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摊经济发展策略范文

地摊经济发展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摊经济发展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摊经济发展策略

第1篇:地摊经济发展策略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策略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由高排放、高消耗的粗放、高碳发展模式所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各国的共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将对全球能源结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起源于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1],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通过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来降低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成本,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提高能源效率的发展目标。从人与自然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的角度,低碳经济属于绿色经济的范畴。绿色经济是个涵盖面很广的概念,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各环节,也包括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活动。低碳经济是绿色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减少碳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的角度来看,低碳经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具体途径。循环经济指的是生态经济大系统良性循环的经济形态,强调通过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物品的再利用以及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将经济系统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控制在可承载的范围内。低碳经济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综上,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和指导思想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关注的领域、针对的问题、实现的路径有所侧重,低碳经济有着自有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

2常德市经济发展现状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侧,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重要城市。在兴产业、强实体的政策指引下,常德市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根据2019年《常德市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常德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额3394.2亿元,2019年常德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18年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产业投资占比5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以上,经济形势整体向好。但从产业结构构成来看,常德市实现低碳发展仍有较大的升级空间[2]。根据常德市2018年统计年鉴,2018年常德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348.0亿元、1285.4亿元、1760.8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0.25∶37.87∶51.88,虽然相比2015年的13.1∶45.7∶41.2而言,一、二产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有较大增加,但各产业内部构成依然不太合理,主要表现在:首先,就工业而言,常德市工业企业整体规模偏小,行业分散,创新研发不足,市场竞争能力偏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高,是主要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尽管第二产业的占比在逐年下降,但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一直在增加,其对传统能源的消耗总量也在增加。根据常德市石门县2018年上半年能源消耗与生产情况统计,1~6月,全县1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耗总量为665960t标准煤,耗能千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单位有15家。原煤在全县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费中比重较高。燃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污染多,增加了节能减排的控制难度;其次,目前常德市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碳排放量较高,金融、会展、大数据等新型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查询湖南省统计年鉴,相比2017年,常德市2018年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19%,能源消费总量增速3.6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上升3.66%,而2018年湖南省上述三项指标的数据分别为5.12%、2.26%和2.38%,常德市节能降耗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在环境质量方面,2018年常德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6d,同比增加21d,优良率82.5%,同比上升7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7位,污染防控的压力依然较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常德市要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目标,保持城市竞争力,必须以低碳经济的理念为指导,实施经济结构转型。

3常德市创建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选择

为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发展目标,不同的城市需根据各自的特点、状况选择适宜的低碳发展模式。从能源的输入、转化和输出的全过程角度来划分,低碳城市的发展可划分为以下几种模式:1)源头控制模式。在能源使用前,在输入阶段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替代煤、石油等传统高碳能源,通过改变能源投入结构来减少碳排放量。2)过程控制模式。在城市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努力提升各耗能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耗来控制碳排放量。3)输出控制模式。在能源使用的终端,对高碳能源消耗后的碳输出进行捕捉,促进碳汇增加。4)混合控制模式。在进行低碳控制时,将以上三种控制模式有机结合,从源头、控制、输出进行全方位综合控制。常德市位于洞庭湖西侧,具有环洞庭湖区域城市群的典型特征。作为中部发展城市,常德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煤炭、石油资源的依赖性比较高,能源结构单一,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同时资源的消耗量呈现着不断上升的趋势,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常德市要实现低碳发展,不能完全适用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或输出控制中的任一单独发展模式,而须合理、有效地将这三种模式进行综合,采用混合控制的低碳发展模式。

4常德市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基于混合控制的低碳发展模式,常德市发展低碳经济宜采用以下策略:111建材世界2020年第41卷第5期1)做好顶层设计,将国家低碳政策和常德市的发展特色、优势和潜力有机结合,制定相应的低碳城市发展规划,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制度约束,践行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碳源小于碳汇的目标。在进行城市空间规划时,应注重优化城市内部结构和合理控制用地规模,采取生态主导的紧凑型发展模式。在进行城市产业规划时,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以财政补贴和奖励的形式,引导、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产业,控制能耗产业扩张,禁止发展高排放的产业,对能源使用率较低、高浪费、高排放等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严重、预期收益低的产业实施强制性退出,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3]。2)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从源头减少城市碳排放[4]。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发展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光伏发电或建立核电站,逐步关停市区范围内的火电站,同时推广生物能源的使用。在制造、交通等领域逐步降低煤炭、石油等传统资源的比重,加大新能源公交车、电动汽车的投入等。3)开发低碳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一方面,加大对地方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发支持与投入,出台相关政策,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应用。另一方面,借鉴国际、国内其他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构建低碳发展战略及改革举措。通过低碳技术的使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高碳能源消耗量,从而减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4)构建高效碳汇体系,进行碳排放的有效吸收[5]。研究确定城市绿地合理布局结构,提升全市绿色通道绿化率、森林覆盖率和江河库塘水岸绿化率,通过公园绿化、屋顶绿化等多维绿化层次,增加城区人均绿地面积,借助碳中和的方式消耗城市中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碳,有效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5)倡导低碳消费。消费理念决定着消费需求,政府应积极培育低碳消费市场,转变公众的认识和消费选择,加强低碳产品的推广和政策扶持,大力宣传低碳经济和产业升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倡导低碳消费方式。

5结语

现在是常德市“十三五”规划建设的收官阶段,也是立足常德发展实际、科学提出“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重要阶段。发展低碳经济,落实节能减排,推动产业转型,是常德市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低碳经济理论,从常德市经济发展现状出发,指出了常德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选择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常德市作为环洞庭湖区域城市,其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特点等反映了环洞庭湖区域城市群的典型特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文中提出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策略对环洞庭湖区域城市也同样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向鹏.国际低碳城市发展实践及启示[J].开发研究,2019(5):44-52.

[2]叶楠.低碳经济背景下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1):481-482.

[3]周鹏飞,刘世光.低碳视角下南京市产业发展评估及路径研究[J].江西建材,2019(3):4-6,9.

第2篇:地摊经济发展策略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背景;发展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地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房地产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国家环境缺乏一定的完善性,导致其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当前环境下,加强对房地产经济发展背景的深入研究,提出针对性发展策略尤为关键。

一、房地产经济发展背景

房地产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各个行业。由于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导致人们之间的住房条件等同样存在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明显体现了房地产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社会不公平性。其次由于住房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立下了汗马功劳,导致国家不得不将房地产发展作为主要发展内容进行。此外,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而维持房地产经济的平稳发展,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过热发展,极易导致社会经济发生剧烈动荡。正是处于如此特殊的社会发展环境,导致房地产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二、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

促进我国房地产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便是对当前房地产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房地产发展秩序紊乱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社会经济支柱之一的房地产经济发展秩序并不良好。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断炒房,在破坏发展秩序、影响发展环境的同时,给我国经济发展埋下严重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我国房地产发展势头强劲,吸引了大量外资入驻,以期在我国房地产发展中浑水摸鱼,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增加了市场秩序的紊乱性。总的来说,我国房地产市场秩序并不健全。

2.房地产发展结构不合理

房地产发展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商品房开发过度,经济房、廉租房等发展不足。地方政府为了促使本地经济快速发展,将发展重心放在商品房开发上。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忽视了经济房与廉租房的发展。人们对高额的房价望而止步,导致开发商手里有大量房子卖不出去,而想买房子的人却没有合适的房子可买,导致整个社会房子的供求关系出现严重失衡。

3.房价与社会经济水平不符

房价与社会经济水平不符主要体现在房价过高,导致多数群众支付不起高额的房价。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房源不充足,而是开发商追求经济利益以及物价上涨等原因,导致房价居高不下,且持续上涨,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极不相符。虽然国家做了诸多调控工作,但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如此长期下去,极易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4.国家调控政策缺乏系统性

随着房地产发展中问题的日益凸显,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其进行调控。虽然相关政策是对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偏离正常轨道后实施的调控性措施,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但由于缺乏预见性、前瞻性、系统性,不能对房地产的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引导,不能对房地产发展中潜在的风险、问题等进行有效预防,都是在问题发生后进行的补救措施,致使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性,很难对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持久性作用。

三、房地产经济发展策略

1.优化房地产发展秩序

为保证房地产健康发展,优化房地产发展秩序是其首要前提保障。优化发展秩序首先应做的就是控制地价。地价过高是导致房价过高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对此政府应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将建设用地范围、价格等进行科学控制,避免出现地价过高现象。建设用地范围经充分考虑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不能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一味增加建设用地量。

2.合理调整房地产结构

在发展商品房同时,应针对当地人们的实际需求,适当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建设数量,避免商品房独大的现象。为合理调整房地产结构,保证其科学、长远发展,在实际调整过程中,应对开发商进行适当控制,避免其过度热衷于商品房开发,多开发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以满足中低收入阶层对住房的需求,进而在保证经济效益得到长远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效果的有效统一,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经济、生活稳定。

3.促进房地产集约化发展

房地产分散性发展特点,导致多数房地产开发商因自身实力不足,在开发过程中出现资源不足或周转不灵等现象,甚至出现烂尾楼等现象,侵犯百姓合法权益的同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此外房地产分散发展,导致经济实力不足的开发商为为谋取暴力不断推高房价。因此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应积极提倡房地产集约化发展,通过强强联合,将房地产企业联合起来,在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节约、成本降低等,以实现房价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实现房地产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同步健康发展。

4.强化调控政策系统性

强化调控政策的系统性,首先应尽量避免调控政策的多变性。其次要坚定不移对税收进行调整。针对利用房子进行投机倒把行为的,应进行合理限制。对于正常购房的行为进行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最后应对房地产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评估,制定有效预防措施,避免房地产过热发展或不受控制。

四、结束语

总之,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健康与否严重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安定与否。只有深入分析房地产经济发展背景,提出切实有效的发展策略,才能促进房地产经济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地摊经济发展策略范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策略

一、引言

在全球面临温室效益、环境急剧恶化的如今,低碳经济也随着经济转型升级而出现。低碳经济是在经济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低排放和低能耗的低碳目标,同时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新兴产业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我国在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布局与发展。低碳经济凭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渐得到大力发展。那么本文就通过分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发展方向和发展前途,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低碳经济

(一)定义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有着与其他经济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通过低碳经济理论指导低碳经济的实现,推动经济升级转型,从传统污染大的经济模式向低碳排放的新型经济转变,同时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帮助企业来发展自身,通过鼓励发展新型产业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范围极广,包含新能源产业、新材料科学产业、航天工程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各种新兴的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格局在发展中表现良好,产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低碳经济也在这种一片大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茁壮发展起来。

(二)发展背景

所谓低碳经济是在人类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发展阶段之后,面临着诸多严重环境问题如冰山融化、海平面升高、气候异常等各类问题,在经济发展中发现唯有改变能源使用结构、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境才能够保证地球的健康,低碳经济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低碳经济出现以来就受到全球各国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在引导人类开发新的清洁能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三)发展模式和方式

低碳经济在发展中就是要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也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进步。而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就是在经济发展模式不变,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下,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低排放、低污染、低排放,达到低碳经济的高效能、高效率和高利益。低碳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解决能源污染和企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大力推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方面就很好诠释了低碳经济,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清洁绿色能源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三、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低碳经济处于发展初期

尽管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一直在政府政策下平稳地进行,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在处于发展初期,无法通过现有的产业发展系统地总结出低碳经济的发展规律。我国现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核心的低碳技术支撑,虽已有了大量的战略性经济产业的建立发展,但是大量的重要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其他发达国家手中,以至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受制于国外的知识产权和科学技术。

(二)处于技术瓶颈时期

新兴产业的出现是在低碳经济后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并不完善,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在低碳新兴产业的市场发展中缺乏大规模化的产业生产技术;二是产业转型不完全,其生产设施无法达到低碳经济的要求;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材料在国内无法得到充足供应。高科学技术的门槛和高成本、高风险使得我国新兴低碳产业发展到了瓶颈时期。

(三)暂时无法成为经济支柱

尽管在我国政策的大力支撑下,战略性新兴低碳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还是比较小,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对整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没有起到革命性的带动作用。战略性低碳经济的产业发展会不断形成并完善其产业链,增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增长值占GDP比重约为百分之四,2015年的产业增长值也仅仅为全国GDP增长值的百分之八,但这距离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目标仍有很长一段距离。

四、我国低碳经济面临的难题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在消耗了大量能源的代价下实现的,但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力发展下,低碳经济也随之发展。在之前经济快速发展中付出的代价使得我国如今的地台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的严重问题。

(一)能源结构不完善,利用率低

我国产业能源使用多以煤炭、石油、天然气能源为主,传统经济重工产业以高能耗的企业为主,其能源的结构以原煤为核心。同时我国能源利用率低下,与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率差距较大,而污染最严重的煤炭使用率占我国能源消费的三分之二,所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环境。

(二)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增长离不开第一传统产业,但传统第一产业是我国经济GDP的经济支柱,传统产业仍然占据着经济主导地位,其次第二、第三产业并进,都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传统产业和新兴低碳产业比例不协调,经济产业结构矛盾,我国制造业仍然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小,产业集聚水平低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低碳经济在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在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依然比较小,无法形成一个闭环的集聚区。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在集中度还是集聚度上都无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媲美,层次依然很低,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此外,产业规模低也就无法吸引足够的高端技术人,这样就无法提供相应的智力和技术支持,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集聚效应也偏低。

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科学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一)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研发低碳技术

低碳能源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为确保低碳经济的稳定发展,加快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提高绿色能源的使用率,减少原煤的使用,降低产业的生产污染。加大天然气、太阳能等能源在新兴低碳产业中的使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能源结构优化,使得新兴产业减少对原煤的依赖。

(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在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大力调整。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环境和经济并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步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结果,也是低碳技术提高和低碳经济效益提升的必然过程。

(三)加强科技创新,独立自主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技术支撑,提升产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大力研发自主技术,将低碳核心技术掌握在我们手里,使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不受技术制约。加大产业科技创新研究的资金投入,强化创新意识。在国家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下,扩大技术型人才队伍,建立完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六、结语

总之,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发展不能一蹴而就,但在仍然坚持工业化发展的前提下,一定会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抓住产业升级转型的契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从而从低污染、低能耗和低排放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发展。我们坚信,在我国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会得到长久发展,改变生产和消费模式,我们从期盼中真正地走向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生活。

参考文献:

[1]尹政平.低碳经济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12(5):14-17.

[2]卫冰洁.低碳经济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2.

[3]何雄浪,马永坤,恩佳.低碳经济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价值指标评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1,33(9):41-46.

[4]黄乐.低碳经济与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现代国企研究,2015(22):93-94.

[5]吴小平.低碳经济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思考——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J].时代金融,2013(8).

第4篇:地摊经济发展策略范文

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天津滨海新区航空产业的发展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机遇发达国家正在进入一个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着力点的产业结构调整新时期,其产业升级将为滨海新区承接国际航空产业转移带来新的战略机遇。1.低碳经济为滨海新区加速承接国际航空产业转移提供了可能。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将推动包括航空产业在内的部分高碳产业或生产环节向外转移。对来自发达国家航空业中的某些高碳产业或生产环节的转移,我们不应完全排斥,而应根据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有选择、有限度地审慎承接。2.低碳经济可能有助于滨海新区涉足航空制造的高端环节。为了配合生产的需要,国外航空巨头企业一般也会将部分研发部门转移至产业承接地,从而为产业承接地引进先进的航空制造技术、涉足航空制造的高端环节提供了可能。3.低碳经济也有助于滨海新区更多地参与航空产业的国际合作。一方面,航空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的特殊产业,国际航空产业的生产能力或技术研发活动的成功转移必然离不开产业承接地的合作;另一方面,以温室气体高排放为背景的传统航空产业生产制造技术与低碳经济的目标定位不符,决定了必须改进航空生产制造技术,加大节能技术的研发投入:而为了降低技术研发投资的风险,国外航空巨头企业必然会寻求风险合作伙伴共担新节能技术研发风险,从而为我们参与国际航空产业清洁节能技术研发的合作提供了可能。(二)挑战尽管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滨海新区进一步发展航空产业带来了很多机遇,但不可忽略的是,它同时也给滨海新区承接国际航空产业转移带来了新的挑战。1.面临航空产业发展与低碳减排的抉择难题。对于致力于打造国际著名的航空城的天津滨海新区来说,承接更多的国际航空产业转移有利于加快航空产业发展。但通常情况下,国际航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往往也伴随着污染和碳排放的转移,因而国际航空产业承接与低碳减排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2.难以避免接受被动强制减排义务。尽管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不需要承担《京都议定书》中所规定的量化减排义务,但是在欧美国家主导制定的其他单边减排制度下,我国将几乎无法避免接受被动强制减排义务。

二、国际航空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美国西雅图———航空产业转出国美国西雅图是波音公司的重要基地,波音公司有7个业务部门,其中5个业务部门位于西雅图地区,其中包括波音公司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依托龙头企业———波音公司,西雅图逐步构建了完整的航空制造产业链,其中包括飞机的研发设计、制造、总装、销售及相应配套服务等等。然而,西雅图航空产业的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航空制造。依托波音公司的历史和久负盛名的波音系列产品,西雅图还形成了特色的航空工业旅游,将购物、参观、交流、娱乐融为一体。此外,在过去的十几年,西雅图不断将位于价值链低端、高能耗、高排放的航空零部件制造业转移至别国,而把位于价值链高端的“绿色”产业保留当地。据统计,波音公司60%以上的零部件制造都转包给了其他供应商,其中主要是中国、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制造企业。(二)法国图卢兹———航空产业转出国20世纪50年代,随着图卢兹生产出神秘的协和飞机以及制造出第一批喷气式飞机,确立了其在规模型航空工业竞争园区中的地位。随后的一段时间,众多与航空航天相关的高科技企业、研发和教育机构纷纷落户图卢兹市。目前,图卢兹依托航空制造产业,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各个环节,加之教育培训机构和政府的鼎力支持,企业、培训部门以及政府之间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网络协作关系,显示出了集群化发展态势。无独有偶,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图卢兹也在不断将航空零部件制造、飞机总装等低价值、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许多发展中国家。据统计,目前空客公司拥有150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分布在全球27个国家。其中我国就有包括西飞等在内的7个重要的航空制造基地为空客提供零部件生产、整机总装。(三)墨西哥———航空制造产业转入国随着世界航空产业转移的深入,墨西哥以其完善的基础设施、熟练劳动力和低运营成本优势吸引了美国航空制造产业众多转包业务。但由于墨西哥在航空制造产业的上游不具有设计优势,在产业下游不具有品牌与全球销售优势,它可以被利用的只有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及各种自然资源。因此,墨西哥只能被动地以OEM的方式嵌入航空制造全球价值链,承接一些位于价值链最低端的高排放、高耗能业务。墨西哥经济部数据显示,墨西哥79.7%的航空企业是加工制造和组装,9.9%的航空企业是致力于市场维修,仅有10.4%的航空企业是致力于工程研发。而且这些企业中几乎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创新,航空企业之间很少存在企业间联系,对其他产业也很难形成带动作用。(四)相关经验借鉴美国西雅图和法国图卢兹航空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显示,航空产业的发展壮大不能仅仅局限在航空制造方面,必须重视航空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航空工业旅游等特色经济,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未来多元化、低碳化模式是航空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作为航空产业的承接国,墨西哥的经验教训显示,一个地区要发展航空产业,就必须培养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带动航空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本地区航空制造企业的价值链攀升,实现产业升级。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滨海新区发展航空产业的对策

第5篇:地摊经济发展策略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因素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总理近期多次强调要通过房地产调控来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房地产经济做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它关系着国计民生。另外,房地产行业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及相关能源消耗都较高,加之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所以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如何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下获得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及需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我国经济协调发展中,未来房地产经济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将是一大趋势。

1、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既要满足当代人对房地产产品的消费需求,又要保证土地资源、建材资源、空间资源等利用的可持续性,不对后代人的消费需求能力造成损害。二是要实现房地产经济与社会、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保持房地产产业自身的发展进步。 概括来讲,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达到房地产建筑的环境效益、人文特色、规划形态和住宅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2、影响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2.1、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房地产具有先于国民经济萧条而萧条,后于国民经济复苏而复苏的特点,房地产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具有正相关性。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房地产具有拉动和推动的双重效应,它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强力的支持,有利于放大房地产上游的生产要素供给总量,拉动房地产的终端市场需求。

2.2、价格与价值背离 ,泡沫经济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走势一路攀升。遵循市场规律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特征,房地产经济受到开发商非法占地、炒房团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价格增速过快,偏离了市场经济持续 、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价格增长越快,价格与价值背离越多,也导致泡沫经济的风险增大。一旦发生资金链严重断裂的行业经济问题,势必会首先冲击到银行信贷业务的损失,其他行业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更难以维持市场经济秩序。

2.3、区域经济

从区域经济来看,房地产业是一个级差收益明显 、区域差异巨大的行业。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状况必将制约到该区域的房地产业发展的程度。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增长是随着需求量的持续上升和投资量的不断增加而发展起来的。这种需求与投资的增长,必然导致房地产需求的增加,从而带动房地产业的相应发展。

2.4、节能环保

房地产经济建设与低碳经济有着紧密的关联,但目前节能环境的长远战略显现不足,大量土地资源的占用,并不能以低碳、环保住宅为回报,占比率不高,开发数量有限。

3、我国房地产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与房产发展相配备的金融基础体系尚不完善

房地产信贷结构需要调整,目前较倾向于开发贷款,住房消费信贷发展不足;房地产资金来源结构单一,开发商自有资金比重低,市场资金严重依赖于银行贷款,给银行资产带来安全隐患,贷款资产流动性不足,缺少二级市场;住房公积金缴纳范围和比率的扩大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低进低出的运营方式使资金使用低效率和显失公平 。

3.2、忽视生态环境发展

有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使得房屋建筑出现极度紧密状态,容积率过高,缺乏绿色空间,随意毁林毁草,减少公共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为了扩大房地产建设范围,催毁了区域内的古老建筑物而变成商品房。更有甚者有些开发商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围湖造田、开发房地产,直接降低了相关湖泊的蓄水排洪能力,影响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3、资源浪费情况严重

很多建筑生产商对于建筑市场的发展走向没有一个科学全面的认识,我国房地产业仍然偏重于粗放发展,房地产开发无序发展,规划不合理,依靠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来实现经济效率的增长。没有重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1、完善金融体系结构,发展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

房地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是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我国当前房地产金融发现的现状来看,应重点做好房地产贷款结构的调整,增加消费贷款比重,注重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同时,为了更好的解决房地产金融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资产流动性及期限错配等问题,应着手研究并建立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实现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打通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将一二级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纳入金融大循环,有效分散银行贷款风险,提高房地产金融的市场化程度和效率,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

政府还应立足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大力开展银行创新改革,使银行吸引优质资产的注入,打破传统的存贷模式,规避房地产市场中高风险业务的影响,整合现有业务,逐步增加优质业务的占比率,以服务市场经济整体发展为宗旨,有效降低房地产市场的金融风险。另外,政府还要对房地产市场的金融秩序予以监管,全面深入的监督房地产企业的贷款规模、开发进程和偿债能力等,调节银行的资产结构,控制商业银行在房地产领域的信贷业务,推动信贷资金向市场经济发展的朝阳行业流动。

4.2、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谐的开发与利用

充分协调好房地产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发展、人口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在项目开发前,应科学、合理的规划生态和环境保护,在开发时要注意绿色建筑的开发,注重绿化,节约资源,注重保护周围的文化和生态环境,使建筑的风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为人们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房地产开发要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生态循环良性化、城市环境田园化、乡村建设城市化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使房地产经济发展成为城市生态经济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4.3、制定科学的长期规划,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做好房地产发展中的科学规划,使房地产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在避免那种过分超前,危害经济的行为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带动经济增长。

努力使房地产经济向对资源集约利用的方向转变,严格限制粗放型的房地产经济,尤其要提高对土地、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浪费,加强土地审批调控力度,严格控制土地供给总量,加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力度,使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的发展,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4.4、加强房地产价格管理,加快科技创新

加强房地产价格的管理,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对房地产价格的决定性作用,在建立土地集中统一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价格的咨询、信息和监督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清理土地的隐形市场,制定和规范土地使用权的出租、转让、抵押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加强科学的土地价格体系和基准地价研究,调整房地产投资结构,实行倾斜政策,实现商品房由高档次向低档次发展,以解决居民购买力低下和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之间矛盾。

房地产科技创新能够有效的改善人们的居住、生活和办公条件,优化城市的环境,利用先进的科技技术,重视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取得最高的效益。并要做好交通、信息等其它配套设施的协调,坚持不懈的跟随科技的发展,加快科持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才能保持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

第6篇:地摊经济发展策略范文

关键词:经济转型;低碳;体育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261-02

低碳体育旅游不同于以往的观光旅游,是为应对全球环境恶化趋势,在全社会提倡节能减排,保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倡导的一种全新的体育旅游理念。

一、低碳体育旅游发展的前景展望

(一)体育旅游业社会中经济价值的展现

体育旅游是人们运动休闲和度假的主要方式之一,开展体育旅游不仅需要体育吸引物的建设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而且对一系列的配套设施“游、吃、住、行、娱、购”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体育旅游快速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增长社会就业有积极的作用。体育旅游为充实、丰富旅游产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低碳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在颁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将旅游行业定性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这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积极信号。在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将“发展绿色和低碳经济”作为重点内容,怎样应对全球环境恶化趋势,如何全社会提倡节能减排,并保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因此,中国大力发展“低碳旅游”的趋势已不可阻挡,那么作为“低碳旅游”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低碳体育旅游”也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成为旅游产业中的新生力量。

二、发展低碳体育旅游的重要性

(一)低碳体育旅游有利于节能减排

低碳体育旅游产业主要以体育旅游资源为凭借,以体育旅游设施为基础,以低碳节能为前提,通过提供低碳体育旅游服务满足低碳体育旅游和消费等各种需求的综合性产业。这些以运营渠道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如交通业、餐饮住宿业、大众娱乐业、商品零售业、联系通讯业等行业均与碳消耗紧密相连,排出大量温室气体,有的行业甚至耗能非常大。这些状况与中国“十二五”规划将“发展绿色和低碳经济”作为重点内容,全社会提倡节能减排,应对全球环境恶化趋势,保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宏观背景严重背离。

(二)低碳体育旅游有利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体育旅游着重点在“低碳”上,将节能和生态放在体育旅游的第一位,在旅游开发前进行详尽的评估和认真的市场调查,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使得达不到“低碳”标准的体育旅游项目和产品不允许开发和上市。重节能,重保护,轻开发,这样就避免了许多不可再生的宝贵体育旅游资源人为的破坏与浪费。由于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宝贵体育旅游资源人为的破坏与浪费。由于缺乏市场调查研究和详尽严谨的评估与规划制度,使得体育旅游产品的品质很多达不到低碳要求,积极培养和培训低碳体育旅游方面的专业管理人才,重视对游客环保意识和低碳生态意识的宣传和教育,为经济转型中低碳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排除障碍,并提供有利条件。

三、发展低碳体育旅游面临的阻碍

(一)人民大众对低碳体育旅游理念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低碳生活理念是近几年新提出来的一种生活理念。传统体育旅游向低碳体育旅游转型的最大障碍首先是游客观念的改变,是游客对低碳体育旅游的接受程度。“传统体育旅游”具有一定的享受性,而“低碳体育旅游”是锻炼性理念,两者存在一定的冲突,认为低碳体育旅游是一种压力,是一种束缚,感觉太累了,开发商不顾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盲目、急功近利地进行市场开发经营,这明显违背低碳体育旅游的理念,以损害体育旅游的长期效益来获取短期利润。这些情况说明,社会人民大众对低碳体育旅游理念的认识还存在严重不足。

(二)传统体育旅游向低碳体育旅游转型比较困难

低碳体育旅游的发展是建立在传统体育旅游的基础之上的,是对传统体育旅游的改进和发扬。我们必须构建低碳体育旅游产业体系,加强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从单一体育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到整个产业体系联动低碳发展,形成有机的产业链条,并且做好体育旅游产业体系上每个环节的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体育旅游产业体系的低碳生态化、节能化路径,从而整体推动低碳体育旅游的实现。

四、发展低碳体育旅游的对策

(一)提高公民意识,建立低碳经济的环保理念

树立低碳经济的环保意识。良好的环保意识是低碳体育旅游发展的基础,保护低碳体育旅游的生态环境是低碳体育旅游的核心内容,也是低碳体育旅游有别于其他旅游方式的主要特征。抛弃和摆脱工业化时代体育旅游盲目粗放式开发方式,要注重低碳经济体系构建,走后工业化时代的体育旅游发展之路,科学开发资源,保持体育旅游原生态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来发展旅游经济。要做好低碳体育旅游的发展工作,低碳体育旅游就要坚持走科学化、规范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给予低碳体育旅游以政策支持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旅游业在旅游业中已极具活力和发展潜力,而低碳体育旅游的发展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很大的阻力。游客低碳理念低、发展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政策缺乏等问题,目前我们应抓住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消费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两个政府部门的共同指导下制定加快发展低碳体育旅游的相关政策,通过政策的导向和杠杆作用,推动低碳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尽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组织起草“加快发展低碳体育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三)科学发展,有效开发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是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及其所在地改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环境,从而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得以发挥、改善和提高的技术经济过程。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对旅游资源本身的深层次认识和对其内涵的准确把握之上。中国有丰富旅游资源条件,只有反复论证,精心策划,突出地方特色,才能将旅游资源变为旅游产品。开发低碳体育旅游首先要保证它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使旅游产品既具有地方色彩,又具有科学性,才能提升低碳体育旅游资源的含金量,提高低碳体育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建立科学的低碳体育旅游的绿色运营模式

低碳体育旅游产业应转变奢华浪费攀比之风,强化清洁、节约、舒适、方便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低碳体育旅游文化的品牌性,提倡低碳、环保的旅游出行模式,鼓励游客少乘坐或不乘坐碳排放量多的公交车或自驾车出游、多采用电动车、自行车或步行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出游。低碳体育旅游产业应加大低碳体育旅游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旅游者文明健康的低碳旅游消费意识和修养,倡导游客低碳体育旅游理念,促使体育旅游者将低碳体育旅游视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规范。加强低碳体育旅游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低碳体育旅游全产业链的良性循环经济模式。

(五)大力提高低碳体育旅游服务质量

大力提高低碳体育旅游服务质量不仅包括低碳、便捷的交通、节能、温馨的住宿、可口的膳食、宾至如归的接待等方面的服务,还包括安全、完备的体育设施、丰富的体育用品、特色化的环保旅游纪念品和人性化的体育活动设计,这些共同构成了高质量的低碳体育旅游服务,以满足游客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前者为低碳旅游的共性所在,后者则是突出体育旅游特色之处,是打造高品质低碳体育旅游产品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做到这些才有可能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并使其产生归属感,从而提高低碳体育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重视低碳体育旅游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

整个低碳体育旅游产业体系的竞争和发展归结于经营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的竞争,集中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在体育旅游向低碳体育旅游转型过程中,懂得低碳体育旅游经营管理的人才却极度缺乏。为此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鼓励和支持全国的体育院校和旅游院校设置体育旅游专业,实施体育旅游学历教育,并支持旅游企业和体育院校、旅游院校优势互补、合作办学、联合培训等。尽快建立一支有技术、懂经营、懂环保的低碳体育旅游人才队伍。

(七)开展低碳体育旅游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底蕴

地域文化赋予旅游产业一种精神底蕴,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地域色彩。将体育项目与景区的历史典故、人文轶事、民俗风情紧密结合,使游客既愉悦了身心,又增长了知识,才能提高对低碳体育旅游产品的满意度。我们只有深入挖掘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内涵,使低碳体育旅游与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化的文化形式相吻合,才能使低碳旅游产品特色更鲜明,并逐渐发展成为知名文化品牌,扩大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低碳体育旅游既丰富了体育旅游理论体系,又具有广阔的市场和经济价值,并且低碳体育旅游的发展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和体育旅游产业及其相关联产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去融合发展和努力探索,我们应在广泛吸取国内外优质低碳环保企业的发展经验基础上,根据实际、实地情况出发制定和建立低碳体育旅游战略经营管理模式,为实现低碳体育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在经济转型期的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于素梅.中国不同群体的体育旅游经历[J].体育学刊,2007,(14):12-15.

[2] 由文华,钟勇.基于文化多样性的陕西省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59-62.

第7篇:地摊经济发展策略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消耗;技术创新;经济增长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01

一、现阶段低碳经济的特性

(一)缺乏技术创新。缺乏技术创新导致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低碳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受限,是碳排放强度始终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某些地理位置相对闭塞,给技术交流与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过去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又致使工业设备陈旧落后,制造能力和生产效率较低,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资金支持,严重阻碍了低碳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因此,增强低碳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政策扶持不完善。我国现处于低碳经济的起步阶段,法律、法规、政策等都相对滞后,很多领域仍然处于空白状态,没有规范性文件的约束。低碳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发挥强有力的主导作用,政策的完善和增强其执行力度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目前促进老工业基地低碳经济发展的规范、系统的政策扶持机制尚未建立,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国家尚未制定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政策扶持机制;第二,地方政府也未制定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长期目标不明确。税收政策、融资担保以及投资补偿等间接政策扶持机制不合理,相关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完善,未起到应有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本质及意义

(一)丰富了相关经济学研究内容。低碳经济在发展过程创造一些工具,如碳货币、碳交易、碳贸易、碳期货与期权、碳关税等。这些概念目前还存在不完善阶段,但已经为金融学、国际贸易、虚拟经济增加新的内容。气候变化问题解决之复杂使得经济学家不得不对如风险、不确定性以及贴现等一些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进行重新的审视,需要重新界定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分析概念。

(二)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能加速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经济碳强度,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使各产业之间更协调,更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带来最佳效益,使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更加协调平衡。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最终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三)提升我国在国际交往中地位。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我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国际规则的讨论和制定,这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也有利于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良好形象,更有利于我国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一)完善政策支持。一是制定低碳企业准入标准、低碳发展考核办法等政策体系,强化政府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二是投资补偿及补助。对企业投资低碳经济产业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和补助,这样,既能减少企业的一定损失,又不至于影响企业自身的风险约束机制。三是完善低碳税收政策,实施相关税收优惠,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抵免,逐步征收碳税,引领低碳经济发展。四是完善政府的绿色采购制度,扩大政府低碳采购产品范围,强制或优先采购低碳节能产品。

(二)引导全民参与。一是戒除“一次性消费”嗜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一次性消费方式广为流行,不仅制造了过多的垃圾,而且大量消耗了宝贵的石油能源。我们要认识到戒除“一次性消费”嗜好与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及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减少“一次性消费”。二是反对“奢侈消费”。任何个人的消费均是社会资源与能源的耗费,尤其是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积极倡导适度消费的理念,反对过度消费。三是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并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并实施低碳生活,“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注意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

(三)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一定的制度进行保证,根据经济学中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原理,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保证低碳经济的发展具备一定的生产关系,这就需要相关的制度来进行保证,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制度保证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通过政府对低碳经的立法工作,确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规范,同时还可以依法建立低碳经济的评价以及监测机制等。政府除了立法方面的工作外,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社会宣传,提高公民的低碳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低碳生活,绿色生活。

(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在低碳经济发展中,需要采用新的能源利用思路,注重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对固有的能源结构进行优化。针对我国传统能源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能源结构的转变,在低碳型的能源结构中,要减少对石化能源等的使用,逐渐利用一些低碳、清洁型的能源,注重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实现能源利用结构的多样化发展,对于一些可替代能源,例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需要进行重点开发和利用,减少传统高污染能源的利用,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现状,较少环境污染,促进能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用新能源来带动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五)研究低碳技术,培养相关技术人才。低碳经济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来支持。在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中,需要研发相关的低碳经济技术,同时大力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用专业技术人才来进行技术保证。低碳技术的研究需要国家以及相关科研部门给予支持,国家要加大资金投入,科研部门要做好技术研发工作,同时国家和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做好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保证低碳与技术研发技术的人才基础。并通过一定激励机制的建立,促进低碳技术研发的成效。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针对目前的这种现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进行低碳经济发展时,需要明确发展思路,落实相关制度,大力研究低碳技术,同时研究新能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推行低碳经济,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地摊经济发展策略范文

关键词:石油;地质勘探;发展机遇;经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4007501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对石油的需求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石油资源增长却是很有限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际石油价格一直在不断上升,尽管油价很高,可我国的石油消费却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并且我国石油的进口率要高于出口率,我国的石油资源虽比较丰富,但石油地质分布不集中,随着我国对油气资源需求量的加大,对我国石油勘探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其发展。

1 我国石油资源发展潜力及勘探行业发展现状

1.1 我国石油资源发展潜力

我国的石油勘探还处于中期阶段,但已探明石油资源储量为234亿吨,主要分布在山地、沙漠及黄土塬等地带,开发勘探的难度比较大,对技术要求及成本费用的要求较高,待探明的地质石油资源储量为531亿吨,主要分布在近海海域、东部及中西部地区,客栈石油地质资源的80%以上,勘探潜力较大,未来我国的石油开采主要集中在海上及西部地区,由于海上石油能够在海床下进行流动,越早开发是越有益处的,我国应该尽量进行海上油田的开发,勘探工作也应着重在海上,我国对石油资源需求的加大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石油勘探工作的发展。

1.2 我国石油勘探发展现状

我国石油资源在海域、东部及中西部地区、渤海湾盆地及松辽盆地的探明程度已经都发到了50%以上,已经达到了勘探的中高程度,但待探明的石油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对于准噶尔、塔里木等盆地及渤海领域的勘探程度仍比较低,仍有发现较大油田的潜力,石油的勘探前景还是很广阔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油气勘探理论及应用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的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主要有物探技术、钻井技术及测井技术,物探技术从地震领域进入石油勘探领域后,在石油勘探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像数字、反射及三维地震技术都曾为油气的发现及储存数量上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高分辨率的地震技术、思维地震的监测技术、油藏地震的描述技术及三维叠前的深度偏移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新勘探领域的成功,并为老勘探领域注入了活力;测井技术也有数控测井技术发展到了成像测井技术,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更多测量数据的传送,数据传输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磁核共振的测井技术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其精度及速度也越来越高,并且被应用的越为广泛,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2 我国石油勘探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石油勘探行业主要有四大石油公司长期垄断,民营企业被拒绝在门外,不能独立开展业务,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这些石油公司大量圈地,但又不能完成相应的勘探投入,对于新领域的石油地质的评价力度不强,前期勘探投入不够,这种垄断格局极大地降低了石油勘探的开发投入,并且在各公司间还存在着自我保护及垄断;我国能源的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能源管理存在着政府管理部门的缺位现象,没有一个综合统一能源管理部门,虽有国家能源办但能源管理上并没有多大权力,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给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困难;由于我国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我国原有的大庆、胜利油田等已进入了高含水、高采出的阶段,总体产量已进入了递减阶段,东部待探明石油规模变小且隐蔽性较强,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石油资源埋藏太深、地表复杂,技术要求高,海域受到高压高温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对于深水的勘探技术及设备缺乏,其施工难度较大等,再加上我国油气公益性及基础性的前期地质勘探投入较少,没有有效机制,评价力度不够,石油公司上市之后,较为注重经济效益及经营性勘探开发,对于前期资源的调查评价投入较少,这使得石油勘探中的重大发展献及突破难度成为难题;我国的石油地质勘探开发理论及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能够满足需求增储量,地质理论不成熟,无法有效指导石油勘探,现有的高新技术大多属于模仿跟踪式,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较少,对于关键设备及技术的研发能力较弱,很多关键技术及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与研究。

3 石油地质勘探行业的发展机遇和经营策略

3.1 加强我国东、中西部及海域的石油勘探

我国东部石油探明率已在50%以上,待探明的资源也很丰富,近期仍然会是我国石油增储的主要地区,勘探工作已由构造圈闭向地层——岩性及构造——岩性圈闭转变着,并由中浅层向着深层转变,东部的渤海湾及松辽盆地已成为主要开发的目标区,也是深化东部石油勘探的主体,由于地层——岩性的油气具有隐蔽性,需要更为细致的勘探及研究,以加强预测及油气勘探的指导工作;中西部的石油资源也很丰富,石油探明得储量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它是我国发现大油田及接替东部油田的主要选地,近些年,塔里木、准噶尔及鄂尔多斯等盆地不断取得新进展,总结出了石油成藏的基本规律,并对地质有了新认识,为了保持中西部的石油地质勘探的良好石油,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工作;海域的石油资源也是比较丰富的,勘探前景很广阔,应该加强珠江口、渤海及北部湾等地方的勘探工作,同时还应该加强

黄海及东海的勘探工作,对近海海域应该多探少采且就地储备,对于那些有争议及深水海域应该多探多采,以保证我国油气资源能够可持续供给。

3.2 加强油气资源的公益及基础性调查评价

我国的盆地石油地质方面研究程度还是较低,很多盆地并没有钻探工作,应该加大这些区域的油气基础性的地质调查评价,并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我国深海方面的勘探技术也还不成熟,应该进行攻克,国家应该组织相关力量应该进行技术攻关,对深海的勘探技术及装备进行开发研究,并现在南海的深水区域进行勘探作业,并结合相应的石油评价成果,对全国的资源战略进行选区,对那些新区、深水海域及没有被石油公司登记的油气资源进行调查评价,以争取能够有更大的发现,同时针对南海领域的油气资源,周边国家已经进行了开发,我国应该暂时放下争议,跟周边国家共同开发,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运用合作的方式,进行共同开发,并且坚持在深水的空白区域进行独立作业开发。

3.3 运用新技术,提高石油地质勘探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应该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提高石油地质勘探的工作质量,三维地震技术及模拟方法的发展,为盆地模拟、油藏模拟、油气系统模拟及地下成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应该进一步运用GPS、3G、GIS及计算机等技术,加强石油地质勘探仿真技术的实现,以此提高勘探效率;运用可膨胀的套管技术来降低石油勘探成本,这种技术能够解决复杂井的井壁问题,减少井眼上部尺寸及套管层数,还能够修复那些老井中被损害的套管,这样能够有效降低钻井成本,适合大庆及胜利油田的勘探工作;运用多维发展来加强我国石油的综合地质勘探水平,我国石油地质勘探将来面临着黄土塬、山地及薄层等勘探作业难题,整个石油资源的开发环节需要勘探开发的一体化服务,这就意味着要进一步加强物探软硬件的开发研制,并坚持海洋及陆地的共同发展,同时加强新技术及新方法的研究,从而提高石油勘探水平和石油地质勘探的实效性。

4 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加强石油地质勘探工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要加快石油地质勘探行业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完善法律法规的保障,关键地质勘探理论及技术的创新,公益基础性调查评价机制及能源管理体制的完善等,从而加强石油资源的经营管理,有效促进石油地质勘探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1]龙星健.浅谈石油地质勘探创新[J].科技风,2010,(08).

第9篇:地摊经济发展策略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排放;低碳物流;策略

一、 前言

目前,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来自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严峻挑战,这不仅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危机。在此大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的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低碳经济不仅成为一系列国际会议、国际组织研究报告的主题,而且成为国际热点议题和社会焦点。2003年的英国政府报告《能源白皮书》最早指出低碳经济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我国政府不仅庄重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而且将发展低碳经济做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来贯彻执行。

目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任务十分紧迫,各个行业节能减排的低碳方式都需要探讨和理顺。尤其是现代物流行业,做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的物流行业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据统计,物流业的油品消耗量约占全社会油品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因而成为我国重点节能减排产业。

二、 现代低碳物流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1. 现代物流在低碳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做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的现代物流在低碳经济中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尤其是现代物流的运输功能在物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直接影响着碳排放的程度。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现代物流采购与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社会现代物流总费用为8.4万亿元,运输费用为4.4万亿元,占社会现代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8%。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交通运输业CO2排放量占全世界的16%,仅次于能源生产业和家畜生产业,高居各行业第三位。这些都决定了物流行业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行业。

过去十年来,全球CO2排放总量增加了14%,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增长率却高达25%之多。欧盟大部分工业领域都做到了成功减排,但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却在十年间增长了22%。鉴于物流运输的高排放,据推测,如果实行碳减排可至少减少10%能源消费空间,表明我国现代物流的碳减排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鉴于现代物流在低碳经济中的特殊比重,如果在物流行业大力开展碳减排,将会大大促进我国低碳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

2. 发展现代低碳物流的重要意义。

(1)发展现代低碳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的同时加大了对地球环境的污染程度。而现代物流运输工具是尾气排放的主体,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只有大力发展现代低碳物流,控制车辆碳排放,才能有效改善当前环境。现代物流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模式是粗放式的,尚需低碳化理念的指导,同时,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高昂的现代物流成本以及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随着现代物流需求的加速增长,节能减排任务不断加重,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低碳物流,已经成为我国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2)低碳物流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核心能力指标。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发展战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乃至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核心指标不再单纯的是盈利能力,而且以资源利用率和环保为代表的低碳物流,也就是说,低碳物流逐渐成为企业间相互竞争的重要核心能力指标。

从竞争最传统的成本角度讲,大力发展低碳物流可以大大降低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因此,企业要树立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从战略层面上重视低碳经济,制定出企业的低碳物流发展路径,大力应用现代低碳物流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最终形成企业重要竞争力。

(3)全球“绿色壁垒”要求低碳物流与之相适应。目前,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绿色低碳革命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都将低碳经济作为战略发展目标。在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各国及国际组织对现代物流领域的环保要求非常苛刻。一方面在传统关税壁垒下更注重“绿色壁垒”,将拒绝进口不具备低碳环保的产品,或对高碳产品克以极高的重税。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具有低碳环保资质,通过ISO 14000环保体系认证,才能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因此,中国企业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化运作,就必须从企业各个方面严格按照国际化的绿色低碳标准来进行。

三、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现代物流发展策略

1. 树立现代低碳物流科学意识。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全社会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当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的现代物流运输采用了低碳经济模式时,就会对生产和消费领域产生积极影响。当公众树立了低碳环保生活意识后,就会主动地改变浪费能源增加污染的传统消费生活模式为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模式。因此,政府要通过各种媒介向全社会宣传环保和低碳经济的现实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科学环保意识,使民众自发购买具有低碳标识的产品和服务,最终为发展现代低碳物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就企业层面而言,企业组织的高层不仅自身要深刻地意识到现代低碳物流的重要性,还要使企业所有员工深刻地意识到现代低碳物流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企业要不断地学习相关低碳经济理念,时刻树立敏锐的低碳物流意识,主动地采取低碳排放措施,使低碳物流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完善现代低碳物流法律法规。目前专门针对现代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少,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物流政策法律法规,在宏观上物流活动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和约束。

(1)需要建立相关的物流环保法规,在发展现代低碳物流中起到主导、引领、助推的作用。比如,控制和监督现代物流活动的污染源头;严格限制废物和废气排放量;限制交通流量和调控交通源。

(2)利用政策法规来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物流低碳技术和设备。比如,给予积极推广使用碳排放量低的运输设备以及引进重大型节能环保设备或者改造现有物流设备的企业以政策支持;对采用甚至研发现代低碳物流技术的企业,政府进行税收减免。

(3)政府可通过产业规划与财税金融政策的对低碳物流产业进行扶持,比如,通过财税政策加大对现代物流产业优化升级和低碳特征强的企业的支持力度;出台政策鼓励银行低息贷款给造富于民生的低碳物流项目。

3. 重视现代低碳物流人才培养。和国外物流业相比,我国现代物流业起步较晚,运营体系较传统,这与低碳经济理念相悖,这和人员素质较低、缺乏低碳物流专业人才有关。为促进现代物流发挥重要的减碳作用,要大力培养低碳物流专业人才。

(1)将现代物流管理与环境科学结合起来,加强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低碳物流项目的研究与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培养低碳物流高端人才。

(2)企业可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自己的低碳物流人才。如企业和高校合作,培养自己需要的低碳物流专业理论人才;或者对现有员工进行职业培训,使其成为不但具有现代物流操作技能,而且有强烈低碳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3)积极利用高校平台培养现代低碳物流人才,鼓励开设现代低碳物流专业,将低碳经济思想和现代低碳物流理念导入到高等院校现代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中,开展各种层次的物流学历教育,推行相应职业资格考试,建立各种渠道以适应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

4. 物流合理化是低碳物流关键。所谓物流合理化就是通过对物流设备进行科学合理配置,以及对一切物流活动进行优化管理,使整个物流体系运行趋于合理的过程,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经营目的。通过促进物流合理化,可以大大减少碳排放量,因而是实现低碳物流的关键。

现代物流作业合理化是实现低碳化的重要途径。在生产环节,要科学需求预测,推行JIT生产方式,努力实现零浪费、零库存。在仓储环节,设备和设施要合理化布局,仓储操作要统筹规划,以提高仓储设施利用率,节约仓内运输成本,减少仓储成本。在运输环节,要提高运输载体的实载率、减少空驶率、避免对流运输、无效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运输合理化;选择最优运输路径和运输方式如多式联运、共同配送及先进的运输方式等;大力发展铁路运输减少公路运输等。在包装和流通加工环节,大力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如无碳低温包装材料或可降解材料等;鼓励包装材料二次利用;以可降解材料逐渐替代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在物流作业的各个环节上,加强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建设,使用RFID、数据库等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进行统一规划和调控,以使整个物流系统优化,达到减少浪费,促进物流作业的高效率和低碳化。

5. 加强现代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物流低碳化的过程,是需要物流企业亲自践行的,因而物流企业在低碳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执行角色。企业不仅要具有低碳意识,更要将环保、低碳作为其重要的社会责任来履行。真正要实现物流低碳化,必须从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抓起,利用先进物流技术,整合现代物流资源,通过科学高效地规划,优化企业内部的各种物流活动,包括优化生产环节的物料流动配置和优化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和流动加工等环节物流活动,大大减少碳排放和物料的浪费,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要挖掘节能减排的创新潜力,时刻从每一个物流细节上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企业要将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避免环境污染等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目标。要紧密跟踪和学习国际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和措施,制定出本企业物流低碳标准,超前做出本企业的低碳物流战略部署,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6. 加强低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是企业物流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硬件保障,加强对低碳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大大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减少碳排放。

(1)可利用与改造现有物流基础设施,根据现代物流的功能优化,对物流设施的规模和布局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提高现有设施的高效利用率,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整合效能。(2)扩大交通运输业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和建设力度,如对公路、铁路、航空和航海运输等设施要加大投入,尤其是铁路、航空以及短距离的城市配送等设施;(3)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中心及低碳物流工业园区的建设。在园区的设计时,将低碳物流的概念融入园区的各项功能规划中,比如在园区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绿化设计、水循环、光伏照明、产品包装设计等环节使用低碳标准来规划设计。

目前我国相对落后的低碳物流基础设施急需升级和改造。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重复建设的现象出现,避免重大浪费,同时要拓宽各种融资渠道,鼓励资金雄厚的企业进行投资。

7. 广泛应用低碳新技术新手段。新技术新手段往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直接会给企业带来高效率和高效益。低碳经济及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手段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现代物流行业,低碳技术也是发展现代低碳物流的关键途径。广泛应用低碳物流新技术新手段能大大提高效能减少碳排放。如运用新能源机械装卸搬运、电子扫描、RFID技术、立体仓库以及自动化包装作业等现代物流技术;运用GPS和GIS技术对在途物流车辆进行全程定位跟踪管理;运用数据库技术和远程信息交换技术进行供应链各企业节点之间的信息共享;运用智能运输系统(ITS),对运输线路优化设计,能减少物流车辆行驶距离与缩短运输时间,减少空驶、重复运输等不合理运输,大大减少了碳排放。

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设备和设施的综合利用能力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左右,因此,需要引进世界先进的低碳技术,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研究和开发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或者进行自主研发低碳物流技术,逐步开发和完善以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为代表的多元节能低碳技术体系。

8. 重视逆向物流体系的低碳化。倡导现代低碳物流不仅要考虑正向物流环节的低碳化,还要考虑供应链上逆向物流的低碳化。要加大逆向物流的投入比重,不然的话,就会带来更大的资源浪费和更多的碳排放,比如如果不回收有缺陷零部件,企业就必然要重新生产新的零部件,这一整个过程包括采购、运输和生产等环节都会增加碳排放量。如果对企业运营中出现的有缺陷的零部件、边角废料、次品以及损坏货品,进行回收再资源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对于报废的汽车、重工机械等大型工业产品,可将其拆解成零部件甚至原材料,原材料进行再使用,零部件进行再制造。对于终端客户和零售商的退货,批发零售商的包装材料或容器,可以直接回收再利用。对于消费者群体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废旧物,可进行分类回收,甚至将生活垃圾进行发电产能。对一些家用电器、计算机、手机、高压锅等消费品可通过以旧换新的绿色营销模式来实现回收再利用。最后,将少量实在无法利用的废弃物进行降解、焚烧和填埋处理。

9. 构筑低碳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提高现代物流效率的前提,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企业物流就不能称作现代物流。只有建立相应的低碳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才能更好地应用物流信息技术,使物流作业流程的信息化、网络化和自动化,实现高效率、低碳化物流的目的。构建低碳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现代物流运作模式。通过互联网上的信息共享,与交易有关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能够迅速实现。对现代物流企业可以构建现代物流信息、查询以及电子交易网络信息化共享平台,建立销售渠道,推广物流业务,应用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处理物流业务。构建低碳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有利用各物流企业间的合作。比如,如果没有信息共享平台,现代物流企业就会各自为政,不能相互协作,造成运输工具实载率低,多次中转、搬运导致货物受损等情况发生。同时,由于信息不共享,导致仓库空置率上升,利用率不高。总之,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可以让企业实时掌握和了解最新的物流信息,大大降低了无谓消耗、碳排放量和企业成本。

四、 结束语

随着人类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资源能源的浪费与环境污染的程度日益加剧,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全人类需要解决的严峻问题。面对这一危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鉴于现代物流在低碳经济中有着很高的比重,低碳经济的顺利实现需要大力发展现代低碳物流,同时,低碳物流也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对企业而言,大力发展现代低碳物流,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而且有利于企业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新的、跨越式的发展。对于社会而言,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现代低碳物流,也是建设低碳导向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宏春.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及启示.中国经济报告,2010,(1).

2. 徐旭.低碳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商业研究,2011,(4).

3. 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11).

4. 姜燕宁,郝书池.基于低碳经济的物流服务创新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12,(1).

5. 袁琼.低碳交通运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科技,2012,(3).

6. 李丽,刑俊兰.低碳经济趋势下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研究.商业时代,2011,(31).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号:2011BGL011);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项目号:CXJJ-20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