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郑村初中 吉琴琴
1、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思
在我们这小县城,由于初中地理并非中考科目,也就是常说的副科,学生甚至很多地理老师并不重视,所以在地理教学中,绝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觉得老师需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
例如:在上中国工业一课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分工备课,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来当老师,可以提问,可以补充,可以自由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做了充分准备,这从上课的情景就可看出。“学生老师”当的有模有样,台下的同学也纷纷举手发言,班级反应强烈。我故意坐在学生中间,如果觉得某个问题答案不确切或占时间太多,不必重复回答,就举手站起来发言,以质疑的形式引入下一个话题。每个问题同学们都完成的很好。还有不少同学跃跃欲试,纷纷要求第三节“中国的高技术产业”一节还由他们自己上。
课后反思:其实学生天生就有一种有所作为,被人赏识的需要,他们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尊重;需要有对其他同学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机会;需要得到我们的支持;需要做有趣并且有挑战性的事情。关键在于老师能正确引导!
2、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有时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课后细细反思分析一下,原因在于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初中地理新教材中,大气环境是个难点,而其中的有关天气,气候,季风等内容更是难中之难。如何将这些内容由抽象的理论和图象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便对地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在教学设计时可以试着编写这样一个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法来突破难点,案例如下:
赤壁之战前夕,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营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际,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东风”,并允许借东风相助。其实诸葛亮只是预测到了过一段时间天气会反常,故弄玄虚而已。
问题:
(1)赤壁位于我国哪一个省试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
(2)周瑜为什么会因为"欠东风"而急出病来
(3)我国形成最大季风区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4)我国东部季风区是季风气候最为典型的区域,试说明其气候特征。
(5)你认为季风除了对军事产生影响以外,还会对哪些方面有影响
这样通过案例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变成一个个小问题,教师只提供背景资料,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同时掌握天气,气候等知识,并了解形成该气候的地理因素,同时拓展地理能力,事实证明,这样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将抽象的原理转化为直观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输的效果要好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项和智能强项,也有与此相适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学生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这种个体差异。比如可以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进行认真的构思和设计,文字材料,图象信息,多媒体等等,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要求。
关键词:初中地理 导入 生活体验 演示实验 情境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犹如小说里开篇的引子,如大型乐章开启时的前奏,课前导语虽然不是“正文”,作用不可低估,它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切入教学设计的主题。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独具匠心的新课导入设计是地理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富有创意的新课导入,会给学生带来一种“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的意境。避免呆板的导入方式,尤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占领制高点,开启思维的闸门,调动学生感官,使学生一开始就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带着问题去探究,因此,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行艺术性导入设计非常重要,意义重大。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断思考,在地理教学中,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艺术,现归纳如下。
一、谜语谚语 贴近生活
新课标要求课程要关注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时刻与社会各方面发生联系,大自然中有许多的问号,从而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谜语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一份珍贵民间文化遗产,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学导入设计中我们要善于寻找这些谜语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地图的要素”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认识地图,运用这样的谜语导入:“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江河湖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这是什么呢?让学生来猜。通过猜谜导入新课的学习案例不胜枚举,这种方式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充满学习激情。
谚语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和生产生活中长期的经验、智慧的结晶,是言简意赅的知识概括。地理谚语中有许多涉及初中地理教学方面的内容,课标提倡挖掘与生活接轨的课程资源,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如用“过一冬,长一葱”引入“地球运动”教学中昼夜长短变化的理解,这个谚语的意思是:过了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回归线以北的区域白昼逐渐变长。“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谚语来引入山区气候的学习。这些谚语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启迪其思维。
二、生活体验 引人入胜
新课标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就是要组织、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地理的应用价值。如“天气和气候”教学导入中,教师提问:“夏天同学们穿什么衣服?”“冬天同学们穿啥衣服?”“为什么冬夏两季穿衣不同?巧妙地引入天气和气候的新课学习中。同样的内容,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自己冬天在海南岛的旅游照片和夏天在拉萨的旅游照片,让学生观察衣着的变化,思考衣着变化的因素,顺利导入新课,这些教学资源来源途径多,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做有心人,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发现教学资源,独具匠心去设计。
三、歌曲视频 创设情境
为学生创设一个新奇、神秘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顺着问题的发展和深入将学生融入到考古、探秘的情境中,如学习“埃及”一课时,播放视频资料“金字塔之谜”,课堂一开始学生就被引入到教师创设的神秘场景之中,学生急不可待地想了解古老而又神秘的埃及王国,课堂的导入轻松而愉悦。在学习“长江”一课时,教师选择播放歌曲《长江之歌》,随着高亢的歌声长江浩荡奔放的气势把学生引入到本节课学习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诗词故事 诗情画意
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有众多的优秀诗词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揭示自然地理规律,描写山川风情的佳句颇多,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把古诗词引用到地理教学中,既能赏析古诗词美妙的韵味,又能轻松愉快地深刻理解地理课堂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秦岭淮河”一节内容时,教师以春秋末期《晏子使楚》的故事导入,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的才能展现给学生,“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的名句烙印到学生脑海里,让学生感受古人地理知识的渊博。在学习“中国气候”一节中,引入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来认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底蕴深厚的中华古诗词,使地理教学内容丰富,形式更新颖、活泼,只要合理地摘选,精心设计,这种导入方式一定让教学增色添彩,让美的欣赏与知识的学习同行。
五、演示实验 新颖别致
伴随着素质教育下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入,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都在产生深刻的变革。社会大环境的变革促进教学的变革,新时代的学生更要求学有所用,学有所乐;这时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多的来源于知识内容本身,把书本上的理论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如“影响气候的因素”一节教学中,教师对海陆分布对气候影响的导入设计中,以演示实验的方式导入,步骤一:用酒精灯加热两个烧杯中相同容积的沙子和水,5分钟后让学生读出温度计示数。步骤二:熄灭酒精灯把两个烧杯中的水和沙子放置5分钟,再次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学生讨论结果:相同条件下沙子(代表陆地)吸热后升温快,放热后降温快;水(代表海洋)吸热后升温慢,放热后降温也慢。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被引入课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这个难点也迎刃而解。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本节知识的印象。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学生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课程资源更加丰富,新闻时政、影视资料、地理漫画、标志性建筑等都可能成为教学素材,我们要用发现的眼光去探寻地理教育资源。总之,地理课的导入设计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目的性,要贴题而行,方法可千变万化,但变化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都应该在符合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巧妙设计,只要做到构思巧妙、新奇而富有有艺术,简洁明快富有启发性方可,这样的导入才能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地理课堂的教学一定会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4(1).
[2]鲁祥波.浅谈地理课程与教学改革[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4).
[3]周树平.实施初中地理新教材的几点尝试[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6).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知道的道理,凡是适合学生的方法就是好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也涌现了不少适应新形势的教学模式。
教学调查表明,进入高中后由于教学内容增多,难度增大,加之学生初中地理基础普遍较弱以及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不适应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地理感觉吃力。而高二文理分科后,对地理的要求又有所提高,但由于高一地理基础没打好,所以不少文科生再次限入对地理的恐慌之中。如何做好这一阶段的衔接,我以为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教师要熟悉初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以及地理高考大纲,然后根据大纲要求制定学科体系及切实可行的衔接方案,然后按照方案有计划的实施。教师最好能把教学要用的系统资料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让学生找出需要精讲的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第二、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任何学是从未知到已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甚多的循序渐进过程。教师要研究初高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学习特点,要学习新课程理念,偿试和推行已经论证过的好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加强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和衔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通过建构模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增强探究类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综合分析能力。对于大部分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要舍得花时间进行专题研究和突破,这样更容易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要做到初高中教学有效的衔接与有机的融合,教师不但要对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了如指掌,同时也要初中《课程标准》和教材熟稔,这样才能完整地把握学科体系,高屋建瓴,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成竹在胸。在教学前教师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在初中哪些知识讲过,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需在高中进一步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作适当的记录。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要求,确立高中教学目标。有些学生一时应接不暇,知识难以消化吸收。教学时应在已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设计,尽量地将知识系统化、简单化,对难掌握的要细化、具体化、形象化。
第四、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融合不是初、高中知识简单的罗列与堆砌。也不是将初中知识拿来生硬地安插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科学的教学与学习应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与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选修必修教材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地理事实的空间分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结构变化,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原理内容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具体案例来阐明。原理掌握后,也需要通过区域地理的事实来印证,所以在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时,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两方面知识精练提出,重新剪裁,合理搭配,融合在一起。
一.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1.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今时代人文精神弱化、道德理性滑坡,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德及人文教育已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理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2.是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要求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地理教育的价值目标,最重要的有二:其一是要让学生拥有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其二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如果说前者重点在于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话,那么后者的关键就在于观念的形成了,因此在地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特别提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二.德育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势在必得
1.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素材
新教材强调基础地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观念和观点的教育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强调地理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地理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仔细研究教材可以发现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
(1)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国情教育素材
国情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最基本情况,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国情教育,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而这恰恰是贯穿高中地理教材的重要线索。如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有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环境问题、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化、人口、国土整治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巧妙设计就能够让学生既了解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不断发展的经济建设……同时,又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均资源少、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突出等国情劣势,从而既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又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
(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的教育素材
辩证唯物主义是地理德育的思想基础,物质观、运动观、联系观、发展观教育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都可以找到恰当的载体。例如物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宇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等;运动观,涉及的内容有“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等;联系观,涉及的内容有“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全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发展观,涉及的内容有“天体演化”、“全球气候变化”、“海陆变迁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城市聚落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等。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给教师挖掘教育点,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生活实践中可得多彩的案例
“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而地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身边蕴藏着丰富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案例,就以我们生活的北京为例,北京的水资源现状与问题、北京的旅游资源与旅游活动、北京的工业发展与变迁、北京的城郊农业发展现状、北京城市交通现状及问题、北京的城市化及其问题、北京的城市规划的变迁、北京的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北京的气候变化、北京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等等,这些我们每天接触到的现象和问题与我们所学的地理课程有着密切联系,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地理的真实案例,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扩大,在地球上,我们所听到、看到和所发生的事只要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关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地理、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案例,而且生动、形象、真实、有说服力。
三.德育渗透的实践途径
1.适时渗透润物无声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那些抽象的地理原理上,容易忽略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有关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但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几句简单的话就可以水到渠成。比如在讲授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季风气候形成的影响后,我概括了这样一句话:“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带来了不同季节海陆的气压差异,而气压的差异又导致了风向的变化,形成了季风环流,从而构成了季风气候。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雄辩证明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也希望大家能够用联系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大气运动与气候形成之间的关系。”这样既让学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来认识具体的地理问题,又教给学生一种挖掘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学习方法,可谓一举两得。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2.深入挖掘巧设案例
高中地理教材侧重于对地理基本原理的阐述,有些原理过于抽象,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挖掘,为这些基本原理找到合适的案例载体,并将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融入其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比如在《城市规划》一节的教学时,如果单纯就书本讲理论,学生听起来空洞、乏味。在认真挖掘教材之后,我引入了北京城市规划的变迁这一案例,将北京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历史过程、北京工业区(特别是首钢)的搬迁、解决北京城市交通拥挤的措施等学生们较为熟悉的事作为一个个子案例逐一分析讨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北京“摊大饼”式的城市布局到“一轴两带多中心”城市布局规划变迁的意义所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书本上的理论鲜明而具体,而且,在案例的讨论过程中融入了环境观、发展观,引导学生们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法规分析城市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3.亲身体验自我教育
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自我感悟,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比如在《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来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和如何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评价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对旅游活动有更深刻的感受,我在课前设计了8个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根据所选课题到八达岭长城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学生对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种种破坏旅游环境的问题、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旅游超载问题有了直接而深刻的感受,许多学生提出了有独到之处的建议。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老师又适时引导,为本课设计了一个“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这里就可以水到渠成将旅游三要素: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业作为三个系统来看,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而人的调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点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这样就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旅游活动》整个单元的知识及相互关系。
又比如,在地质灾害一节的教学中,关于地质灾害的防()御,往往被老师们忽略或一带而过,我在讲课中却设计了一个学生小游戏,让学生模拟表演当灾害来临时如何冷静避险、科学自救,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让学生既了解灾害发生的原理,又知道如何防灾自救,使得地理教学与生活联系更密切,学以致用。
4.抓住机会大力推进
观念;预案;生成;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2—0078—02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更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经验分享的过程。而实施地理生成性教学,既是对传统地理教学的创新,也是我们每个地理教师进行有效地理课堂教学的一种尝试,其是解决传统地理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严重脱离,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上出现无效提问与讨论泛滥,对课题的探究浮于表面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生成性教学是指教师有效利用师生与生生在合作、交流中生成的超出教学预案的新问题、新情况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笔者就如何进行初中地理生成性教学谈些个人的看法。
一、积极转变观念和角色是进行地理生成性教学的基础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考虑最多的是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关注的焦点并不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知识的传授,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吃透教材内容,如何讲好课上,很少重视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时常会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不打乱教学设计,实行一言堂、满堂灌,以至于对学生精彩的发言、智慧的火花、情感的流露视而不见,生成性资源难以得到利用,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成了装载知识的容器,无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探究学习创造性地生成个人经验与外在知识相结合的课程资源。而新课程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生成教学资源,对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应敏锐地把握。生成性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教材为基础资源,以动态生成为主旋律,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手段,引导学生在形象感知、情景感受、情感感染的学习中,内化知识,升华情感,完善人格。其间,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从而让他们独特的感悟、体验与理解在课堂上真正展露,使他们的能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挥。
1.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形成科学的课程观、教材观、学生观。地理新课程理念指出,地理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地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两者的融合,着力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提倡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必备的内容。为此,教师不能再以本为本,要注重书本知识向生活回归,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回归,要改变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落后观念,确立教材只是实施教学的部分依据,只是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载体的先进观念,重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作用,从而为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条件。
2.大胆创新,转变教师角色。教书育人,提高学生素质是教师的神圣职责。随着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角色必须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对自身角色重新进行定位,努力成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研究者。可通过各种渠道,如,阅读报刊、浏览互联网、观看电视、进修培训等,以组织者的心态置身于学习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为科学合理地处理地理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铺路搭桥。
二、精心设计教学预案是进行地理生成性教学的前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获得依赖于自主建构,自我内化。新课程理念下互动的、多变的地理教学,要求教师应当为应对突况去充分预设,精心设计灵活的预案,改变以往为教而写教案的意识,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服务于学生主体学习的预案设计上,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从多方面进行预测,预测更为丰富的学情,预测适时改变教学设计的可能。为此,教师应精心准备、设计预案,要为学生“生成性资源”的产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1.创设情境,优化生成教学资源的环境。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在地理教学中,针对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将学习内容置于情境化的真实学习活动中,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引人入胜且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的学习环境,这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从而优化地理课堂中生成教学资源的环境。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生成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学预设,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空间和时间,促进课堂中多维度、多层次的信息交流,避免单一的、封闭的、主观的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地进行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分层设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丰富多样课程资源的生成。但在开发生成性教学资源,实施生成性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出现以点概面和过于追求课堂生成的倾向,以使地理教学朝着健康、自然、有效的方向发展。
三、合理处理生成是进行地理生成性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双边参与的动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准确洞察学生心理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获得的反馈信息,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应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合理利用,以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生成。
1.正确引导学生设疑、质疑。“疑”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内驱力,是引导思维、启迪智慧的重要心理因素,它会打破学生心理上的平衡,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注意力和情感态度的变化,并重新组成认知行为的心理动力系统,可保证认知活动的顺利进行。在互动的地理课堂中,教学要以问题呈现与问题解决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问题的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指向性,要反映地理学科文化,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富有启发性、层次性和价值性,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教材中的一些观点进行质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主动探究的过程。
2.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表现,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每个学生个体都会在认识、情感和心理上有各自的需求与表现,作为教师,应善于倾听课堂内不同的声音,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使教学资源得以生成和拓展,并适时地对自己所预设的教学方案作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调整。当然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下,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容忍或无视学生不正确的认识,在发现学生认识上出现严重偏差时,教师有责任及时指出并纠正。从学习结果的角度来讲,新生成的课堂教学资源必须是有益的、多维的,其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实施地理生成性教学的注意事项
1.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潜力、个性意志和情感态度。大部分初中学生年龄在12周岁—15周岁之间,其自我意识较强,直接经验少,理解能力差,习惯于机械记忆,学习动机不稳定,意志品质待提高,但同时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在学科选择上主观意识和感彩强烈,逻辑思维开始优于形象思维等。为此,在地理生成性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适宜其身心发展的学习环境。
一、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与融合
初、高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阶段,这两个阶段跨度比较大。升入高中的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要有一个质的飞跃,才能适应高中学习要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迅速转变对知识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1)学习态度与方法的转变
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各初中地理教学情况不一,因此首先可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掌握的程度,及对地理的认识与对待态度,寻找学生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告诫学生遇到初中学过的知识,千万不要有 “轻敌”的“骄傲”情绪;要通过新课讲解让学生看到新知识是怎样在初中知识基础上发展获得的;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不同要求,不同学习方法。如气候知识,在初中只要求掌握主要气候的主要的分布区域,而高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关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适时对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协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否则学生会渐渐感觉学习吃力,特别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对于地理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如果能对及时他们进行适当的诱导和点拨,他们将很快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生。
(2)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地理知识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联系交融,在讲课时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图表、地图册、挂图等,还要利用其他学科资源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身心愉快地学习氛围。如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用来印证;“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运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大气热力环流”,又涉及到物理理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以用化学上的知识来解释等,这些让学生发现原来各学科知识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知识中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
比起其他学科,地理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许多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相关课本知识,多联系社会实际,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如教师在讲到大气逆辐射时候,可以结合早春的寒潮到来时,如何防止作物冻伤等实例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在讲到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达到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目的。
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经常是地理试题的切入点,也是调动学生情感的调料,而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并切实将热点、焦点问题与教材相结合,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讲到“西北地区”时,可联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优势。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问题,并能意识到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一些传统的热点问题,如合理开发能源、优化资源配置(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峡工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农业”等问题,在学习时要求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这些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去发现、解释、解决这些问题,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还能加强环保与发展意识。
二、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融合
(1)要做到初高中知识有效的衔接与有机的融合,教师不但要对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了如指掌,同时也要初中《课程标准》和教材熟稔,这样才能完整地把握学科体系,高屋建瓴,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成竹在胸。在教学前教师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在初中哪些知识讲过,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需在高中进一步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作适当的记录。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要求,确立高中教学目标。如地球的运动及地理意义,在初中地理中只需学生简单地理解有关概念、特点和昼夜现象、四季的划分等意义。而作为高中地理第一课,则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并且加入一些抽象的分析判断及计算题,知识显得琐碎而深奥,给了高中地理初学者一个下马威。有些学生一时应接不暇,知识难以消化吸收。教学时应在已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设计,尽量地将知识系统化、简单化,对难掌握的要细化、具体化、形象化。例如晨昏线的判断与应用的问题,大多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力,教师通过多画图、多分析、多练习,善诱导,使学生牢固掌握判断方法。
(2)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融合不是初、高中知识简单的罗列与堆砌。也不是将初中知识拿来生硬地安插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科学的教学与学习应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与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选修必修教材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地理事实的空间分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结构变化,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原理内容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具体案例来阐明。原理掌握后,也需要通过区域地理的事实来印证,所以在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时,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两方面知识精练提出,重新剪裁,合理搭配,融合在一起。
中国地理分区包括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台湾省、香港和澳门六部分内容。这些内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位置范围、人口和民族、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经济、生态问题等方面进行讲述的。由于教材是为初中学生编写的,内容有些浅显粗略,这时应适时地把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内容融入教学中。既可加深教学内容的深度,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如初中“北方地区”中“脆弱的生态”部分讲得很粗略,而在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国土整治”中出现时被细化。在“南方地区”的学习中借助南方地区治土治水和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内容,可以把选修第二册中“山区资源的开发”“长江三峡”“浦东新区的开发”融进去;“西北地区”中加入“西北荒漠化”“西气东输”;在“青藏地区”中融入“青藏铁路”“南昆铁路”;在讲完“台湾省”“香港和澳门”之后,再讲海岛资源的开发――海南岛。至此,在中国地理知识基本学完的同时,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也随之讲完。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使学生所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深度和系统性。
一. 改变学生对地理的看法及学习习惯
初中地理由于只是会考科目,因此在学生的心中是一门“副科”,在教学上多数学校也不够重视,上课时老师把主要的内容讲一讲,学生在教材上画一画,课下再背一背就可以了。在会考前临时突击,会考一结束就把教材扔到一边,等到上高中的时候也忘得差不多了。到了高中我们教师要转变学生对地理是一门副科的看法和学法,介绍地理这门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到学习之中。
初中学生学习地理,更多地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对知识习惯于死记硬背。进入高中,则要重视学习结果的记忆,更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要能够自己从图文中概括,归纳和总结。
二、进行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首先,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可采取课堂提问、问卷调查或进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进行。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才能对以后教学的深度、广度处理做到应付自如。
其次,通览教材、课标,对学科知识体系要心中有数,高一地理教师不单要了解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同时也要了解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这样才能完整地把握学科体系,高屋建瓴,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 “知己知彼”,并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的起点和重点。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高中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在问题的设计上和知识的传授上与初中都有很大的区别,如:初中教材在介绍气候知识时,只要求掌握其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即可。而高中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气候表格或降水柱状图等相关气候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是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形成、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这时候,如果教师对学生不进行正确的引导,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会明显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特别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对于地理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如果此时能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进行适当的点拨,他们将很快的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生。
四. 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融合
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融合不是初、高中知识简单的罗列与堆砌。也不是将初中知识拿来生硬地安插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科学的教学与学习应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与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选修必修教材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原理内容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具体案例来阐明。原理掌握后,也需要通过区域地理的事实来印证,所以在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时,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两方面知识精练提出,重新剪裁,合理搭配,融合在一起。
深入生活,调查研究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并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中国的水资源》中,鲁祖军老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状况,分配学习小组及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们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周边河流受污染的情况、学校不文明的用水现象,开展家庭用水调查以及利用网络了解我国水资源概况及时空分布特点等,使地理学习真正做到了深入到家庭和社会,并指导学生根据所选的题目制订调查计划、实地考察、查找资料,并用Word或PowerPoint整理出自己的探究报告,使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较好地联系起来。
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师生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是新型教学所应该具备的显著特点。传统的地理教学突出了“教师中心”和“知识本位”的观念,教学表现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的情形,形成“灌输――接受”基本课堂模式,学生缺乏思考、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帮助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鼓励、信任、关爱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师生在互动中学习,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鲁老师的教学设计较好地注意到了这一点。例如,在讲述南水北调工程时,先播放一段录像《南水北调》,指导学生观察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有关内容,教师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情况略作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原因、好处等,并由学生讨论、分析、比较、自主探究而得出结论。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方法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第二条明确指出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为此,《中国的水资源》在整个教学中尽力做到了: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教学中,通过讨论、研究、观察、调查、信息搜集等多种组织形式,创建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做调查问卷,形成最终的汇报等,实现了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的积极主动学习。学生通过对身边的用水情况进行调查来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增强了学习兴趣,了解到了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强调体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怎样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最后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是教学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地理教学中,尽管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等,但是那种贴标签、机械地进行思想教育的情况比较普遍。分析起来,主要是教学方法不得当,教学方式单一,师生交流不多,缺乏体验性的课堂活动,学生很难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将这些思想观点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在《中国的水资源》中,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周边河流受污染的情况、学校不文明的用水现象,开展家庭用水调查以及利用网络了解我国水资源概况及时空分布特点,了解“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线三种调水方案等,了解国家水资源的相关情况,自然地体验到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树立了节约价值观。
教学流程设计的可视化
概念图是一种直观易用的教学工具,通过形象可视化的方式来呈现教学流程,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上,概念图有很多教学功能:可以作为教学设计工具,对教学设计的流程进行设计;可以作为教学任务支架,促进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可以作为教学反思工具,促进教师对教学的反思,有助于教师认清教学不足,提升自我;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工具,学生利用概念图辅助开展学习过程,从而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概念间的关联等。
在《中国的水资源》中,使用概念图工具来设计教学流程图,撰写教案,用形象直观的图式来表达设计流程,从而很好地建构了教学过程,便于理解和操作,增强了教学流程的可操作性。
>>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及实践探究 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关于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初探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讨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探索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反思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县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县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县域高中普遍存在以下这些问题: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生源差,基础差,教学班额大;教学时间不足,教材内容多等等,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严重阻碍了地理教学的发展。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而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对地理教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是目前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建立宽严有度的课堂纪律
良好的纪律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松散的纪律会使集体丧失奋斗目标;高压的纪律会增加学生的紧张情绪,学生容易对目标产生倦怠,失去兴趣,甚至对学习、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宽严有度的纪律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亲和力与威信,便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宽严有度的纪律,有利于使后进学生在自律的基础上,逐渐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借助丰富有趣的地理知识培养其学习兴趣;有利于班集体浓厚学习氛围的形成。
二、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经常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地理学习之中,比如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的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在平时的教与学的过程中针对普通高中生特点,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入手,采用多样教法,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长,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再把成功的喜悦化作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保持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厚,其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越强,自然也就会产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诱发更为主动的参与,更为积极的思维,从而使主动参与学习成为一种持久强烈的意识,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内在机制,实现自主学习,达到地理教学的目的。
三、注重创新备课,以学促教
(一)联系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备课内容
由于学生知识的储备不够全面,尤其是学生的初中地理知识缺乏,再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有必要增减或更换一些知识点和具体案例,更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高中地理有很多知识是在初中地理知识基础上才能接受和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把初、高中知识适当整合,才会达到较好的效果,可以选择教材以外的案例,尤其是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的案例,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地理规律,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源于生活,对生活有用。学生感受到地理有用而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敏感地捕捉学生生活实际与经验中有教育价值的地理问题或现象,创设生活情境,将抽象的地理知识生活化,将具体的生活经验地理化。例如, 在学习“世界的气候类型”时,教师可以找一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并和我们生活的地区相比较,找出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让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后,再进行世界气候类型的讲解,通过对比分析和学习后,使学生学到不同的气候类型下的自然、人文、经济等方面有显著差别,体会到地理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体会到地理的真正价值,这样学生即容易理解,又对地理产生了极大的求知欲,能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
在地理教学中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引导学生探究重点、难点问题上,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静止内容动感化,枯燥内容生动化,重点内容突出化,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条件,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机,便于学生形成有意注意,消除学习的疲劳和紧张。
四、注重灵活多样的地理课堂教学方式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听课效率将大打折扣。实践证明,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产生认识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二)突出精讲精练,培养效率意识
精讲精练是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大动脉,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少而精,强调要抓住教学内容中主要的和基本的知识,以最少的精力换取最大的效率,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树立明确的、符合教学内容的、并通过教学能够实现的教学目标,所配备的例题,讲解及练习全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这一目标应是教学内容中的“精华”,确定这一目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在知识能力的传授培养上分清主次,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然后不断变换形式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