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范文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

第1篇: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村环境监测;现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43-02

1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最大的特点在于突发性和危害性。由于事发突然、危害强度大,不仅可能造成严重的直接后果。对社会安定也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够在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紧急情况下,及时了解污染事故进展,进而采取正确的处置手段来化解环境污染和降低损失。因此,加快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建设,提高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的应变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2 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现状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十年来,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初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的环境监测体系,环境监测能力逐步提高。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监测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能力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同时,环境监测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将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我国的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下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能力总体不高,不能很好地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的需要。为此,2008年为确保“十一五”环保目标的顺利实现,环境保护部编制了《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以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为重点,统筹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核与辐射、环境科研、环境信息与统计、环境宣教等各个领域。该规划是我国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自身建设规划,为建立科学、国际一流的污染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该规划确定的13项建设任务包括: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能力、提高应急监测能力、加强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推进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建设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提高核与辐射监管水平、加强固体废物监管能力、提高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改善国家级环保机构基础设施和基本工作条件、整合建设重大科研平台、推进环境宣教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快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

今年4月刚刚《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切实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并对明确环境监测发展方向,提升国家环境监测能力,强化环境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意义重大。该规划从国家环境保护任务与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出发,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目标,以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为统领,以科学监测为主题,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为主线,坚持创新环境监测工作思路,提出了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确定了强化监督考核、加强监测评估、提升整体水平三项主要任务,实施环境监测基础能力、运行保障、人才队伍三大重点工程,基本实现“三个说清”和“市县能监测、省市能应急、国家能预警”的目标;明确了法规制度、体制机制、经费投入、人才队伍和科研支撑五大保障措施。本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环境监测事业的科学发展,满足政府环境管理与基本公共服务需要。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不断形成了环境监测体系,具备了很强的监测能力。我国各级环境监测的职能主要是监测所在辖区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情况,配合相关的环境部门进行建设项目的验收等。但不可否认,我国农村建设中由于在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上的欠缺,导致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必将加剧了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尤其农民生活、生产方式转型缓慢,农村建设中面临着严峻的新旧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且往往农民成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最严重的直接受害者。因此环境应急监测在农村建设污染事故中的应急处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环境监测能力最多只覆盖到县(县城镇),现有的农村环境监测统计极其缺乏,因此建立先进的农村建设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及时有效处理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事故的首要环节。

3 加快农村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体系建设对策

农村环境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涉及国家食品与生态安全。随着我国各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一些新旧环境问题正日渐凸显并使农村环境保护日益紧迫,并制约着农村的持续发展。为此应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区域农村环境状况。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研究建立农村环境健康危害监测网络,提高污染事故鉴定和处置能力。

农村建设中控制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除了采取建立事前污染责任保险金制度,推行“绿色保险”等综合策略外,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3.1 编写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预案

应急预警制度包括事件的初步调查和初步评估两个方面的内容。应对建设中的新城镇各类重大环境风险源进行全面调查,筛选出对环境构成主要危害的重点污染物。建立重点危险源档案库和查询系统。确立一批高风险企业和地点作为优先监测目标,密切关注风险变化,动态调整监测预案。

3.2 组建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网络

环境监测部门要根据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预案和监测站内部资源的现状组建符合需要的高效应急监测网络,确定组织机构、界定工作小组、明确职能职责,形成有机整体,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具体实施应急监测的工作小组按分工可包括指挥协调、现场监测、实验分析、技术支援、报告评价、后勤保障等。

3.3 建立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制度

建立各项应急监测、预警监测制度,完善各项技术规范和工作程序。重点完善突发性环境事件现场监测程序和对应实验室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应急状态下的监测分析质量。结合环境质量的监视性监测和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工作,建立感觉灵敏、反应快速的预警监测机制,及时跟踪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加强监测成果的分析评估,主动发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隐患,做好应急响应。

3.4 配备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设备

购置提高实验室分析效率、扩增实验室分析项目、提升现场监测水平、提高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包括:实验室仪器、现场监测设备、应急监测车、个人防护设备、其它辅助设备等。由于应急现场在通讯、信息传输、现场调查工作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应合理配备一些必要的辅助设备,如防爆型对讲设备、激光测距仪、支持现场上网检索信息的手提电脑等。

3.5 收集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信息

多方收集环境污染事故的监测方法、监测标准及事故的处理处置技术的有关信息,汇总各种化学危险品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动植物所产生的毒害症状资料。建立与上级和邻近地区监测站的通信联系,整合本地区其它实验室的应急监测相关资源和能力,使其成为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力量的一部分。

3.6 开展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演练

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队伍培训相关知识,定期开展针对性实战演练,精心设计,高度仿真。演习应着重训练应急监测体系的反应速度,各部门单位的协同水平,对不同程度污染事故的处理方式,现场监测的实施能力,特别应注意加强监测人员现场自我防护能力。

3.7 标记农村建设重点污染源,为应急处置供可靠依据和准确的处理方法

详细标记内容包括:污染源的分布,企业位置,危险物资储备地点,总图布置,周围敏感点人口分布等信息。掌握了数据源的信息,不仅为监测仪器的准备提供依据,同时也对监测布点有了初步的方案。若在此处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时能够即刻知道可能是何种污染物的泄露和采取何种应急措施处置就会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

3.8 科学进行新城镇建设中污染事故的数据分析,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开展环境信息、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和常规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综合分析、风险评估,向社会和各级政府换技能名污染事故预警,启动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预案。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建设在环境保护的工作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迅速为现场的救援和疏散工作能够提供科学的依据。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突发性大气污染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这要求我们的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建设工作的研究,以促进环境与经济和协调、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范文

由于环境监测站的监测对象多而复杂,在进行监测分析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废气,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大致分为试剂以及样品挥发物和分析中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因此实验过程中必须要通风,并在通风橱内操作,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室内气体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其次是废水,实验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有样品残夜、实效试剂和大量的洗涤水等,大多数环境监测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废水污染。而废水主要成分有重金属离子,阴阳离子,以及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是非常复杂的一类污染物;最后是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大致分为分析产物,剩余样品以及破损的实验用品等。这些固体废弃物的成分大多数是各类污染物和实效的化学试剂,如果不能谨慎处理,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事故。

2环境监测实验室治理污染物所存在的问题

2.1污染物难以收集

由于环境监测实验室所要监测分析的对象多而复杂,使得所产生的污染物量少,同时也比较分散,这样就不利于对它们收集。加之,较长时间内,实验室内环境污染都不被重视,导致了污染物收集和治理工作都难以展开。即使实验室已经广泛开展了标准化建设,但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实验室对环境污染管理方面都不能严格履行规范化要求,导致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不仅仅是难以收集,而且在收集和处理的设备上也很落后。

2.2污染物的种类繁多,危害较大

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实验室污染物是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大多数环境污染物种类包括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类和酸碱类污染物以及部分刺激性气体等,实验室环境污染物种类多,危害大,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带来很大的危害。

2.3污染的治理方法较少

总的来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一直都未收到上级部门的重视,这样也就致使污染治工作无法得以有效的进行。虽然很多实验室也已经根据化学实验室的规范要求,分配不同放置污染物的残液缸,而事实操作过程中却没有按类别放置,而是一概丢向下水道。然这种状态是普遍存在的。上级管理部门一直都未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管是进一步进行规范化监测实验室的建设,还是增强对环境监测实验室问题的意识,都离不开监测能力以及质量管理。

3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治理措施

3.1合理有效处置实验室污染物

尽管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的污染物在数量方面并不出奇,可是由于污染物的种类多而复杂,而且这些污染物的成分以及危害也相差很大,所以在处理实验室的污染物时,要严格按照它们的性质和状态,对它们进行分类收集,从而避免二次污染。除此之外,实验室的这些污染物必须要及时回收,不同的废液分类装入相应的回收瓶中,并安排相关的负责人员妥善保管,然后将它们送至专业的单位处置。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治理成本,有效的进行循环利用,以此来处理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中的污染,对于那些不可回收利用的有毒实验室废弃物,统一收集后交由资质的污染物处理单位统一处理。

3.2充分提高认识,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治理环境问题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提高对实验室环境污染的认识,并且严格按照实验室站点的实际监测工作的特点以及重点,找出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实验室的污染状况。除此之外,实验室的重要工作人员还应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调动专业人员对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特点和防治途径进行更彻底的调查和研究,并根据实际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具有很好的操作性的技术规范,而且还要及时的把这些技术规范落实到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中去,使得这些技术规范切实的成为能力建设的重要成分,为各项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的贯彻落实提供可靠地依据。

3.3控制环境污染源头以及改进分析方法

控制环境污染的源头,不得不说这是降低实验室环境污染的产生量的根本措施,在满足实验分析的要求下,要对分析污染物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改进,分析测定方法要尽量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试剂毒性小,取样量少,试剂消耗量少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例如在对COD进行分析测定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是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而不是利用传统的重铬酸钾法进行测定,利用ICP以及ICP-MS对重金属进行分析,可以一次性对多种物质同时分析,同时这种方法所消耗的试剂量要远远低于光度法;在分析测定多种阴阳离子的时候,采用离子色谱法要比光度法以及滴定法效果好的多;在对有机污染物分析测定时,密闭的固相萃取法或者密闭液相萃取法更占据优势,不但降低了有机溶剂的挥发,还减少了有关操作人员与污染物的接触时间。

4结束语

第3篇: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城市环境环境污染污染治理环境

Abstrac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environment awareness, environment assessment and master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for environmental control. Urban environmental control includes air pollution contro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solid waste pollution control and noise pollution control. For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ollution and harmness, differen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analyzes the urb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 in controll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Key words: urban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ollution contro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通常环境监测是运用各种分析、测试手段,对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值进行测定,取得反映环境质量或环境污染程度的各项数据的过程。其目的是运用监测数据来表示环境质量受损程度,进而来探讨污染的起因和变化趋势,结合环境治理技术从而更快速、准确地控制和解决环境的核心问题。

一、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1、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环境监测已初具规模体系基本完善,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到三级站环境监测站(县级站)的能力建设,无论是环境监测能力、监测管理或是物质基础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就技术方面而言,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首先,环境监测技术已发展有生物监测、物理监测、遥感、卫星监测等多种监测技术的监测体系。其次,环境监测仪器的生产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的生产技术与水平也日益提高,如油份测定仪、电磁波监测仪器等。我国重点开发的仪器主要有空气和废气监测仪器、污染源和环境水质监测仪器与便携式现场应急监测仪器等。此外,我国的环境监测也逐渐向自动连续性的监测系统发展,提高了环境监测的效率。

2、环境治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针对于各种不同的污染指标,到目前已经发明产生了相对应的治理新技术、工艺及仪器。清洁的大气环保技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水净化技术等近年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大气治理,各种除尘技术,脱硫、脱氮技术等以及工业废气的净化都取得一定效果;对于污水处理和净化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对于固体废物处理,废物的减量化明显且回收率高。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从仅注意少数几种污染物的单项治理发展到用先进的设备和投术进行综合治理,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方法治理环境污染已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二、城市环境污染的监测

1、环境监测对象

城市环境污染监测主要围绕水质环境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噪音污染监测、生物指标监测。就城市监测技术手段而言主要围绕在实验室通用分析仪器、专用环境监测仪器和便携式现场应急监测仪器等。

2、环境监测技术及应用

环境监测技术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有不同的技术方法。

在实验室通用分析仪器中,主要使用一些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吸收光谱法、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

在专用环境检测时所使用的仪器主要有空气和废气监测仪器、污染源和环境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常用的COD测定仪在测定方法上有滴定法、库仑法、分光光度法等,这些方法均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氰化物测定仪中,国外已有可以测定不同形态氰化物的仪器。测油仪中,主要以红外法为主,其准确性、可靠性较好。

便携式现场应急监测仪器:体积小、重量轻、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国外环境常规污染物如CO、NO、COD等的便携式仪器早已成熟,便携式气相色谱(GC)作为现场分析仪器也已使用多年。这些都是应急监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对环境保护的加强,能力建设投入的加大,监测应用技术和手段必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自动在线监测系统主要有空气和废气自动监测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噪声自动监测仪器、3S技术等。其简便及其长效的监测平台也必将在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展中有更大的空间发展及应用。3.我国城市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环境监测技术目前尚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监测系统整体能力不强,自动在线监测仪器产品技术含量偏低,无法与国外产品进行竞争。其次,监测技术配套性差,可测项目不多;太精仪器、自动监测系统大多依靠进口。第三,总体技术水平低,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最后,在监测分析技术上,一些污染物缺乏一些标准的分析方法,一些监测技术尚不规范,应进一步提高应用监测分析技术。

三、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治理、废水治理、噪音污染治理以及固体废弃物治理等。

1、城市环境治理技术及应用

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主要有颗粒污染物治理技术和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颗粒污染物治理技术包括机械除尘装置、过滤除尘装置、静电除尘装置。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烧法、冷凝法、生物法、膜分离法等。

废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生物技术逐渐运用到污水处理上来了,且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效果。这些方法运用于废水处理的三大类别:分离处理、转化处理和稀释处理。

噪音污染治理包括吸声降噪、隔声降噪、消声降噪、减振降噪。

固体废弃物治理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和分离手段,来改变废弃物的结构和特性,已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的、主要的处理技术包括压实、粉碎、分选、脱水干燥、化学处理、生物转化处理和固化处理。

2、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中小城市的环境治理的设备的落后,环境污染处理效率、质量低;关键治理设备还得需要进口,国内没有相关的设备支持;综合治理的能力较薄弱;我国制定的污染指标比较宽松;污泥没有真正达到无害化,没有最终处置的途径;新兴技术(像生物治理技术)的发展比较缓慢;对于废弃物治理的回收再利用率低。这些问题都在技术上限制了实践过程中环境治理的实施与发展。

四、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监测及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1、城市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城市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发展方向应落着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推广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并加以广泛应用;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组建完善国家级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突发污染事故预警监测系统的研究。另外,在环境污染物的分析项目上,以监测有机污染物为主;在监测分析的精度上,向痕量乃至超痕量分析的方向发展。其次,连续广泛使用自动化和现场快速分析技术,监测分析仪器趋于小型化和复合化,操作简便化。

2、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发展方向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发展方向应落着在以下几个方面: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减少烟气污染排放;加大综合治理设备的发展;加大对特殊材料的研发;对新兴技术的研究,像生物治理方面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五、结语

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测试仪器、测试系统及数据分析仪器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要大力推进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鼓励测试仪器及系统的研发,并在制度和管理上完善我国环境测试技术的落实和基本普及。对于城市环境的治理技术,也要大力发展配套设备的研制和完善,发展新兴污染处理技术和处理方法,同时将治理放在污染之前,做好预防,防患未然。

参考文献:

第4篇: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关注,我国几乎每个省市县(区)都成立了环境监测站,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1]。环境监测站主要承担了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土壤和底质、生物、噪声与振动等五大类数以百计的监测分析项目[2],各环境监测站均具有较为齐全的分析实验室。由于实验过程中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发生,或多或少的会产生废气、废水、废渣及噪声等环境污染。这种污染的存在,危害了实验室分析人员的生命和健康,污染了水、气、声、土等环境,缩短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种类和特点,提出了防治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的措施和对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减少环境监测实验室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1.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种类及特点

1.1废液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对各类样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液,除了大气自动监测和噪声监测等少数监测项目外,几乎所有的常规监测项目都存在着废水污染问题。废水包括做标准曲线及分析样品后的残液、失效的贮备液和洗涤液等。通常,这些成分复杂、危害巨大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一般情况下随产随扔,直接排入下水道,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这些废液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无机废液和有机废液。无机废液包含带腐蚀性的酸碱、重金属离子和剧毒物质等。强酸强碱废水使水体和土壤的pH值发生变化,影响人类和动物的饮用水安全,并影响农业和渔业生产。含汞、铅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排放到水和土壤中,通过食物链,可以导致人和动物神经性的损害,严重的会造成死亡。剧毒物质氰化物进入人体后,妨碍细胞正常呼吸,造成组织缺氧,导致机体陷入内窒息状态。有机废液有含苯、酚、醇类和多环芳烃、芳香烃类的废液等,这些废液容易挥发,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对生物造成急慢性毒性,并且危害身体健康,对人类和动物有致癌变、致畸形、致基因突变和致内分泌失调的危害。

1.2废气

在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分析过程中,化学反应会产生一些废气如HCl、H2S、C02等气体;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如有机易挥发溶剂二氯甲烷、丙酮、乙醇等。每次实验中由于产生的气体量较小,实验室中直接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要求在通风橱内进行,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实验人员的健康安全,但是通风橱大多不经过吸收处理,就将废气直接排到空气中,直接污染了环境空气,造成较大的社会公害。

如果将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产生的废气直接释放到大气中,废气中的C02气体会引起温室效应;SO2、NOX在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含氟含氯气体会破坏大气臭氧层;有毒有害气体物质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后,长期低浓度或短期高浓度接触可造成人体的呼吸、血液、肝脏等系统和器官暂时性和永久性病变。

1.3废渣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产生的废渣种类非常多,主要包括残留或失效的固体试剂、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如玻璃器皿、滤纸等)、分析产物和分析后不要的废物垃圾。这些废渣成分复杂,涵盖各类化学、生物污染物。若处理不慎,极易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如随意丢弃在垃圾堆中,其中的有害组分会经过径流的侵蚀,渗入到土壤,使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如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产生的铬渣中含有的六价铬具有较强的致癌和致突变特性,六价铬易溶于水,所以容易经过土壤进入农作物而危害人类健康。铬在人体内又有蓄积作用,会对人体、农作物机体造成损伤。

1.4噪声

噪音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3]。噪声是指那些人们不需要的、令人厌恶的或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有防碍的声音。随着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越来越多,大多数仪器需要压缩气体、高真空等要求,这些仪器设备在运行时产生噪声。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承担的试验任务繁重,不可避免的产生高强度的噪声。实验室人员长期生活在噪声很大的环境中,会使人感到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耳鸣、耳聋。

2.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防治措施

2.1提高认识,制定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在新建实验室建设和评估工作中,应考虑实验室的功能分区,对原有实验室重新改造,评估合格后再使用。实验室的分区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类实验室承担项目的特点,合理布局。如使用挥发性试剂较多的实验室,应分配在较高楼层上,使排出室外的气体扩散范围广,对于底层实验室影响降到最低。

监测站管理部门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并结合本站的特点,制定一系列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办法,规范实验人员的操作,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积极引导实验人员提高保护的意识,根据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的特点,想法设法寻找具体防治措施,以期减少实验室污染。

2.2选择有效的实验室污染防治措施

2.2.1从源头减少实验室污染物

将实验室污染物总量控制在最低限度,是实验室污染防治的根本所在。因此,利用各种有效措施,从各个环节减少实验室污染物的产生。

首先,环境监测采样时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点位,在满足分析的要求下,适当降低采样量。在购买化学试剂时,按照实验室的需要有计划进行购买,避免化学试剂过期失效而造成的实验室的污染。其次,在进行样品的分析时,选择实验室污染小的分析方法。最后,充分利用现代分析测试仪器如气相色谱仪和离子色谱仪等,不仅可以使监测工作更加迅速、准确,而且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各种化学试剂的用量,减少实验室污染物的产生。

2.2.2合理有效处置实验室污染物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污染物数量不大,但种类较多、成分复杂,其成分和危害不同,根据实验室污染物的性质和状态不同[4],应遵循“分类收集”的原则进行合理处置,杜绝二次污染[2]。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应将污染物采取分类并及时回收,将不同的废液分类装入不同的回收瓶中,并交由具体负责人员妥善集中保管,后交专业的单位合理处置。在实验中,在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案的同时,考虑节约成本,循环利用,做到以废治废,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特长,来解决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对不可回收利用的有毒实验室废弃物,应统一收集后,交有资质的污染物处理单位进行统一处理。

3.结语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的环境污染物繁多,只有采取有效的污染物防治对策,才能够使得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环境得到改善。当地环境管理部门要不断提升环境监测管理理念,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始终要贯穿于环境监测工作的全过程中,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人员要提高环保意识,降低实验室污染物的产生,并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处置,尽量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郭宏伟.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预防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7:169,175.

[2]袁金霞.浅谈县级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J].污染防治技术,2014,27(2):91-93.

第5篇: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工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环境指的是人们生活的空间中包含的各种影响正常生活的物质,包括建筑、空气、水源、声音等。环境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的健康。为了更多的保障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达到符合人体健康要求的标准,国家设定专门的环境监测部门,通过对环境的各种指标进行检验,分析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及时作出反应,从而实现保障生命健康的目的。环境监测工作, 作为科学环境管理以及环境监督的基础性工作, 环境监测工作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保护环境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这项工作,就能够对污染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明确,同时对污染的途径进行确定,还能够对污染的整体变化趋势进行全面的预测,进而能够对可能会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预警。常见的环境监测类型主要有:事故性的环境检验,一般多是污染事故监测、研究性的检测以及监视性的检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各类指标进行确定,环境监测工作就能够对环境质量以及环境受污染程度进行确定,并能够对整体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环境监测工作就是要保证能够对环境质量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及时、正确以及全面的反应,进而为环境保护、环境规划、污染控制提供科学的数据、理论依据。

1 环境监测的主要特点

环境监测是为了更好的控制生态环境趋势,为人们提供及时且正确的环境污染信息,从而更好的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其特点如下:

1.1准确的监测数据。环境监测的结果数据是供决策人作出正确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依据,因此其数据是否准确可靠直接决定监测站能否持续且长期建立的基础。一般而言,若环境监测站监测的环境指标数据失误,且失误次数较多,那么环境监测站将不再有立足之地。主要是因为错误的环境监测结果,轻则只是短暂的影响人们的生活,重则甚至殃及国家,影响社会稳定。

1.2全方位的服务。环境监测部门与社会上相互竞争的企业在市场上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环境监测同样需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监测能力,在各种竞争中占据重要位置才能够稳步持续的发展下去。因此,环境监测部门若想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不断发展,就要努力拓展自身的服务范围,尽量做到使监测业务满足政府、企业甚至是个人的要求,且监测能力尽量要做到“比别人多、比别人好”的水平。同时,环境保护监测部门的还需要拥有一个其他监测部门无法夺取的特殊能力,从而才能够保障在市场的长期竞争中屹立不倒。

1.3快速的反应和更新速度。严重的环境污染能够危害生命健康,因此在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时需要快速做出反应,并及时找出原因和解决对策。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环境监测的意义。除此之外,监测速度快还包括环境监测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由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类型越来越多,传统的检测技术无法准确监测出新的污染物质,所以,为了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需要跟随时代脚步更新监测技术。

2 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技术落后。环境监测需要到现场进行布点和采样,由于每次环境监测的环境和条件都各有不同,因此在现象需要尽心的布点、采样以及后期运输都各有不同。目前对环境监测分析发现,很多环境监测站技术跟不上时代要求,且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能力都无法达到标准要求的水平,导致在现场监测中出现各种失误和扣漏洞,直接影响整个监测的质量。

2.2监测数据准确率低。造成环境监测数据准确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环境监测部门技术落后和监测人员经验不足和态度不端正等问题造成很多的检测数据存在较大的失真现象。二是环境监测数据一般都会涉及到利益问题,环境监测数据准确且具有高效性,那么参与其中的政府相关部门将能够得到较好的奖励。监测数据失误或监测效率低,那么相关部门的考核成绩将无法通过。所以,很多参与监测工作的人员有些的为了实现最大利益,有的是为了达到考核成绩的要求对环境质量监测报告进行修改,因此直接造成上交至高层部门的质量报告数据与实际数据出现偏差,造成决策失准情况出现。

2.3监测人员综合素质低。监测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监测经验才能够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但是在观察当前监测人们的工作质量时发现,很多工作人员由于上岗前没有进行或进行较少时间的培训造成在具体工作共无法满足工作要求。此外,环境监测需要经常到环境污染的地方进行实际勘察,因此条件比较艰苦,很多监测人员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承受不住压力辞职,直接造成人员流动较大,以致最后造成整个环境监测的质量低下。

2.4信息技术落后。环境监测工作需要进行信息的传递工作,因此信息处理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监测工作的效率问题。目前,我国很多环境监测站在上报监测质量报告时多是以纸质的方式进行,这种情况除了信息传递比较耗时外,还很容易出现信息延误,造成无法及时制定解决措施,从而影响最后的环境污染处理质量。这种信息技术落后的情况很大程度上限制环境监测的效率,甚至影响了环境监测的发展。

3 环境监测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实行监测科研工作,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尽量利用当前的先进技术进行检测科研工作,开展各种环境保护课题,包括对环境预测技术的研究问题、环境质量监测要素的评价问题、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规律问题以及环境管理方面的技术问题等课题进行研究,从而从多个角度提高监测技术水平。目前具体进行的研究内容主要有GIS技术、环境污染源的监测和控制技术、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报警技术以及解决污染事故的应急技术等,为了能够更快的提高监测技术水平,需要不断的增加研究内容,直到最后真正实现高质量的环境监测为止。

3.2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测数据准确度。当前的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度低的问题除了有客观方面如布点选择、研究仪器、样品采集和保存运输的方法等原因外,还包括主观方面如监测人员的心态、不负责任的心理、本身经验不足、知识认知存在偏差等方面原因。这两个原因直接导致监测数据缺乏准确度。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加大检查和监督力度,加强对所有仪器、设备、试剂和监测人员进行严格的检查,对发现质量问题的样品、容器和没有经过较长时间培训的人员要进行处理,坚持做到一切工作以保障质量为中心。

3.3努力提高整体监测人员的素质。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所有检测人员的素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环境监测的效率和质量。具体提高人员素质的方法为:招聘监测人员时尽量选择有较高知识水平和经验的人,上岗前的监测人员都要进行一个为期比较长的技术知识培训。同时,在平常工作中要定期进行技术能力的考核,督促监测人员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3.4利用现代科技、实现监测信息化。信息收集和传递效率对于环境监测有重大的意义,随着环境监测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及环境污染问题逐年增多,实现监测信息化已经成为环境监测部门迫在眉睫的任务。因此,通过利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技术,在环境监测部门进行信息化设置,努力发挥信息的功能,使其更多的为监测工作,从而提高监测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曙光.着力构建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J].中国乡镇企业,2010,(4).

[2] 洪维民.加强预警监测体系建设,高效应对突发生态环境问题[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6).

[3] 王金辉.环境应急检测系统现状与思考[J].工程与建设,2010,(4).

第6篇: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可持续发展;建议;对策

1前言

现阶段,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更加凸显了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环境监测经多年发展,环境监测业务覆盖范围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环保政策强力执行下,环境监测工作任务量急剧增长,在抑制和改善环境污染中作用显著。但整体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在认识上、人才队伍建设、环境监测制度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还有较多不足,与当前环境监测发展形势不相吻合,而且信息化技术与环境监测的融合也较为缓慢,自动监测技术以及信息化监测网络的建设还比较落后,甚至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下面将针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特点、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予以探讨。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概述

2.1环境监测基本内容

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成效,首先要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通过采取科学的环境监测技术手段,获取代表环境质量的各种参数指标,进而更准确地把握环境污染状况,并对环境变化做到有效追踪,为后续环境治理及保护提供支撑。环境监测的范围较为广泛,自然环境中,监测对象包括水、土壤、空气以及生物污染等,可帮助找出环境问题根源。同时,环境监测的工作也较为复杂,包括污染状况评估、污染变化监测、环境控制效果评价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而且还能客观准确的评价是否达到环境治理标准,进而更好地了解环境改善的程度。同时,在环境监测工作中,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各类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分析和判断监测区域的环境状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通常所采取的环境监测技术手段有多种:化学以及物理监测技术主要是借助各类分析方法,如仪器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生物监测技术主要通过对污染环境下的动植物中的相应变化予以分析,进而做出环境问题的相应变化。在实际环境监测工作中,为达到较高监测质量,各类监测技术往往是结合使用的。

2.2当前环境污染形势

首先,城市仍然是污染重灾区,受密集的工业、人口、交通等影响,城市环境中废水、废气等污染愈加严峻,承担更高的污水及垃圾处理压力,而且城市周边往往也是环境监测的重点区域;其次是乡镇污染呈加剧趋势,许多工业产能向乡镇区域转移,而且多是资源消耗型的工厂,带来污染排放问题,再加上污染处理能力不足,使得乡镇污染形势愈加严重;最后是农村地区,主要是农药、化肥等对土壤水源以及农作物的污染,带来许多污染残留、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2.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特点分析

(1)综合性。首先在于监测手段的多样化,主要有生物、物理、化学等监测技术手段,而且可单独或者组合应用,基本可得到环境质量相关指标数据。其次在于监测对象的复杂性,自然界中各种可能存在污染的物质均可作为监测对象,如土壤、大气、生物等。最后监测处理过程的综合性,需要综合运用各类先进的监测技术,并经科学的数据分析,充分结合社会与自然状况,才能保证环境监测结果可靠。(2)连续性。考虑到自然环境是实时变化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污染的发生与改善也是长期的过程,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不能仅取某一时间点进行监测,单组数据并不能用于污染趋势的判断,而是要经过长期连续的监测,在环境指标数据分析下,方能真实反映环境的变化,才能表现出更高参考价值。(3)可追溯性。为确保环境监测有效性,不仅要对监测过程监督,还要通过构建可追溯体系,使得监测数据更具可比性与完整性,有利于整个环境监测工作有效开展。而且环境监测数据往往作为环境执法的依据,而这就要求相关监测数据具有可追溯性,既能对环境监测工作起到约束和监督作用,也可使监测数据更加完整且有效,发挥其环保价值。

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近年来,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迅速,但终归起步较晚,还存在许多认识上、制度上以及环境监测硬件设施上的不足,而且环境监测机构存在明显地域差异,尤其是县级基层监测机构在监测设备及人才、技术上仍比较落后。整体而言,我国环境监测能力与环境管理科学化的要求相去甚远,还需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道路上做出更多努力。现状分析如下。

3.1环境监测重要性认识不足

尽管环保形势严峻,但对待环境监测问题上,部分地区环保部门还存在认识偏差。也正因如此,导致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缺乏有力领导,使得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严重滞后,对环境监测效率及结果准确性构成不利影响。尽管环境监测行业有着严格资格认证机制,但许多环境监测机构,往往在取得相关认证滞后,就放松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视,出现了懒散的质量管理态势,降低了环境监测质量成效。许多管理者也未对环境监测过程及数据进行严格监管和检验,使得监测工作丧失管理意义。此外,有的监测人员,也因思想上的不重视,而使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及真实性受到影响。

3.2环境监测队伍建设落后

近年来,环境监测工作量与日俱增,监测业务范围也在持续拓展,但受环境监测队伍人员配置不足以及专业素质欠缺等影响,使得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难以开展。在许多地区,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的调动仍受环保部门管制,在监测人才引进上缺乏主动权,而且受机构落后的用人及薪酬制度影响,较多环境监测人才流失,使得监测机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再加上环境监测技能培训的缺失,监测队伍专业素质偏低,这也是环境监测所潜在质量隐患。此外,许多环境监测机构,将质量管理重点放在实验室环境内,而对于现场环境监测未能落实好监管措施,而且许多质量监管人员,往往是由监测技术岗位转岗而来,缺乏质量管理相关技能及经验。

3.3环境监测质量问题

对于环境监测工作而言,所得监测结果应可代表监测对象实际状况,而且监测数据要足够准确且真实,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由多重因素影响,许多环境监测结果出现了偏差。由于环境监测通常要经过现场采样、保存运输、实验室分析等环节,中间环节较多,且均会影响到最终监测结果,但在实际环境监测过程缺乏有效地质量监管,使其监测工作存在较多不规范之处,再加上监测人员缺乏相应环境分析能力,致使环境监测结果失真。而且环境监测质量问题的发生,将会对监测机构的权威性带来较大挑战,带来不利社会影响。

3.4监测机构设备资金不足

较多环境监测机构面临资金短缺的难题,先进监测设备无法引进,甚至现有监测设备也无法满足实际环境监测需求,监测设备还因得不到有效维护而老化严重,再加上落后的环境监测方法,均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构成严重阻碍。此外,尽管有的环境监测机构加大了资金投入,也引进了先进的监测技术及设备,但同时暴露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同技术条件不协调的问题,仍沿用传统的环境监测管理模式,不能较好适应新型监测技术的发展需求,起不到应有的质量管理效果,拖慢了环境监测机构发展的步伐。

4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可持续发展相关策略

面对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诸多不足,环保部门及环境监测机构需予以警醒,切实完善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为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应充分结合管理现状,分析环境监测所存在不足,完善监督机制,加大设备资金投入,促进环境监测技术提升,尤其要重视监测人才的管理,更好的发挥人才优势,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措施如下。

4.1落实好监测工作“四个结合”

主要内容为:(1)常规与重点监测相结合,就我国情况而言,在这一方面起步较晚,对环境指标和频次等重点内容没有进行明确,常态化水平有待提高,在农村地区环境监测发展水平与环境实际需求严重不匹配,为了解决这一情况,相关部门应当重视环境监测工作,结合农村实际发展情况,比如说饮用水源、家禽养殖规模和农药使用情况等,及时发现污染源,采取措施做好重点监测工作,有效杜绝疾病的产生,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2)主动与被动监测相结合,我国在监测力度方面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监测形式的规范性较差,在没有群众及时反应情况,或者无其他突发状况时,监测部门通常不会主动进行监测工作,这种工作模式效率十分低下,不符合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发展需要。对于一些群众反应明显的情况,是我国环境处理的重点内容,应当进行主动监测,并及时将信息公布,让社会群众及时掌握相关情况。(3)联合与独立监测相结合,这是环境监测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需要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各司其职,首先做好部门的业务工作,根据某一环节进行特定的监测活动。当然在解决群众提出的诉求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想要提高环境监测的工作效率,做好信息共享,加深治理层面,建议采用独立监测和联合监测的方法。(4)群众监督与环境监测相结合,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环境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急剧变化,社会群众的感受最为明显,他们的想法最能反映实际需求。所以在进行环境监测时,相关部门应当起到一定的业务主导作用,发动社会群众,为环境建设献策献力,切实解决问题,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4.2促进环境监测技术提升

在进行环境监测时,由于监测技术手段严重滞后,不能明确环境污染的实际形势,很难保证环保决策的合理性。这也就使得环境管理水平较低,不能有效解决污染减排问题,尤其是环境监测预警严重缺位,一旦发生突发环境污染状况,不能确保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这会影响社会群众的正常生活,并妨碍经济平稳运行。监测部门应当对此引起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门的监测站,提高监测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做好质量监测和紧急应对措施,最后形成一个实用性强、考虑全面的环境监测系。有效统计表明,一些环境监测部门,斥巨资引进先进环境监测设备来提高自身环境监测能力水平,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研究,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实验室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突破原先实验室级别标准。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的工作有:污染源调研、污染现状、家禽引起的污染和风景区环境等方面,在进行水质检测时涉及的相关指标达到了一百多种,同时还对室内环境质量和工厂等进行了监测工作。

4.3完善环境监测监督机制

经调查发现,大多环境监测工作具有较高独立性,缺乏有效地监管,仅需指定控制条件下便可完成监测工作,存在极大监测质量隐患。所以,既要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也要从过程监管入手,使环境监测质量更有保障。在具体执行时,要持续推动环境监测质量监管工作,并辅以完善的考核机制,通过对环境监测质量予以科学评价,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积极性。可采用的环境监测监督办法具体有实验室比对、同步监测、环境监测现场抽检等,为了满足大量环境监测任务需求,质量监管手段也要与时俱进,可构建信息化的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各级环境监测结构数据联网,所监测到的各地环境要素可有效直传,收集到的环境监测数据可用做环境监察,还能对各级监测机构起到监督作用。而且作为环境监测机构而言,还要强化内控管理,推动质量管理工作改革,依据国家出台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相关法规,并结合当前环境监测工作现状,完善自身环境监测制度体系,使得质量管理有据可依。此外,还要完善相应监管机制,并将先进信息化监测技术的应用考虑在内,对环境监测形成全方位的监管,杜绝各类监测质量问题发生。

4.4重视环境监测人才管理

在新时期,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环境监测领域亦是如此,环境监测人才队伍的培养,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环保政策实施前,环境监测工作性质比较模糊,所处地位也比较尴尬,导致环境监测机构内部管理上的落后,监测人员形成了思想上的懒惰,再加上机构改革受阻,加剧了环境监测人才的流失。因此,环境监测机构在人才管理机制改革中,首先要保证监测队伍的稳定,控制人才的流失,要采取积极的监测人才管理政策,做好监测人才培训工作,建立极具竞争力的监测队伍。同时,还要注重监测机构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制定环境监测人才考核办法,优化分配制度,完善环境监测机构内控管理流程。要细化环境监测责任落实,既要严格考评监测工作质量,也要如实兑现奖惩措施,将考评结果纳入监测人员的先进评选以及职称评定,进而达到环境监测人才优化管理的目的。

第7篇: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

中图分类号:T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323-01

一、环境监测的作用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是污染治理、环境科学研究、规划和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是环境保护的“耳目”。环境保护离不开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

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系统,人们只有获取大量的环境信息,了解污染物的产生过程和原因,掌握污染物的数量和变化规律,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规划和环境管理目标,完善各类环境标准、规章制度,使环境管理逐步实现从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而这些定量化的环境信息,只有通过环境监测才能得到。

环境监测业务的主业包括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应急监测、执法监测、减排监测、重大环境专项调查与监测工作等。其工作的目标可以说是要实现“三个说得清”:即真正说得清污染源状况、说得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得清潜在的环境风险。

要说清污染源,为环境环保工作控制污染源头、抓好污染防治,为执法监督等依法行政行为提供基础和依据,应提高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代表性,要在孤立的、单次的监测数据中找到排污规律,要依托污染源在线系统,准确核定在线监控数据的有效性、建立在线监控数据库并进行深入分析。

客观科学反映环境质量、说清环境质量问题,是科学评价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实施各项环境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也体现环保工作保障人本民生的要求。

二、环境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主要是通过提供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判断是否符合环境质量标准。也可以通过环境监测评价污染治理的实际效果;

(2)根据环境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施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环境本底值,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供科学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制定、修订环境法规、环境标准、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服务;

(5)揭示新的环境问题,确定新的污染因素,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数据。

三、环境监测的分类

环境监测可按监测目的或监测介质对象分类,也可按专业部门分类。以下按监测目的分:

(1)监视性监测(常规监测或例行监测)

是指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

监视性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等)和环境质量监测(所在地区的空气、水质、噪声、固体废物等)。

(2)特定项目监测(特例监测或应急监测)

根据特定的目的可分为以下四种: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和咨询服务监测。

(3)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

研究性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高层次的监测。例如环境本底的监测及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对从业人员的影响研究;为监测工作本身服务的科研工作的监测,如统一方法以标准分析方法的研究,标准物质的研制等。这类研究往往要求多学科合作进行。

按监测对象分类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与生态因子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病原体、病毒、寄生虫等)监测等。

四、环境监测的特点

(1)综合性 环境监测的综合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监测手段: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等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监测对象:包括空气、水体(江、河、湖、海及地下水)、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客体,只有对这些客体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切描述环境质量状况。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综合分析时,需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情况,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才能正确阐明数据的内涵。

(2)连续性 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空性等特点,因此,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数据越多,预测的准确度就越高。因此,监测网络、监测点位的选择一定要有科学性,而且一旦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得到确认,必须长期坚持监测。

(3)追踪性 环境监测包括监测目的的确定、监测计划的制定、采样、样品运送和保存、实验室测定到数据整理等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有联系的系统,任何一步差错都将影响最终数据的质量。特别是区域性的大型监测,由于参加人员众多、实验室和仪器的不同,必然会产生技术和管理水平上的不同。为使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并使数据具有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需有一个量值追踪体系予以监督。

五、环境监测及监测仪器发展趋势

第8篇: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 存在问题 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is common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day, which is especially serious in our country. Due to the special national conditions, it presents its particulari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king environment as the objects and with the technical means of physics, chemistry and biology, is to conduct the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ollutants and the elements for exploring the change law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Pollutant monitoring, in addition to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has been extended to biologi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the basic work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olving a wide range, professionalism and large cost,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 provides th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the State Council should establish a monitoring system to establish monitoring standards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China'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ork has been developed and strengthened step-by-step.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oblems; solution

中图分类号:D922.6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环境监测的任务

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对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的组成进行鉴定和测试,并研究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空间内的环境质量的性质、组成和结构。基本目的是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水平、效应及趋势。

二、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就其对象、手段、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污染组分的复杂性等,其特点可分为:

(一)环境监测的连续性

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空性等特点,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提示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数据越多,预测的准确度就越高。如监测点位的选择一定要有科学性,而且一旦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得到确认,就必须长期坚持监测。

(二)环境监测的综合性

监测对象包括空气、气体、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客体,只有对这些客体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切描述环境质量状况。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综合分析时,需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方面情况,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才能正确阐明数据的内涵。

三、环境监测的作用

(一) 环境监测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作用

在社会化生产过程中,经济与环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统一的。党和国家将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强调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要实行 “三同步” 即: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行 “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如,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将环境保护规划列为城市规划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做好城市的环境规划就必须对城市的环境现状进行科学的评价, 而科学的环境评价来源于切实可靠的环境监测工作。

(二) 环境监测在污染物总量减排和环境执法中的作用

随着污染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环境监测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为污染物部量减排和环境执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1、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不定时抽检,促进企业治理污染,实现达标排放。

2、对排污企业进行监督性监测。通过对排污企业的督查性监测,全面及时掌握了企业的排污情况,为工业企业污染整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3、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暗查。根据暗查监测结果,对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超标排污的企业处以罚款;对重点污染挂牌督查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违法排污企业,报政府停产治理; 对治理效果不佳的企业,建议关停。

(三) 环境监测在社会商品中的作用

社会商品是在整个社会中流通和使用的。产品质量的好坏,不仅从适用、 美观、 耐用方面去衡量, 还从它对人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来衡量。如机动车排放有害废气指标, 冰箱等家用电器的噪声指标等都要进行测定。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合成化学品越来越多, 作为环境监测工作人员, 更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四) 环境监测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而有一些科学研究又往往以环境监测为论据。 如自然资源考察中的环境背景值调查、 环境监测和环境容量研究中的污染源调查等等。做好这些方面的环境监测, 将对推动科学研究、 发展经济有着重大意义。

四、 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

第9篇: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水污染特点;生态监测

Abstract: at presen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c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refor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environment become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staff, water resources can b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environment in China,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briefly summarizes, and proposes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water pollution; ecological monitoring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重度缺水的国家,对水资源实施有效的管理,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水资源,需要及时掌握水污染现状,以改善我国的水污染严重的现状,有效控制污染。

一、我国水环境监测现状

水环境污染的特点

水环境污染本质是有毒化学品污染,表现在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污染呈时间和空间的特点。

水环境监测现状及环境管理对环境监测的新要求

(1)传统水环境监测技术

传统水环境监测技术主要是理化相结合的监测方法,水环境监测技术由最初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到之后的高灵敏度的分析仪器和科学的分析方法的运用。

(2)非传统水环境监测技术

生物监测技术是利用水生物对水体有害物质的敏感性,通过对不同水生物在不同水质环境条件下相应的活动变化状况测定和分析,得出生态系统已经发生变化或已经产生影响而没有显示出不良效应的信息。

遥感监测技术主要对大范围的水域进行监测,水体及其污染物质的光谱特性是其进行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依据。

水质自动监测技术主要是建立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水环境状况,及时发现污染事件,随时做出水质状况报告,并建立水质监测模式,做到水质监测的预报。

(3)环境管理(预警)对环境监测的新要求

采用传统监测和非传统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分析方法,建设完整的信息化数据,完善模型分析,及时、科学的让信息化服务环境,是环境预警对环境监测新的要求。

二、我国水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科学统筹管理

以地表水监测为例,在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存在行政界限断面问题。网络管理按行政隶属关系运作,条块管理现象严重,监测方案不统一,导致区域间环境监测数据差异。这种分工不明确也就导致了监测路线的混乱,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导致资源利用没有充分优化。

有机污染与无机污染监测力度不协调

对我国水质监测指标中无机物污染的项目研究综合投入较低,二者监测力度不协调。不利于我们掌握水环境的污染情况和得出准确数据,达不到有效监测和控制的目的。

缺乏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

我国水环境监测领域还未达到一个项目一个标准分析方法的最低要求,分析方法适用性低,对于98项受水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水排放标准控制的污染物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另外,水质分析方法缺乏体系化和系列化,使得已颁布的标准较为尴尬。

缺乏科学有效的调研

缺乏科学有效的调研和行动力,对以往的经验过于依赖,制定的水质监测项目与水环境状况匹配度较低。其一,水环境监测项目缺乏针对性,出现对某些污染度较轻的项目进行反复地、重复监测的问题;其二,水环境监测项目具有片面性,仅仅着眼于水体本身,对浮游生物,底泥的监测不到位。

不能满足环境预警的要求

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是对水质自动监控、信息集成与传输、卫星遥感、气象与水文、信息整合等多种技术综合运用,这就需要科学统筹和高效运作管理模式。而我国在水环境监测方面的管理缺乏统筹,分工混乱和多家管水的局面,严重阻碍了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

三、现代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1、 不同类型的污水环境状况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社会、经济、人口、文化等方面差异较大,城市的规模不一,类型多样,没有较为完善的统一分类,现针对几种典型的城市污水环境状况进行分析。

2、 制约我国城市污水治理建设原因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规模增大,居住人口越来越多,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更是企业众多,种类复杂。但是我国城市的污水治理普遍存在以下现象:

①基础设施缺乏,污水处理率低,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②人口增多,污水排放量迅速增大,水质趋于复杂,已成为流域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③水污染管理体系混乱,治理目标不明确,标准依据缺失,并由此造成在规划、监管、资金筹集与运行保障方面的困境;

④适用技术缺乏,小城镇水污染治理难以实施。

分析表明,制约我国城市污水治理建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主观意识欠缺。在城市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城市环境建设却远远滞后,造成人居生活环境与配套市政设施的建设严重不足。尤其是对水资源的保护缺乏规划,造成污染源排污失控,污水治理严重滞后,环境污染形势日益严峻。据调查,大部分的城市都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有的甚至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了城市的人居环境及生态环境。

②建设运营资金极度缺乏。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大部分依靠国家投入,但小城镇规模较小,基础薄弱,能争取到的污水治理资金很少,加上大多数城镇排污收费体制不健全,导致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所需资金筹措困难。根据初步估计,要完善我国城市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至少需要巨额资金投资。建设和运营资金的极度欠缺成为制约我国城市污水治理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技术及人才的缺乏。很多城市在上马污水处理项目时,决策者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盲目选择不适宜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造成运行与维护困难。另外,污水处理本身工艺复杂、设备繁多,城市一般缺乏专业技术能力强的管理维护人才,从而难以保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稳定有效运行。

④管理运营模式弊端突出。在旧的管理体制下,污水处理设施由政府部门建设、运营、管理,效率低下;而且运营费用由政府财政拨款,与大多数的事业单位一样,特别容易造成机构的人员臃肿,工作缺乏积极性,难以吸引专业技术人才。

⑤政策法规不完善。城市社会经济水平较大中城市落后,虽然国家已经逐渐重视城市的污水治理,但是具体行之有效的扶持鼓励政策较少。另外,城市的污水治理具有其本身的独特性,现行针对城市污水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太适宜小城镇,保障小城镇污水治理建设的正常开展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

四、解决水环境监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加大水环境监测力度

为了使监测结果更加如实的反映水质状况,更加科学化,应当加大水环境监测的研究力度,将长期未检测出在标准值以下的项目删减掉,增加有无机物污染监测项目,争取有机物单项水质控制指标代替综合控制指标和无机物化验数据更加精确。

加大监测仪器的研发

引进国外技术和先进的经验,结合我国水污染实际情况,加大对现场监测、自动监测和在线监测类仪器的研发,实现水环境监测仪器的本土化。摈弃盲目引进国外先进仪器的错误理念,避免造成国内水环境污染和国外仪器的不匹配,致使监测结果不真实。对于现有的设备,例如采样器进行测试筛选,并进行有效推广。

建立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要与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相适应,参照西方先进国家的分析法,针对我国饮用水源、地表水及废水等建立相应系列的标准分析法,在应急监测中对污染事故可以及时判断与分析,完善实验室内和整个水环境监测程序的质量控制和保证。

建立有效的生态监测和监督机制

监督执法需建立一个快速反应队伍进行具体实施,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水环境监测,努力做好水环境监测工作,切实改善水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安全用水。生态监测机制可以弥补理化监测的不足,具体表现在生物监测领域:其一,监测灵敏度高和功能多;其二,具有连续监测功能,可以综合反应环境质量状况。

预警建模及相关数据库的建设

建立地表监测和高空监测预警机制,即水质自动监控和基于卫星遥感的GIS技术,对水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储存。在预警体系中运用BP神经网络水质预测模型、地表水COD灰色预测模型和WAPSP5模型等水质监测方法,建立快速高效的水环境应急机制。

五、结语

目前,还有许多问题存在于我国水环境监测中,比较突出的是不够重视和落后的监测技术。做好常规水环境监测,稳步推进水环境监测的现代化,阶段性的实现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对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进行引进和借鉴,并将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与水环境监测结合起来,提高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李斌.浅谈水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2)

[2] 刘颖,刘丹.中国流域水环境监测现状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03)

[3] 杨玮.水环境监测化验室废液处理方法的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