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第1篇: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内涵

核心素养具有复杂的结构,其所涉及的内涵,并非是单一维度,而是多元维度的,素养不只重视知识,也重视能力,更强调态度的重要性。(见图1)C=(S+K)A,即核心素养是人的技能、知识与态度的乘积,不是简单地相加。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是素养量的聚焦,更是素养质的提升。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已初步确定,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四大要素已经明确,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才能提高地理学科素养的质?答案只有一个,聚焦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

李松林教授指出:“深度教学就是触及教学的底部和本质的教学” 。既然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多维融合,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的底部必然指向知识的依托地“学科教材”、技能的生发地“学习过程”和态度的涵养地“学生心灵”。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深度教学是学科思想与方法、学生兴趣与情感和学习建构与发展交互融合的“S3”教学模式。(见图2)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特点

根据深度教学内涵,结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我们认为地理学科深度教学的特点有:

(一)从学科维度看:深度教学是基于地理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教学

任何教学如果不能触及学科教材本质,其教学效果必然是浅显的。李松林教授认为:“知识涉及四个层面,即符号系统、信息系统、逻辑系统和意义系统,形成知识的四重结构。”(见图3)

地理符号系统是指地理教材的图表和文字,地理信息系统是指地理符号所传递出来的内容,地理逻辑系统是指地理知识各要素的综合,地理意义系统是指知识背后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初中地理教材有地球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四部分知识内容(2011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斯宾塞之问今天又成为地理教师的重要议题,深度教学究竟要教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义务教育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学习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和五个国家,世界按尺度不同可划分不同的区域、二百多个国家,如果让学生在学校期间一一学习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教材提供五个国家和五个地区的地理知识,显然不能代表对世界地理整体、全面、系统的把握。编者提供一洲、五区和五国家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洲、地区和国家的具体知识,更重要地在于把握地理学科教材本|,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思想和方法,并使之成为学生继续学习地理知识的羽翼,一言简之,就是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地理思想与方法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理念上要树立地理思想和方法的教学观念,教学目标上要重视地理思想和方法目标的设计,教材分析上要挖掘教材蕴藏的地理思想和方法,教学方法上要以地理思想和方法为指导设计学法和教法,教学评价上要注重地理思想和方法的评价。

(二)从学生维度看:深度教学是基于学习主体兴趣和情感的教学

地理课堂教学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充分参与的热情,学生就会处于被动学习、被教育的境地,深度教学不可能真正发生。深度教学触及学生心灵深处,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内源性学习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地理课堂的学习。兴趣始于新奇,决定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度,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会驱动他们探究动物独特性的奥秘;情感重在共鸣,中东地区战火纷纷,儿童失去亲人的痛苦眼神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他们急切探究这个富饶却又充满血泪的地区。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情感决定着学习的持久度,持久的学习是学生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学天地人事,育价值观念” 是深度教学的重要体现。

(三)从学习维度看:深度教学是基于学习过程建构和发展的教学

M.戴维・梅里尔指出:“尽管当今的学习机会和环境跟十年前或二十年前大不相同了,但每一个学习者的基本学习机制并没有改变。”地理学习本质是什么?学生为什么能够认识地理事物?为什么能够形成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影响地理课堂学习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

李松林教授把心灵结构分成心智、心意和心事,心智是心灵理性部分,而心事是心灵感性部分,心意则是心智和心事共同作用的意义结构。脑科学研究表明,脑是学习的器官,左脑是语言脑、逻辑脑、知性脑,右脑是形象脑、直观脑和感性脑,左右脑在间脑的作用下,共同建构意义,从而形成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心灵具有天生的意向性,大脑具有寻找和建构意义的功能。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心灵的官能,充分利用左右脑的功能,把地理感性学习和地理理性学习相结合,才能完整建构地理意义。(见图4)

意义建构就是建立新联系的过程。如学习《西北地区》第一课时时,学生最先感知的是地理景观图片,西北地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学生对其抽象为气候干旱;学生通过西北地区绿洲农业、塞上江南(两个平原),抽象为西北地区农业为灌溉农业;通过西北地区优良畜种,看出本区以畜牧业为主。这是学生第一个层次抽象,再把抽象的三个要素进行联系,发现本区干旱的气候制约着以灌溉农业为主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达,体现了地理环境的综合性,进行了第二次抽象。通过西北地区景观东西部的差异的比较,也直接抽象成第二层次差异性。地理意义的建构联系,既有同层横向联系,也有异层纵向联系。从具体到抽象以归纳的方式实现意义建构,从抽象到具体以演绎的方式进行能力训练。(见图5)

学生这个建构过程还必须遵循阶段发展理论。“发展乃是指一个人在与周围人交往的过程中,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根据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地理教师在深度理解教材的同时,更要了解学生学前知识、生活经验,把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定为现实水平,通过独立阅读图表完成任务定为实际发展水平,在同伴和老师帮助下能够完成任务定为潜在发展水平,在两种水平之间确定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设置情境问题,才能让学生有适切压力,才能激发学生挑战精神,从而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在最近发展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脚手架,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深度建立在学生特定发展水平之上。(见图6)李松林教授把知识分成经验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思想性知识、价值性知识,相应每类知识也有五个层次水平,即经验水平、概念水平、方法水平、思想水平、价值水平。这就告诉我们地理课堂知识的学习呈进阶式,“设定怎样的学习序列,学习者依此通过递进式的学习而逐渐进阶,最终达到较高水平”。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观念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从初中到高中,从学校到社会呈螺旋式、渐进式、阶梯式发展,最终指向培养地球村活跃而负责的公民。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实施

根据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内涵和特点,深度教学应该确保课堂教学效果好(effective)、效率高(efficient)和参与度大(engagement),应该具有怎样课堂教学结构才能实施深度教学达到e3最大效度教学?我们可以借鉴M.戴维・梅里尔的首要教学原理和李宗录老师的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基于问题解决的“图探式”地理课堂教学,尝试探索实施深度教学的途径。

(一)图探式教学结构原理(图7)

1.图探式教学是基于地理问题解决的探究教学。

地理教材由图像系统、文字系统和数据系统组成,地理新课标中教学内容标准共94条,其中明确提到“运用地图”的有50条; 2012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共412页,而图幅数量为555幅,这就充分说明地理教学是一部图学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并不能主动去阅读地理图表,他们只关注文字系统。如何突出地理图像系统?关键在于设计地理问题,让学生带着地理问题去阅读地理图表。梅里尔认为:“当学习者在现实世界问题或者任务情境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时,才能促进学习。”教师要精心研究图文系统,转化成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地理问题成为学生与图像之间的纽带,从而让学生深入探究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实现地理知识的再造。

2.图探式教学是基于学生对话交流的活动教学。

梅里尔认为:“基于问题学习和基于同伴教学都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具体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以学生观察、思考、讲解、分享、讨论、评价等一系列活动为中心,学生系列活动是为了建构意义,对话学习是建构意义的核心。佐藤学认为“在对话学习中重建世界、重建自身与重建伙伴”, 对话交流的活动成功完成对真理的探索和对自我的认识。佐藤正夫认为:“一切对话无非由说话与用于深思的时间空当所组成。”要求学生围绕情境问题深入思考,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此基础上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组组之间的多向对话交流,课堂教学深度的体现指标就是学生对话交流内容的深度、质疑的深度、表达的深度,离开学生深思熟虑,深度教学无法形成。

3.图探式教学是基于学生深度反思的建构教学。

梅里尔认为:“当学习者反思、讨论和巩固新习得的知识和技能时,才能促进学习。”反思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环节,贯彻课堂教学始终。在情境问题解决时,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要反思自己原有知识对问题解决的不足,并寻求问}解决思想和方法,从而不断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建构知识网络时,我们习惯性让学生进行课堂学结。这一环节的学生反思,李松林教授认为有四个层次,即回顾、归纳、追究、批判。多数学生能够把本节课知识点总结出来,处于“回顾”层次,个别学生能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建构知识网格,达到第二个层次“归纳”,却很少有学生对知识进行追究和批判,这是我们图探式教学课堂深化努力的方向。

(二)图探式教学课堂流程

根据“图探式”教学聚焦问题、对话交流、反思建构等原理,我们设计了图探式教学流程,具体教学流程如见图8。

第2篇: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 地理课堂 创新素质 培养兴趣 第二课堂

中学地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实践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随着地理教材改革及素质教育的深入,中学地理教学将更适合社会和时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目前素质教育中备受关心的问题。基于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地理课的认识,以及对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望、强烈的好奇心等特点的观察,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培养学习兴趣,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要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创新品质,那些教死书、死教书,整天拘泥于考试大纲和教科书的教师必将被逐步淘汰。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毫无自学意识,更谈不上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转变对学生的认识,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中,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谈话法、创造情境法、实验法等。其中谈话法是学生获取知识及教师了解学生接受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和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谈话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学生的疑问,促使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开拓学生的扩散思维,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多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高创造性思维水平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对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方面、层次进行思考,以求得认识得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课外小组可以通过所学地理知识搞点小实验、小改革、小制作、小发明活动等,有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起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地理探究性研究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探究学习的基础。探究性学习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主动探索和创新实践精神,着眼于给予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反映和适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因而在教学中应该十分重视课程中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教学不流于形式,结合实际,紧扣“本地”具体情况,将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列为重要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三、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地理教学具有显著的特殊性,涉及区域差异性、要素综合性、空间描述等内容,仅通过单纯的教学无法形象直观地勾勒实际状况。在当今地理信息多样化的背景下,地理教学必须运用先进教学手段,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现代教育技术如投影、电脑、多媒体技术等为地理信息时空一体化提供了展现舞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利用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尽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地理素材,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创新的过程。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培养的方法很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地理教师要充分抓住时机,增强科研意识,勇于探索创新,进行创新教育,力求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方法、思维能力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同时还应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做好准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地理教学的灵魂。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当代中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提出素质教育下中学地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教师是复合型研究性人才;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具有科学方法论做指导;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体系。

四、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地理知识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联系交融,教师在讲课时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图表、地图册、挂图等,还要利用其他学科资源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身心愉快的学习氛围。如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可用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印证;“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让学生发现原来各学科知识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达到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目的。

地理知识有丰富的内涵,比起其他学科,地理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许多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都希望老师的课讲得更贴近自己,更贴近生活,更具有吸引力。显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光讲授明白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师必须练好基本功,提高讲授技巧,讲得有声有色,有理有趣,好听好记。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知识,多联系社会实际,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构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点,也是新课程改革中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一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努力学习、勤于思索、不懈探究,争取新课程改革早日成功,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的早日腾飞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3篇: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地理素养;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地理技术素养

素养教育已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把地理素养置于地理课程目标的核心地位。因此,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地理素养的内涵与特质,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理素养的内涵与组成

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见图1)。一般来说,地理素养表现在三个层面上:物质层面,指地理学习者在地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精神层面,指地理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包括地理学习动机、地理学习意志、地理学习态度等;社会层面,指地理学习者所带有的一定社会属性,表现为社会倾向、文化水准、品德素养等。

图1 地理素养的构成

图1可以反映出以下四方面内容。(1)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2)地理素养是一个复合性概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尺度的划分都会破坏地理素养的整体结构。但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笔者依据地理素养的内容,把地理素养分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实际上,这三个部分也是相互包含的。(3)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也都或多或少地包含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4)地理素养构成要素论其重要性并不处于同一层面之中,它们在构筑地理素养过程中的职能也不是完全等同的。

(一)地理科学素养

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1](290)它不仅包括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特有知识体系,也蕴涵有区域比较、区域综合与分析、观察、野外实践等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此外它还包含了地理学家在探索地球表层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地理科学素养是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了公众科学素养的共性特征,也融合了地理学科的个性特征。笔者依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未来社会的需求,把地理科学素养的构成划分为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和地理科学意识五个组成部分。[2]

1.地理科学知识

地理科学知识是地理科学素养的基础,是养成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和地理科学品质的载体。地理科学知识指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理术语、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空间分布、地理过程、地理因果关系、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科学史等内容。总体来说,地理科学知识涵盖了以下几个问题的内容:“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1](290)

2.地理科学能力

地理科学能力是学生智力、能力与地理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地理科学能力既应该包括一般科学能力,也应该包括地理学科特有的科学能力。美国《国家地理标准》将地理能力目标确定为培养五项核心地理技能:(1)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2)收集地理问题的技能;(3)整理地理问题的技能;(4)分析地理问题的技能;(5)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虽然这五项地理技能与地理学家的科学研究过程基本吻合,但应该说突出反映了一般科学能力,并没有真正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尽管地理思维、想象、观察等能力的培养要求已蕴涵在五项核心技能当中,但仍不利于突出地理科学能力的培养重点。我们试图依据《地理教育国际》提到的地理学的几个核心问题,[1](290)对应给出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相应能力:(1)空间定位能力;(2)区域差异的比较与概括能力;(3)空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4)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5)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与合理想象能力。

3.地理科学方法

地理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地理科学对象,以及作用于地理科学对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地理科学思想方法是其核心。科学方法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各国基础教育的重要支撑。地理科学方法教育是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需要,更是地理科学素养养成的重要基础。地理科学方法中包含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但在地理科学素养的养成中,更要侧重培养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科学方法,如地理观察、地理实地考察或野外调查、区域综合分析、区位比较、地理实验等方法。

4.地理科学品质

地理科学品质包括地理科学精神、地理科学态度以及对地理科学的兴趣、情感和动机等。其中地理科学精神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对学生从事地理科学认识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力图让学生领悟与感受地理学家在科学探索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精神。地理科学精神是指在地理科学研究和交流过程中逐渐地、自然地形成的约束科学家行为的价值规范或准则,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尊重实践,不固守传统,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坚持真理,谦虚、谨慎,不怕困难和挫折,善于团结合作,乐于思想交流,遵守科学的职业道德等。归纳起来,地理科学精神包括地理科学研究中的理性精神、求实精神、合作精神、批判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地理科学态度是指个体对地理科学现象和本质作出的反应,它具有理智、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

5.地理科学意识

地理科学意识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对地理科学的思想认识和觉悟程度。它包括正确的地理科学观、地理科学技术观以及正确理解和应用地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等内容。地理科学意识是正确认识地理科学价值、合理运用地理科学技术的关键,因此是地理科学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地理科学素养的上述组成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分离的,各种构成彼此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联系,构成了地理科学素养的主体。其中地理科学知识和地理科学能力属于智力因素,而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地理科学意识属于非智力因素。地理科学知识是地理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地理科学能力发展、地理科学方法运用、地理科学品质养成的载体,地理科学知识的质和量决定着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地理科学能力是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沟通和联系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地理科学意识的桥梁和纽带。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和地理科学意识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为地理科学知识的学习、地理科学技能的培养“解放思想”、导引方向。

(二)地理人文素养

地理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两个部分。人文地理知识主要包括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经济、旅游、人地关系等相关内容。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是指有关“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人口道德”意识、“资源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国家意识、地理美等内容。(见图2)。[3]

图2 地理人文素养的构成

(三)地理技术素养

地理技术素养是指对地理技术的正确辨别、全面理解与综合应用的能力,它包括地理技术知识、地理技术能力和地理技术观点三个部分(详见图3)。需要指出的是,地理技术素养的专业性很强,对于不同阶段的学习者要求的广度与深度应有所不同。

1.地理技术知识

地理技术知识是地理技术素养的基础,也是养成地理技术能力和地理技术观点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地理学在工程技术领域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拓宽地理学应用领域的同时,也给中学地理素养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地理技术知识主要包括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水土流失、沙尘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防治技术;景观生态设计;不同区域尺度多维要素的规划技术;地震、火山、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的预测、防治技术;地理多媒体教学技术;等等。

2.地理技术能力

地理技术能力是地理技术素养的核心,是对地理技术知识的深化与应用。图3地理技术素养的构成地理技术能力主要包括:(1)运用3S技术进行地理信息处理的能力;(2)运用区域规划知识进行城乡规划、旅游规划的能力;(3)对水土流失、沙尘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行防治的能力;(4)对地震、火山、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进行预测与防治的能力;(5)利用地理多媒体技术制作地理课件的能力;(6)正确选择并运用地理技术的能力。

图3 地理技术素养的构成

3.地理技术观点

地理技术观点是地理技术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主要包括:(1)知晓地理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2)明晰地理技术与地理科学、社会的关系。

二、地理素养的特点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的特点在于:具有广泛的研究范围、丰富的研究方法、综合性的研究内容,因此,从开始它便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赢得了广泛的生存空间。受地理学科性质的影响,地理素养与其他学科素养相比有共性也有差异。归纳起来,地理素养具有综合性、空间性、动态性、终身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等多方面的基本特点。

(一)地理素养具有综合性

综合性是地理素养的显著特点。第一,地理素养在内容上是综合的。地理素养不仅涉及了位置、地形、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内容,而且包括人口、聚落、工农业等人文地理的内容,还包括了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更重要的是强调了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密切关联的综合性内容。第二,地理素养在构成要素上具有综合性。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包括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其中地理知识是养成地理素养的基本前提、地理能力能够促进地理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地理方法和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引导地理素养的价值取向。综上所述,在中学地理素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地理素养的综合性,以发展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地理素养具有空间性

从某种程度上讲,地理素养的研究范围具有三维的特点。地理素养中不仅包含空间分布、地理规律、地理特征等具有空间属性的地理知识,而且包含区域综合分析与比较、空间辨别力、空间想象力、空间观点等地理能力和观点要素。因此说,地理素养具有一定的空间性。

(三)地理素养具有动态性

地理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动态实施的过程,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发展性,地理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由一个逐渐培育、逐渐养成的动态过程。虽然地理素养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但任何一个阶段都不是地理素养培养的终点。二是过程性,地理素养与地理素质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地理素养更侧重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等养成的过程,其次才是获取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等的结果。这说明地理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渐进的动态过程。

(四)地理素养具有终身性

地理素养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生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对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独特作用。一方面,地理素养具有一定的长效性,能够长期对个体未来生活产生持续的影响。另一方面,地理素养具有一定的有用性,地理素养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读图析图绘图能力、国家意识、全球意识、地理美感等对个体的终身发展有用。因此说,地理素养具有终身性。

(五)地理素养具有现实性

地理素养对个体的生活具有特别的指导意义。地理素养中不仅包含地理与民居、地理与服饰、地理与交通、地理与饮食、地理与旅游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包含了野外实践、实地考察等方面的内容,与个体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现了一定的现实性。因此,在中学地理素养教育中要加强地理素养的培养,以加强个体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六)地理素养具有实践性

野外实践和实地考察是养成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个体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自然界的和谐、感受各种生态问题,从而获得大量丰富的真实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进而加深个体对自然界的理解、人地和谐的认同及对各种生态问题的感悟。[4]因此说,地理素养来源于实践,又付诸实践,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综上所述,地理素养是一个集成概念,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因此,地理素养的养成要综合考虑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地理技术素养等多方面因素,[5]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J].地理学报,1993,(7):290.

[2]梁英豪.科学素养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1,(12):59—63.

[3]袁孝亭.地理学科与地球道德意识培养[J].地理教育,1999,(5):19—20.

第4篇: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一、地理素养和地理素养养成教育内涵

1.地理素养的内涵

地理素养即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技能解决问题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里品格和内在涵养。它包括地理知识、地理学科能力、地理观点、地理方法等。良好的地理知识素养要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自然地理知识、经济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三大方面。自然地理学包括水文、地质、气候气象、环境等方面知识;经济地理学包括研究人类社会农业工业的发展,制约农业工业发展的因素等;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以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探索人文现象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其内容涵盖经济、人口、宗教、语言、民族、民俗、行为、自然、政治等诸多内容,且涉及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等。良好的地理素养需要熟练掌握地理知识并分析现实地理热点问题。地理科学能力包括地理信息采集能力,地理分析判断能力,全面地理观点和地理方法等。

2.地理素养养成教育的内涵

地理素养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能够从地理视角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技能解决问题的良好行为习惯,这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一种内在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地理素养需要从学生的养成教育着手,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学习地理知识、培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树立全面的地理观点、掌握科学的地理方法,从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

二、贵州农村初中学生地理素养现状及原因

贵州位于祖国大西南地区,全省土地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六普”人口为3 475万,居全国第19位。2010年共有初中1 617所、九年制一贯学校531所,共计在校生213.7万人,初中生占全省总人口的6.15%,其地理素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人口的整体素质。

1.地理素养现状

(1)地理知识欠缺。以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看云识天气”一文学习为例,该课学习需要让学生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通过观察云朵形状变化、运动路径和速度来判断天气可能出现的变化” 。学习这一课,能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反之,若对生活没有多大实际应用效果的内容,学生会表现得倦怠。由于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主要停留在基础理论的学习上,没有通过开展实践课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地理学科学习欲望,使学生觉得学习枯燥乏味甚至厌学。地理知识欠缺,一方面是受教育评价体系限制,学生地理学习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注重“实效性”,表现为学科学习实用性和自身诉求实现程度,两者具体表现为考试成绩排名的提升和学习进步在学生中对自己“地位”的提高程度。

(2)地理学科能力不足。地理学科能力包括提出地理问题能力、地理信息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解决地理问题能力四个方面。贵州省农村初中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他们缺乏提出地理问题的基本能力。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大量信息充斥社会,人类生活的地域空间既是信息发源地,又是信息传递载体。学生要博览地理信息就需要掌握电脑操作技术,学会在网上收集地理信息并通过判读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在指导学生判读地图收集信息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地图素养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要素获取地理信息,认识地理事物相关性,从图形中获取地理要素特征,绘制地图形成空间认知的能力”。

(3)表达交流能力较差。表达交流能力是一项重要能力,可让学生在已有地理知识基础上,通过与他人进行相关地理知识的沟通交流,实现对已掌握地理知识的运用技能提高。当前在贵州省农村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教学辅助设施限制,致使学生地理知识匮乏,不能很好地表述地理事物的形状特征,严重制约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

2.地理素养较低的原因

(1)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相关学科的发展。当前贵州省初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地理素养不足,主要是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一定问题。在当前的初中学生评价体系中,一般只把地理学科作为考查科目,仅有极少数地区把地理学科列入中考范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因而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没有后劲。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集中体现在学校升学率上(以学生考取省级示范性高中的人数和比例来量化)。受学科教育评价体系限制,学校主抓升学率,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主科教学上,而忽视了地理等学科的发展。

(2)教学设施不足。贵州省自1998年开始,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但由于贵州省经济发展落后,学校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形同虚设。以德江县桶井中学为例,连基本的教学辅助工具都不足,如八年级中国地理教学中需要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地形图、资源分布图等不全,多媒体教学设施和GIS三维模型等教学辅助设施缺乏。2000年以来,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也有较大变化。为了充实学生地理知识,强化其表达交流能力,新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强调通过活动让学生融入学习。在广大的农村学校,受教学辅助设施的限制,地理实践课开展很有限,影响了地理教学的效果。

(3)应试教育导致学习偏重“实效性”。当前贵州省大多数地(州、市)都没有把地理学科纳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考核范围,学生不能通过学习地理提高自己考试科目的整体成绩,从而实现提升自身学习成绩的利益诉求和心理诉求,学生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地理学习上,这也是阻碍学生提高地理素养的主要因素。

根据2011年贵州全省中学升学考试统计调查发现,在2011年的中考中,全省9个地(州、市)文科综合学科评价体系如下:贵阳市、六盘水市、黔南州、铜仁地区、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地区、黔东南州8个地(州、市)均未将地理纳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范围,只有黔西南州把地理学科纳入中考范围,以30分制计入中考成绩。在调查中发现,黔西南州学校的学生,由于地理学科以实考分数计入中考总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即使是被迫学习,学生的地理知识素养都要稍高于其它地州市的学生。

由于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在课程安排、任课教师安排方面也不尽合理,缺乏专业的地理教师授课,也是造成贵州省农村初中学生地理学科能力不足的原因。

三、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养成教育的建议

1.改变现有教育评价体系

针对学生地理素养偏低的现状,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措施是完善现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在中学推行学分绩效制,把所学各门学科按照学分计算绩效,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德、智、体等各个方面。教育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关于人解放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的学校教育要扭转办学理念,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应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重视各学科教学的均衡性。因此,提高学生地理素养需要不断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2.改革现行中考制度

学校不重视地理学科的教学,其根源在于现行的中考制度。由于没有将地理学科纳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范围,加上学校师资有限,为抓升学率,学校不得不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升学考试科目的教学中。如果将地理学科纳入中考范畴,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就会截然不同,如黔西南州以30分制将地理计入中考成绩,学生对地理学习态度认真得多,对地理学习就不会显得漫不经心。而其它地(州、市)由于地理学科没有纳入升学考试范围,平时学习也只是科普性学习,属考查科目,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影响。

3.加强实践教学

由于大多数农村学生没有条件外出进行较大范围的旅行或独立到陌生环境的经历,他们利用地理知识特别是地图知识的机会不多,没有直接感受到地理知识对生活和生存的实用性,最终淡化了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地理素养偏低。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只有开设实践课程,使学生真正运用地理知识,通过对地理知识的运用激发其强烈求知欲。新课程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现学生地理素养提高,必须注重实践课设置,通过实践课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使用地图、采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在实践课中养成良好的地理素养,达到提升学生地理素质之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5篇: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摘 要:综合思维即综合性思维方式,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对于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演化与发展,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尝试从“多尺度、跨空间、多要素”等不同维度进行全面的分析、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思维。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命题特征;课堂教学技巧

一、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的培养,是地理教育的安身立命的根本

1.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学的基本思想

地理核心素养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是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根据丁尧清博士的观点,可以将地理核心素养分为几个方面:素养一为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它是地理教育基本价值观念,是地理教育的核心线索;素养二是综合思维,地理学基本的思想,往往表现出“多尺度、跨时空、多要素”的探究维度和探究思路;素养三为区域认知,是常见的地理学习载体和方法,它提供了时空视角和认知方法;素养四是地理实践能力,为地理教育的基本学习方式,提供了各种活动经验。

2.综合思维是新课程高考命题的重要评价方向,是地理学科的精髓

地理高考命题倡导并坚持的价值观是:注重评价地理学的思维品质;注重评价地理学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注重评价高价值的地理思维能力。从地理的角度讲,综合思维是学生从“多尺度、跨空间、多要素”等不同维度,对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等进行分析与归纳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例如,某次强对流天气成因“综合分析”:

通过上述从核心原理到各要素的分析,体现了由干到枝的地理学习过程,学生既弄懂了强对流天气的具体发生机制,又理清了各圈层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学到了地理的精髓。如果只强调该次强对流的发生机制,则可能让地理学习出现“弱干强枝,科学基础不深,易流于浮浅”的现象。

二、从浙江地理选考命题“探”地理综合思维的考查特征

1.选考命题特征“第一探”――地理环境整体性成为历次命题必考点

【高考题回放一】

(2015年10月)18.与亚寒带针叶林带相比,热带雨林带发育的土壤( )

A.微生物活动弱 B.生物风化强

C.有机质含量高 D.化学风化弱

(2016年4月)7.下列自然带中,成土过程微弱的是( )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016年10月)28.(1)从成土母质、气候和生物三个方面,分析甲区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3分)

命题解析:浙江省新高考连续三次都命制了关于土壤的内容,虽然三题角度略有差异,但是都能反映出命题者想通过考查“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来考查学生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各要素协调一致)的理解。通过课本案例的深入探究来考查自然地理最重要的原理“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既让学生有熟悉感,又能达成有深度的思考。

【高考题回放二】

(2016年10月)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二:下表为环青海湖区域1977~2010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单位:平方千米)

(2)说出21世纪以来青海湖水面变化特点,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答案:特点――湖面扩大。原因――湖水补给主要来自发源于北部山地(祁连山)的河流;全球变暖使高山冰雪融水增加,河流补给量增大。

命题解析:首先根据表格内容,确定21世纪湖面扩大。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区域背景(内陆高原)+表格材料,确定21世纪湖面扩大与以下因素有关:第一,全球变暖,短期冰川融化增加补给;第二,植被保护,涵养水源(材料未明显说明,较小可能);第三,引用入湖河流减少,没有材料支撑(较小可能)。

该命题通过湖面扩大这一地理现象的原因分析,来考查学生对“气候、地貌、水文”之间关系的理解,解答该题的过程需要建立“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入湖地表径流增加―湖面扩大”这一整体性思维线索,凸显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涵理解。

2.选考命题特征“第二探”――地理逻辑性思维成为选考命题新宠

【高考题回放】

(2016年10月)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此处略)

问题:指出甲区域沙地的主要沙源地,并分析甲区域沙地的成因。

答案整理:29.(1)沙源地:河谷及三角洲;湖岸。(2)成因:河谷宽广,三角洲面积大;湖泊面积不断缩小,的湖岸带变宽,沙源物质丰富;西北风经过湖面,尤其冬季湖面结冰,使风力增强,有利于风沙输送;受甲区域以东山地(日月山)阻挡,风速减小,有利于风沙堆积。

命题解析:

首先通过分析可以确定该命题包括两小题:其一说出沙源地;其二是分析沙地成因(强调思维逻辑性)。

再{用所学知识:沙地形成一般表现为流水和风力两种作用,冰川基本是杂乱无章的。流水:可能有三角洲、冲积扇、河漫滩、沙洲、沙滩等。风力:可能有沙漠(沙丘)、山前爬升沙丘、靠近干旱区的一些风积土壤等。

然后仔细阅读图文资料:(1)湖面海拔3196米。湖区全年风力较强,冬、春季节多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解读:高海拔,少阻挡;湖面风力强;西北风――推测风力可能是湖东岸沙丘的主导原因)(2)降水少,偏内陆――可进一步推测风力作用的影响大。(3)青海湖图像,沙丘所在地面积较大,且没有大量河流――基本可以排除流水形成的河边滩地或三角洲。

最后综合思考解答方向:

问题1 沙源地的可能性:最大――西北面的河流三角洲与河边滩地,西北风搬运而来;其次――湖滨湖岸的沙滩,湖岸线的进退形成;较小可能――青海湖以西的干旱地区;极小可能――山地水土流失(因为此地干旱为主)。

问题2 沙地成因:沙源地――西北风吹拂搬运――遇山地阻挡――风力沉积(风沙堆积)。

解题反思与小结:

该命题的核心为青海湖东部沙丘的沙源分析与成因分析,这种小尺度的地貌形态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其陌生的,因此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地理知识迁移能力,比如说“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青藏高原谷地爬升沙丘问题、青海湖鸟岛变半岛”等曾涉及过或讲评过的内容,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做必要的迁移。

新高考在考核要求“认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方面,已经明确要求学生“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来认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等”。因此,掌握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高中学生一项必备的能力要求。

3.选考命题特征“第三探”――地理时空综合思维考查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地理研究的对象离不开时间与空间,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反映出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发生、发展、演化。

【高考题回放】

(2016年10月)28.【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二:在德国工业化时期,鲁尔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快速发展成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造成莱茵河的严重污染。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经历了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昔日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变得清澈。

(1)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自然条件,并说明鲁尔区治理后其水运地位相对下降的原因。(3分)

(2)指出鲁尔区治理后区位因素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对莱茵河变清的影响。(5分)

命题解析:

本大题有两小题关于地理事物的时间变化分析:其一为鲁尔区治理前后水运地位分析;其二为鲁尔区治理后的区域因素变化及对莱茵河变清的影响。

针对第1小题,主要思考鲁尔区整治前后时间变化产生的地理现象变化,包括产业结构变化、交通条件改善、工业布局变化等方面。思考答案方向:①传统煤铁产业大幅减少,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运量减小、附加值提高,公路和航空地位提升;②交通方式的多元化,可以分流一部分水运;③炼铁高炉建在荷兰海边,减小了水运的运输量。

针对第2小题,主要从治理前后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出发思考问题,该题与4月考的考题相似(4月考美国西部农业区位因素变化)。思考答案方向:自然因素影响减弱,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增强。具体表现为资源和能源因素减弱,技术与人才因素增强、市场交通因素增强。

4.选考命题特征“第四探”――选考命题不断探索“地理区域综合和尺度综合”

通过三张选考卷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选考命题在学科思维上不断探索地理的区域综合与尺度综合,下面就此谈一些想法:

第一,浙江选考卷对区域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特别是2016年10月选考试卷,从选择题到综合题都建立在不同区域背景基础上。

第二,对比三张试卷的12道综合题发现,在区域选择上关注到地理尺度的综合与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有尺度逐渐变小的趋势。(如下图变化)

第三,从命题的切口看,命题组对学生不同尺度空间地理现象成因的推理、演绎尤其关注。比如青海湖东部沙丘成因与沙源分析,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第四,从高考阅卷情况反馈来看,高中学生应用、分析、综合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

第五,我们中学教师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要善于整合不同大小尺度的地理区域,以“三步走”为主要的学习线索,引导学生学会对区域特征、区域人地关系问题的理解、剖析和综合。

三、从课堂教学“谈”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技巧

1.课堂教学“第一谈”――地理整体性思维的培养(以课堂教学片段分析为例)

第一部分:小结提高

第二部分:精选例题,进行整体性原理解题思维技巧的培养

例题:根据下列材料和相P知识,完成题目。

材料:新疆阿克苏是著名的“冰糖心苹果”产地,“冰糖心苹果”具有色泽光亮自然,皮薄肉厚、质地较密、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采摘上市时间较晚,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以后上市。

问题设置:说明气候条件对阿克苏苹果生产的有利影响。

教学思路设计: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反复强调材料的阅读与知识点调用相契合。

简评:本课例属于解题技巧类经典例题,通过剖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用区域要素相互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来解答问题,特别强调材料阅读时的信息挖掘和原理知识的灵活调用,对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大有裨益。

2.课堂教学“第二谈”――地理时空综合思维的培养(例谈)

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在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时间里,因受周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会发生有序或无序的变化。因此在我们地理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时空要素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地理事象和过程。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与课外研究,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可能是重要的突破口:

第一,课堂教学的素材选择强调时空的演化、发展。

例:素材选择“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整治”――地理现象的时空综合、演化。

教学设计思路核心为三部分:“昔日景象―今非昔比―兴衰得失”。

教学内容涵盖自然和人文――①田纳西河水文水系演化;②田纳西河生态系统演化;③田纳西工农业发展;④田纳西的发展经验迁移至“珠江上游”(水电开发、生态保持、立体农业和高能耗产业等)。

第二,课堂教学的分析侧重时空变化,并且关注描述方法的指导。

例如,在“区域发展阶段”内容教学时,教师应特别强调区域发展三阶段在“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发展状态”等角度的典型变化,巧妙设计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时空变化的综合把控。比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1)在区域发展早期,某一优势往往成为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匹兹堡的优势是什么?为什么直到19世纪它才成为大型钢铁工业基地?

(2)在匹兹堡由皮毛贸易场所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第三,利用遥感图片教学,突出比较研究在时空综合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可视化水平,发展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应该给学习者提供分析、综合、改变视角和尺度、多角度比较地表地理现象和过程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遥感图像解读,比较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也可以根据不同时间的遥感图像变化,去发现某区域地理现象或过程的演化。

四、反思与感悟

对于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演化与发展,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尝试从“多尺度、跨空间、多要素”等不同维度进行全面的分析、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思维。根据近几年浙江高考题的常见题例,并通过对近三次选考试卷的深入比较研究,笔者形成几点粗略的感悟,c诸位同行一议:

1.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从根本上取决于学校地理教育是否强调对“地理学科思维”的关注。

2.地理学科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思维培养的核心思维,应该不断地在教学中予以体现。

3.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结合高考命题趋势与课堂研讨,形成比较有效的综合思维教学微专题。

4.我们高中地理教学完全可以打破以往只局限在学校教室里进行教学活动的局面,可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大课堂的全程导学模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地理、理解地理、剖析地理,形成胸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

参考文献:

[1]张亚南.高考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价值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10(4).

[2]丁尧清.浅议综合思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第6篇: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其中,人地观念属于基本价值观,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属于基本思想和方法,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与规律,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

地理课程的开发应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轴,围绕达成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选择课程内容。从地理学科层面、社会需求层面、学生发展层面,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师生感兴趣的问题,善用地方自然现象与自然环境,配合地方特色民俗等人文现象和人文环境,以地理学科知识与地理学科概念为主题,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

在高中地理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地理必修3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在某一特定区域的背景下,运用到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

地理必修3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在课程标准中强调“以某区域为例,分析……”,突出强调运用地理知识、原理及方法去分析解决新问题。因此,结合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把握:首先,必须是以培养学生的^域认知能力作为前提而展开,学生需要掌握目标区域的区域基本知识;其次,教学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案例,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提取相关的地理原理,进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该区域的现象、原理加以分析、论证,这也是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体现;最后,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完善学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以下是具体课例。

一、审视地理图片,突出区域认知素养

课程开始先以“法国政区图”为背景,分别呈现图片“普罗旺斯的经纬度位置”“马赛景观图”“薰衣草农田景观图”。再以“法国地形图”为背景,分别呈现图片“普罗旺斯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普罗旺斯的罗讷河谷、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最后提出问题:描述普罗旺斯地区的地形特征。

这样让学生先从直观上感知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既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欲望,引出新课,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探究现象背后成因,引导学生提取原理

指导学生根据展示的图片,完成如下问题:(1)简述阿尔卑斯山的成因。(2)简述罗讷河谷较附近地区地势低的原因。(3)分析普罗旺斯地区地势起伏较大的主要原因。

像这样通过设问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以及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可以利用在高一已掌握的自然原理完成对普罗旺斯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通过(1)(2)的设问,提醒学生要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学生调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可以加深相关区域在学习者脑中的知识结构。

三、建立“常规+特殊”模型,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知识内容广阔,既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又包括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学生面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时,就要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分析和预测,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而地理问题往往虽然符合宏观上的规律原理,但具体到实际区域,又具有区域的特殊性:如城市一般在平原选址,但赤道附近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这就要求我们先建立符合宏观规律原理的常规模型,同时针对不同特点的区域还要建立有针对性的特殊模型。

如本节课中,在学生描述了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后,笔者向学生展示普罗旺斯首府马赛的气温降水资料,提出问题:描述普罗旺斯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解释其主要成因。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请代表回答。之后再给出一段气候材料:“普罗旺斯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冬季温和,每年日照达到300天以上。”进而提出问题:普罗旺斯地区为何全年光照时间长?

这里强调学生在掌握地中海气候成因这一常规模型后,还要结合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建立特殊模型:普罗旺斯西部有中央高原阻挡,冬季西风难以深入,水汽输送困难,降水较少。建立这样“常规+特殊”的模型,可以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达到一种质的飞跃。

四、设计观察活动,培养地理实践素养

地理实践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地理实践积极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学会用地理学科的视角、观念、方法,去观察、分析、解读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知识和经验,在体验和感悟中获得成长。因此,教学过程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所以,在学习本课之前,笔者要求学生自己种植一盆薰衣草,并记录下薰衣草不同时期的需水量、适宜的气温、对光照的要求等。课堂上,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出薰衣草的生长习性,并将其与普罗旺斯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等进行印证。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区域的自然要素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最后,在此基础上请同学总结出普罗旺斯地区薰衣草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

五、通过问题引领,习得人地观念素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设问,以此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正确的人地观念,让学生学会以此去审视各项人类活动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达到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

如本节课在分析完自然条件后,给出材料:普罗旺斯薰衣草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截至2014年,薰衣草和其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当地农业有着机械化水平高、专业化程度高、农产品加工业发达等特点,生产资料上呈现土地集中制,农场规模大。但过去一段时间内,农民多采用传统工艺,产品单一,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利润逐年减少。近年来,学者发现一套“创意农业”开发模式(见下页图)。这是一种全产业链的开发模式:在花期,进行景观打造,举办花节,同时生产薰衣草蜂蜜;薰衣草收获后,制成干花,用于生活用品的开发,或者进一步提炼成精油;最后依托品牌营销,发展产品深加工,打造高端品牌,如化妆品、保健品等。同时政府加大推广智能农业,完善各个景点的公交、民宿系统。很快,普罗旺斯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1)阐述普罗旺斯薰衣草农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2)概括普罗旺斯挽救薰衣草产业的措施。

通过上述两个问题,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课程最后,笔者给出“新疆伊犁准备开发3万多亩薰衣草打造国际旅游谷”的新闻,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辩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新疆伊犁打造国际旅游谷的行为是否正确”。正方:此种行为正确;反方:此种行为不正确。

以辩论赛加深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意义。有利于学生自觉认识地理现象和判断社会问题,思考当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六、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纲,突出过程性评价

第7篇: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思维认知 地理素养 命题线 复习策略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笔者发现试题的考查方向已由知识应用型向思维认知型转变,以2013年全国卷一题为例,探讨一下高考试题对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如图)。

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的原因是什么?针对本题,同学们经常采用地理区位原理(自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来组织答案,当然,这样我们也能从中获取部分答案,如社会经济条件中的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原有产业基础较好等。这样分析思路,只停留在知识应用的角度,分析出来的答案往往是各种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罗列,答案不完整,而且有的与问题不相关甚至与正确答案相悖,也就不能很好地把握问题考查的实质。如果从地理思维认知的角度分析本题,本题实质上是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新疆的长绒棉之所以销售的好:第一,质优(质优的原因是新疆的温差大、光照充足);第二,价廉(价廉的原因是新疆的地价低、劳动力廉价、原有产业基础好,长绒棉的生产成本较低);第三,产品本身特点(棉花易储存、易运输);第四,虽距市场远但销售的很好(原因是长绒棉的市场需求量大、交通条件的改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学生具有较高的地理思维认知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高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才符合我们地理学科的本质――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人。

而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智力核心,地理知识是思维的产物、智慧的结晶,但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是以结论、规律等形式出现,论证说明非常简洁,常常是定型化的知识,所以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必须经过充分的、反复的思维。如通过分析和综合思维,理解组成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制约的关系(如气候变化);通过比较思维,理解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进而理解区域地理特征(如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较);通过抽象与概括思维,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等。

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也就是要求我们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归纳整理地理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地理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划分、明确知识组成、分析知识间的关系、并形成知识结构,将原来看似孤立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下面针对高三的学生,如何培养地理思维科学备考2015年高考,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找准复习的方向――“把好脉”

把准高考命题的“脉”,是高三高效复习的前提,这个“脉”就是明年的高考命 题的方向和学生存在的问题。2014年,高考试题一如既往地遵循了课标和考纲的要求,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和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重视新颖的命题视角,继续构建核心要素,纵向探究思维的命题线。每组试题都不是问题的简单堆砌,题目间都有一条内在的思维线,命题线是试题的“灵魂”。只有准确的把握试题思维线,才能找准试题的突破口,科学、准确、完整的组织试题答案。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中类型的地理思维线的类型:(1)“区域空间”线;(2)“时间演变”线;(3)“人地关系”线;(4)“因果探究”线;(5)“综合思维”线。只有研究思维命题的线,才能在我们平时的备考中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们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策略――“下良方”

通过多年参与发展性评价下的高三模考备考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认真分析2014年各地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和国家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认为2015年备考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向:(1)第一阶段复习要重基础,抓落实,强化记忆;(2)第二阶段复习要重能力,抓训练,强化思维;(3)第三阶段复习要重回扣,抓热点,强化规范。

在此,重点强化二轮复习的针对性策略:第一,学科上应该构建宏观知识体系。第二,三大部分的复习应各有侧重。①自然地理侧重理解,保证思维严密性;②人文地理侧重归纳,保证分析的全面性;③区域地理侧重看图,保证信息获取的高效性。第三,结合案例,构建应试思维模型,以便帮助我们更快、更准地把握试题有效信息,找准试题的有效信息。

3.精心选择整合好的试题――“抓好药”

模考训练和平时检测是备考中不可缺少的,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题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备考方向和复习的效率。好题有几个重要的衡量标准:(1)试题建立在情景材料之上;(2)问题依托地理主干知识;(3)考查内容和目标符合不同阶段备考的方向;(4)语言准确而精炼;(5)有合理的难度。

除筛选外,教师最好具备一定的试题变异能力和原创能力,变异性拓展训练就是挖掘试题的潜在命题价值,拓展学生做题的视野,从更多角度训练地理思维;高质量的原创题则要追踪高考命题热点,反映高考命题方向,提高试题的针对性。

4.把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内化为地理能力和地理思维――激发知识“活力”

如何把知识学“活”,激发出知识的活力。笔者有几点建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地理学习活力非常有效的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组织地理活动,创建地理社团,有效地将地理由“学”向“用”引入,提高了学习的“活性”。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试,高考也不仅仅是为了上大学,地理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地理素养,能让人用地理的眼光看世界,能用地理的思维想问题,用地理的价值观谋发展,地理高考是为了选拔具有这样地理素养的人才,所以,仅仅有僵化的地理知识很难赢得高考。

参考文献:

[1] 胡良民.地理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5.

第8篇: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地理课堂;课堂教学;课程标准;核心理念

地理课堂教学要围绕《地理课程标准》进行,教师要关注课标,把握课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动词。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学习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研究教材,关注学生,就是要老师们对自己尽职,对学生尽责。教师保持一颗永不退色的责任心,永不气馁的上进心,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地理教学的目标就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地理学习、实践能力;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引下,结合地理学科特色,将我的教学心得,课后反思,师生交流与感触,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查反馈等,我设计了一份《湖北省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卷调查》。本问卷调查中涉及了高中地理课程的课时安排、学生的学习兴趣度、课堂状态表现(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效果和学生的接受效果等)、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情况及例题习题的把握程度、学生对教材的处理方式和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获得新知、巩固新知等。本问卷分发176份(针对实验班、平行班和艺术班三个不同层次),收回176份。对地理学科有兴趣的达84.9%,学生上课可以听懂的达78.4%,觉得地理难的、难做好的达73.4%等。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评估后发现,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是觉得在“地理好玩”的一种思想,而不是有获取地理知识、研究地理问题的那种冲动。学生的基础、主动性、生活中观察能力和感知力及学习地理的习惯培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等只停留在“表面的听懂”,而没有深入揣摩、理解透彻,要学生调用地理知识来分析并快速解决那些地理试题确实很难,从而心里形成了一种“恐地症”。在这种情况下,探究一套行之有效地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很有必要。

一、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实施课堂高效教学

方法、手段的改革是以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爱因斯坦说得好:“最有用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3] 方法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知识”[4]。 可以用下面公式描述:

方法=知识÷时间[5]

地理教师应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多采用教学策略“看”、“读”、“思”、“听”、“讲”、“练”、“问”、“答”、“演”、“评”、“选”、“疑”、“导”、“悟”、“辩”、“研”、“赛”等多种方式和方法的灵活选配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课堂高效教学。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与应用结合、基础与创新融汇,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师要少讲、精讲

掌握学习的第一声呼喊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越多,越是面面俱到,学生学习效果往往越差。这种教学模式说明教师本身没有对新课标的正确把握定位。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完整,而且接受能力参差不齐,面对知识量大、联系面广、跳跃度大的知识体系,学生难以接受与适应,学生会觉得知识点繁多且杂乱,很难将问题深入分析,把握不了主干知识,能力得不到提升,学生处理地理问题时就易出现恐慌、惧怕而出错,最后信心丧失,对地理学科的畏难情绪日益突显。有的教师认为,不讲要是考了怎么办?其实,试题考查的是提取信息、调用知识的能力方面,并不是过多强调知识点掌握程度、知识面的广度等,把握新课标可以带领你对知识“讲与不讲”的困境。如:三个必讲: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问题必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等。

2.多开展地理活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是思维能力特别丰富的一门学科。能力是一种知识沉淀的思维,要做到厚积薄发,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能力难以运用并提高。对课本上出现的案例、活动、问题研究、实验、制图等以及课外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要特别对待,这些都是百里挑一的经典活动平台。老师们不是简单的介绍其操作流程,也不是直接给出教参或教辅中所谓的“标准答案”,如果这样,探究活动就变得毫无意义,高考一般是不会直接考查这些“标准答案”的。我们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各种体验活动中真正“动”起来,有效地激活课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这些“点”的观察形成“面”,达到整体的、系统的认识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起到真正的研究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往往需求老师很深的“功底”,须要老师在业务水平上不断钻研完善。

3.安排学生自主学习也应有课堂教学目标

学生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自觉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如练习处理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个别同学登台演说,老师可以参与讨论、提出质疑等,而不是没有备课或备课不充分时的一种简单应付。如指导学生对答案方法的归纳和总结。积累一些常用结论,可以作为平时考试甚至高考的参考答案,会使学生少走许多弯路、节约大量宝贵的考试时间。

第9篇: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乡土地理 学习 初中生 素养

在地理新课标的前言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就要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要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负责任的、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这也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最终目的。地理素养是“活跃的、负责任的”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由此可见地理素养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1]

一、地理素养的内涵

素养教育已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把地理素养置于地理课程目标的核心地位。因此,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地理素养的内涵与特质,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什么是地理素养呢?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一般来说,地理素养表现在三个层面上:物质层面,指地理学习者在地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精神层面,指地理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包括地理学习动机、地理学习意志、地理学习态度等;社会层面,指地理学习者所带有的一定社会属性,表现为社会倾向、文化水准、品德素养等。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地理素养呢?我们课题组根据我国和农村目前现状进行课题研究后认为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农村学生地理素养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2]

二、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地理素养

乡土地理内容包括本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改造自然的成就和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名胜古迹、人民生活情况等。

所谓地理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去获取地理知识并加以应用的方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 ,即通过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 ,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 全面发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 ,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以课题或主题项目为载体来选择展开的,因而地理学科中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就变成了对课题或主题项目的选择和组织。在地理教学大纲中指出:“……要明确研究目的,拟定研究题目,采取可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结论(探究报告)。”因此,开发有意义的课题,建立课题库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有效途径。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以乡土地理为课题背景)对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初中学生掌握相应地理科学知识

地理科学知识是地理科学素养的基础,是养成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和地理科学品质的载体。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较熟悉的家乡作为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可能要用到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自然地理知识,或者是家乡的人口、工业、农业、居民区的分布等人文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会更加直观且有助于他们掌握家乡相应的地理科学知识。如家乡出现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地理事物发展过程、地理事物因果关系、地理事物特征、地理事物规律等地理科学知识。

2..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初中学生地理科学能力的培养

地理科学能力是学生智力、能力与地理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是让初中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地理环境入手根据家乡实际情况提出、收集、整理、分析、回答与家乡有关地理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空间定位、区域差异的比较与概括、空间相互作用的分析与概括、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与合理想象等地理科学能力。[3]

3.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地理科学方法

地理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地理科学对象,以及作用于地理科学对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地理科学思想方法是其核心。地理科学方法教育是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需要,更是地理科学素养养成的重要基础。地理科学方法中包含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但在地理科学素养的养成中,更要侧重培养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科学方法,如地理观察、地理实地考察或野外调查、区域综合分析、区位比较、地理实验等方法。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可以通过乡土地理课题让初中学生利用地理科学方法对家乡的地理进行研究从而培养他们地理科学方法。

4.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初中学生地理科学品质的培养

地理科学品质包括地理科学精神、地理科学态度以及对地理科学的兴趣、情感和动机等。乡土地理研究研究性学习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让初中学生在研究和交流过程中逐渐地、自然地形成实事求是,尊重实践,不迷信,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坚持真理,谦虚、谨慎,不怕困难和挫折,善于团结合作,乐于思想交流的地理科学品质。

5.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初中学生形成地理科学意识

地理科学意识指社会或个人对地理科学的思想认识和觉悟程度。它包括正确的地理科学观、地理科学技术观以及正确理解和应用地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等。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以家乡的地理问题为导向(以课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进行研究之后形成正确的地理科学意识。[4]

三、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地理技术素养的培养

地理技术素养是指对地理技术的正确辨别、全面理解与综合应用的能力,它包括地理技术知识、地理技术能力和地理技术观点三个部分。初中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题研究对家乡存在的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的防治技术;地震、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的防治技术的了解。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初中学生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地理技术素养的提高。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我们课题组在经过两年左右的课题研究后发现进行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班级的学生地理素养要比没有进行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班级的学生要高。具体表现在学生表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更强等。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等。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负责任的、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由此可见地理素养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坚持利用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5]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人民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3].《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地理 王勇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