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范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第1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危机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3-087-01

一、金融危机的描述

2008年爆发并蔓延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正在以几乎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正如格林斯潘提出的这是一次百年未遇的经济危机。本次危机的爆发源于次级债务危机,而后引发了金融市场的金融危机,最后转向实体经济,引发了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本次危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深受影响,全球经济陷入了重重困难,部分国家甚至出现经济发展的停滞,大批国际大公司如房地美、房利美和大批的银行破产,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

日本金融危机。20世纪80年代日本实施金融自由政策,导致金融信贷规模的大幅扩张,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出现了大量的泡沫。同时,“广场协议”助推了日元的升值,日本政府为防止日元大幅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政府先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后推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利率水平直线上升,股票市场崩盘,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泡沫破裂,危机爆发

亚洲金融危机。在1997年之前,亚洲四小龙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典型,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追逐的焦点。但在1997年7月2日,泰国央行承受不住金融压力,放弃维持泰铢币值,随即拉开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序幕。接着,菲律宾比索和马来西亚林吉特也深陷金融危机行列。本次危机根本原因在于金融自由化进程中,金融监管的滞后、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外汇储备过低。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其爆发的根源在于美国高度自由的市场制度和低利率。国家长期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之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资金的大量流入,营造了低利率环境,导致房地产市场的火暴。同时,由于监管缺位,金融创新产品的复杂程度使得监管机构和评级机构对风险估计超出了一定的范围。政府对于资产价格泡沫的破裂后不恰当的政府行为,助长了危机的爆发。

纵观上次20世纪的几次金融危机不难发现一定的规律。金融危机多是从金融市场出现危机,而后蔓延到房地产市场,引起股票市场、金融市场、资产市场的崩盘。在地域范围内,也是从一个国家向临近国家蔓延,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最后造成一定区域的危机联合体。

二、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透过金融危机的表象,需要我们深思的是引起金融危机的原因。导致危机爆发多是源于货币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不健全。其深层原因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

1.人性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引起社会制度的不同,其思想和意识形态多样。人们崇尚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没有储蓄意识和风险意识,没有良好的消费意识。另外,出于人性的贪婪,投机的意识较强,同时增大了风险的可能性,导致社会消费能力和支付能力的破坏使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大增。

2.货币体系的不健全,货币政策的不适当。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金融体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美元作为国际单一货币主导的格局没有发生变化,虽然欧元的出现对这一格局有所冲击,但是,没有引起质的变化。单一货币主导的弊端是经济的发展,导致货币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变化。在大量贸易逆差面前,美国增大货币供给,以维持经济的发展。货币供给的增多,低利率水平,导致货币大量流入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出现大量泡沫,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增大。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必然引起泡沫的破裂,金融危机成为必然。

3.金融监管不利,金融衍生品泛滥。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最大教训是金融监管的不利。金融危机爆发多是有虚拟经济爆发,而后在实体经济中蔓延。政府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抑或是法律不健全,导致各种虚拟经济体借助法律盲区进行操作,牟取暴利。同时,由于金融监管的不利,金融衍生品花样百出,日益复杂,同时各种衍生品由金融市场慢慢渗透到实体经济市场,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连为一体,为危机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4.外因论。国际货币的流动是上述原因综合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收益不同导致了货币的大量流动,流入国家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导致货币大量流入,助推了金融危机的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是这一原因的典型写照。

综上所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虚离实合、泡沫经济的出现和膨胀及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和不公正,多种因素的结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三、金融危机防范的政策性建议

为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应从一下角度加以改革,减少经济危机爆发的应从一下几方面加以引导。

1.培养民众合理健康的消费模式,杜绝过度消费等的不合理消费模式。同时,加强民众的适当储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减少投机行为,降低危机的助推力量。

2.从国家角度,应该建立健全稳健的金融体系,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施行不同层次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货币的供应与需求,借助市场的力量,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3.加强金融监管,增加政府的参与程度。任何市场都存在各自的缺陷,需要政府适度的参与,维持市场的正常运行。加强金融监管,从立法的角度进行规范,建立良好的监管机制,一方面加强金融机构建立监管;另一方面,加强金融创新的监管,避免出现金融衍生品泛滥现象,同时,建立良好的信用等级评价制度,避免信用制度的膨胀,保证信用评价的可参考性;第三,从立法的角度调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适时适度的调整不同市场的结合,关注相关市场的变化,积极采取预警机制,避免危机的爆发和大范围蔓延。

4.从国际角度,各个国家应积极建立新的货币体系,改变原有的美元作为单一货币的体制,应建立多元的货币体制,避免单一货币存在的弊端。同时,各国建立联合预警机制,积极参与,共同监督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抵御金融危机的爆发。③

参考文献:

[1] 顾华详. 论国际金融危机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警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

[2] 周祖文.金融危机的历史经验与启示[J].甘肃金融,2009年8月.

第2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 对策

1 金融危机的形成

1.1 国际经济失衡 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1.2 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

1.3 国际金融炒家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金融炒家。

众所周知,国际金融炒家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金融炒家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金融炒家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金融炒家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

我们来看看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国际金融炒家的操作。国际金融炒家本次进入期货市场进行操纵,取得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从而获取暴利。如他们通过拉抬油价到147美元一桶的方式,造成我国政府和企业恐慌,进而鼓动中石油、中石化、中铝以高价收购矿产资源公司,再鼓动中国航空公司签下不公平的套期保值合同。

2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2.1 冲击了我国的实体经济 在整个GDP当中,我国的消费只占35%。而我国制造业的产能占GDP的比重是70%。也就是说,还有另外35%的产能,是我们消化不了的产品。这部分生产过剩由于欧美各国传统的负债消费形态,而帮我们吸收掉了。现在由于国际消费市场的萎缩,冲击到我国的出口,这对于外向型城市如江浙,广东等地的加工制造业影响巨大,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已成定局,我国的出口企业受到严重冲击。

2.2 产生了股市泡沫和楼市泡沫,内销企业受到连累 我国的危机跟其他国家不一样。我国今天不但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压力,本身还有制造业危机,而这种制造业危机在欧美各国是没有的。我国的股市涨得比别人少,跌得比别人凶,是因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出现了问题,2007年起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投资经商环境不断恶化,因此,我国的企业家将很大一部分应该投资于制造业的钱拿出来炒楼、炒股。

由于制造业的危机挤压出大量的资金,进入楼市和股市,从而造成短期的泡沫现象。由于股价和楼价的真正决定因素是经济基本面,而我国的经济基本面是以70%制造业为主的基本面。制造业持续衰退,就会造成股价和楼价的持续下跌。

制造业持续衰退导致大量失业,导致还房贷乏力。下一步就是跟美国一样,房地产泡沫导致的金融危机。因此我国是由制造业危机引发的楼市泡沫和股市泡沫,导致楼价和股价大跌,失业严重,造成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跟美国挂钩。因此我们是制造业危机加上金融危机,还有国外的金融危机。这就是我们的股市表现如此之差的原因所在。

同时楼市泡沫和股市泡沫套牢了大多数股民,冲击了我国消费者的信心,国内消费萎缩,继而内销企业同样受到了冲击。

第3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衍生产品;虚拟经济;法律问题 

从2007年初开始,由美国抵押贷款风险逐渐演变出的一场次贷危机,不仅瞬间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而且不同程度地扩大和影响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普遍的观点认为,“次贷危机已成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灾难,从各国政府首脑到金融监管部门、从金融机构到学术界,都在匆忙而审慎地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求有效应对、渡过难关。就法律界来讲,同样面临着反思与应对的迫切任务,应当采取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准确把握成因,进而做出科学判断和合理建议。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园分析——以美国为案例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就受影响程度而言,作为全球最大经济实体的美国,显然首当其冲。客观地讲,金融危机在众多国家的蔓延,都多多少少受本国或区域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成熟的今天,此次危机的成因及根源,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共性,甚至是同一性,而其最集中、最全面的代表就是美国。就金融危机在美国的成因来讲,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缺乏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有效法律监管 

美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虚拟经济,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对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作出系统论述。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包括股票、债券和不动产抵押等,它通过渗入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相关的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推动实体经济运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之草,最终催生泡沫经济。当前的美国金融危机是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后果的集中反映。这其中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开始不断泛滥,金融衍生产品的极度膨胀导致美国金融服务业产值占到其GDP的近40%。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又没有相应的管制措l施,虚拟经济就会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最终破灭。 

 

(二)按揭法律结构上存在缺陷 

美国在住房按揭贷款的设置上虽有担保的存在,但其法律结构上却存在重大缺陷,使得这种担保不具有实际意义,从而也就使得金融风险从源头上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在美国次贷危机中首付款都很低,按揭担保变得非常脆弱,金融的风险也就变得更容易发生。有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发放的次贷平均只有6%的首付款比例。2002~2006年间,美国家庭贷款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了整体经济的增速。金融机构的贷款年增速为10%。如今,由于房价暴跌,很多贷款人无力还款。而购房人对于所购房产只有很少甚至没有自己付款,全部以银行的贷款购买房产,然后再以该房产做还款的担保,从这样的担保结构中可以看出,担保人的担保物虽然具有法律形式上的所有权,但就实质而言并不具有真正的交换价值意义上的“所有权”。实际上,英美财产法中本身就没有明确的“所有权”概念,有的只是对于财产进行利用的相关概念,这通常被理解为灵活并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按揭这样一种交易一担保模式在高房价时代确实为普通人购房提供了一种可能。适应了经济迅速发展下的社会需求。但是,法律作为对社会经济进行最本质、最深刻描述的工具,在所有权归属这样重大的问题上是不能含糊其词的,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大陆法系国家,对于“无权处分”之类问题的研究汗牛充栋,并一直争论不休,其主要考量就在于没有所有权而处分财产是法律上一个极为重大的事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处理机制。像现在遇到次贷危机的时候就能发现,正视所有权本质的问题其实就能发现它的价值。 

 

(三)金融债务信用基础的法律保障机制存在缺陷 

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导火索应该是金融债务信用基础遭到了摧毁性的破坏,客观地评价,美国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极其牢固、自身修复性很强的金融债务信用体系,同时,还有严密的法律机制对其进行全方位保护。但是,在此次危机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其金融债务信用基础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仍然没有抵挡住自由金融市场负面作用的巨大冲击。其整个逻辑过程其实非常简单,就公司金融债务而言,公司企业从商业银行大量借款,再将借来的钱从事证券业或房地产业的投资。这时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高涨。但是,当过热的股市或房地产市场高涨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崩溃,此时公司的资金都压在股票或房地产上,无法套现偿还银行的贷款。这就会导致银行的信用基础出现问题,银行的资金不具有流动性,就会引发银行对存款客户的支付的危机。此外,借款公司,如果不是从事股票业或房地产业这些高风险的投资,而是从事出口贸易或制造业投资时,也可以从银行大量贷款。但是,因为市场情况的突然变化,由于对市场估计的错误等各种原因,产品压库滞销,也可能导致公司到期不能偿还贷款。这也会影响银行对存款客户的支付能力。银行对存款客户的支付信用出现问题时,公众存款人便对银行进行大规模的挤兑。挤兑必然导致银行倒闭。一家银行倒闭还会引起数家银行接连发生挤兑,金融危机就爆发了。 

 

二、爆发金融危机的外因分析——国际金融法方面存在的缺陷 

 

第4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次贷危机;牙买加体系;实体经济

作者简介:何亮(1974~).男,湖南株洲人,广东五邑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主要从事金融理论和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F11;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2-0136-04 收稿日期:2009-02-10

一、引言

自2007年2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升级为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冲击力强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关闭、银行被政府接管以及各大股市剧烈震荡。在这场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倒闭;高盛、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行转为银行控股公司;房利美与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国际集团岌岌可危。这些百年老店迅速从华尔街消失。宣布华尔街过度虚拟经济的失败。接着。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美国次贷危机迅速传染到全世界,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日大幅下挫,严重打击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自2007年年初以来,全球金融机构已经宣布的与次贷相关的亏损和资产减计已经达到了5000亿美元,全球股市因信贷市场崩溃所蒸发的市值高达11万亿美元。

金融危机穿越全球金融体系的防火墙,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数据显示,房价与股价暴跌导致消费者信心不足,致使占美国经济总量约2/3的个人消费开支出现下滑,由此带来了经济衰退以及失业增加。美国2008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0.3%。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而2009年初以来,美国非农业岗位已经累计减少76万个。失业率从年初的4.7%上升到9月份的6.1%,失业人数新增75万多人。同时,受经济衰退降低了美国的进口需求的影响。中国、印度等依靠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了出口减缓。实体经济呈现增长放缓的趋势。此外。美元大幅贬值损害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像欧盟和日本等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导致其出口需求下降,实体经济陷入衰退的边缘。

从目前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来看,可谓是众说纷纭,理论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王漪瑁,2008;杜厚文,2008;黄纪宪,2008),很难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这也或多或少影响了各国政府在危机应对政策方面的一致和协调性。本文试图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美国经济发展的内外平衡以及次贷危机等角度来解析造成当前金融危机的各种原因,并就其发展阶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来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金融化的倾向,但在金融化的过程中.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失衡的问题。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周军等,2008)。美国赤字增长、全球贸易不均衡、美元贬值、利率差别以及国际投资资金的无序流动造成了国际金融结构的失衡。同时,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其不断增长及对外过度供给给全球带来了流动性膨胀(张云等,2008)。国际金融结构的失衡最终通过不断膨胀的流动性投向,导致实体经济结构的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背离。美国次贷危机正是根源于这样的国际经济背景,并通过与房贷相关的金融领域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再经过美国经济内外平衡问题以及当前货币体系的缺陷传导到欧洲、亚洲以及全世界,并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1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是引发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当今世界采用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天然的、难以弥补的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注定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首先,在牙买加货币体系下,美元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而且美元不受黄金的束缚。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以本币举债的国家。这就为美元的全球信用不断扩张,全球流动性泛滥提供了可能。其次,牙买加货币体系实行浮动汇率。国际汇率的经常性变动助长了国际游资投机活动不断加剧,使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国家深受其害。此外,牙买加货币体系实际上是在一种“无制度”的环境中运行.缺乏对国际储备增长的多变协调管理机制,取而代之的是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国家的双边谈判,这很难为平衡双边贸易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吴东泰,2006)。在此情况下,新兴经济体过快增长的储备货币加速流入到经常项目长期处于逆差的美国,使美国金融资产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可见,在“无锚”的单一货币本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是引发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目前世界各国在联手采取各种措施避免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对实体经济形成冲击的同时,必须重新审视和变革国际货币体系,以免重蹈覆辙。

2 美国经济长期内外失衡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最重要因素

在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政府可以在美联储货币发行的支撑下,毫无顾忌地发行债券,其商业银行系统也可以向国内企业和个人大量放贷,为美国居民和政府进行消费而非储蓄提供了条件。低储蓄与高消费相伴随是美国经济一大特点,据统计,近年来消费占美国GDP的比重高达70%左右,而美国的个人储蓄出现了-1.0%的储蓄率。不断膨胀的美国政府赤字支出和居民的高消费导致了美国经常项目出现持续逆差。而在缺乏国内储蓄的条件下,美国通过金融创新来证券化其债务,再将证券化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造成资本项目顺差来回收美元,使得国际收支保持着脆弱性的平衡。这样下来,美国国内的流动性不断膨胀,且急于寻找投资的标的物,美国政府在这样的压力下不断调整货币政策,为国内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制造条件。特别是在网络经济泡沫破裂后.美国实行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如图一所示,从2000年~2004年,连续25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美国的长期低利率政策更加刺激流动性的膨胀,大量的资金在利益的驱动下疯狂地流入房地产行业中,造成了房地产资产泡沫化。这种资产泡沫在美国外债累积效应,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以及经济发展周期变化的刺激下必然破裂。表现在2004年6月份以后美国不断调高利率,房地产资产价格不断下跌以及由此带来带来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3 美国次贷危机是引爆当前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主要面向信用记录欠佳和收人证明缺失的客户提供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近年来迅速扩张,但随着美联储不断提高基准利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泡沫的破裂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

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另外,在次级债危机中,标的资产不断地重新组合、包装,进行资产证券化产生了多样化创新产品,这种证券化产品出售给了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可以转移金融机构潜在的高风险,但这种证券化却通过杠杆效应增大了流动性,加速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另外,巨大的利益驱动与竞争的加剧使贷款机构只顾极力推广次贷产品而有意忽视向投资者说明风险,最终放大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程度,并导致次贷危机从信贷危机演变为资本危机传导到全世界。

三、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

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种演变的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张明。2008)。首先,危机先从美国的房地产行业泡沫破裂触发。带来了美国信贷危机;接着通过资产证券化。把这种信贷市场的危机传导到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的下跌导致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危机又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并扩散到全世界;最后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对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造成影响,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

1 次贷危机的积累与触发

2003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为了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连续降低联邦基准利率。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的一片繁荣。在利益的驱动下,贷款机构纷纷加大了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次级抵押贷款风险较高的事实,这给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李进等,2007)。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货膨胀趋势开始出现。在此压力下,美联储开始出台紧缩的货币政策,调高基准利率,导致房地产价格下跌。如下图二、三所示,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基准利率从l%上调至5.25%,2006年6月至今的房地产价格不断下跌。如果下跌的价格出现低于未偿还抵押贷款合同金额的水平。很多本来信用就差的借款人干脆直接违约,这样信贷市场上便面临着流动性危机。次贷危机也就爆发了。

2 次贷危机从信用市场传导到资本市场

资产的证券化可以转移金融机构潜在的高风险(孙立坚等,2008)。在未实施证券化之前,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信用风险完全由商业银行或专业贷款公司等贷款供应商承担。一旦实施了抵押贷款证券化,则与该部分抵押贷款债权相关的信用风险及其收益,就从贷款供应商转移到持有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或CDO)的机构投资者手中。巨大利益驱动与竞争的加剧使贷款机构极力推广次贷产品,并经过层层包装.原本简单的债务抵押凭证被演化成无现金投入、只承担风险并能获得现金流的衍生金融产品。通过反复衍生和杠杆交易,在满足了市场需求的同时将风险传递给全球的投资者。对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按揭贷款证券化具有极其复杂的流程结构,且每个层次都蕴含着巨大的风险。首先,信贷资产证券具有极高的杠杆度。信贷资产被不断打包转卖。在循环定价的作用下,初始的信贷资产价值得到了数倍的扩大,贷款机构及投资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不断增大,而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其次,资产证券化不仅是一个风险分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风险扩张的过程。在整个资金链的任何一环出现断裂,都会通过金融市场的传导效应迅速波及到几乎任何一个金融机构。因此,当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资产证券化的存在,必然把原来仅限于信贷市场中的风险传导到整个资本市场上来。

3 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联储不断地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联邦基金利率降低了325个基点。从5.25%降低至2%。然而金融市场上的信贷紧缩却始终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从图四可以看出,次贷危机爆发以来,TED息差(3个月美国国债收益率与3个月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之间的利差,反映了银行之间相互提供贷款的意愿)从之前的不到50个基点,一度攀升到200个基点。尽管美联储采取了降息和注资措施,该指标一直在100至200个基点区间内振荡,目前仍停留在100个基点左右。这表明美联储空前力度的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次贷危机的爆发造成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市场价值下跌,给实施以市定价会计记账方法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巨额的资产减记与账面亏损。实施以在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办法的商业银行被迫启动了去杠杆化过程,因此不得不降低包括贷款在内的风险资产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由资产价格下跌导致的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表明了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同时,由于全球金融一体化,上述的受次贷危机影响的金融机构不局限于美国国内,欧洲、亚洲以及全世界的金融机构都同样面临着信贷市场上流动性短缺的影响而深陷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

4 全球性金融危机从金融经济传导到实体经济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根源于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背离,但反过来。随着其对市场信心和对消费预期带来的冲击以及流动性紧缩的影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滞后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焦继军,2008)。主要体现在全球房价进一步下跌,消费和投资出现萎缩,制造业产值下滑,就业状况恶化等。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打击了房地产行业,目前该行业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均出现萎缩。如图五所示,无论是房屋开数量还是房屋销售数量在次贷危机后都显著下降。同时房地产泡沫破灭带来负向财富效应,导致居民消费下滑。另外,公司股票价值大幅下降,削弱了企业新增投资的动力。实际上,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消费者支出总额负增长3.1%.创下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美国当前住房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05年下半年的5.5%下降到3.7%,达到1991年经济衰退以来的最低点。美国2008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负0.3%,这也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差纪录。

四、当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将更深刻地从美国实体经济传导至全球实体经济。美国经济衰退导致美国进口需求下降,美联储降息导致美元贬值,这些都将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行业构成冲击。同时,由于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的恐慌心理将导致惜贷的行为,从而造成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影响其经营以及投资规模的扩大,这将进一步放缓全球实体经济的增长。

第5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国际投资组合———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第6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第7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范文

实际上,七国集团(G7)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的角色或承担的功能逐渐部分地向G20转移,就是这种系统性变化的制度化表征之一。

从G20的发展轨迹看,经济或金融危机是重要的推手,发达国家危机管理和全球治理能力的相对下降是直接的原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社会认识到,国际金融问题的解决除西方发达国家外,还需要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参与。由此在1999年建立了由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组成的二十国集团就改革国际金融问题进行磋商。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平复,G20在相当长时间内扮演着“非正式对话机制”的角色,直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新一轮全球性的国际金融危机,G20才蓦然走向全球治理的前台,并成功地在匹兹堡峰会上取得制度性突破,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

成也危机,“败”也危机。如果将G20视为世界权力结构转移的结果或表现,至少表面上这种转移似乎带有明显的“利益非中性”,即,有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会在转移中“受损”,而另外一些国家或国家集团则在转移中“获益”。如果没有危机这柄悬于所有国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不是为了避免全球经济失败这一更大规模的或有损失,很难相信G20能完成由非正式对话机制向国际经济合作主要平台的跃进。

因此,国际金融危机势头正炙时,国际社会能够在G20框架下采取果断、协调一致的行动,但在灾后恢复阶段的多伦多峰会上,却出现了优先刺激经济还是遏制财政赤字、支持还是反对银行税之类的分歧。这些分歧背后反映的是脱胎于危机应对的全球机制“可共苦而不能同甘”的先天缺陷,一旦风险稍歇,便有图穷匕见之谋。

对为期数日的峰会寄予过高的希望不切实际。真正的工作应落实在G20框架下各层政府部门的持续讨论、沟通、劝说,尽可能去达成全球治理纲领的新共识,这个过程应当持续、长期、不懈地进行。

如果G20能够成为新的国际规则的发祥地,那么新的共识必须对旧的治理纲领作出全面而深刻的检讨。应当让国际社会认识到,更重要的,应当让发达国家集团明确承认危机相对于旧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内生性。这是“做实”G20的必要性或合法性的第一支柱。

新的机制应当包含更多的“生产性”而非“防御性”,这要求G20框架对全球繁荣管理达成新的共识。“合作平台”固然源自“团结一致、共克时艰”,但绝对不能固步于此。旧机制应当对过往的国际危机负责,新机制则应当对未来的全球繁荣负责。具体地说,G20机制应当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发挥更有力的协调作用,借助这个平台,开发一套新的发展纲领,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更大程度地、而发达国家能够更为持久地获益于全球繁荣。

中国应当在G20框架内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促成新的治理机制的形成。首先,通过这个平台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更大的发言权和主动性。其次,明确全球共同繁荣的治理纲领,积极探索实现“南北”双赢的发展模式,为新的发展模式注入中国元素。第三,积极争取G20以外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与合作,为G20平台自身在全球治理中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作出贡献。

第8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美国;次贷危机;长三角;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050-03

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目前次贷危机已演变成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其影响范围也已从美国波及到全球,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拯救金融或经济计划。在这一背景下,探讨此次危机产生及演变的原因,分析其对长三角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的传染渠道,寻求相应的对策,对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化解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不协调因素,保持长三角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及演变的原因

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按借款人信用状况分为三级:(1)优级(prime loan);(2)近似优级(ALT-A);(3)次级(sub-prime loan)。孕育美国次贷危机的基本因素有四个:一是次级贷款本身的特征使然,次级贷款的“贷款价值比”和“债务收入比”要远高于优级贷款;二是布什政府将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形成了有利于次级贷款迅速扩大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三是从2001年起,美联储实行低利率政策,吸引大量低收入群体通过次级贷款购买住房;四是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造成了房价上涨预期,增强了人们借债购房的动机。

由于次级贷款发放机构为获取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将次级贷款组成“资产池”,以此作为现金流支持,通过真实出售、破产隔离和信用增级等技术,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MBS),并进一步衍生出与次级贷款相关的一系列金融衍生品,如ABS(asset-backed securities,即资产支持证券)、CDO(collateral debt obligation,即担保债务凭证)、CDO平方、CDO立方等,这就进一步放大了金融风险,为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预设了条件。

美国经济学家凯明斯哥(Kaminsky)认为,所谓金融危机是指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利率、汇率、证券和房地产价格、企业破产数以及金融机构倒闭数等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使信用基础遭受破坏,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动荡和混乱。这次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的发生机理大致如下:

1.长期低利率政策和房价暴涨直接诱致美国家庭过度负债,而利率上升或房市下跌则会导致次级贷款违约率上升;

2.由于次贷标准的放松和金融监管的缺失,已经孕育了信用风险,而次级贷款作为金融衍生品的基础资产,其运行状况又直接决定着金融衍生品市场能否正常运行;

3.由于资产支持证券的反复衍生和杠杆交易,进一步放大了市场风险,使房地产市场的“风吹草动”可能导致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系统风险和剧烈波动。

众所周知,金融危机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包括其种属传染和地理传染。由于货币危机在各主要国家联合干预下而被抑制,所以,此次金融危机的种属传染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由于市场主体对交易对方信用风险的普遍担忧,致使次贷危机迅速蔓延至优级贷款、信用卡透支和企业贷款等领域,导致银行危机;其二,由于次级贷款发放机构和机构投资者的亏损信息会迅速反映在其股价上,从而引发股票市场投资者的恐慌情绪,造成对股市的巨大冲击,导致股市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通过贸易关系或资金融通关系传递给其他国家,特别是大量外国金融机构投资美国衍生品市场而发生巨额亏损,导致这些国家也发生危机,由于这些机构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它们的流动性短缺必然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这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地理传染。

金融危机的外延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在金融领域内;第二层次在非金融领域,表现为经济危机,即对实体经济产生强烈冲击,导致企业效益普遍下降甚至破产,私人投资锐减,失业率上升,居民消费信心不足,对外贸易额下降等。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其消费下滑不仅影响到美国生产,而且影响到全球消费需求和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美国经济危机已经导致欧盟及日本经济的一蹶不振,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必然会从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传递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美出口高度依赖的经济体将面临着剧烈的经济调整。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长三角经济影响的传染渠道分析

长三角是指长江下游入海口周边地区。现有三种界定:一是指上海,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共16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此为“小长三角”。二是指江、浙、沪两省一市,此为“大长三角”。三是指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此为“泛长三角”。本文将采用“大长三角”概念。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外向型经济特点最显著的地区之一,总体上讲,长三角经济已初步呈现整体发展态势,产业的梯度分工和水平分工渐次明朗,各地依托区位或资源比较优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业优势。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长三角经济已呈现一些冷势因素:出口增速下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低迷,外需与内需、投资与消费不够协调,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存在矛盾。

究其原因,需要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渠道。所谓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渠道是指由于贸易关系密切,美国金融危机恶化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基础运行状况,从而导致危机。根据其内在机理不同,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渠道主要分为如下六个方面:

1.直接贸易传染渠道。所谓直接贸易传染渠道是指中国作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必将伴随着美元大幅贬值和消费需求急剧下降,从而可能导致长三角出口下降。这其中存在三种机制:一是美元贬值会使美国出口竞争力增强,进而对长三角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损坏长三角的经济基础;二是美元贬值会使中国CPI下降,居民对本币需求量减少,影响国内消费;三是长三角出口下降会导致失业率上升,政府若期望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就会导致投机者的冲击。

2.间接贸易传染渠道。所谓间接贸易传染渠道是指在中美两国依赖于同一个出口市场的条件下,美元贬值就会使美国在该市场的竞争力增强,从而可能导致长三角在该市场的竞争力减弱。

3.金融直接传染渠道。所谓金融直接传染渠道是指在中美两国存在直接金融联系的条件下,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会通过直接投资、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等渠道将危机传染给中国。如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短缺,进而造成美国的商业银行或企业从长三角撤资。

4.金融间接传染渠道。所谓金融间接传染渠道是指中美两国在某一金融业务虽无直接金融联系,但均与第三方(如跨国银行)存在密切的金融联系,跨国银行一旦在美国遭受损失,往往会出于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达到资本充足率标准的需要而大幅收缩对长三角的贷款或投资。由于我国拥有充足的国际储备,故不必担心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所造成的冲击。

5.机构投资传染渠道。所谓机构投资传染渠道是指国际机构投资者通过国际资本市场投资所形成的传染渠道。这其中存在两种机制:一是机构投资者证券组合的相互依赖,在现实金融运行中,美国金融危机必然伴随着美国股市收益下降,机构投资者为了平衡其资产组合,优化其风险收益比率,满足投资者赎回的需要,往往需减持其资产,于是,一个市场的冲击会迅速蔓延到其他市场;二是证券组合的重新分配,由于机构投资者大多采用程式交易方式,即运用计算机自动跟踪和调整包含在股价指数中的股票交易以及与股价指数相关的期货交易,一个市场资产收益的变化必然导致其他市场证券组合的重新配置。

6.经济预期传染渠道。所谓经济预期传染渠道是指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中国在具有相似的经济基本面或面临共同的外部冲击时所发生的危机传导。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大机构投资者对投资风险往往变得十分敏感,必然会减少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而小投资者看见掌握较多信息的大机构投资者收缩在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也会大举抛售,从而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这种羊群行为有时是非理性的。

三、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

根据国际金融危机对长三角经济影响的传染渠道分析,长三角地区应该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规划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区域分工合作体系,协调城市群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冲击。具体地说,长三角地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如下:

1.积极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城市群之间的联动。根据克鲁格曼等人提出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在特定区域中,核心城市通过吸纳人口和各种经济活动,促进自身发展并影响周围地区发展,这一过程包括整个区域在生产方式和空间形式上的调整,城市与农村的分离和融合,产业结构变动,城市空间形式演化以及区域非均衡发展。城市模式演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将分别受农业的持续资本化、工业部门的就业增加、制造业部门向外分散、服务业相对密集增长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拥挤成本、职能分工、产业梯度与城市群空间分布的关系不同,往往导致小城市更专业化,大城市则高度多样化。对此,长三角城市群之间应谋求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既合作又有效竞争的区域分工合作体系,协调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与治理、人口与城市化等城市群发展的重大问题,不断提升区域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2.提高长三角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所谓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区域产业内部各系统在相互协调、系统整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持续竞争优势,使区域产业获得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要提高长三角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区域,发挥长三角产业群聚集效应,加快从“长三角制造”向“长三角创造”转变。自主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体,长三角企业产品只有具有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增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3.充分发挥两省一市的产业特点。上海应不断完善“三环”布局,即内环线以内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为代表的高层次服务业;内外环线之间重点发展高技术、高增值、无污染的工业;外环线以外集中建设市级工业区。江苏应深入实施“四沿”(即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基础产业带、沿东陇海线加工产业带和沿海经济带)开发。浙江应着力构筑“三大产业带”,即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

4.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长三角仍然有较多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对此,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

第9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范文

一、金融危机下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出口产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形成了东南沿海重点发展出口加工业,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资源型工业的格局。这种分工格局注定了中国的出口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按照常理,出口的大幅度下降意味着中国多年持续的对外贸易顺差的消失,但是中国的对外贸易并没有由顺差转化为逆差,相反,对外贸易仍然保持顺差状态,是何原因导致这一切的产生,本文首先对中国在金融危机期间对外贸易的状况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

首先,从进出口总值来看,2008年2月到8月,对外贸易基本呈平稳增长的趋势,但从2009年9月开始,进出口贸易总值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凸现出来,贸易总值开始一路下泻,到了2009年2月,进出口贸易总值下滑到1249.5亿美元,创造了近年来的月度新低,2009年3月起,进出口贸易总值开始出现反弹。

其次,从出口来看,2008年7月我国出口总值是1366.8亿美元,创造了当年最大月度出口额,而到了2008年8月以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凸现出来,8月出口总值小幅下降为1348.7亿美元,尽管同比增长了21.1%,但环比增长速度却下降了1.32%, 9月出口有了小幅的反弹,出口总值小幅上升为1364.4亿美元;进入10月份后,出口开始一度下降到1283.3亿美元,环比下降了5.94%;进入11月份后,出口下降到1149.9亿美元,同比也开始出现了下降,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2%,环比下降了10.40%,之后出口一度下滑,直至2009年6月,与上年同期相比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进入2009年3月后,除了2009年的出口环比略有下降之外,其余月份的出口尽管与上年同比是下降的,但是环比速度却是上升的,说明金融危机发生后出口恶化的态势得到抑制。

第三,从进口总值来看,2008年1-9月,进口基本上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但是从10月份开始,进口金额下降到930.9亿美元,环比下降了13.1个百分点,从2008年11月份开始到2009年6月,进口总值均出现负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较下降幅度较大,尤其是2009年1月,进口总值下降到513.4亿美元,进口下降幅度达到了近年新低,同比下降了43.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近29个百分点, 但从2009年2月份开始,进口下降的速率降低了,进口下降幅度开始小幅回落,进口总值开始小幅度的上升。

第四,金融危机发生后,与上年同比,贸易顺差的幅度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从进出口差额的绝对数指标来看,无论是从2008年的进出口差额来看,还是从2009年上半年的进出口差额来看,中国对外贸易都是处于顺差状态,且顺差的规模均不算小,2008年贸易顺差的幅度是2955亿美元,2009年上半年的顺差幅度是969亿美元;从月度数据来看,2008年进出口差额同金融危机发生以前比较,并没有像通常认为的那样受到影响,金融危机对对外贸易差额的影响在2009年以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相对数指标来看,2009年2月份-6月份,除了3月份外,与上年同期相比较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但是从绝对数来看,2009年1-6月均处于顺差状态, 累计顺差幅度达到969亿美元。

二、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探索

造成国际贸易顺差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内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影响的因素都很多,限于篇幅,本文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中国政企的积极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国政府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和外贸等政策措施,提高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2008年11月1日起执行,涉及3486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同时,还采取措施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这缓解了企业经营困难,增强了进出口企业信心,企业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挖掘自身发展潜力,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附加价值,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加快。

2.进出口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差异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倒闭严重,失业人数增加,居民收入受到极大的影响,对我国的进口也随之下降,这主要体现在进入2008年11月份之后,我国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同比都出现了下降,但由于我国出口的产品有很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丰富的劳动力与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物美价廉的特点,出口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即便欧美这些金融危机影响较重的国家居民的收入下降,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并没有完全消失,仅仅是消费的缩减,而同期我国的进口却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从2008年10月-2009年4月的同期进出口下降的比重可以看出来。这可以以2008年10月为基期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基期的情况是TB=X-M=1283.3-930.9=352.4>0, 2008年11月,出口下降的幅度是2.2%,但是进口下降的幅度却是17.9%,TB=X-M>0,由于基期的TB=352.4>0,当X与M都下降的时候,由于M较X下降的幅度更快更大,则TB的差额不是缩小了,而是增大了,这可以从2009年11月份的贸易差额TB=400.9可以体现出来,同理从2008年11月-2009年4月,其间出口下降的幅度分别是-2.2%、-2.8%、-17.5%、-25.7%、-17.1%与-22.6%,而同期进口下降的幅度分别是-17.9%、-21.3%、-43.1%、-24.1%、-25.1%与-23.0%。除了2009年2月份出口下降的幅度大于进口下降的幅度外,其余月份都是进口下降的幅度大于出口下降的幅度,这造成了贸易差额并没有出现逆差而仍然是保持顺差,即便是某些月份出口下降的幅度大于进口下降的幅度对外贸易仍然保持顺差,原因很简单,因为基期顺差的幅度是远远大于零,同期差额的小幅度下降不足以抵消基期的顺差让对外贸易变为逆差,这便是由于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而进口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造成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下降,但对外贸易仍然为顺差的原因之一。比较典型的是,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需求弹性较小,我国这些产品竞争力较强,加上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措施带动,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轻,2009年第一季度服装、鞋类、家具、箱包出口合计369.1亿美元,下降4.5%,比整体出口降幅低了15.2个百分点。2009年3月当月服装、鞋类、家具、箱包出口由降转升,分别增长9.9%、7.7%、1.3%和11.7%。

3.低消费与高储蓄的组合

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有 Y=C+I+G+X-M=C+Sp+T做一简单的变化,不难得出:X-M=Sp-I+T-G=(Sg+Sp)-I=S-I 即:TB=S-I ,从这个等式来看,中国国际贸易顺差是由于中国的储蓄高于投资造成。造成中国储蓄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传统来看,中国居民都有储蓄的传统和习惯,养儿防老的习惯在农村广泛存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存在使得农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从现阶段的改革来看,由于“房改”、“医改”与“教改”三大改革的实施,使得城市居民的收入尽管比过去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居民的边际消费极低,“教改”政策的实施,高额的教育经费让大部分工薪家庭的消费降低,“房改”政策的实施,福利分房已经成为历史,绝大部分居民辛苦积攒下来的储蓄用作按揭贷款买房的首付后,将来的收入慢慢用于偿还贷款;而“医改”政策的实施,高额的医疗费用,让很多家庭出于预防生老病死的需要,捂紧了手中的钱袋,不敢随便消费,这些原因交织在一起,使得我国居民的消费调动不起来,对于进口商品的消费则更是降低,进口降低而出口增加,出现贸易顺差也就很自然了。这种由于改革不到位与长期的习俗造成的高储蓄与低消费的组合,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而改变,同样,欧美发达国家高消费低储蓄的组合模式,根据西方的平稳消费理论,也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马上改变,这就造成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的出口下降了,但对外贸易并没有出现逆差而仍然保持顺差。

4.中国出口产业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中国的劳动力较为丰裕,近年来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化,多年来大量隐形的失业迅速凸现出来,在农村,大量的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上释放出来流入城市,在城市,大量的工人则因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及大量国有企业的破产,大量工人失业,人口的绝对过剩使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不仅低于本国的劳动力价值,更是远远低于国际平均劳动力价值,虽然近些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但劳动力工资增长的速度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中国的出口正是建立在这种廉价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上的,利用这种成本优势,即使外部市场受到金融危机或者人民币升值等原因需求或者价格有所下降,企业仍然能够赚取利润,维持较低利润率下的出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综合配套能力和劳动力比较优势仍较明显。特别是近年来企业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积极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产品,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国际金融危机尽管造成消费下降,但中国出口的产品仍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国际市场需求减弱,首先将影响高档产品的需求,而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属于中低档,大部分产品是日用消费品,在质量、价格、性能等方面优势相当明显。[1]。

三、对外贸易顺差负面影响分析

1.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加剧

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出现急剧下滑、各国就业压力增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加剧,提高关税、滥用救济措施等各种贸易摩擦急剧增多。据世界银行统计,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缓解经济衰退带来的国内就业压力,许多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一些国家在应对危机中还不断推出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在财政刺激计划中加入了歧视性采购条款,并向运转不良的国内企业提供补贴等。据2009年3月份WTO审核成员国应对金融危机措施的报告,过去几个月各国贸易限制措施显著增多,中国是主要受害者。2009年第一季度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25起,其中反倾销18起,反补贴1起,保障措施3起,特殊保障措施3起。目前,世界各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许多国家寄希望于贸易保护转嫁国内就业矛盾,如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得不到有效遏制,中国企业遭遇贸易摩擦的数量可能进一步增多。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需要世界各国的协调与合作,而贸易保护主义使各国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将延缓世界经济的复苏,甚至加剧世界经济的衰退。

2.贸易顺差背后的利益流失

从等式TB=S-I来看,中国国际贸易顺差是由于中国的储蓄高于投资造成,也就是说,中国是在用自己实际资源生产出美国需要的产品,换取到美国的美元,然后中国又用这些通过出口实际资源换来的美元储备,购买美国的收益率较低的国债,美国再用中国向其购买国债换来的美元,向中国进口商品和对华直接投资,这一方面通过进口中国商品来减少美国的实际资源耗费而又保证了消费,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华投资获取到更高的投资回报利润,而对华投资又挤占了中国国内的投资,导致S进一步大于I,自己的储蓄得不到充分利用,却还要通过引用外资来满足投资,并在不远的将来进一步支付给外方更高的投资回报利润,这就是目前中国顺差付出的代价与利益丧失,由此循环反复造成的恶果不言而喻。

3.增加了外汇储备管理的难题

按照国际惯例,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的比例保持在30%左右较为合理,持续性的国际贸易顺差导致2007年我国的外汇储备高达15282亿美元,与同期外债余额3736亿美元的比值为409%,远远大于国际上公认的30%的比值,而到了2009年6月末,外汇储备更是高达21216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大部分是以美元和美元资产形式持有的,随着美元资产的贬值,咱们的外汇储备的价值在缩水,而抛售美元的结果,会让美元更进一步贬值,反过来又让剩余部分美元资产更大幅度缩水,这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陷入“囚犯两难”的境地。

4.贸易顺差增加外汇占款造成物价不稳定

2007年至2008年的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和持续增加的外汇占款有很大关系。2007年29397亿元的外汇占款,2008年40054亿元的外汇占款,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绝非仅仅是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是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