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学科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合作学习;外来工子弟;思品教学;初中生学习心理;矫正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6-093-2
随着我国社会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外来工子弟的教育问题早已凸显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外来工家庭的子女和城镇居民家庭子女有着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可谓来自五湖四海,生源颇为特殊,广大教师面临的是方言各不相同的一个很特别的群体,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面临着极大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颇为困难,如何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教学实效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合作教学作为有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对解决这类特殊群体的思品课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多年来,经过实践检验,它的成效毋庸质疑。依据相关学者的论述,合作学习应该具备如下特征:1.异质分组,建立学习的“多元世界”。小组成员在性别、学业能力、步调和其他品质上最好是不同的、异质的。这样才能够共同发展,接纳他人,使学业困难者获得更好的发展目标。2.积极互助。小组成员必须人人参与。3.分工合作。建立小组成员的行为规则要求,强调个人责任感以及各自的义务,对其他成员的鼓励和支持。4.资源共享。互相帮助和交流。5.奖励体系。集体的荣誉就是每个人的荣誉。
依据合作学习的特征,合作小组要能够做到人人得到发展,教师分组时要尽量异质分组,建立学习的“多元世界”。这正是目前外来工子弟学校面临的一大困惑。最近几年,外来工子弟初中学生绝大部分是来自于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打工族”的子弟。他们跟随父母转战南北,奔波东西,使得小学教育的进程未能完善。因此进入中学后,就呈现出知识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学习习惯差的状态。犹如“折翅”的雏鸟,等待我们教师的“医治”而展翅飞翔。面对这些在学习上有缺陷的学生,如何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学任务,对我们“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新的难题。这样的学生聚集到了外来工子弟学校,在学业能力、步调等一些品质上,绝大多数外来工子弟是差不多的,谈不上是“异质”。而且他们在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方面都是很欠缺的。面对这样的特殊群体如何有效地组织他们进行合作学习是外来工子弟学校教学中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外来工子弟初中学生在思品课堂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着如下特殊心理:
首先,合作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较弱。
“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无论是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还是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外来工子弟中绝大多数人不能清楚地明白为什么而学习思品,从小学时期开始就对思品学习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思品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待困难应有的正确态度。外来工子弟在思品课堂合作学习方面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在他们看来:学习思品这门课程,没有语文学科生动有趣,没有其他学科那么重要,是门“副课”,没有实用性,为什么还要合作学习呢?老师弄点东西背背不就行了吗?干嘛费那个劲?很少有外来工子弟能够把学好思品学科和他们个人的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更不用说与祖国、民族的兴衰存亡结合起来。所以,他们自然不会在思品学习上对自己提出要求,如果一旦在合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绝大多数学生采取的都是躲避态度,根本谈不上直面困难。他们总是心安理得地认为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其次,合作学习过程中矛盾心理凸显。
很多外来工子弟在课堂合作学习方面往往会走向两种极端的心理:一方面会因为暂时的一点点成功而骄傲自满,盲目自信;另一方面,又会因为学习过程中的一点点失败而灰心丧气,产生自卑心理。外来工子弟这种极其矛盾的心理使得广大教师尤其是思品教师的课堂教学颇为艰难,外来工子弟在初中思品课堂合作学习方面的探索研究必然会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再次,课堂合作学习习惯较差。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种好的学习习惯比学肤浅的知识更为重要,它是学有所得的前提和保障。”外来工子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去个体化”现象比较严重,表现为合作学习过程中个体会有一些“展示”自我的异常行为。如:课堂有可能甚为“热闹”,学生们离题万里;在自己的“小团体”中肆意妄为;在小组讨论时谈论无关话题;胡说八道故意引起他人哄闹;等等。对课堂学习内容关注甚少,最终形成学习上的“消化不良”,正是由于这些不良学习习惯,养成了他们不良的个性品质,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最后,思品合作学习能力较差。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比较;方法论
自克鲁格曼(krugman,1991 a)将空间概念引入迪克希特一斯蒂格利茨(dixit et al,1977)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neweconomic geography)的开山之作,提出“核心一边缘”(core-periphery)模型以来,关于空间的经济研究得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并随着藤田等(fujita et al.,1999)、鲍德温等(baldwin et al.,2003)对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新经济地理学终于建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并导致学科的快速发展。
但是,围绕新经济地理学的一系列争论和讨论却始终未曾停止过,这些争论包括: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以及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分野、空间区位问题为何一直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等(顾朝林等,2002;朱华友等,2003;刘安国等,2005)。本文主要围绕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交流、传播、研究和应用。
一、从经济地理学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地理学科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学术界亦称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或地理经济学(geographical economics),就其学科的本质特征而言,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尽管对于“空间”这一研究对象,经济学有着与地理学同样的目标和学术兴趣,但是它们在学术规范、学科范式、理论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却远远大于共同点。为此,有必要探讨这两个学科对同一对象——“空间”进行研究时的差别。
经济学虽然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但它本身仍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社会经济中消费者、厂商、市场以及政府等主体的经济行为,仅仅由于其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范式较为接近于自然科学,使它看上去更像一门“科学”。经济学建立了一套本学科的学术规范:需求、供给、价格、市场均衡等,围绕这些概念,经济学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
而地理学则是另外一门几乎完全不同的学科,它是一个将“地理”因素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尽管地理学也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作为研究对象,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在地理学科中是被当作“自然现象”来加以处理和研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学研究的经济行为与地貌、海洋等自然现象并无不同之处。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实证主义的,但在传统的经济地理学领域,这种实证主义更准确地说是经验主义的,它主要依赖观察到的经济行为的地理现象加以研究和分析,研究方法则直接来源于空间科学和区域地理学。
当经济学关注空间现象时,它与地理学的差别更为明显。经济学研究空间现象,更多关注的是与空间现象相联系的消费者、厂商等市场主体的行为在空间上的表现。尽管早期的古典区位理论更多从市场主体的外生因素(变量)分析空间经济现象,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则从市场主体的内生因素(变量)来分析空间经济现象,并为此建立了严谨而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加以表述,以便这些研究成果更加符合经济学的理论规范。
至此,有必要探讨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前已述及,新经济地理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科,也有的学者主张称之为“地理经济学”,正如布鲁克曼等(brakman et al.,2001)所说,“我们宁愿选择地理经济学这个术语而不选择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原因,是该学科力图把更多的地理因素引入经济学,而不是把更多的经济因素引入地理学。”“我们不使用新经济地理学这个术语,不仅是因为‘新’这个标签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不可避免地过时,而且还因为这个术语本身有其固有的缺陷——此术语暗示该理论是由经济地理学而来。但这不是事实,实际上,地理经济学牢固地根植于国际经济学、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无疑这一评说是中肯的,但地理经济学这一名称仍然存在缺陷。因为经济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与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在经济学中,地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空间,而且是没有区域特征的空间,用于经济分析中,仅仅是一个没有任何内容和特征的位置(区位)而已。因此,经济学更感兴趣的是中性的空间,当空间不具备中性特征时,还必须煞费苦心地加以技术处理,如布雷克曼等假设的“等距圆”、藤田等提出的“跑道经济”等,以便空间更好地作为一个纯粹的因素进入理论模型。而地理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则更多等同于“区域”的概念,这是整个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地理学区别于相关学科的标志性特征。因此,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或者说是区域因素,总是被关注的核心,而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地形、地貌、交通、生产、城市、人口等,这些内容总是被当作预先给定的外生条件而存在,地理学研究这些内容的分布规律,揭示这些分布规律背后的机制。
因此,我们说,尽管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术语最为人们所熟知,但它却是最不能反映学科特征的一个术语。因为,它听起来更像地理学而不是经济学。如果考虑到地理学大家庭中还有一个与之完全不同的、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甚至经济地理学在70年代经历过一次革命,同样诞生了极具地理学科特色的“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就更加容易引起学科术语上的混乱了。而对于地理经济学这一术语,虽然比起新经济地理学具有明显的优点,但同样存在不足。因为其中的“地理”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地理学中的内容丰富的、外生给定的“区域”。因此,关于新经济地理学这一学科的较为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在本学科同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空间经济学”,正像藤田等表述的那样。作为别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因为由克鲁格曼最早提出,从而被人们广为知晓,但笔者认为,这一术语在使用时,最好标明“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
二、从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作为经济学关于空间、区位等长期研究的成果,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从发展历史看,经济学长期以来也有着关注空间区位的传统,从经济学的先驱到近代经济学的大师,无不对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区位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区域、空间、区位等概念却一直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之外,只有德国的经济学研究一直坚持不懈地探讨区位的经济含义,长期从事这一主题研究的先驱包括了杜能(thunen,1 826)、韦伯(we
ber,1909)、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廖什(losch,1940),以及德国传统区位理论在全球广为传播后,一批欧美经济学家为此也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区域经济学大师艾萨德(isard,1956)。
所有这些理论构成了经济学中称之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在经济学教科书中经常被称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古典理论和新古典理论,显然他们是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之内、受到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的约束、使用了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学科范式和分析工具。这些学科范式包含了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等。而这些假设条件和新古典分析框架形成的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理论模型不可避免地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外生模型,即通过预先给定的外部条件来研究区位和空间现象,在这些给定外生变量的条件下,研究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和决策。这一理论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虽然期间众多才华横溢的学者,诸如艾萨德(isard,1956)、阿朗索(alonso,1964)、米尔斯(mills,1967)、亨德森(henderson,1974)等为此做出了不懈地努力,但这一学科的学术水准一直未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在经济学大家庭中的边缘地位也未能得到彻底改变。
改变这一状况的是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革命:在产业组织研究领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消费决策和厂商定价提出完整的分析工具,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里兹提出的不完全竞争模型清楚而简洁地表达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模型。该模型的优点是容易应用,以至于将该模型用于分析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产生了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作为与贸易理论关联的空间和区位理论,应用该模型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产生的“核心一边缘”模型以及由此扩展的城市经济模型、国际生产模型、经济增长模型以及政策研究等,构成了空间经济学完整、规范的标准体系,从而建立起空间经济学的学科范式。此后,围绕这些模型和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细化成为空间经济学乃至整个经济学界相当活跃的学术活动。
与传统的新古典区位理论相比,空间经济学注入了现代经济学的活力,具备了现代经济学的特点和条件: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等,形成的理论模型也具有内生特性,即不完全依赖外生变量的给定,通过内生经济变量的变化,有效解释空间经济现象的演变,这是空间经济学与传统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最大区别,也是关于空间、区位的经济学研究最新的理论进步。
三、从边缘学科到主流经济学:兼论经济学方法论
从古典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是一次理论上的飞跃,同时也使得关于区域、空间、区位的经济分析从此步入主流经济学的圣地,并且成为当代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异常活跃的领域。但围绕古典区位理论长期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以至于众多学者感到疑惑的是,区位作为现实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为什么经济学却长期视而不见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疑惑可以从经济学方法论中找到答案。前已述及,经济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科学,更准确地说,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一门学科。因此,凡是能用“经济人”的行为来解释的经济现象,对于经济学来说就是合适的研究对象,除此之外,经济学不感兴趣。从这个逻辑出发,区位经济现象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用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语言来描述和分析的。
早期古典区位理论发展时期,当外生变量给定的条件下,研究特定区域的区位选择问题,这只是一个应用决策问题。因为缺少必要的分析工具,根据消费和生产的决策行为,无法给出区位选择的圆满解释。因此,经济学拒绝将区位分析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也就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当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收益递增的市场均衡和决策获得了新的分析工具,并且能有效地用于分析空间经济现象,从而构筑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用内生变量解释空间集聚或扩散,或更准确地说解释消费者和厂商的决策行为时,空间经济学才取得了登入主流经济学殿堂的通行证。因此,我们可以更一般地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受到分析工具的约束。没有理想的分析工具,即使是极具重要意义的经济现象,经济学也会拒绝其进入自身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而宁愿将其交给应用学科去研究,这也是经济学作为一个成熟理论学科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143-01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尽管很勤奋,但地理成绩却一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之一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没能养成很好的学习综合能力。因为误解,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即可考得高分,其实考试成绩已证明此法不行;因为误解,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学科,用学习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结果表明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要想学好地理,具备地理学习的综合能力尤为重要。何为地理综合能力?又该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
地理综合能力就是对地理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智能和技能综合的结果。其中智能方面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空间能力等要素;技能方面主要包括图像技能、计算技能、实验技能和实习技能要素。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必须依据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地理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一、扎实地理双基与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相结合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能力的高低,归根结蒂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扎实的地理基础是培养地理综合能力的前提。如何获取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呢?如果采用与地理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则可达到“一箭双雕”、“一举两得”之效果。
二、利用地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成为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先天条件。比如,目前人地关系整体处于不协调的状态,其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分布不均和开采利用不合理;人口的激增带来粮食短缺、资源贫乏、空间紧张等严重问题;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带来环境质量恶化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有地理学科综合思维去深入分析讨论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比较分归纳、演绎等综合思维能力,学会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影响,全面、发展、辩证地看问题。
地理学的地域性决定了“空间综合分析法”成为地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求培养学生必须建立正确的区域空间概念,培养学生形成既能运用全球性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具体地区的空间位置,认识和分析该地区地理特征的能力,又能将同类地区的共同特点归纳、概括成一般规律的地理综合能力。这是在中学区域地理案例分析教学最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能的教学过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根据地理学科的能力因素比较丰富而全面的学科天然优势进行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必然要求,才能够充分体现现代地理教育的功能和重要性。
三、以地理图表为载体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学习工具。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图文结合原则,让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理图表的正确方法。在掌握空间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掌握绘制地理图表的技巧,加大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图表转换、文表转换的训练。如复习“美国”这一章节时,我充分利用美国地图,引导同学们运用初高中知识,分析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河湖、城市、资源、工业中心的分布和特点,五大湖地区工业发展的条件,工业区扩散、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农业带分布其粮食生产区位因素评价,环境问题等知识内容。并要求同学们进行知识迁移,利用“日本图”、“德国图”、“俄罗斯图”等进行单图概括、双图比较。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收集有关教学材料,特别是各种地理图表,精心设计出一些针对学生认知实际且有一定思维量的题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分析图表,提高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综合和处理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四、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觉得许多地理知识零零散散,不好掌握且容易遗忘。如果把看似孤立的地理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把众多“零散”的地理知识科学地构建成合理的知识网络系统,那么会大大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好方法。高中地理新课程每一个章节或每个模块都围绕地理学研究内容的某一要素展开的,看似孤立、“零散”的地理知识实际上有它的学科内在体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构建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体系,清晰地理学科内知识的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之“结构化”;总结地理事物事象的分布、运动及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运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做到图文结合,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实现五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地理综合能力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掌握地理学科内的知识逻辑关系同时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兼顾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学科。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的同时,应注重根据地理学科特点渗透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和德育教育。
一、培养学生爱国爱乡情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酃是每个人心中最炙热、最长久的情感。热爱祖国是初中德育目标的内容,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道德规范的要求。初中地理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要求是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初二年级的中国地理可以作为培养学生爱国,增强民族自豪感的素材。例如,中国海岸线绵长,海洋面积广阔,海洋资源丰富,但是在海洋及海洋岛屿归属问题上与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存在争议,结合历史地理说明争议区域自古属于中国领土;还有一些企图分裂中国、破坏民族平等和平共处等事件,可以潜移默化于无声中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的信心和决心。中国行政区划中讲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地理中的世界之最;以及中国在地理学新领域的发展及应用取得的成就等,都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留下很多思乡的篇章,爱家乡是爱祖国的基础,是个人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要求。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特点,教学中可以家乡所在区域为典型代表,开发乡土教材,实施乡土地理教学,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民情、民族构成和工农业生产,用所学地理知识因地制宜的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其爱乡爱国之情。
二、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
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自然美。地理学科二者可兼得。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已在我国普及。地理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教学,制作课件并加以美化修饰,以图片视频形式形象直观展示地理事物。如展示自然地理中奇幻莫测的宇宙奇观,壮丽秀美的山河,记录火山台风的发生等;又如,人文地理中的民族风俗,城乡的发展变迁等,配以美妙的文字,可让学生感受艺术美。
地理知识来源于现实世界,学生可以通过感受身边一些地理事物发展变化,如所生活的乡村或城市面貌的变化,也可以旅游和野外实践的形式考察具有独特地形地貌的地区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验自然美和现实美。学生在感受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基础上,形成追求美好事物的情趣,陶冶情操,从而形成美好的品德。
三、培养学生求知兴趣和终身学习观
易经中说“蒙童求我,非我求蒙童”,一个人应该主动向师长求教以获取知识。而主动的前提是兴趣,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人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很投入时,往往印象深刻。当前初中地理在学校被列为“豆芽学科”,学生及家长不重视,包括地理教师对所教学科的价值认可度也逐渐降低,不思进取,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何谈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作为地理教师应该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和理论,多读书丰富专业知识,以”身教“为榜样”,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以风趣幽默语言,创设地理学习情境,在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体现地理学科实践性,激发学生求知欲。
活到老,学到老。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有自然科学的属性,通过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可以感受到探索研究自然规律的魅力;地理学科也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学生学习风土民情,游览秀美江山,可以增长见识,提高个人文化修养。通过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从而奠定终身学习观。
四、培养学生宽容乐观人生态度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拥有海纳百川的宽容是一种人生智慧,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宽容可以带来快乐。地理学科内容包罗万象,区域可大可小,从遥不可及的宇宙空间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也可以从国家到个人生活的村庄;还有区域中人和地理事物,地理事物和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包容和谐的生存;还有海洋对各种特征河流的吸纳,因此,地理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宽容教育具有优势。
【关键词】高三地理 思维能力
1.引言
对许多刚进入高三的文科学生来说,地理很难,甚至在有些老师当中也会形成这么一种认识“学好地理就等于学好了文科”,地理之难,许多同学会一致推举人教版高一地理的必修上册和区域地理分析这部分。为什么许多同学会学不好这部分的内容呢。经过连续三年的高三地理教学,本人以为出现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2.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一般表现
通过高一年和高二年地理学习,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之一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由此对地理科学习产生了一些误解。
误解之一: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即可考得高分,这点已被考试证明是行不通的。
误解之二: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学科,不少同学用学习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结果表明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因此,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对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2.1 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在记忆的基础上的理解和应用。
2.2 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2.3 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高考意义尤其重大在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表现就目前的地理学习现状而言,许多刚进入高三的文科学生都说“地理很难”。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一点不能忽视,许多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由于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欠缺导致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地理学科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这两种特性决定了对高中地理思维需要转化,对地理问题的认识需要全方位考虑,但长期以来,许多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仅仅把地理局限于文科,再加上初中教育对地理知识形成的不全面,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依赖死记硬背,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忽视对地理原理的探究,从而造成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束手无策。比如,对地方时的分析,教材中仅仅提到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早,但没有涉及到偏东的地方到底可以定为几点钟,所以导致许多学生仅仅局限于会计算时间,而我们许多老师开展教学的时候也没有特意分析时间是怎么定出来的,从而产生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障碍,做一些普通一点的题目不难,但对较难的题目就开始头脑迷糊起来了。
(2) 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
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比如,学生对光和热的理解,认为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能强烈,这个地方的热量一定充足,但热量又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又不太清楚。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现象,如青藏地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的现象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思维。又如,在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许多学生就只能干瞪眼了。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3)思维的逻辑性不强,易受思维定势束缚。
在地理学习中,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如对热力环流,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而导致对高低气压的产生原因分辨不清,从而产生大气垂直运动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又比如,在一幅经纬网的地图上,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使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地球自转方向和判断某地点准确的经纬度。
3.运用生活实际 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出现的地理思维缺陷,特别对高三学生而言,由于直接面临高考,而许多高考题目都是全新的,没有良好的地理思维有时候是很难正确解决这些题目。本人经过长期的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地理教学,特别是运用生活实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帮助更大。
3.1 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3.2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打基础。
进入高三复习,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对这么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已。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建立得比较全面。如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个物体,需要几颗卫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关知识配套。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采取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的方法,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
3.3 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如对时间问题的分析,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对时间计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做很多的难题,本人以为关键在于让学生思考时间的定义,如地方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分析其来源,缺陷以及补救措施,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思维脉络。又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为什么低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先分析粮食低产的原因有哪些,属于地理地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该地区的会有哪些原因,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决等等。由此及彼,学生就可以用来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不断进行学习方式的优化与研究。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时不我待。
一、明确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
地理学科的特点表现为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其突出的工具是地图和图像图表,其突出的规律、原理是地理事象的分布和地理变化过程,地理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中突出的品质是批判性和战略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空间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色。空间性落实到具体的地区就是区域性。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区域,地理研究的现实意义才更为突出,高考正是通过概括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解决区域问题来考查区域性的。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地理试题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自然和人文的综合,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特色的学习方法。
地理高考和会考都努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考查核心知识(主干知识),强调知识点间的联系和知识结构的质量,考查学生的能力,体现地理课程改革的思想,选材广泛,材料新颖,创设全新情境,体现公平,联系实际,解答现实问题,具有时代气息,关注热点问题,考查人文素养,重视培养人文精神。地理试题所考查的主干知识既有基础性的知识,也包括了基本原理性的知识。基础知识是学生地理素养的表现,也是对书本知识的再现。地理高考坚持以“理”为主,重视核心的地理知识,强调理解基本的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强调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和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基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理解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能力。
二、用地图学地理法
大家都知道,学习地理时,首先要掌握的就是事物的地理位置。因为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地理位置,事物的许多地理属性、特征、特点以及与其他地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内涵规律等才容易一下子揭示出来。例如,我们知道了某个城市的位置是在北纬35度某大陆西岸。这样,我们就容易一下子推断出:它是地中海式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反而少雨。没有长久的冰冻,生长着耐旱的,树皮很厚的常绿灌木。春季景色最美,宜于游览等。
上述是仅就掌握事物的地理位置,谈谈地图运用的效能。地图对学好地理的作用当然不局限于此。有人曾说:离开地图,便不是地理课。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运用好地图的另一个做法是要把《中国地图册》《世界地图册》和教科书中的插图,作为自己学习上得心应手的辅助工具。“两图”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与教材紧密配合的,而且色调鲜艳悦目,内容生动活泼。
三、建立空间概念是地理学习的关键
空间性考查主要包括水平空间、垂直空间结构和立体空间关系。地理学根据空间的差异性,把空间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等不同尺度来研究。空间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地理思维基础,如把握一地或某一地理现象的位置,明确半球、海陆、经纬等位置。
许多学生地理学不好就是没有清晰的空间概念。对时空变化不敏感,对具置和相互位置关系把握不清。学习中能把许多地理知识记忆得十分清楚,但是不能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图上。没有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就还是没有真正掌握地理知识。
地理空间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空话,要具体落实在学习过程中。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培养,就可做以下设计:第一步,选取一条重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W、120°E),让自己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经纬仪,并想象其自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第二步,在了解大洲、大洋的基础上,让脑海中想象,十条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大地形、气候区等,此时,在脑海中形成的经纬仪就已经成为平面的地球仪;第三步,在学习高中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十条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这时,脑海中的地球仪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了。
四、高中地理复习技巧
1.熟练自然地理
(1)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载体,是解答人文地理、时政推理的知识工具。(2)高考试题多为从自然地理生发出来的人文地理、时政地理。
2.心中有图
(1)图是地理复习的活灵魂。图上所包含的地理知识信息甚多。(2)地理高考卷面上题题有图。
3.文图结合
即文字、数据地理知识、地理原理、规律等转嫁入各类地图中记忆理解。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最密集的知识载体。
4.先图后文
【关键词】人文地理 同课异构 教学 应用
一般来讲,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基础理论为“人地关系”,内容涉及面较广,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对增加学生人文地理学科知识积累,拓宽视野,培养和发展其探索精神与唯物论等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我国许多教育机构的人文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理念与课堂设计落后、教学目标偏移、教学方法单一等多种问题,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同课异构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现论述如下。
1 依据人文地理学特点,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从本质上来讲,人文地理知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据时代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发生改变的,所以该学科的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也需因势而变。同时,从人文地理教学来看,其教学目标主要为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两方面内容,故其教学目标的设计也许及时转变。
当前环境下,教师在人文地理实际课堂教学中需依据该学科特点,科学设计或制定教学目标,具体来讲就是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对于人文地理学来讲,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效果很难评价,且操作不易,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其日常行为习惯等,或可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了解和明确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时发展情况,之后再制定教学目标。同时,为准确评定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水平,教师需提前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效,若其顺利完成若干指标,才可评定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达标,且以上各项检查指标需具体,且具备可操作性,以保证教学评定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2 通过同课异构,突出课堂教学重点
人文地理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如文化历史、区域规律、社会问题等,而不同类型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重点也各不相同,所以在人文地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依据学科特点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性地选择课堂教学侧重点,通过同课异构教学突出乡土地理特征与人地关系,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突出乡土地理特征。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应用同课异构教学法,需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作为课堂讲解案例辅助教学,这样一来不仅可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亲切感,使其了解当地的地理条件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发展什么产业,而且通过乡土地理教学还可增强学生自身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其学习效果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其次,人地关系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界与社会生活环境均遭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如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等,在此种情况下,人文地理教学需将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作为课堂教学侧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据当地农业、工业的发展特点,教导学生如何面对环境破坏以及该采取哪些环保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与节能减排意识。
3 革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以往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均采用固定、单一的“授-受”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枯燥,课堂氛围呆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乐观。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需及时转变或革新教学方法,为同课异构教学提供方便,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此处以“案例教学法”为例简单阐述一二。首先,人文地理学具有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学生需具备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与社会经验,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可指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历史古迹参观与问卷调查等,不仅操作方便,花费时间和精力较少,而且此种案例教学还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并掌握相关地理现象,以培养其地理思维。其次,教师在课堂中所应用的案例需符合新课程标准,并在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案例的科学性与充足性,将抽象的教材知识具体化,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学校的人文地理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合理应用同课异构教学法,依据人文地理学特点,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并在“同课异构”理想指导下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及时革新课堂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地理学科 课程资源开发 开放课堂
现如今,地理学科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而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改变过去那种过于依赖教材的习惯,通过各种途径,结合地理学科的特征,努力开发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资源。这样不仅可以使地理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而且可以打破地理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性,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地理课堂。
所谓地理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就是指那些有利于地理课程目标实现的所有因素与条件的总和,地理课程资源并不像我们传统观念所认为的只是局限在地理教材和一些参考书中,它广泛地蕴藏于学生所处的自然环境、日常生活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那么,高中地理教师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呢?
一、立足地理教材,丰富教材资源库
在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材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课程资源。现如今我们所使用的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是一个较为复杂而立体的知识系统,包含课文、图片、阅读、活动、课外作业等多种形式。地理教材就是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实现多层次的教育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然而,我们强调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立足教材并不表示要拘泥于教材,教师在利用教材的过程中既要思想开放,又要方法灵活,更要创造性地对教材资源进行适当的增减整合,以教材中不同的章节为依据,进行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在对地理教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丰富的教材资源库。例如,必修一中的《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等,还有必修二中的《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等,我们就可以根据各个章节标题,以课本内容为起点,围绕这些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使得在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中,围绕着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形成一个系统的资源集合,而这些资源集合加起来则形成一个系统的教材资源库,这样不但可以深挖教材的教学价值,而且有利于师生对教材内容理解层次的提升。
二、积极开发乡土资源
地理是一门人文类的学科,人文性是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尊重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人文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成为了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我们在对高中地理学科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当地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状况、气候类型、人口、城市、农业、交通等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有大致了解,教师掌握的当地素材越丰富,越有利于在丰富素材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有效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最熟悉的地理相关知识入手进行导引,激发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兴趣。通过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全面地认识家乡的地理基本状况,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家乡的变化,树立为家乡作贡献,热爱家乡的情感体验。不仅如此,存在于学生生活周边环境的乡土资源相较于地理教材上文字、图片形式的课程资源,往往更加直观生动,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使得学生更容易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并在这种情感的激励下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
三、重视对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课程资源开发
地理学科是一门来源于现实生活,并致力于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学科,地理学科知识可以说涉及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因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不知不觉地形成一定的日常生活经验,而这些经验都可以作为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对象。例如,在教学《旅游和旅游资源》这章的内容时,因为班级中大部分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旅游的经历,于是在上新课之前,我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前作业:简单概述自己一些难忘的旅游经历,整理自己的旅游照片,然后挑选出一些自己比较满意的照片带到课堂上。按照我的要求,在上课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挑选一些旅游时候拍的照片,然后把自己的照片和旅游经历与同学交流分享。每个学生不同的旅游经历,以及他们对于旅游的看法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教学资源库,这样不仅大大丰富了本节课的教学资源,而且由于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因此,更容易为学生喜爱和接受,从而为本节课相关知识的讲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善于利用网络资源
21世纪是一个网络化的时代,与传统的教学资源库相比,网络资源库以其巨大的资源量有着绝对的优势,因此,我们在对地理学科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网络这样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后围绕教学内容搜集一些资料对课程资源进行补充,例如,在讲到《人口的合理容量》时,我就让学生上网搜索,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人口稠密区,以及围绕这些稠密区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学生上网搜集了很多五花八门的资料,当然,其中有些能用,有些不能用。但是无论如何,学生眼界得以拓宽,知识面得以扩展,地理课堂教学也变得更具开放性。
总之,在如今新课改的契机下,我们一定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资源观,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这样才能够在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支持下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侯莉华.如何开发利用高中地理课程资源[J].新课程(教研),2011,(07).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课程改革;地理学科知识;教学能力
一、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
教师资格制度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资格制度起步较晚。1986年《义务教育法》首次规定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应由国家建立,强调教师为专业技术人员。1993年《教师法》以法定的形式强调实行国家教师资格制度,确立了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人员的身份[1] 。1995年,国家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资格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细化。2002年教育部制定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对教师资格制定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补充[2]。由此,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基本形成。本阶段的教师资格制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考试对象是非师范类学生和其他人员,师范类毕业生在毕业时修满学分后发给教师资格证书;第二,虽然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审定,但是命题、组织和考试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各地方在试题编制、考试组织、考试时间安排等方面各自为政;第三,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以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基础理论为主,很少涉及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第四,虽然建立了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认定门槛较低,除了学历要求外,其它的培养要求存在模糊不清的现象,教师资格终身制,没有年限和任期的限制,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对于教师教育的指导性作用不强,缺乏针对性。
为加强国家教师资格制度建设,使之更为科学、规范,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由国家统一制定考试标准,提高入门条件,加强教师道德建设[3] 。2011 年,国家颁布《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对中小学国家教师资格制度进行改革,教师资格实行全国统考,并颁布各等级考试科目的大纲[4] 。2011年首先在浙江、湖北两省进行试点,2012年试点省份增加了河北、上海、海南、广西四个省区,2013年又增加了山东、安徽、贵州、山西四个省区,按照规划争取在2015全面执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此次改革主要有三方面特征:第一,笔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方式进行。本次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专业性和理论性更强,更强调概念和理论记忆基础上的理解应用,特别是面试,侧重实践操作。第二,以往师范生修习完相关课程后,在大学毕业时直接颁发教师资格证。在新的制度下,师范类学生也要参加并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第三,对已经取得的教师资格进行定期审核,每5年一次,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和师德建设。
二、《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内容结构与特征
中学教师《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在“国家标准、省级考试”制度下应运而生,大纲规定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和理论、地理教学基本知识和理论以及基本地理教育教学能力。
1.中学教师《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结构
中学教师《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由考试目标、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试卷结构与题型示例三个部分构成。
考试目标规定了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要达成的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的维度,知识维度包括地理学科知识和地理教学知识,能力维度包括地理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地理教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与地理教学设计的能力。大纲中采用“了解”、“运用”、“掌握”、“会初步运用”等动词进行表述,清晰地说明申请者对地理科学知识与地理教学能力的把握程度。
考试内容模块部分从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教学设计三个部分对每个模块的内容与要求进行具体、明确的说明。大纲中规定中学地理教师申请者首先应具备较好的地理专业知识,包括掌握与中学地理课程相关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运用地图和其它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掌握地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如观察、调查、实验等,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如人地关系等。教学知识一方面涉及中学地理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教材的编写,另一方面涉及中学地理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技能、教学评价等一般地理教学知识与技能,从地理课程、地理教材、地理教学三个方面对地理教学知识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说明。教学设计从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形成完整的教案五个方面加以具体说明(见表1)。
试卷结构分配,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所占比例为44%,教学知识与运用占21%,教学设计占35%,考试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四种题型。客观题占33%,主观题占67%,说明此次考试大纲更加注重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见表2)。
2.中学教师《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特点
关注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
考试大纲紧密结合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对于地理新课程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情况的考查,增强考生适应地理新课程与新型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大纲明确要求考生了解中学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主要内容要求;熟悉中学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明确中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能够运用地理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地理教学实践。
重视地理教学基本技能考查
考试大纲对考生地理课堂教学技能提出较为全面而具体的要求。大纲中要求考生具备准确、恰当的制定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运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评价、编写教案等教学设计能力;具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正确处理地理教学中各种问题等教学实施能力;能够采用不同方法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等教学评价能力。从多个视角全面考查,给予考生充分展示其对于地理课堂教学把握与理解的机会,从中也可有效地考查考生地理教学素养的状况与潜能。
凸显地理科学基本思想和方法
地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随着地理学的不断发展,地理学的思想方法日显重要。本次教学大纲在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方面,加大了对考生地理科学基本思想与方法的考查力度。大纲要求考生熟悉地理实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6]。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和方法观察、分析、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
三、地理学科教育类课程改革方向
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渠道,针对教师资格制度的变化,为使师范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确保师范生优势特色,应密切结合国家教师培养“专业标准”,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及“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育实习等方面对师范生培养模式做出相应调整,突出“实、新、用”,积极与“国考”对接,进一步突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优势。
1.完善地理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
切实增加地理学科教育类课程
在以往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技能、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基础上,应增加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教材分析研究、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地理典型课例剖析课程,增强地理教育类课程必修的比例,将地理教育类课程分为理论、技能和实践三层面课程(见表3)。
科学配置各学段地理教育类课程
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地理教育类课程多数均从大三开始设置,集中高年级学段开设,这种安排格局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进行学习,应从大一开始,系统规划、统筹布局,逐步提高。大一开设地理教材分析研究与地理教学技能课等基本地理教学素养课程,大二开设地理典型课例剖析、地理课程标准理念解读、地理教学评价;大三开设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地理教学设计与微格教学;大四开设计算机辅助教学与教育实习等。这样设置可以使多数学年既能学习地理教育理论,同时配有地理教学技能或地理教学实践课,形成地理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的时序序列(见表4)。
2.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方法
倡导“咨询―探索”教学模式
“咨询―探索”教学模式一般由教师先提出总教学课题作为任务,学生在围绕课题活动中,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开展尝试性乃至探究性学习研究活动,最后由教师总结评议。该模式教学程序为:提出课题―设计活动―收集资料―研究课题―总结评议[7]。该教学模式注重调动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以加深理解,发挥创造性。
探索“问题―任务”教学模式
“问题―任务”教学模式即先将学生置于实际问题中,课程、教材与资料等内容都围绕问题进行组织,学生自己决定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处理问题,其责任是决定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并进行探究,教师对学生活动侧重观察组织和积极引导。该模式教学程序为:问题阶段―初期分析―研究阶段―报告成果。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方式解决问题,提高综合思维、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尝试“案例―研讨”教学模式
“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即选取真实教育问题事件作为典型案例,教师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评价、讨论,并根据案例进行演练,学习运用地理教育理论全面分析地理教育教学问题。该模式的操作程序:展示案例―合作讨论―讲解分析―演练展示。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联系教学内容和教育实际,列举针对性、实践性等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研讨,深化学习。
试行“模拟―演练”教学模式
“模拟―演练”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播放优质地理教学录像,学生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在师生深入讨论评价基础上,编写教学案例并进行课堂模拟教学演示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主要程序为:观看录像―分析讨论―模拟演练―反思总结。该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熟悉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并根据各种教学情境进行模拟授课,以提高师范生地理课堂教学技能。
3.强化各学段教育实习
师范院校常规的实习一般为7周,试教课为12节。但由于实习时间过短,学生实习效果并不理想。此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改革重视学生教学综合素养,加大对考生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及地理教学设计能力考查,与之相适应应加强考生实践环节,从师范生进校起,就应整体设计四年实践教学计划,加强组织师范生观摩中小学课堂、进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开展教育专题调研[8]。根据不同学段可以将实习制度分为初始实习、基础实习和强化实习(见表5)。
综上所述,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地理教育类课程从课程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实习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才能有效提高师范生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确保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竞争优势与创新特色。
参考文献:
[1]蔡国英.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J].宁夏教育,2002.
[2]高交运、李淑贞.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现状及相关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
[3]刘志红,胡兴昌.教育生态化与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体制建设[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
[4] 魏永刚.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J].教育评论,2014.
[5,6]教育部.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S].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