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型园林景观设计范文

大型园林景观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型园林景观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型园林景观设计

第1篇:大型园林景观设计范文

园林美学的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园林设计反应了大多数人们的审美眼光和时代的发展,同样也体现出了对理想的空间的一种渴望,希望可以有能够是自己身心放松的一个美好的环境。前些年园林景观设计还是不够的成熟,但是近些年,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逐渐的走向了中国化,不再只是会大量的模仿和抄袭其他国家的作品,同样的也会被很多人接受。

从有些方面来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具有独立的特性,但是与周边的环境的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种的体现,这些需求不但的提升,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在不断的发展,它所具有的作用和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对城市的环境产生越来越来的影响,当然这也优化的现代城市环境。

园林设计的目的及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优化环境满足居民对物质文化和景观文化的需求,其中的审美的需求就是居民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出的一个重要的需求之一,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园林设计的工作者们需要体现出景观本身所自带的审美的价值。在这种要求之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者要中式突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作品的观赏性,利用艺术的思维突出城市园林景观的艺术性。作为园林景观设计者,需要总结出固定的审美思维,考虑到园林景观具有的形式与功能,使城市园林景观综合艺术性、科学性和生活型,无论是从艺术性还是从观赏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都要做到重点思考,并且认识到两者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运用造园手法

园林中又很多的造林方法,比如像我公司的开发区龙潭公园施工项目中,就大量的运用了简单的景墙线框,将远处的美景都通过线框收纳于眼底,逛着公园,享受着美景,别是一番风味。

园林景观的风格

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都称为自然式园林。我国的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不管是大型的庭院还是小型的庭院,主要都是以自然式的园林景观为主的,体现自然的美景。

古典山水园林大部分的还是模仿最为真实的大自然,优秀的自然式的园林代表有北京颐和园、“三海”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

伴随着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水平,紧接着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居住小区都需要有优美的环境,别具一格的园林绿化。然而从现在的小区情况来看大多数的还是在模仿西方国家的风格,中式花苑的风格很少。

园林行业刚刚新起的时候,缺乏实际经验的设计还是很多的,很多的都是去模仿和抄袭其他国家的设计作品,导致了中国出现了很多西方式的居住小区和商业区,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的发展,设计者们开始从其他国家的设计中整理出了头绪,在探寻本国的本土意识的开始,把其他国家设计的经典的元素进行提炼和丰富,逐渐的形成了含蓄秀美的中国风园林设计。

中式的园林以突出自然山水为基本的原则,以建筑和自然的和谐为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中式效果,但这不是简单的进行模仿,而是把人工的美和自然的美完美巧妙的结合起来。设计者们善于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利用。建筑全体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单的强调建筑单体,而是使建筑物之间的院落成为设计的重点。以西津小学景观绿化工程为例,我公司结合该学校的校园特点,加入了中国式古典的文化,然后并将其融入到了现代文化中,营造了一个传统与现代想结合的景观。

就景观的色彩而言,景观的色彩是景观表情定位的首要元素,与景观材料相结合来共同营造景观的表情。只有将他们紧紧的结合在一起,最终才能达到相互交融的美好效果。利用植物色彩来打造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创造了一份具有浓浓的中国式的园林景观。

结束语

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首先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当今的社会,中西方的文化正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时期,我们要对西方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需要园林的工作者们不断的开拓创新,将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城市的文化有效的融合起来,让园林景观更加的具有魅力,从而推动城市文化的不断的发展。

第2篇:大型园林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国家园林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1 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概况

1991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首先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指引了方向,也为园林城市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等事业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加之各级政府和各界群众的有力推动,城市园林绿化活动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以“绿化达标”、“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政策为基础,建设部制定了《园林城市评选标准(试行)》,借以嘉奖在园林绿化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城市,从而推动全国各城市的环境治理和建设。自从1992年建设部开展国家园林城市评比以来,截止到2011年9月为止,一共进行了12批次的国家园林城市评选,评选出国家园林城市184个(表2.1),其中包含4个国家园林城区,分别为上海市浦东区(1999年)、天津市塘沽区(2007年)、重庆市南岸区(2007年)、重庆市渝北区(2007年)。

2 国家园林城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2.1 “为绿化而绿化”

主要表现在一些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规划只考虑是否符合规范,而忽视情趣、意趣。有的甚至拒人于园外,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被栅栏包围,这样的园林景观的绿化虽然绝对化覆盖面积达标,但其实用功能却远远发挥不了作用。

2.2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缺乏个性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楼盘的广告,其中不乏有洋楼、庄园、小镇等名词出现,仔细品味似乎都是外国的名称。走进住宅区参观一下,可以看见具有强烈西方园林特色的要素在里面,大型的罗马柱、喷泉水池的组合、几何的布置形式、修剪整齐的花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先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的造园思想,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运用到现在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扬我国的优秀园林艺术和设计思想。改变现在许多小区一样的植被,一样的空间布局形式,以适应居民的心理需求。

2.3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缺乏文化气息

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居住区的一部分,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但很多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不是充斥着强烈的人工气息,就是做工粗糙,更谈不上会有诗意了。园林艺术是一种动态艺术,这种艺术不是简单的栽植一些奇花异草或是建造一些亭台楼阁便可以体现出来的;建设者应拓展视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营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

2.4 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严重失衡

花卉植物是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主要的造景要素,它们以其特有的色、香、姿、韵和特有的层次感,改善了生态环境,装点着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美化环境的意识,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但能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益,而且还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园林景观设计者(或决策者)的植物造景意识不强,在有限的可绿化空间里不以植物造景为主,却硬加上亭台楼阁、假山叠石等景观要素,不顾具体环境,单纯为做景观而做景观,使本已严重失衡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比例更加失衡。片面追求硬质景观的结果,必然使人们期望的自然环境和宁静惬意的小区氛围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2.5 各园林景观要素与居住楼体风格、人文环境难以和谐统一

当前一些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忽略了与居住楼风格、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有的盲目遵循“什么时尚造什么,什么好看建什么”的原则,东凑西拼的各种园林绿化要素风格不一致,使环境显得杂乱无章、不成体系,反而对居民的身心会造成伤害。

3 提高国家园林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质量的具体建议

3.1 统一规划,协调布局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科学协调布置园林景观,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系统,并与城市整个自然绿化要求保持统一。设计尽量做到“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建设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居住小区绿化景观。

3.2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体现人性化

适地造林、借景寓情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所在。要最大限度利用原地形地貌,少动土方,适当保留原有树种。在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居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

3.3小区景观要与生活、文化相结合,讲求实用性

小区园林景观是区内居民游憩、锻炼身体、休闲、交流的场所,因此小区园林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如儿童活动区树种树型要丰富,色彩要明快,比例要恰当,一般采用生长健壮,少病虫害,树姿优美、无刺、无毒、无飞絮的树种。而老人活动区应选择高大乔木为老人休息处遮荫,为晨练、散步创造意境。

3.4 植物配置上注意层次性、协调性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木、地被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在进行这种层次的搭配时,应注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为宜,草皮面积不高于绿化面积的30%,另外要注意植物种类的丰富多彩。要掌握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的搭配,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要巧用草本花卉以弥补木本之不足,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树冠、形状、高度等方面,做到互相协调。

3.5 突出主景,切忌主次不分

每个园林都有一个题思想,每一个园林也必须有一个视觉焦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园林主景。对于居住区绿化设计来说,必须考虑焦点景物的配置,可以是水景,可以是山石景,也可以是植物造景,只要能与环境协调就是好。现代园林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存在,我们尊重这种存在的同时,就必须理解园林中主基调的作用,定了基调才能创造出小区的园林氛围,才能表达出主题。

总之,国家园林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要不断创新,设计出真正人性化、生态化和自然化的园林景观。小区规划和景观设计的优劣对整体提高小区的品质和整个城市的市容市貌起到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里德.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原著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建设部.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建城[1997]150号.

[3] 李汉飞.情况为先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情况景观计划.中国园林2002(2).

[4] 郭淑芬,田霞.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3篇:大型园林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实验课程;教学实践

我国开设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的院校较少,发展起步较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研究。

1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课程脱节

园林景观设计的学习,需要多种学科大量知识的积累,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以艺术类院校为例,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虽然在审美方面有其独特的见解,但在植物栽培技术和园林建筑方面,基础知识却很少涉及。在艺术院校的园林景观设计课程中,只有一门课程涉及植物学,而且还是有关植物形态的课程,对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栽培技术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建筑学方面只有1节选修课有涉及到,没有专门的课程对学生的建筑学基础知识进行培训。不仅是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对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感到吃力,农林类院校、建筑类院校等开设园林景观设计课程院校的学生,也会受到基础课程脱节的影响,导致学习上困难重重。

1.2教学方法落后

在我国专业院校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课堂的教学还是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许多有关实验的课程,也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将简单的实验项目作为课后的作业留给学生自行去完成。这也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脱节,理论无法与实践相结合。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很多学生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中,逐渐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由于实验项目多数都是在课后完成,导致学生的试验项目多数都是独立完成,缺乏团队合作,作品的设计质量不佳。

1.3缺乏正确的引导

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中,会涉及到很多实践方面的内容,由于课堂时间紧迫,教师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讲解也过于简单。学生在实验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基本属于独立完成,而教师也只是对试验项目的设计给予一个分数作为评判标准。学生对于自己设计的作品存在的优缺点都不了解,失去了对未来努力的方向。

2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2.1课程内容的创新

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方面,要在试验项目开始前,详细讲解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相关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引用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再以教师的讲解为引导,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理论知识教学的重点内容不是对理论知识量的积累,而是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实验项目教学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条件,尽量以小型的设计为主。在进行大型项目设计实践中,最好是教师自身正在进行的真实项目,这种实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提高实际设计的能力。

2.2教学方法的创新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图片往往比文字更具说服力,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多媒体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可在课程开始前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在学生面前展现相关图片和知识结构图,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这门课程,完全通过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办法是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对实际的工程项目进行模拟操作,培养学生对空间氛围和尺度的把握,这是将理论结合到实践中的最优选择。如果无法进行现场模拟设计操作,还可以使用相应的软件,设计一个三维立体的施工现场,让学生通过软件模拟施工现场进行设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3采用项目分组制进行教学

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分组法进行实验课程教学。具体操作如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设计工程项目,并将设计的结果拿到教室进行集体评标,学生既扮演了投标人,又充当了评标专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3总结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学习才能取得进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因此,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不仅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进步,也对今后的研究与探索提供了相应的资料与依据。

作者:张慧芳 单位:石家庄农业学校

参考文献:

第4篇:大型园林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低碳生活;低碳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园林景观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人们陶冶情操的休闲场所,但是传统的园林景观由于过度追求美观和档次,导致高能耗问题日益突出,这有悖于低碳生活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温室效应的严峻形势。因此将低碳理念融于园林景观设计中,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低碳生活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

所谓低碳生活,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是以减少排放二氧化碳为目的的一种消耗低、开支低的生活方式,如节水、节电、节气、节油、回收利用等,这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一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并将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1.低碳园林是园林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园林景观设计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方向,一种是强调景观的恢弘气势,注重大广场、大型建筑的建设,属于硬性景观;另一种则是强调景观自然、温馨、静谧的氛围效果,属于绿化环保型的软质景观。新形势下,还停留在外观形式上的园林景观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实际需求,将低碳环保、功能与形式的融为一体的园林景观才符合现代人的新要求,因此低碳环保理念为园林景观设计指明了发展方向,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创意,并促使低碳园林蓬勃发展,它在满足人们对人文与野趣的追求的同时,更为提高区域环境质量做出了重大贡献。显而易见,基于低碳环保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是大势所趋。

2.低碳园林是落实低碳生活的具体体现

低碳生活传达的是改善生态环境的环保理念,是健康、经济、安全、幸福生活的代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因此将低碳生活落实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十分必要。而园林景观不仅与所在区域的形象关系密切,而且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利于居民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渗透低碳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设计园林景观时,通过结合低碳环保的理念,选用符合低碳和环保要求的植物、水体、材料等,合理的处理废弃物,可以充分发挥其调节区域气候、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尽可能的降低碳的排放量,可见,这是落实低碳生活的具体体现。

二、“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低碳”理念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搭配。灌木树种在固碳释氧能力方面要显著高于乔木树种;灌木地被植物的固碳释氧量高于草本和藤本植物。根据试验,供试植物类型单位土地面积上固碳释氧能力表现为: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因此,建议加大常绿灌木和落叶乔木的应用比率,并且两者可搭配使用,既可增加单位空间绿量、改善冬季绿地景观,还可以有效地增加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

(2)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搭配。研究表明,速生树种的固碳能力明显高于慢生树种,但有的速生植物固碳能力很强,但问题在于它固定后很快又释放CO2,如芭蕉不能长时间将CO2锁定在植物体内。所以要选择固碳能力强、周期长的植物,出于长远考虑,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搭配种植,既可有较高的固碳效益,又能形成长久良好的植物景观与生态效益。

(3)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搭配。适当增加彩叶植物彩叶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常绿植物要强的多,这可能与其色素(花青苷)在叶片中含量和分布的差异有关,从而影响了叶片反射光谱的能力,同时也影响了叶片对光能的吸收。但考虑到大部分彩叶植物与落叶植物在秋冬都要落叶,其深秋及冬季的固碳效益几近于零。因此,将常绿植物与彩叶、落叶植物搭配,即可弥补这一不足,在保证秋冬季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的同时,形成四季皆宜的植物景观。

(4)高龄树木与低龄树木搭配。年龄相对较低的树木,固碳能力高于高龄老树。就单株碳贮量而言,古树远高于常规树种,但由于古树数量基本保持不变,生长也基本停止,碳贮量较稳定,对固定大气中CO2的贡献较小。但无论是从生态效应、景观美学层面,还是历史科学价值等方面来说,保护古树名木都是无可争议的。因此,将低龄树木与高龄树木搭配种植,即可在营建低碳园林的同时,兼顾多方面的需求。

(5)乡土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搭配。乡土植物是产地在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这类植物在当地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最能够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某些乡土树种具有很高的固碳率,如鸟冈栎、垂柳、糙叶树、乌桕、麻栎等。因此,适当增加这类乡土植物,并与常规园林植物搭配,既可提高植物群落整体的固碳能力,又可提高该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与适应性,同时也可为开发本土园林植物资源做贡献。

2.“低碳”理念在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水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水体景观的应用越来越多。融入低碳理念的水体景观设计,除了考虑其景观效果外,更多的是注重其生态性、创造性和亲和性。水体景观设计最大的主体就是水,在设计时要营造低碳理念,就要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渗透低碳理念。

在地址的选择上,要依靠地形、自然水源来考虑水体景观的设计,这样“就地取材”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应避免过分追求水体景观豪华的景观效果,最大程度上避免浪费。在水体景观中对于音乐、灯光等辅助设计效果的应用要注重对其的控制性,这样既可减少水的消耗,也会降低能量的损耗。最后就是合理地配置水体植物,不仅可以软化景观效果,同时水体植物有自净功能,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的程度。总之在不断的探索中,设计师会更成熟地营造出更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低碳型水体景观。

3.“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材料选择中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的构建过程中,无论是园林建筑还是园林道路铺装,减少碳排放量的影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选择低碳型材料,以达到低碳发展的目的。低碳材料是指能够在确保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不可再生自然原材料的使用量,制造过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使用寿命长,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并可以回收再生产的新型材料。

对原材料的高效循环利用和新型材料的研发与使用,如木结构材料的应用。木结构在加工物化的阶段消耗的水及能量较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要少,用这种材料部分代替或者全部代替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将大大减少碳排放和低能耗,同时还可以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管理,更好地固定碳的排放。再如太阳能光伏发电路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电能的消耗。

4.“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施工、养护管理中的应用

一个融入低碳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其成功关键除了考虑齐全的设计开端外,还需达到高水准的施工质量和长久的景观效果。在施工工程中,要尽量减少机械的操作,这样不仅能减少碳的排放和能源的消耗,还能减少对土地及周围生态景观的破坏作用。

对于景观效果的长期保持,良好的养护管理是最好的保障。园林景观后期的维护中,CO2的排放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这与低碳经济生活发展要求是相矛盾的。因此,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到碳成本的持续性,要用生态的技术与方法去适应生态系统的变化。

三、结束语

总之,将低碳生活融于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从低碳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协调处理园林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间的关系,打造集功能、形式与环保为一体的低碳园林。

参考文献:

[1]蔡颖.低碳经济生活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探讨[J].绿色科技,2011(06).

第5篇:大型园林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 园林景观设计;雨水收集利用;居住区

近年来,我国大中型城市的洪涝灾害形势非常地严峻,径流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持续的暴雨不仅造成地面湿滑,积水情况的发生影响着城市交通和市民的正常生活;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发生过因暴雨积水造成人员伤亡的灾难事件。为此,城市雨水的收集与排放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城市的发展模式也开始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转型。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雨水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合理的控制技术和各系 统间的协同作用。

1、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雨水收集利用

1.1城市居住区是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载体

我国当前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形式大于内容,由于设计者过于追求景观形式上的新颖、独特,而忽视了园林景观的其他属性和职能。

1.2设施建设

目前为了更好地发挥园林景观的作用,实现对雨水的控制利用,建设优质的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应结合建筑屋顶和公共景区;将绿色屋顶、下凹绿地等措施融于一体,实现景观与雨水控制的双向把握。目前,国内外采用雨水收集控制技术对城市居住区内的园林景观设计已有现成的优秀作品,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收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实行自然开放式排水系统,使用该技术的城市居住区在人居绿地空间、水质改善和雨水收集利用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用自然开放式排水系统代替传统的管网排水系统, 不仅美观而且经济,在项目中采用的主要措施包括、雨水花园、调蓄水池等,不仅如此,对于地面铺装透水率也要进行严格规定。

2、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的雨水收集利用

2.1生态树池在城市道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在城中生态树池作为一种小型低影响开发生物的滞留设施,一般是由种植土层、砂滤层、排水系统以及乔灌木等材料组成,其形式分为独立式和连续式;该设施能够满足环境美化、雨水控制的双重作用。是该设施也是绿色街道设计的重要元素。绿色街道项目是着重于其雨水收集利用的功能,但同时也营造了一种怡人优美的景观感觉,为设计师、决策者和居住者树立了典型,证实了可持续的雨洪管理原理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简单、节约成本以及创新设计解决方案的使用价值。

2.2生物滞留在城市道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生物滞留是作为雨水收集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能够收集、减缓、净化、滞蓄雨水。可针对不同种类的城市道路有效地进行生物滞留设施的设置,利用道路固有的坡道以及设置生物滞留设施缺口等多种方式将径流引入到设施当中。在周围绿化空间较大的街头等地设置雨水塘、雨水花园等;当绿化空间较小时,设置连续或断接式植被浅沟、线性生物滞留区,从而实现雨水径流体积的有效削减。选用的植物除需要具备耐盐耐旱这两种特性外,还应具备吸附各种污染物的能力,保证生物滞留区内的种植与道路整体环境相协调一致。

2.3 组合措施在城市道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是将景观多样化、径流体积控制最大化。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与建筑之间的绿化带当中设计植草沟;可以采用连续线性的植草沟,也可以采用渗管连接的间断性植草沟;再将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间的绿化带设置为生物滞留区,通过砾石排水层的渗管将两者连接,从而实现雨水径流量短期内的最大调蓄,最后溢流排放至雨水管线当中。此外,还可以在道路交叉口端头设置雨水花园进行终端滞蓄雨水。

3、城市公共空间的雨水收集利用

由于城市的公共空间面积较大,该空间内的绿地、水等是实现雨水洪涝灾害终端调蓄最有利的空间,同时也是建设多功能雨水调蓄设施的有利位置。在公园中实现园林景观与雨水收集利用的结合。例如,美国纽约布鲁克斯郭瓦纳斯运河公园,利用雨水向户外空间转移、设置植被缓冲带等措施,以此来减少流入合流制下水道的雨水量,这样的措施使得企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完成了雨水控制利用的目标。对于在公园与广场的总体规划中,在竖向设计上允许做成阶梯状有层次感的景观设计,使没有水体的公园、 广场呈现“碗型”的形状,将周围绿地内的雨水引向中央低洼地,这样做不仅能够满足公园或广场内自身的雨水调蓄能力,还能滞蓄其周围区域的雨水径流量,能够体现出公园和广场在城市中的多功能性。对于公园内的大型绿地而言,在地形上可设计为 “波浪形”,特别是建筑周围的景观绿地,因为此方式能够显示出其景观美化与雨水滞蓄的双重功能。对于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内的附属设施而言,比如说,休憩座椅。可以结合生物滞留设施进行设计。在对于污染严重的区域,在公园内可建设湿地、生物浮岛等景观进行雨水径流的调蓄和水质净化。当面对公共空间内的水体,可沿线设计生态堤岸、植被缓冲带等设施措施,要充分利用水体进行雨水的多功 能的调蓄,目的是减少雨水资源的浪费,能够增强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标。

结 语:

在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中,人们对现代化智能化节能化的材料体现要求越来越高,在城市中的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集蓄利用、延时排放和渗透等都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的有效方式。城市洪涝灾害的解决需要各个专业技术间的相互配合;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扮演着体现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的重要角色,使其设计理念与技术应用到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当中。国外在城市设计时,已开始注重园林景观对雨水收集利用的功能体现。然而,我国在这方面仍处于初始使用阶段,在生态型雨水措施的设计中和利用上存在着盲目性。可见,将园林景观与雨水技术体系融为一体来实现对雨水径流的控制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除需加强技术措施外,还应重视公众的参与程度,以此来提高技术人员和公众的园林意识,高效完成对雨水的控制利用。

【参考文献】:

[1]张国芬.住宅区景观设计中园林生态设计理论的应用[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 ).

第6篇:大型园林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住宅;园林景观;原则;问题;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现代化发展速度快,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居住区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为了实现人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环境发展的协调,在城市住宅景观设计中要融入可持续发展决策,实现城市住宅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过程中要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方针,综合地总结和分析方案,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判标准,并且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规律,实现建设过程的资源节约。全方位利用城市资源建立节约型城市居住区。

二.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目标

城市住宅小区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住宅小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地理环境,是历史和建筑的统一体。随着人们对住宅小区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区不在是人们居住的一个地方,现代城市小区建设是一个注重人文,人情味,在设计过程中也更多的贯穿人性化的元素在其中,使小区中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小区的人文主义。城市住宅小区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对小区实现人性化的发展之上也要保证小区内部生态系统的平衡,面临如今资源日益匮乏的时代背景下,在城市住宅小区的建设上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城市住宅小区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小区内部装置节约水资源的设备,同时可以采用水处理设备和雨水收集设备,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对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进行建设时不仅要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要将小区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融合作为建设的要求。

三.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城市住宅小区景观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在对小区景观进行设计时要对居住的居民的生活习惯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居民的居住要求,在对小区景观设计时要遵循生态性,多样性,休闲型和经济性等原则。

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是将建筑物和绿化实现最佳融合,充分实现各个物质的功能,使得小区因为绿化的衬托更加具有魅力,住宅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内部景观和外部景观,内部景观是小区范围内的景观,外部景观是指视线范围内的景观,内部景观和外部景观是统一的,实现内部和外部的共同发展可以实现小区更好的空间感。在对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规划和设计时要自然和人文环境为出发点,尽量在原有的自然环境资源中创造出生态园林景观。同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考虑到后期维修问题,实现小区景观效益的最大化。

四.住宅小区中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水景的追求上

现如今城市小区园林景观建设上将水景景观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水景景观可以在整体上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魅力,同时人具有天生的亲水性,使得水成为小区小区园林建设中的重要角色,水体的面积不断增大成为城市住宅园林景观的一种风气,大部分园林景观中设置了大型的人工水面,人工湖,喷泉等多种类型的水景。园林景观中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水景观的建设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冬季园林景观中的尴尬局面;城市住宅园林景观的雷同现象增加;水景观的建设费用昂贵,提升建设过程的成本;水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过度地追求“亮化”,导致灯光扰民

照明系统对居住环境场地的利用率的使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居住区的照明要以不损害居民的利益为前提,晚上的照明是增加小区景观魅力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我国居住区夜晚的光照越来越亮,过度的追求“亮化”不仅会使居民感觉通宵如昼,给居民及其不自然的感觉,同时照明的过度使用也会造成电力的浪费,使小区缺乏静谧的环境享受。因此在小区照明的问题上要根据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照明方案,在住宅区楼外边廓加普通的照明可以把建筑物的轮廓凸现出来,在林荫小径处可以安装庭院灯,这样可以把幽静的气氛烘托出来。因此在对照明上并不是越亮越好,应该实现住宅区景观效果最佳为出发点,寻找最佳照明方案。

(三)忽视绿化的综合效应

由于人们对绿化在住宅园林中的重视,使得开发商和消费者对“视觉绿化”上过多关注,忽视了绿化的生态价值。小区绿化的真正意义在于给居民提供休息的空间和地方,让绿化中的植物,水体能够吸走空气中的尘埃,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更多的氧气,让小区的空气更加清新,使住宅区内同充斥着自然绿意。在对住宅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要对建筑物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布置合理的水体和草地,植物,实现绿化效果的最大实现。

(四)绿化建设缺乏创新

我国住宅园林景观中要加大园林的绿地覆盖,在园林绿化中要实现立体化的模式,弱化建筑物生硬的几何线条,增加园林中的融合线条,使园林更加具有魅力,但是我国的住宅园林景观中的绿化缺乏创新,开发商为了满足居民对绿化的要求只是在工程上不断加大绿化建设,试想如果建筑物漂浮在一片绿色大海上是否还有美可言。

五.城市园林景观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坚持可持续的原则

在对城市住宅园林景观的建设时要结合自然的设计,通过自然的魅力为园林景观增添魅力值,在园林景观的建设时要遵循生态保护,节约用水,充分利用新的清洁能源,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在对城市住宅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不是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上进行建设,而是在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建设依靠自然美,建设出符合当地自然景观的园林景观,实现建设的独特性,少一分人为破坏,多一份自然保护,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要牢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追寻美丽,更多的意义是要实现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实现建筑建筑和生态美的完美统一。

(二)挖掘城市景观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也要适当借鉴西方经验

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很多,每个民族的建筑风格多不尽相同,这些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每个民族的文化,因此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城市园林景观的开发上要在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上向深处挖掘。同时,由于我国和西方国家在城市园林景观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在建设我国城市园林景观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适当的借鉴西方的园林景观,实现取其精华,建设出具有创新力的住宅园林景观。

(三)重视园林景观的设计,开发思维

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对园林景观的设计时要积极解放思想,开发思维,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融入当地的时代特点,实现艺术和建筑园林景观的完美结合,增加园林景观的艺术韵味,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艺术特色。

六.结束语

城市住宅园林景观建设是城市住宅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代表,在住宅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实现自然和建筑的完美结合,但是目前我国住宅园林景观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关的介绍,并对城市园林景观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关的介绍,希望能对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起到有关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曾晶.小区住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探讨[J]. 现代园艺, 2011(13)

[2] 朱卫东.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 2011(07)

[3] 隋盼盼.浅析小区住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J]. 企业导报, 2011(06)

[4] 沈超.浅谈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J]. 山西建筑. 2008(35)

[5] 姚菊俊.如何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创新[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9)

[6] 田英翠,杨柳青,曹受金.广玉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19)

第7篇:大型园林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园林设计;市政工程;介入时间;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到2009年,我们的城市化百分比已近50%。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大规模住宅区建设和道路的扩展。这两种土地改造形式势必会改变城市原本的生态环境,但城市化的最终目的是打造和谐进步的人居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讲,市政园林设计就变得十分重要。从人文环境建设的角度来讲,市政园林设计的意义可以说是长远的,因为城市中绿地的数量和规模关乎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的高低优劣,更确切的说是关乎人的健康。现在人们关心的不仅仅是城市中有多少高楼大厦,更关心的是这些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建设。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愉悦人的身心,激发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创造力。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讲,我们的国土面积广大,城市数量大且分布不均,城市规划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城市规划更没有形成规模和系统,作为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市政园林设计当然也就相应的需要更多的重视。另外,我国国土面积跨度大,各地自然环境各有差距,这也为市政园林设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相比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市政园林建设更具宏观性。

2 景观设计提前介入的重要性

作为市政工程,园林景观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市政工程的开发空间是不可再生的,景观设计的巨大功能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好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景观既可以打通各个功能区的连接,使市政工程各个服务区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最大程度的提升城市的环境价值;又能促进城市的发展,进而产生巨大价值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 我国市政工程中景观设计存在的不足

3.1景观设计人才不足

由于我国景观设计起步晚,在培养景观设计人才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从而使我国景观设计人才欠缺,能够做出优秀景观设计的人才更是稀少。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园林设计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截至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我国的园林设计行业的竞争比较混乱,无需可循,不过最大的缺陷是缺少复合型的专业设计人才。因此,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市场中,无论是培养上还是市场竞争都说明了景观设计人才稀缺这个问题。

3.2规划设计理念不够先进

作为一座城市,首先应做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然后在总体规划的框架内精心设计好每项园林工程和其他城市建设工程。然而,城市建设由于受历史、经济发展水平、建设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城市建设大多是“改造发展型”模式。这种模式给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了极大难题,园林景观单调、呆板,观赏价值不高;绿地总量不足,缺少大型绿地。环境标准要求城市的绿地面积应达到城市总面积的30%,才能维持城市的环境质量,目前能达到这个指标的城市并不多。

3.3城市园林设计不合理

目前城市园林设计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可总结为“十七化”:袖珍园林多要素化、设计标准豪侈化、简单设计复杂化、广场设计八股化、绿荫不足硬质化、居住绿地山水化、居住区景观展示化、集中绿地架空化、构图理念非哲理化、文化运用标签化、电脑设计重复化、城雕作品庸俗化、植物配置与景区划分程式化、反季节植树常规化、猎奇潮流化、置景手段舞美化、城市湿地公园化。

3.4衡量城市环境质量的园林绿地指标

传统的绿化工程往往以绿地率、绿化盖率、人均绿地等指标来衡量,这种衡量办法往往造成绿化建设片面追求指标,而把城市园林建设的功能忘却,使园林绿化建设失去其意义;再者,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也不允许以大幅度扩大绿地面积来改善城市环境,因此,应以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求为出发点,采取可持续发展,利用有限的资源、财力和物力去改变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恶化;利用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设计出更好的绿地系统来改善城市环境,并运用一些体现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绿化指标去衡量。

3.5种植与养护管理不到位

园林植物是在城市生态条件下由人工组建的植物群落,而城市土壤多为已被破坏了原生结构的土壤,且建筑垃圾充斥其中,较之森林土壤条件相差甚远。很多施工单位在种植环节上不科学,种植穴(沟)尺寸不够,不客土,基本不施肥,建筑垃圾清理得不彻底;种植时苗木根系没有充分舒展开,有窝根现象,浇水量不够或不及时,致使成活率降低。另一方面,工程责任期结束后的养护管理不到位,持久天旱时不及时浇水;病虫害预防工作做得很少,由于树木生长势弱,极易感染病虫害。

4 园林景观设计提前介入的思考

从园林设计对于市政工程的作用来讲,园林设计一定要尽早介入,不管是从整个市政工程总体规划,还是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本身来讲,园林景观设计工作都要尽早进行,这样既能更好地理解整体市政工程,也方便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从园林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来讲,园林设计工作也要尽早介入,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早介入、早开展,问题就容易早发现、早解决。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要提前介入。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景观设计师的选择

对于市政工程园林建设单位来讲,选择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师,比什么都重要,优秀的设计师可以给市政工程带来长效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好的设计师事务所或设计师是不愿花时间去招投标,因为他们的任务多、时间紧,所以说园林建设单位不要指望招标来选择设计师;再者,很多招投标时间短,很难满足正常景观设计的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完成所有比较详尽的设计资料,根本就不可能作到。所以说,园林建设单位要在项目前期就着手寻找优秀的景观设计师,不能完全依赖于招标。寻找和培养适应于市政园林建设单位自己的高素质的景观设计师显得尤为重要。

4.2项目策划阶段的介入

在项目策划阶段,需要景观设计师提前介入其中,从园林树种的选择、空间距离的把握、对于地形的利用以及园林所要发挥的长效作用等方面综合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利用。

4.3规划草案阶段的介入

实质上在做草案的时候,应该是通过现场的操作来实践完成的。景观设计师一般在现场勾勒出草图来解决主要问题。在这一阶段,景观设计提前介入,与园林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清楚地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和需要达到的意图,规划好各段道路景观设计功能,并使之趋于明晰化,并在现场快速地获取很多人的智慧和理念火花,用最精良的设计速度快速设计出多个草案,并与园林建设单位相互商讨,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案。

4.4市政工程建设过程的介入

一切设计方案完成后,景观设计师要深入到园林建设单位内部的各职能部门,与他们进行沟通,听取他们对景观设计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方案改造和整理。特别要与施工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沟通,监督他们严格按照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避免那种景观施工与市政工程的现象,更不能等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景观设计和施工,从而导致不协调的现象。

5 结束语

景观设计在市政工程建设中,景观设计提前介入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景观设计不仅要提前介入项目的策划、项目方案的制订,还要介入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达到景观设计与项目施工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以优秀的设计扮靓小区商品房,提高商品房的价值的品味,为城市的绿化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扶启军.论园林景观设计提前介入的重要性[J].现代园艺,2012(8)

第8篇:大型园林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感官体验 共同作用 统一 微妙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b)-0186-01

人们在对园林景观的审美活动中,客体对象的审美属性可以直接引起审美主体相对应的某种感觉,而人的审美能力的联觉效应和审美方法的丰富可以使人的审美产生比单一感官效应更为丰富的审美涵蕴。人们参与欣赏的感官能力主要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通过这感官要素与园林景观形象符号进行对话与融合,产生人与园林景观的互动,正是这些感官器官对景观事物的共同衡量,加强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存在感与融入感,也更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1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感

当一个人描绘一件事物的美丽或丑陋时,其视觉的判断能力就随之形成。“看”是人最直接、最形象的感官能力,当设计师把园林景观的物理特征进行抽象符号化后,打造出文化意境和审美价值兼具的园林景观形象,视觉在捕捉景观事物的颜色、外形、大小、距离等客观内容的同时,产生包括体积、重量、构成和方向特性等有关的物理特性的印象。例如:徽派建筑的代表作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其极具情感色彩和表现特征的形态给人们带来美的视觉享受;青砖、粉墙、黛瓦,这些徽派建筑中典型的色彩搭配,使视觉备受感染的同时,更加迎合了现代人追求同景观形象和谐与共的文化心理。视觉总是与其它感觉系统相互合作,从而来界定肌肤与环境的接触面。由此可见,人们对园林景观的所传达的信息及审美的感受大都来源于视觉感官。在对园林景观的视觉欣赏中,具有审美愉悦感的园林景观比那些不具有审美感的、功能重要性不突出的景观更有可能得到偏爱和关注,同时得到关注的园林景观更有机会延续其功能性,也因此能够增加其可持续的良性循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注重园林景观的设计性与规划性。通常我们所说的结构独特、色彩跳跃、视觉冲击力、景观节点乃至地标性建筑等等,表达的都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感,不过这些都是比较直观的视觉感受,对于园林景观的欣赏与把握还需要细细品味,才能真正读出它的美与独特。

2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听觉感

听觉作为人们接受信息的第二大机能,对园林景观审美的体验显得尤为重要,环境中的声音无处不在,视觉无法接收的信息,大部分都由听觉去补充。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着人们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更多关注,人们更加渴望自然界的声音,流水拍石、莺鸣雀和、弹琴竹里、梵音诵唱、古寺钟声抑或渔舟唱晚。园林景观形象通过听觉与人们进行沟通,这是一种其他感觉所替代不了的审美方式。园林景观中的植物或者景观小品本身是静止的,具体来说,园林景观设计的听觉感是借来的,雨打芭蕉的落寞惆怅,风吹竹林的,孱孱流水的的闲适静谧,都是通过借助自然界的力量与之微妙融合,创造出别样情趣的意境。拉斯姆森在他的《建筑体验》“聆听的建筑”中提到了营造形式的声学特征,他提醒人们声音在空间中的反射和吸收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给定空间与心理的反应,并认为我们应当意识到声学在人们对空间和体积的理解和感知上所起的作用。声景观在国外的发展显示出:声音已经不只是物理现象而已,其所代表的深层意义可以成为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标志,各个地区城市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自然、社会以及文化等有趣和有意义的声音,在功能的体现上,声音不仅仅是创造了园林景观的听觉美感,声音的发生具有强烈的地方意识性及向征性,其实可以认为运用声音抒写了历史,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它所呈现出的是一种记录功能。所以,声音的设计也就是听觉感设计在园林景观当中的起到了十分清晰和重要的作用。

3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嗅觉感

气味是生物界的共同语言,园林景观中的嗅觉感主要来源于植物。宋朝女诗人朱淑真的《木犀》“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具体而生动地描述了园林景观中的嗅觉感,把一幅动静结合、芳香怡人的园林景观表现得淋漓尽致。嗅觉感官对园林景观的感知有着特殊的功能,它与其它的感官体验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很多无法用语言精确描述的东西却可以用气味来说明,而气味在环境和空间中可以起到微妙的作用。人类对气味具有敏锐的感知力,人的嗅觉感受系统内有1000多万个嗅觉细胞,能十分灵敏地辨别各种香气。不同的植物气味也对人的行为和思维具有暗示效应,如花香、薄荷、荷叶、樟树、艾蒿等香气可以引起人的兴奋;瓜果香能引起人们的食欲,许多植物散发的气味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在如今的园林景观、大型公园和植物园中已有芳香园的设计,利用能在不同季节散发香味的植物进行设计,让香味随着季节的更迭而变化。据研究,嗅觉给人带来的印象在记忆中保存的时间是最久的,占到总数的70%。具体的气味如雨后大地的泥土气息,百花飘香的浓郁;抽象的气味例如家乡的味道、童年的味道或者温馨甜蜜爱情的气息。在自然的环境下,不是所有的园林景观形象都能散发出气味,但是如果能够以特殊的方式将不同的味道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定会增添不少的乐趣。

4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触觉感

触觉也同视觉一样有助于人们形成对园林景观的印象和主题感受,作为一种知觉系统,触觉将被分割的各种感官融合统一在一起,从而使人们在身体的内部与外部同时感知。触觉相对视觉而言,感知更加真实和细腻,或凹凸不平的沧桑,或坚硬冰凉的冷峻,由此可见,触觉主要是通过人们感知园林景观的表面肌理变化,结合其他感官能力,共同作用心理情感的变化。诗句“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三千尺”中描绘的古树给人一种幽深久远的历史沧桑感,让人感受到岁月流逝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触觉的双向感和对立感在园林设计中也得到实际的应用,例如,在园林中进行空间分割或阻挡设计时,为了避免人工墙体给人造成的生硬感和视觉压力常采用荆棘类植物进行空间分割和阻隔设置。在实际的园林景观应用中,亲水台、草坪、不同形式的座椅等都是以触觉来直观感受园林景观的。

5 结语

在实际的生活行为中,单一的感官发生作用的机率并不多,人们的情感是依赖多种感官要素共同起作用的。在今后的园林景观空间中,设计师要从多角度出发,设计出有声、有色、有味道、给人五官带来全面体验的景观,这样人们才能充分地调动各种感官,最大程度地拥抱自然、享受自然、陶醉于自然。

参考文献

第9篇:大型园林景观设计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居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不仅要提高绿地率,还应具有园林的某些特性,给生活在其中的人带来一种亲和力,满足居住者生理、精神双重需要,给住户提供一个优美舒适情感场所。但在实际的园林设计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首先分析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意义,山东省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为例,提出园林景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提出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的创新设计。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创新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改革,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成为了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园林学的认知,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城市园林绿化、传统园林和大地景观规划。其中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不仅是用于美化住区环境,更是为小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为此,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规划在强调功能分区、软硬地面处理、植物配置和环境小品设置的同时,更要注重景观的立意和主题的表达。但是近些年来,在城市园林景观不断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也是出现了诸多的问题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些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技术,从而提高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的实用价值,满足小区人民的生活需求。

一、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意义

现如今,房地产行业的竞争越演越烈,房子自身的高质量已经不仅仅是竞争成败的关键,提高房屋卖点还要重视对外部环境的改善。为此,园林景观设计在住宅区建设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不仅仅是植树造林、栽花种草,而是包括园林绿地规划、树种规划、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管理养护等多方面的内容。

城市建筑只有确保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完善的居住条件,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具有极高的景观环境效益,良好的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所形成的自然、宁静的环境将会满足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情,同时还能对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生活带来全新的感悟,满足居民的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还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它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小区”、“生态小区”不断涌现,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住宅区生态环境的需求,为房地产商赢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园林景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以山东省济南市居民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为例,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其营销方式开始注重对小区绿地景观的规划,从而吸引更多的购房者,但是济南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由于济南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起步较晚,并没有形成适合本土特色的景观设计理论,很容易受到外来文明的冲击,出现了盲目求洋的想象,小区景观设计出现了“欧陆风”、“草坪风”、“广场风”等,环境设计跟风照搬,缺乏山东省景观特色和个性。

(二)部分居住区内建造了大量的优美风景,如大草坪、大型雕塑、华丽的喷泉等等,但这些风景都是被看的。景观成了摆设,过分强调视觉的美化性,追求装饰性、豪华性、异域性,缺少实用性。设施不足,无处休闲,这种缺少很多人为关怀的园林景观设计,使小区居民根本无法参与到活动设施中,忽略了人休息和娱乐最基本的行为心理。

(三)部分小区的没有充分考虑山东省的自然、地理等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绿地景观,盲目引进,结果栽培的植物因环境不适,成活率不高,从而增加维护费用;小区中使用的树种未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盲目移植大树,结果使用过多,既增加成本,也造成对现有生态资源的破坏。

三、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的创新设计

根据山东省济南市小区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房地产开发商一定要引起高度的总是,不要盲目的只为商业炒作和广告宣传,而忽视对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的实用性,也就不能满足居民的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规划具有山东省特色的园林景观

山东省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形成适合本土特色的景观设计理论,不要盲目从洋,景观设计要符合山东省本地的人土风情,要全面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意识、文化观念、区域视野、科学和艺术水平,为小区居民提供具有当地的传统文化、社会风尚、生活方式等的园林景观,设计上要更多的富于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园林精品,从而满足居民的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减少大景观的建设,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度

山东省部分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要尽量减少搞亭台楼阁、喷泉雕塑、假山水池等这种大景观的建设,景观规划上要更多的突显出小区生态园林建设,从而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居民区景观规划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同时这种以建设自然景观为主的设计,还使人们与自然充分的融合一起,加深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选取符合山东省特色的植物栽培

在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上,对生态园林工程监理的综合型人才要进行深入培养,在居住区园林植被栽培上,要充分考虑符合山东省自然气候,应该懂得植物生理学、植物保护学、土壤以及植物分类、植物栽培等学科的理论,能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和植物品种的特征,采取不同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如山东省济南市位于东经117。,北纬36。,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突然属于黄土质砂纸粘土,土壤为ph8,所以在居住区内应该种植雪松、白皮松、油松、龙柏、法桐等植物。

结语

通过以上对山东省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的深入分析,可见要想做好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就要鼓励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使居住区的园林景观更具有人性化,为现代居住小区营造良好的生活气息,从而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拉近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运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1,(15):15-16.

[2]陈竹庆.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J].现代园艺,2011,(17):18-19.

[3]方旭.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全程管理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2011,(01):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