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范文

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

第1篇: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看图做题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兴趣

谈到高中地里的学习,可谓几家欢喜几家忧。有些同学明明下的功夫很大了可是每次成绩就是不理想,眼看高考在即,每次文综的成绩地理拉分很大,这种情况很常见,并且这种情况女生居多。再看看一些男生,他们的地理成绩一直挺好,并且也没见他们怎么下功夫。难道说我们的女同学天生就不适合学地理吗?当然不是。男同学之所以地理学得好是因为大多男同学在平常生活当中注意这些东西,并且跟女孩子相比,男生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更多。因此,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地理知识。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学习地理必须要下苦功夫,我们要拿出时间和精力去背,尤其对于那些基础知识,例如:洋流、气候和物产等我们必须要记牢。要利用好零碎时间去看看地图,地理是一门偏理科的学科我们都得多做题。只有多做题我们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做题还是复习功课,检查功课学习情况的好方法。不宜做偏题难题,考试时一般也不会出偏题。

要想学好地理,首先我们应该做到,在心理上不能够讨厌它、排斥它。如果一些同学对地理不感兴趣,那么当然不能很好的专心听课学习地理知识了。要想学好高中地理,首先要把基础地理知识学扎实。因为如果我们初中时,对地理这门学科重视度不够,好多同学在学地理时就没有好好学,再说就算是好好学的同学现在也把知识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我们建议在学习高中地理时应该拿出初中地理教材在重温一遍地理基础知识。初中地理教材简单明了,我们自己看完后从整体上会对地理有一个相对宏观的理解。地理这门学科有意思并且是一门文科中偏理科的学科,我们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明白有趣的地理现象。地理这门学科包罗万象,经济、文化、政治和宗教等都涉及到。我们在学习地理时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每一堂课我们都要把它当做一次旅行,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千奇百态的物种,还有各地的风土人情。我们还可以不用坐飞机轮船就能了解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度,知道其他国家的人也和我们一样在劳动,我们能知道世界各地有什么资源,他们的经济支柱是什么,他们的文化情况,我们还可以知道他们自己国家内部是否统一。学好地理对于我们将来工作和生活将会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请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勤能补拙。所以学习地理一定要下苦功夫。我们必须要拿出时间和精力去背一些基础的、需要记住的东西,尤其对于那些基础知识如洋流、气候和物产等我们必须要记牢。要利用好零碎时间去看看地图,地理是一门偏理科的学科我们都做题,只有多做题我们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做题还是复习功课检查功课学习情况的好方法。不宜做偏题难题,考试时一般也不会出偏题。对于文科生来说,地理考试时涉及到的计算题不要担心一般都很简单的,只要静下心来很容易就能算出来。我认为学好地理对我们的空间想象力要求很高,我们老师和同学应该给与重视。学习地理知识重在解决问题,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其实我们只要把我们的学习和我们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各种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我们学生在备考当中更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因为考试时还是基础知识所占比分比较高,并且就是稍难些的题也是在简单题基础上出的。我们可以画一张图,自己靠记忆去画,保证自己脑子里在考试前对各大洲各大海洋都有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这样考试无论怎么考我们也不怕。地理这门学科涉及范围比较广所以我们的背诵量会很大,在平常的考试和练习中我们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准备一个笔记本,对于那些自己不知道感觉有兴趣的知识还有常考的知识点要记下来。

第2篇: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地理教学;学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87-01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地理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多方面指导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知识的方法,使学生能独立掌握新知识,逐步培养创造能力。这就是人们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却不尽人意,一些教师不能摆脱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只考虑自己如何去教,却很少去考虑学生如何去学。至于对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的研究,就更为缺乏。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更是向课堂要质量,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开展地理学法的研究,是深化地理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1.指导地理学法的几个原则

学法是指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手段与方法。

1.1 指导性原则。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同成年人一般独立学习、独立研究的实际活动不同,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时,决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能把学法简单的理解为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练。

现在,有的学校提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推行小组活动。这些都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上学生“放羊”,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的。因此,我们现在提倡的学法,必须坚持教与学的统一,“主体作用”与“主导作用”的统一。教师必须发挥指导作用,精心设计,指导学生独立学习。

1.2 积极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想让学生会学,首先要让学生爱学好学。要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都处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中。因此,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首要前提。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应想办法。创设情景,设计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中国政区图时,利用拼图游戏,进行分组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不感兴趣的知识产生了兴趣。再如,学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时,让学生分组自编小品,分别表演南方和北方的故事,要求体现两地区不同的人文地理特点,使学生兴趣高涨,而且对南方和北方的人文地理印象深刻,效果很好。

1.3 独立性原则。我们提倡的学法,最终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学会独立学习地理的方法。因此,强调学生要尽量通过自己的观察、阅读、思考、总结,通过自己亲自制作,实地考察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在各种学法指导中,要突出学生的“独立性”,即使一些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如“地理讨论”、“地理考察”、“地理竞赛”,都要让每一个学生亲自动口、动笔、动手,而不能当旁观者,特别注意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指导、帮助他们逐步养成独立学习地理的习惯和能力。

1.4 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的教师人为,学法只适用于高中,而不适用于初中,这是不对的。事实上,学生从低年级通过学习去认识世界,他就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认识的主体了。只要教师善于启发、帮助,学生在不同年级,都可以进行一定的独立学习。例如,我校的八年级学生,由于从七年级开始,教师就有计划的训练学生独立阅读地图、阅读教材的能力,现在,学生绝大部分能根据自己的阅读,归纳出地理知识结构,用地理图像进行分析、判断及综合评价地理事物。

2.中学地理学法的建议

2.1 课前预习是学好地理的前提。课前预习,是教师通过布置预习提纲,指导学生独立地阅读地理教材和资料,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训练学生独立的去学习。

使用课前预习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教师在课前必须提出具体要求,布置预习提纲,不能随意布置预习。②. 预习时切忌走马观花,最好边读边标注。③. 读文字要结合相应的地图,或看课本图,或看地图册,或两图一起对照看。每读完一段,在脑海里简单的勾勒一下,做到图文互换,知识定图,这是成功预习的策略。

2.2 会读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地图被称为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上课时要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充分利用地图来学好地理。要读懂地图,首先要掌握必要的地图基础知识:识记不同的图例,会读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会用比例尺量算距离,会根据不同情况定方向,会看地势高低,会读出任何地点的经纬度数等等。其次还要做到会读不同的地图,如:地形图、经纬网图、气候图、位置图、政区图等。

2.3 复习归纳是提升地理成绩的有效途径。复习归纳是指学生经过一阶段学习(一章、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后,自己整理地理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很好地培养学生归纳知识、整理知识的能力,是常用的一种地理学法。

第3篇: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改变学生 厌学地理 策略

引言

如何改变初中学生厌学地理的状况,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地理老师面前永远要关注的问题。针对我们那个地区生源比较复杂的实际情况,我也做一些探讨,以便更好的转变观念,搞好教学工作。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探究

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初中生,在小学没有系统学过地理,而地理这门学科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自然地理部分偏难,人文地理部分较枯燥,如何使小小年纪的初中生学好地理,激发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1.兴趣是改变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低迷状况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由于中学地理一直为“副科”,使它在部分人眼中成了可有可无的课,占用、少安排、随意取消地理课的时有发生,又因部分教师仍是“满堂灌”式教学,使许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目前,我县初中地理只是结业科目,学生对地理课不重视,认为地理是副课,学好学坏无关紧要,教育地位低下,在这种困境下,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地理知识,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初中来说很重要,也是改变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低迷状况的重要途径。

2.兴趣是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变被动为主动,产生学习的需求。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

二、激发初中生学习地理兴趣点的对策探讨

自初中地理学科纳入非中考科目以来,不管是学校,还是师生都认为地理学好学差无所谓,与其学地理,不如把精力放在中考科目上去,正因为这种偏见,很多地理教师带着学校不重视,学生没兴趣,以及无奈与庆幸的心理,敷衍地进行地理教学。我认为以学生对学科没兴趣为由,对自己教学开脱的教师是不负责的教师,因为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教师的激发产生的。正因为学生对地理课不感兴趣,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就更应在课堂上制造情境和悬念,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冲动,使他们对地理产生乐趣、情趣、志趣,最终产生兴趣。

1.展示地理学科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兴趣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其优势是别的学科不可替代的。正如《地理教育国际》中所指出的:“地理既是促进个人教育的重要媒介,也可以对国际教育及环境和发展教育做出重大贡献。”而这些只有通过地理教师的工作才能实现,这也是地理教师的价值所在。由此激发地理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并实践到教学过程中,以自身的热情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

2.关注教学中的趣味点,增强兴趣

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有其独特的魅力。地理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包含许多有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由于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引导和强化。地理教学可坚持关注时事热点和联系最新事情的原则,经常有意识、有选择地把电视、广播、报纸上的内容纳入地理教学中;经常摘录报刊上的一些地理信息来充实教材;经常联系社会现实,强调活学、活用。例如,与学生一起关注“5?12”汶川地震、身边的鲁甸地震、“神七”升空、日本四岛危机、伊拉克动乱等等。开展各种各样的地理竞赛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或集体的协作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果我们将地理的趣味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就不用再担心学生不喜欢地理了。

3.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高兴趣

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觉得学了没用。《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标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关于生活和社会所关心的地理问题的讲解和中肯的分析,特别是课本地理知识要和乡土地理密切结合,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对他们确实有用。这样,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地理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

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这些道理我们心知肚明。但教师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如何尽职敬业、专心致志,做好教育人的工作,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在现在教育大环境下对于地理教师来说就更难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提高师德水准和修养。

课堂教学的气氛可以决定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关怀。缩小师生距离,才能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使学生的自由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地学习,产生学习兴趣。

5.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不断巩固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因此,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还应结合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外活动。

总之,要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就必须想方设法从上述三方面下工夫,地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从“被动、枯燥”变为“主动、有趣”,为祖国培养新世纪新型的地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段焕春.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才智,2011(31页)

[2]梁少泉.初中地理课加强学生读图能力训练的探讨[J].珠江教育论坛,2012(03页)

第4篇: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范文

一、培养兴趣,轻松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会成为负担。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学习地理,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人生活在环境里,人类离不开环境。地理学科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教我们怎样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地理学科的内涵非常广泛,它不仅包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科学知识,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等各门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它那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的地理思维方法还对我们学习其它学科大有帮助,使我们在这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浅。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宇宙的奥妙,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异常,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合理布

局,农业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长,环境的有效保护等等,都是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就能培养起对地理的兴趣,学习地理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就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

二、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三、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变得容易学习,好记好用。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图像来学习,才能阐述清楚,理解透彻,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脱离了地图是难以弄懂和解答这类问题的。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地球运动”,“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中心,……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看图太费时间,不如看书来得快。殊不知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便于运用。图文结合实际耗时并不多,效果却很明显。我们学习地理,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

四、知识联系,融会贯通

第5篇: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方法;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17-01

作为初中地理老师,我认为,学生们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急剧增加的课程科目以及课程内容有些不太适应,特别是对于一些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课程,像地理,更是显得手足无措。其实,就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根本不需要担心,只要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课程学习习惯以及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方法,初中地理一定是"囊中之物"。在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的地理是一门基础知识课,一般难度都不会特别大。并且,地理所考查的内容一般都只会是课本上的内容,不会超过课本所学或者老师上课所讲内容的难度,这一点学生们大可放心。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必须要对地理这一门课程的性质有一个很清楚的了解,这样才会让学生们更好地制定适合自己学习该门课程的学习计划以及学习方法。地理虽然是归类于文科课程,但是实际上地理偏理科性质,不仅仅需要学生们记忆相关的知识要点和难点,更是需要学生们对于所学的知识更好的理解。特别是地图、比例尺、地形解剖图等内容,需要的是学生们能够很好的理解知识,不是记住知识就能够完成相应的知识目标、达到学好这一门课的目的的。

1.采用良好的学习方法,注重课本基础知识

众所周知"基础是根本",只有打好了初中地理课程的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进一步发展。要想学好地理基础知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学生们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地理知识的习惯以及端正的学习态度。其次,老师们上课时需要有正确合理的方法,让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打起足够的精神,集中注意力,听讲老师的上课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在课堂之上就能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对于当堂课的重难点以及知识要点能够掌握达到80%及其以上。这样课堂才具有它本身的意义。再说地理本身是一门比较简单的课程,重难点十分明确,考查的知识要点十分清晰,只要学生们稍加用心记忆以及理解,学好地理绝对不成任何问题。

当然了要想在课堂上成功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老师在上课的方式上一定要狠下工夫。不能够仅仅是利用课本来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学生们一来不能够清晰而又明确的理解相关的知识要点以及重难点;二来学生们对纯粹的理论知识兴趣不够,或者根本就没有学习地理理论知识的兴趣,不能够完全的集中于课堂内容以及课本知识,导致学习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结合相应的实际材料或者是相关的视频资料以及实物。举个例子来说,学习经纬度时,老师就应该带上实物――地球仪,最好是学生们都能够亲自参与查看相应的实物,毕竟右脑的图画记忆高于左脑的理论记忆。

同时,可以根据班级学生们对于地理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兴趣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地理学习小组。分组的目的是让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同组成员之间还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帮助,不同组之间还可以相互竞争,达到整个班级一起提高的目标。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地理的怀抱当中去。除此之外,通过学习小组,让老师摆脱纯理论知识课堂得到更大程度的实现。只要分了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选出自己小组的小组长,然后由小组长管理该小组成员的学习用具,例如:地球仪、地图等。这样,学生们的课堂纪律更好的得到了管理,又让学生们亲自参与了实际的动手操作。学生们从课堂上学到了应有的课堂知识,也从实际操作中巩固了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热情当然是有增无减。

2.巩固基础知识,逐步提高地理学习成绩

学生们和老师一起在课堂上有了良好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对于基础知识以及知识要点都大概掌握了50%-60%以上,但是,仅是这样要想将地理的综合成绩提高到自己满意的水平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们需要从不同的方面综合分析自己的实际水平,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来制定一个适合自己长期使用的学习方法以及要明确自己需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这样才能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理成绩。

首先,要想学好初中地理,学生们需要明确的是,地理绝非纯文科性质的课程,不是"死记硬背"能够解决得了所有的问题。学生要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应用实际的工具来帮助自己记忆,这样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熟记于心了而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进一步的巩固。这样才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时,会涉及到有关地势、地形、气候、城市人口分布等的问题,如果学生们单单只是记忆课本上的文字记录,或者只是将课本知识的重难点进行记忆,这样根本达不到应该有的效果。基本上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很快的遗忘或者在考试的时候不能够合理的运用,不能做到"知识搬家"。虽然考查的知识点是一样的,但是学生们不会分析相关的知识,解决类似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没有任何的意义,对于自身的地理素养的提高也不会有任何的帮助。这也是多数学生不能够在地理测试中不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的主要原因。

第6篇: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地理; 学习方法; 探讨。

根据从教三十多年的体会、成功学生的经验及高考的要求来探讨地理的学习方法。学好地理的一个前提是喜欢地理,喜欢就变成了一个愉快而深入的过程。没有兴趣,也可以逐步建立兴趣,如取得几次好的成绩或喜欢某个地理老师的课等。但建立持久恒定的兴趣则是了解什么是地理学、学习地理有什么作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有什么规律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有哪些可循规律,都会引起学生兴趣。只要我们掌握了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我们就会学得既简单又有趣,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探讨。

一、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对于学好地理课程,也同样十分重要。老师在讲授这门课程之前,首先要从明确学习目的入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地理,学习地理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作用和帮助等。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才能端正学习态度,进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最后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地理课学好。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们才会积极思考和认真钻研。学生只有对地理知识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乐学。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鼓励他们热爱它,主动学习它,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并尽力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就会从中获得无限乐趣。

二、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文字和地图、图表是地理学表述的双重形式,构成了地理学的形象特征,地理高考突出考查了学生是否具备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分析和评价地理事象的思维品质。地理试题几乎是每一组题都有一幅图(表),这些图表多数比较新颖,对学生读图(表)的能力要求较高。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三、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特征是:主动、独立、自我规划。“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制定恰如其分的目标,以此来激励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尽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如在讲解“世界气候的成因”时,让学生寻找地球上各种运动的因素,由大气的运动、洋流的运动、太阳辐射的移动以及地球自身的运动等等逐步拓展,层层设疑,激发进取,通过讨论,分析对地球各种气候的成因获得一个整体而细致的掌握。

四、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要学好地理,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特别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地理问题;同时,当今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也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个勤于思考的头脑,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要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就会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天气的变化,河流的偏向,城市的地域形态,商业的分布。

五、加强课堂参与、鼓励课外实践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上课前,老师要认真备课,准备大量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的知识点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形成生动的理解记忆。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鼓励和动员学生加强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既可以学习掌握书本知识,还可以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锻炼学生的探索与研究能力。

六、从个体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的含义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习者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在合作讨论中优等生发言较多,而中等生和暂差生讨论的参与性较低。因此,在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在合作学习活动完成后,教师应及时概括和总结,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系统化、规律化,是升华其认知层次的关键。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地理教学也处于不断的革新和完善之中,如何做到让课堂教学高效,活泼,趣味十足,如何保证教与学的个性化以及课堂的开放性,是对当今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个巨大挑战。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应尽快转变观念,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同学们一定会喜爱地理并学好地理的,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7篇: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范文

考前地理复习方法总结

1..深入思考

纵横联系

要学好地理,深入思考不可缺少,随着学习的进阶,你要加大深入思考时间在所有地理学习时间中的比例。

与“热点”问题联系:经常用课本中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相联系,通过深入思考,用地理原理和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热点”问题。

与历史联系:把地理和历史相联系。如把地理中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上近代西方殖民活动联系起来。

用政治原理分析地理现象:例如,用哲学原理分析环境和人类的对立统一关系。

地理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你要经常浏览一些报刊和网络上的文章,找出地理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深层联系。例如,把地理中的工业布局与国家政策相联系。

运用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知识:例如,用数学图表示某些地理现象,用数学公式分析某些地理原理。再例如,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的原因与化学方程式相联系。

不同角度、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深入思考:例如修建一项水利工程可以从水文特征、地质条件、气候、植被土壤、环境保护、居民交通等地理角度去论证,还可以从历史条件、工程技术、时代背景、经济效益,以及对文化遗址、生态影响等多角度考虑。

围绕核心知识点进行思考

地理和物理,都有一个“理”字,因此,你可以尝试着把一些物理的学习方法用于地理。例如,深入思考。如果说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深入思考,那么,对于地理来说,至少要在学习某些知识时,要深入思考,例如围绕某些核心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

例如,你可以把“经度、纬度”作为一个核心知识点,围绕“经度、纬度”这个核心,把课本上所有重点地区的海陆位置、气候特征、气压、风带、地形、植被、农业等进行归类。这样,当你在做题时,涉及到某个地区的经度、纬度时,你就能想到对应的海陆位置、气候特征、气压等等了;反之,当你做题时得知某个地区的海陆位置、气候特征、气压等等信息时,就有可能猜测出这个地区的经度、纬度时了。

总之,在深入思考时,你可以把地球看成一个小球,你可以放在手中、随意玩弄。

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

从书籍、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与地理相关的信息时,你要深入思考一下,看看自己是否能解决一些问题。例如:“海啸或者海平面发生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有那些重大影响?”在深入思考的同时,你还要翻阅课本和参考书。

养成时刻深入思考的习惯

例如,随时思考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热点”问题。

2.把握要点

把握基本知识点的要点

地理的基本知识点是指地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点、结论等。它们分布在课本中的各个部分,从大的方面,有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环境与发展等;从小的方面,有晨昏线、太阳高度、气候类型等等。

一般的,能够体现地理学核心思想、充分体现地理的实用性的知识点,与其他课程如历史、政治等联系紧密的知识点,与现实紧密联系的知识点,多为高考的重点。

把握地理基本知识点的要点的两种方法:一、自己总结出知识点的要点。你在听课、记笔记、做练习、精读课本、看参考书时,把基本知识点的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用一、两句话总结出来,并记忆准确,还要记在笔记本上。这种方法花费的时间多一些,但能不断提高你的把握要点能力。二、记忆老师和参考书总结出的要点。有些老师和参考书能够把课本上的知识点的要点总结的很好:非常清晰、完整、简明,你只要记住它们就可以了。这种方法见效快,但灵活运用性差。

你可以把上面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自己总结出的基本知识点的要点,并与老师和参考书总结出的进行比较,看看谁总结的更好。

总结出典型题目的要点并归类

平时学习时练习做的不错,但考试时却有很多题目做不出来,其原因之一就是做题时不能把握要点。地理不像数学,没有那么多解题技巧,对于很多题目,只要你能分析出题目对应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要点,往往就能解决了。例如“太阳高度角”类题目,只要你把数学上的三角函数等运用到这道题目对应的地理知识点,往往就能解决了。

老师和参考书:对于学习处于初级、中级阶段者,如果自己总结不出来典型题目的要点,你可以把老师和参考书上总结的要点记忆下来,练习和考试时,直接一一对应就可以了。

归类:把典型题目的要点按照课本上的知识点或者按照解题技巧进行归类,并“串”起来,就能形成解题技巧体系。

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适用于地理处于高级阶段者)

所谓“热点”题目,就是把运用地理知识点解决当前“热点”问题。你可以从参考书、科普读物、报刊、计算机网络等的信息中总结出要点,并把这些要点和课本上的地理原理联系起来。

琢磨命题人的思路和意图:通过仔细分析历年考题中的“热点”题目,琢磨命题人的思路和意图,你就能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你还能知道自己从参考书、科普读物、报刊、计算机网络中的收集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把握要点:在浏览参考书、科普读物、报刊、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时,你只吸收那些与课本和高考大纲范围内的地理知识密切联系的信息,对于其他的信息,你不必理会。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不断提高把握要点能力,从大量信息中找到最核心、最本质的有用信息,鉴别错误信息,剔除无用信息。另外,你不必从“学者”的角度分析,分析的过于深入。

总结、回忆、笔记本

题型和解题套路:对于地理,有很多题型,每个题型往往都有固定的解题套路,你要把总结出的题型和解题套路记在笔记本上,随着题目的积累,不断完善和修正这些解题套路。

由于地理的解题技巧和知识点较多,不同解题技巧和知识点进行组合,会出现多个题型,所以,你还要不断简化题型。

这些东西,你要记在笔记本上。

回忆再现:当你一个人静静的坐在那里时,脑中可以不断的回忆再现,回忆再现地理原理、知识点、一幅幅地图、解题技巧、解题套路、知识体系,等等。

知识体系:你的知识体系要同时放在两个地方,一个是笔记本,一个是你的大脑。你要经常拿出专门的时间来整理笔记本、梳理和回忆知识,使笔记本中的知识体系越来越清晰,大脑中的知识体系越来越明晰。

3.查漏补缺

尽快弥补知识漏洞

初中地理知识的相关基础知识: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相关知识,都要尽快掌握好,不能有知识上的明显漏洞。要形成初中、高中地理知识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你可以把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放在一起学习;你还可以把初中地理知识融入到高中地理中,例如学习高中“地球运动”时把初中的“时区和日界线”融入其中,学习高中“地壳运动”时应复习初中地理“地形和地形的变化”等部分,等等。

以前没有学好的基础知识:对于以前没有学好的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无论是初中课本上的还高中的,你都要尽快掌握好。

历史、政治、语文、物理、数学等相关知识

地理会涉及到一些历史、政治知识,如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知识,环境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等等;如果你的语文文言文没有学好,基本物理知识掌握的不好,数学工具如立体几何没学好,也会影响地理的学习。你可以根据历年高考题,体味如何将其他课程的知识运用到地理中。

高考地理中地震震级和烈度巧区别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两个含义不同却又有联系的概念。震级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即一次地震震源释放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发生,不论在哪里观测,震级只能有一个,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样的。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有:

(1)震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2)震中距:其他条件相同时,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

(3)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4)地质构造:地面有断层处,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区烈度大。

第8篇: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兴趣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关系的一门科学。初中地理课程是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基础课程。它在现代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首先,我们得明确,为什么学地理?学地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其次,要清楚地理学习有三个层次: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带着兴趣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会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学习地理,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只要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另外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只有培养起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学生学习地理才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才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

二、抓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教材的变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当然也给非升学考试科目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适应教育、教学形势的变化和新大纲教材的变革精神,重新构建课堂结构。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结构,多是围绕“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总结巩固—布置作业”的模式。建立新的地理课堂教学结构,一定要考虑如何把教材中的课文、图像、训练三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适时、适当地加以处理。

1.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内容,精心设计建立教学提纲、教学纲目,它包括板书提纲,指导学生读书的提纲等,并做到简洁明了,线索清晰,纲举目张。

2.在教师的策划下,让学生有目的、灵活地读书、读图,较准确地勾画、标注出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和图像中的重要界线、范围及注记等。

3.学生在课堂上的动脑、动口、动手的各种活动,它包括上述读书、读图,勾书、勾图,教材中的“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课堂上的问答、讨论、填图、作业训练等。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恰当安排,将活动内容有机地穿插在整个课堂教学的45分钟之内,使学生积极、充实、愉快、有兴趣。

4.教师对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知识的讲解,对地理规律性的概括总结,对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教师讲的着力点应在于“画龙点睛”,在于释疑解惑,在于精讲精练,而面面俱到、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不感兴趣、不欢迎,教学效果也不好。

5.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巩固强化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启发训练思维、形成各种能力的训练,包括答问、填图、读图、“做一做”、完成作业等口头的和书面的练习。教师应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练”的材料、“练”的时间,把“练”贯穿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讲、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6.学生或教师对学生口答、笔答、训练、操作等练习答案和结果所作的认真、仔细地评析、评价、评讲。

教师应抓住一切学生练习训练的机会,引导学生对同学的答案进行评讲或由教师对学生所答进行评析,以便及时弥补知识缺陷,顺利达到学习目标。

三、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初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然后是山川、河流、城市的地理位置。因为地图一旦记住了就经久难忘,便于运用,所以学好地理一定要学会掌握用图的方法。这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免费)

1.熟练掌握地图的基础知识,明确地图构成的基本条件及要素。用图时,能准确地认清图中文字、符号、点、线、面所表示的地理含义。

2.要认真读懂在教材中出现的各类图像,理解,认识图像所反映的地理意义及地理规律,解决有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

3.多动手勾画和绘制重要的示意图、剖面图、分布图、折线图、地理简图等,以便加深印象和记忆。如月相成因示意图、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及天气图、世界洋流模式图、工农业布局图等。

4.尽可能地表示在图上,能在地图上反映出来的地理事物(地名、资源、河流、山脉、城市、交通线等),并用地理术语或规范的语言解释图像,说明原理。

5.充分利用填充图册,认真规范地按要求填写地理事物,将所学知识巩固在地图上。学习地理要学会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左书右图,图文并茂”,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信息,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地图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学会了使用地图的方法和习惯,学习地理就会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才能学好地理。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地理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方面,如人口、资源、环境、水利建设、生物、土壤、地貌等等,内容全面,知识广泛,对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祖国、认识乡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不断补充丰富地理知识,以此来加强和提升地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切实抓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注重和加强地理学习中地图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勇于实践、创新学习的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6):35-36.

[2]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第9篇: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范文

下面从几个方面简要谈谈乡土地理教学中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社会实践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地位

乡土地理的内容,与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知识是一脉相承的。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工农业生产等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绘制地图、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的开展,在方法上几近相同。同时,又由于乡土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家乡的山山水水和环境变化,家乡的风土民情和人文景观,学生有着深刻的体验,因此,开展社会实践,可操作性很强。再者,通过选择家乡地理环境某几个要素开展针对性的综合或专题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在实践中,通过合作共事、考察调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共事的合作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爱我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二、乡土地理实践活动的途径

1、熟识教材内容。乡土教材是获取乡土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要学好乡土地理,首先要熟悉教材的知识框架,从总体上把握乡土地理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探究性的课题。乡土教育是在传授地理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对乡土情感和观点的表达,都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之上。把握教材内容,既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内容和插图,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多媒体演示等方法,将信息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和体会,阐述自己的观点,把教与学结合起来,形成准确的、较全面的乡土观念。

以《潍坊地理与环境》为例。在学习潍坊的地形时时,首先思考我国的三级地势阶梯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了解潍坊所处的哪地势阶梯和地形区。通过全国和地方的比较,可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潍坊的地形概况,然后结合潍坊本地的特点进一步学习。再如,学习潍坊的水资源时,首先回顾一下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再结合教材探究学习潍坊的水资源,然后进行讨论,这样就非常容易掌握。

2、进行野外考察。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所获取的对地理事象的认识,比单纯的书本阅读更具体、更生动,从而对地理事物的成因、规律以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认识得更加深刻和牢固,对课堂所学内容,起到深化和活化的作用。

在本地开展野外考察,既能使学生取得乡土地理的第一手资料,又加深了对乡土自然环境的认识。野外考察和探索因地区和课题的不同,其复杂性和艰巨性也不一样。比如在潍坊地区,有沿海的平原,也有内地的山区,还有丘陵和盆地地形,情况不一。这对地理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是很高的,既要具有扎实的地理知识基础和观察乡土地理事物的能力,还得具备一定的体能和偶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一方面要求地理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地理野外考察能力;另一方面,对参加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也要求具备丰富的地理知识,具备良好的地理素质,才可能在实践考察中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野外考察的题目设计要便于操作实施。如在学习潍坊“流量不稳定的河流”时,对诸如白浪河、潍河等河流进行考察,先制定详细的计划,还得确定好考察路线和考察时间,探究在不同的季节,这几条河流的流量有何变化;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变化的原因,并完成考察报告或小论文。

3、开展社会调查。前面提到的野外考察是对自然地理进行的一项感知活动;而社会调查则主要对人文地理内容进行深入实际的了解。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的对象是乡土地理环境,它能将地理教学所要求的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开拓学生认识体验的领域。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是课堂教学的连续和补充,而起到的作用却是地理课堂教学无法代替的。两种考察的方法大致相同,但也有一定的区别。如学习潍坊的工业,不一定都得深入到每个企业的车间去考察,完全可以通过政府、企业员工、亲朋好友等多种途径的调查采访来获得需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