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优化教学;多媒体;探究学习;语文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3B-0022-01
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时刻把新课标的要求作为教学的依据,创设教学新模式构建活跃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提高思维灵活度,让他们能从创新的角度分析和思考,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进行,实现新模式下的高效课堂。
一、运用语文学科的特点优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意境优美的文章。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让学生能被教学环节吸引,充满兴趣地进行课文内容的探究,融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深意,体会语言美和意境美。在美妙的感受中,学生能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会主动进行课文重点内容的探究,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美的句子段落进行分析和探究,掌握作者的描法,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随着学生语文知识积累不断丰富,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有效提高,为他们进行作文创作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新课标的内容进行探究,真正理解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解决思维障碍,使学习过程由被动地接受转变成主动地探究,有助于高效教学的实现。
二、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课件,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教学中掌握教材内容,促进语文思维的发展。在多媒体教学中,生动、直观的影像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能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多媒体构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从传统教学中摆脱出来,能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关注和指导,使学生有效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兴趣保持的时间不长,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的注意力能高度集中,能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进行高效学习。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让学生对课文的背景有深刻的了解,加深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时,由于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的时代相差很远,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和当时社会相关的背景资料,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鸦片对当时中国的危害,体会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壮举。多媒体教学对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教学创新的主要方法。但是,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两面性,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多媒体教学取得实效。
三、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需要通过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新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是不断深入的,他们的思维也是处于动态发展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让学生进行语文探究时,教师要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快速地进入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思考。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中成员优差结合,在学习过程中,使好学生带动学困生,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进步和提高。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成为教学主要模式,教师要认识到这种方式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并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合理地选择合作学习。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他们阅读方法的指导,促进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在教学中习惯运用的方法有诵读、默读、快速读、精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读等。例如,在教学《美丽的西沙群岛》时,教师要进行范读,然后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引导他们进行多次细读,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运用细读和反复读这两种方法,让学生对西沙群岛的景色认识逐步深刻。通过细读和反复研读重点段落和语句,让学生对西沙群岛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到景色的美丽。因此,教师除了让学生阅读教材,还要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文本成为联系师生关系的根本。在探究语文教材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探究能力不断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具备学习的责任感,积极地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实现探究模式下的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习气氛;自主意识;积累
写作能力是指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情感以及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是学生形成自我认识、世界观以及体验外界事物的重要方式,它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小学语文写作小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语文写作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重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以学生的基本学情和身心特点为依据,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清楚地认识到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
问题。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写作能力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表现方式,完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途径。语文教学属于语言教学,听说读写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四大重点教学和基础教学,写作教学是其他三类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既可反映其他三种能力,又能作为提高其他三种能力的方式。(2)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是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基础。小学作文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以及指导学生正确地表达自我看法,通过作文教学,学生可掌握如何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师应通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为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复杂文体的创作。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及教学问题
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也对语文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对小学生写作要求的认识也不充分,未看到语文写作要求的本质,造成教师没有形成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只能呆板地向学生灌输传统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技巧。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及范围愈加广泛,造成课堂教学容量增加,课堂教学负担重、节奏紧,写作教学无法保证足够的课堂教学时间,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吸收和消化教学内容。而对于需要大量时间反复练习的语文写作而言,缺少足够的练习时间无法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并造成学生练习写作的机会只能从语文考试中获得,学生写出的作文质量普遍较低,打击学生写作的信心,影响学习和写作的积极性。
2.学生问题
作文的内容是学生的真实情况以及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反应,但是从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来看,没有有效地结合实际情况,反而出现过多的空话和套话,造成作文内容空乏,缺少真情实感。另外,由于学生的词汇储备不足,造成学生的作文容易出现“无话可说”的问题。例如对事物或场景的描写中运用了大量空话,甚至直接套用其他文章描写事物或场景的句子。总而言之,小学生普遍存在词汇量少、阅读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受生活经验不足的制约,小学生的写作思路狭窄,作文内容局限性大,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抑制了教师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
三、改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1.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教师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首先应提高自身的水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一方面,教师可以和其他教师相互交流作文教学经验,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课堂作文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身心发展特点,再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身心发展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写作技巧指导。例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词汇、文章构思、文章立意等写作技巧指导。与学生交流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学生提出奇特的想法或创造后,教师应及时给予尊重和鼓励,肯定学生的想法,支持学生的创造,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2.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根据新课改对小学生阅读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获得个性化阅读的机会,即教师应转变帮助学生分析的作文教学方式,实行学生阅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钻研阅读文本,使学生在自主钻研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发挥思维和获得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所感悟和思考,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基于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该坚持个性化阅读。另外,学生的生活与阅读本文的结合可以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拉近自己与学习的距离,改变写作难的错误看法,让学生形成写作和学习的欲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写作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质,对于同一个题目,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认识,写出内容千差万别的作文。作文的这一特点要求教师的作文教学应该遵循作文的主观性特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形成自主意识,树立写作的信心。这样会让学生大胆地在自己的作文中畅所欲言,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作文中。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后,教师可再及时给予鼓励,可让学生摆脱写作的苦恼,获得写作的。另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学生互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批改他人作文中运用自己的主观意识,与他人进行对比,强化自主意识。
4.注重学生的积累
学生的积累不足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因素,无论是词汇、素材,还是生活经验,学生的积累都不足。因此,教师的作文教学要注重帮助学生积累。首先,针对学生生活阅历缺乏,教师应鼓励学生接触生活、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例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记录生活殊的事件、人物、事物和风景等。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学生可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学生的作文也不会出现“无话可说”“无词可用”的问题。其次,针对课堂作文教学实践不足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外时间和课外活动,
将作文教学延续至课外。如定期举办实践活动,或者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感受,记录感受。只有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和真实的情感,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作文。
正如前文所言,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师不仅要重视作文能力培养,也需要及时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信念,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和信心,鼓励学生,让学生获得写作体验和快乐,帮助学生积累语文写作经验和素材,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不断转变和完善教学策略。总而言之,只要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必将迎刃而解,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上升至新的高度,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兰.妙笔生花灵动生动写作:再探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赤子,2014(21).
[2]王伟.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3]曹军韬.简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教学通讯・D刊,2013(10).
[4]郭士荣.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策略[J].才智,2013(36).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能虺浞肿鹬匮生的主体地位,彻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所承担的责任更加艰巨,可谓任重道远。在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因为学生相比低年级而言身心发展更加成熟,教学中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的欲望,教师要保障作业设计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在保障一定趣味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性。
一、培养中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要主动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的目标。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合理的学习空间,利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确立目标并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就得以体现,这必然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通过鼓励性语言等方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并借助竞赛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成为可能。为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二、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中高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保证语文教学效果的基础,更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与习惯的最佳时机,新课改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作出了具体的要求。所以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首先要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确保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需要注意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以教材为主,然后逐步拓展,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鲁滨孙漂流记》这篇课文中,教师就可以以故事梗概为契合点,介绍书中的故事情节与鲁滨孙的不屈、顽强精神,学生对整本书充满了兴趣,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还可趁机向学生推荐阅读,做到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
三、作业设计要灵活多样
首先,中高年级语文作业的设置要体现出层次化。为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分层作业,体现出作业的难度与数量。对于那些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巩固基础知识的作业,如词语、生字的抄写,中等以上学生这类作业就可以适当减少。除此以外,在作业难度上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逐步提高作业水平,这样一来各类学生都能够完成作业,其能力也可以得到相应地发展。其次,作业的内容要综合化。既要这种课堂内外的联系,也要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除此以外,还要前两者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说为了纠正一些学生的错别字,就可以安排其将生活中出现的错别字拍下来,找机会将其集中展示并讲解。这样就在锻炼学生观察能力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规范用字意识。最后,作业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创新作业形式,除了书面作业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各类作业形式。如必做题+选做题形式、创编型作业、积累型作业和表演型作业等。
四、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
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也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所创新就必须将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开发出丰富的课程资源。不论是丰富的教学经验、案例分析还是教学设计等,都可以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借鉴多样化的教学工具,不论是视频、图片、音乐、文字或者课件等,都可以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吸引学生。
五、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要想提升自身素质,语文教师首先要扩大阅读量,以便提升自身素质。除了要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外,还必须广泛涉猎古代文学、现代当代文学等书籍。其次,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例如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示范课等。最后,要善于反思总结,写好教学札记。教师要借助教学反思逐步总结自己、提升自己,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要想取得较高的效果,教师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其潜能,推动其全面发展。在此形势下,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与业务能力,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才能取得骄人的成绩,贯彻新课改精神。
参考文献:
[1]樊巧花.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是为学生日后学习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单一,使学生对写作学习兴趣不高,写作教学效率一直无法提升,因此,必须应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小学写作教学效率。
一、激发兴趣,热爱写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由厌恶写作、惧怕写作,变为爱上写作、乐于写作。例如,在进行关于大自然的感受这一作文题目写作的时候,就可以将课堂教学转移到室外教学,让学生到大自然当中亲身去感受,摸摸粗糙的树干,触碰下柔软的小草,捕捉偏偏飞舞的蝴蝶,让学生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学生的热情极为高涨。亲身经历感受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写作,写作就会更加顺利,更富有情感。
二、注意观察,积累素材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少,写作水平有限,写作时头脑空空,不知如何下笔,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是极为头疼的一件事。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就要让学生养成观察身边事物、注意感受生活的好习惯。例如,可以让学生养成每天记日记的习惯,记录每天的经历及感受,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抓住每个契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让学生根据词语、文章、事件来进行口头作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除此之外,也要让学生多阅读,俗话说:“读书破万卷,笔下如有神。”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阅读范围可以是名著、诗词、通话故事等等,通过阅读来积攒素材,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总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生理特点出发,不断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写作教学效率,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生成;分析问题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互动生成是指在互动中处理一些既定的或突发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全面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亲自体验,实践后探讨实践感受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一味地引导学生进行枯燥且抽象的文字和文章学习,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生成良好的课堂资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拉近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自然地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实现成长。
比如,在讲授《走,我们去植树》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大家种过树吗?”学生:“没有。”教师:“大家知道种树的程序是什么吗?”有学生说:“挖个坑,把树埋进去,再填上土就行了。”教师看他说得那么简单,微微一笑说:“你说得不错,下面我们分为五个小组,一个小组一棵树苗,我们一起去种树吧!”学生一听说去种树非常激动,然而刚刚开始大家就遇到很多问题,有的发现挖不动土,有的发现不知道挖多深,有的不知道应该浇多少水,教师见状说:“大家互相探讨一下,可以在网上收集一些资料,看看有没有什么窍门。”大家纷纷进行互动,总结经验,最终将树苗种植完毕。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次活动你们学到什么?”“种树坑不能太深、水要适中。”“我们必须齐心协力。”教师说:“非常好,大家再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种树啊?”借助学生的互动老师开始切入课文,通过互动大家意识到种树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树苗只有长大了才能成材的道理。通过这种亲身实践的互动,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二、顺水推舟,由一个问题深入分析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顺水推舟的方法,先给学生提出一些趣味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当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互动话题中,教师可以在其中灌输一些课文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在互动过程中逐渐生成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文的理解。
比如,在讲授课文《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勇敢和有同情心的神。”学生纷纷进行问题的互动,有的学生说:“他看到人们很辛苦,于是决定从宙斯那里偷火,这可以看出他很有同情心。”有学生说:“他要想得到火必须经历宙斯的阻拦,但他仍成功将火传递给人们,受到宙斯的惩罚,说明他却非常勇敢。”教师说:“大家说得非常好,但是普罗米修斯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呢?”教师进一步将问题深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从课文中探讨普罗米修斯的品德修养,W生继续互动,有的学生说:“动物吃他的肝脏,多疼啊,他都能忍受,因为他认为为人民服务是值得的。”有的学生说:“他认准要做的事情就直接去做了,哪怕面对的是天神宙斯,由此可以看出他是多么伟大。”教师说:“普罗米修斯最后的结局如何,大家从中学到什么?”学生说:“最后被英雄赫拉克勒斯救了,说明好人有好报。”教师说:“非常好,还有哪些细节能够说明好人有好报?”学生互动后说道:“每当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后,他的肝脏能奇迹般地复原,也暗示着好人有好报。”这样教师由一个简单的问题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将更多关于普罗米修斯的性格特征挖掘出来,并让学生懂得好人有好报的人生哲理。
三、一石二鸟,共同解决教学与管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管理问题,比如,有些学生说闲话,有些学生睡觉等,面对这些与教学无关的管理问题,教师如果直接管理的话,会降低其他学生的听课质量,而不管的话是对学生不负责,其实面对这种事情,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来解决,通过一些巧妙的互动内容,让这些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做法,从而更好地进行课文的学习。
比如,在讲授课文《沙漠中的绿洲》时,教师发现班级中有位A同学趴在桌上睡觉,教师没有直接指学生叫起来,而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位名为A的男士不小心走进了一片沙漠,怎么都逃不出来,A同学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安全地走出来。”这位A同学一听说与自己的名字相同,马上来了精神,于是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应该如何更快地逃出沙漠。随后教师引导道:“为什么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学生进行互动,有的说:“沙漠中没有水,有了植物才能有生命。”有的学生说:“沙漠中什么都没有,种植的树木很难成活,所以这些成活的树是非常值钱的。”刚才的A同学说:“沙漠中非常炎热,在大树下面可以乘凉,因此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师通过这种一举多得的策略可以有效解决教学与管理之间的问题。
总之,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并促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生成一些对课文之内和之外知识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依次解决问题和共同解决教学与管理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互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策略
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也在面临着改革和挑战。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近来众多语文教师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学科,在教学改革上,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不断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走在时代前沿,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以促进国家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具备的要素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同样的道理,不同的时代,教师的教学也应当有所变化,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具备哪些要素呢?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具有互动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当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标准,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并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具有灵活性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改变传统墨守成规的课堂教学模式。众所周知,新时代的小学生已经和以往有较大的不同,由于接受的信息比较多,现代社会的小学生思维活跃、见识颇广,如果教师依旧采用老一套的课堂教学模式,难免会使得学生感觉枯燥和乏味。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摒弃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在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上都应当具有灵活性,这样,才能适应小学生的个性需要,也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标准。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具有吸引性
小学生天生好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主要原因如下: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促进课堂教学沿着有效方向前进的基石。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根本没有清晰定位,也没有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对国家新课程改革标准一知半解,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性
前面我们谈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具有互动性。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尤其是在边远山区,教师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依旧采用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了教师一人表演的舞台。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果。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基于以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呢?
1.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
国家新课程改革思想是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标准。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应当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作为教学的思想基础,不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2.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同样的教学内容,有效教师就能够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而有些教师却让学生昏昏欲睡,这是和教师教学方法息息相关的。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去听,主动去听,认真去听,这样的教学方法,这才是理想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生气勃勃,变得丰富多彩,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索和学习的热情,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不应当有端着“铁饭碗”就不再想努力和学习的惰性思想,而应当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见识和综合素质,让自己拥有一桶水,从而在教学中给学生一碗水,这样,才能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立足于时代背景,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张秀峰.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J].吉林教育,2011,(35).
[2]孙永宏.对新课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科技创新导报,2009,(08).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情感体验;分层教学
有效教学策略是基于当前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一项新的课题,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综观目前的教学现状,虽然“减负”的口号喊的轰轰烈烈,但“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教学负担依然很重”却依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减负”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并不是把知识的某些部分减去,更不是不要考试,不要教学质量的“放羊式的教学”。“减负”后,不但不能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要让学生在其他各方面的素质得以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提高课堂效益,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因此,“减负”的实质是“增效”,即适量投入时间,多产出知识。“减负不减质”,“减负要增效”。
新课程主张以人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以追求教学的整体效益和价值最大化,《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学要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该怎么来落实减负增效呢?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当然,减负增效也得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课堂教学形式正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笔者尝试着对课堂模式进行了摸索,优化课堂结构。
一、主动参与教学策略
这个策略就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强调两个词语:听和说。
“听”作为语文学习上的一项基本能力,一个训练有素的作家可以从作品中获得比旁人更丰富的感受,一个掌握了“听”的能力的学生,能够从语言中获得比旁人更多的信息,从而激发出更深刻的思维和反应。如果对语言不能很好地进行注意、感受、思维和反应,即缺乏“听”的能力,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智力发展将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叶圣陶等我国教育界老前辈都十分重视“听”的能力的培养,大声疾呼:“要在口、耳上下功夫”。在课堂上怎样才算认真听呢?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说”是表达,是思维的外壳。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反映对语言的认识理解感悟,因此,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爱说善说的习惯。那么在课堂上具体怎样做呢?1.要鼓励学生大胆、响亮地说。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对于大胆发言的学生要进行及时的表扬。2.教给学生说的方向:紧扣课文内容说;结合自己经历说;联系身边现象说。3.提示学生说的方式:运用关联词语说;提示开头说;词语串联说;提示概要扩张说等等。
主体参与是激发学生学习意愿的关键所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是越俎代庖,重师者传授,轻学者参与,致使学生的时间与精力大量浪费,学习动机受挫。学习是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投入,就越具有动力,也就越能顺利完成这一过程。如果在课堂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那么学生就缺少阅读实践,缺少朗读感悟。这种单一的教学过程模式,显得枯燥乏味,费时多效果差。
二、自主合作学习策略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合作才能博采众长,营养智慧。合作伴随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合作就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查阅资料、集体讨论、解决疑问。合作形式有两人合作,多人合作。每一组成员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学习的最佳搭档,好互帮互促,互为对方负责。每堂课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根据小组学习的效果,评出“最愉快的合作小组”。对于课文的识记由小组成员互相检查,教师随机抽查,如果学生学习不过关,检查人应引咎自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这种客观开放精神的形成并非易事,要靠长久的教育才能得到。
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探究者的共同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1)探究者在相互倾听中,明白了对问题别人也可以有其他的不同解释,有利于他们摆脱以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2)在合作、相互表达与倾听中,探究者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明晰化、外显化,探究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3)在讨论中,探究者之间相互质疑,其观点的对立及相互指出对方的逻辑矛盾,可以更好地引发探究者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4)探究者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5)探究中的合作、分享与交流,可以使不同探究者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探究者完成各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研讨、交流,彼此表达与相互倾听,具有上述一系列价值。在这一点上,我们成人也是深有体会的。因此,不仅要从书本中学习,从大自然中学习,还要从他人那里学习。
三、情感体验教学策略
作品主题、结构的不确定性决定“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不同,答案的对错应着重看是否能从中找到依据,哪怕是很幼稚的看法,教师也应认真对待,学生认识作品的过程决不是对作品的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个性化的再创造,是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创造自我的过程。教师对作品的理解往往更深刻、具有更高的水平。因此在探讨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扮演特殊的角色。但另一方面,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常常更加敏锐、出于自然、更接近真实,且在不受众多背景性信息的干扰的情况下往往具有独特的视角。因此,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如笔者让学生总结《济南的冬天》一文的写作启示,学生竟然总结出了十条:(1)确切的比喻、拟人。(2)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3)准确用词。(4)寓情于景。(5)层次井然。(6)文段应有中心句。(7)描写要展开联想。(8)虚实结合。(9)用对比突出事物特征。(10)从不同观察角度写景。而笔者备课是只注意到前五条。事实证明, 四、分层教学策略
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基础、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按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作业布置,那么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思维难以拓宽,自主性难以得到发挥;而能力弱的学生学习可能变得越来越吃力,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能更好地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从学生不同的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成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对于部分作业的设计,可以分一些层次,有基本题,附加题,自选题。比如在完成拾贝集,即对好词好句好段的摘录时,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要求他们能够仿写,或写出读后感。对于能力较弱的同学则只要求摘录。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相应的收获和提高,把他们从过多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作业量少效大,减轻了作业负担又提升了作业质量效果。课后作业要精选适量。要做到有的放矢,难易结合。避免简单重复抄写,杜绝题海。同时,作业要及时批阅,决不能拖沓,以获得及时的信息。有针对性进行讲解和纠正典型错误,对存在的问题多的个别学生应该进行个别辅导,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在下一节课利用4至5分钟的复习时间去重点澄清,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有效教学”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这样,学生的学业负担自然就轻了。但是,减负增效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不是一天两天的努力就能成功的,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我们有耐心,责任心和时间去认识去探索,而且这项系统工程还需要社会、家长,学生,老师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需要学科教师的协调平衡,统一思想,才能更见成效。我们相信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努力地去做,一定会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极大地改变我校的课堂教学面貌,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同时也为我校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第2、17、20页.
[2]卢正芝,学会参与:主体性教育模式研究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6.
[3]王坦,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研究》,2002,2.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必要性
1.我国古诗词文化发展的需要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体系中的精华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主要呈现方式,对于深入了解我国历朝历代文化发展特性,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特色和特定的诗词作者的思想感情、心态情绪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在现代社会,我国的诗词文化受到应试教育的干扰而弱化,且古诗词的生涩难懂以及其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也给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带来了不便,这就导致古诗词文化发展出现了断层。
古诗词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和精华,继续传承下去很有必要,这就要求我国教育体制强化古诗词教学效果,提升古诗词教育要求,要求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打下基础,做好铺垫,为古诗词文化的发展开创良好局面。
2.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需要
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其进行古诗词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水平和语文兴趣有直接作用。尤其是强化学生的古诗词审美水平能够起到净化心灵、升华精神、提高个人美学理念和素养的能力。学生的古诗词文学艺术鉴赏和运用能力提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的理念、主张、价值观念和思想就可以由此渗透传递给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形成深刻的印象,这是提升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更好的文学修养、文学素质的重要保障。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1.意境教学的渗透,提升初中生的美学鉴赏能力
我国古诗词是一门非常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学典故、文学理念、文学修养、历史背景,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性格特点等内容。如果单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教学,很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学素养,这个工作量过于庞大且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执教人员可以考虑以塑造意境、分析情境的方式,再现古诗词中的意境美,让学生直接面对这种意境和情境,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提升。
以李白的《赠汪伦》为例,这个故事很简单,也很生动,蕴含了真挚的情感,对初中生来说也更容易理解。老师可以为大家模拟这个场景,让大家体会这一赠别诗中大诗人李白的细腻情感,感受那种质朴的情怀。还可以从中延伸出友情的可贵,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的友情之道,对比分析古今友情文化的差异。简单的一首诗,蕴含的道理、话题和文化背景非常丰富,学生若能深刻了解这首诗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色,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水平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情境演绎教学,真人仿古感悟其中的文化情怀
初中生本身的语文文化水平、文化素养并不算高,对古诗词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也十分欠缺。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要通过文字性的介绍来深刻的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内涵是非常困难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以情境演绎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通过现场演绎来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了解其思想感情。
比如,孟浩然的古诗《过故人庄》,这个故事在情节上也比较简单。语文老师不妨以此诗中的内容为剧本,找几位学生进行现场演绎,两个故人,或者创意性的加入一两个仆从之类的,共同演绎故人见面,彼此热烈庆贺的场景。这个场景很简单,演绎起来并不难,但是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让负责不同角色的学生私下去查课本、找资料,了解诗词之中的文化典故和文化背景。比如,重阳日、就、话桑麻等所代表的意义。通过这种生动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进学生对诗词文化内涵的了解。同时还能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古代友人之间的热情招待的场景,感受古代的待客情怀。
3.基础知识的趣味化培训和强化
扎实的古诗词功底是提升学生的古诗词文化修养和水平的基础。在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扎实的功底和基础知识是大前提,也是必要条件。教师要立足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入手,开展教学方式的创新。
死记硬背的方式可以继续应用,从古诗词的博大的文化底蕴来看,通过死记硬背来强化记忆,强化对古诗词、典故、词义的了解和古诗词分类、用法的了解,这种方法虽然笨拙,但对于在短期内强化学生的古诗词水平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以更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热情。比如,进行合作式教学的新尝试,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给出一首古诗词进行探析和讨论,让学生在一定的期限内给出关于古诗词的解读和赏析。让学生自发搜集资料、整理素材,探讨对古诗词进行学习的心得体会、经验成果。
课堂提问也是督促学生积极掌握古诗词基础知识的有效尝试。不过建议改换提问方式,避免形成过于紧张的教学气氛,可以通过较为宽松愉快的方式进行提问,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对回答错误或不完善的同学也不必指责,可以给与学生查阅资料的机会。提问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养成不懂的问题及时查,不明白的问题及时问的好习惯,引发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关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我国素质教育改革速度不断提高,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应用在教学之中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默契,对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小学语文改革的必然需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手段。
一、现有合作学习模式的不足之处
合作学习作为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但是受到发展时间较短的影响,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彻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合作学习模式现有问题进行分析。
1.形式化严重
由于合作学习是新型教学模式,所以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了解其内涵,这种情况导致合作学习模式形式化严重。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气氛较为活跃,但是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所及教学效果一直无法得到提升,部分成绩号的学生可以快速掌握知识,也可以顺利参与完成教学任务,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而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却无法顺利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长期以往,这部分学生就会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形式化严重的合作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还会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影响课堂教学水平提升。
2.学生合作性较低
合作学习模式由教师作为引导者,为学生指明问题方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进行解决。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沟通不畅的现象经常出现,由于缺少良好的沟通,学生无法正确的进行分享,这种情况影响了合作学习的发展与改革。教师了解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却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水平差异,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主动的思考问题,而是被动的配合小组同学进行学习,学生个性无法得到发挥,导致成绩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状态。
3.教师引导作用不足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引导者,也是课程开展的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如果没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导致学习模式僵化,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部分教师并没有合理控制学习方向,而且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合理的课程结构与内容,导致学生注意力不断下降,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
二、合作学习开展策略
1.加强日常培养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较多,教师可以通过俗语、名人名言等方法,以故事或游戏作为模板,为学生提供培养合作学习意识的平台。受我国政策的影响,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表现自我的欲望较强,所以缺少合作的意识,而且部分家长并没有重视合作意识的培养,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收集提倡合作的名人名言。例如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或是肖伯纳说过的:“你有一个苹果,我拿我的苹果与你交换,你我仍然只会拥有一个苹果。而你有一种知识,而我拿我的知识跟你交换,那么我们两个人将会获得两种知识”。通过这种名人名言,对小学生合作意识进行培养。
2.把握合作时机
合作学习的学习时机非常重要,也是推进合作学习的核心环节。合作学习无法在所有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而是根据学习需要,制定合作学习目标,之后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在适当的时候开展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优劣互补,激发合作兴趣,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个人基础为学习内容,由合作小组对课文进行讨论、交流,并且画出相关的课文学习流程,最终提出每个小组学习流程的优点。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通过小组交流,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全组协作精神。
3.评价教学结果
通过激励的方法对学生合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可以提高合作学习教学效率。合作学习的目标就是学生共同进步,这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所以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可以将其作为标准目标与尺度,将个人竞争转变为小组竞争,取消个人计分模式,采取小组计分模式,将小组总成绩作为评价奖励的基础,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好教学格局,使传统的个人达标奖励模式,转变为团体合作达标模式。例如在教师教学生认生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开火车认读,对比哪个学习小组在2分钟内记忆的生字多,在这种环境中,好学生为了获得胜利,就需要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学习,而学习较差的学生为了不拖集体后腿,就会主动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满足新课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还可以满足小学生未来发展要求,为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了解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性,并且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为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胡仕文,胡功兴.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使学生学会合作[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18(03):259-261
[2]李婷婷.浅谈在新课标下语文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2,20(0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