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Ps:我们的寒假作业有一项是:对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各国政府对其采取的救助措施,谈谈自己对这次金融风暴的看法和观点(论文形式,2000字左右)。以下是我的论文,请各位有经验的读者给我提提意见,谢谢合作!
一、我所理解的“金融危机”成因
我认为导致次贷危机的原因是美国政府的目光短浅和过于自信。
1.次贷危机的产生
根据资料,我了解到,所有的一切都起源于“次贷危机”。1999年,互联网开始流行。在布什时代,互联网的热潮逐渐退去了,美国要寻找新的经济活力。于是,他们将目光集中在了房地产上。政府提供60倍的按揭贷款。所以申请贷款的人越来越多。2007年,美国人的按揭贷款已和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大。而且,后来有很多申请贷款的人无法还款,这种无法还款的比率越来越高,引发了次贷危机。
2.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
次贷危机,是不足以产生金融危机的。2000年,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法律监管不是很完善的CDS信用违约互换,CDS成为了最时髦的金融产品。因为没有很强的法律监管,CDS这个金融产品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发生次贷危机的同时,还发生了一些事情。以前美国证监会规定只有在股票上涨时才可以卖空,现在股票下跌时也可以卖空。这个变化加速了股票的下滑。以上内容加上次贷危机、CDS的膨胀和大企业的降息,引发了金融危机。
3.我的观点和想法
这次金融危机是政策上失误所造成的后果。政府在决定按揭贷款这一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一政策的弊端,没有为自己的决策留后路,而是一味地追求经济腾飞。政府、组织似乎是照顾了中低收入的人民,却使企业与公司亏损、破产。经济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从小商铺到企业,从股票到银行……一环连一环,一个环会影响相邻的两个环。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事情发生得太快,连政府都来不及控制,只能花费大把的资金追随在事态后面,试图控制大局。
次贷危机的“危”在于贷款款额过大,就算人民把贷款全部还清,国内生产总值就全部赔进去了,美国的经济将无法自给。何况,人民无法还清贷款。再加上,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不断降息,会导致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贷款的窟窿不但没有变化,还有可能会缓慢变大,形成了恶性循环。从上述资料看,政府似乎是非常富裕的,但是那些资金都是从各种税中来的,且其中企业、公司所交的税占大多数。很多企业、公司都因为政府的降息,导致收入减少,股票也因为美国证监会的政策改变而一路下跌,越下跌,卖空的人越多,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企业、公司的本金全部抵消了。而且美国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发达国家,每个国家几乎都和美国有各个方面的关联,美国出了事,世界必定都会受影响;因此美国的金融风暴就刮遍了全球。
二、各国政府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救市”这个词是在“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救市”的意思就是对金融危机采取救助措施。
平息金融风暴的方法我并不十分了解,但是我认为现在各国政府使用的方法只能缓解暂时发生的状况。要真正平息金融风暴,我认为需要长一些的时间。毕竟金融风暴就是慢慢到来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等待以及在最短的时间内酝酿出最好的解决方法。
1.各国采取的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救市措施。主要采取措施的是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举几个例子:
德国政府将拿出最多5000亿欧元用于救市,英国政府宣布向皇家苏格兰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莱斯银行注资370亿英镑,法国将拿出最多3600亿欧元用于金融救助。而美国则已拨出7000亿美元救市,还有4500亿备用。政府只有拨出大量的资金,才能填补贷款和股票下跌形成的经济漏洞。
这些出资救市的国家基本上是发达国家,而我们生活的亚洲似乎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这对我们来说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2.我的观点和想法
如上述观点一样,我认为金融风暴不是能轻易平息的。其实美国政府拨款救市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要维持国家正常运作,还有安定民心,重新给予企业、公司信心的作用。它要告诉人们:“既然这个经济漏洞已经出现了,就要有耐心,有信心。”
我认为除美国外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应该循序渐进,不要浪费太多资金用于环缓解暂时的经济困难,应该想办法让大企业、公司恢复运作能力,因为一个国家的财力大部分是靠这些企业、公司作基础的。
而关于美国的救市措施80年前,美国也曾经有过一次经济大萧条。当时的政府就通过把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营业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保证了储蓄用户的利益。再经过时间的磨合,和财富的积累,使美国的经济又飞上了世界的顶端。然而现在,我们又面临了更大的金融危机,所以,我认为美国的企业家、政府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救市计划。我认为美国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二步才去考虑怎样填补经济漏洞,最后再考虑如何使美国经济再度腾飞。
三、总结和疑问
1.总结
对于这次金融风暴的成因,我的观点是:这是政策有漏洞导致的全球性灾难。而对于各国救助措施我的观点是:每个国家都应该循序渐进,制定长远的计划,保证人民生活质量,并且尽快让企业恢复生产力,拉动经济的脚步。
2.疑问
1.起源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影响了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如欧美国家严重,为什么我们身边很多人都开始节俭,营业场所也开始降价呢?
最近网络上流行一个词一百元周,喻意:一周之内包括全部的餐饮、交通、娱乐、购物、保健、运动等消费加起来,控制在100元以内。意图是倡导大家在生活中节省下不必要的金钱花销,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的概念在现在来讲已经不再是一句空话,从大方面来说,百元周可以节约地球的资源,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从小方面来说,能为我们节省下来不必要的开销,把钱花在“刀刃”上。
在这里我给大家透露一下我节约的小秘方:
用一大张餐巾纸擦一下嘴的话会很浪费,我会把餐巾纸撕开分成两次用,这也算是为环保做贡献嘛!
平时洗澡时,我会把先流出的冷水放到一个桶里,这些水用来洗抹布、冲马桶等都可以,即环保又节省。
结块了的盐和砂糖不要丢掉,倒在纸巾上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后包起来,用手揉揉就可以恢复原状,就可以继续使用啦!
平时去餐厅吃饭的时候,我会把没吃完的菜打包回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有很多生活中的小事情都可以不经意间做到节约,大家要用心去行动,不过在这里巧巧也想提醒一下大家,百元周提倡的应该是一种节约的概念,大家还是要注意好好吃饭,不能伤了自己的身体噢!要在自己能够力所能及的节省范围内,做到节省、节流、节俭。
金融动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逐步显现,百姓生活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通货膨胀、失业威胁、荷包缩水等问题接踵而米。未雨绸缪、准备“过冬”,眼下几乎成了百姓的共识。我们不是专业的股民,在手中的股票被套牢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去探究什么时候是股市的最低点然后操底,这样反而容易让自己越陷越深。但是,也不能因为经济危机,总是持币观望,不敢投资,错失收益的好机会。经济危机下的节约化生活并不是不花钱,重要的是做好资产的合理配置,降低家庭的财务风险,而不是降低生活品质来应对经济危机。应该在危机中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
金融危机下,现金为王
不要把过多的资金投资不动产或者泡沫行业,建议多持有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或债券型基金,灵活方便,有好的投资机会,可以随时变现。追求资本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保持良好的心态、长期持有
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会持有部分股票,而且按2008年的行情,账面肯定会发生很大的亏损。不要心急,保持良好的心态。现在目前是亏,那我就长期持有,总有一天能回来。改做一些定额定投,分散风险,逐步加大持有量,待到时机好时再赎回。
先保障、后收益的理财策略
检查一下全家的保险情况,看看保障够了没有,特别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有没有足够的保障。一般建议全家全年的总保费支出在年收入的10%-15%。有了很好的保障,再来谈投资收益,分散家庭财务风险。
投资房产需谨慎
这场金融风暴,从源头来追溯,是源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即次贷危机的加剧,逐渐扩散到世界金融体系,并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由此可见,房地产泡沫破裂造成的金融风暴对于全球经济来说,破坏力是非常大的。而当前房地产属于高风险投资,根据专家介绍,中国的房价还会有一轮新的调整。
开源节流
开源当然就是要多些赚钱的路子了。节流当然也很重要。以前一些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要收敛一下,三思而后行,是否是生活必需品,是否是可以缓缓再买的东西。大额的商品是不是夫妻双放协商后再行购买。大额商品用信用卡付款,享受50天左右的免息期也是不错的选择。
合理配置资产 调整财务状况
眼下,金融危机席卷国际市场,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威胁,各企业不得不对2009年以后的商务计划和预算进行重新调整。由于财政紧缩,企业很可能会将2009年的IT预算一并削减,如果幸运的话,也只是与2008年保持相同水平。如何在不景气的境况中更有效地整合企业的IT业务,成为当下各大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做好审核工作
大体上说,企业应该结合当下不景气的现状,重新审核每个IT项目的商业价值。企业真的需要这个项目么?是迫在眉睫还是可以暂缓实施?企业通常会选择延迟原本计划2009年后实施的IT项目,除非该项目被视为对企业的业务命脉生死攸关。
现在也是企业对其现存的IT业务进行严格审核的绝佳时期。通过审核,可以了解到哪些业务运作重叠。这也是企业去冗存精,进行资源重组的有利时机。同时,企业也须密切关注自身的业务流程,IT系统的繁冗往往导致业务流程低效率运作。简化流程,将大大降低IT运营成本。
利用IT业务外包
不少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薪酬支出以及客户服务上,此外,那些需要承担大量IT开支的企业,还可以考虑向外包服务商抛出“橄榄枝”。目前,众多的业务外包服务商已开始从事这项服务,尤其在印度和菲律宾等国。
一个资深、可靠的IT业务外包服务商,不失为企业理想的合作伙伴。通过业务外包,企业可以将高昂的费用转嫁给对方。企业的网站建设就是一种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的典型业务。如果企业已开始与外包服务商协商合作,在洽谈过程中,应该把握的是合作费用协商的空间。在协议签订前的6个月内,企业应与不同的服务商接洽,以了解更多信息,才能掌握当下市场的行情和报价,在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
对于大企业而言,“离岸外包”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企业可将部分甚至全部IT业务转移至雇员及其他成本极其低廉的国家,以达到优化成本的目的。但如果该企业先前从未尝试过“离岸外包”,那么,实施前最好先对此进行一个慎重的长期规划,切忌盲目行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软件即服务”(SAAS)可能是更加有效的方案了。它省去了企业对购买、运营和维护软件的需求。相反,只需付费给服务供应商,所有用户即可拥有并运作IT系统。该方案有助于企业有效控制IT业务的支出和预算。
留住IT核心人才
企业依据自身情况缩减IT经费确实可行,但总体来说,建议企业不要因此解聘内部的IT核心人才。
核心人才的流失,可能导致企业IT系统运营产生严重的问题;另外,等需要用人时再招聘也并非易事。企业应该对IT人员进行评估,如果确实由于项目被取消或外包而减少对IT人员的需求,也应该根据员工不同的增值发展进行重新部署。当下。也是对IT精英进行投资的绝佳时机,特别是在IT管理层的人才开发上。
如果受经济衰退的影响,企业对IT人才的利用率不足100%,那么最好的解决方法莫过于通过开设培训课程,最大程度地充实他们的时间,有助于其今后对企业作出长期贡献。
[ 关键词 ] 金融危机 钢铁 产业升级
一、引言
08年爆发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现在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经济危机对世界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小。回头总结国内钢铁工业面临的问题正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钢铁行业作为我国占据重要地位的行业,对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制造行业的上游原料供应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钢铁出口也是中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手段。
根据我家统计局最新数据统计,2009年我国的粗钢产量为56784万吨,同比增长13.5%,我国钢材产量为69244万吨,同比增长18.5%,生铁产量为54375万吨,增长15.9%(stats.省略)。中国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要比第二、第三、第四三个国家产量之和还要高。随着2008-2009年的经济危机使得钢铁行业资金链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钢铁行业在中国的地位日益上升,首先由于中国的钢产量居高不下,中国钢铁行业消耗的能源量非常大,影响上游的国内能源企业,对国内的能源需求很大,造成了中国的每一美元GDP中,能源的消耗量居高不下,中国现在GDP的发展规律就是以大量的能源来交换告诉发展的经济,随着中国经济消耗的GDP的数量日益上升,中国的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其次由于铁矿石供应大量依赖国外进口,所以钢铁行业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巨大,导致钢铁行业不够稳定,随着金融危机势头远去,中国在在铁矿石进口中的劣势又现,中国企业在谈判中处于绝对劣势,最近面对国外其企业铁矿石价格近乎翻番的增长,中国企业只能被动接受;最后,中国的钢铁行业,粗钢的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非常大,粗钢产量与钢材产量的比例为0.82:1,缺少工业附加值,缺少精加工的程序导致国内钢铁企业虽然产量很高,但是利润率很低,同时对环境的污染巨大。钢铁行业的经营现状对中国钢铁企业的资金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金岭铁矿和山东省耐火原材料公司四家法人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公司经营范围为:钢铁冶炼、加工,钢材、水渣生产、销售,许可证批准范围内危险化学品销售(禁止储存)、煤气供应及自营进出口业务。(省略)由于济南经营方向与国内大多数钢铁行业很相似,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济南钢铁的资金链也承受了巨大压力。
二、金融危机下钢铁行业资金链现状
所谓资金链是指维系企业良好运转需要的资金循环渠道,是指现金――资产或产品――资金的循环过程。企业想正常运转,必须保持资金链的通畅。资金链的流通速度低,现金积压轻则导致企业失去获利的机会,重则导致企业破产。中国的钢铁企业要健康的发展,必须打造良性的资金链,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具有行业竞争力。由于大中型钢铁企业多为国有企业,所以良好的资金链的打造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金融危机增大了钢铁企业的资金链的压力。
1.铁矿石供应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大
由于中国本土大多的铁矿石品质不能达到现行的应用标准,中国钢铁行业的铁矿石大多要从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地进口铁矿石。但是近年来中国铁矿石进口量激增,中国海关总署网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总量达6.28亿吨,相比2008年4.436吨,同比增加42%(customs.省略)。铁矿石的进口激增导致中国钢铁行业在铁矿石谈判中更加被动,将更多的受到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组成的铁矿石三巨头的更多加价压力。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0%(customs.省略)。铁矿石价格由于中国的旺盛的需求,即使在经济危机时也没有明显下降,在这个经济的影响渐渐减小的时候,铁矿石的价格更是进一步蹿升。
由于三大铁矿石公司进行串联,所以现在国内依靠进口铁矿石进行生产的企业大多受到铁矿石价格的影响,铁矿石价格现在成为导致中国钢铁行业成本激增的最重要的原因。
济南钢铁公司的铁矿石也来源于进口,这点使济钢集团的成本大量上升,这也就意味着同样的资金只能购买更少的原材料,济钢集团必须将资金更加的集中到购买原材料上来,这就必然导致用于扩大再生产和产业升级的资本相应减少。
2.煤炭价格上升
金融危机到来之前的几个月,煤炭价格达到一个顶点,这一段时间钢铁行业的成本极大地提升。又由于煤炭价格的变动程度很大,所以钢铁行业企业大多不大量囤积钢铁成品。由于煤炭价格上升,导致资金链的周转速度减慢。
3.企业效率低
中国的钢铁行业的企业规模虽然很大,但是焦国华、江飞涛、陈舸等几位学者采用对国内57 家钢铁行业的大中型企业的相对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钢铁行业中规模经济的现象并不明显。
同时,中国钢铁行业的技术含量偏低,国内钢铁企业大多进行粗钢加工,前文已经说过,粗钢的产量占钢材总量的大多数。作为初级加工的粗钢生产,其利润率是很低的,相比于日本等国家的钢材精加工和精密仪器的制造,中国的钢铁行业的利润率远远低于日本平均水平。同时代价也是很高的,由于国内钢铁行业利润来源于国内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人口红利以及不太严格的检验制度,钢铁行业对国内环境的污染也是很大的。
还有,中国钢铁行业机械化水平低,随着中国平均工资水平的上升,钢铁行业的成本急剧上升;同时由于国内工人福利水平上升,工人的非工资薪酬增加很快,随着这种趋势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相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优势愈加明显。
三、建议解决方法
钢铁行业的资金链在经济危机下,面临很多的问题。总体来说就是循环速度下降和成本上升。笔者通过走进济南钢铁进行实际调查,结合实际进行总结,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法。
1.国内钢铁企业购买矿石时组成联盟
钢铁行业在国际采购时曾出现国内企业与矿石企业私下达成交易,损害中国钢铁企业整体利益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力拓实践之后,中国钢铁企业正在逐步建立整体联盟模式,这样能够尽量增加钢铁企业在铁矿石市场上的筹码。
由于国内钢铁企业普遍存在相互持股的情况,济南钢铁集团股份中有很大比例是由国内其他钢铁巨头持有,利用该优势,济南钢铁业应该积极组织并参与铁矿石购买的攻守同盟,以求增大在铁矿石购买中获得的利益。
2.促进产业升级
首先,促进进行钢铁进行深加工,初步加工到粗钢之后,引进或者创新高级的生产供给,进行生产精密的钢材和精密仪器,促进钢铁深层次加工,增强利润率,同时降低了对于铁矿石的价格弹性,将主动权留在自己手里。
其次,适当增加企业的机械化程度,越是劳动力成本高的地方,机械化程度就更要高,企业进行合理地计算,运用科学方法计算人力和资本的投入比例,以初始投资代替细水长流的工人薪酬。从长远上降低企业的成本。适当的减少工人冗余,济钢这样中等水平的钢铁企业,却要养活2万左右的职工,企业负担过重。
3.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
在经济危机时期,钢材的需求量下降,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生产力,适当的利用剩余生产能力,进行其他可以生产的其他产品的生产,例如过去利润率比较低的产品,现在可以进行生产,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人工和生产能力。进行差异化生产,旺季的时候全力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淡季生产附加值相对少的产品。
济钢可以充分利用其他生产能力,按季节调整企业生产能力,比如旺季的时候将小批的运量外包,淡季时候则运用公司自己的运力完成。
参考文献:
第一,金融危机会导致市场需求总体下降,从而使得我国民营企业市场份额也在降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大,全球的经济都在经历着衰退和萎靡,这就使得整个市场的总体需求在呈现下滑和降低的趋势,而我国的民营企业处于这种背景之中势必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诸如企业减产、销售降低等这些问题则是普遍存在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撞之中,我国民营企业受到最大影响的是那些对国外市场依赖性较强的企业们,它们即便是积极寻找国内市场,但是由于整体市场需求的影响,也会导致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和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
第二,金融危机会导致我国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成本上升,从而使得利润和利润空间都在降低和缩减。金融危机会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失去市场,从而使得很多留下来的企业为了保存自身的利润和利润空间而增加诸如原材料和人工等方面的费用,这样就会最终导致我国民营企业经营成本的提高和利润空间的降低。此外,随着新劳动法以及对于企业污染治理等要求的不断出台,这些也使得企业在支持成本中的花费增多,增加了企业的总体成本,最终会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和制约。
第三,金融危机使得我国民营企业出现了融资不顺和信用风险增加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民营企业多半是中小型企业,它们对于金融危机的抗压能力还是不足的,加之,由于金融危机而日益凸显的诸如企业体制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用人不合理、诚信较低等问题,这就使得企业在经营中会出现诸如融资不顺和信用风险增加等一系列后果,从而增大了企业经营的难度。面对金融危机,很多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会提高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放贷门槛,并且也对放贷金额降低很多,这就使得我国民营企业很难进行融资,从而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经营。
二、我国民营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第一,我国的民营企业在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时一定要积极改变自身观念,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入手谋求企业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要通过树立品牌意识和品牌策略来实现的,即:只有不断优化企业产品和服务,才能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来赢得新老顾客的信任,进而占有市场份额,那么,该企业的品牌策略就给该给企业带了持久的竞争优势。当然,民营企业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也要树立创新意识,这样才以满足消费者们的不同需求,进而增加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未来的金融危机才会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第二,我国的民营企业在面对金融危机时还要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性和管理规范化。一方面,我国的民营企业需要以技术为支柱来不断引进和应用新技术和新科技,加大技术方面的投入,使得本企业中的产品不断更新和产业不断升级,这是改变由于以往对技术创新不重视而出现的一些列问题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也可以使得企业形象和企业利润都可以得到最终的最优化。另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在管理规范化方面也是需要下大力的,尤其在金融危机时代和后金融危机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管理是企业生存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要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人员管理规范化才能推动企业建立有效的制约和激励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存进和推动企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第三,我国的民营企业要积极开拓国内外新市场,以此来增强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树立两个市场的观念,充分依托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为此,我国的民营企业就需要做到:(1)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合作,将企业中的产品结构和产品服务做好做强,并积极研究和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得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对于我国民营企业来说,不断关注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是完全可以通过网络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的。(2)要积极关注国内市场的开拓,使得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可以通过国内市场来进行消化,毕竟我国有着十几亿的消费群体,面对如此之大的市场,我国的民营企业是有着无限商机的,只要善于研究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企业发展规划和实际落实,相信国内市场并将成为我国民营企业的稳定大后方的。
第四,我国民营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冲撞时还需要积极获得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如前所述,我国的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它们出现困难时就,一方面都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企业的发展和腾飞。我国的政府即就需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民营经济融资体系,使得我国的民营企业其创业起始阶段可以实现无压力的零成本注册,然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给与诸如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等优惠;而在其发展阶段,又可以专门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来帮助其发展;而到了其成熟阶段,则可以鼓励其以市场化融资为主来发展和壮大,诸如发行企业股票、企业债券等,并对于上市民营企业给予财政奖励等等。政府作为纽带,可以积极推动我国民营企业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开展多方参与的遍及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人员培训、管理咨询等各个方面的服务,为我国的民营企业真正服务和减轻企业负担和政府负担。
第五,我国民营企业还可以加强与同行企业之间的合作,这也是抗击金融危机影响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全球经济需求大幅度下降的状况下,我国的民营企业,尤其是那些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它们应该积极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努力来度过难关。那么,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就不要盲目以价格战等为手段来谋求企业的暂时发展,这不是长远之计,甚至是有损企业长期发展的,从而导致恶性市场竞争。我国的民营企业就需要加强行业合作意识,积极拓展合作共识,共同开辟市场发展,实现共存共赢的局面。当然,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市场一元化。为此,我们必须要积极吸取经验和教训,在开拓市场和实现多元化市场发展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减少我国民营企业对于主要发达国家的过度依赖的风险,从而使得它们可以在市场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调转方向,有着对于金融危机的较强的抗压能力。
[关键词]民营企业 人力资源 系统管理 方法
2012年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最为焦灼的时期。“当前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更加复杂。成本高、税费高、融资难、招工难的‘两高两难’问题导致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型微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参考报2012年1月12日第二版《2012年民企面临形势更复杂》)在这个时候,研究中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发展形势和具有普遍性的管理问题并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对广大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和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都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
一、 民营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表现
本文所指的民营企业是指民间私人投资、经营、享受投资收益和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实有企业1228.21万户(含分支机构),内资企业实有1183.24万户,其中私营企业941.3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6.64%(数据来源于国家发改委网站2011年11月16日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改革快讯)。
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受外需不足影响,大量的外向型民营企业出口订单骤减,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加重。受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影响,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投资愿望下降。而在社会方面,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劳资矛盾有所增加,市场秩序混乱现象增多。受经济困难和社会压力的影响,民营企业存在的管理瓶颈迅速突现,大量问题集中爆发,严重影响了众多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最直接最表像的管理瓶颈──人力资源短缺的瓶颈。民营企业在用人时,往往有股“狠劲”,一般不会出现人浮于事的局面,但却经常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在一次次上台阶,上规模,实现更高数量级的飞跃时,发现人力资源短缺。人力资源成为公司发展的短板,制约了“企业木桶”水平线的提高。这种情况,多半会刺激企业大力招募外部人才,同时也大力培养内部人才。但由于人才,特别是适合于特定企业使用之人才,其贡献比之其投入,总有相当的滞后性,其需求比之其供给,总有相当的稀缺性,经常流失,致使企业总处于人力资源短缺的现状。
第二,最根本最复杂的管理瓶颈──规范管理体系的瓶颈。民营企业的管理体系很不规范。决策随意性极强,企业内家族成员遍布。部门设置缺乏科学制衡,却不乏处处制肘之事。岗位编制比例往往超强度配置,一人当作两人用,员工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和上进。管理体系立意不高、气魄不大,不能吸引来人才,不能培养出人才,不能挽留住人才,也不能任用好人才,实际上是人力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必须对原有管理体系作全面更新,以符合新的战略发展需要,不仅要从根本上渐进地解决人力资源问题,而且要解决发展机制、分支机构、业务战略等问题。但要建设规范管理体系,又会遇到两个最大问题。首先就是企业最高决策人员思想观念的障碍,受不得规范管理体系约束;其次就是规范管理体系的建设对眼前业务发展的影响,很多企业保守派往往以妨碍业务开展为借口反对管理体系建设,在“业务为王”的民营企业,总是成功,而且屡试不爽,成为规范管理体系不能建立起来的最大障碍。
第三,最容易忽视但十分关键的管理瓶颈──职能管理瓶颈。由于创业的艰辛和多年市场磨练,民营企业往往“重武轻文”,高度重视业务管理和业务开拓方面的投入,由于职能管理的经济效果很难直接体现,对职能管理──战略、人力资源、资本运作等领域不够重视,致使职能管理成为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影响企业进一步开疆拓土、冲锋陷阵,变成“能攻不能守”,“后方空虚”“支撑乏力”“粗放式经营”的局面。一些民营企业虽然认识到需要加强职能管理,但一不知道方法,只知道套模式;二不尊重科学规律,一味急功近利。一旦模式套用失败,不能达成近期效果,就怀疑职能管理功效,领导减少关注,企业减少投入,使企业的职能管理沦为“打杂”、“装饰”地位,成为民营企业不能实现管理"质"的飞跃的根本原因。
二、民营企业管理瓶颈的主要成因
民营企业之所以会存在难以逾越的管理瓶颈,并非企业没有进行过管理提升,也并不是企业没有管理改进的强烈愿望。相反,很多企业管理改进的愿望十分强烈,管理提升的尝试千转百回,但最终仍然不能摆脱困境的影响,无法实现管理上的飞跃。深刻的思考这一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大多数企业在管理改进过程中,都仅仅只强调了一个方面或几个有限的局部,而没有将一个企业的整体和这个整体的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作为管理改进的目标去研究、去挖掘、去持续推动,从而出现管理改进的反复。而所有反复的结果,都可能集中表现为历史管理问题的一种或多种情况的重现。这些反复出现的问题,便是我们要努力突破的管理瓶颈。
摘 要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面对金融危机各方学者都在探讨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认为是金融衍生品的公允价值导致了此次金融危机,究竟是否是应归因于公允价值法呢?本文首先介绍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属性。第二部分说明了公允价值法对衍生工具的实用性。第三部分着重说明了公允价值法下金融衍生品计量的影响。最后根据所产生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
关键词 公允价值法 金融衍生品 会计计量
一、公允价值法的定义及属性
1.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的本意是公平市场价格,其前身是市场价值或市场价格。然而,市场价格并不直接就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公平交易中形成的实际交易价格。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0年2月的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7)给公允价值下了一个正式定义,即公允价值是当前的非强迫交易或非清算交易中,双方之间自愿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价格。为统一和改进财务报告中的公允价值计量实务,FASB于2006年9月了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157)《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或转让负债支付的价格。在公允价值概念形成之初,人们强调的仅仅是它的“公允性”,并且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都是基于这一认识来给公允价值下定义。
但随着公允价值应用从初始计量向后续计量的延伸,公允价值的另外两个重要特征逐步显现出来,即“现时性”和“估计性”。FASB于2000年给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就体现了“现时性”这一特征,JWG(国际联合工作组)所下的定义则同时体现了公允价值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公允性”、“现时性”和“估计性”,这标志着人们对公允价值概念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属性的特征是不容置疑的。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公允价值的本质是用来反映计量对象内在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它既可以表现为投入价值,即成本,也可以表现为产出价值,即市价。
2.公允价值法的属性计量
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对象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计量对象将被予以数量化的特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对经济交易或经济事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量化,从而得到不同的计量结果。因此,每一个财务报表要素都有多种属性可以计量,在编制财务报表之前,必须首先确定应予以计量的属性。在会计计量属性的问题上,FASB在SFACS中提出了五种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五种基本的计量属性。
二、公允价值法对于金融衍生品计量的适应性
国际会计界虽然对公允价值的争论颇大,认为公允价值既容易导致资产泡沫,也容易导致利润泡沫,但不能不说公允价值在会计中的应用是会计的一大进步。
1.公允价值满足了决策有用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就是提供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一致认为面向未来的预测信息要比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对决策更有用,其信息含量更高。
2.公允价值提高了信息的可比性
公允价值代表当前期望现金流量按经适当风险调整后的折现率贴现的现值。所以不同时点、不同企业控制的同一衍生金融工具具有相同的价值,可以相互纵向或横向比较。
3.公允价值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在半强势有效市场中,证券价格蕴含着有效市场中所有公开信息,是公允价值的最佳证据。因此,在考虑到衍生金融工具当前经济状况和风险类型的情况下,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比历史成本数据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
4.公允价值会计与积极性金融风险管理一致
积极性金融风险管理要求企业管理当局保持对所有金融工具的未来价格风险进行持续监控,随时根据未来经济条件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或平衡所暴露的风险部位,但这要以能及时获取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市价信息为前提,公允价值则能满足这一要求。
5.以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与资本保全概念有高度的一致性
资本保全的概念起源于经济学中的保持同等富有程度概念。在历史成本模式下,资本保全的概念模糊不清,企业利润表上所反映的收益并不是企业的全部收益,因为以现时价格计量收入,而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所以所耗成本不能得到真正的回收。而在以公允价值计量所有的衍生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情况下,资本保全的含义则十分清晰。
三、公允价值法对金融衍生品计量的影响
运用公允价值法计量金融衍生工具将对会计信息的披露产生众多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冲击
现行会计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没有揭示公允价值。但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为了充分披露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必须及时地披露与公允价值有关的会计信息。
2.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充分性的冲击
传统的报表信息一般是定期披露的,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频繁,金额巨大,而且价格波动剧烈,要想在财务报告中及时地、充分地反映重要的风险信息是很困难的,因此,现行的财务报告无法满足报表使用者的这一需要。
3.传统损益表的局限性
以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为编制基础的损益表主要反映企业在(但不限于)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收入、费用及其配比后的净收益。表中的利润通常是指来自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不包括既定期间内持有资产的价值增减,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波动性大,其持有利得或损失可能远远超过初始净投资,这种因市价变化而产生的持有利得或损失,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收益。完全的公允价值会计不仅要求确认与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己实现的损益,而且要求确认并计量未实现的损益。传统损益表无法列报在既定期间内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增减,不能真实反映核算期间的实际收益。这不利于报表使用者运用会计报表进行预测、决策。
四、解决方法
为了使得公允价值法在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计量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而又不至于对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产生人为的影响。在采用公允价值法计量金融衍生工具的同时,应要求会计主体披露相关的信息,包括:
1.衍生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交易的一般信息
主要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和内容;持有或发行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利于了解上述目的的背景资料及达到该目的所采用的策略方法;衍生金融工具的面值或合约金额等。
2.衍生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交易相关的会计政策
主要包括衍生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标准;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化的确认和列报;套期和套期会计;会计政策的变更等。
3.公允价值有关的信息
公允价值是会计主体在公平、自愿交易的,为了报表使用者能够准确评判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应披露以下信息:①会计报表日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②取得公允价值的方法;③取得公允价值过程中所运用的会计假设。
4.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策略
主要包括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政策,与衍生金融工具和其它金融工具有关的活动的性质、范围和目的的说明;在作披露时,应就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每类风险分别披露,提高对企业的金融风险的暴露状况和程度的披露。
5.套期活动有关的信息
主要包括套期目标、为理解这些目标所做的必要阐述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应采取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华,张倩.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公允价值问题研究.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1).
[2]付强.公允价值与次贷危机.会计研究.2008(11).
[3]陆宇建,张继袖,刘国艳.基于不确定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7(2).
一、金融危机下的注册会计师非鉴证业务现状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和冲击很严重,注册会计师行业也不例外。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非鉴证业务现状不容乐观,与市场经济的需求不相适应。
现状一: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收入难以增长。边际利润的日益减少迫使注册会计师不得不另辟蹊径,拓展其业务范围。但注册会计师业务的纵向拓展(提高审计的有效性)很难大幅度地增加其收益,因此需要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更多地转向横向拓展,即拓展新的业务项目,以开创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新空间。
现状二:审计业务项目单一,业务开发拓展能力不强。我国的非鉴证业务虽有发展,但无论从收入的总量,还是从结构来看,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还很大。新的业务领域开拓缓慢,存在明显的业务单一缺陷。而从国际会计公司的服务范围来看,管理咨询、税务策划等非鉴证业务发展很快,并具有极强的拓展能力。
现状三:传统业务的激烈竞争,导致注册会计师拓展新业务领域的意愿强烈。随着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逐步扩大,非鉴证业务服务等纷纷兴起,占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加。竞争及利益促使会计师事务所纷纷将业务范围从审计鉴证业务拓展到非鉴证业务。
现状四:会计师事务所长期发展战略,需要创新非鉴证服务作支撑。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经济衰退,企业倒闭,企业延缓甚至暂停上市等,导致会计师事务所业务不断萎缩,造成客户减少,收费标准降低,非鉴证业务收入所占比重偏低。需要适时调整事务所发展战略,转变业务增长方式,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拓展非鉴证业务,实现服务创新。
二、注册会计师非鉴证业务拓展的动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非鉴证业务异军突起,只能通过拓展业务来谋求发展。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一些中小规模的事务所应该尽快的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增加非鉴证业务的收入,从依赖鉴证业务的被动处境中走出来。
动因1.增加业务收入的驱使非鉴证业务以其潜在的高额收入的可能性和广阔的市场需求,以其相对审计业务而言,几乎不承担风险的特征成为吸引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个无比诱人的项目。从非鉴证业务本身的特点看,与审计业务相比,企业选择购买咨询服务的动机要比选择购买审计服务的动机更强。因为这种购买行为能给企业管理当局带来有效的建议,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动因2.优化人才结构的需求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非鉴证业务的应运而生,有利于促进事务所内部的人才结构日趋合理,进而改善和促进事务所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的能力,以更独立的姿态立足于审计市场。非鉴证业务的发展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专业人才,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行业。非鉴证业务涉及的知识领域具有广泛性,这迫使事务所不仅招聘会计专业人才,还要不断引进精通宏观经济管理、金融财政政策、证券市场、信息技术、企业流程、风险管理、公司融资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储备与非鉴证业务相关的专业人才。
动因3.降低业务成本的愿望非鉴证业务与审计业务同时开展在其成本比较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对被审计企业实施审计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积累形成了一定的关于被审计单位情况的有效信息,因而可以较低的成本完成非鉴证业务服务。同时,由于提供非鉴证业务也可能对事务所来年的审计业务节约审计成本。
动因4.培育审计服务市场的需要注册会计师利用其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委托人提供非鉴证业务正当其时。业务的更新和发展,有利于留住原来的客户,吸引新的客户资源。除了行业激烈竞争的因素外,会计师事务所的业绩压力,风险规避和为客户提供增值的、物有所值的服务等因素要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介入非鉴证业务。由于在我国,鉴证业务有明显的季节性,注册会计师提供非鉴证业务服务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动因5、规避审计风险的约束如果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仅仅局限于审计业务,无论对扩大事务所规模还是对于分散业务风险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客观要求注册会计师行业拓展业务领域,将业务从审计鉴证业务拓展到风险低收益高的非鉴证的管理咨询等业务。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承担的风险较大、发展较慢,需要借助审计与非鉴证
业务的互动关系来推进会计师事务所的持续发展。积极拓展非鉴证业务有利于事务所防范审计风险、保持审计独立性。而提供非鉴证业务时,企业为了自身利益都会与注册会计师尽量配合,相对责任较小,风险也较小。显然,在以审计鉴证服务为主的单一经营结构基础上,增加非鉴证业务项目,能够有效降低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风险。
动因6、完善服务功能的要求
由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从传统审计鉴证业务,到管理咨询等综合服务的“一站式”或“一步到位式”形式的非鉴证业务,日渐成为常规而非例外情况,管理咨询等非鉴证业务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能给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受到企业的欢迎,从而促使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
三、注册会计师非鉴证业务拓展的主要领域和内容
(一)拓展涉税服务
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保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大力拓展涉税服务。包括:税务风险评估与控制、涉税流程设计和诊断、税收筹划和转移定价、税企纠纷协调等业务,保证纳税人能够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免于承受不熟悉税收政策或税收政策变动所造成的损失风险,而且可通过税收筹划、税务咨询业务、税务会计业务等,特别是应将纳税筹划等高级税务咨询业务作为重点来开拓。为客户节省不必要的税收支出。通过成功的涉税服务,反过来可以促进审计等业务的拓展。
(二)延伸管理咨询
管理咨询服务是注册会计师与非注册会计师激烈竞争的一个领域。其业务范围很广,包括对公司的治理结构、信息系统、预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效率等提供意见和建议。可行性研究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咨询业务。
(三)深化会计外包
会计外包服务是中、小型事务所的主要业务,包括记账、编制会计报表、处理工资单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经常会发生财务管理混乱、账目不清、会计信息失真、经营者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现象,投资者也因此蒙受重大损失。究其原因,除应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以外,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也是问题频出的重要原因。借助于具有专业水准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会计外包服务,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快捷方法。会计外包不同于传统的会计服务,而是一种综合型的系统服务项目。
(四)涉足法务会计
在实际工作中,法务会计服务从名称到内容都随服务提供者的理解和业务能力强弱而有所不同,目前该业务领域尚无统一标准的具体划分。因此,可以尝试将非诉讼法务会计纳入非鉴证审计业务范围,对采用非诉讼方式处理的法律事项或问题提供会计专业服务。由于非诉讼法务会计没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则,其内容主要是专家辅助和专业咨询服务,业务方式灵活多变,甚至由解决问题扩展到预防问题的发生,如舞弊预防、损失预防和改善公司内控制度等。
(五)实行内部审计外包
内部审计外包是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运用审计理念、模型及方法,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向企业呈送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单独完成整个审计项目。现代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以财务活动为对象的内部财务审计和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的经济效益审计两大类。具体包括: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经济合同审计,绩效评价;资产重组审计等。
(六)扩大会计服务出口
在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发挥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息引导、国际鉴证、战略咨询等重要作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扩大会计服务出口,凭借其专业优势在国际市场提供服务,承接国际会计服务业务,扩大事务所的国际影响力……除承办审计鉴证外,还可以提供非鉴证业务。在企业走出去战略中,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非鉴证业务主要包括: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决策时的财务分析和战略分析,为企业境外融资提供审计服务,为中国企业提供境外资产的延伸审计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设计,离岸服务等。
(七)完善其他专业服务
这类服务是需要运用除审计以外的专业技能的服务,需要不断扩大到诸如审查合同、风险管理、制度设计、战略规划、破产管理、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领域。
(八)创新非鉴证业务项目
深圳作法:面对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和冲击,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积极应对,有所作为。在注重扩大审计鉴证业务服务市场的同时,积极创新非鉴证业务项目,如涉足开放的财政市场,争取扩大政府购买注册会计师非鉴证业务服务市场,承办海关关税调查,开放工商登记市场业务,推动企业秘书服务的发展,参与证券期货相关业务、企业
并购等业务,为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拓展了市场业务空间,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四、金融危机下如何拓展注册会计师非鉴证业务
金融危机肯定是灾难,但也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拓宽服务领域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从全球范围来看,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拓展已是大势所趋。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扩大和增强信息可信度的要求,给注册会计师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指明了注册会计师业务拓展的方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注册会计师行业如何发挥专业优势,危中寻机,拓展非鉴证业务商机?
(一)需要政策上给予指导和扶持。期望省市注协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和行业面临的困难,呼吁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扶持政策,帮助行业渡过难关,对会计师事务所开拓非鉴证业务寻求政策支持。及时制定指导性、规范性、考核督促性的办法,并作为一项管理工作内容去做。非鉴证业务的拓展,离不开行业组织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也离不开执业环境的改善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政策保障。
(二)加强与相关各方的沟通和协调。希望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及其主管财政部门,加强与相关各方,如司法、税务、审计、商务、工商、海关、证券交易委员会等机构的沟通和协调,对与其他相关的行业,如律师、注税、法务会计等行业业务交叉和业务兼容的非鉴证业务进行协商、划分和界定。只有这样,会计师事务所才能在面临新的业务领域挑战、受到新的复杂业务关系困扰之时,与相关各方进行沟通和协调,为非鉴证业务的拓展提供一种恰当的解决方法。
(三)改善事务所做大做强做精的外部环境,不断扩大非鉴证业务市场份额。通过改善事务所做大做强做精的外部环境,创造条件组建集团所来参与国际竞争,采取紧密型的组织结构来扩大规模,规模化经营即内部每个成员之间统一事务所名称,统一执业标准,统一质量监管,统一财务管理的人事调配。实行业务转型,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策略拓展国际、国内新的业务空间,扩大非鉴证业务市场占有份额。
马上就要过年了,一年的工作也要告一段落了。在结束一年的工作之前,一点要把明年的工作计划和今年的年终总结总结出来,这样的话,才会做到心中有数,才会过一个令人欣慰、踏实的年。
在公司工作了已经有几年了,在公司工作的也是很顺利,公司的一切情况我基本都能够了解的差不多,所以我的工作计划和年终总结写的很上手、很简单。
一、明年工作计划
1、要有突破和亮点 突破,一般可以从今年存在的主要问题着手,今年的主要问题已经在总结中分析清楚了,公司领导也早已看在眼里,要集中精力抓一个问题,虽然一个市场问题可能是成千上万,但是只要解决了一个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就会迎刃而解。通过正确的方法、严密思维、准确有效的措施努力在突破中创造出新的销售增长点和亮点。
市场、销量、品牌还需要厚积薄发,一年解决一个主要问题,上一个台阶,而且是说到做到了,第二年你再写这样的报告,领导就相信你,就能得到应有的支持。这样的市场年终总结报告是领导最愿意看到的报告,也是最具实效性的报告。
2、要全面。将总体的目标任务分解成各个阶段、各个区域的子目标。将任务落实到人(经销商和对应的销售人员),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最好用表格、数据说明,力求仔细、认真、全面、准确。或者可以用附件的形式详细说明,但是年终总结一定是少不了明年的打算,如果公司的习惯是单独行文的,那么在报告里只要把简要的打算、主要的思路表现出来就可以了。
3、要到位。目标需要有措施的支持,通过什么措施、配置什么资源,达成什么目标。先落实有把握的目标,期望达到的目标要另行说明,不能混为一谈,否则就会让领导感到不踏实、不到位、不放心的感觉,自己也容易搞糊涂,误将理想当现实。
二、 当年市场工作总结
1、特别说明。若是成功的经验,对公司其它市场有指导意义的,需要简洁、生动的表述成功的典型案例或经验, 可让公司宣传鼓舞士气或在其它市场推广。若是区域市场运作上存在明显的不足或严重的问题,需要对不足之处和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如网络构建问题、销售队伍问题、新产品开发问题、消费者沟通和启动问题等,要找出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分析清楚问题出在那一个环节段上,如广告促销火候不到,差几成。
2、情况概述。客观地表述任务完成情况,取得的成绩,要用数据说话。快过年了,公司又将迎来新的一年了,各公司都开始在做销售年终报告了,分享年终销售总结!
比如:今年 公司下达的 销售任务指标是多少,实际完成了 销售任务多少,超额完成任务或离任务的差距是多少,达到人均消费者多少,与去年相比增长率是多少,各项经用开支多少,完成利润多少。市场占有率多少,与去年相比增长了多少,产品见货率多少,是提高还是降低了。经销商 网络情况如何,a类、b类、c类各有几家,销售队伍情况如何等等。只报大账和特别需要说明的数据,不需报细账,否则成了数据分析报表。
3、简要分析。针对上述的事实(数据),简要分析其原因,是行业形势、竞品原因、公司政策、还是其它原因所致。
公司在过去一年的销售状况不是很好,没有取得年初的预期效果,我总结最大的原因就是金融危机的到来,使我们的公司合作伙伴大量的减少了,而公司的财务状况也不是很好,这就导致了公司今年业绩的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