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现状

第1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2403

黔东南是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州内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依托。近年来,黔东南州民族文化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发展不尽合理,缺乏竞争力。因此,基于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其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以及提升对策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1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和竞争力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呈现“结构软化”的趋势,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日益被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依靠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消耗的发展方式日益被以依靠脑力劳动和知识消耗的发展方式所取代。根据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它正是顺应了这样的发展方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文化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需求热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为此,党和政府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更重要的战略高度,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同步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对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出了“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的要求”。因此,必须重视和发展同步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机制、文化发展规模的文化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壮大,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建设力度,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提升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012年的《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确定了“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即“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年产值增长高于20%,到2015年,至少比2010年翻一番。由此得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产业。国发2号文件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依托贵州多民族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做大做强文化品牌,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积极引进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侗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特别丰富,拥有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绝佳基础。2010年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5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09年增长34.08%,占全州生产总值比重为2.44%,比去年增加了0.24个百分点,但是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与作为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的目标相差甚远。因此,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和竞争力成为黔东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外部环境上看,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即“异文化”,这又是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另一动力。“异文化”加之黔东南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条件有:人力资源短缺、科技水平落后和基础设施不足等,这严重的制约了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黔东南州目前共有52项68个保护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75项206个保护点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民族文化发掘保护工作不断深入,2010年,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5亿元,位居贵州全省第三名。旅游总收入逾百亿元,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为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文化产业以成为黔东南州社会经济的发展重要途径,其体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逐渐成为黔东南州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因此,充分利用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是黔东南州当前的重大课题。

2 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发展的现状

随着黔东南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少数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到黔东南采风、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拉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经统计,2008年黔东南州GDP为228亿元,其中旅游总收入83.6亿元,文化产业占全州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2%。如果把文化旅游的效益要素纳入文化产业,那么2008年文化产业对全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三分之一。“十二五”期间,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发展占GDP将达到5%,即年增长率为25%,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增长至少达到20%以上,保持黔东南州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提高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经营效益,保持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对全州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成效明显。近年来,以“旅游活州”为基点,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原生文化,坚持把挖掘和发展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优势作为加快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相结合、民族文化村寨与旅游相结合、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相结合、少数民族古镇与旅游相结合等,不断创新发展方式,使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跨上新台阶。2012年全州接待游客2389.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8.50亿元,分别增长25.76%和30.13%;其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0.32万人,总收入33.35亿元,同比增长39.52%。

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

(1)市场发育水平低。从黔东南目前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看,政府介入文化产业发展较多,而民族文化私营企业力量单薄,由于政府的管制过多,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和活力,大部分文化企业还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以外;文化产业资源配置过于单一,尚未形成市场化,文化产业市场生产与经营环节分离,加之黔东南属于不发达地区,从而受到经济等社会资本的制约,文化产业没有得到区域性支撑,必须依靠旅游业带动黔东南的文化产业发展。从文化产业市场营销上看,黔东南州民族文化的包装与营销手段较为单一,没有形成整体性推广。

(2)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归根到底,文化产业是文化人去从事的产业。在调研了解到,黔东南地区拥有较多精通民族音乐、舞蹈、手工艺品制作等技艺的专业人才,但是,懂策划、规划、运营、管理自觉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的民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却相当匮乏,这急需加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3)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实不够好。近年来,虽然黔东南州政府出台大批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包括文化产业项目招商、文化产业用地等。但是还存在对文化产业用地性质明确、规划布局不到位等现象,各级政府对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门坎较高,工商、税务、金融等优惠政策难以惠及到地州市、县一级。

(4)文化产业创意不足。黔东南文化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文化产业研究和理论贫瘠。通过搜索文献和分析,有关黔东南文化产业的文献寥寥无几,更难说知名的专家学者。由于理论研究不足,例如:如何处理好保存保护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和如何对文化资源利用方式智慧把握;文化产业资源竞争的挑战;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等,这需要从理论上首先把握好。保护与开发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开发利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保护是为了延续利用,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民族文化的价值。保护与开发的先决条件是做好理论研究,合理且适度的开发少数民族文化产业。

3 提升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着力点

3.1 不断拓展文化消费市场与提高经济效益

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消费市场决定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根本。首先,要了解市场需求,针对不同的文化需求进行市场细分,例如不同年龄段的需求等,生产出具有针对性,并且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文化产品。其次,努力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文化产品消费能力。政府可以适当的对文化产品消费进行补贴,从而提高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模式。

3.2 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群

发展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加强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群建设,对推动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群建设,加快黔东南州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要明确“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文化产业毕竟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顾名思义,它更需要国家从战略角度出发,为其产业的发展进行周密布局规划,绝不能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其次是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主体集群化和生产规模化,形成综合大型文化产业平台,呈现着文化产业加快整体发展局面。最后是不断提升少数民族文化创新力,特别是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和工艺美术业的创新力。

3.3 提高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

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经营管理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再生产的主要环节、扩大市场占有率的良性途径。无论何种企业都如此,经营管理能力是必备条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就必须努力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只有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才能提高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与此同时,强化经营管理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做强做大文化企业,才能够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最终实现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3.4 以品牌战略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发展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根本途径在于打造具有黔东南特殊少数民族文化品牌,是提升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参与竞争力的有效举措,有利于文化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利用。黔东南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2007年被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先后推出了“千年原生态,万象黔东南”、“侗族大歌、世界遗产”、“苗乡侗寨,长寿家园”、“千户苗寨、天下西江”、“名镇天下,宁静镇远”等著名文化名牌,打造了“余秋雨旅游线路”、“十大民俗风情精品线路”、“奥运圣火旅游线路”等文化旅游品牌线路,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探索建立了一个由政府主导、民族文化主打、旅游助推、龙头带动、文化事业产业互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黔东南州应实施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大力推进民族文化精品战略,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民族文化知名品牌。应该围绕侗族大歌、民族工艺品、民族特色饮食、民族医药、民族建筑等,形成苗侗文化产业知名品牌产业链和品牌项目集群化。

3.5 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创新

政府和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在政策和资本投资上对具有黔东南特色和重要艺术价值的民间艺术产品生产、传播给予扶持。要结合黔东南实际扶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多生产优质廉价、安全适用的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紧密结合黔东南地区社会发展的实践。增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和能力,提升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宣传力度和广度,使其能顺应“走出去”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继续组织实施黔东南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重点文艺精品创作、民族民间工艺、旅游商品生产,进一步加强文化产品创作方面取得新突破。

3.6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要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任何一种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政府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否则难以走上正常的轨道。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表现在文化产业发展定位、政策引导等,部署和规划,并提供政策支持。黔东南州坚持以政策引路、用政策推动、靠政策保障,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相近出台了有力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黔东南州民族村寨保护条例》、《黔东南州“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积极参与《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贵广快速铁路、厦蓉高速公路沿线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并扶持太阳鼓苗侗刺绣公司、仰阿莎银饰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这有利于推动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和深度。

3.7 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打造

文化产业发展是与高科技紧密相连,黔东南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人才是最根本因素。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学校是人才培养基地,要依托凯里学院等高校,加快创意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在重点领域培养一批创意领军人物。并制定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引进人才的新机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有助于发挥专业人才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

3.8 坚持走文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黔东南州文化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要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转型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原有的文化受到一定的冲击,在这样的环境下,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加大力度保护性开发,使民族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效融合。正确处理好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有助于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正贤,何小松.我国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4.

第2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1•1浙江休闲观光农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拓展旅游空间的需要而兴起

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重要区域,浙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从浙江的市场消费能力和经济增长态势来看,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并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均居全国第4位[1]。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而转向追求精神享受,观光、旅游和度假活动,外出旅游者和出行次数越来越多。但是,浙江知名度很高的一些老景点多以人文景观和风景名胜为主,模式基本相同。在旅游旺季,省外游客慕名而来,旅游景点人满为患,人声噪杂,无法满足本地城市居民对宁静清新舒适环境的渴求和回归大自然的愿望[2]。休闲观光农业集农业景观观赏、农产品生产、农事活动、休闲和度假于一体,给人们增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游憩活动空间,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3]。这一新的游憩场所的出现为减轻传统旅游热点景区的黄金周客流压力提供了缓冲的场所,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1•2浙江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符合农业实现高效益的需要

浙江地处中国三大经济发展中心之一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的比较效益日益低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滑[4]。在寻找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休闲观光农业做为一种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产业形态,其经济和社会功能日益显现。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促进农用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同时又可以休闲观光农业为龙头,带动餐饮、交通运输和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附加值的提高,为农村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5]。从而使农业及耕地能在农业地位日益弱化的情况下得以保存和发展。因此,休闲观光农业一经出现便受到普遍关注和积极响应。

1•3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改善浙江农业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在《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浙江省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显[6]。但是由于农业负载量的快速增加,农业环境质量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资源不合理开发,有的过量消耗;另一方面,农村工业污染缺乏有效治理,有污染的城市工业向城郊扩散,城市垃圾在城郊大量堆放,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排向郊区,灌溉农田,造成农业污染,农业环境治理与保护迫在眉睫。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具有一定旅游观光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为招徕游客,必须绿化美化田园和道路,维护农业与农村自然景观,改善环境质量。

1•4城市人口的迅速扩张及农业人口进入城市促进了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客源的形成

休闲观光农业是以城市人口作为客源市场的。城市人口越多,城市群空间分布密度越大,所提供的休闲观光农业客流量也越大[6]。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也多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的国家,这些国家休闲观光农业不仅发展最早,而且规模也最大。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浙江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群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远离乡村,这就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展农业旅游提供了充裕稳定的城市客源市场。

2浙江体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过程与开发模式

2•1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过程

浙江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绍兴上旺大队的参观访问[7],但浙江真正的休闲观光农业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初。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业主投资农业势头日益旺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观光活动内容不断丰富,经营模式不断得到创新,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从作者对全省70个县(市、区)的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的调查统计:1995年前只有22个,2000年达到81个,2001年新建47个,2002-2004年发展达到,每年新建个数达70个以上。至2005年5月底,杭州、绍兴、宁波、丽水等4个市分别达到了97,71,63,47个,占全省的60%以上。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休闲观光农业在浙江各地已呈星火燎原之势。据对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统计,规划总面积已达8•2万hm2,规划总投资为92•0亿元。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已经有6家较为规范的农业旅游示范点通过国家旅游局的验收,并依托各地的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了杭州的高科技农业和都市休闲观光农业,金华、衢州的传统型农业,丽水的生态农业为特色的较为鲜明的休闲观光农业地区差异化格局。

2•2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模式

目前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模式多种多样,但根据其依托的载体形态、休闲内容、观光对象和活动项目的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为以下7种主要模式。

2•2•1休闲农庄型特点是主要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在原有现代农业园区、高效生态农业基地等基础上,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特别是城市居民提供度假、休憩、游乐、就餐和住宿等服务内容,满足游客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的田园生活需求。目前浙江的休闲农庄主要集中在绍兴地区,“农庄经济”已经成为绍兴的一种经济现象在全省予以推介。

2•2•2农业园区型特点是依托遍布浙江各地的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示范园区和高新农业园区的农业产业、设施兼顾农业生产、科技示范与科普教育功能的休闲观光农业形态,通过先进的现代科技和农艺技术的宣传、示范和推广,向人们展示现代农业的风采,为人们提供高新农业观光,优质农副产品采购,农业知识教育和品尝采摘等游憩产品。如浙江传化承建的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慈溪长河蔬菜出口创汇有限公司承建的慈溪长河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等,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与生产、示范、观光和教育相结合。

2•2•3农业产业型主要特点是依托浙江的13个优势农业产业带,挖掘农业景观的游憩价值,优美的乡村环境,为游客提供观光、采摘和购物等旅游产品和休闲度假的场所。如衢州市依托3•3万hm2柑橘Citrus产业基地,发展以“周迅家乡,橘子红了”为形象,以柑橘采摘游为主要载体,以旅游促销售,将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传绕柑橘产业升级、橘乡振兴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浙江的仙居杨梅Myricarubra节、台州枇杷Eriobotryajoponica节、余杭蜜梨Pyruscommunis节等都是依托传统农业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典范。

2•2•4商贸流通型特点为依托各地大中型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和优质农副产品采购等服务活动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如浙江杭州市的中国浙江花木城,依托商贸活动中丰富的花木品种的优美景观,让游客在如画的美景中流连忘返,充分体会现代农业品种与技术发展的奥妙,并为市民提供采购花木盆景及配套器具的场所。新昌县的浙东茶叶商贸城的旅游开发等,均为这一发展模式。

2•2•5农业公园特点为充分利用现代栽培技术和管理成果,以品种资源保存基地为依托,着重提供优新动植物(农业)品种、奇异作物形态、优美作物造型和新奇动物赛事等游憩观光活动,并辅之以少量的采摘修剪等体验活动。如奉化腾头村、中南百草园和新昌七盘仙谷等为这一发展模式。

2•2•6旅游产品特供型这一模式一般位于著名的旅游景区附近,为旅游餐饮提供配套的果、菜、蛋、肉等农副产品。浙江目前较为多样的土鸡生产基地就是这一发展模式。在农家乐发展到一定规模,参与农户的自身农业生产能力不能满足游客需要时,旅游产品特供型农户或村庄就会越来越多。

2•2•7农家乐型农家乐是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以原有乡村村落、民居建筑和乡村文化为载体,充分利用自然生态与环境资源、农村活动及农民生活资源,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以旅游经营为目的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如安吉县报福镇石岭村的农家乐,西湖区梅家坞的农家乐,上虞市驿亭镇白马湖餐饮垂钓中心等。特点主要是凭借其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态环境或独树一帜的特色农产品,以绿色、安全、新鲜见长,通过提供自产的蔬菜、家禽和水产品等,让游客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菜,体验淳厚的农家风情。

3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成效与问题

3•1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成效

3•1•1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对整体农业产业的拉动能力明显从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来看:一是休闲观光农业区中52•36%以多种产业为支撑。其中种植业与畜牧养殖结合的104个,种植业与水产养殖结合的117个,种植业、畜牧养殖与水产养殖三者结合的有77个,占18•24%。二是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的有282个(含与畜牧、水产相结合的)。其中花卉59个,茶叶32个,蔬菜瓜果28个,杨梅24个,梨17个,竹笋14个,中药材7个,其他水(干)果如青梅Prunusmume,枇杷,柑橘,桃Prunuspersica,香榧Torreyagrandis‘Merrillii’,猕猴桃Actinidiadeliciosa,葡萄Vitisvinifera,柿子Diospyroskaki,枣子Ziziphusjujuba等97个;三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132个(含与种植、水产相结合的)。其中,鸡为72个,猪18个,鸭鹅11个,牛3个,羊3个,蜜蜂Apisceranacerana3个,孔雀Pavomuticus,鹿Cervusnippon和鸵鸟Struthiocamelus等特种动物22个。而且这些地区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经济效益提升。

3•1•2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吸引了多种投资主体目前,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已投资金36•49亿元,其中由各级财政投入的只有5•27亿元(省级为1•33亿元,市级1•56亿元,县级2•38亿元),仅占已投资金的14•44%。而这些资金仅是各级财政对休闲观光农业区前身(如农业园区、农产品基地等)的投入,而不是针对休闲观光农业区项目的。建设的绝大部分资金投入来自社会各界和工商业主,达29•67亿元,占81•31%。如德清市雷甸镇杨墩农庄,面积达133•3hm2,业主个人投入已达800多万元,近期还将投入200多万元,用于休闲配套设施建设;桐乡乌镇华章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是外资企业华章电气(香港)控股公司投资建设,占地97•3hm2,已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又如秀城区东进园艺场(周家庄)休闲观光农业点,是农民个人(原来是从事苗木经营和绿化工程施工)投资的,已投资278万元从事休闲观光农业开发。

3•1•3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了多种农业要素与生产形态的有机整合从浙江的实际情况看,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种养加一体化和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已与旅游观光功能进行了有机耦合,“农家乐”“渔家乐”等的发展,也大大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据统计,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中,各种休闲设施建筑面积已达738•09万m2,其中智能化大棚27•20万m2,连栋大棚400•66万m2,普通钢管大棚174•61万m2,管理用房18•40万m2,展示室2•49万m2。这些现代农业设施通过与休闲观光有机耦合,使其功能得以拓展,从原来单一的生产,拓展到示范推广、教育培训和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使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与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机结合。同时也使这些休闲观光内容成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经济效益的新增长点。

3•1•4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对农民就业增收的促进作用明显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为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安吉县充分发挥竹乡特色和生态优势,通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有10个乡(镇)兴办了农家乐,成立了7个“农家乐服务中心”,经营农户1000多户,床位超过4000多张,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经营农户户均收入一般超过2万元。安吉县报福镇石岭村农民金加东开办1年多来,收入已达7万多元,大溪村农家乐户均收入高达10万元,有20多户经营户购买了汽车,开始了农家乐联网经营。临安市2004年全市农家乐接待游客25万人次,经营农户人均增收3000多元。农家乐型的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不仅使直接从事休闲观光农业的农户增加了收入,还有力地带动了特色农产品、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拓宽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

3•1•5浙江休闲观光农业为旅游业发展拓展了空间休闲观光农业区充分利用农业产业、农村人文资源和农业自然环境等旅游资源,实行农旅结合,形成了以旅带农,以农促旅的良性互动。据调查统计,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中有很大部分区同时具有观赏、采摘、游乐和度假等多个方面的功能,其中具有采摘项目的237个,游乐项目的290个,度假设施的195个(含与种植、畜牧养殖结合的),有垂钓功能184家。2003-2004年422个区观光人次达388•57万,旅游观光带来的收入已达6•22亿元。但目前只有103个区已与旅游部门联系比较紧密,仅占总数422个的24•41%,旅游开发的拓展空间还很大。

3•2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尽管发展势头不错,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3•2•1从主管机关的角度上看,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缺乏有效而规范的管理部门与手段目前还没有专门机构对休闲观光农业开发立项的审批、备案、可行性论证等技术职能以及对观光农业项目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检查与管理等行政职能负责。导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宏观管理失控和办事效率不高的现象,出现了有的地方或者没人管,任休闲观光农业自生自灭,或者谁都管的混乱现象,最终使得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得不到真正的贯彻和实施。①没有明确的规范标准。包括对开发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中服务设施占地问题,对业者的经营范围与活动内容的核定,对经营者服务质量的要求等方面缺乏统一、适用的管理规范标准,造成项目建设随心所欲,从业人员无序竞争等现象随时随处发生,严重影响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一方面应当很好地借鉴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中国台湾农政主管机关制定有《休闲观光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休闲农场经营计划审查作业要点》《非都市土地申请休闲观光农业设施所需用地变更编定审查作业要点》《休闲农场项目辅导实施作业要点》等[8]。②缺乏有力的政策手段。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出路之一,政府应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但是,从资金方面看,省财政还没有设立扶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从舆论宣传方面看,政府、部门以及业主的宣传力度都不足,尚未引起社会多方关注,用地、税收、工商管理等优惠政策尚无明确规范,对休闲观光农业这一新兴的、大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营造的环境尚不够。如果没有政策环境的支持和引导,作为新兴产业的观光农业必然缺乏长远发展的软环境支持,发展乏力。

3•2•2从产业经营的角度上看,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缺乏科学的经营手段和专业人员,经营档次较为低下目前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基本上以乡村和工商业主自主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市场定位不明,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全省休闲观光区多为低档次,小规模,较散乱。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休闲观光农业区较少。多数观光区设施普遍简陋,内容不够丰富,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缺乏高品位。目前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生产、加工和营销工作的人员,对旅游业缺乏管理经验。从事休闲观光农业服务业方面的人员,绝大多数不是正规的职业学校毕业生,虽然有关方面专门组织了短期的岗前职业培训,但整体素质仍然偏低。

3•2•3从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上看,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滞后与目前浙江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红红火火形成反差的是,浙江关于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和管理技术研究相对滞后,有些领域还是空白。缺乏理论与技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休闲观光农业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依托传统农业产业发展起来的,如衢州柯城柑橘采摘游、台州杨梅节和余杭的蜜梨节等,均是在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改造或发展起来的。但他们均是采取“农业+旅游”的衔接,其中许多技术关键没有很好解决。如传统果品生产的病虫害防治中的农药环境污染问题,受损果树及果园环境的恢复问题,观光果园的改造,设计与管理问题,观赏果树品种的引进与改良问题等,都有待相关科研部门的协作攻关去解决。

4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领导,制定扶持政策,确保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发展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协调,真正把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作为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部署,作为提升农业,致富农民,发展农村,拓展旅游的重要举措来抓[7~10]。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管理,既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又有利于浙江农业的长远发展,既有统一协调,又有分工协作,更有利于事业发展。要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管理制度,做好对休闲观光农业的立项审批、指导协调、组织验收、监督管理等工作。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打破地域界限,及时协调各种矛盾,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建立“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建议安排一块休闲观光农业资金,用于补助省级休闲观光农业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同时要求地方各级财政设立一块专项资金,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的投入力度,扶持与引导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建议地方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以解决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设用地的需要,对休闲观光区内用于农业生产的管理用房、配套设施用房等所需土地应与农用地一视同仁。对休闲观光农业区改造相关接待设施和排污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以贴息的方式予以扶持;对从事种养业取得的所得,3a内免征所得税;对从国外引进种子、种苗和设施装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用于种养业生产,冷藏保鲜,增氧排灌等方面的用电,享受农用电价格。制定吸引海外资本、工商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设的优惠措施,鼓励他们以协作、参股、合作和独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建设,同时,应积极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

4•2科学规划,优化布局结构,协调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和谐发展

有关部门要做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规划,特别是县以上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划,从全省的角度优化布局结构,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和投资的浪费[7~9]。规划起点要高,内涵要深,突出特色与个性化相结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要重视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将农业发展规划特别是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城市旅游、城镇发展规划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牵涉面广,关联性强,它可以带动与农业和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本身也受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以及交通、建设和商贸等相关产业发展的制约[3,7,8]。这种特性决定了它要特别强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业与旅游及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融合发展。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通过挖掘当地文化资源,达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林景观的和谐与统一,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应注意保持农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尽量避免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破坏,尽量避免原本是城市的一些生活垃圾、环境压力转嫁到农村,给农村带来“生态负担”,应走出一条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永续利用有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当代人与后代人共享资源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之路。

4•3加强行业管理,重视人员培训,促进浙江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要在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原则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同时,依法加强土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力度,控制环境污染,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依法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区的食品卫生、安全设施、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服务质量、消费价格等的监督、检查工作,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要特别注意防范休闲观光旅游可能给农业、农村和农民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7~9]。休闲观光农业包涵一、二、三产业的经营内容,涵盖农业、生态环境、旅游、休闲和文化等多学科知识,需要兼具系统知识的专门人才,必须加强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3,7,8]。各地可以通过组建休闲观光农业行业协会等方式,培育和发展中介服务组织不断完善行业自我服务和约束管理机制,组织对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旅游知识和服务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休闲观光农业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准。

4•4加强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支持体系建设,增强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项新生事物,农业和旅游是内涵差异较大的两大产业,其经营管理和环境管理的标准和要求有很大的差异,在二者有效衔接过程中将出现许多现有理论和技术成果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必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支持体系必不可少。有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应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的配套产业政策、经营管理技术、产业规划布局、人才培训体系、环境管理技术和持续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