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微课教案范文

地理微课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微课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微课教案

第1篇:地理微课教案范文

关键词: 地理课堂 提问 教学行为

一、研究目的

研究表明提问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实际上,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开展都是以提问为中心的。在新课情景导入环节,提问能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探究互动环节,提问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问题的方面更有针对性;在巩固双基环节,提问能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课堂进度。更重要的是,规范的提问能规范学生的专业用语,能激发学生高层次的思考,更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一线教师通过课堂实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情况进行整理、分类,找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类型、频率和学生回答的类型、频度,通过对设问方式、所问问题等的纠正与改进,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对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显得很有必要。

二、研究方法

通过录播室与录像机,将《高三一轮复习试卷讲评分析课》这一课堂的各种师生问答行为包括教师提问、学生个人回答或集体回答、提问语调等记录下来,并将其转化为文字记录。之后笔者借鉴布鲁姆认知领域分类的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并结合课堂实录中地理教师提问的目的,对教师在课堂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类,将提问分为识记性提问、理解型提问、应用型提问、分析型提问、评价型提问、创造型提问六种有效提问类型,并且将重复性、口头禅式提问等归为无效提问类型。统计教师在堂课中就这七种提问类型中涉及的数量及学生回答情况,并针对本节课中设计不当的问题进行纠正与反馈,提出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可行性措施。

三、研究过程

(一)确定研究对象

本次课例研究选择晋江某中学具有八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职称的某一高三地理教师为研究对象,该教师在高一、高二地理课堂上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与梳理,注重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使学生在高三前阶段即具备了较好的知识储备。该教师希望学生能更好地利用基础知识分析综合题,答好综合题。从已有的学生答题情况看,目前学生普遍存在审题不严密、答题不规范的毛病。为什么学生已经掌握相关知识却没办法准确运用?能否通过教师在课堂有效的提问引导对学生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纠正?这是本校高三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认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本次研究着力探讨的问题。

从历年的教学经验中可以发现,试卷讲评课在高三课型中所占的比重几乎过半,因而讲评课的效果直接影响高三教学,更影响学生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方式,为此我们选择授课内容为《高三第一次质检综合题小题评析》片段教学作为研究案例。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该片段教学用时18分钟,记录师生用语共计约5500字,其中教师用语约5200字,学生用语约300字。其中教师用语中有几个高频词不断出现,如“什么”出现135次、“怎么样”出现54、“对不对”出现65次、“是不是”出现44次。在课堂观摩时可以发现,这些词已经成为该老师的口头禅,这些口头禅的存在,让本节课的语速整体偏快,留给学生的时间很少。如果扣除因口头禅带来的重复用语,无效用语如“审什么”“先一定要做到的是什么?”这类用语部分共计2300字,本次讲评中有效词语锐减为约3000字,将这部分教师用语中的问题按认识层次进行分类、统计如下:

表1 师生有效提问的类型和数量

如上表所示,教师在整堂课中有效提问总数为35个,其中记忆性提问共占总提问的一半,使用“识记性提问”时,教师有适当提高要求、增加条件,提醒和帮助学生思考得更加完善和全面,如题中“指出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教师适时提示学生分别从纬度、地势的高低、天气状况、日照时数这四个方面分别思考受其影响下太阳辐射可能呈现的变化规律,再提示学生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太阳辐射是否符合所呈现的变化规律。学生回答积极性较高,教师基本能够了解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使用理解型提问和应用型提问时,没能够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适当降低要求,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学生则不能够准确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9个理解型问题中学生只回答了4个,其他问题变成授课教师自问自答,使有效的提问变成了无效的提问。

(三)结论

1.课堂口头禅的危害要引起重视。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教学就是通过言语塑造人才。有口头禅就要下定决心克服它,做到科学规范地使用学科语言。此外,可以把自己上课讲话记录下来,之后加以分析,弄清自己有什么样的口头禅,会在什么样的情况出现,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做到宁可停顿,也不要让口头禅冒出。

第2篇:地理微课教案范文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中;地理;以图导学

一、鼓励学生查找图像,以各种图像导入学习

基于现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找到信息,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利用信息渠道,获取将要讲解的地理图像。然后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在自主预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读懂这些图像,利用这些图像预习将要讲的地理知识。比如,在讲解“地球上的水”中,就可以直接看地球上的水的分布图中的图例,其中什么颜色代表水,让学生通过图像直观地了解到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并且从符号可以看出对于水的类型主要是什么。如地球上的海水主要分布在四大洋中,然而淡水主要是在一些国家中的一些河流、湖水中。除了分布图之外,教师在安排学生自主预习的时候,还可以合理地利用曲线图,在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的地方用到了曲线图,因为曲线图对于地理现象的表达十分直观,并且对于不同地区的同种地利因素的变化趋势,反映得十分清晰,所以曲线图在地理学习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观察一些地区降雨量变化趋势的时候,就可以将大量的数据画出曲线图,可以直接看出在不同地方的降雨量的最大值,最小值。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利用网络搜索当地的景观图,景观图表示是各种人文、经济、自然景物的图像。景观图通常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容易接触到的地理景观具体、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让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地理环境在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复杂的,并且如果要学习一个地方的地理知识,通常到当地直接去考察是不现实的。所以在预习中合理地运用网络寻找景观图,就可以大致地了解一个地方的人文,经济和自然景观。

二、充分利用微课中的图像功能,以图导入教学

除了鼓励学生在预习中有效地利用图像帮助学习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引用微课,由于现在的信息科技越来越发达,微课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形式,有形式多样、可运用电子技术、可灵活学习的特点,教师可以抓住微课的这些特点,可以有效地制作一些授课时可以用的微课教案,有效地利用现在强大的电脑技术,教师可以适当地在课堂上,引入微课堂,在上课前,运用画图软件,可以直接将很多的三维图像画出来,画出一些上课要用的曲线图、折线图、柱形图,如果教师自己画图比较困难,还可以利用信息时代的特点。在网络上找到一些上课可以用到的图片,在讲解之前教师就可以把这些图像导入到自己的ppt中,接着在每一页ppt播放的时候,就问几个问题,如果教师在讲授南方的降雨的时候,就可以问,大家看看在这幅曲线图中有哪些时间段的降雨量比较多?哪些时间段的降雨量较少?在这幅图中大家可以看到最大值在哪里?这说明南方的降雨有什么特点呐?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看微课的时候自己看着图片思考,这就把本来空洞的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和形象了,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比较容易,在思考完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就可以自然地引入所要讲解的内容,这样的以图导入的教学方式就可以将现在强大的信息时代和地理教学联系在一起。

三、利用现达的信息,在课堂上引入地方的图片

第3篇:地理微课教案范文

一、微信的基本信息

微信,即WeChat,是腾讯公司(Tencent)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及时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它集短信、微博、QQ等多种聊天软件的优点于一身,比传统的沟通方式更迅捷、灵活、智能,并且节省资费。所以一经推出,其就依靠QQ的好友功能获取了四五百万的用户。2011年5月,微信对讲功能的加入进一步积累了客户;2011年8月,微信添加了“查看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功能,用户达到1500万人。据称到了2012年3月,微信用户破亿。2012年4月,腾讯公司开始做出将微信推向国际市场的尝试,为了微信的欧美化,将其4.0英文版更名为“WeChat”,之后推出多种语言支持。2013年,微信5.0 进一步添加了表情商店和游戏中心,扫一扫、摇一摇功能全新升级,可以扫街景、扫条码、扫二维码、扫单词翻译、扫封面。同年8月9日,微信5.0 Android上线,微信海外版(WeChat)注册用户突破1亿。至今,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人,每日活跃用户约1亿人。

现在,每10个人中至少有6个人在使用微信,无论男女老少,走在路上、坐在车上甚至吃饭时、睡觉前,都在刷着微信,随时关注着朋友圈。中国的微信时代正式到来了。由于微信公众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很多商家、网站都在微信上申请了公众账号,该账号可以与QQ账号互通,通过公众号,可在微信平台上实现与特定群体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和互动。

二、微信在辅助农村教师专业化培训中的特点

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和制度创新的特殊时期,各种改革需进一步推进。在教育改革中,教师的职后培训关系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其中的农村教师职后培训是一个重要内容。根据2011年吉林省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国家政策一再强调落实农村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但其实际现状却不容乐观。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存在着培训资源短缺、培训机会较少、个人负担培训费用较高、培训实效不明显、培训内容与实际教学脱轨等问题。那么,超越现有的培训模式、有效提升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成为了改善农村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

微信作为新媒体能为大家所接受,是它有方便快捷、简单实用的特点。而且微信既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能够让所有人交流互动,又很注重自身的私密性,如用户之间的个人对话是隐秘的,所以微信用户的亲密程度更高。用微信来辅助、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自身的特点与当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相契合的。

(一)技术性

微信作为一款简单易用的手机开发软件,从下载到使用都很方便、迅捷。任何持有智能手机的人,只要接通无线网络,都可以自由使用。在6亿用户的支持下,微信的技术问题也一直在创新。现在通过一条网线,无论身在何处、有多少人,都可以同时在线进行互动交流。微信技术所支持的这种便捷方式,使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局域限制被彻底打破了。

(二)即时性

通过微信可同步传导语音、文字、图片甚至视频。当前许多农村教师不是不想提高自身素质,而是苦于无从下手。有些农村教师科研不懂,脱产学习又没时间。如果我们通过微信的即时性功能,让农村教师与教研员,甚至大学教育专业导师之间建立联系,农村教师有问题随时请教,并将其第一手的调研结果反馈给教研员或导师,导师或教研员随时进行解答,这样就能有效解决只有在教师培训的时候才能答疑解惑的局限性。农村教师既可以在教中学,也能在学中教,教学相长,从而实现其自我的发展。

(三)大众性

微信支持iPhone、Windows Phone、Blackberry、Android等平台的手机之间相互收发消息,这些平台囊括了目前市面上所有智能手机的软件系统。随着PC页面的,几乎人人都可以参与到这微信上来。这种人人参与的大众性,正和教育部管培司所提出的“把教师群体建立成为全国最大的职业性学习型组织,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尝试满足不同农村教师需求”的理念相一致。每位教师都可以通过微信的方式参与到主题教研中来。目前,微信群的上限已经扩大到了150人,受益人群庞大。

(四)私密性

当前,对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往往会忽视教师的差异性,忽视教师的发展阶段。常常是新手教师听不懂,骨干教师又觉得培训浅显、吃不饱。尤其是培训后的迁移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培训后,一部分教师会做出某种改变,但过一段时间就又恢复原状了。这与农村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有关,农村教师无法时时接触到新课改的信息,培训迁移也是难免的。微信辅助就能让农村教师在培训后的真实生活中,时时接触到新课改最前沿的信息。而且对话双方又在一定的群体内,或是新教师群,或是骨干教师群,这样的区分可以使不同层面的农村教师之间维系着一定的私密性。他们可以经常看到新的理念,可以随时与其他教师探讨教学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多思考的习惯,提高其的研究意识。

(五)交互性

微信是一个可以多人参与交流沟通的平台。其中的1人了信息,其他关注者都可以发表言论,人也可以根据其他人的评论再作出回应。这正是培训互动所需要的结果。利用微信进行有效的教师培训,尤其是针对基础薄弱的农村教师的培训,个人(导师、受训者)、小组(受训小组)、公众(所有人)之间,1对1(导师对受训者、受训者对受训者)、1对多(导师对受训者们)、多对多(受训者对受训者)等方式的互动,都可以同时进行。从这一点上看,体现了微信对农村教师专业培训发展的意义。

(六)费用低廉

虽然我国增大了对农村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但城乡教育之间的区别仍然是大的。我们不能保证每所 农村学校的教室都是网络教室,实地培训也会给农村教师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负担。因为农村教师工资低,存在公办、村小等多种体制,让他们承担培训的食宿费用是难以接受的;农村教师负担重,往往除了授课任务,还要承担很多的家务劳动。即便接受了网络培训或实地培训,也难以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而微信的资费低廉,无论打字、语音甚至视频,都仅仅只要支付网络流量的费用。而且随时随地,只要学校存在无线网络信号的房间,大家拿着手机就可以开视频会议。这大大减轻了农村学校、教师甚至培训者本身的负担。

三、微信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培训的实践探索

为了使微信更好地为广大农村教师服务,导师先要开通微信,然后帮助受训的农村教师开通微信,教会他们如何使用,同时提醒受训者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是推行新课标必不可少的能力,让农村教师从心理上接受微信,并积极运用,使微信在教师培训中发挥辅助作用。

(一)朋友圈信息

农村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一天内的所见、所闻、所感到朋友圈内。这种最真实的感受,一方面不会将呈现的问题忽视掉,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导师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状态,在进行培训时容易做到有的放矢。导师可以对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做出适当的解答,也可以针对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同时,微信朋友圈所具备的的转发、评论、收藏等功能,可以让大家在不同的居住地、不同的时间段共同分享一本好书、一部好的电影,也可以共同探讨某类问题。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的地域差别也会因微信而变得更小。

(二)导师主题教研

所谓的主题教研,就是农村教师在有目的地解决自己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或弥补自身素质欠缺的探索过程中,促进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主题教研在校内发生,以教师自我发展为主。由导师某一研究课题,指导基层教研,教师们根据主题进行阅读、反思。主题教研有“找出问题”“解决学习”“课前预设”“课内求证”“总结反思”五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这些都可以通过微信的群活动或者朋友圈进行适时沟通。如导师通过微信,在朋友圈或培训群内提出教研主题,然后罗列出相关的阅读书籍,并在培训中或指导前,接受培训的教师可以根据能力有目的地阅读,培训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三)组织“多对多”的讨论

每一个微信号都有资格成立不同的群,每一个微信号也可以申请加入不同的群。这样,群与群之间既保持了一定的公众性,群内又维系了一定的私密性。群主可以是导师,也可以是普通培训教师,成立的群可以是新手教师群,也可以是骨干教师群,甚至是分学科的英语教师群、地理教师群,等等。群的成立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永久的。微信群之间“多对多”的讨论,可以在培训前就主题,激发受训教师的求知欲望。也可以是培训中甚至是培训后讨论的延伸。

(四)构建公共资源共享平台

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时刻期待由导师来解决问题也是不现实的。微信在这个时候无疑充当了导师聚集地的角色。利用微信上传视频、图片是一种便利的途径,这里既可以上传优秀课程视频,又可以上传出色的备课教案。

农村学校本身要去掉“等、靠、要”的思想,可以几所比较近的学校组成联合体自己培训。通过微信共享备课资源,甚至分别上传同一节课的课堂视频,通过彼此的示范课,让培训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提高他们的素质。

(五)搭建教学评估平台

农村教师培训在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缺乏有效的评估,评估观念落后、评估方法简单、针对性差、缺乏可操作性、目标不明确等,都会直接影响着农村教师培训的时效性。而在实际操作中,做实地调查又费时费力。培训者只能通过主观臆测,即使当面访谈,也会出于多种原因而使培训者无法掌握培训状况。

借助微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培训前和培训中,培训者可以借助微信平台了解受训者的想法,培训后通过微信搜集上级评价、参训教师评价、培训教师评价、参训教师领导的评价、参训教师的同事和学生的评价,甚至可以通过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发现农村教师参与培训前后的专业成长。

(六)关注名校、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