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第1篇: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图书资料室;存在问题;知识管理;特征

知识管理,是一种比较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主要是把传统意义上的图书资料管理转变为相关知识的管理(包括整理、收集、传播和推广运用等方面),使得图书资料室管理有了新的生命活力,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发挥图书资料的服务保障作用进行一定探讨,希望能够对于单位图书资料管理者具有一定启示。

1、知识管理在图书资料室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以知识为核心资源、核心动力则是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点,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管理应该符合其发展要求。单位图书资料室,这是单位文化知识基础设施的地方,需要能够满足单位干部职工对信息和知识的日益增加,这就要求单位图书资料室应该不断创新发展,认清形势,按照全新视觉把知识管理运用到知识管理中去。

改变传统的管理服务方式,就应该通过积极引进先进的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使得图书资料室的相关的收集、整理、传播和研究知识的能力不断强化,突出核心就是知识管理,为了更好体现图书资料室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应该充分利用知识管理,提高整体人员的素质,满足创新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1]。

在信息时代中,第一生产力是科学技术,科技创新和发展则是单位图书资料室知识管理的任务。科技情报的大力工作则会促进本行业、本专业的快速发展,一定要通过知识管理,在科技信息情报方面建立优势,否则,则容易出现坐井观天和盲人摸象的情况。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亦步亦趋跟在别人后面是绝对行不通的。要想更好的进行图书资料室的知识管理,就应该把资料室建成情报研究所,使得本行业、本专业的相关最新发展和前沿知识都能进行有效收集和处理,这样,本单位职工的创新就能够所保证,使得单位多出成果成为可能。另外,还可以减少相关的在情报方面的投资,使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节省。

要想图书资料室摆脱困境的方法就是通过知识管理的途径,因为,在网络冲击越来越明显的知识经济中,广大职工干部已经不能满意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比如,纸质馆藏资源依然传统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心,明显缺乏相关对于互联网运用的资源检索的相关内容;经验管理处理图书资料的管理依然是个问题,不能很好利用完善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在新知识处理方面,图书资料室还缺乏一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手段,普及新知识还存在一定的滞后问题。所以,单位图书资料室肯定缺乏活力和吸引力。图书馆管理的被动应付状态,通过引入知识管理,能够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创新管理理念,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在知识经济下的图书资料发展的各种需要,更好体现出图书资料室的价值。

2、知识管理在图书资料管理中应把握的问题

知识管理的理念必须依靠传统管理理念的转变。要想在图书资料管理中的应用知识管理,就应该把握好知识管理的理念,在图书资料室管理的全过程中自觉应用其理念。实现资料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变则是图书资料室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对于其中的隐性知识的管理,或者是显性知识的管理来说,实现服务中心工作的价值这是最重的实现形式。所以,对于单位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来说,应该理清思路,进行明确知识管理的机制、制度,使得管理人员的职责明确定位,摆脱在传统图书资料的管理模式方面上影响,知识管理的思路、方法和措施才能更好应用[2]。对于因实际工作情况需要而征订的有价值的资料来说,图书资料室应该对于本单位专业发展的知识前沿进行很好的跟踪,在全年的工作始终贯彻好知识管理的这条主线,对于新知识的收集、分析、传播、运用等工作要集中力量搞好,为读者或者相关部门提供重要的知识文献,使得科技情报站的作用充分发挥,能够为单位的创新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现知识的有效共享应该通过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对于这种比较大系统工程来说,知识管理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实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对于单位图书资料室来说,在网络建立知识管理系统过程中,应该对于知识管理的科学性特别注意。一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速度,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实现。为了方便读者进行查询,应该把有价值的论文、资料进行及时传播;二是,网上图书馆设立。通过购买专家授课、电子光盘软件在单位的局域网上进行交流和学习;三是,交流平台进行有效搭建。为了更好进行学习探讨和交流,还应该在网上建立相关的讨论平台,这样能促进单位内的知识的有效共享。

人才队伍培养应该不断加快,不断提高服务能力。管理队伍能力的提升,则是在实现传统管理模式到知识管理的转变的关键问题所在。对于相应的图书管理人员的培养和选拔工作也应该受到各级的重视,应该在图书资料管理岗位上,任用相关的业务能力强、爱钻研的相关人员。在在职人员的培训力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主要为了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使得本单位重要专业知识和理论的研究不断加强,为了更好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应该使得图书馆员工的知识潜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另外,为了更好的推行图书资料室的知识管理,可以加强与相关的图书馆的合作交流,还可以对于一些工作先进骨干,以及专家学者进行聘请为业务指导,这样能有效征求专家意见,不断促进服务方式的转变和改进,使得单位图书资料室的保障能力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第2篇: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混凝土的原材料是水泥、砂石、水和少量的外加剂,按照一定的比列进行配比。对其构成的原材料进行合理的控制,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第一步。

1.1水泥

水泥在运往工地使用之前,必须具备生产厂家签发的合格证,而且还必须对水泥的品种、级别以及包装上的出厂日期等信息进行检查。在混凝土的大规模浇筑工程中,一般情况是对水泥的性质有要求,比如为了尽量降低水化热,需要使用低热或中热性质的水泥。

1.2砂石

砂、碎石和卵石是水利工程中的主要用砂,并且需要严格控制其中泥土和其他杂质的含量,并要求在砂石的堆放过程中将它们分开堆放,特别与外形相似的石灰等材料避开,防止混杂。如果进入施工工地的材料没有经过试验的,需要进行试验,从大堆的不同方向取多次相同数量的材料进行搅拌,将搅拌均匀后的骨料按照四分法取一定的相同数量进行检验。对施工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骨料来说,含水率不同相应的配合比也需要进行调整。

1.3水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用于搅拌的水可以使用自来水或其他不含有害化学成分的天然水或地下水,不能使用夹杂有机物的和其他杂质的污水用于搅拌混凝土。

1.4外加剂

在混凝土中使用外加剂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凝结性,调节凝固时间,增强强度和提高耐久性。但是在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并根据具体水利施工中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的工艺和气候条件的不同,根据材料、水泥和配合比等因素来参考外加剂的使用数量问题。

2混凝土配合比

在施工中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需要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等要求进行适配。在此过程中监理师需要进行原材料的采样并在具有一定资质的实验室进行适配工作,在得出实验室得出的配合比以及相对应的混凝土性能等都满足工程的各项设计要求之后,才可以进行混凝土的大规模搅拌和后面的浇筑工作。其中需要注意是,第一次使用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进行开盘鉴定,保证其工作性能满足配合比要求。

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1)在放置模板之前,需要保证是将模板放在已经处理好了的基层或已经做好的调平层上,并且需要清扫杂物及浮土后才可以立模板。模板要必须与基层紧贴,能耐振动,如果模板底部有空隙,应先把间隙堵塞避免混凝土漏浆。

2)各种材料在进行搅拌之前需要进行检验,不合格的不允许入场。在混凝土的具体制造过程中还必须依据配合比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此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配料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工艺,称量的多少和配合比的变更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性能,如粘聚性、流动性和密实性以及强度等级。

3)另外,材料的汇入顺序也是不能随意更换的:在没有添加剂的情况下,上料顺序应为石子、水泥、砂。在需要混合料加入的条件下,上料顺序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改,按照石子、水泥、混合料和砂的顺序;在需要干粉状的外加剂的时候,其顺序也是需要作出适当调整的,其先后应分为石子、外加剂、水泥和砂子。在确定了掺料顺序之后,还需要注意搅拌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应不能低于要求的最短时间。

4)最为关键的是混凝土的浇筑必须要振捣密实,不得有任何的漏振和过振现象。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要求时,需要及时进行人工凿毛。并且从混凝土的生产到最终凝结,这期间的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需要在连续的施工段进行浇筑的时候,需要在下面一层混凝之前就结束另外相对应浇筑层的浇筑。

4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的养护需要在浇筑完毕的12h之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对于较为干硬的混凝土则需要在浇筑后的1~2h之内进行覆盖并适时浇水。具体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初凝后覆盖,终凝后浇水。在混凝土的强度还没有达到1.20N/mm2以上的时候,不得让人踩踏或者安装模板支架等。

2)覆盖的材料需要使用麻袋片、草帘、锯末和炉渣等,浇水次数应根据混凝土的湿润程度来确定。在保养时,平均气温低于4℃的情况下是不能通过浇水来保养的。

3)如果混凝土浇筑在缺水地区,或者要求表面不能覆盖塑料和浇水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混凝土水分的蒸发,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使用薄膜养生液的方法来替代。

4)在混凝土的具体养护过程中,如果发现覆盖不全的或者浇水不足的,以至混凝土表面泛白或者已经出现了细小的干缩裂缝时,必须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比如充分浇水,或者延长浇水日期等措施进行补救。

5质量验收

在水利施工工程完成之后,还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验收,如《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还有在2002年颁布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以及在2001年就出台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等水利施工当中的重要规范和标准。只有对工程的验收合格之后,在工程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相关工作。

第3篇: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消费者可以得到的食品种类越来越多。然而在满足食品数量品种需求的同时, 食品质量却存在着严重不足。一些危及人们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正成为全世界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2年上半年还没过,问题胶囊、立顿茶饮、老酸奶果冻、蒙牛问题奶、松香鸡等食品安全事件,就接二连三地被媒体披露了出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已由原来的“单一性事件”逐渐发展成涉及多种行业的“集体性事件”了。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已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结果牺牲的是民众的健康。尽管政府监管、众民监督都在尽心尽力,食品安全问题却愈演愈烈。是什么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对此,我国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过研究,并将原因概述为以下几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不力, 包括法律法规未涵盖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政府监管未形成无缝隙管理的整合模式; 制度设计未达到有效防控的科学标准等。但是大家都忽略了道德层面的影响作用。

一、认识食品安全及食品质量管理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有毒有害物质,一是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这两个关健词必须同时存在,才构成一个食品安全问题或者说才叫做“不安全的食品”。 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通常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就是通常所说的“食物中毒”。二就是化学性污染,在中国有农药残留、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天然毒素(霉菌毒素)有机污染物等。三是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违法使用就是将国家规定的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量使用。以上三点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而食品质量管理就是为保证和提高食品生产的产品质量或工程质量所进行的调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检查,处理及信息反馈等各项活动总称,它是食品工业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加强质量管理是全面提高生产及产品质量的前提,要保证高质量的生产和产品,食品质量管理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及食品质量管理的作用 1、食品安全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管理手段,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同其它国家一样,由治病微生物和其它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是给我国食品安全构成威胁的最主要的因素。随着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爆出,食品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也抱以越来越谨慎的态度。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从抗生素滥用到瘦肉精问题,即使政府和企业从未停止过他们在食品安全和防止食源性疾病上所做的努力,食品安全问题却似乎从未消失。因此,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涉及千家万户,是老百姓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食品质量安全没有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就没有保障。

2、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以下几点作用。一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食品生产,流通环节比较多,如不注意加强质量管理,保证食品卫生的要求,很容易造成食品污染,从而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搞好食品质量管理,可以预防、减少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有助于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二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是提高食品工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食品工业产品能否占有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基本上取决于产品的质量状况。三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 。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损失和浪费,减少原材料,动力和工时的消耗,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用比较少的消耗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食品尽快占有市场,易于销售,从而缩短库存时间,加速资金周转,同时,不断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食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建设 法律的不完善、执行不利和执法不严是造成食品安全恶化态势的重要因素。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具体的标准及监管程序。 1、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进行严格监管,把好食品安全的关卡。食品加工企业必须具备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的管理体系,才能申请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证》,才能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才能加贴质量安全标志,保证消费者能够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2、完善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国家相关部门应对不适应食品安全需要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改革现行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实现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接轨;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监控检测体系,要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构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危害分析关键点(HACCP)系统和ISO9000标准系列都是行之有效的食品卫生与质量控制的保证制度和保证体系。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是食品企业自主性质量保证制度,是构筑HACCP系统和ISO9000标准系列的基础,HACCP系统是再严格执行GMP的基础上通过危害风险分析,在关键点实行严格控制,从而避免生物的化学和物理的危害因素对食品的污染。ISO9000标准系列则是更高一级且更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它包含了产品设计、过程控制和产品服务的全方位的质量控制程序。因此,企业应采取将HACCP兼容于ISO9000质量体系的质量控制模式,这样既避免了标准之间在内容上的重复,而且使标准的针对性更强,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易于操作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规范的质量管理手段达到食品质量稳定和安全之目的。

3、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国家在建立食品安全应急机制的同时,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应急机制各部门及其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对主观上故意瞒报、不作为、隐瞒信息等行为,都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必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要从重从快处罚,那些没有认真履行执法责任的失职人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总结

我国现在还存在将食品卫生管理代替食品质量管理的情况,食品质量管理工作至今没有得到重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加快食品立法和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构设置,尽快组建食品质量卫生安全认证机构,积极开展“安全食品”、“绿色批发市场”、“绿色零售市场”和“绿色生产线”的认证工作。在食品安全立法上,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设,使食品安全工作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持。第二,积极引入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认证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第三,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管理部门应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宽、时效性强的食品供求、交易、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制度和监测抽检预警网络系统,搞好食品供求、卫生质量预测、预报和预警工作。第四,加强食品安全设施体系建设。第五,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加强对食品加强食品质量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作为食品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应懂得食品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从整体上把握质量管理的共性,学习和应用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全面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4篇: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事前控制、质量管理、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53.3文献标识码:A

对于一个施工企业来讲,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好坏是一个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每一个项目经理都非常重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但由于工程项目施工中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在实际的施工中,质量管理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

大家都知道质量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控制管理。但在以往的工程施工中,我们往往将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事中和事后控制,而忽视了事前控制管理,也就是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提前预防控制。从而由于准备不足造成了在施工中根据经验施工而出现大量以往出现的质量通病,或者是盲目的哪里出现问题就到哪里抢险,造成质量管理的松散。

质量的事前控制就是指工程项目施工前对整个工程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将可能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作为质量控制点,提前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根据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合理安排其工作岗位,避免由于技能水平问题造成施工质量问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机具,制定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安排合理的施工工序,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做好质量事前控制能够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防患于未然,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的重视,这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整个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的基础,也是实现质量控制目标的重要保障。

质量管理的事前控制,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

首先是重视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的作用就是使施工单位了解工程设计的主要思想和构思,采用的标准规范,对工程施工材料的要求,所采用的技术、工艺以及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的过程中,我们就能了解工程施工关键部分的技术要求,减少图纸中的差错、遗漏等,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和问题消灭在施工之前,避免施工中由于设计的原因产生质量问题,造成返工,保证工程质量。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工程顺利施工的必要条件,因此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是质量事前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就是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目的是用来指导实际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加快工期,是指导施工全过程的重要文件。但在以往的工程项目中,施工方案多是流于形式,以应付上报或者PMC、业主的检查需要,没有真正的在实际施工中起到指导作用,施工过程中多是按照以往施工经验来进行施工,这样就会造成在施工中产生一些以往施工的质量通病。因此,在项目前期,就要根据工程环境条件、工程内容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方案,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选择合适的施工机具,安排合理的施工工序,配备正确的施工人力等。在施工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就能对整个项目工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确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地方及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将这些因素作为质量预控点,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执行,就可以避免盲目的按照以往施工经验施工而产生的质量问题。因此,加强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指导,也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第三,制定比较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目前的施工建设业主往往对工期的要求特别紧迫,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施工后期,我们往往为了按照业主要求的工期完成施工任务而忽视了施工质量的管理。因此在项目前期准备过程中,要根据整个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和业主要求的工期,编制合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再根据各个专业的相互施工工序,施工资源等制定各个专业,各个单位工程的详细施工进度计划。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对工程进度会造成干扰,从而造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产生偏差,因此在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过程中,要对工程项目施工包括环境条件、采购、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了解, 有一定的预见性,使整个进度计划科学、合理。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抢工期而放松了质量管理,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第四,加强对施工材料等的事前控制管理。材料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材料质量的好坏对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是构成工程项目的重要物质条件,没有这些物质条件,也就无法进行施工作业。但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质量优劣程度,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准确使用也是工程施工质量事前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是海外项目,材料在国内采购,运输周期很长,材料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必须把好材料关。因此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就要加强材料的选择、检验,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材料进场时的检验,进场检验对质量预控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同时具有把关、预防以及指导施工的作用。

第五,就是要加强施工前人员的控制。人是整个施工过程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工程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为此要做好对参与工程施工的所有人员的控制。首先是对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质量的事前控制。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质量意识,管理人员应该是各方面均具有较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否则就会在某些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上束手无策。其次就是对施工人员质量的事前控制。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及质量意识的强弱都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项目管理人员要在自身水平较高的前提下,对施工人员的能力水平进行综合考察,对特殊作业及关键部位的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考核,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因此,在项目前期,挑选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也是工程项目质量事前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5篇: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重要性;措施

1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现状

随着最近几年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明显改善,促使我国房地产的事业不断进步,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质量较差,价格偏高,施工时间较长等,所以在进行房地产建筑时要十分重视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实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国家房地产的兼职企业有着很大影响,甚至对其起着决定性作用。总而言之,质量管理和房地产的建筑施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建筑企业要加大对其物力、财力、时间等多方面的投入,以使施工能够顺利安全的完成。

2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1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人身安全。建筑行业为了让人们住上舒适放心的房屋,无论是房屋的安全性、整体的美观效果还是设计感都必须达到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标准。为了保障他人的生命安全以及加强个人的职业技能,施工人员在进行工作时要十分重视质量管理并且严格按要求进行。

2.2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影响着建筑企业的发展。房屋建筑施工管理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质量、进度和安全,它们是紧密联系、对立统一的,其中质量管理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只有保证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才能使整个项目工程顺利开展直到完成,才可以加大人们对建筑企业的认可,进而促使建筑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地位越来越高。

2.3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建筑企业在我国的产业中影响重大,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壮大,人口数量的逐年增加,使社会对住房的需求也随之变大。因此必须使房屋建设的质量符合标准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进而使建筑行业不断进步壮大,并且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

3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房屋建筑工程招标问题。如今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建筑企业采取非法措施进行投标竞争,所以明招暗定的现象经常出现,打破了建筑市场招投标的公平公正原则。那些采取非法手段投标获得成功的建筑企业本身规模不大,且实力不够雄厚,无法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而对建筑业的有效运行和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3.2 材料设备购置管理不够严格。材料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然而一些建筑企业并没有对其加以重视,在工程施工中没有对材料设备的使用制定相关的制度,对材料设备的购置也不够严格,有些采购人员为了节省成本,从中自己获利,就购买一些价格低、质量差的材料设备,这些并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最终严重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3.3 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房屋建筑施工规模大,程序多,所以必须要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才能保障施工的质量符合要求。但是部分建筑企业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获得更大的效益,忽视了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制度,不明白提高施工质量才能保证企业更好的发展。

3.4 房屋建筑施工监管不到位。房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对施工所以环节进行严格地监督和指导,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对施工质量管理足够的重视,只是做下表面工作,并没有贯彻落实到实际施工中,没有发挥出施工现场监管的作用,无法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4 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4.1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有技术管理干部、操作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的协同合作,因此施工人员是影响工程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但是据相关部门统计,在现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真正按规范操作的施工人员人数只占所有施工人员人数的4%。要想提高施工质量,必须对施工人员加以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4.1.1 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根据房屋建筑施工整体管理的原则,施工人员要将质量为本观念、为客户服务原则、重视数据理论以及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的综合效益观念牢记在心。4.1.2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管理、技术人员要加强组织管理能力和技术指导的能力,强化检测质量好坏的能力;生产人员要严格按照生产标准制造出质量合格的产品;服务人员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良好的技术和生活服务保证工程质量。

4.2 严格监管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4.2.1 加强采保人员管理。选择采保人员时要经过严格的筛选,选择那些诚实守信,责任心、事业心强,专业知识水平高,能够准确鉴别质量好坏的人员从事材料设备的采购。4.2.2 加强对送货厂家的了解。在购买材料设备之前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对所需材料的质量、价格和厂家的供货能力等进行有效的了解和掌握,从而选择出最符合需求的厂家。在市场上采购时,要注重产品合格证、厂名地址以及厂商的社会信誉度,购买符合其要求的产品。这样不仅可以使材料的设备得到质量保障,而且还能够起到货比三家减少成本的作用。为了减少在购买材料时出现失误,还需要在施工时对材料、设备和配件等进行全方面的质量监督。施工项目中的所有主要材料必须与施工的设计相符,而且还要制定细致的材料质保书,尽量避免使用质保书项目不健全的产品,如果使用,必须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鉴定,做到符合要求才使用。

4.3 积极采用科技成果,全面实施质量管理。4.3.1 积极采用科技成果。施工质量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都对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果运用的是新技术和新工艺要选择与施工要求相符的技术。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要建立与技术要求相一致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并且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促使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不断的提高,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4.3.2 全面实施质量管理。科学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有着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管理在质量控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建筑工程项目应该继续完善质量保护体系和质量责任制度,指明个人责任。在进行施工时要对每个环节都严格管理控制。对每项工程的各个子项目以及工作流程中的具体环节岗位,要切实做到管理到位,不能对其有所忽视。在对整个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具体分析施工队伍的自身情况、工程本身的特征以及在质量上会出现的问题,确定具体的质量标准和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然后结合质量的标准和解决方案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证计划和解决措施,进而对实施的内容、方法和效果有明确的了解。

第6篇: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最为重要的职责是要研究如何将公路工程施工的高质量、高效率及经济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只要有一个施工环节出现了错误就非常有可能影响整个公路工程的进展以及效益水平,造成的损失是很难用金钱进行计量的,因此,应当重视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将质量管理视为公路工程整个施工阶段中的生命线。

1.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发挥各种积极因素

进行公路工程施工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能够保证施工人员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并提高机械施工效率, 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进行公路工程建设, 为公路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建设效益的提高奠定基础。

1.2 有利于保障公路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能够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并立即采取预防措施, 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避免出现施工事故, 使施工单位快速并有效地组织施工, 保证公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1.3 有利于提高公路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

为了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重视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引 进 工 作 , 并 加 强 对 他 们 的 培 训 ,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施工单位也能够更好地对人员进行分配, 合理安排机械设备, 确保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施工,不断提高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水平和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技能。

1.4 有利于提高公路工程施工效益

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能够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进行公路工程施工, 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使施工人员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 不仅能够保证公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还能够提高整个公路工程建设的效益。

2.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公路工程施工准备不够充分。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项目,在前期设计、计量决策以及论证工作上都需要引起各方面人员的重视。但是在实际施工实践中,经常存在为赶工期而仓促开工等现象,没有深入透彻的了解施工项目,缺乏全面统筹规划。在这种情形下,施工质量问题就产生了,轻的话将导致公路大批量返工,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整个公路项目的失败。

2.2公路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原材料质量与施工设备质量高低是公路工程质量得以确保的基础所在,如果原材料及施工设备的质量过低,将威胁公路投入使用质量,容易导致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以及安全事故等问题。

2.3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经验不足。在市场化经济背景下,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同样要跟随市场化发展模式,而市场化不规范,容易导致施工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同时,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模式缺乏[2]。这些因素的存在,终将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2.4施工检验。完善的检验制度和检验技术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 然而, 一些施工单位缺乏完善的检验制度和检验方法, 难以发挥检验工作的实际效果; 或者没有将检验工作贯彻落实, 做的只是表面工作, 忽视对每道施工工序质量的检验, 难以严格保证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5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比较混乱 , 效率低下在目前的公路工程管理体制中, 施工单位普遍采用的是分包形式, 这种形式难以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权限, 容易导致管理混乱, 难以协调各方行动, 影响了质量管理和控制效果。 此外, 一些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 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操作, 给质量管理和控制带来很大的困难。

2.6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不完善 , 监管不到位监督管理是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然而在公路工程建设中, 质量监督体制不完善,监管部门的职责权限不明确, 出现监管不力或者无人监管的现象, 会给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3.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

3.1 加强施工企业质量体系

建设质量体系建设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它以提高公路工程质量为核心, 加强施工单位的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可切实提高公路工程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控制水平。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 要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 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检测, 及时处理存在的质量隐患, 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 提高整个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3.2 做好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公路工程施工的每道工序都是紧密相联的, 要想提高整个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 必须做好对每道工序施工质量的控制。 一方面, 要把好每道工序材料和机械的质量关, 保证该工序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正确。 另一方面, 要控制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一道工序施工完成之后, 应进行质量检查, 保证其达到相应的标准, 以此来强化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对于新工艺和新技术, 应加强管理, 保证其施工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3.3 注重各工种的密切配合

在保证公路工程施工速度, 确保工期目标顺利实现的前提下, 应该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根据施工工种的工艺管理控制标准, 合理组织施工, 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都参与到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来, 加强各部门的配合, 严格把好质量关。 先前工序的施工应该为后续工序的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后续施工不能损坏建筑主体结构, 应保护好已经建好的成品和半成品, 促进施工的有序进行。 在整个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 要做到既省工又省料, 密切各工种之间的联系, 提高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效益。

3.4 注重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工作施工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作业素质会对公路工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 为了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必须重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培训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组织讨论和会议、 观看视频、 现场讲课等等, 都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技能。 要着力培养一批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 使他们成为施工企业的骨干。 对于重要和关键的岗位, 应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保证施工人员能够胜任该项工作, 不会因为人员不够格而出现质量问题。

3.5 落实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除了做好上述几项工作之外, 为了全面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还必须建立完善并落实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建立并完善质量领导机制, 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 将公路工程质量严格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单位。 另外, 还要强化公路工程质量监理工作, 对于公路工程的合同、技术规范等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验收, 将公路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其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促进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3.6 完善工程验收制度

公路工程按照合同承包的内容和设计文件的规定全部建成, 达到设计要求, 检验合格之后, 可以办理移交手续。 竣工验收标准为: 工程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满足验收规范, 工程全部完成, 交工资料齐全并达到归档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进行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一般包括施工单位自检、 项目负责人复检、 项目竣工验收等过程和步骤。 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应该根据公路工程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竣工验收管理制度, 按照相关规定, 严格检查公路工程质量, 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 应建立完善的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做好竣工验收工作, 严格执行相关的验收规范和标准, 保证工程质量。

3.7 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

实践表明,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 运用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不仅能够提高工程质量, 还能够保证施工进度, 降低工程投资, 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目前在公路工程建设领域, 新材料不断被研发出来, 新技术、 新工艺不断被运用到施工中, 应该积极利用这些材料、 技术和工艺。 例如, 在某公路工程施工中运用了预应力锚杆、 锚索新技术, 使用了高性能混凝土等等, 这些新技术和新材料不但提高了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 还降低了公路建设项目的成本,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运用新技术和新工艺之前, 应该做好试验工作, 确保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 以获得最佳的工程建设效益。

4 结语

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 需要认识当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第7篇: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Keywords】 safety awareness; safety management ; technology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F0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015-02

1 引言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离不开环境、人和物(设备)这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它们组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我们把它叫作安全系统。如果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存在缺陷,都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要做好生产安全工作,就必须紧紧围绕安全系统中的这三个因素,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在这三个因素中,环境因素中的安全“意识”是很少有人谈论的一个话题,但这种“意识”环境在加强劳动保护、促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是人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人为”上,个人认为“人为”意识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人?ι?物节律的不良反应敏感所导致的安全意识“窒息”好奇,好冲动、爱出风头等特有的个性特征使人产生的安全逆向思维;人的意识模糊、决策思维失误及知道甚少。

再次是物(设备)的因素,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设备处于正常完好状态,不带病运转,且企业职工严格遵守生产安全操作规程,就可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2 生产安全意识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安全意识是人脑对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安全思维的映射,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意识的存在会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到巨大的促进或阻碍作用。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行,即在事故发生之前,及时发现问题,同时采取解决措施、运用行之有效措施进行制止或防范,不能任由事故的发生,再就事论事的进行安全教育。

3 影响职工安全意识的因素分析

在生产工作中,影响职工安全意识的因素主要有学习、教育因素、宣传、奖惩因素、责任义务因素、想象向往因素、心理状态因素五大类。其中凡是经常性地组织工人开展多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和进行安全知识学习的单位都极少发生事故。在事故发生现场以血的事实来教育大家,使所有职工都警钟长鸣,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

责任义务因素是指职工对家庭所承担的责任义务,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对安全意识会产生一定的弱化作用。奖惩因素是行政行为,部分职工存在着不求“有奖”、但求“无罚”的思想。

在承担一项工作后,心理素质高的人,往往考虑较多,通过自己的思维运作,会联想工作的全过程,比如如何更高效地去完成工作,从而获得怎样的效果,工作安全性是否能得到保证等。在经过通盘的研判之后,就会制定一套完整的工作计划,然后开展实施,这样,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就能够做到避免失误。

而心理素质低的人,往往表现出因工作陌生而焦虑,开展工作按部就班,以早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这种工作思想状态的人,必然被动,准备不充分,存在各种问题,导致的最后结果是工作质量无法保证、低标准、体系混乱、危险性大,工作结束后,留下安全生产隐患。

生产安全工作创新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应放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上,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学习尤为重要,“未亡羊、先补牢”,这就是安全管理素养。在现实行动中切实把“安全至上”放在最高位,明确表明“安全第一,质量第二,进度第三”,做到“安全不保证不生产、安全问题不解决不过关”,把生产安全问题当作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来抓。

4 提高工人安全意识五步法

第一,加强安全思想文化建设,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将安全文化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善于开展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简单明了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既有强制性的措施,也要有富有人情味的说服教育。改变那种缺少人情味的片面做法,从系统化的角度来探索强化职工安全意识的方法。形成一个相互指导、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安全管理体系,变领导的监督为职工的安全需求,变领导的强制管理为职工的自我管理。

第二,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谨防不健康的心理对安全意识的弱化作用。一些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发生事故的频率比较高,特别是那些遭受过打击或挫折,遇有特大喜事的人,更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们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表现出动作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和蛮干、乱干。单位各级组织要做好职工安全心理状况的跟踪调查与测验,筛选出有不健康心理状况的职工,予以适当的心理干预和辅导,引导其向健康心理转变。同时还应创造各种各样的便利,保护广大?工的身心健康。经常性地开展团体活动,促进人际交流,培养其良好的科学生活习惯,并推动其在工作上能有所追求,有所成就,有充分发挥自己才干的机会。

第三,注重家庭的感应效果。让职工家属的叮咛、嘱咐作用渗透到强化安全意识之中。因为身边的人最能够及时掌握职工喜怒哀乐的瞬息万变,可随时“敲敲警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单位的工会组织还可以在职工家访接触中增加安全意识,交流思想动向。

第四,坚持严格按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才能最大限度保证职工的安全意识不松懈,督促职工从思想上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针对安全意识淡薄的员工,应加强对其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

第五,安全意识的培训和教育。根据职工的年龄、文化水平、岗位的差异,因人而异地进行安全意识的深化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采取不同形式的有效方法,努力使职工对生产安全的认知和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增添新动力,再展新作为。

第8篇: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和完工的重要工作,也是决定工程最终质量的关键所在。我们知道,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且有较高技术性质的工作。所以,这要求我们在工程建设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新手段。目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认真总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1.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意义

广义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工程建筑物本身的质量,即质量是否达到了合同要求、能否在设计规定的年限内安全使用,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本身的安全,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对工程质量的意识,特别是合同有关各方在现场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同时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全过程进行资源的有效配制、整合和管理,因此加强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前期策划有其必要性,项目质量管理策划涵盖了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使项目实施各阶段管理和局部管理衔接紧密,系统资源分配合理,更好地保证了工程项目实施与进行;而良好的质量和控制管理实施效果除了有效保证工程微观上的目标如造价、质量、进度等目标的实现外,也从另一方面促进管理策划更加的科学合理,其相互间作用所积累的管理实践所形成的项目管理经验。

2.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工程人员的素质问题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人员的素质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的。在工程人员的素质中,有关工程指导者的整体素质与施工人员的相关技术水平是最为决定工程成败的影响因素。施工方指导者的资质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在目前,我国的建筑工人队伍中农民工占据的比例是很大的,但是这些农民工多数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在上岗前一般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技能培训,并且缺乏基本的建筑工程知识,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按照规范及规程操作,这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2.2材料质量存在很大的隐患

我们知道,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如果不符合要求,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往往参差不齐,不少建筑材料的质量并未达到质量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同时据统计资料,材料费用在建筑工程中占总投资的70%或者更多,正因为如此,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了谋取利益,往往不按照工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材料采购。或者因为采购人员的素质低下,不能对它的材料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甚至有些承包商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和约束机制,不能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的产品及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2.3施工方法存在问题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法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施工过程中的方法,经常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在工程开始实施之前制定的一系列施工组织设计,不能在工程开始实施之后被严格执行,领导者不注重施工过程的管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出现问题了才去处理,导致延误工期,影响工程质量。

2.4建筑工程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且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在制定施工方案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施工环境对建筑工程的影响,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拟定针对性的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然而,往往在工程中,环境因素却会被忽视,或者是对环境因素的影响估计不足,导致不能保证工程质量。

3.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3.1加强立法和执法、不断提高监管力度

从长远角度出发,国家应当充分考虑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适当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从立法的角度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行规范,从制度上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将建筑工程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是建筑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形成新型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同时要从经济、法律、行政等各个方面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行约束。只有各级执法部门加大对建筑部门、建筑企业的监管力度,才能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还应对建材市场进行整顿,建立建材生产、销售认可制度,通过严格的监管和经常性的质量检测机制,确保合格的建材进入建筑施工现场。

3.2提高质量意识

企业管理者要有足够的工程质量意识,企业内部要建立起健全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充分落实层层质量责任制,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质量管理模式。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其对于整个企业的影响必须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企业管理者应将提高工程质量效益作为首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在管理活动中贯彻质量效益精神,倡导科学的质量文化,实施科学的领导和管理,将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和改进作为首要和长期的任务。

3.3加强施工项目的过程控制

施工人员的控制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项目经理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统一指挥,按照各自岗位标准进行工作,工程部应随时考查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如实记录考查结果并存入工程档中。施工操作人员队伍要保持相对稳。

3.4加强技术质量控制

成立专门的工程难点技术攻关小组,研究工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应坚持以施工组织设计为指导,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管理和控制:首先要为使施工单位上报计划与实际施工计划相符,在选定施工方案后,应认真考虑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然后制定进度计划;其次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既要考虑单项施工,又要考虑分部、单体工程,统筹兼顾,真正让流水作业达到流水的目的。

4.结语

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对于没一个从事建筑施工的人来说都不算陌生,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同心协力,把这项工作做好,为发展我国建筑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付丹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技术导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第9篇: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工程质量监督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必须在施工各环节重视质量控制,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尤其是不可控因素多,所以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因为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非常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很多,如材料、设计、技术措施、管理制度、地质、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况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每一个项目都处于不同的地点和环境。工程项目建成后,如果发现质量问题不可能象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可能实行“包换”或“退款”。所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那么如何搞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呢?

1 利用ISO9001:2000质量体系保证工程质量

ISO9001:2000质量体系,它强调要素管理,突出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的质量保证体系作用。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促进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有章可循地进行施工质量管理。建造师要严格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并要建立“质量奖罚条例”;“用户回访制度”;“全面实行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的规定”;“消灭质量通病措施”等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把制度落到实处,追求实际效果。项目部应建立一整套质量控制规章制度:旨在严密对人的控制,通过提高人的工作质量来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对施工材料控制,主要是严格施工原材料、预制构件等质量检查;对施工机具控制,就是正确选择、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方法控制,是指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环境控制,主要是防止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2 工程材料质量的重要性

工程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房建工程的质量,如果没有高品质的原材料,就不可能建造出优质工程。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复检等,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项目部必须严格按采购程序的要求执行,最好从指定的合格物资供应厂商名册中选择厂家进行采购,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对“三无产品” 坚决不能验收入库,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危及工程质量。

要保证工程优质,必须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关和使用关。在建筑材料选择方面我们尤其要把好采购关。

(1)首先要优选采保人员,并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材料质量鉴别水平。采购员应挑选那些诚实守信,事业心强,并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担任。

(2)掌握信息,优选送货厂家。广泛调查,全面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或厂家。市场采购,则应选购有厂名厂址、有产品合格证、有社会信誉的产品。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良莠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材,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对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凡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坚决不使用,凡发现有材料质量问题应追踪到底。为了把好材料关,要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3 完善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

(1)监督检查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试验仪器、测量仪器是否齐备,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2)监督检查各级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运转是否正常;主要工程技术人员是否到位。

(3)对工程质量隐患和不合格分项工程质量监督意见,项目部应及时将整改后的书面信息反馈质监人员。

(4)监理单位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对项目进行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和巡视检查。按照相关规定,对项目三个关键阶段专项检查存在问题,项目部应认真落实整改,并经总监理工程师核查同意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档案,把工程质量抽检情况、不合格工程整改情况、隐蔽工程的质量情况、大的工程设计变更情况及有关照片存档。监督过程中的检查资料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要依据之一。

4建立施工现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应强调建立施工现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项目经理应由注册的建造师担任。质量管理体系由质量检验和工序管理两个方面组成。质量检验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的检验,工序检验和施工单位工程质量检验。工序管理主要是建立质量管理点,熟悉工艺文件,严格工艺规律,进行工艺分析,管好人、机、料、法、环境诸因素中的主要性要素,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做好质量控制的三个环节即施工准备控制、施工过程控制、分项工程验收控制。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中,应强调质量目标责任制,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都有质量保证职责,任何质量工作都有标准和专人管理。应抓好以下控制措施:

(1)必须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这里所讲的“责”是指保证质量的职责。应当以职论责或岗位论责。“权”是指完成质量控制任务所需要的权限,它是实现质量承包责任的保证。“利”是指完成质量职责后根据成绩给予的报酬和奖励。如发生工程质量事故,造成浪费、返工、修补等,给用户或下一道工序造成损失的,要给予惩罚。“利”必须落实,奖励能激发进一步提高质量的积极性。

(2)质量承包必须有明确的对象和目标。责任目标可以文字表达,也可以定量表达。

(3)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所有人员,不论是哪个岗位,均应承担质量保证任务,尤其是项目部经理,必须承担质量保证责任。

(4)质量承包的内容随工程的进展而变化,考核标准也随之变化,从而使保证工程质量的工作水平随着质量控制的展开呈逐渐提高的趋势。

(5)各质量目标责任人的责任目标应互相关联,形成体系。做到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检。

(6)质量目标责任制要征求执行人的意见,然后由质量管理人员同目标责任人签订责任书。

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要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作定量分析,得出结论。要不断将经验加以总结,转化成今后保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发现的“问题”则要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质量控制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总之,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特别抓住目标的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定,应根据企业和项目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施工经验的新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要求等综合确定。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的关键。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