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范文

初中地理教育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地理教育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地理教育教学

第1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地形教学;指导方法;思考兴趣

在基础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地形教学的思考是至关重要的。以怎样的思考方式来对待地理教学中的地形教学,这对中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地形教学并不是完全依赖于教师对整个地形学习内容的讲解,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地形的自主思考以及对这种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地形教学思考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让中学生的思维充分地参与到整个地理学习之中,使中学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以及智力发展等诸多方面通过情景教学得到更好的跨越和延伸。本文针对初中学生地理教学中地形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而就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展开了分析。

一、针对地理地形教学过程的思考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在地理地形上的独立认知能力,引导中学生解决地理地形中遇到的难点,是整个地理教育教学的难题。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把书本上的文字知识按部就班地给学生复述一遍,而是要设定一个明确的、长期的教育教学目标。让学生可以更轻松地接受学习地理知识,并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加深印象。

长期以来,我们的地理老师都是按自己手里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来为学生进行讲解,可是完全靠讲解书本上的“死”知识并不能带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望。如何更好地利用地形教学方式,完成看到、读懂、思考、延伸与交流这些过程。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是老师讲课的一个基本衡量标准,是不可缺少的。也正是因为这种教育模式的长期存在,使得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少对知识的进一步拓展,无法激起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兴趣。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初中年级的中间阶段,他们刚刚摆脱小学生的幼稚与懈怠,又要面临中考带来的升学压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地势与地形”这篇课文时,可以运用地图总结我国的地势特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讲解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范围、海拔、地形种类,并在图上标出三大阶梯的界线名称,并简要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水能等的影响。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简要说明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师可以在讲解过程中画出地理地形图,并将图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阅读之中充分地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心中留下最鲜明的地理地形印象。

“一切创造力都源自思维,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地理思维能力是中学地理学科能力的核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运用提问式教学,让学生在地形中寻找不懂的问题,教师做好提前知识储备,随时回答学生在学习地理地形中所提出的问题,然后将地理地形图的特点通过讲解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理地形图的魅力。这样既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又可以引导学生从地形图所提供的信息中了解整节地理知识的主旨,加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以系统化的地理知识积累为基础,为学生的未来阅读做好铺垫。遵照合理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学生产生互动,共同讨论,丰富地理地形教学形式。

二、培养学生对地形思考的兴趣

构建思维模式是学习地理的关键。如何构建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的科学思维模式并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便是地理学习的思维建模。因此,重视学生独立思维模式的开发和应用,稳固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性,教师可以在这其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用科学思维方法学地理,思考地理问题,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感受地理地形图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利用地理思维模式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搞清楚地理思维模式的根本,说明地形图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探究其中的知识。其次,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解答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创新等教学实践,从而培养其地理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地理地形学习方法,利用正确的、科学的地理思维方法。在教学中科学地选择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地理地形学习产生兴趣。这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前提,将地形图的学习变为一个主要学习过程。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会遇到难题,当学生不能独立思考时,就容易知难而退,期待老师的讲解,这时教师就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寻找学习伙伴,使其共同合作解决问题。教师也应正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要求学生发言并相互吸取好的地理知识学习经验。

因而,提高学生对地理地形的认知性也就变成了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整个教学中,首先需要教师把地形图的讲解融入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并与自己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依据新课程标准及中学生的具体知识储备来讲解。事实上,如果教师可以和学生处在同一学习高度上,对地理地形图进行深层次思考,并为学生制订不同的地形解读方式与范围,这样也就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形成对地理知识和真实地形的认识。为了使学生对地形图有更深的理解,在学生学习之后可以安排课外学习指导,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以此完成课外指导的完善与巩固。同时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写的读后感进行评价与分析。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的地理知识素养,从而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每个人的感悟力和理解力不是天然形成的,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一的途径就是终身学习,并由此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综上所述,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形教学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养成自主独立思考能力,拓展地理知识储备量,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教师也应该熟悉地理地形教育的教学模式,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地形教学方法,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使地形图与实际地形得到更好的结合。做好每个阶梯的重点思考,每个阶梯的学习并不是要求学生全部掌握,帮助学生认识每个阶梯的地形种类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中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为学生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我提供了机会。

参考文献:

[1]刘倩阳.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绘图技能培养的尝试[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9).

[2]李峻峰,石高俊.地图能力的考核和地图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12).

第2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范文

论文摘要:在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传统地理教学的有机整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我们新一代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从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与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地理教学有机整合的必要性出发,两者有机整合的方法与注意问题,较为全面地解决了整合教学活动平台中的实践操作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教学的日渐普及,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等全方位的变革。面对信息社会到来所造成的强烈冲击,初中地理教学也应在汹涌而来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走在时代的潮头。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信息技术教育正在发生转变,逐步从单纯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向与其它学科的整合,进而构建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发展。它的教育内容从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它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法制的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正日益成为推进国家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强有力的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二、促使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育必要因素

1.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着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的信息世界。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各种信息的积淀。通常我们对地理的了解主要依赖于各个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各种资料,但其却庞杂繁多,数不胜数。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方便快捷的文件检索功能,使广大师生拥有浩如烟海的地理资料及快速查询资料成为可能。

2.《新课标》的实施赋予了地理学科教学新的内容

《新课标》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地理学习如何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呢?其核心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变教师教学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

3.地理教学同样担负着新的教育使命

信息社会,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更新,很多知识在我们尚未认识清楚的时候,它却已经被新的知识所取代了。地理学科教学以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为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对材料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对于信息高速公路——Internet网络提供的各种信息,应该具备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行选择、判断的能力。

三、初中地理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方略

(一)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目前,地理CAI教学课件的商业化运作已经相当成熟,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演示学习探究过程

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辅助教学。这类课件可以是线性序列的演示,即按教学顺序来组织各种信息;可以是交互式的,也可以是开放式的,既可按顺序进行操作,也可以通过主菜单根据需要随意选择学习内容或重复同一内容。

2.高密度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和灵活的文字板书应用

这类课件多用于专题课和综合复习课中,利用计算机大容量存储和快速显示功能,代替教师的口授,它具有图文并茂、资料详实、容量大、线索清晰、操作简便等特点。

3.创设信息情境,让学生主动完成意义构建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提供一个由教师预先创设的信息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加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利用多媒体自身的优势将声、光、电等多种信息资源构建成学习地理的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供可能。

(二)基于校园网等局域网的网络教学

由于客观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一套较为成熟的初中地理教学配套的电子材料出版发行。要经常性的开展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就必须善于积累地理电子教案、分类电子地图、地理CAI积件,构建自己的地理数字化素材库;就必须善于积累图象、声音处理经验、动画制作经验、课件的制作经验,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等局域网,使之与相对成本较低的卫星电视互联,教师、学生既可以共享通过卫星电视互联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料,又可以通过校园网等局域网实现交互式教学,防止出现信息时代的不平等教育现象的产生。

(三)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

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抛开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打破了时间、空间对地理学科教学的束缚。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是一对多的关系;网络教学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地理课堂,这里提供了优秀的地理教师设计的学习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学习,并可将学习情况及时地提交给教师,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以此实现一对一的教学。

四、中学地理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角色的多元转换

信息技术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教育思想是否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而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愉悦感。地理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况的实际需要,不断转换自身角色,利用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占有量大的特点,提供给学生地理学科领域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及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启发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

2.地理教学方法的转换

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地理教学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民主性和平等性原则,注意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制作的CAI课件及网络教学为学生的独立学习创造条件,学生可以独立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使学习的内容更具有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灵活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转换,注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注重学生多元素质的和谐发展

教育教学的信息化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多元而广阔的教育平台,我们在地理教学中也要落实我们的最终教育目标,重视学生多元素质的和谐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参考文献:

[1]钟万书.《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地理教学的有机整合》,2009

[2]刘玉冰.当前地理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教文汇,2008

第3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育;地理教材;多媒体;特殊作用

一、关于初中地理教材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初中地理教材都是自主选择,版本多样,学科要求不一致,知识逻辑结构与学龄不符,如粤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只安排了七年级和八年级,九年级就没有教材。七年级学习世界地理,空间与时间概念强,前五章全是地球与宇宙空间,学生难以理解,对于刚进校门的初一学生无疑是一种打击。八年级学习中国地理,学生学得很有味,积极性也高,这样的安排颠倒了学生认知规律。同时地方编写的教材不利于跨区域同学科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利于开展学科教研及教师个体成长。

二、关于新形势下的地理教育

1.新形势是相对过去而言的

过去我们的地理教育是教师在黑板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听进了多少,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教师在黑板上讲“北京区位是北纬40度,东经117度”,它是个什么概念,学生不知道,如果把学生带出教室,在地上画一个经纬网,告诉比例尺度,效果肯定更好。北京在地球上的区位,在他们的脑海里应该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新型的地理教育就是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感受大自然。在教学过程中,把地理与其他学科结合,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自己动手,深入生活当中,这样就容易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

在这里我可以列举两个小例子来说明这样的教育方式。

例1:在讲中国地理西北地区时,我们可不讲西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是先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回家问父母,我们生活中用的煤气、油等这些能源是从哪里来的,或者直接让学生去向小区管理员、物业公司查询,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又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例2:在讲到中国的河流、湖泊时,我们可以从厨房的自来水、森林对水源的影响开始,同时,建立地理兴趣小组、创立生物园,让学生观察植物在生长中与水的关系以及人类在参与植物生长中的活动。在传授知识点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

以上例子只是说明课堂的一些方面,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把课堂放开来,不要只为地理课,教学任务而努力,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教学活动。教与学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要让学生向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大胆设想,牵引各科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教师的作用主要在引导,如在讲到洞庭湖时,除了讲基本的地理知识外,我们还可以讲洞庭湖边上的岳阳楼,教师可背《岳阳楼记》中的一段,稍带一下其中的历史、范仲淹个人的一些事迹,给学生一种印象即可。这些不属于教学任务或要求,但是很重要。教育有时候不能只是按要求来办事的,我们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教育如果都只按要求和目标来实施的话,那么教育不再是教育了,教育本身是很灵活的,陶行知老前辈说得好,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2.地理教师与学生必须和谐相处,教师本身具有多重身份

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教师应具有不同的身份。有时教师需对学生有如父母般的爱,有时有如兄长一般的关怀,有时需如朋友一般的帮助,有时需如同学一般的交往。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是这样,尤其是现代的学生,自我独立意识特别强,考虑社会问题又往往很偏激,容易走极端,更因如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打击,而教师作为“过来人”,要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人、发现他人,让他们发展自己的长处,改掉自己的缺点,同时对教师也是一个成长的进程,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也要引渡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现代的学生参与社会活动面很广,他们知道的东西有的教师也不一定知道,且,一个班级人多“势”众,你一个教师怎敢说“众人行,焉无我师”呢。

三、多媒体教学在地理课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尤其地理教育,多媒体的应用解决了地理课黑板上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环境中动植物的分布,宇宙天体运动等多媒体课堂上难以达到的效果。多媒体让地理课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大饱“眼福”,同时可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在网上与教育专家对话,学习、探讨地理教学课件的制作。

新形势下现阶段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教师要辩证地看待。初中地理教育是地理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学习态度,各门学科要均衡发展,杜绝偏科现象,教育管理者要具备精湛的教育素质,从而给教育实践者创造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只有教育管理者、教育实践者、受教育者三者合理配合,我们的教育才能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6.

第4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教学;创新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58-01

初中地理课程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初中地理教学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并且在生活中运用各种地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注重理论教育,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积极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总之,造成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常处于被动的角色,影响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使得学生的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够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很多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由于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因此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解决,加上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积极性的激发不够,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只是按照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2、课外实践教育不足

课外实践教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拓展,在教育过程中加强课外实践教育的拓展,是很多学校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传统的理念中对地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当前很多初中院校在地理教育过程中,对课外活动的拓展比较少,往往注重一些理论课程的教育,缺乏一些生动形象的课外实践活动,最终导致学生对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

二、初中地理教学创新策略探讨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积极主动的能力成为当前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地理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视和重新认识

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理念比较陈旧,而且有的学校对地理教学的重视不够,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也更多的注重语数外的学习,对地理学习的认识程度也不够高,因此导致很多学生认为初中地理学习成为学生的负担。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一般是经过教师的讲解来完成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应该要加强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将提高学生的初中地理实践能力作为初中地理教学的发力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的利益和发展为根本,对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改进。要加强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应用,并且对地理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计,使得地理教学工作可以有序推进,从而不断提高地理教学水平。比如传统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初中地理课程的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对教学资源的选择面十分狭窄。对此,应该要对教学素材进行丰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

2、在课堂上加强教学情境的设置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地理学科中的很多理论知识其实有较高的兴趣度,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很多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了厌恶情绪,对此,可以尝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比如加强教学情境的设置。地理教师想要导入一个初中地理课堂情景时,前期的准备必不可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导入有多种方式,比如事例导如、问题导入等,地理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创造多样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形式,让学生根据地理教师设置的各种情境,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融合到课堂上,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比如在课堂上利用图片创设丰富的画面情境。具体形象的画面构建,是初中地理课堂情景设置的重要方面,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各种初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就必须要借助多媒体,加强对图片、视频文件的播放,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从动态的图画中了解到更多关于初中地理学科的知识。比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些各国的名族特色异国风情的一些特质进行教学的引入,比如在课堂开始之前首先给学生放一些其他国家的气候、风景、人文等方面的图片,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对初中地理课程更感兴趣,地理教师也能从这些内容中找到全新的教学切入点,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的基础上再进行各种知识的深入讲解,有助于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

3、加强加强课外活动教学的力度

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比如每天的天气情况、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这些都是地理课程中可以讲到的知识点。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的有限的时间对初中生进行地理教育,很难提高初中生的地理能力,当前很多初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开始注重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不仅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初中生的正确引导,还应该要在课外引导初中生进行自主练习。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初中生的实践教育,加强课外活动教学,让初中生在课后可以进行全面的练习。比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各种植物的观察,在讲解植物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带着自己从自然中挖掘的植物来到课堂上,分析在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时期,这些植物会有什么变化。或者可以通过教师的组织,让学生到大自然中了解植物的类别,了解地形条件等,从而能够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认知,在学生的脑海中也能留下印记,能够帮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提高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加强对课外教学的重视,以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严青峰.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初探[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07)

第5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地理教学 整合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教学的日渐普及,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等全方位的变革。面对信息社会到来所造成的强烈冲击,初中地理教学也应在汹涌而来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走在时代的潮头。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信息技术教育正在发生转变,逐步从单纯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向与其它学科的整合,进而构建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发展。它的教育内容从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它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法制的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正日益成为推进国家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强有力的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二、促使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育必要因素

1.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着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的信息世界。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各种信息的积淀。通常我们对地理的了解主要依赖于各个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各种资料,但其却庞杂繁多,数不胜数。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方便快捷的文件检索功能,使广大师生拥有浩如烟海的地理资料及快速查询资料成为可能。

2.《新课标》的实施赋予了地理学科教学新的内容

《新课标》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地理学习如何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呢?其核心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变教师教学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

3.地理教学同样担负着新的教育使命

信息社会,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更新,很多知识在我们尚未认识清楚的时候,它却已经被新的知识所取代了。地理学科教学以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为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对材料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对于信息高速公路——Internet网络提供的各种信息,应该具备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行选择、判断的能力。

三、初中地理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方略

(一)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目前,地理CAI教学课件的商业化运作已经相当成熟,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演示学习探究过程

采用计算机技术集动画效果、视频影像、声音等为一体,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辅助教学。这类课件可以是线性序列的演示,即按教学顺序来组织各种信息;可以是交互式的,也可以是开放式的,既可按顺序进行操作,也可以通过主菜单根据需要随意选择学习内容或重复同一内容。

2.高密度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和灵活的文字板书应用

这类课件多用于专题课和综合复习课中,利用计算机大容量存储和快速显示功能,代替教师的口授,它具有图文并茂、资料详实、容量大、线索清晰、操作简便等特点。

3.创设信息情境,让学生主动完成意义构建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提供一个由教师预先创设的信息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加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利用多媒体自身的优势将声、光、电等多种信息资源构建成学习地理的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供可能。

(二)基于校园网等局域网的网络教学

由于客观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一套较为成熟的初中地理教学配套的电子材料出版发行。要经常性的开展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就必须善于积累地理电子教案、分类电子地图、地理CAI积件,构建自己的地理数字化素材库;就必须善于积累图象、声音处理经验、动画制作经验、课件的制作经验,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等局域网,使之与相对成本较低的卫星电视互联,教师、学生既可以共享通过卫星电视互联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料,又可以通过校园网等局域网实现交互式教学,防止出现信息时代的不平等教育现象的产生。

(三)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

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抛开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打破了时间、空间对地理学科教学的束缚。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是一对多的关系;网络教学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地理课堂,这里提供了优秀的地理教师设计的学习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学习,并可将学习情况及时地提交给教师,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以此实现一对一的教学。

四、中学地理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角色的多元转换

信息技术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教育思想是否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而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愉悦感。地理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况的实际需要,不断转换自身角色,利用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占有量大的特点,提供给学生地理学科领域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及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启发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

2.地理教学方法的转换

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地理教学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民主性和平等性原则,注意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制作的CAI课件及网络教学为学生的独立学习创造条件,学生可以独立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使学习的内容更具有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灵活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转换,注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注重学生多元素质的和谐发展

教育教学的信息化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多元而广阔的教育平台,我们在地理教学中也要落实我们的最终教育目标,重视学生多元素质的和谐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参考文献

[1]钟万书.《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地理教学的有机整合》.

第6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多媒体;传统教学

1前言

在我国当下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早已实现较为广泛的普及应用,而这一技术实现的多媒体教学也切实提高了我国初中地理教学水平。但据笔者调查得知,我国当下很多初中地理教师存在多媒体教学使用不当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出现大大影响了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设法实现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较好融合。

2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为了较好完成本文就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分析展开的研究,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多媒体教学。所谓多媒体教学,指的是一种结合多媒体技术实现的教学形式,多媒体设备或互动式白板设备是这一教学开展的基础。多媒体教学本身具备融合图、文、声的特点,这就使教师能够结合各类课件或影视频资料开展具体的教学,学生也能够在这种多样化的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教育。总的来说,多媒体教学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提高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对于我国当下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多媒体教学虽然不算什么新鲜事物,但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具备的形象性与趣味性,还是能够较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这就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投身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而多媒体教学所营造的教学氛围也将更进一步提升这种学生的主动性。如在黄土高原相关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环节播放质量较高的黄土高原相关影视资料,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够在具体知识传授前实现较好的激发,这对于地理教学的更好展开自然会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2]。使学生更好理解抽象知识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相较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内容,地理相关的知识概念往往具备较强的抽象性特点,这就使得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往往不能较好实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对于应用多媒体的初中地理教学来说,丰富的音频、图像、视频能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进行较好的展示,使得地理知识通过一种形象具体、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各类地理知识,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就能够实现较好的提升。如在进行影响天气因素的讲解时,传统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理解锋、气旋、反气旋等地理知识概念,地理教师利用网络中收集的视频课件,能够较为直观地将这类地理知识概念展现给学生,学生也能够在短时间内较好理解这类地理知识[3]。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有教师研究过教育心理学,就应该了解,人类接受知识的过程主要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渠道,而视觉与听觉在其中发挥着最为主要的作用。这就使得多媒体教学在视觉与听觉方面具备的优势能够很好地满足初中地理教学需求,这种满足自然会大大提高初中生地理学习效率。如在进行洋流相关地理知识的讲解时,虽然传统教学方式能够通过教材中的洋流相关图片展开这一地理知识的教学,但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教师能够应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动态洋流的性质以及流经区域,并能够同时展示世界范围内的著名渔场。这种同时满足学生视觉与听觉的教学方式,自然能够使学生更为清晰透彻地了解洋流相关地理知识,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也能够以此实现较好的提升[4]。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地理本身属于一门区域性、综合性、动态性较强的学科,虽然初中地理所教授的地理知识尚较为浅显,但这些特征已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表露无遗,所以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会在很短时间完成大量涉及各国人口、农业、工业、交通等地理知识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自然会影响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而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中,这一问题能够实现较好的解决。之所以说多媒体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历史知识量较大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多媒体教学能够大量节省教师的板书、绘图甚至讲解时间,这自然为初中地理教学的更好展开提供了有力支持[5]。

3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了解了多媒体教学具备的优势后,还需要深入了解我国当下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与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将这一问题表述为形式多于内容、课堂教学灵活度不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水平有限等三个方面。形式多于内容在我国当下很多初中地理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是追随潮流,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情况极为常见,这就使得形式花哨的教学内容大量充斥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大量且盲目应用影像资料、课件开展教学就是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如一些教师常常应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相关教学资料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但这一过程中却缺乏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这就使得学生往往在观看过相关动画短片后,不能够较好吸收其中的知识,相关地理知识教学效果极为有限[6]。课堂教学灵活度不高对于我国当下的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来说,从网上下载课件或手动制作课件是展开这一教学的主要方式,而多媒体课件可以称得上是这一教学的核心,在应用课件展开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按照教师的课件安排展开地理知识的学习,而如果这一过程中教师完全依据课件而不考虑教学实际情况,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受到直接影响。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优秀的教师能够通过备课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在实际地理教学中随机应变实现教学的高质量展开;但在应用课件后,很多地理教师的教学灵活性大大降低,师生之间的交流也随之减少,忙着操作电脑控制课件播放,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的常态,这自然影响了地理教学的较好展开。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水平有限除了上述两方面问题外,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水平有限也是我国当下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直接将课本内容移植到课件中,界面较为死板或较为花哨,课件信息量过大等,都属于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在这种课件支持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学生往往感觉多媒体教学的开展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在这种状况下也较为常见,这些都说明了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对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展开所造成的影响。

4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中融入传统教学积极要素的策略

结合上文内容,能够较为直观地了解多媒体教学以及这一教学形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实现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展开详细论述,希望这一论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初中地理教学的更好展开提供支持。应用传统教学中的“因课制宜”观点展开多媒体教学为了实现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效融合,相关初中地理教师必须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是否应用多媒体教学。对地理相关的微观现象、宏观现象、动态变化等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地理知识内容,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实现对这类地理知识的理解;而对于一些较为容易理解的地理知识来说,如果简单的板书与板画就能够满足相关知识点的教学需求,地理教师就不应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开展具体的教学,而是应采用传统方式以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注重发挥教师特长和教学主导作用对于不同的初中地理教师来说,教师的性格、特长、教学风格也必定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就使得初中地理教师必须在开展多媒体教学时紧贴自身特长,才能够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长期参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师来说,很多教师会拥有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法,但这一方法在这类教师刚刚接触多媒体教学时大多不能够实现较好的应用,相关教师必须避免强行应用多媒体教学,而是应在加深自身对于多媒体教学了解后,逐步实现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这样才能保证初中地理教学更好地展开。应用传统教学“因材施教”方式开展多媒体教学我国传统教育自古便追求“因材施教”这一目标,但在现代地理教学中,兼顾每一个学生开展具体地理知识的教学,显然很不实际,所以相关教师必须参考不同班级学生的整体基础完成具体的教学方法选择。例如:基础较好的班级,适当加大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比例;基础较差的班级,则应减少多媒体教学并增加地理知识的讲解,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下提高地理知识掌握水平,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也将不断提高。

5结语

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在近些年实现较为长足的进步,但农村与城市存在的教学水平差异必须引起重视。为此,地理教师必须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考虑学生的基础与学校多媒体设备情况。此外,对于从网络中下载的教学相关课件,相关地理教师也必须考虑其是否与学生的水平相匹配,这样才能保证初中地理教学具备较高的教学质量。因此,地理教师想开展好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就可以采用传统教学中的“因课制宜”“因师制宜”“因生制宜”“因材施教”等积极要素,实现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互补,促进地理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张成奎.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156-157.

[2]赵献青.初中地理教师如何发挥多媒体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20):110.

[3]王霄.让多媒体真正为初中地理教学刷新提速[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5):152.

[4]惠祥瑞.分析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2(8X):218.

[5]王朋.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优化初中地理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6):52-53.

第7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赏识教育;生本教育;课堂效率;初中地理教学

初中教学活动大多是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培养人才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更是体现教师与学生主导与主体的战场所在。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想有效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就必须由其实际的理念出发,将教学的内容与时间进行结合。

一、赏识教育与生本教育概述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从赏识教育的字面意义上就可将其内涵窥视一二,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教师的积极评价,让学生在内心对自己进行再认识,引发学生的自我激励。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平衡点,在进行赏识教育的时候要避免盲目的赏识,要注意个体的差异,要在了解学生身心需要的基础上,依据其心理需求的强度给予合适的赏识度量。研究发现:没有受过赏识激励的人只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其受过激励之后,其能力能够达到激励前的3~4倍。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所创立的一种思想教育方式。生本教育的本质是以学生好学而设计的一种教育,同时,也是一种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我国不少地方将这种理念作为指导应用在教学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生本教育的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生本理念课堂是区别于传统注重考试分数的课堂,而是注重人的发展课堂。而在教学的组织上,生本教育所提倡的是先学后教,实现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以达到不教而教的最终目的。采用小组、个人以及班级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合作性自主学习是生本教学中最为常用的。

二、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1.过度的重视教学轻视学习

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比较喜欢根据自身意愿来进行教学,使用的教学手段也都是自己所喜欢的或者熟悉的。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教师对所讲述的知识非常明了,而学生却始终是出于一种不知所云的状态,很难有效地对知识进行了解;还有一些教师甚至不理会学生是不是能够理解所讲的知识,只是抱着一种为教而教的态度在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整堂课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也很难进行知识的吸收。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考试成绩的提高,使学生严重缺失其他知识的学习;还有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本末倒置,缺少对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导致课堂上有严重的表演形象存在,无法让学生真正地学到有用的东西等等。

2.课堂教学的评价语简单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无法完全打开自身的心扉,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点评时的评价语大多都是简单的、不带感彩的几个字,使得评价语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不能起到激励学生与提高其积极性的作用。

三、“赏识教育”与“生本教育”结合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1.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的灵魂所在就是教学目标的所指之处,可以说全部教学活动都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规划,它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而在“赏识教育”与“生本教育”相结合的教学背景下,教学目标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主体也由教师转向了学生,以往都是教师让学生来做事情,而现在则要求学生学会自己做事情。例如,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究“气候”与“天气”的区别,以及学会看懂简单的天气图与辨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等。又如,在学习《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这节知识时,教师布置一些前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调查去西双版纳旅游的交通住宿、景点介绍、旅游路线、特色风味小吃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能够真正提高其教学效率。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课前教师要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前置作业,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堂上教师要合理地分出一部分时间,留下一个让学生发挥的空间。例如,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人口与人种》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对人种的分布、特征以及世界语言等进行调查,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根据制作的结构图表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进行赏识教育,对完成优秀的小组、学生进行表扬,或者奖励一些小物件。另外,教师要多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本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人口与人种》这节内容时,教师提出“乡村人口为什么要向城市迁移”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来回答。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在学生内心形成内驱力,促使学生自我激励。小组探究学习,以学生为本,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

3.因人而异,赏识及时而有度

《论语》中有这么一段话,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对两人的回答迥然不同的原因就在于二人的性格不同。同理,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心理需求进行不同的处理。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况,要多找学生谈心。教师可以制订一个上课观察指标,如,上课发言状况,集中注意力状况等,教师自己将学生进行分组处理,课堂上采用小组观察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调查,日积月累,教师就能够对每个学生的状况进行定向追溯,对学生的状况作出合理科学的评价。

4.创新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的行为受到正反馈时,会促进个体保持该行为,反之,则产生抑制。由此可见,创新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大都无动于衷,究其根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其实就可算是一种赏识教育,创新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以学生为本亦是生本教育的体现。例如,由于地理知识中涉及诸多的经纬线、分界线、气候类型以及河流和地形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依据已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绘制相应的地理图,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绘制的图汇总成每个学生的“地理秘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评价参考除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之外,还要将学生的“地理秘籍”纳入评价参考中。而且,针对每个学生的“地理秘籍”,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并将学生的意见纳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参考中,形成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互补。另外,在考试方面,教师也可以做出创新,让学习小组进行试卷的互相点评,然后让学生自己出一套试卷进行再测试,赋予评价以柔性。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教师将“赏识教育”与“生本教育”进行充分的结合,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将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发掘出学生潜在的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8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地理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收集广阔的地理教学资源

地理学科有很多抽象的概念,但基于信息技术下教学,能够将课本上单一的文字或者插图转变成多媒体的形式。比如将一段文字和教学内容做成形象具体生动性的视频,将抽象的概念或者虚拟的场景加以图片,再配上具体的课堂讲解,增添课堂上活跃的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良好、活泼的学习氛围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例如:在学习GIS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我在上课前准备好必要的学习资源和课堂练习,做好学习课件。在课堂教学之后,让学生利用GIS制图模块做学校的地图,或者是家乡的城市规划图等,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来完成制图的过程,在其中遇到的困难便是学生学习当中的宝贵经验,对学生充分学习好地理和了解地理的概念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2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生动地理课堂

初中地理课本上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析内容比较多,然而,传统的上课方法只是一味的让学生们照着课本念,对于一些难懂深刻的部分也不去深究,不去细致地讲解,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只为了让学生通过考试,获得高分,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联想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思维模式会变得古板,思维空间也会变得十分狭小。因此,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以考试为主的教育理念,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有效整合,创设一个形象生动逼真的地理课堂情景,在地理课本的教学基础上合理适当的增加让学生们可以充分感知的动态世界,让所有的学生,不管是空间想象力好或者不好的学生,都能从教师细致的讲解和形象生动的版图、动态插图或者视频中对地理知识有一个深刻充分的了解。比如在学习《地球运动》一节时,我借助信息技术制作课件来教学,播放地球的自转过程和地球公转过程的动画视频,这样地球自转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和地球公转时产生的四季变化过程,就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自然了,学生的空间分析能力也具备了,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便于知识的接受、掌握和理解。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构建典型例证

教学质量的保证不仅仅靠学生的积极充分参与和认真学习,还有老师的生动讲解和典型例题的分析。典型例题的分析选取很重要,即要涵盖教学重点,又要能够充分去引导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举一反三。例如在学习五带的划分时,用GIS技术设计的课堂教学资料、动画,能生动形象地呈现出地理课本里抽象的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4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分析地理材料的能力

传统的书本布置作业有很大的弊端,学生做题交作业的时间长,作业再通过教师修改作业之后再返还学生作业本,这个过程花费了大量时间,学生在做习题的时候遇到的难题和困惑也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还给老师增加了工作的负担,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增加了负担。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方便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我尽量把一些经典的练习题放到课堂上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率的完成,同时我在其中充当解答人的角色,对于学生解答时遇到的不解和疑惑及时解惑并且加强训练学生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对于学生材料分析能力的训练,运用信息技术,能轻松快捷的呈现出大量的相关材料,让学生充分的训练。这种课堂教学能让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充分利用了上课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5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当代的地理课堂学习中不能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课题研究的问题,首先给他们选好一个研究的课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网上、图书馆查找资料,然后将这个课题研究做成一个书面报告的形式交给我审阅;或者让学生自己在自己找的材料中,选择一个材料中反映的课题方向来研究,然后做成一个书面报告交给我,最后在课堂上向同学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种让学生自主挑选课题并且研究课题的模式,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信息技术是个活跃的平台,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并且,获取资源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学生学习疲乏或者劳累,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的时候,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多媒体平台为学生放一些有趣的视频或者音乐以及图片,放松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产生现象———四季变化的过程中,我使用PowerPoint超级链接春、夏、秋、冬的自然风光图片视频动画,播放图片的同时配上文字介绍,播放视频的同时插入动画,运用信息技术将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教学情境中,学生至身于情景之中,情不自禁投入到求知的美好意境之中,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和教学内容构成了一种最佳的结合状态,同时也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7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融合,前景乐观,势在必行,但这又是一项精细的工作,运用不好会适得其反,这需要我们教师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并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做好教学设计,另外,还要处理好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教学的主次关系,切不可以牵强附会,也不可以杂乱无章,喧宾夺主,只有科学、合理、巧妙的运用,才能事半功倍,以至在教育教学领域里全面发挥它的巨大的潜在功能。

参考文献

[1]曾沛.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何丽华.信息技术与地理新课程整合下的有效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第9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地理;任务型课堂;优势

初中地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阶段,不仅决定了学生日后地理知识发展的情况,还可以解决一定的生活问题,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存在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受到有限的时间空间的阻碍,初中生常常难以理解枯燥抽象的地理知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把学习地理看成是一种应付考试的任务。这种现象使得初中地理课程困难重重。任务型教学法指的是利用不同的任务对整个课堂进行组织,在学生履行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任务分析、任务思考、解决任务、总结任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的教学方法。不仅如此,任务型教学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任务型教学法中,常常是利用对知识的实践理解来促进对该内容的掌握情况,而不仅仅只是单纯性的对知识技能的训练。在教师使用任务型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要谨慎的选择具有操作性和具体性的任务,不仅要围绕知识点主题,还要对应的结合学生学习理解能力和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地理水平的增长。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和优势

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包括了:以实践来完成任务、要实现与现实具有相似性的意义、对完成任务的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对学生来说初中地理的任务型教学课堂就是一个以学习知识点为主要目标,依靠具体的实践活动促进理解掌握的教学手段。

在初中地理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课堂教学中,精心的设计出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从地理教材知识内容的分析中,促进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并且从活动中与同学交流分享学习的知识和心得,最后用相关的题目竞赛或是图标形式来解决任务中的问题,巩固知识点的理解。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法也包括了:阅读性任务、竞赛性任务、交流分享性任务、比较结合性任务、绘图性任务。

二、任务型教学模拟课堂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育者的主要目标。地理是一门需要强大空间能力来支撑的学科,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并且要与同学教师进行互动。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需要对课堂内容进行推进,增强课堂的活力。本文笔者以初中地理“全球气候类型”为例,以此来探讨任务型课堂的教学实践。

1.任务型课堂教学目标

任务型课堂教学,从基本概念上来说,型课堂教学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再现式”教学方法有本质上的不同。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的形式,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对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造力加以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以任务为前提,让学生不断去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然后受到任务的去佛纳甘,能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积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学识。促使学生在任务的履行中,获得“全球气候”的主要特征,并且提高学生的手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最后以习题形式来巩固课堂知识点。

2.任务型课堂情境描述

堂开始前,教师应该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课堂营造一个活跃的学习氛围。比如:在课前,教师可以拿出世界地形图,并且讲述格陵兰岛的常年低温等的气候特征,在讲述我国广州的气候特征,使两种气温形成对比,在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气候特征?”来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小组探讨是营造浓厚学习的重要手段,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依据,结合世界地图讲述自己思考的过程。然后在小组共同的讨论之后,总结出纬度对气候具有影响,全球的温度从赤道到两极逐渐降低;海拔对气候也有影响,与海平面相比拔高的地区温度较低,反之则高;距海距离对气候也有影响,距海较近的地区气候湿润,距海域较远的地区气候干燥等。然后教师需要进行多媒体课程的播放,给出相应的环境图片,鼓励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气候特征,并且找出图片代表的地区。例如:沙漠的图片,学生就应该从图片中读出该地区常年高温干燥,缺水情况严重,该图片表示的地区多为严重缺水的非洲沙漠地区。与图片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点的积累,同时也以生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任务型课堂的反思总结

要实现任务型课堂的建立,就是要围绕“任务”来展开,因此,在实施任务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任务”中来,并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任务是任务教学法的核心内容,任务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课堂的质量。教师应该围绕课堂中心内容结合学生发展特点精心设计课堂任务,提高任务的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强与学生的对话,了解学生真实的地理知识水平,将任务分阶层设置,从适合大部分学生发展的简单任务,到促进小部分学生思维发展的困难任务,每个步骤要换换相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并努力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任务型课堂的意义,更好的符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

四、结语

任务型课堂是一项适合所有学科发展的教学手段,也使初中地理出现了新的教育时代。教师应该立志于提高任务的质量,以培养学生兴趣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目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也为社会的发展呢提供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军元.构建初中地理教学的任务型课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2(49):230-230.

[2] 谢小娆.初中地理任务型课堂教学行动研究[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版),2014,13(15):171-171.

[3] 彭玉正.探究任务型课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4,15(02):239-239.

[4] 陈晓芬.初中地理任务型课堂教学行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3(2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