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小讲课范文

健康教育小讲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小讲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健康教育小讲课

第1篇:健康教育小讲课范文

【关键词】参与式 健康教育 住院分娩率

中图分类号:R1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320-02

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交通、文化和落后的生育观等因素的影响,我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近几年来,国家实施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补助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住院分娩费用已经不是影响住院分娩的主要因素。落后的生育观念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住院分娩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县从2007年起开展了针对改变农村落后的生育观念,提高住院分娩率的参与式健康教育活动,并对接受过教育的孕妇进行分娩方式的跟踪,且与其他村的同期孕产妇住院分娩情况进行比较,以了解参该活动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7年5月~2009年9月在马关县内13个乡镇的124个村民委中选择72个住院分娩率相对较低的村开展参与式健康教育活动,将其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与教育前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1.2.1 活动内容 包括孕期自我保健及自我监护、产前检查、分娩先兆与就诊时机、安全分娩、高危妊娠、危急呼救及转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优惠政策等7个方面的知识。

1.2.2 活动步骤 活动前由马关县妇幼保健院制定出《马关县提高住院分娩率参与式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确定目标人群:一级目标人群孕产妇及丈夫 ;二级目标人群:父母、公婆 ;三级目标人群:农村社区群众和乡村级领导干部。乡镇卫生院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参与式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计划内容具体到活动时间、内容、组织者、参与者、受教育对象等,然后由县乡两级妇幼保健人员联合按方案及计划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2.3 活动方法 每个村至少开展5次活动,第一次活动内容为孕期保健、产前检查;活动方式:进行小讲课、角色扮演、示范。第二次活动内容为产时保健、安全分娩;活动方式:进行小讲课、小品、讨论。第三次活动内容为高危妊娠;活动方式:进行小讲课、提问、讨论。第四次活动内容为安全分娩就是好;活动方式:案例分析、小品。第五次活动内容为紧急呼救及转诊;培训方式: 进行角色扮演、示范。每次活动可将案例分析、发生在身边的典型事例穿插其中,并给参与活动的孕妇及其家属发放健康教育材料。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或U检验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孕产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根据随机抽样通过问卷及访谈468例孕产妇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对孕期自我保健、孕期自我监护、孕期高危因素的识别、住院分娩的好处、“降消”项目相关知识、危急呼救等知识诉知晓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一。

2.2 产前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的比较 教育后的产前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均比教育前有明显提高(p<0.05)。见表2。

3 讨论

3.1 在此次对农村孕产妇及其家属开展参与式健康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降消”项目和新农合的实施,解决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费用问题,改变了我县以前的住院分娩费用是影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主要原因的现状。然而,落后的生育观念却成为当前影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努力改变其“瓜熟蒂落”的落后生育观念成了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2篇:健康教育小讲课范文

近年来,糖尿病知识教育在糖尿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认识到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整体医疗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了解和增进糖尿病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掌握自我保健的技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配合参与糖尿病的康复治疗。2002年本科对4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2年共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47例,均按WHO诊断标准确诊,男32例,占68.08%,女15例,占31.98%,年龄均为67~83岁,平均年龄75岁;患者病程1~5年,而且伴有冠心病13例,高血压病17例,脑动脉硬化39例。47例患者均为离休干部,能较好的进行交谈。

1.2 健康教育指导内容

1.2.1 心理指导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其病程呈慢性,患者常因反复血糖偏高而导致紧张恐惧心理,在基本知识教育中,客观地向病人介绍疾病有关发展过程及预后知识,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是目前尚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但又是可防治的疾病,提高患者坚持治疗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饮食指导 目的是让患者理解合适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主要向患者介绍饮食治疗的目的意义及具体措施,并督促落实[2] 。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体重、身高、性别、运动量等个体情况计算饮食量,保证合理的营养,严格控制甜食。三餐热量分配可根据饮食习惯选择1/5、2/5、2/5或1/3、1/3、1/3 [3] ,但要基本固定,要根据血糖制定糖尿病饮食。

1.2.3 运动指导 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运动还可以减轻病人压力和紧张情绪。依照病人身体情况选择活动种类如医疗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球类运动等。最好采取有氧运动,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1h左右进行,医疗步行是最佳的运动方法,根据身体情况可采用中速步行每分钟100~120步。如出现心率在100~120次/min,有劳累感应减速停止。出去运动时要随身携带糖果,以免低血糖时备用。

1.2.4 用药指导 对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向其讲解药物的剂量、用法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介绍降糖药饭前饭后服用的不同类型,用药要准确,特别在联合用药时更应小心谨慎。胰岛素治疗在饭前半小时注射,必须按时进餐,抽取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不管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均应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由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同时防止患者乱用土方、秘方以免影响治疗。

1.2.5 预防并发症的指导 糖尿病病人保持身体清洁,避免损伤,嘱患者经常用清水擦洗身体,特别注意保持口腔、会阴、足部的清洁,皮肤出现瘙痒时尽量少抓以免抓破。穿宽松柔软的透气好的衣服、合脚舒适的鞋袜,不要过紧。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以免烫伤,如发现皮肤破损及时处理预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但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造成严重后果,首先要告诉患者低血糖发生的症状,如何防止和处理低血糖反应,如出现心慌、出汗、恶心呕吐以及有明显的饥饿感等情况,应立即喝糖水和进食。由于各种原因停用降糖药物或饮食过量诱发酮症酸中毒,出现疲倦、食欲不振,甚至昏迷,应立即送附近医院进行血、血糖、电解质监测。

1.3 健康教育的方法

1.3.1 随机性教育 在治疗、护理、巡视病房中有针对性指导,如发药时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注意事项。

1.3.2 座谈式教育 通过个别谈心,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针对个别病例逐项指导。

1.3.3 文字教育 通过黑板报、健康教育手册等图文并茂的资料指导患者了解掌握有关疾病的知识,同时给予必要的解释说明。

1.3.4 举行小讲课 分期介绍相关知识,每次小讲课20min,每周1次。

2 结果

47例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后,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防治方法、严格遵医嘱用药等方面有显著提高。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参加运动的积极性提高了,主动参与医疗步行、慢跑、打太极拳、医疗体操等各项康复运动。有效控制血糖。47例患者健康教育前空腹血糖(7.21±0.52)mmol/L,健康教育及康复治疗后空腹血糖(6.48±0.51)mmol/L,餐后2h血糖健康教育前(9.78±0.67)mmol/L,健康教育后(8.23±0.65)mmol/L,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体会

4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入院前对糖尿病的康复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不够理解。通过向患者教育与指导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康复治疗方法,增强了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调动了患者参与各项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自控水平明显提高。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能认真执行饮食、运动、药物治疗方案,糖尿病教育对病情的控制和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糖尿病健康教育中注意事项:先要对每个患者进行评 估,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和状况,制定个体的教育方案、教育计划。其次健康教育内容应反映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深入浅出、反复讲解。增加鼓励和引导患者,直到掌握。另外护理人员要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与技术水平,更好地为糖尿病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玉春,李嘉琦,叶俊超.加强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医患健康.医学杂志,2002,4(4):236.

第3篇:健康教育小讲课范文

【关键词】疾病 相关知识 宣教 车祸伤 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是一种"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针对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效的健康教育贯穿整个患者住院过程,突出护理模式的改变,充分体现出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随着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增加,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病例日益增多,病情常为多发性、复杂性、混合性。选择适合病人自身疾病的健康教育方法,是确保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也在疾病预防、康复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由于车祸伤住院患者186人做回顾性调查。

2.方法。(1)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入院宣教、特殊检查、健康教育、心理指导、饮食指导、作息指导、用药指导、行为指导、康复指导、术前、术后指导及出院指导等。

(2)健康教育的方法。根据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不同疾病的患者以及患病阶段进程,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设立健康教育课堂,每周召集一次,能离床活动的病员及家属,采取小讲座的形式进行讲课。如创伤病人饮食指导,应进食高蛋白、高营养、高钙、粗纤维饮食。指导,如八字绷带包扎患者,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以免损伤腋下血管和神经。肱骨骨折患者,平卧时床头抬高30---45°,患肢"U"型石膏固定平卧时,要用软枕衬垫,保持骨折端不移动。病情观察指导:患者观察患肢的血循环,青紫、麻木、肿胀等情况。康复指导:包括患病前期、中期、后期的功能锻炼。

3.个别健康教育责任护士根据每个患者患病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健康问题,分别进行个案指导。

4.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根据患者所患疾病,发放相关疾病健康教育处方。患者还伴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一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吸烟患者发放劝烟处方。

5.患者之间的互动请恢复期的患者言传身教,解除部分患者的顾虑及恐惧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

结果

1.科室自行设计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发放给186例车祸伤患者,收回186份。

2.观察指标评价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内容的满意度,通过健康教育后,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

3.数据统计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系统处理数据。技术资料的比较。进行X2检验,P

表1:健康满意度调查表

满意度 健教内容 构成比 健教方式 构成比 专科知识 构成比 相关知识 构成比 行为训练 构成比

完全满意 177 95.20% 183 98.39% 176 94.62% 179 96.23% 184 98.92%

部分满意 9 4.80% 3 1.61% 9 4.80% 6 3.22% 2 0.10%

不满意 0 0 0 0 1 0.05% 1 0.05% 0 0

讨论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相互渗透,有效的健康教育并不仅仅是说教及模仿,而是通过增强健康教育活动的实用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对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和自护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对检查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对检查的配合程度大幅提高,对病情自我观察,皮肤的受压情况,患肢的感觉情况,固定器具的使用,血管神经异常时的临床表现有了一定的了解。而饮食指导,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促进骨折愈合,机体康复,促进排便,防止便秘为主。功能锻炼指导,告知患者必须循序渐进,患病前期、中期、后期,各肌肉、关节、肢体的训练,以促进愈合,防止失用性萎缩为主导。出院指导,针对病情应告知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及功能位,禁忌活动动作,保持稳定情绪,戒除不良嗜好,注意休息等。相关学者表明,患者更愿意听取患者的经验,其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医务人员进行的健康教育。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夯实专业知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积极拓展知识面,才能适应护理工作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孙秋英,王俊巧,韩晓燕。应用看图对话工具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护理杂志,2011,28(15):20--22

赵美燕,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导。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0

第4篇:健康教育小讲课范文

[关键词]门诊病人;多元化;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a)-107-0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气候环境及食物污染等因素对人民健康的影响,人类患病的几率大大提高。疾病种类多样化、疾病年轻化等使人们明显地表现出对健康知识的渴求和需要[1],对门诊病人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自然成为医院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抽取2006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病人共800例,男392例,女408例,年龄17~85岁。文盲25例,小学水平121例,中学水平362例,高中以上292例。

1.2 分组方法

将没有接受过健康教育的病人400例作为A组调查对象,将接受过多元化健康教育的病人400例作为B组调查对象,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文化层次等构成间无显著性差异。

1.3 多元化健康教育的方法

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科学合理是健康教育效果的保证。

1.3.1布置温馨合理的健康教育环境①开设医护人员礼仪课程,制定医护人员行为规范,要求医护人员着装整洁,仪表大方,护理人员淡妆上岗;②规范医护人员文明用语,提高医护人员语言修养;③美化候诊就诊环境,在适当地方摆设绿色植物和花卉;④公开说明就诊程序和工作流程,让病人在短时间内熟悉就诊环境;⑤护士挂牌上岗;⑥集中列出出诊医生的照片并附有专科、职称说明。

1.3.2 营造宽松舒适的健康教育氛围①在各专科候诊大厅设立足够的坐椅,通过电子荧屏广泛播放各种自我保健的健康教育内容,让候诊病人及其家属在长时间的候诊过程中就像坐在家里看电视一样自然地吸取自我保健知识;②在分诊台摆设健康指南小册子,对饮食调护等各种常见食物的性质、所含营养成分及其功效作详细说明,对各种治疗检查的配合等问题进行通俗易懂的书面说明,让病人随时取阅,使病人在闲暇之际获得信息、知识。

1.3.3设计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方法根据各专科病人的专病护理特点,将病人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有关饮食、护理、预防、保健、功能锻炼等教育内容录拍成照片,并在每幅照片下配上简练、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制成图文并茂的像册,加上医生的指导,病人可以直接模仿,耳濡目染地轻松掌握知识。

1.3.4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小课堂组织专科病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活动,如聘请专家及中高级医护人员讲课,如“糖尿病健康讲座”“高血压病友座谈会”“肾友联谊会”等,给病人提供交流场所,巩固及丰富有关保健知识,或请热心的病友现身说法,使病人在娱乐中获取信息,在交流中增长知识,树立信心,促进健康。

1.4 调查方法

采用本院护理部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①对就诊环境是否感到满意;②是否愿意与医护人员沟通;③就诊完毕后的感受如何;④是否相信医生的诊断及接受治疗;⑤是否觉得候诊时间过长而感到无聊;⑥对复诊的医院选择等。

2 结果

两组病人与院方建立良好关系及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1)。

3 讨论

对门诊病人进行多元化健康教育是医护人员针对门诊病人的文化、心理、生理健康需求及门诊流量大、候诊、候检的时间长等多种因素而开展的一项护理活动,它是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改善就诊环境、氛围、方法,帮助病人解除来到医院就出现的紧张,无所适从的感觉,帮助病人在医院获取与疾病相关的医疗、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确保病人在院外也能达到康复的目的,对帮助病人的治疗促进、病人的康复十分有利[2]。

由于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其操作系统从一般的知识灌输转变为“教育计划的设计、实施和评价”[3]。因此,要对门诊病人进行多元化的健康教育,以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蒋冬梅.整体护理程序与操作[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8.

[2]余立军,陈李丽.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住院适应能力的效果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1,8(1):42-43.

[3]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76.

第5篇:健康教育小讲课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594-01

大肠癌为全球发病率第三位的肿瘤,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一开始往往无法接受这一事实,特别是直肠癌患者,行MILES术后永久性的肠造口,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正确的教育方法,选择适时的教育时机,制定全面的的教育内容,将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住院全过程,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2010年5月―2011年9月,肛肠外科对20例大肠癌造口手术患者运用持续质量改进进行健康教育,有较深体会,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55岁; 文化程度: 文盲2例,小学7例,初中6例,高中以上5例; 职业: 体力劳动者12例,脑力劳动者8例

2 CQI方法

2.1 CQI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连续过程,没有一个特定的起点和终点,有人强调CQI过程的4个阶段(计划-试验-检验-实施)(Plan-Do-Check-Act)[2] 我们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进行此次CQI项目。因为PDCA循环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Plan, P)、实施(Do,D)、检查(Check, C)和处理(Action, A)的循环过程[3] ,

2.2 计划阶段(P)

2.2.1组织计划 成立CQI小组,制定CQI计划表,包括组长、专项负责人、问题名称、原因分析、预期目标、实施方案和评价指标。

2.2.2 收集资料,确定存在的问题 根据领班每天查房,访谈患者的形势调查,小组会讨论汇总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护理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1) 内容重复(2) 项目遗漏(3) 教育不够全面(4) 患者遗忘;患者方面存在的问题(1)对所患疾病认识不足(2)缺乏大肠癌术前术后知识(3)缺乏人工护理能力(4)担心疾病预后

2.2.3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1)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不重视健康教育、自身沟通能力不足、业务知识缺乏;(2)患者自身因素:文化程度较低,对疾病不重视,对宣教知识不理解;(3)家庭因素:家属对疾病不了解,不愿患者了解病情。

2.2.4 制定预期目标 小组会议讨论确立这次CQI的目标(1)通过质量改进规范护士的健康教育行为,提供同质服务。(2)大肠癌病人知道疾病相关的知识及自我照护方法 。

2.3 实施阶段(D)

2.3.1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 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统一思想认识,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每月由医生授课,科室小讲课形势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每位成员查找最新文献,利用晨会进行学习,使知识不断更新。

2.3.2.制定统一的健康教育资料,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宣教小册,方便患者及家属阅读。

2.3.3向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针对病人的文化程度、职业、年龄和存在的不同阶段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 分别给予指导, 通过口头、书面、发放资料、黑板报等形式向病人进行宣教, 让病人及家属掌握有关大肠癌的防治知识。[4]有条件的情况可请在院的手术成功患者与其进行现身说教。并及时做好健康教育的评价,针对存在问题做出改进。

2.3.4重视心理护理。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选择合适的时机积极引导。取得患者家属支持。对心理负担严重的患者,请心理医生会诊,进行专业干预。

2.5处理(A)

建立规范化的健康教育,统一标准化的护理行为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完善的过程,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使护理教育更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使护理质量在一个良性的循环轨道中不断提高。

3 体会

我们做这次CQI项目,科室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学习,提高工作质量、提高护理效率,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人人参与护理质量管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使护理人员能自觉地以标准教育为准绳,正确运用,从而在与患者沟通中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获得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与满意。我们认识到CQI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连续过程, 需要我们不断改进,每个人参与其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原则实施护理管理,使护理管理工作更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使护理质量管理始终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轨道中。[4]更好地帮助患者从心理、生理、社会各方面全面康复,提高每一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秀花, 杜秀玲. 对大肠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5,7(6):797

[2] 李 岩, 汪 涛. 持续性质量改进(CQI)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血液净化,2004,3(5):279

第6篇:健康教育小讲课范文

【关键词】 普外科;健康教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96-01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为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基层医院所面对的病人,文化层次差别大,普及宣传卫生科学知识,满足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显得尤为重要。普外科健康教育以患者及家属为主要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增进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建立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水平。

1 普外科患者入院及手术前的健康教育与护理

1.1入院时宣教

患者入院后首先接触的是护士,由于患者对医院这个特殊环境比较陌生,再加上患者对其病情不了解,极易产生不安、焦虑、恐惧心理,给疾病的治疗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病人院时责任护士应热情接待,及时安置好病人,并主动向病人介绍入院须知、病区环境、设施的使用、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介绍同室患者,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及有关制度,进入患者角色。而且责任护士要成为患者与之交流的知心人,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处于接受诊断、治疗的最佳精神状态。入院宣教应根据病情适时进行,否则会因病人疼痛、不适等情况导致宣教效果不佳。对急诊手术的病人,应待手术后选择适当时机,再进行宣教,病人容易接受。

1.2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在病人入院后的24h内,通过与患者交谈、沟通了解其心理和生理状况,做出护理评估,根据护理评估为病人制定一个合适的健康教育计划。根据健康教育计划选择适当的时机,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使病人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所患疾病,能正确地描述出所患疾病的情况。

1.3术前宣教

1.3.1 术前健康教育方法

完善的手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手术前护理重点是评估和矫正可能增加手术危险性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有关手术的健康教育时,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等特点,结合其病情,利用图片资料、宣传手册、录音、录像或小讲课等多种形式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提高其健康意识,使其主动配合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1.3.2术前准备

护士对术前患者的各种检查、护理等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说明、解释及指导,以改变患者的负性心理。鼓励患者术前练习并掌握深呼吸运动、咳嗽和排痰等方法,指导胸部手术者进行腹式呼吸的训练,腹部手术者进行胸式呼吸的训练。有吸烟嗜好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2 普外科手术后及出院的健康教育与护理

手术后,患者最关心的是手术是否成功,此时的健康教育应以稳定患者的情绪为首位,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告知病人手术顺利进行的过程,积极配合术后护理。在普外科手术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并发症,此时护理人员除了要严密观察,提供良好的护理外,还要提高病人的健康自护能力,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要及时全面地做好病人术后的健康指导工作。因此,普外科手术后及出院时的健康教育与护理的重点是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教育与护理、饮食教育与护理等。

2.1术后的预防教育与护理

2.1.1预防教育

普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因此及时解除疼痛与不适是该阶段护理的重要环节。此时,责任护士应及时告诉病人产生疼痛的原因及必然性,让患者了解术后疼痛是正常的,因个人体质差异,所以有些患者对疼痛较为敏感,责任护士应叮嘱病人尽量放松,如疼痛剧烈时,可以适当给予止痛药,可根据病人及疾病的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密切观察护理效果并进行评价,以便及时改进护理措施。

2.1.2对各种管道的护理和正确选择的教育

在普外科手术后,患者大都会留置各种各样的管道,这些管道会给患者带来不舒适感,为此,术后责任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留置各管道的目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及护理方法等,使病人积极配合有利于术后康复。

不同手术和不同麻醉方法的患者在术后的选择是不一样的,为此责任护士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选择教育,如全麻术后病人未清醒,要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直至麻醉完全清醒,可以防止呕吐误吸,导致呼吸道阻塞及吸入性肺炎,病人手术中采用腰麻者,术后应去枕平卧6-8小时,可避免因起恶心、呕吐,并可防止脑脊液外漏,导致头痛,颈、胸部手术后多采用半卧位,便于呼吸,腹部手术后多采用低半坐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腹外疝手术后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减少腹壁张力,减轻伤口疼痛。

2.1.3基础护理

普外科手术后病人会出现发热症状,手术后的吸收热,一般不超过38℃,1-2天逐渐恢复正常。如果是高热,应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退热剂。若有持续高热应考虑术后并发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以对症处理。做好基础护理,教给病人和患者家属观察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方法,让患者、家属共同参与术后患者的康复工作。

2.2饮食教育与护理

普外科手术后,要向病人讲明饮食的基本原则,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食物为宜,以保证机体充足的营养,促进切口的愈合,要求从流质饮食逐渐向半流饮食、普食过渡。另外,还要针对疾病的特点,在饮食的种类、质和量上给予特殊的指导,避免因饮食不当而发生意外。

2.2.1非消化道手术

视手术大小、麻醉方法和病人的反应,决定饮食开始的时间。小手术或局麻手术不引起或很少引起全身反应者,术后即可进食,大手术后需待2-4日方可进食,腰麻、连硬麻醉在手术后6小时可根据病人需要而进食,全麻者,应待麻醉清醒、恶心、呕吐反应消失后,

方可进食。

2.2.2消化道手术

尤其是胃肠手术后,一般禁食24-48小时,第3-4日肠道功能恢复,排气后,开始进少量流质饮食,而后增加到全量流质饮食,第5-6日开始进半流质,一般第7-9日可恢复普食。避免进牛奶、豆浆及过甜的食物,以免导致腹胀不适。忌食生、冷、硬和刺激性食物。

2.3心理指导

病人返回病室,由于欲动不能,切口疼痛及术后多根引流管,极易产生恐惧心理。此时责任护士应在患者身边,告诉其手术成功已返回病室,安定病人及家属的情绪,要求家属配合做好思想工作,结合术前所做的健康教育,消除其恐惧心理。另外,担心康复情况也是引起术后不良心理反应的因素,对此责任护士要使病人理解健康恢复的渐进性,对于某些生理功能的改变要帮助病人在心理上适应。

2.4活动与休息

手术后当天应该卧床休息,病情允许时,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坐起、活动四肢关节,并逐步下床活动,以增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增加肺活量,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活动时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折叠扭曲或脱出,保持引流通畅。适当的活动及休息有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2.5患者出院的健康教育与护理

当患者可以或因经济情况等出院时,责任护士应于出院前一天向病人进行出院健康教育,包括介绍病情状况及预后、出院后复查时间、饮食要求、休息时间、按时用药、康复锻炼等,特别护理及自我保健等,使病人学会自我护理和自我监护。通过教育,力求在出院前尽可能使病人掌握有关知识。

参考文献

[1]黄敬享主编.《健康教育学》科学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2 4-5 128-134

第7篇:健康教育小讲课范文

儿科疾病季节性强,周转快,儿科护理工作繁杂,业务技术难度大,儿科护理对象除了患儿,更多涉及到的是患儿的家长,患儿处理能力差,需成人监护。因此,儿科开展健康教育,与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密切相关,掌握儿科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1 影响儿科健康教育的因素

1.1 儿科护理工作自身存在因素的影响 儿科护理工作繁杂,任务重,家长要求高,护理人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致使健康教育时间减少。静脉治疗耗时多,患儿头皮静脉穿刺难度大,因患儿好动,致针头脱出需重新穿刺。用药复杂,用药量小,输液速度要求严格。治疗护理时间护患不易同步。在常规治疗时间内,患儿可能在进食、排泄、睡眠、游戏,打乱正常工作程序。基础护理量大,需占用大量的时间。另外,儿科疾病住院时间短,周转快,护士在短时间内需要完成大量的治疗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患儿及家长沟通;儿科急危重症患儿多,难以把握教育时机。

1.2 患儿自身因素的影响 患儿表达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配合护理要求;患儿自制能力差,使健康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3 陪护人员多、不固定及陪护人员文化层次的影响 患儿自理能力差,生活护理需家长帮助完成,其需求也要家长代为表达。陪护对患儿照顾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独生子女多,一个患儿3~4名陪护轮流换班,他们共同了解的是患儿的生活习惯,而对患儿的治疗护理情况缺乏连贯性的认识,不利于健康教育的实施。陪护人员知识结构的差异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传播和实施。

1.4 护士自身因素的影响 由于我国大部分学校还没有设置独立的健康教育课程,多数护士没有系统地接受健康知识的学习,毕业后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也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护士既缺乏自觉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的理念,也缺乏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护士在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沟通技巧、交流方法的掌握上还远远满足不了患者的需要。

2 对策

2.1 根据各年龄段患儿的心理特征,按需宣教,适时宣教 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护士用声、光、色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减轻其恐惧感;对3~7岁的学龄前期患儿,用讲故事、做游戏来满足其好奇心。与其建立友好关系;对学龄期患儿,多表扬、讲道理;在患儿安静、陪护者注意力较集中时进行重点宣教,主要宣教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主要用药及注意事项、管床医生、护士、安全防护等。我们还通过手势、表情、触摸、拥抱患儿等方式建立护患感情交流,使患儿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住院环境,减轻恐惧心理,配合治疗。

2.2 针对疾病特点,健康教育个性化 为患儿及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可改变住院家庭的“生命方程式”,即:未知的恐惧=紧张=疼痛,减少因疾病无知而产生的恐惧感。针对患儿住院时间短、周转快的情况,我们应找出影响患儿的主要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患儿或家属确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1]。

2.3 根据陪护人员文化素质的不同,交流沟通艺术化 面对来自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层次、性格迥异、素质参差不齐的家长,我们按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基本步骤,重视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适时按需反复宣教。包括疾病的症状特点、饮食、用药原则、输液部位的保护、大小便标本的留取方法等。通过病区宣传栏、宣传画板、电视等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科普宣传,同时现场示范或纠正。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择优心理很强,因此在给婴幼儿输液或抽血时,一般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执行,年轻护士在给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如第一次未成功,就应主动邀请病房中技术熟练的高年资护士帮忙完成,满足患儿家属的择优心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健康教育打好基础。

2.4 运用多种形式对护士进行培训,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 在健康知识、护理程序知识的运用方面,护士学历不同,其对知识的运用也不同,因此必须对护士进行培训。(1)开展健康教育课堂,提高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促进护士专业能力的提高。儿科护士既要具备同感心,又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感心是指进入并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并将了解的内容传达给对方的一种能力,它是沟通和心理辅导技巧中最重要的—个环节[2]。健康教育是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和医学知识传递的过程,护士必须用通俗易懂、形象化的语言将深奥的医学知识简单化的传输给患儿,使患儿自觉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护理的独特职能就是帮助患者在体力、精神、知识等方面恢复、维持和促进健康,而护理工作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是促进这一独特职能得到发挥的有效方式[3]。(2)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及儿科疾病健康教育手册,人手一册,由高年资、高学历的护士逐一对每种疾病进行讲解,并结合临床病例现场示范。根据护士存在的问题定时组织病例讨论、护理查房,由护士长、责任组长、管床护士一起对每位患儿进行护理查房和健康指导,帮助护士提高健康教育水平。积极参与其他科组织的讲座、小讲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结合临床实践,有效地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

2.5 改善住院环境,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 儿科病房的管理应该以最大限度满足患儿生长发育的需求为根本,在为他们提供及时、安全、可靠的医疗、护理的同时,保证患儿有一个健康、愉快的治疗休养环境。根据儿童活泼的天性和喜欢色彩的特点,护士着装为粉红色,窗帘为蓝色卡通画,被服为粉色卡通画,病房的墙上挂一些患儿喜欢的动物饰物等,以消除患儿的不安全感,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和亲近感。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培养高尚情操,尽量满足患儿及家长的要求,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掌握健康教育的时机和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提高儿科健康教育的关键,充分发挥陪护人员的作用,是儿科健康教育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张胡,高德彰,吴光煜.患者教育的起源、现状及发展方向.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66—367.

第8篇:健康教育小讲课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物理 渗透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初中物理教师要在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

一、充分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心理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初中物理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改变以往老师一人独立支撑教学课堂的局面,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

前人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新则中国新,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命运,而广大教育者有责任有义务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以提高学生应对未来的能力。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来积极适应未来的教育。

中学生处在青春期,有些学生胆子小,不敢在课堂进行提问,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营造学生敢于提问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敢于在课堂提问的心理素质。教师也可以提前设计好问题,在课堂上让全班同学进行讨论,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敢于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进行励志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励志教育,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

按照唯物辨证法的观点,事物发展的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基,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人的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有一种要成功的信念,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要在课堂上有意的适当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教师可以在介绍物理学的知识和概念时,穿插讲解一些物理科学家的事迹,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或者学生们都熟悉的成功者的事迹,让学生在收获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能收获一种激情、一种奋进、一种热爱生命的态度。从而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励志教育分为三大块内容。一是讲述教师个人的奋斗经历,通过传递教师个人的精神来感染学生和激励学生;二是在课堂中穿插讲述有励志色彩的小故事来激励学生,如:雄鹰和蜗牛的故事:“能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雄鹰拥有矫健的翅膀,一瞬间就能飞到金字塔的顶端,而蜗牛也许需要坚持一辈子才能爬到顶端,但只要蜗牛爬到顶端,他所到达的高度和看到的世界就和雄鹰是一样的。我们大部分人也许不是雄鹰,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蜗牛的精神,我们可以不断地攀登自己生命的高峰,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在无限风光的险峰俯视和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这样的语言可以像燃料一样输入学生生命的发动机,使学生产生奋发向前的冲动。三是用实际行动让学生感动,比如教师克服困难为学生讲课,通过这些励故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重视情感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初中学生处在青春期这一独特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初中物理教师要根据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叛逆性和敏感性的特点适当应用情感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为国家物理科研做出重大贡献的决心和毅力。

成绩差的学生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初中物理教师要对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更要进行特别关注,让他们在健康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分析原因,得出正确结论,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提高物理成绩,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健康。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和观念。也可以对这些成绩稍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还可以在学生中间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让成绩好的帮着成绩差的学生进行补习,一方面增强了同学感情,让成绩差的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关心和温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成绩差的学生通过帮助从而提高物理成绩,克服自卑情绪,形成健康的人格。

四、学生自我管理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教师要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设定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自我管理,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1、分析每个学生心理特征

学生的性格不同决定了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不一样。有的学生生性活泼,教师批评几句,不会对他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但有的学生生性胆小、内向,教师的批评,就会在这部分学生心中留下重大的阴影,因此,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进行委婉教育,多表扬其优点。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帮助学生设定阶段目标

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近期目标指学生半学期或一学期的努力目标,中期目标起承前启后的作用,远期目标是指学生的理想,包括人生理想和职业理想。让大小目标互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充满激情,不断进取,在实现目标的征途中培养自己的意志。

第9篇:健康教育小讲课范文

【关键词】 早产儿;家长;健康教育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胎龄在30~34周之间,出生体重在1000g~2100g左右的早产儿60例,其中男35例(其中有4例试管婴儿),女25例(其中有2例试管婴儿)。肺炎1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5例,低血糖2例,呼吸暂停5例,低蛋白血症2例,低体温2例,窒息10例,颅内出血6例,寒冷损伤综合征2例。

1.2 健康教育方法 我们采取健康教育座谈会,口头讲解,入院和出院时健康宣教,举办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卡片,电话指导。根据家长的文化素质、心理状态、患儿病情来决定交流方式,形式多样化对同一住院期间的患儿家长采取集体小讲课,不同期间采取别交谈,有面对面交谈也有电话交谈方式。语言通俗易懂,避免医学术语,使家长能够理解。进行操作指导一些技术性操作,如早产儿常用的哺乳、洗澡、抚触等采用示范性教育和个别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家长进行复述、演示。对于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的家长则不厌其烦地讲解、指导。

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指导家长正确面对疾病 我院早产儿大多来自产房,孩子一生下来就转入NICU治疗,有一部分从外院转入治疗。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表现为焦虑、无助、不知所措。此时,护士认真细致地护理孩子,讲解有关护理孩子方面的知识,如早产儿的护理、病理、心理特点,疾病的原因、症状、治疗、护理以及疾病与转归等,使家长对孩子的疾病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能理解及积极支持配合孩子的治疗和护理。

2.2 使家长理解检查的必要性 孩子有病,为了明确诊断,做一些检查和化验是必要的。很大一部分家长就觉得孩子早产又生病,很“对不住”孩子,心疼孩子,拒绝抽血,化验等,以至于延误治疗。检查前护士向家长耐心详细讲解检查和化验的目的、意义、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2.3 指导家长正确观察孩子的生命体征 早产儿各项功能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暂停、青紫、呕吐、腹胀、腹泻、便秘、低温和发热等。护士从解剖、生理、免疫等方面向家长讲解各系统的特点,观察时应注意哪些变化,出现哪些情况视为异常,怎样解决等。循环系统又有哪些特点,血液是怎样分布的,正常心率是多少等一系列问题,使家长做到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2.4 指导家长合理喂养 指导喂养护理早产儿,指导如何安全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早产儿容易发生喂养困难、呛奶应如何预防;保持奶具清洁,给孩子喂奶前要洗手预防感染和交叉感染。

2.5 指导家长如何对早产儿进行日常护理 早产儿的皮肤特点:早产儿的皮肤角化层较薄,表面缺乏溶菌素,若稍有护理不周,即可擦烂、感染。接触孩子前要洗手,患感冒、腹泻、皮肤感染者不要接触孩子。新生儿衣着应柔软、宽大、舒适。尿布及时换,做好臀部护理,防止红臀。做好脐部、口腔护理。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洗澡时注意水温,动作轻柔,防止水溅入眼、耳、口、鼻中,防止吸入,及时擦干皮肤,防止着凉。护士教会家长对孩子进行抚触,以确保孩子出院后得到一个正确的护理,促进孩子的正常发育。

3 结 果

采取以上各种形式对早产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60例中有55例家长表示能够接受,并且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全部理解和非常满意。有5例家长系外地务工人员因家庭因素和经济条件情况表示不愿接受,其中有2例经过耐心说服后表示接受离开后又返回。通过对60例早产儿家长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理质量,密切了护患关系。

4 结 论

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是指对特殊人群在疾病状态下进行与疾病有关的医学与护理知识教育。早产儿是一组较为特殊的人群,由于其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潜在疾病较多,短期的住院治疗远不能满足早产患儿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进行长期的家庭护理。然而,初为父母的家长,大多数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尤其是抚养早产儿的知识更是缺乏,看到又弱又小的孩子往往缩手缩脚。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发生烫伤、感染、营养不良等情况,重者再次入院甚至危及生命,会给家长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不仅取决于医护人员,更重要的是靠家长来配合;对早产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水平至关重要,应把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贯穿于入院、出院及出院后的全过程,我们要重视早产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在工作中真正落到实处,使患儿家长了解科学的育儿方法,减少患儿疾病发生,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并逐渐适应早产儿出院后的家庭护理,提高育儿水平,使早产儿能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赵敏慧.按摩疗法对改善早产儿健康状况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2):76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