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范文

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

第1篇: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范文

一、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对照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的要求,知识产权档案工作的发展水平明显不能满足创新研发和核心竞争力提高的要求。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有的甚至出现了影响科技创新发展的情况,对企业自身利益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做好知识产权档案工作也成为我国多数企业目前应当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经过对大部分企业知识产权档案工作的调研发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水平好于民营企业,技术水平高的民企好于普通民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管理水平整体较高。

(一)单位开展好知识产权工作的注意事项

第一,单位领导重视。企业把知识产权档案工作当作科技创新,自主研发工作的基础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知识产权档案工作被纳入到领导议事日程。能够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制度,和完善畅通的管理网络。

第二,加大投入,为知识产权档案规范化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集中统一管理知识产权档案,配备专门的档案库房、充足的档案装具和设施设备,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建立制度,规范管理,全面加强了企业的档案工作。

第三,积极探索适合本单位知识产权档案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一套制度完善,程序规范,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的管理方法,促进知识产权档案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专利档案居多的企业,一般将知识产权档案按照科技档案来管理,将有关材料集中存放在某一类型的产品档案中;以商标档案居多的企业,通常是将其放入文书档案的“经营管理类”中;科研单位则将知识产权档案单独设类存放。尽管实体保管方式不尽相同,但各单位能够建立专题目录,有的还实现了网上检索、利用。

(二)知识产权档案工作的不足之处

一是对知识产权档案重要性缺乏认识。许多企业只是一味重视自有知识产权研发和申报,却忽略对其文件材料的归档与管理。二是知识产权档案管理水平普遍较低。没有足够的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支持;硬件设施达不能达到档案安全保管要求;工作中缺乏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不注重知识产权研发过程中的档案的收集、整理与保管。三是知识产权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兼职过多或不稳定的现象,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培训并不能完全掌握知识产权档案产生的流程及需要归档的内容,往往产生知识产权文件材料的散失,并由此给单位带来损失。

二、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提升知识产权档案管理水平

根据目前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知识产权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增强意识,提升工作自觉性

企业是自主创新基本体制架构的主体,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知识产权档案是知识产权的载体,是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自主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启迪助推作用。企业要自觉拥有对知识产权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将其纳入单位档案管理体系。

(二)提高规范化水平,建立做好知识产权档案工作的长效机制

第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档案队伍。减少知识产权档案管理人员的兼职,要创造条件,不断更新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

第二,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将知识产权档案的管理纳入整个单位档案管理体系,明确归档范围、?r间和要求,确定保管期限和密级,保证归档知识产权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准确、系统。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知识产权保护期过后,将知识产权档案的保管期限设定为永久或30年。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要及时进行鉴定,解密,力求企业知识产权档案信息资源最大化共享。

第三,要配备符合保管条件的档案库房和装具。库房要具备防火、防尘等“八防”条件,温、湿度控制达到档案保管要求。

第四,要逐步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知识产权档案的管理,按照有关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规定进行归档。重要的电子知识产权文件采取纸制文本电子文本同时保存。归档的电子知识产权数据及其元数据应拷贝至耐久性好的载体上,脱机保存。

(三)保障安全,提高知识产权档案信息利用率

知识产权档案记载企业的核心机密,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技术保障。在管理知识产权档案时要建立并严格履行一系列完备的档案管理工作规范,严明保密和利用制度。在知识产权档案的管理中要努力做到即保证知识产权档案信息的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利用率,发挥知识产权档案在企业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工作中的应有作用。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内运行的知识产权档案信息的控制,确保安全。各单位应对查阅、利用知识产权档案的有关人员施行权限管理,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

各级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联合各相关部门,及时制定和严格监督执行《知识产权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对加强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强化服务,积极指导,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可靠保障。

第2篇: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山寨现象;知识产权;立法;执法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22-01

一、山寨现象

1、山寨的界定。山寨一词流行于2008年的一种网络用语,至今都是中国出现频率最高、最受人关注的流行语之一。“山寨”本为粤语中的一个词汇,最早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一些建造在小山坡上的小作坊生产的产品被称为“山寨货”。“山寨”一词随着2003年仿造产品热的出现而频繁出现于大陆。那些由小工厂、小作坊模仿名牌产品生产的外观酷似名牌产品、功能强大,但是价格低廉的手机、游戏机、数码产品等,被称为山寨机。

2、山寨现象。随着深圳山寨手机的泛滥,以及关于山寨手机的专题栏目在新浪、搜狐等主流网络媒体上频频现身,“山寨”一词由小众范畴开始被大众所关注。“山寨周杰伦”代言手机,“山寨周华健”代言皮鞋等足以以假乱真的广告出现,明星模仿者的商业价值被开发出来,山寨的外延从山寨产品扩大到了山寨文化。山寨节目的出现是山寨变得富于民生,其草根性的色彩也更加深入人心。“山寨春晚”的出现得到了部分学者的支持,但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质疑。在支持与质疑声中,山寨不如过,也出现过草草收场的局面。

3、人们对山寨现象的态度。人们对山寨现象的态度,可以分为三类:支持、反对、宽容但需要规范。支持者对山寨手机等山寨产品的认可度比较高。在一项调查中,五成以上的网友看好山寨文化,支持其发展,称赞山寨产品的创新性,只有三成左右的人并不看好山寨文化,认为山寨就是一种剽窃行为。部分学者认为山寨文化是多媒体时代草根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挑战,反映了公众对主流文化的不满。

反对者认为山寨文化以模仿为核心,一定程度上侵犯了知识产权。有媒体指出山寨文化代表着挑战权威、反抗垄断的精神,这其中存在着违法的灰色地带,这也使得“中国制造”的消费电子产品面临“山寨机”的严重威胁,甚至影响到正规品牌厂商的生死存亡。

“中间人士”主张对山寨中的“物质”与“文化”应予区别对待。对“山寨物质”应予法律监管。对“山寨手机”进行分类监管。而对于“山寨文化”,由于其不以牟利为目的,并有利于发展公民的精神文明生活,应以宽容态度对待“山寨文化”。

二、对山寨现象加以规范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立法角度

应当充分利用现有法律资源对山寨现象予以调整。在国内法方面,我国的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等都可以调整山寨现象。在国际法方面,《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伯尔尼公约》也可以调整山寨现象。面对山寨现象的特殊性,目前有许多制度是值得在我国尝试的。

1.“形象权”

尝试界定“商业形象权”。在某些商品上使用著名人物的形象或姓名吸引顾客是目前许多商家的的营销策略。在利用山寨明星做广告的状况中,若因“长得像”这种优势,借原版明星的形象来欺骗消费者,获取非法利益,就得有法律来管制。

2.剽窃行为

山寨现象的的核心在于模仿。如果对正规产品的模仿构成剽窃,也是社会与法律不能容忍的行为。对于剽窃行为,目前我国法律并未作出明确的标准。一般认为,侵权人只有使用他人作品中的独创部分并且使用的部分占原作品的一定比例才构成剽窃。法律应当对“一定比例”进行细化规定。

3.知识产权

对于山寨现象的制造人与传播人来说,他们经常会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被。对于山寨现象,我们应区别对待。我们应当允许山寨现象的经营者选择提起知识产权不侵权确认之诉。这种做法在国际上相当普遍,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尚属新鲜事物,缺乏系统而全面的法律或司法解释。

(二)执法角度

有关行政机关应主动履行职责,在执法过程中正确运用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对山寨现象的审查管理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执法部门

对于山寨现象,政府相关部门应理顺管理思路,合理干预,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综合考虑。

2.执法部门

执法机关应根据山寨现象出现的层面不同、是否可以产生巨大商业利润、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领域不同等区别对待。

3.智力竞争原则

对于各个行业中那些进行了规范化操作、能够产生巨大商业利益的山寨产品,有一些确是假冒伪劣产品,也有一部分并非侵权产品。有些产品整合了市场上很多优质品牌的长处,再根据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最大程度实现产品的功能。同时,在我国提倡的自主创新战略中,集成创新和改进创新是重要的创新途径,山寨现象中就有很多属于集成创新,应当给予正确引导,鼓励他们进行智力竞争。

参考文献:

[1]孙丽萍.咬文嚼字“2008年十大流行语”[DB].新华网,2009-03-06.

[2]刘瑞生.关于“山寨文化”的反思[N].人民日报,2009.

第3篇: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范文

一、围绕中心,努力提高档案工作服务水平。

(一)继续推进服务新渔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根据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目标,在五年内分期分批把182个渔农村新社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制创新的小康社区。市委、市政府今年已确定20个渔农村社区为创建小康社区试点,并在渔农村实施“创业工程”、“增收工程”、“文明创建”工程、“平安社区”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和“体制创新”工程等,市档案局将在去年出台的《*市渔农村新型社区(村)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渔农村小康社区档案管理规范化创建标准》。各级档案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做好渔农村小康社区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服务工作。

各县(区)要加强调研,密切与有关部门的联系,积极开展创建“全省百个新农村示范档案室”活动,力争全市有12个社区(村)档案室达到创建标准。同时在开展乡(镇)档案室与便民中心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档案信息与现行文件资料下乡进村活动,为渔(农)民提供政策法规和科技信息、文化信息,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继续抓好社会保障档案工作,全面实施社会保障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构建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为一体的大社保体系,是建设“平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做好社会保障档案工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根据省档案局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民政厅、卫生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保障档案工作的意见》及有关《档案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加强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加强监督指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进一步规范全市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一要正确界定各类社会保障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做到建档对象一个不漏,归档材料完整齐全、真实准确、安全耐久。二要抓好社保档案的科学整理与编目工作,使社保档案管理符合规范化要求。三要推进社保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督促推动各有关单位将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纳入社会保障业务管理系统中,做好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实现文档管理一体化。同时,加快社保档案数字化和网络化步伐,充分发挥社保档案信息的效用。

(三)抓好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档案工作。党的*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把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各级档案部门也要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好服务。今年我们将在调研的基础上加强科研单位、特色产业及品牌建设档案工作,突出抓好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档案工作。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开展调研工作,指导和帮助有关知识产权部门、企业和科研单位,制定知识产权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认真规范和抓好知识产权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

二、加强监管,全面推进档案工作依法行政。

(一)建立健全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省档案局、市政府有关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的要求,建立健全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档案行政执法责任主体,梳理执法依据,明确执法范围,划分执法责任,分解岗位职责,把执法责任落实到人,并建立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今年,市档案局将印发《*市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市档案执法情况报告制度》,规范和监督档案行政执法活动。各县(区)要注意研究和解决在贯彻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推进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实施。

(二)加大重大活动、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监管力度。

1、规范重大活动档案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切实加强重大活动档案的规范管理。重点做好“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第四届中国*海鲜美食文化节、第八届中国*国际沙雕节、第四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的档案工作,各承办单位要切实做好重大活动档案的收集工作,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协调,主动介入,确保档案的齐全完整。今年下半年,省、市档案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贯彻落实《浙江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专项执法检查,以进一步促进重大活动档案的规范管理。

2、继续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各重点项目建设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实施〈档案法〉办法》和《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在项目前期工作中把项目档案工作纳入项目管理的“五制”之中,即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度、工程合同管理制度。项目参与单位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将档案的形成纳入建设项目工作程序,纳入工程质量日常检查内容,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对现有档案资料进行科学管理,实现项目档案与项目建设同步。各级档案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各有关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的联系与协调,继续实行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登记、验收制度,重点做好大陆连岛工程、大陆引水二期工程、中远集团修造船基地项目、六横煤电一体化项目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百年大计的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管力度,规范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

(三)扎实推进基层档案室工作。

1、完善监管手段,加强日常监督。今年将继续实行文件材料归档年检工作,加强监管手段,重点检查各单位各门类档案的齐全、完整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对不整改的单位依法予以查处,让机关档案年检工作发挥执法检查的效应。各档案室要完善设施设备的配置,加强科学管理,确保档案安全。同时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继续开展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活动和复查工作。对档案管理水平降低或管理水平未按新的要求开展工作的单位予以降级或撤销认定资格,同时责令其限期整改。建立完善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机关档案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2、加强培训,着力提高档案人员工作能力。结合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围绕加强档案队伍建设、基层档案室规范化建设和重点工程档案规范管理的需要,市档案局将举办不同专题内容的档案业务培训班,以着力提高档案人员工作能力,推进基层档案室规范化管理的水平。

三、开拓创新,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加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各县(区)要将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纳入当地政府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规划。并联系本地实际,制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

(二)积极推进档案网络化建设。市局在继续做好全市档案网络化管理软件试运行工作和重大活动档案管理等功能模块设置完善的同时,今年将在市属机关开展档案网上年检、移交等试点工作。市、县(区)馆要启动《馆藏档案资源建设系统》网络管理软件的应用,开展电子档案目录移交、保管、利用、统计等各项业务工作的网络管理。同时要积极开展机关档案室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方法的探索。制定统一、便于长期保管的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收集、归档业务规范,启动进馆前电子文件、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各机关档案室要运用网络管理系统积极开展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及时收集与积累,并认真做好网上移交。

(三)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市档案馆在继续完成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照片档案数据库的同时,要逐步开展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的建设。筹建视音频采集系统,启动*市重大活动电视节目的数字化采集工作。各县(区)档案馆要抓紧完成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建设,逐步开展照片档案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建设。并围绕省档案局提出的“数字档案室工程”要求,积极探索县(区)级以上党政机关传统档案数字化工作。

(四)进一步提高网站质量。今年,市档案局将对党政网和英特网上的《*档案信息》网站进行全面更新,由自助式改为自建式。各县(区)档案局要加快网站建设,认真做好网站容量的扩增、内容的扩充以及板块的更新,使网站的质量有明显的提高。积极争取在今年的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评估和优秀网站评比中取得好成绩。

四、强化基础,全面提升档案馆功能建设。

第4篇: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科研;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措施

0.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研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缺乏对科研知识产权的足够重视,造成大量的科研成果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这对我国科技发展及参与国际竞争都十分不利。因此,改变这种情况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加强科研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措施谈谈粗浅建议。

1.影响科研知识产权保护的因素

1.1科研评价体系不健全

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应该是相互促进的。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科研导向是荣誉和地位的导向,由于这样的导向使研究人员的科研观念形成狭隘地“以人为本”,不考虑科研对国家的经济贡献,而是以论文的数量或者是所谓的质量为主要指标来评价科研人员,科研成果转化与否和研究者本人及单位无关,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重视知识产权工作。

1.2科研体制改革落后

目前,各种科研经费仍采用计划经济的政府拨款模式,各种“计划、工程”名目繁多,没有实行真正的科研基金制,造成科研资源分配形式上的合理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合理。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科研管理体制,使科技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我们的知识产权工作是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加强的。所以科技体制改革要尽快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样才能真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3管理体制严重脱节

在管理体制方面,各个环节脱节。科研在立项前缺乏知识产权研究分析,重申请,轻转化,授权后如何管理没有规章制度。目前甚至申请费、维护费都由课题组来出,这是很不合适的。属于研究所的职务发明,研究所是专利的权利所有人,让课题组以科研经费的形式来出申请费、维持费是不合适的。

1.4知识产权流失

近年来,我们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但是有些科研人员的观点就是保护我自己,而不是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如果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氛围,不但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同时要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这方面一些科研人员区分不清楚或故意混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界限,把职务发明自己私自转化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广大科技人员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有的科研管理人员囿于成果管理工作的影响,对待专利技术也采取先推广,经过多次试验,广泛验证,待成果完全成熟后才去申请专利。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职称评定制度对科研人员发表多少文章、取得了多少成果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有的科研人员在取得了一项发明创造后,不是立即去申请专利,而是热衷于发表文章,从而丧失了抢先专利注册,保护发明的机会。另外在人员流动、对外合作、技术合同审查等方面,由于科研人手不够或者是意识不强,存在着大量知识产权流失的现象。

1.5缺少利益保障机制

没有利益的保障机制,对侵权行为听之任之,也是造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力的原因之一。因为跟科研人员的利益不挂钩,即便发现侵权了也可以不去关心或者是给领导报告,不主动收集证据,纠正侵权行为。仅仅靠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是远远不够的。

2.加强科研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措施

2.1规范科研档案管理

科研档案不仅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也是科研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因此防范知识产权流失,一定要强化和规范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按照科研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科研档案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专人负责,确保完整、准确、系统、安全。要把科研档案工作作为科研工作的内容之一纳入科研管理程序中,并做到建档工作与科研工作实行四同步管理,即:下达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情况同步;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材料同步;成果的登记、评奖以及科研人员提职考核与档案部门出据的课题归档情况证明材料同步。课题组应按照科研程序和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做好科研课题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工作,按照科研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及时进行整理和移交归档。课题申请成果鉴定前,向档案管理部门提交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档案管理部门依据申请表进行科研档案验收,会同科研管理部门对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科技成果管理部门据此办理成果鉴定手续。

2.2及时评价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多采用鉴定和认定两种方法进行评价。实用新技术、新产品一般通过专家鉴定;新品种须先通过省(市)品种审定再进行成果认定;成果评价方法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成果特点、应用前景和保护知识产权的需要。由于科研成果必须具备“新颖性”,授予专利权和新品种权都遵循“申请在先”的原则,因此在科研项目完成时,要及时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防止因为评价(鉴定或申请专利权等)不及时而丧失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对有必要申请专利保护或新品种保护的成果要及早办理申请手续。可以采取先申请专利后或进行成果鉴定、产品定型、展览、展销等。

2.3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知识产权保护最终要依靠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来实现。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专利、商标、版权为三大支柱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主要有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科研单位应充分利用这些法律法规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一定要加强科研成果的专利保护意识。在实施科研过程中,及时对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查,必须申请专利的项目要及时申请专利,对能开拓国际市场的项目要及时办理涉外专利申请手续。科研成果以产品形式投放市场的,应及时办理商标注册手续,专利产品注册商标相当于给科研成果上了双保险,非专利产品注册商标也能保护成果不被侵权。在合作研究、成果开发转让等活动中要签订保护知识产权协议书,以防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或造成知识产权流失。对科技档案、阶段性研究成果、非专利技术等具有商业价值的科研成果视为单位的商业秘密,主要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保护。

3.总结语

总而言之,科研所要结合专业特色优势,努力争取社会资本参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和产业优势。同时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的科研合作,从源头上解决科研与实际脱离的现象。研究实际生产中提出的问题,这是我们培育和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的一个重要策略。同时,科技成果保护、转化中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贸易和技术问题,不可能要求所有科技人员去全部掌握,科研单位应设立专职机构或人员完成此项工作。这些专职人员一方面要具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另一方面还应接受系统的经济法,如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经济合同法等的培训。因此,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保护应该突出“提高认识、防范为主”的原则,把知识产权保护贯穿到科研档案管理管理、科研成果评价以及成果转化等过程中,避免和减少知识产权的流失。

【参考文献】

第5篇: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科研档案 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127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四大基本职能之一,科研档案是一种重要的科学信息资源,是科研成果的直接载体。科研档案工作在整个高校档案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特色是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要求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课程与技能相融合、办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而科研档案则直接反映了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特色与研究成果的推广,是高职高专院校科研成果与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历史见证,是高职高专院校宝贵的文化资源,因此科研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和有效利用值得高度重视。

1 高职高专院校科研档案的内涵

科研档案是由科研材料转化而来,客观地记录了既往的科研历史情况,是高职高专院校不同时期科研水平的反映和凭证。保存科研档案,就是保存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发展的历史,保存不同时期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建立科研档案在高职高专院校建设中可起到促进科学研究、总结经验和技术交流等多方面的作用。

1.1 科研档案是尊重知识的直接体现

科研档案是高职高专院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具体体现。把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历史财富保存起来,这体现了高职高专院校对教师的关怀,同时也让教师感到自身劳动成果被重视,有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和成就感,能更充分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1.2 科研档案是知识储备的手段

科研档案是高职高专院校科研经验的积累,是进行科技储备的手段。科研档案数量和质量,是高职高专院校整体科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反映的标志。

1.3 科研档案也是科研活动的凭证

单位或个人申报科研成果、申请科研奖励时,有关人员进行考核评定、评选先进、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晋级时,科研档案都能提供完整可靠的事实依据,发挥查考和凭证作用。

2 高职高专院校科研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是由中职学校升格,或由其他成人类高校转制而来的,办学历史短,基础较为薄弱,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1 科研人员归档意识淡薄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老师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现象。即使有科研项目的老师,其科研档案意识也是比较淡薄的,科研人员对科研档案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大多数老师认为自己科研成果就是个人私有财产,一些珍贵资料,如贵重图片、获奖文件、专利证书、论文著作等材料不愿上交或推迟上交;甚至一部分老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视为申报是专业职务职称所用的,不愿意将原件归档。因此,很多时候收集起来的科研档案不完整、不稳定,也是直接影响了科研档案的内在质量。

2.2 档案管理制度和制约手段缺乏

高职高专院校有其区别于普通高校的特色,而科研档案管理大多沿用普通高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缺乏相应的科研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导致科研的归档要求不明确,归档工作难以顺利进行。特别是核心部分技术内容和研制阶段的材料很难保证完整性。归根结底,主要是没有相应的制约手段和管理措施,缺乏相应的制度和办法。

2.3 科研档案本身质量不高

科研档案收集整理难、 质量差。由于科研档案形成周期不一, 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工作人员必须对其加以收集和整理。实际工作中,科研管理部门只能要求负责人把他们的项目相关材料归纳完整、上交齐全,但负责人在上交过程中交与不交无法控制,档案管理人员只能在口头上做一些说明、解释,而不能硬性要求。归档的科研项目材料中,往往都残缺不全,质量较低。有的项目只有科研项目立项批文,没有立项合同;有的科研项目只有申请材料,而没有成果鉴定材料,尤其缺少核心部分技术内容和研制阶段的材料。这种低质量的科研档案,反映不了科研项目的全部信息,会使科研档案的真实性、科学性大打折扣,影响了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

2.4 科研档案管理基础薄弱

高职高专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基本没有专职管理人员,多是兼职档案管理人员,他们没受过档案工作相关内容的培训,对科研档案的收集、鉴定、分类、编目及归档等业务生疏,对档案缺乏规范性管理,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由于各类科研项目增多,每年申报、获准、验收的项目数量加大,归档工作任务繁重,这也给科研资料归档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科研档案人员创新意识差、能力弱,导致缺少创造性的思维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手段的创新,致使难以适应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需要。

2.5 管理服务意识较差

一些院校现在虽然形成了相对较为完备的科研档案资料库,但其信息化程度和市场服务意识还相当薄弱。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某种意义上信息技术已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习惯,档案管理也应利用信息化手段。但实际上,绝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只对科研资料进行简单的搜集、整理和归档保存。同时,更不注重科研档案的利用和社会经济效益发挥,很多时候认为开展科研档案管理的目的就是应付上级检查,或者为科研工作者申报职称之用。当然,科研成果的后期转化过程更谈不上有科研人员参与了,因此科研档案无法重新编研或进行深加工,导致无法进一步发挥其科研价值和服务社会功能。

3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3.1 强化档案意识和责任感

一方面,要强化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要使科研档案管理真正做到促进科研活动的开展,就必须强化科研人员对科研档案重要性的认识,普及档案就是财富的理念,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学习贯彻《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科研档案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它是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体现科研人员的劳动价值。因为科研人员既是高职高专院校科研档案建立的主体,也是科研档案利用的最大群体,每一个科研人员都应该做好科研材料的积累和整理移交工作,积极主动配合档案部门做好归档工作。他们能否按时、完整地提交科研档案,关系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另一方面,要增强档案人员的责任感。档案的完善靠的是日积月累,靠的是档案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于不负责而时时处处被动工作的基层档案人员来说,可能长年累月觉得没有一份档案值得收藏;而对于有心人来说,则是处处皆档案,大到一个方案、研讨会,小到一份通知、一份传真、一张照片,都有收藏价值。

3.2 完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制定并完善科研档案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建立相应的制约手段和监督机制。科研档案管理只有通过实践的积累、研究的拓展,才能在一个较高层面上架构科研档案管理体系,并且在实践不断加以完善与提高。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科研档案管理(包含形成、归档、利用等)制度,进一步明确和理顺档案管理部门、科研管理机构与科研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明确在科研档案形成过程中各自的职责,同时要对科研档案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利用等做出详细而具体的规定,实行责任追究,确保科研档案的整体质量。需要对档案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优化其结构,将电子文档、图片、光盘、荣誉证书(奖杯、奖状)等形式的原始材料作为档案收集整理管理的重点。具体来说,承担项目的主体部门要以既定的工作程序,确保科研项目材料的完整准确性和系统化。各个阶段的内容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研准备阶段,包含的材料有:科研项目审批文件、任务书、调研报告、开题报告、方案论证和实施协议书等相关材料;研究实施阶段,包含的材料有:各种重要原始记录、实验报告、计算资料、专利申请的有关文件资料;总结、鉴定、验收阶段,包含的材料有:科研工作总结、科研成果、论文专著等技术鉴定材料、成果申报奖励及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材料等。以上这些文件材料均要按照相应规范进行归档,形成科研项目结题档案。

3.3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科研档案管理要求,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不但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领域和较宽泛的知识面,要熟悉相关的政策方针和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求管理人员具有创新思维,因此科研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建设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高职高专院校一方面要不断地通过多种渠道和广泛途径对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促使他们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刻苦钻研,主动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档案管理能力,以较为系统的现代管理学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3.4 加快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成果有效利用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均已建成校园数字网络系统,教育信息化革命正悄悄来临,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模式,将促使科研管理模式逐步向数字信息化转型。因此,现代科研档案管理除了传统管理模式的沿用之外,更要注重档案资源的再利用,以及如何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成实际的经济效益。这就迫切需要学习信息知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科研档案进行有效管理,将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化建设与科研档案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此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还要特别注意掌握各种新形势下的信息资源,为高职高专院校科研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给予其足够的技术支持,从而实现科研成果向经济效益的转化。

3.5 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高职高专院校科研档案信息的管理,在强调其规范管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合法权利的保护,对自由阅览、下载、复制、转载甚至是非法利用行为进行控制。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建立统一的高校知识产权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全面地记录所有知识产权的获取、维持、转让等过程,真实、完整反映,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知识成果。对知识产权活动记载过程的相关文件进行归档保存,统一集中管理,建立知识产权正常应用秩序,以保护知识产权,从而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利用。二是明确项目负责人归档责任制,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立卷归档。项目负责人必须要树立档案保密意识,要负责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建议保管期限、密级的确定,填写科研档案简介等,科研档案部门要根据归档范围,规范收集归档工作流程,并且要提前介入,超前控制,确保科研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主要应做到“四同步”,即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相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情况相同步;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项目档案材料相同步;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研成果与档案部门出具专题归档情况证明材料相同步。三是档案工作者严格遵守有关科技保密的规定,正确划分密级,合理确定使用范围,从而保证科技机密和档案的安全,维护本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档案工作者要负责监督指导和管理,保护原有档案的完整性、保密性,确保科研资源和知识产权不流失、不受侵犯,正确处理管理利用与保密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知识产权纠纷和损失。

总之,随着高职高专院校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逐步实现,科研档案将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教育与科研管理的重要资源,它必将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内容,也将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要科学有效地搞好科研档案工作,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真正做到“档案为科研服务、科研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皮国梅.地方高校科研档案管理新思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1).

[2]左雅梅.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4).

[3]董文英.优化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新思路[J].办公室业务,2013,(17).

[4]庞丽.高职院校科研档案规范化管理探究[J].商情,2013,(23).

第6篇: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范文

Abstra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acts as a vital cornerstone and legal protection for enterprises' brand-building, an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which is not only an inexorable trend for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but also a significant means for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their own brand building.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and brand building. In details, both the effects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on 3 phrases of brand-building, which are orientating, cultivating and maintaining, and issues related to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s' oper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research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author's arguments.

关键词: 知识产权制度;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专利

Key wo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brand building;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patent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155-02

0 引言

品牌是消费者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质量、服务和经营理念等的一种认知和评价,是与消费者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一种信任,其作为世界上最值钱的一种不动产,深居于消费者心中的一个角落。

品牌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载体,在供过于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的今天,获得以品牌建设为核心的差异化优势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然而,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品牌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时刻重视品牌的保护,而知识产权的形成正是保护品牌的有力手段,一个企业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自己。[1]

本文将从知识产权制度在品牌的定位、培育、维护三个阶段中所起到的作用出发,对知识产权制度和品牌建设与保护的关系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

1 品牌的定位

品牌定位是企业建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和结果。只有品牌的定位准确, 企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才可以围绕产品做出一系列的策划、创新和推广活动,实现品牌的核心价值,使企业具备自身特色,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2]

品牌的定位是否准确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①企业的产品是否与用户的需求相吻合;②产品所针对的用户是否具备持续购买能力;③企业的产品是否具有知识产权化的可能性,能否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一个企业的品牌定位符合以上要求,它才能引导企业进占市场、开拓市场,推动企业提供更多富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

2 品牌的培育

品牌培育是指品牌价值的形成过程,是品牌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一个企业的品牌价值是质量、服务、形象等多种间接载体的集合,在具备以上几点的基础上,还需要知识产权制度为品牌的培育保驾护航,将知识产权制度与自有品牌的培育有机结合,使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在品牌培育初期,企业为自己设计一个醒目且附有品牌内涵的商标,并且及时按照法定程序申请注册,形成知识产权,有利于树立其品牌形象,提升品牌认知度,方便顾客识别消费。同时,通过注册,企业对商标享有专用权,从而使品牌受到法律的保护,有效地降低了被其他企业恶意贴牌的可能性。[3]以汕头纺织服装行业为例,其作为汕头市改革开放最早的行业,70年代末开始引进外商投资,大力发展服装的“三来一补”①加工出口。但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部分企业逐渐意识到不能一直在“三来一补”阶段停滞不前,品牌不是自己的,即便加工水平再高,也只是在为他人品牌的增值做贡献。于是,这些企业开始尝试转变经营模式,着手创建自有品牌,把商标作为品牌的标记进行宣传和使用,并且有意识的积极申请商标注册,经过数十年来的商标保护工作,行业内涌现出如“凯撒”、“曼妮芬”、“鸿泰”、“爱华”、“群发”等多个在国内外服饰领域中均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可见,商标是品牌培育的起点,而经过注册的商标则是企业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其从法律的角度保护了品牌建设过程中所累积的市场利益。

在品牌的培育过程中,企业除了需要创立自主品牌并且获得能够代表其品牌内涵的商标的专用权之外,还有必要通过广告作品对其良好的企业形象、明显的质量优势以及专业周到的服务进行宣传。一个具有原创性并且内容合法的广告作品,其创作者自然获得著作权,而著作权也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份。因此,一个企业在利用广告进行品牌宣传时,应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及时制止他人的不正当模仿,避免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误解,淡化苦心经营多年的品牌形象。[4][5]

3 品牌的维护

品牌的维护是品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企业要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应该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经营策略,在充分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加强产品、服务的质量和创新性,并且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将创新成果权力化,形成企业独有的知识产权,从而维护品牌的核心竞争力。[6]

专利拥有量在国内玩具行业名列第一的奥飞动漫可以称为是品牌维护的一个典范。自1993年成立至今,奥飞动漫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并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进行自我保护的经营理念贯穿于品牌建设的整个过程。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奥飞动漫在国内专利申请量达1889件,已授权的达1774件,庞大的专利拥有量使企业在遭受侵权时有反击的武器,仅2012年公司的维权案件就达1551宗,追回经济损失4000多万。[7]透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奥飞动漫走的是知识产权战略路线――通过建立一套有利于创新的知识产权体系,将创新优势及时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并且积极开展打假活动,从而维护了品牌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8]

值得一提的是,申请专利是一种通过公开技术来换取保护的行为,然而,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便于公开的信息,例如产品的配方、核心技术和营销方案等等,这些不可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采取保密措施形成商业秘密,也许更为合理。事实上,商业秘密也属于知识产权范畴,由于其潜在价值极具吸引力,经常成为不法之人窃取的目标,因此,建立和完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是企业维护品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9][10]可口可乐是全球最著名的软饮料品牌之一,其饮料配方自1886年诞生至今已保密长达120年。被誉为“可口可乐之父”的罗伯特・伍德鲁夫②曾经说过,“假如可口可乐的工厂被一把大火烧掉,第二天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一定是银行争相给可口可乐贷款。”他说这句话的底气,恰恰是基于可口可乐公司对商业秘密的规范化管理,这种通过保护商业秘密来保住市场、维护品牌魅力的经营策略,正是可口可乐百年不倒并且持续活力常青的根本原因。

4 知识产权制度在品牌建设中的重要性

已经有无数的案例告诉我们,企业的品牌建设如不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就有可能造成部分无良企业为了节省品牌建设中花费的大量时间和资金,直接通过各种渠道对其他企业的品牌进行剽窃和跟风,这将严重打击坚持投入品牌建设的企业的积极性,并且对其经济效益造成损害,最终在行业内形成恶性循环。

若企业在品牌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上,强化品牌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将品牌的创立培育、产品的研究开发与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有机结合,不仅可以进行自我保护,将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大幅度降低自有品牌被他人所抄袭盗用的可能性,还可以采取行政手段或者法律手段制止其他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从而实现企业品牌的良性发展。[11]由此可见,知识产权制度在品牌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能保护企业在一定期限内依法对其智力成果享有独占权。

综上所述,品牌的建设离不开知识产权的形成和保护,而知识产权制度是企业进行品牌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法律保障,一个企业要树立自主品牌,就必须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切实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当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运用好知识产权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品牌建设的有力手段。

注释:

①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是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

②罗伯特・伍德鲁夫:可口可乐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在他掌管可口可乐公司大权的60多年中,可口可乐被推销到全世界,夺得“世界软饮料之王”的桂冠.

参考文献:

[1]马秀山.品牌与知识产权[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2).

[2]2007年中国企业品牌管理年鉴[M].2008.

[3]Catherine Holland, Vito Canuso III, Diane Reed, Sabing Lee, Andrew Kimmel, Wendy Peters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tents, Trademarks, Copyrights and Trade Secrets[M]. Entrepreneur Press, 2007.

[4]叶鸿.浅谈广告语著作权的保护[J].知识经济,2010(12).

[5]赵琳.关于“真龙”广告征集用语著作权纠纷案的分析报告[D].广西师范大学,2012.

[6]Yiping Long, Shaorui Shen. The Research on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High Technology Intellectual Property[R].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FITME 2010), 2010-10-09.

[7]奥飞动漫获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N].汕头特区晚报,2013-12-16.

[8]梅乐翔.我国企业品牌创新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9]李中奎,郭永红.商业秘密与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之对比及结合[J].电子知识产权,2010(2).

第7篇: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范文

但也必须注意,欧美市场成熟度很高,“一带一路”贯穿几十个国家,市场差异又很巨大;各个国家在文化、经济、法律、政治和监管体系上都有诸多不同,风险巨大。能源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因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商务合同、安全审查、劳工、环境保护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导致投资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法律风险已经成为能源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之一。

“走出去”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

(一)法律环境风险

法律环境是投资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投资东道国的种种法律规定,决定了企业该如何投资,甚至是否投资。各国法律体系不一样,尤其是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律传统与我国法律体系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其成文法不多,而是适用浩繁的案例,法律思维大相径庭。

各国法律制度也都有很多的特别之处,如果对这些独特的法律要求没有充分了解,很可能会因此造成投资失利。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常常不了解东道国的投资法律环境,仅仅被投资东道国的丰富的资源所吸引,轻率作出投资决定。

(二)法律“政治化”风险

某些国家由于政局或政治力量的变化,对外国投资者可能采取改变其预期投资收益的各种手段,最终体现为对当地法律环境的影响,造成法律多变,表现为较高的政治风险,如资产征收、国有化、随意修法、提高税收标准、限制利润汇出、限制换汇、控制外来投资等。

(三)商务合同风险

由于中国传统商业文件的特点,很多企业重视长期合作关系,而不习惯具体或详细的合同条款,不重视合同的重要性,导致风险潜伏于合同起草、谈判、签字、履约等各个环节:

合同主体不平等风险。在谈判签约中,如果合作方是某国政府,则属于“国家合同”, 国家合同是由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外企业签订的合同,主要适用于石油、矿业以及其他资源开发领域。中国企业往往不了解签署“国家合同”的特殊性,面临一系列风险。合同谈判风险。一些企业在具体的合同谈判过程中,忽视项目开发的过程细节,或急于求成,做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承诺,给自己埋下隐患。

合同条款设置风险。有些合同条款如果设置不当,会给后续履约造成一定的风险。比如付款条件的条款,不同的付款条件带来的风险和保障是完全不一样的。卖方希望在交割时支付百分之百的款项,或支付预付款,买方则希望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保留较大比例的尾款,并和卖方的陈述保证挂钩,或者和公司的业绩挂钩。

合同违约责任风险。在实务中,任何交易主体都可能违约。在法律层面,赔偿金及分手费是控制来自合作方的风险、特别是违约时的常用手段,但是应注意到某些间接损失很难证明,而且有时候合同中规定的违约金、赔偿金远远少于造成的损失。

(四)安全查风险

安全审查风险是许多国家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为由,拒绝有关外国投资者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对于特殊行业的准入,比如:核技术、信息技术、公共事业、战略资源等,往往由于行业的敏感性而可能受到限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一些欧洲国家通常设有规定“外商投资不得威胁国家安全”的政府审查制度以及相应审查机构。

(五)“反垄断”风险

反垄断风险是由于东道国由于市场准入的限制而给海外投资带来的法律风险。利用法律的严格设置来限制外资的进入某些行业是外国常用的手段之一,东道国政府反垄断部门审查交易对某地区的市场竞争产生的影响,并可以作出禁止交易或附条件批准。全球约有100多个国家存在反垄断审查制度,在这些国家中,交易双方须依法将交易情况提交反垄断部门审查批准,未获批准则不能交割,而企业在事先申报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实申报或事后被反垄断调查,则可能导致遭受巨额罚款惩罚。

(六)劳工保护风险

劳动法律风险是中国企业境外并购遭遇的典型法律问题,是由于企业违反东道国的劳工法律规定,而受到东道国处罚或者受到工会抵制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发达国家大多劳动保护法律比较健全、且工会力量强大,工会在投资并购过程中、在投后管理中、甚至在裁员、退出等过程中均有巨大影响。但是劳工纠纷常常被我国企业所忽视,如果不遵守当地劳动法律,对目标企业人员随意调整、裁员,企业就有可能违反当地劳动法律,导致工会抗议、罢工甚至政府处罚或诉讼。

(七)环境保护风险

环境保护风险主要是因环境保护问题而给海外投资带来损失的风险,如在非洲收购的水电站需要经过世界银行,以及德国、法国等绿色环保组织的认可等。对企业来说,如违反东道国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可能意味着巨额罚款,甚至可能导致被责令关闭。

(八)知识产权风险

知识产权风险是企业由于对国际规则和东道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不了解,对自身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或由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缺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引发纠纷或因自身知识产权被侵犯而遭受损失的风险。知识产权风险最大的冲击来自欧美市场,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经常启动337条款,对外国投资者进行知识产权调查。

法律风险防范措施的建议

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是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有效规避风险的基础和保障。明确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走出去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并根据国际化业务的需求,建立合乎企业实际需求的组织架构并作出职能安排设置。树立严格的合规意识,建立完善的内部审批和授权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境外合规、风险事项报告制度;境外项目风险审批权限制度;境外授权规则;境外项目责任人制度等。

“走出去”法律风险防范,人才是关键,当前能源企业法律队伍和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人才队伍相对比较薄弱,与“走出去”面临的复杂法律风险形势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充分利用依法治企实施的契机,建立和完善法律机构,完善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充实法律人才队伍,特别是通晓国际投资、金融、贸易等必要的专业知识、熟悉国际管理环境和国际市场的海外法律人才队伍。

首先要充分收集东道国资料,重点了解东道国的法律环境和政策,通过各种渠道充分收集东道国的法律风险情况。要深入研究掌握所在国家和地区外资准入、投资审查、行业监管、进出口管制、劳动用工、外汇管理、税收管理、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以及其参加的投资保护公约、与我国政府签署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区域贸易协定等。其次,必须密切关注东道国可能的法律变化,特别是在一些政治、政策不稳定的国家。

投资目标对买卖双方而言,存在信息不对称,必须进行尽职调查,发现投资目标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了解和应对目标企业所隐含的风险,并在后续的合同起草与谈判中,设计相应交易结构,以降低或消除风险。在内容上,要对合作方或者目标公司的组织形式、股权架构、资产权属、经济合同、法律纠纷等信息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

尤其是涉及到发展中国家、法制不健全国家的投资项目,一定要“眼见为实”,特别重视现场尽职调查,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书面文件的审查,而是要做非常深入的面谈,与项目公司的管理层、员工进行访谈,特别强调与投资东道国的政府部门进行访谈,从而发现项目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

谈判过程中应充分估计各种风险,在合同协议中尽量规避预估风险。针对违约预期,在合同中订立稳定条款、重新谈判条款或风险分配条款等手段加以处理,“稳定条款”通过合同或立法条款,向投资者做出承诺,保证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因该国法律或政策的改变而受到不利影响。针对付款等款项内容作出一些诸如监管账户、留置款的特殊安排,也可设立合同调整机制、成交价调整条款,辅助合同的签署要与主要投资合同的签署相挂钩。对于东道国企业、官员、谈判人员所做出的一些口头承诺,必须落实到协议、合同文本中,防止随意承诺。

跨境并购中要高度重视交易架构的问题,在整个股权投资架构的搭建当中,要考虑股东财产是否得到了保护,退出机制是不是灵活。在海外投资中可以通过投资中转站,搭建灵活的退出机制,控制投资风险,比如为投资项目在某个国家或者地区设立离岸公司,在税务减免、投资企业责任规避、投资撤出的便利性上留出足够的空间。

为避免投资目遭遇国家安全审查问题,要尽量淡化项目的国有成分和影响,慎重考虑以国企作为收购主体;通过设立过桥公司,或与东道国、其他国家的基金组成联合体进行投资。同时主动与东道国及所在地相关方进行说服和沟通、充分利用中国政府及外交途径,并尽早与有关政府审查部门沟通协调。

在反垄断方面,要在重大项目交易前,尽早与反垄断律师研究,对东道国反垄断法律法规予以全面的剖析,对于反垄断审查、安全审查等都进行详细的了解,预见可能带来的并购法律风险。我们还应当善用反垄断审查的豁免制度,从而有效规避有些不合理的反垄断审查。

充分利用我国与他国签订的贸易保护协定,将保护义务上升为国际法高度,以防范东道国反垄断法的滥用。我国国内也应当加强反垄断审查制度的建设,对他国在我国的并购行为进行反制,形成投资反垄断博弈,以保护我国企业的相应利益。

对于可能侵犯别人知识产权的情况,要加强企业内部知识产权合规建设,及早化解侵权风险。对于自身的知识产权要加强保护,加紧国内外知识产权布局,就专利、技术方案等向潜在目标国的专利行政部门或通过中国国际局提出专利申请。

对于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可以申请我国和有关国家的专利行政部门早日公开,以阻止竞争对手申请并取得专利授权。在专利审查和批准以及授权等关键环节,及时提出异议申请,阻止其获得授权或宣告专利无效。

一旦发生纠纷,要充分利用东道国与他国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国际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8篇: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范文

2009年以来,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简称:吉林高新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打击、保护、监督、预防、宣传教育等工作职能,从服务科技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入手,努力更新检察工作理念,为驻区企业高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是吉林市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度最高的地区。吉林高新检察院努力提高检察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丰富检察工作内涵,积极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努力形成保护知识产权、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工作合力。

1.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吉林高新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作用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引领作用,加大服务科技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力度,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在吉林地区率先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专门为保护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高新区管委会内设机构,办公地点设在高新区检察院,由高新区科技局和高新区检察院双重管理。中心人员编制五名(其中,高新区科技局两名,高新区检察院三名),中心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由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任免。中心主要承担制定高新区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指导企业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和工作制度;受理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法律问题咨询和诉求,研究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中的疑难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处理知识产权案件;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和维权培训,总结推广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经验做法,增强企事业单位维权意识和防御能力;开展知识产权犯罪预防和预警工作,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和健全工作制度,指导企事业单位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杜绝和减少知识产权犯罪和职务犯罪。建立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制度,聘请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联络员,落实知识产权工作各项制度措施。聘请和召开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议,为企事业单位和执法机关正确、快速处理有关案件和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协调配合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案件通报会,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紧密衔接,形成打击合力等七项工作职责。中心成立后,先后接待十余家企业法律咨询,解决法律问题近百件。在有关企业的请求下,针对企业实际,先后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讲座和法律咨询十几次,指导六户企业完善企业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制定并完善产品保护和维权打假工作措施。

2.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协作机制

吉林高新检察院为了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机关在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方面的相互配合,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包括区科技局、版权局、工商局、药监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机关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协作制度。每季度末,行政执法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报告办理知识产权案件情况。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综合汇总后向行政执法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通报办理知识产权案件情况。在加强保密安全工作前提下,逐步建立“网上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联网共享。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知识产权执法协作联席会议,相互通报一定时期内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律、特点,研究打击、防范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活动的对策和措施,传达各系统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方面工作的部署,拟订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目标和重点,研究制订工作方案,收集、汇总、整理在办案中企事业单位和知识产权权利人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需求,共同分析研究办案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证据标准政策界限等问题进行研究,统一执法认识。每年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组织一次执法办案人员业务培训,培训采取专题讲座、案例研讨、参观考察等形式,不断提高执法办案人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辖区内一家生产电气开关企业,其产品为“著名商标”,产品畅销省内外,企业效益也一直非常好。去年该公司发现,产品商标和公司名称被外地的一个企业仿冒,而且还通过互联网进行虚假宣传,产品也以极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兜售,严重损坏了该公司在市场上的形象,其商品销售额一落千丈,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接到企业报案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立即启动“执法协作机制”,协同工商、公安分局联合办案,共同研究制订侦查方案。他们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数下发案地,取得了大量有力证据。最后通过工商注销侵权商标等一系列行政和司法手段,使外地这一公司停止了侵权行为,并赔偿辖区这家公司损失300万元人民币。案件结束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又协助这家公司,将其商标由吉林省“著名商标”申请为全国“驰名商标”。

3.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

吉林高新检察院为了充分发挥专家在保护知识产权工作中的作用,研究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在全市科研院校、企业研发中心、工商、药监、技术监督、专利商标、律师事务所等部门聘任专业人士,成立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会采用聘任制,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聘任。专家委员会主要协助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知识产权法律理论、法律适用培训,研究解决企事业单位、执法机关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并就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性、技术性问题,提供智力支持。专家咨询委员会下设专利权专家组、商标权专家组、著作权专家组、商业秘密专家组、法律专家组等。根据企事业单位和执法机关实际工作需要,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负责组织召开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有关知识产权疑难问题,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办案水平。辖区内一家保健品生物科技公司,自主研发了一种保健品,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后,准备投入生产。此时,发现一个外地公司生产的产品与该公司正要投产的产品名称相同,而且也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正在市场销售。该公司的老总对此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后,容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影响自己产品的销售,对是否生产举棋不定。

“中心”了解情况后,立刻启动了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从专家库中选出药监、工商、商标、专利方面专家八人,采取面对面座谈的形式,现场解惑答疑,专题研究解决该公司这一疑难问题。通过两次召开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排除疑问,使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逐渐走上正轨。

二、完善工作制度,增强保护知识产权工作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吉林市高新检察院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保护知识产权、服务创新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司法资源,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司法制度,帮助企业建立管理工作制度。

1.建立健全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制度

吉林高新区人民检察院始终把服务辖区企业作为工作重点,摆上重要位置,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努力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制度。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实施意见》、《服务辖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和《保护企业商业秘密指导意见》,明确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组织保障等内容。还根据企业需要,组织编写印发了十万余字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诉讼指南》,明确了检察机关在保护企业知识产权过程中能为企业做些什么,企业在受到知识产权不法侵害后,如何通过检察机关维护自身权益,以及如何使用行政、刑事等其他救济途径。收集了三十余个侵犯企业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参考。

2.帮助企业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该院在不断完善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司法制度的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撰写了《剖析个案看民营企业如何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调查报告,通过剖析,查找规律,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杜绝侵权事件的发生。指导企业制定知识产权专利、商标和商业秘密保护战略和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增强企业间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意识、自律约束意识。帮助企业制定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员工岗位职责、行为规范、企业管理手册等,并帮助编纂文件控制程序、划分岗位等,完善技术人员聘用协议,在其中增添了知识产权保护条款。通过这些措施,最大限度杜绝侵权事件发生。辖区内一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管营销的经理准备辞职去其他企业,由于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他在两年内不得进入与原公司相关的行业,作为补偿该公司每月支付给他一笔保密费。表面看企业增加了支出,但是与可能给公司带来的损失相比,代价要小得多,同时还保护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利益。

3.建立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制度

为了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强化检察机关的宣传职能,制定了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制度。规定“中心”每年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重点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和法律咨询,总结交流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做法,研究探讨运用行政、民事、刑事等救济方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在全国法制宣传日,重点开展查办和预防知识产权领域职务犯罪专题讲座和警示教育,防止发生职务犯罪案件,保障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健康发展。邀请知识产权专家、律师送法进机关、进企业,开展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帮助企业剖析案例、查找原因、堵塞漏洞、完善机制。“中心”还根据宣传工作重点和要求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提高宣传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2011年,该院会同高新区管委会组织召开了高新区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成果推介会,在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中,总结推广两家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经验和做法。会上印发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经验和制度汇编,发放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制度模板光盘,企业只要按照模板提供的步骤做,就可以解决基本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三、强化工作职能,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力度

1.充分发挥打击职能,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形成“高压”态势

在努力提高企业自我防范能力的同时,该院进一步强化检察职能,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快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努力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对侵害企业知识产权的行为形成高压态势。在办理郁某侵害辖区内一机械公司知识产权案件中,该机械公司投入数百万元研制并拥有MQ900/30/20/10门座式起重机的知识产权,而郁某系该机械公司原总工程师,辞职后到江苏一家公司工作。郁某辞职两个月后,某船厂就终止了与该机械公司合作,使其蒙受了300多万元的损失。随后,该机械公司产品的需求量锐减,一家发展势头强劲的企业转瞬就滑到了破产的边缘。经调查发现,就是郁某将该项技术的图纸复印件提供给了其现在供职的江苏公司。该院接到报案后,协同吉林高新公安分局数下发案地,取得大量证据,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将犯罪嫌疑人郁某抓捕归案。郁某归案后,其所在公司主动退赔该机械公司经济损失500万元,同时将跳槽到该公司的所有吉林市的员工全部辞退,立刻终止一切侵权行为。吉林高新检察院快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及时挽救了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

2.充分发挥预防职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保护知识产权意识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展得较晚,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和机制尚不健全,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有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不知不觉触犯了国家法律。吉林高新区人民检察院强化检察机关的预防犯罪职能,从宣传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入手,努力提高人们的守法意识,形成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舆论氛围。该院通过在《江城晚报》上开设专题,在社区、企业设置宣传栏、宣传橱窗,印制宣传手册、挂图等形式,使驻区企业的干部职工了解涉及知识产权犯罪的立案、等诉讼程序流程。辖区内一家公司系中科院下属的专业研发、生产激光毛化强化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规范化管理基础比较薄弱,不止一次出现过员工以离职为要挟,或利用职务便利窃取客户资料等商业秘密,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事。对此,公司领导层一直认为是“用人不当”。2011年初,该院检察官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的实际,深入该公司举办法律讲座,并与高管和员工面对面座谈。座谈过程中,检察官深入浅出为大家讲解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大家才意识到企业的商业秘密、知识产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侵犯知识产权是要受到法律追究的。现在,该公司员工保守商业秘密意识显著增强,公司保密能力显著提高,再没有泄密事件发生。

3.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为企业创新发展排忧解难

第9篇: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软件资产管理;外部环境;内部管理需求

软件资产管理是企业实施软件正版化的有效方法。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软件已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与硬件资产管理相比,企业软件资产管理相对滞后,需要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作指导。电力企业作为典型的资产密集型企业,对软件资产实施有效管理已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软件资产管理是指一套指导企业在组织内部对软件资产的采购、部署、移动、更新、升级、维护、报废和删除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和保护的基础架构和流程。其目标是管理、控制和保护组织的软件资产,包括管理使用软件所带来的风险。

1软件资产管理背景

1.1外部环境要求

推行软件正版化是国家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要求。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软件正版化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乃至国家、国际形象的重要因素。

1.2内部管理需求

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是中央企业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通过使用正版软件,建立健全软件资产管理制度,从软件采购、分发、标准化部署、升级、更新等方面建立数据库,进行实时规范管理,提升软件使用效果,实现集团化采购规模效益,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大幅提高采购效率,促进企业增强集中管理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软件资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加强软件资产管理可有效降低电力企业的投入成本,并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达到服务增值的目的。同时,规范的软件资产管理也可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比如安全、财务、法律、IT管理方面。

2.1降低成本

在选择和购买软件产品这个阶段,在购买正版软件方面需要投入一定的货币成本。货币成本不仅仅包括软件产品本身,还包括其他方面的价值,比如服务方面。正版软件购买成本看似高于盗版软件,但在后期的部署、维护、更新等阶段所耗的费用、时间、精力、体力等均低于盗版软件。

2.2防范风险

盗版软件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从表面上看来,使用盗版软件看似占了便宜,但实际上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损害。使用正版软件比使用盗版软件更能降低IT系统崩溃、宕机、病毒和黑客入侵的风险,以及降低数据丢失和损害的可能性。这种损害对企业来说是致命的。

2.3规范管理

软件资产管理实际上是一种管理方法。建立一套系统化的软件资产管理模式,对企业中不同类型的软件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全业务支持流程的管理有利于软件资产的规范化管理,也有利于软件正版化工作的可持续推进。

3软件资产管理研究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

研究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软件正版化使用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实现软件资产管理,从而持续推进软件正版化管理,提高电力软件投入产出效益,实现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具体体现为研究企业软件正版化的管理策略和技术控制方法,实现全公司范围内的软件使用正版化,杜绝盗版软件的使用;实现软件资产管理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化,从资产的角度对软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整个研究过程可分为筹划建设、部署实施、巩固完善三个阶段。在筹划建设阶段,完成方案设计,制订推进计划;在部署实施阶段,搭建组织体系,落实管理方案;在巩固完善阶段,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持续改进。为了响应政府实施软件正版化的号召,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设速度,完善软件正版化管理,达到“建立软件资产管理体系,规范软件资产管理”的目的,在软件资产管理理论与标准研究、软件正版化管理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过程宜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科学构建SAM模型。为借鉴软件资产管理实施的先进经验,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对开展软件资产管理的国内外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软件资产管理在企业的实施现状,评估实施风险,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增强可实施性。同时,我们以某电力公司为试点单位,充分调研其他电力企业软件资产管理,尤其是软件正版化管理的现状,构建适合电力企业发展的软件资产管理模型。我们从软件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类型管理和软件资产运作管理三个维度展开分析:①软件全生命周期管理。借鉴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结合软件资产的特性,将软件资产分为软件资产规划、软件采购、软件开发、软件集成与部署、软件、软件运行维护、软件退役七大阶段进行管理。②软件类型管理。目前,对软件的分类无统一标准,一般可根据软件的功能、服务对象、工作方式等对软件进行分类。但是,上述分类方法均不能满足国家电网自身的软件管理需求,因此,应根据软件类型管理和软件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结合软件采购来源分类,针对不同来源的软件采用不同的管理办法。③软件资产运作管理。围绕软件资产的日常运作管理工作,针对不同软件类型及其所属的生命周期,从合同管理、财务管理、服务水平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实现软件资产管理的全覆盖。同时,基于企业软件资产管理现状,从上述三个不同维度进行深入的差距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软件资产管理实施方案。

4结束语

总之,我们应基于上述技术路线开展研究,并按照模型构建、流程设计、建章立制、不断完善的工作思路实践实施。从软件资产规划、软件采购、软件开发、软件集成与部署、软件运行维护、运作流程管理、软件退役等方面进行软件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设计,并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了《公司软件资产管理办法》(隐去了具体公司名称)等相关企业规章制度,在电力企业软件资产管理工作方面树立了较好的示范引领标杆。

作者:严新华 单位: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