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组实验中入组40例吸毒人群,研究课题是吸毒人群艾滋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研究所随机选择40例吸毒人群,时间2018年7月初~2019年6月底,回顾性分析,均知情同意,男女比例是30∶10,年龄23~58岁,中位年龄26.5岁。
1.2方法
均开展艾滋病个体化健康教育:利用问卷调查,了解吸毒人群一般情况,涉及性行为、吸毒行为、艾滋病相关行为、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等,调查时间是教育前、教育后。医护人员应经过培训,为2~4名吸毒人群实施个体化、面对面健康教育,共计2次教育,间隔时间1~3天,围绕艾滋病相关知识进行,包括预防措施,应根据吸毒人群特点,开展针对性讲解,耐心回答问题[1-3]。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综合分析了入组吸毒人群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x2检验,计算数据过程中使用SPSS19.0软件,表示方式分别是(x±s)、百分率(%),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结果
教育后对比教育前,艾滋病知识得分情况、对艾滋病态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明显,P<0.05。
1.1健康教育方法
1.1.1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集中健康教育。
1.1.2干预组采用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成员由社区护士6人、社区医生2人、综合医院资深医生护士各1人,共10人组成。健康教育方案的制订由医院资深医护人员指导。②建立健康档案,入户评估患者的情况。如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性格、心理状况、家庭情况等。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并印制成册。每月2次上门访视,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并根据病情动态变化随时调整健康教育方式。③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内容。向糖尿病患者及家庭成员反复多次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如概念、病因、治疗及并发症等;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如口服药的种类、作用特点、服药方法及不良反应,不能私自增减药和换药停药,掌握胰岛素的正确注射部位及方法,学会低血糖反应的紧急处理措施;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因为合理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5];指导患者合理适当的运动,让患者知道运动的重要性。对患者定期进行个体化一对一的心理护理。由于糖尿病病程长,病情反复,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糖尿的的病情转归有着消极的影响[6]。
告知患者糖尿病虽是终身性疾病,但只要治疗正确,控制好血糖,就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寿命。指导配偶或家属给予情感支持,共同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Samuel-HodgeCD[7]等提出,向家庭成员寻求帮助是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社区健康教育应坚持连续、长期、多途径反复教育,以利于遵医行为的建立及血糖控制。柴秀琴等[8]发现,教育次数和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效果成正比。根据老年人记忆力差、难以坚持治疗、病情易反复及生活习惯不易改变的特点,利用各种机会进行个别指导,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刘文织[9]认为随着人性化护理及优质化服务的不断推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社会支持有关。因此,健康教育要扩大到患者的家庭成员,让家庭的每一位成员真正参与到糖尿病的防治中,以激励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同时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放松心情。
1.2评价指标2组干预8个月后观察患者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1mmHg=0.133kPa)的比较;患者干预后糖尿病有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及血压变化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2组干预后FPG、2hPG、HbA1c、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本组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组改善更明显(P<0.05)。
2.22组干预后糖尿病知识掌握率比较见表2。由表2可见,干预组的病因知晓、预防知晓、用药方法知晓、并发症知晓等糖尿病知识掌握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老年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疾病,患者多散居在家庭及社区,需要长期自主综合治疗。健康教育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在其综合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社区健康教育作为医院护理工作的延续尤显重要。但常规社区集中健康教育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偏低、记忆力差、对疾病管理能力差等特点,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及因人而异,患者在接受相关健康教育时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开展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方式尤为重要。本研究表明,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实施对老年糖尿病疾病的转归有着重要作用。与采用常规社区集中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患者比较,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患者的FPG、2hPG、HbA1c、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更为明显(P<0.05),对糖尿病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明显增加(P<0.05)。
表明个体化灵活多样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更能充分调动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信心,能让患者积极主动参与每一次解决问题的目标与计划,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规范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命质量。让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更深入,增加自护意识,使患者摆脱对糖尿病的恐惧和忧虑,使患者明白只要病情控制良好,可正常工作和生活,不影响寿命。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防治的必要措施,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来控制糖尿病对人类的危害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10]。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跟进式;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升高[1]。调查显示2007~2008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且年龄每增加10岁患病率增加68%[2]。由于老年患者年龄大,记忆力及听力下降、反应问题和行动迟缓、并发症多等特点,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特殊性。我们通过对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从我科出院的60名老年糖尿病患者电话随访,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观察其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深刻体会到出院后跟进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来自我科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出院的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91例,女29例,平均年龄(74.5±8.9)岁,糖尿病病史2个月至40年。所有人员在身高、体重、腰围、吸烟及饮酒史、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1.2入选标准①诊断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楚、思维正常、可以进行语言沟通、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重度感染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2方法
2.1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糖尿病知识宣教和出院指导。
2.2入、出院时分别由责任护士在询问患者后填写《糖尿病健康教育调查表》,了解患者对于糖尿病临床表现、自然进程、并发症预防、需要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基础知识、血糖控制目标、营养治疗措施、体育锻炼原则、口腔和足部皮肤护理技巧、自我血糖监测方法及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胰岛素注射技术及合理使用、发生低血糖或急性应激情况的应对办法等问题的掌握情况。
2.3出院后要求患者每周至少监测1d5点血糖(空腹、三餐后及睡前),每月1次电话随访,由住院期间的护士长或总责任护士负责了解本月内患者的血糖、饮食、运动、用药及家庭支持等状况,完善上述调查表的同时,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问题,采取个体化教育及护理干预。每3个月1次强化指导,巩固相关糖尿病知识,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及护理指导。鼓励患者随时电话咨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于每个阶段性目标实现后,结合患者血糖监测结果,对其进行鼓励,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增加依从性。
2.4提醒患者每3个月复查1次静脉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1年后与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一起作为衡量出院后跟进式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
3结果
采用上述跟进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1年后,所有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均大幅度提高,血糖水平控制良好。
4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无根治方法,但是可以预防和控制[3]。糖尿病的控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治疗,而是系统的管理,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的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糖尿病控制是否成功的关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理解力、记忆力及动手能力均较差,性格又往往更固执,积极面对疾病和有效自我控制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并且更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4]。因此,追踪随访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对这类人群更为必要。
电话随访方便快捷,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更为适用。由患者住院期间的护士长或总责任护士负责每月1次的随访和每3个月1次的强化指导,能保证记录的连贯性与完整性,也更能根据每个老人的特点,及时发现问题,提供个体化的系统教育、辅导、纠错、督促及建议,帮助或指导患者就不同问题与相关医生、营养师及家属进行沟通解决。
我们在进行出院后跟进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过程中,注意总结每个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性格、心理及疾病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指导。尽可能使用老年人熟悉的语言,重点突出,语速适中,热情讲解,耐心示教,反复强化,以使患者充分领会并熟练掌握受教内容。同时,努力培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注重对患者每个阶段性进一步给予充分的肯定、赞扬和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后续治疗依从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获得医生、患者及家属的多重肯定。
参考文献
[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94-95.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纪立农,等.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3.
[关键词] 个体化健康教育;妇科疾病; 遵医行为;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3-134-03
妇科疾病在临床上属于一种“顽疾”,虽然不会给女性患者带来生命威胁,但是会增加女性患者心理的负担,降低女性患者之幸福健康指数。做好妇科护理工作有益于促进妇科患者疾病的康复与治疗[1]。为了进一步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2012年4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24例妇科住院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为2012年4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24例妇科住院患者,患者年龄28~58岁,平均(43.6±2.3)岁;患者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4个月,平均(6.7±1.8)个月。子宫肌瘤患者56例,卵巢囊肿患者40例,异位妊娠患者20例,其他8 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行开腹手术患者80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14例。
1.2 方法
对本组资料随机分成研究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研究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与分析两组护理效果。
1.2.1 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入院以后,除了依据常规给予发放与签订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书之外,主管护士应该认真指导患者详细填写《个体化健康教育需求评估表》。这张表的评估内容主要是患者的文化学历程度、已往生育史、已往疾病史、既往手术史;妇科疾病诊断情况; 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度;患者关心的问题等。患者详细填写完毕此表以后,主管护士就要针对评估表的具体给予认真分析,同时跟主管医生做好沟通工作,详细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护理计划与相关措施[2]。
可以根据妇科患者在住院之不同时期,结合其实际护理需求,认真给予做好教育与指导工作:(1)入院指导:患者入院初期,要给予介绍住院相关注意事项,尽快协助患者与其家属了解与掌握住院的环境,从而消除他们心中的陌生感[3];(2)入院宣教:详细制定出常见的临床妇科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资料;认真向患者介绍自身所患疾病之病因、病理、临床主要表现、诊断与治疗方式等相关知识[4],使患者对自身疾病及疾病治疗之意义具有较深的认识;(3)术前护理指导:患者实施手术之前,要再次对患者给予全面的评估,不断鼓励或引导患者提问,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如实地表达出来。护理人员应该结合患者内心之想法、实际需要、疾病情况给予提供明确的指导。运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向患者再次讲解手术之名称与手术过程,重点解释患者术前准备之内容与时间,以及需要患者密切配合之注意事项[5]。(4)术后加强护理指导:患者做好手术之后,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一旦发现患者身心存在异常的情况,则要给予及时疏导。向患者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应现象,努力帮助与指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努力应对不适[5]。(5)做好出院指导: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常规出院指导之基础上,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实施手术的方式、心理需求、患者家庭情况等给患者做好出院宣教与指导工作[6]。
1.2.2 常规健康教育方法 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向患者发放《护患沟通书》,向患者介绍主治医生以及医院相关情况,同时讲解在住院期间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以及常规的术前与术后的注意事项。患者出院时给予常规宣教。
1.3 观察指标
从下面3个方面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1)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2)患者的各种遵医行为;(3)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之满意度。
1.4 评价方法
(1)在患者术后出院之前安排专门护理人员运用《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对患者给予现场提问的方式,以掌握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关知识之掌握情况。(2)运用医护评价方式以及出院后电话随访的方式来调查掌握患者的遵医行为。(3)患者认真填写《住院妇科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7]。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采用t检验或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有效掌握率为82.3%,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研究组患者有效遵医率为91.9%,显著高于对照组(P
2.3 两组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6.8%,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采用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可以影响或改善患者各种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从而促进患者健康状态以及疾病的康复[8]。对于妇科手术患者而言,由于受到生育功能、器官损伤、性生活质量等多种特殊因素的影响,更是需要专业护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如今,国外在妇科临床护理工作比较注重个体化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制定出富有个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通过跟患者的交流,可以减少患者的各种顾虑以及减轻患者的心理焦虑与压力[9]。而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国内起步比较晚,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在本研究中,笔者发现,对于同一种疾病以及同一种治疗方案,由于不同的患者存在不同的生理感受,而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一样。所以,应该结合患者个体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实施计划,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可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与护理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10-12]。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除了要加强常规临床治疗与常规护理工作以外,还需要护理人员在妇科患者住院不同时期跟患者做好沟通、交流与指导工作,积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13]。本组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有效掌握率、遵医行为的有效遵医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等方面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个体化健康教育方式运用在妇科患者护理工作中,有益于建立融洽的、和谐的“医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效果,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韦艳华,黄宝芹.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放疗皮肤反应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67-69.
[2] 权明桃,蒲德琴,徐应琴,等.多种形式健康宣教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45-46.
[3] 殷朝华.健康教育对肾移植术后患者情绪情感及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49-50.
[4] 李海群.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为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5):12-14.
[5] 洪艳群,陈益芹.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社区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内科,2013,8(2):216-217.
[6] 张爱梅.护患沟通在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3):129-130.
[7] 丁玉梅.妇科护理中有效沟通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300-301.
[8] 孙丽萍.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影响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2):109-110.
[9] 刘日云.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的运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9):89-90.
[10] 朱蕾,赵莉.围手术期护理策略对妇科手术后腹胀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94-95.
[11] 彭军,王倩如,吴琨,等.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血管逆流的护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3,27(1): 62.
[12] 曹芬利,张晓红,严小媛.责任护理模式在妇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13,6(5):758-759.
[13] 赵涤.妇科盆腔手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J].中国病案,2013,14(6):80-81.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导致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严重者导致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并发症。发病与年龄具有一定关系,年龄越大,患者的发病率就越高。延续护理指的是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通过采用家访、电话等形式继续进行互动[1]。笔者对我院选取的49例高血压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对其给患者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9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尾号的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和(48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56.8±5.1)岁;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7.2±5.5)岁。排除患有严重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意识障碍等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方面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出院后,告知患者正确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用药方法等;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干预措施。
1.2.1制定健康教育手册 医护人员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并与医院高血压患者的具体管理实践相结合,咨询相关专家后,由专家确定健康教育内容。
1.2.2建立延续护理小组 选择具有10年以上急诊工作经验、2年以上护士工作经验以及沟通、表达、协调能力较好的护理人员,主要培训个体化延续护理理念、电话随访、家庭访视以及高血压健康教育等内容,结束培训后,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考核。
1.2.3患者出院指导 延续护理小组人员给予患者出院指导,并填写健康资料评估表,使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对患者血压进行检测,并教会患者监测方法,如24h内出现特殊情况,则要详细记录,如准确记录患者的排便时间、情绪激动时间。
1.2.4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法[2] 患者入院后,延续护理小组人员将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仪与患者特殊情况记录本回收查看,对患者的动态血压值和特殊情况记录本进行检查分析,与健康教育手册相结合,制定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法。
1.2.5电话随访 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时,主要对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情况进行详细询问了解,如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血压情况等。
1.2.6家庭访视 患者出院10d后,延续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护理人员携带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患者血压;如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则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1.2.7复诊 3个月后患者复诊,护理人员将生存质量表发放给患者,患者填写后收回。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进行观察,生存质量主要包括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E)、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等方面。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由过去的单纯治疗转变为同时要得到良好的心理护理,而个体化健康教育作为妇科护理的重要环节,是病房整体护理的延伸和补充,极大程度上体现了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1]。本研究主要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妇科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①符合相应妇科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年龄18~60岁;③不合并有精神心理性疾病者;④不合并有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疾病;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3]:①孕产妇、哺乳期妇女;②合并有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③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者;④合并有精神及心理性疾病者;⑤合并有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疾病者;⑥有手术禁忌症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共120例。
按照随机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试验组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40.6±5.8)岁;体重42~66kg,平均(51.5±5.3)kg;子宫肌瘤患者26例,卵巢囊肿患者18例,不孕症患者10例,异位妊娠患者6例。对照组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9.4±6.5)岁;体重43~65kg,平均(52.0±4.9)kg;子宫肌瘤患者23例,卵巢囊肿患者17例,不孕症患者15例,异位妊娠患者5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术前1天由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进行常规访视,包括:对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心、肝、肾等重要器脏功能的检查以及心电图的监视等;试验组术前1天由麻醉师常规访视,而手术室护士对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术前一天,手术室责任护士与患者接触,作自我介绍;了解术前患者的身心状况,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告知患者进行手术的必要性;选择全身麻醉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介绍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以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
2)针对患者表现出的不同心理状态制订心理疏导计划。①对焦虑、恐惧者主要采用真诚的语言与其交谈,启发患者讲述自己的顾虑和心理需要及期望;并以温和的语气与患者讲解有关手术的过程、麻醉方式及麻醉苏醒时可能出现的一些不适;向患者说明手术前一些必要性介入性操作,使患者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使之产生陈述性记忆,提高患者的心理阀值,不致因全身麻醉苏醒时的刺激而出现躁动等不良反应。②对于心理素质较稳定、知识较丰富(特别是对医疗知识有一定了解的)的患者,向其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人员及麻醉师的素质等;使患者消除紧张不安心理,产生安全感、信任感,主动配合完成手术麻醉过程。
3)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在麻醉诱导前再次告诉患者麻醉后苏醒期的感觉以及拔管时的不适,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配合麻醉师的处理。
4)心理干预,主要是采取放松疗,相关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情况一对一、面对面地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对提出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护理对策,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好转。
1.3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数据经SPSS18.0统计软件录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的描述采用(),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百分比,分析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新意义[4]。
2.结果
2.1 护理效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运动功能、自我管理水平评分边角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自我管理水平、生活质量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术后两组患者躁动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37,P=0.000;t=13.094,P=0.000),试验组的VAS评分等级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61,P=0.018)。
3.讨论
妇科疾病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类型疾病。近年来,妇科疾病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常见的妇科疾病包括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囊肿患者、不孕症患者、异位妊娠、宫颈糜烂等,给患者的生活来带极大的不便。因此,对妇科疾病的有效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个体化健康教育体现了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从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方式来看,较好地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和个体性护理,这种护理模式,尤其注重对患者心理因素的护理,通过倾听患者的主诉,及时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有利于患者充分表达和宣泄情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1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肌瘤84例,子宫内膜癌42例、宫颈癌35例、卵巢肿瘤2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年龄38~5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42例,高中及中专学历86例,初中及以下学历56例,所有患者预计生存期均超过6个月,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并发性疾病,无手术禁忌症和精神障碍,两组患者的病情、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行妇科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①由主管护士指导患者填写《个体化健康教育需求评估表》,详细了解患者受教育水平、生育史、既往病史、手术治疗史等基本信息,正确评估每位患者需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健康教育培训处方,针对性实施健康教育和指导;②入院指导。对新入院患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和主治医师情况,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③入院宣教。由主管护士讲解疾病成因、机制、临床症状体征和在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对疾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④术前指导。术前主动和患者沟通,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解答,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手术过程和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导患者做好术中配合。⑤术后指导。术后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患者心理异常,对术后的不适症状做出正确解释,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缓解。⑥院外指导。建立咨询热线,正确指导院外患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活质量(QLQ-C30)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排气和进固体食物时间。健康知识掌握率评价标准:运用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分值100分,>85分为掌握,84~65分为基本掌握,<65分为没有掌握,总掌握率=掌握率+基本掌握率。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资料数据均由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SAS、SDS、PSQI、QLQ-3C评分比较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PSQI、QLQ-3C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首次排气时间、进食固体食物时间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固体食物进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1.1一般资料
入选的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上述患者年龄均>60岁。同时排除发病原因明确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恶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有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有肾功能不全患者。所选患者均能够和医护人员进行语言交流,并能够有效的执行医嘱,均能够顺利完成本文实验项目和内容。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69.9±6.5)岁;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龄(70.7±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①个体化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病程长,此类患者服药等依从性差,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情绪,这些情绪影响到血压控制,在护理过程中要针对每个患者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支持,同时要针对患者的受教育背景、性格特点及个人兴趣爱好实施干预。在心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耐心倾听、避免态度粗鲁,对患者的病情表现出关心、关切,提高患者积极配合血压控制治疗的积极性。②个体化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受教育背景、理解能力等,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让患者了解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治疗方法以及相关并发症及并发症的防治。健康教育过程中,可发放健康知识小册子、张贴宣传单等。③个体化的饮食指导。根据患者饮食特点和饮食习惯,嘱咐患者抛弃不良饮食习惯,主张患者采用科学的饮食方式。嘱咐患者采用低脂低盐饮食,饮食过程中多摄入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④个体化血压管理。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定期注意患者血压改变情况,避免出现高血压危象,注意患者头痛头晕情况,嘱咐患者在血压水平较高时卧床休息,及时注意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情况。⑤个体化用药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合并其他系统的慢性疾病,影响到患者服药依从性。老年患者记忆力差,容易引起少服或漏服降压药等情况,影响到血压控制,在护理过程中可通过制作小卡片,上面写明药物的名称、服用时间和次数等,提醒患者注意服药。
1.3高血压控制效果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变情况,评定血压控制效果:显效:舒张压下降>20mmHg(1mmHg=0.133kPa),或降低正常范围且下降>1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19mmHg,或降低正常范围且下降<10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8例(71.8%),有效10例(25.6%),无效1例(2.6%),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显效19例(48.7%),有效11例(28.2%),无效9例(23.1%),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共6例、心绞痛共5例、血肌酐水平升高4例;对照组发生心律失常共16例、心绞痛共6例、血肌酐水平升高共12例。观察组心律失常、血肌酐水平升高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关键词】神经梅毒;健康教育;个体化
神经梅毒指受苍白密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梅毒是梅毒的晚期表现[1]。由于不规则的治疗或半途中断治疗将防碍切底杀灭螺旋体及机体免疫力的产生,易导致复发,特别是神经梅毒和心血管梅毒的复发[2]。因此,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是完成规范的治疗,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我科从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46例神经梅毒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除2例拒绝治疗自动出院失去随访外,其余都能完成规范的治疗,治疗依从性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ggte资料 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期间被确诊为神经梅毒的患者共46例,其中男38例,女8例,年龄30~85岁,平均47.4岁。文化程度:文盲8例,小学以下15例,中学17例,大专以上6例。46例采用大剂量水剂青霉素治疗(2400万U/d)分次给药,疗程14 d,继之苄星青霉素G(240万U/周)肌肉注射1次,共3周。2例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其中1例改用庆大霉素治疗,疗程14 d,1例改用红霉素口服治疗,2例拒绝治疗自动出院,失去随访。
1.2 方法 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问题的评估,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
1.2.1 健康问题评估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采用观察、倾听、交谈、护理查体、查阅病历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对已婚者详细询问性病史及不洁史。评估患者病情如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有关疾病的知识、学习能力、学习愿望、社会背景等,制订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
1.2.2 健康教育形式 ①语言教育法:采用一对一谈话法讲解相关知识。利用巡视病房、治疗、护理前、后,与患者交流,易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使护患双方交流密切,增强信任和理解,消除患者因隔离而产生的孤独感,尽快进入心理适应过程;②书面教育:运用科普知识,科室内编写一些健康教育资料、用宣传栏形式供患者及家属阅读,主管护士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和教育需求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教育;③随机教育:每次查房、治疗前、后结合患者的状态进行教育,有疑问时,立即给予纠正或解答;④形象化教育方法:针对患者健康知识的水平及技巧掌握的深浅程度,如消毒隔离、语言及肢体功能训练方法等,进行示范和纠正;⑤门诊或电话咨询教育: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状况、消毒隔离、饮食情况,有否定期复查,用药情况等进行随访。
1.2.3 健康教育内容
1.2.3.1 神经梅毒危害及预防 神经梅毒是苍白密螺旋体侵害神经系统,出现大脑、脑膜或脊髓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不进行规范治疗将给患者的组织器宫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对身体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将增加,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所以神经梅毒一经诊断则及早治疗、足够剂量、规则疗程。同时进行梅毒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梅毒给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带来的危害,积极治疗,预防神经梅毒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1.2.3.2 日常生活的指导 神经梅毒患者患病期间注意营养,增强免疫力。由于使用大量抗生素,部分患者出现食欲不振,胃肠道不适,指导高营养、易消化、清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细节,防止传染他人。
1.2.3.3 药物知识教育 梅毒一经确诊尽早予以青霉素驱梅治疗。青霉素对梅毒螺旋体有杀灭作用,只要坚持规范治疗,就会收到减少并发症、治愈疾病、及早恢复健康的作用。治疗时指导患者及家属观察吉赫反应(Jarisch-Herxheimer reaction,JHR)和过敏反应。吉赫反应是一种急性发热性反应,可发生于任何方法治疗梅毒后24 h内,这是由于抗生素治疗后梅毒螺旋体大量崩解,释放毒素及异性蛋白,经吸收所致。晚期梅毒反应较迟,神经损害者可出现头痛加剧,似假性脑膜炎及癫痫症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2]。在治疗前充分告知患者发生该反应的可能性,让患者有心理准备,严密观察。本组患者没有出现吉赫反应和过敏反应。
1.2.3.4 消毒隔离 梅毒是性传播疾病,它的传染方式有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和母婴传播。直接性接触是其主要传播途径,但也可由梅毒患者的分泌物,污染的衣物等间接传染[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消毒隔离知识教育,如处理污物的方法等。通过该项措施防止了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告诉患者在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如发生性接触必须使用安全套。与家属分床、分居、分用生活用具。注意适当的隔离,以防止大人间或大人与小孩间的间接感染。对患者和家属讲解性传播疾病知识,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会将疾病传染给别人或他的配偶或性伴,避免对方感染的方法。提倡安全的。通知其及孩子到医院接受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患病期间不宜妊娠。梅毒的性传播只在有皮肤黏膜损害的情况下发生,然而只要与梅毒患者(无论那期)发生过性接触,都应该按医生的建议进行临床和血清学检查。梅毒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不要感染他人。晚期梅毒虽然传染性逐渐减小,但也要小心进行防护。
1.2.3.5 心理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入院至出院到随访整个过程,包括家属或患者性伴。由于梅毒患者多由于与异性往中染病的,一旦患病不仅产生生理痛苦,而且对其心理也将带来重大打击。有些认为性病是脏病,见不得人而讳疾忌医,所以,对于不理解治疗重要性或不依从治疗的患者,我们充分与其沟通,掌握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心理。从发病平均年龄来看,青壮年男性居多,他们之中有些怕失去家庭和睦,有些对性传播疾病恐惧;女患者则要承受因名誉损失可能带来的家庭压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影响。因而出现各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恐惧、绝望等。因此,根据不同患者心理状态予以心理指导。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系统性疾病,是一种可预防的性病,它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是完全可以康复的[2]。使患者及家属对该病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1.2.3.6 康复护理指导 精神异常及痴呆的患者要求专人陪伴,加强防护指导,并指导及早进行认知功能锻炼。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指导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的康复锻炼和生活技能的训练。
1.2.3.7 出院教育 出院指导目的是巩固住院治疗及健康教育效果,进一步恢复健康。出院指导尤应注意预防疾病再次发生。对出院后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纠正,并给予心理调适与支持。预约复诊,有效地提高患者康复期自我护理水平。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时症状基本消退,实验室检查好转只表示临床治愈,但未达到生物学上的痊愈,在抗梅治疗完成后,还须进行长期临床及血清学的观察,以判断远期疗效。向患者及家属强调治疗后第3个月,以后每6个月复查脑脊液,连续3年或直至脑脊液完全正常。电话随访。
2 结果
本组大部分患者和家属基本了解梅毒的基本知识,从生活起居的消毒隔离到治疗依从性、性态度均有较大的改观,积极配合治疗,主动切断传播途径。也相应地提高了个人的生活质量。少数麻痹性痴呆认知障碍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欠佳,作者针对其家属的特点进行教育,也达到教育目的。 44例患者随访未见复发或加重。2例拒绝治疗自动出院,失去随访。
3 讨论
由于社会和文化背景,得了性病会备受歧视和责难,患者的内心感受非常复杂,因此,在整个教育实施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时时刻刻都要耐心细致、以诚相待,不厌其烦,否则,会适得其反。临床发现由于梅毒是性传播疾病,无论文化程度高低,在一对一的时候更容易接受教育,而且,教育效果更好。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更愿意接受书面教育。所以,要注意尊重患者的隐私,因人施教。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的引入,体现了与临床护理一体化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起到提高其依从性、减轻其心理负担的治疗作用[4]。本组患者除4例是无症状性神经梅毒外,其余的都有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生活自理能力受限。亲属是患者主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满足患者亲属的健康教育需求,对他们实施同步健康教育,使其了梅毒防治的相关知识,能减轻亲属的压力,使其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照顾、支持,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吴江.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2.
[2] 薛立伟.梅毒学临床实践.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