2次评估胃残液量大于200 ml予停止管饲。评估鼻胃管的插入长度,有无脱出及移位。有1例病人评估存在反流误吸后予选择经鼻肠管管饲后未发生此并发症。

3.3 营养液的配制和输注:能全力启封前后注意无菌原则,余液低温保存。营养液输注温度保持在38~40 ℃,输注速度60~120 ml/h。按24小时所需肠内营养液的总量设置输液泵每小时的输入速度,均匀输注肠内营养液。加强巡视及时识别并排除肠肉营养泵报警,保证营养液按时输完。输注营养液时,遵循浓度从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在持续管饲过程中,每隔4小时常规予温开水20~30 ml冲洗管道,管饲前后冲洗管道。营养泵管每24小时更换1次。规范化培训后掌握好输注营养液时的“三度”,即适宜的浓度、速度及温度[1],有效地减少腹胀、腹泻、反流和误吸等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本组出现鼻胃管堵塞4例,经温开水冲洗后通畅。

3.4 并发症的监测:腹胀和腹泻是常见的胃肠道并发症,营养液温度过低、用量过多、输注速度过快、被污染或放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均能引起。临床上常因腹泻而停止或者放慢营养支持的速度,导致滞留ICU时间延长。通过实施规范化管理,有效地减少了营养液温度过低、用量过多、输注速度过快、被污染或时间过长等因素,大大减少了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出现腹泻3例,经调节能全力输注速度及应用止泻药后缓解。

危重病人由于胃肠动力不足,胃内潴留易致胃内容物的反流。本科对危重病人予半卧位,抬高头位至30~40度,定时评估胃排空情况,对气切套管和插管的低张气囊及时注气,定时检查,以防止反流、误吸等情况[2]。一旦发生误吸出现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停止鼻饲,取右侧卧位,吸出气道内吸入物,并抽出胃内容物,防止进一步反流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4篇: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采取必要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危重病人病情的稳定和好转。目前,经大量研究证实,对于危重病人,给予适当的肠内营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它不仅能维护病人的胃肠道功能,使其胃肠黏膜保持完整,并且让内脏血流保持稳定。同时,它安全可靠,费用不高。危重病人绝大多数都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并且,肠内营养支持可以让病人获得需要的能量,还能调节正负氮平衡情况。这样,才能使胃肠黏膜细胞及相关功能保持完整性,从而避免造成细菌移位而导致发生肠源性感染。

1危重病人实施营养支持的目的

尽管营养支持的效果有限,它无法完全改善危重病人情况,如他们处于严重的应激分解代谢状态下。但是采用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防治营养不良及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给予营养支持的方式也逐渐从原有的肠外营养支持(PN)变成肠内营养支持(EN)。

2肠内营养应用指证

一些危重病人的胃肠道尽管具有一定功能,但他们却无法由口正常饮食。这时,首先应选择给予他们肠内营养。当肠内营养不能进行时,才考虑采用肠外营养。有关研究显示,初期肠内营养具有可行性。因此,危重病人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一般早期肠内营养是指患者进入ICU只有24到48小时左右。要求他们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没有肠内营养禁忌症,便可进行肠道喂养。术后病人绝大多数都会在高分解代谢情况下,因此,选择胃肠道营养更符合病人的生理状态。肠内营养能更好地促使其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同时,操作更为简便。以前,人们常常以为必须等到胃肠功能恢复后,才能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但现代研究表明,通常在术后不久便能进行肠内营养。由于病人术后,他们的胃及结肠的动力都会受到影响,有所减弱。但是,通常术后不久病人的小肠功能就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早期采取肠道营养支持,不仅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还能为患者节省费用,值得推广。

3关于EN的并发症与护理干预

3.1腹泻护理首次喂养应选择低浓度等渗液,单一成分。这样,帮助患者慢慢适应,避免出现渗透性腹泻。营养液使用原则为现配现用,温度最好在40℃至42℃。同时,做好容器消毒措施。每天喂养后一定要使用温开水冲管,从而避免胃管里面有营养液潴留。并且,把胃管末端进行反折包好,避免受到污染。如果腹泻的大便内含有脂肪球,则需缩小肠内营养液总量,然后,配合药物治疗。一般药物有庆大霉素、盐酸小檗碱等。

3.2便秘护理可在营养液中适当添加那些富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也可以将蜂蜜和香油添加到食物中。在鼻饲后沿着顺时针方向对脐周腹部进行按摩,一日3次,每次20下。

3.3消化道出血针对消化道出血,应及时实施肠内营养,才能尽快帮助肠道恢复有关功能。等到病情稳定后,插入胃管。首先可试喂温水约100ml。然后,喂清米汤大约100ml至200ml,4小时一次,再慢慢增量,增加营养成分。同时,定期进行大便潜血试验及胃液pH测定。当pH低于3.5,表示可能会出血。必须立即报告医生。通常,应少用或停用激素,使用具有胃酸分泌抑制作用的药物。当出现少量出血时,可以降低鼻饲量(200ml/d)同时,减少浓度。若遇到出血严重的情况,必须立即停止鼻饲。把下列药物注入到患者胃里,包括云南白药、4℃冰盐水50ml、凝血酶粉、大约2-4mg去甲肾上腺素。同时,仔细观察他们的胃液、呕吐物、大便颜色、性状和量,注意患者的腹部体征,避免由于肠蠕动减弱而造成胃肠道中存有血液,从而掩饰病情。对患者病情做好定期监测,及时了解其血压、脉搏、尿量等情况,从而避免发生出血性休克问题。当然,如果需要,应同时实施肠外营养支持。等到出血停止24时候可慢慢恢复鼻饲营养。

3.4关于食物反流及具体护理食物反流可能是由于腹压上升;贲门闭锁不全;胃内容物潴留过多等引起。反流不但会对营养供给形成影响,还会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出现窒息。具体护理措施:

3.4.1胃管管径大小要合适在使用带有气囊的气管切开管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胃管腐蚀。这样,就会使食管支气管瘘。胃管也能造成贲门闭锁不全而出现反流。长时间反流还会引起食管变窄。

3.4.2开始管饲前,必须将气道里面的痰液吸出、吸尽,防止在管饲后吸痰、出现呛咳、在憋云消雾气时让腹压上升而造成反流。若痰液较多的患者可随时进行吸痰。

3.4.3管饲中与管饲后患者应取半卧位,以免出现反流。

3.4.4在管饲之前,病人可以翻身。这样避免在搬动病人的时候,让其胃部受到刺激而造成反流。

3.4.5针对昏迷患者,管饲应逐渐进行。具体方法:第一日给予50ml电解质溶液,2小时一次。第二日给予稀释后的管饲食物。一般为开水25ml和管饲食物25ml,2小时一次。若没有出现反流、腹胀,第三日给予管饲食物大约200ml到250ml,每2到3小时一次。

3.4.6针对老年患者容易出现反流的情况,可以采用间断分次缓慢滴注法,数量要从少到多,逐渐增加并且进行稀释。通常第一日500ml,等到患者适应后再达到所需的管饲量。

3.4.7发生反流时,迅速吸尽患者气道与口鼻腔里面的反流物。并且,暂停管饲,记下具体的反流量,行气管切开及相关的口腔护理。

3.5代谢并发症护理

3.5.1高血糖注意饮食应低糖。通过鼻饲或静脉输注两种方式为患者给予降糖药物。同时,对他们的末梢血糖做好监测。

3.5.2结合患者的血糖情况调节胰岛素的用量。血糖控制在大约6mmol/L到10mmol/L。

3.5.3低血糖停止鼻饲后要迅速补充糖水。

3.5.4高钠血症鼻饲及静脉时钠盐的含量控制在4g/d-5g/d。鼻饲时应多供给水分。

3.5.5缺乏维生素营养液中添加那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有需要,可利用静脉补充。

参考文献

第5篇: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循证护理学是循证医学的重要分支,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可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原理,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护理措施[1],其核心是以最佳证据为基础开展护理工作。首先是找出临床上存在的问题,然后是查询有关文献进行循证,最后是根据文献,结合病人实际和临床经验制订和实施最佳护理方案,评价和固定方案为以后所用。护理核心制度中重要的一项是护理交接班制度,它是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科学、完善制定交接班制度及流程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减少和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2]。2012年8月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护理交接班工作中,有力的促进了护理交接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确定问题

我院一直实行传统的交接班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渐沦为形式主义,接班者责任心不强,不能全面了解病人情况,不能主动进行护理,只是被动进行护理。危重病人床头交班很少进行。为了更好地制定最佳交接班制度我们采取了循证护理的方法。根据我院临床交接班的实际,提出了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如何加强接班护士的责任心,加强医患了解沟通,实现主动护理,规范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1.2 检索有关文献

根据提出的问题查询相关文献数据库,以寻找来源于研究领域的实证。

1.3.1 改变传统交接班模式,变接班者为交班者,由接班护士汇报患者情况,交班护士给予补充( 反式交接班) [3] 。

1.3.2 刘新香的《危重患者早晚床边交接班的应用》[4]对危重病人早晚交接班比较规范。规定先制订制作交接班表格,再制定交接班程序,再就是具体的早晚交接班规定。

1.4 制订并实施护理计划

对获取的所有相关文献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获得最佳研究实证,并与本院交接班实际相结合,制定护理计划,提出护理措施[5]。

1.4.1 反式交接班 [3] 护理计划:①责任护士 7: 30 到岗,根据护士长当日的弹性排班,了解自己当天分管患者情况,到病房对自己负责的患者进行评估。②进行自我介绍,问候患者,更换病房内当日值班护士姓名牌,详细收集所负责患者前 1 d 情况,包括饮食、睡眠、活动、治疗、病情观察、各种管道、心理状态、健康教育等,梳理出目前患者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拟定相关护理措施。③到护士站集中后,护士长有选择性地挑选每组 1 名责任护士汇报各自患者情况,内容包括: 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重要检查的阳性结果、心理状态、治疗方案及用药情况; 并要求提出当前患者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拟采取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重点。④由夜班护士及时补充,达到拾遗补漏的目的。⑤护士长有侧重地进行评价,提出病区疑难、危重患者护理重点和难点,指导护理措施的落实。⑥护士长带领夜班护士和责任护士对危重以及特殊患者进行床边交接。

1.4.2 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的规范:①制作交接班表格 为了便于交接,分清班次,我院自设计了床头交接班表。表格包括以下内容:日期、班次、患者姓名、床号、饮食、护理级别、皮肤完整性、监护重点、特别交班内容、仪器设备性能、过敏标识等。②制定交接班程序 交接班中要明确接班护士床单元负责制,交班护士在交班前15 min按/床头交接班表0项目检查床单元用物、仪器设备、患者护理工作是否完成,并登记签名。接班护士在听完交班护士讲述后,逐一核对交班表内项目,确认无误后签名。一旦接班护士签名确认后,床单元所有事物均由接班护士负责。③ 早交班 医护交班结束后,护士长或责任护士带领全体护理人员到病房,然后由夜班护士重点介绍患者的病情、症状、体征,护士长及分管床位的责任护士查看患者,检查皮肤完整性、床铺、引流管,观察输液、输氧装置是否通畅,监护导联是否在体及具体各项指标。护士长在交接班后布置当日护理重点。④晚交班 当夜班护士接班时,由护士长或责任护士带领全体护士进行床头交接班,重点了解各种特殊治疗、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落实情况。查看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颜色、量是否正常,卧位是否正确,提醒交接护士加强巡视、监护,询问白班护士各种抢救器械运行是否正常,药品是否齐全,提高夜间应急能力。

1.5 评价方法[3] 比较两种交接班模式交接班时间及患者满意度。①交接班时间: 传统法从医护人员集体交班为开始时间,到护士长带领所有护理班人员共同巡视病房结束为结束时间。创新法从护士开始评估自己分管患者为开始时间,到床边交接结束为结束时间。连续观察 4 周,记录 28 次交接班的时间。②患者满意度: 自行设计的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共20 个条目,每个条目设满意( 5 分) 、一般( 3 分) 、不满意( 0 分) 3 个选项,满分 100 分。分别于实施 2 种交接班模式时,各调查 60 例出院患者。

1.5.1 统计学方法 根据杜静提供的方法 [3] 使用 SPSS11.0 软件处理数据,采用 t 检验,检验水准 α =0.05。

2效果评价 反式交接班和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规范化,在不延长交接班时间的基础上[3],通过强调责任护士“接班”,加强对分管患者的病情评估,可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达到了既保证医护质量,又保证医疗安全的目的。危重病人规范化床头交接班的实行,让交接班有章可循,克服了形式主式主义,达到了交接班的目的。反式交接班和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规范化将在我院全面推广,全面促进我院医护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泓,冯迎儿 浅谈/循证0概念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 16 (2): 216-217

[2]赖红梅,曾白玉.加入WTO我国护理面临的挑战、机遇与策略[J].护理研究,2002,16(3):125-127

[3]杜静,秦震声,杨瑛,史银玲 护士反式交接班的实施与效果 护理学杂志 2012,11(27):16-17

第6篇: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ICU联合护理查房的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运用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中心的综合病例查房、以护理问题为中心的查房、以预防并发症为中心的查房以及以提高护士预见性为中心的管理性查房方式。结果:通过ICU联合护理查房,保证了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更加完善了危重病例的护理记录,提高了护士的业务及管理水平以及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同时节省资源、取得资源共享的效果。结论:ICU联合查房作为护理管理的一种方式,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加强了护理部的管理能力和对危重症疾病的宏观调控,使护理部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临床存在的问题,对全院的ICU病房起到督导和规范的效果,对临床护理的持续改进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关键词:护理查房;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医学的专科化,各学科的专业性也越来越强,护理学作为与医学联系紧密的学科也不断随之发展。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病人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的专科化发展是势在必行。在ICU病房里,危重病人病情复杂。往往同时伴有两种以上的疾病,要想保证优质的护理质量,这就要求ICU的每位护士都应是“全科护士”,必须掌握各专科疾病的理论知识和各种抢救技术,同时还要求有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我院自2000年开始实施每月一次全院ICU联合护理查房,明显提高了各专科ICU护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现将联合护理查房的组织与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1.方法

我院分设有内科、外科、神经科、急诊等多个专科的ICU病房。ICU联合护理查房是由护理部组织从全院各ICU病房里选择危重、疑难、复杂和具备护理难点的典型病例,先由负责查房的科室准备好相关资料,上报护理部审阅,再将资料发给相关科室,根据准备的内容和具体情况选择ICU联合护理查房的方式,然后针对该病历的疑点、难点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从讨论中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和经验。其中包括有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中心的综合病例查房、以护理问题为中心的查房、以预防共同并发症为中心的查房以及以提高ICU护士的预见、拓宽管理领域为目的的查房等多种联合查房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ICU联合护理查房中,在护理人员发表意见的过程中不要直截了当地作负面评价,而是寻找亮点,在给予鼓励的前提下其他护理人员及时补充遗漏或修正认识上的偏差。ICU联合护理查房鼓励全院ICU护士以及所涉及专科疾病的病房护士参与讨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逐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开拓管理视野,加强了对危重患者的管理,促进了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的提高。

2.护理查房分类

2.1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中心的综合病例查房

护理查房主要目的是提高ICU护士对合并专科以外疾病的危重和疑难病例的护理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将最恰当、最优质的护理措施应用在临床危重病人身上,提高了危重病例的护理质量。

2.2以护理问题为中心的护理查房

各专科ICU护士和护士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所查阅的文献积极发言。针对病例,找出最佳的护理方案。如休克的护理:休克是因出血、感染、过敏、心脏疾患等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组织和器官氧合和血液灌注不足,微循环淤滞,普遍性细胞缺氧而使重要器官受损,出现一系列全身反应的病理综合征。护理人员首先明确休克的机制,评估病人由此出现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有效的循环;采取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等措施,必要时气管切开并加强气道湿化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判断病情变化,如四肢湿冷反映周围血管阻力改变,中心静脉压反映血容量的变化,脉压反映心排血量的情况,尿量反映组织内脏的灌注情况。同时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以上是围绕病人的护理问题进行的护理查房,这种护理查房可以作为现场教学的一种方法。

2.3以预防并发症为中心的护理查房

危重病人合并并发症,其后果往往更加严重,如何预防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例如心肌梗死病人的常见并发症:①心原性休克,主要是由于心肌梗死面积超过40%,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l周内发生。表现为收缩压低于80mmHg,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数、尿量减少到每小时<20ml、反应迟钝甚至昏厥;②心律失常,当心肌收缩功能不全致心排出量骤减,多发生于起病后1~2周,尤其在24h内,以室性心律失常为最多见;③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为梗死后心肌收缩力显著减弱所致等。首先对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要有充分的认识,在制订护理措施上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由此制订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发病第1周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防止梗死范围扩大,注意排便的护理和避免饱餐。排便困难或过度用力都可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等并发症,不可掉以轻心。

2.4以提高护士预见性为中心的管理性查房

ICU病房是一个汇集许多管理难点的医疗单位。例如抢救、监护仪器的保养使用、各项抢救技术的正确实施、消毒隔离技术的有效监管、防压疮等基础护理的及时质控以及书写护理病历的规范合法等。组织者可以把查找某一管理问题作为查房主题,引导大家预见性地检讨分析管理现状,找出管理盲区,制订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将管理失误杜绝在萌芽之中。

3.讨论

3.1保证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

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操作技术。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基础护理工作日趋淡化和异化,其中最明显是实习护生和低年资的护士缺乏做基础护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本功”不强,从而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进行ICU联合护理查房可以检查危重病人基础护理是否做到位及是否有效,保证了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

3.2更加完善危重病例的护理记录

护理查房不仅要检查危重病例的护理质量,还要检查危重病例的护理记录。如生命体征、瞳孔、意识、抢救记录、实施的各种治疗和护理措施、实验室检查的结果、24h出入量记录等。护理记录要体现病情动态变化和护理的连续性、护理措施落实的及时有效性以及治疗效果评价的标准性。特别是病情突然变化时有无应急处理记录、记录中用词或术语是否规范、有无出现漏记、涂改、重抄、代签名等现象。规范护理病例书写,从而提高护理记录的法律效应。

3.3提高了护士的业务及管理水平

护理查房作为护理管理的一种手段,通过组织和主持联合护理查房,充分发挥每位护士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从而加深了全体护士对护理工作意义的认识,“自我成就感”得到满足,无形中也增加了病房的凝聚力。

3.4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能力

护理部组织ICU联合查房,对护士长来说也是一个自身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及时了解本科室危重病例的护理情况,发现临床中存在的护理问题,保证了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同时,通过护理查房可以了解每位护士的工作情况、业务水平,对护士的工作起到指导和督促的作用。

3.5节省资源、资源共享

采用ICU联合护理查房的方式,促进了各ICU病房间的交流,共同讨论制定的护理措施可以直接在病房实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减少了各专科ICU病房分开组织查房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即达到了“以最少的时间、人力、物力取得最好的效果”的目的。

第7篇: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品管圈;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清洁率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67-01

【Abstract】Objectiv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ral QingJieLv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using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intervention. Method:Through began in March 2013 set of circle activity, investigate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before and after 380 clean after oral care, and using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rrective actions, contrast activit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oral cavity in patients with oral care after inspection. Statistical QingJieLv after oral care in critical patients. Result:380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fter oral care QingJieLv, which activity (observation group) in patients with oral QingJieLv after a (control group) in the past activiti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Our department through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improved using various methods, through the team strength Combination of swarm intelligence together Continuous perfect activity engaged in all kinds of thing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mprove the oral care QingJieLv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Key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Oral care QingJieLv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其特点是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以便提高护理质量[1]。口腔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危重病人中口腔护理更为重要,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重症患者因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口腔自洁作用减弱,同时常并发感染需长期使用大量广谱抗生素,容易造成口腔菌群失调,导致细菌生长,更有重症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时,其口腔卫生状况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2]。 我院ICU 在2013年3月开始组圈,组圈后经过集体开会讨论将目标设定为提高危重病人口腔护理后清洁率,目标设定后再进行计划设定以及现在调查,经过现场观察调查发现,危重病人口腔护理清洁率达68%。活动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施,于2013年8月进行再次现场调查并进行分析及总结。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使得危重病人口腔护理清洁率大幅度提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4月在本科住院病人为对照组,其中男63例,女68例,年龄8-100岁,平均年龄59.6岁,选择2013年7月-8月在本科住院病人为观察组,其中男67例,女65例,年龄10-90岁,平均年龄61.4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品管圈人员组成 品管圈成员采取自愿、自发报名,11名护士均来自ICU病房,集体推荐1名圈长,其中护士长为辅导员,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7名,护理部主任参与督导工作,每1-2周活动1次。

1.3,调查方法 由圈长及责任护士每天负责数据收集,改善前收集时间为2013年4月,改善后收集时间为2013年8月,收集内容为;每次口腔护理后观察病人口腔清洁度,评价标准为A:口腔无臭味,牙面光洁,无软垢和食物残渣,口腔黏膜洁净,无附着物及损失,舌体红润,无舌苔为效果好;B:口腔无臭味,牙面欠光洁,残留少量软垢和食 物残渣,口腔黏膜附少许粘液,舌体发白,舌苔薄为效果一般;C:口腔臭,口腔有粘液,牙面不光洁,有软垢和食物残渣,有附着物及损失,舌体白,舌苔厚为效果差。

3讨论

3.1 危重病人口腔清洁率低原因分析

此次品管圈活动对ICU危重病人进行分组,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口腔护理后清洁率低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通过因果分析图分析,最后确定口腔护理后清洁率低主要因素为护士操作不规范,评估执行率低,而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所有圈员根据实施活动前所调查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开会运用脑力激荡法进行逐项讨论,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认真实施。由59例患者因操作不规范等导致口腔不清洁改善至实施后9例,因此效果比较显著,圈员在讨论时认为加强操作培训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将护理措施简单化后标准化,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3.2品管圈活动措施

3.2.1加强护士的培训 品管圈活动在我院是一个新的理念,因此在进行组圈前,护理部组织及科室均进行品管圈知识培训,使护士掌握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流程与知识手法。组圈后仍不断学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并且针对主题的内容进行知识查阅,以了解医学发展的新动态新技术。在进行品管圈活动时要认真评估病人的病情,根据病人病情进行有效的个体化、人性化护理。针对活动主题进行了强化操作培训,使得每一位护士的技术有很大的提高,不管是理论考试还是操作考试成绩均在95分以上。

3.2.2 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 圈员是自愿自发组成的,辅导员为科护长,在此辅导员要及时发现圈员们的动态情绪及知识的掌握,积极调动圈员们的积极性,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圈会是多样化的,使得圈员在快乐中进行活动,以传帮带的方式让每一位护士重视护理的各个环节,认真规范各项工作流程,高质量的完成护理工作,让每一位护士在各环节中提高服务意识以及责任感。

4 讨论 本次品管圈活动是我科第一次进行,虽然活动中遇到过很多困难和困惑,如品管圈概念不熟悉,手法不熟悉,制定计划不够详细,鱼骨图分析不到重点等,但经过反复的学习与摸索,使得活动能顺利完成,圈员们也通过圈活动掌握了品管圈活动的七大手法,也在工作中提高了责任心和荣誉感,提高了护士们的组织管理能力、也增长了电脑方面知识,而且改善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很大的提高,且通过活动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护士是要进行积极的推动的,日常工作中总是有很多制度规章,工作繁忙,学习没有目标,没有主人公感,在工作中常常以完成工作不犯错为主,忽略了患者的感受以及护理工作的质量,通过品管圈活动,病人的口腔清洁率有很大的提高,不仅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也充分让护士们当家作主,使得护士们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知识的重要性,让护士们有目标的去学习,学习效果更好,并实际运用到患者身上,使患者获得最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金兴海.基层医院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师专业,2011,13(290):104

[2] 孙茜,汤志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口腔护理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0),590-592

第8篇: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市中医院的急诊主要分四块区域,包括抢救室、输液室、急诊病房和监护室,我主要在抢救室和输液室上班,就谈一下这两块的工作流程和好的方面。

一、抢救室工作情况

1、先预检分诊给予挂号牌后挂号,对入院病人做到认真、细致的分诊,对急、危、重症患者能迅速及时处理。

2、进抢救室的病人,根据情况一般都进行心电监护、吸氧、测血糖、开通静脉通路等措施。

3、抢救病人填写急诊重症病人护理记录单,保证抢救记录的完整、及时、准确。

4、护送危重病人时,携带急诊抢救箱(备有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安、注射用具等抢救用物),心电监护仪等。

5、护士抢救经验丰富,技术熟练,对病情观察比较细致,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对重症患者经处理病情稳定后在送病房进一步治疗。

6、建立住院病人回访制,以了解病人对急诊工作的满意度,听取意见、建议,使急诊工作做的更好。

7、遇危重病人抢救时,各科室医生互相帮助,互相协助,共同抢救病人。

8、新老护士搭班,传帮带精神比较好。

二、输液室方面

1、工作量很大,每天有两三百个病人,但护士只有3人,因此很繁忙,没有空闲时间。

2、人手虽然比较少,但查对制度很严,医嘱经两人核对无误后再执行。每做的一步操作(配药、注射,巡视等)都要用掌上机扫描确认后,才能执行,以防差错。

3、消毒无菌很严,注射时都是一人一巾一带,止血带用后浸泡消毒,送供应室塑封包装。

4、药物现配现用,避免失效。

5、输液最后一袋液体贴上红色标签,防止漏挂液体。

三、其它方面

1、皮试液配置,用原液配置,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消毒用新洁尔灭(取新洁尔灭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或酒精。

2、皮试过敏史盖章,家属签字,严格执行询问制度,更好的保护自己。

3、收费方面:凡进抢救室的病人都收床位费、等级护理费、危重病人抢救费等,费用收的比较细,不漏收。

4、科室的学习气氛很好,科室组织的操作训练,业务学习等,不管新护士还是老护士都认真参加,认真训练。

四、新技术

1、口咽通气管的应用。

适应症:

(1)意识不清患者由于呕吐反射减弱或颌部肌肉松弛引起的气道梗阻。

(2)昏迷患者通过其它方式如头后仰-托下颌或下颏前伸等方法开放气道无效时。

(3)患者经简易呼吸皮囊给氧时,口咽通气管能托起咽后软组织,有利于肺通气及防止胃胀气。

(4)防止经口插管者咬气管导管。

(5)需要吸除患者咽部分泌物。

2、抽血气(2ml注射器抽取肝素钠1ml-打在针套内-抽动脉血后-针头套上针套-送检)。

第9篇: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 (acute physiology and chor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 II)评分 系统是目前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 tICU)应用最广泛而且最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为了提高消化内科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现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APACHE II)应用于消化内科危重病人的护理管理中,指导临床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力资源,提高临床护理的有效性。在抢救过程中减少开发症发生以及提高病人满意度,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 2011年 1 月一2012年 09月在我院消化内科科住院一级护理以上的重症病人138例,其中上消化道大出血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82例、各种感染性休克20例,入科住院治疗时间不足24h者除外。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9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57士12.3)岁;实验组69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9士11.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0)。

2方法

2.1评分方法

病人入科由经过培训的护士收集患者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及伴随的其他疾病,把病人入院24h内 APACHE II评分指标的最差值记录入量表,入院后第1个24h内的各项指标的最差参数作为变量值,并同病人的主要病史,运APACHE II 评分表进行评估,再收集48、72h 指标值记入量表。缺一项视该项为0分,缺2项以上者视为资料不完整。共收集病例资料145例,有效病例资料138例,有效率95%。随机采用入院时APACHE II评分结果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监护;实验组在常规监护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将APACHE II总分按照≤10分、11一15分、16一20分、≥21分4个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分为4档,实施相应的护理监护,对于≥16分的患者,表示伤情严重,认为其风险较大,指导护士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蒋实。若仍>16分或在原基础上进行性增加,表示病情严重程度尚未控制甚至增加,即按每8-12h 记分1次继续评估,并调整护理干预对策。

2.2实施相应护理对策系统

根据危重症救治原则,确定护理观察、抢救中最主要的10项监测项目(见表1)。根据APACHE II评分,将患者按≤10分、11一15分、16一20分、≥21分分组,进行APACHE II评分分级监护,实施相应的分级监护程序及护理对策。根据结果作为依据,并结合实际进行护士弹性排班以及制定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病人住院时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调查根据是否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所需医学检查、所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注意事项、巡视是否及时、协助活动、心理指导、生活指导方面、手术告知及服务态度等11项内容,选项分满意、尚可、不满意,评分满分3 分;将调查表间收按理。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士s表示,两组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计数资料样本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 P

3 结果 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2,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 (通过向患者家属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所得 )见表 3。

4讨论

4.1 本研究APACHE II评分分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分值越高,病情越重,死亡风险越人,这与APACHE II评分在其它疾病护理领域的应用研究一致,通过对183 例消化内科危重症病人采用APACHE II评分按不同分值进行分级护理监护,指导消化内科危重症的预防性治疗和预见性护理。从呼吸管理等10项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实施系统护理措施,使病人在接个抢救治疗过程保证护理措施合理有效,突出救治的系统性。改变以往抢救病人护理缺乏理论依据的支持,使临床抢救护理路径与APACHE II评分相结合,建立APACHE II评分分级监护程序,实施分级监护程序有助于提升监护质量,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见表3。

4.2对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进行APACHE II评分,按评分的高低分为4个级别,从静脉输液管理、生命体征观察、呼吸管理、体液监测、活动、饮食、排泄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护理干预系统,使护士能根据护理监护级别合理地安排护理工作量,突出了护理救治的系统性,侧重了护理的个性化管理,根据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疾病的特点,在抢救过程中集中优势护理力量所采取的强有力的护理措施,从而使病人在抢救治疗中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见表2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