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先驱,他在有针对性地吸收了中外教育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创建出全新的教育学说,同时也为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对于教与学来说,都是建立在做的基础上的。语文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要结合好教材,进行有效的实践。基于此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渗透
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学的成果,就要运用好陶行知教育思想理念,做好创新与完善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足学习的需求。
一、我国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形式化严重
对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没有过多的认识,往往都是教师站在主置,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最终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加之在这种没有创新也没有让学生自我表达方法的影响下,使学生只能成为课堂中的配角,最终也就脱离了课堂教学实际,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足,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单一。
2.应试现象严重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目的性极强与应试性强的现象,而且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注重的也并不是素质教育,而是针对考试中所考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样也就导致应试教学现象极为严重。其次,教师受到教学任务与指标等方面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多地关注学习成绩较高的学生,而对于一些学困生,却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这样也就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
二、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教育理念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所以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就是要从“真”的理念出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写作文时就要做好朴实真实、言之有物。避免为了满足考试的要求而采取大量的名词名句等。教师也要做好引导工作,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真实情感抒发出来,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在教学中还要避免以知识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要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出发,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养。在课堂教学中也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组织能力以及运用等方面的能力。这样也就可以在有效的教学互动中,帮助学生形成具有自身独特风格与符合语言表达规律的能力。
其次,要做好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工作,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就当今社会来说,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局限在知识的积累,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素养以及创新能力等。所以在信息量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就要运用好现代化的手段获取更多的资源。通过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好这一内容,同时也可以实现思维的拓展。也就是说要在掌握一定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明确创新的方向,实现有效的创新。
三、解放自身的思想,实现有效的教学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表达自己,提出真实的意见。所以在实际中就要做好传统教学的创新工作,同时还要保护好这一阶段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接触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实现更好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鼓励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总结出感悟与想法。其次,教师要做好课堂的创新工作,可以让学生走到室外,借助@一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语文的感悟。对于教学手段,教师还要做好课堂的设计工作,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目光,如借助幻灯片以及视频资料等引入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最后,教师还要结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来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比赛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挥出学生的天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生品格的养成。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重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还要贯彻好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周泽.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119-120.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心得1
一、具有神圣的、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献给了中国的教育改革,“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先生一生的写照。陶先生为了“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他毅然脱下西装革履,抛弃极其优越的大学教授的职业,穿上布衣草鞋,奔赴乡村,深入基层为中国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从事着他最神圣的教育事业。他的奉献精神为现在我们教师投身教育事业提供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代代热血青年为实现陶先生的未竟目标而不断奋斗。
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从物质财富上看,教师是清贫的,但在精神上,他们却是富有的。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不能担当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造就人才的重任的。在知识大爆发的时代里,我们尤其要向陶行知先生学习,以一种奉献的精神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
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真人”是陶行知先生最根本的育人目标,他告诉我们:“真”比一切都重要。真人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体系中,指自立立人、求真实干、忘我为公、一心向农,为民服务,为民谋福利的有用之人。
陶先生用一个“真”字廓清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教育中存在虚假伪善的尘垢,陶行知先生指明了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我们作为现代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应牢记陶行知先生的话,指导学生求真知,学真本领,养真道德,说真话,识真才,办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真”字作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书育好人。因此,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必须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要以真教人、以真待人、以真做人。
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创立了珍贵的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陶行知认为,生活和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是在对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的。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社会即学校”是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联的,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义的不同说明,也是它的逻辑延伸与保证。因为生活教育的“生活”是社会生活,所以“整个社会的运动,就是教育的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它的血脉是自然相通的”。
“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对脱离生活、脱离人民大众的“小众教育”,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社会为学生的更好的成长创造最好的社会氛围。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陶先生就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主张,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他还说“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因此,“手脑双挥”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精髓。他曾经说过:“人生两块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这是他创造教育的目的的集中体现。
陶行知以开拓创新的勇气,细心探索的科学态度,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创造了一系列创造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教学中,教师必须贯彻理论与实践结合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引导,因材施教。他提出了“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实践是创造教育研究领域的瑰宝,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创立了“不要教死书”、“不要死读书”的教育教学方法
陶行知认为旧社会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许多弊端,其主要表现是教学领域中存在“重教太过”、“教学分离”等主观主义痼疾。这种主观主义的特征是教学过程被演化成简单的告诉与被告诉的过程。教师只知道自己做自己的教授,不管学生能否接受,只知道反复地一味灌输和强化作业。陶行知指出教学方法必须革新,用新的教学方法取代旧的教学方法。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陶行知先生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这套方法在当时是水平极高的教育教学理论,对近代教育教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是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同样,他的教育教学理论也适用于现代的教育教学。我们可以从中吸收、借鉴其教育教学思想的精华,用于现在教育教学当中。
陶行知曾经说:“不要教死书”,“不要读死书”,提倡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他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的责任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学校必须给学生注入生活的动力、活力,使他们能够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
他认为:“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在教育教学当中,陶行知非常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要充分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教和学统一,成为一体。实现教学。他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有主动的追求,要求教师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他说:“学生的生活,学习,倘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贯穿于全部生活工作和学习之中。”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让我们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学习陶先生的伟大精神,总结并借鉴他的教育理论,为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而努力!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心得2
陶先生的“平民教育”、“生活教育”等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在今天看来,仍然熠熠生辉。我尤其赞同的是陶先生关于“关爱学生”的教育思想。
每一位老师都想做一名充满爱心的好老师,我也不例外。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也在努力践行着教育家们有关爱的教育的理念。但有时,面对着这群状况百出的孩子,不得不感叹一句:“孩子们,想说爱你真的很不容易”
上课铃响了,教室里仍然闹哄哄的一片。瞧瞧,这边几个男孩子的弹球还没有决出胜负,还在商量着下一堂课再战;那边还有几个头靠着头,研究着手里的卡,谁更厉害;还有几个爱美的女孩子,正在比划着头上的发卡。
在学生作业本上,醒目地出现了你强调了不知道多少遍不能写错的字,不能做错的题。
刚刚讲过要保护环境卫生,一会儿功夫,教室里就出现了网乱扔的废纸。
每天,只要你出现在教室里,不停有学生来向你告状。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跑过来说一说,让你帮他评评理。
一天的工作下来,有时会觉得很累,很烦。受自己的心情的影响,想给孩子一个笑脸,想温柔地对孩子说上几句,有时都觉得很难。
这一切,是不是说明了我的爱心缺失了呢?我不敢想象,假如我没有了爱孩子的心情,还怎样去完成我的教育工作。
在一次的政治学习时,沙校长说的`一席话,让我有所感悟,他说:“我们有的老师,总是将自己放到与学生相同的高度,喜欢与学生较劲。学生犯了一点错误,总喜欢揪住不放,搞得学生不自在,自己也痛苦,那不是自己在惩罚自己吗?”
其实,更准确地说,是我将学生提高到与我一样的高度,一切以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行为。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下课的十分钟哪能满足孩子的玩耍的欲望,打了上课铃再说上几句又算得了什么呢?每一次开会、学习,校长不也得提醒了几次,会议室里才能安静下来,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学生又怎能做好呢?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就是在不断犯错,不断改正错误。不出现一点错误的孩子是不存在的,明白了这一点,还需要对孩子的错误大惊小怪吗?
学生不断来向你告状,那说明他信任你,想跟你来交流他的想法,其实,你不需要给他多明确的答复,只要能跟他说说话,孩子就觉得很满足了。
只要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孩子们,老师想说:其实爱你们真的很容易。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心得3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这本书,受益匪浅。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对学生的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教育的对象是生活的,教育的环境是生活的,教育是为了生活服务,因此就要用生活的教育方式。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从精彩的生活中捕捉现实,感受精彩,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孩子去留心观察。我们的课文可能是孩子非常了解的生活现象,也有可能是他们全然陌生的人或事,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感悟能力,寻找生活与语文的结合点,让学生不仅是在学教材,更是在感受生活、领悟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的大教材。比如有的老师说,他们在教学时,会收集些和课文类容联系很密切的图片,特写的啊,整体的啊,局部的啊,然后配上些相关的文字资料,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和朗读,孩子们仿佛站在了相关的画面前。古代建设的就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名族的会让孩子们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等这样的生动效果。我旁听过这样的教学列子,那位老师在讲解《三顾茅庐》时,就搜集了关于《三国》里诸葛亮和刘备等桃园三兄弟的照片,放着幻灯片,还有一段三国的音频资料,然后在这样的氛围下绘声绘色的讲解课文,让我们旁听的老师都感受到了当年刘备请诸葛亮的那份坚持的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看着那些生动的照片,闭上眼仿佛耳畔回响着三国那段经典的历史伟人的对话,加上老师的讲解和对历史故事的描述,谁不全身心的融入到课堂的氛围里呢。从孩子们那痴迷的表情中,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这段历史的溶入,可以感受到他们已沉醉于这堂生动的语文课时之中。
二、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让学生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并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可见他坚决的态度和立场。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而收获到口眼手脑并用的功效。同样,在《新课程标准》中我们也常能看到"体验"这个词语,这也表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进而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
另外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更是可以非常充分地运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如口语交际教学中,先给学生创设好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交际,通过亲身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进而达到体验生活的目的,然后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交际,既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习作中,则可以通过先活动,玩一玩,做一做,比一比,再进行听说训练,最后写一写,孩子有了切身体验后再去写作,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方式,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创设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三、再现生活到语文教学中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你处处都在使用语文,如你希望用新颖、独到的广告语给你的企业宣传,你希望用别具一格的自我介绍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需要用得体、恰当的表达方式沟通你和周围人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与生活的"对话",要注重对生活经验的提炼和再造,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入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感知生活,把生活再现到语文中的能力。我记得我四年级的一个学生在作文里写到"在热闹的河边草地上,白的羊群们总是很着急的,快节奏的啃着青草,是因为它们怕那些比自己嘴巴大的多的牛,会抢了自己喜欢吃的草吗?而牛儿们呢,丝毫不在乎,依然悠闲的按自己的步伐去吃草,我想它们肯定在心里想,'我嘴巴大,一口是你们的几口多,我才不着急呢',然后小牛总是来回不停的跑,是在互相挑拨牛羊之间的关系吗,还是看看大家怎么都吃的那么专心,就自己静不下心来呢…"这样生动的作文片断是细心观察了生活的结果,是在作文中再现了生活,我当时当范文在班上朗读了,不为了这篇作文写的有多好,就是为了这位学生用心观察了生活。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就是指是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教育:是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是不健康的生活就是不健康的教育;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就是不科学的教育;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
总之,把生活和语文联系到一起的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是预设生成相得益彰的课堂,是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筑的课堂,是对话与体验遥相呼应的课堂,是现实与理想逐渐逼近的课堂。它是师生和谐、心扉敞开的场所;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是师生创造奇迹、激活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随时都可能邂逅意外通道和美丽图景的旅程……让和谐的语文课堂,弥漫着民主自由的空气,培植适宜儿童主体精神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散发出生命成长的气息!让学生心灵得到充分放飞,尽情徜徉于我们的语文课堂之中!
陶行知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并由此提出“社会即学校,……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要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生活教育论”的意义就是冲破学校与社会的高墙,把学校伸展到整个社会,把教育从“荷包”中解放出来,扩大学校教育的范围。
而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倾向在现代教育中仍存在。教育在自己营造的圈子里,脱离社会生活,自我完善,自我欣赏,不能及时地反映社会。
新时代呼唤教育的革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认真贯彻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教育思想,在教科书的体系建设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在教材的前言“致同学”中就明确提出了“走进语文,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提高语文素养”的口号,并把正确处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从文本到文本后的习题,都处处注意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吕叔湘语)。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一以贯之地发展学生观察、理解、认识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能自觉地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有积极作用。
我们不妨从这套教材(2004年第一版)的习题设置这一角度入手,以求窥见陶行知“生活教育论”思想在这套教材中的具体体现。
这套必修教材共五册,文本后的习题分为“问题探讨”(或“活动体验”、“文本研习”)、“积累与应用”两大类(限于篇幅,“写作实践”未涉及)。这套教材习题287个(其中包括所有选读文本后的习题),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约有41个,占近15%,占有相当的比重。主要内容列表如下:
以上习题不但匠心独运,而且紧扣“生活教育论”思想,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 加强片段习作的练习。例如第2题的仿写、第3、18题的写小故事,第9题的写心得,第19、22、24、39题的剧本改写等。这类练习多则五六百字左右,少则一两百字上下。所写的内容既从课内引申出来,有向课外延伸出去。对于学生来说,只要联系所学,联系生活实际,均能顺利完成此类习题。这样,片段小作成为文本阅读和大作文之间有益的补充,并相得益彰,将作文练习的大小结合落到了实处。
二、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关注环境。例如第1题自己与父母的交流,第4、41题对自己人生最有启发的语句摘抄,第5、7、8、10题关注自身的经历和体验,第14、20题观察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第22、32题对诸如老年人生活等社会现象的了解等。习题的设计者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并进一步将他们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社会天地,让他们在发现自我的基础上增强作为社会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千教万教教人学真”(陶行知语),这类习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发挥了正确的导向和积极的育人功能。
三、 突出写作的实用性。例如第11题写解说词,第15题写墓志铭,第16、22题写调查报告,第25题日常生活表达,第30、34题的演讲,第35题的论辩,第38题写座右铭,第31题的记者提问和第33题的面试回答等,都从教材应用性目标出发,重视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应用的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来呈现,恰当地处理了吸收和表达的关系,突出了语文“工具性”的性质和教学服务于生活的特点。
四、 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例如第6题“寻觅青春经典”活动,第12、23、28、29、36、37题利用资源,查找资料,了解相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第26、27、40题阅读名著名篇等。叶圣陶先生曾说“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习题设计者有意识地结合课内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自觉查阅资料的习惯,通过知人论世,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同时《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阅读的量化指标,高中三年应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因此,设计者进一步彰显语文“人文性”的性质,力图通过习题的配合引导,让学生更加重视语文的课外阅读,培养坚持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阅读后的各类交流活动,又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由于教材能紧扣“生活教育论”设计习题,充分发挥了习题应有的导向启智、激活动机、迁移转化等功能,这就交给了学生一把打开生活宝库的钥匙。而学生一旦拿到这把钥匙,不仅可以在中学阶段语文学习有很大进步,而且可以终身受益。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就牢牢地抓住了“生活教育论”的思想,在总体结构中贯穿了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密不可分的线索。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把握住编者的这一思路,充分认识到教材习题的设置是向外扩展的,通过有限篇目的教学和更多的广泛阅读引发学生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值得期待的是:牢固树立“生活教育论”的教育思想,扎扎实实用好联系生活的课后习题,我们就能大幅度地提高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效率;充分发挥教材“例子”的功能,结合多姿多彩的生活,将学生的触角引入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就能将语文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更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①陶行知著《陶行知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陶行知著《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关键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专题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96-01
在语文教育界不断呼吁改革创新的今天,对历史上优秀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仍然十分必要。回过头去审视语文教育历史,择其精华为今所用,必定会对语文教育未来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总观2009――2010年硕博论文,在语文教育史领域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研究
在我国的语文教育史上,朱自清、夏D尊、陶行知等人的名字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肩负文学家、教育家等多重身份,以振兴国文教育为己任,扎实的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颇丰。
尹艳瑚在《试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中,对朱自清著作、文章中的语文教育观点进行整理和分析,从“教育哲学”和“语文教学”两方面,揭示了朱自清语文教育实践对我们的启示,即语文教育要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魅力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影响力。
黄贺在《夏D尊语感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一文中,阐释了夏D尊的语感论。“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本文不仅是对夏D尊先生的“语感”及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经验进行梳理,也与当代语感论学者的语感及语感教学相比较,颇具有现实意义。
李怀源的《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研究》对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进行了研究。“读整本书”思想作为语文课程建设的构想,在语文教育领域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小学阶段尝试“读整本书”是对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的实践探索。
程洁《陶行知关于乡村学校课程教学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中尝试从陶行知的乡村学校课程教学法的角度,针对当前农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来探讨他的“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从做中学――行是知之始”、“有教先学――以教人者教己”、“有学有教――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的教学法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来源,以及在当前农村教育改革中的现实意义等。
二、不同历史时期教育观念的研究
除了对个别教育家的思想的回顾,有的学者着眼于大的时代背景,对某一时代的语文教育观念和潮流进行研究。
葛雨菲在《浅论东晋时期的人格教育》中,对《世说新语》中有关东晋时期人格教育的记载进行梳理,将东晋时期人格教育与当代人格教育进行纵向的比较,探讨当今语文教育中人格培养出现的问题,希望能有所借鉴意义。
吴黎《宋代三次宰相兴学及其现代启示》中,研究了宋代三次兴学的社会背景、具体内容及其结果。总结其对后世教育影响和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税锐华《清末民初语文教育研究》中,其主要内容包括传统语文教育、晚清“变局”下的语文教育、国语科的诞生和经学教育的淡出。并在结语部分提出语文教育天然受制于时代和政治及如何对待经学教育传统的观点。
正如作者结尾所写到的,尽管贯穿于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传统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不假辨别地将其同封建时代一起抛弃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尤其当下,语文教育处于新一轮改革时期,总结和借鉴本国固有的语文教育经验更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过切忌完全照搬传统,否则就会陷入倒退。
三、语文教育专题的研究
作文命题方面,刘光成《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时间跨度长,梳理了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历程,并对未来发展作出构想。历史资料考证严谨,论述全面系统。而郑研科《近十年高考作文命题之人文价值探究》以人文价值为切入点,通过对1999年至2009年间出现的全国各地高考作文的梳理,揭示了高考作文命题改革发展的轨迹,力求对中学作文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四、小结
我国的语文教育自1904年独立设科以来,历经百年历史。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历久弥新,至今仍闪耀着夺目的光辉。以上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涵盖了教师素质、语感教育、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农村教育、人格教育等多个方面,为今天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的探究与学习。
参考文献:
[1]尹艳瑚.试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思想 中学语文教学 启示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思想认为:“教的方法是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而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学的法子跟着教的法子,教的法子跟着考的法子”,“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这几乎成了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铁律,所以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教育思想非常必要。这不仅能够让我们感受到陶行知这位伟大教育家站在教育之巅来指导语文教学的理论,而且能够发现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迸射出的智慧之花。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鞠躬尽瘁。他在教育实践中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经过几十年的不懈探索,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在中国教育史上大放光彩。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本文试就他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做简要阐述。
一、明确教的目的:教出善“学”能“学”的学生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可见教师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学,把“金钥匙”交给学生,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和帮助,而不是跟着考试的步子走,否则教师会越教越觉得难教,学生会越学越没有信心。
虽然现在很多语文教师都一再强调教学目的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但是真正能够做到教会学生会学习的实在是屈指可数。并非是老师们不肯做,而是难以找到可行的方案,尤其是在高考指挥棒的导引之下,很多时候只能赶进度,赶着呈现出“速成品”,因此许多老师不得不让学生食用“知识的快餐”。这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根本经不起考验,显示出知识结构的架空状态,一层一层堆叠上去,结果只是“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有些语文老师在教授诗歌鉴赏的过程中,只是笼统地概括出了几种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带进去套,找出最适合的那几个。很多同学对于诗歌只是一知半解,做对了题目也只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只有教给学生必备的、丰富的知识,才能让学生有所选择,才能使学生拥有综合分析和运用的资本。还有很多老师在讲授课文时忽略了语言的艺术,忽略了引申讲解,完全就着课本和教参来教授知识,课堂枯燥无味,使得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生活化”。
在CCTV“百家讲坛”于丹教授栏目中谈读《论语》心得,易中天教授《三国》时,正说、趣说、妙说文化和历史,语言妙趣横生,通俗易懂,鲜活时尚,诙谐幽默,无怪乎学生们“喜欢你,没道理”。我们要善于学习,善于借鉴,改变以往课堂上经年不变波澜不惊的“陈词滥调”,给语文教学语言引进时代活水,注入生活气息,带上现代色彩,引进流行词汇,用今词表古意,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和物贴切地比喻语文内容,让学生们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语言中,既能形象理解语文境况,又听得带劲过瘾,让课堂轻松愉悦,卓有成效。
二、确立“做”的中心地位
“做是学的中心”,“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依“做”之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即要让学生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做”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语文的规律。现在很多学生都缺乏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尤其是文科生,他们经常慨叹自己花了大量时间积累的和强行记忆的语文知识只是作为点缀品依稀在自己的成长履历中闪烁着,而真正耀眼闪光的宝石则早不知落在哪个角落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以“做”为中心,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遇到棘手的问题,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从多方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善于思考、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三、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教学做”强调学生要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要求“学生负学的责任”,切实做到“自得”和“自动”,即学生自身不仅要具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凭借自身的学习实践获得提升。现在很多学生都在感慨所学的知识无用武之地,白白浪费了十多载的光阴,寒窗苦读,结果却没什么用处。学业水平考试抑或高考升学考试,得到高分,取得优异成绩,并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目的,而是语文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副产品。学习的真正目的是运用,是指导和改变生活,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教师要少用考试这个“紧箍咒”,彻底抛弃“考考考,教师的法宝”的陈旧教学理念,以彻底改变“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现状,将学生从“题山题海”中解放出来,解开束缚他们思想和手脚的绳索,真正给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空间与时间。
四、引领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陶行知先生认为受教育的目的是改造生活,他主张:“所学的,即是所用的。有用处的事物才给学生学,用处最大最多最急的事物在课程中占有优先权。”号召大家“读活人的书,做活人的事,过活人的生活”。他批判传统教育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为了识字而识字,为了读书而读书,不管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是否和生活有联系。如果为学习语文而学习语文,就在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应用之间造起了一道高墙,阻断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应用之间的有机联系。我们要注意引领学生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引导学生通过报刊、影视、广播、互联网等途径来读活书;通过应用去学语文,与亲友、与教师、与同学等交流,把课本所学及时恰当地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活读书;通过学习语文能够及时在各种媒体上获取信息,与人打交道,把书读活。
总之,中学语文教育的方法应该是“学的法子跟着用的法子,教的法子跟着学的法子,考的法子跟着用的法子”。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观念,回归到正确的思想上来,返璞归真,真正认识到考试的目的是促进教法和学法,考试只是检测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全部。唯有如此,中学语文教学才可能走出低谷。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造.上海亚东图书馆,1928年4月初版本.
[2]教学做合一讨论集.上海儿童书局,1932年10月初版本.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人才
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各方面都已经联系在一起,当今国际形势由于受利益影响,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要大力发展经济,核心就是要知识经济,而知识经济又是以培养高素质全面人才为前提的。高素质全面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育这一途径,而小学阶段是打基础阶段,语文教育因其自身的特性对于学生身心的发展都极其重要,小学生语文教育要坚持教育生活化的理念,具体体现在语文教育的资源材料生活化,传授语文教育的方法生活化,引导学生用相关的生活经验来加深对知识的学习,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因此,语文教育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教育必须从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入手,积极地发现有趣的、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这才能达到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小学生语文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书本的教材是根据大纲早就编册好的,纳入语文课本的课文涉及多方面,有说明文形式、诗歌形式、散文形式等,纯粹出于教学的目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没有联系,老师对这些课文内容的讲解,很难达到与学生共鸣的状态。小学语文教学等达到课堂“生活化”目的可以使教学内容遵循多元化、开放化为原则进行发展,使学生从书中世界感受生活世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事先应该找好相关生活中的例子,结合书中要阐述的知识点,把学生生活中接触的内容也纳入课堂中来,对学生进行讲解。
二、合作模式下促进语文生活化教育
将小学语文教育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在讨论中进行自主学习。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演讲,不重视课堂互动,这样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搞小动作浪费时间,从而影响学习,不利于学生发展。生活中语文教育无处不在,老师要设计适合小学生特点的各种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根据随机分组把不同差异的学生分在一组内,凭借自身的能力分工合作,通过竞赛的形式得到相应的奖励来刺激学生的胜负欲,这样的方式小学生比较有兴趣参与,还能进行思考,比平时的图示讲解或者让小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要生动得多,另外,还锻炼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扩展了他们的接受能力。
三、开展生活化活动
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从一方面来讲就是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从实际方面来讲,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生活得更好,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因此,语文教育就要从这点出发,积极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学校也要提供相应平台,让语文教育与生活相结合,让相应知识点应用在生活中,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增加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语文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与生活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陶行知认为:“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生活在不断融合,而语文教育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显得尤为密切。受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启发,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有如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教学的素材生活化
陶行知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生活的能力和精神,必须要学习生活的内容。他主张:“有用处的事物才给学生学,用处最大最多最急的事物在课程中占有优先权”。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这样的观点,“学生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在生活中获得教学的资源。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让语文教师困惑的一部分,学生常常为作文无话可说、无材可用而烦恼,笔者也常常为学生痛苦的写作而担忧,我们不仅要教他们写作的手法,还要教他们如何寻找写作的素材。记得有一次,由于时间紧,学生向笔者借一节阅读课进行学校“红五月”合唱比赛的彩排,全班同学都要参加,合唱中有男女声部、高低声部,对于他们这些业余选手,排练的难度可想而知,过程中有分歧,有共识,有欢笑,有泪水,但每个学生都一丝不苟、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他们合唱获得一等奖之后,笔者在语文课上布置了作文题目《合作》,效果很好,很多同学写到了他们在排练合唱时的感受。生活经历和体验其实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的一些班级活动有时会找老师给他们帮忙,找资料,例如在学校组织的“家长访校日”活动中,班级要展示一节“感恩”主题的班会,笔者建议学生每人给父母写一封以“感恩”为话题的信,写下自己平时想说却不好意思说的话,挑选一些信在班会上读给大家听,由于学生的话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文字朴实而又感情真挚,参加班会的家长、老师、同学们听着都流泪了,这既丰富了班会的内容,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教育,又让他们的文笔得到了锻炼。同时,班会流程的设计、安排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使学生在做中得到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的形式生活化
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思想理念认为“做”是一种实践,一种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与同学的合作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本领的一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要掌握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老师不把现成的东西端到桌子上来,虽然他们是高中生,但可以将课堂学习拓展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类似学术、科学研究那样的探索,在课堂外先独立收集资料,调查情况,分析情况,讨论交流,获得知识、情感、思想的发展。记得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时,笔者先让学生在课外查找关于荔枝的资料,相关诗词,记载荔枝的书籍,对荔枝的科普介绍等等,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来介绍荔枝,你会怎么写这篇文章呢?在课堂上,笔者还带了荔枝给学生观察,大家的兴趣很高。讨论完后,再来一起看文章,学生一方面能很好地理解文章中使用的相关诗句,另一方面能很快把文章脉络梳理清楚。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且将自己的名字“知行”改为“行知”,倡导“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学生自己会做”。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生活时间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
三、教学的情境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形式活泼、思想健康的文章,也有许多意境深远、蕴涵哲理的诗词,以及知识丰富,逻辑性强的说明文、议论文,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应是枯燥死板的,而应是轻松活泼、情趣盎然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创设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促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学得有趣、有效,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的创造力放射光芒。例如在教学话剧《雷雨》时,文本学完后,让学生上台扮演角色,在表演时,对人物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发挥,分组比赛,评选出最佳表演奖。同学们在对人物形象理解上的分析、讨论中,更加明确了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雷雨》主题的把握。课堂应是学生表演的舞台,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下,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而增强、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教学的关系民主化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他非常重视师生关系的构建,他提出三项主张:“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启示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教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之前,笔者让学生阅读完课文后,首先提出自己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对于文中一些细腻的语言和景物描写的句子很难理解,而这些语句恰恰蕴涵了作者丰富的情感。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的开始,笔者设计了一个情感的对照,先让学生阅读一首孟郊的《秋怀》,欣赏他笔下的秋给我们的感受,诗中的意象有冰月、冷露、寒风、梧桐,学生能够体会出其中悲凉的情感,当笔者问《故都的秋》中的秋给人什么样的感觉时,学生很快发现是清、静、悲凉,在情感上比较接近于这首诗。由此,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感受,接下来体味文中细腻的语言和描写的内容就容易多了。
要发展就必须创新,要创新就必须更新观念,只有提高新课程目标下的创新意识,才能实现教学成果的创新。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1],陶先生实际上是提出了对教育的深层要求:要变,变好。这也是语文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注重创新教育的意义之重大。
一、选择合适的创新方向
语文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产物,所以对其自身的理解要恰当、全面。理解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理解文章的内容字词句段篇等,丰富而繁杂。每个人对语文的相应内容都有着独特的解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准确把握课文内容,挖掘文中可能存在的创新因素,合理设置创新点,然后适度启发、引导,真正激发出学生创新求异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那么怎样设置创新点呢?笔者认为应该是存在多义理解或多角度理解的内容,如苏教版《品质》一课里的鞋匠,对于这个人物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引导,单是探究“他的死值不值得”这个问题,就有很大的创新思维提升空间,那么是否保持这种多样理解呢?教师在备课中首先要有一定的侧重性,当然这种侧重不能够武断地否定学生的个性思维,但一定要健康、积极、全面。另外对句子的理解中存在的创新因素,如鲁迅《孔乙己》中,“他大约的确是死了”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呢?各人自有不同见解,但至少有个侧重的问题。因此,在理解环节中求新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只是一味地求新,应就具体对象而论。就像万花筒一样,虽然是不停地变化着,但呈现给人们的永远是奇妙美丽的画面,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二、营造民主化环境,创建科学化模式
“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2]。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和它自身的环境是紧密相连的,人类思维创造也是如此,发展语文创新意识,就必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培养创新能力需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育者增强教学的民主性。“民主的教育必须办到各尽所能,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尽所能,就是使老百姓的能力都能发挥。”[3],民主性是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在特性。采用民主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会得到重视与尊重,学习过程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学习效率自然提高。学生感到自由、愉快,没有压抑和强制,能够自主思考,自由发表,大胆判断,发展和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创新。
在现阶段,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认为达到了新课改模式和技术上的要求,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学生学了一堂课,只记住了课堂上的热闹,真正回到文本上来,却找不到文章的珍贵之处,没学到一点实用性的东西,如何去学以致用呢?光讲花架子,没有真本事,这也不是语文创新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那么只重视文本上的东西就对吗?当然不是。这个问题很久以前陶行知先生就提到过:“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通的误解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干便是做。这样不但是误解了做,也误解了学与教了。中国教育的第二个普通的误解,便是一提到教育就联想到笔杆和书本,以为教育便是读书、写字,除了读书、写字以外,便不是教育”[4]。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促进对学生的创新教育,还要体现一个“新”字上,那么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的确很难跟上人类学习思维的发展,创造性人格特征是创新型教师所必备的良好的个性品质,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创新教学能力,把传承民族文学的精华内涵和现代化的多元教学模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开展创新教育。
三、语文创新教育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学习不是为了把人类已有的知识储存在大脑里,而是为了创新、为了发展。我们必须使学生都能够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由创造与表现、主动发现问题并懂得解决问题,读书有创意、求知能增智、求异中出新,实现真正的创新价值。语文创新教育不仅让学生树立个性理想和培养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也使其丰富情感,富于生活的激情,想象生动新奇。学生热爱生活,对人生充满信心和勇气,形成了不畏困难,意志坚定,持之以恒的人格,这种成长就更具有创新意义,而这种创新意义更大的价值是让人们更好的创造美好生活,因此语文创新教育对社会生活具有重大的推进影响,有较大的生活意义。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的孩子“是在世界中呼唤,要以他们学得的东西帮助改造世界,为整个人类谋利益”[5]。他还说:“我要去看看世界。我所以要看看世界,为的是要认识世界”[6]。语文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渐渐有了更长远的方向,创新思想在人们生活过程中的渗透,就如一支生活的万花筒,在人们丰富的创新思维牵动下,无限量的展现着世界的美好,生活的美妙。
注释: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师范生第一变——变个孙悟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创造宣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陶行知.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J].战时教育,1945,(5).
[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答朱端琰之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5]陶行知.育才学校创办旨趣[J].育才学校,19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