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地理学科活动范文

高中地理学科活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地理学科活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地理学科活动

第1篇:高中地理学科活动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新课程 教学活动

地理作为一门趣味性极强的学科,既关乎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又兼备着极强的实用性,因此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细致的研究具有相当深刻的意义。基于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研究和现代教育思想两方面的指导,我们极易发现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活动对于高中地理课程的推进非常重要。

一、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概况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活动研究中,我们注重强调的是学习的实用性能,涉及了多种知识内容,包括教学景观、气候知识、自然天象等,因此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中应用一些极具趣味性的视图式教学,能够对教学起到非常大的辅助作用。除此之外,应用直观图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刻、更为透彻地理解相关知识。

然而,从现阶段来看,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是通过一些相关的挂图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尽管这一方式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所应用到的挂图数量显然不能满足整个地理课程环节的需求,这一弊端对教学活动的效率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有很多教师力求完美,会应用相关知识对挂图进行绘制,然而有些自我绘制的挂图并没有非常高的质量。因此,从现阶段来看,积极完善挂图的质量和数量非常重要。除此之外,有一部分高中地理教师较为死板,并不能真正地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地理教学中来,这就会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活动研究

1.落实地理教学的活动化

高中生学习地理是不同于初中生的,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相对较强,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只要将知识点渗透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目的,所以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教学活动的安排才能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另外,高中地理的教学时间确实比较紧张,教师的工作任务也比较繁重,进行地理活动的组织还会浪费一定的财力和物力,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这些活动是非常有必要展开的。基于一系列高中地理教师对于地理教学活动中存在的误区,致使新课程的教学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成为形式主义,并没有发挥实效,这样一来,就凸显了将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过程进行落实的意义所在。具体落实时,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尽管按照课本教材中的活动进行安排会费时费力,但还是应进行一定的活动组织,真正地落实教学活动化,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进而完善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活动。

2.追求教学语言的幽默化

在当代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对什么学科的学习,都非常重视会学和乐学,这不仅使得整个教学课堂充满乐趣,还在更大程度上呈现出情趣,这自然而然就会对教师的教学语言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教学语言的幽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高中地理这一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很大程度上贴合了我们的生活实际,因此应用幽默的语言来催化整个课堂气氛就会显得非常合理。教学语言的幽默化无论是在教学的内容中还是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都可以派上用场,使学生在轻松友善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就会积累到丰富的教学资源。所以,这一教学活动的研究对于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活动展开很有必要。对于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借用语音相近的词汇,然后构成比较特别的地理语意,进而达到教学语言幽默化的目的,例如“富士山近期很想喷发”,实际意义是指富士山这一活火山在近期出现了喷发的迹象;还可以利用语言规范、社会习惯等常规认识与当前说话的事实产生的矛盾冲突,达到教学语言幽默化的效果,例如“我们知道了天高地厚”,实际意义是指我们了解了大气层的厚度以及地球的直径,学生就能在这种幽默化的语言中学习到非常多的高中地理知识。

3.实现地理学习的教学化

在高中地理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实现地理学习的教学化实质上是使地理教学活动尽可能落到实处,收到实际的教学实效。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进行备课时需要注重活动教学的准备。一方面要将相关的新课程中的地理教学内容充分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去,一般来说这是比较简单的、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任务,如分析思考或是讨论交流等,同时这些内容还与实际的课堂内容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才可能在实际的课堂中实现教学化;另一方面,教师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课堂中,要对自主性的活动加以重视,更为透彻地对学生进行悉心的指导,简而言之,即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实践教学化,要切实地对其进行指导,指导的内容要紧密地同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一部分活动针对的是教材中的重点或是难点的理解,一部分针对的是学生自主寻求思考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具备教学化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发挥。

4.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化

一名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师,应当树立起正确的地理教育教学观念,进而才能起到引导和带领的榜样作用。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知识的传授之前,应该通过实际的例子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地理知识,使其认识到地理知识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不是让我们以应付最终的地理考试为目的的,更为重要的是使我们能够掌握一种技能。除此之外,教师进行教育观念的转变时,可以应用到情感的迁移性,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例如眼神或是动作,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地理课程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同时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育观念的转变时,还要抓住地理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中融入一些有趣的题材,能够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转化成吸引人眼球的小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活动研究不单旨在传授地理知识,更为重要的、深层次的内容是期望其能达到鼓励、唤醒学生学习兴趣的最终目的。教学活动的研究,主要表现在教师新颖而又独特的教学活动,这样使得每一个高中生能够在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中主动地参与进去,主动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渐渐形成一种教育与学习的良性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将地理知识渗透融合到现实生活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亚茹.解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6).

第2篇:高中地理学科活动范文

    活动教学是一种通过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一种教学形式,本文依据活动教学的理论和新地理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内容,遵循活动内容设计的原则,对地理活动教学的可行性从几方面加以探讨,以提高地理教学的实践性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活动教学的理论指导

    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相当重视活动课程,他们试图通过儿童的“自主活动”寻求儿童的教育与自然法则之间存在的某种平衡关系。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提出的“回归自然”、“适应自然”’和“教育的自然适应性”等教育主张是选择和组织活动课程内容的直接依据。19世纪末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学派主张,要以问题解决学习为主要形式展开活动课程,通过学生主体的实践性学习活动,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STS思想成为近年来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英文简称。在这种背景下,活动课理论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重视学生个性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合理的积极的部分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二、活动课程内容设计

    (一)活动主题选择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应结合中学生的特点,给予明确的政治方向,辨证的思想方法。这是思想性的要求。同时,中学地理活动课程是学生通过亲身活动来获取知识,增加才干,提高能力的学习活动,其目的无疑要求活动要遵循客观规律,遵循认知规律,使学生获得科学的世界观,建立科学观。因此中学地理活动课程中的主题、内容要有科学性。

    2、贴近学生生活原则

    日常生活特别是学生的生活在学生发展的作用中不会亚于学科知识。尊重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开展研究。努力把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整合起来,这是该课程的重要任务。活动内容应建立在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而不是空泛的、脱离他们的认识水平的理论基础上。要注意选择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青少年需要并乐于学习的地理内容。

    3、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原则

    主题要切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的观察与实践,厚积薄发。如在学习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知识内容时,让学生以小组分工协作,堆塑褶皱山和断层山,并分析地壳运动对地球的影响,使他们一方面能对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有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对我国多地震、多火山等地质灾害产生忧患意识和抗灾减灾精神。

    在选择主题时,还要考虑题目的层次性,便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浅至深分析问题,抓住事物本质,形成思维导向,以利于思维发展的循序渐进,融会贯通,逐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课程目标原则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离不开相应的课程目标和活动。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活动,难有大的成就; 目标不清的活动是游离徘徊的活动,成就也不会突出。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知识教育活动、人文地理知识教育活动、地理科技活动三大类。可以通过动手制作、游戏娱乐、观察观测、参观调查、视听阅读、竞赛演讲、实验操作、规划设计、论文写作、旅游探“险”等方面的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即在教学目标中把内容和行为两方面结合起来,使教学最后达到目标。前面陈述的是活动内容,后面陈述的是学生行为的目标。这种陈述方法符合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掌握的“内容——行为”的两维原则,也说明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教学内容具体地体现教学目标。

    三、活动教学原则

    1、活动开展原则: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内容的开放性,形式的多样性。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在积极指导,掌握全局的前提下,应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内容,制定活动方法,编排活动主题,控制活动时间,撰写活动报告等等。尽量避免模式化和公众化,给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从而充分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活动的开放性,形式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综合活动的能力。

    另一方面,活动教学,一是活,二是动。活就是地理活动的气氛活跃,丝毫没有压抑感,可以是讨论、辩论、观察和观测、参观访问和调查、上网查找资料等等。另外,地理活动教学中学习的知识是活的,方法也是活的。动就是地理课外活动一般都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如学生需要动口动手,并根据活动的需要经常性地调整活动的方法和内容,同时对于一些爱动、好表现自己的学生决不泼冷水,而是引导他发展自己的个性,成为活动教学过程中的主力军。

    2、学会倾听,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假设和科学验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意识。

    4、合理分配时间,充分利用课堂、课外活动和周末时间,既不耽误学生其他功课的学习,同时又能让这段时间体现学习价值。

    5、外出活动时注意交通安全和纪律、秩序的维护,保持良好的形象。

    四、活动教学设计处理

    对于地理活动教学的可行性实施,这点更为重要,事实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教材和教学实际,以根据课时、教学的安排,把活动题的教学安排在不同的时段。真正把活动教学贯穿到整个地理教学的工程中,努力建设校本课程,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及可利用的资源,创建一个美好的教学环境和一个安全、轻松、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理活动的乐趣,掌握地理活动的能力。

    (一)课前进行

    学习语文都有课前预习生字词的习惯,这是从小学开始语文就教我们的,而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很少有同会在课前预习地理,其实任何课目都要预习。我曾记得高中语文老师在教的《雷雨》前,他挑了几个同学来排这场戏,周一上课时,老师让他们到台上去表演,几位同学都很投入(大段的台词都能记的),效果非常好,到现在我还记的那场在教室里的戏,还有他们的有些台词和表情,全班同学的笑声。地理课其实也可以通过一些如朗诵、相声、小品、话剧等形式来反映地理事物或者问题,特别是小品和话剧表现力丰富,语言、动作有渲染力。如用到课堂上,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叫几个学生提前排练一段有关《大气污染》的戏,编剧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加以指导,效果肯定很好。

    (二)做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1、启发式教学中提出的问题

    有了情感投入,就可以创造情境,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改变以往学生对活动题的忽视,把活动题的教学溶入到整篇课文的教学中,可以更好地解决活动题,同时有利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就把活动题作为问题,引出,带领大家进入精彩的思维世界。

    2、推动课堂的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的活动题是一个典型的应用题,还有第五单元《农业的区位选择》活动题也是的,讲完知识点后,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此处,思考答案,并分析为什么,单独提问学生回答,教学效果一定很好,如遇到稍难的,可讨论完成,任何时候不能忽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时候你想不到的,他能想得到,十六七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记忆力、想象力、,创造能力最丰富。如果只是简单地报一下所谓的标准答案,这时候学生有不同看法,你还嫌罗嗦,那就是对他们的一种“扼杀”。也会让他们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坚持一个原则,不管讲对讲错,能讲就是棒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教学的出现的次数越多越好。发现更多的“精彩答案”。

第3篇:高中地理学科活动范文

关键词:地理 自主学习 创新

自主学习的概念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研究历史,主要从几个维度进行界定,其中在国外影响较大的齐莫曼教授提出的自主学习的研究,见表1-1。

表1-1自主学习的研究框架

自主学习既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帮助下,通过学生合作、探究以及自主学习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极思维、质疑,开发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能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最终学会发展的目的。自主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真正体现了学习的实质。

学习地理,掌握内容是其一,掌握方法触类旁通是其二,后者就是一种能力。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在教学中作出示范,让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自己读书读图,独立作笔记,并展开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整理,作出新的判断和推论,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所以,在高一年级2个班级的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就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这两个班在两个学期期末考试都取得全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优秀率达30%以上,合格率达90%以上。下面就如何对学生实施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提出个人浅见。

一、情感投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研究表明,影响一个人成就大小的主要心理因素是意志、志向、毅力等创制性人格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烈、唤醒、鼓舞。”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的激励力量。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要在实践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

(一)教师要以良好的情绪给学生以一种信任的心理定势。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议论,能放开心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真正感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也和他人一样的有地位、一样的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知和情感结合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学习的成功,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佳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二、问题导学,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

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不会质疑,就不会有思考、不会有研究探索。强化问题意识与弘扬质疑精神是成功开展自主学习和创新教学的切入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但是,在学校里学习一般是让学生学‘答’,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这段话,令人深思,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主要是教学生如何答,而提问的权利大多是教师,这就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自主学习应从学“问”开始,而不是学“答”。学“问”应直面“原始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上,教学时不要作太多的铺垫,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教材,自己去寻找关于地理问题的切入点。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求知的需要,是创新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是地理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我一年来坚持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原则。实质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老师设计的练习题。这种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的方式,其实是要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从而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注重实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布鲁纳说过: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图书馆,而是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知识,会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运用能力,进入信息社会,大量信息以图像数据形式出现,而地理图像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图像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并应用于实际尤具现实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就十分广泛,比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塑料大棚的角度、楼高与楼距的比例等都涉及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知识,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学习过程是重点。

第4篇:高中地理学科活动范文

【关键词】学生活动;有效性;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06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编号:GS[2014]GHB00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学生活动的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笔者设计了“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学生活动有效性调查问卷(教师卷)”和“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以及“地理教学资源统计表”,对教师和部分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层面。①教师在地理课堂上采取的学生活动形式主要有讨论、调查、访问、查阅、收集资料、演示。在诸多形式的活动中,被认为最有效的是讨论和演示。②调查显示,教师设计的学生活动大多来自课本和教参设计,目的基本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在这过程中,80%的教师会考虑到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③大多数学校的地理课堂一周为两节,只有白银市第十一中学的七年级地理一周为一节,使得地理课堂的容量较大,任务比较繁重。④课堂活动效率不高的原因,有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活动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实施,而影响教师缩减,甚至取消学生活动的原因,98%的教师均认为是升学压力所致。⑤设计的学生活动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教师普遍认为,首先应有助于知识的掌握,所实施的学生活动应可操作,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才是有效的学生活动。⑥教师的再教育基本流于形式,不仅对教师没有太大帮助,而且近几年的培训以网络培训为主,时间短任务重,反而成了教师的负担。通过调查,教师普遍希望得到实实在在对工作有帮助的学习,如地理制图技术、教学教法等培训。

2.学生层面。①通过调查,有61%的学生在课堂上,老师经常会让他们自己解决一些问题,30%的只是有时候会让他们自己解决一些问题。②80%的学生认为老师设计的学生活动能够吸引他们,17%的学生认为老师设计的学生活动不能够吸引他们。③60%的学生认为地理课上的动手操作活动有必要且比较喜欢,22%的学生认为地理课上的动手操作活动没必要且不喜欢。④75%的学生觉得地理课堂的学生活动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⑤62.07%的学生课堂活动以讨论为主,其次是调查、收集材料,演示,游戏。⑥而在诸多形式的活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讨论,其次是调查访问收集资料,动手制作模型和工具使用频率最低。在诸多形式的活动中,学生最喜欢的是游戏,其次是演示、动手制作模型和工具,最不喜欢的是讨论。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是讨论,其次为演示。⑦64%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生活动,14%的学生很少参与或偶尔参与。⑧68%的学生觉得活动太难,无法完成,18%的学生认为没意思,13%的学生认为别的同学早就有结果了自己没必要参与。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活动形式单一。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诸多活动中,利用最多的是讨论,它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活跃课堂气氛等优点,因而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亲睐。演示、游戏、动手制作模型(或工具)、调查走访、收集资料这些活动形式虽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并不适合每一个地理问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教师采用的频率不是很高。因此可以发现,地理高效课堂学生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

2.学生活动的实效性不强。无论是现在所倡导的高效课堂还是有效教学,都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课堂设计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活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升学压力和课时的限制,原本设计好的学生活动在上课的过程中被压缩甚至于彻底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满堂灌,很多学生活动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很好地去实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由此看来,地理课堂上很多学生活动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都有待探讨。

3.学生活动的目的性不强。有时,教师在设计学生活动时只是发现教学参考资料上有,就原封不动地搬了上来,并没有考虑课堂需不需要,要用这个活动达到什么目的,普遍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学生活动的目的不够明确。由此可见,学生活动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学生活动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将知识内化为地理思维,使学生的地理能力有所提升。

三、对策

1.变观念,提升学科地位。长期以来,语数外和物理化学占据着主课的地位,政史地生不被重视。白银市的中考中,地理只考30分,由于所占比值太小,地理科目成了一块 “鸡肋”,学生、学校和教师都不太重视。很多地区初中地理科目并非中考科目,地理课也经常被主课老师所占用,这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背道而驰。对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掌握地理技能。地理科目也应该成为通识科目,而不能仅仅以考试为目的,适当增加地理课节数,提升地理课地位是很有必要的。

2.加强培训,提升课堂效率。正因为地理科目一直不受重视,这也导致地理教师队伍不够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加大培训力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

(1)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

(2)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应紧扣地理科目,如地理制图技术、制图软件的应用等。

(3)适时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地理科目的培训班和教学研讨会,邀请地理科目的优秀教师进行讲座与展示,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在提升地区地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促进地区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4)充分发挥QQ群、YY等聊天工具的作用,进行地理教学经验的交流和问题的探讨,同时也可资源共享,促进地区教师的共同进步,探讨适合本地区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开发地方性地理教材。

第5篇:高中地理学科活动范文

关键词:影视资源 高中地理教学 优势分析 具体应用

目前,在我国高中地理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学生总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约束,无法去亲身感受地理世界的独特魅力,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对地理学科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也有必要借助一些多媒体的教学资源。比如,与地理相关的一些电影、动画及录像视频等,虽然从本质上来看这些视频资源都具备一定的娱乐性质,但事实上,这一类的影视资源仍然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学生在影像记录的独特视角中领略地理世界的特殊气息,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地理学科有更加深入和直观的了解,而且还有助于地理教学课堂的气氛活跃,从而实现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及水平更上一层楼。

一、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分析

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动机

在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往往缺乏求知的热情和积极性,其原因就在于多对数学生并没有机会亲身体会世界上风格迥异的各国风情和奇妙壮观的自然奇观,但学生们渴望看到的这些情景却能以影视视频的方式被展现出来,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灵活的应用影视资源,更加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动机。

2.提升学生对地理世界的审美能力

一般来说,高中地理学科中涵盖有很多丰富的内容,其中在世界地理和人文地理这两部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影视资源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让学生在观看影视的同时把自己带入具体的情境,如在观看云海、瀑布、奇石等自然地理奇观的影视视频的时候,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尽情的发挥想像力,这样既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还可以领略到大自然浑然天成的美好。

二、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地理学科特殊特点的需要。从地理学科的本质上讲,地理学科要研究的内容广度很大,数量也很多,如地球的结构和运行、地理环境及相关知识等。此外,它还包含繁杂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如自然地理现象及原因的分析等问题。在地理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影视资源的辅助让学生把握地理学科的特点。例如,教师在讲到火山喷发的课题时可以给学生观看《世界地理频道》中关于火山喷发的节目视频,借助视频中真实的记录与讲述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火山喷发的震撼场景,这样也更易于让学生了解到自然地理现象发生的原因。另一方面,多元化的影视资源,可以为高中地理的教学课程做更充足的补充,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在地理学科中的具体教学。

三、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借助影视资源解决地理学科教学中的难点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影视资源灵活生动的表现特点,可以将地理学科中刻板的知识结构体系转换成丰富多彩的故事陈述,也可以把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变成更易于被学生接收和了解的内容。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有关晨昏线的课题时,如果教师只是使用地球仪、蜡烛等一些传统的教学辅助工具在教桌上进行一般的演示,那么座位在后排的同学就很难看清演示,或者也还有一些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同学会看不懂演示,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的成效也就会大打折扣;但如果教师让学生观看有关晨昏线知识的影视视频,那么以上的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2.借助影视资源缩短学生与地理知识的距离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影视资源的教学辅助作用,让学生了解到千里之外的地理景观以及全世界每个角落的自然奇观,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观影时渐渐消除对地理世界的陌生感,而学生与地理世界之间距离也就可以在视频的情景中被缩短,从而也能增加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综合上述关于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深入分析与探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影视资源的应用在当下我国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它能巧妙地与一般的地理教材充分的结合,一方面,可以为单一的教材内容做补充;另一方面,还能使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化、多元化。由此可见,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为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卓琰.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城市地理,2015,(10).

第6篇:高中地理学科活动范文

关键词:兴趣;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学习主体;活动探究

高中地理学科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的很多内容既涉及了人文科学也涵盖了自然科学。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真正地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方向的新时期的高中教育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挑战。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于高中地理学科来说,参考文献:也要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高中地理学科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优势来开展教学工作。为此,有经验的教师总结出了运用“缩小师生距离、多种电教手段、多种方法组织教学,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和加强教学语言艺术”的教育教学经验;但也有教师过多地花费心思设计活动的形式,为兴趣而活动,从而忽略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和知识本身的传授;更有甚者为了一味追求兴趣,把地理课堂变成了展示才艺或传授其他科目知识的主阵地(当然前期的,引导性的和适当的是可以的)。为了激发兴趣,我们可以讲述奇闻轶事,也可以设计新颖的活动形式,更可以通过其他一些辅助手段,但这都是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这些外在动机易波动,一旦环境改变,行为也容易随之消失。对于学生们来说,学习最大的价值就是知识本身的实用性给学生们带来的成就感,而不简简单单是分数的高低,这也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关注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在教学设计上要立足于学生深入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需求来精心预设教学流程,使学生们逐渐由“学会”转变为“会学”,这样学生们才能够逐渐发现地理学科的魅力所在,学习的兴趣才会越来越浓,学习效果才会越来越好。

二、培养学生读图思考的习惯

高中地理学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大部分知识都需要通过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地理地图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知识,除了教材中所呈现的信息,也涵盖着一些隐含的信息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说地图不仅仅是教材知识的一种呈现形式,也是对于教材知识的汇总与延伸。正是因为地理地图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学生们学习地理学科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教材中的文字信息,更要培养学生学会读图、学会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这样学生们在地理学习中的学科素养才能够得到提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很多地区和学校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不是很系统,所以在高中教学中,特别是学生识图、读图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水平开展教学活动,而不能简单地、单一地讲高中的知识,要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联系和衔接,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们实现由文字信息理解到读图能力提升的飞跃,学生才能够利用课上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实现素养和能力的共同提升。

三、培养学生“对终生有用地理”的素养

学科素养是现在高中教学一直都在强调的一个核心词汇,高中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对此,高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就指出“只强调要学习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体区域的自主编写权下放给编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也有自,处理教材和运用教材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弹性。为了更好地坚持图文结合的学法指导和坚持由图导文的能力培养,为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我们要将初中的地理教学与高中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将来的高考打好基础。在教学中,要贯彻三个原则———能够让学生推出或分析出的结论,教师不先直接讲出来;能够让学生形象化理解的知识,教师不抽象讲述;高考考查的知识点,教师不回避。结合近年高考的命题特点,地理学习的重点在于:1.地理常识的熟记,地理名词的熟记和区域地理的熟悉,地图的阅读能力和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2.基本概念的理解,专业术语的记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熟记和掌握,并且学会运用这些内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范例的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具备图文资料分析和解答能力。熟练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之后,便可抛开教材,将学习的空间扩大到生活中、自然界,看到一个区域,就可以从气候、地形、资源、自然带、工农业、人口、交通、政治、历史等方面进行思考。学习“有用的地理”,培养“对终生有用地理”素养,这也是现在高考对我们学生的要求。为适应高考的命题趋势,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我在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侧重四种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简单计算能力;由图导文的推理分析能力;由图到文的语言表达能力。尽管我在教学中坚持读图的学法指导,强化读图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学生智力水平和认知层面的差异,仍不可避免地存在学习地理的五个不同层次:一味死记文字的最低层;图文各记的第二层;由图记文的第三层;读图导文的第四层和心图口文的最高层。我们要尊重这些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正确地加以引导,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逐渐在提升中培养学生的读图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与“学”的实践中,笔者仅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深入教学为着手点,提出了自己的个人观点,当然这既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成分,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朱兰萍.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内容的教学探索[J].文教资料,2006(3):81-82.

[2]李端蓉.新课程下中学地理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探讨[J].龙岩师专学报,2005(23):173-174.

[3]朱继美.高中地理“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学院,2010.

第7篇:高中地理学科活动范文

笔者发现在高中教学别是在高一阶段,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识学生普遍觉得非常生疏,这大大地影响了高中地理教学效果。后来经走访、谈话等了解到,受应试教育影响,初中地理教学受到很大冲击,致使升入高一的学生地理基础比较薄弱。其影响程度在不同的生源地存在着一些差异,高一新生地理基础参差不齐的状况十分突出。为了更准确、全面地了解高一新生的地理基础,初中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等,从而促进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我们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校部分初、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二、课题界定

本调查所说的初、高中学生地理学习衔接现状,一方面是指高一新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所具备的地理素养,包括对地理学科的态度、兴趣、基本知识和技能等对高中地理学习的储备、适应状况;另一方面是指初中学生在地理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对高中地理学习的准备、迎接状况。对这种现状的了解十分有助于我们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案,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效益。

三、理论基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地理课程与初中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

教育统计学认为,在教育领域内,无论是教育科学或心理科学研究、教育行政管理,还是日常教务工作,都会接触到数量的问题,收集到许多数据,对这些数据,只有经过统计整理、分析和推断,才能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帮助我们发现有关的教育现象的规律。本课题,用教育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调查对象

从我校普高高2014级16个班和初2013级8个班中随机抽出高2014级4、10、11、13、14、16班,初2013级3、5、8班作为调查对象。样本数占到了学生总数的38.2%。

五、调查方法

谈话、走访法:与个别同学谈话聊天了解学习状况;走访个别同行了解情况。

问卷调查法:精心设计系列问题和选项,包括其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态度、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从学生的角度,引导其采用无记名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对获得的数据认真统计、计算、分析。

文献研究法:搜集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吸取他人的有效经验,丰富完善自己的问卷调查表。

六、调查内容

初、高中学生地理学习衔接现状,一方面是指高一新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所具备的地理素养,包括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态度、兴趣、基本知识和技能等对高中地理学习的储备、适应状况;另一方面是指初中学生在地理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对高中地理学习的准备、迎接状况。详见下面调查问卷样表。

七、调查步骤

准备阶段(2014年9月1日~2014年12月25日)

有意识准备和同学、同行聊天内容;精心设计完善调查问卷表。

实施阶段(2014年12月25日至27日)

问卷调查高2014级4、10、11、13、14、16班和初2013级3、5、8班。

总结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30日)

统计分析学生问卷调查表,形成调查分析报告。

八、调查结果及分析

1、高中情况:

发放问卷表362分,收回359份,有效问卷354份。其统计结果如下:

问题: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以往所走过的历程,总结过去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所带来的严重教训,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地理素养已经成为现代公民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也指出: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而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等基本观念”等等,这一切都是其他学科课程所替代不了的。

然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这方面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标准的落实是非常不足的,这对高中地理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十分不利于地理素养的持续提高。从表1不难看出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认识存在很大偏差,大多数同学认为地理是副科(这也许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和悲哀!科目也会被分成三六九等!),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差,升入高中后对初中地理主要内容遗忘十分严重。

从某种角度讲,目前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能够一定程度直接反映同学们初高中地理学习衔接效果。

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线,在区域地理中贯穿主题学习、范例学习,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所以学习方法以记忆为主。而在普通高中阶段,基本理论的学习则成为了学生增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基础,因此高中阶段学习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变化机制和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学习方法就应该转向理解、探究为主了。学习方法的变化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很大。

从表3中我们看到,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地理学习方法欠妥,仍然停留在初中时的记忆为主,还有一些学生不知如何学习地理,这些学生地理成绩也很差。只有少数同学发现了初高中地理方法上的差异,并主动适应。而这部分学生地理成绩也相应较好。

此项调查是对前面第三项调查的必要补充和深入。一方面体现出在衔接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的自觉、主动性(第10、11问)的调查,一方面体现出对初高中地理学习脱节困惑的解决诉求的调查(第12问)。

从表4可以看出主动留意初高中知识的同学只占了极少数。能够举例说明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的同学更是少见。建议加强初高中衔接的占到了多数,还有相当多的同学居然没有什么教学建议,可见对地理学科的漠视程度还是很高的。

2、对初中的调查分析:

发放问卷表163分,收回158份,有效问卷154份。

受调查学生系初中二年级学生,处于向初三过渡的特殊学段,本身学习压力很大,尽管面临地理结业会考,然而受升学教育影响,对地理这门不参加中考的科目仍然很不重视。对更长远的高中地理学习思想准备极不充分。

从表中可以看出,同学们极少数能够在生活中关注地理,对地理图表的使用也限于少数同学,大多数同学谈不上有地理素养。

从表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地理成绩较差,有近半数的人不知如何学习地理学习。

9.你对地理教学的建议:

此项调查只有32为学生填写,其中请教师加强初中地理教学的有26人,只占调查人数的16.9%。另外还有4人要求不要再布置地理作业了。

3、几点结论

第一、无论初、高中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存在很大偏差的不在少数,很多同学不了解地理学科在素质教育体系中的学科地位,不了解地理素养在现代公民素质构成的重要性。在地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目的等诸方面处于消极状态的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二、很多同学的地理素养现状堪忧。大多初中同学缺乏对高中地理学习的准备和迎接,大多高中同学缺乏地理学习的必要储备。初高中地理学习脱节现象相当严重,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落实状况很差。

九、应对措施

第8篇:高中地理学科活动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 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地理教学

一、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其本质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基础,才能决定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基于初中地理教学的不重视,导致高中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趋于不足,有部分学生甚至放弃地理学科的学习。其本质原因有几点:1. 地理偏理科,在学习上绝大部分的女生直接不感兴趣,不想去思考、划分与分析地理图表;2. 高中教学体系中对于高中地理的基础教学不够重视。因此,学生逐渐地对于学习地理学科缺乏兴趣。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其教学系统本质是依仗地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对于高中而言,学校应当扩展与优化高中地理学科教研组,解决地理教师匮乏、综合水平不足、青黄不接等现象。就目前而言,绝大部分的高校地理教师,其实际职能范围大大超出其岗位职能工作,除此,要实现师资队伍的完善,必须加强对于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优化现阶段教师的教学手段,从思想上,破除学生、地理教师以及学校领导层对于地理学科的懈怠,改变其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而实现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师资队伍建设。

(三)教学资源匮乏

地理,是一门理科,但同样是一门引人入胜的学科。其教学内容中的地理人文故事与古今轶事,是许多青少年会去探索与兴趣学习的。比如:许多不优秀的学生,热爱三国类的游戏,但其对于古今中国的地域分布情况,却能够了如指掌。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接触与兴趣,通过游戏可以接受更多的课外知识与故事,丰富其部分的地理综合素养。新课标下的我国高中地理,其教学资源依旧处于匮乏阶段,比如设备:地球仪、投影机、多媒体计算机;又比如教材:教师缺乏对于订阅地理学术杂志的习惯、学校图书馆地理书籍存量少、地理教师缺乏特定的地理模型。正是由于教学资源去匮乏,导致了地理缺失了引人入胜的学科魅力,让学生无法去接触到趣味性的一面,从而全面地降低了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以及学校地理教学的发展进程。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论

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是实现学生自主与合作化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利于驱动高中生对于地理学习的积极态度。通过不断地设计提问、学习、交流与表达,教师主导教学目标,实现以学生为主的辅助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培养,营造一种趣味化、知识化与探究化的教学课堂氛围,逐渐地改变其传统地理教学的自然过程,从而优化其本质教学,实现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打造效率教学课堂,从而让学生全面性地发展学科学习。

三、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一)教学设计

要实现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课程教学,其本质在于教师应当熟练“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结合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困境,引入课外性的教学资料,构建初步的地理模型,递进式与探究式的知识传授过程,不同教学内容,则引用不同的教学形式、观看与活动,让学生对于每节课都有着充分的新颖感,从整体教学大纲上,优化每节“小组合作学习”的小课,力求结合学生实际学情,从而更好地优化其教学质量。

(二)分组模式

古语有云:教学相长也,其揭示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必须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与促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当采用合理化与科学化的分组,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对于班级学生进行6人一组的“小组合作学习”,参考学生地理学情,综合每组地理综合知识。本着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促进的目标,安排小组长,协同教师“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小组学习协调,从而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地理教学目标。

(三)“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材料

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案例为课堂教学,课前一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提倡高中生利用地理课本、网络、图书馆以及老一辈的经验故事等资料,进行气候、生物、地质、水质、地势方面资料收集,由小组长进行综合记载。

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课堂中,教师事先组织小组长进行综合资料的发言,教师参与讨论起水土流失过程的环境演变,并提出:“小组对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进行排列”,让小组学生能够自主化想法交流。

利用多媒体教学,绘制出相关的影响因素曲线,并辅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们充分地理解对于地理中的一些科学曲线的认识,并要求小组学生进行自身观点的影响因素曲线绘制,通过小组课堂学习、交流,加以教师辅导,进行影响因素曲线的初步绘制,让学生们去自主化、合作化与探究化地摸索,从而接受地理知识中的一些枯燥理科理念,实现对于小组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学校与地理教师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对于课堂的设计,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自主、合作、趣味与探究性的学习氛围,贯彻与落实“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不单单提升教学方式,更重要扩宽教学手段与教学材料,从本质上推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使高中地理更生动,为高中生学习所感兴趣。

【参考文献】

第9篇:高中地理学科活动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地理;教育;资源;开发

随着网络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地理教学资源愈加丰富,这也拓宽了地理学科的教学发展之路。其也利于加深学生社会地理环境友好发展的观念,还有利于学生展开地理学上的实践探究学习及增强其对地理学习的热情。

1.提高学生参与,加强网络环境交流

在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生的交流和参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网络中所含有的大量知识资源信息,教会学生在网络上检索、搜索、下载、编辑等。高中地理教师在制定一个完整且合理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前提下,使学生逐渐体验地理学科的魅力。教师需重视网络交流教学与使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地理学习加大重视度,进一步寻求更为合理的方式。教师需引导学生顺利地理解网络资源交流中的关键地理知识及信息,使学生在日后的课堂学习中受益。学生应扩充相应的地理背景文化知识,把握好高中阶段的地理网络化教学的良机,全面明确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关键点。教师可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自主搜集地理信息资源的能力,让学生自身对所学加以整合,提升其对于地理知识的积累能力。教师还需同时培养学生学会拓展地理知识的知识面,由于在运用网络资源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进行沟通方式的扩展与普及,这样的教学方式与策略将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此外,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网络化教学时需擅于为学生的地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及交流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地理学习综合能力。在具体的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通过结合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方案设计,进而充分帮助学生巩固地理知识,加深理解及应用。教师需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先进性,结合网络互动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是新形式的教学模式应用,因此,教学中教师需自身提高擅于借助多媒体及多种交互式平台网络的优势之处,使高中学生积累对于地理学科的情感与素材,从而直观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能力。尤其是在现代网络信息化社会,教师应培养学生对于网络环境中学习资源的检索的能力。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还应擅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其结合多媒体教学等网络形式,进一步改进及创新教学方式,运用网络资源互动模式,提高学生实践检索信息的趣味性和成效性,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及思维交流能力。教师还可巧妙地运用一些地理知识经典讨论实例,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

例如,在网络环境之下,高中地理教师可建立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论坛或者新浪博客,以此为交流契机,让学们广泛参与到地理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当中来。教师可将BBS论坛中的资源设置由群体所共享,如在高中二年级人文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在“人口环境问题”课程即将讲授之前,可在论坛上提前增设类似“人口的增长限度”等相关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交流,并在论坛自己在网络上收集并整理后的相关资料。这也可作为学生真正接触所学课程的预习阶段,待教师开始讲授课程时,学生已经过前期充分的网络搜集资料的准备与交流阶段,使其由此对已学知识具有更深的了解程度。

2.联系网站资源,引发学生地理兴趣

高中地理教师可通过网络建立起属于地理学科的专属网站,并把所做课件、所备教案、相关论文等均到网站上。教师还可将其他网站已经有的课件与网络资源相连接,通过长时间的教学资源积累,逐渐建立起一个使学生受益的大规模且完整的地理教学课件资源体系。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以最终取得最优的教学成效。教师需善于引发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地交流的兴趣,并通过网络资源与课件的结合开展探讨活动,由此提高课堂效率,进一步取得高中地理教学教学成果。此外,教师需明确网络化地理教学活动的目标与进程,对网络中涉及的地理知识内容进一步正确把握,需擅于训练学生自主进行搜集地理信息与知识、资源整合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合理地规划课堂内容与任务,结合学生对不同地区的兴趣、其所了解的人文文化等情况课后任务,使其在运用网络搜集信息的同时逐渐学会分析、思考和与解决、处理地理信息与知识的能力。教师还需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以提升网络论坛上的地理知识交流及积累能力。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进程中,教师需擅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其提供搜集网络信息资源的机会。

众所周知,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与教育教学中多种资源整合的联系也正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高中地理教师需借此环境及机遇,引导学生学会结合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培养其通过互联网搜集如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进而逐渐达到联系网站资源,引发学生地理兴趣的成效。培养学生学习与地理知识积累方法的使用方式,最终达成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地理教育资源开发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学生也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地理知识检索方面学习方法与生活常识的积累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培养自身利用网络搜集信息的能力,其是高中生学习好地理的关键。如在学习计算地方时等自然地理的内容时,学生需多结合生活体验,了解逐渐多的一些生活地理常识,从而培养成出积极向上的网络检索信息的习惯,积累良好的生活经验,体验更多地理在生活中的实际乐趣,进而进行地理学习也才能有更强大的动力。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从而教师也为学生自身各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奠定更加坚定的基础,这也将从两方面证明网络环境资源对新形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高中地理教师还需丰富教学形式化及趣味化方案设计、丰富地理知识内涵等方面。通过注重运用多元化方式,如在讲授人文地理部分时,通过令学生制作旅行计划等趣味性性方式、结合评比等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及探索。进而推进以网络环境下的地理应用教学的发展,使网络技术对现今的教育资源开发活动产生影响。高中地理教学也在此之中结合网络教学形式的新发展,将会有力地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