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航空航天产业市场分析范文

航空航天产业市场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航空航天产业市场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航空航天产业市场分析

第1篇:航空航天产业市场分析范文

1 图书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我国图书市场分析

1.1 市场营销学的概念及特征

营销名家菲利普?科特勒对市场营销做了如下定义: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他人进行交换以获得所需所欲的一种社会及管理过程。这一营销定义涵盖了市场营销的起源、途径及其目标,对市场营销的本源做了一个清楚的阐述。

市场营销是在一个动态的全球环境中进行的,就出版行业而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速,经济形势和人们阅读口味的变化,以及道德和社会责任的要求,是发展变化的一些关键趋势,同时也是促使市场营销快速变化以及挑战市场营销战略的几大力量。

在每个企业中,市场营销的作用是帮助实现战略目标。而企业为了在市场中制造它想要的反应,会混合采用一组可控制的战术营销手段,这就是营销组合。营销组合包括企业未来影响对其产品的需求而做的任何事情,传统的市场营销学将其分为4组变量,又称4P,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1ace)和促销(Promotion)。

有效的营销方案应该能把所有的营销组合因素融入一个协调的计划之中,通过向消费者提供价值来实现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营销组合构成企业的战术工具箱,帮助企业在目标市场中建立强有力的市场定位。

1.2 我国图书市场环境以及市场细分

对市场营销来说,市场就是指产品或服务的实际和潜在购买者。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图书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图书出版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图书的需求也将迅速增加。

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出版社579家(包括副牌社34家)。2008年,全国出版图书275668种,其中新版图书149988种,重印图书125680种,总印数69.36亿册,总印张数560.73亿印张,总码洋791.43亿元。图书市场是巨大的,然而,目前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很低,属于不存在集中现象的产业。排名前4位出版社的集中度约为5%,前十位出版社的集中度约为10%。市场集中度低就意味着产业内大企业的规模不大,比重较小,图书出版产业存在生产能力分散、专业化协作程度低的结构性缺陷。同时,我国图书出版的差别化程度不理想。在我国的图书出版社中,一些名牌大社,例如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依据其准确的市场定位和长期坚持的品牌化经营理念,成功实现了差别化出版;其他大多数中小出版社其图书差别化的程度则很低,长期困扰出版业的重复出版、雷同出版、高额呆滞库存便是这一市场结构缺陷的明显体现。

2 国内航天图书市场

2.1 国内航天图书市场概况

航天图书是科技图书的一种,由于其专业性和一定的保密性,读者群范围很小,所以在整个图书的市场份额中的比例也并不大。宏观上看,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我国图书共分为22大类,航空、航天是其中一类。根据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7月的统计数据,2009年,在22个大类中,无论是品种、印数,还是码洋,航空、航天类均是最小的,出版品种只占总品种的0.001%,印数占总印数的0.0002%,码洋占总码洋的0.0005%。微观上看,在各大图书卖场、超市,航天图书的货架总是摆放在较为偏僻的地方,其销售量和销售额也非常小。在北京最大的图书卖场――西单图书大厦中,只是四楼的一个角落里的一个书架属于航空航天科技类图书,其中航天科技类图书上架品种仅仅50余种,册数不足200册,在全大厦几十万种动销图书中所占的比例小得可怜。

航空航天类图书的出版种类少,印数少,码洋低。在整个图书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另一方面,由于航空航天类图书的技术门槛和行业门槛较高,参与其中的出版社非常少,市场竞争也相对来说不是很充分,只要我们能壮大自己的实力,就能相对容易地占据竞争的制高点。

2.2 主要出版社航天图书出版概况

主要参与航空、航天类图书出版的出版社包括国防工业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中国民航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等7家。7家主要航空、航天类出版社出版的航空、航天类图书品种,占这些出版社出版图书品种总数不到10%。从印数比重来看,航空、航天类图书的比重更低,仅占总印数的5%左右。由此可见,即使在航空、航天类出版社中,航空、航天类图书也不是其出版工作的全部,甚至对有些出版社而言,不是其重点。

2.3 航天图书市场趋势分析

随着近来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航空航天产生了兴趣,而在航天科技图书的出版领域,随着国家对航天事业的日益重视和投入的日益增加,航天科技图书的发展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契机,航天图书市场将有一个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然而航天图书的总体市场份额还是很小的,在大型书店和卖场里,航天图书乃至科技图书的销售情况是不容乐观的,绝大部分航天图书的销售还是在出版社的读者服务部和直销渠道中进行。这同时说明了航天图书的读者群还是固定而有限的,市场总体规模的增长也是有限的。

同时航天科技图书上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选题资源、行政资源、作者资源和渠道资源上,航天专业科技出版社只有在出版和营销两个方面积极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才能维持和扩大航天图书中的市场份额,在竞争中抢得先机。

3 航天图书产品(Product)

3.1 航天图书产品的特征

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从而引起人们注意,供人取得使用或消费,并能够满足某种欲望或需要的任何东西。对于图书产品来说,消费者购买的核心目的就是了解和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图书的内容是其最本质的价值。一本书就是一件实际产品,它的书名、版式、特点、包装和其他特征,经过精心的组合,共同构建了它的核心利益――可供参考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满足读者精神生活的需要。

科技图书是科学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科研和工作实践中所必须用到的参考资料,具有单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而科技图书的出版门槛较高,经济效益又不好,所以参与的出版社并不是很多。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阅读乃至购买航天专业图书的机会非常有限。普通读者对航天专业图书的兴趣并不是很大。这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航天的范围过于狭窄,航天专业也过于艰深,除了专门搞航天的人以外,其他读者对于航天专业图书,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去阅读,因此这就决定了航天专业图书的市场份额不大,目标读者非常集中。同时,绝大多数对航天专业图书感兴趣的读者认为目前市场上的航天专业图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一方面绝大部分情况下某一个特定专题只有一两本图书,读者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因此,航天专业图书的市场还非常不完善,有很多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3.2 新产品的开发及产品生命周期

图书的新版和再版都可以看成是新产品的推出。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无论是新版还是再版,都要经过仔细的市场调查,了解读者、市场和竞争对手,开发出对读者具有卓越价值的、质量好、特色新、使用价值高的新图书。由于航天图书的市场容量和读者群数量都不大,所以新书的开发速度和再版速度都不是很快。目前中国宇航出版社每年出版航天类图书的种类在60种左右,而每种图书的印数在1500册左右。全国每年航天类图书的新书品种不到100种,修订再版的图书全国每年不到5种。所以航天图书新产品开发的总体趋势是总体数量不大、读者对象有确定性和针对性,这与目前的市场行情是符合的。

在推出了新书之后,出版社都想使它有一个较长的愉快的生命。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研究开发、投放市场到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从理论上分析,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出版社一方面要时刻注意市场需求和产品销售的变化,清楚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另一方面要采取灵活的产品营销对策。在投入期,要注重抓产品促销;在成长期,要认真抓产品质量;在成熟期,要注意提高市场占有率;在衰退期,要有计划地转移老产品,上马新产品。

3.3 图书品牌的建立和发展

图书是一种负载有精神文化含义的特殊商品,这就决定了图书品牌也具有不同于一般产品品牌的特性。品牌结构上有梯次性,可分为作者品牌、单本品牌、系列品牌、类别品牌、出版社整体品牌等五类,它们形成了由初级到高级、由个别图书品种到整个图书品种,由较小的品牌效应到较大的品牌效应的梯次结构。一个整体图书品牌或分类品牌下,会有许多种图书连续不断地出版。图书品牌的成功,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就目前而言,中国宇航出版社在航天图书上还是有一定的品牌效应的,在调查中发现,只要是关注航天图书的读者就知道中国宇航出版社,并且认同中国宇航出版社是目前中国出版航天图书最好的出版社,尤其是《导弹与航天丛书》己深入人心。无疑这与中国宇航出版社的定位和历史积淀有很大的关系,是中国宇航出版社的优势和资本,但是也要看到的是,目前中国航天图书的整体规模还不大,中国宇航出版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仅保住自己的地位,还要开拓更大的市场。

一般来说,开拓品牌图书市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开始就以集合的方式推出系列书,使其相得益彰,蔚为大观;另一种是先推出几本书投石问路,激发激活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跟进系列图书,建立品牌。目前在航天图书范围内,较多采用第一种品牌建立方法,无论是中国宇航出版社的《导弹与航天丛书》、“航天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图书”、“载人航天译丛”等,都有较大的规模,自成体系,成为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的良师益友。科技图书一般有较明确的读者群,也不太容易产生跟风购买同一系列不同专业图书的情况,所以第二种方法采用的并不多。在下一步的品牌塑造过程中,还是应该着眼于系列图书、丛书的出版,用系列化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品牌。

4 航天图书价格(Price)

4.1 图书价格的形成

图书作为一种产品,包含实质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三部分。图书是精神文化产品,它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为图书具有的知识含量、文化、科学、审美等价值,即人们从中获得的信息的质量和数量,这是图书产品的实质性部分;图书的有形产品是指它的物质部分,包括它的外形、开本、纸质、装帧、印刷等;附加产品又称延伸产品,它是指产品本身之外的许诺和服务。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图书产品又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如下属性:包括图书的不同质性、图书的价格弹性、图书的时效性等。

图书价格一般而言形式上是由出版社确定的,但事实上,图书作为商品,其价格也要受到市场上各种客观经济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图书成本、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

就航天科技类图书而言,参与的出版社不多,没有很多的替代版本;无论技术专著还是教材、工具书,同时又都是科研人员与技术工人所必需的;市场竞争不充分,市场更是远未到饱和的地步,所以总体来说价格需求弹性不大,定价策略也可以比较灵活。

4.2 现有航天图书价格分析

目前的航天图书市场,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参与的出版社数量都不是很大,所以想要详细分析现有航天图书的价格问题,找出一个合理的定价策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科技图书的定价规律包括以下几点:(1)单本印张是图书定价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2)单印张价格的高低与制作成本有关,与作品内容的难易程度有关,与总字数的多少有关,与印量稍有关。

对于航天科技图书,由于专业性较强,印数较低,而且作者一般都是带经费出书,所以航天图书出的精装本较多,而且其定价比普通的科技图书要高。航天科技类图书的印数一般都很少,且几乎没有再版、重印,市场上还有很多90年代中期甚至前期出版的图书,这也是其定价较高的原因之一。相比较而言,技术专著的定价最高,系列丛书次之,教材再次。有出版基金资助的书和引进版的图书定价都处于中游水平。

4.3 航天图书价格建议

参考上面的结论,航天科技图书,特别是技术专著,写作、编校质量要求高,图书制作成本高,印刷数量少,同时由于其价格需求弹性不大,所以目前“高质高价”的策略还是符合实际的。

高质高价也称为溢价,即出版高质量的图书,定较高的价格。这种定价方法适合一些内容相对专一,读者群相对小的图书。这类图书一般在内容上具有独创性且印数较少,出版该类图书的每册成本较高。读者一般为高端读者,注重质量过于注重价格。这种高质量的图书会比同类一般科技专著的定价稍高,但是,这个定价基础是优秀的选题、高科技含量的内容、细分的目标市场、高成本的投入,这是与精品图书的定位相匹配的。这样的精品图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在实际操作中,出版社还是要针对自身的特点和具体图书情况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由于图书具有品种的巨大差异性,出版社在每本图书具体定价时要综合考虑成本、市场需求、顾客价值、竞争对手、本身的经营状况和营销目标等多种因素,不能机械地重复同一种策略。

5 航天图书渠道(Place)

5.1 图书的分销渠道

随着出版商(包括出版社、出版公司及民营书商)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管理者营销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出版商意识到分销渠道的重要性。设计和管理好图书发行的分销渠道成为出版商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分销渠道,也叫营销渠道,是指当产品从生产者向最终消费者转移时直接或间接转移所有权所经过的途径。渠道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终消费者或用户。产品只有通过渠道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分销渠道中包含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组织及个人。图书的分销渠道的主要职能则可以概括为收集信息、图书促销、业务接洽、需求配合、实体分销、风险承担、融资及支用等几个方面。

5.2 航天图书直销渠道的建立

就科技图书而言,传统的分销方式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之处。首先,科技图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畅销书,在各图书卖场和书店有限的货架上,很难占居很好的位置;其次,由于科技图书的市场周期较长,这种滞销效应给出版社的生产和决策,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是,科技类图书的读者比较专业,分布既集中又分散。科技图书市场范围窄,读者群集中,可替代性差,而在这些方面图书直销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直销的市场定位准确,效率高,可提高客户忠诚度,缩短产品的市场导入期,提高产品的利润率,同时营销战略具有隐蔽性。一方面直销所带来的产品高利润率是其他任何营销方式所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出版社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向读者出售产品的同时,配以相应的售后服务,既能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又能随时跟踪市场的发展动态,从而全面掌握市场信息并不断扩大读者队伍。在科技图书方面,直销这种快捷、方便、经济的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营销模式将迅速发展成为主导营销模式。

与其他图书相比,航天科技类图书在营销方面有以下一些特征:1)图书的使用者是系统内部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针对性十分明确,消费群体稳定而集中;2)科技图书经常为集团购买或者批量购买;3)科技图书的使用周期较长,通常不会重复购买,一旦被采用就可以保持数年不变;4)科技图书的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内容通常与科研和生产实际结合得很紧密;5)购买的角色多样化,有科研人员自己购买的,也有人事教育或者科技管理人员代为购买的,还有图书馆集中采购的;6)购买渠道多样化,从书店店面直接大规模购买的情况并不普遍;7)科技人员有时候也会自带经费著书立说,读者作者群队伍有一定的重合和交融,销售有一定的基本保证;8)随着对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和培训教育的普及,培训教材和技术手册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从航天科技图书的营销特征来看,一方面航天科技图书可以给出版社带来稳定的收入和利润;另一方面航天科技图书直销渠道的建立,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不仅促进了销售,和读者作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反馈关系,对编辑的选题策划,也能带来有益的启发。

根据航天图书和航天系统自身的特点,航天图书市场直销渠道的建立,可以涵盖信息传递、调研及用户反馈、售后跟踪服务等其他工作。在航天系统内部建立了直销渠道,达到了良好的互动之后,直销的触角还可以延伸到大航天的范围。军队、高等院校、各大中型图书馆都对航天图书有着一定的需求,而这些地方也适合于直销渠道的建立与发展,可以作为直销渠道建设的中长期目标。

6 航天图书促销(Promotion)

6.1 航天科技图书的促销手段

促销,即促进销售,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向广大消费者介绍商品或劳务的信息,引导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兴趣,做出购买决定,导致购买行为的全部活动的总称。促销活动实质是一种沟通和激励活动,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在图书发行和销售中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图书发行的促销模式有人员促销,广告促销,公共关系促销以及特殊手段促销等几种,这几种促销方式,各具特色,作用有别,且各有优缺点。对于航天科技图书来说,由于其专业性强,读者范围窄,替代产品少,诸如大范围广告这种大规模的促销活动显然是不合适的。但是由于其读者集中度高,读者作者群有交叉和融合,可以采取一些集中度高,人情味浓的促销方式,如书评、会、作者宣传等,还可以在一些专业的报刊杂志上做连载,吸引专业读者的目光。此外,走出去的促销方式同样显得重要。在一些专题研讨会、学术交流会、工程开工剪彩或总结会、科研院所周年庆典及重要领导视察等活动期间,都可以主动出击,送书上门。做到这点的前提是随时掌握准确信息,认真分析活动内容,有的放矢地推销相关专业的图书。这样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开拓市场,取得较好的促销效果。

6.2 航天科技图书的网络营销前景

网络营销是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以达到开拓市场、增加盈利为目标的营销过程。网络营销相比于传统的营销方式,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通过网络,出版社可以将图书的内容及相关资料充分地显示出来,并针对读者的个别需求随时提供营销服务。此外,网络营销跨越时空,实时全天候的便捷服务,将极大地促进图书的销售。通过网络,出版社可以进一步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便于出版社在网上大量的信息以便读者查询,也便于出版社及时得到读者的反馈。出版社与读者的沟通能力大大加强。通过网络,有助于出版社直接面对读者,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读者对品牌的敏感度,出版社可以通过定期发送e-mail使得读者时刻关注其网站,这对建立出版社的品牌很有好处。通过网络,出版社可以很容易地分析读者的购买行为,找出最具潜力的、能给自己带来最多利润的、最有价值的读者,通过给他们设计相应的电子商务方案,强化和这些读者之间的关系。此外,网络营销的成本也比传统营销要大为降低,提高了出版社的资金利用率。

第2篇:航空航天产业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 稀贵金属 精炼能力 回收工艺 阳极泥 市场竞争力 供给侧

在我国,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主要品种的回收利用价值已被人们所了解和熟悉,并逐渐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回收系统,然而稀贵金属的回收却常常被许多有色金属生产企业所忽视。其实稀贵金属回收再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那么当前国内稀贵金属生产回收现状和未来市场发展状况如何呢?对此,我针对稀贵金属2016年市场需求及贵金属生产回收现状和行业政策以及稀贵金属市场发展走向进行深入分析。

一、稀贵金属生产回收现状

稀贵金属是稀有金属和贵金属的统称。主要包括:贵金属(金、银、铂、钯、铑、钌、铱、锇)和稀有金属(锂、铷、铯、铍、钛、锆、钒、铌、钽、钼、钨、镓、铟、铊、锗、硒、碲等)。稀贵金属因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高度催化活性、强配位能力,在饰品之外也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石化、制药、电子电器、蓄电池、玻纤、航天军工等行业中,成为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现代国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被我国及大多数国家列为国家战略资源,可以称之为工业之魂。

目前,我国稀贵金属矿产资源的保有量很少,特别是铂族金属矿产资源就更少了。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探明的铂族金属矿产资源有35处,总保有储量仅310吨,每年仅有金川集团在镍矿开采中伴生产出1吨多铂金;而金矿资源有1265处,总保有储量4265吨,居世界第七位;银矿资源有569处,总保有储量11.65万吨,居世界第六位。

目前,国内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已走上了生产应用回收再利用 的良性循环道路,稀贵金属虽然作为战略资源,但是由于规模有限、分布太散并没有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稀贵金属大多仍停留在散乱无序回收,甚至废弃的模式上。大多数人认为稀贵金属大量应用于电子产品中,但一般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只将其中的铜铝部件拆卸利用,含有多种稀贵金属的元件由于回收技术工艺高及含量低的原因又成了废弃物。国家大量进口贵金属,尤其是铂族金属几乎完全依靠进口,而生产出来的贵金属又在大量的报废,据统计,2016年至2021年,我国将是铂族金属废料产出最多的国家。仅仅靠增加生产和进口是不能满足工业生产中日益增加的对贵金属的需求的,因此必须重视回收再利用这个重要环节。

我国的稀贵金属生产回收行业较国外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稀贵金属再生行业存在以下几个典型的问题:第一,国内正规有资质并且技术先进的稀贵金属加工提炼企业数量非常少,作坊式回收提炼单位规模庞大,有10万之众,由于工艺技术落后,往往在提炼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如何把优质资源集中到优质企业手中,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稀贵金属年回收量少而分散,造成大多回收环节以个体户为主,环节多;第三,国内提炼技术及水平整体有待提高;第四,国内从事贵金属回收、提炼税负较高;第五,稀贵金属回收及利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第六,环保成本高,合规企业不仅要遵守环境法,而且大多数涉及稀贵金属废料都被列为危险废弃物,危废资质难拿到,危废跨省转移联单制导致一批货几个月或一年都到不了提炼企业手中,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第七,取样、检测准确率及汇率变化、价格波动都会对贵金属回收提炼产生重要影响。

稀贵金属再生行业对国家政策的动向非常敏感,任何一项与之有关的政策都将影响到稀贵金属再生行业整个产业链的调整和发展。

我国铂族金属主要依靠进口和循环再生利用,石化行业废催化剂、失效三元催化器、阳极泥、电子废弃物、制药催化剂等是主要的回收来源,国内已研发了多项回收工艺,主要集中在湿法溶解和火法金属捕集。

二、贵金属再生行业市场展望

稀贵金属与我们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稀贵金属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的心脏大规模集成电路元件的制造、蓄电池、通讯、医药、食品、环保净化产品等领域。同时稀贵金属的回收再利用可减少对原生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挖掘,是对环境的保护。相关研究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铂族金属回收价值约为12亿美元,回收量占比约14.6%,亚洲其他地区占比23%,世界其他地区占比68%。据相关机构测算,到2020年来自汽车催化剂的贵金属会达到全球稀贵金属产出的25%。

中国稀贵金属回收再利用行业已经初具规模,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贵金属再生行业作为资源回收中的一颗明珠,必将大放异彩。但短期来说,稀贵金属再生企业会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企业应保持定力,加强企业自身冶炼回收能力 ,积极提高生产科技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016年,我国稀贵金属再生行业企业间的重组与并购增速仍将加快,同时受国内、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低迷,经济形势在低位徘徊影响, 2016年稀贵金属国内市场需求量会略有下降,稀贵金属价格将维持稳中略降走势,但铂、铑、钯等个别稀贵金属因市场需求影响,仍可能出现阶段性波浪式反弹。但随着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和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深入,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因素增多,稀贵金属国内市场需求量会大幅增加,市场价格也将稳中向好。

国内稀贵金属生产企业应抓住当前贵金属市场发展契机,提高稀贵金属精炼能力和回收工艺,紧跟国家相关政策,积极整合资源,通过冶炼回收技术更新和管理运营,大力促进稀贵金属精炼和回收行业的快速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为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

[作者简介:王勇(1974―),男,山西曲沃人,经济师,从事于有色金属销售,市场分析,运输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蒋兴明.稀贵金属产业发展[M].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

第3篇:航空航天产业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 汽车产业;网络组织结构;社会资本

[中图分类号] F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7-0090-04

[作者简介] 朱礼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安徽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

周德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江苏 南京 210016)

一、引言

当代对社会资本的研究从Pierre Bourdieu开始,在James S. Coleman、Robert D. Put-nam、Francis Fukuyama、边燕杰、张其仔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社会资本研究逐步理论化并引起广泛的关注。笔者认为,社会资本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内容:首先,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所拥有的一类无形资源的集合体,它可以为行动主体所整合并成为其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社会资本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网络关系,各行动主体散布于该网络的各个节点上,他们可以借助网络持续性的吸取其他各类资源;再次,社会资本是一种体制化与非体制化并存的网络关系,既有由亲属关系和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自然联系,又有因为特定的工作关系、群体关系和组织关系而形成的某种制度性联系。本文拟从社会资本视角对汽车产业网络组织结构的演化机理进行研究,希望对管理组织理论的演进有所裨益。

二、汽车产业网络组织结构中的三类重要关系

汽车产业网络组织结构是耦合汽车产业装配企业与供应商关系、供应商行业关系以及装配企业与经销商关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体系。建立网络组织结构是由汽车产业生产的特点决定的,它把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建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装配企业和经销商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汽车产业的整体协同效应。汽车等多部件组合产品的性质适合于建立网络组织结构,这种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汽车生产的规模经济、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协调的效率,还有利于企业创新模仿和获得技术学习机会(刘东,2006)。

1.汽车产业中装配企业与供应商关系。产权各自独立的装配企业与供应商之间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是确立各自战略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有效手段。在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前,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被认为是汽车装配企业保持和提高未来收益的最为有效的武器,这是因为它与质量导向购买、长期合同、单一供应商来源、早期介入、战略整合等相关联。目前的研究表明,信任和承诺对良好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Farooq Ali、Gareth Smith和Jim Saker,1997)。在对印度汽车业良好的供应商关系的战略优势研究中,亦得出供应商关系有效管理的重要性,强调逐步建立装配企业与供应商稳健业务关系的观点(Anshuman Khare,1997)。

2.供应商行业关系。供应商行业的协作整合与供应商关系紧密度的提高有效地促进该行业模块化供应的水平,增强了针对下游装配企业的谈判能力,有助于双方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装配企业在零部件供应商内部网络建设与维持方面的作用,这可能涉及供应商行业资产的专用性水平以及方便供应商行业参与装配企业的研发活动。因此,供应商行业模块化不会产生绝对的受益者,无论是对汽车装配企业还是模块化供应商都应该是双赢的选择。

在供应商行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协作整合、供应商关系紧密度和设计生产界定等4因素,影响与竞争者相关的最小化产品开发和商业化时间的能力,其中,协作整合和供应商关系紧密度与竞争者相关的最小化产品开发和商业化时间的能力紧密相关(Cornelia Droge等,2000)。近年来汽车装配企业逐渐地由分散部件的获得转向模块系统的获得,提供模块化供应既复杂又是挑战,它要求一套能超越传统的产品生产方式的各自独立的能力系统。研究表明,基于模块化基础上的与供应的战略性匹配可能涉及更大的风险分担,一种获得一套相应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并随时去处理那些能增强模块化能力的非核心活动的战略(Desmond Doran等,2006)。模块化推动汽车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根本表现是促使零部件企业分层,而且模块集成供应商作为与装配企业进行直接交易的少数零部件企业,面临整合生产、系统开发模块产品、控制零部件企业及开拓市场等能力要求。因此,汽车产业的模块化发展没有产业绝对的受益者或受损者(白雪洁,2005)。汽车产业的模块化包含开发设计的模块化、生产装配的模块化和组织的模块化,前两个模块化需要汽车装配企业与模块化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合作愿望、相似性以及信息共享,而后者是由于产品结构与组织结构有一定的关系(袁鹏程,秦远建,2005)。在模块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模块化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和积聚,形成某一个模块的汽车产业集群。

3.装配企业与经销商关系。从经济动机而言,经销商的动机性投资与特殊资产愈多,对供应商(即装配企业,笔者注)的依存度也愈高,使得经销商愿意配合供应商共同采取联合行动,进而提升经销商的绩效;从策略动机而言,经销商投入的特殊资产越多,市场的竞争强度越激烈,则经销商会提供给顾客越多差异化服务,然而,为了服务差异化,以获取竞争优势,就会与供应商采取联合行动,进而提升经营绩效(赖其勋等,2004)。

三、社会资本对汽车产业网络组织结构的演化机理分析

(一)社会资本对汽车产业中装配企业与供应商关系演化的影响。在汽车产业中,装配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演化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一端是装配企业与大量供应商之间较松散的短期的合作关系,另一端是装配企业与少量供应商之间较紧密的长期合作关系(如图1所示)。

注:①为大量供应商与装配企业的关系:多个供应商、短期合同、装配企业迟后介入、有限信息支持以及价格导向购买。

②为少量供应商与装配企业的关系:少量供应商、长期合同、装配企业早期介入、战略整合以及质量导向购买。

1.大量供应商与装配企业关系阶段的社会资本。如图1所示,本阶段供应商与装配企业的关系特点可以概括为多个供应商、短期合同、装配企业迟后介入、有限信息支持以及价格导向购买。本阶段社会资本表现为:

(1)社会资本存量低,整合难度大。本阶段,装配企业有多个供应商可供选择,它与每个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而供应商行业的激烈竞争又会促使装配企业以价格导向购买,所以,装配企业不可能与特定的供应商建立稳定的购买和供货关系;短期合同关系使得供应商与装配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因为下一次的合作无法预期;装配企业迟后介入除了前述理由外(即装配企业可能感到供应商行业激烈竞争的状况对自己有利),另外两个原因可能是存在的,一是装配企业对供应商行业缺乏信任,二是装配企业尚未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有限信息支持使得装配企业和供应商在作决策时变得十分谨慎,表现在专用性投资方面更是如此,因为谁也不愿意被对方套牢。

(2)社会网络关系简单,吸取其他网络资源能力弱。本阶段,装配企业与多个供应商同时进行交易,交易只涉及一个层次;供应商之间因为竞争而忽视了彼此的联合,未形成一个集体与装配企业讨价还价,彼此尚未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装配企业因为未找到理想的供应商合作伙伴,不会邀请供应商参与产品的研发,对本行业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3)社会资本更多表现为非制度化的自然联系。本阶段,由亲属关系和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自然联系占据主导地位。一方面,供应商行业的多数企业属民营中小企业,亲属关系和血缘关系是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优先要考虑的因素,是企业运营的重要推动力量;另一方面,在供应商与装配企业的交易中,亲属关系和血缘关系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缺乏制度性联系的情形下,交易主体更愿意相信彼此之间的亲情关系。

2.少量供应商与装配企业关系阶段的社会资本(如图1所示)。本阶段供应商与装配企业的关系特点可以概括为少量供应商、长期合同、装配企业早期介入、战略整合以及质量导向购买。本阶段社会资本表现为:

(1)社会资本存量大,且为供应商和装配企业深度整合。本阶段,供应商行业经过分化后,一些实力弱的供应商或者离开该行业或者被其他厂商兼并,剩下的则是数量少却实力强的供应商。每个装配企业只同少数几个供应商交易,它与每个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十分重要,合作是最佳的选择。因此,供应商与装配企业之间的关系将通过长期合同的方式固定下来,以维护彼此的利益,所以,装配企业可能与特定的供应商建立稳定的购买和供货关系;装配企业基于同供应商之间建立起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加之供应商实力的显著增强,装配企业会邀请自己信赖的供应商加盟,共同开发新产品,而供应商则可能加大专用性投资的力度,因为深度整合对彼此均有利。

(2)社会网络关系复杂,吸取其他网络资源能力强。本阶段,装配企业与装配企业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装配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依赖与联合程度在加深,因此,汽车产业中的社会网络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对各参与方均是重要的。与此同时,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各参与方会动用制度的和非制度的联系,来整合环境资源,对本行业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社会资本更多表现为体制化的制度性联系。本阶段,亲属关系和血缘关系已经退居其次,因为特定的工作关系、群体关系和组织关系而形成的某种制度性的联系占据主导地位。一方面,无论是供应商行业还是装配企业行业的行为规范都已建立起来,行业自律意识增强;另一方面,在供应商与装配企业的交易中,工作关系、群体关系和组织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制度性联系确立的情形下,工作关系、群体关系和组织关系取代亲情关系,成为维系交易双方利益的可靠保证。

3.社会资本在大量供应商向少量供应商演化中的作用

(1)社会资本存量的差异影响供应商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社会资本存量主要包括供应商之间的社会资本存量和供应商与装配企业之间的社会资本存量。丰富的社会资本存量表明,特定的供应商与本行业其他企业以及与装配企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凭借丰富的社会资本,一方面,该供应商可能成为行业一级零部件企业实施模块化战略的重要合作对象,或者它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级零部件企业来组建模块集成供应商;另一方面,该供应商可能成为装配企业实施前向一体化战略的重要选择对象,或者成为装配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重要合作对象。因此,拥有较多社会资本的供应商在行业中的地位就会越稳固,其竞争力就会越强。

(2)社会资本增量的差异影响产业分化的进程。在供应商行业演化过程中,少数供应商成长壮大起来,多数供应商会被其他供应商整合或者退出供应商行业。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供应商行业演化的过程就是产业分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资本增量的差异会使供应商在行业中的地位发生动态变化,其竞争力的强弱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供应商行业演化中,获得的增量社会资本越多的供应商则越有可能留在这一行业中;相反,则可能离开这一行业。

(二)社会资本对汽车产业供应商行业关系演化的影响

在汽车产业中,供应商行业关系的演化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一端是供应商各自独立运营,他们与装配企业保持直接交易关系,另一端是供应商行业的模块化,围绕装配企业的是分级的供应商(如图2所示)。

1.供应商独立运营阶段的社会资本。在供应商独立运营阶段,汽车装配企业与为数众多的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维持平行的交易关系。零部件供应商不论大小均与装配企业保持直接的交易关系,形成装配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扁平的结构。此时,供应商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供应商之间缺少协作整合,供应商关系紧密度低。

2.供应商行业模块化阶段的社会资本。在供应商行业模块化阶段,装配企业与少数一级供应商进行交易,而一级供应商又会与二级供应商进行交易,依次类推,从而形成由装配企业为塔尖,以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等多层级供应商构成塔身的金字塔型结构。此时,无论是装配企业与一级供应商之间,还是各级供应商之间可以做到较好的协作整合,彼此间的关系紧密度大为提高。一方面,供应商行业增强了针对下游装配企业的谈判能力,有助于双方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装配企业可以发挥在零部件供应商内部网络建设与维持方面的作用,使双方合作的基础更为牢靠。

3.社会资本在供应商独立运营向供应商行业模块化演化中的作用

(1)促进模块化供应商生产整合能力的提高。生产整合能力是模块化供应商承接装配企业释放的制造权和采购权后需要尽快提升的一种能力,主要是指模块化供应商要掌握以核心零部件为主的范围广泛的产品群,它自身可以只生产核心零部件,但必须掌握一个范围广大、形式灵活的采购网,能够在需要的时间获得需要数量的所需产品。在促进模块化供应商生产整合能力提高方面,社会资本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良好的信任与合作促使装配企业向一级供应商释放制造权和采购权,提高了一级供应商在供应商行业的话语权;其二,供应商行业良好的层级关系维护了一级供应商在供应商行业的核心地位,同时也保证了一个范围广大、形式灵活的采购网的稳固。

(2)促进模块化供应商控制能力的提高。在供应商行业模块化体系下,越是较低层级的模块化供应商,其控制活动越是具体,如分解模块集成,确定每个小模块,乃至模块构件的生产企业创立一个以自身为核心的零部件企业网络等。模块化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各自控制零部件企业网络能力的竞争。一个优秀的模块化供应商可以做到与其掌控的网络参与企业良好的合作,并不断吸收其他企业的参与。

(3)促进模块化供应商市场分析能力的提高。模块化生产方式下,模块化供应商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因为模块集成取代了直接向装配企业供应零部件的传统模式,因此,他们供应给装配企业的产品已经部分具有了最终产品的性质。如果模块化供应商市场分析能力弱,便难以把握市场的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也就难以获得装配企业的订单。模块化供应商市场分析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供应商与消费者间良好的沟通和充分的信任,而来自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启迪供应商的新思维,增强其模块设计的能力。

(三)社会资本对汽车产业中装配企业与经销商关系演化的影响

在汽车产业中,装配企业与经销商也有一个从尝试合作到走向联合的过程。起初,装配企业希望在某个区域物色经销商以进入该区域市场,随着该装配企业汽车市场占有率的迅速提升,经销商则希望获得装配企业在该区域的特许经营权,通过动机性投资、专用性资产和差异化服务等策略,以期达成与装配企业的联合(如图3所示)。

1.装配企业与经销商尝试合作阶段的社会资本。装配企业若希望自己生产的汽车进入某个区域销售,需要在该区域物色经销商,通过经销商成熟的销售网络,迅速进入该区域市场。此时,无论是装配企业物色经销商还是经销商选中装配企业,双方均处在尝试阶段。在此阶段,涉及的社会资本十分有限,这其中可能包含非体制化的社会网络关系,但是,更可能是双方仅存在纯粹的商业交易行为,合同是双方关系的纽带。

2.装配企业与经销商走向联合阶段的社会资本。随着经销商经销的该装配企业汽车产品市场的迅速扩大,经销商希望获得装配企业在该区域的特许经营权,以排除其他经销商的介入。通常的做法是,经销商出于经济性动机和策略性动机,应用动机性投资、专用性资产和差异化服务等策略,以期达成与装配企业的联合。需要指出的是,经销商之所以敢于采取联合行动,除了利益驱动(装配企业需要市场,经销商需要有竞争力的汽车品牌)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销商已经与装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3.社会资本在装配企业与经销商从尝试合作到走向联合过程中的作用。上述分析表明,在装配企业与经销商从尝试合作到走向联合过程中,社会资本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丰富的累积过程,对双方的联合起到了推动作用。

(1)促进经销商网络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以装配企业产品在区域的销售为契机,通过培育多层次的销售网,使得一级经销商和二、三级商原有的业务关系得到发展,推动了彼此间的信任和合作;不断稳固的社会网络关系可以持续性的吸收区域内的各种资源,维护了经销商网络各节点上的行动主体的利益。

(2)促进经销商与装配企业的深度合作。在非体制化的网络关系基础上,体制化的网络关系逐步建立和发展,工作关系、群体关系和组织关系等成为耦合经销商与装配企业的重要社会资本。经销商与装配企业建立的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一方面强化了经销商的经济性动机和策略性动机,另一方面加强了装配企业对该区域市场的信心,在该区域重点安排汽车巡展、广告投入、服务站的设置等,帮助经销商进一步拓展市场。

参考文献:

[1]Francisco Veloso, and Sebastian Fixson: Make-Buy Decisions in the Auto Industry: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Role of the Supplier as an Innovator,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67,239-257(2001).

[2]Anshuman Khare: Strategic Advantages of Good Supplier Relations in the Indian automobile Industry, Technovation, 17(10) 557-568(1997).

[3]Cornelia Droge, Jayanth Jayaram, and Shawnee K. Ickery: The Ability to Minimize the Timing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Introduction: An Examination of Antecedent Fac-tors in the North American Automobile Supplier Industry, J PROD INNOV MANAG 2000?鸦17:24-40.

[4]Desmond Doran, Alex Hill, Ki-Soon Hwang, Gregoire Jacob, Operations Research Group: Supply Chain Modularisa-tion: Cases from the French Automobile Industry, 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6:04:006-016.

[5]刘东.汽车行业生产组织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J].南大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6,(1).

[6]白雪洁.模块化时代的汽车产业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5,(9).

第4篇:航空航天产业市场分析范文

有业界人士认为,中国RFID产业经过2005年前数年的酝酿,从2006及2007年开始起步,估计将在2008年之后进入高速发展期。究竟这个“腾飞临界点”是否会在2008年出现?国际RFID市场状况如何?日前。自动识别设备及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美国易腾迈公司(Intermec Inc.)全球RFID业务发展总监Chris Kelley先生来到中国,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投资回报已成为影响RFID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那些从中获益的企业,已从被迫引入转变为主动采用RFID技术;全球RFID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长远来看中国RFID市场前景可期。

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需求

据Kelley先生介绍。近年来全球RFID市场健康成长,而且独立的市场分析家认为,这种趋势依然会延续。“尽管零售业巨头在其整条供应链中推进RFID技术应用的脚步放缓了。但现在的的确确可以看到,有很多企业是基于一个良好的投资回报模型来采用RFID的。特别是以下三大行业领域对超高频RFID技术需求强劲:其一是重工业制造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其二是政府方面,比如军事物流领域;其三是运输及物流领域,比如民航(机场行李分拣系统采用了RFID技术)、邮政领域。”

今年2月,美国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在其2008年RFID研究报告中指出了RFID领域的新特点。一是RFID技术从之前的商用试点项目转向较大规模的应用,市场持续增长;二是一些企业愿意更改现有业务流程,以从RFID技术应用中获得更大价值(例如提高生产力);三是实践表明RFID的价值来自于业务流程创新而非RFID技术本身;四是尽管市场预期RFID投资成本下降,但随着应用规模的扩大,RFID(包括硬件和软件)总营业额呈上升趋势;五是率先应用RFID技术的行业领先企业已从中获益,在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降低成本的利益驱动下,更自觉地采用RFID技术,而不是被动地适应他人的要求。

Kelley先生认为,以前被强制应用RFID技术的企业,只考虑到增加了多少成本,如何降低RFID的使用成本;而经过一段时间,他们真正看到了在闭环系统中应用RFID技术获得了很好的投资回报,因此更加主动地变更业务流程以更好地发挥RFID技术的优势。由此体现了目前全球RFID市场健康发展的鲜明特点。

据Gartner估计,2007年,RFID全球市场增长率为29%,2008年将达到31%;就亚太地区而言,2007年增长率33%过去RFID的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今年将达到37%。而中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廉,虽然部分制造企业为了满足供应链龙头企业(如零售巨头沃尔玛)的要求而被动地采用RFID技术,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RFID的应用,大概还要等到五至七年后才会出现。

探寻更多RFID应用模式

毋庸置疑,RFID市场长期向好,闭环系统仍是目前RFID技术应用最成熟且效益显著的领域。例如,一些零售企业在店内管理、仓储管理中较大规模地应用RFID;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RFID技术在很多行业取得了较快进展。

“对推动RFID应用而言,成功的案例非常重要,关系到RFID技术能不能从研发到落地。”据Kelley先生介绍,零售业巨头麦德龙正在使用RFID技术提高其库存透明度和供应链效率。此外,博世电动工具、香港国际机场、美国能源部、美国国家航天局等也都选择了Internetmec的RFID技术。

但Intermec并不满足早期在RFID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功。为测试和证实新一代移动RFID应用的潜力,Intermec与全球著名叉车公司卡斯卡特(Cascade)合作,创造了革命性的移动RFID叉车系统。通过使用完备的系统,叉车司机无需离开车辆即可方便地读写RFID标签,而管理人员则能够实时获得车辆位置和现场作业信息,更有效地管理劳动力和资产。这种RFID技术与叉车相结合在仓储领域的应用,可以增加库存透明度,降低成本,并带来超强的灵活性。除此之外,Intermec还看好并推出了更多的RFID技术应用模式,帮助客户得到良好的投资回报。

首先是重工业装备制造领域。汽车生产是RFID技术应用比较早且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克莱斯勒、本田、大众、通用、福特等行业巨头都采用了RFID技术,其他一些企业正在积极跟进。RFID技术主要应用在汽车生产线上,比如生产车身的车间有很多模具需要定期校准,否则产品很可能会有问题,而这些模具在生产线中不停地流转,以前可能会由于检测设备导致生产线停线。在加装RFID标签和读写器后。可以在生产线流转过程中实时监控模具状态并了解什么时候需要去校正。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生产线的停线时间。在飞机制造领域,无论是波音还是空客,都在机器上加装了RFID标签代替条形码,以便在设备需要维护的时候,无需钻进去“看到”条码,就能够很容易地得到有关数据,而且可以将维护信息写入RFID标签,以便于下一次维护。

其次,RFID在高价值的装载单元及其装载物品跟踪管理方面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例如,瑞士邮政采用了RFID技术追踪、管理装载单元。瑞士邮政有20个分拣中心,拥有45000个带轮子的容器装载邮件、邮包,他们在所有容器上都安装了RFID标签,在20个分拣中心安装了600个固定式RFID读写器。瑞士邮政采用RFID系统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跟踪这些容器在什么地方,更好地管理固定资产;二是跟踪容器里的货物,是不是去了正确的分拣中心。从这个应用案例可以看到,采用RFID技术对高价值设备(容器)及其内容物的管理肯定是将来的发展方向,也是Intermec看好的目标市场之一。

第三是运输及物流领域。例如。采用RFID技术并结合传感器,实时记录整个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震动等变化,使运输变成一个透明的过程,这些数据对一些高价值特殊物品的运输非常重要。这是RFID技术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之一。

对大家关心的RFID在开环系统中的应用,Kelley先生认为,这同样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投资回报。目前,全球成功的应用案例不多,且规模比较小,例如,麦德龙在德国采用RFID是基于整个供应链的开环应用,另一个开环应用的案例是香港机场行李分拣系统。

Intermec的RFID发展策略

作为RFID行业的领先企业,Intermec在RFID领域有超过+年的经验,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中持续投入资金和力量。拥有的RFID专利超过全球总数的10%,产品线齐全,包括各种读写器、天线、打印机、标签和插件等。作为设备制造商,Intermec同合作伙伴一起为所专注市场中的客户提供RFID解决方案。

Intermec看好亚太地区市场特别是大中国地区的业务增长。自去年以来,Intermec采取积极措施应对中国RFID市场新变化:1)在中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制定的RFID标准颁布实施后,Intermec全系列产品都已通过无委会的认证。2)去年12月。Intermec新任命了一个会说中文、熟悉中国市场的公司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3)今年1月,专门成立了促进RFID业务发展的部门,该部门新任副总裁对如何把一项新技术拓展到市场上非常有经验。

第5篇:航空航天产业市场分析范文

基金保持高仓位

本次基金仓位测算涉及到2010年5月1日之前成立的基金,有效基金数量为402只,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197只,指数型基金66只,混合型基金(偏股型)139只。

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所测算全部基金平均仓位为85.96%,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7.04%,指数型基金平均仓位为94.11%,混合型基金(偏股型)平均仓位为80.60%。从仓位测算的结果来看,2010年12月27日至12月31日,各类型基金平均仓位小幅上升,去除由于大盘变动引起的被动增减仓因素后,各类型基金在此期间表现为主动性加仓。

封闭式基金市场分析

市场资金面偏紧,且资金避险意向明显,主要流向低风险的品种,因而高折价封基、债基和杠杆基金低风险份额的表现相对较好,杠杆基金高风险份额则表现不佳。

截至2010年12月31日,沪基指报收4557.66点,较前期末下跌45.52点,跌幅为0.99%;深基指报收5655.98点,上涨11.76点,涨幅为0.21%。

基金净值表现方面,传统型封基涨跌互现,15只上涨,11只下跌,算术平均周涨幅为0.09%,其中基金丰和周涨幅最大,为0.66%,其次基金景福周上涨0.63%,另外基金景宏、基金银丰、基金汉盛、基金泰和的周涨幅皆超过0.3%;下跌基金方面,基金鸿阳周跌幅最大,为0.54%,其次是基金开元周下跌0.46%,另外基金汉兴和基金兴和的周跌幅均超过0.2%。创新型封基涨多跌少,算术平均周跌幅为0.16%,其中涨幅居前的是富国汇利分级B、大成优选、银华信用债券,跌幅较大的是兴业合润分级B、国联安双禧中证100、长盛同庆B、申万进取、银华锐进。

基金价格表现方面,上周近六成的传统型封基市价在二级市场上上涨,算术平均周涨幅为0.10%,其中基金景宏周涨幅最大,为1.76%,另外基金兴华、基金天元、基金汉盛的周涨幅均超过1%;下跌基金方面,基金普惠周跌幅最大,为2.71%,其次是基金安信周下跌1.71%。创新型封基的价格表现逊于传统型封基,算术平均周下跌0.07%,其中申万收益周涨幅最大,为2.64%,其次是大成优选周上涨2.15%;杠杆基金高风险份额表现不佳,国联安双禧B中证100、申万进取、国投瑞银瑞和远见、长盛同庆B等跌幅居前。

折价率方面,上周传统型封基平均折价率为11.64%,较前期回落0.53%,折价率最高的是基金鸿阳,达到22.20%,其次是基金久嘉折价20.38%;上周创新型封基平均折价率为2.39%,较前期回落0.23%,折价率最高的是长盛同庆B,达到14.39%,其次是申万收益折价13.94%,而申万进取和富国会利分级B仍保持超过10%的高溢价。

公募基金经理:短期乐观情绪上升 中期乐观情绪下降

我们在1月4日完成了最新一期公募基金经理调研。结果显示有42.1%的受访对象看好未来一个月大盘走势,与上月比乐观程度出现上升;47.4%的受访公募基金经理认为短期为震荡走势,与上月相比基本一致;只有10.5%的受访基金经理认为短期市场为震荡走势。

在对未来6个月大盘走势的看法上,45%的公募基金经理持乐观态度,与上月相比大幅下降;40%的受访对象认为未来6个月市场走势为震荡行情,与上月相比上升;另有15%的受访对象较为悲观,与上月相比大幅上升。

公募基金经理:市场情绪转向周期,看好金融地产和煤炭。

本月公募基金经理看好的行业是金融、资源、地产和消费。与上月相比,集中看好金融、地产、煤炭等资源型的比例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本月调研结果不看好的行业是估值贵的中小盘、医药、消费和新兴产业,与上月相比,更多的受访基金经理不看好估值贵的板块。

对于周期和非周期的偏好上,本月调研结果显示79%%的受访对象看好周期性行业,与上月比大幅上升;21%的受访对象看好非周期,与上月相比大幅下降。

私募基金经理:短期乐观程度环比上升

我们在1月4日完成了最新一期私募基金经理调研,结果显示有41.7%的调研对象对未来一个月的市场走势表示乐观,短期乐观程度较上月明显上升。同时,有50%的调研对象对1月市场走势持中性态度。认为短期市场走势不会令人乐观的调研对象占比约为8.3%,这一数字与上月相比变化不大。

对未来6个月的市场走势判断上,认为未来半年大盘会获取正收益的调研对象比例显著回落至58.3%。认为接下来6个月大盘表现几乎持平的比例则从上个月的0上升至33.3%。

对行业的判断上,相对来说,有较多的调研对象看好周期类中的上游资源品和非周期类中已经基本调整到位的消费类。不看好的行业则主要集中在非周期类中估值仍处于高位的板块。本月调研对象对周期类和非周期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好。

政策利好 基金瞄上新材料

新材料领域有可能会成为基金经理2011年超配的一大成长性板块。随着军民融合以及高端装备制造、节能减排的推进,其中作为基础关键的新兴材料领域受到基金经理的强力关注。

军民技术融合有望快速推进民用技术和产品嵌入庞大的军工产业,其中一些复合材料上市公司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在军工产业市场化改革中,基金经理已提前布局可能受益的相关上市公司。

基金经理对新材料的布局是不遗余力的。华泰柏瑞基金对新材料领域的上市公司采取强力持有的策略,旗下多只基金去年三季度罕见同时介入时代新材、安泰科技、金瑞科技、博云新材、中航三鑫等一批新材料个股。

华泰柏瑞基金布局的安泰科技、金瑞科技同属超硬材料领域,上述两只个股去年涨幅均为50%左右,华泰柏瑞基金去年三季度增持安泰科技约300万股,持有金瑞科技约248万股,而华泰柏瑞基金布局的国内另一家上市公司博云新材虽然并不具有军工股东背景,但军工产品却在其主营业务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除了刹车材料外,其生产的军用炭/炭复合材料产品主要运用于火箭、导弹的发动机喷管以及军用飞机上。

作为对2011年的布局,社保基金、QFII在对新材料领域的布局上,也在积极挖掘上市公司。社保110组合、社保基金604组合均在去年三季度介入了主营硬质合金材料的厦门钨业,而社保基金109组合、社保基金601组合则在同期持有烟台氨纶。而太原刚玉、中科三环也被多只QFII重仓持有。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工业化、信息化的结合物,广泛运用于通信、电子、电机领域的磁性材料在2010年表现令市场瞩目,这一领域的太原刚玉、中科三环、宁波韵升涨幅分别达到122%、201%和70%;博时基金认为,包括磁性材料等一批细分行业的走强,反映了未来经济转型过程中可能的先行方向。“复合材料在机身的应用比例是航空航天飞行器先进程度的重要指标。”国内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认为,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减轻飞行器重量、提高燃油效率,未来国产飞机将会在这一领域逐渐提高比例。

南方优选基金经理谈建强认为,新材料领域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减排的基础,因此,随着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减排的发展,这一领域的发展机遇明显。

第6篇:航空航天产业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热等静压 发展现状 设备改进 应用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Fl2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b)-0080-02

1 热等静压概述

1.1 热等静压原理与特点

热等静压(Hot Isostatic Pressing,简称HIP)技术实现于一个密闭容器空间中,将所需制品的材料放置其中,施加高温高压条件,将材料烧融并重新固结致密化,该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压力的均衡施加,因此得到的成品均匀性好。按照材料利用情况和制品要求,热等静压技术可以分为3类:第一,对粉末(状)材料的压实固结,最终使其趋近于成品的形状和结构;第二,制品本身存在裂痕、孔隙、变形等缺陷,通过高温和加压使其重新致密并规范制品形状,消除上述缺陷;第三,应不同的功能要求,需将不同的材料进行拼接与焊合,利用该技术实现材料界面的扩散与拼合。

相比于传统纯粹的高温高压技术,热等静压在高温压的前提下,增加了等静压的特点,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受压均衡,得到的成品各向同性好,致密程度高,缺陷少,总体性能优异。因此,对于航空航天、海洋、汽车等对材料性能要求高的行业领域,该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同时该技术的兴起,也使得过去高精度仪器设备的制作变得方便,大大缩减了工序和加工时间。

1.2 国内外热等静压技术的发展现状(600)

1955年,美国Battelle研究所在寻找合适的核反应堆材料时,利用高温和等静压技术条件实现原子核反应时元素的扩散结合,由此,拉开了热等静压技术发展的序幕。彼时,等静压的施加主要依靠惰性气体来实现,且主要用于元素的粘结,因此该技术最初称作“气压粘结”技术。60年代初,该项技术逐渐被美国其他公司利用并不断改善,随着其传入欧洲和北京,热等静压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宽。

2 热等静压的设备改进

2.1 热等静压机相关装备及工艺流程

热等静压机主要包括了加热炉、高压容器、压缩机、真空泵、冷却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整个操作工艺流程大致分为5个阶段:加工材料的清理与入炉、充气加压升温、加工过程的保温保压、降温泄压、出炉。其中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是操作的关键。

加热炉和高压容器是热等静压机的核心设备,用于提供生产加工过程中所需的高温高压条件。为了保证均匀预热和快速升温,如今的设备在加热区布局上,通常采用底部和侧面的多面分布,采用钼丝、石墨等不同电阻材质的电阻元件在加热炉中安装多个独立的控制区,根据所需加工的成品的性质和用途,设置不同的温度档,可以实现不同的加热温度要求。热等静压机高压的均匀施加通过充注惰性气体来实现,通常采用装配了防震、自调功能的非注油式电动液压压缩机,它具有过压保护性能,能够充注近200 MPa的高压惰性气体。

目前生产的仪器具备自动化控制功能,利用计算机系统可预先设定相关的温度压力参数,输入相关操作程序,从而实现自动加工生产。除此之外,仪器还配备了用于抽吸杂质的真空泵,用于降温保护的冷却系统等。

2.2 热等静压机设备的改进

热等静压技术的出现为高质量产品的生产带来了生机,但也出现了安全性、生产成本、能耗等方面的问题,一项技术的完善需要相关设备的及时跟进,从生产实践出发,该文主要从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节约能耗3方面展开,对热等静压机设备的改进提出相关的见解。

2.2.1 提高生产效率

工程生产讲究成本节约和投资盈利,提高生产效率是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而创新和发展技术设备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不二途径。对于热等静压技术而言,由于加工过程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因此生产上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仪器的冷却降温。传统设备的冷却速度普遍较慢,经常需要花上数个小时的时间,为了缩短工作周期,应发展快速冷却技术。在技术原理上,充分利用高压容器的气体循环,通过内部和外部两套冷却循环系统,实现设备的双重降温。另外,安装强力风扇和控制内部对流也是快速降温的重要途径。

2.2.2 提高成品质量

制品质量的控制关键在于加工过程中温度和压力条件是否合适,包括了温压参数的取值,受热和施压是否均匀及设备运行的稳定性等方面。目前在温度控制方面通过增加受热面积和设置分区独立加热单元,基本实现了制品的均匀受热和实时控制;惰性气体充注也保证了施压的均衡性。

2.2.3 节约能耗

热等静压机高压的产生主要通过惰性气体的充注来实现,因此其主要能耗来自于电能和热能。制作工艺中高温高压条件决定了其高能耗的特点,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其中大部分的热能都通过热交换器散失,节约能耗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充分利用这部分热能。通过在高压熔炉外设置气体循环路线,一方面能利用这部分余热加热锅炉,另一方面也加速了设备的冷却,提高了工作效率。

3 热等静压技术的应用

3.1 陶瓷制品中的应用

陶瓷是近年来在材料领域新兴崛起的一种材料类型,鉴于其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稳定性、高强度、高耐热性,其在电力、机械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甚至取代了金属的地位。

3.2 金属冶炼中的应用

热等静压技术为粉末冶金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高温高压炼制得到的冶金材料在尺寸和性能结构上都接近最终成品,因此,这种方法得到的制品所需的后续加工工序大为缩减,同时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3.3 铸件内部缺陷修复

由于最初制造工艺的限制或是使用时间过长,都会在铸体内部产生松弛变形或者孔隙等缺陷,这种损伤的出现降低了材料的性能,同时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问题都会逐渐凸显。铸体致密化和内部损伤的修复是热等静压技术早期应用的领域,发展至今,相关技术已相对成熟。

3.4 热等静压扩散连接

热等静压扩散连接属于微观技术领域,它在宏观高温高压条件下,内部原子发生扩散移动,彼此进入,完成宏观焊接的任务。具体而言,整个过程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接触界面的形成,当外加高压作用于材料时,材料发生塑性变形,随着变形程度的加剧,在需要焊接表面就会形成越来越多的凸起,这些凸起增加了焊接表面的接触面积,逐渐形成了一个含有较多孔隙的接触界面;第二,平衡界面的形成,该阶段原子在初始接触界面的基础上发生大规模的移动和扩散,界面处孔隙基本消除,残留部分孔隙,随着原子的扩散逐渐趋于一个平衡状态,原始接触界面被新的平衡界面所取代;第三,原子体积扩散,承接第二阶段的变化,原子发生体积扩散,孔隙被全部充填而消除,焊接界面处接触完全。利用热等静压扩散技术可以实现同种材料、不同材料间的各种焊接,焊接部位结合度高,制品性能优于最初母材,因此,该项技术常常用于合金冶炼、高性能符合材料的制作。

3.5 其他方面的应用

热等静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多孔材料(例如滤波器、磨轮等)的制作,只需在原料中加入造孔剂或对原料进行松装处理,就可以得到开孔率高、性能优良的多孔材料,造孔剂在其中主要起到了固定制品形状和产生规则尺寸孔隙的作用。

4 热等静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比于传统的产品加工手段,热等静压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从目前技术发展现状和产品市场分析大致可预测其具有如下发展趋势。

(1)用于不同工艺制品的合成与连接。针对不同用途所需的材料性质不同,材料领域复合高性能材料逐渐成为主导,利用热等静压技术制得的成品致密化程度高,均质性强,为不同材质成品间的连接与合成提供了方便。这不仅节省了工艺流程和材料使用,同时也提高了制品的质量。

(2)加热和冷却速度的双重提升。提高生产效率是工程制造中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热等静压技术中加热和加压是核心工艺,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已出现了一种热等静压―淬火技术,实现了加热与施压的一体化,压力充注气体选用传热系数较高的气体,以保证气体和设备之间最小的温差,冷却降温逐渐实现自动化控制,利用计算机系统能有效把控降温时间。

(3)开辟新的工艺模式。传统的热等静压设备加热时间长、能耗高,现通过快速热等静压法,将预热膜盒压挤到粘塑压力介质(油等油脂类介质)中,能够将制品固结时间从原来的数小时缩短至几分钟,这种方法不同于传统的热等静压技术,但仍然利用了热等静压原理,而得到的成品完全具备高度致密化和均质性的特点,因此,利用快速热等静压法等类似的技术,节约能耗、缩短工艺流程,同时得到高质量的产品,类似模式将为热等静压的利用开辟新的应用方向。

(4)采用无包套技术工艺。包套技术在热等静压中广泛应用,制品的高纯度和强均质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包套的使用。然而包套工艺操作复杂、成本较高,包套的选择需与产品尺寸相配合,因此在利用上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国外已推出了无包套热等静压技术工艺,包括了两种方式:烧结和热等静压在不同的锅炉内进行,或在同一加热炉内进行。无包套技术得到的工艺制品在质量上基本趋近于有包套热等静压。

(5)压力充注气体选择的多样化。热等静压技术中高压的施加通过充注惰性气体来实现,过去氩和氦是两种主要的充注气体,尤其是氩气,价格便宜且稳定,实用性强。随着近年来产品类型的激增,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有不同的工艺要求,例如陶瓷制品中含有较多的氮化物,此时常常选用氮气作为压力充注气体,因为氮气可以延缓氮化物的分解,有利于提高陶瓷制品的致密度。

5 结语

综上所述,热等静压技术利用高温高压条件得到高度致密化、强度高、均质性好的高性能制品,加上其操作工艺简单、能耗低等特点,使其在陶瓷制作、金属冶炼、铸体修复甚至食品包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加热炉和高压容器是热等静压机的关键设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应着力于加快加热与冷却时间。未来热等静压将向着无包套、多样化的压力气体、自动化控制等方向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制品的合成与焊接。国内应紧跟国际领先水平,加强技术创新,实现热等静压设备与技术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Bernard Williams,韩凤麟.近年来热等静压(HIP)处理与应用发展趋势[J].粉末冶金技术,2014(6):464-470.

[2] 谌启明,杨靖,单先裕,等.热等静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3(2):33-38.

[3] 刘慧渊,何如松,周武平,等.热等静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新材料产业,2010(11):12-17.

第7篇:航空航天产业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电影贸易;竞争力;TC指数;RCA指数;应对策略

绪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当代国际贸易规则更为一致,全球化的语境也影响和制约着当前国际文化贸易。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正逐渐在国家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可避免的参加着世界范围内的大对话、大交流、大竞争、大角逐。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在快速发展,其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强大的社会影响使全世界惊叹和震慑。而文化产业中,电影产业是最为国际化的媒介产业,它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不但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而且其出口额也将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所占的地位。因此电影文化贸易的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息息相关,而本文也将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近几年来我国电影业有了历史性的长足发展,正在完成从国际电影贸易赤字向国际电影贸易平衡的转变。据《国际文化发展报告》中数据,2005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为10.2%,而电影产值的增长率大大高于GDP增长率。借助于2002年以来电影发展的惯性,2005年中国电影再次获得空前发展。

但是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关注于中国部分电影的风光,在少数电影风光的背后是整个中国电影海外营销疲软和国际竞争力薄弱的现状。目前,依靠销售海外版权获取海外收益是中国电影的常态,中国电影自身缺乏海外发行能力。现在,好莱坞制造占据了全世界上映的电影的大部分,在好莱坞形成的阴影下,其他国家都可以称之为电影的第二世界甚至第三世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美国电影已经成为“电影”的代名词。以2007年为例,全球电影票房总收入超过了400亿美元,其中近一半的收入来自美国电影市场,排在票房排行榜前十位的也都是好莱坞大片。而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仅占全球票房1%多的市场份额。中国的电影文化贸易在国际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继而导致的问题是中国的文化无法走出去,无法得到大范围的传播,从而大大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竞争力。

在当前国际国背景和我国电影文化贸易处于严重出超状态的现实背景下,中国必须重视电影文化贸易的发展,如何利用中国优秀的文化资源,确立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以促进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选题通过中外电影贸易情况的比较,旨在分析中国电影文化贸易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为中国电影文化贸易发展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第一章电影贸易发展现状的国际比较——以美、法、韩、中为例

电影产业和电影贸易对一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我国电影产业和电影贸易的发展情况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等相比仍然相距甚远。对其发展现状的探讨,包括很多方面,如电影产业的各环节的发展、电影产品在文化产品的份额、文化及影视政策的支持与实施、

贸易的进出口额等。研究中国电影贸易竞争力,就不能只局限于国内的情况来研究分析,必须以全局的眼光,通过其他发达国家的贸易现状及竞争力指数与中国相关问题的比较,来得出一个具有科学性和可借鉴性的研究结果。

第一节发达国家的电影贸易现状整体分析

在文化产业总体国际竞争力排前13位的国家中,进行比较对象的选取。最终选取3个国家作为比较对象,分别是美国、法国、韩国。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产业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发展不但涉及美国自身的电影产业,同时也对全球的电影产业和文化产业具有重大影响,甚至起到引领和左右其他国家电影产业发展趋势的作用。法国作为电影产生的摇篮,同时作为目前在世界电影市场占第二的国家,虽然远远不及美国,但是在电影产业的发展中也极有代表性。韩国电影产业近几年奇迹般崛起,票房占有率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和竞争力也不容忽视。同这几个电影产业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作比较,对于提高我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一、美国:电影贸易市场的霸主

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产业中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对世界电影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美国生产的电影虽只占全球的6.7%,却占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影视文化出口贸易世界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45%左右。[1]因此,美国的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借鉴意义,如其电影票房,电影生产、放映和发行,市场反映以及衍生市场等方面。

美国的电影票房收入一直逐年递增,10年中已增长了近42亿美元。1991年以来,虽然娱乐项目不断增多,视听领域新科技不断发展,美国的电影票房收入仍然在这十年中增长了近一倍。从表1-1我们可以看出,2004年美国电影在其本土的全年票房收入为95.39亿美元,这是美国电影票房连续三年维持在95亿左右的水平,比2001年上升了13.4%。另外美国海外市场持续扩大,海外票房收入远远超于国内市场。现在美国电影的海外市场票房收入已经到达156亿700万,远远超过95亿3000万的国内票房收入。

在电影生产、放映和发行发面,到1996年,美国拥有电影生产公司19532家,电影发行公司537家,电影放映公司5353家,电影院拥有26000个银幕(DeFleur&Dennis,1996)。至2004年,银幕数量上升为26594块,每个影院拥有的平均银幕数由2000年的5.3块上升到6.4块。中型影院和大型影院成为主流,占到总影院数量的64%;单厅影院的比重仅为27%。就美国电影发行而言,美国平均每年发行影片470部,而美国七大电影公司平均要达到200部/年。

而市场反映方面,据美国电影协会统计,1984~2002年美国电影的观众人次一直在稳步上升,从11.99亿人次增加到了1999年的14.65亿人次,2000年的14.21人次,2001年的14.9亿人次,2002年的16.39亿人次,但是从2002年开始人次开始逐步下滑,至2003年的15.7亿,2004年的15.4亿,2005年的14亿,2006年又有所回升至14.5亿,人均每年观看电影的数量近几年来维持在5.3部。[2]

而美国的衍生品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略显雏形,形成了“大电影产业”的概念。按顺序一般包括影院—电视计次点播—付费电视—音像租售—开路电视—衍生产品等多级市场,此外还包括在海外发行的每一个国家和区域同样的多级市场。其中DVD的出租销售以及数字电视付费和付费点播的方式占有重要地位。

总体来看,美国的电影产业正处于稳步发展、逐步提高的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电影制作机制,在如何提高电影票房,统筹电影生产、放映和发行,收集市场反映以及发展衍生市场等方面,对中国电影产业如何根据自身具体国情,合理发展自身相关产业,并走向国际市场,形成文化贸易优势是一种很好的借鉴。

二、法国:昔日电影霸主的重新出发

法国是电影的发源地,同时法国电影也曾在电影市场中占据首要地位,但是随着美国大制片商和大量资本在其投资领域的逐渐渗透和控制,法国电影的发展势头逐渐受阻。但是,得益于法国政府的清醒认识,法国电影并没有一蹶不振。法国政府实施了以发展本土电影的政策为主,“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激励政策为辅的一系列措施,保护扶持发展民族电影,倡导电影多样性,致力于提高国际竞争力。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法国电影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恢复和发展作用,目前,法国每年约有200多部片子问世,居全欧洲首位,在世界市场上站第二位,当然,仍然远居美国之后。法国电影成功因素主要有下面几点:

首先,法国政府的推广和保护政策。法国政府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助时,通常附带有输出法兰西文化的要求。更为有效地政策是法国电影产业享有政府特有的财政资助。2004年,电影产业和音像节目制作获得的扶持资金有约4亿5千万欧元,对法国电影的制片、发行、放映,甚至是展映与促销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保证。得益于这项资金,法国电影在各个环节上的实力都大为提高,拥有了与国外电影竞争的资本。1949年,法国就已成立了“法国电影对外传播协会”,同时在外交部设立了专门的电影事务办公室,在国家电影中心设有专门的影片输出资助金,资助制片人或出口商,鼓励他们将法国电影输向世界各地。

其次,出口公司的国家化经营战略。打造巨片,以点带面。通过“拳头产品”的销售,带动整个法国电影的出口,如《第五元素》当年出口收入4.6亿法郎,占当年全国影片出口收入8.2亿法郎的56%。同时法国政府十分重视与外国合作制片,互利互惠。合拍影片不但可以得到政府资助[3],更重要的是合作投资拍摄的影片会自然进入对方国家市场,并借助对方的输出渠道,输往更多国家。

第三,同比调查分析。为了解各国电影生产的真实情况,法国国家电影中心进行了以电影制作成本为题的市场分析调查,以找出自身的优劣势。针对不足之处,法国电影产业在人工成本方面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做法,工作时限酌情放宽,压缩电影生产中一些技术工作的规模和成本,从而使其电影产业更具有竞争力。

最后,积极举办国际电影节和参展。法国经常举办各类国际电影节,大到戛纳电影节、凯撒奖,小到都维尔美国片电影节,阿沃里亚兹法国片电影节,安纳西动画片电影节等,堪称世界上举办电影节最多的国家。同时,只要有国际影展,法国片商都会积极主动的参加。这些做法在文化上起到了传播推广法兰西文化和价值观的作用,在经济上有助于宣传法国电影,提高销售;同时在艺术层面来说有利于鼓励从业人员提高电影质量,进行艺术创新。

三、韩国:新兴电影贸易力量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提出“文化立国”新国策,自此韩国影视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影视产量逐渐上升。从1998年以来,韩国电影在本土市场上的占有率节节攀升,到2003年其国产电影占有率已达到53.3%,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国产电影市场占有率超过50%的国家之一。从1999年到2003年,韩国的电影观众增加了一倍以上,从5018万上升到1.05亿。2006年1月去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人数创历史最高纪录,本国电影市场占有率达到近80%。[4]

近几年,韩国电影风靡整个亚洲,甚至出口到俄罗斯、美国、阿拉伯各国。韩国影片的出口数量、收入均呈上升趋势,在世界电影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韩流”鼎盛时期的2005年,韩国电视剧出口额达到1.162万美元,2002—2005年平均增长率为89.7%;电影出口额7599万美元。影视产业已经超过传统产业,成为韩国增长趋势最强劲的产业。[6]

由于国内市场有限,韩国从一开始就把目光瞄准国际大市场,提出“通过出口建设文化产业强国”的口号,并推出一系列措施。韩国政府不仅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鼓励本国电影参加各种影展,还积极投入巨额资金举办各类电影节,为本国电影走向世界搭建平台。韩国政府还设立了文化产品出口大奖,鼓励文化产品走出国门。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等单位在境外设立办事处,加强市场调研和开发。正是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韩国电影产品走出国门,更提升了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近几年,韩国电影风靡整个亚洲,甚至出口到俄罗斯、美国、阿拉伯各国。韩国影片的出口数量、收入均呈上升趋势,在世界电影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第二节中国的电影贸易现状对比分析

通过对美国、法国和韩国的电影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几个国家的电影发展机制已经比较成熟,并且逐步产业化中,而中国的产业发展仍然处于瓶颈中,下面是对中国目前贸易现状的具体对比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电影业有了历史性的长足发展,正在完成从国际电影贸易赤字向国际电影贸易平衡的转变。借助于2002年以来电影发展的惯性,2005年中国电影再次获得空前发展。电影产品在国内影院票房市场、海外电影市场、电视播映市场获得的综合收益超过48亿元,年增幅达33.3%。国产影片的海外交易情况令人欣喜,2004年中国电影在海外票房达11亿元人民币,2005年国产电影海外电影市场的票房总收入达16.5亿元人民币,其中《十面埋伏》在美国的票房已超过1000万美元,《无极》的海外收入打破国产片纪录,单与温斯汀公司和IDG新媒体基金斯交易金额就超过3500万美元,其发行已签及待签协议覆盖了台港地区、欧美、日韩、俄罗斯、越南、柬埔寨、伊拉克、伊朗以及南美。[7]

只是,“一花独放不是春”,在部分影片享受风光之外,中国电影整体上的海外营销之路依然疲软,国际市场出口竞争力依旧不容乐观,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仍然很难展开。我国虽是拥有全球20%人口的国家,但是中国电影市场却只占全球电影市场的2%~3%。我国电影产品的输出非常贫乏,据统计,1997~1998我国共向海外销售影片269部,销售总额4848多万元人民币,仅为同期日本出口额的1/6。从电影票房收入来看,以美国为主的电影大片几乎占据我国市场的半壁江山。例如2001年我国电影票房总收入是8亿元人民币,其中进口分账片票房占2/3。而从影片进口数量来看,1995~2007年间,我国总共进口美国影片134部,其中分账影片有61部。而美国没有进口一部中国影片在它的主流院线进行商业放映。

对比其他几个国家来看,中国的电影产业和电影贸易是有其优势的:

首先,最显而易见的优势就在于中国有着自己完全不同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悠久的而且渗透到现代生活的各个层面的文化传统。电影的内容是电影的灵魂,这种文化传统与西方国家文化的差异性可以被深刻的挖掘和利用,使中国电影具有独特的文化性和创新性。

其次,中国电影还有一个重要的本土优势,就是中国潜在的巨大的电影消费市场。美方估计,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具有10至15亿美元的“票房潜力”,此后,每年还可能增长5.1%。中国还有一个巨大的后电影开放市场,1999年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1.6%,全国有线电视用户7700万户,电影如果通过电视传送也将拥有广阔的用户资源。

但是相比较来说,中国的电影发展劣势更加的明显:

(1)政府没有制定电影行业完善,没有必要的财政支持。如法国的财政资助极大的促进了法国的电影产业的发展。

(2)电影的生产、放映及发行方面没有成熟的运行机制,无法进行标准化操作。生产不能大规模制造,影片审核制度苛刻,院线过少等。

(3)中国观众没有极为稳定的观影习惯和比较热衷的观影倾向。

(4)中国本土电影上映数量及场次不平衡,并且质量不均衡,同时市场又被国外分账大片抢去半壁江山,中国电影举步维艰。

第三节结语

通过对国外主要几个电影产业和电影贸易发达国家以及对中国自身情况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电影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不完善的同时又充满活力。中国电影贸易虽然在不断前行,但是在电影产业和电影贸易的各个环节仍存在缺陷。

第二章中外电影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要从更深层次上分析我国电影贸易竞争力,就要通过具体指数指标的比较来反映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电影贸易竞争力。

第一节指数指标介绍

一、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介绍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radeSpecialCoefficient,TC),即TC指数,也称为贸易专业化系数(TradeSpecializationCoefficient,TSC)、比较优势指数(ComparativeAdvantageIndex,CAI)或可称为净出口指数(NormalizedTradeBalance,NBT)。它用以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TC指数是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总体上能够反映出计算对象的比较优势状况。因为它是一个剔除了各国通货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也排除了因国家大小不同而使得国际间数据的不可比较性,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比较优势指数具有相当的可比性。通常比较优势指数取值范围为[-1,1],当比较优势指数接近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均水平,进出叉明显;当比较优势指数取值大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大;而且越接近1越大,行业竞争力也越强;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小,行业竞争力小。如果TC=-1,意味着该国第j种商品只有进口;如果TC=1,意味着该国第j种商品只有出口。

其计算公式为:TC=(Xij-Mij)/(Xij+Mij)

其中,TC为贸易竞争优势指数,Xij为i国家第j种商品的出口,Mij为i国家第j种商品的进口。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介绍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s,RCA)可用来衡量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量的比重。它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反映了一国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相对优势,其计算公式为RCA=(Xij/Yi)/(Xwj/Yw)其中,Xij表示i国j类产品出口额;Yi表示i国全部产品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类产品出口额;Yw表示全世界产品出口额。如果RCA指数大于2.5,则表明该国影视文化贸易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介于2.5~1.25之间,表明该国影视文化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介于1.25~0.8之间,则该国影视文化贸易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倘若RCA<0.8,则表明该国影视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弱。

第三章中国电影贸易竞争力现状分析及其原因

综合以上的统计数据分析和与各国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目前中国电影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处于劣势,贸易逆差严重,贸易竞争力指数出现了负增长。与几个国家的比较也表明我国电影贸易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电影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非常低,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低下。我国与称霸世界的美国电影出口额根本就无法相比,就和相邻的韩国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融资渠道过于单一

我国电影产业融资起步较晚,原来一直都是政府主导的单一的融资渠道,很多电影产业的核心部分不允许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进入来发展壮大电影产业。行业准入门槛过高,电影市场的开放力度不大,未能广泛吸引、积极鼓励国内外各种资本广泛参与电影产业发展,电影产业的社会化程度明显不高。我国电影产业还未能熟悉资本运营、企业运作等市场经济规则,并缺少实践经验。虽然目前政府正在逐步对民营和外来资本逐步开放电影市场,但是政府仍然对电影市场具有绝对的掌控地位。

二、电影产业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产业化程度差

目前的中国电影从观念到体制都还没有能够完成适应文化市场需要的产业化转型。所以,中国电影业的危机虽然可以用美国电影的冲击、国产电影缺乏剧本基础、缺乏优秀人才、缺乏技术条件和制作水平、缺乏拍摄资金等等来解释,但这些都是现象,关键还是在于缺乏健全、开放、竞争和富有活力的电影创作和制作的产业环境和机制。没有条件,机制可以调动人去创造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机制就是生产力。

目前中国电影业尚处在幼稚期,电影公司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集约化程度低,媒介、行业、行政、所有制造成的垄断局面仍较普遍。从产业规模上看,中国电影业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规模,更谈不上发挥“集群效应”。中国现有的上影、北影、长影三大制片厂,16个省办厂以及其他一些制片企业,全部加起来的总和实力也比不上六大主流制片公司的任何一家。此外,票房几乎是中国电影业的唯一收入来源。中国整个电影市场,还没有培养出一定规模的衍生产业部门,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协作程度低,产业链水平仍处在低端。

三、国际化营销薄弱

美国电影贸易的成功与其充足的国际营销密不可分,美国电影公司通常采取独资或合资的方式来进入他国电影市场;美国电影在从选材到拍摄的制作环节上都考虑如何满足全世界观众的需求,力图培养观众的好莱坞趣味;拥有完整独立的全球发行体系;购买了许多国外的电影院,在零售终端上取得影片的放映控制权,同时它们在全球市场上采用同步放映策略,总之,美国电影公司从投资、制作到发行、放映各个环节都渗入到世界电影市场,完成了纵向整合。

相比美国的完善的国际营销策略之下,中国电影海外营销仍然薄弱,主要表现在:

(1)真正依靠自主营销的国产电影,依然海外营销路漫漫;而中外合资制作的电影销售利润主要是由海外公司获得,中国只获得相当微薄的版权费用。中国电影仍然主要依靠销售给国外大型传媒集团依赖其营销渠道的方式盈利,中国投资方无法插手海外营销各环节。

(2)没有充分考虑国际市场需求和进行调研,仅仅根据自己的理念创作影视产品。除个别中国武侠电影及功夫片,如《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等电影在国际营销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他中国电影仍存在海外营销问题。

(3)进入海外市场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参加电影节、海外片商买断海外版权这种方式。

(4)发行滞后使得许多影片的市场推广工作相当不到位,不少优秀影片失去了在国外影院上映的机会。

第四章提高中国电影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一、全力推进体制改革,形成产业规模优势

当前的中国电影产业的特点有规模小、封闭性运作等,中国电影出口的市场微观主体依旧非常脆弱。中国电影自身的一些局限性将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力削弱。因此我们不但要积极推进"走出去"政策,还要对中国电影产业进行体制上的改革,最根本的是我们要理顺自身,以资本为纽带,加快企业集中与合并,实行强强联合的战略措施,形成大规模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影视集团。通过优化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力争把企业做大做精,从而提高影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电影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

二、政府需转变电影管理理念,进行制度的转型

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转型首先面临的就是电影管理观念和制度的转型。在中国,电影曾经长期被简化地理解为政治宣传手段,被强制性作为政治意识形态载体来管理。进入新时期以后,虽然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的相对独立性和作为一种大众娱乐形式的文化本性逐渐开始被认识和部分认同,但电影仍然还是被看作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载体,电影活动的空间仍然相当有限。所以,政府机构在通过法制化和行政化的方式规范电影生产时,由于法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含义的可再解释性,对电影题材、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的限制往往缺乏一致性,某些规定和制约也缺乏文化层次,与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文化特性存在一定距离。

因此,管理层面首先应该意识到电影虽然是一种特殊的行业,生产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文化产品,但它仍然是一种产业,应该是国家宏观经济格局中的一颗棋子。中国的电影管理却并没有将电影看作一种产业和市场行为来管理,电影的指令与艺术、经济之间常常缺乏有机缝合,这使得多数“主旋律”影片在艺术上、在市场上乃至在意识形态教育上都没有获得想象中的传播效果。

因此,如果中国电影要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政府的电影管理职能也应该首先保护、监督、促进电影的产业化改造,制定产业政策,加强法制建设,将电影首先作为产业,按照市场原则、世贸规则、文化产业规律来运作。所有的政治导向都必须通过市场得到实现。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市场就是最大的政治,有了市场才有导向,没有市场就没有导向。

三、重视国际营销

与国外资本合作,利用国际资源,重视国外市场。继续与外国传媒巨头达成成战略伙伴关系,吸收外资,加强与国际资本的合作仍旧是中国电影应该走的道路。我国的电影公司可以在不断增加资金的同时继续保持控股,这样就可以保证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借鉴外国电影产业上百年来丰富的制作和发行经验,提高我国电影业的竞争力。而与外国公司建立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借助跨国传媒巨头的渠道,也弥补了我国电影业难以获得国外销售渠道的不足,有助于我国电影打入国外市场。

四、注重人才培养,进行有计划的人才储配

我国电影产业50万从业人员从规模来说并不很小,但突出的问题是,我国电影从业人员的素质结构与现代产业市场要求的人才素质错位,既懂市场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这是影响我国电影产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进行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因此,我们迫切吸收跨文化的管理人才和高尖端的技术人才。培养有跨文化背景的,并且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来作为架设与外商沟通合作的桥梁,为我国的电影产业进军国际市场开疆拓土做出努力。

五、重视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科技创新作为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竭动力。运用高新技术创造文化产品已成为当前文化市场新一轮的竞争浪潮,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都在不断通过提高其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科技含量来开发、转变和引导市场消费热点,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1)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植开发新兴文化产业用高新技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音像业和网络文化业等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引导国内软件开发商、网络运营商、内容供应商等各类企业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高科技文化产品,尽快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2)尽快实现科技成果在文化产业的转化提高文化产品科技水平和文化科技含量,以达到全面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目的。大力促进文化企业与创业园、大学科技孵化基地等联合,对文化产业需要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如数字化装备、多媒体技术等加强研究与开发,形成支撑文化产业的强大的高新技后盾。

(3)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从长远来看,企业要积极制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要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增加技术投入,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具体情况将有限的资金挤出来投入到开发项目上,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参考文献

[1]李怀亮.国际文化贸易导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6.

[2]张晓明,尹昌龙,李平.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第一卷•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2.

[3]张丽梅,余晓泓.从中美电影贸易看中国电影的国际化[J].改革与战略,2008,S2:108-110.

[4]李敏鹤.我国电影产业出口竞争力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2:45-46.

[5]魏莲,夏宝婷.中国影视文化贸易现状及原因分析[J].媒体经济.2008,3:65-70.

[6]魏莲,夏宝婷.中国影视文化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经济问题.2008,1:59-62.

[7]唐玲.中韩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8]郑琛.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以影视产业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7.

[9]尹鸿,王熠婷.解析美国电影产业[J].电影艺术,2005,4.

[10]袁玥.电影产业的价值分析[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11]胡小毅.美国大片的成就及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启示[D].长沙:中南大学,2008.

[12]余雄飞.影视服务贸易及文化贸易壁垒[J].法制与社会,2009,9

[13]王周博.中美影视文化贸易竞争力分析[J].经济论坛.2009.6:39-40.

[14]刘江华.我国文化产品贸易现状及应对[J].对外经贸实务.2005,12:3-5.

[15]李嘉珊,赵晋晋.中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外贸易实证对比[J].生产力研究.2007,17:98-118.

[16]杨柏峰.中美国际文化贸易的比较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7,2:110-112.

[17]赵有广.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及其原因分析[J].国际贸易.2006,10:30-33.

[18]刘燕.我国文化贸易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3:18-19.

[19]尹鸿,王熠婷.解析美国电影产业[J].

[20]ChenHong.CulturalTradebetweenChinaandLatinAmericanCountries[N],ChinaDaily.

[21]IstvanKonya.Modelingculturalbarriersininternationaltrade[D].Boston:Bostoncollege.2002.11.

第8篇:航空航天产业市场分析范文

(1.南通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16)

摘要: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理论进行剖析;从新型农民培育实践以及农民素质水平较低、农业劳动力结构失衡、培育过程不科学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对美国、德国、韩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功进行借鉴分析;从制定全面培育内容、建立创新培育方式、加强培育监管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四个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农民培育

中图分类号:F323.6;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4-1018-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4.064

收稿日期:2014-09-09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3ZDAXM002)

作者简介:吕 佳(1980-),女,江苏南通人,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建设、知识创新管理研究,(电话)13813720270(电子信箱)joylv@ntu.edu.cn。

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的不断推进,都必须依赖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必须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然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起步较晚,仍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立足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根本问题,积极地向国外学习成功的经验,找到适合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途径和方法。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理论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效率和劳动力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于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

1.1 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的农民不同。首先,他们有较大的职业选择权,可以自主地选择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等职业;再者,新型职业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并具有专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以及自主创业和经营的潜力;其三,新型职业农民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是一种规模化、标准化的职业农民,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权益与其他行业的劳动者相同;其四,新型职业农民具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同时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1.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就是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和培养方法,使得农民学会相关的农业知识、农业技能,并形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观念,使得传统农民和其他农业工作者能够转变成有技能、有稳定收入、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其培育的对象是传统的农业工作者和有意向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培育的目标为培育一批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对于培育对象、培育主体和培育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必须有较大的从事农业工作的意愿,同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的主力成员、种养殖大户等,同时还有愿意从事农业工作的学生、乡村干部,以及农民植保员、信息员等。以期将他们培养成有文化素养、懂经营管理、明法律政策、通组织营销的实用型人才。

2)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主体是多元化的。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专业协会组织、龙头企业、农科院校共同培育的格局。政府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能够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积极性,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专业化和技能化,企业经营者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文化培育等工作,也有助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农民自身为了快速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也会不断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文化素质的提升。

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效性更强。与一般的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容主要是与农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包括农产品生产、营销、服务以及农业创业能力、现代农业观念等;在培育形式上,它是以农民的生活特点为基础,在充分考虑农民时间、地点等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培养。

1.3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和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与传统农业不同,它将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地运用到农业生产、销售和管理中,为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生产资料,是一种科学技术与农业紧密结合的最新农业发展阶段。

2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农民培育逐渐形成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从农民技术人才培养、新型农民培养,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经历的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

在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3~2014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如“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在2003~2010年间培训了800万人,“百万中专生计划”也培养出了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才队伍。

2.2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存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2.2.1 农民综合素质较低

1)我国的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农村地区教育的落后使得农村居民难以接受到高质量的知识、文化和技能培训,由2013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可知,我国农村地区大多数人的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占比为84.4%;而高中、大专的受教育人数每年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表1)。同时,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还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的特征,东部沿海地区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较大,如上海为8.6%,北京为13.5%;而西部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如贵州、甘肃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超过10%(表2)。

2)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较低。农民所掌握的与现代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较少,同时现代化机械的使用率较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质,使其熟练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才能真正形成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的人才队伍。20世纪90年代,日本和韩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95%以上,美国也已经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引入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然而,我国目前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仅仅是48.8%,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2.2.2 农业劳动力结构失衡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农业人才较为缺乏,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劳动力结构呈现出失衡的状态。首先,我国的农业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由《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3》可知,1978年我国农村就业人员中,92.4%的人从事第一产业,而2012年年底农村就业人口中,只有65.1%的人从事农业工作。

同时,农业从事者的年龄结构也呈现出失衡的状态。相关研究表明,40岁以上人口是主要的农业劳动力,而青壮年劳动力人口较少,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象主要是青壮年农村劳动者,因此老龄化的现状将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找到良好的解决对策。

2.2.3 培育过程缺乏科学性

1)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较为单一。农民的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接受和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也大相径庭,但是目前对于新型职业农民采取的培育模式无法根据个人的特性来展开,因此实效性较差。同时,培育农民不同于学校教育,它还受到时间和地点等多重因素的限制,因此需要培育模式的选择必须更具有科学性。

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费投入不足。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要是以“政府投入”为主,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支持新型农民的培养工作;但是,财政拨款的过程较为缓慢,资金注入也十分有限,无法全力支持农村地区农民的培育,这也就使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变得更加困难。

3 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借鉴

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起步比我国要早,发展也较为迅速,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进行借鉴,有利于促进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发展。

3.1 美国

美国农民培育体系的建立,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以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推动力,其核心是形成农业教育、科研工作以及推广工作三者并举的完善的科教农业体系。在农业教育方面,公立大学、农学院、社区大学等部门将会选择恰当的时间开展农业培训课程,以课堂理论知识与田间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育;其所选取的培育对象主要是青壮年农民群体以及有意愿从事农业工作的人群。在科研工作方面,农学院和各州的试点站则主要负责农业科学技术相关的课题研究,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也会全力承担科研和技术推广的资金;数量巨大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科技农业人才储备,为农民培育体系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在推广工作方面,完善的技术推广机构也提高了农民对于现代农业的认识,并有效接触到了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

3.2 德国

农民培育工作在德国是关乎国家兴旺的大事,无论是德国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农民的职业教育,并对其提供大量支持,农民的职业教育体系十分专业化、个性化,同时具有较高的质量。

1)“双元制”模式,促进德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德国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采取了“双元制”的模式,即以学校和企业两者为主要培育主体,向农民传授农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接受职业教育培育的农民,一方面可以在学校学习专业的农业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企业中开展农业实践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育模式。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所需制定培育方案,两者共同承担培育经费。随着学习课程的增加,农民所接受到的理论培训将会逐渐减少,相应地实践技能培训占比将逐渐提高。“双元制”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为德国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农民,也促进了德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2)持证上岗,保证农民接受系统职业培训。德国对于农民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严格的规定,人们必须先接受专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再通过资格考试才能获取“农民从业资格证书”,最后才能成为“农民”。同时,德国法律规定,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必须不少于三年才能正式入职,且入职期满三年后需参加统一考试,才能获得“绿色证书”,才有资格独立经营农场。德国“绿色证书”具有较高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对于科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多元合作,确保培训体系科学发展。德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采取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合作的模式,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主要负责统筹和协调工作,并对民间企业、私人协会进行领导和鼓励,使其参与农民的培育工作。这种政企合作的方式,不仅加大了农民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还形成了科学的、全面的培训体系。

3.3 韩国

韩国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较为健全,且层次清晰分明,分为“青少年农民”、“农民后继者”和“专业农民”三个层次的教育;同时,政府部门、企业机构、私人协会等都根据自身特点对农民开展了不同侧重点的培训课程,教育培训工作具有清晰的分工,多方共同合作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4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分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推动力量。基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同时向国外学习成功的经验,提出培育高质量、高素质、有文化、懂经营、晓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

4.1 制定全面的培育内容

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必须具有全面、系统、科学的培育内容。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新型职业农民通晓现代技术,熟知农业相关的法规政策,形成农业安全环保的观念,并掌握农业经营管理的知识。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完善必须围绕这几个方面的要求来制定培育内容。

第一,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现代农业技术的教育,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农业基础理论学习和田间实际操作来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识;第二,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业政策法规教育,帮助农民充分了解惠农强农政策、认识国家政策法规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促进作用,增强法律意识;第三,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业环保教育,现代农业要求是“绿色农业”,所采用的化肥等原料必须是生态的、环保的,让农民认识到绿色农业的重要性,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第四,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场经营管理教育,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帮助农民成功转型,掌握市场分析、农产品开发、品牌建立等多种经营管理知识。

4.2 建立创新的培育方式

要在传统的培育方式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找到适合新型职业农民特点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基本现状的培育方式。

第一,培育方式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选择培育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特色和发展情况,如采取“轻理论、重实践”的培养方式,在田间为农民进行现场的专业技术指导;第二,培育方式要能够满足农民的需求,接受培育的农民同样也要从事农事劳作,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农民的农闲时间开展培育工作,如在冬季时组织农业科学技术培训班,聘请专业的教授和科学家来进行讲解;第三,要建立起现代化的培育方式,通过远程教育平台的建立使得农民能够快速地获得最新的农业信息资源,同时,远程教育平台也能够提供在线专家答疑,形成培育主体与培育对象之间的互动,实现资源知识共享。

4.3 加强培育的监管力度

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进行有力的监督和管理,有利于提高培育的质量和水平,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是正式的培训机构,且具有合法的培训资格,培训内容能够满足农民的需求,培育方式能推陈出新。其次,要对培育的教师等专门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一方面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定完善的考核、奖励制度促进其不断进步。其三,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来提高监管效率,通过实地调查、电话询问或问卷形式了解农民接受培育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地完善培育体系。其四,试行新型职业农民职称上岗,学习德国的成功经验,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专业考核,要求其持“绿色证书”,以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水平。

4.4 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

新型职业农民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能够掌握经营管理知识、通晓法律法规政策、运用现代农业技术、了解农业市场行情。因此,为了储备一批高质量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和学习能力。

1)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青少年的学习能力较强,从小对其进行专业的知识培养和道德培育,有助于其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鼓励教师深入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力量。

2)加强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一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建设;同时,还需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师资力量等方式来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从而培育出一批高素质的实用性新型职业农民。

3)政府加强农村地区教育资金支持。各级政府需要对农村地区的教育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通过财政拨款、转移支付的方式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使得适龄者能够接受必需的教育。例如,可以设置专项培育基金,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财政预算中。形成以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中心,配之以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5 结语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且监督管理力度还未达到要求。因此,需要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力度,力求培养出一批“熟练农业科学技术、通晓经营管理理念、掌握农业基础知识、具有现代农业观念”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智奇,齐 国,杨 慧,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7-14.

[2] 杨慧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日韩经验及对我国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2(4):94-96.

[3] 徐 涌,戴国宝.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3(5):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