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范文

如何开展素质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开展素质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第1篇: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素质教育 基本途径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其整体素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现素质教育”定义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还能够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但是作为一名当代的高中教师要明确,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二、开展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1.开展德育教学。开展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创新性地将德育教学融入到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德育比智育更为重要,因为德育比较差的学生将来即使拥有先进的科学知识也不能够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甚至比那些没有先进知识的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更加大。

2.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等,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能力提高。

3.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把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身素养;注重学生的智力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开拓能力及其思考能力;注重学生的体育教育,有利于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内心世界;注重学生的美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注重学生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为社会的发展出一份力。

三、开展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1.注重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确是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因此,在开展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因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是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

首先,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开展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源泉动力,因为只有高中语文教师摒弃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才能够确保整个教学工作的教学理念发生本质的变化,从而使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发生变化,实现高中语文的素质教育。

其次,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以及道德素养。一方面,我们从教师的学科素养来说,教师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身怀高超的演讲技巧以及课堂驾驭能力,加上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才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输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另一方面,我们从教师的德育素养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甚至是学生终身的学习榜样。换言之,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直接且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培养出道德出众的学生。

2.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在语文教学中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作为一个中学教师,其课堂语言仅仅具有具体性、严谨性和精练性是不够的,因而我们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具有充足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包括了注意力的集中、认知的活跃、情绪的振奋、意志的努力、行为的投入等等。新课程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新课程教学策略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第2篇: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73-01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担负着完成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开展素质教育呢?

一、转变传统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技能

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现代创造理论表明,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技能不是靠传授而得到的,也不是手把手教出来的,它往往是创造者经过心理的“烘热期”和“脑风暴”后的“顿悟”。因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创新思维的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让学生快捷地懂得这些成果或者沿着一条“简洁、顺畅的道路”,重复推演一下当初科学发现的过程,无疑是一条高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途径。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意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是十分有益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将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证明的规律纳入待解决问题的序列之中,将学生学习概念、规律的过程设计成对这些问题的“再发现”、“再解决的创新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索过程的弯路、岔路和纠偏过程后受到创新思维方法的启迪,从而增进创新技能。采用“解决问题”序列的教学过程,一要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前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实行主体性教育,时代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适应能力,又有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的智能型人才。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要让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重视培养能力、发展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引导学生,让他们想学、会学、善学,使学生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主动发现、研究、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前面已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教师在教学中主要精力要放在引导上。可在复习题中安排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通分两题,然后出示例题 ,问:这是什么样的题目,和前面做法有什么不同,能否转化成前面计算的那样的题目,怎样转化,当学生回答完这几个提问后,方法就比较明朗了。然后要求,能计算的把它计算出来,即使比较差的学生也会计算。接着让学生两人相互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并总结出计算法则。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去研究、发现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效果较好。

三、教学生活化,增强应用意识

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均来源于生活实际。因此,学习小学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数学”。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的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数学应用的具体案例,并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了解数学的发展,感受数学的文化魅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只有亲身体验过的知识才会更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引导学生尝试、体验生活。设计开放化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广泛的数学经验,学以致用,在感受成功的同时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

其中,数学作业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某教师教学了“认识物体和图形”后,对学生说:“同学们能用学过的图形和其他各种数学形体,画出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吗?”学生兴趣盎然地说:“能。”接着教师布置作业说:“同学们利用彩笔把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画拼成你最喜欢的物品。”学生听后,个个都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积极认真地画起了自己喜欢的物品:球拍、不倒翁、汽车、山和太阳、小树、机器人……这样的作业,学生兴趣很浓,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激发了学生作业的热情,学生的学习情感油然而生。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小学教师,应该抓好小学生的基础,让小学生从小接受素质教育,以便在今后获得全面发展。这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也是当代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文芝.小学数学课堂素质教育实施方略[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07).

第3篇: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范文

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通过赏识来激发学生的潜力

在一个班级上,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很多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有自己的缺陷,但每个学生又有自己的优势。为了让学生树立更多的自信心,班主任要懂得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在自己的优势项目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的心理体验。同时,为了赢得更多赏识学生的机会,班主任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给学生更多自我表现和展现才能的舞台。例如班干部的轮换制,其本身就是对上进生的一种赏识,只有对学生的进步表现及时进行激励和表扬,才能触动学生内心的发展潜力,而当学生出现退步和逆反行为时,也要多一些宽容和微笑,将赏识教育多样化开展,以此来激发每位学生的发展潜能。曾经有一名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中游的学生,平时跟周围同学和任课教师的交流都比较少,而正是得益于班干部轮换制对她的赏识,她在当班长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发现了自己的管理潜能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处理班级事务和进行各科学习时表现地非常自信,学习成绩更是在短时间得到了提升。

二、在课堂内外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为了更好、更多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开展相应的赏识教育,班主任要在课堂内外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尤其是要重视在课外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这样方能实现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充分了解,发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失误,实现班级管理方案的不断优化。对此,在学生的课外,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通过有效的互动来观察和了解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的“闪光点”,以及面对的各种得失、心理问题、行为缺陷等,并对有“闪光点”的学生表达赏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和带头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纠正问题学生的不良心态和行为习惯。这样的班级管理形式和赏识教育,表面上看班主任放低了管理姿态,放弃了一些管理职权,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班级管理艺术,体现出了和蔼、谦虚、近人、民主的一面,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班主任要不断提升自己,通过赏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的班主任在课外能同个别学生“谈笑风生”,但是大部分时间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还是表现得过于严肃,这样容易同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距离感,所以很难真正地走进学生。对此,班主任在工作岗位上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从改变自己同学生交流时的表情开始,多给学生一些发自内心的微笑,即便是批评和指正学生的错误时,也要尽量选择亲切的态度和平易近人的方式。同时,不要吝惜自己的爱心,多对学生学习与生活进行关爱,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排遣学生内心的不良情绪。

四、班主任要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和激励自己

作为一名班主任,面对班级里的几十名学生,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也无法实现对班级学生二十四小时的监控和教育,所以班主任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赏识自己、自己激励自己,点燃不断超越自我的激情。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激励自己,其实是提高学生的一种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主体性,避免过多的干预和不当引导,要从学生的优势特征出发,帮助学生树立相应的自信心,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力。例如,一名厌学的学生出现退学的念头,原因是期末考试没有一门成绩优秀的课程,但是学生的各科成绩比较平均、基础好、不偏科,这本身就是学生的一种优势,教师的赏识教育和恰当引导,可以让学生及时理清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动力和信心。

第4篇: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范文

关键词:数学 教学 素质 教育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几年来,笔者根据数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认为数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数学素质的四个层面(知识观念、创造能力、思维品质、科学语言)均可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现。

一、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教学中要确立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认为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多年来一致强调“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而实际上是“教师是主讲,学生是主听”,以为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就会听,听就会想,想就会懂,同时还可以把握进度,维持纪律。结果造成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教师在思想上必须树立全方位的学生意识,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教师的主导地位作用应体现在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并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积极创设条件,促使学生从“听”数学的情境中转到“做”数学、“用”数学的情境中来。这就要求教师想方设法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主动回答问题(动口),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方式很多,学生间展开讨论是常用的方法,如一个概念让学生讨论如何求解等等。还有平时常用的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教师提供具体材料让学生去探索去解决问题,即发现式教学法等等。总之,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并设计不同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和基础知识是构成数学知识的两大支柱,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指南,寓于数学基础知识之中。解决数学问题,知识是基础,方法是纽带,思想是灵魂。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始终把数学思想方法溶于教学内容之中,认真挖掘教材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如集合思想,划归思想,对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及探索思想等等。在教法上要精心构思,善于选择,让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探索得来的知识最深刻难忘”。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引导启发学生去探索概念由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过程;对数学公式、定理、法则的教学,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归纳、概括,使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对于解题教学,重视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统领全局,启动思维,把有关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应用,迅速找到解题途径。所以,只要我们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意识的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就一定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两大心理活动系统,即由智力因素组成的操作系统和有非智力因素组成的动力系统。智力因素的发展与非智力因素的发挥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智力因素的形成可以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既能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又能补偿智力因素的不足。教学中应树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的观念,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围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动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意志,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等。完成上述过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目的性教育,把时代特点与数学教育结合起来,21世纪是数字化的时代,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向一切领域渗透。其次,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把思想教育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如讲等差数列求和时,讲一讲高斯的故事;讲排列组合时,介绍一下哥德巴赫猜想,说一说陈景润,这些古今数学家的辉煌成就都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形成他们刻苦学习数学的坚强意志。第三,运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数学美比比皆是,从点、线、面、体,到数、式、函数、方程,处处充满着美的情绪,美的感受,美的鉴赏,美的创造,美的表现,这些美构成了完整的数学美:奇异美、和谐美、简单美、对称美、相似美。同时,教学中还要善于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去描绘、赞美它们,艺术地表现出数学美的特征,诱发学生内心的美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想学、爱学、乐学。此外,教学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性格等,使学生的各种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

第5篇: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素质教育;创造教育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倡导了许多年,但是进展比较慢,原因在哪里?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美感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和独立性等等。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能是依赖性很强、性格很脆弱的人。但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有独到见解,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人,同时还应该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判断力。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思想是在人的遗传素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的素养,以达到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那么在高中物理学科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素质?实施教育目标?笔者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如何进行高中物理学科的创造教育

创造教育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开展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活动,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训练,培养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智力,所谓创造性智力是能够产生创造机智,发展创造效能的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激发学生为现代化而创造的动机。中外杰出的物理学家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登攀,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思想和行为是青年学生的光辉榜样,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业绩,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创造的热情。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去创造财富,产生价值。

2、培养学生的创造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培养创造观察,在高中物理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笔者提倡师生平等,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想法和问题,鼓励学生超过教师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所以,物理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观察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创造思维的潜能人皆有之,只是在表现程度上有高低,对于一般人来讲,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自我实现”或称“自我开发”的能力。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解决了本人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教师在所教学科中,根据所授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课堂上充满积极的创新气氛,便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综合,在物理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思维的扩散与集中训练,如组织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答,这些训练并不是一味追求“多”,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多“思”,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发散、多因素分析、多角度论证,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发展。

4、培养学生创造型的学习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法的研究,更要注重学法的探讨。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备课时,首先应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抓住特点,在考虑教法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撰写教学设计,指导学习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次教师上课时,教给学法。通过教师课堂上有目的的示范引导,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研究”情境,让学生大胆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去猜想、去发现,并让其充分发表“高见”以逐步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掌握化学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三教师在辅导学生时,指导学法,如指点学生怎样去预习教材和阅读课外书籍,教会学生如何列提纲,做到看书与思考相结合,看书与质疑问难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做习题时,应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方法和技巧。总之,我们要正确处理教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努力培养学生创造型的学习能力。

二、物理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物理创造教育目标:不侧重于促进和储存知识,而重在向学生提供有助于创造力开发的教育和指导,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从高中物理教育来分析,应试教育留下了许多难以根除的遗留问题,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在高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1、“智商”与“情商”

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除其智商(IQ)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其情商(EQ),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培养“热爱”的观点,他们也就缺少的创造性。如我国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没有听说美国的中学生得奥林匹克奖,但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是最多的,这个强烈的反差,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我们起跑领先?而冲刺落后?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后劲不足?从这里反映出我们的教育有不足之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将开发智力与培养创造力混为一谈。因此,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因素,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望、顽强的意志和积极性等。使他们在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上达到和谐统一。有时,情商 比智商更重要。

2、“基础知识”和“创造力”

基础知识是进行科学创造的基础。因此,要想发展创造力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熟”、运用“活”。物理是一门以唯物辩证法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物质运动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所以要学好物理,应学一点唯物辩证法,学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观察、认识物理现象,分析物理过程,归纳物理变化规律。这样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变得更深刻、更透彻,应用也更得手。当然基础知识并不等于创造力,并不是知识越丰富,创造力越高。相反,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只要有创造力,一样能做出创造发明。

比如:12个字抓住力学:“一种方法,两种思想 ,三个定理”。 一种方法 即分析的方法(受力分析,运动分析);两种思想。即平衡的思想和守恒的思想(能量守恒,却是守恒);三个定理,即牛顿每二定理,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抓住了力学的解题规律。再难的题,也得通过受力分析或运动分析,过程,转化运用两种思想和三个定理,反复推导,最终得以解决。

从生活走向物理,笔者创设了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是推动学生寻求知识的强大心理动力。从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我们认识到,要讲好物理必须做好实验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创建好生动的教学情境是物理高效课堂的基础和必要环节。本人结合当前的高中生的特点,应用多媒体教学视频,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

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把学生综合素质贯彻到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中,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志文 现代教育思想【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第6篇: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范文

一、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

培育新时期人才,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抓好、抓实,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者的目标。首先,学校应从不同层面开展学生德育工作,形成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班主任教师是是学校德育的“主力军”、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社会是检验工作成绩和教育学生的“主战线”的全方位德育工作网。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注意加强以校长和主管校长为首的德育队伍建设,包括由学生处和班主任组成的管理育人队伍,由教研室主任和政治课教师组成的教书育人队伍;由校团委、学生会和班级干部组成的活动育人队伍,由总务处组成的服务育人队伍,齐抓共管,使德育工作广泛开展,深入人心。

二、深入分析,探讨学生心理,做好常规生的管理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笔者认为做班主任工作,在加强班主任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基础上还应做到整体与个别分开、常规与特殊分开的管理原则,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好他们的政治思想工作。常规生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基本素质的最佳佐证。在对他们进行正常的日常管理的同时,班主任应密切审视这一群体,从以下几个新角度出发,加强常规生的管理。

(1)贴紧最近发展区,实施针对性教育。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必须考虑对象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一种则是指导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他把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职专生的文化学习和技能水准存在最近发展区,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也同样存在最近发展区,因而实施针对性教育,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工作效率。我们可通过问卷调查和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个别交谈,把握每个学生的思考最近发展区,并结合学生各自的气质、性格特点,选择思想教育内容,实行分类指导。

(2)思想工作深层化,消除隐患治根本。中专生思维模式尚未定型,行为模式亦是如此。其最大的特点是多变、好奇,良好文明习惯难以养成,班主任必须把握职专生思想的可塑性,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治标从治本入手。

(3)针对思想闭锁性,旁敲侧击促反省。根据心理学原理,从初中生开始,学生思想逐渐趋于闭锁,有些事不愿别人以求保密,例如早恋现象,若班主任在处理过程中草率从事,肯定效果不佳。若班主任能开展相关活动,积极引导,不仅解决问题,而且能使异性吸引转化为学习、技能竞赛的内在动力。这方面,可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那些发生问题的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不知不觉地接受教本文由收集整理育,从而及时调整自己,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解决了问题。

而后进生转化工作确是班主任最为挠头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一个学生,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青年。”因此,我们对后进生应寄予信任,要有“爱心,诚心,耐心,恒心”。在加强习惯行为教育、法纪教育和合格毕业教育的同时,重视班集体的建设,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班主任对后进生要关心,爱护,以诚相待,不歧视,不挖苦,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时间,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运用激励理论,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同时应有信心、耐心、恒心地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从实际出发,帮助他们制定出一套可行改进措施。首先,订立阶段性目标,从低到高,激发他们去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其次,在达到一个目标后再提高标准,使他们步步登高,而不至于半途而

废,可望而不可即。同时,要适当地进行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久而久之,他们会从思想和行动上再次成为班级的优秀学生乃至班级的骨干。

三、联合教务处,紧抓政治课教学,发挥其在新时期德育的重要作用

政治教学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结合新时期形势,我们通过“两观”教学使学生走出“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学完全忘记”的死胡同,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教育学生“三树三学”,即树立科学世界观,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生活;树立崇高的价值观,学会办事。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学会做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以及多种所有制的差异,其世界观也各有不同。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才能学会做人。为此,在教学中,在讲授唯物论和辩证法普遍原理的基础上突出三个方面。1、实事求是的观点;2、创新发展的观点;3、理想信念的观点。使学生在具有崇高的理想、实事求是和创新发展的精神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真正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生活。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它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人们世界观的多元化导致了人们人生观的多层次。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是学会生活的保证。在这方面,应着重灌输三个问题:1、为人民服务是唯一正确的人生观,是学会生活的基本要求。2、正确对待生与死是正确人生观的具体反映,是学会生活的基础。3、承受挫折是对正确人生观的考验,是学会生活的准备。所以,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第7篇: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范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以推进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试点;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试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要求改革办学模式、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模式。笔者认为,在“十二五”期间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四种”模式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也是我市中职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校企合作与办学模式改革

从职业教育投入的比例上看,目前政府的投入比例过大,企业仅占十几个百分点。这种投资比例严重失衡的现象不仅破坏了投资体系平衡,而且根据权利与业务对等或“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企业既是市场经营主体,又是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理应成为投资和办学主体[2]。

1.单主体办学。校企双方或多方以股份制形式共建单主体办学体,即“股份制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或办学点”,实行市场化运作,纳入当地教育部门管理。采用这种办学模式,其办学规模可大可小,运作时间可长可短。就学校而言,可以是整个学校,可以是一个专业,也可以是一届毕业生。这一种办学模式的优点是校企一体、订单培养、利益保障、市场运作,既帮助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困难和不足,又能培养企业短、中期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也是与目前绝大多数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最大的不同点。“十二五”期间,我市要在前三年探索的基础上,争取在每个县区都推进这种办学模式,办一所这样的学校或办学点。

2.双主体办学。校企双方以资源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杠杆,采取学校为主体、企业为辅,或企业为主体、学校为辅的形式建立双主体办学体。这是目前中职比较普遍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企业办学等从办学形式来说都属于这种模式,其突出的问题是辅助方参与度不够。因此,笔者建议在“筑巢引凤”“共结连理”上下功夫。就学校而言,引进企业的物质资源办校内工厂、生产流水线或实训基地;引进企业的人力资源担任学校的专兼职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员工和招收的学生开放学校教学资源。就企业而言,引进学校的管理人员参与招生和办学;引进学校的教师参与教学、产品研发和技改;对学校的师生开放企业的生产资源,安排教师下企业锻炼、学生顶岗实习和工学结合。“十二五”期间,我市要着力推进“双主体办学模式”,树立典型,推广成果。

3.多主体办学。三个以上主体的合作办学,就是教育部鼓励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即依托示范性职业学校、行业组织和覆盖行业的企业组建“行业型”、“区域型”和“特色型”职业教育集团,促进集团内部学校、企业、行业等成员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其主要功能就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不仅形成多企多校的合作平台,而且从组织结构上连接了校企双方,形成了校企合作的聚集效益[3]。“十二五”期间,我市要围绕九大产业和现代农业,一是建立电子信息、盐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特色型”职业教育集团;二是依托行业组织和地方大企业,建立“行业型”职业教育集团;三是依托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和区域重点职业学校,建立“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加快推动我市中等职业教育集约式发展。

二、校企合作与培养模式改革

行动计划要求改革培养模式,深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改变单一强调连续学习为连续学习和分阶段培养相结合,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人继续学习模式。

1.交替式培养。交替式培养主要是根据校企共同制订的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实习、工作交替进行。就性质而言,半工半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都属于这种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主要适合单主体办学或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办学形式,适合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适合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模式,其难点是校企融合度要高、教学管理难度大及学生因经常转换角色需调整生理、心理和职业生涯,这也是我市“十一五”校企合作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十二五”的工作重点。因此,一是要加快推进校企单主体办学或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办学形式;二是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建立相关机制;三是加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

2.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主要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提前预订一定数量、特殊“定制”规格的毕业生,冠名班是常见的订单形式。就性质而言,委托培养、定向培养也隶属其中,是目前中职普遍采取的一种模式。对我市而言,这种培养模式仍然是“十二五”的重点,且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在市政府服务大企业办公室的牵头下,全力做好冠名班的培养工作,尤其是围绕地方大企业建立冠名班。二是企业深度参与,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开发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共同实施教学管理,尤其是加强实践性教学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共同建立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队伍。三是尊重市场规律,服务企业需求,在形式上可缩短订单周期、模糊订单数量。四是在培养成本上,以学生、学校、企业“共赢”为前提,让学生提前享受企业部分待遇,努力达到多方满意。

3.阶段式培养。阶段式培养是以学年和学籍为主要基点,在校学习与到企业顶岗实习、就业基本分开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提出的“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一年在农村职校学习、一年在城市职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习”的两个三段式和学生可先就业、保留学籍,随时返校学习,实行学分制等弹性学制管理的个性化培养模式都属于这种模式。就我市而言,上述第一种形式比较普遍,第二、第三种因城市化进程快、助学到位和就业形势好而较少。因此,“十二五”期间,一是优化第一种形式。即在校两年时间,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步进行,利用校企共建的校内基地、生产线等实施理实一体教学模式;顶岗实习时,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跟进,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有计划地安排;毕业前,部分重新定位自己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的学生,要提前两个月左右返校进行培养和培训,要尊重学生的职业选择。二是鼓励第三种形式。创设条件,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支持学生在校期间就业和创业。

三、校企合作与教学模式改革

行动计划要求改革教学模式,积极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项目教学。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选择、组织并学习工作过程知识的课程模式。实施项目教学方法,可针对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单项任务形式出现的,另一种是以项目形式出现的[4]。所以,企业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每一个工作过程的核心要素都包括劳动者、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和产品,并强调人在工作中的活动,包括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等。“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组织校企合作双方或多方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一线教学人员,按照“确定工作任务、尝试完成工作任务、提出问题、查阅并理解和记住理论知识、回归工作任务等程序”和“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决策指导、实施检查和评估展示等步骤”进行, 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努力做到“三个一致”,即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5]。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通过案例分析、分类、讨论、归纳、总结、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案例教学一般包括五个步骤,案例选择是其重点。要确保所选案例的真实性,是管理实践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是现实工作中常见的、复杂的问题,这样的案例才有研讨价值,否则,就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也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因此,“十二五”期间,一是要组织校企合作双方精选案例,最好是合作企业方的典型案例,并建立案例库。二是配备好必要的教学场地与设施等物质条件,如果案例来自合作企业,则教学场地也安排在企业,使案例教学与场景教学结合。三是合理分配案例教学的时间,实施信息化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3.模拟教学。模拟教学就是在一种人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就是将现代工厂的经营、管理观念引入学校,将现代工厂的生产、经营环境浓缩并模拟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之中,甚至将现代企业的某一个生产、经营环节引入学校,使学校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从而使学校教学与企业经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得以在一个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所必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6]。模拟教学与场景教学在场地与设施上要求相近,就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来说,“十二五”期间要推广模拟教学,没有企业的参与是远远不行的。因此,一是要通过校企合作力争在每所学校的骨干专业建立一个“教学工厂”。二是把车间建在学校,把课堂设在车间,使模拟环境和模拟训练尽量逼真。三是在模拟教学过程中,努力推进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保持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实现“学生”与“工人”角色无缝对接。

四、校企合作与评价模式改革

行动计划要求改革评价模式,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笔者认为,还要建立以德才为重点的教师评价模式。

1.评价学校。中等职业教育的总体办学思路之一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着力推进“五个”对接,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其服务能力和贡献能力。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离开企业是不行的,因为企业既是办学的主体之一,也是服务的客体之一,既参与办也参与管,还直接用,所以,企业对职业学校的评价具有“终审”性的评价意义。“十二五”期间,一是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其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为导向。二是建立人才培养工作评议会制度,定期请行业与合作企业对学校的各项工作从规划、计划到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三是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与毕业生建立稳定的联系,定期了解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情况,尤其是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所在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评价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修正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2.评价学生。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决定了职业教育是“行动导向”的教育,具有职业化特征与实践性特色的属性。评价学生的能力,要更多地关注过程性评价、特质性评价和隐性能力评价,而非总结性评价、同一性评价和显性能力评价,并要遵循四个原则:完整性原则、连续性原则、互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7]。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没有企业是不行的,因为企业是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培育者,也是实施过程性评价、特质性评价、隐性能力评价的直接参与者。“十二五”期间,我市在实施企业对学生能力评价时,可学习借鉴芬兰职业教育改革的做法,即引入企业本位的能力评价证书。第一,企业和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职业能力评价证书的制定与评价,提高了证书的可信度或可靠性,表明了职业教育中职业实践的含量,因而受到职业学校和企业界的普遍欢迎;第二,学生通过对自己在真实职业情境中培训效果的评价,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与不足有较全面的了解,激发了主动学习的动机,也明确了提高和开发自己职业能力的方向[8]。

3.评价教师。教师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教师既是为了激励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也是为了服务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教师的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师德,二是教师的能力。建立以德才为重点的教师评价模式,少了企业是不行的。因为教师的师德和能力很多时候是在与企业合作培养、培训等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如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发课程、建立实训基地、制订教学计划;与企业管理人员、工人与技术人员共同培养学生技能、组织顶岗实训、参与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依托企业实施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共同研发产品,推进企业技改。“十二五”期间,我市要加强与企业合作,构建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以此来推进职业学校教师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建设,突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此来突出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现代化教学观、创新意识、现代教学技术等素质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此来建立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和专兼职教师队伍,完善教师队伍结构。

“十二五”期间,我市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中职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还要成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和院校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加强政府统筹,制定相关政策,激发行业、企业的积极性,保障校企、师生的合法权益。要明确校企合作各成员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积极探索建立合作内容全方位、合作环节全过程、合作形式多样化、合作层次高水平的长效合作机制,定期对校企合作项目及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表彰。要设立中职校企合作专项资金,资助校企合作基础建设项目,资助实施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校企和师生,资助合作研发、技术改造、成果转化的科技项目,奖励在校企合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通过宣传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等形式,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为校企合作提供指导、帮助等服务。努力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和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职教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刑晖.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N].中国教育报,2008-1-31

[2]石伟平主编.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14.

[3]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09-11-18

[4]马成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3):8-10

[5]孟宝金.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09(5):52-54

[6]孔凡成.国外校企合作中职业教育改革模式及启示[J].职教论坛,2006,(11):62-64

第8篇: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范文

〔关键词〕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高校图书馆;案例

高校图书馆一直具有两项使命,一是提供资源服务职能;二是提供教学辅助职能。因此在高校由于图书馆自身的资源、人员、服务特点,图书馆一直是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近几年来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发展迅速,各大学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素质教学,目前主要的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有:信息素质课程、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

1 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涵义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是信息素质教育新的实现模式,是对传统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根据ACRL(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的定义,嵌入式信息素质教学就是把图书馆的资源利用与图书馆服务融合到专业教学之中。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强调馆员与专业教师的配合,采用合作的模式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到学科专业课中,明显不同于传统信息素质教育的模式,教育主体不再由图书馆独立来完成,而是要由学校的教师、馆员、学生共同来完成,集专业知识教学、科研研究与信息能力实践为一体的新形模式,是信息素质教育发展的新的方向,在国外大学图书馆中被广泛推广。

2 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形成的原因

2.1 现代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给信息素质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变革。图书馆作为资源与信息的主要集结地、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都已经完成知识化、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图书馆的转变。资源、技术、设备、人员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和保障,为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传统信息素质教育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不能充分的开展,因此,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是现代化技术发展的产物。

2.2 在线教育的需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用到学校学习,而是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网络学习或是在线远程学习,这些学生有很少的时间出现在大学校园,更是没有时间到大学的图书馆,因此传统的信息素质教育根本无法进行。因此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应运而生,发挥极大优势,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到网络教育中,打破时空的局限,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高。因此,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应运而生。

2.3 学科服务的需要学科服务是图书馆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是图书馆资源与信息服务的重要工作,主要是针对具体学科进行的深入化的资源与信息服务。在传统的信息素质教育中往往忽视专业学科的素质教育,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通过嵌入到具体的学科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群体的特点,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教育和知识服务,一方面有利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文献资源,为其科研学习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可以将学科服务更好地延伸,更好的发挥学科馆员的作用,推动学科服务的发展,因此说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是学科服务发展的需要。

3 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个案分析

3.1 嵌入在线平台的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信息素质教育发展的巨大飞跃,当今建设比较有影响力的平台有:Blackboard,WebCT,Moodle等,早期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形式是如TILT的在线教育指南服务,随后开发各个基于Web平台的在线教育平台。嵌入在线信息平台的信息素质教育具有实效性,对馆员、教师、学生都有重要意义,利于图书馆进行学科服务,为馆员与专业教师搭建合作的平台,双方可以及时沟通教育内容,并共同在教育平台上将教育目的实现,另外,嵌入式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平台的形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信息及获得信息的通道,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放课件,留作业,习题,馆员可以提供参考文献资源等,馆员、教师可以拥有更灵活的教学性,学生都可以自主的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嵌入在线平台的信息素质教育推动信息素质教育朝着更为自主、互动方向发展。案例分析:美国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到虚拟在线学习平台Blackboard上[1],通过和教师合作,将课程信息、参考文献及其来源、课件等放在平台上,同时将有关信息素质教育内容的课件也放在平台上,包括如何写专业论文,如何查专业文献等,加强学生对专业信息知识的理解。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图书馆和大学的信息科学学院共同建成在线指南,将信息教育嵌入到在线教育指南中,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指南获取大量的,有价值的文献信息,得到较为全面的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资料。

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r.,2013Vol.33 No.3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及案例研究Mar.,2013Vol.33 No.33.2 嵌入学科的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大学里都设有许多不同的学科,不同学科在具体要求应用信息时,无论是信息源、信息检索过程、检索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就具体学科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可以为此学科的教师和学生提供适合该学科领域的信息源,并且能够对这些信息源的使用进行辅导,嵌入学科的信息素质教育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阶段进行个性化的信息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信息源选择、数据库检索能力,这一点深受学科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案例分析:韩国Dankook大学和Seoul国家教育大学联合开发的基于医学专业的信息素质教育培养系统[2],充分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设置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另外嵌入医学学科的信息素质课程使用了大量的多媒体软件,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 嵌入媒体的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大学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中有一门最基础的课程,就是对新生开展的新生培训工作,传统意义上领着新生到处走、参观讲解的形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教育环境,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纷纷建立图书馆虚拟导航服务,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到图书馆虚拟导航服务中,帮助新生熟悉图书馆的环境、资源、馆藏分布、服务等各个方面,嵌入到图书馆虚拟导航服务中的新生教育给予新生更的自由性、可选择性,新生可以选择到馆参加新生服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浏览图书馆虚拟导航服务,同样可以达到熟悉图书馆的目的。案例分析:美国的RegentUniversity大学开展了虚拟图书馆导航服务,最为有名的是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建设的虚拟图书馆导航服务,名为libraryonlinetutorial,现在已经发展到第二个版本,第一版在2004年获得美国ALA组织的Primo奖项[3]。国内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也建设图书馆虚拟导航服务,用于新生入馆教育之中,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大学新生入校所进行的第一堂信息素质教育。

3.4 嵌入掌上移动设备的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现在,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等掌上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建设移动图书馆,图书馆可以利用手机、IPAD、MP4、上网本等一些手边的移动设备借助于移动图书馆服务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工作。3G时代,高校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大学生习惯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网,使用移动图书馆的服务,这种移动服务更加便利、灵活、互动性强,缩短学生与图书馆之间的时空的距离,扩大图书馆信息服务范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案例分析:像iTunes得克萨斯A&M图书馆就利用3G技术,通过手机、ipad等掌上移动设备为读者提供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图片等电子资源的下载,读者可以快捷获取工作、学习中所需要的资源。另外象弗吉尼亚大学、杜克大学等许多图书馆也提供通过手机接收图书馆短信、短信参考咨询服务、流通服务、查询服务、语音服务等多种移动服务,完全将信息服务的理念嵌入到移动图书馆服务之中,实现提高用户信息素质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3.5 嵌入实体课堂的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国外许多大学图书馆将信息素质教育作为专门课程与院系专业课结合在一起授课,把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到专业课的实体课堂中,进行实体教学进行,这种专业学科的信息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专业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及学科信息能力。嵌入实体课堂的信息素质教学,是帮助学生对专业信息资源进行整体认识、分析、评价、组织及利用的过程,是一次完整的信息素质能力提高训练。案例分析:美国马里兰大学(UMD)建筑图书馆的学科专业馆员Cossard与UMD建筑学院的老师Gournay合作,共同创作了“建筑学荣誉课程”这门课程,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在实体课堂授课过程中馆员Cossard承担有关信息素质方面的教学,在现实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辅导解答,强化学生专业信息素质能力[4]。互动性强,并且能够随时搜集和反馈学生对信息素质教育吸收的能力,评价教学效果。

3.6 嵌入问题导向的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嵌入问题导向的信息素质教育,是一种基于具体问题,寻找信息资源和寻找解决答案的学习,这种学习,学生从未知开始,通过专业教师与馆员的共同引导,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探索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馆员在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依靠信息环境对专业信息加以研究和使用,在信息资源的支持下解决具体问题。这一种信息素质教学模式中,馆员成为师生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信息顾问,学生的信息素质得以快速提高。案例分析: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医学院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嵌入式问题导向教学方法,馆员与专业课老师一起设计教学的模式,老师设计具体的病例,给每个学生小组一个模拟的患者,因为没有教学生如何医治具体病例,因此如何治疗具体病例这个问题成为学生研究、学习、查找答案的动力,专业教师从专业的角度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寻找答案,馆员则帮助学生从查找何种信息源、如何检索、如何使用信息这个角度引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

4 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有优势

4.1 提高自主学习性当今的大学生大都具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但传统的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往往是概括性,不具有针对性,教育形式也较单一,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弥补这个不足,通过嵌入式教学对课堂或课下相的信息知识进行辅导,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性,提高教学的效果。通过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可以学习与专业相关的信息知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基础知识、信息素质总体相关课程、各种图书馆的培训课件、视频,与本专业相关的信息素质有关课程的教学课件、博客等,并可以通过网上定制系统,请图书馆的指导教师为自己推荐相关的信息资源,同时灵活的安排自己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4.2 突破时空的限制除嵌入课堂教学形式的信息素质外,其他形式的嵌入式信息素质教学都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性,提供在线的、远程的、时时的、移动式的多种学习环境,学生可以自由灵活的选择学习内容和形式,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不再具有时空的限制,信息素质教育更具有便利性,图书馆可以实现24/7的信息素质教育工作,学习也可以实现时时的学习。

4.3 提高交流合作能力无论是嵌入课堂信息素质教育还是其他网络、媒体形式的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无一不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性、合作性、互动性。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在馆员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馆员要充分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全程参于课程的设计工作与教学工作,针对教学内容为师生提供课程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与服务,并尽可能为课程提供全面的学科资源介绍、服务,同时针对师生的具体要求开展专题性的信息服务工作。

第9篇: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范文

随着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素质教育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是领导还是老百姓,都对素质教育充满期待,也充满了迷茫。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行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是这样解释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和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的规定,素质教育是一种基于态度和能力,注重学生主体性,突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它面向的是小学生,是一群性格还在塑造、三观尚未成型、对世界充满疑问、渴望成长的孩子,孩子们的优点是好奇心强,没有固定思维,创新意识好,小学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对于他们未来发展尤为重要。

二、目前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于小学教育,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应被限定,应该让他们自由判断、自由学习,这一点似乎并没有严格贯彻。另外,学校和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都有失偏颇,没有领会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深远意义,素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校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展素质教育,基本上所有学校都开展了课程改革。学校认为素质教育就是给孩子们多上些文化课之外的课程,比如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等,有些学校甚至开展双语教学,花大代价聘请外教对学生进行外语教育。这些举措确实是积极的,我们并不否认给学生带来的丰富的课程体验和多样化的接触知识的方式,但课程内容并不符合学生实际,大多浮于表面,形式大于内容,学生们经常反映体育课就是在操场上跑步,音乐课就是听老师放儿童歌曲,而所谓双语教学也只发生在课堂上,学校对素质教育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收效却甚微。新形势也对教师的业务水准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但是有不少老师只有单一的专业知识,缺乏组织学生搞素质教育的其他相关素质,甚至一部分教师尚未意识到自己已经落伍了。学校老师应对不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老师受到的教育没有改变,对于如何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老师们并不知道,只能靠自己摸索,不同的老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同,导致不同的老师上课风格不同,有的老师觉得素质教育是放养式教育,有的老师觉得素质教育是方法论的教育,对于这种混乱,学生只能接受,效果注定不会太好。

(二)家长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孩子是家长生活的重心,计划生育实施以来,大部分家庭就只有一个孩子,溺爱现象时有发生,在素质教育实施以前,家长对学生的成绩把控比较严格,认为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学习好、成绩好,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给孩子报补习班、强化班、冲刺班,现在,素质教育开展了,家长们也没有把握要领,在各种专家、各类广告的忽悠下,家长们觉得素质教育就是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就是让孩子多学技艺,所谓“艺多不压身”,于是,各类培训班便如雨后春笋般活跃起来,从最开始的钢琴班、二胡班,到后面的舞蹈班、歌唱班,有的家长则认为智力是根本,就给孩子报各种奥赛班、国际夏令营,殊不知,这种行为只不过是以前“填鸭式”教育的一种改变,以前是父母逼着孩子学习、考试,现在是逼着孩子上辅导班,殊途同归,孩子们都得不到真正的素质教育。

(三)学生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倡导素质教育以前的学生像是任人摆布的泥人,不管刚开始是什么形状,最终都被捏成相同的模样,素质教育倡导以后,学生被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学生的地位提高了,有了更多的自主性,老师和家长也从责备变成了更多鼓励,在学校,有老师呵护,在家里,有家长宠溺,学生的自律意识越来越差,对正统的学习产生抵触的心理,甚至嘲笑那些每天用功读书的同学,认为他们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认为他们只有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会,这其实是素质教育的病态发展。一方面,学习好的同学反而得不到尊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下降;另一方面,学习差的同学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了借口,认为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没必要学习成绩好,要全面发展,殊不知,这反而是对素质教育的否定。

三、工程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工程教育是指对于学生工程能力、工程素质的教育,其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小学素质教育倡导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将工程教育的思想融入素质教育改革,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工程教育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目标,为素质教育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工程教育思想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对于学校而言,将工程教育的思想融入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模式。学校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探索之路上走得很积极但又很缓慢,工程教育为学校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学校在校内建立工程教育的平台,与企业合作,打破现有师资来源仅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传统观念,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并吸引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优秀人才到小学任教或兼职,充实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使得教育方式多元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学校将工程教育的理念具体落实,企业将自己成熟的经验直接传授给学生,工程教育直接面向学生,学校可以将其他资源用在校园文化建设,校内硬件设施改善等地方,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对于学校而言,工程教育使之既找到了一种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方式,又改善了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得到最大化应用。

(二)工程教育思想对老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对于老师而言,将工程教育的思想融入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方式。教育改革只是针对学生,只是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却没有对老师进行系统的教导和训练。实际上,国内对于如何使老师能够适应素质教育改革也没有好的定论,基本上都是老师自己摸索,方法的好坏没有判断的标准,工程教育的思想帮助老师打开了思路。将工程教育带入课堂之后,传统的老师与来自企业的工程师各自发挥所长,对学生进行互补式教育,减轻压力,同时创建了一个老师与工程师交流的平台,实则是传统教育者与社会发展中断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无论是从教学角度,还是从社会发展角度,都是非常有利的。

(三)工程教育思想对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将工程教育的思想融入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体验。或许小学生并不明白什么是工程教育,由于他们对实践、对动手还保有最原始的热情,他们会积极参与老师组织的课堂讨论,会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科学知识,会积极配合老师整理的工程案例培训,对于学生而言,带有工程思维的课堂是一种新的接受知识的方法,这种方式对于知识的包容性强,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更愿意理解,知识在学生面前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单调的课文、乏味的单词,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学生可以操作,可以异想天开,思维会越来越开阔,素质和能力会不断提高。这种学习方式体现了习而学的思想,通过实践知其然,然后学习课本的知识实现知其所以然。这种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顺序更加适合小学生。

四、工程教育思想在素质教育中具体实施的方式

1“.引进来”

让企业渗透到学生培养全部环节,拓宽学校与企业合作新内涵。聘请企业的工程师到学校讲课,学校在制定教学管理计划时,企业可以参与制定目标,学校评定学生学习成果时,企业工程师可以占有一定权重,将企业工程师更加未来、更加全面的观念引入小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走出去”

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在体验式教育中逐渐成长。小学素质教育要走出课堂、走向实践,去体会知识运用的感受,知道知识可以用来做什么,知识如何转换为生产力,虽然学生未必能懂复杂的机构,但学生的好奇心会驱使他们去探索、求知,这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

3“.搞实践”

提炼企业项目中的部分内容作为小发明、小创造的题目,让学生有条件自己动手实践。小学生对于小发明、小创造之类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可以适当提炼工程项目中的部分科普性内容作为课题,让学生经过适当的独立思考能够完成,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带着问题去学习”“、边做边学”的理念。

4“.双师制”

企业老师与学校老师分工协作,共同指导学生。企业的老师与学校的老师共同培养学生,侧重点各有不同,学校的老师更倾向于知识教育,企业的老师更侧重素质的扩展,双管齐下。一方面,老师的压力小了,工作量变小的同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思索如何提高课程质量;另一方面,学生的课堂变丰富了,不再每天面对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程,学生可以接受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成长也会更加迅速。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