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麻手术后护理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盐酸右旋美托咪啶 全麻苏醒 镇静镇痛及降压 应用及临床观察
重症监护病房(icu)理想的镇静剂应有如下特性:(1)镇静同时可唤醒;(2)兼有镇痛抗焦虑作用;(3)无蓄积;(4)无呼吸抑制、血液动力学稳定;(5)不引起恶心、呕吐和便秘。目前尚无一种镇静药能完全具备以上优点。盐酸右旋美托咪啶具有镇静、抗焦虑、镇痛、抗交感、降低应激反应的作用,对呼吸影响轻微,注射小剂量可引起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目前研究支持将该药作为icu镇静的首选药物[1]。
大手术后全麻苏醒患者由于疼痛不适或不能耐受吸痰、气管插管等操作而出现躁动、血压升高、恐惧、易激惹甚至谵妄等症状。因而我们采用盐酸右旋美托咪啶小剂量进行镇静镇痛及降压治疗,消除患者上述症状。应用过程中严密掌控其过程,观察其疗效,以免发生并发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外科icu在2011年01月-2011年08期间收治大手术后全麻苏醒患者有1765例,其中有43例患者应用了盐酸右旋美托咪啶的治疗,他们排除了存在脑部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等,排除了需进行心肺复苏或孕妇等情况。43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6例;年龄为33—75岁。43例中胸部手术后15例,肝胆及胃肠术后11例,多发伤术后10例,骨科术后4例,耳鼻及口腔科3例。
1.2方法 本组中气管插管者35例,行喉罩插入者6例,行气管切开者2例。本院使用的呼吸机包括纽帮-200呼吸机、伽利略呼吸机及美国pb760呼吸机。将盐酸右旋美托咪啶用微量注射泵进行静脉注射,并将初始维持剂量设置为2-4ug/(kg•h)。根据患者镇静情况及血压变化调节药物剂量。停药时要逐步递减剂量。用药前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观察及护理
本组结果显示43例中达满意镇静水平者39例患者,镇静不足者3例;过度镇静者有l例。使用镇静药物后,43例患者中血压下降者36例;所有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有所减慢,血氧饱和度得到改善。在此笔者得出几点护理心得与大家分享:
2.1必须对镇静效果作出正确评估 应用盐酸右旋美托咪啶期间,护理人员必须每隔10min观察患者镇静效果及血压情况。给药维持期间,则应每隔30min评估一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镇静药物通常会一定程度引起患者循环、呼吸及胃肠道功能抑制,故护士必须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意识状态[2]。
2.2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临床应用表明,注射右美托咪啶10min后患者首先表现轻微血压升高,继续应用逐渐表现为中等程度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一旦停止输注,血压和心率很快恢复到基础值。该药引起的血压下降通过快速补液或应用短效的升压药能得到纠正。
2.3加强患者呼吸道管理 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必须加强呼吸道护理,同时要做好消毒隔离,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加强气道湿化,并注意口腔卫生,及时吸净分泌物。
2.4加强基础和安全护理 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固定呼吸机管路的位置,以防气管插管移位或脱出,要及时评估气管插管及喉罩的位置是否正确;要适当调节呼吸机气流、灵敏度,以减少人机对抗。同时,做好皮肤护理。患者肢体保持于功能,定时放松约束带,帮助患者进行局部按摩和进行功能锻炼。
2.5选择正确的呼吸机通气模式及参数 在患者镇静后,必须根据患者镇静评估水平及其病情变化情况调整通气模式及参数。
2.6加强心理护理 在患者清醒时期,加强护患沟通。向患者讲解各种插管、仪器、检查的作用及重要性。介绍病情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 结语
盐酸右旋美托咪啶不诱发临床意义的呼吸抑制,使拔管更加安全。且可能使患者尽早拔管和撤机而缩短在icu内停留的时间。该药的去交感作用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引起缓和的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这对于icu内的特定患者可能有利。
参 考 文 献
合作患者的教育经过评估后本组中有部分患者处于疾病的缓解期,思维活动、情感意志、行为趋于稳定,患者表现较为合作,有一定的遵医行为,护士要热情主动、和蔼亲切,使患者感受到关心和尊重,产生信任感后,告知患者麻醉、手术的相关知识,使之理解手术的重要性及掌握术前准备的具体内容,正确指导患者禁食水及手术区皮肤的准备。如一例28岁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急性阑尾炎转到我科,患者精神症状稳定,有一定的依从性,故护士交待术前要禁食水,做相关的术前准备,患者都能听从。大多数患者对手术都有恐惧感,指导患者运用合适的放松方法,如深呼吸、听音乐等。对于语言不通的少数民族患者,专门由有经验的少数民族护士或医生给予正确指导,以取得配合。
不合作患者的教育有少数患者精神症状较为活跃而又急需手术,根本无法正常接受宣教指导工作,此时护士可以给患者家人讲解相关手术、麻醉的知识及手术治疗对患者的重要性、术前准备工作等以取得家人的合作,并请家人协助护士对患者进行管理,完成相关术前准备工作。如一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右足跟骨撕脱性骨折需手术治疗。术前要患者卧床休息,患肢制动,抬高患肢,但患者不合作,不停地下床走动,护士给家属讲解制动休息、抬高患肢的重要性后,经家属同意将患者约束保护于床上,强行制动,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术中健康宣教要点
1合作的患者可在护士的指导下摆放相关的手术,如硬膜外麻醉时侧卧位、普外手术时仰卧位、骨科手术根据部位摆放特殊等。
2不合作者患者根本不听从指导,要请精神科医师指导外科医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同时使用全麻方式麻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
术后健康宣教
1合作患者可根据病情进行指导,如普外科手术后指导患者卧位及进食水、骨科手术后制动等;评估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指导患者正确应对疼痛,必要时给予镇痛药;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活动并讲解早期下床活动的优点等。如1例住院治疗的心境障碍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出现自杀行为,用利器致腹部一约2cm伤口,行急诊手术中发现其肝脏有约1cm的贯通伤,立即行修补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避免了一起医疗纠纷的发生;术后护士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家人关心患者,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痊愈出院。
2不合作患者要给患者家人讲解手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取得家人的合作,并能协助护士管理好患者,共同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如患者出现情绪不稳、烦躁不合作,会影响伤口的愈合,甚至导致手术的失败,向家属讲明使用保护性约束的重要性,延长一级护理的时间,要求各班护士增加巡视次数等,以便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处理。还可根据手术后的需要,增加防范措施,如骨科手术后的石膏固定,可给予全托固定以保证术后制动,使骨折固定部位不易移位。普外手术后有引流管者为了防止患者自行拔出,可用大纱布、腹带多层固定。
3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指导精神障碍患者主要以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病情。普外科手术后患者如未排气,要求禁食、水,故可静脉给药。所以,护士要了解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及副反应,及时发现症状、及时处理。患者如有拒绝服药行为,护士要监督,做到看服到口,才能确保药物的作用。如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后,患者有头晕、胃部不适感,护士要指导患者饭后服用,可减轻不适症状;下床活动前,可先在床上坐3分钟左右,起来时先扶着床头站一会,或沿着床边活动,活动量应该循序渐进。
【关键词】 腹腔镜 甲状腺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是外科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颈部留有明显的手术疤痕,影响美容。为此,学者们对腹腔镜甲状腺手术进行了探讨。腹腔镜甲状腺手术首先由Huscher于1997年介绍,在最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其好处在于充分发挥了腔镜手术远距离操作的特点,将手术切口微小化并隐藏起来,从而达到手术疤痕不外露的最佳美容效果,颈部无切口,胸部疤痕微小,部位隐藏,可被内衣掩盖,符合现代着装的审美观。我科自2007—2009年起开展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共33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9岁,男6例,女27例,其中甲状腺滤泡性腺瘤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甲状腺癌6例。其中有1例术后出现声音低沉,经使用药物治疗,休息3个月后逐渐恢复。还有1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经红外线和对症处理后康复出院。
1.2手术方法 本组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均经乳晕入路,气管插管全麻。先在胸骨前正中偏右或偏左2cm处作一长12mm的小切口深达筋膜浅层,用专用无损伤穿刺棒多次穿刺、分离皮下,建立置管通道及部分空间,注入CO2至6mmHg。然后在左右乳晕上缘各切一10mm和5mm的切口,经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向甲状腺方向分别置入套管鞘,用于插入抓持器械及超声刀。在直视下用超声刀分离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可见到甲状腺,将甲状腺或结节切除,将切除的标本放在标本袋中,从中间的切口取出。术中常规送冰冻切片,将一根剪有侧孔的引流管插入甲状腺切面处,再将引流管从左侧乳晕切口引出。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 术前教育 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积极热情接待病人及家属,向其介绍病区环境、医院规章制度、主管医生及主管护士,详细询问病情,及时了解病人的需要,给予关心和帮助。
2.1.2心理护理 护士应具备完整的腹腔镜手术理论知识,耐心向患者讲解腹腔镜手术的特点,说明该手术的先进性、安全性和优越性;介绍以往成功的手术病例,使患者解除心理压力,消除顾虑和恐惧,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
2.1.3完善术前检查 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前检查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讲解检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1.4术前患者准备 术前3天训练患者头颈过伸位,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深呼吸,有效咳嗽训练,学会咳嗽时更好地保护伤口。讲解手术后早期活动的必要性,让患者掌握手术后颈部活动的技巧。术前备皮和药物过敏试验。
2.2术后护理
2.2.1护理 全麻未清醒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血压平稳可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减少颈部充血。
2.2.2 生命体征观察 术后每30’测量生命体征一次,共4次,血压平稳后每4小时测量一次,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2.3 保证充分的氧气吸入 术后持续中流量吸氧,可提高氧分压,防止高碳酸血症。
2.2.4引流管的护理 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牵拉引起疼痛,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堵塞,发现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转贴于
2.2.5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术后注意观察颈部情况,是否肿胀。胸部切口有无渗血,有无皮下气肿及青紫。
2.2.6活动指导 麻醉清醒后,护士应在患者身边亲切告诉之手术非常成功,嘱其注意休息,不应过多活动颈部,勿过多讲话,保持头颈部于舒适位置,在床上变换、起床、咳嗽时可用手托住颈部后面,以减少颈部活动,减轻病人不适。
2.2.7饮食指导 先给予少量温或凉开水,无呛咳或误咽等不适,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以后逐步过渡到普食。注意食物要温凉,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辛辣或过硬的食物,勿饮用刺激性饮料,戒烟、戒酒。
3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出院药,适当活动颈部,学会控制自我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教会患者自查颈部情况,术后3个月回院复查。
4 护理讨论
腹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护理上必须高度重视,多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顾虑和恐惧,保证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做好康复指导,使患者迅速康复,让患者乐意接受腹腔镜下手术。
参 考 文 献
眼科手术大部分都是在患者神志清楚的局麻状态下完成的,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需要医生、护士、患者三方面相互很好的配合。眼科内眼手术一般包括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青光眼、眼内异物取出等。这些手术不同于其他手术,术前、术后的护理是决定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眼科护理工作与眼疾病的疗效是密不可分的,每一个微细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其医疗结果,如稍有不慎,就很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做好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1 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既希望早日实施手术改善视力,解除痛苦,确又有恐惧心理,怕疼痛、担心手术效果、手术意外等。在诊治过程中,患者及家属会向医护人员提出许多疑问,对此,我们应主动热情与病人交谈,详细讲述手术过程、手术效果、注意事项。从而消除病人的顾虑与恐惧心理,同时耐心帮助病人训练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以取得术中操作的配合,共同完成手术治疗。
1.2内眼手术前注意事项
1.2.1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肺气肿、咳嗽等对手术影响很大,应提前给予药物治疗。
1.2.2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精神紧张会使症状加重,应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做心电图检查,并请相关科室会诊,酌情给予药物治疗。
1.2.3糖尿病对手术中、手术后出血、创口愈合等都会有严重的影响,故术前需先用药物控制血糖,择期手术。
1.2.4患者如有感冒、发热、咳嗽,应考虑延期手术。
1.3术前评估 入院评估,包括全身状况评估。全身状况评估包括:一般资料、既往病史、过敏史、家族史等。手术成功与否和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有一定关系。有些术中或术后发生的问题不在于手术本身,而是由于忽视了患者的全身状况。眼部评估包括:眼病史、视力、眼压、结膜有无充血,分泌物;泪道是否通畅、有无慢性泪囊炎;眼睑及周围皮肤有无感染灶等内眼手术禁忌证。
1.4术前准备 协助患者完成相关的术前检查,叮嘱患者注意眼部卫生,勿用手揉眼和挤压眼部,做好术中、术后所需用药的过敏试验。术前避免吸烟,以免刺激血管粘膜,增加分泌物,诱发咳嗽。术前晚遵医嘱给予散瞳或扩瞳剂,精神紧张者给予镇静剂。术晨按内眼护理常规剪睫毛、洗眼、冲洗泪道,并用无菌敷料包眼。进食半流食,不宜过饱(小儿及全麻患者术前4―6小时禁食禁水)。
2 手术当日的护理
2.1术晨禁饮食,防止术中呕吐。
2.2手术当日早晨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尤其是高血压患者。
2.3 术前排空大小便,更换衣服,穿对胸结扣的衣服为适宜,以免术后脱衣服碰伤术眼。戴活动义齿的患者需取下义齿,以免松脱影响手术。
2.4 术前再详细检查双眼有无眼睑皮肤病,睑缘炎、泪囊炎、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等。如有以上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考虑延期手术,以免发生手术感染。
2.5 按眼部冲洗方法作眼局部冲洗消毒。
2.6 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术前半小时携带病历送患者到手术室。
3 术后护理
3.1按内眼术后常规护理给予卧位、分级护理,嘱患者张口呼吸,减少头部活动。
3.2 眼部情况观察 注意敷料有无松脱、移位、渗血、渗液等,患者有无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术后一般伤口疼痛,可按医嘱给予止痛剂,若伴有同侧头痛,术眼胀痛,恶心、呕吐及其他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检查是否发生眼压升高或术后感染。
3.3 饮食护理 术后进食半流质一天,避免辛、辣、烟、酒、硬等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及维生素,对切口愈合有帮助,特别是身体较弱的患者。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饮食,高血压患者给予低盐饮食,鼓励患者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以防术后便秘,患者用力排便腹压增加,可导致眼部切口裂开,眼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3.4 术眼保护 内眼手术后需加保护眼罩,避免碰伤术眼。嘱患者避免头部用力、低头和弯腰动作,不能用力挤眼。
3.5保持术眼清洁 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眼睑和周围皮肤,每晚睡前涂抗生素眼膏。
关键词:外科手术心理教育健康教育
手术(shǒu shù)指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 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俗称“开刀”。目的是医治或诊断疾病,如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器官、改善机体的功能和形态等。早期手术仅限于用简单的手工方法,在体表进行切、割、缝,如脓肿引流、肿物切除、外伤缝合等。故手术是一种破坏组织完整性(切开),或使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组织复原(缝合)的操作。随着外科学的发展,手术领域不断扩大,已能在人体任何部位进行。应用的器械也不断更新,如手术刀即有电刀、微波刀、超声波刀及激光刀等多种。因之手术也有更广泛的含义。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是现代医学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要取得病人很好的配合。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外科手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水平的高低。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47例病人中,男29例,女18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21岁。其中大隐静脉曲张12例,甲状腺瘤10例,腹股沟斜疝9例,阑尾炎10例,乳腺肿瘤6例。
1.2方法
通过和47例患者进行访谈兵记录在案,根据自己的护理经历和经验总结术前术后心理教育和健康教育进行总结,查找自己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升。
2结果
通过访谈、分析、总结,发现自己以前在术前术后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也发现护理存在一定的规律,护理水平有所提升。
3、讨论
3.1心理教育
对于手术这种重大的治疗手段,会引起病人的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反应是很正常的,只要反应不是过于强烈,适当的紧张情绪反而对病人适应手术、主动配合手术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这能使病人较好的忍受手术所带来的疼痛和痛苦,也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如果术前病人心理反应过于强烈,就可能对手术产生不良的影响,使病人不能很好适应手术,还会引起大量失血1;尤其是局部麻醉的手术,这种过度紧张的病人往往不得不改为全麻,即使手术完成了,对术后恢复也会有不利的影响。术前心理反应对术后恢复的影响可表现在创口愈合慢,心理适应性差,卧床时间长,甚至出现术后并发症等。
手术前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病人入院后,环境及生活习惯发生改变,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为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护士应热情接待病人,介绍医院及病区环境,诊治主管的医生和护士,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针对病人对施行手术通常表现的焦虑,护士要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的大概过程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使病人有的放矢地主动配合治疗。外科术前准备中护理操作最多的是备皮、清洁灌肠,应告诉病人备皮、灌肠的目的,使病人消除羞涩的心理负担,同时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技术要熟练,避免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使病人能以稳定、乐观的心态接受手术。
手术后的心理问题和护理措施:术后疼痛是造成外科病人术后痛苦的主要症状之一,往往使病人身心形成较大的压力。病人语言不多,通常以痛苦的面部表情及频繁的变换来反应疼痛状况。护士应创造适宜的环境,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分散其注意力,或采取必要的止痛药物缓解疼痛等措施,解除疼痛所造成的身心压力,使之尽快康复。伤口尚未愈合,活动受限及预后效果是病人最关心的问题。护士与病人交谈时,可列举同种疾病康复的实例,给予精神安慰,配合饮食调理,使病人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对疾病的恢复有促进作用。病人十分重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如家人是否常来探望,单位领导及同事对自己所患疾病是否关心等。护士应与家属、单位配合,在其住院期间要经常探望,把愉快的信息告诉病人,帮助患者得到较多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安慰。耐心细致的做好康复指导。护士应详细做好病人出院前的卫生保健指导,根据病情建议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定期复查。对一些因手术致身体暴露部位的疤痕,应指导病人用衣着及服饰来掩盖,使病人恢复自信心。
3.2健康教育
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环境,患病后从一个正常人转变成病人,从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环境,极易产生不安、焦虑、恐惧的心理,给疾病的康复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病人入院时,责任护士应热情接待,及时安置好病人,主动向病人介绍病区环境,设施的使用,住院规则,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同病室病友,使病人与医护之间,患者之间尽快地建立一种温暖和谐的关系,消除其陌生感。入院宣教应根据病情适时进行,否则可因病人疼痛,不适而导致宣教效果不佳。对急诊手术的病人,应待手术后选择适当时机,再进行宣教,病人容易接受。
饮食:(1)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前1~2日进流质饮食;非胃肠道手术病人饮食可不必限制,但术前晚餐应清淡,易消化,不宜过饱。手术前12小时都应禁食,4小时禁止饮水,以防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的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必要时,可用胃肠减压。对于一般腹部手术,术前晚上灌肠,防止因麻醉后括约肌松驰而使大便污染手术台,增加感染机会,并可减轻术后腹胀,肠道手术术前3天用药物导泻,以清洁肠道。术前日晨清洁灌肠直至大便无粪渣为止,其目的是清洁手术区,避免造成粪便污染,引起伤口感染,结直肠手术前尚需开始口服肠道制菌药,以减少术后感染。(2)全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病人,手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使肠道充分排空,避免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3)局部麻醉的病人手术前可进清淡,易消化饮食,不宜过饱。卧位、饮食指导 根据手术部位及麻醉方式,指导病人卧位,如:全麻未醒,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血压平稳,颈、胸、腹部手术的病人可根据病情取半卧位有利血液循环,减轻腹部、颈部的张力,使之舒适。静脉曲张术后,应在患肢处置一薄枕,有利末梢循环。一般手术饮食无特殊,腹部手术待肠蠕动恢复,即可指导病人饮食从流质半流质饮食普食。并根据病种进行指导,如肠梗阻病人应告之禁糯米、干果类食物,应少量多餐,进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功能锻炼 指导病人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可促进肠蠕动及血液循环,以达到减轻疼痛、预防肠粘连和静脉血栓形成,有助疾病的早日康复。
运动康复指导:1、术前可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并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劳逸结合 ,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提高机体抵抗力。2、手术后当天应卧床休息,全麻未清醒者应平卧,头转向一边,使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易于流出,避免吸入气管;硬膜外麻醉的病人平卧至血压稳定后改自动。腹部手术后,多采取低半坐卧位,以减小腹壁张力。病情允许时,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应翻身、坐起、活动四肢关节,并争取早日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及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肠粘连、腹胀和尿潴留等的发生;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循环,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因下肢静脉郁血而发生血栓形成。有引流管者,应妥善固定,以免活动时折叠,扭曲或脱出,保持引流通畅。
病人出院意味着将重新恢复家庭及社会角色,如何帮助病人实现这一转变早日回归社会,是出院教育的重要课题。这一阶段应围绕防治、保健和增加自己护理为主题,指导病人出院后合理调节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康复训练和自护要点,生活起居,身体状况的自测。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育,力求在出院前,尽可能使病人掌握有关知识。
鼓励患者进行自我监测 :术前感受紧张的程度,如不能自我放松,影响睡眠者,可应用镇静药物治疗。术后监测各种不适:(1)疼痛:麻醉消失后即开始感觉切口疼痛,24小时内最剧烈,应用镇痛可解除。(2)发热:术后最常见症状,变化幅度在0.5~1.0C,属于正常范围,超过1.0C,应重视,注意寻找原因。(3)恶心、呕吐:常见原因是麻醉反应,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停止,原因不明时可给予阿托品等药物治疗。(4)腹胀 :术后胃肠功能抑制所致,肠蠕动恢复,排气后可自行缓解。不能缓解者,根据不同原因应用胃肠减压,放置肛管,高渗透低压灌肠,肌注新斯的明等方法处理。(5)呃逆:可能系神经中枢或膈肌直接受刺激所致,早期可采用压近眶上缘,短时间吸Co2,抽吸胃内积气、积液,应用镇静、解痉药等。顽固性呃逆要警惕膈下感染,无原因者可作膈神经封闭。
经过此次分析总结,自己受益匪浅,更加深刻地认识术前术后护理的要义,那就是顾及到患者的需要,为手术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使手术患者获得在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最理想的痊愈。同时,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变。
参考文献:
1姚玉娟;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2009年09期
【关键词】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精心护理;护理质量
先天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每年有15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1]。以前治疗方法是体外循环下开胸修补术为其惟一的根治方法。近年来随着心脏介入封堵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介入封堵术治疗已经广泛应用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中,治疗特点是方法微创、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治疗质量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及家属越来越愿意接受,也使临床工作人员能够准确的评价患者的病变程度[2]。吉林省人民医院于2010年10月~2012年12月采用介入封堵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114例,经严密的临床观察、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实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的患儿共114例,其中男51例,女63例,年龄8个月~14岁,平均年龄3.5岁,动脉导管未闭(PDA)27例,房间隔缺损(ASD)58例,室间隔缺损(VSD)39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体检、心脏彩超检查、X线胸片、心电图检查确诊,均符合手术条件。
1.2 治疗方法 对10岁以下及不配合患儿采用全身麻醉,10岁以上患儿实施局部麻醉。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股动脉或股静脉穿刺血管,在X线透视、造影及超声心动图监视下,将不同封堵器通过导管送至异常通道部位,经试封堵器的大小合适,无残余分流后释放封堵器,撤出输送导管,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后返回CCU病房观察。
1.3 结果 本组114例患儿,出院前患儿再次做心脏彩超均显示无残余分流,心脏听诊无杂音。术后有5例患儿体温升高,经积极对症处理后未发生严重后果,患儿均痊愈出院。
2 手术前护理
2.1 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指导,以解除患儿的紧张情绪配合治疗[3]。应耐心向家属介绍此治疗方法的治疗原则、治疗效果及优点。简要介绍手术的过程、注意事项及痊愈病例或痊愈病例家属现身说法,从而清除患儿及家属的恐惧紧张心理。
2.2 手术前准备 遵医嘱用药及进行相关检查,手术前1 d常规备皮,做抗生素及碘过敏试验,指导患儿练习床上使用便器,手术前4h禁止进食物及进水,手术前2 h根据患儿身体状况,在左上肢静脉、左下肢静脉或头皮静脉,用留置针建立一条静脉通道以备用。手术前30 min根据患儿体重,肌肉注射阿托品,在进入介入导管室(手术室)前,引导患儿排空大小便。
3 手术后护理
3.1 手术后患儿乘车返回CCU病房,保持穿刺肢体伸直位,检查穿刺处包扎是否良好、有无渗血、血肿及皮下淤血。
3.2 全麻患儿去枕平卧4~6 h,行心电、血压、血氧监测24 h,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与血氧饱和度,每15~30 min观察并记录一次,术后3 d每6 h测一次体温。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至清醒。手术后4~6 h完全清醒,可进食、进水,避免进食产酸、产气的食物,如饮料、牛奶、豆制品。局麻患儿术后30 min可进食进水。嘱患儿家属使患儿多饮水,多排尿,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
3.3 患儿术后平卧24 h,穿刺肢体制动12 h,绷带加压包扎6 h。术后12 h后可在床上行下肢活动,24 h可下床室内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术侧肢体肤色、温度、湿度、感觉的变化。
3.4 封堵器脱落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原因是适应症选择不正确或封堵器大小及手术操作不当所致[4]。术后嘱家长或患儿避免患儿哭闹、咳嗽、剧烈活动,注意观察患儿有无胸闷、呼吸困难等,必要时给予少量镇静剂。为防止血栓形成,手术前和手术后都要口服阿司匹林,嘱患儿家属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不得擅自增减或停药。溶血多发生在手术后24h内,是由于封堵不严、残余分流导致,手术后注意观察尿量、颜色、有无腰痛。由于精心护理,均未出现上述并发症。
3.5 手术后第3天行心脏彩超检查。检查封堵器安放是否良好,位置及分流情况,如无异常,可出院。指导家长给患儿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同时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并告知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自我观察,手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来院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4 小结
随着导管技术的迅速发展、介入器材的不断更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以其创伤小、无需开胸、患儿痛苦轻、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特点,已成为诊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由于患儿年龄偏小,操作难度较大,危险性较大,因此手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施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儿以最佳心态配合手术。手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及愈合,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本组114例患儿介入封堵术治疗全部成功,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后恢复良好,住院3 d全部治愈出院,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参 考 文 献
[1] 金梅,梁永梅,郑可,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比较.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2):134135.
[2] 杨倍,李建美.先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焦虑抑郁状况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0):191.
【关键词】颈椎手术;急性精神障碍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75―01
手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是指术前无精神障碍的病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术后出现大脑功能紊乱导致一种可逆的、具有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通常又称术后认知障碍、术后谵妄等[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一2012年12月共行颈椎手术80例,发生术后急性精神障碍者9例,发病率13.2% 。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在49~68岁,平均年龄为61.4岁,7例为60岁以上,2例为60岁以下。颈椎病患者术后有5例,颈椎骨折术后有4例,9例患者入院时神志均清楚,否认既往精神病史及老年痴呆病史。脑CT检查均提示未见异常。
1.2 临床表现 本组9例患者通常在术后24h~72h出现急性精神障碍,且多为夜间首发,有晨轻夜重的特点。本组有5例患者为躁狂型,表现为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听、幻觉、思维混乱,对治疗及护理不配合,甚至出现被害妄想;3例患者为抑郁型,表现为嗜睡,表情淡漠、少言,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对提问不能完全正确回答;另有1例患者表现为兴奋型与抑郁型交替出现的交替型。所有病例均在症状出现后请麻醉科医生及神经内科医生会诊,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复查血电解质有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低钾、低钠症状。
2 原因分析
2.1 心理因素的影响 由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害怕手术不成功会出现四肢症状加重、瘫痪卧床等,以至患者在术前就产生了焦虑恐惧情绪。
2.2 手术与麻醉因素的影响 术中的过度通气,术后的感染、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等是诱发颈椎术后患者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一个因素;另外术前使用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以及术中麻醉用药(如氯胺酮、氟烷等)与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也有关[2]。
2.3 年龄 年龄是影响术后认知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急性精神障碍的持续时间和恢复均有影响。我们把青年、中年、老年这三个年龄层次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做了一个比对,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并发急性精神障碍的机率大于其它年龄层次的患者。这说明我们老年人由于各器官老化,生理功能下降,机体内环境相对不稳定,对手术创伤的承受力明显降低;同时大多数老年人又伴有各种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手术、创伤、应激状态下易触发急性精神障碍。
2.4 睡眠紊乱 本组大部分的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眠,在失眠期间精神症状都有加重的现象,造成颈椎术后患者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手术创伤所致的疼痛、术后安置了各种管道而造成患者舒适度的改变等,在进行心理干预以及药物的治疗后患者睡眠状态得到了改善,从而精神症状有明显的减轻。
3 护理
3.1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重视术前术后心理早期干预,我们可以在入院时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发放一些与患者疾病有关的健康小册,也可以定期开展健康小讲座通过介绍成功病例或者邀请恢复期的患者介绍自己亲身经历的方式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增加患者信心,解除患者焦虑和恐惧,以保证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各种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呼吸道疾病等,应在手术前得到有效控制,使各项生理指标维持在较为正常的水平。
3.3 颈椎术后的观察应重视患者神志、意识、生命体征、氧饱和度、电解质的变化,尤其是在术后24h~72h是急性精神障碍的高发时段,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并着重观察患者有无嗜睡、烦躁、定向力障碍等异常表现。如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时应及时请麻醉科及神经内科医生会诊,完善相关检查,早期进行治疗。
3.4 有效镇痛镇静 早期镇痛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对预防急性精神障碍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在平时工作中护士应该倾听患者主诉,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做好相应的沟通工作,并采用VAS评分法对患者疼痛进行评分,从而选择合理的镇痛剂及镇痛泵使用。对烦躁不安,不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甚至有自行坐起或拔管的患者为了防止其内固定物、髂骨块或者钛网移位造成食管损伤、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对此类患者应根据医嘱及时给予镇静药物,轻者可以给与氟哌啶醇口服,首次剂量1~2mg,3~4次/d,待病情好转后逐步减量直至停药。持续躁狂者予肌内注射氟哌啶醇5mg,必要时加用奥氮平等,每晚睡前服用。抑郁型患者,除了增加亲友陪护时间,加强安慰及交流以外,还可以暂时关闭镇痛泵,本组3例出现嗜睡的患者在关闭镇痛泵后精神症状减轻或者消失。
3.5 采取正确舒适的 因为是颈椎手术后的病人,所以尤其要注意颈托保护,颈部制动。但是长期佩戴颈托卧床,不仅会使患者舒适度发生改变,也会因为长期受压使得颈部皮肤发生压疮。我们科室使用沙袋代替颈托固定,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也满足了颈部制动的要求。另外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轻柔并尽量集中完成,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刺激。
3.6 保证充足的睡眠 术后患者由于切口疼痛,的改变使患者不适感增加,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应对症予以解决。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时应做到四轻,病室应保持安静,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对家属及其他患者做好宣教,减少探视及陪护人员,必要时可根据医嘱应用促进睡眠药物。
3.7 安全管理 如患者烦躁不安时,应尽量为患者安排一个相对独立和固定的生活区,光线要柔和,布置应简单实用,消除患者周围环境中的危险物品;告知患者家属需24小时留陪,应加强床旁安全防护,上床栏,必要时应用约束带,并在床头盒内悬挂防跌倒、坠床的警示标识;因为是颈椎术后,对于谵妄、躁狂的患者尤其应注意颈托保护,颈椎制动,防止内固定物、髂骨块或者钛网移位造成食管损伤、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4 结果
本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均能在数小时至10d内症状消失,精神评估正常,均无后遗症。
5 讨论
急性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复杂,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措施,对老年人的危害性较大。对此类病人的护理难点在于跟患者的沟通上存在障碍,患者自理能力存在缺陷以及患者服药依从性差[3]。我们在平日的护理工作中应该运用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根据患者身心需要及其特点,采取与一般患者不完全相同的护理技巧与方法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以保证患者顺利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 周静,周苏明.老年人手术后精神障碍临床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6,20(1):46―48
【关键词】外科病房;引流袋;观察
1管道分类
管道按期风险划分程度可分为低风险管道,中风险管道和高风险的管道三类。
1.1 低风险管道
这些管道通常用蓝色标示,如各种留置针,尿管等,这些管道是在外科病房的普及程度很高,基本上只要做全麻或者联硬外麻都会用到,留置针现在病房的使用率也是越来越多,长期输液为了避免重复穿刺,输入分子量比较大的营养液,或者精神状态意思生命体征不是很稳当的患者都会采用留置方式给予输液。这些管道的脱落对患者的生命不会有很大的威胁。
1.2 中风险管道
这些管道通常用黄色标示,各种皮下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这些管道的脱落或者堵塞可能会对疾病的恢复造成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必须时时进行观察,并有必要的记录的管道。
1.3 高风险管道
这些管道一般都用红色标示,这些管道的脱落或者堵塞会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恢复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的管道。如胃肠道手术后的胃管、螺旋胃管、中心静脉置管、T管,危重病人的腹腔管等。
2 护理和观察的要点
2.1 低风险管道
比如留置针,观察留置针周围的皮肤的变化,有无肿胀,留置针有没有血,留置针敷贴没有脱落,针头有没有脱落。管道里面有没有凝固的血块。接针的时候感觉留置针的滴速,有没有从穿刺点渗水等。尿管,主要观察小便的颜色形状和量的变化及拔管的指针和拔管后有没有自主解出小便,有没有膀胱膨胀和尿潴留的现象。
2.2 中风险的管道
中风险管道主要观察管道是否通畅,注重病人的主诉,观察引流管的颜色形状和量的变化。特别是刚做完手术的病人。一定要统计器24小时管道的出量,颜色、量。并及时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此外,还要时时进行健康宣教,告诉病人和家属一些引流管护理方面的知识,让患者及家属也参与其中。这样可以更大程度的减少不良事件是出现。更有利于疾病康复。其次,护理人员必须时时记录,评估,定时巡视。
2.3 高风险管道
在我们肝胆外科病房见得最多的就是T管,除此之外就是一些肝叶手术之后的腹腔引流管,为十二指肠手术后的胃管,螺旋胃管等。这些管道对疾病的恢复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旦脱管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甚至危险患者的生命。此类管道的观察和护理显得更为重要。首先我们必须对手术方式有一个大致认知,手术后的管道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有一个风险意思在心里。提高责任意识。其次,这些管道也一样,我注意观察其引流液的颜色形状和量的变化,一般这类病人都是病情较为重要的病人,都会有监护设备。一般要注意观察其患者的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器出入量。及时巡视,注意引流管满了之后要随时更换,并及时记录。特别是有腹腔出血的病人,一定要观察其引流管血液的流速,及时根据医嘱测量患者血常规和生命体征。根据医嘱输血等。
3 紧急情况后的处理
3.1 管道脱落后的处理
(1)低风险的管道脱落,根据情况,重置管道或者观察,并根据病情进行记录。
(2)中风险管道脱落后,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及时处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重置或者观察,及时采取弥补措施。并及时上报给护士长,再由护士长上报护理部门。
(3)高风险管道脱落后处理,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生医嘱及时处理,处理结果及时记录与护理记录单。护理人员要应认真评估病人管道情况如管道数量、置入部位、固定情况等,并在湖里记录单上记录;做好管道护理的交接班;对病人及家属或陪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宣教,使其充分了解到预防管道滑脱的重要性、预防方法以及发生管道脱落时及时向医务人员报告;加强巡视,观察病人管道固定情况并做好记录;制定管道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发生管道滑脱时,护理人员要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病人的伤害。
3.2 管道堵塞后的处理
(1) 低风险管道,是病人的病情进行拔管或者重新置入。
(2)中风险管道,及时通知医生,根据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理结果记录与护理记录单上。并及时分析其脱落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方案。
(3)高风险管道,高风险管道脱落后及时上报医生,根据医嘱及时弥补过失,配合医生及时处理,及时记录处理方案,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造成严重后果要立即报与护理部处理。
卵巢畸胎瘤是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常见的一种,由于生殖细胞异常增生所致,因为生殖细胞中含有外、中、内胚层组织成分,所以肿瘤里会有毛发、油脂、皮肤、牙齿、骨片、肌肉等胚叶组织。卵巢畸胎瘤种类有成熟畸胎瘤和未成熟畸胎瘤等。其中95%以上是囊性成熟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居多[1]。手术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方法。我科于2000~2006年收治了60例卵巢畸胎瘤患者,现对60例患者的护理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其中成熟畸胎瘤58例,未成熟畸胎瘤2例,术后均无并发症和复发。
1.2手术方法常规消毒后,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卵巢畸胎瘤切除术。此种手术方法费用低、实惠、患者易于接受,又无并发症,是我院目前治疗卵巢畸胎瘤的常用手术治疗方法。
2术前护理
2.1术前检查手术前护士要协助医生做好患者心、肝、肺等功能检查,做好血常规、血型及出凝血时间测定,以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2]。
2.2心理护理当确定要手术时,患者已开始了术前的心理准备,担心手术后引起疼痛、担心手术会有生命危险、担心术后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护理人员需应用医学知识耐心地给予解答、解释,并进行心理疏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名称、涉及范围、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以及手术、麻醉中的配合要点、注意事项,介绍手术成功的实例及主刀医生情况,使患者相信将得到最好的治疗和照顾,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2.3术前健康指导让患者了解子宫切除后不会再有月经,卵巢切除后会出现停经、潮热、阴道分泌物减少等现象,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接受雌激素补充治疗。其次进行术前功能锻炼,让患者进行呼吸和咳嗽的训练以增强肺功能和促进排痰预防肺部感染。指导患者练习使用便器习惯床上排便。
2.4术前准备阴道准备:术前1天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进行阴道冲洗;肠道准备:术前1天进流质饮食,晚餐后禁食,禁饮4~6h,术前晚、术晨予以灌肠。术前1天做好备皮、备血、药物过敏试验,认真做好体温和血压的监测,观察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嘱患者淋浴,晚上为了保证患者充足睡眠,可用镇静药。术晨遵医嘱予以留置导尿管,肌注基础及抗生素。认真与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交接。
3术后护理
3.1根据手术及麻醉方式决定术后,全麻手术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分泌物呛入气管;硬膜外麻醉患者去枕平卧6~8h。术后次晨可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减轻伤口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还有利于腹腔引流。
3.2生命体征、病情、伤口的观察患者回病室后及时向手术室人员了解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点。每30min测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1次,连续7次。以后每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共4次,再以后每4h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至术后24h,异常情况按医嘱执行,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阴道出血。
3.3尿管、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保持各种管道通畅,进行处置、活动、翻身时勿使管道受牵拉、折弯、脱落,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时更换各种管道。
3.4饮食手术麻醉后患者禁食6h,以后可进食免糖、免奶的流质饮食。在患者术后恢复排气后可进食半流质,排便后可进食普食,鼓励患者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并保持大便通畅。
3.5疼痛的护理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后会出现伤口疼痛,剧烈而持久的疼痛会使患者焦虑不安,拒绝翻身、检查和护理,为此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正确处理,保证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
3.6基础护理卧床患者应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每日进行会阴擦洗2次,以防发生尿路感染。
3.7术后健康指导术后鼓励患者做咳嗽和深呼吸,并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促进良好呼吸功能,预防肺部感染。同时告诉患者术后3个月内勿进行体力劳动,禁止性生活和盆浴。坚持出院后定期随访,如出现阴道出血、异常分泌物等应及时来院就诊。
4小结
卵巢畸胎瘤手术在住院期间不仅要做好患者的术前检查、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预防感染等,而且要做好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提高其依从性,坚持出院后定期随访。术后3个月内勿进行体力劳动、禁止性生活和盆浴对术后成功恢复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