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方案

第1篇: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活咏萄В晃侍馓轿觯欢圆哐芯

一、地理“活动教学”的内涵概念

地理活动教学从狭义上来讲,主要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外,相关的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开展有关的地理课外活动学习,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活动性。而从广义的地理活动教学来看,地理活动教学不仅是指地理老师在课外指导学生进行野外的观察以及实验活动,还包括了地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机结合,地理教师指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主动思考,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学习。

二、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现状问题

(一)、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利用率不高

高中地理“活动教学”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利用效率不高,达不到实际的预期效果。很多的高中教师仍然拘泥于传统的地理教学观念,认为实施“活动教学”会影响教学计划,在中国素质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始终将学生的成绩放在教学计划的首位。其次,高中地理课堂的信息量大,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所占用的时间往往超出了教师的讲解的时间,加之,一部分教师对活动教学的没有深刻的认识造成了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的利用效率不高。

(二)、学生参与地理教材“活动”的积极性不强

在地理活动教学中,学生参与地理课堂活动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受到老师教学观念的影视,对于地理活动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认知上存在着误区。同时,由于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地理活动教学开展的不深入,流于教学形式,造成学生在地理活动教学中的抵触情绪,不想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间接造成了学生在地理学习方面的动手实践能力不强。

(三)、“地理活动”教学开展流于形式

由于部分地理教师对于地理活动教学没有深刻的认识,为了应对新课程理念的改革,在地理课程教学中一些课堂活动教学只是简单的开展,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同时,在课后也没有建立起相关的活动安排机制。忽视了活动教学的价值,使地理活动教学的开展流于形式。不能充分满足高中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的创造力,学生在自我展示和表达方面欠缺。

(四)、“地理活动”开展受到学校发展条件的限制

在一些高中学校中,由于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同,造成了学校各项基础设施的不同。特别是对于“地理活动”教学来说,课外地理实验、观察所需要的资金、相关的场所不能满足地理活动教学的开展。同时,学校领导对于地理课外活动教学的开展支持程度不同,为了避免校园安全事故,同时考虑到学校的升学率,一些学校的领导对于开展地理课外教学活动并不是大力支持。

三、高中地理“活动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

高中地理教师和学校领导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了解和认识到开展地理活动教学带来的深远价值。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调整改变教学方式,明确地理活动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向,充分发挥高中生的学习求知积极性和创造表现性。针对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加强活动教学的课程教研活动,形成清晰系统的教学模式。

(二)、努力创造丰富的地理活动教学情境

在地理活动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实质性,必须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地理教师必须精心安排设置地理活动教学的具体方案,与时俱进,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以及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同感。同时,立足于教材内容,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时间,科学合理的开发地理活动课外教学设计方案

(三)、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

地理活动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专业的指导,只有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组织开展好地理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地理教师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实习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教研活动以及对外交流教学活动的经验交流,能够为在课堂上更好的开展地理活动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的目标要求。

(四)、建立多元的“地理活动”评价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地理活动课堂教学评价机制,通过学校教学领导的重视,将地理活动教学真正的落到实处。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及时的发现教师在开展地理活动教学中的问题,并形成一系列的数据,将数据结果及时汇总建立反馈评价系统,更好的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堂评价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促进地理活动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研究高中地理“活动教学”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的意义

研究高中地理“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利于深入贯彻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转变当前的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拓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创造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空间,进一步转变高中生的学习思维,充分发挥高中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相长理念,深入开展地理活动教学,从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目标。

第2篇: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 中学地理 科学探究 活动设计

一、问题提出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行)》及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行)》均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明确提出倡导探究学习。“探究”对于广大一线老师来说已不陌生,然而在教育部颁发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出现了一个耀眼的名词:科学探究。《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概念。[1]教育部与科技部联合召开多次会议,要求在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学科中开展科学探究学习。[2]

地理科学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自然地理科学问题,根据已有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地理科学方法体验地理研究过程,尝试解决地理科学问题的学习活动。[3]

“科学探究”在国内还是较为前沿的课题,近年来国内主要有华东师范大学夏志芳教授等从理论视角进行研究,而从理论运用到实践,还鲜有人涉及。[4]本课题以地球科学探究为例,研究内容涉及《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的两个主题,四个科学探究活动,七个基本模式。国内外对“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只局限在教学设计、课件设计等或对某一方面(地球仪、地球运动)的研究,如此全面的、系统的探究活动设计,还不曾有人研究。其中地理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模式中前六个前人已有,而第七个步骤“学以致用”是笔者的创新之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希望我们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师、学生,为教学改革作出一定的贡献。

二、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实施对象。

2012学年学校科技节展示活动中选取初二、初三共10名学生做实验;2013学年上学期选取初一学生做实验对比。

(二)实施方法。

1.观察、调查相结合,设计科学探究方案。

2.用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教育观察法等开展探究活动。

3.用统计法检验活动效果。

(三)实施计划与目标。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通过科普讲座、到大学城“广东科学中心”进行参观等活动,丰富师生的科普知识,培养师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利用每周三第八节课外活动,实施地球科学探究活动、科技节展示活动,宣传和展示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置实验班级,开展地球科学探究活动,把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引进课堂学习,并通过学校和区级公开课,推广和检验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其目的是形成一套适应当地资源和本校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并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实施方案。

1.选取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属于自然地理,是青少年了解地球的必备活动,是初中地理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对激发学生学科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抽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多年教学经验证明光靠老师讲、课件和教具演示,效果不理想。需要配套的《地球科学探究器材》和相关活动设计指导。但是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缺乏相关活动设计指导,只有一个活动“制作地球仪”,过于简单和枯燥。[5]而且目前配套的《地球科学探究器材》存在不足:探究材料不足,缺乏有效说明、指引,难操作,使用价值不高,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存在局限性。

2.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方案。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本课题把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为两个主题、四个活动,配备操作简单的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研制简易教学用具,设计《活动指导》和《活动检测》等,见下表。

三、研究的成果

(一)《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的改造与研发。

旧的《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存在不足:探究材料不足,缺乏有效说明、指引,难操作,使用价值不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存在局限性。探究活动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制作地球仪,另一个是制作简易等高线模型。

新的《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在原来基础上有如下创新和改造:

1.改造探究材料。新器材包括自制地球仪、《太阳直射点移动及昼夜长短变化演示盘》、《公转动态示意图》等。

2.删除无关内容。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删掉制作简易等高线模型活动(应该放在下一节探究地图活动中)。

3.增加探究活动。新的探究活动有两个主题、四个活动,主题一:认识地球仪(活动1―画经纬线,标注经纬度;活动2―制作地球仪);主题二:探究地球运动(活动1―探究地球自转;活动2―探究地球公转)。

4.增加有效指引。原有的《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只有简单的说明,没有有效的活动指引,增加《活动指导》和《活动检测》。

笔者负责2011年海珠区科普计划项目和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资助项目《地球科学探究活动器材》的改造与研发,于2013年已通过验收和结题。

(二)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并开发相关案例。

地理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模式中前六个前人已有,而第七个步骤“学以致用”是笔者的创新之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依据是《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6]

四、结果评析

在2012年学校科技节展示活动中,选取初二、初三共10名学生做实验,利用《活动检测》做前测和后测,结果如下:满分100分,前测平均分为56.9分,后测是87.3分,有明显差异。结果分析:初二、初三学生已在初一地理学过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有一定基础,但对于抽象的知识,如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基本遗忘,所以前测成绩不理想,但他们完成地球科学探究过程后,再做《活动检测》,成绩理想,说明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教学难点和重点。

2013学年上学期选取初一入学学生做实验对比,实验班15、17班,对比班11、13班,这四个班学习能力等基本没差异,在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中,11、13班按常规教学,15、17班采用科学探究活动教学,最后进行《活动检测》,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检测结果分析如下:从总分看:实验班15、17班平均分为:84.5分,对比班11、13班平均分为:68.9分,分差15.6分,存在显著差异。从检测内容分析:基础题:一、二、三、四、五、八题差异不大,而较难或抽象的题目:六、七、九、十、十一题分差较大,进一步说明地球科学探究活动设计是有效的,能解决教学难点和重点,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五、不足与展望

(一)学校硬件和软件的添置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一定要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为课题研究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二)我们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实施探究活动的重要基础,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课题组教师加强学习、研究、实践和总结,并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

(四)学生的成果比较难以体现。除了反映学生能力水平提高的调查报告外,学生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设计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并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实施,思路已基本清晰,轮廓初显。前面的研究中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也存在问题,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还需延续,我们一定会克难奋进,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2]顾绍琴.中学地理科学探究活动研究.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夏志芳,张建珍主编.地理案例教学论[M].2011.12,第六章自然地理教学:在探究中弘扬科学精神.

[4]张建珍.科学探究学习视域中的地理主题活动设计研究.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5]张建珍,夏志芳,汤瑷宾.中学地理科学探究学习实施现状的调查.地理教学,2013年第10期8-11页.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