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素质培养方案范文

大学生素质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素质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素质培养方案

第1篇:大学生素质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创新实践;理工科;实践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13-02

一、引言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社会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创新的能力,需要有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作为社会生产重要人才支柱的大学生,强调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在完成了中学阶段的学习此后,学生一方面掌握了扎实的数、理、化、史、地、生基础知识,这一点甚至在全球处于领先,但是另一方面,在高考为导向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对知识的真正灵活运用和思维的活跃程度却处于较低水平,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自身的思维惯性。进入大学后,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体系,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独立思考,本身的知识也更加完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因此大学是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最重要阵地。特别是低年级阶段,这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转变的最佳时机,也是最关键时机,这个阶段的培养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实践的能力。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2]。一名理工科大学的通常培养方案是从低年级的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到高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中在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其中实践环节正是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但是,目前的理工科大学生培养方案中,高年级的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论文以及社会实践环节与学生的专业相关性较强,所以其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往往得到教育者的重视;而低年级的大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性课程,其主要的功能与目标被定位于为高年级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特别是基础实践性课程(如:大学物理实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其在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巨大潜在作用被忽视。

如果在低年级阶段没有通过有效的手段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热情,甚至形成思维惯性和惰性,就势必会影响到将来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未来的个人发展。事实上,具有独立完整知识体系的大学基础实践性课程具有包含知识面宽,教学方式灵活等很多很多优势。因此,合理利用有限的基础教育时间和资源,在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最早接触的到的基础实践性课程中,积极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从低年级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状分析

近年来,许多高校的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培养方案已经针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做出了积极调整,主要体现在:(1)重视了专业课的课程设计环节;(2)组织参观学习和社会实践;(3)提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平台。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但是主要对象是高年级的学生。社会实践和参观学习对开阔眼界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目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企业单位的对于生产效率特别重视,很多单位不愿意接收参观和实习,这就导致了该环节的质量和数量呈现萎缩迹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是一个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的平台,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和好的作用,但是迫于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科研条件所能提供的机会有限,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参与进来。不仅如此,以下方面的不足仍然之约了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高年级学生相关专业知识面狭窄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之一,就是要掌握本学科及相关专业学科的广博知识及工业技术背景。在这方面,目前理工科学生培养方案的不足首先体现在课程与工业应用脱节。创新必须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求变,这就要求学生对本学科主要的应用方向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目前,大学中的大多课程与社会实际工业应用相距甚远,学生产生的一些新的想法已经在工业中应用或者很多创新具有盲目性。

另外,多学科的融会贯通对科学发展和个人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教育者们所重视。但是各个专业的学生,在低年级时没有机会接触专业知识,而到了高年级,只能接触到本专业的课程,很难了解更多的其他专业的信息。在网络时代,当代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虽然已经非常的广泛,但学生宽广的学科专业相关知识仍然需要靠课程教育来实现。目前,学生的培养方案往往不能快速有效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且为了拓宽学生在相关专业的知识,如果给学生增加更多的课程,加重了学生的负荷,也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二)低年级学生埋没于大量基础理论学习中,对专业背景知之甚少

第2篇:大学生素质培养方案范文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是推动创新型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高校大学生是实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的生力军,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要力量。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提高和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培养新型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能有效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积极作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是毕业生社会适应性不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紧紧抓住“创新性”、“应用性”这个内涵,在注意提高学生掌握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突出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工程技术实际应用能力、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努力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1.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学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主要面向地方区域经济,为地方工业经济的发展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服务,通过紧扣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探索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途径,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创业型改革,培养学生从简单意义上的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工程师转变为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承担转化应用。

2.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优化,开展嵌入式课程改革尝试通过对不同本科专业学生多年培养过程的经验积累和毕业生就业网络系统反馈,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调整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重点面向黑龙江地方经济建设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了一整套适用于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在理论知识点与工具软件应用的对应关系方面,针对不同学期、不同重点理论课程制订了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并设计出一整套适用于该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课程,以便适时适度地考核学生在该阶段下对知识点及其工具软件的掌握程度。

3.构建“教、学”平台,因材施教,大力推行“导师制”改革尝试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为促进学生创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院强调构建“教、学”平台,摒弃以往构建学生“学习”平台的做法,实行“兼职导师+研究生培养+本科生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专业教师兼职学生学习导师,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依托导师的科研项目,在本科生中选拔优秀成员,组建金字塔型“教、学”团队,提供学生创新实践的“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导师的科研项目研究中。

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着重强调和增加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上,特别是在教学与培养过程中坚持重视动手实践的原则。各专业设置相当数量的实习和实训环节,对贴近工程实际的主干课尽可能设置课程设计。

第3篇:大学生素质培养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准重新高标准定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高校对大学生的客观评价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高校的素质教育发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但是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本文对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特别是遭遇了金融风暴后,大学生就业更加艰难,从而导致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准重新高标准定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如今,就业市场上复合型、经验丰富型、外向型、创新型、技能型和学习型人才更受欢迎,而用人单位在选拔大学毕业生时,除看学习成绩外,更是有选择地对政治素质、进取心、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外语及计算机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9]。大学生要从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脱颖而出必定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争取做到全面发展;与此同时,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如何适应新形势,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严峻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利用大学生就业及用人单位考察毕业生的重要依据的综合素质测评来激励和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就业市场上的佼佼者。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内涵与意义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德、智(包括能力)、体、美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符合高校教育目标的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并依据此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的素质的表征信息,对学生作出价值或量值的综合评定及判断过程。建立评价体制的目的是促进教育与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2]。

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意义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综合素质测评有利于激励大学生沿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2];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发现不足,扬长补短,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以评促改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毕业择业和自我发展。对于学校而言,综合素质测评有利于公正、准确地评价学生,为评定奖学金、评先推优和推荐毕业生就业提供客观依据,是社会衡量学校办学效果、评价人才的尺度之一;有利于学校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学校规章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2];有利于引导学生向学校培养目标逐渐逼近[2];有利于激励学校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有利于激励学校完善管理制度,促进高学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2]。

总体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不仅具有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量化评价作用,而且具有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那么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积极作用呢?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思考。

二、如何发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积极作用

(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是关键。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促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发挥增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关键。

1.建立有力的保障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有利于整合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是高校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已成为许多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一件大事,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与协调。作为大学生素质评价的有力保障,最为重要的是学校应成立以“教学、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目标为前提的“人才培养委员会”和“大学生素质测评中心”,加强人才培养与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协调,解决人才培养与素质评价"两张皮"的问题。在人才培养上,要以市场为导向,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欢迎的人才,注重核心素质、核心知识、核心能力的培养[9]。“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应以高校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为主牵头,各系学工办工作人员及相关团学学生干部成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分支工作组”,具体负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和评先评优工作的服务、监督和指导;各辅导员所带班级应该成立“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日常资料收集和每次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具体执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要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修订大学生综合测评标准,从而形成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测评协调有力的保障机制。

2.坚持科学的测评原则

(1)科学正面的导向性原则。它是指综合素质测评的指标、权重、标准以素质教育作为综合测评的指导思想,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让学生的品格、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养成与发展起到鼓励和导向作用[6]。导向性原则要体现它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根本目的的方向性,体现使学生进入社会层面的时代化与照顾学生个性发展的个性化原则,兼顾能客观、综合体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性与层次性。

(2)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置从实际出发,要切实可行,力求可比、可测、简易。可比是指评价对象之间或评价对象与评价标准之间能比较;可测是指该体系能获得足够的信息,使评价对象在这些项目上的状态进行量化描述方法更简易,具有可操作性[7],能反映学生实际的综合素质。

(3)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原则。评价方法的科学性,首先要规划制定科学的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并进行科学的简易化分解,避免某些指标过于原则、抽象和概括,尽量做到具体化、行为化。在具体实施评价过程中,要把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定量分析中合理运用定性方法,使量化指标的含义更清晰,在定性分析中充分利用量化手段,使定性分析指标更易于操作[6];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利用相对评价进行学生在集体中的横向比较,以凸现个体之间的差异。利用绝对评价分析学生个体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客观鉴定学生的发展状态。在实施过程中,还应逐步淡化相对评价,突出绝对评价的主导作用;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原则,利用自查自评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利用互相评价促进学生间的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时代竞争意识,等等[6]。

3.设置合理的测评内容

评价内容的设计实际上是对大学生应具备素质的基本要求。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及其权重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它使学生明确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确定了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努力方向[4]。大学生综合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发展性素质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体现在政治表现、价值观念、集体观念、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劳动观念、文明修养、团结友爱等方面;科学文化素质,体现在专业思想、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实操技能等方面;身心健康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体现在体育课成绩、体质测试成绩、课外群体活动、良好的自我意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抗挫折能力、情绪协调和控制能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群众关系等方面;发展性素质,体现在理解能力、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合作意识和执行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文艺体育竞技特长、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选辅修情况及其他实践能力等方面。

综合素质测评要素集和权重集的设置,应基于以上素质协调发展的理念之上[4],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评价学生,这样评价的结果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状况。它对不同的学生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让学生能够确切地了解自己与评价目标的差距,以促使其自我调适和不断改进。指标体系中要素集、权重集的设置应该在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事前做好测评方案及测评的宣传和资料的收集工作。

从测评工作来看,许多问题是由测评小组和学生对方案理解上的偏差所造成的,这固然有方案表达不准确、不严密的地方,甚至一些很明确的规定由于学生理解的角度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认识[8]。因此,在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前有必要由辅导员召开各班综合测评小组与班干部工作会议和全班学生班会,向同学们宣传和解释测评方案及测评工作的程序,这样既能避免产生误解,又能引导学生认识到素质测评也是一种教育。

由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在每学年初就应该进行综合测评方案的宣传,引导学生按照学校的素质培养目标发展,并安排班级综合测评小组和班干部随时、全面收集同学们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的素质的表征信息。这样不仅有利于辅导员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引导,而且有利于学校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在测评工作开始阶段,收集学生的学年或学期的综合素质自评小结,以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最后,全面收集资料以便充分有效地进行测评工作。

(三)过程中要做到严肃、透明、客观。

由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每次综合素质测评时,大学生都十分关心测评过程是否严肃、透明,测评结果是否客观。测评工作对高校学生工作十分重要。测评工作搞得不好,轻则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重则引发一系列问题,影响高校的稳定发展[3]。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严肃认真对待测评工作,同时增加测评工作的透明度,让每位学生都能及时了解测评情况。严肃认真对待测评工作,是保证测评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综合素质评价程序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即评价反馈决策执行监控评价的循环过程[5]。在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学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及各系分支工作组要随时起到决策与监控作用。对于在测评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内容要集体认真研究,谨慎决定,做到标准统一;对测评数据要认真核对,力求精确。测评工作同时要增加透明度,做到“三个公开”:一是测评工作人员要公开,由各班民主推荐产生;二是测评过程要公开,要不断接受其他同学的监督,及时纠正测评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测评结果要公开,要将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尤其要对每位学生加减分情况说明具体原因[3],使学生思想上能正确理解,心理上能舒畅接受,争取得到最客观公正的测评结果。

(四)正确运用测评结果,加强反馈、激励、引导和教育。

科学的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不仅仅是作为评奖评优的依据和盲目地进行量化排名、加分和数据统计,还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品德、做人处事态度、专业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客观文字描述,对学生的优缺点的评价,对其发展方向的建议等。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评价和建议重新审视自己的表现和价值,做出新的角色定位,及时调整行为方式和心态,明确发展方向;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实践,有目的地优化和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应该在对大学生加以全面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奖励项目,根据奖项的评奖目的和评奖要求,有针对性地运用测评结果,按需所取。对于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学校应予以支持,可以建立单项激励机制,设立相应的单项奖学金,使受奖面大大提高,使学生的个性素质发展得到充分肯定和鼓励,建立“人人得赏识”的机制[4]。

(五)事后要不断总结、反思,逐步完善测评方案。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暴露其弱点和不足,有利于其改进和发展。因此,测评工作结束后,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对人才质量需求,从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工作大局出发,不断根据新情况、新特点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广泛征求和吸收辅导员、学生、专业教师等各方面的合理意见并加以总结和反思,作出合理的规范化规定,以求投入运行更完善的系统结构方式。这样既使方案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又使方案较好地适应新的情况,始终发挥好正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实践证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作为高校对大学生的评价制度,在促进高校的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我们要在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质量需求的不断变化,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特色等,不断研究、改革、完善大学生评价制度,建立真正科学、规范、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在测评工作中做到严肃、透明、客观,使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洪盛志,郭聪,黄爱国,孙明福,范军.大学生综合素质网上测评与高校德育创新[J].世纪桥,2007,(143):129-130.

[3]陶钦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几点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4):36-38.

[4]郭欣.和谐校园建设视野下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1-123.

[5]李兵宽,李国涛.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实施[J].实证调研(中国青年研究),2005,(4):47-49.

[6]范纯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6):75-78.

[7]唐莉,唐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J].教育与管理,2008:23-24.

第4篇:大学生素质培养方案范文

摘要: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养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因素主要有教学模式陈旧僵化、课程设置结构单一、校园文化缺乏活力等。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等,大学生自身也需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关键词: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大学生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有社会、学校、个人、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但部分毕业生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就业竞争力差,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如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业务素质这个单一指标上。有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毕业生素质排前五位的是:专业基础知识(32.5%)、思想道德修养(22.8%)、问题解决能力(16.7%)、敬业精神(9.1%)、团队合作精神(6.6%)。可见,单一的专业素质培养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直接要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内容

关于综合素质这个概念,各个领域对它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但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主要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品质如真诚、勤奋、有责任感等等。文化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历史知识、社会知识、文学底蕴、对艺术和宗教等的理解、人际交往的知识与能力等等。专业素质主要是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身心素质主要指大学生应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积极乐观的态度,健全的人格等等。在这四个方面里,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本领,身心素质是本钱。

二、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因素

(一)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的陈旧僵化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素质大学毕业生的前提。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跟不上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计划单一,培养方式陈旧僵化,从一开始就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而且,我国很多高校的教学方式呈线型单调的程序流程,形成了以教材、教室、教师为核心的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这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二)课程设置结构单一

课程设置是决定人才培养最终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实施学分制,学分制与学年制相比无疑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学分制下仍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分配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都存在着结构单一、重复低效等问题。这表现在,课程的设置仍存在着面过宽或过窄,多数课程和专业老化、陈旧,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和衔接,专业分割严重,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脱离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校园文化缺乏活力

校园文化能塑造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人生观、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还是充实学生头脑,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同时,校园文化还能构筑学生的现代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些高校还存在着忽视校园文化建设,或者校园文化建设活力不足的现象。这表现在,学生对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积极性不高,而是热衷于个人社交、网络游戏等更加私人化的活动。

(四)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

调查显示,由于受到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影响,当前部分大学生形成了在单一专业基础上构成的单向、线型、平面、封闭、低功能的知识结构。具体表现在:着重于专业知识,而基础知识薄弱,知识面狭窄,文理分割严重,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缺少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修养;片面重视外语、计算机等实用技能性知识,热衷于考证、过级,忽视了其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打基础;知识体系内部缺乏有机联系,知识庞杂、松散、相互孤立、死板、僵化,缺少系统性和有机联系性;知识的陈旧速率高,信息封闭,知识吸纳力不足,知识更新慢,等等。这种知识结构状况明显缺乏创新活力,也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方法与途径

(一)学校方面

1.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在培养方案上,要根据社会、学科的发展不断修订专业教学计划,使人才培养方案保持科学性和合理性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教学模式上,要打破线型单调的程序教学,应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师生的互动,在注重学生的自主和情感因素的同时,积极启发学生去思考,营造良好的、浓厚的、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增强自学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如本院在口腔医学生开展的PBL教学模式和临床医学多站式技能考试等。

2.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课程设置优化整合的目标是建立多方向、立体网络系统的课程结构。它既包括学科专业体系的综合和概括,重新建构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概念框架体系和整合专业科目结构体系,也包括学生认知及思维形式与知识体系的统合,还包括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协调与整合。具体来说,要把专业课程设置的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宽结合起来,要把开展理工科和人文学科课程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要使新旧专业结合起来,开设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专业课程,打破专业、学院、学科、校际间的隔阂。增大临床实践课比重,把理论课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如,开放式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计划和动手能力,通过课程的综合化,促进学科知识渗透,特别是文理渗透,创设学科综合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科、社会和学习者之间的协调和整合。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以社会主义为主导,以校园精神文明为底蕴,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一所学校的传统、作风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能塑造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我们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受到陶冶。使大学生获得新知识,增长新才干,培养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增强团队意识,使学生个性和社会相协调,更好地发展个人的特长和兴趣。

(二)大学生方面

1.大学生应当树立均衡发展的观念,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并不是很多,很多大学生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可是在其他方面就相对落后。特别是医学类院校的大学生,学生的学术研究氛围比较浓厚,但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却并不丰富,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学生不活泼,缺乏青春的朝气,在面试的时候不能大胆表现自己。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兼顾。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要学习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历史感,它不仅有助于在专业领域内更有创造力,还可以使人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而在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的同时,大学生还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的学习,做到文理平衡,相得益彰。在道德品质素质方面,大学生受到了多年的教育,从整体上来讲他们的道德品质素质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近些年来社会上的消极思想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盛行,这导致了有些大学生在这股思想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陷入了腐化堕落的泥沼,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大学生应该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学习,分清崇高与卑下,逐步提升人格,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心理素质方面,应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面对挫折失败的打击,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对事情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不断地发现自己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2.注意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既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知识的学习,又强调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优良的性格、顽强的意志等。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基本框架是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三大要素构成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结构系统、专业知识结构系统、工具知识结构系统和方法知识结构系统。基础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根基,特别是专业基础知识,它是知识更新的动力,是思维的因子。基础知识包括基础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基础技术知识等等。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本专业所需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等等。专业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核心,是创新的质料。它包括学科概念体系、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及学科的历史演变、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工具知识和方法知识是知识结构的关键。工具知识包括汉语言文学知识、外语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等。方法知识则包括如何科学用脑用时,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如何搜集加工材料信息等相关知识,也包括现代科学的方法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等。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建构,必须要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状况,结合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发展方向,运用科学的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第5篇:大学生素质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创新人才;实践能力;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46-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已不仅是传授给学生某种专门知识和谋生就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迎接竞争和挑战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高校应积极探索与建立适应21世纪需要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放到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地位。加强人才创新素质教育的培养有诸多因素,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创新培养体系改革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教育一味地注重理论和基础,看中考试成绩和表现;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教授、轻能力培养和重课内、轻课外的“三重三轻”现象。高等教育逐渐远离了以实践能力为基础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一些普通工科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则更加低下。我国学生勤奋刻苦、礼貌待人、基础扎实,但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创业意识等方面却不如美国学生。普通高校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一般为2-3∶1甚至更高,学生接触仪器设备的机会和时间少,在实验课内自由发挥的机会和时间太少,实验教学效率较低;我国部分高校至今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我国的教育体制对学生的影响是“要我学”;而美国教育体制对学生的作用是“我要学”。这种只注重理论教授而不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形式造成了我国相当数量的莘莘学子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工作缺乏独立性、开拓性和创造性,虽然大学毕业了,却很难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站稳脚跟,很难经受住市场经济的洗礼。造成这样的一种局面,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对人才素质要求和培养模式上的观念没有彻底转变,存在着“重理轻工,重科学轻工程;重学轻术,重研究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综合素质;重平均发展轻个性发展;重统一模式轻多样化培养”。

二、加强大学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措施和思路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意义。从教育体制和模式上注重学生创新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从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制度和政策的制定、舆论宣传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二)积极创造条件开辟适当的规模的实践场所,增添必要的实践设施。加大实践经费的投入力度,除必备的基础性、验证性实验设施外,对开放实验室、综合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设备、实习工厂都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创造条件开发和建设新的实习、实践基地。

(三)拓宽学生参与实践的方式,增加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增加和保证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时间,加大其中的实践动手环节比例,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课题、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四)师生共同实践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不参与实践,不能与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结合。教师如果不积极参与实践,就很难提高教学水平,也难以帮助学生完成实践环节的学习;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实际科研课题、师生共同参与工矿企业的横向课题、自制教学实验设备等方式,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效果。

三、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综合素质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合理调整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以机械工程学科为核心,紧紧抓住“工程性”、“应用性”这个内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调整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注意保证较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突出创新能力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在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特别是在教学与培养过程中坚持重视动手实践的原则。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特别强调和保证各实践性教学环节。各专业都设置了相当数量的实习,对贴近工程实际的主干课尽可能设置课程设计。通过设置立体的实践培养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成立大学生科技协会,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广泛发动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完善学生科技创新组织建设,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协会,下设汽车科技小组、农机科技小组、计算机科技小组、热能科技小组、机电科技小组,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实践、参加各种创新竞赛,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支持和奖励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系统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我院学生在全国和黑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四)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构筑基地化依托,鼓励师生自制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为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环境保证。学院建成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全天候为学生开放,成为学生动手实践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加大了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现已开出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试验项目近40个,对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增强师生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积极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学院多次组织学生开展以修理农机具、家电、农机技术知识讲座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下乡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切实锻炼实践动手能力。

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效果

学院通过近几年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推出创新工程,修订了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理论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计划和学生科技活动计划,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建成了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协会,形成了一套适合学校自身特点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与思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实践效果成果显著。

(一)通过建立立体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科研能力,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作系列学术报告等一系列创新工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也提高了教师创造性教学的能力,形成了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学生图书借阅率、晚自习率、科技活动创新率等几项数据逐年提高。

(二)通过成立大学生科技些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和热情有了较大的提高;毕业设计创新率、用人单位满意率、专利申请和获奖等数据表明:我院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水平、科研能力有了显著的进步。如我院大学生科技协会开展的汽车维护保养专用工作灯、电动洗菜滚筒、多功能厨房保姆、高效冲洗节水装置、混合动力蓄能摩托车、三合一点滴保姆、新型手机防盗报警装置等科技发明、创作活动,获国家专利8项,《水风二合一联合发电系统》、《可变度数镜架》等项目在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多项,省级奖励十余项。

(三)通过对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调查表明: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近几年有所提高。这主要表现在:能较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技术创新型课题;在技术方案设计阶段能自觉地应用发散思维,提出集中解决方案进行优化分析;敢于突破设计图册上的传统结构进行创新设计,开始改变过去“依葫芦画瓢”的模仿设计习惯,并通过自我评估,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促进了创造性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科技新星不断脱颖而出。

(四)指导高年级大学生参与科研、助研活动和科技竞赛,引导学生深入科学探索,培养科技创造力,给学生提供资金保障和技术方面的指导,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以上这些措施使得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并缩短了大学生到工程师之间的适应周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有较大提高。

总之,通过我院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总结,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是大学生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高等院校建立科学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强力营造浓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氛围,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形成创新型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对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级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影.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2]杨雁斌.创新思维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2).

[3]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

[4]张国梁,朱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10,(6).

第6篇:大学生素质培养方案范文

职业能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查找自身能力与职业要求存在的差距,实施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有效提高核心就业力,包括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寻求职业能力、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需要相匹配的其他职业能力,只有拥有过硬的职业能力,才能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大大提高个人就业竞争力。在工作过程中,拥有过硬的职业能力,也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同,提升个人自信心,加强社会适应性。

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途径

大学生就业的过程是大学生就业力满足社会职位需求的过程,受到大学生自身条件、家庭、高校、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以高质量、高素质、有竞争力的人才来满足目标职位需求而实现理想就业。因此,我们需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辅助学生强化职业规划理念,指导大学生实施职业规划,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大学生就业力提高路径。

(一)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下的人才培养体系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差异化就业力。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认真地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对自己的能力和天资进行现实评价,并根据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出相应的教育决策,完成择业及最初就业。由于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特殊性,高校既要考虑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又要兼顾适合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差异化就业力。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个性与共性发展、各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优化,使学生既能够按照学校的培养大纲完成基本大学本科内容学习,又能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发展,既具有高校学生共同就业力的基本内容,又具有差异化就业力的内容。2.推广工学结合模式,强化岗位能力。在确定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要按照工学结合模式的要求,突出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实践性,形成以岗位和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岗位能力为中心的专业课程模块。其中,针对现有职业岗位群的需求,设置前后关联的专业模块课程群,包括基本素质模块、岗位基础模块、基本能力模块、岗位核心模块及拓展岗位模块等。由于课程目标瞄准某种职业,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直接在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中清晰体现,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可以大大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提供条件。同时,在教学计划中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即要求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重点加强能力与素质培养,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3.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加强创业意识教育。高校要加快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的进度,选拔一批优秀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培训,结合他们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师,并发展为专家,为大学生提供及时、专业的个性化的就业咨询服务,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解决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困惑,并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提出建设性建议。同时,高校需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指导工作,通过企业家论坛、企业参观、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等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搭建和拓展创业教育平台,使大学生掌握一些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创业,不仅能完成大学生个人的就业,同时也会为其他大学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近几年来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

(二)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辅导体系

1.加强职业指导。高校环境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面向大一学生,使学生在就业之前,从观念、心态、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以合理的自我认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发展线路,辅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系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着力培养生涯规划能力。高校要通过职业生涯发展辅导体系提高大学生的规划和求职能力,进行求职指导,进行形象礼仪和面试辅导,增强其求职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就业资料统计、行业发展分析、职业素质分析、人才市场前景分析、最新就业政策分析、用人单位情报收集等,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就业政策、职业需求信息,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渠道获取职业信息的能力。2.加强职业素质评定服务。通过职业指导教师的辅助,利用卡特尔16PF个性测评、职业性格测评、职业需要测评、职业兴趣测评等标准化的心理测试软件,对学生的职业气质、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一般能力、职业特殊能力等做一个全面、客观、科学的评定,让学生有一个准确的自我认知、自我定位。高校要在就业指导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针对性更强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机构,全面负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工作,有效利用职业测评体系,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指导,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3.开展职业心理咨询服务。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纪、不同生源、不同性别的学生以及这些人在不同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心理咨询服务。现在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是政策和技巧方面的辅导,对学生的个性心理辅导还没有开展,也正因为此,学生因就业有了心理问题,不知道找谁去倾诉,时间一长,心理压力过大,就会造成悲观情绪。因此,高校的就业心理辅导也应请有经验的心理老师参与或担任,减少因就业压力而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指导学生建立其心理防御机制,当自己的择业目标受挫时,可以及时地调整目标,以达到及时调整心理,把失败作为动力而不是压力,成功就业。

(三)以职业生涯设计为导向提升就业力

第7篇:大学生素质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 信息素养 培养途径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广泛的应用,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无处不在的泛在信息时代。泛在信息环境下,信息素养是每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面对各种方式各种类别的海量学习资源,如何搜寻、评价及应用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素养不单是衡量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它还是信息社会个人生存技能的体现,是大学生进行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基础。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检索技术获取信息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和生存手段。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泛在学习环境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信息素养的内涵

1974年保罗·泽考斯基——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最先推出信息素养这一词汇,其意思是:运用各种信息工具与关键的信息资源让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信息素养被赋予更多的内涵。美国图书馆协会认定:一个有信息能力的人,他一定能够明确知道何时需求信息,而且他有能力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Doyle更加丰富完善了这一概念:一个具备信息素养的人,他能意识到合理的决策是建立在准确、完整的信息基础之上,明确信息需求,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形成问题,能够判断潜在的信息源,找出高效的检索方法,从包括计算机和别的信息渠道来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使用,将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融合,在信息的使用当中用批判性思维处理问题。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大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是一种在信息社会中拥有、使用和创造信息的修养与技能,总之信息素养包括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能力、信息伦理和信息常识四个方面。目前国内已达成共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对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信息创新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1.信息意识淡薄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判断能力和洞察力、对信息有积极的内在需求以及能认识到信息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当下,大学生信息意识淡薄,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低,缺乏敏锐的信息意识,察觉不到信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差。面临具体问题的时候不清楚自己的信息需求,明白信息需求但不能适当地获取。

2.信息收集能力低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使用信息,对信息进行汇聚和集中的能力就是信息收集能力。大学生缺乏全面的信息收集能力,对信息获取的渠道了解不够充分,对图书馆藏资源、数据库、外文期刊的使用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不了解类似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学术资料文献,也不知道如何通过英文数据库来获取国外信息资源,不知道内容涵盖全面的西文学术期刊GALE数据库等。大多数学生缺乏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资料收集等从事科研的能力,对信息分类、信息传播规律等基本信息知识的了解也不充分,缺乏对信息有效性和权威性的质疑精神。

3.信息能力亟待提高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的主要方面,包括评价、获取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目前,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处于低水平阶段,没有掌握熟练的检索技巧。多数学生不具备熟练、正确使用信息的能力,信息实践、信息迁移能力比较差,缺少对信息的甄别、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不能精、准、快地查找自己所需信息。不少大学生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访问的信息不都是正确的、有效的,特别是那些来自互联网的资源,当下信息利用能力的欠缺是我国全民信息素养的一个问题。

4.信息伦理道德欠缺

信息获取、使用、创造和传播过程中个体必须遵循的伦理规范称之为信息伦理道德。过去的教育过分地强调了大学生的信息能力教育,而相对忽视了道德方面的培育,形成大学生信息伦理的缺失,如缺少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学术行为不端,信息安全意识也令人堪忧,对不良信息的判断能力和克制能力还有待提高。

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信息素质教育是信息时展的需要

泛在信息环境下,我们周围充斥着各种繁多复杂的信息,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和主导因素。只有通过信息素质教育,大学生才能具有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需要。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人才特点。开展大学生信息教育、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成为当今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和主要问题。

以网络为基础设施的信息社会正在构筑起一个崭新的网络环境和电子空间,信息素质是现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走向国际化人才必备的条件,是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基石,也是大学生学习和择业的“导航员”,大学生具有信息素质将终身受益。

2.信息素质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信息素养日益成为影响人们拥有财富、知识乃至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信息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增大的主要因素,拥有信息以及知道如何获取信息就能在生存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大学生信息素养越高,学习能力和职业工作能力就越强。信息素养是大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的基础,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并获得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大学生能够始终维持拥有与时俱进的武器。

3.信息素质教育为大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泛在信息环境下,海量信息成几何级数增长,新知识不断涌现,大学生单靠课堂知识无法应对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通过信息素养教育,大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作出正确的决策使事业不断取得成功所在,所以信息素质教育又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需要。

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途径

1.建立健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

目前开设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多数高校对文献检索课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当前高校都十分重视专业课程和基础学科教学研究,对信息素养教育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致使文献检索课在高校多以选修课或讲座方式勉强存在。这不利于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的发展,相关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对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具有很高的认知度,并有很大的需求,然而高校在课程开设上相对滞后,以至于学生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所以高校必须意识到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紧迫性和不足之处,依照信息社会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开设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课程,把它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建立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健全信息素养的培养机制。

2.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

通过图书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大学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具有良好的信息环境,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专业素养等优势。既是学生专业学习、拓宽知识的第二课堂,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地方,信息素养教育是基于图书馆传统用户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拥有有效使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充分显示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可通过开展新生入馆教育,介绍图书分类法以及各种工具书及其使用方法的讲解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能力;开展信息检索、专题研讨会和培训课程,提升大学生利用图书信息资源的技能,高校图书馆要不断探索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和方法,真正让图书馆成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心。

3.开展信息素养在线培养模式

在培养模式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在线培养日趋成为主流趋势。所谓在线培养主要是指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通过互动式的网络教学方式来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相关方面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其主要目的便是为了能够使用户形成一种准确检索、高效利用信息资源的基本能力。与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相对比而言,这种在线培养方式更能适应当代大学生多元化的取向需求。

以信息素养网络环境为依托,可构建信息素养公众学习平台。该平台贯穿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始终,能够融合学校各种资源,进行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该平台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信息素养阶段,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方案、专题讲座。该平台通过菜单的植入,让学生能自主选择学习任务、布置学习计划。平台不但能够提供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还要有在线答疑解惑的专业人员,使得信息素养教育不只局限在课堂教学之中。

4.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信息素质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素养教育的成效。高校开展信息教育的关键是建立一支具有信息素养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但是,当前中国高校教师的整体信息素养水平不高,远满足不了信息社会的需要和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学校应该计划组织专业教师在职教育和培训,增强教师的信息意识,拓展他们的信息知识,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使这些教师在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和熟练使用信息技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构建高校教师信息技术教育能力发展模式,建立评估体系。在聘任、职务晋升和年终考核中,把信息素养作为一个必要的条件,以便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质量监督体系,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5.差异化的培养方案

高校开展信息技术类课程时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应以高层次的操作类课程为主;文科学生则应注重基础知识。差异化的培训方案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的,例如,一年级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应注重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方面的培养;二年级、三年级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应注重信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大学四年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应把重点放在信息的利用与评价上。总之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应建立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防止“一刀切”状况的发生。

6.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

信息素养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建设数字化教学环境,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达到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应贯穿在整个课程体系,应在学科课程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使用何种模式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来增强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统一,是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顺利开展的关键。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专业针对性,教学方式上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驱动、面向问题作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与课程教学主线,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受到信息素养能力的训练,同时完成专业课的学习这一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展示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模式,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路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促成问题的解决,实现大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整合多学科的任务情景这一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判断潜在信息源的能力并从信息源获取信息、组织信息能力。

7.注重培养学生信息实践能力

通常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不易转换为实践能力,多数学生直至到了大四还不具备信息素养。具体表现在缺少应有的信息意识,学习方式一成不变缺少创新,缺乏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获取结果不尽人意,缺少准确鉴别信息、创造性的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缺少面对不良信息应具备的责任感,不能全面、快速地获取专业课题项目相关资料和文献,不了解学科领域最新前沿资讯,不具备跟踪专业发展方向展开动态研究的能力;工作后,在现有的工作环境下不能够独自开展实践研究。这些都暴露出高校的教育方式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层面存在严重缺陷。大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在提高大学生信息理论水平的基础上,把握好信息应用能力的培养,顺应毕业生取向的多样化需求。信息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注重应用能力培养、凸显信息技术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1]娜日,吴晓伟,吕继红.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升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2010,8.

[2]刘毓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4,1.

[3]常正霞.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8.

[4]朱丹阳.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整合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2,9.

[5]郭太敏.大学生信息素养一体化教育体系及其构建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 02.

[6]高海.高校图书馆对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的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报业,2012,16.

第8篇:大学生素质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素质 培育途径

社会的转型与市场的发育,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单纯指向学术型、精英型人才。为此,高校必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创业基本素质,形成开创型个性,具有自谋职业、创业致富、创业成才的能力和本领。

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是从事创业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创业成功的基本保证。国际上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高校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不仅有利于创业和就业,而且会形成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随着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应以培育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

一、创业素质的内涵

创业者表现形形,成功的途径千千万万,有关创业者素质的界定也不尽相同。中国内地富豪榜的开创者胡润提出了创业者“十大财富品质”:诚信、把握机遇、创新、务实、终身学习、勤奋、领导才能、执着、直觉和冒险。我国《科学投资》杂志在研究了国内上千例创业者案例后提出,“中国成功创业者十大素质”是欲望、忍耐、眼界、明势、敏感、人脉、谋略、胆量、与他人分享的愿望、自我反省的能力。著名管理学专家威廉・D.拜格雷夫也曾将优秀创业者的基本禀赋归纳为10个:理想、果断、实干、决心、奉献、热爱、周详、命运、金钱和分享。亚马逊网站推荐两次荣获年度“美国俄亥俄州青年企业家”称号和“全美青年企业家奖”的美国创业家,同时也是著名演说家的马丁・J.格伦德认为,成功创业者的“九大素质”分别是选择一个爱好、制定一个目标、拿着薪水学习、与成功者为伍、相信自己、以己之长发财致富、敢于提问、不循规蹈矩,不墨守成规和努力工作等。

纵观中外成功创业者走过的途径,下列基本素质是他们共同具备的。

1.创造性思维素质

创造性思维素质是指能够以较高的质量和效率获取知识,并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素质不仅注重对知识的学习能力,而且强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记忆和吸收,而忽略了创造性思维素质的培养,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型人才”,这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2.经济与管理素质

创业者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要具备经济头脑和管理素质。科技必须应用于生产,生产出的产品或服务必须适应市场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开发、生产和销售必须符合市场原则和机制,这样创业企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这必然涉及资源配置、预测决策、经济分析、经济核算、成果转让、成本费用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目标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一目标引导下,企业不仅要靠产品、技术来追求效益,而且要靠科学管理来提高效益。因此,创业者必须掌握现代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从系统整体观念出发,统筹、协调、控制和优化各项资源。

3.法律意识和素质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治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与完善,法律规范已经渗透到了经济领域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市场接轨,风险投资,企业股份制改造,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及各类新型市场的培育与发展都离不开法律,具备法律素质、懂法并善于用法已是人才素质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创业者必须熟悉和了解市场、社会和企业等内外部环境的法律法规及其运行机制。更为重要的是,要以法律为武器,规范自己和企业的行为,保护自己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4.修养与心理素质

创业者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富有理想、乐观与自信、紧迫感、勇于面对风险、坚韧的毅力等。这种潜质在校学习期间就应当得到培育与塑造,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心理健康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精力充沛、头脑敏锐、想象丰富、行为协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创造性。

二、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育途径

创业素养是可以培养的。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和形成,需要学校、社会等方面的支持和提供条件,更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努力和积累,学校应通过创业教育,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等,使学生成为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才。

1.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广博的知识基础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它要求学生不但要有必要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现代科学、艺术、法学、哲学、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知识等。而传统的高等教育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存在着单一性的问题,即专业划分过细,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较少,造成了各种课程知识间的隔离,严重阻碍了学生知识结构的自我改造和更新,也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将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体系,构建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新型办学模式,切实加大对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和改革文科实践性教学的领域和形式,大力开展案例教学和模拟训练,更新实践性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实践项目,增强学生在实验实践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围绕创业主题,开设相关的法律、经济、管理等课程,通过实施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实现课堂创业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提倡文理互补,建设跨学科的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和引导学生文理渗透,人文与科学精神并举,以培养学生学科之间的交叉创新点和创新思维习惯。可以尝试实行学分制学籍管理,在公共选修课中确定文理交叉的必选科目比例,比如文科学生必须选修两门自然科学课程,理科学生必须选修两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可以文理互补,交叉渗透。

2.改革和突破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进一步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广泛开展讨论交流活动,鼓励独立思考,独立探索,摒弃片面求同和服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在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更加注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敢于怀疑权威、敢于挑战的激情和信心,培养学生具有进取精神,热爱自己的事业,做事认真,坚持到底,意志坚强,百折不挠,增强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

其次,要突破传统封闭式教学和院系、专业壁垒,将创业教育延伸到社会,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要切实加强校内外创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创业实习、创业实验及创业计划大赛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采用案例式教学、互动式讨论、模拟式体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接等方式,体现创业教育的规律、思维和方法。比如,组织吸收学生参与协助教师的教研科研课题研究,将课题的一部分具体工作交给学生独力完成。在独立搜集资料、合作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在协助指导教师归纳总结材料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探讨,勇于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与他人通力协作,可以增强其独立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锻炼和提高其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等。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此外,还可以尝试实行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设计大奖赛”活动。学生以“策划我的企业”为设计主题,充分运用所学的创业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开展创业设计。学生对自己的“创业方案”进行设计时,要从资金来源、经营场所、雇员分工、广告设计、经营特色、营销策略、成本核算和利润指标等方面进行反复论证,力求科学合理并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创业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学生能扩大知识面,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培养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真实地感受强烈的创业意识的冲动。学校可组织方案评审小组,对方案进行评选、组织方案设计的答辩活动,让学生回答评委的提问,从心理素质到言语表达都得到锻炼。

3.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外部环境

首先,政府要大力关注大学生创业。政府支持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动机和信心,是大学生创业最强有力的外部保障。尽快建立专门的运作、管理和监督机构,为创业教育提供物质、体制及政策支持,并确保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落实和较高的实施效率。其次,媒体要发挥自身优势。新闻媒体要发挥科学的导向作用,从各个角度宣传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及落实情况,宣传各地市、各高等学校的先进经验,宣传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秀典型,增强舆论宣传的生动性。最后,相关机构要开展创业咨询培训工作。实施创业导师制,教授创业大学生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法律、财务、知识产权、市场营销等知识;咨询机构要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等。

参考文献:

[1]胡宇.关于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有关问题的思考.辽宁教育研究,2007,(4).

第9篇:大学生素质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工程型人才 技能 创新 模式

[作者简介]田兆富(1969- ),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淄博 25509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15-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等工程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实践经验等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世界各国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国际经济发展与竞争的环境中,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

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建立一个完整的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对学生的综合培养,使学生热爱本专业,了解行业背景、专业最新前沿技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广博的专业视角,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在生产一线顶岗工作,具备从事复杂系统的生产、制造、设计、应用、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敬业精神。

二、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工程意识的建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使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基本框架、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行业背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日常教学与思想灌输密切结合。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学科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工程型人才应该是专业化和多元化相结合。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应在学生入学初期,开设学科导论课,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大学生确立毕业时的目标,合理制订学习计划;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向学生灌输专业思想,建立专业工程意识。二是加强引导,培养专业兴趣。在低年级,开展“学习与成才”讨论及辩论会,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开设基础讲座,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结构和框架;举行专业知识讲座,帮助学生洞悉专业前沿知识和发展前景;组织学生参观专业实验室、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2.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进行工程基本技能的基础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工艺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形成工程素质。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区域经济,适应经济社会需求。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强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提炼和突出各专业特色,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以服务区域经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突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培养方案按公共基础平台、学科(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教学平台三级教学平台组织教学。在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前,要对毕业生、用人单位、社会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切实弄清企业的需求、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明确本专业的毕业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要胜任这些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吸纳行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使专业方案更加贴近行业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二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在专业方向模块中预留4~6学分的学科前沿课程,与企业共建专业方向,既强调专业的知识结构又重视行业方向转变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复合知识结构,既强调面向行业的专业能力培养又重视人文精神、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培养内容与企业要求的贴近度更高。

3.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一,完善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一是吸收部分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的科研课题都是研究当前学科前沿技术的问题,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同于让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锻炼,对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学生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又使学生体会到科研的艰辛,提高了综合素质。二是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各类研究课题,并在实验室自主进行课题研究,以促进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理论,开阔视野,认识到自身的创造潜力,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生涯,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三是实践教学要从生产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真刀真枪的训练。在实训室中要让学生多干。要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跟踪现代技术的发展,广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实践教学,从现代化、规范化的要求出发,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现代行业意识。

第二,强化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一是完善认知实习环节,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岗位一线、工程一线实习,延长学生实践时间并加大考核力度,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受到行业实际环境的熏陶,并对行业的发展前景有所了解。二是加强与企业的技术协作与联合研发。企业的科技人员对原材料性能、生产流程、设备运行等情况较熟悉,又是新产品研制开发的主力军。教师对基础理论有较深较全面的掌握,并有自己的理论科研成果。学校应根据企业所提供的市场信息及生产存在的问题、研发中的瓶颈与企业积极联合,集中智力优势,开展技术攻关,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将新产品研制开发过程中的最新科技成就传输给学生,使他们了解相关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市场的需求热点,把专业与生产、市场联系起来,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把实践教学课堂置于生产企业或科研单位中进行,可将抽象概念与具体实物统一起来,给学生一个从感官到直观的认识,激发专业学习兴趣,从而密切生产、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第三,充分利用科技竞赛载体。一是不断规范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制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的训练,使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加强大学生竞赛的组织管理。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要把握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这个抓手,增强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三是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制度。为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可以通过以学生为主和以教师为主的科研课题立项制度,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四,结合工程实际做毕业设计。结合工程实际,学生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可以极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积极探索行业融入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广泛细致地进行行业调研,深入研究就业环境和行业导向,根据专业和行业背景,邀请行业人员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增设部分专业课程,设计并安排更多到行业才能完成的教学实践环节,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符合行业发展需要。

2.“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质量与数量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直接输送到企业。在专业培养计划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修订教学培养计划,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教学模式采用“2+1+1”的合作办学机制,学生第一、二学年在学校上课,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任务,并由合作企业的专家强化动手能力培养,教学以学校师资为主。第三学年学生分方向,以合作企业师资为主,学生修完本科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理论课程。第四学年开始,学生在合作企业实训基地内按照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进行实战实训,同时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任务。合作企业负责接收合格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学生毕业时既达到了普通本科专业的毕业资格,也能适应用人单位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3.积极参加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参与科技竞赛。学生科技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一方面,通过组织全体同学参加以专业技能比武为载体的技能比赛,让全体同学在参与中提高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选拔出动手能力强、成绩突出的同学,重点培养,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练、以练促学、赛练结合,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参与社会实践。要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导师项目、走进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增强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效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制作模型、成果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践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开阔视野。

4.努力完善机械工程类CDIO培养模式。在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实训中,建立多层次多目标、面向实际生产的工程实训平台,教学过程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并利用教具、挂图、模型、录像、现场实物等,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采用面向制造工艺及项目驱动模块化教学的实训方法,学习高端数字化设计制造的相关课程及数控机床操作,使学生能熟练利用高端CAD/CAM/CAE/PLM软件进行数控编程、操作数控机床,设计出项目对应的机电设备并制作出产品,培养出能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研究开发、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专门人才。

5.积极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采用“3+1”模式,即在校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累计1年,创建高校和行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牢固树立产品制造的系统工程意识和质量意识,做到“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

6.设置创新实验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拔尖人才。实验班要秉承“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创新为魂”的人才培养理念,贯彻“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提倡个性、重在创新”的教学改革思路。低年级学生实施通识教育,旨在拓宽基础,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高年级学生在导师下,制订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专业教育,旨在强化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学术研究能力训练。学校要组织实验班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实践与创新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规定的创新学分。

[参考文献]

[1]李锦春.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2]王洪忠,杜瑞成.实习基地建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关系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赵婷婷,雷庆.课程综合化: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

[4]黄金林,魏双燕,郭春光.高等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5]陈玉,裴九芳.论机械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科技信息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