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治理规范化范文

社会治理规范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治理规范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治理规范化

第1篇:社会治理规范化范文

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一定要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努力构建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三者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最大限度地使社会矛盾不积累、不激化。加强源头治理,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滚动排查、提前预警和多元化调处机制,以及社会舆情分析研判机制,更多地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不断增强社会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各级公安机关要把“调解优先”的理念贯穿于执法办案全过程,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一般治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和交通事故,更多地用调解的办法来处理,尽量采取“多调少裁”、“多调少罚”等柔性方式,严防一般性矛盾纠纷转化为民事案件、民事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严防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牢牢抓住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这个重心。要大力增强基层实力。继续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积极推进警务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减少管理层级,促进警力下沉,不断完善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用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基层力量薄弱、经费保障困难、装备设施落后等问题,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积极参与基层资源整合。要积极参与基层人口、劳动、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交通、农机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整合,协同构建基层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重点要推动构建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加强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建设,实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实现治安联防、矛盾联调、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要努力强化基础工作效能。要完善人口服务管理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有序转移;改革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建立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推动把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管理协作机制,加大对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防范打击力度。要积极参与数字城市建设,大力加强人口信息库、视频监控系统、道路卡口系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系统和平台建设,推动整合人口和计划生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教育、卫生、交通、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及民航、电信、金融、社保、证监、保险等行业信息资源,努力构建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城市管理网络系统平台,实现精细化、高效化、科学化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牢牢抓住继承和创新群众工作这个“法宝”。

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把群众工作渗透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坚持用群众观点统揽各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既要继承原来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式和方法,又要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理念和手段,少一些替民做主、多一些让民做主,少一些管理、多一些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深化“向人民报告”活动,以“向人民报告”活动统带各项群众工作,拓展报告内涵,丰富报告内容,活化报告形式,创新报告手段,提升报告水平,建立长效机制,使这一我省公安机关独有的群众工作新形式、新手段不断焕发新活力、发挥新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牢牢抓住综合施策这个手段。要突出发挥公安机关自身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明晰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定位,完善公安机关内部警种合作机制和区域警务协作机制,消除部门、警种间的分割和壁垒,发挥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中的整体战斗力。同时要加强与司法、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工商、财政、安监、民族、宗教、政府应急处置中心等行政管理部门和金融、保险、证券、水电气热等行业监管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联席联动工作机制,共同形成社会管理合力。要突出发挥基层组织的骨干作用,在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刑释解教人员管理帮教和青少年社区矫治等“社会人”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居委会、村委会、社区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通过建立通报机制、衔接机制、责任机制,落实管理措施,实施有效管理。突出发挥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的配合作用,探索在公安社会管理中引进市场机制,在法律和制度框架下,把适合于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转移出去,交给各类行业协会、教育培训组织、经济社会事务所、交易市场、中介机构等,由他们向社会提供更多、更新的公共服务。将公安机关的管理要求转化为行业制度和规范,引导其形成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行运作、自我治理的运行机制,同时强化对这些组织和机构的阵地控制工作,实现外部管理与内部自律双轨并行,保证其健康发展并有效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要突出发挥社会公众的基础作用。要通过“大走访”、“五进七讲”等形式,加强对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守法维权意识、防范自救意识,发挥每一位社会公众在社会治安防范参与、人身财产安全保护、交通事故预防、火灾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作用,减少和遏制重大恶性案件和交通事故、火灾、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牢牢抓住“平安龙江”创建这个平台。公安机关要紧紧围绕打击犯罪这个主业抓创建。重点要打击黑恶、命案、涉枪涉爆等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电信诈骗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侵财犯罪,拐卖儿童妇女、“黄、赌、毒”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和涉众型经济案件等影响社会稳定的犯罪活动。通过严厉打击,坚决遏制我省刑事犯罪高发、多发势头。要紧紧围绕预防为主这个方针抓创建。

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强化治安隐患源头治理,强化治安乱点早期整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要紧紧围绕公共安全这个责任抓创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依靠安委会、交委会、消委会,大力推进优良交通秩序创建活动和道路畅通工程,大力打造“消防铁军”、推进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深化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整治,继续实行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把责任真正落实到社会单位、落实到企业、落实到法人,坚决防止发生群死群伤恶性事故。紧紧围绕网络管控这个难点抓创建。统筹网上网下两个战场,把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积极探索建立网上动态管理机制、网上网下综合打防机制,着力提高网上发现、控制、打击、处置能力,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互联网综合管理格局。

第2篇:社会治理规范化范文

【关键词】家族企业;规范化;发展;对策

一、重思家族企业内涵与问题

从封建社会开始,我国就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及依此而产生的商业,也是从那时起,工商业主的经营就烙着鲜明的家族特点。1872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了继昌隆缥丝厂,这是中国民族资本工业企业第一家,也就是我国第一家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是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追求家族利益为主要目标、以实现控制权为基本手段、以企业为组织形式的经济组织,其所有权与控制权由一个或数个家庭或家族所有。其生命力如何,多半取决于其规范化发展道路的合理性。然而在现实中,家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及与周遭环境的不适应等,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其规范化发展的进程。

二、现代家族企业发展受阻因由分析

1.企业内部家族化因素。(1)企业家族化结构拒绝规范化管理方式。企业家族化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其结构本身就存在着一种与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根本对立的倾向,它与现代企业管理所要求的专业化、知识化、能力化存在着根本冲突,家族化结构本身即拒绝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管理方式:一是任人唯亲的企业文化弊端。在家族企业中,一个重大的弊病是亲情代替规则,企业管理受到血缘关系的限制。一方面,任人唯亲代替了选贤举能,使得企业缺乏既有能力又对企业忠诚的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企业缺少激励机制又致使大量人员严重流失,最终使企业缺少凝聚力。这种企图用家族伦理代替企业文化建设的机制本身便与公司社会化发展的潮流大相径庭。二是领导者更替模式抑制企业可持续发展。在许多家族企业中,权力交接存在极大的障碍:或是创业者不愿放权,忽视对接班人的选拔和培养;或是创业者的后代不愿或不能继承父业;或是多个子女为争夺企业权益而发生内部纷争。这种狭隘的更替模式必然导致企业发展严重受挫,制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在企业社会化浪潮的推动下,与主流不相适应的“家族化”企业内部结构必然阻碍其朝着系统思考、员工参与、体系完整、制度健全的规范化方向发展。(2)家族意志限制监事会监督职能。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重点在于为企业构建一个具有自我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家族企业中,掌权的领导者多是企业的内部人,与家庭之间有的特殊的私人关系,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使企业实际上依附于家族意志,这无疑不牵绊着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步伐。(3)企业透明度缺乏。家族企业自身带有的浓重的家族色彩,致使企业产权单一、封闭,股权结构不合理,企业的决策缺乏透明度。再加上家族式企业市场监控程度低,监控主要来自家庭内部,使得企业的运作缺乏透明度。这种权、责、利含混不清的决策机制也必将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和规范化发展。

2.企业外部市场因素。(1)企业融资困难。融资困难是困扰家族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大多数家族企业主要是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这些中小型民营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不仅贷款额度低、归还期限短,而且手续繁琐、借款利息高。再加上家族式企业本身实行封闭性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员工无法了解企业财务的真实情况,从而对企业缺乏信任、忠诚和投入,金融机构因顾及到资金放贷的风险,也不愿意将资金借贷给不熟知的家族企业。这不仅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规范化发展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企业化解风险的能力。(2)私营经济保护机制不健全。我国经济尚处在转型时期,市场机制未完全发挥作用,而对私营经济的法律确认和保护又一直比较落后和乏力,因此,如何解决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公司制家族企业治理问题,在政策法律上一直存在缺位现象。一是家族企业行业准入多。据权威资料显示,在所有社会行业中,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还不足一半,而且一些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仍然限制民间资本的进入,严重影响了民间资本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市场准入难。政策要求过严、计划色彩较重、权益得不到保障、歧视现象明显等都是家族企业市场准入难的原因。家族式企业在取得法人资格、征用土地等诸多方面仍需要主管部门批准,而没有独立的中介机构为其服务,再加上国民待遇没有贯彻也使得家族企业的准入门槛过高,难以与其他企业公平竞争。三是社会保险法规体系不完备。近些年,我国私营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私营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却十分滞后, 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社会保险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具体表现为覆盖面狭窄、保障水平低下、保障项目不全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私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成为私营企业规范化发展的困阻之一。从近年来政府的态度和政策法规的演变及现状来看,国家虽然先后出台了一些保护、鼓励和规范私营经济的政策法规,使家族企业发展的各种组织形式初步得到规范。但是,相对于国有经济而言,我国对私营经济的保护机制尚不健全,这就导致了私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较弱,规范化发展困难重重。

三、现代公司治理模式下家族企业规范化的对策

第3篇:社会治理规范化范文

以规范建立为规范,力塑房管文明机关新形象

市房管局以“文明行政、清廉做事、民生为重、理性操作”的机关精神为价值取向,做到房管营业与精神文明两手还抓,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文明创立工作指导小组,全力建立一支高本质的房管步队,打造文明调和机关。

每年该局都要延聘全国一流专家学者进行营业和文明培训。还,依托学习培训阵地,积极开展技艺培训和岗位练兵,近两年来共组织各类培训5期、986人次。

该局每年还要组织职工进行拓展练习,举行拔河、登山、演讲、乒乓球、篮球竞赛和有关常识竞赛,构成了具有房管特征的机关文明,然后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单位凝集力、战役力。

以文明创立为平台,创新房产文明治理新形式

市房管局围绕发展抓创立,率全省之先着力创新房产文明治理三大形式。

一是创新经济合用房建立形式。坚持什物配售与钱币补助相结合,新建经济合用房与盘活商品存量房相结合,开全省执行经济合用房钱币补助之先河。

二是创新拆迁治理形式。不让被拆迁户在经济上“吃亏”、好处上受损,规范拆迁行为。拆迁前,严厉拆迁答应准则,请求城市拆迁必需完备“五个要件”,缺一不成;拆迁中,必需在拆迁社区“三榜公示”,保证拆迁操作顺序到位,不搞暗箱操作。拆迁后,落实拆迁“三项检查”,保证不留后遗症。近几年,市拆迁革新(含棚户区革新)面积161.92万平方米、11980户。全市延续7年没有呈现一同因房子拆迁赴省或进京上访案件和群体事情,触及拆迁的案件由年占全市的30%下降到目前的10%以下。

三是创新廉租住房后期治理形式。市房管局以廉租住房后期治理为重点,注重小区物质文明建立与精神文明建立,建立文明调和小区与物业治理、社区治理、基层党建相结合,努力把廉租住房小区打形成调和文明精神家园。以就业服务、结对帮扶、“喜欢心小屋”为创立内容,凝集人心;以艺术团、腰鼓队、阅览室等为平台,不时丰厚精神文明生活;以意愿服务站、医疗卫生站、家政服务站为依托,加强向心力;以构建调和小区为主线,经过交心准则、座谈准则、问卷准则等,使沟通准则化、治理人道化,建立调和小区。住在某小区的王辉,因病招致瘫痪在床。廉租房小区退休老党员辛茜茹常常上门去探望他,帮他清扫卫生。意愿者服务队队员轮番对他帮扶,送书送报,陪他下棋聊天,让他十分打动。

以窗口建立为载体,提拔房管文明服务新程度

房地产买卖大厅是服务群众的一个窗口,也是展现房管局文明形象的一个窗口。市房管局把窗口建立作为文明单位创立的重中之重来抓。窗口先后取得全国房地产买卖与权属注销规范化治理提高前辈单位、省房产测绘提高前辈单位、省诚信承诺提高前辈单位、省档案一级达标单位等称号。该单位文明创立完成了“三个改变”。

一是改变治理方法。在认真总结文明单位创立工作成功经历的基本上,抓治理、促创立,制定了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奉告制、限时办结制、全程跟踪制等准则,严厉执行各项营业和治理工作正轨化、顺序化、规范化等一系列审核规范,把文明创立和窗口建立有机结合,使窗口成为全局以综合治理形式抓创立的模范,提高了建立服务型窗口的程度。

第4篇:社会治理规范化范文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是加强检察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各项检察工作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前期开展教育活动中,龙江县院通过采取“严把四个环节”、“坚持四个推进”、“做好八项自查”的措施,形成了全员参与、注重实效的良好氛围。

“严把四个环节”。一是“寓于思”。通过开展动员会、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5月22日,县院召开全院干警大会进行动员,会上强调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到检察执法活动中去。特别是与上级院提出的“提升队伍素质、提升执法水平”的具体要求结合,与落实省院下发的规范化建设分类考核标准结合起来,全面更新干警执法理念,提升执水水平。二是“始于教”。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专题确定每个班子成员做专题辅导一次,同时根据中央政法委编发的“教育读本”,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在网上开辟了专题栏版权所有目,做为学习交流的平台。三是“重于行”。要求干警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在社会生活中严格自律、严格要求,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为群众做出榜样。如控申科干警结合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提出了“四心五要”的新的工作思路,不断丰富接待艺术,得到了来访者的好评。四是“成于风”。通过开展法治理念教育、检察官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提高广大干警的综合素质,在龙江县院营造了“讲正气”的浓厚氛围。

“坚持四个推进”。一是用法治理念的更新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引导广大检察干警通过端正执法理念,树立“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弘扬“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职业道德,坚决克服和有效防止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西化主义等不良倾向。对此,我院向广大干警家属印发了公开信,号召干警家属发挥“廉内助”、“贤内助”的作用,督促检察干警树立良好形象。二是用教育活动推进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活动整改措施的进一步落实。针对在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整改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岗位和环节,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督促全体干警进一步筑牢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的思想根基,推进执法规范化体系建设,把各项执法活动纳入规范有序的轨道。三是用教育活动推进县院以“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主人翁教育活动的开展。号召干警在经费紧张、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强化自身“造血”功能,用一流的干劲去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四是用教育活动推进省院下达的年度工作目标推进落实。通过理念的更新促进执法质量、效率、效益的同步提升。并力争使县院达到“一个争创、三个实现、五个杜绝”的工作目标,“一个争创”即争创先进检察院;“三个实现”即实现办案工作安全无事故、队伍素质提升无掉队、规章制度落实有成效;“五个杜绝”即杜绝撤案、错捕、漏捕、错诉、无罪判决,力争使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的提高。

“搞好八项自查”。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具体要求县院提出要深入进行“八查”:一查法律监督意识强不强;二查执法宗旨意识强不强;三查法制观念强不强;四查服务大局的意识强不强;五查党性观念强不强;六查工作责任心强不强;七查工作作风和执法作风端正不端正;八查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通过边学边查,为县院教育活动向深层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5篇:社会治理规范化范文

    论文摘要:后勤社会化改革促使高校后勤会计管理步入企业式规范轨道,反过来促进了后勤实体的业务发展。但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出现的停滞和反复,却导致了会计管理的困境。浙江大学始终坚持企业式规范化模式,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后勤会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我国高校后勤会计管理吸收了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财务会计改革的成果,摒弃了早先带有计划经济痕迹的核算体系和管理办法,普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加强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强化了成本管理,实现了向管理要效益,追求经济效果的可喜进步;促进了高校后勤管理观念的转变和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的创新,实现了后勤管理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全国范围后勤社会化进程受阻,出现了向“总务处”时代的回归潮,不少高校曾花大力气建立起的社会化后勤机制遭遇解体,其会计管理也向事业非营利模式的倒退,且具有普遍性,与之前未能有效解决的系列问题叠加,形成了会计管理的洼地。

    一、当前高校后勤会计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后勤会计管理存在制度性障碍,水平提升缺乏体制性动力

    1.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税收制度没有提供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对后勤注册实体的税收减免,缺乏长效机制和足够的耐心。临时性的减免导致了对未来税收优惠和支持政策的犹疑进而产生政策预期的心理恐慌。

    2.资产管理现状上,弥合罅隙形成了巨大的“小金库”。十余年来的社会化运行结果,后勤实体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自有产权资产,以非注册实体为大,并且以“小金库”状态存在。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事业体制和后勤剥离初衷使得非注册后勤实体会计信息在高校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报告中被边缘化,导致了该部分资产管理的真空状态。

    3.后勤和高校之间产权关系不清,完全社会化难以克服法律和制度障碍。现有后勤实体按照社会化要求注册成为独立法人,面临着房产和其他固定资产与学校难以分割、产权清晰难以实现。法人实体基本以局部业务注册登记,在经营上和后勤整体业务混同难以区分。

    4.社会化实践中存在甲乙方关系难以理清的情况:1)费用支付标准校际间差异迥然,后勤事实上承担着高校建设的历史包袱。2)甲乙方之间身份不对等,沟通协调成本大。3)公共财政框架下经费划拨和支付存在困难。4)甲乙方人事制度改革不同步,导致乙方没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后勤成为高校人才引进的家属安置所和分流地。5)高校对后勤改革的效果和绩效评价,存在多重标准,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诉求和社会化运作的经济效益诉求之间取舍艰难。

    (二)后勤会计管理制度选择的随意性,导致了管理混乱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推进了后勤管理的企业化进程,但是在业务规范、业务拓展和盈利水平提升相关的会计管理方面,一些高校遵循企业会计制度,但是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值得研究和商榷。有些则选择事业体例。这两种情况下都存在会计核心要素管理的实质性措施不够,后勤资产整体效益不佳,一些高校后勤由于会计管理混乱而出现经济案件。归纳起来,后勤会计管理的问题主要存在核算方面、制度方面、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信息与沟通方面。

    二、一个成功案例——后勤会计运作的浙江大学模式

    浙大后勤以起步早规范好,开创且坚持了自己独特的会计管理体制(本文称为浙大模式,以区别通常对浙大后勤治理和组织架构称谓的浙大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上述缺陷。

    (一)浙大后勤与会计组织架构

    业务架构上,浙大后勤是典型的甲乙方模式,甲方是后勤管理处,乙方习惯称浙大后勤集团,从上至下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对内是浙大后勤服务中心,对外是注册法人杭州浙大同力后勤集团有限公司(最早于1983年由老浙江大学注册,后来改由作为大学和企业防火墙的浙大控股公司投资,增加了注册资本),中心主任同时是公司总裁。后勤集团旗下设十三个业务单位,对内称为业务中心,对外除饮食服务中心、幼教服务中心、通信服务中心外注册了十一个二级公司,部分二级公司下面有不止一个法人单位。二级中心和二级公司也是一套班子同步运作。浙大后勤集团最高治理机构为董事会,由校领导和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构成。监事会负责监理,对董事会负责。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及其下属对集团负责。

    (二)浙大模式会计核算体系及运作特点

    浙大后勤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财务部分别对内对外业务两个账套,独立、平行核算各中心和注册公司的营业收支、成本费用以及资产等事项,提供会计报告和财务分析,所不同的是对外核算账套要向外部工商、税务等机构提供基于税务管理信息的报告和资料。每期财务报告由集团财务投资部统一汇总或合并,报送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集团财务投资部除核算本级收支、与学校的拨缴款,协助总裁和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制定考核指标,汇总或合并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并向学校汇报。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在整个大学的财务决算体系中,浙大后勤集团整体资产负债表并入大学的部门决算,抵消与学校的内部交易事项后做合并(非汇总)反映。

    具体说,浙大模式有以下特点:1)业务边界清晰。对校内服务业务与社会服务业务的清晰划分,契合了后勤社会化做大做强、切实减轻大学办学负担的基本初衷。2)实现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对内业务合理合法避税,对外业务严格执行税法和相关政策,浙大后勤各级会计组织内职责明确,内控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完善;银行账户、印章票据管理规范,资金收付与调度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程序,大额资金支出前有预审和联签制度,会计监督到位;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对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意图贯彻到位;档案管理规范科学。3)会计管理流程规范手段先进会计考核指标科学。浙大四个校区后勤业务会计处理流程规范有很高的效率。以饮食服务中心为例,财务部设在紫金港校区,四校区之间设专岗传递每日大量配送采购与报销结算单据。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则进一步优化了业务全流程。4)实现了后勤与学校报表项目的整合,后勤资产负债状况每年度终了并入浙大部门决算,弥合了宏观资产总量统计管理的漏洞。

    三、浙大模式的启示

    (一)浙大模式有利于深入推进后勤社会化

    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张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浙大模式是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管理的一个创新,遵循了后勤管理的客观实践,对内对外业务规范核算、规范报告,符合现行政策框架;会计计量符合客观性和明晰性要求的公认会计原则。浙大模式相对理顺了高校和后勤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产权关系,资产并入大学的部门决算体系,在观念上符合大学法人所有制思想,在会计指导思想上不仅实践了决策有用观,体现了对大学的受托责任。一般来说,后勤治理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机构架构,决定了会计管理机制及其作用效果。但会计管理不是被动适应,它反过来引领后勤整体管理水平。十多年来,浙大模式稳妥推进,没有迂回和反复、更没有停滞,坚持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也推动浙大后勤服务实现了高端化、品牌化,突破象牙塔而成功渗透到广泛的社会领域。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管理应纲目并举,坚持规范化路径

    实现后勤会计管理的实效,必须在保障业务顺利开展而成本不至显着增加的情况下,抓好三个“规范化”和两个“重点”建设,以此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持,三个“规范化”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会计核算规范化、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规范化,意味着会计管理“不缺位,不越位”,因此需要制度化建设来保障。1)完善后勤治理架构,理顺会计管理的体制机制。浙大模式的一个前提是规范的后勤治理架构:董事会、监事会和以总裁为首的管理层。后勤财务总监具有副总裁的超脱身份,会计机构层级明确,管理科学。我国高校后勤应进一步完善治理架构,进而优化会计管理的体制机制。会计机构负责人是对总裁负责,还是对董事会负责,应予以明确,并且规范。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包括会计管理体系、账务处理程序、内部控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和仓储管理制度、财产清查、授权审批、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等诸多方面,要重点加强。3)加强财务分析,提高会计报告信息质量,为治理架构层面和内部组织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三)加强后勤会计团队职业化和核心人才遴选任用机制建设

    1)关于后勤会计管理团队的职业化建设。植根于浙江大学,浙大后勤人在更高平台上,对会计管理问题做出了深刻思考和精准把握。但从全国范围看,后勤会计团队专业素养不高,直接影响了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和对后勤经济形势判断存在偏差,对新的管理思想、方法不够敏感。后勤会计机构要创造条件,建立竞争和成长成才机制,鼓励团队成员有意识去充实和提升职业能力、服务水平,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和工作业绩的共赢。2)关于会计核心人才遴选问题。管理也是生产力。浙大模式的关键在于一批水平高能力强、敢想敢做、高度敬业的专业化队伍,专业水平高、沟通力强的核心人物是其灵魂。核心人物在会计管理的机制体制设计中起主导作用,形成了会计管理的核心能力。核心会计人才身份地位与负责对象,是影响众多高校后勤会计管理的重大事项。

第6篇:社会治理规范化范文

现将政法系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有关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自2月14日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们立即将市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向县委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县委主要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县委政法委要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政法系统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增强政法干警执法为民的意识,全面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按照要求,我们及时成立了全县政法系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组织领导机构,研究确定了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的工作意见,组织召开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动员会议,及时传达了市委政法委关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指示精神,深入分析了我县政法队伍的现状,认真部署了下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任务及措施。活动中,我们要求政法委员会委员及政法各单位的班子成员分别联系一个基层单位,指导和了解其活动开展情况,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政法各单位按照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积极进行层层动员,迅速地启动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初步营造了加强法治理念教育,争做规范执法标兵单位、争当文明执法优秀干警的浓厚氛围,为下一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积极做好结合文章,推动活动的有效落实。一方面,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与开展“双创双争”活动相结合。今年,围绕落实省、市政法会议精神,我们突出政治强警、规范建警、从严治警,在全县政法系统深入开展以创新执法规范机制、创新执法监督机制,争做规范执法标兵单位、争当文明执法优秀干警为主要内容的“双创双争”活动,全面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建设团结创新的领导班子、公正高效的执法群体、业务精通的政法干警、廉洁奉公的政法机关、社会满意的政法队伍。结合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作为其主要内容,并作为“争做规范执法标兵单位、争当文明执法优秀干警”的重要评比条件,有针对性地搞好学习教育,端正干警执法理念,积极引导政法单位及干警打造“精品案件”和“拔尖人才”,进一步增强政法干警争第一、创一流的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促进政法干警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执法技能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与深入推进专项整改活动相结合。将干警执法理念、执法质量、执法服务方面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同落实,同整改,同检查,使教育活动不走过场,落到实处。同时,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效果来检验、衡量政法干警的深入推进专项整改活动情况,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促进严格公正执法,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良好局面。

总之,我们将按照全市部署要求,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推动我县政法队伍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xxx

第7篇:社会治理规范化范文

一、年治超工作总体思路

继续加强对超限车辆的治理力度,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建立长效治超机制,强化联合执法、部门联动,推进源头治理的不断深入,实现治超工作重点由路面治理逐步向源头治理转化。推动I类治超站点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实现车辆检测和数据信息向省、市反馈网络化。提高对路面、车辆、运输市场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区治超工作向纵深发展,确保我区交通畅通和满足社会运输需求。

二、年治超工作重点

(一)准确把握治超政策,强化治超工作职责。要结合我区治超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总结近年来治超工作的经验、教训,按照上级对治超工作的总体要求,合理调整工作思路,从建立健全长效治超机制出发,组织执法人员吃透治超政策和精神,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我区治超工作水平。

(二)突出重点,打击严重超限行为。重点治理超载10%以上的车辆,要求卸载到位,并严格按照省厅规定的统一标准进行处罚,对抗拒管理、阻碍行政执法的依法移交公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三)完善Ⅲ类治超站点建设。合理、规范的规划建设固定治超站点,上半年完成仙山路和正阳西路Ⅲ类治超检测站的前期调研设计工作,年内完成建设。进一步调整完善外周流动治超点、位,推行多点流动检测治理,加大治理和处罚力度,完善路面监控,全面提升治超功能。

(四)构建联动机制,扩大治超范围。按照治超工作总体思路,在市治超办统一协调指导下,争取市稽查支队的大力配合,加强对行驶在四流北路、重庆中路、遵义路、黑龙江中路等城乡结合部道路、桥梁的超限车辆的管理。同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超限车辆造成洒漏污染环境以及未按规定采取密闭措施的车辆实施严格管理。

(五)加大源头治理力度。

一是加强对非法改装车辆的治理。以治超站点为依托,稽查牵头,运管、维修等各执法单位联合行动,每年组织两次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治理活动。对非法改装车辆责令恢复原状,从根本上消除超限运输的装载条件,促进运输市场及运输价格向市场规范化发展。

二是加强对装载源头的治理。对辖区内公路两侧的物流行业进行清理整顿,规范管理,对为超限车辆提供便利的运输站(场)依法予以处罚,确保车辆源头装载符合条件。

(六)健全货运经营企业和营运驾驶员的信誉档案管理。要严格执行超限违法运输车辆及驾驶员的违法登记和信息抄报制度,确保违法超限运输车辆登记信息准确,并和执法机构共享。对多次超限超载的货运企业和营运驾驶员,要定期公布黑名单,并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对超限超载违法记录次数超过3次的营运驾驶员,要责令其参加不少于一周的停业学习培训,并重新考试;对于有超限超载登记的营运货车超过总数5%的运输企业,要向社会予以公布,并责令其停业整顿。

(七)进一步强化治超队伍建设。按照上级对治超工作的统一部署,加大对治超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切实抓好治超站点的规范化管理,杜绝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督查室、法制科要切实加强对治超工作、执法程序的督查力度,确保我区治超工作健康发展。

(八)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要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开展超限运输检查活动,严格执法程序,认真做好调查取证、询问笔录等执法文书,规范执法行为,严格工作纪律,坚决杜绝公路“三乱”。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严格按照规范动作上岗执勤,使用文明用语,坚持“三快”原则,最大限度方便运输业户。要杜绝不使用检测仪器、凭目测、凭经验乱扣乱罚行为出现,以及、执法不规范、不文明的现象。

(九)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要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积极开展现场咨询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参与打击超限运输行为的良好氛围。

第8篇:社会治理规范化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施行医疗健康工程为统率,依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准则,着力加大乡村医改投入,着力改善乡村医疗卫生前提,着力提高乡村医疗机构服务才能,知足农民群众分歧条理的医疗卫生需求,具体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程度和生活质量。

二、工作目的

以推进乡村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为中心工作,坚持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收集,完成“五个打破”,具体提高乡村医疗服务程度,在村卫生室到达“三个一”(一个规范化卫生室、一名具有执业资历的大夫、一套基本药物保证准则),乡镇卫生院完成“三个有”(有一个规范化卫生院、有一支顺应乡村医疗工作的好队伍、有一套基本检测设备),县级病院完成“三个双”(运营双轨制、医疗服务双价钱、医疗队伍双装备),基本药物供给完成“三个零”(配送零裂缝、价钱零差率、运用零盲区),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完成“三个建”(为一切群众坚持一套健康档案、坚持按期检查准则、坚持公共卫生服务的阵地),详细目的是:

增强村卫生室才能建设。完成全县行政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为每个行政村卫生室装备基本检测和诊疗设备;为村卫生室装备具有乡村大夫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历从业人员;一切村卫生室悉数装备、运用基本药物。

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才能。完成2所中心卫生院建设革新任务,使一切乡镇卫生院悉数到达规范化要求;为全县17个乡镇卫生院装备医疗设备;完成以治理体制、人事准则、分派准则、药物准则、保证准则为首要内容的综合改革任务。

探究推进县级病院改革。至少有1所县级医疗机构完成“运营双轨制、服务双价钱、队伍双配套”的目的。

坚持国家基本药物准则。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悉数装备、运用国家基本药物;一切县政府办的乡镇卫生院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坚持和完善掩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活力构的收购、配送准则。

加速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建设。落实县级疾病预防节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活力构人员编制,一切乡镇卫生院均设立公共卫生科,保证每个行政村卫生室设置不少于1名乡村大夫专(兼)职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为每个乡村居民坚持一套健康档案,其中规范化电子建档率到达50%以上;坚持健康体检机制,为乡村居民按期进行健康体检。

推进参合农民大病统筹工作。保证新农合参合率到达90%以上;新农合最高付出限额到达农大家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且不低于6万元;在新农合赔偿的基本上,对个人担负的大额医疗费用赐与最高限额达10万元的再赔偿。

三、首要任务

着眼于大家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大力施行“农民健康”工程,重点开展六项工作,具体推进和深化乡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增强村卫生室才能建设

1.完成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将村卫生室建设归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依照统一设计图纸、统一建设规范的要求,完成全县行政村的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依据全县村卫生室的实践状况,对曾经建好并符合要求的可不再重建,对不达标的进行改、扩建,对没有前提改、扩建或没有卫生室的行政村依托村民服务中心进行建设。村卫生室由村集体举行,用地由村集体无偿供应,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所需资金由各级县政府筹措处理。还,为每个行政村卫生室装备基本检测和诊疗设备。(县卫生局,县财务局,县发改局,各乡镇县政府负责)

2.增强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建设。依照服务人口数比例装备村卫生室从业人员,且从业人员须具有乡村大夫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历。现有具有天资的人员经过审核直接录用,审核不及格的培训及格后再录用;不具有天资的人员经过培训获得资历并审核及格后可以录用。从本年起,对新招录的村医,要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历,上岗前先安排到县、乡医疗机构进行1个月以上的临床学习学习(中医带徒除外)。(县卫生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各乡镇县政府负责)

积极雇用大学生村医,逐渐提高村医专业技能程度。

3.装备运用基本药物。以推进乡村一体化治理为基本,一切行政村卫生室悉数装备、运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补充的归入基本药物治理的非基本药物,所需药品方案清单按期上报乡镇卫生院,执行统一收购。村卫生室不得擅自收购药品。(县卫生局,各乡镇县政府负责)

(二)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才能

1.完成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完成天长镇中心卫生院、威州镇中心卫生院2所中心卫生院建设革新任务,使每个乡镇都有一所县政府举行的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县发改局,县财务局,县卫生局,各乡镇县政府负责)

2.增强乡镇卫生院队伍建设。要明确县政府举行的乡镇卫生院公益性质,按规则的时间,在审定编制的限额内,按同意的岗位设置方案完成人员聘用工作,一切乡镇卫生院执行绩效工资;从2012年开端,分期分批雇用具有执业资历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市、县两级财务赐与定额工资补助和相关福利待遇。

积极开展全科大夫转岗培训,2012岁尾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医师参与全科医师培训,安排乡镇卫生院技能人员到指定的二级以上病院学习学习;采取多种方式,努力提高护理队伍全体本质,组织一切35岁以下护理人员参与大专以上学历教育;开展高级医学院校乡村订单免费培育,执行定向就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县卫生局负责)

3.提高乡镇卫生院设备程度。辨别为17个乡镇卫生院配齐X光机、心电图机、B超、半主动生化分析仪、呼吸急救、紧要救护等设备,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及急救程度。(县卫生局,县财务局负责)

4.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依照河北省人民县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县政府办基层医疗卫活力构施行国家基本药物准则的通知》(冀政办〔2012〕4号)要求,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6月底前,完成治理体制、人事准则、分派准则、药物准则、保证准则等综合改革任务。

(三)探究推进县级病院改革

启动井陉县病院建设工作,并积极推进县级病院完成“三个双”的目的:

1.坚持病院运营双轨制。坚持维护县级病院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准则,试点组建县级医疗集团,整合医疗资源,坚持基本医疗服务及急危重症病人急救保证机制。在保证供应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本着“自愿选择、按需供应、知情赞同”的准则,适度开展特需门诊、特需病房、产科陪同临产(引产)服务、家庭医护保健、特需护理、特需保健、特需检查、特需会诊、上级病院专家手术等特需医疗服务。供应特需服务的床位数不超越总床位数的10%、(县卫生局,县物价局县政府负责)

2.执行医疗服务双价钱。基本医疗服务执行县政府指导价,由基本医疗保险和个人按比例担负费用。特需医疗服务价钱依照成本加恰当红利、统筹市场供求状况的订价准则,由医疗机构自立确定,并按相关顺序处理。医疗费用由个人直接付费或经过贸易健康保险付出。(县卫生局,县物价局负责)

3.装备医疗服务双队伍。依照定岗不定人的准则,明确基本医疗服务岗位和特需医疗服务岗位。依据岗位需求,健全基本医疗服务和特需医疗服务两支队伍,病院现有医护人员注重保证基本医疗服务;外聘国家、省、市级专家承当特需医疗服务,病院现有高级专业技能人员在保证完成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参加特需服务,执行动态治理。进一步规范两支队伍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才能,保证患者享用规范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县卫生局负责)

(四)坚持国家基本药物准则

1.规范基本药物收购配送机制。县、乡两级明确专人落实基本药物准则,保证广大农民群众可以实时用上安全、价廉、质优的基本药物。国家基本药物和省补充药品执行网上集中投标、统一订价、统一收购、统一配送,执行同剂型同规格单一货源收购。(县卫生局负责)

2.扩展基本药物准则施行范围。在一切县政府举行的乡镇卫生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准则,并执行零差率销售,有前提的乡镇向执行乡村一体化治理的行政村卫生室扩展。探究多渠道赔偿机制,保证乡、村医疗卫活力构的正常运转。(县卫生局,县财务局县政府负责)

3.增强基本药物运用治理。在一切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悉数装备、运用基本药物。县级医疗机构要将基本药物作为供应基本医疗服务的首选药优先运用,并保证用药安全。(县卫生局,县食药监局负责)

(五)加速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建设

1.增强公共卫生服务阵地建设。要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则,落实县级疾病预防节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活力构人员编制,坚持录用、审核和退出机制,完善技能配备,增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才能,切实发扬好主阵地的效果。每个乡镇卫生院要设立公共卫生科,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专(兼)职人员不低于审定人员编制的30%。每个村卫生室设置不少于1名人员专(兼)职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县卫生局,县编办,各乡镇县政府负责)

2.搞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依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要求,继续抓好国家基本和严重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公道性和可及性,特别是为每个乡村居民坚持一套健康档案,其中规范化电子建档率到达50%以上。(县卫生局,各乡镇县政府负责)

3.坚持按期检查准则。要坚持健全健康体检工作机制,为每个乡村居民按期进行健康体检,其中45岁以上居民每年进行一次。(县卫生局,各乡镇县政府负责)

(六)推进参合农民大病统筹工作

1.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准则。进一步完善新型乡村协作医疗准则,做好宣传发起和组织工作,保证参合率不变在90%以上。开展门诊统筹工作,做好付出方法改革试点工作。(县卫生局、县财务局负责)

2.推进大病统筹工作。开展参合农民大病统筹赔偿工作,在新农合赔偿的基本上,对个人担负的大额医疗费用赐与再赔偿,最高付出限额到达10万元。(县卫生局、县财务局负责)

3.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依照医疗救助政策,提高救助程度,拓宽救助渠道和方法,对五保户、低保户等坚苦群众施行有用救助。(县民政局,各乡镇县政府负责)

四、首要工作进度

我县深化乡村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从2012年3月至2012岁尾完毕。

(一)安排部署阶段(2012年3月至4月):制订施行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分化落实责任,召开发动会,部署、启动试点工作。

(二)组织施行阶段(2012年4月至10月):

1.村卫生室建设

(1)4月至5月:成立专门机构,做好摸底查询;统一建设规范,完成施工图设计;完成项目选址,确定建设施行方案。

(2)5月至10月:5月底前悉数开工建设,8月底前完成土建工程,9月底前项目完工,10月底前装备医疗设备。

2.乡镇卫生院建设

(1)6月底前,完成治理体制、人事准则、分派准则、药物准则、保证准则等综合改革任务。

(2)7月份前,完成乡镇卫生院设备装备。

(3)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天长镇、威州镇2所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要在6月底前完工,7月底前投入运用。

(4)9月中旬前,完成35岁以下护理人员悉数参与大专以上学历教育报名工作。

(5)10月份完成高级医学院校乡村订单免费培育和谈签署工作,并到高级医学院校参与学习。

(6)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参与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依照省卫生厅统一安排日程执行。

3.县级病院改革

6月份,具体推开县级病院改革工作。

4.坚持国家基本药物准则

(1)依照《河北省人民县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县政府办基层医疗卫活力构施行国家基本药物准则的通知》(冀政办〔2012〕4号)时间要求,一切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悉数装备运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补充的归入基本药物治理的非基本药物,一切乡镇卫生院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有前提的当地可向施行乡村一体化治理的行政村卫生室扩展。

(2)6月1日起,一切村卫生室均不得再运用非基本药物。

5.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建设

(1)6月份,一切乡镇卫生院均设立公共卫生科,村卫生室确定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专(兼)职人员。9月份落实县级疾病预防节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活力构人员编制。

(2)10月份前,完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电子治理系统装置,为45岁以上居民进行体检,为乡村居民坚持纸质和电子健康档案。

6.参合农民大病统筹工作

5月份,制订详细施行方案并施行。

(三)总结评价阶段(2012年11月底前):各乡镇先行对综合改革完成状况进行自查,写出总结申报报县医改办;县医改指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对各乡镇完成状况进行对口验收,并写出验收申报报县医改办;县医改办、县卫生局结合组织人员对各乡镇医改工作任务完成状况进行总体评价,并写出综合申报报县医改指导小组。

(四)迎接省、市审核坪估阶段(2012年11-12月):具体做好迎接省、市审核评价工作。

五、保证办法

(一)增强指导,明确责任。县医改指导小组统一指导、组织协调乡村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各乡镇县政府是推进乡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责任主体,首要指导要亲身抓、负总责,分担指导详细抓。发展改革、编制、财务、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教育、物价、食物药品监管等部分要各负其责,落实任务,构成合力。

(二)加大投入,增强治理。新建(含改扩建)村卫生室基本设备建设先行试点,并向面上扩展,所需资金县级承当主体责任,省、市赐与津贴,其他建设资金除省级津贴外,由县、乡、村多渠道筹措处理。

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装备医疗设备、雇用“大学生村医”等所需资金,依照省、市、县各1/3的比例担负。医疗设备置办执行县政府统一投标收购。

第9篇:社会治理规范化范文

近日,我队按照市县交通局安排,依据《wmk省交通稽查规范化建设标准》,对我队规范化建设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验收,经认真自查,现将我队规范化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在县局和支队的大力支持下,结合《wmk省交通稽查规范化建设标准》,我大队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深围绕交通中心工作,抓管理、带队伍、强作风、树形象,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打造交通铁军品牌。为进一步把交通稽查大队建成“政治坚强、业务精通、作风严谨、纪律严明”的执法队伍,进一步统一、规范和提高交通稽查大队的执法水平和能力。在队伍素质建设、执法规范建设、组织机构建设、执法手段建设、管理制度建设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一、制定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

为了保证规范化达标今年完成,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同本县实际相结合,年初县局制定了并于开展交通稽查规范化建设达标考评工作的计划方案,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达标领导小组,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和“哪里薄弱,哪里加强”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给予必要扶持,确保达标工作迅速有效开展。

二、狠抓工作落实

为实现素质专业化、执法规范化、组织完善化、手段现代化、管理制度化,进一步统一、规范和提高交通稽查大队的执法水平和能力,展现交通良好形象,在队伍素质建设、执法规范建设、组织机构建设、执法手段建设、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加强队伍素质建设

在全体稽查队员中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工作,坚持交通稽查人员专业知识学习与培训考核制度,坚持日常文化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做到教育有计划、学习有制度,每月不定期组织政治思想学习一次,业务培训二次,并进行了计算机和财会等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全体人员已经利用各种形式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认真的思想政治、专业文化、职业道德学习提高了交通稽查人员的实战技能和依法行政能力,在路查中严格执行《交通稽查队(站)执行路检路查有关规定》,不超越职权查车,严格执法,文明服务,清正廉洁,不谋私利,塑造一支高素质的稽查队伍。

2、加强执法规范建设

执法人员路查中,按规定着装,佩带齐全,严格按规定调查、取证、处罚,并建立公开透明处理内部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向广大业户发放征求意见书。建立了违章车辆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一车一档,各种记录台账、执法文书、单证等资料装订成册入盒、盒入橱,按照规定保存时间,设专人保管。

3、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大队现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财务科、违章处理科,下设两个中队,共计十七人(包括公路局1人)。大队制定了明确的岗位职责,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考勤、财务、车辆管理、证件交接等,作到责任到人。在xxx年被团省委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4、加强执法手段建设

大队现设有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设有违章处理室、会议室、接待室、荣誉室、档案室、图书室等,配有统一标识的稽查专用车辆四辆、电脑四部、打印机四台、复印机一台、传真机一部、刻录机一部、扫描仪一部、超限检测设备二部,并与支队联网及时发送各项报表,违章处理全部是微机操作,先进的设备为交通稽查工作打下了坚定基础。

5、加强管理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