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高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第1篇:高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德育渗透

一、英Z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德育价值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以英语知识技能为基础,是整合了学生情感、态度或价值观,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综合性表现。程晓堂认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由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等要素组成。他还强调: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而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发展交际能力之外,还要促进学生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因此,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也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文化素养中所蕴含的价值观、道德情感和意志品格等精神特质,也是德育的基本范畴,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必然举措。

二、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1.语言能力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兼顾德育渗透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大多数英语教师多借助于现在发行的英语教材来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教材的内容承载文化、传递思想。其中有大量的德育内容,涉及保护环境、珍爱动物、个人关系、世界与环境、学校生活等各方面,如理想教育、安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行为礼仪教育、团结友爱教育、诚实守信教育以及科学探索精神教育等。英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些教学内容,结合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性化的关注等内容,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进行指导。学生通过学量相关篇章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活泼开朗的个性,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强他们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素质,拓宽视野,增强爱国情怀,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学习能力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兼顾德育渗透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动学习,积极调试和自我提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包括学习态度、兴趣、动机、习惯、意志、方法和策略等维度表征。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圆桌会议、调查访谈等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可以提升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问题意识、批判思维、合作精神。另外,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实现同伴互助,有助于加深学生之间的情谊。只有在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中,德育目的才会得到充分实现。

3.文化品格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兼顾德育渗透

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指学生在课堂学习所了解的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还可以利用多样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持续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渗透,将学生带入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入德育实践探索,从而实现德育的最优化。首先,利用微信公众号可作营造英语德育环境的平台。我校公众号设有TED演讲、每日谚语、歌曲欣赏等栏目。谢霆锋在香港科技大学的演讲《追求梦想做自己》可以鼓励学生勇于追求梦想。《我的女儿马拉拉》更能教会学生勇于面对挑战并克服困难。谚语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如:Never too old to learn. Never give up.其次,还可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歌曲比赛、英语角和戏剧社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更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比较中西文化差异,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产生文化认同感。尤其是参加戏剧社的学生更是通过在研读剧本、扮演角色和分享体会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于人生和人性的感悟,有利于学生提高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再者,可以倡导学生参加阅读深耕计划和写作工作坊活动,通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和创作大量的文学经典。如,指导学生利用两周时间,阅读《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与学生共同探讨生命和死亡的意义,再指导学生以If I have only one hundred day to live...为题创作文章,让他们提炼自身对于生命价值的观点,有利于他们文化品格的形成,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思维品质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兼顾德育渗透

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是指与英语学习紧密相关的一些思维品质。英语教师要将学生科学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升到奠基学生能力基础、关乎学生长远发展的高度。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批判性的同时,也要适时进行德育渗透。首先,教师要用自己良好的师德修养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教师自身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渊博的知识,高超的英语教学能力,开拓创新的精神等都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善于把握契机,适度引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其次,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置半开放性命题作文――以约120个词进行议论,内容包括:

(1)你是否赞同上述观点?为什么?

(2)你今后应当如何做?

另外,还可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要求学生据此书写不同观点的作文。如,上课时要求学生做关于很多人在广场上打羽毛球是否会留下隐患的问卷,要求学生就调查情况进行写作,写作内容包括调查的结果、你的观点和理由。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还可根据话题引导学生树立公德心,不做因一时之欢而危害广场其他使用者的事情。

高中英语课堂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在素质教育下,教师应该把高中英语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寓德育于高中英语教学中,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自然渗透德育,使学生智育与德育同时发展。但教师进行德育渗透必须以学生实际为根本,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以及心理需求和喜好等,切记不可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2]黄义娟.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着力点及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5(5).

第2篇:高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 职业高中 英语教学 素质教育

在教育领域,学校教育一直将社会需要、学科发展、学生需要作为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社会需要综合素质完备的人才,学生个性发展也需要素养的支撑,学校教育就必然要以素质教育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素质教育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探索阶段,职业高中的英语学科教学在这种摸索中悄然向前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职高英语教学的进步之处,但要真正抵达我们要到达的远方,就必须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职高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寻觅到一条新的素质教育路径。

一、理解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世界观、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立足点,这些素质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素质,更是学生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涯中所必备的素养。当前,不少教师虽然认可素质教育,但对素质教育所蕴含的根本理念和精神尚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片面地将素质教育局限于学习领域,只关注有益于学习的素质培养,这种对素质教育碎片化、肤浅化、单一化的理解模式最终不仅于学习无益,甚至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越来越成为学习甚至是生活中的基本的、必备的语言,隐含在其背后的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因素是对学生身心素质的一种拓展和深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职业高中的未来工业人员所获得的不仅是基本的语言能力、职业交流和发展能力,更多的则是身心素养的提升[1]。

二、实践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

第一,所谓素质教育,即促进所有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综合发展,职业高中英语学科的教学要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首先必须秉持这一理念,教师在从编写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设计到评价教学效果这一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必须牢固树立这一观念、思想,使英语教学真正实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使职高英语课堂真正覆盖到整个学生群体,成为所有学生的国际舞台[2]。

第二,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以地区特色为依托,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个体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职业高中英语学科教学必须从学科发展特色出发,为这些独特性“量体裁衣”,使职业高中英语学科教学适应地区和学校情况,满足班级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实现每一个体的综合性、个别性发展。

第三,创新一词不容小觑,我国素质教育中将创新作为核心素质提出。在职业高中英语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创新,应用创新,同时将创新作为教学目标,达到运用创新教学、实现创新目标的效果是职高英语教学实现素质教育必须要迈出的关键一步。英语教师在课堂之上理应给予学生培养创新的有效空间和时间,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向学生灌输一些英语语法知识上,不充分给予学生自己思考和亲身感受语言情景的机会和时间,反而会阻碍学生创新思维和语言交流能力的形成。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能囿于书本知识,而要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自己创设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不局限于书本,也不能完全脱离书本,是对书本的一种升华和深化,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角色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地、带着愉悦和好奇之心进入这一情境。避免机械化的记忆,通过语言环境中的真实交流和沟通才是打开语言大门的金钥匙。同时,经常地语言交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克服语言关卡亦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四,英语学科的学习是一个全身心、多方面的学习过程,并不囿于听和说两方面,它内在包含听、说、读、写等几个大方面,又细致划分为阅读、翻译、写作等几个小类别,因此,要完整地掌握英语学习,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练习。与此同时,由于职业高中的职业属性,其英语教学尤其要重视满足实际需要、与实践相结合[3]。职业性知识技能和英语语言方面的知识技能相结合是职业高中英语学科教学的题中应有之意,然而,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将二者相分离的教学模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局限于掌握宽泛的英语语言方面的基础只能使得培养出来的从业人员缺乏精致性、专业性而走向泛泛,不精通。职业高中的英语学习最终趋向是为职业和生活服务,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要满足职业和生活的要求。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英语语言和知识能力必须达到和职业、和生活的有效契合度方能被学生和社会接受。

第五,职业高中英语学科的教学工作要格外注意教师的身份认同感,转变教师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的角色,变“教师主体”的课堂模式为“学生主体”。教师仅仅担当引导者、指导者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构建一个英语学习共同体;对于职业高中英语学习的考察,尤其不能唯分数马首是瞻,要使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学会英语甚至擅长英语,就要从根本上变革英语学科的评价机制和体系,采用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多样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的评价考查方式。

三、结语

职业高中英语课堂要真正渗透进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师自身首先要有素质教育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嗅到素质教育的气息,并自愿自觉地跟随教师的步伐寻找素质教育源泉。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发展正经历一个转型期,只有在科学的、理性的理念指导之下,不断挖掘自身优势,探寻合理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才能顺利实现转型。

参考文献:

[1]李伟东.刍议职高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1,24:163.

第3篇:高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一、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概述

1.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概念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基础保障,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们对英语的思维品质,逐渐强化学生们的语言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目的。要培养出良好的英语核心素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通过长期的培养和教育来完成的,核心素养也是文化知识经过长期的沉淀而形成的。英语核心素养蕴含的层面很多,不仅仅是包含英语基础知识的层面,还包括英语的应用技巧层面和英语的逻辑思维能力层面,英语核心素是在英语基础知识上的不断延伸,充分满足当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需求。[2]

2.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教学原则

要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出学生们良好的核心素养,首先,英语老师作为英语教学的主导,要发挥其主导的作用,注重教学中的语言环境,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要合理的掌控高中英语知识的重点,以此来设计教学目标。第三,在教学中了解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引导性的开展各类教学活动。[3]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1.引导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可以采用引导性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要在课堂上和同学们积极地展开互动,一方面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比如经过对英语课文的阅读,老师可以像学生们进行提问,如果遇到学生们难以回答的问题,要进行引导性的提示,引导出学生们对英语的思维品质,打开思路。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们对英语知识的印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老师在讲解《Life in the Future》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充分的展开对课文题目的联想,可以向学生们展开提问:“Let’s think, what will the life be like in the future?”先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英语知识回答问题,充分的展开联想与思考,然后再进行英语课文的阅读,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使学生们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在同学们阅读完课文之后,老师在进行讲解之前,还可以提问:“What do you get from the article?”,在提问中,老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英语水平,方便设计整体的教学规划。

2.引入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教学的方式,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的方式,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具体情景的设计,在情景教学中充分的锻炼学生们的英语交流能力。比如,在英语阅读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场景,让学生们根据场景内容扮演不同的角色,?同学们展开英语对话交流,老师在设计情景的剧本时候可以不用完全遵循课文的内容,要以课文内容作为基础进行加工创作,也可以让学生们自主参与创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同学们在情景教学之中学到新的英语知识,在英语交流之中提高英语的应用技巧和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们自主的发挥,不必有固定的英语交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情景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出良好的英语核心素养。

3.加强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教学中加强情感体验,是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老师可以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教学的内容,给学生们讲解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加深学生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融入自身的情感和感受,充分的调动起学生们的共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样做就可以逐渐的培养出学生们的文化意识,加强自身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4篇:高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1. 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注重人文性

传统的英语课堂属性是“工具有余”、“人文不足”,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表现有,教师重点抓知识点教学、抓语法教学,进行海量的针对语言技能的各种操练,训练形式单一,训练效果和质量低下,长期以往,教师和学生往往皆显疲惫,但却找不着突破英语课堂人文性的命脉。其实,工具性只是英语学科的一个属性,教师要学会用两条腿走路,将阅读文本中的人文性唤醒,让人文性和工具性适时、适量、适当统整起来,这样阅读便不再是没有血肉的技能训练,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也不应仅拘囿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而应有人文的涵育,思想的激励,人格的塑造,价值的孕育。新课程提出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中,要求理想的课堂应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由此可见,人文性是阅读文本的灵魂和精神核心,忽视了人文性的训练,很难触及学生的心灵和灵魂,也很难形成真正的能力。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高效、独立的阅读者(张献臣,2009),要实现此目标,必须将人的情感唤醒,将文本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挖掘出来,让人在文本的人文精神沐浴下深度理解言语,诚如此,才能真正提升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在跨文化交流中彰显人文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里文化意识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它主要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这其中,文化交流是英语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只有在文化交流中,才能真正实现从人本交流到人人交流的转变。要实现有意义的文化交流,必须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洞察文本背后的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和人文背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习得和包容体现了读者本身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素养。教师要以此为目的,通过教和学的互动让学生对文化中的人文内核有准确的理解,并能将英语文化与祖国文化进行比较,鉴别,学会价值判断。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突出人文性的作用,人文性是一项附属在人际活动中的情感属性,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态度、举止和情感等都有很强的文化因子和人文烙印,也只有通过这些活动,才能打破学生习惯性以中国文化为唯一准绳来评判是非的偏见。文化有多元性,也正因如此,人文性才显得有魅力和亲和力。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对不同人文的悦纳,也从一个侧面涵养着人的情操,提升了人的人格魅力。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Module 6 Unit 3: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讲得是不同国家的人在相互交往时所遵循的规则和风俗习惯,设想,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那在交往中还要多少次尴尬的相会?

3. 挖掘教学内涵,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材的核心资源地位,只有对教材充分解读,并进行二次开发,将教材设计成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和成功的学材,教材的人文价值才能得以显现。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有以人文为红线,整合富含人文的教材资源,进行去粗取精的处理,让英语教材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鸡汤,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得以完美呈现。当然,对于教师来说,教师一定要有人文至上的意识,不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只盯着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等显性能力的培养,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心灵的净化。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只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人文性的价值,意识到人文性在启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能力和涵养学生情操方面的独特作用,教师阅读教学一定会呈现出浓浓的人文味,学生的能力、兴趣、人格的完美发展也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第5篇:高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和人格发展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既具有工具性特点,还兼具人文性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英语学科的人文性教育。基于方法层面去分析,采取中西并重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维持。基于内涵层面去分析,在英语课堂上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中西文化对比中得到进一步锤炼,而且这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一直到今天仍然备受世人推崇,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如“辩证”“中庸”等,这些思想是健康情感、健全人格的必需要素。就如今社会发展情况来看,人心脆弱、物质风靡、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要借助于东方文化。所以,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二)有助于中西方沟通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缓解

就目前高中英语教学情况来看,在中西方沟通过程中,“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现象普遍存在。简单点说,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用英语与他人顺利交流,这是一个双向性的互动过程。然而,如今的高中学生很少能够运用英语知识与他人交流,大多数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学习尤其是口语方面的学习仅仅局限于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意思。换言之,大多数学生只需要西方人能够理解自己所说的话或者自己理解对方的话即可,很少与对方进行深入交流。所以,在生活中普遍见到高中学生与外国人交流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寒暄、天气的描述等方面,难以深入下去。如果英语教师能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从根本上对这种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进行消除或缓解,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和交流。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学习生词,然后逐段地分析英语语法并讲解文章的内容,最后再进行简单的总结。从整体上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机械化,教学重点在英语词汇和语法上,没有体现出文化价值。所以,很多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这对学生阅读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会造成一定的阻碍。为了改善这一局面,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习得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充分感受到文化魅力。英语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教育专家从诸多文章中层层筛选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经典性。英语教师要对其进行充分运用,以此作为载体进行文化渗透。例如,在讲解“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篇文章的时候,英语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如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Festival等,让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又如,在讲解“Body language”这篇课文的时候,英语教师可以见缝插针地给学生讲解中国礼仪,深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这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渗透

除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也是英语教学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学难点。如何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是诸多高中英语教师致力研究的课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语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另外一方面,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更重要的是,在写作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打破学生的西方文化思维定势,可以将英语的工具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当然,这里提倡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就排斥西方文化。相反,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吸收西方外来文化,但同时也要对自身的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就笔者教学经验而言,英语教师可以在句式练习的时候尽可能多地带领学生翻译一些有关于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句子,一方面深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养成在英语作文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写作意识。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写作任务,尽量基于中西方文化对比设置写作主题,诸如“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New Yearand western New Year”这类题目。这样既能唤醒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感悟,还有利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渗透

实际应用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英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同样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此丰富教学内容,还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例如,英语教师可以将《负荆请罪》《弟子规》《三字经》中的经典、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转换成教学资源,让学生以英语课本剧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深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可以在每天上课之前利用3分钟或者5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做“热身运动”。比如,用英语诵读古诗名篇、介绍中国的名胜古迹,让学生轮流上台表演。对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用英语说一句成语或者谚语即可。这样既能营造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氛围,还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更有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第6篇:高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中:G642.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282-02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由此拉开了全国范围内课程改革的序幕。2003年4月,教育部又推出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高中各科《课程标准》。2004年9月,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高一新生开始使用课改教材,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由此全面启动。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简称《课标》,以下同)的指导下,2005年秋,我国全面实施新课程。经过近六年的新教材实验,高中英语教学无论是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中仍存在严重的低效问题: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但学生学业上却没有取得应有的进步与发展,存在着教学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由此而带来的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批评或责难声日益增多。英语的学习让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倦倾向,高考的压力让学生抱有巨大的畏惧感,而英语教师们也常常为学生的厌学和教学中的重复操作倍感苦恼。面对着这一难题,笔者依多年的高中课堂教学经验,对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构建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尽绵薄之力。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界定

既然探讨高效课堂,我们有必要先要了解什么是高效课堂,这样我们才能分疆划界,在此界内讨论问题,那什么是高效课堂呢?

刘良华、高慎英在《有效教学论》一书中提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程阳认为:“高效课堂从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从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发展英语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从性质来讲,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闻待以为:“高效课堂的最大精髓在于,由对话、合作、展示支撑起的有意义的学习,即学生们依凭各种日常经验,自我发现、自我拥有,且最终能够,产生改变的学习。”

综上各家观点,笔者以为高效课堂就是指教师依据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规定的课堂内容和授课时间内,尽可能投入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并最终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及个人对于文化知识的需求。

二、构建高效课堂应有的四个追求

上文我们了解了高效课堂的概念,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经验及新《课标》的要求,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笔者以为,在新课改下,我国高中英语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应该有四个方面的追求:

(一)有效的导入艺术

俗语谓之曰:良好的开端乃成功的一半。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的导入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快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英语教师需要依据英语的学科特性,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用最凝练的语言,有针对性地导入本堂课所要讲的重点内容,时间以控制在3分钟~5分钟为宜。导入是一门艺术,是教师智慧的反映,直接影响着课堂高效性,因此导入方式要尽量新颖多样,切忌死板硬套,更不能落入俗套,要常导常新,唯此,才能使英语课堂保持长久的高效。导入的材料要有新颖性,现在的高中学生很容易接受新信息和新事物,他们对新事物有好奇感,急切地想知道并弄清楚。因此,新颖的充满时代感的信息,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材料越新颖,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另外,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在课堂导入时,播放一首经典的英文歌曲,练习绕口令,朗诵一首英文诗歌或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经典的英文电影片段等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更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了解事物的方法和途径,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便会把学习看做是一种精神享受,从而能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

(二)适宜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教贵有策,而无定策。高中英语教师要探究并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课标》强调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英语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英语教师要由问题出发,综合运用归纳、类比和猜想等方法进行讲解和扩展,真正解决现实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在教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敬的,是负责任的态度”。比如在讲解port港口,这个英文单词时,就要对其进行拓展到porter搬运工,import进口,export出口,transport运输,report报道等,以期引导学生自己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类,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策略的另一重要层面是要使学生学会“捕鱼”之术,而非仅仅是学会“看老师捕鱼”。那不是英语教学的初衷,因为“英语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在实践中把要学的英语知识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教师不必将各种规则、定律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适当的条件,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

(三)及时的学习反馈

高中英语教学,对教师授课的评价不仅需要看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更需要看学生的反馈效果。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达到完美统一,最终实现教学上的圆满,而这种圆满又需要通过学生的反馈效果来体现。例如,在讲解宾语从句时,既要学生掌握一般的规律,即:“主现/情从任,主过从过”主句是一般现在时或情态动词时,从句可以为任意时态,而主句为过去时,从句必须为过去的相应时态,又要力求使其掌握特殊情况下的变化:既从句为客观真理或事实等情况下,不随主句时态变化而变化等。

教师要依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堂练习题。通过课堂提问或学生抢答的方式使教师及时了解本堂课的授课效果,以便及时修复其中存在的不足,做到查漏补缺。另外,教师还要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细节性和整体性的总结反思,为改善课堂教学总结有参考价值的经验。

(四)有机的人文素养

英语既是一门记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语言学科,又是一门包罗万象、涉猎广泛的知识学科,同时还是一门集人生哲理与人类成长经验于一体的文学学科。学习英语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把握时代脉搏,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假如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的教师仍是以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方式进行教学,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成绩,那势必把英语课堂变得更加死气沉沉,更不用谈课堂的高效性了。

英语学习是记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体,学生自主学习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占到高达60%~70%的份额,而教师的方法点拨与语言知识传却只占到30%~40%的份额。也就是说,高中英语试题的150分总分当中,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才可以得到的分数是90分~100分甚至更高。很难想象一个仅懂得教学生解题的、不具备一些有机的人文素养的英语教师如何能培养出真正的、有素养的学生。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除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加强一些有机的人文素养,积极汲取一些有效实用的教育理念,应用并渗透于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去,进而提高英语课堂的高效性。

结语

在新课改大潮下,如何改变传统的高中英语授课方式,转变传统思维方式,是所有高中英语教学一线的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对于长期处于“高考指挥棒”下的高中英语课堂,如何加以改变其低效性,确实是一棘手的老难题。我们在不改变外力因素下,从自身出发,追求一种有效的导入艺术,追求一种适宜的教学策略,追求一种及时的反馈,另外,还需具备基本的有机的人文素养,以此,勾画一幅新的、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新图景。

英语学习是一个先慢后快的进步过程,只要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有质的飞跃;而这种飞跃往往是在不经意间获得的。

参考文献:

[1]刘良华,高慎英.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程阳.高效课堂中的教学过程[J].科技创新导报,2001,(3).

[3]闻待.杜郎口高效课堂的“效率特征”[J].上海教育科研,2009,(9).

[4]程晓棠,郑敏.英语学习策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第7篇:高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1.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英语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思维活动,建构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学会学习,奠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

1.2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解释、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

1.3思维品质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主要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上的差异。英语思维模式在语法、语义、语篇、语用等方面与汉语言思维模式有差异。

1.4学习能力

一般来说,学习能力就是有效运用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能力。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同时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学习能力是其他核心素养的“催化剂”。

2.构建英语语法课堂,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我校是远离市区的一所薄弱普通高中,学生英语整体水平较弱,有的学生甚至还没有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更需要我们各位英语教师关爱学生,关注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教授这门课程来实现育人价值。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1重视语法文本解读,创设语法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现行人教版新课标教材reading部分的课文中有许多与本单元语法内容一致的语句,这些是极好的理解和学习语言的原材料。必修三第四单元的课文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中主语从句y度较大,并不适合作为例句来讲解一个新的语法知识,文本如何解读呢?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课堂热身的例句品读环节,让学生感知语言;也可以把它们放在课堂的收尾环节,在学完此语法点后,回归课本,解读文本,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讲解名词性从句时,我在课前让学生看了一段Jurassic Park的视频并且讨论视频内容,然后我用6个名词性从句概括视频的主要内容作为语法学习的范本,为其创造整体性的语言学习环境。在后面的巩固操练环节,我又设置了用名词性从句来描述学生在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图片的教学环节。通过创设紧密联系真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英语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核心素养。

2.2开展任务型、探究型语法教学活动,引领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语法规则学习过程中我通常会用任务型结合小组探究合作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语法规则。在学习if条件句中虚拟语气的用法时,我列出一组语言结构类似的句子,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每组句子的相似点(即规则)。定语从句中先行词为时间和地点的名词时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选择是一个难点,可以通过正误比较的方法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在小组间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都得到了训练。

2.3巧用英文歌曲、电影、故事,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

如何在语法课堂上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我在讲解虚拟语气时让学生听歌曲If I were a boy去感受国外同龄女孩子对自己希望成为男孩子的一种愿望;在讲同位语从句时让学生观看用英文介绍加拿大的视频,加强对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学习英语文化,能够使我们了解其民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4构建结构化语法知识、关注内化提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英语语法课堂中,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尤其重要。在讲解情态动词的用法中,在学生探究出其用法后我将其用法归纳为表推测和表虚拟语气的两种,并且将其在三种不同时间状语下的用法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构建语法知识体系。It作形式宾语是一个较难的知识点,我将其总结为6123结构,形成有效的语法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语法知识内化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8篇:高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人文教育 渗透 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参加高考的人数不断增加,引发激烈的高考竞争,使高中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高中课程目标的核心变成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片面追求“成绩就是硬道理”的应试理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则成了“鸡肋”,造成高中生的人文教育缺失或不足。英语教材内容包含了很多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素材。因此,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效利用这些好素材,有意识地进行人文渗透教育的尝试,进而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质,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1 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人文渗透教育的原因

1.1 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同时社会风气低俗化也日趋明显,如投机取巧,唯利是图等思想流行开来。这些社会的不良现象也冲击并腐蚀了高中生纯真的思想,出现了自私自利、不劳而获及人际关系淡漠等思想观念。给他们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蒙上了一层看不见的“阴霾”,也会加剧将来社会的不和谐。人文教育就是利用英语学科的人文特点,将有关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融入课堂生活中,使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理念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因此,从长远看,人文渗透教育是青少年成长中展翅欲飞的“翅膀”,加强人文教育不失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净化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

1.2 英语教育也是人文教育,这是英语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英语这门语言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并且具有教育功能,所以,英语学了学习语言知识以外,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西方各方面的人文内容。在英语知识所涉及到的语言材料中,有南非总统曼德拉的友善与执着、美国总统林肯的坚忍和高尚的人格、科学家哥白尼的探索精神和小心谨慎……教学中融入这样的内容,英语国家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道德观等人文精神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学生见识增加,思想得到启迪,进而提升了人文素养。

2 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渗透教育的方法途径

2.1 寓人文精神与教学中,育人文情怀之“种”

教师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只仅仅教语言知识和解题技巧,还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例如,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外国名著,如外研社专门针对高中生出版发行的牛津书虫英汉系列读物,如《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等,又如,河南省发行的报纸《大河报》中的“双语秀”栏目,内容通俗易懂。还有,指导学生看一些外国电影,也很有必要,像史泰龙的《绝岭雄风》,能激发学生勇敢无畏的精神;成龙与外籍演员主演的《80天环游地球》,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方幽默交流碰撞的火花。在接触外国文化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领悟中外先进文化的不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如讲到新课标教材必修4,Unit4 Working the land时,给学生介绍一下汉语中“用体力负运东西”的词语,如 “举、拿、抬、背、扛、提、挎、携 、挑”等,每个词语都有负运的东西与之相搭配(如,提水、挎包、背袋等),动作分工细致,而英语动词 “carry”几乎包括了以上提到的汉语中大部分词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教师就可向学生解释说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体力劳动分工很多。在一个族群里面,每个人各司其“职”且各有作用。这造就了勤奋的中国人,中国人不但勤奋也很注重家族团结。但是,中国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封闭、稳定的农业长期以来自给自足,因此,中国人很少有与外界联系的愿望和要求。从而提醒学生,封闭自己会阻碍自身的发展。同时对比西方文明的特点,向学生指出西方国家尊重个体自由度的发挥,所以,西方文化可以说是“个体文化”,因此,较东方人而言,西方人的个体探索精神比较强,好多重大发现发明都和西方人有关。说到此,号召、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勇于探索。这样,学生无形中就感受到了自由的价值,探索精神的伟大。学生不由自主地吸收了西方先进文化的“养分”。如果一切向应试教育看齐,而忽视先进文化的渗透滋润,势必造成学生人文情怀的“种子”难以发芽,学生的健康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2.2 努力寻找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人文“营养”

现在的高中英语教材内容丰富,蕴藏着许多人文教育方面的“营养”,有着丰富深厚的人文精神,作用不可小看。如教学高中英语教材必修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对金钱的意义进行讨论,通过问题:Why does Henry want a job to do when the two brothers offer him money? 使学生感受到男主角亨利对待金钱的态度:为了宝贵的自由而不被金钱所奴役,保持自己善良、诚实、勤奋的品质而不过分看重金钱。这样的讨论会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又如,必修1,Unit5中,在帮助学生了解了南非总统曼德拉的超人经历和艰辛的磨难之后,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的同时,可让学生课下寻找伟人成功的历程,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要想取得成功,比智慧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坚定勇敢的心。

2.3 寓人文教育于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之中

校园文化建设也能积极渗透人文教育。比如黑板报、宣传栏中匀出部分空间展示一些外国文化知识:在校园的路边竖立宣传板或在墙壁粘贴具有人文精神的英语名言名句如,One can’t make a big success without being self-reliant.(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行胜于言)等;校园英语角中的西方伟人雕塑会给学生以学习的榜样。这样既能美化校园环境,又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人文精神和文化的熏陶。此外,可组织一些英语课外活动和竞赛。为了淡化竞技性,应以团体奖奖励为主,这样可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使更多学生提高人文素质。

2.4 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的提升也需重视

教师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才能使更多学生受益。因此,教师应该平时多注意补充西方国家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可通过某种途径,如旅途中偶遇英美人,利用因特网等结交外国朋友等,可能获得书本上查不到的西方文化信息,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 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是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大意义。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在教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人文渗透教育,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质。素质提高了,学生会明白应试学习只是考验心境的一种方式而已,从而坦然面对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第9篇:高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方式思考

一、新课改为英语教学思维带来的变化思考

我国教育实行新课改,是适应当代学生的身心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我国的教育实情和国情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改革。新课改针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提倡更加灵活的形式和思维活动形式。希望学生在自由发挥的基础上学习到知识的精髓和知识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的素养和语言运用的素养,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掌握语言的驾驭能力;同时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培养自己的个性,发挥自身的优势,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人格特征。

二、新课改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方式依然有存在

尽管最近一些年一直在推行新课改,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依然不排除部分落后区域基本的教育还没有完全保障,无法真正推行以强化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或者不排除一部分教师的思维还没有彻底转变,依然是以教为主,只注重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机械地背诵单词、知识点,甚至传授一些所谓的考试“捷径”。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只具备较好的考试能力,却没有真正掌握语言,缺乏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学生对能力缺少足够的重视

一直以来教育结果的检测都是通过考试来进行,考试成绩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和家长主要的追求。应试似乎成了学生、家长、老师们唯一的目的。尽管近几年各地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效果差强人意。尤其是学生自身,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学习的真正目的,导致学习主动性不强。另外,就算老师在挖空心思的设计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很多同学也是一脸茫然的等待,因为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老师讲、学生记的学习方式了。思维和习惯的改变不能一蹴而就,要想进行彻底的改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蜕变过程。

三、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方式的思考

(一)师生角色的转变

师生角色的转变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各种教学方式转变的基础。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发展中的人,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其思想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并且在新课改中,教师也从过去的课堂的主导者,变成了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研究合作者等。在这种新的教学思维的引导下,教师要改变之前通过讲授来控制学生注意力和思维的教学形式,改变之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在尊重学生情绪和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安排。新课改背景下师生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要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而不是根据教师的备课情况,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来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并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绪状态下进行知识的自主探究,自主生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获得方式;同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努力获得知识,而不是通过教师的灌输和讲解。

(二)从以学术为主向学术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转变

在新课改之前,我国高中阶段的英语教育还在延续其他学科的特点,背诵加上练习,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很好地了解英语的语法构成和答题技巧,但是在实际应用上也会造成学生难以张口进行交流,造成了哑巴英语的普遍状况。新课改充分总结了英语教学上的不足和错误,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将更加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有利于学生交流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学习基础性的英语知识,加强知识的实用性和牢固性也会有很大的作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会改变之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理论课和实践活动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英语学习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的英语教学,会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和交流探究课,让学生体会到英语交流的乐趣,带领学生体会英语的语言魅力。在教师方面,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英语交流的语言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感,另一方面,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经常性的以英语为主的社交活动,让学生在沟通中体会社交的快乐,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总会根据单一的成绩标准,导致学生的学习也向成绩看齐,而不是对能力注重或者是根据兴趣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片面性,不能做到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的优势发展,因此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要注重多方面,多角度。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首先要从单一评价方式转化为多维度的评价方式转变,从之前以学习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各项基本素质,语言运用能力,临场表现能力等多方面为主的评价方式,根据这些评价的维度,教师的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的各项能力的表现,同时对学生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在日后的教学中随机应变,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