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才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作为现代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系统,通过对其的合理利用,则对本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将对供应链系统以及供应链系统在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分析、讨论,以期望给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带来一丝贡献。
关键词:
供应链系统;企业物流管理;问题;措施
在我国如今这个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企业的物流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了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之点。因此企业想要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改变原来老旧的物流管理模式,特别是随着供应链系统的引进与应用,这一点显得更加突出。有不少实例表明,具备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企业,其物流管理能力也是处在行业领先地位。那么,对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一、供应链系统的概述
1.供应链的含义
供应链协会对供应链的具体定义表述如下:供应链包括了在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产品从生产到交付的全部环节和提供服务的所有过程,贯穿了商业活动的全部流程。这种定义经历了一段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商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供需关系组成的网络。而这些供需关系的主体则是生产方、批发方以及消费方。
2.供应链的特点
供应链包括这样几个特点:
(1)复杂性。
整个供应链上存在多个企业节点,每个节点相连构成了供应链。但是每个企业的组织形式各不相同。因此,这使得供应链具有复杂性。
(2)完整性。
供应链的内部具有一个整体目标,这是整个供应链的中心。整个供应链也不单是由制造、采购和销售这些分离模块而构成的,在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围绕着整体目标而运作。这样密不可分的情况让供应链变成了一个整体。
(3)交叉性。
每个企业的业务所涉及的范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一个企业很可能会在不同的供应链上处于不同的节点位置,这样不同的供应链就会形成交叉。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了交叉性。
(4)动态性。
企业的管理策略不会一直一层不变,反而会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因此,企业作为节点在供应链上的位置也是具有动态性的,需要进行实时的调整。
(5)综合性。
供应链贯穿于企业的所有商业活动之中,会涉及到企业生产中方方面面的信息,甚至投资情况。同时它也让各个企业,不管是生产企业还是销售企业的产品都在供应链上流转增值,最终获取利润。因此其本身就综合了增值链、信息链、物流链和资金链,具有一定综合性。
3.供应链系统的含义
供应链系统指得是从最初的原材料一直到消费者手中的商品这条供应链上所有涉及到的企业主要业务过程的集合。同时,还包括提供的售后服务。
4.供应链系统的特点
供应链系统所包含的特点如下:
(1)整体性。
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性是由供应链上各个节点发挥自身的功能之后,将其集合而成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功能。因为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企业都只能承担自己所当任的职能,只有将其全部整合,才能发挥出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性效果。这个功能的集合,可以让供应链上的企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收获最大的利益。
(2)目的性。
如上文所提,整个供应链系统有着一个目标。其根本目的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最低的消耗制造出最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以获得消费者的满意,使本企业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最终获得收益。
(3)密切性。
供应链上个每一个节点都是相连的,由此才会构成供应链系统,并发挥整体功效。而他们的结合就是因为供需关系所形成的利益相关体,因此,可以看出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
(4)适应性。
市场是变化多端的,消费者也是各有所需。因此,企业要想适应市场,就必须有及时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不断地提升本企业的适应能力。而供应链系统则可以对市场进行预测,并具备这样的适应能力。
(5)层次性。
供应链系统是不同于单个的企业的,它是一个整体性的管理系统。因此,这个整体性的供应链系统必然具有不同层次的主体,层次性就成了供应链系统的另一特点。
二、供应链系统在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物流管理理念和方式落后
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仍然是传统的经营方式占主体,主要还是“供销一体化、仓储一条龙”这样缺乏个性化的服务。这就体现出,我国社会分工还是有点不完善,没有对物流活动中的采购、仓储和运送等职能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是无法适应现在日益变化的物流市场需求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顾客对物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果企业还是无法对物流管理进行有效的统筹,那么就只能被市场所淘汰。
2.物流设备和技术落后
要意识到的是,物流设备是物流活动的硬件基础,信息化技术是物流活动的技术基础。但是,我国企业如今的物流管理现状则是设备和技术都比较落后。先进的物流设备和信息化技术是保障物流服务的根本,如果存在缺陷,那么就会导致物流信息不准确、物流速度缓慢的等情况出现。显然,这些情况的出现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使本企业在供应链上发挥的作用效率降低,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效率,最终使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无法取得最大收益。
3.物流管理流程不稳定
因为我国供应链系统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且发展时间也比较短,因此,供应链上的每个节点之间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系统管理流程存在风险。这种不安定的风险,会使得密切相连的各企业所形成的供应链系统出现破裂。
4.现代化物流管理人才缺乏
在现如今这个环境中,所有的竞争最后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可以促进企业发展。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因为物流管理发展较晚,供应链系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无法为市场提供复合型的物流管理人才。同时,也因为很多企业并不重视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造成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一直发展较为缓慢。
三、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的改进措施
1.重视现代化物流管理
企业应当重视现代化物流管理,明白现代化物流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地步。同时,企业还应当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组建物流战略同盟,建造一个坚固的供应链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供应链系统的优势,从而提升本企业的竞争力。
2.建立现代化物流管理理念
企业需要明白的是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是一种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的的服务行为,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运作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但是,顾客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企业的物流管理必须做到去适应这些多样化。因此,企业需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去运作企业的物流服务。同时,物流服务过程中,其服务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做到能与顾客进行实时沟通,方便服务顾客。
3.培养现代化物流管理人才
现代化物流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看出,现代化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与咨询公司相合作的途径,来培养出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与此同时,企业自身也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用人制度,让有物流管理才能的员工可以进入到企业的物流管理之中。另外,企业也可以和学校建立起校企合作,可提供给学校一些机会,比如校外实践或者顶岗实习的方式给予学生们一次真实的岗位学习模拟,事实上这种利用学校的优质人才资源为自己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并能最后准确对接这些人才,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是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产物。但是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存在不少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努力改进这些问题,尽早建立起一个坚固完善的供应链系统是每个企业的责任。无论是为了企业的自身利益,还是为了我国物流管理的发展,这都是义不容辞的。
作者:黄晓婷 单位: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刘欢.基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初探[J].品牌,2015,10:221+223.
[2]刘双军.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科技风,2016,06:114-115.
[3]杜海峰.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化工管理,2015,04:191-192.
关键词:钢铁企业 物流管理 供应链 信息化
钢铁行业在中国是一个基础最好的行业之一,技术和资金都是最雄厚的,企业信息化基础是最好的,集约化程度也是相对较高的。但与发达国家同行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加之今年以来原材料、燃料持续的涨价进一步加大钢铁企业的成本压力,随着钢铁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向“第三利润源”要效益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主要途径。钢铁物流通过专业化通管,一定能用最少的运力,走最少的路程,经最少的环节,花最少的费用,耗最少的时间完成运输作业任务,使物流系统作用发挥在“创造利润”上,进一步确定物流系统是企业“第三利润源”的地位。为缓解不断上升的成本压力,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应强化严、细、实管理,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加大循环经济推进力度,为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钢铁行业作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其多渠道的大宗原材料、燃料、冶金辅助料及备品备件的采购特征和大批量、多品种的产品多分销网络成了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物流管理体系,其运作模式和管理思想更加符合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要树立物流管理不仅是服务业是创利性工作的观念。必须确立企业物流系统不仅是一个服务配套体系,更是一个潜力无限的朝阳产业,产业化运作,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在当前的原料供应和产品市场竞争条件下,降低物流成本必然会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降低产品总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个新的值得关注的亮点。所以钢铁企业必须强化物流管理,疏通企业“血脉”。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障正常的生产供给和产品销售渠道畅通;通过规范进厂物流、厂内物流、出厂物流,全面提高企业投入、产出的总体运营效率,降低库存、盘活资金;通过供应链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树立企业良好的内外部物流形象。钢铁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的目标:钢铁行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将上端钢厂、钢铁流通企业、物流配送体系、下端客户和供应商进行交流和协作,实现钢铁行业从钢厂到终端用户的整个体系中业务的统一流程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工作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符合钢铁企业发展的需要
供应链物流管理指的是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实施对供应链物流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与控制。作为一种共生型物流管理模式,供应链物流管理强调供应链成员组织不再孤立地优化自身的物流活动,而是通过协作、协调与协同,提高供应链物流的整体效率,最终达到供应链成员整体获益的目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系统模型和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物流模型相比,信息的流量大大增加。需求信息和反馈信息不是逐级传递,而是网络式传递的,企业通过ERP/Internet可以很快掌握供应链上不同环节的供求信息和市场信息。因此在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系统有三种信息在系统中运行:分别是需求信息;供应信息;共享信息。共享信息的增加对供应链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可以做到共享信息,供应链上任何节点的企业都能及时地掌握到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情况,每个环节的物流信息都能透明地与其他环节进行交流与共享,从而避免了需求信息的失真现象。归纳起来,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的特点可以用如下术语概括:信息共享、过程同步、合作互利、交货准时、响应敏捷、服务满意。
三、钢铁企业对物流管理系统采取的措施
1.建立全方位的内容最为丰富的信息平台
其中应包括:商流信息板块、物流服务板块(资源信息、产业信息、仓储信息、产品资源市场)和产品营销体系。基于电子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实现从电子信息收集、配比、交易、物流配送到资金结算全过程电子化管理。主要生产流程保持畅通无障碍,即产品采纳—资源—价格—供需对接—仓储—加工—配送—货款支付—深化保障—订单下单。
2.完善钢铁物流分拨系统
针对传统钢铁企业所在地区仓储物流企业众多,信息不畅,业务拓展不顺,资源浪费的特点,整合现有社会资源,建立物流分拨中心,在钢铁电子信息平台上做好钢铁物流分拨的电子化,进一步完善钢铁物流分拨系统。通过系统解决物流分拨、加工、配送、信息反馈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的实现,使“钢领”在钢铁物流上真正发挥综合协调、货物监管、质量保障、信息互动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整合社会的钢铁仓储、加工、配送资源,减少重复健身,降低物流成本,大大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3.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
在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贯穿物流和信息流两个运动过程。物流是企业的基本流,它的运动进程产生各种运动信息,而企业管理者针对这些信息作出决策,以决策信息再控制物流运动,规划调节物流数量、方向、速度、目标,使之按一定目的和规划运动。企业信息化工程应充分考虑物流系统的特点,满足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为物流系统搭建一个技术平台。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灵魂,更是主要的发展趋势。物流系统的运行,关键在于“流通”上,“流通”的顺畅与否关键在于合理的计划安排上,让占有较大资金的物资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是一种浪费,理想状态的物流是“零库存”,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所以物流设施的投入应该以运输设施和信息化为主。
4.制定物流优化整合方案
钢铁企业面临原料供应日趋紧张、运价上涨、运力不足、竞争加剧的严峻挑战。从经济效益来看,钢铁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丰富产品、提高质量、采用先进技术获得的利润也越来越有限,而物流领域的含量却低于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因此物流管理是提高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例如,莱钢根据企业物流的现状,在物流优化和整合上大做文章,以便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为此莱钢专门成立了“现代物流管理部”,负责莱钢物流的优化与整合工作;聘请物流专家对莱钢的物流进行诊断,制定物流优化整合方案,指导企业进行现代物流管理创新;建立物流优化与整合的数字模型,将各个生产企业的原燃料采购、生产过程的半成品转移及产品销售至用户的全过程进行系统优化,以从更大范围内优化企业生产成本,实现莱钢物流管理的整体创新。
四、结论
经济全球化把物流供应链管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可以利用各国、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分散生产和销售。物流社会化能使企业可利用的物流资源成级数倍增长,即优化了资源配置,又节约了物流费用。钢铁企业一定要走出重生产、轻物流的管理误区,重视物流工作管理,更新运输管理思想理念,不断完善钢铁物流的功能,使物流真正成为钢铁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为钢铁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颖.钢铁服务业的“纲领”路线[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2):3-35.
[2]刘玉瀛,余英武,王晔.浅谈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钢铁企业的物流整合[J].物流技术,2004,(11):20-23.
[3]张远贵,易树平等.钢铁企业面向供应链的物流战略研究[J].价值工程,2007.(4):63-66.
[4]高自友,孙会君.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系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396-399.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不断完善及深入、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市场快速变化、顾客个性化要求增多的压力。企业要想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具有竞争优势,必须具备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甚至领先于市场变化的能力,或创新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企业对现有市场变化要迅速反应,甚至主动地不断推出新产品或不断更新服务内容。
但实际上,制造型企业要快速反应市场至少需要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销售商在营销过程中获得市场需求变化信息,经过处理,截留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经营需要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制造商。第二,制造商得到处理后的信息,这种信息有可能反映市场的真实状态,也有可能反映的是销售商意愿的信息,即失真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生产制造。第三,制造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一步处理需求信息,并将之传递给原材料、零配件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根据至少经过两次处理后的需求信息进行物料、零配件生产及供应。同时,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再进一步处理需求信息,传递给上一层的供应商,以便进行生产的物料采购组织。从这种企业连环反应并进行相关的物流运作的过程来看,信息的传递过程是:销售—生产—物料供应商,物流的传递过程是:物料供应—生产—销售,相关企业获得的市场信息有失真的可能性存在。而且这种层层递进信息传递,耗时较长,待到相关企业获得信息并进行反应时,由于市场变化迅速,这时的信息已不能反映当时的市场状态,进而造成企业根据失真滞后的需求信息经营。因此,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利用何种经营模式来服务市场,是企业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20世纪后期开始,企业界做出的许多实践,不断涌现新型管理模式,包括供应链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再造、价值链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为提升企业整体市场服务能力提供了可借鉴的途径。
我国企业现行管理模式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已显现不适之处:(1)企业供、产、销分布在相互独立的职能部门,信息、业务衔接有相互脱节现象。(2)企业生产与经营系统只考虑企业内部环节,不考虑有业务联系的相关企业表现和配合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3)信息系统落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不徤全、企业与企业间的信息传递工具落后,致使整体响应市场的能力差。(4)库存管理系统简单,库存控制决策单一,无法利用供应链上的客户资源和供应商资源进行综合决策,进而无法建立对市场不确定性变化的跟踪与管理系统。因此,利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改变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对于我国企业跟上世界竞争步伐、成为世界级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2.供应链管理模式
2.1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模式
供应链(SupplyChainSC)及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模式其实很早就存在于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只是企业并没有认识或重视,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企业对物流的重视和对企业间形成长期稳定联盟共同服务市场战略的作用,供应链构建和供应链管理突然成为实业界和研究者们的焦点。迄今为止,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仍没有统一定义。有人认为供应链是一个获取原材料,并将其转化为成品和半成品,再将产品送到客户手中的设施和分销渠道组成的网络。也有人把供应链定义为由一些自动或半自动化的经济实体为共同完成某一种或多种产品的采购、制造和分销而组成的网络我国2001年8月正式施行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把供应链定义为: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在这个网络中,每个贸易伙伴既是其客户的供应商,又是其供应商的客户。他们既向其上游的贸易伙伴订购产品或服务,又向其下游的贸易伙伴供应产品或服务。供应链强调的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是一种新的管理体制策略,其主要思路是通过将具有供需关系(包括服务供需、物料供需和资金供需)的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最高。
《物流术语》中规定供应链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从本质上看,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掌握了供应链各环节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其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率迅速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的产品或服务。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分工,致力于整个“链”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化,从而提高整条“链”的竞争能力。
2.2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特点
与传统的企业管理相比,供应链管理更强调供应链整体的集成和协调,要求各连接企业围绕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工作流进行信息共享与经营协调,实现柔性的与稳定的供需关系。其本质特点是:
(1)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则是以流程为基础,物流、信息流、价值流、资金流、业务流贯穿于供应链的全过程。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消除各职能部门以及供应链企业成员的局限,实现供应链组织的集成和优化;通过核心企业管理思想在整个供应链上的扩散和移植,实现管理思想的集成;通过准时制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管理技术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供应链管理方法的集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管理手段的集成;
(2)强调全过程的战略管理
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是不可分割的、环环相扣的一个有机整体。如果只依赖部分环节的信息,则由于信息的局限或失真可能导致决策失误、计划失控、管理失败。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统筹安排,协调资源,这样才能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3)全新的库存观
供应链的形成是链上各个成员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快速反应致力于总体库存的大幅度降低,库存是供应链管理的平衡机制。
(4)注重核心竞争力
能进入供应链中并与其它企业形成合力,是由于企业或组织本身具备了供应链所需要的某种能力,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上的企业关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以达到优势互补或优势资源整合。
3.现代物流管理
3.1现代物流管理内涵
物流(bgistics)—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的若干问题》中就对物流有所论述。众所周知,现代物流的概念或现代物流内涵的建立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主要是因为从这个时期开始,物流的影响快速增大。一是物流经济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作用明显增大,社会物流经济价值急剧增高,物流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极大。二是从企业角度来看,物流的运作范围和重要性迅速提高,现代物流涵盖了企业的供应、生产与销售全过程,从附属于企业营销管理的地位,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地位,成为企业获取利润的新源泉。对物流的定义也五花八门,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在1984年将现代物流定义为“为了符合顾客的需求,将原材料、半成品、完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发生地向消费地流动的过程,以及为使保管能有效、低成本的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为”。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定义物流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物流管理(L(gisti(:sManagement)定义为“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物流和物流管理之间的关系可如图1示。
根据物流的定义可知,将物品从供应方向需求方转移,必需要经过相关的功能活动即物流活动来实现,常见的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物流网络规划等。人们为了求得最大的资源配置效益,必须要通过主动的管理活动: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3.2现代物流的特征
现代物流主要特征是系统化、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系统化指建立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的综合物流运作机制,综合物流运行机制中包含了物流的各种要素:人、财、物、信息、资金、硬件设施及将这些要素综合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才能为统一的供应链经营目标服务。现代物流必须是建立于现代信息技术之上的,因为系统化的物流规模庞大,涵盖了企业本身的产、供、销部门,有的还跨越组织间的界限,涵盖了具有供需关系的组织,要使不同部门或不同组织同步围绕一个目标运行,如果没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来统筹管理维系这些部门或组织的信息流,就谈不上综合运作。由于现代物流地域范围宽广,如跨国企业要涉及全球的供应、生产与销售的相关物流运作,必然要建立的物流网络,这包括的各种设施如生产基地、转运物流中心、分销点的地点与相互位置的构建,即设施网络,也包含了贯通其中的信息网络,即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指的是各种物品(产成品、原材料、半成品等)的移动及相关处理都能为达到快速反应市场需求和服务顾客的作用,从而实现整体物流运行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4.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物流管理
4.1供应链与现代物流管理
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管理紧密联系。物流贯穿于整个供应链,它连接供应链的各个企业,是企业间相互合作的纽带。从时间上看,物流管理的产生早于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也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在纵向上要求企业将提品或运输服务等供货商和用户纳入管理范围,并作为物流管理的一项中心内容;在横向上通过同一行业中多个企业在物流方面的合作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物流效率;同时,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与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之间形成多方位、互相渗透的协作有机体,即实现垂直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网络化。从某方面来看,供应链管理正是物流垂直一体化管理的扩展和延伸,但是供应链的范围更为广泛,它涵盖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等,而且它的目标是将多个具有供需关系的企业通过合作协调机制集成一个共同对应市场的有机整体,这种供需关系不仅涉及到产品需求,可能还有服务需求、资金需求甚至信息需求。可以说,供应链管理关心的不仅仅是物料在供应链中的流动,还包括战略性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关系管理、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与供应、基于供应链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企业间资金管理、基于供应链的用户管理、基于Internet和Intranet的供应链信息交互管理等。供应链管理重点是企业间的业务流程的集成与优化,如何建立有效的合作与联盟关系,去应对全球竞争。而物流管理只关注于原材料的供应、产品制造和销售、废旧物品的回收与处理所产生的物流活动的有效性。供应链管理实现的是通过供应链运行的自律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达到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高度融合,去快速反应客户和供应链上总成本最低。而物流管理寻求的是,根据顾客需求快速组织产品并将之准确地发送到客户手中,同时,保持较低的物流运作成本。总之,供应链管理比物流管理涉及的内容更复杂、范围更广、层次更高。
4.2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特点
供应链管理环境中,企业物流管理有了很大的改进。企业物流管理特点包括:(1)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的流量增加了,信息的传递网络化。通过网络信息共享,供应链上任何结点的企业都能及时地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情况,每个环节的物流信息都能透明地与其他环节进行交流与共享从而避免了需求信息的失真现象。(2)库存总量减少,供应链环境下,成员企业通过信息共享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有助于集成化管理,这样就可以减少链上每个成员企业的不确定性,减少了每个成员的安全库存量。(3)物流系统快速反应能力极强,供应链管理通过hternet作为技术支撑,其成员企业能及时获得并处理信息,加速了物流作业流程重组能力,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对客户物品需求快速有效反应的能力。(4)物流系统无缝连接,这是使供应链获得协调运作的前提条件,因为如果没有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运输的货物逾期未到,顾客的需要不能得到及时满足,采购物资中途受阻,这都会使供应链的合作性大打折扣。(5)用户的满意度提高,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可以尽快地把握真实的用户需求(一般性产品及服务、个性化产品与特殊服务)和准确的需求量,使企业的供应活动建立在真实的市场需求上。在供应链环境下,物流通畅,企业能比竞争对手更快、更经济地将产品供应给用户,极大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关键词: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策略
目前,虽然我国的钢铁行业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也取得了相当的规模,在物流业务上的资源优势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也正在不断地深入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所以,我国钢铁行业的物流发展在信息化的带动下,所面临的挑战还是比较严峻的。
1.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尽管我国钢铁企业现有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对物流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解决,同时这也为钢铁企业的全面实施物流信息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经过对钢铁企业的初步调研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钢铁企业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上还是与不断变化的物流管理要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点差距:
1.1物流业务流程非增值活动不断增多,使得信息传递不够通畅
目前,由于物流业务流程的环节是比较繁杂的,使得物流业务的效率不断受到影响。物流业务随着很多非增值业务环节的增加,使得信息传递不够通畅,对物流管理的运作效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企业物流各部门还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使得各个部门将自身的工作作为所有工作的核心,每个部门的衔接工作很难进行协调,使得流程出现了决策迟缓和阻塞的问题。
1.2对企业统购统销决策缺乏强有力的支持
目前,有很多的物流企业实行的是“统购统销”制度,也就是对所有原材料和备件进行统一的采购工作,对全部产品实行统一销售的方式,但是由于各个分公司之间比较分散,使得顾客的需求信息不能及时地反馈到各个物流部门中,总部也对分公司的物流管理无法进行全程的监督和控制,使得管理上的漏洞常常出现。
1.3与财务系统的信息集成性相对比较差
由于物流管理各系统没能对公司财务软件进行信息集成工作,使得涉及财务相关数据的时候,企业还要将相关数据以手工的方式进行录入,这样使得数据被财务系统进行应用。正是由于手工录入的原因,使得大量的劳动变得重复,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之间也不能更好地协调运作,比如:结算部得出的数据,还需要经过重新录入到财务系统的方式,后续的财务工作才能正常展开。
1.4各个销售网点和物流部门之间没有有效共享和集成信息
由于公司各个销售网点没有将销售信息和成品库存信息及时准确地向各个物流部门反馈,使得实时查询公司总部库存情况无法得到实现,同时物流部门对销售点的库存情况也不够了解,最终使得物资的调运受到了严重的妨碍,管理上的漏洞也不断地出现。
1.5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没有在供应链上考虑
目前,对于企业物流的认识仍旧停留在传统库存、简单库存管理以及运输管理层面上,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对物流是公司的重要利润泉这一关键,没有充分的认识。更不用说在供应链管理上对企业物流管理今后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了。目前,物流管理系统还仅仅是在企业内部运行,对于企业相关的采购信息、销售信息以及库存信息,供应商和客户并不能及时地获取,使得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没能形成友好的战略伙伴关系,同时对外部市场也无法做出快速的响应和回复。
1.6物流管理信息化缺乏统一的规划
当前,很多的企业并没有对物流管理系统进行整体上的统一规划,而物流各个部门也只是负责自己部门的相关物流管理业务,并不能充分认识到与其他部门信息系统集成的重要性,更没有对今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公司规模的壮大,物流管理系统应该怎样和公司其他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做充分的考虑。比如,与财务系统、生产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集成,使得其更好地满足公司未来物流管理远程控制的工作需要。
2.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策略和方法
2.1重新构建物流流程,对物流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
物流信息化对物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实现信息流动的快速化,还要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由于物流工作的流程对信息的产生和流动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物流工作的流程一定要严格落实到位。对于物流信息化的关键目标来说,就是要通过物流流程的重新组建,使得物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物流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经过对物流流程的重新组建,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物流系统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利用,对物流系统进行重新的规划,使得物流企业服务的层次的大幅度的提高,最终使得物流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具体的物流流程重组的时候,应该着重对现有的不合理、不流畅的业务部门进行改造,将有效的物流信息充分挖掘出来,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完善处理工作。各个物流作业部门的结点就是整个物流系统,而在整个物流系统中,不论是传统的储存仓库,还是当下流行的物流配送中心和流通中心,对物流流程进行重新的组建是所以工作的重心。在物流重新组建过程中,要注意对物流结点的信息化进行重组和改造。同时要保证物流结点和整个物流企业的流程和信息相统一。如果在流程和信息网络上不能达到统一,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要想有效地提高物流作业的水平,最重要的是要实现物流的信息化,要对物流流程进行重新的组建。
2.2建立相应的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对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提供有效的支撑
对于企业物流信息管理来说,基础就是要建立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另外,在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还要重视物流过程中数据的可视性和可取性。物流企业要通过不断对企业各个部门信息共享进行开发,使得物流业务的处理过程实现信息化,同时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换和共享。物流信息化还要建立一系列的物流决策支持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库。
2.3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监控
目前,现代通信技术已经运用到了越来越多的领域,对于物流领域而言,有效地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对物流实体的位置进行更加准确的定位,这也有便于信息和数据的传输,进而使得物流的功能得到更快和更加广泛的提高。
2.4努力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物流信息化管理队伍和工作人员
钢铁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具有全新物流管理理念的工作人员,更需要具有专业物流管理技术的相关人才。他们不但拥有为顾客服务的理念,同时还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无物流管理上的相关事情也是比较精通的,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相当娴熟的技巧。
2.5掌握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步骤
在实施策略的建立上,要建立公司领导下的项目实施小组,同时要对小组成员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进行培训,最终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策略和方法。对项目的内容进行定义,使得工作人员更加正确地认识项目的业务要求和技术要求。可以采用分阶段编写项目分析报告的方式,让工作人员对目前的流程进行描述,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就其存在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同时建立应用系统,对文档进行编码。
结语
总之,钢铁企业要想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就要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同时有效利用企业资源,使得钢铁企业更加适应当今时代的竞争。
参考文献:
[1]陈章跃,阙师鹏.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探讨[J].南方金属,2007,02:4-6+9.
关键词:管理会计;物流管理;价值管理
《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定义,物流管理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应用管理会计从物流成本入手,以价值分析为主线,着眼于竞争优势和价值最大化的获得,及时反映管理所需的事前、事中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物流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一、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吸收了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内容,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宜德彰。从企业会计工作分工方面讲,财务会计通过信息系统将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务于社会各相关方面;而管理会计则通过信息系统将相关管理信息提供给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执行者,更集中地体现会计预测经营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考核评价责任业绩等内在功能,在经营管理中发挥直接作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管理会计涵盖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价值管理等内容,包括决策分析、预算编制、成本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的推行等。
二、管理会计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物流管理应用管理会计是以物流成本为中心,通过对物流成本分析,对物流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习性的研究、费用水平的推测及控制,以及不同物流方案的比较,为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服务,以实现物流活动的最优化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物流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物流管理服务的,它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三部曲的统一,体现了一套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的管理模式”。
三、在企业物流管理中应用
管理会计的意义国内外会计界已经发现,现有会计核算体系与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技术冲突:一方面是物流成本管理巨大潜力的诱人前景;另一方面是物流成本在财务会计制度框架内很难确认和分离。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分散,在财务预、决算表中,物流费用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管理费用,对于企业内部与物流相关的人力资源成本、设备折旧费用、固定资产税费等包含在其它经营管理费用中,没有进行单独核算,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和分析。这不利于企业发现物流问题和寻找合理的物流方案,进而难以进行有效物流管理。客观上需要有一种新的会计方法能够为企业决策机构提供详尽的物流信息、明确物流责任、考核物流业绩、控制物流成本,它就是管理会计。 四、推行管理会计,完善企业物流管理
1.完善物流预算体系,发挥预算管理作用
企业不论规模大小,所拥有的物流资源总是有一定限度的。要使有限的物流资源实现尽可能大的物流效果,必须做好物流计划工作。物流活动过程的正式计划,用数量形式反映出来就叫做物流预算。目前,我国企业预算体系中没有完整的物流预算子系统,而是分散在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原材料预算、人工预算、财务预算中。因此,为了加强物流管理,有必要将上述分散的物流预算部分抽出、汇总,建立起一套独立的、完整的物流预算体系。合理地组织、管理物流,对影响企业物流的内外因素进行全面地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编制合适的物流预算,把企业的人、财、物及各项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使物流活动与其它经济活动协调配合,共同实现企业总目标。
2.全方位物流控制,发挥成本管理作用
在物流管理活动中,企业必须控制物流计划的执行情况,同原定的目标、计划、预算、标准、定额进行对比,找出偏差,从中发现问题或潜力,采取措施纠正或修订计划,以促进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成本控制是物流控制的重点。在物流管理活动中,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物流支出按预定的目标发生,从而使人、物、财得到合理利用,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建立物流责任体系,发挥绩效管理作用
应用管理会计建立物流责任体系,通过各个责任层次去监督、控制内部物流活动,并将物流活动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各个部门和环节为实现企业总目标担负起各自应负的责任,完成各自的任务,同时通过各物流责任中心的信息反馈,使企业物流部门和决策机关随时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业盈利。
4.改变会计职能,发挥价值管理作用
现代管理会计是会计职能变化引出的。其主要职能已由信息支持向管理决策转移,财务部门被赋予决策权,而且对工作结果负有不可推托的责任。相应地,财会人员由管理系统中的专业信息支持人员转变为决策者与合作伙伴,新的职责与角色要求财会人员更多地了解企业各个方面,如制造过程、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竞争对手以及供应链等,以制定正确的战略计划,为内部顾客提供有关他们应该做什么及将会怎样的服务,而不能只反映是什么或过去怎样。工作精力将更少地用于信息报告,更多地用于计划与分析,并且将更加广泛地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管理决策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管理会计不仅全面提供物流管理信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物流管理奠定基础;还能动地参与经营决策,为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最后通过对内部责任单位的绩效考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发挥好管理会计的作用,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会计科学成功跨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发展,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将不断发展完善,在现代化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一、企业建立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不确定因素分析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不少具有利益共生关系的企业进一步加强企业间物流合作,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但供应链系统物流管理是在多重不确定环境下开展的,需要重视这些不确定因素。
1.物流成本不定
物流环节作为市场产品原材料购买、生产与消费中间环节,在战略联盟供应链物流计划中处于重要地位。物流环节顺畅,物流节点之间链接及时有效,事关企业产品生产销售是否达到预期市场目标。但是,我国目前物流产业成本不一,出现很多不确定性。物流成本主要包含运费、仓储费用和其他费用。运费在物流成本中的不确定性最大,由于国际油价市场波动,造成运输成本经常处于波动状态。在油价较低时,产品运输成本相应下降,有利于企业获更多边际效益。此时物流企业会更加积极承担产品运输任务,以获得高额回报。但在油价较高时,产品运输成本会相应上涨,减少物流企业利润。企业为降低运输风险,会减少产品运输。2012年国际油价再次攀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我国物流产业运营成本大大提升,极大影响了物流环节顺畅性。除此之外,仓储费用和其他费用的变动虽然不大,但也造成物流成本的不确定性。
2.消费需求个性
消费者需求是供应物流链的最终末端环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内居民消费层次提高,消费结构完善。不少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常规消费,追求个性化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以往传统企业供应物流链受这种个性化消费影响,传统上通过供应物流链生产、运输、消费大量同类产品的做法已面临个性化消费终端挑战。以家居消费为例,2012年国内家居市场出现个性化消费趋势,即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大众化家居产品,而是希望自己购买的产品更加个性,符合自己独特审美观念。以宜家家居、吉斯家居为代表的国内外家具品牌开始注意到这种消费者消费趋势的变化,进行了大胆个性化产品创新,进一步巩固甚至占领更多国内家居市场份额。而多数中小家居企业没有看到这种市场消费终端变化,还是进行常规家居产品设计与生产。这造成自2012年开始,他们产品销售量逐渐下降,市场份额逐年减少。
3.市场行情多变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很早就指出市场经济本身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弊端,这些市场本身固有的弊端经常会带来市场行情多变,如果企业不能把握市场行情波动规律,制定相应应对策略,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2008年,受当时世界金融危机影响,造成我国很多企业产品出口受阻。以我国传统纺织类产品出口为例,2007年纺织类产品在国外畅销,让很多纺织企业加强了出口纺织类产品生产。但是,2008年国际纺织产品市场行情急转直下,让我国纺织企业蒙受重大损失,企业产品积压,流动资金不足甚至资金链断裂。山东魏桥纺织是国内最大的外贸纺织产品出口企业,经过十几年辛苦努力建立的供应物流链几乎全线告急,2008年―2010年三年间该企业利润逐年下滑,企业生存发展受到致命影响。该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商,中间物流企业经受不住市场行情变化,出现企业倒闭破产现象。
4.国家政策不定
国家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一般具有时期稳定性,但有时也会进行相应调整,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因此,从战略联盟供应物流链运作看,要重视国家政策不确定性这一因素,才能让整个供应链运转更加高效有序。2008年我国开始出台新能源发展战略,如风能,太阳能灯,新型能源产业发展一时风光无限。但这对我国传统能源产业链产生明显负作用,煤炭企业首当其冲。加上我国过去十年煤炭企业长足发展,带来生产效率提高,煤炭产品出现一定市场饱和现象。如山西煤炭生产企业从2010年开始,生产利润逐年下滑,不少小型煤炭企业破产或被兼并。以往依托煤炭产品生产、销售建立的物流产业链也面临严峻挑战。国家对能源产业政策的改变,让我国煤炭生产、销售企业明显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因此,从这个方面看,要想建立高效运转的战略联盟供应物流产业链,必须要重视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如果无视这一不确定因素,将会给战略联盟供应链物流带来严重影响。总之,我国企业之间要想建立高效有序的战略联盟供应链物流,必须重视上述不确定因素,采取灵活机动应对措施。
5.生产效率不一
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物流企业是供应链上最主要的节点企业,产品制造商是中心环节。但不同节点企业生产效率存在一定差距,不可能实现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完美的运作。2006年,我国棉纺织企业产品销售一片火爆,但是生产企业效益增加却不明显。除物流和零售环节利润增厚因素外,上游产业链供应商成为最关键因素。由于当年我国棉田种植面积极度萎缩,如新疆地区棉田种植受到去年不景气影响,种植面积减少三成以上。加上2006年极端气候影响,全球农作物减产明显。这些造成棉纺织产品原材料出现一度紧缺,新棉上市价格最高达到每千克12元。上游供应商面临无棉可收的窘状,造成原材料供应不及时,这些给棉纺织企业的生产带来极大影响。因此,从战略联盟供应链物流中各个节点企业看,只要一个节点出现问题,往往会很快波及整个供应物流产业链。不同物流节点企业生产效率的产异性,对整个战略联盟供应链运转产生影响。
二、优化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建议
1.建立产业链协动机制
对于不同企业生产效率不一的问题,笔者建议可建立产业链协动机制,理顺不同节点企业的生产效率。这种协动机制应当以生产企业为中心,由它具体负责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生产企业应按照自己年初制定的企业发展规划,如产品生产计划,及时通知上游原料供应商,让它们提前做好原材料储备,同时还要通知下游销售商,让它们做好产品销售计划安排。当然,对中间物流企业也要第一时间通知,让它们提前留足产品运输工具和仓储设施等。凡事预则立,只有提前做好各种准备,供应物流链运转才会有条不紊。因此,理顺不同节点企业的生产效率,建立产业链条协动机制对于优化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十分重要。
2.保持物流成本相对稳定
物流环节运转直接关系到整个供应物流链是否顺畅。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物流成本的相对稳定性。笔者建议各企业应建立物流成本统一协调方式:以季度为单位,每年制定四次物流协定成本。即按照上一个季度物流成本,结合对下一个季度物流成本预判,共同商定物流保底成本价格。当然,如果中间出现因各种不可控因素造成物流成本极大变动,可通过上下游企业间协调机制灵活处理。建立物流成本统一协调方式,可有效避免物流环节产生的各种运营风险,让整个物流链计划高效运行,实现最初制定目标。总之,要重视物流成本相对稳定性,才能够带来整个供应物流链的相对稳定发展,提升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3.加快信息数据处理速度
物流信息是连接运输、保管、装卸、包装各环节的纽带,物流环节信息通畅和及时供给是物流活动时间和管理效率的保证。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运输数量和品种、库存数量和品种,装卸质量和速度、包装形态和破损率等信息都是物流活动质量和效率的保证,是搞好物流管理的先决条件。物流企业应该做到克服物资供应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信息活动形成联系运输、储存、装卸、包装、加工等各环节的纽带,保证物资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通畅和及时供给,创造物资流通整体效用,以最快速度的信息处理效率改善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4.创新个性化产品产业链
面对当前消费者对产品更多个性化的追求,各节点企业要改变以往常规产品设计与生产思路,更加注重个性化产品开发。一个供应物流链能否运行顺畅,和供应链上的产品有着直接关系。具体做法:一是要对当前市场消费趋势进行仔细调研,考察消费者出现的新消费动向;二是要建立具有前瞻性意味的企业产品创新部门,把各种潜在消费热点提前变成未来企业生产销售的产品构想;三是要实现传统供应物流链条上的产品与新型个性化产品和谐共存,更加重视具有个性化消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四是不断对消费者展开直接问卷调查,让他们提出更多改进意见等。当然,如某个企业具备雄厚资金实力,可建立自己的个性化产品直达消费者供应链,如某些企业借助淘宝、京东等电子网络平台进行直销等,在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同时也加大了对物流管理的重视。
5.建立灵活市场调研机制
要想优化企业供应物流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就必须重视市场本身弊端带来的各种波动风险。笔者建议各企业要建立灵活的市场行情调研机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要在原有企业市场风险部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市场调研部门职能;二是不但要充分调研国内市场,还要对国际市场进行宏观把握,把上面所讲的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企业物流产业链的影响降到最低;三是各企业之间要经常进行市场信息沟通和交流。笔者建议可借助现达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企业间信息沟通网络平台,通过信息数据共享,发挥群体力量实现对市场信息全面的把握。最后,还要制定相关市场风险的预警应对方案,把各种潜在的市场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对企业后期物流管理造成阻碍。
6.及时掌握国家管理政策动态
实现企业供应物流链计划优化,必须重视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的把握。只有紧紧抓住国家管理政策变动的脉搏,才能真正制定企业供应链物流宏观规划。国家政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每隔几年总会依据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适当调整。因此,政策本身具有相对稳定中的不确定性,要重视政策本身的不确定性。如上所讲,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对传统能源产业冲击,在这一战略颁布之初,传统能源产业就应当能够预见对自己生产经营的影响,调整自己供应物流链宏观计划,尽可能降低政策风险,最终对企业物流管理风险做到有效预控。
一、简述营销物流一体化的工作
在进行营销推广的过程中,物流管理也将作为市场营销工作中一个好的营销亮点。物流管理和整个营销企业产品属性是没有太大关联的,但对于产品运输的物流效果有很大影响。物流管理也是寻求合作伙伴的重要筹码:在产品的交期过程中,有着严格的时间要求标准,这关乎合作方后期的整个销售计划,产品上架时间也由物流管理这一环节精确掌握。因此和产品的品质相比,好的物流管理丝毫不逊色于品质优异的商品和优惠的合作方案对合作企业的吸引力。物流管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想要实现物流营销一体化,首先要保障整个物流管理的工作流程顺利流畅地进行,企业想要获得市场优势,与同行业相比,就要有着更好的物流优势。
二、市场营销与物流管理的整体联系
(一)物流管理在市场营销企业中发挥的作用
物流管理在市场营销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物流管理在整个企业中的加工,仓储,和运输环节中起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物流管理对于企业的加工方面:原材料的采购加工。原材料的采购正确和交期合理将直接影响着整个物流工作后期的运行。其次,在仓库的管理方面,合理的仓储管理可以有效的节约更多的人力物力,让企业的产品更具有性价比在市场营销中具有更好的竞争力。下面说明的就是物流管理最重要的环节运输。运输是整个物流管理进行中,最重要的环节,想要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顺利的进行,就需要保障运输的时效。这是合作企业最关注的问题,也是物流管理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其它的物流管理问题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进行更好的弥补,唯独时效不可替代。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大多数生产企业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各个工作环节都是紧密连接。而工作的顺利进行就涉及到物品的流动,物品流动过程中时效产生影响,将影响整个使用过程。
(二)物流管理的时效对市场营销的整体影响
在物流管理的整体过程中,对整个市场营销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很多合作企业之间因为物流管理的问题出现间隙,甚至最后终止合作,这对整个企业的市场营销造成较大的冲击。企业的营销部门与物流部门也因为这一问题时刻产生冲突,影响企业的内部团结,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战略性目标的实现也十分不利。在物流管理过程中时效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控制时效是相对困难的。物流部门背负重大责任的同时也需要面對更加严峻的问题。时效的掌控需要各部门联同合作。想要对物流管理时间更好的掌控,需要对生产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而生产时间是由生产部门进行决定,生产部门需要市场部门的下单时间进行生产,最后由物流部门控制时效,也因此增加了物流管理的难度。市场部门过于注重市场营销,导致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到位,造成物流延误。
三、对市场营销的企业物流管理的控制策略
(一)建立更好的物流管理观念提高物流管理意识
想要更好的控制企业的物流管理加强对市场营销的辅助作用,就要加强对物流管理的认识,这需要企业加大对物流部门的监管力度和重视程度。往往企业中对生产部门过于重视,经常忽视物流部门成员,就很容易有许多物流工作在进行过程中进行不彻底和人员的随意抽调导致物流管理部门人手不够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了物流管理工作出现—直再进行但进行的不彻底。
所以首先要企业从根本上提高重视,才能真正让物流管理部门的工作顺利进行,完善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规划工作,具体实施有效的物流计划和预备方案。
(二)物流管理部门和市场营销部门加强沟通
想要保证物流的时效,就要加强物流的准备工作。为了物流管理更加有效的进行,就需要准确的信息,例如在收发货的时间上和工作收尾时间上需要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考核。准确的信息才能制定准确的工作方案,合理准确的工作方案才能更加准确的应对出现的变故。市场营销部门人员需要对下单时间以及货物交期提供准确的数据,对生产进度进行准确的预测,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告知物流部门人员工作中的变化,让其提早准备,应对变化的发生。在物流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方面进行加强完善,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市场部门拓展新的合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付出了很大程度上的努力,因此在后期的维护中应该更加重视,加强与物流部门的合作与沟通。
1供应链及供应链系统
1.1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涉及帮助供应商提供生产资料、为消费者提供最终产品和服务的系列过程。供应链环节涉及产品的生产流通,包括生产、批发、零售以及客户终端,它涉及物料、信息、资金,是一个重要的增值链。
供应链具有复杂性。同时它是为企业的最终目标服务的,是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的。企业中的其他职能部门,与它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并且在市场中,供应链系统必须是动态的。供应链的成员繁多,其中的交叉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1.2供应链系统的定义
供应链系统指在整条供应链上,为各种客户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系统。供应链系统是有其相对应的网络结构、业务流程、管理要素等交互而成的一个整体性的系统构架。
供应链系统中各个部分是紧密联系的,它的每一个节点所具备的效用是不同的,这些具备特殊功效的节点相互联结,提升了单个节点的功能,达到一个整体的功效。供应链企业间为了共同的利益,对整个企业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诠释,是以互利互惠为目标的。对环境的适应性,要求供应链系统随时随地,能够因地制宜,快速反应,提出高要求。
2供应链系统下物流系统分析
2.1自营物流系统
供应链系统下的一种普遍的物流形式,关键是企业拥有由自身资源构成的物流团队。这有利于企业管理的一体化,在物流运输活动沟通管理中,产生更少的沟通噪声。但是,自营物流系统的成本很大,不太利于企业本身的低成本系统,从而制约其运营扩张。
2.2第三方物流
供应链系统中的主要角色,每个公司决定以合同的形式,将自己的物料和产品,全部外包给一家专门为各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公司,来完成自己的物流需求,从而节约了物流管理环节,同时也分出部分盈利。
2.3物流联盟
供应链系统中,为了达成长期互利的、全方位的合作同盟,有业务往来的两个企业,通过各种形式,为了共同的战略目标,共同建立的物流结盟形式。物流联盟的形式是有意义,每个企业以共赢为目标的合作,大大地改变企业间单一的竞争模式。
2.4第四方物流
供应链系统中,物流的集成公司,利用互补原则,为供应商提供资源、能力和信息技术,从而管理自己的组织形式。为每个企业,提出物流方案,从而达到为其他企业的物流服务的系统,是建立在其他物流基础之上的。
2.5第五方物流
供应链系统中,出现了一个新生的概念,主要在4P(产品、价格、渠道、沟通)基础上,同时出现了“人员、有形展示、过程”等因素,有了7P物流管理系统,变成了更加宏观范围的物流链。
3供应链系统下物流系统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3.1缺乏专业型物流人才
人才的供给与社会发展不均衡,特别是物流业的人才缺乏专业的培训,由于基础文化深度不够,更加导致了企业中缺乏可提升的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供应链环境上,物流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对我国的物流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要提高物流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供应链系统的增值性,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
3.2经营者的理念滞后
目前我国管理者更多只把企业目标放在企业利润上,而不是注重整个企业长期目标,没有意识到物流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的效用,仅仅注重物流对成本和运输、仓储方面的低层次认识,没有建立系统的物流规划。
3.3供应链系统中物流体系发展不全面
截至2007年,我国物流管理部门情况调查,仅有34.6%设立明确的物流管理部门。企业中的物流操作过程中,将物资的运输、存储、包装、搬运、配送和流通加工等系列物流过程分配到各个职能部门,但是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对物流部门进行系统的战略规划和整理。
3.4供应链系统中物流成本管理存在高支出问题
企业中,由于观念上存在“重自给,轻外协”的思想,导致企业物资供应缺乏主动性、物资供给与生产进度不配套和装运效率低等增加了成本。各个环节衔接较差,各个部门沟通交流不够。供应链系统各环节提倡节点间的轻松对接,但是实际情况是,每个节点由于管理人员不专业、节点繁复,导致物流管理成本过高,大大影响了物流产生的附加值。
4供应链系统中企业创新和选定物流管理系统
4.1供应链企业的实力和发展规模的影响
企业评估自身的综合实力,首先企业人员、资金以及管理资源,这三方面具有局限性,在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时,首先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放在首位。同时企业的形象,企业文化的展示,更应该结合企业的物流管理,达到一个完美的诠释。
4.2供应链系统产品性质因素选定物流管理系统
针对产品的不同特性,企业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这些不同:大型工业品的原料和鲜活的产品,此时选择相对专业的物流服务公司,应该更加注意渠道的合理化。针对全球市场的分销,应该选择委托给地区性专业物流公司;当产品相对单一的企业,此时大企业的统一管理的自营系统更加可取;如果只为了满足技术性强的企业,此时采取委托方式,最为适合。
4.3供应链系统物流总成本因素选定物流管理系统
供应链系统中,应该根据企业的成本预算,首先结合市场状况,清楚物流各种方式特点,结合企业,最后估出最低成本物流,从而结成一个完整系统。整个供应链运行时,会产生庞大的数据,这些数据中,有很多是可供参考的,在企业运营时期,就该充分参考有效数据,结合物流管理实际情况,做出应有的反应。
4.4供应链系统企业核心竞争力因素选定物流管理系统
企业应该考虑到自身的主营业务和企业长处,对各方面例如客户满意度等,就该结合物流系统,进行增强核心竞争力考虑的附加因素。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例如转变物流服务态度,让企业尽善尽美的形象深入人心,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前言
当今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物流业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企业物流业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目前,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国国内许多物流企业规模小、业务散;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物流效率和物流质量比较低。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创新是十分紧迫的,所以制定一个完善的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一、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涵义
企业物流,由“物”和“流”这两个基本的要素组成,是一个企业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物流管理指的是一个管理的过程。它的范畴贯穿于从原料供应到商品出售的整个过程。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则就是指针对一个企业的物流现状所制定的一套合适的管理企业的方案。随着社会商品化复杂程度的提升,企业间的竞争压力也相当之大,当下,制定一个完善的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则是一个企业想要不被大队伍淘汰的首要前提。
二、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物流管理理念保守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物流观念的约束,目前我国有许多企业物流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运行的成本也相对较高,资源浪费严重,物流配送的速度太慢,安全性也比较低,这是导致许多企业最后破产的重要原因。【1】
(二)物流产业信息化的应用程度不高。
我国企业的物流信息化,起步时间较晚,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期我国才算进入到物流的发展阶段。物流的信息技术在物流产业发展中有着非常明显的重要作用,这是我国目前刚刚认识到的。信息化建设不足,产品出现缺货的原因往往不是由于制造业的生产能力跟不上,而是由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信息不畅。而盲目的信息化建设,也将导致企业走向失败的道路。资料反应,我国企业ERI,实施的成功率仅20%,其中不乏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失败案例。由于我国企业的物流产业信息化的应用程度还不够高,所以导致我国大多数企业竞争力不强。
(三)物流设备落后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物流设备机械化落后。与国外大多数企业相比,我国很多企业资金有限,对仓库、车辆、装卸搬运设施等物流设备投入不足,物流作业仍以人工操作为主,因而物流效率很低,货物损失率大,与先进连锁零售企业以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化物流作业形成了鲜明对比。
(四)企业物流管理人才短缺
现职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我国企业物流管理起步较晚,有着丰富物流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才非常短缺。另外,现职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人才不但需要掌握物流经营的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企业管理的知识。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从业人员的物流知识及企业管理知识相对较少,所以现职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急需提高。【2】
三、制定完善的企业物流管理模式
(一)树立先进的企业物流管理理念
构建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统。首先,先进的理念也是一种先进的文化,树立先进的企业物流管理理念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是对传统陈旧理念的一个冲击过程。要积极构建起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统,要在照顾到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及顾客等众多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均衡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企业产品以最快的速度从供应者到消费者的转移,以满足消费市场的现实需求。没有先进的企业物流管理理念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企业物流。所以目前必须要在看到物流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之余还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企业物流管理理念。所以说,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树立先进的企业物流管理理念,构建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才能保证企业物流管理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提高物流产业信息化的应用程度
企业要积极配合物流信息处理的数据库化、代码化、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及存储的数字化,以便为打造现代化的企业物流和实现物流信息化打下基础。最后就是不断加快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建设。企业物流管理的效率高低主要表现在对物流所需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及对信息的处理加工等方面。所以企业必须要依托自身的资源管理系统平台,积极构建与现代先进的物流发展相互匹配的物流信息系统网络,最好是能将此网络信息平台同遍布全国,甚至遍布全球的采购网及客户服务网实现对接。这样就可以借助于准确的信息传递打破过去陈旧的粗放式物流方式,实现现代网络信息化的企业物流发展新模式。
(三)引进先进的设备
企业应该加大对企业设备方面的投资,设备用得好,企业的工作效率也就自然会得到提升。高投资的付出换来的也将是高薪劳的回报。如果把一个企业比喻成一个足球运动员,那么硬件设备也就相当于足球运动员的球鞋,硬件设备不够硬也就和足球运动员的鞋不舒服一样,在比赛中会严重影响到发挥的水平。所以一个企业要想经营的更好,应该引进先进的设备。
(四)强化对企业物流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大对企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随着贸易发展的全面开放和市场竞争的自由化发展,现代的企业物流发展已经将信息管理、贸易经济、电子信息技术及运输配送相关元素实现了紧密联系,这就对企业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些新的发展和变化,急需要对现在的企业物流管理从业人员进行物流理念及物流技术方面的培训。为此,首先。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甚至是企业的高层领导和决策层都必须要掌握企业物流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要对企业物流中的各个环节有着明确的认识。其次,企业要为企业物流管理人员提供各种进修的机会或者参加培训的机会,还可以通过集中培训授课、个人自学、请物流方面的专家学者来企业开展讲座或者从业人员之间就某些问题集中讨论等方式来不断提升企业物流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其次,为了能形成企业物流管理所需人才动态稳定的梯度,就必须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对企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力度,比如可以通过开展与科研院所或者高校合作培养企业物流管理人才的方式或者从企业中集中选拨重点培养部分企业物流精英的方式来做好企业流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结语
本文通过介绍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涵义,针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了当今大多数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简要阐述了解决策略。本文主要说明了一个完善的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对一个企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周新韶,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