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范文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

第1篇: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范文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 大众文化批判 贺岁片 商品性 艺术性

法兰克福学派,是对传播学批判学派产生最大影响的学派,尤其是该学派提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其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众传媒。法兰克福学派关注大众传播内容,集中体现在对大众文化的思考上,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大众文化作为内容,大众传播媒介就没有意义。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因为它是一个可以向观众展示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载体。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现代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大众文化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具有了“商品拜物教”的特征。那么,作为最全民参与意义上的大众文化,贺岁片该怎样在商品性和艺术性上寻求平衡呢?本文将试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我国贺岁片进行反思。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批判大众文化的商品性与拜物性;另一方面,从艺术学角度分析大众文化在丧失艺术性后呈现出的标准化等特点。

根据该派的观点,对商业利益的一味追求,将使大众文化在争相模仿和粗制滥造中丧失真正的创造性,而具有了标准化、复制性、程式化、雷同性等特征。而真正的艺术文化是必须具有个性与创造性的。因此从创造性和个体性丧失的角度来看,大众文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

值得注意的是,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并不是最表层的意义,因为文化具有商品性并非现在才有。马尔库塞曾说:“艺术的商业化并不是什么新东西,甚至可以说不是近来的东西。它同资产者社会一样古老。”①

而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是这样一种现象:“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②阿多诺也曾说,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商品性已经侵入到一切的文化领域,就连真正的艺术品也难逃厄运,但是,艺术品在染上商品的色彩的同时还能保持其审美、认知等价值属性,还能有其作为艺术品的自足性存在,而文化工业的产品就不同了,它的交换价值成为首要的价值属性,它最主要和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谋取商业利益,它的使用价值已经大大萎缩,即使有,也是对人的本质的消极的否定。所以说,文化工业的产品已经完全沦为一种商品,并且也仅仅是一种商品,其真正的文化内涵已经所剩无几”。③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现代的文化工业体系更像是一个垄断性的商业体系,它对金钱的攫取带有暴力性和强制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的文化工业已经几乎完全沦为商业,并且它的势力正在逐渐扩大,开始对整个社会的大众的闲暇时间进行占领和控制。

于是在一部电影上映之前,大量的广告就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向大众宣传,诱惑大众来消费,来观赏。而文化产品还经常用自身做广告,比如一部影片经常预告本片的续集,“今天,广告宣传甚至用女电影明星的特写照片,来标明某些产品的声望,用流行歌的曲调,来赞美它们的对象。广告与文化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融为一体了。这样,不仅高级文化堕落为大众文化,而且大众文化也已经与广告文化完全同一, 变成了纯粹的商品或商品的促销手段。”④这样大众文化和广告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二、贺岁片的商品性和艺术性

纵观中国电影市场,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电影市场已经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档期市场”,作为一年中最大制作、最重要,也是最娱乐、最全民参与的贺岁档,这期间上映的影片更是受到了最大范围的关注。

不可否认的是,电影可以是一种娱乐方式,它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它的商品性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文化工业时代,正如霍克海默所言:“投资于每部电影的资金数目可观,因而要求迅速回收资金,这种经济要求阻止了对每件艺术品的内在逻辑的追求……即对艺术品本身的自律要求的追求。”⑤

近年来,中国贺岁电影日益走上商业化道路,这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再严肃的历史题材都不忘加上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大牌明星。如2009年,影片《孔子》以巨星周润发出演“孔子”一角作为票房保证,再以杜撰的“红颜知己”、“三角恋”剧情引来争议,同时激发观众的好奇心。

于是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虽然贺岁片不少,演员却总是那么几位。“作为香港电影年轻一代的旗帜,谢霆锋则几乎出现在所有港产或合拍的贺岁片中,包括《新少林寺》、《全球热恋》、《财神客栈》……古天乐也是贺岁档上怎么也看不完的男明星,《神奇侠侣》、《家有事2011》里都有他的身影;女明星也一样重重叠叠,范冰冰在贺岁档有《雪花秘扇》、《赵氏孤儿》,章子怡有《一代宗师》和《魔术外传》……中国电影演员稀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⑥

因为他们追求的是利润,投资方之所以投入大量的金钱,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只能启用那些能让投资方信任的、有票房保证的大牌明星。对此,《孔子》的导演胡玫就表示,一个好的艺术作品,肯定会得到市场的呼应。“电影还是一个大工业的产品,这个产品本身必须要讲究利润回收,而这个精神文化产品的利润回收主要是来自于票房,没有票房便无法支撑这个产业大规模地向前继续地发展。”⑦

由此可见,作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电影创作者更多的关注了其商业性,特别是对于贺岁片来说,很多影片本来就是冲着商业利益去的,著名导演冯小刚就透露过,他说他拍贺岁片一般都需要经过一年的准备时间,但是有很多人为了挤进贺岁档,试图从贺岁片这诱人的票房蛋糕中分得一杯羹,可以完全不考虑其他因素而只是单纯地抢拍一部影片,有的甚至到了当年的11月份还敢动手开拍。这一方面说明电影确实是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这个领域,其产品的商业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这是否就说明电影只具有商业性而没有艺术性呢?

毋庸置疑,众多的好莱坞电影被拍摄出来就是为了赚钱,我们的贺岁片也不例外。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好莱坞电影当中也有大量艺术精品的存在,并且也有不少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影片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如《泰坦尼克号》、《辛德勒名单》等。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即使是电影这样的大众文化产品,其商业性和艺术性也是可以共存的。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商业性给予的批判,也提醒了我们,在一个需要以影像提供的故事和情感满足普通大众的消费欲望的社会,不要忘记追求艺术性。我们无需一心只盯住商业利益,只关注哪些因素才是票房的保证,而应该多反思怎样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寻求平衡,比如像《夜・店》这样的小制作电影,“它给观众所带来的惊喜和感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新人新作的新鲜感,以及超低的预期值得到了超量满足所带来的。”⑧

结语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丧失了艺术性,因为“大众文化标准化的、程式化的和机械复制产品,被认为是刻板、琐碎和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是文化商品化以后的必然结果。与此相反的是艺术,艺术不可能作如此批量生产,艺术的美学内涵、它的创造性,它的实验性和它对传统的挑战意味,都是生产了大众文化的技师所无以实现的。”⑨

他们对大众文化的文化性作出了彻底的否定,他们对艺术的这种期望以及对大众文化的这种失望,让他们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在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之间划分了界限。

其实,艺术产品的商品性和艺术性并非对立的。在商业化的当代社会中,一部艺术作品能否面世,充分展示其艺术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在商业上获得成功,而作品的艺术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商业价值。

因此,真正的艺术家应该不流俗于商业市场行为,他应该清醒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而且要始终把握着生产方式,保证产品的明确身份,特别是随着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趣味的提高,文化艺术产品必须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才有望在市场上获利。而对于我国贺岁片创作者来说,在关注商业利益的同时,注意和追求其艺术性,也是其产品能得到最大价值体现的保证。■

参考文献

①马尔库塞,《作为现实形式的艺术》,三联书店,1989:192

②高新梅,《法兰克福学派之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③尤战生:《流行的代价――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54

④黄一芳,《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传播批判理论》,《中华新闻报》2000年8月21日

⑤尤战生:《流行的代价――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58

⑨陆扬,《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反思》,《文艺报》,2000年6月27日

第2篇: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范文

关键词:广告大众文化广告文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大众传播技术的进步,大众文化在我国日益繁荣起来,它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一起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基本文化格局。当前,大众文化已经渗透到电影、电视、音乐、文学、广告、商业、旅游、网络、时装等众多领域,迅速抢占了人们的文化视野,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所谓大众文化是一种产业文化,它是为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现代大众传媒传播手段进行大批量复制生产的一种文化,它具有娱乐性、商业性、时尚性、科技性、传播性等特征。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在劳累之余,渴望从文化的消费中寻求放松与快乐,以调剂和缓解公共生活给个体带来的压力。大众文化凭着它复杂多维的构成和世俗化的观念,迎合了我国大众的文化心理需求,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已成为商业社会中的主导文化形态。正是由于大众文化的出现,才极大地改观了文化的封闭状态和单一格局,实现了文化的共享,扩大了文化受众群落与传播空间,密切了文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如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无孔不入,让大众随时都处于广告的包围之中。有人形象地说“我们呼吸的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广告组成的”,这话虽然有些夸张,却道出了广告在当今社会中无所不在的影响力。广告是付费的大众传播活动,其目的是传递信息、劝说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具有强烈的商业功利性,表现为一种经济活动,同时它在商品社会中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广告文化已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典型地反映了大众文化的特征。

一、广告文化覆盖范围广,受众众多。大众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接受者与参与者远远超过其他文化形

态。文化作为一项社会资源,曾经是被社会上有教养、有知识、有身份地位者所垄断,文化对普通大众则是一种奢侈品。大众文化的发展则迅速地改变了这一局面,把少数人垄断的文化权利下放给了大众,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文化消费面前人人平等了,使文化的社会共享性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广告文化可以说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大众文化这一特点。广告字面上的含义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从广告者的目的来看,他希望尽可能多的受众接收到他所传播的广告信息,因此在制作广告时,从广告的内容和形式方面,都要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使之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便于大多数人的理解与接受。如电视广告的受众非常广泛,电视作为一种图像声音文化更易为社会群体所接受,较少受年龄和教育程度的限制,就连文盲和幼童都能欣赏电视广告。正如美国学者戴安娜・克兰所说:“电视节目中不存在难度不等的符号序列;无须辨认必须首先学会的复杂符号。”随着电视走进千家万户,电视广告可以传播到繁华的都市,也可以传播到偏远的乡村。为了扩大广告的传播范围,广告传播者会主动地制造受众,使广告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笔者曾到九寨沟旅游,汽车经过偏僻落后的村庄时,看到靠近马路的院墙上,一边是残旧的语录,一边是崭新的中国移动的广告,实在让人惊叹广告的渗透力量。现代科技的日益进步为广告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广告文化更加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使大众方便快捷地接受广告文化信息,增大了广告文化的覆盖面。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工具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广告传播范围极大,受众覆盖面积大,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二、广告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特点,大众文化的生产者制作与销售文化产品的目的在于获得商业利润,从大众文化的运作机制看,大众文化工业的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都是按照商品的操作模式运作,大众文化生产者与销售者把文化产品当作商品,千方百计迎合大众消费者的口味,以获得更多利润。以商业促销为目的的广告,正是这种商业文化的典型代表。从广告的目的看,广告的任务是促进商品销售或传播观念,从而实现广告主想要获得的各种利益。广告主投放广告是一种投资行为,他是想在将来获得更大的收益,有人形象地称:“广告是用银子换金子。”从广告的运作过程来看,广告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商业活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广告的运作是按照商品的操作模式运作,从广告调查、广告创意到广告制作、广告媒体选择都是按照文化工业生产模式来运作,广告主则要为广告的制作与支付相当的费用。总之,广告是一种付费的大众传播活动,广告的运作受制于广告主的商业目的,这决定了广告文化的商业性、功利性、实用性,无论广告艺术性表现多么充分,都无法改变广告文化的商业本性,有人形象地说:“广告是戴着镣铐跳舞。”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要层次也逐步提高,商品消费已超越生理、安全需要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日益精神化、情感化,在购物时越来越重视商品的品牌带来的心理满足。许多现代广告不再是裸地推销商品,而是淡化商业色彩,注重商品的文化附加值。大众通过这些广告文化,从饮料中喝出了友情和力量,从化妆品中搽出了青春和美丽,从房屋中住出了舒适与尊贵,从汽车中体会到自由与乐趣,给人的感觉仿佛不是在做广告。但这些只是把商业动机巧妙地掩藏起来,并不能改变广告的商业本性,它只不过是为商业促销披上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

三、广告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可以说是一种消费文化,不是为了对大众进行教育,而是为了满足大众的娱乐消费需求。当前的大众文化面向大众的日常生活,使文化娱乐消费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大众就像消费其他生活用品一样,消费着大众文化产品。正如美国的大众文化理论家约翰・费斯克说:“如果一个文化资源不能提供切入点,使日常生活的体验得以与之共鸣,那么它就不会是大众的。”消费文化是以商业价值和市场运作为主导的,广告文化在大众文化中最突出地反映了文化的消费性。广告文化与其他大众文化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是一种物质功利性非常直接的文化,它向人们展示商品的形态,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促使人们购买广告宣传的商品。当然广告文化不仅提供商品或服务信息,广告文化还传播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创造了消费文化,可以说广告是生产消费文化的机器,它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广告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广告形象把大众无意识深处的欲望激发成消费需要的。广告以虚幻的允诺来诱惑大众,竭力说服大众拥有广告中所推荐的产品是多么快乐,按照广告所设想的方式生活是多么幸福,如XO人头马的广告: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许多广告让明星作为商品的代言人,为大众定义出美丽的标准、服饰的潮流、时尚的生活方式,寄托着大众对健康、美丽、幸福、成功的追求与梦想,大众模仿广告中的偶像来消费,就好像偶像一样美丽时尚、幸福快乐,从而激起大众的消费欲望。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广告传播者将物欲与消费提到了较高地位,大肆传播欲望合法、享乐有理、消费有功等价值观念。广告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刺激和培养了大众的消费欲望,传播了时尚的消费文化,冲击着传统的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如我国近几年有很多广告宣传“高消费”、“超前消费”等消费观念,使大众心中一些压抑的消费欲望被唤起,消费热情陡然高涨,较多大众也逐渐改变了崇尚节俭、艰苦朴素的生活观念。

四、广告文化的娱乐性。大众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娱乐文化,娱乐大众是大众文化的主要目的,它强化和突出了文化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大众文化注重文化产品的可观赏性和可接受性,从大众文化的样式看,多采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大多是诙谐有趣、逗人发笑的轻喜剧,让人在笑声中忘掉生活的烦恼和紧张,以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广告是一种商业文化,大众并没有义务要接受广告信息,枯燥、刻板的告知性信息往往难以抓住受众的注意,不能激发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兴趣。广告的愉悦性是产生广告兴趣和实现广告说服的先决条件,广告要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就要让受众在快乐中接受广告信息。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明显的形势下,较多广告不再只是宣传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是在广告中制造娱乐因素来吸引大众的兴趣,如让明星去体验使用产品时的快乐,受众把明星的快乐想象成自己的快乐,从而激起受众的购买欲或占有欲。有的广告以极富冲击力的图像来满足大众的视觉,有的广告叙述趣味性的小故事让大众印象深刻,有的广告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以博得大众开心一笑。如达利园优先乳的广告:我是女生我优先。真心瓜子的广告:吃出一张瓜子脸。有趣的广告可以让受众不觉其为广告,而被理解为另外一种娱乐方式,不仅有利于消除对广告的戒备心理和抗拒心理,而且可以使广告脱离单纯叫卖的境地,实现产品销售与娱乐的统一。

五、广告文化的时尚性。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消费文化,是以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为主导,这使大众文化必须认同大众的社会文化生活及消费需求,追逐流行时尚,它受时尚影响,同时又塑造着时尚。广告文化要获得大众的认同,它所传达的文化价值观要与时尚文化合拍,广告文化往往能敏锐地反映出商品市场的新动向和社会流行的文化心理。如商家们借助广告的炒作,引进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西方节日,制造了流行时尚,赚取了丰厚的利润。广告不仅在第一时间将最新的物质产品展示给大众消费者,还向大众传播时尚的消费观念。如改革开放以来,洋溢着自我意识的个性化潮流逐渐成为时尚文化的主流,时下很多广告文化体现了这一时尚文化,如动感地带的广告语:“我的地盘听我的。”蒙牛酸酸乳的广告语:“酸酸甜甜我做主。”伊利巧乐兹的广告语:“喜欢你,没道理。”达芙妮的广告语:“喜欢自己,表现到底。”安踏的广告语:“我选择,我喜欢。”361°的广告语:“勇敢做自己。”威丝曼的广告语:“我自信,我时尚,我穿威丝曼。”这些广告宣扬了追求个性、张扬自我、追求时尚的文化心理,很能获得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认同和喜爱。这些广告文化吸收了外来文化价值观,传播了流行时尚的价值观念,倡导了时尚的生活方式,起到了引领时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安娜・克兰著,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2.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第3篇: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范文

【关键词】电视 娱乐 选秀

一、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概述

(一)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

《超级女声》的推出让全国掀起了一轮超级女声选秀的狂潮,在这以后也成为其它各电视媒体选秀的一个标准模式。由于超级女声的成功,不仅创造了选秀、PK、海选这些被人们广为熟知新名词,同时还创造了一门选秀经济学。本身,“选秀”的出现,是时代文化的一个表征,是大众文化盛行的一种符号,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大众需求成了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因此,我们对于当代电视文化现象,应持较为客观、包容的态度。

(二)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繁荣及其原因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在众多电视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媒体、学者专家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随其后的《快乐男声》以及《我型我秀》等节目也受到了大量的追捧以受到广泛关注。那选秀节目如此繁荣的原因又是为何?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造就年轻人张扬自我的个性,通过这样的电视选秀节目能够使他们实现自己的明星梦。现在的孩子在家长的培养下早已经练就了一身的本领,张扬的个性抑制不了他们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迫切的希望能有个舞台让他们尽情的去展现自己,锻炼自己。另一原因则是巨额的利益驱动。这些比赛不仅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视觉、听觉。而且也提高了其节目的收视率。另外,广告以及支持短信的发送都对其带来了巨额的利益。

(三)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日趋衰落及其原因

从可持续性发展观看选秀节目发展其不足:虽然有些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为受众奉献出了一盘丰富的娱乐大餐,使得电视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早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了“买方市场”。如何保护现在已有的受众群,挖掘潜在的受众群,是这个新兴娱乐节目所面临的难题,而以下就是导致这难题产生的若干原因。

其一原创性不足,同质化严重:中国大陆的表演真人秀是从美国的《美国偶像》直接架空拷贝过来的,本土气息相当的薄弱。中国大陆的选秀节目在内容上严重的同质化,比赛的内容无非就是唱歌外加跳舞,在形式上也相似,长赛程、海选、专家评审和大众短信评选、现场PK等。一开始大家还有新鲜感,可是时间一长,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就会对此类节目有抵触心理,进而出现怠倦、冷淡此类节目的现象。

其二煽情性过强:每当选手们站在PK台上或风云对决台上或是即将到晋级待定席上,主持人都会进行一下采访,让选手说说自己的感受,让选手们在患得患失中流下泪水。

其三商业味过重:广告一统天下。在现场直播赛事的时候,总是在有意无意中让观众看到赞助商的广告。

二、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特征分析

(一)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平民性

当代的选秀节目,针对的大多数还是平民。平民特色、平民娱乐和大众参与是电视选秀节目的特色,也是其火爆的社会文化原因。选秀节目的低门槛为平民百姓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大舞台,大众参与见证了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蜕变历程。这既是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对大众观念与价值多元的包容,又是对崇尚个性、放大自我、鼓励成名、追求财富的肯定。

就消费方式来看,大众的电视消费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呈现综合性、互动性、直接性的特点。一方面电视观众通过计算机技术构筑的网络交流平台,不仅可以随时收看自己感兴趣的节目,而且可以及时获取节目的背景资料和相关数据;另一方面,观众不仅可以随时点播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而且可以参与节目,提出问题,发表看法,表达愿望。因而电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大大缩短,更具有平民化、参与性。

(二)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商业性

我国的选秀节目带着浓重的商业性和功利性。“商业化”包括选手参与的各种商业性活动,如代言产品、参与商业演出等。电视选秀节目的成功不仅带来高收视率,更带来了丰厚的广告利润和商业资助。选秀节目中的选手参与大量的商业性活动,正是这条商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娱乐性

在当今社会中,娱乐元素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视的娱乐倾向表现的更为明显,娱乐为主的各种电视选秀节目,自然成为电视台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的一大法宝。电视选秀节目遍地开花,支撑在直播影响层面之后的是一个十分巨大而且稳定的收视群体。支撑这个稳定的收视群体的因素就是电视选秀节目中的娱乐性特征对大众的吸引。因此,观众虽然在收看节目前预设了一场高品位的知识接受,但是在收看的过程中,观众更愿意享受到的是一种感官的愉悦。电视选秀节目对感官刺激的满足更强化了电视选秀节目的娱乐走向。

(四)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消费性

要想完全理解现在流行的电视选秀节目,还要关注一个关键词――“消费文化”。关于“消费文化”的定义,迈克?费瑟斯通认为:“消费文化,顾名思义,即指消费社会的文化。她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认为大众消费运动伴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和实践活动的重新组织”。大众文化是存在于消费社会中并与之紧密联系的。一方面,消费社会为大众文化的生存提供了无可逃避的氛围,使得大众文化必修去积极适应消费社会的逻辑并在其中寻找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消费社会本身也受制于电视媒介这一大众文化工业的代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电视媒介正是通过提供商品和服务信息来引导大众消费的。

三、理性审视电视音乐选秀节目

第4篇: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范文

[关键词]大众文化;民间文化;鄂西土家族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6-0012-02

大众文化是现代商品社会中以现代大众传媒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文化形态。①当前,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文化变迁的时代,是一个大众文化主导文化消费的时代,大众文化的全民性、参与性、世俗性以及对快乐的追求,使其处处散发着巨大的影响力。鄂西清江流域的土家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山地丛林中,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几乎与世隔绝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土家族人民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对封闭的土家族地区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现代大众传媒对于鄂西土家族人民来说不再陌生,因而土家族代代相传的民间文化受到了广泛流行的大众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众文化对鄂西土家族民间文化的正面影响

(一)大众文化以强大的解构功能打破了土家族地区僵化的文化格局

与西方不同,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普通民众的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并没有像西方的文艺复兴和现代文化一样彻底地完成启蒙和现代化作用。而大众文化以其多元性和开放性打破了僵化的文化格局,对封建文化的余韵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和解构。②这种冲击和解构同样影响着鄂西土家族地区的民俗民间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最突出的是以“仁”为核心的理性结构,它处处以“礼”制约人的情感欲求。大众文化的适时出现,使人们从僵化的封建文化格局中解放了出来。大众文化以对感性、世俗欲望的肯定和满足,把人们所具有的感性力量释放了出来,它像一股春风吹进了土家儿女的心中,打破了他们心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伦理道德。

(二)大众文化打破了土家族人民甘于贫穷、盲目服从命运安排的落后思想

大众文化向土家儿女讲述的是通过努力每个人都会走向成功、走向富裕的神话,传达给土家族儿女的是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这种思想极大地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因此,对于受封建思想束缚几百年的土家儿女来说,大众文化具有摆脱封建伦理道德禁锢、实现生命欲望的积极意义。在大众文化这种强大的解构和吞噬功能下,生活在21世纪的土家族人民价值理念和文化观念与过去封闭状态下的土家族人民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大众文化推动了土家族民俗民间文化的现代转型

大众文化为人们积极投向市场经济大潮提供了精神上的有效指导和舆论支持。土家族特定民俗民间文化反映着这个民族的文化生活和传统精神,随着这些传统民俗民间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消亡状态的产生,土家族的文艺工作者也做出了与时代接轨的文化保护活动,实现了民俗民间文化的现代转型。1994年,长期生活在长阳土家族山乡的文艺工作者陈洪,以土家婚俗为素材创作了摸灰、骂媒、织锦、背山、哭嫁、甩筷、穿鞋、抢床共八章大型土家族婚俗系列舞蹈剧《土里巴人》,由宜昌市歌舞剧团演出后,荣获了全国第四届“五个一工程” 奖,并在北京、上海、香港、厦门、兰州、苏州、深圳等地演出180余场。③除此之外,另外一个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文化人覃发池还通过改革创新土家族民间古老的“跳丧舞”,发展了一种群众自娱性的集体广场舞蹈“巴山舞”。它不仅没有使传统的“跳丧”习俗消亡,反而使这种具有土家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和传承。

二、大众文化对鄂西土家族民间文化的负面影响

(一)大众文化的泛滥导致民间传统文化的流失

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时尚性的外表,商业社会的物质利益原则、消费原则、交换原则已经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商业价值与大众传媒价值的结合使大众文化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势。因此,以往相对稳定、代代相传的民间文化被日益泛滥的大众文化步步紧逼,走向逐步流失的尴尬境地。当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在唱着“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的流行歌曲的时候,曾经打动了无数土家儿女的“满园竹子挑一根,百人里头挑一人,爱穿爱戴我不选,爱姐勤快又聪明……”的情歌却丧失了“市场”。除此之外,吸引着族人团聚的悠悠哭嫁歌被西洋乐器演奏出的婚礼进行曲所取代;生子打喜时的花鼓戏也被流行歌曲逐出了土家人的日常生活……这些昔日丰富着土家人民生活、表达着土家儿女缠绵绵的情义的传统民间文化被日益泛滥的大众文化所充斥,失去了继续生存的根基。如今,只有在地区文化馆、民俗文化村等文化事业单位的商业性表演活动中,才能较完整地看到土家族传统民俗民间文化活动。

(二)大众文化的涌入使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逐渐丧失了民族特色

土家族是一个与汉族毗邻而居的民族,自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之后,就受到了汉族儒家正统文化的影响。男女“以歌为媒”的自由婚姻变成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婚姻。今天,虽然土家族地区已经实现了婚姻自由,但是以往极富民族特色的“陪十姊妹”、“陪十兄弟”等婚俗也都被人们所淡忘、忽略。土家族姑娘们舍弃了美丽的西兰卡普,穿上了公主裙、吊带衫;小伙子们也换上了西装,穿上了皮鞋。不可否认,这些现象证明了土家族人民逐步告别了贫穷,走向了富裕。然而,传统民俗民间文化虽然不够纯粹,但仍部分保留着本族人民的根本精神,它质朴、通俗、自然、单纯,不追求个人风格的刻意表达,重在反映富有活力的民间群体生活。而现代大众文化的制造者尽管时时揣想着大众,试图以此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但它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④大众文化以消遣性、娱乐性为目的的特征,更使告别了传统生活方式,走向了富裕的土家族人民有时间、精力和财力去消费大众文化的产品,以达到消遣、娱乐的目的。这也就迫使曾让历代土家族人民引以为荣的民间传统文化逐渐走向消亡。

三、土家族民间传统文化如何应对大众文化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各个民族的民俗民间文化之中。对民俗民间文化而言,面对大众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民俗民间传统文化必须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

文化的民族性表现为纵向上不断自我更新、横向上不断融合外来文化的动态进化过程。一方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精髓,化为自身文化因子;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被外来文化所移植、消解和同化。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总是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只有保存民族特征的文化,才能更好地阐释本民族的优秀历史和特性。

(二)土家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必须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流行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必须本着与其他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的精神。面对大众文化的冲击,要采取“和而不同”的观点,主动吸取和融合大众文化,但是不能动摇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

(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自身也应发展和创新

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全部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而且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发扬光大,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前途,乃至民族的地位。要保持民族自身的存续和兴旺,就必须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于此同时,在大众文化和民族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必须创新,在体现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注释]

①吴加才:《论大众文化的特征》,《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②洪晓:《试论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第5篇: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范文

关键词: 大众艺术 大众艺术教育 高中艺术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到一个深刻变化的转型时代,文化也不例外,其最为重要的标志就是大众文化的兴起和繁荣,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大众文化已经迅速占据了整个文化生产和消费的中心,成为我们社会中主要的文化形态。在大众时代,最亮丽的文化景观是:工业化大量制作、生产和传播大众文艺产品以供普通大众欣赏、娱乐和消费。

正是在这一文化背景下,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的颁布,使艺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艺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新格局。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这是对普通高中教育性质的定位,充分体现了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大众普及时代。所以,不难看出当下中国文化、教育的繁荣,正是紧跟了时展变化的新要求。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中学艺术教育有没有适应时代变革发展的新要求。

一方面,当代中学生平时接触的文艺作品几乎全部是大众文化(时尚、流行音乐、广告、大片、选秀、NBA、畅销书、爱情片、肥皂剧、粉丝等),他们和普通市民一样、甚至程度更深地沉浸在大众文化的海洋中,大众文化已然成为中学生参与最多的文化活动形式。另一方面,在中学艺术教育的观念和教材中依然强烈地抵制、漠视这一情况,掩耳盗铃式地排斥着大众文艺作品,这就造成课堂与生活脱离、现实与理想背离的教学尴尬的局面。中学生在课后都极其喜爱大众艺术,在课上面对经典艺术昏昏欲睡。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思考和实践中得出,中学艺术教育没有理由无视、回避这个事实,中学艺术教育要能带领中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大众文艺的价值、意义和利弊,正确引导他们对大众文艺的欣赏和消费,并在此基础上,启发他们超越大众文化,从更高层次的精英文化中汲取更丰富的生命的养分。

一、对大众艺术的正确认识

大众文化是相对于精英文化、传统主流文化而言的,它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城市大众为其消费对象,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的,具有商业性、技术性、娱乐性、媚俗性并按市场规律生产的文化产品,是市场意识形态中成长起来的新兴文化。

大众艺术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对大众艺术的优劣我们需要进行客观的认识和分析。许多传统思维的专家只要一谈起大众艺术往往就因其商业性、娱乐性而嗤之以鼻,过于贬低,这样的态度和偏见我以为是不可取的。如果我们能理性地分析,就不难看出大众文艺之所以受到城市年轻人狂热的喜爱,可以从四个方面评价其积极影响:解构权威,走向平等、自由;消解经典,养成批判审视的目光;关注个体独立,注重独创性;娱乐调剂,贴近生活。可以说,大众艺术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优秀的、有益的,如许多优秀的港台流行音乐、好莱坞电影,都是商业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同样能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样也能在其中得到生命的启迪和智慧。

二、对大众艺术教育的正确认识

首先,我国正处于一个城市高速发展的时期,未来的年轻人大多会生活、工作在城市之中。大众文化是城市发展的产物,目的是传播给年轻人一些普遍性的城市价值观和审美观,所以,让中学生接收大众文化、学众文艺,不仅没有错,而且是必需的。

同时,大众艺术独具的批判视角和标新立异的独创性,对于每一个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个性人格的生成,无疑是有其积极作用的,也必然会在今天建设创新型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还有,从整个学制来看,高中艺术教育下接义务阶段的艺术教育,上联高等艺术教育,起着中间纽带作用。要求中学生一下子就要能理解经典艺术、精英艺术,这不符合成长和教育的规律,毕竟许多中学生的心志还不够成熟,社会的阅历少,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不可否认,经典艺术和精英艺术有着深刻的思想、永恒的艺术魅力,对于塑造高尚的人格、净化和提升精神世界有着独特的作用。但是,教学是需要充分考虑中学这个特殊学段的特征,尊重学习的主体,本着先易后难、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让中学生学会对大众艺术的欣赏,再逐步提升到大学阶段的对经典艺术、经英艺术的欣赏。

三、大众艺术的价值、意义、利弊

高中艺术课的教学内容应是以大众艺术为基础,通过课堂内外丰富多彩的大众艺术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让中学生广泛参与,在活动中感知生活的艺术、心灵的艺术,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情和兴趣,展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审美需求。

普通高中的艺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高考学科教学主要是围绕着升学目标,而艺术教学没有这一重任,所以艺术教学只能以育人为终极关怀。如果说高考学科的教学是重“双基”的掌握,强调其工具性,那么艺术教学则是重学科思维方法的学习,强调人文性。

因为中学生对大众艺术、大众文化兴趣浓厚,所以教师设计、组织这样的活动就非常方便也广受欢迎。以校园所有学生为对象,可以组织艺术节、电影节、音乐节(校园十佳歌手、英文歌大赛)、摄影节、书画展、我型我秀、创意空间等,以一个班级学生为对象,展开对大众文化艺术的研讨:如何欣赏说唱音乐、何谓美声、古琴知音、昆曲哼唱、忧郁的吉他、四君子画、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异同、如何欣赏艺术、电影分级的讨论、街舞皆舞、动画动漫的童年回忆、网络虚拟文化的利弊、名牌时尚与日常消费、随我行走(旅游)、NBA的英雄情结、中外汽车文化等。

第6篇: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范文

【关键词】广告 大众文化 影响

关于大众文化的定义,在学界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说大众文化是一种媒介文化,也有人说大众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然而,对于“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文化形态”这一说法,大家是普遍赞同的。而在大众传媒传播大众文化的过程中,无孔不入的广告则不断地刺激着受众的视觉和大脑。那么广告对大众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笔者将就此问题做简单地分析。

一、大众文化与广告

约翰・斯道雷在《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中对“大众文化”这一概念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六种不同的定义。第一种认为大众文化是“广受欢迎,或者众人喜好的文化”;第二种认为大众文化是“泛指达不到高雅文化标准的文化作品与文化实践”;第三种认为大众文化是“为了满足大量消费者而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其观众是没有鉴别力的消费者”;第四种把大众文化看作是 “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文化”;第五种把大众文化看作是社会中从属群体的抵抗力量与统治群体的整合力量之间相互斗争的谈判场所;第六种则认为大众文化是那种消融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艺术与商业之间界限的文化类型。

在《大众文化教程》一书中,作者给大众文化下了一个策略性的定义,“指随着现代大众社会的兴起而形成的、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进行大批量文化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①。而陈力丹给大众文化下的定义则是: “指以文化工业为特征,以市民大众为主要消费者,以大众传播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文化传播形态”。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在给“大众文化”下定义的时候,都会提到其传播媒介,这是大众文化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即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性。

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中有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广告。“广告是付费的大众传播活动,其目的是传递信息、劝说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具有强烈的商业功利性,表现为一种经济活动,同时它在商品社会中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广告文化已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琳琅满目、无孔不入的广告,不仅影响了大众的生活,还影响着大众文化的传播。

二、广告传播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大众文化的大众化和通俗化对普及社会公众的文化教育水平,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有重要作用。但同时,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和消费性也使得快餐式的流行文化大行其道,麻醉了受众的思想意识。广告也是一样,它在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对大众文化的传播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广告的投放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物质及技术支持

投放广告是目前我国大众传媒盈利的主要渠道,大众媒介把广告时段或版面出售给广告主,再把商品信息传递给受众。广告商的利润就来自受众对商品信息的注意及之后的购买行为。试想一下,假如大众媒体没有了大量的广告收入,那么受原材料、劳动成本的上升及通货膨胀的影响,印刷媒体的价格将必然上涨,收看电视,收听广播很可能将不再免费。媒体的运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技术的支出,没有广告收入的支撑,媒体就不能正常运行,大众文化的传播也将失去传播媒介。从这个角度来讲,广告为传媒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广告收入还能够促进优质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即有利于传播更优质的大众文化。目前各媒体之间争夺受众的竞争异常激烈,各媒体都不断地创新内容和形式,而这些改革和创新都要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后盾。湖南电视台广告部主任樊旭文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2009年湖南卫视单频道广告收入将突破20亿元。”如此巨大的广告收入与其高收视率是分不开的,2009年8月,湖南卫视全天CSM22收视率(央视索福瑞22城市的收视数据)首次单月突破央视,排名首位,这是从2005年央视提供收视数据以来,地方卫视单月收视首次突破央视天花板。而高收视率来自于其优质新颖的节目,国内首创的选秀节目,每年多部自制的影视剧及不断创新的节目形式。湖南卫视的运行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好的节目―丰厚的广告收入―更好的节目”,而广告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2、广告作为一种文化丰富了大众文化的内容

广告是大众文化最通俗的表现,在内容上以最直接的方式关注着你的生活品质,迎合中国消费者重人情的社会心理。在创意上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植入,越来越多的国际型产品为了挤进中国市场,非常重视以中国传统佳节为主题的广告策划。让人们感受到这不仅是在宣传一种商品,更重要的是试图通过丰富的背景材料间接产生的文化效应形成一种新的消费文化和消费需求。同时,广告的创意、诉求及其表现形式在很多情况下都引领着时尚的潮流,传播一种最具有时代性、最流行的文化。这种文化具有着大众文化最典型的特性,丰富了大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所以说,广告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一种消费观念的同时,还是社会大众文化的缩影。

3、广告能够弘扬积极健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

广告依托媒体进行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广告信息的传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众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准。商业广告若能在广告的创意、制作和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积极正面的信息,则能够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公益广告中所体现出来的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爱护环境、节约用水等主题思想,再配以优美的画面及巧妙的制作,更可以给人带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并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些思想。

(二)消极影响

1、广告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大众文化的传播内容

经济史学家戴维・M・波特曾说:“论社会影响,广告可以同由来已久的机构(如学校、教堂)相比,它统治了媒介,对大众标准的形式有巨大影响,它是很有限几个起社会控制作用的机构中货真价实的一个。”③广告“统治了媒介”似乎有些言重,但在现实社会中媒介对广告商的经济依赖决定了广告商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广告商为了在媒介平台上推销自己的产品、服务和形象,不惜投入巨资传播广告来实现对媒介的控制。而媒体为了争取到广告的投放,就会在节目的制作或内容的编排上去迎合广告商的喜好和需求,从而使广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大众文化的传播内容。

大众文化的肤浅和低俗使之带有消遣和娱乐的色彩。这是因为大众文化产品受市场规律制约,其生产与制作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适应大多数消费者的口味生产格调低下的产品。这是媒介和广告商追求利润的结果,而广告商及广告在这个过程中的牵制作用显而易见。

2、广告挤占了大众文化传播的时间和空间

受众对广告的接触是在两个层次上进行的,一方面是作为文化的广告接触。受众花费一定的时间在其中获得时尚信息、促使物质主义观念上升、形成消费的单一化――流行、获得娱乐与生活话题;另一方面是作为经济生活消费的一环,通过接触广告导致消费行为的产生。而后者则是广告活动的全部目的和意义所在。极少有人打开电视机或报刊杂志是为了要找寻广告信息接触广告文化,也就是说,受众在接近大众媒体时,通常是把广告与媒体里的其他内容加以区别对待的,他们总是会把广告放在一个相对较次要的地位上。从这个角度来讲,大量的、长时间的广告播出挤占了其他内容的传播空间和时间。

3、广告强占了受众的时间,使大众文化的传播过程受阻

受众在接受媒体信息时,对广告信息的主动接受行为总是出于某种目的,即受众与广告信息要有相关性。如求职广告之于求职者,培训广告之于求知者、房屋广告之于购房者等等。对于不相关的广告信息,尽管如电视、广播等广告对受众有强迫性,其结果只是在挑战受众对于广告的忍耐度,甚至招来反感。经常看电视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你观看娱乐节目正在兴头时,影视剧剧情正在时,或者节目中各种谜团和悬念即将揭晓时,广告总是会如期而至。受众能够做的只能是无奈地等待,或者干脆换台,而等再想接着观看的时候可能再没有之前的心情或者已经错过了精彩的时间。广告在这种情况下所扮演的角色就只是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障碍物。

4、广告助长了大众文化的麻醉作用

我们不能低估广告文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广告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商品的促销,广告宣传不仅是为了传达企业文化和营销理念,其最终目的是带动市场,刺激消费。为了抬高商品的价值、鼓动消费的欲望,广告将意义物化,为物质、消费、享乐披上精神和文化的外衣,使“物”散发出一种“迷人的”和“人性的”光芒。在广告的长期的影响下,受众极易对其话语系统产生价值认同,并混淆广告构筑的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最终成为消费意识形态的俘虏。由此,人们的独立个性遭到扭曲,自主思维受到抑制,对世界的认知和把握逐渐趋同。

大众文化本身的娱乐性和消费性容易将人们引向虚幻的美好世界中去,进而麻醉受众的思想,而广告无疑是这种文化的突出代表,它以娱乐的和物质的享受来满足受众的虚假需求,推动和助长了大众文化的麻醉作用。

结 语

广告的文化性和商业性使其在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广告在影响人们的审美理想、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深刻意义,突出广告在文化层面的作用并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而作为媒体在追求广告收益的同时要正确引导大众文化的趋向,要在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基础上,进一步站在服务文化发展的高度上,积极地了解和研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病,不断改革和创新以求生产出更多积极健康的媒介大众文化产品,构建大众文化发展的新格局,引领大众文化新风。■

参考文献

①陶东风:《大众文化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18

②蔡艳山,《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广告文化》,《新闻爱好者》,2009(7)

第7篇: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范文

关键词:图形;波普艺术;迪斯尼乐园

1 波普艺术

首批波普艺术家这样定义他创作波普艺术的素材和方式:流行的、昙花一现的、可以随意替代的、廉价的、大批创作的、年轻的、精神上的、性感的、新颖的、有诱惑力的、商业性强的……主题公园实际上就是波普艺术的一部分。它是在机械游乐园(Amusement Park)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特定的主题而创造出的舞台化游憩空间,它以虚拟环境塑造与园林环境载体为特征,具有明显的商业性和大众性。它主要以文化复制、文化移植以及文化陈列等手法迎合游憩者的好奇心,以上主题情节贯穿各个游乐项目,从而革新了以机械游戏为主体的游乐园。

2 迪斯尼乐园

迪斯尼乐园虽不是主题公园的鼻祖,却是连锁规模最大的一个。自从1955年建立之初,迪斯尼乐园就成为现代美国最具煽动性的隐喻。迪斯尼乐园以其丰富的主题, 把动画片所运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现手法与游乐园的功能相结合,运用现代科技,为游客营造出一个充满梦幻、奇特、惊险和刺激的世界,使游客感受到无穷的乐趣。1983年日本建成了东京迪斯尼乐园并获得巨大的成功,被誉为亚洲第一游乐园;法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建迪斯尼乐园;我国的香港特区迪斯尼乐园也于2005年的9月12日开放。

3 主题公园具有以下特征

3.1 商业性

主题公园自出生之日起就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盈利是其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所以说,它与“为艺术而艺术”的古典艺术情怀下的传统园林是两回事。此外,主题公园也没有“为满足广大市民休闲游憩和公共交往”而建的现代公共绿地所具有的博大的包容力,它不是社会福利,不是市政设施的一部分,而是一种商品,谁要是想享受这种商品的功能,谁就得付款,而且价格不菲。商业性决定了主题公园的项目设置的出发点是“卖点”,即需要迎合消费者的口味。消费者在迪斯尼乐园有多种的需求,它除了童话仙境外,还有商场、旋转俱乐部和科学幻境等。

3.2 复制和拼贴

复制使拜物主义的艺术幻灭的同时,也使艺术融入大众消费的轨道,是现代艺术转向后现代艺术的特点之一。迪斯尼乐园里堆砌了所有消费者可能熟知的符号和信息。为了使这些信息能够快速识别,它们必须通过复制才能保证原汁原味。同时作为统一的企业形象,复制也是必须的。在主题公园中,游人不需要发现的惊喜,只要识别的满足。迪斯尼公园中的场景要么是童话仙境、未来世界,要么是反映异域风情或是先祖时代的生活,总之不是你所处于的生活形态,主题公园可以带你在时空中自由穿行,就看你想在哪里停留。

3.3 沉浸性

主题公园的这种特征是和电子游戏有着很多相似性,只不过一个是实体的三维世界的沉浸,另一个是虚拟的三维世界的沉浸。既然是“沉浸”,就包含了身体的进入、感官的刺激和心灵的体验等全方位的模拟。但主题公园的参与和模拟更为逼真,感官刺激也是多方面的。游人对于主题公园的进入是切切实实的“在场”,有着绝对的“实时性”,主题公园就是一个大型的“行为MTV”。

3.4 信息超度饱和

迪斯尼公园中的场景大量应用图形符号,作品中往往使用超级写实的手法,或者干脆就采用印刷、粘贴创作作品。此外,饱和以及强烈对比的色彩,逼真到甚至夸张的形体、堆砌的符号都满足了现代人对信息的渴求。迪斯尼公园中的设施常常以夸张的色彩和尺度、堆砌的商业符号,使游人在娱乐的同时获得超度饱和的信息量(见彩页),在感受的丰富程度上,似乎与某些古典园林是不相上下的,但古典的东西始终完美而统一,它所给予你的感受也是一个整体,因而也不允许有破坏这个整体的事物出现,而主题公园是万花筒,色彩斑斓,包罗万象又不失欢快和幽默。

3.5 科技性

幻景的制造在远古时靠宗教仪式、靠巫术,再后来有了艺术家这一类人群,就靠文学的语言、音乐的曲调、绘画的色彩和笔触,雕塑的体量和神髓,舞蹈中的肢体语言等等来实现。大众文化与传统农业社会的民间文化的一大差别就是它借助和运用了大量的现代化科技传播手段,以确保强大的生产能力和高效的传播速度。

3.6 短暂性

后现代文化的爱嘲讽、沉迷于虚假表面以及把各种事物的碎片拼在一起形成大杂烩的意识,使这种文化作用下的生活形态,有一种漫不经心的游戏态度。这种态度下,真理都不是唯一的,其他事物都是短暂的。

参考文献

第8篇: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范文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应对策略

一、文化全球化

文化文化全球化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是全球化趋势在文化领域的表现。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的世界领域内上各种不同文化通过交往媒介互相接触、交流、传播、融合的客观发展趋势。它不仅促进了文化的各自发展,也促进了全球文化的发展。

文化全球化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是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化。放眼全球几乎每个角落都有美国文化的身影,美国的电影、歌曲、快餐、服装、电子产品等风靡全球,借由这些媒介美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社会和政治制度也传输到世界各地并使人心向往之。随之而来的是美国文化在国际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与日俱增,掌握着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二、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界定

中国的大众文化,是在改革开放时播下种子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但那时的大众文化并非土生土长的产品,而是从海外和港台传入的。中国独立的本土大众文化的初步形成是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肖辉和周建平在《中国大众文化探析》一文中,指出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商品化、世俗化的全面展开与社会的急速转型,原来由港台、好莱坞偷渡而来的大众文化,便借助于当代中国特殊的人文生态环境,开始由秘密转为公开,并与中国本民族的文化形态展开了激烈的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工业也借助开放社会和大众社会的土壤及商品经济的杠杆开始发育和启动,创造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即所说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产生于当代工业社会之中,以市民大众为消费对象,借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信息量,批量生产,易于复制,旨在使大众获得感性愉悦的,遵循市场规律的一种新的文化发展形态和文化现象。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应该是以人为本,从人出发,立足于人并持有全面的人文关怀的文化。

三、文化全球化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文化全球化席卷全球,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文化快速发展并呈现产业化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文化全球化也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就面临着很多威胁与冲击。

1.大众文化是西方文化渗透的重要途径。国外大众文化在国内的长驱直入,对中国的不良影响是长远且难以估计的。以美国大众文化为典型的国外大众文化,因大众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和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 、政府的政策支持、内容迎合了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口味而大受追捧等原因得以在国内大行其道。长此以往,国外大众文化所推崇思想价值观念诸如个人英雄主义、利己、自由主义、文化速食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求稳务实、集体意识、仁义孝道、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品德正在被逐渐抛弃。思想层面的渗透往往比物质上的冲击更来得凶猛,国人不禁要自问这些本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众人的青年一代们,如何使中国以独立卓然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何更好地让现代化建设事业更上一层楼?这绝非杞人忧天式的过度思虑,而是立足于现实的忧患意识。正如《中国可以说不》书中所说:“实际上,美国文化及生活方式侵害的决不仅仅是30岁以上的中国人,也不会一夜之间就让中国人改变。而恰恰最可怕的就是侵害了在未来将要承担中国建设的一代或二代。”【1】

2.文化全球化中隐含着西方文化霸权主义

以美国为典型的西方大众文化凭借着其再经济领域内的优势地位和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将本国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传输到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地区,以期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终极目标。这正是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突出表现,如此做法虽不至于摧毁这些国家和民族的本土文化,但却冲击着本土文化的威信与地位,并与之争夺文化话语权,因此有人称之为新形势下的殖民主义。西方文化被引入并经过大众的消化吸收,某种意义上消解了本来作为中心的本土大众文化与处于边缘的西方文化的界限,呈现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胶着局面。使得本土大众文化原本的话语权慢慢丧失,而西方文化却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是一种冲击和威胁。

3.文化全球化冲击着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产业的发展

当市场经济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在文化领域发挥其“看不见的调节作用”时,文化也开始成为一种追求商业价值的产业。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因其与生俱来的商业性更是如此。自改革开放一来,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一系列大众文化产业也蓬勃发展,但发展历史短暂且根基并不牢固,而西方大众文化历史长久,发展全面,竞争优势得天独厚,所以当代中国大众文化面对打开国门后涌入的西方大众文化难免力不从心。即使西方大众文化的竞争刺激中国大众文化产业不断完善提高自身以应对挑战,但无法回避的它们大大挤占了中国大众文化产业的市场空间,冲击着中国大众文化市场,使中国大众文化产业的发展内忧外患如履薄冰。

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应对策略

面对如影随形的机遇与挑战,不能不管不问,一味闭门造车,也不能风声鹤唳,因噎废食,必须顺应文化全球化时代的潮流采取策略,结合本土语境客观评价其影响,本着不消极被动,不丧失文化独创性的原则,在保护本国的文化的前提下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部分。壮大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走独立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一)保持民族独特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绵延数千年且未有中断,生命力不可谓不顽强。而且文化是通过共同实践努力和共同认知而形成的,具有天然的稳定性。所以当代中国大众文化面对新形势下的竞争与挑战,必须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在保持本民族特性的基础上发挥包容与创新精神,积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进行交流对话,吸收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完善充实本民族文化,同时实现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的良性互动,生产富有本土特色又能适应市场新需求的大众文化产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使本土大众文化走既能弘扬民族特色又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二)大力发展本国的大众文化产业。

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难以在世界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背景下独善其身。中国既是一个文化大国,又是一个文化弱国,资源上的“大”与产业上的“小”极度不匹配。面对相伴而生的机遇与挑战,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要想在与国外文化的竞争中更胜一筹,必须大力发展本国的大众文化产业,归根结底“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现实是,中国的文化产业与西方的文化产业差距比较大而且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消除的,因此必须在肯定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产业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就的基础上,冷静分析依然存在的差距以及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举措。首先,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大众文化产品要面向大众,面向市场,发展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其次,优化产业内的资源配置,增加政府投资,积极引进外资投入,不同区域的大众文化产业要优势互补,加强合作,实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发展。再次,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大众文化产业品牌,将本国丰富的文化资源的优势转化成文化产品,立足于本国特色,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最后,加强对大众文化产业的法律支持。因为本国的大众文化产业是新兴事物,所以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既要立足本国国情又要大胆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在此产业领域内的成功经验。总之真正将大众文化产业的“蛋糕”做大做强,才能在竞争中应对瞬息万变的挑战。

(三)寻求正确的沟通路径

本土大众文化要想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决不能闭目塞听、一味排斥,必须勇敢地“引进来,走出去”。秉着辩证看待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国外文化的态度,寻求二者的沟通路径。单纯的由西方到东方或由东方到西方都是不明智的,只有实现两者平等地位上的互动,各取所长,共同进步才是真正的出路,对各自的长远发展也都大大有利。伴随着改革开放才不断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不少问题存在,因此需要在发展规划、经营策略、管理方式等方面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做到与世界标准接轨。拥有一批有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大众文化品牌,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走出国门拥抱世界,必须依靠本国经济实力的增长。

总之,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味被动接受是不可取的,我们只能顺应潮流,积极应对,寻求出路,各方面通力协作,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走上一条独立可持续的发展之路。积极把握文化全球化给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规避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在纷繁复杂的全球文化竞争中卓然屹立。

注释:

[1]宋强、张藏藏、乔边、古清生等:《中国可以说不》,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1996年,第130页。

参考文献:

[1]但海剑《“文化全球化”概念的界定》,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2]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3]邹文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第9篇: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范文

关键词:艺术创造 精神生产 文化工业 大众文化

在商业化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热情和审美观念正在发生转型和嬗变。传统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鸿沟已经被模糊。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对高雅艺术的审美热情和追求有所减弱,社会的审美心理机制也大为萎缩,高品位的审美创造和接受活动被边缘化;而相对而言,以追求生活审美化和欲望审美化为旨趣的大众文化已经形成泛化的审美或审美的泛化。这显然是一个后现代语境中的审美悖论。这个审美悖论,不禁使我们想起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理论,以及资本主义生产与精神生产某些部门与诗歌和艺术相敌对的理论。

一、从艺术创造到资本化的艺术生产

艺术作为审美范畴伴随人类由远古走来,是人认识世界、反思自我、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是人成之为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标志。当我们用黑格尔“美的艺术”这个尺度来观照文化史、艺术史时,我们发现整个人类艺术史上,无数大师为我们树立了今天称之为“经典”的艺术品。然而,在后工业社会的当代社会,在资本和商业操作介入艺术之后,在营利的目的下,艺术的娱乐功能被极端放大,审美意蕴、批判尺度、人文关怀和对现实及自我的反思都逐渐地淡漠。大众文化兴起并在后工业社会成为文化主流,对于传统的艺术创造构成了明显的威胁;实际上,无论是艺术创造和接受的审美倾向,还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大众文化以及以娱乐产业等构成的文化工业都对传统的艺术创造和文化模式进行了解构。我们过去所认为的艺术审美的无限精神性和无限超越性已经被大大降低。艺术对人的灵魂、心灵和人格的涤洗、净化、提升、批判、完善、反省功用已经退化,艺术审美的无限性、精神性、永恒性、超越性和不朽性的神话已经破灭。

对于后工业社会这种文化的转向或者说艺术生产的转变,马克思是有着他的精准预测的,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论著中对于异化劳动以及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论述中就蕴含了对于资本主义统治的工业社会中艺术创造的异化的预见。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批判,从根本上体现出对人的本质的关注:人的本质表现为“自由的自觉的生命活动”。就艺术生产来说,这种对人的本质的关注无疑更是一个基本的立场。艺术生产是通过人的“对象性活动”,“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即以一种审美的方式来生产;审美活动是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即生命活动的自觉性和自由性的活动。…

那么,为什么艺术一进入商品生产,艺术创造活动就会出现反本质的异化呢?马克思认为,随着艺术商品化现象的出现,艺术产品变成了商品,因而丧失了自己以前的光彩。在前工业时代,人在民族、宗教、政治方面不管怎样受到限制,却总是作为生产的目的出现,现代社会里,生产是作为人的目的而出现,而财富是作为生产的目的出现。可见,以人为目的的生产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展现的生产,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艺术劳动以前的光彩。所以马克思特别强调作家绝不能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然而,一旦进入商品生产的领域,艺术就发生了反本质的异化,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财富成为了生产的目的,艺术越来越失去了它的本性。对此马克思尖锐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

资本主义的生产带有极其强烈的功利性质,追求利润的原则是资本家从事商品生产的根本动机,这必然把商品的交换价值放在首位。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艺术生产的产品转变为商品,成为消费的对象。这种生产与消费的形式,一方面打破了前资本主义艺术生产对奴隶主和封建贵族的依附,使艺术生产本身和消费从宫廷贵族沙龙的狭小范围摆脱出来,走向广大的市场,艺术品及其他精神生产本身在商品经济的催发下,从一般的个体生产发展成为社会规模的生产,成为相对于社会物质生产的完全独立的精神生产领域;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的精神产品商品化,审美价值服从交换价值和商业利益,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日益审美化,同时造成对艺术创造和审美欣赏的冲击和消解。

二、精神产品生产的资本化:文化工业

其实,工业生产和资本运作带来的并不只是对艺术创造的异化,在更广阔的范围上说,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之一的精神产品生产也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异化,资本化的精神产品生产转化成为文化工业,并愈加形成了巨大的规模和影响力。“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这个术语是在《启蒙辩证法》这本书中首先使用的,阿多诺后来在《文化工业再思考》(1967)中如此解释了他们使用“文化工业”的动机:“在我们的草稿里,我们使用的是‘大众文化’(massculture),后来我们用‘文化工业’取代了那个表述旨在从一开始就有别于和大众文化概念拥护者相一致的解释:即认为它不过是某种类似文化的东西,自发地产生于大众本身,是通俗艺术的当代形式,‘文化工业’必须与上述说法严加区分,‘文化工业’把古老的东西与熟悉的东西溶铸成一种新质(anewquality)。在其所有的分支中,那些特意为大众消费生产出来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那种消费性质的产品,或多或少是按照计划炮制出来的。”

文化工业的各个分支在结构上是相似的,或至少能彼此适应,它们将自己组合成了一个天衣无缝的系统。这种局面之所以能够成为可能,是因为当代技术的力量以及经济与行政上的集中。文化工业别有用心地自上而下整合它的消费者,它把分离了数千年的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强行聚合在一块,结果使双方都深受其害。高雅艺术的严肃性由于对其效果的投机追求而遭到毁坏;低俗艺术的严肃性因为强加于它内在固有的反叛性之上的文明化管制而消失殆尽。而这种反叛性在社会控制尚未形成总体化的时期即已存在。因此,尽管文化工业无疑会考虑到千百万人被诱导的意识和无意识状况,但是大众绝不是首要的,而是次要的,他们是被算计的对象,是机器的附件。消费者不是上帝不是消费的主体,而是消费的客体。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和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或正在大批量制造出以大众受体作为销售对象的文化产品,并呈现着方兴未艾的势头。后工业社会和后现代背景下的商品化进程的辐射力和穿透力已经渗入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化领域。文化生产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赚钱,文化的商品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遏制的趋势,并根据文化消费的需要来调整生产机制,听命于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指挥。从这个角度来看,后现代的文化,尤其是后现代的大众文化成了市场体系和商品形式的同谋。越来越凶猛的全球化趋势,巩固和强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运作方式和市场规律的统治地位无论是抵抗还是顺从,文学艺术都摆脱不了被纳入消费的框架体系,或被引导成一种时尚,走向大众化甚至平庸化的道路。

马尔库塞将问题的实质归之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的自我需要,他认为,文化工业反映出,在这种日益增长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经常发展的丰裕的基础上开始了对意识和无意识的操纵和调节。对于晚期资本主义来说,这变成了它最必需的控制装置之一,一再唤起新的需要使人们去购买最新的商品,相信这些商品将满足他们的需要,结果是把人们完全交给了商品世界的拜物教,并在这方面再生产着资本主义制度甚至它的需要。就是说,文化工业在实际上安抚了人们在资本主义秩序下的愤怒和不安,使人们对这种生活方式感到安定和满意。哈贝马斯也认为资本主义的大众文化通过消磨人们的业余时间,从而让一种支离破碎的日常意识成为意识形态的统治形式,实际上达到阻碍阶级意识形成的目的。

马尔库塞的这个观点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异化劳动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由于私有观念的恶性膨胀使得唯利是图的资本家日趋贪婪。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劳动的异化所造成的劳动产品和劳动主体的异化以及劳动本质的异化,使得精神生产也必然随之异化。这样,不论是人所从事的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不可能使生产主体自由自觉地投入能确证自己本质的劳动。这种异化不仅仅存在于艺术的领域,而且在整个精神层面和所有的文化范畴中。甚至于,通过对精神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形成了新型的商业性的大众文化,拥有了自己的文化空间和话语权,这就是战后称为资本主义社会主流文化的大众文化。

三、大众文化:文化工业和资本运作造就的单向度文化

大众文化的实现途径与资本主义的社会特征有着某种契合性,文化工业的存在将意识形态纳入经济结构的运动之中,甚至使得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文化的含义也发生了改变。杰姆逊指出:“由于广告,由于形象文化、无意识以及美学领域完全渗透了资本和资本的逻辑,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无意识等等领域是无处不在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且文化也就有了不同的含义。”大众文化作为文化的主流正是以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意识形态身份而出现的。艺术生产的异化和文化工业的运行,造成了现代社会的审美悖论以及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简单地说,我们的物质生活、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服装、美容、室内装潢、住宅小区、商场、绿地等等不一而足,几乎全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而且我们几乎再也找不到“非人工制造”的领域了。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整个世界都是按照“美的规律”被设计好了的,艺术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传统界限已经变得相当模糊。发达的大众传媒对人们的生活进行着全方位的“美化”和包装,使客观世界变得“影像化”了,改变了生活的“真实”存在方式和“真实性”内容。我们的生活已经“泛艺术化”了。

作为文化工业的代表,娱乐产业是大众文化的重要制造者,可以说是娱乐产业和大众传媒共同制造了大众文化的主要内容和运行模式。因为娱乐产业自身资本营利的终极目的和审美无功利的矛盾,以及价值尺度的混乱,娱乐本身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逐渐降低;同时大众选择也多样化,娱乐产业在市场规律和追求最大利润的目标影响下,一般并不是提高质量追求审美愉悦,而是急功近利,导致产品同质化、低俗化,追求宣传和推销而放弃品味,表面繁荣而内在品质和意义退化。其实这是一个娱乐作为产业在资本和市场的压力下与传统的艺术创造分化的必然过程,是参与性不断提高而内涵逐渐降低的过程,也是娱乐与商业结合而生产销售大众娱乐产品的必然之路。

20世纪中叶以前,法兰克福学派曾经提倡过否定的辩证法。他们以否定的辩证法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宣扬否定的美学,极力推崇先锋文化中的审美批判功能,拒斥已经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操纵和利用的大众文化。他们把大众文化的本质定性为一种加固现存制度的“社会水泥”,表面上看来是为人们提供娱乐和消遣,实际上却是为了不断强化资本主义秩序。当权者利用一种合理化和标准化的文化强力推行意识心理的一致性,使大众丧失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批判能力。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所指出的那样,使听者对社会现实不加批评;简言之,它对社会意识具有催眠的效果。马尔库塞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肯定的文化”,它的根本特性是维护一个普遍强制的,永远更为美好的和有价值的,必须无条件肯定的世界,但可由每一个追寻自我的个人从“内心”而无需改造现实状态加以实现的世界。单向度的大众文化的主要途径是利用娱乐产品传播自身的价值观,用传媒虚构人的精神空间、改造人的思维方式。这种手段的本质是“清除双向度文化的方法,不是否定和拒斥各种‘文化价值’,而是把它们全部纳入已确定的秩序,并大规模地复制和显示它们。”这种复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大众文化背后的商业营利目的。“如果大众传播媒介能把艺术、政治、宗教、哲学同商业和谐地、天衣无缝地混合在一起的话,它们就将使这些文化领域具备一个共同特征——商品形式。”当大众文化将高层文化融入商品形式进行生产和复制,高层文化的独立意义和双重向度便消失于单一的功利文化语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