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汽修专业未来的规划范文

对汽修专业未来的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汽修专业未来的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汽修专业未来的规划

第1篇:对汽修专业未来的规划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引言: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汽修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保证人才质量,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开始与相关企业进行联合办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从根本上保证人才质量,为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以此来实现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共赢。但是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榇宋颐蔷托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不断完善校企合作要求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要求下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亟待更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汽修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符合实际的工作要求,相关教师就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而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汽修专业人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采用了校企合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但是由于学校对于教学思想的认识不足,就使得学生无法形成端正的择业观念,不愿意在艰苦的工作岗位奋斗,同时对于未来的期望值过高。因此,在学校为学生选择好合适的就业企业之后,部分学生会拒绝加入,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以及受到办学体制的制约,部分企业缺乏对于合作培养汽修专业人才的热情,因此就使得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无法开展深入的教学培养。在社会关系中,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属于平等的主体,但是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是因为在校企合作之前,通常都是学校主动联系相关企业,同时部分企业对于学校的邀请通常都是不感兴趣或者是直接拒绝。因此这就使得企业的合作热情不高,从而直接影响了对学生的培养[1]。

二、 完善“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办学理念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汽修技术被应用于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因此为了使学生符合相应的岗位要求,教师就应该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办学理念,对汽修行业的发展前景、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研究,明确社会对于汽修人才的技能要求,从而以学生的良好就业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不仅如此,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汽修工作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对其日后的良好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2]。

(二)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汽修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帮助。为此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去企业中参加一线生产工作,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此外,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中优秀的汽修技术人员,让其为学生进行授课,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汽修工作,对于学生日后的职业规划以及就业方向的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学校就可以建设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从而使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可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汽修专业人才,同时还能够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3]。

(三)正确处理教学的基本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同时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为日后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为此,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学校和企业就可以一同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习,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真正的职业氛围。校外实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不断提升,同时还可以为企业直接输送相应的汽修专业人才,既满足了企业的发展需求,又促进了学生的良好就业,从而实现校企合作模式的双赢。

结论:综上所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开始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汽修人才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但是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办学理念、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等方式,不断完善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倪伟国. 构建工学结合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南通中专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索[J]. 江苏教育,2013,48:34-36.

[2]阎玉秀,毛雯,楼丽娟,丁笑君. 本科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及校企合作SWOT分析――基于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2,06:915-918+932.

[3]汪威威. 高职汽修类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中华少年,2015,20:149.

第2篇:对汽修专业未来的规划范文

关于售后服务行业,要探讨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点是汽车服务行业转型期的特点,近五年来,汽车行业进入转型期,汽车服务行业面临的问题是新车销量逐渐放缓,厂家和经销商开始更加重视售后服务建设;第二点是二次购车的用户在增加,用户对售后服务的关注度在上升,需求也在上升,客户关系将面临新的局面;第三点是三、四线城市成为拉动汽车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这对于汽车企业的渠道规划、网络覆盖、售后服务的模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后,再从战略层面、经营层面、业务层面对汽车售后服务行业进行分析。首先,售后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内汽车行业竞争的热点正在聚焦售后服务领域;其次,品牌化日益普及, 多数合资和本土企业均建立了自己的售后服务品牌,包括江淮乘用车公司及广汽乘用车公司等;再有,售后服务品牌日益专业化、细分化,一些厂家已将他们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实现了品牌化管理。

在经营层面,4S店、综合汽修厂、连锁快流店,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连锁快修企业正在积极渗透。从汽车主机厂来讲,目前纷纷在实施渠道下沉,渠道终端形态的功能和定位日益多样化,二级网络管理得以加强。

此外,业务层面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主机厂的售后服务业务范畴继续扩展,新型售后服务体系正在向整机营销体系拓展, 涵盖了销售、售后及衍生服务环节。而近年来的亮点特色服务项目正是围绕增加便利性、主动性等方面来开展的。比如“零等待”、一汽大众的预约服务、广汽丰田的心悦驿站等。

综上所述,带给中国品牌汽车企业未来发展的新课题是怎么提升客户满意度。面对售后服务转型这样的特征,协合达勤提出的转型应对方案包括:一、企业要树立新型的售后服务理念, 不仅包括传统的维修保养、零配件供应、信息咨询、质量保护体系,还要拓展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档案建设、客户接触加强、客户满意度提升等。二、新型售后服务理念的关键体现是要企业转变观点,因为售后服务是综合性的服务行为,而售后服务的目标是要赢得用户的全方位信赖。

有一种观点,最好的售后服务是没有售后服务,这样会让企业把主要精力投放在提升产品品质上。但用户需要在形式上接受企业,在心理上认可企业,都需要通过企业的售后服务得以体现。

第一个应用,建议企业在规划售后服务产业链的时候要向综合转型,除了传统的维修、保养、配件,还要向衍生的服务内容进行拓展。目前来看,合资企业在售后服务产业涉及的服务点要明显多于中国品牌汽车企业。这就要求我们的汽车经销集团要勇于创新,在售后服务产业链上把一些工作,比如汽车租赁、汽车美容、快修,、物流,甚至驾校方面进行拓展。

第3篇:对汽修专业未来的规划范文

关键词:职业技能;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1我国高职院校在职业能力培养中体育课程的作用

1.1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体现

高职院校在开展课程规划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规划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培养职业能力的方向也有根本需求:一方面,需要学生掌握其专业技能,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必须灌输职业道德的理念,从而为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道德约束的作用,不仅体现出技能的优势,也要体现出高尚的职业素养。最后,依据终身培养的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并非将学生推出校门便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与之建立联系形成终身培养的教学目标,促进高职院校为社会和职业岗位输送人才的教育价值体现。从而让学生在职业岗位中稳定发展创造企业价值与个人价值。综上可知现代化教学理念,对于高职学生的全新职业能力需求:技能卓越;职业素养;稳定发展。

1.2职业能力与高职体育教学的关系

在高职体育教学的开展中,依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领路,在体育教学方向上应当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进行广泛的教学改革,从而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而高职体育教学的内容:一方面,能够以锻炼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体力提升,进而提升职业要求对于体能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够以体育精神的文化理念促进学生提高职业素养的精神文化需求;最后,以稳定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体育课程能够提供基础的身体素质健康保障。以上三点能够看出,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以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定能提升学生对于职业需求的多种能力提升,因而体育教学改革为服务教学规划为宗旨,引领完善学生的职业能力尤为重要。

2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用性的教学改革路径

2.1以体育精神促进职业素养的提升

以体育精神促进职业素养的提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超越自我不断进步的精神文化,另一方面团队意识的精神层次。首先,在体育文化中,以追求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提升,打破历史中人类创造了各项记录和体能极限。这种文化中的追求恰恰是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不具备的。在多数参加工作的学生调查中发现,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工作上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无法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精神文化。其次,在体育项目上对于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团队配合才能赢得比赛,不是单独个人能够取缔集体力量的。那么现代企业的职业需求,也要求员工具备团队合作意识,通过相互协调完成具体工作。而职业院校的学生从普遍课程中,仅以自身考试成绩为目标,很少接触团队协作的能力训练,但体育课程却可以根据团队合作的体育项目促进其,提升团队合作意识,进而形成现代企业需求的职业能力。

2.2以体育锻炼提升职业体能的强化

体育锻炼的基本作用就是提升体能,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多年学业繁重,对于体能锻炼相当缺乏。而从多数研究中也能发现,很多学生只有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但是在体能上简直手无缚鸡之力。对某高职院校的电子专业学生进行考察,发现进入电子企业生产线,不能胜任普通职工常规任务量,其根本并非操作技能的缺失,而是体能上有一定差距。依据这样的情况,我国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完善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其基础的体能,从而适应职业化的需求完成基本工作。

2.3以体育教学内容完善职业健康的需要

在《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体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的体质增强与身体的健康”。而且体育运动也以强化体质完善身体健康为根本,那么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提高体能,同时要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之上。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在参加工作之后,忙于工作就疏忽了自我锻炼。而且在很多职业工作中存在由于缺乏锻炼产生的职业病,以办公自动化专业和会计专业为例,到工作岗位中其基本工作都在办公桌前完成,运动量相对过少,如果再缺乏自身的主动锻炼,必然在长期工作中形成亚健康的局面。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又当如何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因此秉承终身教育的理念,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不仅要在校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胜任未来职业化的需求,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运动理念,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进而提升在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身体基础。

3针对提升职业能力的体育课程改革规划

3.1拓展体育理论课程的新内容——精神文化的职业素养

拓展体育课程理论知识部分的学习内容,其目标在于为学生提供精神文化的培养,即完善自我的进取精神需求与团队合作的主体意识。那么在高职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进取精神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理论课程中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国内外管理体育精神文化的资料进行整理为学生解读。里约奥运女子3000米障碍赛,埃塞俄比亚选手迪洛的鞋子被踩掉,但其并没有停下来调整,光脚继续比赛,在奔跑、跨栏、踏水池的每个动作中忍受剧痛,当这位坚强的运动员跑到终点时,因为疼痛难忍已是满脸泪水。志愿者将她搀扶起来,用轮椅推出赛场。这位永不放弃的跑者,向我们诠释了真正的体育精神。这样的励志故事体现的是体育进取精神,体育教师将其带到课堂之中,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对于职业工作中遇到挫折迎难而上的信念,只有当学生具备了精神信仰,才能在工作中勇往直前,体现出现代高职教育的教学能力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中的成效。另一方面,在体育理论课程中,教师同样可以用不同方式呈现出团队意识的题材,引领学生对于团队意识的领悟。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女排决赛在迎战塞尔维亚的决赛里,以先负一局的被动情况下,通过团队配合以拦网和强发球的艰苦拼搏中,连扳比分3:1逆转获胜,时隔12年再度荣膺奥运冠军。《人民日报》曾经用“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这样的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领悟团队合作的真谛,从而形成未来职业能力中自身团队意识的强化。而在普遍的教学活动上,体育教师也应当多开展球类团体竞技体育项目的训练,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加强,为以后职业生涯的需求打好精神层次的基础。

3.2完善团体训练模式的体育课程开展——提升体能与团队意识

团体训练模式TeamTraining是企业发展团队建设经常用到的发生,应用于现代高职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能提高与团队意识。而拓展训练OutwardBound作为较为先进的锻炼方式,可以广泛开展于高职院校的体育课堂。首先,在体能训练的阶段,教师主要培养学生能够在职业能力上体能需求,那么对于不同专业需求也要进行具体划分。例如数控专业与物流专业在职业道路上,必然要比其他文科专业的学生体能需求高,那么根据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在体育课堂中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运动需求进行归类,从而进行具备针对性的教学规划。而同时对于男女同学,以及不同体质的学生都要进行合理区分,才能够规划出更加适应个人体质提升的教学方案。其次,在团队训练的模式中,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在竞技类大球项目上,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效果更加。体育教学的课堂内容可以融入比赛模式,让学生通过竞争,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优势,从而产生对于配合协作的积极主动,那么也就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最后,以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开展体育课程,一方面,能够在拓展项目上进行更为科学的训练内容,组织学生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同时提供解决方案,有小组配合完成。那么必然产生对于完成任务的团队依赖,进一步促进形成团队合作的小组共识。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更早的接触企业团队内容,形成对于现代化企业的客观认识,产生先进管理理念的客观认识,进而形成相应的职业素养。

3.3从选修课程中明确职业能力的区分——职业需求导向的选修课程

选修体育课程是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进行的主要教学模式,其目标在于通过不同体育项目的具体学习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其优势在于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课程筛选,从而在课程中更加具备积极性和参与感。但是在职业化的需求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体育能力的职业需求存在差异化。这种差异化来源于工作性质的专业区分,比方说,会计专业的身体素质需求必然不会有机械自动化或者建筑专业学生高,那么从教学需求的考量中,应当按照选修课程的运动量进行专业需求的合理划分。体能需求较高的专业应当为其提供相应运动量较大的课程安排。一方面,由于某些专业体能要求较高,如建筑专业、机械一体化、汽修专业、模具专业等,那么对其职业需求的考虑,可以开展乒乓球、田径投掷、羽毛球、武术等选修课程。另一方面,对于某些要求气质的专业可以开展相应的体育课程指导,例如接待、翻译、艺术、表演、涉外旅游人员等专业,可以开设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太极拳等课程。其他方面,对于某些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专业需求,如会计、设计、行政、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等。由于受到岗位需求的制约,应当完善其肩带力量,腰背力量,以及注意力集中能力的提升。那么在体能训练的规划中要注重仰卧起坐、蛙跳、拓展训练及下肢力量训练等。只有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进行划分,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体现出较高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在企业中的长期发展和不断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钱巧鲜.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改革研究——基于工场操作类职业的实践探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26-129.

[2]陈雁秋,陈浩东.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施“岗位主导”教学模式的探析[J].运动,2012(11):89-90.

第4篇:对汽修专业未来的规划范文

关键词: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个体需要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享用优质的教学资源,近几年我校敞开了大门,降低了门槛,只要学生有学习的愿望,我们就给他提供学习的机会。正因为如此,更多的学生能从我校学得一技之长,更多的企业得到了合格的技术工人,但由此也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教与学很难达到和谐统一。让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真正正视和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实施英语分层教学是社会大形势的需要。

一、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生源水平参差不齐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大难度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我国,“蓝领”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学生对未来的规划,其着眼点并非在生产一线,因此,招生难的问题始终无法得到彻底解决。以海南省为例,无论是技工院校还是中职学校,都不可能通过中招录取的途径完成招生计划,即使采取灵活措施,也仍然困难重重。此外,由于技工院校的学生往往是普通教育的落榜生,再加上实行报名入学,生源未经过任何筛选,质量没有保证。先天的不足导致技工院校的学生道德素养、文化素质、学习态度、生活习惯等都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就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实施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集中体现

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英语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选编不同的教材,聘用不同的教师,使用不同的教法。分层教学,类同于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应相互适应,相互协调。教师需“因材施教”,学生也应“因教而学”;教育者还应允许学生“因材择学”,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进行自由的发展。“因材施教”与“因教而学”、“因材择学”相辅相成,三者相结合,既重视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使之和谐统一,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分层教学需在探索中前进

英语分层教学在笔者所在学校才刚刚起步,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还需要不断探索。

1.对任课教师、学生进行优化调整

为使分层教学有序推进,可选取在同一专业中已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兴趣等方面分层的中级班、高级班、预备技师班中试点,然后以班为单位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每学期末,以学生成绩、教师评价和自我意愿为评定指标,对学生的分层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根据教学效果、学生反馈和自我意愿对任课老师也做出优化调配。既保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对教师的教学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

2.走出去,请进来

闭门造车终究有诸多局限。因此,要多创造机会让一线的教师走出校门,学习借鉴同类型学校的成功经验。教师学习归来,要注重将学习成果付诸实施,并通过讲座、教研活动等方式与其他老师分享。同时,要创造条件外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有经验的教师传经送宝。

三、分层教学应满足学生所需

英语分层教学应按照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突出不同学习个体需要。

1.根据学情制定教学目标

学生的认知有不同的维度,从记忆到理解、运用、创造都是有梯度的,因而,在英语教学中也要对不同层次的班级设置不同维度的目标要求。对于预备技师班和高级班学生来说,目标定得太低,学生会觉得毫无挑战性,学得索然无味;对于中级班学生来说,目标定得太高,学生会觉得遥不可及,干脆放弃。所以在课堂上每个教学环节都应力求把目标定得适合不同班级的学生,使他们各得其所。比如在新授单词环节,预备技师班学生接受能力强,记忆、理解环节一下就过,那么重点就是让他们能够运用新词,能够自己创设语境来练单词造句子,从而达到创造这一最高目标;对于高级班学生来说,能够达到理解层面就足够了;而对于中级班学生来说,只要求他们课堂上学会读、辨识该词即可。

2.合理编写与使用教材

近年来,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使用,更贴近本校学生的特点,更贴近分层教学的需要,更贴近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大环境下对技能人才英语水平的要求。学校的英语教师先后编写了《汽修实用英语》《旅游英语》等教材。教材在内容上还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级,以满足分层教学之所需。每学期末,英语教师们都会开展主题为“修改完善教材”的教研活动,将实际教学中对教材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讨论,对教材进行修改完善。由于针对性强、贴近实际,校本教材的使用在分层教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对英语基础较好的班级和“吃不饱”的学生,老师们还选择了一些实用性强的课外辅助材料作为补充。如:为旅游专业的同学补充《导游英语》,为电子专业预备技师班的同学补充《计算机英语》。这些举措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也为学生拓展就业面、提高就业档次奠定了基础。

3.选择不同教师,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

每个教师都有自身的特点和教学方法,若能取教师之长运用在所契合班级进行教学,往往能够获得良好的成效。在我校,选择擅长计算机的英语老师进行计算机预备技师班的教学,有导游证的英语老师承担旅游专业高级班的授课任务,在大学选修过汽修英语的老师教汽修预备技师班。老师们的特长得以发挥,教起学生来也是得心应手。

4.采用不同授课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分层教学的实施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同年级、同专业的学生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如出一辙。而分层教学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教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关注课堂效果。如:预备技师班的学生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将英语学习融入工作情境;中级班的学生,由于英语水平有限,学习兴趣有待提高,可以多采用趣味教学法,寓教于乐,学生感兴趣了,效果自然也就明

显了。

5.作业量和作业难度根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作业能起到检查学习效果和加深对知识理解的作用。在分层教学中,作业量和作业难度均应根据不同层次班级的教学目标而布置。每次作业的内容、成绩、效果都应在教师工作手册上详细记载,并作为教研活动的研讨内容。

6.学生评价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中级班的学生考试命题以了解、认知为主,高级班的学生侧重于理解和掌握,预备技师班的学生则要求熟练运用。

英语分层教学在我校已试行了一段时间,教学质量有了提高,教学效果有了改善。然而,分层次教学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在实践中反复论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英语分层教学的切实可行的路子。

参考文献:

[1]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第5篇:对汽修专业未来的规划范文

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开门办学,制造“搅水永动机”

“太阳若是晒一潭表面漂着绿藻的冷水,那么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将潭底的水一同晒暖?”这是个无法量化计算的数学问题,太阳强度、水潭深度和面积、绿藻厚度等都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但可以肯定的是,若是清除绿藻,借物搅动潭水,使其流动循环,可以缩短水被晒暖的时间。

对于职业教育,“太阳晒冷水,上面热下面冷”,这是一个多么形象的比喻。它是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庄开刚校长亲历职高管理一年半以来的感受。任职校长从普高到职高,庄开刚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从国家到地方,各级领导都很重视职业教育,投入巨额资金,但是老百姓对中等职业学校并不买账,许多家长认为把子女送到中职学校就读实属无奈之举。

酸涩的大背景又兼同特殊的小环境,在镇海,办职业教育是件尴尬的事情。镇海中学将近100%的重点率、屡出高考状元的光环耀眼浙江,而职教中心作为镇海唯一一所职高,要去和那条“修长又健美的腿”平衡行走,相媲蜀道之难。饱含对教育的热情,已到知天命之年的庄开刚并没有因此退却,相反,18个月的时间,他用智慧和个人魅力,“善借于物”,搅动这一潭深不见底的死水,领导全体教师做了三件大事。

其一:除绿藻优环境――用心布局校园的每个角落

匠心独具,是镇海职教中心透露在每个空间区块的共同点。

进入校门的绿化过渡带,打碎了一地初春的煦阳,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雅致的社区小公园。行政楼一楼俨然成为了学校的“会展中心”:服装专业学生缝制的婚纱、布裙让模特曼妙生滋,机械专业学生的多件组套模型作品静躺在玻璃柜中,全校师生的绘画、书法、手工艺作品更是韵味百出。学校268字的简介用小隶刻在红木条上,如大幅竹简般固定在墙上,向来访者述说着学校的悠悠历史。

学校党总支书记梅栋说,这些都是庄校长来到学校后设计起来的。职业学校不是油腻腻的小工厂,也不复“脏乱差”的形象。要让潭底的水热起来,去掉绿藻,改变职校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尤为重要。

其二:扩大搅水面积――展现中职学校最真的一面

“清除绿藻后,才能开始慢慢搅水。”要改变老百姓对职业教育根深蒂固的传统偏见,庄开刚认为中职学校必须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对外宣传,“展现学校办学特色和亮点,直接请君入校的方法最为奏效。”

2010年5月的一天,镇海职教中心热闹非凡,全区的初三学生集聚在这里,一部分听着旅游专业学生的导向词参观校园,一部分在机械专业学生的指引下兴奋地跳上机器动手操作起来。学生开心的半天其实是庄开刚磨破嘴皮从教育局争取过来的,他知道初三学生有三天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于是申请利用其中的半天来职教中心参观、交流,以增强初中生对职业教育的感性认识。

学校的搅水招数当然不止把职业教育延伸至初中段这一招,同时也请来了学生家长,特意举办首届“教学开放周”活动,实行推门听课,16 堂精彩的重点课让2000 多名家长啧啧称道。此外,庄开刚更是“”了一把,他利用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广发英雄帖,请来了企业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职校,让他们深入了解职业教育并提发展建议。

不断改善本地百姓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同时,学校在教育界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两年来,镇海职教中心承办了好几场大型活动。2010年1月宁波市教育局专门在学校举办全市中职学校技能节观摩活动;同年8月,学校又承办了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教学研讨系列活动,近两千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刷新了学校办学史上教研活动人数之最的纪录。

其三:增加搅水深度――深化校企合作

大面积搅水,确使潭水流动了起来。“要让潭底的冷水循环到表面,就要看咱们的搅水棒够不够深。”庄校长认为职校办学要出质量,深化校企合作是一大考量标准。

镇海职教中心的订单式培养模式,致力于推进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现已与宁波港务局、镇海电厂等国家级大工程单位等联办“校企合作班”24个,企业冠名班13个。开办这样的班级,学校可谓下足了功夫。如2010年3月,学校与浙江野马电池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合作培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2个班级,学校特意增设电化学专业、质量管理、职业道德等课程,并邀请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专业教师,物色企业管理人员担任“野马班”的副班主任。

如今,校园内经常会出现企业家们的身影。他们或是来担任技能大赛的评委;或是走进课堂和学生交流感想、传授心得;或是只为到庄校长办公室喝一杯茶,畅谈校企合作的新方式。

浙江公路技师学院

以品牌的视野经营大赛

灯火辉煌,台上一众捧得奖杯的师生在镁光灯下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神采奕奕,台下参与比赛的全体选手都沉浸在一种兴奋与满足的状态中……这是2010年全国交通类技工院校路桥专业师生技能竞赛颁奖典礼的现场,作为承办方的浙江公路技师学院,斩获颇丰。

白驹过隙,一晃五个月过去了,当浙江省新一轮技能大赛擂响战鼓之际,我们再次造访浙江公路技师学院。以技能大赛为线索来经营学校的品牌创建,浙江公路技师学院在技能大赛的经营谋略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以赛为引,品牌专业建设精益求精

技能大赛历来被诸多职业类院校作为培养尖子生的不二舞台,从中脱颖而出的技能强手更被视作个中翘楚,享受着训练的“特殊待遇”。然而,走在浙江公路技师学院的校园里却全然感受不到这种氛围。“尖子生已经培养出来了,但是学生培养的基础层面还需要巩固与加强。”浙江公路技师学院的姚为民书记已经不满足于个别学生的出类拔萃,他将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如何提升全体学生的整体技能上面。在一次次的实践洗礼中,“以技能建设引领品牌专业开发”的理念深入每一位浙江公路技师学院师生的心中。

得益于一贯以来对技能教育的重视,当学院提出将技能竞赛集训津贴由原来的50天缩减至15天时,浙江公路技师学院的老师们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他们只是将更多的训练放在了日常教学当中,以“天天训练”取代“临阵磨枪”,以“全员参训”取代“个别指导”,力争以质量带动规模。“进来一个学生就培养一个精品”已经逐渐从口号内化为意识。

将发展提升到品牌的高度,这是姚书记和他的教育团队历来秉承的发展理念。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技能大赛的契机来提升品牌专业的建设力度,浙江公路技师学院不断加强实训投入,从经费开支到设备更新,从引进师资到引进企业,力求打造出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拳头专业、品牌专业。姚书记将更多企业引入校企合作,以生产需要为依托来培养人才,以企业需要为准绳来重构课程体系,这无疑为品牌专业的开发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教学生喜欢学的、用得到的知识,浙江公路技师学院强调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引领,并以此来带动学生技能提升。“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德育挂钩、与技能大赛挂钩、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挂钩”是学院努力拓展的发展方向。“2010年11月我们搞了第一次专门针对机电系学生的校内招聘会,120名学生竟然招徕了200多个岗位需求”,从学生之间的竞争发展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加上招聘时间的不断走前,姚为民知道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以赛为机,教师专业成长水到渠成

初见邱文静、赖丽云两位老师时,先是令记者感叹了一番二位的年轻,继而又记者被她们身上那股认真踏实的劲儿所折服。作为2010年全国交通类技工院校路桥专业师生技能竞赛中的获奖代表,两位老师显得很是谦虚,跟奖项相比,她们更看重的是技能大赛的备战过程,以及自己在比赛中所获得的提升。“技能大赛对我们个人的技能水平是一个大幅度的提升,这不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吃透教学大纲,在理论课教学上也会有新的认识,当然,奖项加身,也让我们在学生面前特别有底气”,两位老师笑着解释技能大赛给她们带来的改变。

“学院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前期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训练,后期为了让我们能全身心投入到备赛中去,学院还帮助我们调课来挤时间”,获得试验工(教师组)第一名的赖丽云老师表示,“得奖虽然是个人的成绩,却是我们整个团队的成功。我们参与备战训练的过程,是所有老师们一起商量探讨、共同提高的过程,有时候学生也会给我们提意见,来‘指导’我们的动作。”备战技能大赛的时间不再那么枯燥而紧张,所有参与其中的师生都感受到了那份充实与收获,那种因为大赛而萌生的自信心、满足感就是对全体师生最好的褒奖。

为了借技能大赛之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浙江公路技师学院真可谓下足了功夫:师资与绩效挂钩,引入技能导师制,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举办教师技能竞赛,发掘并培养实质性的技能强手;引进专业教师,充实壮大专业师资队伍……多管齐下,浙江公路技师学院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打造出了一支专业能力强、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精干的年轻教师队伍。

以技能大赛为引领,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促进课程体系的重构和校企合作的新发展,浙江公路技师学院以

品牌经营的视野做强技能竞赛,做大学校发展,以品牌理念实现了学院发展的品牌崛起。

新昌职业技术学校

产业转型升级,学校稳中求新

没有气势恢宏的校门,也没有豪华气派的建筑,仅从门面看,新昌职业技术学校更像一处低调的厂区。说它低调,是因为步入其中,记者发现它的内部结构有种“庭院深深”的感觉,亭台楼阁、连廊环错,教室、实训室、办公室、校长室之间独立又相连,这是一个尺度适宜的办公、学习空间。

就是这样一所内敛的学校,已在过去的三年中摘得了全国中职学校技能大赛的3枚金奖,1枚银奖。“多大的胸襟,成就多大的梦想。”这是吴亚宏校长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治校成绩斐然的原因之一。自2006年接过校长这根接力棒,吴校长的“胸襟”并不仅仅只停留在学校内部管理上,对于新昌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他有一条敏感的神经。

医药化工行业一直是新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2002年,全县30多家小化工企业全部关停搬迁,50多个污染较重的医药项目停产,直接导致当年1.5个亿的财政收入损失。这个信息让当时还是副校长的吴亚宏意识到,新昌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已势如破竹,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学校势必得做出相应调整。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相应的技能人才需求会大增。为企业直接输送技能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将大有可为。”吴校长接轨地方经济办学的思路很明确,但是具化到学校是需要转化为专业设置、教学改革、课程重构、实训配套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的。

于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培养中职学生成了新昌职业技术学校近几年的发展主线。

专业设置紧跟产业布局

在整顿优化医药产业的同时,新昌县大力培育机械制造产业,确立了“做强做大机械产业,做优生物制药产业,拉长轻纺产业链”的县域发展思路。吴校长介绍说,目前新昌工业经济已形成五大支柱产业:医药化工、制冷配件业、轴承加工业、汽车零部件和纺织机械产业。

专业是职业学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契合点,学校认清新昌县的产业集群,做出了如下调整:开设机械、财经商贸、旅游服务三大主干专业群,14个方向的专业链。同时,因为在新昌,制冷配件、轴承加工、纺织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达,学校判断出机械制造业人才将会有广阔的市场,结合机械专业的历史优势,学校又做出另一个大的发展基调:做强机械专业群。

目前机械专业群的班级占到了班级总数的一半以上,该专业群已经形成了中级技工班、高级技工班、高职预科、3+2大专班的梯度建设。教务处的蔡老师说:“层次感分明的专业结构不仅满足了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满足了地方企业对不同要求人才的需求,大大拓宽了机械专业群的对口市场。”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和电子电工专业已成为浙江省省级示范专业,前者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浙江省品牌专业。

人才培养紧跟产业升级

做足形式后,自然要夯实内涵。“企业转型升级后就需要相应的技能型人才,现在所谓的用工荒,其实是用人金字塔状态下高级技术人才严重不足造成的。社会上有一种片面的观念,认为职校学生和农民工没什么分别。如果我们的教学科研、师资建设脱节社会,那么这样的观念就真成现实了。”

吴校长上任的第一年,就组建了一支以教学骨干为主要成员的项目教学开发团队,启动了以“项目教学”为标志的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教学法改革的同时学校又启动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在新昌,这样的工程没有可供借鉴的模式,只能在校园内小范围“开垦”一块试验田――开办出为机械制造业量身打造的新昌首个高级技工班。技工班成绩辉煌,“产出”全国钳工冠军。如今,高级技工的培养规模已扩容为12个班级。

在科研实力不断上升的情况下,2008年开始,学校将技能与创新教育有效结合。依托企业“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技术创新活动,开办创造发明兴趣小组及相关课程,建立技能与创新作品展览室,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现在,学校屡出各级技能大赛冠军,盛名之下将如何把控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此,吴校长异常淡泊,“我在意的是学生们的基本功,只有扎稳马步才能练得最上层的武艺。整体水平高了,其中的尖子夺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嘉兴市交通学校

扬民办智慧 创优质特色

时至中午,嘉兴市交通学校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场地上还是一派热闹景象,正在练车的学员们俨然忘记了腹中饥饿,也难怪一报出嘉兴市交通学校的大名,连出租车司机都会误以为记者一行是专程赶来学车的。随着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工作的规模扩大,嘉兴市交通学校“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的初衷得到了良好体现,而今的嘉兴市交通学校,声明在外、远近皆知。

虽然是非公办学校,但是嘉兴市交通学校却一直以“走在公办学校前面”自勉。如今的嘉兴市交通学校,以其优美的校园环境、优异的教学质量、优秀的培训口碑,成为了嘉兴市职业类学校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学训同步发展

自从2003年搬迁至现有校址,嘉兴市交通学校的发展就掀开了崭新的篇章。学校办学经费逐年递增,实训基地建设快马加鞭,骨干专业发展一日千里,相关交通培训有条不紊,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尽管培训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嘉兴市交通学校坚持全日制教学与培训工作同步发展的原则却没有丝毫变更。以汽修专业、物流专业两大骨干专业为核心,嘉兴市交通学校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集群。

“我们学校的驾培工作是嘉兴市开展最早的,而且我们恪守质量意识,对每一位参训的学员都严格要求”,嘉兴市交通学校校长蒋国庆强调学校在驾培工作中考虑更多的是社会影响,重视学校品牌的建立。“因为我们坚信,培训工作做好了对全日制教育也有很好的带动作用。”而事实也正如蒋校长事先所预料的那样,学校的全日制教学工作也拥有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招生情况良好、招工就业爆满,可是嘉兴市交通学校的努力并不仅仅止步于此。相比就业率,他们更加强调“学生专业对口率”。“高一学生享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是嘉兴市交通学校教学管理中与众不同的地方。“希望我们的学生挑选的是他们真正喜欢的专业,是他们愿意投之以毕生精力的专业,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就业稳定率”,蒋校长言辞间流露出对学生的殷切关怀。

校企深度对接

2011年3月28日,嘉兴市交通学校与上海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刚刚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授牌仪式,而这,只是嘉兴市交通学校开展的深度校企合作的个中代表。“学生能在岗位上实现独立操作才是我们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我们的校企合作一定要走向深入,提倡学生顶岗实习”,蒋校长介绍说。为了提高学生技能,学校将专业课课堂搬到了实训车间,在教学过程中穿插针对性教学,将理实一体化观念贯彻到课堂的细微之处。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课教学能力,学校要求专业课教师抽两个月时间下企业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的契合度,同时强调教师下企业时的在岗工作效率,甚至鼓励教师在外面承接或开创自己的事业,“一切以提高专业技能为指向”,蒋校长深信教学要“不拘一格用人才”。为此,嘉兴市交通学校还从企业里挖来几位技能过硬的技术骨干来校任教。

大赛助力成长

作为浙江省唯――所连续四年参加全国汽修技能大赛的学校,嘉兴市交通学校对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与参与程度,可见一斑。积极备战技能大赛在嘉兴市交通学校师生心目中是一种本分,他们每年都会倾注以莫大的热情。将技能大赛视作提升学校品牌知名度的契机是蒋校长不断向学校管理层灌输的观念。而全校师生也都非常争气,不但开创了嘉兴市职业学校学生在全国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先河,还保持了连续四年参加全国汽修技能大赛的记录。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动手能力是嘉兴市交通学校一贯的目标与任务。为了利用好技能大赛的平台,学校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参赛选手,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技能大赛中来,以赛促练,实现技能提升的最终目的。而省内技能大赛均能出线的优异成绩也证明了嘉兴市交通学校的雄厚实力。

德育匡扶人生

第6篇:对汽修专业未来的规划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 服务区 发展 研究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配套设施,直接向司乘人员提供生活服务和工作方便。由于全省各条高速公路的投融资体制、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经营理念各有不同,服务区的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如何选择一种适合自己需要的管理模式是每个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都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因此,分析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现状,发现服务区管理上的不足,对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整体经营质量,加快服务区品牌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福建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现状分析

1.1 经营管理的现状

(1)经营管理的概况。1997年12月15日,福建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厦高速公路正式通车,通车里程81.4公里,只有一个服务区。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到2009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000多公里,建成服务(停车)区达50对,已建的50对服务(停车)区占地面积5000亩,面积最大的服务区为天福服务区为2000亩,最小的停车区为云淡停车区面积为20亩,平均面积为100亩,总投资额19.34亿,两对服务(停车)区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7公里。

(2)经营管理的模式。一种是根据“谁投资谁管理”的原则,由高速公路业主或者承建商全权负责建设运营,如沈海线福泉段、泉厦段、厦漳段等;一种是采取成立合营公司的合作投资经营模式,由高速公路业主单位分别委托所属开发公司或其它子公司联合中石化福建石油分公司按一定股比出资联合成立合营公司,负责所属路段服务(停车)区的投资建设经营管理,并按合同将前期道路“三通一平”费用以租赁费形式逐年返还给高速公路业主,主要有漳诏段、福宁段,京福福建段、莆南段、龙长段。在具体经营方式上则以对外承包经营为主,自营项目为辅。

1.2 经营管理的分析

(1)功能设施基本一致、潜在效益挖掘不深。一方面是省内大多数服务区对闲置空地不开发,各个服务区功能单一,项目简单,经营范围基本相同,除加油站、餐饮、超市外,很少开发其它的服务项目。另一方面是各服务区的设置功能和经营业务一致,但采购、销售以及人员、设施上又各自为政,加上部分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选址和间距不合理等,都造成人财物配置的极大浪费。

(2)管理人员仍需充实,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每个服务区只配备1-2名管理人员,从事管理的人员太少,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对经营项目的认知程度不够,经营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制度虽多,但约束性差,效率不高,特别是缺乏良好的激励制度,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很多时候不能正确理解和自觉执行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度,致使工作差错率偏高。造成服务区管理人员缺乏的其他原因还在于,服务区与征费所相比,职级和收入待遇等方面的差距;服务区的管理水平难以尽快提高,也就难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经营地位实际垄断,性价比例整体偏低。高速公路服务区内的餐饮、住宿、购物、通信、加油、汽车修理等经营项目大都采用承包经营方式,由于司乘人员上了高速公路以后,只能在服务区内加油、就餐和消费,服务区内的经营单位实际处于垄断地位,存有“卖啥买啥”、“供啥吃啥”的独家买卖观念上,思想上没有从“关注顾客需求”的焦点上,抓管理、搞经营、提质量、上水平。经营上的随意性,违背了市场规律,障碍了服务区的发展。服务区内商品的价格高于市场,而服务质量却低于普通经营场所的事实降低了司乘人员的满意度,使其主观上尽量减少在服务区的消费行为。

2 海西建设大视野下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前瞻

就服务区发展论服务区发展,其前景和规模都是有限的,跳出服务区,从更大的视野审视服务区的发展问题,更有助于服务区的发展,要在竞争中获胜,不仅仅是与时俱进,更要有前瞻性。笔者认为,随着海西经济的快速发展,海西路网密度的加大,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定位和经营模式也将发生相应调整。

(1)由休息功能向休闲功能转变,经营范围更加丰富。无可否认,人们选择高速公路出行的主要目的是尽快抵达目的地。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自驾游的发展,司乘人员在服务区内停留的时间也将会延长。服务区内的商品质量将会大大提高,经营品种将更具个性化和地方特色,当地特有的水果、药材、工艺品等将成为服务区销售重点。服务区内餐饮服务将会更加丰富,具有当地特色美食、小吃将成为经营重点,连锁经营的中高档餐馆将在服务区内涌现,满足一些自驾游和高端商务人士需求;服务区也将为地方经济和旅游提供宣传服务,起到旅游推广作用。

(2)由配套设施向物流园区转型,节点作用更加突出。现代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将改变部分服务区的经营方向。高速公路上不仅存在人流与物流的流动,还有商业流、信息流、金融流、文化流,因此,高速公路沿线适宜发展以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标准的现代流通业。目前许多物流中转站多设在毗邻高速入口的城郊,进出该城市的货物都先经过该中心分配后再进入高速公路网络配送。这种在高速公路网络以外进行中转的物流方式无疑增加了进出高速公路的物流时间。随着现代物流业的,服务区独特的土地资源、物流区位优势和信息网络优势将使着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向高速公路服务区转移并迅速形成高速公路货运系统,使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进行物流中转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3)由垄断经营向连锁经营转变,服务品牌更加普及。一方面,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的车流量不断上涨,驶入服务区的车和人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人们对单一功能、低性价比的现行服务区经营模式越来越不满。这种高需求水平与低服务质量的矛盾中存在着无限商机,势必引发高速公路经营模式转变;连锁经营将作为改变矛盾、实现转变的一种经营模式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可以预见,一些连锁经营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餐饮店和连锁经营休闲娱乐品牌,将陆续进驻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快服务区品牌化建设步伐,提高服务区的服务质量和形象。

3 正确把握海西建设历史机遇的思考

国务院支持福建海西建设《若干意见》的出台,为福建省高速公路发展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福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为高速公路公路带来持续稳定增长的交通能够流,这也必将为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3.1 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制定科学的经营发展规划

战略规划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对资源型企业而言,尤为重要。在资源越用越少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企业的持续增长,的确是必须面对和思考的课题。公司的核心业务是服务区的经营,如何充分利用服务区各种资源创造最大收益是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1)科学确定服务区的经营模式。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应该采用自营与加盟连锁经营(对外承包)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服务区所有项目整体外包,二是服务区主营业务由公司经营,一些较难控制的项目(如汽修等)外包经营。根据海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全省将有112对服务区,这些服务区全部由公司投资经营是不现实的。因此,可取的方式是选取条件较好的服务区自营,其余的对外承包经营。而对于外包经营的服务区,可以按照一体化管理的要求,统一品牌和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外在形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维护公司整体形象,减少公司投资风险。

(2)迅速培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资源是有限的,政策是可变的,垄断是暂时的。作为一个资源型和依靠政策支持的公司,在市场化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面临反垄断风险,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加快培养公司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即根植于企业内部组织运营中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的结合体。在服务区经营管理中,知识不深奥,技能不复杂,经验靠积累,关键是要有意识的将三者有机结合,要靠内在组织性的精耕细作创造利润,并形成自己的综合能力,也就是适应未来的竞争力。规模大、成本低、资金优势、企业文化等要素,都不是核心竞争力,因为它们都是外在的力量,它们固然可以推动企业的增长和发展,但绝不是企业持续增长的根源。当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真正可以支撑企业继续增长和繁荣的,是再生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

(3)充分利用服务区资源。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区投入运营,要紧紧围绕服务区发展新业务。一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连锁经营餐饮店和便利店,实施分区统一配送、统一经营管理,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商品销售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建立配货中心,为服务区做商品配送,降低服务区经营成本。二是通过连锁经营网络,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尤其是省际服务区内经营地区特色产品,如闽南鞋帽服装、武夷山的红茶、莆田的工艺品等等。在这些交通量很大的省际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我省特色产品,有利于加强同外省商贸流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三是与物流业务相结合,利用服务区点多面广、交通便利的特点及经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优势,利用服务区用地建设小型物流仓库和配送中心,作为散件、小件货物集散地,建立高速公路网络快速货运系统,开展运输、仓储、配送、中转、包装等综合性物流服务,既可以充分利用现存资源,为社会提供多功能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又可以拓展公司的业务范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确保企业优质高效发展必须实行规范化的经营管理

规范化建设是加强形象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的支撑和保障。高速公路服务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说明规范化经营管理是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1)延伸服务内容,形成专业化、系统化的服务体系。

一方面是福建省高速公路发展和服务区做强做大的需求,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融资平台,拓展融资渠道,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到服务区建设领域;另一方面高速公路服务区高昂的建设运营成本和其所具有的公共服务属性决定了其收益低的必然事实。因此要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垄断经营、网络和资信优势,按餐饮、超市和汽修加水三大类成立专业化公司,依托品牌化建设,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统一标准,规范管理,进行连锁经营、集中配送,实施有效成本管理,优化成本控制,保证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统一垂直管理、条块分类核算、合理配置人财物,实现集约化、集团化经营,促使企业生产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全面提高了服务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推行人才战略,实现人才的良性流动。一是借外脑,融智力。善用外脑、善于融智,是现代企业拓思路、求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高速公路服务区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大都就近招工,素质参差不齐,具体做事的人多,明思路、定战略的人少,要选定几位专业人士为服务区运行与管理顾问,融集社会智力资源为己服务,借用外力弥补自己之不足;二是要勤学习、练内功。服务区要发展,离不开一支好的员工队伍。要聘请专业人士培训员工,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让大家一开始就从思想上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怎样做。要让整个服务区形成学习业务、研究业务的良好风气,一边学习一边服务工作,学中练、练中干、干中学,苦练业务基本功,达到人人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并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三是引人员、强管理。立足高速公路系统内部职工队伍,在路政、征费等部门内进行良性的交流轮岗,发挥他们原先在高速公路系统内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和管理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形成提升;通过面向社会引进专业化、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壮发挥他们的理论优势和广阔的视野,确保打开服务区持续上升的通道。

第7篇:对汽修专业未来的规划范文

因为春日的播种、夏日的浇灌,才有秋日的硕果。三位学生在技能领域的“巅峰”对决,不仅仅印证了他们自身拥有深厚的功底,更体现了学校“崇德尚技”的精神。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王钟宝说:“永康的五金企业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学校正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摇篮。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要使培养模式不僵化,只有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转型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人才需求而‘转’,才能使孕育人才之水‘活’起来,培养出企业所需的‘永康技工’。”

“巅峰”对决

华杜刚:以实力打败对手,借机遇改变命运

初入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时,华杜刚与其他学生并无二致,每日上课、下课,偶尔趁着运动时间与同学们在球场上打几圈篮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华杜刚发现自己对数控专业很感兴趣,学习态度也从漫不经心变为专心致志。“当时学校开设了许多选修课,让每一个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项目,我第一反应就是心动。”华杜刚一开始就对数控操作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高一时,华杜刚就在数控专业课上崭露头角,指导老师赵强更是对他青睐有加:“男生一般比较毛躁,刚参加训练时很难静下心来,可是华杜刚从一开始就让我看到了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素质――耐心与细心。数控车加工技术项目最能体现数控加工中高速、高效的特征,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必须熟练掌握CAM编程、程序传输技术以及薄壁、异形螺纹类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方案的制订技能;必须有足够的毅力与恒心,耐着性子一个个地去攻克难关。华杜刚天生就是这块料子。”

多年来,学校一直注重开展“一体化”教学,这让刚升入职高的学生们有了与往常学习模式不一样的体验,每个人的自主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除了正常上课外,华杜刚每天起床吃了早饭后,就早早地来到实训车间做模具,他大多时间都“泡”在车间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每当训练遇到瓶颈,或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觉得乏腻了,华杜刚总是这样鼓励自己。

“无论做什么,我都希望做到最好。很多人对我说,‘你才高二,参加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要有压力,就当检测一下实力好了。’在我眼里,这是一次需要好好把握的机遇。”华杜刚相信实力可以打败对手,机遇能改变命运。省赛时,老师推荐了华杜刚与另外一名学生参加。在比赛过程中,华杜刚以突出的表现,获得参加国赛的资格。“在比赛过程中,华杜刚在画图纸时曾因为没看清,有个地方画错了,但他在制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加以改正,最终化险为夷。”赵强事后为他捏了一把汗。

一路披荆斩棘冲进国赛,华杜刚相信机遇的背后还需要实力做支撑。近些年来,学校培养目标从中级工转向高级工,在技能方面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勤奋好学的华杜刚来说,显然是为他创造了更多提升技能的机会。拿了全国一等奖后,他反而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进赛场时,由于故障,计算机与机床连接不上,我当时有些紧张,十分钟后裁判过来了,帮我解决了问题,但那段时间相当难熬,很考验心理素质。以后我在心理素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华杜刚说。

胡俊超:奖牌背后凝结着老师的汗水

“今年国赛有一个项目是工业产品设计CAD,要求画曲面造型的订书机,比较复杂,难度也高。”指导教师马林刚说。然而,胡俊超依然出色地完成了高难度的操作,夺得大赛一等奖。这还得归功于指导老师马林刚的训练有方:“前年,我带学生参加同类项目比赛,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当时就是输在这曲面造型上。比赛回来后,我特别重视这个关键点的突破,并加强选手的基本功训练,让他们以不变应万变。”

当胡俊超在领奖台上拿到全国一等奖的奖牌时,他腼腆而谦虚地说:“我的成功,四分归功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人人学技能的良好氛围,四分来自于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关心帮助,两分靠自己的刻苦训练。”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胡俊超看来,领自己进门的师傅给予了自己太多的帮助。“省赛结束后就放暑假了,为了铆足劲冲刺国赛,炎炎夏日,我们放弃假期在实训室训练。这期间,指导老师也是每天都过来辅导我们,有时候我们忙得忘了吃饭,他们还会带吃的过来。”让胡俊超同样感到温暖的是学校领导的关心,他们知道选手们训练辛苦,特地为选手们准备了教师食堂的饭卡,以便他们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比赛前夕,胡俊超有些焦虑,害怕比赛时“掉链子”,让两年的辛苦付诸东流。因此,他比平时更卖力地训练。郭丽华看到胡俊超的反常后,在实训室找到他,说:“古人学习,讲究一张一弛,有紧迫感是好的,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以平常心面对比赛,反而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郭丽华的话让胡俊超的心安定了不少,在赛场上他以较强的全局观念,“先粗后细,先大后小,不纠结于细节”,最终以超乎平常的发挥,摘得桂冠。

胡慧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中考时,胡慧骏发挥得并不理想,若上普通高中,学习难免吃力,父母便建议他去职高学个实用性强的专业。这个选择开启了胡慧骏“新世界”的大门。“从小我就喜欢自己动手做玩具,有时候把家里的机器拆了,再重新组装回去,或许那时的我就已爱上了机电。”胡慧骏说。自进入机电班后,胡慧骏发现自己如鱼得水,有太多东西让自己感兴趣,有太多地方让自己想学习。

当问到胡慧骏为什么能在国赛上表现得如此优秀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大概是之前的比赛为我做了铺垫吧。”高一时,胡慧骏在周平龙老师与郭丽华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光伏发电项目比赛。那次比赛虽然没有得奖,但小试牛刀的胡慧骏第一次感受到了比赛的残酷: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比赛让他明白了日常积累的重要性。高二时,胡慧骏在马晓亮老师的指导下,又参加了金华市和浙江省的机械装配项目比赛,取得了金华市一等奖、浙江省三等奖的好成绩,为他日后提高这方面的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三时,胡慧骏参加省赛的PLC编程、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两个项目的比赛,一路比拼一路收获,为他最终在国赛上“巅峰”对决打下了实战基础。

胡慧骏坦言:“第一次参加比赛时,一位裁判负责三四位选手,我被裁判的目光一扫,就不自觉地紧张起来。国赛时,每位选手都被一位裁判盯着,同时摄像机全程拍摄,但我依然镇定。这都得归功于前面实战的经验积累。”班主任郭丽华说:“大赛注重的是实战能力,如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项目,要求学生既懂安装,又会维护,还要独立设计编程,使组装完成的自动冲床能按要求生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胡慧骏通过实战,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愈加清晰。“机器不是冰冷的物体,人类在运用它时已经赋予了它情感,我希望以后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机器,从而改变生活。”胡慧骏对机器满怀情感。

如今,同在机电121班的胡俊超与胡慧骏,也已顺利升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新的平台上不断提升自己,离他们的职业生涯目标也越来越近。

“金牌”背后

革新技能教育,随经济发展而“动”

职业教育想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一定要跳出教育范畴,站在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看教育。“永康市以生产五金件为主,如今‘机器换人’的趋势愈加明显,这要求学生在观念及技术上紧跟市场发展。”王钟宝作为学校的领头雁,对当下的市场动态掌握得比较清楚。“从比赛中我们发现,创新技能教育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技能,而且要让他们有创新理念。”在他看来,机电、数控等制造类专业能在大赛中夺金,既是学校实力的证明,同时也为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施行奠定了信心。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技能教育的变革首先体现在课程改革上,为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跟着兴趣走,允许学生二次选专业。“只有对专业感兴趣,并在实训过程中摸索、挑战,走上社会后才能以热情的态度投身于自己的事业。”该校副校长徐晓光说。

与课程改革相配套,学校各专业亦开展紧锣密鼓的校本教材开发工作。从2014年至今,该校教师主持开发的校本教材共有24种。其中,《模具结构与设计》《模具加工技术》等7种教材是与企业共同编写的。旨在当前永康市经济发展的形势下,糅合最新技术理念,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层面“快”人一步。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育出最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我们的实训课安排得比较紧,都是一个月一个月安排,让学生在连续的实践过程中找到最佳感觉。平时训练时,我们保证每位学生一台机器,如果是参加技能大赛的选手,我们会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具,也安排多个指导教师进行指导。”该校教务处主任胡赞这样介绍。

完善实训基地,跟着产业转型“走”

随着产业的精细化、规模化发展,“实训车间工厂化”是学校对实训场所提出的要求。为此,学校建造了一幢别具一格的模具产学研中心,占地6000平方米,完全按照生产要求进行建造,就连地坪厚度的设计、地下管线的铺设、消防设施的配备等也完全符合当前产业生产的要求。实训基地内设模具制作、数控加工等方面的4个实训车间,每个车间都配备了各种高精尖设备,仅设备总投资就达到2500多万元,成为一个设计新颖、设备先进的大型“产学研”基地。

除了模具产学研中心,学校还建有一幢实训大楼,是自动化专业学生的训练场;一个汽车服务中心,主要围绕汽修钣金与喷漆进行实训,企业4S店师傅长期驻点,向学生传授实践经验;一幢财经类实训楼,是会计与商贸类专业的实训基地。所有实训场地的建筑面积总和达25860平方米,设施完善,能保证每个在校生都有一个工位;设备先进,拥有3D打印及五轴加工中心等许多先进的设备,其中包括机械手、三坐标测量仪、三维扫描仪等。完善的实训基地,良好对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与当下的技能大赛接轨。正如学生胡慧骏所说:“如果没有学校给我们提供的先进设备及良好的实训场所,我们不可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夯实工学交替,围绕企业需求“转”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十多年前就提出“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人才培养理念,职业教育围绕企业需求而“转”。2014年,学校与中国超人集团举行了“超人机电班”授牌仪式。校企通过研讨协商,共同制订了《超人机电班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企业需求。在“超人机电班”上,企业副总裁金天鸿任名誉班主任,以潘世勇为首的六位企业技术专家组成“超人集团讲师团”,定期参与授课,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

与“超人机电班”类似的“宏远数控班”“众泰汽修班”等十多个行业企业冠名班相继开办。学校邀请企业优秀的研发人员、技术能手来校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技能操作,让学生参与到企业产品设计、生产的各个环节,形成颇具实效的工学交替模式。

第8篇:对汽修专业未来的规划范文

关键词:技工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5-0090-02

引言

校企合作是许多国家技工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技工学校与用人企业紧密合作。实现学校与市场相结合、教育者与市场相结合、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近期,通过对企业的调研,我们获得了以下的一些认识:长期以来,企业习惯于从劳务市场招聘工人,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快速招聘、补充用人的不足;缺点是所招聘的工人技术技能不过关,技工道德不理想,工人对企业不真诚,工人队伍不稳定,给企业正常生产带来干扰。但是,如果企业自主培养人才,存在着时间长。人才成长速度慢。因此企业与技工学校协作培养工人队伍不失为技校发展的方向。

在如此之大的发展背景下。作为技工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整日坐等“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国策带来辉煌的明天,更应当着眼于今天的内涵变革和发展。以“出口牵动进口”。将技工教育“由弱势转变为强势”。这其中重要的一个新路子就是加强校企间的多方位协作。

一、技工教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技工教育目前虽然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一些技工学校已经与企业发生了一定的联系。但是绝大多数仍然是以“就业指导中心”的部门的老师与企业的人事部门经理打交道,向他们“推销”自己的学生:或者是专业教师前往企业与生产部门的“朋友”联系学生专业实习参观的事宜等等。这种合作受较多的限制,学校内部的机制缺乏活力,无法满足企业用人的特殊要求和时段特点;企业生产运作的变化。又不能适合学校教学进程中的安排。

因此,切实开展好校企协作工作,建立学校与企业的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国外技工教育成功的经验,也是解决目前我们中等技工教育存在问题的新路子。我校在具体实践中已经有了一些体会和收益,多年来,我校以深圳柏怡电子、东莞TTID!电子、咸阳凯隆汽修、咸阳天王幼儿园,成阳农业机械研究所为依托做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基础知识直接结合到了生产实践当中。并在就业后很快适应企业的环境补充到生产第一线。多年来我们为电子厂、汽车维修厂、机械厂。幼儿园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多数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甚至有一部分已经走到了领导岗位。近几年随着技工教育的大力发展及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我校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扩大了对外合作的领域,先后与上海凯虹电子厂、英业达电子厂、达丰电子厂、广东乐依文半导体测试厂等多家企业进行协作,为这些企业定向委培学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也为学校的就业工作减轻负担。

二、实践探索

(一)转变观念。树立开放型办学思路

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多数学校和企业的协作存在一些无从下手或难以深入的困难,这些固然有如“地区经济不景气”、“企业对学校排斥”等外部因素。但也有学校方面如“坐等企业挠持”、“协作内容不多”、“恪守固定模式”等观念上的问题,这才是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

校企协作关键点不在企业而在学校。学校应当转变观念,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以校企协作为突破口,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带动专业设备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带动学生实践技能、技工素质的教育。一句话。摒弃“关门自守”、“闭门造车”的思想,为树立开放型办学思路。

(二)组建机构。成立校企协作委员会

校企协作是学校与企业单位之间的整体联系与合作,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组织来统筹规划,才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工作。最为有效的方式是成立校企协作委员会,学校聘请与学校专业对口、合作密切的多家企业的经理、主管等资深学者、技术专家等组成委员会,对学校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进行有效的指导。委员会有专门的章程,明示立意、规范、职责与义务等,规定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一些活动。如:共同研讨学校的重要教学改革方案,评议教学某一环节,反馈对毕业生(实习生)的评价,向教师或学生作专题报告等。

建立类似的组织机构。对学校和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机制的约束和保障,双方的职责、义务明确以后,开展工作就比较“顺理成章”了。

(三)听取意见。进行教学综合改革

校企协作的目的定位切不可是学校得到企业的经济资助为宗旨。而应是促进学校内部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校企协作的重要内容是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诸多方面进行改革。

1.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

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原动力来自生产实际,虽然作为学校来说。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应当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和内涵,应当服从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的政策规定和指导。但是,每一所学校所处地区的经济状况和结构不同,生源的基本条件不同,最终的服务对象不同。就应当在人才规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体现所服务企业的需求。我们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的时候,将教学规范与企业需求通过三个“衔接”来保证。即:①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衔接;②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衔接;③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衔接。而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通过学分制、选修制来具体落实。

2.修订专业教材讲义

目前技工学校所使用的专业课程的教材绝大多数是学校的教师所编写,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它的使用价值;但是有理由说其先进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有待商榷。而校企协作可以使得专业教师能够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直接接触具体的新技术、新工艺,返回课堂进行教学一定能够“言之有物”。同时还应听取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建议,补充和修改教材与讲义,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3.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是技工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仅仅靠一本书的传统做法,缺少就业从业事例,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通过校企协作。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增加生产中大量的实例,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在加强对学生的技工道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方面,首先要让学生能够深切体会这样做的目的,除了教师平时的教育之外,充分发挥企业直接反馈信息的作用,收效会更好。校企协作之后,企业的声音可以直接为学生所聆听。起到“事半功倍”的实效。

4.双方联手,建立实习基地

在校企协作中,学生实习也是重要项目之一。学生在校学习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后,还需要在企业的具体实践中进行一段实习、“真刀实枪”的磨练。而为了使未来的员工能够很快适应纪律要求、掌握技术特点、熟悉企业文化,企业也需要学生在正式从业前有一段生产实习过程。双方的共同的需要正是建立生产实习基地的有利前提。当然,生产实习安排的时段既要根据学校的教学进程,又要兼顾企业生产的需要。实习基地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的问题,对于教师的专业生产实践能力的提高也能带来极大的便利。企业是教师和学生的最好学习基地。

总结

1.技工学校依托企业共同发展是技工教育特有规律,综观西方发达国家技工教育所走的路程,还是联系我国技工教育一些先进的做法,开展校企协作,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是学校。

2.校企协作是市场经济下的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利益驱动所致,而非主管部门的指令要求。因此,开展这项工作一定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

3.校企协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抓住这一特质,才能是学校和企业保持长久合作关系。

第9篇:对汽修专业未来的规划范文

[论文关键词】国际化经营;反倾销;行为分析

如何应对国外的反倾销,我国的研究多从反倾销应对策略、准备应诉材料等角度进行研究,企业除了积极应诉、请求政府和行业协调、等待裁决结果外,只有很少的企业反思其它的出路。国外有许多研究反倾销引致直接投资(Antidumping—Induced FDI)理论的相关成果,但都是基于对企业海外投资的定量分析,少有案例分析,国内有关研究也少有涉及企业规避反倾销的行为分析的成果。其实,我国政府一直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也确实进一步加快了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步伐,李钢等(2000)调查得出结论: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是开拓海外市场(占47%),海外的高利润率(占17%),避开国内激烈的竞争(占15%),规避贸易壁垒(占12%),强化国际竞争力(占9。ZhangandBulcke(1996)认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动机更复杂,共列举出28种原因,其中规避贸易壁垒列第11位。这些研究都表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确有规避贸易壁垒的目的,但在实践中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否取得了相应的效果?本文以管窥豹,从福耀集团应对反倾销的个案出发剖析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行为,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作为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一个参考,并提供一种基于国际化战略的中国企业自我保护的反倾销对策研究新视角。

从下表来看,2000年加拿大和美国对福耀反倾销后,福耀的各经营指标均表现得非常出色,表明福耀的经营业绩受到反倾销的影响有限,可见福耀应对反倾销是成功的,那么福耀是如何成功应对反倾销的呢?在分析之前先简要回顾福耀集团的国际化战略进程。

一、福耀集团国际化战略进程

改革开放伊始,大量进口汽车涌人中国,基本上使用日本玻璃,其进口的成本一两百元,而售价却是几千元,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福耀进入汽车玻璃维修领域。福耀引进当时玻璃制造行业最先进的芬兰设备,仅四五年时间,就占据了国内维修市场六七成的份额。但仅做国内市场,进一步发展只有苦等国内汽车工业的繁荣,对于想尽快成长壮大的福耀来说,走向海外是无法回避的选择。

福耀实施国际化战略刚开始并不顺利,产品进入加拿大汽修市场,因质量问题被全部退货,这让福耀认识到自己与“能够满足轿车工业需要”的玻璃工厂的差距。同时,福耀一直增长缓慢,只有借助强大的外力,才能在运营、管理、技术、理念上使公司朝世界一流企业迈进。为了使玻璃制造真正跟国际接轨,提高产品的质量,福耀花重金从芬兰引进当时国际最领先的钢化炉,并按芬兰标准建设新工厂,抓住美国对高能耗高成本产业进行削减的时机,再次进入美国市场,一举占领美国10%的市场份额,1995年大规模进军美国市场,1998年在美国就很有影响了。

1996年,圣戈班投资1530万美元,福耀投资1470万美元成立合资公司——万达汽车玻璃有限公司。福耀也由此从单一的汽车玻璃生产企业,转而成为具有汽车玻璃设计能力的企业,为进一步发展赢得了机会。由于圣戈班只把福耀看作其在远东地区的一个工厂,用以供应亚洲客户,而福耀希望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市场,合作不久,双方就产生了冲突,矛盾集中在开发国际市场上和对中国市场发展的战略上。圣戈班坚持产品出口到美国要谋求高利润,断然拒绝了福耀希望提供价格支持的请求。

圣戈班在南美有自己的工厂,福耀拓展北美市场,与其全球布局发生冲突。1999年,福耀最终以4000万美元买断圣戈班在福耀的所有股份,并以此为条件与圣戈班约定在2004年7月1日前圣戈班不得进入中国市场,为福耀在5年内排除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赢得发展的时空。合资确实让福耀在产业链条中前进了一步,从单纯生产跨入了设计、研发领域,奠定了福耀日后成长为世界级大型企业集团的关键基石。福耀亲身积累了与狼共舞的宝贵经验,加深了对竞争对手的了解。

福耀还曾在美国建厂,但在雇佣了1O多名员工后,觉得员工的成本太高,而单位产量又太低,在美国生产难以为继。到1998年该工厂就变成一个仓库,2001年卖给一家以色列公司。此次海外投资失败使福耀寻求其他国际化途径。2002年福耀接到现代起亚中国公司出口配套业务(500套PORTER车型的左右侧窗玻璃),使用的是贴牌(OEM)战略,从而加快进军国际OEM市场的步伐。在遭遇反倾销后,福耀加快转向国外OEM市场,此举不仅避免了贸易壁垒限制,而且使其超越配件市场,进一步接近为汽车厂整车配套生产的目标。通过努力,福耀先取得了为韩国车厂OEM配套的资格,之后又进入了美国OEM提供商名单。

二、福耀集团应对反倾销的行为分析

(一)OEM的国际化模式

海外OEM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汽车玻璃国际产业转移加速随着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公司海外汽车玻璃OEM销售开始加速增长,汽车玻璃OEM出口为福耀公司最大的盈利增长点,且潜力巨大。2002年开始公司陆续获得了国际主要汽车行业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2004年又陆续通过了通用、福特、大众、现代等世界几大汽车公司的认证,通用汽车还将公司列为全球战略合作伙伴;2005年正式介入由五大汽车玻璃巨头垄断的国际汽车玻璃OEM市场,开始大量参与国际汽车公司2008-2009年新车型的配套开发,这些配套订单均属于大批量;2006年公司又成功接收到首批俄罗斯拉达和韩国现代1.2亿元左右配套订单。优质低价的产品为公司赢得大量海外OEM市场订单。2007年福耀取代当地供应商得到北美现代汽车公司的配套订单,通用、福特、大众、现代和拉达各有一款或几款新车型将主要由公司配套,通用和大众还计划将几款成熟车型的配套订单也转移给公司。预计这一订单将为福耀玻璃带来最多180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加上原有的韩国现代、俄罗斯拉达、沃尔沃等订单,预计2007年的海外OEM配套销售收入将达到5000万美元,2008年OEM出口将达到8000万美元,到2010年,销售总规模有望达到400万套以上,包括中国市场在内,在全球OEM市场占有率达到8%,跻身于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行列。

国内OEM市场龙头地位稳固。中国汽车市场的长期快速增长可以期待,未来几年,汽车玻璃需求仍将呈迅猛发展态势并拥有广阔的空间。汽车玻璃OEM市场将保持同步增长。随着国内高等级汽车玻璃产能的迅速扩张,汽车玻璃配套市场已基本实现了进口替代。目前福耀在国内OEM市场占有率70~/6左右,在轿车OEM市场的占有率超过6O%。

在占据国内汽车玻璃市场60%和美国汽车玻璃维修市场20%份额,以及打开了最为保守的欧洲汽车市场的基础上,福耀已能自产高端的浮法玻璃产品。浮法玻璃的自产,仅国外的运费和包装费一项,令福耀获益匪浅,同时为其成为汽车玻璃配套制造商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全球汽车厂都增加了订单,福耀迅速加大销售力量,覆盖德国大众、美国通用、韩国现代、日本丰田和三菱以及俄罗斯伏尔加。

福耀的经验表明OEM生产是适合部分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战略的。自创品牌与贴牌生产本身元所谓优劣,自创品牌不仅要在生产和品牌进行投入,而且还要开拓国际市场渠道,投入成本和风险都会成倍的增加,贴牌生产则不同,只专注于生产环节,投入小,风险低,当然收益相对也低,如果应用得当,形成规模效应,也有可能像福耀一样,但这需要加强产业配套能力,这既是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又是加强与国外委托企业的生产链环节的配合程度所必须的。产业配套能力越强,就越能促使委托方对受托方给予更多的投入和技术支持。产业配套能力既包括受托厂商用于OEM的专用资本规模扩大,又包括受托厂商的技术能力增强。中国企业如果学习福耀的OEM,就要思考本地企业是否具有这种产业配套能力,游说当地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产品销售、维修、租赁、物流、会展、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产业,建设各种形式的产品大市场、产品维修中心等产业配套,加强产业的根植性,使承接的国际产业以OEM方式在国内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此外,在OEM合作中,还要注意受托方的技术进步,因为受托方的技术水平与委托企业的差距越大,委托方的技术和品牌效应就越强,加上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也越大,在生产链处于高端的委托方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就越多,处于低端的受托方的生产利润就越少。同时,自主技术开发的能力一旦丧失,对委托方的依赖程度会不断增大,将面临着许多合作风险。如何吸引委托方的核心技术项目及关键零配件重点项目投入受托方,是受托方在OEM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策略和任务。受托方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力度一定要逐步加大,并且要通过获得委托方的技术外溢,集资本和技术积累大成,在品牌宣传、销售渠道、跨文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投资时建立自创品牌的平台。福耀的实践表明,中国企业做OEM,同样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福耀的核心竞争力兼有低成本优势和核心技术能力。凭借这个优势,福耀在世界玻璃行业有了较强的博弈能力。

(二)成本领先战略

首先投入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关键设备的自制。由于汽车玻璃生产设备大部分为非标准件,委托外部制造价格昂贵。福耀通过旗下工程机械公司已实现核心设备的全部自制,仅相当于外购成本的1/4,与最初福清基地的汽车玻璃生产线相比,将于2007年底竣工的广州和北京生产线投入额仅相当于当年投入水平的30%,折旧成本仅相当于国际竞争对手的1/3弱,规划设计具备了更高的水准,人力成本的差异也相当显著。与国际竞争对手比较,虽然公司的人均产出效率仍然偏低,但制造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仅6%左右,而国际企业的这一比例为18%左右。另外,高昂的管理费用也严重削弱了国际企业竞争力,而且其程度较直接的人工制造成本更甚。

其次是扩大规模,降低成本。2007年底广州福耀和北京福耀投产后,福耀汽车玻璃的产能将达到1100万套以上,相当于国内排名第二的旭肖子的5倍,或者相当于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全部产能之和。产能扩张将带来更佳的规模效应,更为重要的是,趋于完善的产销布局使得未来的产品供应链更为经济,目前的生产点已经覆盖国内主要汽车产业集群地,地产地销的模式大幅降低了运输费用和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这对降低成本、提升营运效率至关重要。随着福清、双辽和海南汽车级浮法玻璃生产线的投产,公司将不仅完全实现最主要的材料——玻璃原片的自给,同时也将使得整体的采购和制造成本进一步下降,低成本优势将更明显。其成本领先战略大大提升了福耀的国际竞争力。再次质量管理方面的严格,更使福耀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如虎添翼。1995年,福耀就建立以ISO9002质量保证模式的质保体系,并于同年荣获英国AOQC及福建商检局第三方认证证书;1998年5月获得瑞士SGS集团颁发的英国UKAS认可委员会认可的QS9000证书;2001年2月获得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认可的VDA6.1质量管理体系补充认证证书;在产品标准国际化管理方面,通过美国DOT(美国标准ASNIZ26.1—90产品认证);欧盟ECER.43(欧共体标准);澳大利亚AS/NIS2080(澳大利亚标准);中国GB56-96产品认证(同行业第一家获SG方圆标记)荣誉;2000年度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家被全球第二大汽车制造商美国福特公司评为“全球最佳供应商最高奖——金奖”的公司。是包括通用、福特、大众、丰田、本田、奥迪、雪铁龙等知名品牌在内的80多家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定点配套供应商,占全国OEM市场份额的50%以上。福耀成为中国人保、太平洋、平安等几大保险公司推荐的汽车玻璃保险赔付定点供货企业,成为奥迪汽车玻璃全球配套的定点供应商。

(三)技术引进与创新战略

为了实现福耀集团的发展战略,福耀通过引进技术与自主技术创新,在汽车玻璃的成型上形成了不逊于世界知名公司的实力,使福耀具有了与汽车生产厂商进行同步设计的能力,有资格参与福特、通用、大众、现代等世界知名汽车厂商的全球设计投标。现在,福耀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已达7%,一些自行加工或改造的设备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奥迪对汽车玻璃的要求是公认的世界最高标准,排名在福耀之前的美国同行耗费十年不得不放弃,而福耀只用一年就成功了。同时,福耀加强对供应链和销售渠道分别整合的能力。利用欧美合作伙伴的物流把汽车玻璃运到汽车主机厂的附近,利用当地资源完成附件的安装,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产品质量。福耀还与国际同行利用各自优势进行联合竞标,大大提高了成功率。福耀生产汽车玻璃的主要原料浮法玻璃95%依赖进口,包装与运输费占总价的四成以上,浮法生产线投产之后,福耀可以自产原片玻璃,从而进入了汽车配件产业链的最高端——参与新车型设计,既分享了更高的附加值,又使福耀大大降低了成本。近年来,福耀先后开发了上海通用、奥迪A6、广州本田等高档汽车的前风挡、侧窗玻璃,开发了国内第一列轻轨列车的配套玻璃,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华”轿车设计玻璃,现拥有7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型专利及多项非专利技术和设备。福耀最初生产的平板玻璃,技术含量低,又大量充斥北美市场,与国内中小厂商低价竞争,引起美国和加拿大的反倾销诉讼。之后,福耀顺应北美当时对浮法玻璃需求增加的市场形势,加大了对高附加值新产品的研发和引进力度,主要生产科技含量高的浮法玻璃。

在国际市场,技术难度越高的产品越不容易被人提起反倾销,福耀集团玻璃产品能够成功应对反倾销,后来又成为出口美国无须缴纳反倾销税的汽车玻璃企业就是有力的证明。

(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模式

福耀及时引入透明的公司治理结构,使用国际知名审计师,通过国际管理标准认证,引进信息管理系统,聘请国际外脑进行管理改进,不断加强研发强度,使其在管理上不断提升。由此带来的竞争优势使福耀能够过关斩将,得到国际汽车巨头的认可,并从配件商升级到配套商,进而参与整车的同步研发,从而有机会制订行业的国际标准,在汽车领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福耀实现了从供应链低端到高附加值的迁移,其成功之处就在于能够锲而不舍地做同一件事,有效保障了成本最优化和服务的专业化。

福耀集团按照国际制造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加强管理,同时在国际贸易领域率先使用国际电子商务B&B模式。2002年在遭受美国、加拿大的反倾销案件中,开始研究BRP(业务流程重组)、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的应用并且计划建立最先进的业务集成化管理模式。先进的管理使福耀玻璃集团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通过ISO9002、OS9000、VDA6.1、ISO14001、TS16949体系认证的汽车玻璃生产销售体系的企业。长久以来良好的产品品质及其周到的销售服务使福耀集团得到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认可,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福耀集团在此次反倾销事件中能够胜诉,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国际化的管理模式所创造的奇迹。

(五)本土化经营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直接投资,进行外资并购,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既节约了成本,又联合了设在东道国的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力量共同应对反倾销,对抗诉的获胜起到了重要作用。福耀集团在美国建立全资绿榕工业有限公司,当福耀遭受反倾销时,与其相关的企业自然受到牵连。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在国外的公司自然会全力应诉国外的反倾销案件;同时,设立在国外的公司对当地环境、状况比较熟悉,具有应诉该国反倾销措施的有利条件,也有效指导了国内企业的反倾销。

三、福耀集团应诉反倾销的行为分析

(一)实行国际会计标准

由于福耀在美国、加拿大的迅速崛起让全行业亏损的美国本土企业感到了威胁,随着福耀玻璃在北美市场份额的不断增长,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2000年加拿大与美国对福耀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福耀据理力争,科学应对。按照WTO的规定,凡是符合“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必须有一套完备的、符合国际会计标准的企业会计资料。由于福耀玻璃集团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不带任何政府色彩,公司的账簿透明,实行财务公开,在应诉美国、加拿大的反倾销案件中,提供了进口材料的有关票据,并且通过美国政府的实地考核,证明集团的账本是属实的,财务制度是规范的,对获得反倾销胜诉起着重要作用。

(二)联合有关利益群体

福耀加大营销推广力度,使其产品在美国的销量不降反升30%,在针锋相对的同时也开展说服工作,提醒对方不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表示希望握手言和,合作双赢。占美国汽修玻璃市场28.1%份额的PPC公司也认识到,高成本是问题的根源。福耀提出的合作条件打动了美国人。PPG在亚洲没有生产基地,与福耀合作,对降低制造成本有很大帮助;而福耀在欧美没有工厂,造成物流上的缺位,PPG可弥补这一不足。合作是符合双方最大利益的,PPG提供技术、设备支持,在福耀建设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汽车浮法玻璃生产基地。福耀负责产,PPG负责北美市场的物流和销售渠道,福耀让出一定的经济利益。PPG停止了对福耀的反倾销查,福耀争得了0。13%的进口关税。一对势不两立的“冤家”,就此化干戈为玉帛。合作是成功的。PPG主动为福耀的管理团队提供培训,帮助福耀提高现有的管理水平。福耀不仅赢得了官司,还将对手变成了伙伴,心甘情愿地把自己领进北美市场,此举使更多的美国汽车制造商成为福耀的客户,为福耀开辟了通向欧洲市场的道路,在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的市场份额也迅速扩大。PPG还让福耀实现了十多年梦寐以求的理想——进入上游基础材料行业,为提升参与整车研制、产业链条上移又迈出关键一步。

(三)敢于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